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质量(共10篇)
果实质量 篇1
果树栽培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提高果实的品质,增加果树种植的经济效益。不同的栽培技术需要在特定的栽培环境下才能发挥优势,如栽培地区的环境因素、果树苗木的选择、果实的套袋、种植土壤管理等,对果实的品质和安全性均会产生重要影响。果实病虫害是影响果品质量的直接原因,应严格控制果树的栽培和生长过程,促进果树健康生长,提高果实的品质。
1 影响果实质量的栽培技术
在选择种植品种时,为保证果实质量,应结合栽培环境,选择环境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抗逆性强的果树品种。在选择苗木时需仔细检查,避免选择具有病害的苗木,应选择无病健壮的幼苗。如果从其他生产园区引进幼苗,种植前应进行疫苗检查,去除一些具有病害的幼苗,采用科学的消毒液配置方法配置消毒药水,将幼苗进行浸泡消毒处理。
果树在种植后需要开展施肥等土壤管理工作。土壤管理主要是指通过合理地施用化肥,有效控制土壤的肥力。化肥中含有一些重金属离子,如果化肥施用不当,将会造成果实中的重金属超标,严重影响果实质量。另外,如果施用了过多的氮肥,土壤容易产生板结的后果,而且化肥中含有酸性物质,会对果树造成危害。例如尿素、硫酸铵等酸性化肥,施用频率过大将会造成土壤酸化。这些肥料最好进行混合施用,而且需要严格控制施肥的时间。
在果实种植过程中需要对果实进行带套处理,带套可以提高果实的质量。套袋技术是指对于一些果实较大的品种,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把握带套的时间。套袋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增加果实的鲜艳度,提高果实表面的光洁度,避免果实表面出现斑点等。同时,套袋可以减少树枝对果实的擦伤磨损,阻挡了风力、雨水等自然力对果实的破坏。
2 提高果实质量的技术措施
2.1 合理的负载量和科学的土壤管理
果树的负载量是指一定时期内果树上具有的果实量或者果实的留量。如果果实数量过多,会增加果树的负载,造成果实发育不良,由于果实之间的相互作用,会改变果实的形状,造成畸形果的出现,同时由于果实相互遮挡而影响果实的颜色。如果果实的留量过少,果树的生长比较旺盛而果实不易成熟。所以,果树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果树的生长情况,对果树进行适期的疏化,控制果树的叶果比例,通过疏化使得果树的树冠分布均匀[1]。严控控制留下果实的分布位置,通过这种刻意的保留技术改善果实的质量。
科学的土壤施肥和浇水处理,有利于促进土壤养肥平衡,提高果实品质。果树管理人员需要增加有机化肥的施用量,科学地对果园补充钾、锌等矿物营养成分,控制土壤中有机元素的含量,达到标准的范围内,为改善果实质量提供基础。相关文献表明,果实的颜色主要受到含氮量的影响,含氮量应控制在2%左右,才能使果实的着色效果达到最佳。
2.2 做好人工传粉等辅助工作
人工授粉可以保证果实的正常形成,增加果实的质量,控制果品形状。管理人员需要进行充分的人工授粉,促进果实子房的发育,加快果实的发育速度,提高果实养分的获得量。人工授粉可以促进果实的种子分布均匀,增加种子的数量,促进果实养分的增加和平衡。授粉时,应注意果实父本的选择,如果父本的生长效果不好,授粉后果实的大小、颜色、口感等均会受到影响。
在果树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果树的管理,适当喷洒农药。需要严格控制农药的施用量和施用时间,高效的农药施用效果可以增加果皮的光洁度,同时保证果实的形状圆整。如果农药喷洒过多将会造成果实表面出现色斑,使得果实表面粗糙,果实形状畸形。
2.3 修剪与采收管理
果树的修剪是提高果实品质的一个重要措施。果树修剪应按照科学的方法,对于生长比较旺盛的果树,在果实成熟之前对果树进行环剥处理,将大部分养分转移到果实,集中的养分有利于增加果实的体积,增多果实中的养分。在春季对一些老化的树枝和枝干进行刮皮处理,去除表面的老化皮层,有利于树枝与空气的接触,增加果树生长活力,从而促进果实肉质细脆[2]。
果实的采收处理包括延期采收和分期采收。果实延期采收,果实就增加了吸收养分的时间,提高了果实内的糖分,有利于果实的着色。管理人员需要准备把握不同果树的成熟期,根据成熟期进行适当的延期采收,调节果实生长时间。分期采收是针对果实生长发育程度来进行,如果果实发育较快,成熟较早,将这部分果实采摘下来,留出更多的养分空间给发育较为缓慢的果实。分期采收提高了果树的利用效率,保证果实品质。
3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果实的种植技术得以不断优化,果实的质量将不断提高。果树栽培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果树栽培技术,不断丰富栽培经验,促进果树的健康持续生长。
参考文献
[1]徐玲玲.果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420):94.
[2]杨若楠,刘路.新形势下果树栽培技术措施及对策研究[J].农家顾问,201(52):72.
