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产中常见问题

2024-10-29

玉米生产中常见问题(精选12篇)

玉米生产中常见问题 篇1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仅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二位, 玉米也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 成为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 常年种植面积3000多万亩。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生长发育不良、果穗结实不良、多穗、空杆、分蘖等问题, 笔者依据多年工作实际经验, 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

1 玉米生长发育不良的原因与解救办法

玉米生产中引起生长发育不良的原因有除草剂药害引起不长、玉米粗缩病 (或矮花叶病毒病) 引起不长、玉米苗枯 (根腐) 病引起不长、玉米烂心引起不长、玉米丝黑穗病引起不长、根部害虫引起不长几种原因。

1.1 除草剂药害引起不长

玉米在喷了苗后茎叶除草剂以后, 发黄、不长, 高度不及正常株的一半, 用追磷、钾肥的方式也不见效, 另外严重田用解毒剂也不见好转。可见药害是较严重的。分析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是施用除草剂期间的高温干旱气候, 玉米对药的降解受影响, 玉米受除草剂抑制而不长。

解决办法:施用速效氮肥并浇水一次, 叶面喷解药害的爱多收或云大-120+微肥 (含锌) +1%尿素液, 7天1次, 用2次。或绿风95+爱多收, 以解药害促生长。

1.2 玉米粗缩病 (或矮花叶病毒病) 引起不长

发生粗缩病的植株矮化不长, 叶色深绿。而矮花叶病毒病植株心叶有黄条, 也矮化不长。玉米粗缩病株发生不会是全田, 以靠道边杂草多的地方病株多, 田间高矮不齐。

解决办法:拔除病株, 以防后期感染。为避免再种玉米时发生病毒病, 应用种子重量0.2%病毒A药剂包衣。玉米1叶1心期, 用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加杀虫剂喷雾预防发病。

1.3 玉米苗枯 (根腐) 病引起不长

玉米发黄, 矮化, 田间有那么几垄, 施肥和浇水也不见好转, 根以坏死。这是玉米苗枯 (根腐) 病引起植株异常不长。最近几年, 玉米苗期根部发生病菌危害的情况加重, 受害后首先主根坏死, 次生根少, 因此玉米没有有效的吸收, 植株就发黄不长。

解决办法:灭菌促根。用恶毒灵+爱多收灌根, 7天1次, 连续2~3次, 叶面喷绿风95或农状员或海绿素等营养加调节的叶面肥。

1.4 玉米烂心引起不长

玉米烂心, 阻碍玉米抽穗。部分农民认为是真菌引起的病害。而根据研究近年的玉米烂心是病虫危害引发, 由于蓟马和瑞典蝇在玉米心危害导致叶片破损和畸形, 复合了细菌而发生腐烂。

解决办法:10%吡虫啉1000倍+农用链霉素500倍+锌肥向心里灌药, 7天1次, 连续2次, 杀虫灭菌和恢复生长

1.5 玉米丝黑穗病引起不长

而部分丝黑穗病株会表现植株矮化, 株形似玉米粗缩病, 不能抽穗, 这是玉米丝黑穗病的另一种病症。

解决办法:拔除病株, 集中烧毁。再种玉米用克-立克秀种衣剂拌种。对瘤黑粉病株, 如果雌穗全穗不结粒马上拔除并烧了, 可以喷施烯唑醇、戊唑醇等灭菌以防再侵染, 还兼治中后期叶部多种病害。

1.6 根部害虫引起不长

玉米发黄, 仅一尺来高, 根不发新根。检查根上生了白粉虫。发生的是耕葵粉蚧。玉米根部有7~8头似瓢虫的黑褐色虫子, 这种虫的土中有很浓的臭味。发生的是麦根蝽, 也叫根土蝽。发生了麦根蝽的玉米地苗黄小, 好像缺水缺肥, 田间高矮不一, 严重的玉米苗萎蔫死亡。

解决办法:施用地达颗粒剂2400~2600g/亩, 或亩用48%乐斯苯乳油500mL对水灌根。叶面喷施1%尿素液+爱多收或云大-120+微肥 (含锌) 2次。

2 玉米果穗结实不良的原因与对策

2.1 果穗结实不良形式

玉米缺粒表现为多种形式, 一是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子粒, 穗形多向缺粒一侧弯曲;二是果穗子粒少, 呈散乱分布;三是果穗顶部子粒细小, 呈白色或黄白色, 称为秃尖, 严重的秃尖可占果穗的一半以上。

2.2 果穗结实不良原因

1) 营养不足。施肥时氮磷钾配合不当, 不施或少施有机肥和微肥, 尤其是土壤中磷肥、硼肥不足;玉米生育中后期水分不足, 尤其是玉米开花灌浆期缺水脱肥, 影响有机质的制造与运转, 使玉米吐丝较晚, 田间花粉减少, 花粉、花丝寿命缩短, 致使玉米秃尖缺粒;种植密度过高、个体营养不良, 也易造成空棵、秃尖、缺粒。

2) 高温干燥。 (1) 对花粉的影响:在花粉发育期间, 如遇到干旱或高温条件, 一部分花粉败育, 使花粉数量减少, 生活力减弱, 甚至完全没有受精能力;一部分花粉粒分裂不正常, 形成畸形花粉粒, 影响受精, 形成空粒, 或受精后子房在中途停止发育, 或灌浆过程中胚乳生长停止, 形成瘪粒;花粉发育成熟后, 在高温或极度干旱的条件下, 花粉的生活力很容易丧失。据测定温度为20~26℃、相对湿度为66%~86%的田间条件下, 花粉在6h内生活能力较强。温度低于18℃和高于36℃雄花不开放。 (2) 对花丝的影响:开花抽丝期是玉米的水分临界期, 对缺水特别敏感。在干旱高温条件下玉米缺水, 影响雌穗发育, 延缓雌穗抽丝, 造成授粉不好;抽丝之后干旱高温容易使花丝枯萎丧失生活能力, 造成花粉在柱头上萌发困难;或萌发后由于花丝表面不能供给充足的水分, 导致花粉管到达子房的速度减慢, 授粉后仅有少量受精, 最后结实率不高。

3) 阴雨连绵。阴雨天气空气潮湿, 花粉易吸水成团, 影响散粉、授粉或花粉粒吸水过多而破裂而亡;未授粉的花丝不断伸长下垂, 使外层花丝遮住里层花丝, 授粉率低;光合作用低下, 有机物质积累少, 个体发育不良, 穗分化受阻, 造成缺行缺粒的发生。

4) 大风。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 花粉的传播、授粉是依靠风来实现的, 开花授粉期间, 无花粉授粉期间, 无风或者风力太大, 也会造成玉米授粉不良形成缺粒。

5) 病虫害的发生程度。玉米各种病虫都可能影响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 致使玉米生长不良, 尤其是玉米蚜虫在玉米抽雄时开始大量发生, 致使玉米不能正常地开花授粉, 造成秃尖缺粒。

2.3 果穗结实不良的防治措施

1) 科学运筹肥水。在肥料运筹上, 按照每生产100㎏子粒需施纯氮3㎏、磷1㎏、钾3㎏的规律, 施肥的原则是巧施种肥、重施大喇叭口肥、补施花粒肥。在水分运筹上, 做到施肥后立即浇水, 以充分发挥肥效, 合理密植, 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平衡。

2) 改善田间小气候。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利用畦灌、喷灌和根外施肥降低田间的气温, 提高田间大气的相对湿度以改善田间小气候, 减少高温干燥对玉米的危害。

3) 人工辅助授粉。一是集中收集花粉, 选鲜花丝逐株授粉;二是拉绳法, 每隔5~6垄两人拉绳, 顺着行间走动, 让绳子搬动雄穗, 使雄穗摇摆散粉;三是摇株法, 将有花粉的植株摇动授粉。授粉时间在8:00-11:00进行, 一般进行2~3次即可。

4) 剪短花丝, 应将花丝剪短, 留1.5~2㎝, 使花丝呈馒头或马蹄状, 达到前短后长互不影响, 有利于授粉, 减少秃尖和缺粒。

5) 病虫防治。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可防治地下虫和苗期病虫害。

3 玉米果穗的“多穗”原因与防治

3.1“多穗”表现形式:

一般表现为“手指”穗和多穗。在植株中部的同一茎节 (叶) 处同时长出多个小穗, 形似手指状, 基本不结籽, 成为“手指”穗;单株多穗是玉米品种的一个特性, 单株有效穗数为1.6-2.0的品种, 叫双穗品种;单株有效穗数为2.01以上的品种, 包括单杆多穗和多杆多穗, 叫多穗品种。但若连续在不同的茎节处抽出太多的果穗就属异常。

3.2“多穗”形成原因:

1) 遗传特性:从玉米的生育规律看, 雌穗又称果子穗, 为肉穗花序, 玉米除茎秆上部5个节外, 下部每个节的叶腋处都有腋芽, 即雌穗原基, 如果外界环境条件具备, 都有形成果穗的可能, 但一般只有上部第6、7、8节的腋芽能发育成果穗。

2) 严重干旱:玉米原产热带, 属短光照作物。在异常气候条件下, 雌雄穗分化阶段, 如拔节前严重干旱, 造成果穗主轴停止发育从而使果穗柄 (短缩的茎秆) 上的潜伏芽萌动发育形成了“手指”穗。当“手指”穗抽丝时雄穗则到了散粉末期, 此时基本无花粉供应从而结实很差。

3) 低温寡照:主要发生在早春和保护地种植的玉米。低温过低, 阴雨连绵, 光照不足, 导致有机营养不足, 雌穗花丝吐丝不畅或雄穗不能正常开花散粉, 影响授粉、受精。导致第一果穗不能正常成穗, 因此, 多余营养供给下一个果穗发育, 若第二个果穗仍然不能正常授粉, 营养又供给再下一个果穗发育, 即使后期果穗正常发育, 田间已无花粉可授。因此, 都不能结实而形成了多穗现象。

4) 大肥大水:穗发育阶段土壤养分太足、水太多, 即大水大肥使茎节上的多个腋芽萌动发育, 形成了多苞现象。只要是在玉米雌穗分化阶段, 若水肥充足, 过多营养物质植株无法消耗, 就有形成多穗的可能。若散粉期遇雨, 花粉吸水破裂不能正常授粉, 也会造成多花丝空杆现象。

5) 病虫危害:玉米螟、蚜虫及玉米叶斑病等危害, 也会影响玉米果穗的正常形成, 造成多穗现象。

6) 品种多穗特征:如一些鲜食玉米品种, 在生产当中使用这些品种时, 为避免受到损失, 应在吐丝期, 及早去除无效穗。不同品种适应区域不同, 要求的栽培条件也不同。因此, 要因地制宜, 根据品种特征特性, 确定合理的栽培密度和管理措施, 以防止多穗和空杆现象的发生。

