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2024-07-12

玉米常见病害防治技术(精选11篇)

玉米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篇1

在我国, 玉米不仅是常见的粮食作物, 更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存在积极影响。目前很多省份的玉米种植面积已经与水稻持平, 因此, 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就成为了研究重点, 针对玉米病害进行研究并及时防治就成为了关键之处。

1 玉米大、小斑病

1.1 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多发生于叶片及苞叶处, 其中叶片受损较为严重。在发病初期, 玉米叶片会出现水渍状斑点, 之后会扩大为梭形病斑, 病斑连片之后叶片就会枯死[1]。防治玉米大斑病, 需要选择良种并在收获玉米后及时对土壤内外的病原菌进行清理, 也可以将玉米与其他类型的旱谷作物轮作。可以选择浓度为50%的滴菌灵配成500倍液, 在玉米花丝抽花前后进行喷洒, 每周1次即可。

1.2 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也被称为斑点病, 会对玉米的叶片、果穗及苞叶造成严重侵害, 从玉米的幼苗期至最终的成熟期都有可能发病。种植人员在防治小斑病的时候, 需要及时将病株的底叶摘除干净, 还要在定苗之后及时施肥, 也可以选择百菌清、滴菌灵等进行喷洒防治。

2 玉米丝黑穗病

种植人员可以选择浓度为50%的甲基托布津及浓度为12.5%的速保利等药物, 根据玉米种子自身重量的0.5%进行拌种。此外, 种植人员需要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 对玉米的播种期进行科学调整, 也可以适当延迟播种时间, 或选择地膜种植[2]。

3 玉米瘤黑粉病

玉米瘤黑粉病会严重侵害玉米的幼嫩部位, 形成黑粉瘤, 吸收玉米植株的养分甚至导致玉米出现空秆, 严重时会导致玉米出现80%左右的产量损失。

在防治玉米瘤黑粉病的时候, 种植人员需要选择发病较轻甚至不发病的品种, 并且在玉米黑粉瘤完全成熟之前将其摘下并进行深埋处理。在玉米收获之后, 种植人员需要将遗留的病株及时清除干净, 并且对土地进行相应的深翻处理, 这样可以有效加速病株的腐烂和死亡。种植人员需要做好玉米的密植处理, 并且适当增加含锌肥料的使用。对于防治药剂的选择, 种植人员可以选择浓度为50%的福美双并根据种子自身重量的0.2%进行科学拌种, 这样能有效避免玉米瘤黑粉病的出现。

4 玉米纹枯病

除了上述几种病害之外, 玉米纹枯病也是玉米生长中较常遇到的病害症状, 也被称作为烂脚瘟, 主要是由于病菌的侵染所导致, 对于玉米的最终产量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玉米纹枯病一般发生于玉米的叶片和叶鞘, 叶鞘发病之后会出现暗绿色的小斑点, 小斑点逐渐扩大之后就会出现云纹样的病斑, 且病斑的边缘部位为褐色, 中央则多为灰白色。若是病斑持续增多, 就会出现较大的不规则状态的云纹。若是叶鞘发病的情况较为严重, 会导致玉米的叶片大面积枯死。在玉米纹枯病的影响因素中, 气候因素十分常见。若是纹枯病病害发生期间的降水较多、湿度较高, 玉米纹枯病的进展速度就会较快[3]。

针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治, 种植人员需要选择良种, 确保种子具有较高的抗病害能力。在纹枯病的发病初期可以选用浓度为7.1%的井岗霉素加水进行防治, 也可以选择浓度为70%的甲基托布津配制成700倍液进行喷洒。此外, 当玉米收获之后, 种植人员还需要及时进行翻耕灭茬, 也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玉米与豆类植物等进行轮作倒茬种植, 并且把握好玉米密植的程度。种植人员若是在田间发现了病株, 需要及时进行保护, 在玉米的植株下部与果穗处喷洒相应的药物, 及时消除病害。

5 小结

在玉米的种植及其生长中, 会受到很多内外因素的影响, 导致玉米出现不同的病害反应。其中, 最为常见的玉米病害基本为大斑病、小斑病、玉米丝黑穗病等, 相关人员若是无法针对玉米病害做好具体的防治工作, 就无法实现玉米的优质、高产种植, 进而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所以, 相关人员需要对玉米病害进行详细分析, 并给予科学的防治技术, 确保玉米种植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玉婵.玉米几种常见病害防治方法[J].科技传播, 2012 (19) :212, 219.

[2]蔡红侠.玉米常见病害防治技术[J].现代化农业, 2015 (10) :24.

[3]于蕴吉, 董宇光, 荣世敏.玉米常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吉林农业, 2011 (11) :91.

玉米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篇2

1.1典型症状

玉米大斑病的典型症状是先在叶片上发小的病斑,然后快速发展成为梭形大病斑,长度一般达到2~5cm,严重发病的也有长度达到10cm以上的。有时多个病斑互相扩展连在一起,形成大斑。初发时病斑呈水浸样,后逐渐变成青黄色,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病斑呈灰黑色霉状物,就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玉米小斑病的典型症状是,与大斑病相比是病斑较小,一般病斑的长度多在1cm以下,其宽度往往受到叶脉限制,接近椭圆形。病斑边缘颜色为赤褐色,病斑的数量一般比较多。

1.2发病条件

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是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发生的重要外界条件。玉米大斑病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的最适温是在20~25℃之间,而小斑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最适温度是20~32℃之间。所以,在降雨量大、湿度高的年份,易造成玉米大小斑病的流行。

1.3防治方法

作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需要的的3个因素是:要有大面积种植的感病品种存在;要有大量的具有感染活性的病原菌存在;要存在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因此,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也应从这3方面入手。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的最为基本的也是随最为有效的手段。选用高抗大、小斑病的玉米品种可以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加强田间管理可有效控制病害发生、发展。采取轮作倒茬深翻可大幅减少田间病原菌数量,减少初侵染源。在发病初期,将底部4个病叶打掉,可以减轻发病程度。适当的提早播种时间,有规避病害的作用。适当加强肥水管理,可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减轻病害发生;采取药剂防治、预防和控制病害发生、发展。一般玉米心叶期至抽雄灌浆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此期间采取药剂防治效果较好。一般采用的药剂有:500倍液的50%可湿性敌菌灵、800倍液的50%可湿性退菌特、500倍液的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液的70%甲基托布津、65%代森锌500倍液等。一般在拔节后开始第1次喷药,以后每隔7~10d喷1次,共喷2~3次为好。

