玉米螟防治技术

2024-06-26

玉米螟防治技术(共12篇)

玉米螟防治技术 篇1

玉米螟在吉林一年发生1~2代。不论一年发生几代,都是以最后一代的老熟幼虫在寄主的秸秆、穗轴、根茬及杂草里越冬,其中75%以上幼虫在玉米秸秆内越冬。越冬幼虫春季化蛹、羽化、飞到田间产卵。

一、发生条件

玉米螟发生的轻重和为害程度与越冬基数、气候、天敌及寄主植物的种类、品种和生育期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1.越冬基数

一般幼虫越冬基数大的年份,田间卵量和被害率就高。如果百秆越冬活虫量在50头以下发生轻;在50~100头发生中等;在100头以上幼虫死亡率在10%以下发生较重。

2.气候条件

温度和湿度影响玉米螟最大,适于玉米螟各虫态发生的温度范围在15~30℃之间、平均相对湿度在60%以上。在玉米生长期间温度可以达到要求,这时各地玉米螟发生数量常与当地湿度和降水有密切关系。

春季复苏的越冬幼虫必须咬嚼潮湿的秸秆和吸食雨水,取得足够的含水食物后才能化蛹。成虫羽化后,也必须饮水才能正常产卵。

成虫产卵后,卵的孵化、初孵幼虫都要求较高的相对湿度。调查统计,相对湿度在25%以下,玉米螟成虫不产卵或极少产卵;相对湿度在40%以上时产卵量增加;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产卵达到高峰;相对湿度在90%时卵的孵化率达100%。因此5、6月份雨水充足,相对湿度高,气候温和,常有利于玉米螟的大发生;如果5、6月份干旱少雨,不利于玉米螟发生。如果5月份降雨日过多、雨量大、气温低、造成越冬幼虫死亡率增加,就抑制了玉米螟的发生危害。

3.天敌

玉米螟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寄生卵赤眼蜂、黑卵蜂,寄生幼虫的寄生蝇、白僵菌、细菌和病毒等。捕食性天敌有瓢虫、步行虫和草蜻蛉等,都对虫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抗虫品种

不同品系的玉米对玉米螟抗性强弱不同,玉米螟发生强弱也不同。近年研究抗螟玉米品系在心叶期的心叶中含有抗螟素,抑制初龄幼虫的发育,甚至引起死亡。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心叶期抗虫新品种,对减轻心叶期螟害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玉米螟的综合防治

防治玉米螟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在玉米螟生长的各个时期采取对应的有效防治方法,在全县的各村屯联防,一定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1.灭越冬幼虫

在玉米螟冬后幼虫化蛹前期,处理秸秆(烧柴)。机械灭茬、白僵菌封垛等方法来压低虫源,减少化蛹羽化的数量。白僵菌封垛的方法是:越冬幼虫化蛹前(4月中旬),把剩余的秸秆垛按每立方米2两白僵菌粉,每立方米垛面喷一个点,喷到垛面飞出白烟(菌粉)即可。一般垛内杀虫效果可达80%左右。

2.灭成虫

因为玉米螟成虫在夜间活动,有很强的趋光性,所以设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和高压汞灯等诱杀玉米螟成虫,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诱杀7月末结束,晚上太阳落下开灯,早晨太阳出来闭灯,不但诱杀玉米螟成虫,还能诱杀所有具有趋光性害虫。

3.灭虫卵

利用赤眼蜂卵寄生在玉米螟的卵内吸收其营养,致使玉米螟卵破坏死亡而孵化出赤眼蜂,以消灭玉米螟虫卵来达到防治玉米螟的目的。方法是:在玉米螟化蛹率达20%后推10天,就是第一次放蜂的最佳时期,约6月末到7月初、隔5天第二次放蜂期,两次每亩放1.5万头,放2万头效果更好。

4.灭田间幼虫

可用自制颗粒剂投撒玉米心叶内杀死玉米螟幼虫。

(1)玉米心叶中期,用白僵菌粉0.5千克拌过筛的细砂5千克制成颗粒剂,投撒玉米心叶内,白僵菌就寄生在为害心叶的玉米螟幼虫体内,来杀死田间幼虫。

(2)在心叶末期,用50%辛硫磷乳油1千克,拌50~75千克过筛的细砂制成颗粒剂,投撒玉米心叶内杀死幼虫,1公顷1.5~2千克辛硫磷即可。也可用自制溴氰菊酯颗粒剂、杀灭菊酯颗粒剂投放在玉米心叶内,每株1~2克。

(3)在玉米心叶期,用超低量电动喷雾器,把药液喷施在玉米植株上部叶片,杀死为害心叶的玉米螟幼虫。可用药剂为:40%氧化乐果加4.5%高效氯氰菊酯(或2.5%氟氯氰菊酯)或者30%速克毙等菊酯类、有机磷类杀虫剂30~50倍液。

玉米螟防治技术 篇2

a.种植抗病品种。①实现抗源基因区域化,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种植一套抗病基因品种,在另一地区里种植另一套抗病基因品种,使抗病品种的布局合理,起到隔离作用,限制毒力小品种的定向选择,以防大斑病菌优势小种的形成和扩散。②不同抗病品种的合理搭配种植,防止在一个地区内品种抗病基因(种质资源)单一化,使品种群体的抗病性在遗传上是异质的、多样的。③重视品种的兼抗性,在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混合发生区,应选用能兼抗几种病害的多抗性品种。

b.彻底消灭菌源。秋收后结合防治玉米螟及时处理玉米秸秆,尤其对严重感病的秸秆要及早处理,以便减少翌年的浸染菌源;亦可通过机械收割时粉碎秸秆进行还田或站秆翻地,以及秋季深翻等,将病残体及病叶深埋地下,加速其腐解,从而也起到加速病菌消亡的目的。

c.药剂防治。在病害发生严重地区可以用药剂防治,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kg/hm2对水喷雾,或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kg/hm2对水喷雾。

2玉米瘤黑粉病

a.轮作。有计划地进行轮作,可显著减轻发病,一般可与小麦、大豆、谷子、高粱等作物轮作2~3年。

b.选育抗病品种。配制杂交组合时,应注意父母本的抗病遗传规律、病菌致病性变异产生新生理小种等问题。

c.割除病瘤。及时割除病瘤,减少病菌积累,且可减轻当年的再浸染。割除病瘤时,应在病菌未成熟前(未形成黑粉)进行,割下的病瘤应深埋或烧掉,以减少菌源。

3玉米丝黑穗病

a.实行轮作。尤其病重田块,应与大豆、小麦、谷子等作物进行3~4年轮作。

b.适期早播。过早播种,地温低,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时间拖长,易受病菌侵害,过晚可减轻病害,但成熟过晚,易遭霜害,故应适期早播。

c.种子处理。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用量为种子质量的0.3%~0.5%)拌种,或用25%羟锈宁粉剂(用量为种子质量的0.3%~0.5%)拌种,或用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用量为种子质量的0.4%~0.8%)拌种。

d.除掉病株或病穗。在黑粉子孢子尚未散出前,割除病株或摘除病穗,深埋或烧掉。减少越冬菌源,减轻翌年的病情。

e.秋季深翻。一定要注意翻地质量,不能将病株残体露在土外。

f.拔除病苗。人力充足而且发病重的地区,可进行人工拔除病苗,但需晚定苗,拔除病苗后如出现缺苗进行补苗,以防缺苗影响产量。一般玉米7~8片叶时病苗长相明显,此期进行辨别准确率高。在无经验或病株率低的地区不宜采用。