7) 区域条件差异:不同品种适应区域不同, 要求的栽培条件也不同, 不能搞一刀切。否则, 就有出现多穗的可能。

3.3 防治措施

1) 因地制宜:选用适宜的品种种植。严格依据气候区划科学地确定播种期, 适期早播, 使各生育阶段温度指标得到满足。

2) 早春和保护地种植:加盖地膜, 采用垄作, 增加光照即通通透性, 选用透光性好的材料。

3) 合理密植。

4) 合理施肥和灌水。

5) 把多余的果穗掰掉, 只留1~2个果穗为宜。

4 玉米生长出现的“空杆”现象

4.1 空杆发生原因

1) 营养物质供应不足。玉米吸肥力强, 需肥量大。玉米一生营养期长, 生物量大, 若营养物质供应不足, 就会增加空杆率。

2) 营养物质比例失调。三要素的比近似3:1:3。如氮素供应充足而缺磷或钾, 则造成植株叶色浓绿, 茎叶繁茂, 体内糖代谢受阻, 叶及茎杆内的糖分增加, 转运给雌穗的糖相应减少, 使得雌穗因营养不足而不能发育成果穗, 形成空杆。此外, 缺硼、锌会使玉米植株花器发育受阻, 不能正常受精, 导致植株生长萎缩, 输导系统失调, 最终形成空杆。

3) 水分供应不合理。生育过程中遇高温干旱, 特别是拔节到抽穗期过分干旱, 会使玉米提前抽出雄穗, 而雌穗花期延迟, 影响正常授粉, 造成空杆或缺粒。

4) 低温阴雨。由于玉米抽雄散粉期遭受阴雨, 花粉吸水破裂或粘着成团, 丧失散粉能力, 使得产量骤减, 空杆率能达到30%。

5) 密度过大, 通风透光不良。田间郁蔽, 光照强度减弱, 光合产物减少, 导致单株穗数减少。另外, 植株间的互相遮蔽会引起雌穗花丝发育不良, 不能很好授粉。

6) 病虫害。一是玉米大、小斑病、黑粉病、玉米螟的为害, 二是灰飞虱传播的玉米粗缩病, 可直接导致玉米植株畸形而不能抽穗, 或雌穗畸形而不能正常授粉结实。

4.2 空杆的防治措施

1) 选用良种。选用丰产、品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

2) 种子处理。有较好的杀虫和灭菌作用, 或使用包衣种子。

3) 肥料运筹上要科学施氮肥, 普施磷、钾肥, 补施硼、锌等微量元素。在追肥上要轻施苗肥, 巧施拔节肥, 重施攻苞肥, 酌施粒肥。

4) 合理密植。根据不同的品种, 结合当地的土质、茬口、施肥水平等环境条件确定种植密度;

5) 合理灌溉。玉米是一种需水较多的植物, 拔节到抽穗开花田间持水量须保持在65%~70%;孕穗到灌浆须保持在70%~80%。如土壤持水量低于这一水平, 就要及时灌水。

6) 防治病虫。

5 玉米产生分蘖的原因及对策

5.1 玉米的分蘖是否影响产量

一般大田玉米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收获籽粒, 玉米植株产生的分蘖会消耗植株体内的有机营养, 并削弱主茎的生长发育。另外, 由于玉米的大部分分蘖最终不会形成结实果穗, 即使能够结实也只是形成一个小的顶生果穗, 而且很容易受到病虫的侵害, 基本上没有多大收获价值。因此, 分蘖肯定会对玉米的籽粒产量造成一定影响。但如果生产目的是为了收获整株秸秆作为家畜饲料, 那么苗期形成的分蘖对玉米群体生物产量则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5.2 玉米产生分蘖后应该怎么办

作为大田粒用玉米生产, 田间出现分蘖后应该尽早拔除, 拔除分蘖的时间越早越好, 以减少分蘖对植株体内养分的损耗和对生长造成的影响。拔除分蘖的时间以晴天的上午9点至下午5点为宜, 以便使拔除分蘖以后形成的伤口能够尽快愈合, 减少病害侵染和虫害为害的机会。但是, 作为青贮玉米或青饲玉米生产的地块, 田间出现分蘖以后, 可以不拔除。

玉米生产中常见问题 篇2

作者:崔艳君,袁德华,周云峰来源:《河北农业科技》2008[15]文章加入时间:2008-8-1

5摘要: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平泉县玉米产量及品质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农民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但生产中仍旧存在诸多问题,为了确保玉米产业健康稳步发展,本文针对目前平泉县玉米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对策,以期实现玉米生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完整统一。

平泉县是个农业大县,地处燕山东端沉陷带,是冷凉山区玉米一年一作种植区,无霜期100 ~ 145 d,≥10℃积温2 560 ℃ ~ 3 350 ℃,种植区海拔450 ~ 800 m,降雨量平均为523 mm,形成了县北高寒冷凉、县中温和、县南温暖的三个不同生态类型气候区。全县年平均玉米播种面积2.67万 hm2左右,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5%,耕地大部分为丘陵旱地。十年九旱,气候冷凉,无霜期短,土壤瘠薄,是制约该县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面对玉米生产共性限产因素,经不断研究、探索实践,总结出了适合平泉玉米生产发展的组装配套栽培技术,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安全稳步发展。玉米生产的现状及特点

1.1 玉米生产的区划布局与主推技术。平泉县的玉米生产按气候类型可划分县北冷凉区,县中温和区和县南温暖区。北部气候冷凉,无霜期100 ~ 125 d,≥10℃积温2 650 ℃ ~ 2 850 ℃,同时受春旱的影响,使有限的热量不能充分利用,使近0.67 hm2玉米产量低而不稳,因此,在这一区域重点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和早播促熟技术。中部气候温和,无霜期125 ~ 135 d,≥10 ℃积温2 850 ℃ ~ 3 200 ℃,土壤肥沃播种期大风干旱制约着玉米产量的提高,重点推广旱地玉米机械播种保苗技术。南部气候温暖,无霜期135 ~ 145 d,≥10 ℃积温3 200 ℃ ~ 3 350 ℃,地势平坦,热量充足,农田水利条件较好,重点推广玉米、小麦间作技术。针对以上三类不同生态类型气候区,不断建立试验示范区,采取试验、示范、推广滚动式前进的方式,抓好中心试验、广泛布点,点面结合,在试验、示范区中获得信息反馈,以不断完善组装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1.2 玉米种植规模、产量及效益。平泉县从1990年至今一直是河北省地膜玉米面积最大的县,年平均种植500 hm2,平均每667 m2(亩)增产285 kg,出现了万亩地膜玉米万亩超吨,十万亩玉米亩产超850 kg的典型,2003年创下了0.15 hm2地膜玉米产量达1150 kg/667

m2 的全省最高单产纪录。从2001年始玉米播种面积稳中有增,由2001年2.18万hm2增加到2007年2.82万 hm2,年平均玉米总产占粮食总产的75%。近年来,由于各种增产、增收、提质技术的普及推广与创新,玉米单产有了显著提高,平均单产突破540 kg,比90年代平均每667 m2增产130 kg,增幅32%,每667 m2增效益近200元。

1.3 推广组装配套实用技术。从70年代推广玉米杂交种开始,经历了5次品种的更新换代,单产稳步提高,总产不断提升,品质不断优化,平均单产由过去的200多kg提高到目前的540多kg,每667 m2 产量翻了一番多。从80年代起,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杂交种的普及推广,玉米地膜的覆盖(1986年北部冷凉区大面积推广地膜玉米,有效积温增加250 ℃ ~ 300 ℃,使作物的生育期普遍延长),单产和总产显著提高。到了20世纪90年代,紧凑型玉米杂交种不断涌现与推广,针对县域三个类型气候区的不同生态立体条件,通过多年的研究,探索与实践,组装了适宜本地推广的五大生态类型区的玉米高产配套技术:一是冷凉区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配套方案为选用生育期128 ~ 130 d的紧凑型品种,播期4月15 ~ 20日,密度4 000 ~ 4 500株/667 m2;二是春旱区玉米机械化耕作综合栽培技术,采取以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深施肥为核心的综合增产技术,机械播种要在5 cm地温稳定在7℃ ~ 8 ℃时抢墒进行;三是水浇地玉米集约化栽培技术,技术措施概括为“一优二改三度”。一优:选用生育期130 ~ 140 d的紧凑型优良品种,二改:一改不合理施肥为配方施肥,二改大水漫灌为节水灌溉。三度:提高种植密度、提高整齐度和提高农机化作业程度;四是间(套)作玉米模式化栽培技术,栽培技术基本等同于井灌区玉米集约化栽培技术外,重点推广“玉米小麦1.5 ~ 1.8 m一带间作套种大豆”模式,充分利用行带、边行优势,提高产量;五是涝洼地玉米增温改土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在春玉米区分布着成方连片的洼地,地下水位深于2 m的地块可种植玉米应用秋耕冻垡,春耕晾墒,修小型台田,掺施沙子等技术改选,可提高产量300 ~ 500 kg。

1.4 政策扶持与技术创新,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在推进玉米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技术的创新,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再加上国家、省、市商品粮食基地建设、粮食丰收工程、沃土工程、旱作农业工程、坡改梯工程、植保工程、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和扩展,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使农业生产的外部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全县玉米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 298元,比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 931元增加367元,增幅12.5%。

1.5 龙头企业的壮大发展,带动了玉米产业的快速攀升。近几年,平泉县粮食商品率不断提高,由1990年的30%提高到2007年的85%。粮食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粮食生产形成了基地+公司+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平泉境内国有大型企业 —— 承德避暑山庄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由于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企业自身的创新发展,由原来年生产酒精3万t,DDGS蛋白饲料1万t提高到年生产酒精10万t,DDGS蛋白饲料10万t,由年转化玉米10万t增加30余万t,再加上畜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使得县域及

周边地区专用玉米基地稳步扩大,品种的更新步伐大大加快,高淀粉和饲用专用玉米区域化种植已逐步形成,2008年县域播种高淀粉玉米达1.67万hm2,饲用玉米2 000 hm2,玉米调优面积达66.7%,通过龙头企业的拉动,为玉米吸纳先进技术创造了条件,从而大大加速了玉米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

2.1 耕地面积减少,人口增加,人地关系日趋紧张。根据统计资料的详实数字显示,1995年末全县耕地面积为4.76万hm2,到2007年已减少到4.31万hm2,与此同时平泉县农业总人口由39.2万人增加到41.4万人。人口增加和耕地减少导致人地关系紧张,全县人均耕地由1995年的0.12 hm2下降到2007年的0.104 hm2。今后随着人口增加,资源开发,经济基础发展的速度加快,以及农业内部结构的不断调整,工矿、交通、水利、城乡建设等各类非农用地的需求不断增长,耕地面积将会持续减少。