2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在东北地区发生较为严重,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雄穗,一旦发病就会造成全株绝收,严重影响产量形成。该病在东北地区俗称“灰包”或“乌米”。

2.1主要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是系统性病害,病原菌苗期从玉米芽鞘入侵,抽雄后表现出明显症状。一般病穗较正常穗短粗,顶部尖,一般不会有花丝抽出。后期有的一侧苞叶开裂,散出黑色粉末,但孢子不易飞散,因其中混有维管束的残留物,呈现丝状。若雄穗发病,一般无花穗生出,顶端形成黑色孢子堆,有时熊穗生成类似叶状物。

2.2发病条件

头一年病原菌的厚垣孢子在土中、粪肥或种子等越冬。翌年,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病原厚垣孢子萌发并且通过玉米植株芽鞘侵入幼苗,后菌丝进入生长点,并随植株生长,蔓延至雌雄穗,形成孢子堆,1a1次的侵染循环。土壤温度低、干燥,玉米出苗时间较长,病原菌侵染机会增加,发病率较高。因此,在东北地区气候冷凉,丝黑穗病发生就重。

2.3防治方法

2.3.1选用抗病品种可有效防除玉米丝黑穗病采用高抗玉米丝黑穗病的玉米品种是目前生产中最为有效的防病方法。

2.3.2实行轮作可以有效控制病害发生实行3a以上的轮作方式,可以有效躲避病原菌的侵害。

2.3.3采用药剂预防,构建防病屏障预防玉米丝黑穗病应采取药剂拌种或种衣剂包衣的方法效果较好。采用25%的粉锈宁或羟锈宁,稀释成0.3%的溶液拌种,防治效果较好。利用含有戊唑醇、烯唑醇等有效成分的种衣剂包衣也可达到良好的防病效果。

3玉米病毒病

在东北地区发生在玉米上的病毒性病害主要有玉米粗缩病和玉米矮花叶病。

3.1典型症状

玉米矮花叶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生。如苗期发病,从心叶基部出现花叶,呈退绿条点状;逐渐蔓延到全叶,叶肉变黄而叶脉绿色,故呈明显的黄绿相间的条纹状花纹。玉米粗缩病的典型症状是整个植株矮化,整个植株呈现暗绿色,叶片肥厚挺直,有的心叶呈卷状,呈弓状弯曲,似鞭状苗。

3.2发病条件

玉米矮花叶病可以通过汁液传播,可以通过叶片互相摩擦接种,但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是蚜虫。该病的病毒除了危害玉米以外还可侵染高粱、谷子等禾本科作物。玉米粗缩病毒一般主要由灰飞虱传播,其为持久性传毒。

3.3防治方法

3.3.1选用高抗病抗品种是防治该病的最为简洁、有效的手段。

夏播玉米主要病害的防治技术 篇3

【关键词】夏玉米;病害;防治技术

夏玉米是河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日前大部分地区即将进入夏玉米播种期。夏玉米生育期间正值高温季节,且旱、涝灾频繁发生,常引起多种玉米病害的发生流行,主要病害有粗缩病、苗枯病、叶斑病、纹枯病、锈病、青枯病、矮花叶病毒病等,这些病害不仅导致减产降质,而且还会造成农民经济损失惨重,但只要采取有力措施及时防治,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1 玉米粗缩病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病害。玉米感病后,叶片寬短,厚硬僵直,叶色浓绿,病株矮缩,节间粗肿缩短,轻病株雄穗发育不良,结实少,重病株不能抽雄,雌穗畸形,籽粒很少,或者不能结实。预防该病应首先搞好传毒昆虫的防治,力争把传毒昆虫消灭在传毒之前。一是用50%辛硫磷乳油与20%病毒AⅡ号按种子量的0.2%混合拌种;二是在玉米2~3叶期,毎667㎡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g加20%病毒AⅡ号80~100g或0.5%粗缩杀星水剂40ml兑水喷雾,以防治灰飞虱和预防病毒病;三是结合间定苗拨除病株,以减少毒源;四是及时防除各种杂草减少虫源。

2 叶斑病

玉米叶斑病包括大斑病、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褐斑病等。叶斑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在叶片上形成褐色小斑点,小斑点连成片,造成叶片枯死。发生特点:麦收后播种的玉米易发病,肥力不足、长势弱的玉米易发病,玉米的幼苗到成株期发病均可造成较大损失。防治的药剂主要有:大、小斑病可用40%克瘟散,50%多菌灵、75%代森锰锌等药剂500~800倍液喷雾;弯孢菌叶斑病可用75%百菌清、50%多菌灵、70%甲基托津布500倍液喷雾;近年来个别品种的褐斑病发生较重,发病地块可用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防治,同时还应合理密植,降低田间温度,改善田间小气候,及时摘除老叶病等可减少菌源,减轻发病。

3 玉米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也叫玉米基腐病,是为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类重土传真菌病害。发病高峰期在乳熟末期至蜡熟期,药剂防治可用12.5%禾果利2000倍液喷雾。栽培上应氮、磷、钾配合使用,注意排除积水,搞好培土,避免各种损伤,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植株并深埋或烧毁,减少传染源。

4 玉米纹枯病

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该病初侵染主要是散落于玉米田土表或浅土层的菌核。玉米田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土表的菌核开始萌发形成菌丝,侵染玉米基部叶鞘,并逐渐向上蔓延发展。温湿度条件是影响玉米纹枯病发生的主要因素,25~30℃气温、90%以上相对湿度是玉米纹枯病发生发展的适宜气候条件。该病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基部叶鞘感病后,初在叶鞘基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病斑多时,可形成云纹状灰白色大斑,使叶鞘腐败,叶片枯死,并逐渐向上扩展。药剂防治可用20%三唑硐10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2.5%禾果利2000倍液喷雾,施药时要注意将药喷到雌穗及以下的茎杆上,以取得较好的防效。栽培上应及时清除病残体,开沟排水以降低田间湿度,促进玉米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玉米常见病害及防治 篇4

一、玉米黑粉病

1.症状。玉米黑粉病又称“乌霉”、“瘤黑粉病”, 病原菌为真菌, 是由玉米黑粉菌所引起的一种局部侵染性病害。该病原菌在土壤、粪肥、病株或种子上越冬, 成为次年初侵染源。春季气温回升, 病原菌随风雨、昆虫等进行传播。玉米凡是有分生能力的任何地上部幼嫩组织均可被侵染发病, 如气生根、叶片、茎秆、雄穗、雌穗等, 形成大小不同的瘤状物。这些瘤状物初为白色或淡紫色, 逐渐变成灰色, 后期变为黑灰色。菌瘿成熟后, 外膜破裂散出大量黑粉。该病在玉米抽穗开花期发病最快, 直至玉米成熟才会停止侵染。