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 篇3

关键词:赤眼蜂;玉米螟;产量;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2.044

1 玉米螟的危害及影响

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属于世界性的大害虫,主要危害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等20多种作物种类。玉米螟分布广、食性杂,以幼虫蛀茎取食汁液,破坏其细胞组织,造成作物籽粒不饱满、青枯倒伏,甚至颗粒无收。

据市场调查和实验证明[1]:玉米螟在各地区每年不同程度发生,平均造成的产量损失为10%以上,严重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应用赤眼蜂防治的生产优势

赤眼蜂体型小,成蜂体长0.2~1.0毫米,体色黄或黄褐,头黑褐色,有红色的复眼及单眼,可寄生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近400多种昆虫的卵,一般寿命为3~5天,卵期大约4天,通常羽化后第一天便开始产卵,有效飞翔半径达15~20米,是目前农业生产进行生物防治应用范围最广的寄生性天敌昆虫之一,平均防治效果可达到65%~75%。以每年防治面积1000万亩为单位进行计算,通常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可挽回的粮食损失每亩在45公斤左右,总挽回粮食损失的数量就达到4.5亿公斤,增加收入近3.7亿元,而每亩的投入仅1.2元左右,投入产出比可达1∶26.7,可见具有持续的发展空间和市场价值。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减少了农药的污染和残留,不仅省工省时,对人畜安全,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得到了保护,也可使其他天敌昆虫的种群得到恢复和发展,保持了自然界昆虫的生态平衡。并以成本低,效果好的绝对市场优势,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

3 释放赤眼蜂的防治原理及技术要点

释放赤眼蜂防治的最佳时期是玉米螟成虫的产卵初期[2]。防治原理是使赤眼蜂在玉米螟卵中产卵寄生,从而破坏玉米螟卵的发育。根据当地越冬代幼虫的羽化进度及虫情调查情况,做出放蜂计划,确保蜂卵相遇。一般辽西地区从5月末开始准确地掌握越冬代玉米螟生长发育进度,结合当前气象预报,确定最佳的放蜂时间。

3.1释放时间

以防治一代玉米螟为例,在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后推11天为第一次释放赤眼蜂时间。一般辽西地区在6月20日前后第一次放蜂,间隔5~7天放第二次。

3.2释放数量

每亩2万头,分两次释放。

3.3设置放蜂点

每亩设置2个释放点,从放蜂田的边垄开始数第15条垄为第一个放蜂垄,顺第一放蜂垄向前走15步为第一个释放点,沿垄向前走30步为第二个释放点,以此类推。

3.4释放方法

在放蜂点,选一棵玉米植株中部叶片,将蜂卡用牙签、秫秸皮或针线别(缝)在叶背面中肋处,有卵粒面朝外。

3.5注意事项

如遇大雨应将蜂卡在阴凉处摊开存放,切勿与农药混放。

不能将蜂卡夹在叶鞘或直接投在叶心,以免发霉或风吹落地被蚂蚁取食。不能用大头针等金属物别蜂卡,以防做饲料用的伤害牲畜内脏。放蜂田放蜂期间禁止使用杀虫农药。放蜂田要集中连片,释放面积越大效果越显著。

4首要影响因素

影响赤眼蜂防效的三个首要因素:严密选择与种类不同的蜂种相对应的中间寄主进行繁殖,且繁殖代数不宜过多;繁蜂过程中,注意筛选优质、适当的蜂种,有效开发使用其寄生潜能;科学合理严谨地进行繁蜂,准确地计划放蜂时间。

5 防治效果的测定[3]

通过调查玉米螟卵块的田间寄生率来初步统计赤眼蜂的防效。于放蜂后10~14天,取点随机采集玉米螟卵块50或100块,置于玻璃瓶内培育2~3天,观察记载赤眼蜂寄生情况的最终数据。其中,有小黑点或幼虫孵化的卵是未寄生的,而完全变黑的卵为赤眼蜂成功寄生的。并调查对照未放蜂地的玉米螟寄生率。

卵粒寄生率(%)=(寄生卵粒数÷调查卵粒数)×100%

卵块寄生率(%)=(寄生卵块数÷调查卵块数)×100%

校正卵寄生率(%)=[(放蜂区卵寄生率-对照区卵寄生率)÷(1-对照区卵寄生率)]×100%

根据玉米植株的遗留虫量及受害情况进行评估调查。收获前,在对照区和放蜂区同时调查,每块地按对角线取5点,每点调查100株,按部位分别剖检记录玉米植株的虫口数量及被害情况。

平均防治效果(%)=(被害株减退率+虫口减退率+虫孔减退率)÷3

减退率=[(对照田被害率-防治田被害率)÷对照田被害率]×100%

实测玉米单产,比对放蜂田与对照田挽回产量损失的数量来衡量赤眼蜂的防效。

挽回产量损失率=对照区产量损失率-处理区产量损失率

6 赤眼蜂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

我国在赤眼蜂的应用和研究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也是目前应用赤眼蜂防治害虫面积最大的国家,并以逐年上升的势态,见证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赤眼蜂除可防治玉米螟、松毛虫、大豆食心虫、棉铃虫、烟青虫、甘蔗螟等害虫外,还可以防治桃小食心虫,辽宁的水果产区已在示范使用中,果农普遍反映效果较好。未来的赤眼蜂在生物防治领域中将会被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我们期待它在日益发展的农业市场为农民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廖北华.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试验结果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1998,(08):42-43.

[2]王亚洲. 应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亚洲玉米螟的研究

[J].中国农学报,1993,(06):16-17.

[3]李国强. 北京市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经验小结[J].昆虫天敌,1986,(04):238-241.