盛夏的果实 篇2
正值普通院校沉寂的暑假时间。
对于像北京戏曲职业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北戏)这样的专业院校来说,8月,却是热烈的收获季节。
从7月开始,北戏的学子和教师们结束了正常的教学,这个暑假,他们投入了紧张而有序的排演生活。他们在为即将到来的三场比赛做着准备:
8月1日~22日,CCTV第二届全国戏曲院校京剧学生电视大赛(以下简称学京赛);8月7日~13日,中国戏曲小梅花荟萃(以下简称小梅花奖);8月11日~20日,“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戏曲比赛(以下简称文华奖比赛)。
学京赛分为大学组及中专组。本次比赛行当齐全,复赛比赛采用单场晋级制,京剧唱段时长不超过10分钟。最终北戏在比赛中获得了两个金奖。
文华奖比赛由文化部主办,属国家级戏曲教育领域专业赛事,是目前艺术院校戏曲艺术专业领域的最高赛事。300多名选手经过各组初赛遴选,有126人进入复、决赛事,最终评出36名获奖者。比赛分为中专组和青年组(大学组)。中专组又分为两组:4~6年级分为甲组,1~3年级分为乙组。本次比赛北戏共有11名学生进入了复赛。经过紧张的角逐,北戏成绩斐然,共获得了一个金奖,5个铜奖。
小梅花奖是中国少儿戏曲艺术最高奖项。本届总决赛创下了历届小梅花奖中参赛人数最多,参赛地区最广,比赛戏种最多的纪录,在专业水平上也达到历届比赛顶峰。通过一系列比赛,最终北戏有3名选手获得了金奖,两名选手获得了十佳称号。
这一枚枚甜蜜的果实,凝聚着北戏教师的心血,北戏学子的汗水。它们显示的是北戏辉煌的教学成果。通过辛苦的付出,得到了突出的成绩。这三场比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使北戏在整个戏曲专业教学行业内,以及京剧界都得到了更高的评价。
对此,北戏副校长许翠老师说:“取得这样的成绩与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有很大关系。作为专业院校的教师非常不容易,不可能像普通院校的教师一样,上完了文化课就结束了。我们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排练。这三场比赛准备工作基本上从3月份就开始了。排练的时间主要就是中午和晚上,教师们抓紧一切休息时间为孩子们进行排练。进入7月份以后更是全方位入手,从孩子们的思想、情绪、身体状况等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进步很大,与教师的辛苦付出有着紧密的关系。比赛的好处就是比赛有着促进作用。比赛是每个学校教学成果的展示,也是教师们教学展示的一个舞台。所以教师甚至比学生更加重视。”
这三场比赛中,有一位成绩非常突出的选手,他叫刘孟千一,今年13岁。他之前已经得过小梅花金奖,这一次他参加了剩下的两场比赛——文华奖比赛和学京赛。在两场比赛中刘孟千一都获得了金奖。而文华奖中的金奖含金量更高,是中专乙组中唯一的金奖。在学京赛上,刘孟千一说:“参加比赛就像战役一样,平时老师在课堂上说的东西全在战役上体现出来了。平时上课虽然可以提高我的水平,但它只是纸上谈兵,还需要通过实践,来提高我在台上的真正水平。”这段话道出了比赛对于学生的重要性——舞台的实践机会。刘孟千一可算是京剧马派的第4代传人。他的开蒙老师杨汝震老师,是北戏元老级的教师,培养过很多目前京剧界知名的演员,是北戏资深的优秀教师。教了他两年的基础,而他现在的老师、马派优秀京剧演员高彤,是马派的第三代传承人。刘孟千一作为一颗苗子,从入校到现在,在文化课学习、品德、演戏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北戏教师地悉心栽培。他的好成绩不是一年的培养,而是三年点点滴滴的累积。去年开始,他参加了少儿戏剧场的演出,在《中华美德故事汇》的演出中,作为主角演了很多场《苏武牧羊》中的苏武这一老生角色,对他的舞台经验,无疑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一次参赛,他除了《苏武牧羊》之外,又排了一出新戏《借东风》,比《苏武牧羊》难度更大。但是他沉稳的表演、优秀的唱功,得到了评委们的好评,更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赞扬。许校长说:“刘孟千一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这次比赛能够得到这么好的成绩,是我们师生长时间准备的结果,也是教学实践的结果。”
作为北戏负责京剧系的院长,许校长平时的工作就非常繁忙。而对于比赛工作,更需要她全方位的管理。她的工作事无巨细,细节到每个孩子穿什么衣服比赛、排多少戏、排练的计划、人员的搭配、彩排的时间、演出时间安排、出去演出时的具体事宜等等,面面俱到,都需要亲自安排。除此之外,由于专业院校的特殊性,她还要进行很多协调工作。比如,6月份很多学生面临毕业,但是8月的比赛里这些毕业生中还有一些担任了重要的角色,这就需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还要合理安排时间,不影响学生的高考。在比赛中,有些学生年龄小,是第一次参加比赛,心里负担很重,也要进行思想辅导。可以说大的小的、毕业的在校的,都需要照顾到。在管理主要演员的同时,也要将群众角色管理好、排练好。“因为比赛出场代表的是学校的面貌”,所以整体都要协调。思想工作、组织工作、专业工作都要做,更不能耽误了日常的教学工作。许校长说:“虽然很累,但是这种紧张的节奏我早已经习惯了。这也是专业院校与普通院校的不同之处。”
三场比赛已经过去了,而北戏的脚步不会停下来。让我们期待北戏京剧更上一层楼。
果实质量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07~2009年在广西大学农学院教学科研基地果树标本园进行, 土壤红壤土, 供试葡萄品种为巨峰, 树龄5年, 株行距分别为1.0 m和2.5 m, 采用单篱“V”架, 单主蔓扇形。每一结果蔓保留1~2个果穗, 所有各级副梢均保留1~2叶反复摘心, 果实刚转色时对果穗进行套袋, 套袋前进行疏穗、疏粒, 各处理田间管理水平相同。供试肥料为尿素含氮46%, 复合肥总含量为45%、NPK比例为15∶15∶15, 硫酸钾含K2O为50%, 花生饼肥含氮9%、磷 (P2O5) 5%、钾 (K2O) 7.6%。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5个处理 (见表1) , 各处理重复3次, 随机排列。除施转色肥外, 各处理均于葡萄休眠期施腐熟有机肥3000 kg/667 m2、钙镁磷肥25 kg/667 m2作基肥, 挖沟深30~40 cm分层与土拌匀施下;谢花后浅沟施复合肥30 kg/667 m2作稳果肥。
各处理选3个调查点, 每点随机调查3株, 每年调查各处理果实成熟期 (以全部浆果着色且85%以上浆果着色面积占 1/2以上为准) 。果实成熟采收时用折光仪测定各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巨峰葡萄果实着色和成熟期的影响
从表2可看出, 除处理①外各处理果实均能提早成熟, 果实成熟期最早的是处理③和处理④, 均比对照早9 d。这可能是在葡萄果实转色期施用了含磷和钾的肥料, 磷和钾能促进果实转色和成熟。处理①果实成熟期最晚, 比处理③的和处理④的晚了11 d, 比处理②的晚6 d, 比对照的晚2 d。也许是速效氮肥的施用, 促进了抽芽及叶子的生长, 芽和叶的生长会夺取果实的部分养分, 并且会造成果园荫蔽, 果实见光少, 因此成熟慢且着色不良。采收时, 处理①、处理②、处理③、处理④的浆果着黑紫色的分别占抽样的15.7%、54.3%、72.6%、79.8%, 而对照的为14.2%;处理②~④的浆果果面全面着色为黑紫色或紫色, 而处理①的和对照的有部分浆果未全面着色。
2.2 不同施肥处理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和风味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 不同处理对浆果内在品质有不同的影响。以处理③和处理④的果实口感与风味最好, 尤其是处理④, 表现为味甜多汁, 口感好。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析中可以看出, 除处理①外, 各处理均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巨峰葡萄果实成熟时处理②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7.2%, 比对照的增加了1.0个百分点;处理③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7.8%, 比对照的增加了1.6个百分点;处理④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 为18.5%, 比对照的增加了2.3个百分点;处理①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只有15.6%, 比对照的降低0.6个百分点, 比处理②的、处理③的、处理④的分别降低了1.6、2.2、2.9个百分点;因此在葡萄果实转色期用花生饼肥或复合肥与钾肥混合施用, 都能促进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提高, 而果实转色期施用速效氮肥反而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施用速效氮肥, 促进了营养生长, 对果实成熟和果实糖分积累有延缓和抑制的作用。
3 小结
在南方鲜食葡萄果实转色期追肥以磷、钾肥为主, 主要是促进果实成熟, 提高果实的含糖量, 改善果实品质。试验结果表明, 在葡萄果实转色期施用花生饼肥或混施复合肥与钾肥, 都能促进果实提早成熟, 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品质风味, 尤其是施用前者, 不仅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 而且果实的风味、口感好, 浆果着色好且整齐。而施用速效氮肥会降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果实着色不良, 果酸味淡。所以, 在葡萄的果实转色期要注重增施优质腐熟有机肥, 不施速效氮肥, 以提高果实的含糖量及其口感品质。
参考文献
[1]贺普超.葡萄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60.