2.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水肥管理, 在玉米抽雄前后避免出现干旱。苗期, 结合田间管理拔出病株, 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拔节至成熟期, 在菌瘿成熟破裂前将其切除并深埋。轻病区, 应在玉米收割前剔除病株及病残体, 然后再秸秆还田;重病区实行3年以上轮作, 可与大豆等作物倒茬种植。2化学防治。在玉米快抽穗时用1%的波尔多液喷雾, 在玉米抽穗前10天左右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 可以减轻黑粉病的再侵染。

二、玉米粗缩病

1.症状。该病多由灰飞虱传播。染病后, 植株矮化, 节间变短, 叶片浓绿, 主脉背面有蜡泪状突起。

2.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适期播种, 不进行套种, 彻底除草。2及时防治灰飞虱。可用50%抗蚜威或40%氧乐果2 000倍液喷施防治灰飞虱。必要时, 可田间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2.5%高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18%高渗氧乐果1500倍液、20%康福多浓可溶剂3 000~4 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2 000倍液。

三、玉米大 (小) 斑病

1.症状。玉米大 (小) 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后, 先出现水渍状斑点, 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 形成边缘褐色、中间浅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 后期病斑多纵裂, 严重时病斑融合, 叶片变黄枯死。空气潮湿时, 病斑上长出黑色霉状物, 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在23~25 ℃时最易发生。在适宜条件下, 如水分充足, 则病情发展迅速, 很容易造成大流行。7—8月份, 玉米正处于拔节出穗阶段, 如果田间相对湿度大, 则往往会暴发大 (小) 斑病。

2.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消除菌源, 去除植株下部2~3片老叶, 增施磷、钾肥, 加强管理。玉米收获后, 彻底清理田间病残体, 并进行深翻, 采用高温堆肥等措施在翌年玉米播种前将秸秆处理完。合理密植, 中耕松土, 保持田间通风透光。2药剂防治。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 可在田间选择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每667平方米喷施药液50~70千克, 7~10天喷1次, 共喷2~3次。

四、玉米丝黑穗病

1.症状。玉米丝黑穗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该病病原菌大部分在土壤中越冬, 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 孢子萌发适温为17~32 ℃。该病病菌主要危害植株穗部, 通常在玉米抽穗后出现症状, 雄穗受害时花器变形, 颖片变长, 不能形成雄蕊, 小花基部膨大形成灰褐色菌瘿, 以后菌瘿破裂散出大量黑粉。雌穗受害时, 果穗变短, 穗基部膨大, 除苞叶外, 整个果穗变成一个菌瘿, 成熟后苞叶开裂散出黑粉, 黑粉内混有许多丝状维管组织。一般情况下, 雄穗发病时雌穗都发病, 雌穗发病时雄穗却不一定发病。苗期也可发病, 一般在植株6~7片叶时表现出节间缩短、植株矮化、茎秆上粗下细、叶色深绿等症状, 有时叶上产生1~4条明显的黄白色条纹 (从叶基部延伸到叶尖) 。

山药栽培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篇5

山药是薯蓣科薯蓣属中能形成地下肉质块茎的栽培种,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产品器官为块茎,既是食用的佳蔬,又是常用的药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下面就栽培过程中常见的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作一介绍:

一、红斑病

1.症状:山药红斑病是由线虫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山药根状块茎。染病的块茎小,重量轻。山药红斑病发病之初是在块茎上形成红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稍凹陷的病斑,单个病斑直径2 ~ 4毫米。发病重时,病斑密布,互相融合,形成大片暗褐色的斑块,表面具有细龟纹病斑,深2 ~ 3毫米,最深可达1厘米以上,呈褐色干腐状。

2.防治方法:(1)与小麦、玉米、甘薯、马铃薯、棉花、烟草、辣椒、胡萝卜、西瓜等不易被侵染的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2)用0.1% ~ 0.3%TMK浸带病栽子24小时,防病效果可达95%以上;在重茬种植的情况下,播前每667平方米(1亩)沟施TMK颗粒剂2公斤,防治效果可达75%以上。(3)选无病田繁殖栽子,并配合采取轮作和施用无害肥料等综合措施。

二、炭疽病

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蔓。在叶片的叶脉上,初生褐色凹陷的小斑,后变为黑褐色,扩大后病斑中央褐色,斑面散生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盘)。茎蔓发病多在距地面较近部分,病斑黑褐色,略凹陷,危害严重时叶片早落,茎蔓枯死,导致植株死亡。叶片或茎蔓上的病斑在空气潮湿时常产生淡红色的黏稠物质(分生孢子块)。

2.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发病地块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收获后将留在田间的病残体集中烧毁,并深翻土壤,减少越冬菌源;采用高支架管理,改善田间小气候;加强田间管理,适时中耕除草,松土排渍;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合理施肥,以施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性,氮肥施用过多会造成植株柔嫩而易感病。(2)栽子消毒。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 600倍液浸种或把山药栽子沾生石灰。(3)药剂防治。出苗后,喷洒1∶1∶50的波尔多液预防,每10天喷1次,连喷2 ~ 3次。发病后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800 ~ 10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1000 ~ 1500倍液,或77%可杀得500 ~ 600倍液,或用翠贝杀菌剂(具有预防、治疗和铲除作用)7天喷1次,连喷2 ~ 3次,喷后遇雨及时补喷。

三、褐斑病(又称灰斑病或褐斑落叶病)

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斑出现在叶片两面,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大小因寄主不同而异,一般2 ~ 21毫米,叶斑中心灰白色至褐色,常有1 ~ 2个黑褐色细线轮纹圈,有的四周具有黄色至暗褐色水浸状晕圈,湿度大时病斑上生有灰黑色霉层。叶背色较浅,危害重。

2.防治方法:(1)秋收后及时清洁田园,把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2)雨季到来时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

四、根茎腐病

1.症状:山药根茎腐病发病初期是在藤蔓基部形成褐色不规则的斑点,继而斑点扩大形成深褐色的长形病斑,病斑中部凹陷,严重时藤蔓的基部干缩,导致茎蔓枯死。病斑的表面常有不明显的淡褐色丝状霉。块茎发病常在顶芽附近形成褐色不规则形的病斑,若是根系发病,可造成根系死亡。