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 篇4

1 玉米螟为害特点

玉米螟幼虫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蛀食未展开的心叶, 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穗柄和茎杆, 严重时风折倒伏, 使被害植株茎秆组织遭到破坏, 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输导, 致使穗部发育受阻而减产。也可直接为害玉米雌穗的花丝和籽粒, 造成籽粒缺损霉烂, 品质下降。据调查, 仅一般年份可造成玉米减产5%—10%。严重时甚至高达15% 以上。我市2008 年玉米螟大发生, 减产幅度平均在20% 左右。

2 玉米螟生活习性

我市玉米螟越冬幼虫5 月末至6 月上旬开始化蛹, 6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 这期间开始见越冬代成虫, 越冬代成虫出现盛期是6 月下旬, 卵期是6 月末到7 月上旬, 这时期是释放赤眼蜂的最佳时期, 7 月中、下旬为幼虫孵化盛期, 到了9 月份幼虫进入越冬状态。各虫态历期和发生时期受气象条件影响, 年度间差异也较大。

成虫多在夜间羽化, 白天多潜伏在杂草, 麦田等其它茂密的作物间, 越冬代成虫以麦田、大豆、苜蓿或谷田中蛾量较大, 并多停栖在叶背及茎杆上, 有明显的田外栖息、田内产卵的习性。以夜间活动最旺盛, 飞翔力强, 有一定趋光性。成虫喜吃蜜及有甜味的食物, 所以也可以用糖醋液诱杀成虫。

玉米螟雌蛾羽化后1—2 天内即达产卵高峰, 成虫产卵对作物及其生长状况有明显的选择性, 特别喜欢产于植株高大、生长茂密、叶色浓绿的田块及植株上, 50 厘米以下的小苗和老熟植株上着卵很少。所以要以生长好的田块为重点防治对象, 卵多产于玉米、高梁、谷子等作物中部叶片的叶背近中脉处。每头雌蛾可产卵10—20 块, 约300—600 粒卵, 也就是能孵化出幼虫300-600 头。

3 玉米螟生物防治方法

我市已连续多年推广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 其原理就是利用赤眼蜂将卵产于玉米螟的卵中, 吸收玉米螟卵的营养, 使玉米螟卵不能正常孵化出玉米螟, 而是孵化出赤眼蜂, 孵化出的赤眼蜂再寄生玉米螟卵块, 如此周而复始, 达到理想防治效果, 也可用白僵菌封垛防治幼虫。

4 赤眼蜂蜂卡使用说明:

①释放时间及放蜂量:在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 后推10 天为第一次释放赤眼蜂时期, 间隔5 天至7 天放第二次蜂。每亩共放蜂1.5 万头, 第一次每亩释放0.7 万头, 第二次每亩释放赤眼蜂0.8 万头。

②蜂卡使用方法:a、撕卡方法:每张蜂卡中卵粒都是成条排列的, 每小块之间都有缝隙, 按照上面的缝隙均匀的撕成小块。注意不要将卵粒撕掉。b、放蜂点的设置:每亩设1 个放蜂点, 每点放一小块卵块, 从边垅开始数第20条垄为第一个放蜂垄, 然后每隔40 垅为一个放蜂垄。在每个放蜂垄上, 从地头向前走13 米为第一个放蜂点, 然后沿放蜂垄每隔26 米为一个放蜂点 ( 也就是每隔40 步为一个放峰点) , 上述方法以此类推, 直到这块地放完蜂为止。C、蜂卡释放方法:在放蜂点, 选一棵健壮玉米植株, 将中部叶片沿叶脉从中间撕开一半, 向下卷成筒状, 然后将蜂卡用秫秆皮或针线别 (缝) 在圆筒内即可 (玉米秸秆用作饲料的绝对不能使用牙签) , 如果是使用放蜂器则应在叶片基部, 沿叶脉两侧撕成两个小孔, 然后将卡别在叶脉上, 注意将出峰口向下别在玉米叶片上, 不要把蜂卡放在地上, 或别在地头玉米叶片上, 以影响防治效果。

③注意事项:

a、要及时投放蜂卡, 取卡当日必须将卡放在田内。

b、蜂卡不要对折和挤压, 以免弄破卵粒。

c、要保证放蜂点数, 并使其分布均匀。

d、不可将蜂卡放在地上或直接夹在叶鞘内, 要严格按照别卡的方法操做。

e、遇大雨时不能下地放蜂卡, 可将蜂卡放在阴凉通风处, 待雨停时马上将蜂卡放在田间。

f、两次放蜂是指在同一地块放两次蜂。

G、蜂卡禁止与化学试剂、农药、化肥等有刺激性物质接触, 如田间已施过农药主治其它害虫, 则可在三天后放蜂, 否则会影响放蜂效果, 但一定要妥善保管蜂卡, 将蜂卡放在阴凉黑暗处暂时保存。

玉米螟防治技术 篇5

1.1典型症状

玉米大斑病的典型症状是先在叶片上发小的病斑,然后快速发展成为梭形大病斑,长度一般达到2~5cm,严重发病的也有长度达到10cm以上的。有时多个病斑互相扩展连在一起,形成大斑。初发时病斑呈水浸样,后逐渐变成青黄色,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病斑呈灰黑色霉状物,就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玉米小斑病的典型症状是,与大斑病相比是病斑较小,一般病斑的长度多在1cm以下,其宽度往往受到叶脉限制,接近椭圆形。病斑边缘颜色为赤褐色,病斑的数量一般比较多。

1.2发病条件

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是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发生的重要外界条件。玉米大斑病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的最适温是在20~25℃之间,而小斑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最适温度是20~32℃之间。所以,在降雨量大、湿度高的年份,易造成玉米大小斑病的流行。

1.3防治方法

作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需要的的3个因素是:要有大面积种植的感病品种存在;要有大量的具有感染活性的病原菌存在;要存在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因此,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也应从这3方面入手。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的最为基本的也是随最为有效的手段。选用高抗大、小斑病的玉米品种可以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加强田间管理可有效控制病害发生、发展。采取轮作倒茬深翻可大幅减少田间病原菌数量,减少初侵染源。在发病初期,将底部4个病叶打掉,可以减轻发病程度。适当的提早播种时间,有规避病害的作用。适当加强肥水管理,可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减轻病害发生;采取药剂防治、预防和控制病害发生、发展。一般玉米心叶期至抽雄灌浆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此期间采取药剂防治效果较好。一般采用的药剂有:500倍液的50%可湿性敌菌灵、800倍液的50%可湿性退菌特、500倍液的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液的70%甲基托布津、65%代森锌500倍液等。一般在拔节后开始第1次喷药,以后每隔7~10d喷1次,共喷2~3次为好。

2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在东北地区发生较为严重,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雄穗,一旦发病就会造成全株绝收,严重影响产量形成。该病在东北地区俗称“灰包”或“乌米”。

2.1主要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是系统性病害,病原菌苗期从玉米芽鞘入侵,抽雄后表现出明显症状。一般病穗较正常穗短粗,顶部尖,一般不会有花丝抽出。后期有的一侧苞叶开裂,散出黑色粉末,但孢子不易飞散,因其中混有维管束的残留物,呈现丝状。若雄穗发病,一般无花穗生出,顶端形成黑色孢子堆,有时熊穗生成类似叶状物。

2.2发病条件

头一年病原菌的厚垣孢子在土中、粪肥或种子等越冬。翌年,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病原厚垣孢子萌发并且通过玉米植株芽鞘侵入幼苗,后菌丝进入生长点,并随植株生长,蔓延至雌雄穗,形成孢子堆,1a1次的侵染循环。土壤温度低、干燥,玉米出苗时间较长,病原菌侵染机会增加,发病率较高。因此,在东北地区气候冷凉,丝黑穗病发生就重。