[2]晃无疾.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3]周碧波, 李放明, 肖兆坤.不同施肥方式对葡萄生长期间含糖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 2007 (2) :79-80.
收获青春的果实 篇4
学着长大
人总是要长大,要成熟,要学着适应社会。从小我就鼓励自己长大了要减轻父母的负担,我要学着长大。
我们学校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了各种各样的创业小组,知道这个情况后我很兴奋,我从小就喜欢画画,现在,我终于可以买颜料画自己喜欢的图案在衣服上,向别人展示我对画画的热情。平时就喜欢在白纸上写写画画,充实了我的课余生活。
利用专长
我在我的白色衣服上先画了一幅我喜欢的卡通画,向同学们展示我的作品,同学们个个给我竖大拇指,连声叫好,连我的任课老师们都赞不绝口。我的创业思想更加坚固了。我的创业路程便由此开始。
拿出我多年攒出来的小零花钱、私房钱、压岁钱,聚集到一起,我来到卖衣服的市场,寻找着各式各样的T恤,根据货比三家原则,我选择了质量相比之下还不错、价格一般的一家店,购买了一小批衣服,我自己的钱不是很多,先买几件试试生意如何。
我联系我的一些朋友,购买了一些颜色正、价格低廉的手绘颜料。回到家里,我在网上找了一些关于动漫人物的一些图片,在纸上将它们先画一遍,然后画熟了之后,便在衣服上画,完工之后,便把衣服整齐的叠好,带到了学校里。
我利用课余时间给同学们推荐世界独一无二的手绘产品,让同学们看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和网店里的手绘衣服,服装店里的手绘衣服相比较,我以很优惠的价格出售给她们。
刚开始卖的很好,同学们都喜欢我的产品,可是又不能限制别人不能和我做一样的工作,我们隔壁班的一个女生,她也看上了我这个创意,她也开始在学校里卖一些手绘衣服,而且还以更便宜的价格出售。但是我并没有就此放弃。刚开始生意很好,可是物以稀为贵嘛,竞争多了,就会许多的压力。
压力产生动力,我根据之前赚的钱,又买一些价格便宜的手工艺品,编制了一些手链,脚链,戒指环作为小礼物送给购买者。
可是生意并没有像刚开始一样卖的那么火热,回转的很慢。我找到了几个朋友,告诉她们我现在的情况,如果谁有需要可以找她们联系我,由于她们的加入,起到了宣传作用,学校里很多人都知道了我的生意,并且她们都很喜欢这些手工艺品,许多人都纷纷来购买。
根据她们的需要,我抓住了她们的消费心理,推出了一系列产品,让衣服和手链完美的搭配在一起,产生了更美的视觉效果。从而吸引了更多的顾客,我的生意又更加红火。
由于我的创业成绩突出,并且带动了一批同学和我一起创业,我先后被评为学校创业先进个人。
让我们把果实分享 篇5
盛夏刚过, 山核桃树就迫不及待地开花结果了, 它的果实毛茸茸的, 一点也不好看, 还裹着一层厚厚的外壳。小鸟们飞来了, 啄不动, 又飞走了。一个迷路的山民, 路过山核桃树下, 又饿又累的他, 看见山核桃树上挂满的果实, 忍不住摘下一颗, 敲开, 尝尝, 虽然有点苦涩, 但味道还不错。他想, 如果摘回去, 炒熟了吃, 味道一定更好。于是, 他解下行囊, 摘了满满一袋子, 背回了家。假花生树又叹了口气, 山核桃树啊, 你的果实那么难看, 还是免不了被人类采摘, 注定一无所获。憨厚的山核桃树摇摇头笑了。
秋天的时候, 假花生树也结满了一树的果实。假花生树盘算着, 我可不能重蹈樱桃树和山核桃树的悲剧, 让自己的果实被贪婪的动物和人类吞食了, 得想个招, 免遭采摘。思来想去, 假花生树终于想出了致命的一招:让自己的果实有毒。这样, 谁也不敢采摘它了。假花生树努力将自己体内的毒素全部凝聚到果实上。四处觅食的猴子, 爬上假花生树, 剥开了一颗假花生树的果实, 一尝, 又苦又涩又麻, 吓得赶紧扔掉了。人类看见猴子都不能吃, 知道它有毒, 也不敢采摘了。假花生树得意地笑了。
第二年初春, 当冰雪融化, 漫山遍野都冒出了新的嫩芽, 全是樱桃树的小树苗。原来, 小鸟们啄食了樱桃后, 樱桃的种子被播散到大山的每一个角落, 春天一来, 这些种子全都发了芽。而在山民的村庄周围, 山核桃的种子也开始抽芽了, 人们在尝到了山核桃的美味后, 发现它像圣果一样甘醇, 于是, 他们决定将山核桃的种子埋进土里, 进行大规模栽培。只有假花生树的果实最后都落在了自己身边的地上, 因为缺少阳光和土壤, 几乎没有一颗种子发芽。假花生树孤独地看着自己的影子和脚下已经腐烂的种子, 唉声叹气。
如果你的果实不能与他人分享, 它很可能成为累赘, 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腐烂掉;而如果你的果实能给别人带来福音, 成为大家共有的财富, 那么, 你的果子就会走到任何一个角落, 遍地生根, 成为这块土地上灿烂的风景。
在这个果实丰硕的季节 篇6
我想象着家乡大片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田在秋风温柔的抚摸下沙沙作响, 人们该在皓月当空的夜晚, 品月饼、拉家常, 细数大半年的收获, 尽情思念远方的人儿……秋天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来了。
在9月微凉的阳光下, 北京迎来了奥运会第二波的民众热潮, 目睹残奥会圣火被自强不息的运动员点燃的瞬间, 泪水一涌而出。在奥运会勇夺51枚金牌后, 残奥会赛场上再次刮起了红色的中国风……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诗人岑参的诗, 仿佛是为这个时代的腾飞量身打造的。在这个丰收的季节, 中国不仅在赛场上硕果累累, 赛场下的中国也出尽了风头。不时质疑中国发展模式的西方国家元首频频出现在秀水、红桥市场等商品市场, 挑剔的外国媒体似乎也忘记了陈词滥调的中国人权问题, 镜头里只剩下北京的美景和购物街的繁华;而各国运动员们也暂时将比赛抛到脑后, 在市场里尽情放松。此刻, 他们只是普通的消费者、狂热的中国文化爱好者。
比消费者更为兴奋的是商场的工作人员和商户们, 借用秀水街总经理汪自立先生的话来说:“借着奥运的东风, ‘商品市场’墙里的花香终于飘到墙外了。”