2.2 农业科技含量低,生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投入产出比有待提高。

2.2.1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由于体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推广网络线断网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主要表现在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转行搞行政,农技队伍知识老化陈旧,继续再教育发展缓慢,服务手段严重滞后,缺乏必要的推广经费和试验、示范基地,工作效率低,无法应对现阶段各种农作物发生的疑难病症,影响了玉米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2.2.2 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率不高,制约了玉米生产发展。县北冷凉区地膜覆盖,县中温和区机械化栽培,县南温暖区间种套作技术虽然增产增收效果明显,但还有大部分耕地属传统栽培模式,靠天吃饭现象严重;在施肥上还不能实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重无机、轻有机,重氮磷肥、轻钾锌肥,病虫害防治上该防时不防,重症才治的现象普遍存在。

2.3 种子市场多、乱、杂,骨干品种不突出。近几年来,由于种子行业的进一步改革,种子企业为了抢占各自的市场,纷纷打造自己的种子品牌,在市场上各自为战,甚至未审定品种进行公开宣传推广,导致品种多乱混杂。

2.4 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影响了玉米生产的再发展。由于平泉县的特殊自然条件,全县大部分为丘陵旱地,并且土壤瘠薄,十年九旱,气候冷凉,无霜期短,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差,对全县玉米生产极为不利,虽然平泉经过国家商品粮基地县、河北省旱作农业、粮食自给工程的建设,使玉米生产能力有所改善,但资金少,投入不足,杯水车薪,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5 机械化程度低,比较效益低下,影响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平泉县的绝大部分乡镇农民仍然处在手工劳作、畜力耕作或小型机械播种的传统方式中,劳动生产力低下,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方式难以形成,再加上农业生产资料等一系列农用物资价格的上涨,造成了农民投入增加,产出较低,种田积极性受到了影响。

2.6 粮食品质次,优质粮种植布局分散,生产不规范。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但由于农田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农民缺乏中长期的发展规划,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重产量、轻质量,生产粗放,种植分散,播种、施肥、管理、收获不规范,优质粮种植混打混收,导致市场竞争力弱,难以发挥粮食优质优价增效的目的。对策

3.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玉米生产的综合能力。

3.1.1 要以提高农业抗旱能力为重点,突出解决农业用水问题,集中力量保护好原有水利配套设施,加强中小型水利工程后续建设,发展节水农业;以旱井集雨为主攻方向,抓好节水渗灌、滴灌、喷灌等重点工程。

3.1.2 抓好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工程,针对平泉县丘陵旱地地块小的特点,一方面要引进中小型的机械设备,用于耕地、耙耢、化肥深施、铺膜、播种等项作业;另一方面,要让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第二、三产业,剩余的土地采取租赁承包的方式,把小地改造成大地,机械化作业,提高效率。同时,要利用大型机械强化坡改梯田地及涝洼地改土等项农田作业,为玉米生产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3.1.3 种养结合,组建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地力培肥体系,采取雨养地耕作,合理轮作,作物搭配间套作等种养结合方法,提高地力,达到增产、增收、增效、提质的目的。

3.2 强化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形成多元化种植格局。玉米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良,关键在于优良新品种的引进和示范推广力度,在积极引进新品种加强试验、示范的同时,对筛选出适宜于当地种植的新品种要加大力度推广,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步伐,提高良种覆盖率。在加快新品种引进的同时,由目前单一种植普通玉米转变为高油、高蛋白、高淀粉及特用(专用)玉米齐头并进的多元化玉米种植格局。如鲜食甜玉米、糯玉米,食品原料及饲料用高油和高蛋白玉米、工业用高淀粉玉米,蔬菜食用笋玉米,爆裂食品玉米、青贮饮料的青贮玉米。

3.3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整体科技水平。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技术培训体系,病虫预测预报防治体系,农业气象体系等建设,完善科技成果通向农业生产的桥梁和纽带,在试验、示范工作中县、乡两级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落实专用土地开展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管理上由县乡村三级科技人员统一管理,同时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特定的品种生理特性及所需的生态、土壤条件,研究制定相应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做到良种和良法有机结合,降低玉米生产成本,提高种植的比较效益。

3.4 坚持依法行政,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要根据国家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基本农田保护措施,同时加强对土地开发项目的严格管理,禁止一切乱征滥用耕地行为,形成严格的政策体系,同时开展玉米“丰产杯”竞赛活动,对开展竞赛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进行奖励,带动产业及资源的合理利用。

3.5 强化质量监测体系,加快玉米无公害生产进程。完善和实施优质无公害玉米地方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建立玉米无公害生产监测中心,为农户和企业提供公正、权威的质量标准。选择一些条件好的乡镇率先进入无公害生产试点,逐步建立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动全县玉米无公害生产的发展。2008年平泉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0.67万hm2,建设国家级玉米高产示范区66.7 hm2,以此带动了全县玉米产业的发展。

3.6 健全玉米产销信息网络,促进订单生产发展。建立健全玉米产销信息网络,加强玉米产前、产中、产后信息服务,避免产业盲目无序发展。逐步实现各品牌营销对路网络链条,有效解决农民“卖粮难”和“优质不优价”的销售问题,促进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3.7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农业大县,农民收入相当一部分来自种粮收入,因此各级政府要把粮食生产作为重点支持的产业来抓。目前,虽然粮食价格有所提升,但我们应清醒认识到中国9亿农民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上所做的贡献,政府应在粮食生产上继续加大实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综合直补”、“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出台一些激励优质专用玉米生产的相应政策,如设立农业新技术,专、优、特玉米生产基地建设专项基金等,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发展。

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3

1.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

1.1玉米品种问题 品种布局狭窄,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品种缺乏,单一品种种植面积过大,品种布局结构性风险增加;良种与良法不配套,不能充分发挥良种增产水平的最大化;品种单一化与多乱杂并存;不同品质品种混种混收,商品质量一致性差。

1.2生产技术问题 水肥投入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肥料以氮肥为主,磷钾及微肥施用少,施入养分不平衡;氮肥利用率低,容易引起环境污染;水分灌溉不及时,尤其是忽略后期灌水;玉米收获偏早。一般比正常成熟提早收获7~10天,直接减产10%左右。

1.3管理质量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的规模化扩张,农村劳动力发生大量转移,部分农民务农积极性降低,不愿在土地上多投入,认为“投工不如打工”,致使玉米生产传统的精耕细作管理逐渐丧失,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造成管理水平很不均衡,而新型的现代玉米生产技术体系尚未建立,玉米管理日益粗放,主要表现为:技术到位率逐步降低;分次施肥被“一炮轰”所代替;化肥深施变成了表面撒施;丰产水变成了救命水,灌浆水不旱不浇;定苗晚甚至不定苗。

1.4技术推广问题 技术推广人员素质低,知识更新慢;待遇低,不安于现状;闲杂事务多,技术推广时间少;设备落后,推广形式单一,效果差。

1.5气候状况问题 灾害发生频繁,玉米稳产性差。病虫害、旱涝、阴雨寡照、风雹等灾害时有发生,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从长期发展看,干旱对玉米的影响将日趋严重。

2.玉米增产对策

2.1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是玉米持续增产的战略措施。改良土壤的重要措施是深耕,降低土壤容重,加深耕层。培肥地力的重要措施是秸秆还田。

2.2因地制宜选用耐密品种,合理增加种植密度 因地制宜选择紧凑耐密型玉米新品种,充分挖掘良种增产潜力,淘汰松散型玉米品种,是玉米大面积高产的关键。种植紧凑耐密型玉米良种,可以增加株数、穗数,有利于高产。

2.3科学管理水肥 科学施肥。玉米施肥掌握“前轻中重后补充”的原则,大力推广玉米分次施肥技术。根据玉米生长发育特点,玉米一生要追施4次肥,按照施肥总量的10%、20%、50%、20%,分别追施在播种、拔节(播后25天)、大喇叭口期(播后45天)、穗期(播后60天)4个时期,称之为种肥、苗肥、穗肥、粒肥。追肥重点要放在穗期,壮秆促穗、争取穗大粒多。注意追施粒肥,保持绿叶面积,防止脱肥早衰,延长灌浆时间;科学灌溉。玉米一生要浇好三水:“蒙头水”在播种后浇,要保证浇匀、浇足,以提高出苗的整齐度和均匀度,而且对封闭型除草剂喷施效果好;“抽雄水”要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浇,这是玉米一生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为玉米需水临界期,此时干旱易造成“卡脖旱”;“灌浆水”在穗期浇,是玉米需水的第2个关键时期,此期干旱将导致严重减产。

2.4病虫草害防治 苗期害虫。播后出苗前,防治杂草的同时可混合喷施甲基异硫磷或辛硫磷乳油,以杀死还田秸秆残留的棉铃虫、粘虫和蓟马等害虫,7天后,喷施氯氰菊酯和氧化乐果混剂防治粘虫和棉铃虫等害虫,定苗后再喷一次上述药剂;穗期害虫。小喇叭口期(展开9~10叶),用辛硫磷颗粒剂掺细砂,混匀后撒入心叶,每株1.5~2.0克,或撒施杀螟丹颗粒剂防治玉米螟等钻蛀性害虫,而且对玉米后期叶蚜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化学杂草。播种随即喷施乙阿合剂,或二甲戊乐灵乳油+都尔乳油对水750升/公顷进行封闭式喷雾。

玉米生产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篇4

一、市场问题

1. 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7月份玉米到岸完税价格2362元/吨, 而我国销区批发价为1856元/吨, 价格如此悬殊, 是由于玉米转化酒精, 扩大了玉米的的用途, 造成玉米短缺。预计全球玉米增产0.5%, 而消费增加3.3%。

2. 国内市场:国内外玉米每吨差价506元, 引起国内玉米价格上涨, 同比上涨14.5%。

3. 反思:

阜蒙县年产玉米约3万吨, 如果在提高玉米单产上作文章, 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养猪业效益可观, 如果加大玉米转化力度, 又为农民增收找到了一条途径。

二、品种问题

1. 本地区主栽品种只有10个左右, 而市场上出现80余

个品种, 有假冒伪劣品种存在, 要加大整顿工作, 种植展示田, 从而解决“一物多名现象”。

2. 由推广机构出面, 建立试验田, 某一品种进入本地区, 先试验, 然后方能示范、推广。

三、密度问题

1. 本地区玉米实际密度平均只有2500株, 亩产达到500千克已是奇迹。

2. 玉米理想密度为3000株, 但由于春天地温低、种子的芽率低等诸多因素, 亩株数难以保证。

同时土壤肥力太低, 过密单产也难以保证。

四、土壤

土壤有机质含量太低, 不足1%, 近年农民又减少了农家肥的施用量, 使土壤有机质呈逐年下降之势。今年由于推广了免耕技术, 也就是秸秆还田, 土壤有机质开始增加, 面积虽小, 但为改良土壤提供了方向。

五、顶腐病问题

此病在我地区玉米幼苗时表现黄化, 中期很少发病。玉米幼苗黄化后, 生长缓慢, 减产80%。近年发病面积逐渐增加, 已达5000亩。今年我们采取多菌灵拌种, 深翻, 效果很好, 明年要大力推广。