2.3防治方法

2.3.1选用抗病品种可有效防除玉米丝黑穗病采用高抗玉米丝黑穗病的玉米品种是目前生产中最为有效的防病方法。

2.3.2实行轮作可以有效控制病害发生实行3a以上的轮作方式,可以有效躲避病原菌的侵害。

2.3.3采用药剂预防,构建防病屏障预防玉米丝黑穗病应采取药剂拌种或种衣剂包衣的方法效果较好。采用25%的粉锈宁或羟锈宁,稀释成0.3%的溶液拌种,防治效果较好。利用含有戊唑醇、烯唑醇等有效成分的种衣剂包衣也可达到良好的防病效果。

3玉米病毒病

在东北地区发生在玉米上的病毒性病害主要有玉米粗缩病和玉米矮花叶病。

3.1典型症状

玉米矮花叶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生。如苗期发病,从心叶基部出现花叶,呈退绿条点状;逐渐蔓延到全叶,叶肉变黄而叶脉绿色,故呈明显的黄绿相间的条纹状花纹。玉米粗缩病的典型症状是整个植株矮化,整个植株呈现暗绿色,叶片肥厚挺直,有的心叶呈卷状,呈弓状弯曲,似鞭状苗。

3.2发病条件

玉米矮花叶病可以通过汁液传播,可以通过叶片互相摩擦接种,但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是蚜虫。该病的病毒除了危害玉米以外还可侵染高粱、谷子等禾本科作物。玉米粗缩病毒一般主要由灰飞虱传播,其为持久性传毒。

3.3防治方法

3.3.1选用高抗病抗品种是防治该病的最为简洁、有效的手段。

玉米螟防治技术 篇6

关键词:玉米螟;为害状况;防治措施;桦甸市

中图分类号:S435.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2-0016-02

玉米螟是为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直接影响我国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1-2]。桦甸市玉米常年播种面积在12万hm2以上,是该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该市重要的主导产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在农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玉米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玉米螟对玉米生产为害严重,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已成为制约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为此,桦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10—2015年对当地玉米螟发生为害情况和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综合技术措施,为桦甸市有效控制玉米螟为害、减少玉米螟为害带来的损失及提高玉米产量提供技术指导。

1 桦甸市自然资源概况

桦甸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明显。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严寒漫长。年平均气温3.9 ℃,10.0 ℃以上有效积温2 730.0 ℃,日照时数2 378 h,降雨量748.3 mm,降雨主要在7—8月份,无霜期125 d。

2 玉米螟发生和为害情况

2.1 调查地点

调查地点为桦甸市3个乡镇6个村,分别为横道河子乡文华村、荒山村、桦郊乡新政村、永隆村、金沙乡民隆村、密胜村。

2.2 调查方法和内容

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方法,每个村调查3块地,每块地每点双行调查20株以上,调查总株数为100株,调查内容包括活幼虫数、被害株数、茎部蛀孔等指标。

2.3 调查结果

2010—2015年6 a调查结果表明:桦甸市玉米被害株率为31%~89%;茎蛀孔数为30~282个;2010年平均百株活幼虫为26.2头,2011年为99.4头,2012年为25.9头,2013年为34.6头,2014年为31.6头,2015年为32.0头,其中2011年为偏重发生,其他年份为中等发生。

3 玉米螟为害严重的原因

3.1 品种单一

从2008年开始,桦甸市主推玉米品种为先玉335,种植面积占玉米总种植面积85%以上。先玉335是紧凑上冲密植型品种,植株较大,而玉米螟成虫恰恰喜欢在这种类型的玉米植株上产卵,该品种的大面积种植为玉米螟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

3.2 作物布局不合理

作物布局不合理、种植作物单一对玉米螟发生有着明显的影响。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长期以单一的玉米连作为主,为玉米螟发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条件。

3.3 天敌数量减少

玉米螟的天敌有70多种,而且种类很多,例如赤眼蜂、草蛉、寄生蝇、白僵菌、步行甲等。但近些年,随着除草剂的大面积应用,农药(而且多是剧毒、高毒农药)残留加剧,致使玉米螟的天敌数量明显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天敌对玉米螟幼虫和蛹的生物抑制作用效果降低,导致玉米螟为害频频发生。

3.4 秸秆处理不及时

由于桦甸市地处吉林省山区,木材资源较为丰富,而玉米秸秆又不是农民取暖的主要来源,加上该区域人少地多,秋收时间较长,秸秆很难及时处理,大部分秸秆堆放在田间地头、林下空地等处,致使冬后虫源基数大增。越冬幼虫存活率较高,是玉米螟大面积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5 农民防治不主动

玉米螟属典型的钻蛀性害虫,其为害较为隐蔽,多数农民并没有意识到玉米螟为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很少主动采取防治措施,任其为害,导致玉米螟为害逐年加重。

3.6 气候条件适宜

玉米螟发育各阶段适宜温度范围为15~30 ℃,最适宜温度为17~22 ℃,桦甸市的气候条件正好满足玉米螟各阶段发育要求。另外,该地区降雨量较大,湿度成为玉米螟发生的另外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通过6 a调查发现,玉米生育苗期玉米螟化蛹率为2.2%,拔节期羽化率为5.7%,抽雄期化蛹率已达72.7%、羽化率为63.6%,与该地区降雨量正好吻合。

4 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玉米螟的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村屯联防,统防统治。具体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3-4]。

4.1 农业防治

4.1.1 处理秸秆,减少虫源 在春季玉米螟化蛹前,对玉米秸秆采取多种方式处理,如秸秆还田、打包成捆等,以减少冬后幼虫基数。

4.1.2 选用抗玉米螟品种 利用玉米品种自身的抗性可以有效预防玉米螟的发生和为害。例如,硬粒型品种抗螟性较强,可以有效减轻玉米螟的为害程度。

4.1.3 合理轮作 随着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调结构、转方式”政策的实施,鼓励农民积极种植大豆等作物,改变玉米长期连作的局面,实现玉米、大豆合理轮作,能够有效减少玉米螟发生。

4.2 生物防治

4.2.1 赤眼蜂防治 共放蜂2次。一般当越冬代玉米螟幼虫化蛹率达22.0%以上时,再后推10 d左右为第1次放蜂时间;在玉米封垄后,间隔5 d左右进行第2次放蜂。每667 m2需要释放赤眼蜂1.5万头左右,共分2次进行,第1次释放0.7万头,第2次释放0.8万头。每667 m2设置1个释放点。

4.2.2 苏云金杆菌(BT)乳剂防治 每667 m2用BT乳剂150~200 g(每克含孢子100亿以上)加细砂粒(20~40目之间为宜)3.5~5.0 kg,制成颗粒剂,在玉米心叶末期投心,每株施用量为2~3 g颗粒剂。

4.2.3 白僵菌防治 1) 白僵菌封垛。每立方米秸秆用每克含孢子50~100亿的白僵菌粉100 g兑水,在化蛹前向垛内分层喷撒封垛。2) 白僵菌颗粒剂。用每克含活分生孢子50~100亿的白僵菌粉1 kg,兑煤渣颗粒10 kg,在心叶中期施入玉米心叶中,施用量为2 g/株。

4.3 物理防治

利用玉米螟成虫趋光性的特点,设置太阳能高压汞灯或频振式杀虫灯在玉米螟产卵前进行诱杀,可以有效防治玉米螟的发生,一般在5月末进行。

4.4 化学防治

4.4.1 颗粒剂防治 在玉米心叶末期(6月末—7月初),用0.3%辛硫磷颗粒剂或2.5%西维因颗粒剂进行防治。每株施颗粒剂2~3 g,施于喇叭口内。

4.4.2 喷雾防治 在玉米心叶末期或抽穗前后(7月份左右),每667 m2用25.0%灭幼脲悬浮剂40 g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40 mL,兑水喷雾防治。

参考文献

[1] 朱秋云,丛斌,赵江雷,等.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螟性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24-625.

