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果实常见病害防治

2024-05-10

山楂果实常见病害防治(精选3篇)

山楂果实常见病害防治 篇1

1 山楂丛枝病

1.1 发病症状

通常由根部萌生蘖条带病, 移栽后症状显现。树冠小叶簇生或黄化, 发芽较正常树晚7 d左右, 花芽无法正常开花结实, 花朵由白色逐渐变成紫红色或粉红色, 1~2年内枯死。

1.2 病原及发病规律

山楂植物菌原体是山楂丛枝病的病原[1], 其发病可能与刺吸式口器昆虫在健病树上的交叉感染有关。通常呈点片状分布, 几株山楂树同时感病。

1.3 防治技术

(1) 培育无病苗木。首先应选择无病园进行苗木繁殖, 其次需对接穗进行消毒处理, 可选用1 000 mg/kg盐酸四环霉素液浸泡接穗30 min。及时拔除苗圃中的病苗。

(2)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进行肥水管理, 深翻土壤并加以改良, 以增强树体的抗病力。冬季结合修剪, 剪除病残枝, 集中带出园外销毁。春季树液流动前, 可对主干的中下部进行环剥, 以阻隔病菌由下至上蔓延。

(3) 防治病菌传播介体。及时防治蝽象、叶蝉、蚜虫等刺吸式口器昆虫, 防止传病。

(4) 药剂防治。将龙骨粉100 g、铜绿50 g、薄荷水50 g混合研成细粉注入在树干所钻孔内, 用量每孔3 g, 然后用木楔钉紧, 用泥封闭, 杀灭病体, 以根治病害。春季发芽前, 将去疯灵灌入在基部所开的环状小槽内, 然后用塑料膜包扎严实, 1个月后涂第2次, 防效较好[2,3]。

2 山楂花腐病

2.1 发病症状

叶芽染病后, 在萌动后展叶4~5 d出现症状, 幼叶开始出现褐色点状斑或短线条状斑, 6~7 d可扩展至1/3~1/2, 病斑棕褐色至红褐色, 病叶、嫩梢腐烂。

2.2 病原及发病规律

有性态子囊菌门山楂链核盘菌和无性态半知菌类山楂褐腐串珠霉菌都可为其病原。病原以菌丝的形式在病僵果上越冬, 次年春季萌发的孢子从伤口侵入, 发病在果实成熟期或贮藏期, 湿度大, 气温适中时发病严重[4]。

2.3 防治技术

(1) 农业防治。冬、春季彻底清除山楂园内病僵果及枯枝落叶, 深埋或集中烧毁, 并翻耕园地土壤, 消灭越冬菌源;雨后及时排水, 减少病菌发病机会;合理修剪, 减少机械损伤及伤口。科学采收, 轻摘轻放, 贮运时尽量避免挤压果实。

(2) 化学防治。发芽前与树冠下喷42%噻菌灵悬浮剂400~500倍液或25%乙霉威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发病前叶喷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9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0%百·福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

3 山楂白粉病

3.1 发病症状

叶片染病, 初有白色粉状斑现于叶面, 严重时整个叶片被完全覆盖, 并在表面长出黑色小粒点, 即病菌闭囊壳。幼果染病, 同样有白色粉状物覆盖于果面, 病部逐渐硬化、龟裂, 最终导致畸形。果实近成熟期受害, 产生红褐色病斑, 粗糙。新梢染病, 初期产生粉红色病斑, 后期病部布满白粉, 新梢生长衰弱或节间缩短, 其上叶片扭曲纵卷, 严重者枯死。

3.2 病原及发病规律

病菌有性态属子囊菌亚门叉丝单囊壳菌;无性阶段称山楂粉孢霉,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闭囊壳在病叶上越冬。翌春雨后由闭囊壳释放子囊孢子, 先侵染根蘖, 在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 借气流传播, 再重复侵染。子囊孢子萌发温度为11~14℃, 17~21℃为分生孢子侵染的适宜温度, 超过23℃不利于白粉病发病。5—6月新梢速长期和幼果期此病发展很快, 为发病盛期, 7月以后减缓, 10月停止发生。春季温暖干旱、夏季有雨凉爽的年份病害易流行。