2.防治方法:(1)收获时彻底收集病残物及早烧毁。(2)实行轮作,避免连作。(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50%福美双粉剂500 ~ 600倍液喷雾防治。隔7 ~ 20天喷1次,连续防治2 ~ 3次。

五、黑斑病

1.症状:初期危害种茎、幼芽、根系及地下茎,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后期主要危害块茎,在块茎上形成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深达木质部,降低块茎的商品价值。

2.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栽子,建立远离病害的繁殖田;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株;播种前,栽子在阳光下晾晒后用1∶1∶150波尔多液浸种10分钟消毒;结合整地或挖土回填,在离地表20 ~ 30厘米处,每667平方米用50%辛硫磷乳油500克进行土壤消毒。

六、斑枯病

1.症状:山药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轻者使叶片干枯,重者可使全株枯死,发病越早,减产越重。山药斑枯病发病初期先在叶面上产生褐色小点,继而病斑扩大,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大小6 ~ 10毫米。中央为褐色,边缘为暗褐色,上生黑色小点,这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情继续发展,严重时全叶干枯,继而可使全株枯死。

玉米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篇6

1.1 玉米大斑病发病症状

大斑病发病初期为褐色半透明水浸状, 植株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 病斑长梭形, 灰褐色或黄褐色。湿度大时病斑愈合成大片, 斑上产生灰黑色霉状物。小斑病多在叶脉间产生, 先出现水浸状青灰色小斑点, 后形成边缘红褐色、中央黄褐色的椭圆形、长方形或纺锤形病斑。

1.2 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良种, 施足底肥, 适时进行锄草、间苗、培土、施肥等中耕管理;合理密植, 合理灌水;清洁田园, 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带病秸秆、集中烧毁, 中后期摘除带病脚叶;药剂防治, 苯醚甲环唑 (爱苗) 、70%丙森锌 (安泰生)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2 玉米小斑病

2.1 发病症状

玉米小斑病主要危害叶片, 也侵染叶鞘、苞叶和果穗。病斑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出现, 逐渐向上蔓延。病斑的大小为10~15mm×3~4mm, 常表现为3种典型症状:在叶脉之间出现椭圆形或近长方形病斑, 有比较明显的紫褐色或深褐色边缘;病斑的扩展不受叶脉的限制, 呈现椭圆形或纺锤形, 灰褐色或黄褐色;呈现黄褐色坏死的小斑点, 一般不扩大, 周围有明显的黄绿色晕圈。在高湿条件下, 低洼地、田间密度过大郁闭时易发病, 病菌在叶面繁殖, 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2.2 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减少菌源。收获后, 集中掩埋田间遗留的病株;加强田间管理。在拔节期和抽雄期追肥, 注意及时中耕、排灌, 提高植株抗病力;化学防治。发病初期, 用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 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 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以500~800倍液喷雾;用药液50~70kg/667m2, 每隔7~10d喷药1次, 共喷药2~3次。

3 玉米褐斑病

3.1 发病症状

6叶期至抽雄期为显症高峰, 主要发生在叶片基部和叶鞘交接处, 也危害叶片、叶鞘和茎秆。病斑初为油渍状黄白色圆形小斑, 后扩大变成褐色或紫色, 稍隆起成泡状的圆形斑块, 病斑周围组织发红, 在中脉或叶鞘上的病斑稍大。发病适宜温度为23~30℃, 高湿高温易导致该病流行。

3.2 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收获后, 集中掩埋田间遗留病株;追施苗肥, 注意及时排水, 提高植株抗病力;化学防治。可在玉米长出4~5片时, 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对叶面喷雾, 预防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玉米发病时, 可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对叶面喷雾。

4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

4.1 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 也危害叶鞘和苞叶。病斑刚出现时为水浸状圆形或椭圆形的褪绿淡黄色小斑点, 大小为1~2mm, 后来逐渐扩大成卵圆形、椭圆形或梭形的大病斑, 病斑的中心为乳白色, 病斑的边缘有深褐色的环, 并带有褪绿的晕圈, 大小为2~7mm。在潮湿条件下, 病斑的正反面会产生灰黑色的霉状物, 发病严重时玉米全株的叶片都有大量的病斑, 病斑相互结合后叶片枯死。发病高峰多是8月中下旬~9月上旬。

4.2 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收获后, 集中掩埋田间遗留的病株;化学防治。可在田间发病植株的比例达到10%时, 用25%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 或75%百菌清600倍液, 或50%多菌灵500倍液, 或80%炭疽福美600倍液喷雾防治。

5 细菌性茎基腐病

5.1 发病症状

细菌性茎基腐病多在玉米10~14叶期危害中部茎秆和叶鞘, 叶鞘上初现水渍状腐烂, 散发出臭味, 病斑不规则, 边缘浅红褐色, 湿度大时, 病斑向上下迅速扩展, 严重时植株常在发病后3~4d后病部以上倒折, 溢出黄褐色腐臭菌液;玉米高60cm左右时柔嫩组织易发病, 害虫危害造成的伤口利于病菌侵入。

5.2 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可实行轮作;严禁大水漫灌, 注意及时排水;收获后, 集中掩埋田间遗留的病株;在喇叭口期, 喷洒25%叶枯灵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有预防效果;发病初期剥开叶鞘, 用熟石灰1kg, 兑水5~10kg涂刷有效;发病后, 马上喷施5%菌毒清水剂600倍液或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 防效较好。

为使玉米产量达到一定的高度, 就必须在选种、施肥、灌水上把好关, 还要在玉米中后期病虫害管理上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摘要:玉米进入生长期的中后阶段, 高温高湿的田间气候条件容易导致玉米中后期病害的发生。通榆县2014年大部分玉米生长中后期发生了玉米大小斑病, 严重影响了产量, 但是由于近几年来气候条件不正常和当地选品种时有制宜性, 其它病害也伴随发生。现介绍玉米中后期经常会发生的病害原因、症状及防治措施。

玉米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篇7

1.1纹枯病

达州是玉米纹枯病高发地区,每年都会因为纹枯病的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玉米纹枯病,俗称“花脚杆病”“烂杆病”,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一般发生在玉米生长后期,土壤中的病原菌首先侵染茎基部叶鞘,病斑初为污绿色长椭圆形的云纹状病斑,很像开水烫伤一样,以后病斑逐渐增多,互相连成一大块不规则的云纹,然后向上部叶鞘、叶片发展,严重时,可以危害果穗造成果穗霉烂。多雨、高温持续时间长时,病斑上产生白色菌丝体,在叶鞘内侧形成黑褐色颗粒状,直径为1~2mm的菌核。