[2] 胡志凤,孙文鹏,李洪波.等.黑龙江省玉米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09,26(3):84-85.

[3] 贾秀海,耿军.玉米螟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J].农技服务,2010,27(12):1 587-1 589.

[4] 赵秀梅.2011年齐齐哈尔市亚洲玉米螟发生为害及其防治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4):26-28.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 篇7

确定释放赤眼蜂最佳时期, 做好虫情预报是关键。应根据当地越冬代幼虫的羽化进度, 根据虫情调查情况, 做出放蜂计划, 保证蜂卵相遇。成虫产卵初期是赤眼蜂防治的最佳时期。准确地掌握越冬代玉米螟生长发育进度, 及时发布玉米螟有关信息, 并根据各地的不同气候条件, 结合当前的气象预报资料, 确定各地的最佳防治时间。释放时间:在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 后推10天为第一次释放赤眼蜂时期。

释放数量:每亩共释放1.5万头, 第一次释放0.7万头, 第二次释放0.8万头。

释放设置:每亩设置1个释放点。从放蜂田的边垄开始数第20条垄为第一个放蜂垅, 顺第一放蜂垄向里走20步为第一个释放点, 再沿垄向前走40步为第二个释放点, 以此类推到地头, 再由第一个释放垄向下间隔40条垄为第二个放蜂垄, 按上述方法以此类推。

白僵菌防治玉米螟技术 篇8

一、白僵菌防治玉米螟的作用方法

通过人工释放白僵菌活孢子, 于作物田内或玉米螟集聚 (秸秆垛) 场所, 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害虫幼虫体上, 在适宜的温湿度下孢子产生菌丝进入虫体 (粘着虫体表面的分生孢子开始发芽, 同时分泌几丁质酶溶解虫体表皮, 使孢子产生的牙管伸入虫体内, 然后分泌蛋白质毒素杀死害虫) , 使虫体变成白色僵虫而死亡, 其孢子在田间可继续侵染新的虫体, 在整个生育期连续不断地寄生幼虫, 达到持续控制害虫的目的。

二、白僵菌防治玉米螟方法

(一) 封垛防治--防治在玉米秸秆垛内的越冬代老熟幼虫, 减少越冬玉米螟的幼虫量。

在越冬代幼虫化蛹前15~20天进行。一般情况下, 辽宁省封垛时间在4月25日~5月10日, 也可采取连续调查方法确定当地封垛时间, 即发现有越冬幼虫爬出洞口活动, 开始封垛进行防治。

1. 喷雾法

称取每克含孢子量100亿以上的白僵菌粉0.5千克, 加水50千克, 配成1:100的菌液。然后按每平方米一点进行喷雾, 喷雾深度0.3~0.5米为宜, 垛中部和下部取点适当密些。务必喷施均匀周到, 以保证防治效果。

2. 喷粉法

用泰山或东方红18型机动喷粉器向垛内喷撒白僵菌粉, 喷粉时按每平方米喷一点, 先用木棒将玉米杆撬起, 将喷粉器喷嘴插入垛内20~30米深进行喷粉, 待垛对面或上面冒出白烟时即停止喷粉, 再喷第二点。喷粉数量一般以每立方米用每克含25亿孢子白僵菌粉100~150克。

(二) 投撒白僵菌颗粒剂

于田间玉米螟幼虫蛀茎危害前, 将白僵菌颗粒剂投放在玉米心叶内, 减少田间玉米螟幼虫的危害。

三、白僵菌封垛技术-注意事项

1.为保证防治效果, 秸秆垛 (或茬垛) 必须喷透, 不漏垛。

2.由于白僵菌对家蚕、柞蚕染病力强, 蚕区切勿使用。

玉米螟无害化防治技术 篇9

关键词:玉米螟,防治,无害化

1 玉米螟的发生及危害情况

玉米螟俗称钻心虫、箭杆虫, 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一个世界性的大害虫, 几乎遍及全球, 凡有玉米栽培的国家和地区, 均有发生。幼虫是玉米螟一生中危害作物的唯一虫态, 在玉米各生育期都可以危害玉米植株的地上部分, 取食叶片、果穗、雄穗、钻蛀茎秆, 造成植株生长受害, 具体体现在籽粒不饱满、青枯、早熟、折蓼、掉棒、风折、倒伏, 甚至颗粒不收, 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百株螟虫平均为50~70头, 为玉米螟一般发生年份, 玉米减产5%~7%。百株螟虫平均为70~90头, 为玉米螟中等发生年份, 玉米减产10%左右。百株螟虫平均为100~150头, 为玉米螟大发生年份, 玉米减产13%~15%。百株螟虫平均在180头以上, 为玉米螟特大发生年, 玉米减产20%以上。玉米螟的防治指标我省定为百株活虫40头, 达到40头, 就达到了必须防治的数量, 否则严重减产, 并且害虫逐年加重。2009-2015年春季对越冬幼虫调查, 景星镇、黑岗乡、白山乡、头站乡、七棵树镇等几乎全县14个乡镇玉米螟百秆活虫都达到40头以上, 所以选择玉米螟发生比较严重、玉米集中连片种植、乡镇政府重视、且农户积极性高的乡镇实施玉米螟无害化的统防统治项目。

2 玉米螟的生活史及习性

我县玉米螟一年发生一代, 以老熟幼虫在玉米茎秆、根茬、穗轴内以及高粱、苍耳、蒿、水稗等寄主的茎秆中越冬。玉米螟的蛹期一般为6-10d左右, 成虫多在夜间羽化, 羽化后当天即可交尾, 1-2d后开始产卵, 卵期4-5d, 多在上午孵化。孵化的幼虫共5龄, 孵化后1~3d左右多为1龄幼虫, 4~6d多为2龄幼虫, 7~13d大多为3~4龄幼虫, 5龄幼虫一般约为20~30d。玉米螟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 喜欢在长势好, 叶色浓绿, 小气候荫郁潮湿的低洼地块产卵, 在玉米上, 卵产于植株的上中部叶片背面的叶脉附近, 每头雌蛾产卵10~20块, 每块约15~60粒, 共约300~600粒, 卵块呈鱼鳞状排列。玉米螟对玉米品种具有选择性, 有的玉米品种具有抗虫素, 所以虫害较轻。目前的玉米品种, 高抗类型品种较少, 多数品种属于感虫类型。