六、疯顶病问题

今年我地区首次发现此病, 其症状为雄穗小花变成玉米小苗, 雌穗变成一株较大幼苗。发现之后, 我们迅速封杀病株。此病危害较大, 明年将加大监测力度。

七、玉米螟问题

玉米螟在我地区的危害也较大, 减产10%~30%。过去用敌百虫颗粒剂防治, 效果较好。但近几年壮劳力进城以后, 农村弱劳力无力应用此技术。为此, 我们从今年开始用杀虫灯诱蛾, 用白僵菌封闭玉米秸秆堆, 效果非常好, 使危害降到5%以内。

八、追肥问题

由于土壤有机质少, 若提高玉米产量, 农民只好加大化肥施用量, 亩施肥量从过去的10千克到现在的20千克, 且有逐年加大施肥量之势。通过调查得知, 由于目前施肥技术落后, 农民将尿素用点葫芦扬到垅台, 然后一犁完事, 结果有许多化肥没有埋上, 尿素转化率最大值只有30%。解决的办法就是深施, 深施以后, 由于压力增大, 尿素就会产生较多氨离子, 而减少二氧化碳生成量, 从而提高了粮食产量。通过学习通辽地区农业经验, 改进播种斗, 增加化肥施用深度, 达到10厘米, 结果化肥的转化率提高到70%, 明年继续推广这个经验。

九、适时收获

小麦玉米生产中推广的几项新技术 篇5

近几年,在小麦、玉米生产中陆续推广了一些新技术,如“一防双减”技术、“一喷三防”技术、“一增四改”技术,现介绍如下。

1.玉米“一防双减”技术

“一防双减”技术是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归纳总结并大力推广的一项先进实用新技术。其含义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将杀虫剂和杀菌剂混用,对病虫害进行一次性防治,达到玉米生长后期减少害虫基数和减轻病害危害程度的目的,确保玉米增产增收。玉米后期害虫主要有玉米螟、棉铃虫、甜菜夜蛾、叶螨和玉米穗蚜等,玉米后期的病害主要有大(小)斑病、弯孢叶斑病、南方锈病、青枯病等。

玉米后期是各种病虫害的多发季节,但防治难度较大。控制玉米后期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大喇叭口期是施药的关键时期,667平方米可用杀虫剂50%辛硫磷乳油20毫升,或1.8%的阿维菌素乳油10毫升,或5%甲维盐乳油10毫升等。杀菌剂用7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克,或50%三唑酮乳油50克等进行防治。

2.小麦“一喷三防”技术

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根据不同小麦产区受各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差别提法不同,重点区别在于喷药时期和防治对象的不同。一种说法:小麦“一喷三防”是在小麦生长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微肥等混配剂喷雾,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增粒增重,确保小麦增产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另一种说法:小麦“…喷三防”是在小麦穗期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混合喷雾,达到防病虫、防干热风、防早衰的效果,增加粒重,确保小麦增产增收的关键措施。

小麦生长中后期,是条(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穗蚜混发时期,兼有干热风,可选用杀蚜虫的药剂加防治病害的药剂加抗干热风的增产剂,即每667平方米(1亩)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克,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毫升,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加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克,或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0-30克,50%三唑酮乳油50克或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加磷酸二氢钾100克,对水30千克进行全田均匀喷雾。

3.夏玉米“一增四改”技术

夏玉米“一增四改”技术的核心是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作业为机械化作业。配套技术包括适当晚收、种子包衣、秸秆还田、病虫草无公害综合防治、灾情应对等技术。

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是“一增四改”技术核心中的核心。确定合理的密度要综合考虑栽培条件:首先要考虑品种的耐密性,要和品种特性相配套,其次是要和产量指标相适应,与生产条件、栽培水平相配套。一般大田的密度紧凑型品种为每667平方米4200-4800株。

改种耐密型品种是落实“一增四改”技术的基础,目前种植面积较大或推广前景较好的品种主要有:郑单958、浚单20、聊玉20、莘州158、登海605、农华101、鲁单818等品种。

改套种为直播是落实“一增四改”技术的有效手段。主要技术措施:①及时播种。最佳播种时间山东省为6月5日~l5日。⑦足墒播种。播种墒情指标要求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5%,可视降水情况借墒或播后及时浇水。③适量播种。单粒播种用种量一般在667平方米1.5—2千克,根据品种特性酌情增减。④行距与播深。一般大田等行距为60厘米左右。采用大小行时,大行距为70-80厘米、小行距为30-40厘米,播种深度为3-5厘米。

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是落实“-一增四改”技术的物质保障。根据产量指标和地力基础确定施肥量,按每生产100千克子粒施用纯氮2.5-3千克,五氧化二磷1.5千克,氧化钾3千克计算需肥量。在肥料运筹上,有机肥、磷肥、钾肥、微肥在玉米拔节前施完。氮肥分期施用,巧施种肥、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施花粒肥。

改人工作业为机械化作业,适应“一增四改”技术的需求。降低小麦留茬高度,为玉米机播提供条件。提高机械作业质量,摘穗干净,秸秆粉碎长度小于5厘米。农机农艺相互配合,努力探索机械中耕、施肥、喷药等新的农艺方法。

最后要注意适期晚收。

(王洪山莘县农业局

玉米生产中常见问题 篇6

关键词:玉米;生产;问题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169-1

吉林省位于世界三大玉米生长带的核心区,在国内玉米生产中居于首位。作为我国玉米的主要生产基地,吉林省土质肥沃,光热、水资源作物与生育期同步,玉米的播种面积和产量过去曾居全国之首。尤其近年来,在国家高度重视“三农”,特别是重视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直接、最有力、最果断的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吉林省玉米生产情况良好,投入增长比较快。近几年来吉林省玉米生产情况良好,形势喜人;玉米产量一般达到180-210亿kg,当然,近年生产中比较普遍存在着单产水平较低、商品品质欠佳、生产成本高、种植效益低等方面问题。解决以上问题对提高玉米总产、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玉米产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速我省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 玉米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

1.1 市场上品种偏多,越区种植现象仍然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省中应用的玉米品种有200多个,很大一部分品种不能种在适宜区内,在一定的区域内很难形成主推品种和搭配品种组成的优良品种群,品种筛选只能在生产中去淘汰,这样必然牺牲农民的利益,据估算,因品种不适宜造成的产量损失每年在10%以上。另外,吉林省种植玉米品种有生育期越来越长、面积越来越大的趋势。据统计,一般年份不能安全成熟的品种在“十一五”初期种植总面积的20-30%。结果是产量表现为一般年份产量并不高,低温早霜年份减产,秋粮出售时水分高达30-35%,商品品质明显下降,成熟度不好的品种折合成标准水产量并不高。

1.2 土壤肥力下降

近些年農家肥使用量出现急剧下降,秸秆还田的关键技术还没有解决,农田的有机质含量由20年前的3-4%降到2%以下。以小四轮为主的耕作方法,致使耕层厚度明显变薄,由十几年前的18-20cm下降到目前的13-15cm。土壤保肥、保水性降低,综合生产能力下降。同等条件下低肥力农田比高肥力农田产量低15-20%。而且当今,还存在施肥的比例、数量、时间不合理,如地表撒肥等引起大量挥发和流失。这些施肥方法上的不合理,势必会严重影响产量。

1.3 病虫鼠危害严重

春玉米区对产量影响大的有病害(丝黑穗病、茎腐病、丛生苗和叶斑病)、虫害(玉米螟、地下害虫)和鼠害,生产上,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由于防治技术不到位,一般减产幅度在10%左右。

1.4 耕作技术相对落后

在东北雨养农业区春旱发生频率较高,中部地区部分农田由于耕种粗放或种子质量不好造成出苗不齐,缺苗、三类苗,对产量影响较大,由此造成产量损失通常为4-6%。西部地区部分生产田没有达到适宜种植密度,据调查,有很大比例的田块每公顷收获的株数不足4万株,品种的产量潜力没有得到发挥。在生产中可见密度范围内,产量最大相差可达5-8%。上述两方面造成的减产损失,是不容易被察觉出来的。

1.5 机械化水平不高

吉林省虽然人均耕地面积较大,但生产上多以小四轮和畜力为主,机具配套程度低,播种多数用小四轮或畜力牵引的单体播种机,整体播种质量差。中耕和收获的机械化程度差,劳动效率低,影响秋整地工作。

1.6 玉米生长期田间管理欠缺

及时铲趟、防除杂草,是玉米生产增产的关键。目前,很多地方农民利用农闲时间打工,疏于在玉米生长期内的田间管理,不及时清除杂草,甚至从玉米苗期开始就漠不关心,任其自由生长,或到时只顾加大药量打除草剂,不科学管理田间,不适时收获,致使生产受到损失。

1.7 气候变化应对能力差

由于种植户知识文化层次低,农民预防低温冷害的意识淡薄,而且,受灾后的救治措施欠缺,2010年,部分地区玉米过水后,部分农民不懂得如何保产,减轻灾害损失。

2 玉米生产的几点建议

2.1 推广并研制专用品种

利用好吉林省现存的竞争优势,加快实施玉米种子工程,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全面优化玉米品种结构。突出抓好良种繁育工作,通过现代育种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品种的耐密植、抗倒伏和产量潜力,不断提高品种产量潜力、抗性和稳产性,选育推广生产安全低风险的优良品种。适应市场的多样性需求,开发专用玉米品种,实行品种分类种植、订单生产,加速玉米由口粮型产业向工业原料型产业转变。

2.2 提高种植科技化

加强玉米生产基础性研究,深入开展粮食丰产工程和玉米高产创建活动。通过秸秆还田、深松改土、增施有机肥、化肥深施等措施不断培肥地力,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地力水平,为玉米高产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加快科技入户、现代农民培训等科技普及活动,提高农民科学种粮技能,积极引导农民选择优良品种,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种子质量和播种质量,提高出苗和群体整齐度。变“三分种、七分管”为“七分种、三分管”;大力推广合理密植、免(少)耕、旱作节水、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适时晚收等关键技术,积极推进重大技术集成和示范应用。

2.3 提升资源利用率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兴修水利,改造中低产田,建设标准化粮田,改善生产条件。充分利用中低产田土地资源,针对高产限制因素进行专项研究,并集成遗传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栽培耕作等各学科的增产成果,逐步建立完善的中低产区抗逆增产技术体系,进一步挖掘玉米增产潜力。

2.4 推广种收机械化

加快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贯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方针,重点突破玉米收获机械化瓶颈;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研究和推广以机械化为核心的简化栽培,实施精量播种技术、侧深施肥技术、机械化收获等技术,稳步发展玉米播种和田间管理机械化,实现粮食主产县玉米种、耕、收主要生产环节全程机械化作业。

玉米生产中常见问题 篇7

1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市场混乱,品种杂乱

通过调查统计,铁岭地区市场上销售的品种多达几百个,但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较少,老百姓选种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品种布局结构性风险大,种植习惯差异性大,老百姓不按照自己的地形、地块特点选择适宜品种。个别企业打着品种试验示范的名义,私下经营未经审定品种,品种单一化与多乱杂并存。