商品市场之所以在“两奥”期间成为赛场外的又一个“奥运场馆”, 功不可没的人有很多:政府、官员、商户、志愿者、老百姓……是他们用自己热情的待客之道让外国宾客们在这里流连忘返。商品市场头一次理直气壮的超越了财大气粗的商场, 成了所有人心目中的宠儿。无疑地, 按照这个标准, 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 商品市场的进步以我们可见的速度绽放在人们面前, 并迅速蔓延开来。
沙棘果实产量调查估测方法 篇7
因此, 研究简便的果产量调查估测方法具有实用价值。我们以沙棘枝条与果实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为依据, 设计了一套以小样本抽样调查沙棘果枝和果实数量及重量, 估测果产量的方法。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水利部沙棘中心九成宫沙棘科研示范基地进行。基地北纬39°47′, 东经109°48′, 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原顶, 最高点海拔1506m。气候温凉, 年均气温约6℃, 无霜期约150d, 大于10℃积温约2400℃;半干旱气候类型, 降水少 (年均380mm) 、蒸发多 (年均2324mm) , 年内降水集中在7月和8月, 春季和夏初旱情较重, 年际降水波动大, 丰水年少, 干旱年多。沙棘园地土壤, 上层1m土层多为风积沙土, 下层多为砒砂岩风化层, 间有黑土层。
2 材料与方法
沙棘单株果产量是果枝上全部花序果数量和重量之和。果枝有长有短, 不同花序果实有疏有密, 按照生物统计学原理和方法, 可通过抽样调查, 得到样本的特征数, 如调查3年枝上果枝密度平均数, 乘以3年枝数估计果枝总数;调查结果枝上果实密度平均数, 乘以果枝数估计果实总数, 再乘以百果重求得接近总体的果产量。在生物学研究中, 样本容量在30个以上称为大样本, 30个以下称为小样本[6]。我们以大样本调查数据为基础, 研究小样本抽样调查的方法, 在水利部沙棘中心九成宫基地沙棘园, 从中国沙棘优良类型 (简称中优红果) 和杂交沙棘雌株优株“杂优1号”、“杂优10号”、“杂优12号”、“杂优54号” (简称杂优沙棘) 5年龄无性系中, 选择冠幅较大、枝条修剪或折断少、结实多且落果少的健壮植株, 全数调查3年龄枝条数量;以大样本抽样调查3年龄枝的长度、果枝密度, 调查果枝长度、花序数、花序果密度和果枝果密度, 以“杂优1号”沙棘为例分析3年龄枝长度与果枝密度及果枝长度与果密度的相关性, 计算各表型数量的样本平均数和置信区间, 试验小样本平均数调查方法及与大样本平均数的误差, 并验证5种沙棘小样本调查与大样本调查的误差, 提出以小样本调查估测果产量的简便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果枝果密度平均数调查
3.1.1 果枝果密度数量特征
沙棘果枝有长有短, 果实有多有少, 只有求得果枝果实数量 (下文称果密度) 平均数, 再乘以果枝总数, 才能较准确地估计单株果实总数, 估算果产量。果枝果密度是花序果数 (下文称花序果密度) 之和。5种沙棘以大样本调查的果枝长、花序数、花序果密度、果枝果密度见表1。在没有发生落果的6月初, 平均果枝长21.4~23.7cm, 平均22.6cm;花序数28.1~34.4个, 平均31.2个;花序密度6.5~8.7个, 平均7.6个;果枝果密度200~245个/枝, 平均238个;单位枝长果密度94~124个/10cm, 平均106个/10cm。但到果实成熟时, 由于自然疏果和干旱落果, 果实密度会大量减少。
以大样本抽样调查“杂优1号”沙棘的果枝长和果枝果密度见表2。
对表1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长果枝花序多、果多, 短果枝花序少、果少, 果枝长与果密度显著正相关 (关系图略) , 关系式为:
所以, 调查果枝果密度平均数乘以果枝总数, 就能较准确地估计果实总数。
3.1.2 大样本果枝果密度平均数的标准误和置信区间
单株果实数, 为各果枝果实数之和, 可由果枝总数与抽样调查果枝密度平均数的乘积近似估计。依生物统计学原理与方法, 抽样误差越小, 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可靠性就越大, 反之可靠性就越小。用有限样本计算标准差s估计平均数的标准误, 其计算式为:
总体平均数μ有95%的可能落在X平均±t0.05SX平均的置信区间[5]。
以表2数据计算果枝果密度标准误:
其95%的置信区间为:
果密度总体平均数有95%的可能性落在281.0±34.8个/枝范围内, 估计误差约12.4%。可见, 以大样本抽样调查果枝果密度平均数, 误差小于15%。
3.1.3 小样本果密度平均数与大样本比较
为了进行小样本抽样调查试验, 首先分析了“杂优1号”沙棘大样本 (n=66) 果枝长度的分布, 如表3。把果枝划分为短果枝 (<15cm, 平均约10cm) 、中果枝 (15~25cm, 平均约20cm) 和长果枝 (>25cm, 平均约30cm) , 则短果枝占33.3%, 中果枝占34.9%, 长果枝占31.9%, 大体为正态分布。
以表2数据进行小样本抽样调查试验分3组进行:Ⅰ组抽取较短的短果枝、中果枝和长果枝各1枝求平均数;Ⅱ组抽取较长的短果枝、中果枝和长果枝各1枝求平均数;Ⅲ组抽取接近中枝平均枝长的3枝求平均数, 结果如表4。Ⅰ组的小样本平均数明显小于大样本平均数, 误差较大 (-5.9cm) ;Ⅱ组的小样本平均数明显大于大样本平均数, 误差也较大 (-2.6cm) ;Ⅲ组的小样本平均数与大样本平均数接近, 误差最小 (-1.9cm) 。
表4中各试验组小样本果枝的果密度平均数与大样本误差比较如表5。Ⅰ组的小样本果密度平均数比大样本平均数 (281个) 小很多, 误差很大 (-130.2个) ;Ⅱ组的小样本果密度平均数比大样本平均数大, 误差也较大 (38.8个) ;Ⅲ组的小样本果密度平均数与大样本平均数接近, 误差较小 (-28.9个) 。
可见, 如果抽样的小样本果枝长度都接近平均枝长, 那么, 果密度平均数的误差最小。于是, 以小样本抽样调查的关键, 是确定果枝平均长度。随机从表2中抽取3枝短果枝、3枝中果枝和3枝长果枝, 计算平均果枝长为21.3cm (表6) , 与大样本平均数 (22.6cm) 的误差较小 (1.3cm) 。因此, 在实际调查工作中, 应首先进行如表6的抽样调查求得果枝长度平均数, 再抽取3枝接近平均长度的果枝调查果密度, 求得果密度平均数, 误差最小。