1.2大、小斑病

玉米大小、斑病是达州常见的两种玉米病害,一般在玉米“10叶1心”时开始发病,玉米大、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苞叶,小斑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还可为害果穗。许多地区将这两种病统称为“玉米斑病”。叶片感染大斑病后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长梭形大斑,严重的长达10~30cm。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

玉米小斑病又叫玉米斑点病,病斑小,病斑的数量一般比较多。在田间,玉米小斑病的最初发病部位是在植株的下部叶片上。下部叶片上先出现褐色半透明的水渍状小斑,然后逐渐向上蔓延,在玉米抽穗时最多,病斑扩大后,呈现为黄褐色的纺锤形或椭圆形,在后期十分严重时,叶片会枯萎死亡。

1.3茎腐病

近年来,玉米茎腐病在达州有逐渐加重的趋势。茎腐病又称青枯病,一般从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是病症最明显的时期,病害发生在玉米茎秆基部节位,病菌侵染茎节之后,导致植株营养和水分输送受阻,全株叶片突然褪色,无光泽,很快变为青灰色并干枯,茎基部1~3节变褐,变软,植株极易在发病部位倒折。感病后期,果穗倒挂,苞叶青干,穗炳柔韧,不易掰离,籽粒干瘦,脱粒困难。

2玉米病害发生原因

2.1品种抗病性差,有利于病原菌侵染

当前达州生产上种植的玉米品种大多抗病性差,抗性单一,多抗品种少,大部分品种对大、小斑病有一定的抗性,但缺少对纹枯病、茎腐病抗性强的品种,一旦病害流行,就会造成严重损失。

2.2耕作制度和栽培方式的不合理

玉米接茬连作,会在土壤中积累大量病原菌,易使植株受侵染。目前达州主栽的杂交种多是高肥水品种,栽培上重视化肥,偏施氮肥,有机肥使用较少,造成植株生长过旺,抗病性差;且栽培品种多为紧凑、半紧凑类型,种植密度增大后,造成田间通风透气性差,湿度增加而光照不足,加重病害的发生。

2.3气候条件的变化

光、温、降水、湿度等气候要素对病害的发生与流行有多方面影响,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灾害性天气变得更加频繁,从而改变了玉米的生存环境,利于病害的发生。气候要素也受农业管理措施的一定影响,特别是对作物内部小气候影响较大,常常为病害的发展造成有利条件。

2.4防病意识淡薄

达州6、7月份,玉米生正处于生长中后期,也是玉米病害高发时期,此时气温偏高,植株高大,施药不方便,加之农民对防病的认识不足,不能及时用药或根本不用药防治,致使病害加重,产量减少。

3玉米病害综合防治对策

3.1种植优良的抗病品种

在病害防治方法中,利用植物的遗传抗性是最经济可行而广泛使用的方法。优良的杂交种不仅对生产上流行的病害有良好的抗性而且对将来有可能流行的潜在性病害有良好的抗性。种植前需根据病害发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抗病品种。

3.2及时清除菌源

种植玉米的田块在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将病残株集中销毁处理,可有效地减少病害的侵染来源。玉米心叶期至穗期,要经常清理田园,及时清除杂草,摘除感病叶片,铲除感染病害的植株,并移除田块进行销毁,消灭病菌的再侵染来源。

3.3加强田间管理

精耕细作,适期早播可以缩短玉米生长后期处于多雨和高湿阶段的时间,能减轻多种病害的发生。适当增施有机肥,培育壮苗;合理密植,保证玉米生长所需要的通风透光条件;雨后及时中耕排涝,为玉米生长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

3.4实行轮作或间套作

因地制宜地实行玉米和非禾本科作物轮作,可抑制某些病害的发生。如,对茎腐病发病严重的地块与红薯等作物实行2~3年轮作,有明显控制效果;玉米与矮秆作物大豆、马铃薯等间作套种,可增强田间通风透光能力,充分利用土壤肥力与温光条件,对控制玉米大、小斑病有重要作用。

3.5科学用药

当纹枯病田间病株率达到3%~5%时,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400~500ml,或40%纹霉星可湿性粉剂50~60g,或50%消菌灵可湿性粉剂40g,对水50~70kg喷雾,隔7~10天再喷1次。对于大小斑病的防治,可在玉米抽雄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连续喷施2~3次,每次间隔7~10天。对于感染茎腐病的植株应及时移除销毁,并用50%的代森铵水剂1 0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对病株周围植株灌根,每株灌药液500ml,根据病情隔7~10天用药一次。

参考文献

水稻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篇8

1.1 症状

谷芽或幼苗受侵染后, 最初在谷颖壳裂口处或幼芽的胚轴部分出现乳白色胶状物, 逐渐向四周长出绵絮状菌丝, 呈放射状, 后呈铁锈色, 绿褐色或泥土色。受侵稻种内部腐烂不能萌发, 或病苗基部腐烂而枯死。

1.2 防治方法

绵腐病的防治应以提高育秧技术, 改善环境条件, 增强水稻抗病力为重点并结合适时药剂防治。

(1) 避免用有伤口的种子播种, 播期要适时。

(2) 做好种子处理, 培育壮苗, 提高播种和育苗技术。 (3) 搞好肥水管理, 避免用冷水直接灌溉。

(4) 适时进行药剂防治:施用敌克松100~200倍液, 每平方米0.15kg苗床喷雾, 对预防烂秧有效。发病时立即排水落干或2~3cm浅水灌溉, 喷洒1000倍硫酸铜液, 每平方米0.09kg。

2 恶苗病

2.1 症状

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 叶片叶鞘细长, 叶色淡黄, 根系发育不良, 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本田发病, 节间明显伸长, 节部常弯曲露于叶鞘外, 分蘖少或不分蘖, 病轻的提早抽穗, 穗形小而不实。

2.2 防治方法

(1) 建立无病留种田, 选用无病种子播种;

(2) 种子消毒用25%施保克或10%浸种灵2m L兑水10kg, 浸种8~10kg;

(3) 加强栽培管理, 催芽温度不要过高, 芽不能太长, 苗床要注意通风, 播种密度不要过大;

(4) 清除病残体, 及时拔除病株并销毁, 病稻草收获后作燃料或沤制堆肥。

3 立枯病

3.1 症状

是一种真菌性病害, 发病特征为一簇一簇发生, 秧苗变黄色, 最后因秧苗茎基部腐烂而导致死亡。

3.2 防治方法

(1) 床土配制、消毒、调酸;