1.2种植密度不合理,栽培技术不配套

目前,铁岭地区主栽玉米品种已由以往的晚熟、高秆、稀植大穗型转向紧凑耐密型中晚熟品种。大部分老百姓还是按照以往的种植习惯进行定苗,由于种植密度低、群体规模小、光能利用率低,导致产量很难有大的突破;相反,有一些老百姓一味增加密度,没有采用相应的配套技术管理措施,出现空秆倒伏现象。

1.3土地分散经营,规模化不够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规模化扩张,农村青壮年都进城务工,种地务农的农民人数急剧减少。老百姓种地积极性降低,不愿在土地上多投入,一切管理从简,能省就省,致使玉米生产传统的精耕细作管理逐渐丧失。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造成管理水平很不均衡,而新型的现代玉米生产技术体系尚未建立,玉米耕作日常管理粗放。新技术、新方法难以实施,规模化生产与规模化经营在玉米生产中很难实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玉米生产的发展。

1.4农业设施落后,自然灾害频发

铁岭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在旱田的投入上比较少,相对比较落后,对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预防机制不健全,旱涝、阴雨、风雹、虫灾等天灾时有发生。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玉米稳产性差,而且日趋严重,影响玉米总产量。

1.5科技知识和品种有效宣传不够

科技知识和品种的普及与宣传不够,导致农民观念落后,接受新思想、新技术较困难。对新时期玉米生产和密植品种的认识不足,对生产企业和市场上主栽的玉米品种了解不够,粮食市场优质优价的引导作用不到位,这些都影响了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解决玉米生产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强化市场管理,加强市场引导力度

种子管理部门应配合有关单位加大打假力度,对于未审先推、套包、换包的品种坚决予以制止,对于制假贩假的生产企业和个人给予处罚,情节严重者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管理部门应加强适合铁岭地区种植品种的筛选工作,对于即将审定和已经审定的品种在铁岭找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品种比较,最后综合各种数据,选出较适合铁岭地区种植的品种,引导农民合理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

2.2合理密植,完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首先加强玉米密植概念,针对农民长期形成的稀植种植习惯,在推广时强化品种密植概念,使农民改变传统观念,从根本上杜绝种植密度不够的现象发生。因地制宜选择紧凑耐密型玉米新品种,充分挖掘良种增产潜力,淘汰松散型晚熟玉米品种,这是玉米大面积增产、高产的关键。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如铁研919、铁研58、良玉99、先玉029等品种,进行合理密植,完善栽培措施,可以增加单位面积株数,发挥群体效应,增加产量。

2.3走专业合作化道路,让玉米种植更专业、高效

通过经理人,联合当地玉米种植大户和玉米运销户等共同成立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由一家一户小而分散的经营形式,转变成有组织、有分工,高度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形式,获得农村经济建设项目,享受减免税收等国家扶持政策。由原来的单打独斗,变成一群人共同去做一件事,使农民真正成为千变万化大市场的主体,从而有利于推广应用玉米种植新品种、新方法、新技术,提高玉米种植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让农民增收增效。

2.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抗自然灾害能力

加大铁岭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国家政策,在中部平原地区和西部干旱地区多打井、多修渠,改变以往靠天吃饭的局面,做到旱涝保收。加强农业自然灾害的预报机制建设,让老百姓及早防治,做到心中有数。对铁岭地区常年发生的玉米螟要做到群防群治。

2.5加大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等的宣传和市场引导

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通过大量发放玉米种植技术资料、试验种子,种植展示田和示范田,组织农民参观,进行现场指导,通过技术咨询排忧解难。

玉米生产中常见问题 篇8

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抗灾能力差

黑龙江省一些地区农田基础设施薄弱, 特别是多年来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少, 水利“欠账”严重, 对于近年来逐渐加重的干旱、内涝气候灾害难以抵御, 农业生产抗灾能力差, 极大地制约着农业的增产、种植户的增收。对此, 各地应积极筹措资金, 特别要把握国家振兴东北农业加大对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投入的契机, 积极争取项目, 加快黑龙江省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改造中低产田。

2 土壤耕作不合理, 抗灾稳产性差

近几年玉米种植面积较大, 连作现象较为普遍, 由于秋季难以适时收获, 秋整地困难, 再加上一些种植户对深松整地认识不上去, 致使耕作不合理。一些地块由于多年来深松次数少或不深松, 造成土壤极度板结, 犁底层厚, 限制了根系的下扎, 根系发育受阻, 根量少, 影响了玉米根系对水肥的吸收, 同时土壤养分和水分在土壤中上下运行受阻, 限制了玉米吸水、吸肥和土壤的保水渗透性能, 而且较浅的耕层遇后期风雨天气玉米很容易发生倒伏, 影响了玉米产量。

针对以上情况和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实际, 建议采用轮耕技术, 实行打茬卡种-深松-翻耕制度, 解决土壤板结、犁底层厚、水分养分运行受阻和限制作物根系生长的问题, 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将有限的降水最大限度地蓄积在土体之中, 变不均匀的降水为稳定的土壤供水;要尽量做到玉米适时早收, 结合土壤深翻, 实施秸秆还田,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通透性, 加快微生物的活性, 提高有效养分的释放和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积极探索秸秆粉碎、深松整地技术。

3 播种不科学, 良种良法不配套

俗话说“三分种, 七分管”, 播种技术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只有做到科学选种和精细播种, 达到苗齐、苗匀、苗全、苗壮的要求, 才是最终获取产量丰收的先决条件。但一些种植户管理粗放, 良种良法不配套, 主要表现在:种植户选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没有按照自己地形、地块特点选择适宜品种;没有按品种的特性确定种植密度和施肥标准;没有按照种植密度和土壤肥力施用肥料;种子不分级, 出苗不整齐;播种机具不标准, 种子分布不匀, 播深难以控制, 播种农时延后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结合美国等农业发达国家玉米生产的成功经验, 对玉米播种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要根据地块的土壤条件、管理水平来决定采用品种和种植密度;二是改变传统种植方式, 改种耐密品种, 增加种植密度, 通过群体增加产量;三是注重播前晒种、种子分级、液体肥浸种、种衣剂拌种等播前准备工作, 为播后“苗齐、苗匀、苗全、苗壮”打基础;四是大力引进和推广满胜等进口玉米精密播种机, 保证播种匀度和适时播种;五是配方施肥、化控防倒等关键技术要配套。

4 施肥不合理

目前黑龙江省玉米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一些地块施肥单一, 施用的化学肥料偏重于氮肥和磷肥, 而钾、锌、硫等营养元素相对不足, 导致土壤养分失衡, 影响玉米生长发育, 抗病能力下降;二是施肥不能按照地力条件、玉米品种特性、种植密度等外部条件和管理水平进行, 影响产量的提高;三是有些地块施肥纯量不足或一些地力较差的地块采取“一炮轰”的形式, 致使后期脱肥严重;四是一些地块基肥、种肥、追肥深度不够, 肥料利用率低, 还存在基肥、种肥烧种、烧芽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注重培肥地力, 用养结合。多渠道扩大肥源, 通过增施农家肥、秸秆还田以及深松等措施, 加强农田培肥, 改善土壤结构和供肥能力, 提高化肥利用率;二是根据玉米需肥特点, 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不同土壤供肥能力和产量目标确定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 通过增施农家肥、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氮肥分次追施或采用硫包衣肥料等方法, 充分利用肥料特别是有机肥和磷肥的后效作用, 提高肥料利用率;三是改善肥料品种结构, 提高肥料质量, 氮、磷、钾配施, 微量元素配合, 改变传统的施肥观念, 加快缓释肥、控释肥和有机肥等新型肥料试验示范与推广;四是加强肥料高效利用综合措施的落实, 采用化肥深施技术, 做到种、肥隔离, 避免烧种子和幼根, 影响出苗, 追肥要达到标准, 确保农艺技术中规定的施肥部位、施肥方法能高质量的落实。

5 田间管理不标准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田间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部分种植户对中耕的作用认识不足, 没有做到早中耕和深中耕;二是部分地块除草剂使用不标准, 药害重, 突出表现在上年豆磺隆、虎威等长残留除草剂对下茬玉米的产生的药害和苗后采用2, 4-D丁酯、烟嘧磺隆等苗后除草剂, 因施用时期和用量不标准及当时的气象条件差等原因, 造成的药害, 致使药害频频发生, 造成玉米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 生育进程滞后;三是病虫害防治不及时, 防治方法单一, 措施不到位, 突出表现在对玉米螟、玉米蚜、瘤黑粉病、大斑病等防治不够到位, 给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损失;四是密植技术与化控技术没有有效结合, 倒伏现象没有有效解决。

针对这些问题, 要积极引导广大种植户提高认识, 提升标准化作业水平, 坚持做到早中耕、深中耕和按标准施用农药;重视对种衣剂的使用, 要选择质量合格的产品, 能够真正起到防治苗期的病虫害和玉米中后期的瘤黑粉病和丝黑穗病的作用;要掌握好玉米螟的防治时期和有效药剂, 并在抽雄初期防治;在坚持使用抗病品种的前提下, 在大斑病发生的年份, 要在大斑病发病初期进行防治大斑病;试验示范玉米生长调节剂, 做好玉米增密防倒的配套措施。

6 连作问题突出

由于受玉米生产优势和经济效益的驱使, 黑龙江省玉米连作现象非常普遍, 有些地块甚至连作几年, 玉米连作问题将会是今后黑龙江省农业技术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长期连作, 导致土壤中氮、钾等养分片面消耗, 营养失衡;一些病害, 如丝黑穗病等病菌大量积累, 发生频繁和严重;同时还存在因收获不及时, 秋整地困难, 秸秆量大, 粉碎效果差, 秸秆还田难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要积极尝试引入一些种植效益高的特色经济作物, 缓解当下“玉米热”、“重茬重”的现状, 同时要针对眼下不可避免的大面积重茬种植现象, 从土壤改良维护、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增施微量元素、加大病害防治、加大早熟品种种植比例, 努力扩大秋整地面积等多方面入手, 将重茬种植损失降至最低。

玉米生产中常见问题 篇9

1 长治县玉米生产现状

1.1 面积趋于稳定、覆盖面广、旱地面积大

近几年来, 长治县玉米种植面积保持在1.733万hm2以上, 分布在全县11个乡镇2个园区、254个行政村的7.8万个农户中, 占乡村总农户数的94%左右。其中保浇水地达0.33万hm2左右, 旱地玉米种植面积达1.403万hm2左右, 占玉米种植面积的80%以上, 属典型的雨养农业。