在幼果期, 花序果实小、新梢短, 调查果枝果密度容易;而当果实成熟长大后, 密集拥挤, 调查果枝果密度不容易。简便的方法是, 剪下接近平均枝长的3枝果枝, 摘 (剪) 下果实, 调查果数量, 得到果枝果密度平均数。在抽样调查时, 若遇果实畸多或畸少的果枝, 应放弃重新抽样。一般会把果密度调查与百果重调查结合进行, 将在后面讨论。
3.2 果枝密度平均数调查
单株果实数量是全部果枝果数量之和, 可由果密度平均数与果枝数的乘积估算, 再乘以平均单果重 (通常以百果重表示) , 即可估算果产量。因此, 调查3年枝上的果枝密度, 乘以3年枝数求得果枝数, 是估算果产量的第二个环节。
3.2.1 果枝密度数量特征
结果枝生长在3年龄骨干枝 (下文简称3年枝) 上, 5种沙棘平均3年枝长和果枝数 (下文简称果枝密度) 见表7。3年枝平均枝长13.6~19.4cm, 平均16.2cm;果枝密度平均数4.3~7.7枝/条, 平均6.5枝/条;单位枝长果枝密度2.7~5.2枝/10cm, 平均4.1枝/10cm。当果实成熟后, 会有一部分细弱果枝逐渐干缩, 一部分粗壮果枝生长成为来年的3年枝。
“杂优1号”沙棘的3年枝长和果枝密度特征见表8。
3年枝短枝上果枝少, 长枝上果枝多, 果枝长与果枝密度成显著线性正相关 (关系图略) , 关系式为:
所以, 调查3年枝总数和果枝密度平均数, 就能较准确地估计果枝总数。
3.2.2 大样本果枝密度平均数的标准误和置信区间
以表7数据和 (1) 式计算“杂优1号”沙棘的果枝密度平均数标准误
其95%的置信区间为:
果枝密度总体平均数有95%的可能性落在7.7±0.921枝/条范围内, 估计误差约12.0%。可见, 以大样本抽样调查果枝密度平均数, 误差小于15%。
3.2.3 小样本果枝密度平均数与大样本比较
以表7数据进行小样本抽样调查试验, 首先分析了“杂优1号”沙棘大样本 (n=54) 3年枝长度的分布, 如表9。把3年枝划分为短枝 (<15cm, 平均约10cm) 、中枝 (15~25cm, 平均约20cm) 和长枝 (>25cm, 平均约30cm) , 则短果枝占31.5%, 中果枝占33.3%, 长果枝占35.2%, 大体为正态分布。
以表8数据进行小样本抽样试验也分3组进行:Ⅰ组抽取较短的3年枝短枝、中枝和长枝各1枝求平均数;Ⅱ组抽取较长的3年枝短枝、中枝和长枝各1枝求平均数;Ⅲ组抽取接近中枝平均枝长的3枝求平均数, 结果如表10。Ⅰ组的小样本平均数比大样本平均数小, 误差较大 (-2.1cm) ;Ⅱ组的小样本平均数比大样本平均数大, 误差也较大 (4.6cm) ;Ⅲ组的小样本平均数与大样本平均数接近, 误差最小 (0.3cm) 。
表10中各试验组3年枝的果枝密度如表11。Ⅰ组的小样本果枝密度平均数, 比大样本平均数小, 误差较大 (1.7枝) ;Ⅱ组的小样本果枝密度平均数, 比大样本平均数大, 误差也较大 (3.3枝) ;Ⅲ组的小样本果枝密度平均数与大样本平均数接近, 误差最小 (0.7枝) 。
可见, 如果抽样的小样本3年枝长都接近平均枝长, 那么, 果枝密度平均数的误差最小。因此, 以小样本抽样调查的关键, 也是确定3年枝平均长度。随机从表8中抽取3枝短枝、3枝中枝和3枝长枝, 计算3年枝长平均枝长为20.8cm (表12) , 与大样本平均数 (19.4cm) 的误差 (1.4cm) 较小。因此, 在实际调查工作中, 应首先进行表12的抽样调查求得3年枝平均长度, 再抽取3枝接近平均长度的3年枝调查果枝密度, 求得果枝密度平均数。需要强调, 有的沙棘营养生长势强, 果枝上的分枝多, 在调查果枝密度时, 要包括长于10cm的果枝分枝, 否则, 估算的果枝数量会偏少。
3.3 百果重调查
沙棘果小, 中国沙棘单果重一般约0.1g, 大果沙棘一般约0.5g, 杂交沙棘一般约0.3g, 不便于称量单果重, 所以通常称量百果重。观察和调查发现, 树冠不同方向、不同部位果枝的百果重差异明显, 同一果枝上、中、下段的百果重也差异明显。2013年8月2日调查“杂优1号”沙棘的百果重见表13。阳面果枝平均百果重24.5g, 是半阴面 (19.3g) 的1.27倍, 是阴面 (16.2g) 的1.51倍;阳面果枝上段平均百果重26.2g, 与中段26.4g相近, 是下段 (20.9g) 的1.25倍;半阴面果枝上段平均百果重21.5g, 是中段 (19.7g) 的1.09倍, 是下段 (16.8g) 的1.57倍;阴面果枝上段平均百果重18.7g, 是中段16.3g的1.15倍, 是下段13.7g的1.36倍;阳面果枝上段平均百果重26.2g是阴面果枝下段平均百果重 (13.7g) 的1.91倍。
鉴于上述原因, 调查百果重不应随意取样称重, 而应选择果实大小中等的果枝调查。以表13的数据看, 选择半阴面中位或阴面上位的3枝果枝, 采摘全部果实, 随机抽取100粒果称量得百果重, 最接近单株百果重平均值。
前述调查果枝果密度, 可与调查百果重一起进行。方法是, 选择半阴面中位或阴面上位中等长度果枝带回室内, 摘下果枝全部果实称重得果总重, 再随机抽取100粒果称重得百果重, 果总重除以百果重得果枝果密度, 一举两得。
3.4 沙棘果产量调查方法小结
沙棘单株果产量, 可以通过全数调查3年枝数, 抽样调查3年枝上果枝密度平均数, 以二者的乘积求得果枝总数;抽样调查果枝上的果实密度平均数, 乘以果枝总数得果总数, 再乘以百果重估算单株果产量。
调查果枝果密度, 首先抽样调查3枝短果枝、3枝中果枝和3枝长果枝求得平均枝长, 再选取接近平均长度的3枝果枝调查果密度平均数, 误差最小。在实际调查时, 不易选择到接近平均枝长的果枝, 可选择较长果枝, 剪取与平均枝长相等的果枝, 摘下全部果实调查果密度, 也可结合百果重调查求得果密度平均数。
调查3年枝上果枝密度, 首先抽样调查3年枝3枝短枝、3枝中枝和3枝长枝求得平均枝长, 再选取接近平均长度的3枝3年枝调查果枝密度平均数, 误差最小。同样, 在实际调查时, 不易选择到接近平均枝长的3年枝, 可选择较长3年枝, 量取与平均枝长相等的枝段, 调查果枝密度。
调查百果重, 应选择半阴面中位果枝或阴面上位果枝, 摘下全部果实, 随机抽取100粒果称量得百果重。也可结合百果重调查, 以果枝果总重除以百果重求得果枝果密度。
估算果实产量的公式为:
以上述小样本抽样调查方法, 于8月1日随机选择4种沙棘各1株调查果实产量, 并于调查后剪果枝实测果产量进行误差比较汇总于表14。调查果产量与实测果产量的误差分别为12.3%、10.3%、12.0%和5.4%, 平均10.0%。调查估算果产量的准确率平均90.0%。
4 结论与讨论
以小样本调查估测沙棘果实产量, 要全数调查3年枝数量;以接近平均长度的3枝3年枝小样本调查枝密度平均数, 乘以3年枝数估算果枝总数;以接近平均长度的3枝果枝小样本调查果密度平均数, 乘以果枝数估算果总数;从半阴面中位果枝调查百果重;以果枝数乘以果实数再乘以百果重估算果产量, 准确率平均90%。
本文的调查方法采用小样本 (3枝3年枝、3枝果枝) 抽样调查果枝密度、果枝数、果密度、果数估测产量, 若调查时操作不细致, 容易产生较大误差。减少误差、提高精度的关键环节, 是要准确确定枝条长度平均数, 并使抽样的小样本枝条长度等于或接近平均数。还需指出, 本文进行试验的5年龄样株, 3年枝数量较少 (20~50枝) , 全数调查3年枝数量较容易。而6年龄或更高年龄的植株, 3年枝数量会增加很多, 全数调查会较困难, 可以采用全数调查4年枝数和抽样调查3年枝密度平均数, 二者相乘求得3年枝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顾玉凯, 金争平, 姜同海, 等.中国沙棘带小枝采果方法研究[J].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04, 2 (1) :4-6.
[2]赴德国与法国沙棘考察团.德国与法国的沙棘开发与利用[J].沙棘, 2000, 13 (1) :45.
[3]孔繁轼, 张卫东, 李世民, 等.中国沙棘优良类型选择初报[J].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06, 4 (1) :18-22.
[4]金争平, 温秀凤, 张吉科.干旱胁迫对不同种源沙棘产量因子影响分析[J].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08, 6 (2) :33-38.
[5]金争平, 张吉科, 温秀凤, 等.半干旱地区“生态经济型”沙棘杂交育种指标筛选与评价[J].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10, 8 (1) :2-4.
圆柏果实空间分布特征观察 篇8
高等植物的花、花序、果实和种子, 甚至着生这些器官的生殖枝均可称为生殖构件。每种植物的生殖构件都有一定的分布格局和数量变化动态[1]。种子是种子植物进行有性生殖的最重要器官之一, 是联系上下代植物体的纽带。能否有足够的种子种群经散布后形成土壤种子库, 避开不良环境, 在适宜时机达到幼苗的建成, 为种群补充后代, 对种群的发展和壮大至关重要。文中通过对不同居群圆柏果实空间分布及数量的观察, 以分析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居群生殖能力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为深入系统研究圆柏种群的生殖生态学特征提供理论基础。
1 圆柏的形态特征
圆柏 (Sabina chinensis L.) 为圆柏亚科圆柏属, 常绿乔木或灌木;幼树之叶全为刺形, 老树之叶刺形或鳞形或二者兼有;刺形叶常3枚轮生, 稀交互对生, 基部下延, 无关节, 上面凹下, 有气孔带;鳞叶交互对生, 稀三叶轮生, 菱形;高达20 m, 树冠尖塔形, 老时树冠呈广卵形。幼树枝条斜上展, 老树枝条扭曲状, 大枝近平展;小枝圆柱形或微呈四棱;冬芽不显著。雌雄异株, 少同株。球果当年、翌年或三年成熟, 珠鳞发育为种鳞, 肉质, 不开裂;种子1~6粒, 无翅;子叶2~6枚。原产于我国内蒙古及沈阳以南, 南达两广北部, 西南至四川省西部、云南、贵州等省, 西北至陕西、甘肃南部均有分布。西藏有栽培, 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圆柏属于喜光树种, 较耐荫。喜凉爽温暖气候, 忌积水, 耐修剪, 易整形。耐寒, 耐热。对土壤要求不严, 能生长于酸性、中性及石灰质土壤上, 对土壤的干旱及潮湿均有一定的抗性, 以在中性、深厚而排水良好处生长最佳。圆柏是最适应干旱环境的, 在干旱地区, 它们常取代其他植物。圆柏作为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 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寿命长, 可达百年以上。对多种有害气体有一定抗性, 是针叶树中对氯气和氟化氢抗性较强的树种。对二氧化硫的抗性显著胜过油松。能吸收一定数量的硫和汞, 阴尘和隔音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景观生态功能、环境效益和资源价值, 目前在山西园林绿化、荒山绿化、高速公路绿化等方面广泛应用。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样本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
研究地区太原市, 该市冬冷夏热, 年均气温为10℃左右, 一月均温5.1~-8.0℃, 七月均温23℃。年降雨量420~457 m L。
研究所涉及的圆柏居群分别位于楼前、广场旁, 在调查各样点雌、雄株花序空间分布及开花传粉规律的基础上, 调查各样点果穗空间分布特征。
2.2 样树及样地情况
对样地内圆柏进行测量, 确定样树的性状、树高、冠幅和胸径。挂牌标记 (见表1) 。
2.3 观察方法
将每株树均按东西南北4个方向, 平均分为上、中、下3个层次, 里外两层, 对果实空间分布观察。以分析不同地点的圆柏果实空间分布特征。
3 结果与分析
3.1 果实在树体的分布观察
3.1.1 圆柏果实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每样株按东西南北分, 南侧果实量>东侧果实量>北侧果实量>西侧果实量, 表现为南侧果实量最高, 西侧果实量最低。
植物只有在一定的光照下才能够正常生长。光照条件不但影响树的生长, 还影响枝条、花和叶片的质量, 从而影响果实分布。在树体光照良好的方向果实量远多于光照时间短、气温偏低的方向, 所以圆柏雌树果实量的多少与光照有一定关系。