3.3 防治技术

(1) 农业防治。加强管理, 增施有机肥, 避免偏施氮肥;合理灌水, 保持园地内土壤水分适宜;合理疏花、疏叶。冬、春季彻底清除树上树下枯叶、残果, 并集中烧毁或深埋, 清除越冬菌源。

(2) 化学防治。发芽前喷施2~3°Bé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 注意落花后和幼果期的防治。可选喷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50%硫悬浮剂、12.5%腈菌唑乳油、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20%粉锈宁乳油等, 其浓度分别以800、600、300、2 500、500~800、1 000倍液为宜。隔15~20 d喷1次, 连续防治2~3次。

参考文献

[1]冯玉增, 李永成.山楂病虫害诊治原色图谱[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

[2]林晓安.河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5.

[3]张锐, 金开璇.土霉素对山楂丛枝病的治疗试验[J].北京农业科学, 1993, 1 (6) :29-31.

[4]杜春风.山楂花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北方果树, 2008 (1) :66-67.

[5]范泽新.山楂花腐病及防治[J].北方园艺, 1991 (3) :12.

樱桃果实常见病害的症状及防治 篇2

1.1 发病症状

果实受害, 果面初现褐色圆形病斑, 后扩及全果, 变褐软腐, 致果实收缩, 成为灰白色粉状物, 病果易脱落, 有的失水变成僵果, 不脱落, 最后变为黑褐色。花受害易变褐枯萎, 天气潮湿时, 受害部位表面丛生灰霉;天气干燥时, 则花变褐萎垂干枯, 似霜害残留在枝上。果梗、新梢被害形成长圆形、凹陷、灰褐色溃疡斑, 病斑边缘紫褐色, 常发生流胶, 当环绕1周时, 上部枝条枯死。若天气潮湿时, 可长出灰霉。

1.2 病原及发病规律

病原为子囊菌樱桃核盘菌。病菌主要以菌丝在僵果或枝梢的溃疡部越冬。春季开花期及幼果期遇低温多雨易引起花腐和烂果。管理粗放、通风透光差、虫害严重、地势低洼积水、树势衰弱等也有利于发病。

1.3 防治要点

(1) 农业防治:消灭越冬病原, 结合修剪彻底消除病枝、僵果, 集中烧毁, 同时进行深耕, 深埋地上的病残体。 (2) 药剂防治:樱桃树发芽前喷3~5°Be石硫合剂, 初花期、落花后喷洒47%加瑞农700倍液或50%百菌清700倍液、53.8%可杀得1000倍液、12%松酯酸铜乳油600倍液或25%多菌灵剂800倍液可控制果腐。 (3) 采收和运输时应尽量避免伤口, 减少病菌贮运期侵染。 (4) 及时防治害虫, 减少病菌侵入机会。

2 樱桃疮痂病 (黑星病)

2.1 发病症状

果实染病初生暗褐色圆斑, 大小2~3mm, 后变黑褐色至黑色, 略凹陷, 一般不深入果肉, 湿度大时病部长出黑霉, 病斑常融合, 有时1个果实上多达几十个。叶片染病生多角形灰绿色斑, 后病部干枯脱落或穿孔。

2.2 病原及发病规律

病原为子囊菌门樱桃黑星菌。病菌主要以菌丝在病枝梢上越冬, 翌年4~5月气温高于10℃产生分生孢子, 适温为20~28℃, 适宜相对湿度为80%以上, 病菌直接侵入果实, 经20~70天潜育, 于6月开始发病, 7~8月进入发病盛期。春夏多雨潮湿易发病, 桃园低洼、湿气滞留、密不通风发病重。晚熟常较早熟品种发病重。