1.2 单产波动性较大, 很不稳定

由于玉米大部分种植在旱地, 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较大, 容易造受春旱、伏旱和秋旱等灾害天气的影响, 产量不稳, 详见长治县2000~2011年玉米生产情况表。2009年全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春旱和伏秋严重干旱, 导致玉米植株营养生长不良, 植株矮小, 玉米抽穗开花期形成卡脖子旱, 花期不遇和花粉和花丝因干旱丧失生活力, 产生空秆、严重秃尖缺粒现象, 每0.0 667 hm2产量只有287.8kg, 比历史最高年的1999年每0.0 667 hm2产599.3 kg, 减产311.5 kg, 减产52%, 降到了最低。2011年春旱严重, 3、4月两月降水只有10.8mm, 比历年同期降水48 mm减少77.5%, 导致玉米不能按时播种, 播期推迟10天左右, 有的即使早播也因干旱不能及时出苗, 出苗迟, 缺苗现象普遍。中期遇高温多雨天气, 玉米大斑病发生较重, 玉米每0.0 667 hm2产量为448.9kg, 比2010年每0.0 667 hm2产477.4kg, 减6%。

单位:万hm2、kg/0.067 hm2、

1.3 秸秆还田面积加大, 土壤肥力水平提高, 但不平衡

近年来, 我县重点实施了部级和省级玉米高产创建示范项目、玉米丰产方建设项目、土壤有机质提升 (免耕整秸秆覆盖) 项目和粮食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等, 加大了对玉米田的投资力度, 特别是县政府出台了机械粉碎还田0.0667hm2补助10元的优惠政策, 随着长治县玉米秸秆还田面积逐年扩大, 到目前为止, 全县玉米还田面积达到了1.47万hm2左右, 占玉米种植面积的80%以上, 其中:机械粉碎还田面积达到了0.8万hm2, 占玉米面积的45%左右;整秸秆覆盖面积达0.67万hm2, 占玉米面积的38%左右。2008年至2010年, 全县对5 210个土壤样点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8.95g/kg;全氮平均含量为1.24g/kg;有效磷平均含量为12.2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59mg/kg。与1982年长治县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7.65g/kg;全氮增加0.13g/kg;有效磷增加2.5mg/kg;速效钾增加86mg/kg。土壤肥力水平有所提高, 但不平衡, 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均处于中等偏高水平, 有效磷含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总体表现缺磷, 氮、钾不平衡现象。

1.4 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加大

优种包衣推广应用率达100%;精量播种技术推广率达90%以上;除草剂应用率达50%左右;密植栽培技术推广率达80%以上;氮磷钾复合肥应用率达70%以上;机械化推广应用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中:机耕面积达到了60%以上, 机播面积达到了50%, 机械化秸秆直接粉碎还田面积达到了45%左右, 实现了农机农艺相配套。全县玉米农业科技应用率达到了50%以上。

2 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品种多、乱、杂现象严重、套牌品种繁多

根据近几年调查, 全县种子经营户达400多家, 每年销售的玉米品种在100个以上。目前, 市场上销售的假种子很少, 但套牌种子越来越多, 出现了同种不同名现象;同时, 由于种子市场的开放, 不少经营商以暴利为目的, 在品种引进时, 不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品种的适应性, 盲目引种, 越区引种, 造成品种抗逆性下降;销售中发现没有审定的品种和审定的品种同时销售;农民在品种选择上, 只求新, 存在盲目选种现象和选种难的问题。

2.2 玉米丝黑穗病发生严重

2.2.1 连年覆盖。

秸秆覆盖和粉碎还田地块, 由于感病植株没有及时拔除深埋, 大量病源菌寄生在土壤和秸秆中越冬, 第二年连种导致菌源增多, 发病严重。

2.2.2 播种偏早。

苗期遇低温, 种子出苗缓慢, 病菌侵染种子, 造成玉米丝黑病的大面积发生。

2.2.3 选用感病品种。

主要选用了像运单19号、大丰5号和沈单系列等易感丝黑穗病的玉米品质, 导致发生偏重。

2.2.4 常年连作。

连年种植玉米, 土壤中病菌日积月累, 菌量大大增加, 增加了玉米丝黑穗病发生机会。

2.3 耕作措施不合理、整地质量差

玉米生产中出现了重春耕轻秋耕、重旋耕轻深耕或深松、耕层浅、现种现旋、耕后不及时整地等不合理耕作现象, 整地质量较差, 严重影响了玉米播种质量、出苗整齐度和出苗率等。特别是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的玉米地块近年来表现十分明显, 因整地不精细, 缺苗断垄现象严重, 缺苗率达20%以上。

2.4 秸秆机械粉碎还田配套技术不到位, 农民认识上存在偏差

2.4.1粉碎不及时。玉米收获后, 没有及时进行秸秆机械粉碎还田, 延误了最佳粉碎时机, 它的腐熟分解受到了影响, 培肥效果不明显。

2.4.2粉碎质量差, 不彻底。表现在秸秆粉碎过长, 有的还长在田间, 这样不利于秸秆耕翻入土腐熟分解。

2.4.3秸秆割倒后粉碎, 覆盖不均匀, 保水效果差。

2.4.4粉碎后不及时耕旋现象普遍。秸秆粉碎后, 大部分地块不及时深翻和旋耕整地, 这样秸秆暴露在地面, 冬季遇风刮后造成覆盖不匀, 保水性差;同时粉碎秸秆不及时与土壤均匀混合, 也不利于秸秆的腐烂。

2.4.5农民对机械粉碎还田作用认识不到位, 出现了粉碎后再烧秸秆现象。近年来, 部分农户由于对秸秆还田认识不到位, 存在粉碎后再焚烧秸秆现象。尤其在享受每0.06667hm230元的玉米丰产方和县财政10元补助的农户中发生较多, 他们自己不愿花钱, 村委集体组织将秸秆粉碎, 秋冬季不再深耕旋耕作业, 春季整地时把粉碎秸秆搂在一起, 全部焚烧。这不仅增加了成本, 而且还起不到培肥地力的作用, 反而污染了环境。

2.5 干旱成为玉米高产的主要制约因子

近几年来, 长治县玉米生产遭受了春旱、伏旱和秋旱等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 使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受阻, 出现了玉米缺苗断垄、出苗不整齐、出苗率偏低;玉米卡脖子旱;开花授粉授精不良和灌浆不饱满等现象, 导致植株矮小、穗小、粒少, 粒瘪, 空秆、秃尖缺粒, 产量偏低且不稳定。

2.6 施肥存在不合理现象

目前生产上存在重化肥轻有机肥、重追肥轻底肥, 重前期追肥轻后期追肥, 氮、磷、钾肥比例不合理现象。

2.7 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缓慢, 起不到龙头带动作用

长治县每年生产的玉米在1.2亿kg左右, 20%用于畜牧业发展, 30%用于口粮, 50%用于外销, 深加工转化能力很低, 增值效应不明显, 辐射带动力不强。

2.8 农业机械化程度低

长治县人多地少, 人均玉米地只有0.08 hm2, 且不集中连片, 丘陵山地种植玉米面积比较大, 大型机械难以进行操作作业, 给全县机械化的普及和推广带来很多不便。

3 发展对策

3.1 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改善农业基础条件

政府要采取措施, 加大玉米田的基本水利建设投入, 充分利用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水利建设资金以及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资金, 建设高标准的水浇农田, 做到旱涝保丰收, 减轻自然灾害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3.2 把好种子质量关、审批关和市场管理关

种子管理部门要把好管理关, 加强种子市场管理, 严格种子审批程序, 坚决杜绝套牌种子、不合格种子进入市场销售;对种子经营农户定期进行培训, 掌握引种技术和种子经营销售等有关知识, 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和自身业务素质, 合法经营, 真正让老百姓买到放心种。种子繁育部门在玉米种质资源选育上要有创新, 有新突破, 筛选出抗病虫、抗倒伏、抗旱性强、适应性广、稳定性好的高产优质高效品种。

3.3 加强农机作业户培训, 保证秸秆还田质量和效果

农机部门要对农机作业大户定期进行培训, 提高农机作业户的素质, 把好秸秆粉碎还田质量关, 做到及时粉碎、粉碎彻底、覆盖均匀, 使农民充分认识到粉碎还田的好处, 自觉推广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技术,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培肥地力, 提高土壤蓄水保墒抗旱能力。

3.4 推广合理的耕作技术, 精细整地

建立翻耕与深松结合, 深耕与浅耕结合, 少免耕与不耕相结合的合理的轮耕技术体系。每两三年对玉米地要进行深耕或深松作业一次, 克服只旋不深耕的耕作模式, 深耕深度要达到25cm以上, 疏松土壤, 打破犁底层, 促根下扎, 增强玉米抗旱性和抗倒伏能力, 减轻病虫草危害。耕后及时耙耱、镇压土壤, 踏实土壤, 播前精细整地, 达到上虚下实、地面平整、无明显根茬和坷圪, 保证玉米苗全苗齐苗壮, 要积极推广秋耕翻, 春免耕, 早春及早旋耕整地技术, 充分踏实土壤, 为玉米生产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3.5 搞好玉米丝黑穗病的预防和防治工作

3.5.1 积极选育和推广高抗丝黑穗病的玉米品种。

3.5.2减少初侵染源。主要采取轮作倒茬、深耕作业和及时清除病株等方法。清除病株时应分阶段进行, 不同阶段清除病株的要求和方法有所不同。玉米苗期淘汰剔除可疑苗;喇叭口期显现症状明显时就地砍除病株和不正常株;后期当病穗变黑, 病菌成熟孢子尚未散落前, 将病穗轻摘装袋中带出田外深埋。

3.5.3 适期播种。适期播种, 可减轻低温影响, 降低侵入机会。

3.5.4 选用具有防丝黑穗病的专用种衣剂足量包衣, 提高防病效果。

3.6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合理施肥, 提高肥效

根据玉米目标产量、土壤供肥能力、肥料利用率和玉米需肥水平, 增加有机肥, 合理施用氮、磷和钾肥。磷、钾肥全部底施, 氮肥分期施用, 底肥占30%, 追肥占70%, 采取前轻后重, 氮肥后移的施肥方法。

3.7 实行土地合理流转

建议政府部门制定优惠政策, 积极鼓励种植大户合理流转承包土地, 实行土地的集约化种植, 大力提高玉米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提高工效, 让更多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从事第二、三产业, 增加收入。

3.8 实现玉米产业化经营

玉米生产中常见问题 篇10

1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玉米品种越区种植

历史上, 黑龙江省出现几次早霜现象, 早霜使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中南部地区玉米大多未达到正常成熟, 致使黑龙江省“水玉米”现象更显突出;使收获时玉米含水量高达40%以上, 含水量高的玉米子粒外观颜色差、内含物少、容重低, 商品品质差。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特别是中南部部分地区把种植吉林、辽宁等晚熟和极晚熟品种作为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 这种现象和结果使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存在较大的风险, 很多年份玉米不能完全成熟, 使得玉米子粒含水量高、内含物少、千粒重和容重低、子粒外观颜色差, 大大降低了商品品质, 使得黑龙江省玉米市场竞争力差、农民生产玉米的效益下降。