3.1.2 圆柏果实层次分布特征分析
每样株按上、中、下3个层次进行平均分, 中层果实数>上层果实数>下层果实数, 表现为树冠中层果实数高于上、下层。
果实分布与花序在树冠上分布规律相一致, 即树冠中层花粉分布最多, 上层居中, 下层最少。对于树体上、中、下部而言, 越接近人体高度, 刺形叶越多, 雄球花生长量越少。这是由于当圆柏下部人来人往, 致使外界生长环境不良, 以防止外界损害因而多生长为刺叶, 刺叶雄球花量少于鳞叶, 所以树体下部花量较少亦为行道树下部花量少。因此下层结果数最少。
3.1.3 圆柏果实里外分布特征分析
每样株按里外两个方向分, 外层果实数>里层果实数, 表现为树冠外层果实数高于里层。
这种结果也是由于光照的原因, 外层接受的光照较里层多, 因此外层结果量多于里层。
3.2 不同居群中样株果实量的比较分析
果实中种子产量高低与授粉、花粉萌发及花粉管伸长、受精和胚胎发育的整个过程密切相关[2]。由于果实从花芽分化到成熟要经历漫长的发育过程, 因而容易受到不良气候、生态和生理等因素的影响, 并危及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3]。光照条件、土壤水分、土壤有机质、周围环境条件栽植密度对果实数、坐果率有综合影响。楼前圆柏的果实数>广场旁圆柏果实数。周围小环境对花序分布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圆柏种植在楼前, 楼体对冬季的西北风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圆柏南面没有大型建筑物, 而种植有雪松、泡桐等树木, 夏季可以适当降温, 所以该树所生长的小气候良好, 不会过于炎热或寒冷, 适宜圆柏生长, 所以果实分布较为规律。
树位于广场南北道上, 周围种植有丁香、珍珠梅等。树体西面种植大量毛白杨, 东面、南面、北面还有近同等高度的圆柏, 树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较大使该树一部分处于阴影中, 致使光线不充足、温度偏低, 所以该树结果量少。
4 圆柏果实空间分布特征实验的讨论与结论
4.1 果实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果实分布的因素
裸子植物要实现种的繁衍, 必然要经历开花、传粉、受精、胚胎发育和果实形成这几个密切相关的过程。花、果、种子在树冠上的分布自然体现了植物生殖过程适应环境条件的生殖策略。圆柏果实在树冠上的分布, 实质上反映了种子在树冠上的分布规律, 均表现出与花序在树冠上分布规律相一致, 即树冠中层果穗、种子量最多, 上层居中, 下层最少。这与胡杨种子主要分布于树冠上部略有不同。树冠东西南北南相比较, 南侧果实量>东侧果实量>北侧果实量>西侧果实量, 光照影响花的成果率及其果穗量在树冠各层次上的分布比例, 进而影响树冠各层次上的种子量。单株果实大部分分布在树冠的中层, 除与雌花主要分布在树冠中层有关之外, 还与中层花占据开花、传粉的有利时间及空间有很大的关系[4]。对圆柏雄花物候的观察结果表明, 雄花在树冠上的开放次序均是从顶部向基部依次开放, 因此树冠中层的雌花即便是还没有发育成熟, 具有较大表面积的雌花柱头在时间上也是最早能够接受到花粉的, 即使是遇到了低温等恶劣的气候, 5~6 d的花期也足能保证接受到雄树中层花粉而顺利完成受精作用;但上、下层依次开放的雌花这种竞争优势就较低, 这可能是上、下层花的成果率较低的原因之一。此外, 圆柏雄花序主要集中于树冠中部。花粉浓度的方位与主风方向有关, 在树高范围内, 花粉浓度有由下至上增加的趋势, 当大气相对湿度低于75%, 风速大于3 m/s, 花粉易散出, 也易抬升。并且, 占据较高花位的雌花可减少其他树冠对传粉的屏障作用, 从而易接受来自各个方向的花粉, 以保证较高的受粉受精效率。同时, 树冠中上层的雌花在完成受精作用进入果实发育阶段, 对光及营养物质的需求也具有最大的竞争优势, 这可能是下层花的成果率较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其次是气候条件的变化、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量低以及林分密度大、营养竞争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会影响果穗在树冠各层次的比例。
4.2 果实数量特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植物在其生活史中, 总是对外界环境做出不同的响应, 进而改变其生理生态特性, 以维持和扩大种群[5], 从植物果实的生殖策略来看, 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 一是果实数量和质量的变异, 二是种子大小的变异, 三是种子数量的变异。
从同一种的不同层次来看, 圆柏各层次间上中下果实量差异显著, 单株种子量相应发生改变。
从同一种的不同方向来看, 圆柏各个方向东西南北果实量差异显著。
从同一种不同居群间来看, 不同环境中的圆柏结果量也不同。
5 结束语
通过对圆柏果实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结果如下。
1) 圆柏果实在树冠上的分布, 均表现为树冠中层最多, 上层居中, 下层最少, 这与雄花在树冠上的分布、花粉云的密度、果实发育对光及营养物质的需求有关。
2) 同一个种不同居群间比较, 圆柏各居群间单株果实数差异显著。通风、能见着光、未铺装的地点果实量明显居多, 这表明圆柏果实数量性状, 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3) 圆柏果实主要分布在树体的表面, 这于光照有一定关系 (见图1、图2) 。
4) 圆柏果实着生部位。果实着生于鳞形叶、刺形的叶腋间, 而且生长在鳞形叶腋间的多 (见图3、图4) 。
参考文献
[1]王健, 魏刚, 刘昌迎, 等.银杏枝、花、种子在树冠上的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 2000, 11 (2) :185-189.