2.3 防治要点

(1) 农业防治:合理修剪, 剪除病梢, 可减少菌源,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注意通风散湿, 雨季排水, 严防湿气滞留, 降低园地湿度。 (3) 药剂防治:桃树发芽前喷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倍液或1:2:200倍式波尔多液。落花后10~15天, 喷洒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或25%苯菌灵·环已锌乳油800倍液、80%代森锰锌500倍液, 隔15天1次, 防治至7月份。

3 樱桃炭疽病

3.1 发病症状

此病常发生于果实收获及运输过程后, 发病初现茶褐色小斑点, 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椭圆形凹陷, 逐渐扩展至整个果面, 使整果变黑, 收缩变形以致枯萎。天气潮湿时, 在病斑上长出橙黄色孢子堆。叶片受害, 病斑呈灰白色或茶褐色近圆形病斑, 病斑相互融合引起叶片穿孔;6月份以后叶片变硬, 叶面上病斑粗糙, 为黑褐色小型或大型及不规则形病斑。发病严重时引起大量落叶和芽枯。

3.2 病原及发病规律

病原有性阶段为子囊菌门小丛壳菌;无性阶段为半知菌类盘圆孢菌。病菌以菌丝在病梢组织和树上僵果中越冬。翌春3月上中旬至4月中下旬产生分生孢子, 借风雨传播, 侵染新梢和幼果。5月初至6月发生再侵染。发病潜育期在成熟果实及幼叶上为2~4天, 老叶上长达20~30天。病菌发育温度为10~30℃, 最适温度25℃左右。降雨多、郁闭严重的果园发病重。

3.3 防治要点

山楂果实常见病害防治 篇3

1 枣疮痂病

1.1 症状鉴别

果面病斑初期为暗褐色圆形小点, 后期变为黑色痣状斑点, 直径2~3 mm, 受害果面黑斑点点, 发病严重时病斑常聚合成片, 病果有时发生龟裂。果梗后部受害, 果实常早期脱落。新梢被害后, 病斑椭圆形隆起, 呈浅褐色至暗褐色, 病健组织界限明显。叶片受害后, 在叶背出现不规则片状失绿斑, 上布黑锈色斑点, 叶片向叶面卷缩, 发病严重时易脱落。

1.2 病原及发病规律

病原为半知菌类嗜果枝孢菌, 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和新梢。一般在幼果期即被侵染, 但至枣白熟期后病症表现明显。晚熟品种果实较早熟品种果实发病重, 果实向阳面及日照强、蝽象危害重的果园, 病害发生重。

1.3 防治要点

1.3.1 消灭菌源。于冬、春季彻底清除园内枯枝落叶、病果、虫果, 焚烧或深埋, 以消灭菌源。

1.3.2 保持园内通风、透光良好。适时疏枝修剪, 保持果园及枣树枝组分布合理, 以便果园通风透光。

1.3.3 精细管理。夏季注重喷水, 以降低果面温度, 避免日灼伤果。或进行叶面施肥, 增加树体营养, 可减少发病率。

1.3.4 合理选择药剂, 适时防治。

芽前, 全树均匀喷布3~5°Bé石硫合剂或五氯酚钠200倍液, 消灭越冬病菌。生理落果后, 每隔10~14 d喷洒1次杀菌剂, 直到采收, 可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或25%腈菌唑乳油2 000~3 000倍液。

2 枣果锈病

2.1 症状鉴别

枣果表面出现一层褐色片状或点状锈斑, 影响外观。

2.2 病原及发病规律

该病为生理性病害, 由自然条件不良引起。枣果锈病与栽培管理水平关系较大, 凡管理条件好、树势壮、叶片完整者, 果锈发生轻或不发生;介壳虫、蝽象、锈壁虱等危害严重的枣园及多风地区果面易受枝叶摩擦或刺伤者, 果锈重;高湿、低温、冷风时易引起果锈, 特别是盛花期后16~20 d, 空气湿度高, 果锈率也就越高, 不同年份果锈发生轻重不同;果实含氮、磷高, 则果锈轻;幼果期喷洒含硫酸铜高的药剂, 易诱发果锈病。