(2) 苗床管理, 主要是做好防寒和通风炼苗工作;

(3) 药剂防治, 用3.2%克枯星或3%病枯净配成300倍液喷洒苗床, 每平方米2~3L。

4 青枯病

4.1 症状

是一种生理性病害, 发病特征为成片发生, 病苗因失水而叶片卷曲青枯, 最后导致死亡。

4.2 防治方法

发病后应立即灌水上床, 水层高度为苗高的2/3, 并进行串灌, 如有条件应极早异地寄秧或及时插秧。

5 稻瘟病

5.1 症状

由于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 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一般以叶瘟、节瘟和穗颈瘟危害最大。

(1) 叶瘟

a普通型 (慢性型) 病斑最初为褐色或暗绿色小点, 逐渐扩大成梭形病斑, 且两端常有向叶脉延伸的坏死线, 病斑中央灰白色, 边缘褐色, 外围有淡黄色晕圈, 病斑背面有灰白色霉层。

b急性型病斑叶片常产生暗绿色近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 且有大量灰色霉层。

(2) 节瘟

多在抽穗后发生。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 逐渐扩大围绕茎部扩展蔓延, 使茎节变黑腐烂, 向内凹陷, 易折断。

(3) 穗颈瘟、枝梗瘟

穗颈部和小穗枝梗上初期为暗褐色小点扩展后可使穗颈成段变褐变黑, 发病早的可造成白穗, 发病晚的也会使秕谷数量增加。

(4) 谷粒瘟

发生在稻粒颖壳处和护颖上。发病早的病斑呈椭圆形, 灰白色, 随稻谷成熟, 病斑不明显;发病迟的病斑为褐色, 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5.2 防治方法

(1)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2) 加强栽培管理, 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 有机肥和化肥的配合施用, 做到施足底肥, 早施追肥, 中期慎重巧施追肥, 防止稻株贪青晚熟而诱发稻瘟病的发生。供水原则是浅水灌溉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3) 药剂防治:40%富士一号每公顷用900~1125m L, 兑水900~1125kg喷雾或20%三环唑 (吡艳) 每公顷用1200~1500g, 兑水600~750kg喷雾。

6 胡麻斑病

6.1 症状

叶片先发生褐色小点, 后发展成椭圆形病斑, 病斑中央变褐色至灰白色, 周围有时有黄色晕圈。

叶鞘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 斑形较大, 形状不规则, 边缘不清楚。

6.2 防治方法:同稻瘟病。

7 叶鞘腐败病

7.1 症状

水稻孕穗期在剑叶叶鞘上发生, 病斑先是暗褐色, 多个病斑可联合成云状斑块, 有时病斑外围显现黄褐色晕圈, 严重时, 病斑可蔓延整个叶鞘, 使幼穗全部或局部腐败, 形成包穗或半抽穗。

7.2、本田防治方法

(1) 每亩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g兑水50~60kg, 在水稻孕穗期至齐穗期喷雾1~2次。

四大家鱼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篇9

四大家鱼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期,分别是4月下旬至5月上旬和8月至9月上旬。生产上,应当抓住这两个关键期,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有病早治”的方针,做好鱼病防治工作,是保障渔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1病害分类

危害四大家鱼的病 害分为4大类,即病毒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 、寄生虫性病害和真菌类病害。在这几类病害中 ,往往表现出寄生 虫性病害的发病率比较高,细菌性病害的危害比较大的特点,一旦爆发 ,损失都较为惨重。

2预防措施

由于鱼类的活动人们不易觉察, 一旦生病,及时和正确的诊断较为困难,治疗也较麻烦。内服药一般只能由鱼主动食入,当病情较严重时,鱼已失去食欲,即使有特效的药物,也难以达到治疗效果;体外用药,一般采用全池遍洒及浸洗的方法,只适用于小面积的池塘,而对大面积的湖泊、河道及水库,就难以使用。因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这是搞好养殖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2.1清塘消毒

在冬季或早春时节排干池水,先将淤泥清除,再将池底整平,让池底冰冻或曝晒上7~10 d,然后用生石灰、 漂白粉等进行清塘消毒,这样可以有效杀灭寄生虫、病菌以及野杂鱼类。可每公顷水面用2 250 kg生石灰加水化浆后进行全池泼洒。

2.2搞好鱼体消毒

鱼体消毒常采用药浴法,一般是在鱼种、鱼苗往鱼塘投放之前进行:3% ~5%的盐水浸洗鱼体10~15 min,能杀灭体表及鳃上的一些细菌及寄生原生动物 (形成胞囊的及孢子虫除外); 10~20 mg/L高锰酸钾 水溶液药 浴10~30 min,可杀灭鱼体表及鳃上的细菌、寄生原生动物(形成胞囊的及孢子虫除外)及单殖吸虫;10~20 mg/L漂白粉(含有效氯30%)水溶液药浴10~30 min,可杀灭鱼体表及鳃上的细菌;8 mg/L硫酸铜或硫酸铜及硫酸亚铁合剂水溶液药浴10~30 min,可杀灭寄生在鱼体表及鳃上的寄生原生动物。

2.3加强养殖管理

2.3.1坚持巡塘在四大家鱼养殖过程中,应当每天坚持早、晚各巡塘1次,注意观察池塘的水色、水位变化以及鱼群的摄食与活动情况。平常注意及时捞除池塘中的杂草、污物、死鱼, 保持池塘清洁卫生。

2.3.2合理投喂合理投喂,就是要求投喂饲料要做到四定,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定质就是所投喂的饲料要营养全面,且新鲜、不霉变;定量, 就是要根据不同季节和不同水温,按照鱼体的重量科学掌握适宜的投喂量;定时,就是要求每天的投喂时间应当尽量保持一致;定位就是投喂的地点应当尽量固定在同一地点。

2.3.3保持水质清新

(1)定期往池塘中注入新水。一般春秋季节可以每半个月左右注1次新水,每次的注水量大约为池塘水体总量的1/3;高温季节每5~7 d就应当注1次新水,每次注水深度25~30 cm。

(2)适时开启增氧机增氧。一般在每天的清晨和午后各开机1次,每次开2~3 h,在闷热或阴雨天气,应当提早开机,并且适当延长开机时间。

(3)及时监测、调节水质。整个养殖过程中,水体透明度应当保持在35~40 cm,水色以茶褐色为好,氨氮含量一般不超过0.4 mg/L。水体p H应当调控在6.5~7.5之间,如果p H低于6.5,应当用生石灰进行调节,一般每公顷水面用150~225 kg生石灰浆进行全塘泼洒。