3 玉米螟无害化防治技术

项目采取的四种防治方法均为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属于无害化防治技术, 具有投入少、效益高、操作简单、不污染环境等特点, 适合无公害粮食生产需要, 适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3.1 田间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和高杆机喷洒BT、白僵菌都是生物防治技术, 赤眼蜂防治是以虫制虫, 喷洒BT、白僵菌是以菌制虫。

赤眼蜂是一类微小的卵寄生蜂, 体型很小, 体长仅0.2~1mm, 单眼复眼都是红色的。赤眼蜂的最长寿命可达7d, 一般为3~5d, 无风情况下, 它的飞行半径为15~20m, 利用赤眼蜂是把玉米螟消灭在卵初期。赤眼蜂被释放到田间以后, 在田间自然羽化出蜂, 雌雄交配后雌蜂开始在田间飞翔, 主动寻找新鲜的玉米螟卵, 然后用产卵管, 刺破玉米螟的卵壳, 将自己的卵产到玉米螟卵内, 并吸取玉米螟卵内营养物质, 供其子代生长发育, 被寄生的玉米螟卵不能正常发育为玉米螟幼虫, 而是发育出赤眼蜂, 它就这样阻止了害虫发育, 赤眼蜂卵在玉米螟卵内, 经过卵、幼虫、蛹、成虫, 最后咬破玉米螟卵壳飞出, 雌雄交配后, 雌蜂又去寻找新的玉米螟卵, 它就这样在田间循环往复, 不断繁育后代的过程中, 将大量玉米螟卵消灭在卵初期, 从而达到控制玉米螟的目的。我县一共放蜂2次, 每次间隔7d, 共放蜂1.5万头, 第一次0.8万头, 第二次0.7万头, 第一次放飞蜂时间在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后推10d, 大约在7月1日左右。

BT、白僵菌是一种细菌、真菌生物农药, 具有长效性, 且对害虫选择性强, 对人畜安全, 对自然生态环境安全、无污染。采用自走式高秆作物喷秆机, 玉米一米多高也可正常操作。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药防治玉米螟3龄以内的幼虫, 时间大约在7月15日左右。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篇10

由于玉米螟的经济重要性,对其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视,自1983年起,玉米螟研究一直被列入国家重点攻关课题进行协作研究,许多关键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现将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1 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1.1 农业防治

间作可以减轻玉米螟的危害。玉米与花生和红花苜蓿间作,能显著减少玉米螟的危害;间作套种的玉米田间天敌增多,玉米螟被害株减少,且玉米套种红薯效果最好,优于套种大豆和花生;玉米与匍匐型绿豆间作能明显提高赤眼蜂寄生率;玉米田间种向日葵,玉米螟的蛀孔数和活虫数明显低于其他处理。种植诱集作物也可以减少玉米螟的发生。如早播小面积的玉米以诱集玉米螟产卵,然后集中消灭,可以减轻玉米被害率40%以上;亚洲玉米螟在蕉藕及其叶片粗提物上的产卵量显著高于玉米品种,说明田间种植蕉藕对亚洲玉米螟具有较强的产卵诱集作用。在玉米抽雄初期,拔除1/2雄蕊,既能减少虫口密度,减轻玉米螟的危害,又能降低植株养分的消耗,增加产量。

1.2 抗虫育种

选择抗性品种是防治玉米螟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我国第1个抗螟杂交种“植单抗螟1号”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以黄早四为父本、植店122为母本选育而出的。近年来,河南农业大学经过筛选认为豫单2001、郑单958、新单21、新单23、沈玉21、滑丰986、郑单958、张玉9号和浚单18的综合抗螟性较好;吉林省成功培育了抗螟杂交种四单18号。此外,辽宁省农科院也筛选了一些抗虫品种,如沈试31、丹玉2151、中丹玉24等。

近年来,各国科学家都将外源Bt毒蛋白基因转入玉米作为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1993年将Bt毒蛋白基因转入玉米,1995年将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入玉米,获得转基因植株。截至目前,已获得转Bt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国产Bt玉米于1997—2000年先后在河北、山东和北京进行中间试验,在河南、山东、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进行环境释放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抗虫效果。孟山都公司的转Bt基因玉米(MC2884)在黑龙江地区种植抗玉米螟效果显著,并且持久稳定,至少可挽回5%~10%的产量损失[2]。

1.3 物理防治

黑龙江省肇东县曾设黑光灯诱杀防治玉米螟,田间防效只有30%左右。随后,内蒙古的一些地区利用高压汞灯来诱杀玉米螟成虫,防效得到提高。随着频振式杀虫灯的问世,高压汞灯已逐步被取代。频振式杀虫灯是利用昆虫的趋光、趋波和趋色等特性,利用高压电网杀死害虫的一种先进的物理技术。应用频振式杀虫灯对玉米螟防效达50%~70%,效果好于毒死蜱颗粒剂,杀虫灯能诱杀多种害虫,对减轻农林害虫危害也有很大作用。并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方便安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利用玉米螟雄蛾对雌蛾释放的性信息素具有明显趋性,应用性信息素干扰雌雄虫的交配行为或诱杀雄虫,使雌虫不育而达到控制玉米螟的目的。吉林省植保部门曾开展性诱剂大面积防治玉米螟试验推广工作,并对水盆诱捕器设置高度、密度、设置时间、诱芯剂量进行了研究。国内也进行了玉米螟辐射不育技术的研究,其原理是在蛹期内用一定剂量Co60放射性同位素辐照人工饲养的玉米螟,以损伤雄虫精子,待其羽化后放到田间,与野生种竞争雌蛾交配,使之当代产生不育卵或下代不育,以达到消灭玉米螟的目的[3]。

1.4 生物防治

玉米螟的天敌有白僵菌、捕食卵的瓢虫、寄生蜂、细菌、病毒、螨类、捕食幼虫的蠼螋、线虫等,我国共有70种以上,其中寄生性天敌20多种。寄生蜂和病原微生物是玉米螟生物防治研究的焦点,尤其是赤眼蜂、白僵菌和斯氏线虫等。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赤眼蜂繁放治螟工作,已形成一整套繁育、生产技术及田间放蜂方法。玉米螟赤眼蜂种类较多,其中以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麦蛾柔茧蜂(Habrobracon hebetor)为优势种。试验证明:释放量在15.0万~22.5万头/hm2就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4]。利用赤眼蜂携带Bt(苏云金芽孢杆菌)或病毒防治害虫是目前生物防治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试验表明载Bt菌赤眼蜂的防效比非载菌赤眼蜂高23.38%。利用白僵菌封垛方法防治玉米螟,可明显提高越冬幼虫的僵虫率,压低田间螟害率70%左右。白僵菌粉剂撒入玉米心叶内对玉米螟防治效果也可达到70%~80%。此外,斯氏线虫对玉米螟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1.5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具有速效、简便、经济效益高的优点,作为大发生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在综合防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和乐斯本喷雾防治较好;玉米心叶期撒投辛硫磷颗粒剂也是一项广泛应用的防治措施;张强的报道指出,心叶期“撒毒沙”(将药剂加少量水后与过筛细沙配成毒沙撒于心叶中)的防效明显好于“灌心叶”(将配好的药液灌于心叶中),“撒毒沙”不但可以延长药剂的持效期,而且不会因施药而杀伤害虫天敌,对环境友好。此外,利用敌敌畏和甲基异硫磷混合滞留熏蒸及应用呋喃丹包膜肥料制剂根区追施对玉米螟均有一定防效。