2.3 防治要点

2.3.1 及时防治。如防治锈壁虱、介壳虫、蝽象等害虫。

2.3.2 农业防治。

加强枣园的栽培管理, 增施有机肥;春季土壤干旱时及时灌水, 夏季雨后及时排水, 预防枣园渍害;增强树势, 可减轻果锈发生。

2.3.3 药剂防治。

生理落果后选择喷洒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40%多菌灵悬浮剂600倍液、25%腈菌唑乳油3 000倍液、40%福星乳油8 000倍液等, 可减少果锈病的发生。

3 枣叶斑点病

3.1 症状鉴别

枣树花期开始染病。叶片染病时, 初期在枣叶上出现灰褐色或褐色圆形斑点, 进而形成大的圆斑;病情严重时, 叶片黄化、早落, 影响枣树开花和授粉, 并导致落叶、落花。果实染病时, 果面初期出现浅褐色斑点;随病情发展, 病斑愈合, 形成黑褐色圆斑, 重者导致落果。

3.2 病原及发病规律

病原为半知菌类枣叶橄榄色盾壳霉菌和枣叶斑点盾壳霉菌, 主要危害叶和果实。在雨水较多的春、夏季, 树势较弱时易发病, 且发病重。病菌侵染时, 一般从叶、果的自然孔口侵入, 此为初侵染, 并可进行重复侵染。

3.3 防治要点

3.3.1 清除菌源。

冬、春季彻底清园, 并采取烧毁或深埋的方式处理枯枝落叶、病果、僵果、落果等易携带病菌的载体。3.3.2药物防治。萌芽前, 树体喷洒3~5°Bé石硫合剂或1∶1100波尔多液。5—7月, 叶面喷洒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25%扑海因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等, 隔7~10 d喷1次, 连喷2~3次。

4 枣白腐病

4.1 症状鉴别

该病叶片受害后, 病斑大, 圆形或椭圆形, 大小不等, 浅黄色至褐色, 边缘暗褐色, 后期在病叶两面产生许多小黑点, 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果实染病后, 在果面产生中间灰白色、边缘暗褐色的圆形、椭圆或不规则病斑。

4.2 病原及发病规律

病原属于真菌中半知菌亚门的橄榄色盾壳菌。主要侵害叶片和果实。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的形式, 寄存在病残体中, 并在地面和土壤中越冬。第2年产生分生孢子, 依靠雨水传播, 侵染叶片引起初次侵染。以后在病斑上又产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萌发后再侵染叶片或果实。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条件, 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果园郁蔽和间种高杆作物, 均有利于发病。

4.3 防治要点

4.3.1 消灭菌源。秋季收集病落叶、落果, 剪除病虫枝及枯枝, 集中烧毁, 以减少初次侵染来源。

4.3.2 精细管理。不在果园间种高杆作物;合理修剪, 保持果园透光良好;雨后注意排水;科学施肥。

4.3.3 药剂防治。

于发病初期可喷洒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或30%王铜悬浮剂600~800倍液, 或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1∶1∶200~300波尔多液, 或65%福美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等, 交替使用, 10~15 d喷洒1次, 连续喷2~3次。

参考文献

[1]李连昌.中国枣树害虫[M].北京: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2.

[2]冯玉增, 宋梅亭.枣病虫害诊治原色图谱[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

[3]李夏鸣, 胡增丽, 郭黄萍.山西省枣果实病害发生原因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1 (2) :18-19.

[4]罗军, 贺伟, 况红玲, 等.枣果实病害侵染与发病时期的研究[J].生态科学, 2009 (2) :158-163.

[5]魏天军, 魏象廷.中国枣果实病害研究进展[J].西北农业学报, 2006, 15 (1) :88-94.

[6]辛玉成, 王贵禧, 崔卫东, 等.沾化冬枣果实病害的发生与生态相关性研究初报[J].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3 (4) :255-257.

上一篇:交流变频拖动控制系统下一篇:电力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