3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3.1病毒性性病害——传染性出血病(图1)

传染性出血病由草鱼出血病毒引起,是鱼种培育阶段一种广泛流行、危害大的病毒性鱼病。该病通常在6月下旬至9月底,水温在25~30 ℃时发病,流行季节长,发病率高,往往造成大批鱼种死亡。该病流行范围广,草鱼、青鱼、 鲫鱼都可发病,主要危害全长2.5~15 cm的草鱼、青鱼等,以全身各部位器官呈不同程度的出血为特征。

该病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方法,主要是做好预防工作。除了基本的预防措施外,还可采用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或细胞培养灭活疫苗注射或浸浴鱼体,可使鱼获得免疫力;鱼卵用伏碘,配成含有效碘50 mg/L(如水的p H高,则须用60~100 mg/L)的水溶液药浴15~20 min,夏花药浴25 min或每2周喂1次伏碘,每尾喂0.01 g;每天用0.5 kg大黄、黄芩、黄柏、板蓝根,及0.5 kg食盐拌饲投喂,可供100 kg鱼食用,连喂7 d。

3.2细菌性病害

3.2.1赤皮病(图2) 防治赤皮病,每千克鱼种放养前可用2~5 mg呋喃唑酮水溶液浸洗1~2 h,或用5~8 mg/L的漂白粉溶液浸洗20~30 min。发病鱼的治疗应当采用外用与内服药物结合法进行:外用药主要用含氯消毒剂,如强氯精、优氯净、漂白粉等全池遍洒; 内服药可用呋喃唑酮每千克鱼体重10~20 mg,投饵投喂,连喂3~6 d,或用磺胺噻唑每千克鱼体重50~100 mg拌饵投喂,连喂6 d。

3.2.2打印病 (图3) 打印病也称腐皮病。防治打印病需要注意保持水质优良,防止池水污染,水质较差的鱼池,可根据情况,用生石灰20 g/m3水体全池遍洒改良水质。发病池可用漂白粉1 g/m3水体或三氯异氰尿酸0.4g/m3水体,呋喃唑酮0.3 g/m3水体全池遍洒。亲鱼患病时可用四环素软膏涂抹病灶部位,病情严重时则需肌肉或腹腔注 射硫酸链 霉素 , 用量为20 mg/kg鱼。

3.2.3烂腮病 (图4) 对烂腮病的预防包括用已发酵的粪肥对鱼池施肥。 在鱼种进塘时,用2.0%~2.5%的食盐水浸洗鱼种10~20 min,以杀死鱼体上的病原菌,发病季节每半月遍洒1次生石灰 水 , 浓度为每 立方米水 体15~20 g/m3。而治疗烂腮病需外用与内服相结合;外用药可选用强氯精、优氯净、漂白粉、大黄与硫酸铜合剂等泼洒、挂袋;内服药可选用呋喃唑酮、氟哌酸(20~50 mg/kg鱼)等抗菌药物。

3.2.4细菌性肠炎 (图5) 对鱼池经常加注清水,定期施放石灰水,发病季节遍洒含氯消毒剂,食场挂篓消毒,不投喂变质饵料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细菌性肠炎。内服药可选择氟哌酸、呋喃唑酮、磺胺胍 (50~100 mg/kg鱼)、磺胺嘧啶(80~200 mg/kg鱼)、大蒜(10~30 g/kg鱼),均为1次 /d,4~6 d为1个疗程。

3.3真菌性鱼病——水霉病

在捞捕、运输后,用2%~5%的食盐溶液浸洗鱼5~10 min,可以有效预防水霉病。水霉病的常用治疗方法有:1食盐 (400 g/m3水体)+ 小苏打(400 g/m3水体)合剂,浸泡病鱼24 h,也全池遍洒;2亚甲基蓝2~3 g/m3水体,全池遍洒;3新洁尔灭5 g/m3,全池遍洒。

对病鱼要隔离。发病鱼池要进行消毒,杀灭孢子。每立方水体用0.15 g 90%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撒治疗,每周2次,并用生石灰改良水质,3 d后胞囊脱落。将病鱼放在水槽中,把水温提高至30℃,几天后胞囊破溃、模糊,并逐渐消失。每千克鱼用0.1 g磺胺噻唑拌饵投喂,可防止伤口溃烂。

3.4鱼类寄生虫病———肤孢虫病(图6)

肤孢虫病是由肤孢虫寄生引起。上海和山东等地曾发现草鱼鱼卵及鲤鱼患此病,并出现死亡。流行期为4~6月。肤孢虫寄生在鱼体表或鳃上,形成肉眼可见孢囊,破坏寄主组织细胞。病灶周围的组织往往腐烂,充血发炎。严重时病鱼皮肤、尾鳍、眼眶和鳃瓣等部位都布满了胞囊。鱼体外表极度发黑消瘦,以致死亡。

史氏鲟人工养殖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篇10

一、真菌性疾病

(1)症状:病原微生物主要是水生真菌,常见的种类有丝水霉、鞭毛棉霉等。患鱼症状是行动迟缓、鱼体消瘦、不摄食,主要是因转池时操作不慎使鱼体受伤引起。

(2)防治方法:转池操作时要防止鱼体受伤。对患病鱼体可以采用克霉唑、1%的食盐和小苏打水混合溶液浸泡患鱼10分钟左右,也可按每立方米水体用高锰酸钾1~2克,化水全池泼洒。

二、细菌性出血病

(1)症状:笔者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出血病在很多情况下都容易发生,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疾病。它是由于养殖时间长、病菌累积造成的。尤其是在变温期间(如春夏季过渡时期、夏季高温时期和秋冬时期)容易发生,据有关资料介绍,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由于水温偏高、水质恶化(尤其是水中氨态氮含量超标)引起发病。该病有较强的传染性,病死率较高。主要危害200克左右规格的鲟鱼,患鱼口腔四周充血、红肿、突出,头内部充血(在阳光或强光下透视可见),鳍条基部充血,腹部骨板、腹棱处大量充血,同时继发肠炎。解剖时可以发现腹壁有出血点,肠道红肿,无弹性,伴有暗红色黏液。

(2)防治方法:①加强日常管理,保持水质良好,及时清除淤积粪便、残饵,加注新水。②每公斤饲料中添加诺氟沙星4~6克,浸泡8小时,同时按每立方米水体外泼盐酸新霉素2~3克,连续4天。