2 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玉米螟的综合防治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也取得很大进展,但目前的防治措施仍不能满足生产上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采用拔除1/2雄蕊的办法虽然可以减轻危害,但费工费时,推广难度大;由于对各地主推单交种的抗螟性缺乏了解,使得抗虫育种法阻止初孵幼虫的防治方法受到一定限制[5]。转基因育种成功率低、费用高,后代遗传不稳定,虽然进展较快,但其可能存在的生态风险性等还需深入研究。

(2)频振式杀虫灯(高压汞灯)能诱杀成虫,但必须保证夜间连续供电,且需要大面积统一使用,效果才理想;在田间虫口密度较大时,性诱剂防治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只能作为防治的辅助手段;雄性不育技术的安全性问题正在探索研究之中,且防治成本较高,推广应用尚有一定的距离。

(3)生物防治方法受气候、地区的影响较大。如采用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时,不但费用较高,而且因为寄生蜂对环境条件的高要求,如果气候条件不适宜,其寄生率会受到明显影响,从而影响防治效果。白僵菌颗粒剂防治玉米螟虽然防效好,但较为费工[6]。

(4)在化学防治方面,虽然玉米心叶期投撒颗粒剂是一项广泛应用的防治措施,但施药所采用的工具难题仍未得到解决,其作用的发挥受到明显影响。并且,如果玉米螟发生期与玉米心叶期不吻合,防治效果就会受影响[6]。此外,玉米螟的抗药性问题也亟待解决。

摘要:综述了玉米螟防治方法,着重介绍玉米螟的农业防治、抗虫育种、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分析目前防治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提高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效果。

关键词:玉米螟,防治方法,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上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492-502.

[2]卢颖,何付丽,赵长山.转Bt基因玉米对亚洲玉米螟防治效果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3):11-13.

[3]张和琴,赵才道,王华嵩.辐射半不育技术在磨盘山上防治亚洲玉米螟的效果[J].原子能农药应用,1985(2):5-9.

[4]张荆,王金玲,杨长成,等.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放蜂量试验[J].生物防治通报,1990,6(3):107-109.

[5]周大荣,何康来.玉米螟综合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7.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篇11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防治

近几年来,玉米病虫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已成为玉米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玉米的主要病害有粗缩病、大小斑病、黑粉病和纹枯病等;主要虫害有地下害虫、蓟马、黏虫、玉米螟、蚜虫和红蜘蛛等。在玉米栽培过程中,必须搞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其为害,如此才能实现玉米高产的目标。

1 苗期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1.1 主要虫害有地下害虫、蓟马、黏虫和红蜘蛛

蓟马常群集在玉米心叶内进行为害,被害玉米的叶片上会出现黄白色斑纹,严重时叶片扭曲畸形;黏虫是一种暴食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咬食叶片进行为害,发生严重时能将茎叶全部吃光;小地老虎常潜伏在苗心,叶片被害后呈缺刻或仅留表皮成透明孔洞。3龄以后躲入土中,昼伏夜出,能将玉米嫩茎从基部咬断。

防治方法:对于蓟马和黏虫,可采用50%辛硫磷乳油、50%甲胺磷乳油1000倍、10%菊马乳油2000倍,或毎667㎡用25%快杀灵70~80ml+水40kg喷雾防治。地下害虫的防治,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ml+水1.0L,混匀后,于播种前1d均匀喷洒在20kg的种子上,阴干后播种。地老虎的防治,每667m2可用50%辛硫磷0.2~0.25kg,对水400~500kg,顺垄灌根;或用50%辛硫磷或90%的晶体敌百虫0.5kg加水稀释,拌碎鲜草50kg,于傍晚撒于玉米苗附近,连撒2个晚上。红蜘蛛发生的最根本条件就是干旱,越干旱则发生越严重,因此,要适时适度浇水,可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73%克螨特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

1.2 苗期的病害主要有粗缩病和缺锌症

粗缩病多在玉米5~6叶时出现,病株叶色浓绿,叶片宽、短、硬、脆且密集丛生,植株生长缓慢、矮化,主要是由带毒灰飞虱传毒使其发病。灰飞虱一般生活在杂草较多的地方,因此,在小麦一喷三防时要将田埂、地头、路边的杂草统一喷洒,以杀伤虫源;也可用1.5%的1605粉3~3.5kg+土10~15kg,在玉米出苗前撒到点种的玉米行内,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以减少传染源。

玉米缺锌的典型症状是幼叶基部和中部出现黄色条纹,这些条纹的宽度不断扩大并逐渐集中到叶片中脉两侧,叶片其他部分仍显绿色。该症状一般在玉米幼苗20~40cm时出现,可每667m2用0.2%~0.3%硫酸锌溶液25~30kg,在玉米4~5叶期叶面喷雾防治。

2 心叶末期和穗期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2.1 主要害虫

玉米螟可造成玉米花叶、钻蛀茎秆、为害雌穗和雄穗。玉米螟的防治应掌握在心葉末期,采用“三指一撮”法,用1.5%辛硫磷颗粒剂按每667m2用1.5~2 kg的用量丢心,防治效果明显;也可用菊酯类农药对水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直接喷入心叶丛中。对于蚜虫,抽雄和剪雄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其为害,也可用40%乐果乳油或10%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防治。

2.2 主要病害

纹枯病发病的部位主要是叶鞘和果穗,其次是茎秆。叶片发病后,初为淡褐色斑块,有时呈水渍状,病害先从基部叶鞘开始,逐渐向植株上部发展,当病害发展到果穗后,穗苞上也形成云纹状大块病斑,不久,上部茎叶即会全部枯死,然后整个果穗干缩;玉米大斑病一般发生在生长后期,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大而少,严重时全田一片枯黄;玉米小斑病在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苞叶;玉米黑粉病使受害部位形成灰包,外包灰白色薄膜,薄膜破裂后散出黑褐色粉末,该粉末具有传染性。

防治方法:黑粉病的防治,可采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g,加50kg种子拌种预防,对田间发生黑粉病的植株应及时拔除。在叶斑病发病初期,及时摘除下部2~3片病叶,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这对防治纹枯病和叶斑病都有效。

3 灌浆成熟期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大麻田中玉米螟的危害及防治技术 篇12

1 麻田中玉米螟发生世代及危害情况

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lis Guenee) 又名玉米钻心虫, 是一种钻蛀性害虫, 虫害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主要危害玉米、高粱、谷子等大田作物, 以及棉花、大麻等经济作物。危害严重, 难于防治, 素有“哑巴灾”之称。