[2]刘建平, 周正立, 李志军, 等.胡杨、灰叶胡杨果实空间分布及数量特征研究[J].2005, 25 (3) :336-343.
[3]张华新, 沈熙环.林木种子园生殖系统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 2002, 38 (2) :130-134.
[4]张艳敏, 魏岩, 严成.亚麻叶碱蓬的物候及结实格局[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0, 33 (3) :187-191.
记忆的果实 篇9
他央了数次之后,她终于动身,拖着重重的相思与满腔的柔情,去千里之外他的城,是第二次相见。
短短的一周而已,他们的爱情就成了怒放到极致后迅速败落的花。
分手,相互消息杳无,一些静谧的时刻,一些午夜梦回里,她会想起他,然后美丽的忧伤遍地弥漫,他的不好都被记忆善意地剔掉了。
一年年过去,她调往另一座城市,很偶然地,在当地电视节目中看到了他,前尘往事滚滚而来。然后,从网上搜到了他的博客,知道他是毕业后分到了这座城市,在电视台做一档谈话节目的主持人。
和一位了解她爱情往事的朋友说了,朋友说你快去找他。
她说相见不如怀念。
然后的日子里,她偶尔去看看他的博客,或是看他在电视里谈笑风生,觉得这感觉真好,那些放不下的逝爱,最好的姿势就应当是这样吧:我在看你,你却不知。
再后来,朋友告诉她,他不值得她这样深情,不仅是因为当年他负了她,最重要的是,他已不记得她了。
她笑,告诉朋友,现在对他,不是深情而是感激,因为是他的出现让她的那段青春岁月精彩而丰盈。她也不会因他的忘却而感伤而愤怒,倒有了些窃窃的庆幸和惭愧。
因为,他路过她人生时,成了她记忆谷仓中的一颗果实;而她,途经了他的人生,却片叶不曾留下,像一棵荒草,兀自地生又兀自地湮灭在飞尘里,此后岁月里,她对他,再也没有半点给予。她一个人的怀念也就成了对他悄无声息的单向掠夺。
人生不过是场记忆,所以,在能爱的时候,尽情去爱吧,在可以深情的时候,请使劲深情。收获一颗记忆的珍珠,总比经年之后的蓦然回首里满目苍茫要好过千万倍。
如何提高甜樱桃的果实品质 篇10
1. 树势
甜樱桃开花坐果期间 (也就是转变到新叶碳水化合物生成的营养转换期为止) 树体营养主要作用于果实细胞分裂, 细胞增大, 在养分转换期前, 如果树体贮藏营养不足, 则影响新叶发育, 不能顺利进行营养转换, 新叶合成的碳水化合物不能保障树体均匀着果, 对果实发育造成较大影响。6月上旬甜樱桃新梢仍然生长旺盛, 其果实亦6月成熟,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出现重叠, 树体养分消耗量非常大, 容易引起树势衰弱, 影响果实产量及品质。
2. 树龄
幼树3年生以后开始进入初果期, 此阶段枝叶繁茂, 营养生长偏旺, 果的色泽虽好, 果个往往小于品种固有性状, 风味品质稍微低下。6~7年生后, 随着结果量的增加, 树势缓和, 当叶果比达 (3~4) ∶1时, 果实能够表现优良品种固有的特性。树体进入衰老期后, 树势渐弱, 总叶面积减少, 果实逐渐小粒化, 色泽衰退, 品质低下。
3. 结果量
长果枝基部多数花芽、短果枝的侧花芽及花束状短果枝的花芽, 一个花芽可着生1~4个果, 连续2~3年超载结果, 叶果比明显不足, 枝芽发生枯死, 树势明显衰弱。
4. 氮素施用量
氮素促进营养生长, 增强树势, 也利于果实生长发育。氮素不足枝细叶薄, 影响果实发育;氮素过多枝叶徒长引发生理落果剂裂果。
5. 气候
甜樱桃向寒冷地带推广栽植, 低温危害普遍较重, 开花后至幼果阶段1℃是霜冻害的危险温度, 霜害不仅减产, 而且使果实品质低下。此外, 树体受不良气候影响易得胴枯病、日烧及流胶病, 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果实在着色期遇到降雨容易裂果, 特别是硬肉品种, 裂伤严重, 轻则影响外观, 重则失去商品性。6月份收获期多雨多湿容易患果实腐败病及灰星病。
二、提高果实品质的技术措施
1. 合理修剪控制树势
保持树势中庸, 避免树势过强过旺。树势偏强的应采取缓势修剪措施, 将辅养枝及其他长枝拉至水平, 将部分竞争枝拉下垂或从旺枝基部扭伤, 适当加大各骨干枝角度。对大枝可采用疏除或缓放的方法, 对中上部密集大枝分期分批疏除。还可以采用刻芽或环割促进花芽形成, 及早结果, 以果压势。春季落花后喷布一次150~200倍的BPO, 果实采收前再喷布一次200倍的BPO。控制施肥量也可控制树势。树势弱的应采用助势修剪法, 各主干枝开张角度不宜过大, 多留枝, 特别是多留长枝。长枝以轻、中短截为主, 抬高枝角, 加强肥水管理, 增强树势。
2. 延长结果年限, 防止树体早衰
合理控制结果量, 避免连年超负荷结果。花芽多的年份通过剪枝控制总花芽量, 促进营养生长, 做果率高时进行疏果, 以花量的15%~20%的坐果量为宜。果实着色期到收获期禁止施用氮素肥料。花芽少的年份, 要以轻剪缓放为主, 多留果, 以果压势。
3. 适地适栽
选甜樱桃适宜的地区进行栽植,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甜樱桃对光照、气温条件要求较高, 适宜栽植的地域比较窄, 幼果期没有霜冻, 6、7月份晴多雨少, 夜温低下的地区最为理想地区, 而且果实品质高。经试验可以进行温室生产的北方地区, 可以进行大规模温室生产。
4. 建棚防雨控裂果
金州新区从2002年开始实行政府补贴, 鼓励甜樱桃种植户建防雨棚, 避免了因雨水过多造成损失, 保证了果实品质, 提高了经济效益, 而且还能延长收获期。
5. 选用抗病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