三、细菌性肠炎

(1)症状:该病从鱼种到商品鱼都会发生,为鲟鱼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据有关资料介绍,病原为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饲料霉变、外界水环境发生变化(如水质变坏)、养殖过程中不按规律投喂、人工饲料投喂量较大、经常变换饲料品种等。外观患鱼行动缓慢,摄食少,腹部膨胀,生殖孔红肿。轻压腹部,有淡黄色混杂红色黏液从生殖孔流出。解剖时,可以发现肠壁充血发炎,弹性差,无食物,内有很多淡黄色黏液,肝脏变色,严重时肠道穿孔,肝脏坏死。

(2)防治方法:首先要做好环境消毒,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和免疫多糖,以提高鱼体的免疫力;也可以在饲料中适量添加无残留的抗生素和中草药进行预防。可每天用清热解毒散或三黄粉拌饲料投喂(浓度0.1%~0.2%),连喂3天,喂2个疗程,同时外泼海中宝(硫代硫酸钠)。

四、溃疡病

(1)症状:病原不详,危害高密度工厂化养殖鱼体,危害性不大。主要在夏季高温季节容易发生,与水质好坏也有很大的关系。早期,病灶为浅白色,病灶处出现充血,皮肤糜烂,严重的出现大块创口,露出肌肉。尤其是在倒池后容易大量出现,治疗不及时,容易造成较大的危害。

(2)防治方法:①外泼盐酸新霉素(浓度为每立方米2~3 克),内服三黄粉拌饲投喂(0.1%~0.2%);②外泼红霉素(浓度为每立方米5~10克),内服土霉素拌饲投喂(0.1%~0.2%)。连喂4天,浓度视病情轻重而不同。

五、寄生虫病

(1)病因及症状:该病对鲟鱼苗种危害较大,直接影响苗种生长。造成鱼体消瘦,游动迟缓。常见鲟鱼苗种的鳃、尾部等处有寄生虫危害,导致这些部位黏液增多。显微镜检查时,可以发现大量车轮虫、三代虫或小瓜虫等。

(2)防治方法:①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水质,提高鱼体抵抗力。②可采用5%食盐溶液浸泡鱼体30分钟,或用20%甲醛溶液浸浴鱼体10~15分钟,或用每立方米10~20克的高锰酸钾药浴10~15分钟,然后转入流水池中进行养殖。也可以采用中草药进行治疗。

六、非病原性疾病

主要有肝病、心外膜脓肿、黑体病、大肚子病等,主要由养殖环境差、饲料成分不合理等原因造成。要注意改善环境,加强饲料质量管理。

(福建省建宁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洪文彪 邮编:354500)

马铃薯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篇11

一、马铃薯早疫病

1. 症状及发生规律

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属半知菌类。早疫病菌源可以在植株残体或其他寄主植物上生存。病菌在潮湿的情况下 (降雨、灌溉、长时间露水) , 在受感染的植物表面产生孢子, 其存活温度范围广, 并由风力传播。早疫病产生的孢子比晚疫病少, 通常比晚疫病发生早, 但其生长传播却更少地依赖于叶片表面的长时间潮湿而且发展速度较慢。早疫病的受害部位最初症状是有角的黑色小斑点, 随着受害部位的扩大成熟, 病斑逐渐变成一系列凸凹不平的同心圆, 在叶缘处有褪色的枯黄组织。

马铃薯早疫病的症状通常在植株处于逆境时期易发生, 而这些逆境经常来自于缺肥 (如缺氮及其他营养) 、气温偏高、植株缺水、生长衰弱。

2. 防治措施

(1) 加强栽培管理。要尽可能减少马铃薯在逆境状况下生长, 保证植株需要的水肥条件, 促进植株生长健壮, 提高其抗病能力。

(2) 收获后深耕灭茬, 减少翌年初侵染源。

(3) 马铃薯封垄后, 植株生长稳定期开始, 每隔10天喷施1次保护性杀菌剂--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在田间发现早疫病症状时及时喷施治疗性杀菌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每7天喷1次, 共喷3次。

二、马铃薯晚疫病

1. 症状及发生规律

马铃薯晚疫病在马铃薯生长的各个时期均可发生, 黑龙江省大多在马铃薯开花前后发生危害严重。病原以菌丝体的形式在田间残留的块茎、有机体, 或储藏的种薯中越冬。

马铃薯晚疫病易在凉爽、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发生, 但如果灌溉、潮湿状况和凉爽的温度持续, 它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期发生, 即使在较热、较干燥的地区或季节, 受到雨水冲刷或灌溉的植株在密集的叶冠底下形成一个潮湿凉爽的微环境, 该病也会发生。病原能够在叶片中迅速传播, 侵入健康的叶片组织, 产生新生孢子。一旦植株受到感染, 感染部位很快会产生可由空气和水传播的孢子, 进行再度传染。

马铃薯晚疫病的症状在不同地区及气候条件下各不相同,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最初的症状是暗绿色圆形浸水的小斑点, 经常出现在较底层的植株叶片上以及围绕在叶尖和叶缘上, 然后再向整个叶面扩散。在潮湿的环境中, 叶片的背面可能会有白色绒毛出现在病斑的边缘。受侵染的块茎表面会呈现出不正常的、凹陷的、大小不一的、紫褐色的区域。

2. 防治措施

(1) 播种健康种子, 种薯最好单收、单存、单藏。

(2) 监控天气状况, 尤其是8月, 以便在需要时采取预防措施。

(3) 开花前后定期喷施保护性杀菌剂--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当环境有利于病害发生时, 使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系统性防治, 每隔7天喷1次。尤其在植株快速生长期, 植株每隔几天会成倍地生长, 所以关键在于预防新生叶片受到病菌孢子的侵染。

三、马铃薯黑胫病

1. 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属细菌性软腐病害, 侵染茎和块茎, 种薯从发芽到生长后期均可被侵染, 而以幼苗最多。最明显的症状是病株明显矮小, 心叶黄化、变小、卷曲, 茎基部及根部变黑、腐烂。腐烂处有臭味。病株极易从土中拔出, 多半死亡。病薯从脐部开始变黑向髓部呈放射状扩展, 并产生黏液, 有臭味。

马铃薯黑胫病主要依靠带菌种薯传播, 通过伤口侵入。其发病与温度和湿度有密切关系, 高温利于发病, 土壤过湿时也易引起薯块大批腐烂, 造成严重的侵染。

2. 防治措施

(1) 选用无病种薯或幼壮薯整薯播种。

(2) 催芽或晒种, 淘汰病薯。

上一篇:维护保养要求下一篇:体育教师的教学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