玉米螟的发生世代随纬度变化而异, 玉米螟在北纬45°以北的黑龙江和吉林的长白山地区发生一代[2];最后以老熟幼虫寄生在植株的秸秆、根茬或田间杂草里越冬。在黑龙江省西北部, 玉米螟于第二年6月上旬或中旬开始化蛹, 7月进入羽化时期。影响玉米螟羽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点:一是气象条件, 6月份最低气温是控制玉米螟羽化开始早晚的主要因素;二是适宜的降水量, 7月份降水过多可令玉米螟提前结束羽化, 有利于减轻虫害的发生[3]。成虫只于嫩叶、嫩茎和葎草中产卵, 而不在老叶上产卵。观察中发现玉米螟的卵在8月初孵化为幼虫, 蛀食幼虫多从嫩茎下的主茎或分枝处蛀入, 蛀食的嫩茎被害处形成肿瘤和孔洞, 幼虫即隐居其中, 并从孔道内外排出黄褐色颗粒状粪便堆积在虫孔处。

近年来, 通过田间观察发现, 在大麻田中玉米螟危害猖獗, 严重影响大麻正常生长, 蛀藏于茎秆中阻碍养份的运输, 降低优质纤维的生产量。尤其, 在秋收季节, 麻秆倒伏现象严重, 茎秆折断、籽粒落地、虫食植株多早衰, 减产现象很明显。取样调查发现玉米螟幼虫藏于茎秆内, 虫体比生长在玉米中的体态粗壮。同时, 幼虫有转移危害的习性, 受害植株每株至少有3~4处虫孔。

2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技术

目前, 防治玉米螟的各类方法虽都有一定的效果, 但均存在不足之处。本文结合实践和相关报道, 对麻田中玉米螟的防治技术进行阐述。

2.1 农业防治技术

2.1.1 选择适宜的地块

陈阮生报道不同的种植方式对减少玉米螟的危害具有一定的效果[4]。一般大豆茬表现比较好, 大麻具有抗胞囊线虫的作用, 有利于第二年与线虫发病区的大豆轮作。种植过程中, 应严格避免与玉米轮作或靠近玉米种植田。

2.1.2 压低基数, 减少虫源

杨俊德报道玉米螟越冬幼虫化蛹羽化前, 玉米螟寄主于秸秆、根茬、穗轴苞叶等[5]。应采取烧、铡、沤、封等办法, 最大限度地加以处理, 对减轻来年第一代发生程度有明显的作用。同时要及时清除田间内外杂草, 破坏其越冬场所。将越冬幼虫翻至土表, 暴露于天敌和干旱条件下或深埋地下, 使之不易羽化出土。春播前漫灌蓄墒或苗期灌水, 也可杀死部分越冬蛹和幼虫。

2.2 物理防治技术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玉米螟成虫。谢友荣等报道利用害虫趋波、色、味的特性, 将频振波作为一项诱杀害虫的成虫的新技术[6]。利用光近距离、波远距离引诱害虫成虫、并利用灯外频振高压、电网捕杀, 增加了诱杀害虫的种类。每灯30瓦, 可控制农田2.0~3.3 hm2, 若灯设置合理, 管理措施好, 防效可以达到65%~70%。该灯是目前用来诱杀玉米螟成虫最佳的防治器具, 同时还能诱杀地下害虫, 并可用于菜园、果园、林业苗圃等防治多种害虫, 是很有发展前途的物理防治方法, 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2.3 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天敌赤眼蜂、蜘蛛等, 在玉米螟产卵始期至产卵盛末期, 释放赤眼蜂2~3次, 每hm2释放15万~30万头。陈阮生报道田间释放赤眼蜂能有效阻止螟卵的孵化, 具有省工、无公害特点。

利用白僵菌和BT乳剂用菌量为1 m3秸秆用菌粉100 g, 加水稀释。在越冬幼虫化蛹前进行喷雾封剁进行生物防治。王文亭等报道, 白僵菌封垛的僵虫率可达到75%以上, 是防治玉米螟的一种好方法。

近年来, 随着BT生物制剂的研究深入, BT生物制剂的工厂化生产扩大了生物防治的应用面积, 其对玉米螟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且对人畜安全。

2.4 化学防治技术

2.4.1 撒毒土法

目前, 防治玉米螟的化学试剂种类很多, 张强等对5种杀虫剂对玉米螟的药效评价所获得的结果为:8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或24%新宝乳油防治效果较好, 既对人安全性高又可以延长药剂的持效期, 不会因施药而杀伤害虫天敌且对环境友好[7]。

2.4.2 喷灌和喷雾法进行药剂喷施

周大荣等报道对硫磷、 辛硫磷等有机磷杀虫剂可以成功取代有 机氯杀虫剂配制成高效颗粒剂, 并大面积推广应用, 其与拟菊酯类农药混用效果更佳[8]。张建东等报道, 利用敌敌畏和甲基异卯磷混合滞留熏蒸来防治玉米螟成虫效果明显, 经济效益高[9]。

3 结论

综上所述, 对玉米螟的防治技术还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 玉米螟防治的关键是阻止高龄幼虫钻蛀现象, 为此, 必须采取各项综合措施。只有利用农业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以实现不产生药害和不污染环境的目标。但生物防治技术相对成本高,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3.1 玉米螟的生长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一般干旱环境成虫的寿命短, 产卵量少, 并且不利于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成活;温差大于12℃时不利于玉米螟的生存, 若在成虫羽化和卵孵化盛期遇暴雨, 则可引起虫体大量死亡。所以自然因素有时可以解决一定的问题。

3.2我国北方农业产区还应加强研究玉米螟的发生规律, 取食习性、防治指标、田间死亡因子, 生态条件与玉米螟的发生关系及抗药性等, 揭示其发生的特点, 找出薄弱的环节, 更好地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3.3 加强抗螟育种工作, 扩大抗螟作物品种。结合现代的生物技术手段, 在解决生物安全的基础上, 培育抗螟性的转基因大麻植株。

玉米螟不仅是玉米种植田防治的主要害虫, 同时也对其它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目前对玉米螟防治措施还缺少针对性的策略, 传统的化学防治对植株产生一定的要害, 生物防治虽然有一定安全, 无污染性, 但使用的效果不佳。因此, 进一步探讨防治玉米螟新技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张素梅.天然植物纤维[J].中国纤维, 2004 (11) :45-47.

[2]徐敏, 陆道川.皖西大别山区大麻食心虫生活史及防治技术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2, 8 (6) :42-47.

[3]李红, 申双和.气象条件对玉米螟羽化过程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 2005, 26 (1) :12-44.

[4]陈阮生.我国玉米螟防治技术研究概况[J].杂粮作物, 2001, 21 (4) :36-38.

[5]杨俊德.玉米螟发生的新特点和防诒对策[J].植保技术与推广, 2001, 21 (3) :10-11.

[6]谢友荣, 孙洪章.频振式杀虫灯防治玉米螟初报[J].中国植保导刊, 2006, 26 (3) :36-37.

[7]张强, 罗万春.5种杀虫剂对玉米螟的药效评价[J].农药, 2001, 40 (9) :26-27.

[8]周大荣.我国玉米螟的发生, 防治与研究进展[J].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6, 16 (2) :38-40.

上一篇:评价体系与方法下一篇:外语专业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