1.2品种种植结构不尽合理

近年来,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重产量、轻质量的现象仍比较突出, 特别是随着玉米价格的不断提高, 这种现象就更加严重。而玉米品质的降低, 使得玉米作为大宗农产品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下降。目前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基本是普通玉米, 适合于食品加工和工业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玉米, 如甜玉米、糯玉米、高油玉米、高淀粉玉米等较少, 导致普通玉米供大于求, 优质专用玉米供不应求, 玉米销售价格较低。另外, 青贮玉米品种较缺乏, 目前黑龙江省基本上是用普通玉米代替青贮玉米, 专用型青贮玉米品种还比较少。

1.3机械化水平低, 玉米生产成本高

目前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中普遍存在种植密度过低、施肥方法不科学, 肥料利用率不高, 机械化水平低等问题。玉米种植密度的提高已成为目前玉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手段, 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密度南部地区每公顷4.5~6.0万株, 北部地区每公顷6.0~7.5万株, 而黄淮地区基本都在每公顷7.5万株左右, 美国玉米种植密度平均在每公顷9万株左右。因此, 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密度有待提高, 而限制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密度提高的重要因素是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 因此, 个别地区和农民为了单产的提高和总产的增加, 不惜投入化肥、农药、农机等农业生产资料, 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降低投入产出比。另外, 由于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多采用一次性施肥, 肥料的利用率较低, 也使玉米生产的成本提高。

1.4玉米收获、贮藏过程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玉米在收获期子粒含水量都较高, 一般在30%以上, 致使玉米在机械收获过程中不能粒收, 只能穗收后再人工剥皮, 大大增加了收获成本。另一方面, 由于在实际玉米收购过程中, 玉米商品粮优质优价政策未得到充分体现, 因此农民生产优质玉米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挫;加之优质专用玉米的检测设备和手段落后, 致使即使农民生产出优质专用玉米也无法及时得到检测, 优质优价政策从而难以体现。同时由于黑龙江省玉米收获过程中, 农民在晾晒、脱粒等环节设备、条件所限, 玉米商品粮中异物较多, 不同品种玉米商品粮混收混贮等现象, 也降低了黑龙江省玉米商品粮的品质。

2改进建议

2.1杜绝玉米生产中的越区种植现象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和省农业主管部分十分重视玉米品种“越区种植”的问题, 曾多次召开玉米专家会议商讨这些问题, 并建议种植低于当地常年平均有效积温150℃的玉米品种, 将这150~200℃给玉米种子出苗和后熟所用, 基本能保证在绝大多数年份玉米能够正常成熟和基本成熟, 以保证黑龙江省玉米有一个较好的玉米商品品质, 同时, 应用耐密品种, 适当提高种植密度, 以保证单位面积产量不减少的前提下, 提早熟期, 降低玉米子粒的含水量, 使机械收获能够顺利进行。

2.2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玉米和青贮玉米

黑龙江省由于地处我国玉米带最北部, 而我国玉米主要消费区集中在我国南部, 因此黑龙江省玉米在销售过程中由于运距长、运输成本高也是制约黑龙江省玉米销售的原因之一。因此, 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玉米和青贮玉米, 提高黑龙江省玉米就地转化和增值是提高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玉米加工企业发达地区, 扩大高淀粉玉米、高油玉米的种植面积;在养殖业发达地区, 扩大优质蛋白玉米种植面积;在奶牛和乳产品加工发达地区, 大力发展青贮玉米种植面积。

2.3提高普通玉米商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在相当长时间内,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中普通玉米仍将占相当比例, 因此提高黑龙江省普通玉米的商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黑龙江省玉米市场竞争力仍十分重要。因此, 选择角质程度高、淀粉含量在72%左右、容重高、外观颜色好、抗病抗逆性强、高产稳产的玉米品种种植, 如龙单62、龙单72、龙单76、德美亚1号等玉米品种;同时, 通过合理施肥、提高机械化水平等生产措施进一步提高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产出投入比, 提高玉米经济效益。

2.4充分贯彻优质优价政策, 调动农民生产优质玉米的积极度性

在玉米收购过程中, 粮食收购企业应认真贯彻执行优质优价的粮食收购政策, 同时改善收购企业玉米品质的检测水平和检测能力, 使生产优质玉米和专用玉米的广大农民能真正得到实惠, 引导广大农民生产优质玉米和专用玉米, 以提高农民收入。

摘要:就黑龙江省目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品种越区种植、收获时玉米水分含量高、品种结构不尽合理及玉米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玉米生产中常见问题 篇11

陈萌山说,发展玉米生产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国内需求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面向市场,依靠科技,提高认识,克服重夏轻秋、重水轻旱、重细轻粗、重北轻南的思想,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农艺与农机相结合,加快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挖掘增产潜力,扩大种植密度,主攻单产,优化品质,大力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

发展目标是:2007年玉米单产达到667平方米(1亩)357.5公斤,总产达到1450亿公斤以上。到2010年种植面积不低于0.27亿公顷,单产达到667平方米375公斤以上,总产1500亿公斤以上。

主要任务是:“一增四改”。“一增”就是增加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地将现有品种的种植密度每667平方米普遍增加500~1000株。“四改”,一是改种耐密品种。加大耐密高产品种选育推广力度,力争到2010年耐密品种的推广面积由目前的0.066亿公顷达到0.133亿公顷。二是改套种为平播。力争到2010年,逐步将黄淮海266.67万公顷套种玉米全部改为免耕铁茬直播,并适当延迟收获。三是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力争到2010年玉米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0.133亿公顷。四是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发挥农机在玉米生产中的作用,减少人工播种、收割面积,逐步扩大机耕、机种、机收等玉米全程机械作业比例,力争到2010年玉米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60%。

最后,陈萌山介绍了农业部今年发展玉米生产重点抓的七项措施:

一是选育推广耐密型高产品种。根据玉米不同的生态种植区,培育推广耐密型高产品种,重点推广郑单958、先玉335、鲁单9002、京单28、中科11等品种。

二是集成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品种的内在增产潜力。因地制宜地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和以秸秆覆盖免耕栽培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玉米育苗移栽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并强化“喇叭口”期肥水管理。

三是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机械深松整地技术,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机械施药、施肥和收获技术,提高玉米生产装备水平。

四是强化减灾防灾措施。建立科学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机制,积极探索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机制,加强品种布局指导和种子市场监管,严禁玉米品种越区种植,搞好东北地区防早霜工作,减少自然风险。

五是加强玉米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和截留天上水。加强玉米田间土壤肥力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建立机械深松、培肥土壤地力的长效机制。

六是加强玉米良种推广补贴政策。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进一步扩大玉米良种推广补贴规模,在补贴青贮玉米的基础上,把专用加工品种、耐密型高产品种纳入补贴品种范围,做到良种补贴政策与玉米市场需求结合,与推广“一增四改”技术相结合。同时,促进玉米良种补贴与产业化衔接,引导企业与玉米良种补贴基地挂钩,签订收购合同,把加工业的需求与良种推广、规模种植有机统一起来。通过良种补贴政策的带动,加快推广耐密型高产玉米品种,扩大种植密度,提高单产水平。

七是开展玉米高产竞赛。在玉米主产区组织实施玉米高产竞赛活动,并纳入年度粮食生产先进表彰活动,充分调动农业、科研、教学、推广、企业、农民等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技术到位率和贡献率。

在新闻发布会上,有关人员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现摘录如下:

问:靠玉米品种和技术单产增长的空间有多大?今年怎么开展玉米增产工作?

陈萌山:玉米稳定产量着重在提高单产。主要是考虑我们国家资源的情况和潜力。玉米是光能利用效率很好的作物,小麦、水稻的光能利用远远不如玉米。我国玉米种植面积0.27亿公顷,美国接近0.33亿公顷,我们667平方米产350公斤,美国是600公斤。我国通过栽培技术提高单产的潜力很大。我们普遍存在种植密度没有达到品种要求合理密度的问题。合理增加种植密度也将提高单产。防灾减灾也可以增产。玉米有两种灾害:一种是自然灾害,另一种是生物灾害。现在常年玉米产量的损失在8%。如果现有技术配套能够将损失降到5%,则提高单产的潜力将很大。同时,我们感觉依靠单产增加实现总产目标是可行的。我国玉米单产水平1978年667平方米在150多公斤,去年达到350公斤,玉米是整个粮食作物里单产提高幅度最大的,显示出了玉米的增长潜力。我们有信心,在稳定面积的情况下,通过推广优质高产品种,通过普及栽培技术,通过防灾减灾,能够实现我们提高单产的目标。

问:玉米的价格会涨到什么程度,它会带动小麦和水稻的价格上涨吗?

赵久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导致玉米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玉米是主要的饲料作物,畜牧业的发展拉动了玉米的需求。另外,工业加工对玉米需求量急剧增加。再就是国际贸易。美国是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这些年因为石油加价改变了国内消费格局。国内有大量玉米用于生产燃料乙醇,在2005、2006年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玉米达到4200万吨,占国内总消费量的24%,超过了出口量。国际上,玉米出口量在减少。从我国情况来讲,过去是处在供求基本平衡、略有节余的状态。至于今后的生产空间和供求关系与国际贸易有非常大的联系,总体上价格没有太大的涨幅。根据需求,增加玉米的生产量是能够调节玉米价格的。

至于能否带动小麦价格的波动,应该这样来看。小麦和玉米的用途不太一样,小麦的主要用途是口粮,当然,也有其他酿酒、生产酒精的功能。但目前玉米用途主要是饲料和工业原料,和小麦的用途不太相同。如果出现价格倒挂,玉米的价格高过小麦,有可能促进小麦的价格有所上升。据说,有的饲料厂表示,如果玉米价格高,将改用小麦作原料。这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我想作用不会太大。

问:为什么提高玉米单产要以增加种植密度为核心?

赵久然:首先从技术环节回答这个问题。玉米的单产是按每667平方米的株数乘以平均每株的穗数来测算的。在单穗重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株数越多,产量越高。玉米和小麦、水稻最大的不同是,玉米是种一颗结一颗。所以,要想增加产量,在保障单株穗重不变的情况下,就得提高密度。

其次从光能利用角度来讲,玉米是碳4作物,光合效益非常高。产量等于叶面积系数乘以光合系数和光合时间。株数越多,叶面积系数越大,光合产物越多。

第三,增加密度是最容易通过人为栽培措施来控制和影响的。只要把握播种和定苗环节,就能够达到所要求的密度。

浅析山西玉米生产问题及解决建议 篇12

一、山西省玉米生产的现状

山西地处世界三大玉米黄金生产带, 是全国玉米主产省之一。玉米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到全省粮食面积和产量的40%和60%。对确保山西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 山西玉米以含水量低、淀粉含量高, 色泽好享誉全国。山西的玉米已列入国家北方春玉米和黄淮海夏玉米优势产区, 发展玉米生产前景广阔。

(一) 粮食作物结构的变化。

粮食作物内部品种结构变化较大。小麦由于单产水平低, 市场竞争力不强, 面积逐年大幅减少。1998--2007年全省小麦年均种植面积1189.63万亩, 比1988--2007年平均水平下降298.35万亩, 超过同期粮食面积减少的总数, 2004年下降到973.34的历史最低水平;由于畜牧业、加工业发展对玉米需求的快速增长, 加之玉米比较效益提高, 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 1998--2007年全省玉米年均种植面积1514.60万亩, 比1988--1997年平均水平增加488.91万亩, 比1978--1987年平均水平增加604.36万亩, 2007年达到1970万亩的历史最高水平;杂粮 (包括大豆、薯类) 由于种植区域退耕还林还草, 市场销路不畅等原因, 种植面积也减少较多。

(二) 玉米生产情况。

从1949年至2008年走过近60年的历程, 在经历少数波动和曲折后, 玉米栽培水平和技术含量明显提高, 逐步成为全省第一大粮食作物,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生产中发展最快的一种高产作物。从整体上看, 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单产水平不断提高, 生产总量不断增加。1949年, 全省玉米播种面积530多万亩, 总产量46.39万吨, 单产87公斤/亩。2008年, 全省玉米播种面积2068万亩, 总产量682.80万吨, 单产330公斤/亩, 比1949年分别增长285%、1372%和283%。在全省粮食作物中, 玉米种植面积、产量的占比分别由1949年的8.7%、17.8%上升到2008年的近40%和6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我省玉米以占全省粮食生产不到40%的面积取得了占60%以上的产量, 为全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粮食战略安全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十五”时期 (2001-2005年) , 玉米平均种植面积1486.05万亩, 年平均产量494.03万吨, 平均单产332公斤/亩。2004年国家出台粮食直补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玉米面积达到1688.45万亩, 总产量突破60亿公斤大关, 达到631.86万吨, 使全省粮食产量又超百亿公斤;单产达到374公斤/亩, 创历史最高水平。

“十一五”中前期 (2006-2008年) , 玉米平均种植面积1959.8万亩, 年平均产量666.92万吨, 平均单产340公斤/亩。2006年国家又对粮食出台生产资料增支综合补贴政策,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玉米面积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使全省粮食产量连续三年都达到百亿公斤。2008年玉米面积达到2067.8万亩, 总产量682.8万吨, 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三) 玉米生产技术推广情况。

近几年, 山西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不断总结传统生产经验, 选育推广优良品种, 应用先进栽培技术, 将历史传统与现代先进技术紧密结合起来, 不断改进和提高玉米生产技术水平。

1989年和1990年, 全省玉米良种普及面积已达到10万亩以上的玉米杂交种是:中单2号、丹玉11号、13号、晋单18号、24号, 四单8号、白单4号、苏玉1号、烟单14号、津夏1号等10个品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玉米优良品种主要是推广了紧凑型玉米杂交种, 如先玉335、郑单958等, 使玉米单产得到了迅速的提高。紧凑型玉米较之平展型玉米具有植株低矮而紧凑的生理特点, 其最大生理功能是叶片上冲, 叶面积系数大, 光合作用强, 光能利用率高, 可以增加种植密度, 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围绕畜牧业、玉米加工业的发展, 积极发展高淀粉、高蛋白、高赖氨酸、高油以及甜糯玉米等不同用途的玉米新品种。2008年, 全省优质玉米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在种植密度上, 随着玉米杂交种的不断更换, 合理密植成为玉米生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根据各地生产实践, 在合理密植上普遍采用扩大行距和双株穴播等形式, 在保证通风透光的前提下, 使玉米的留苗密度从20世纪50年代每666.7平方米不足1000株, 逐步增加到2000株、3000株, 最近几年又普遍比前几年增加到4000-5000株之间。为实现玉米高产和高效益, 80年代以来又普遍推广了玉米宽窄行种植方式, 通过不同的行距间套复种, 既保证玉米种植株数不减少不减产, 同时间套瓜菜作物, 充分利用土地、阳光, 实现高产高效益。

在传统技术应用上, 20世纪60年代以来, 全面推广了昔阳大寨创造的玉米深耕、深种、深刨的“三深”技术经验, 加厚了耕地的活土层, 增强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发展。三深, 就是对玉米地秋季要深耕8寸以上, 并要结合施足底肥, 耙耱后过冬;播种时种子播种深度达到2寸, 并要结合药剂拌种和防止地下害虫;苗期田间管理要深中耕2-3寸, 疏松土壤, 保蓄地墒, 促进根系发育。

20世纪50年代以来, 山西省玉米生产机械化有了很大发展, 特别是80年代以来在玉米生产中实施了各种机械化综合增产技术以及单项实用技术, 不断推进耕作、播种、覆膜、施肥、收获与秸秆还田等全程机械化作业, 使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 极大地促进了玉米生产的稳定发展。上世纪末期, 全省实施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达到489万亩。2008年, 全省玉米机械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面积达到700万亩。

在地膜覆盖技术上, 山西推广应用早, 速度快, 增产效果显著。1983年在雁北, 晋东南一些高寒地区进行地膜覆盖栽培玉米试验、示范, 克服了高寒地区热量不足、积温不够和少雨干旱等限制玉米生产的不利因素, 获得了较大幅度的增产, 在此基础上, 1984年开始全省推广, 当年种植地膜玉米6.27万亩;1990年扩大到182.21万亩;1995年全省地膜覆盖玉米达到402.15万亩, 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的52.55%。地膜覆盖玉米平均单产460公斤/亩, 比全省玉米平均单产高出110公斤。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山西省玉米生物覆盖技术发展也较快, 主要是利用作物秸秆和残枝落叶来覆盖地面, 达到蓄水保墒, 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减少耕地水土流失和提高玉米产量的目的。据测定, 每666.7平方米耕地覆盖100公斤玉米秸秆, 可增加土壤氮素5公斤, 五氧化二磷3公斤, 氧化钾9公斤, 相当于标准氮肥24公斤, 磷肥21公斤, 钾肥18公斤。据晋城市部分县在秸秆覆盖示范点测定, 连续三年秸秆覆盖比不覆盖田有机质年递增0.05%—0.1%, 全氮含量年递增0.003%左右, 全磷含量年递增0.006%左右, 全钾含量年递增0.07%左右, 大大改善了耕地土壤理化结构, 秸秆覆盖田平均增产18%以上, 大旱年份可增产60%左右。1998年, 全省玉米生物覆盖面积达到649.8万亩, 占玉米种植面积的48.89%。

近年来, 山西省大力推广玉米“一增四改”技术, 促进农机与农艺相结合、良种与良法相配套, 进一步挖掘玉米增产潜力, 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一增”就是增加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生产条件, 因地制宜地将现有品种的种植密度普遍增加500-1000株/666.7平方米。“四改”, 一是改种耐密品种。加大耐密高产品种选育推广力度。二是改套种为平播。逐步将套种玉米全部改为免少耕铁茬直播, 并适当延迟收获。三是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四是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发挥农机在玉米生产中的作用, 减少人工播种、收割面积, 逐步扩大机耕、机种、机收等玉米全程机械作业比例。此外, 山西在玉米生产上推广的主要配套技术有冷凉地区的地膜覆盖、秸秆还田、平衡施肥、少耕穴灌、保护性耕作及机械化播种、耕作等, 提高了玉米的单产水平。

(四) 新品种技术配套示范情况。

在我省北部天镇县等一些一年一熟的黄土丘陵区的村落。选族适合在海拔1200米的旱作区种植生育期130天且抗病抗旱、丰产性能较好的改良21号。同时, 采用少耕穴灌、地膜覆盖和旱作节水技术的种植模式, 通过实施旋耕、耙耱、施肥、穴灌、覆盖、播种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可以有效提高地温, 提早出苗, 延长作物生育期, 使丘陵旱作区、无霜期比较短的地区也种上了玉米, 并可保蓄土壤水分, 防止土壤水分过度蒸发, 达到抗旱保春播、夺高产的目的。特别是采用少耕穴灌技术, 在春播遭遇干旱的情况下, 苗灌水量仅4立方米即可保证播种出苗。经过多点实测, 示范区玉米平均亩产超过400公斤, 比对照田亩增产近150公斤, 抗旱增产作用十分明显, 增产幅度超过35%, 亩均纯收益增加87元。

在中部阳曲县的一些丘陵区, 土地贫瘠、缺少雨水、生长期较短, 建立了一个优势农产品新品种推广示范区, 围绕晋玉811、强盛12号、强盛46号3个玉米新品种的推广, 重点推广少耕穴灌、地膜覆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 配套推广的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实施面积500亩。其中, 示范区少耕穴灌、地膜覆盖、秸秆粉碎还田三项技术应用率达到100%, 亩施用有机肥2000公斤, 测土配方氮、磷、钾的比例为14:9:6, 应用面积达到480亩。针对该地的生产特点和问题, 推广了新品种及其配套技术, 形成了新的玉米种植模式。经过测产, 示范区玉米平均亩产达到510公斤, 比对照田亩增产90公斤, 亩均纯收益增加202元。

在东南部的地处太行山区的壶关县, 受低温寒冷和突然瘠薄的影响, 玉米生产长期不能夺高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在某些村选择郑单958、大丰26号、先玉335、屯玉42号、农大84号等5个玉米新品种围绕中晚熟高产玉米品种的推广, 建立了一个面积500亩的示范区。在坚持研究推广玉米秸秆沟埋覆盖和地膜覆盖增产技术的同时, 配套推广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栽培技术。经过测产, 示范区玉米平均亩产达到452公斤, 比对照田亩增产120公斤, 亩均纯收益增加147元。

二、玉米生产的制约因素分析

受自然条件以及技术推广、资金不足、劳动力素质下降等因素影响, 我省粮食生产水平低而不稳。2006年全省粮食单产近300公斤, 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公斤, 玉米单产352公斤, 仍比全国低。制约我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有:

(一) 自然资源

1. 水资源。

我省降水量偏少, 水资源短缺。根据省水利厅统计情况, 我省多年平均降雨量508毫米, 水资源总量123.8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81立方米,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 世界平均水平的1/25。比较干旱的西北六省区人均水资源量为1300立方米, 也高于山西。我们亩均水资源量180立方米, 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全省年供水量约为60亿至65亿立方米, 人均供水量180至200立方米, 不到全国人均值440立方米的一半。人均供水量和亩均用水量两项主要指标都处于全国末位。我省地下水严重超采。1971年全省地下水年开采量约为11亿立方米, 而近年来的年开采量已达40亿立方米, 累计超采109亿立方米。

2. 土地资源。

按相关部门提供的数字, 2008年末我省耕地面积为6080万亩, 按全省总人口平均人均1.8亩, 按乡村人口平均2.56亩。高产田主要分布在上党盆地、晋南盆地、晋中盆地、忻定盆地、大同盆地等5大盆地, 土地肥沃, 水利设施较好;中产田分布在太行山沿线及部分山区的沟坝地、下湿地;低产田主要分布在吕梁山沿县及丘陵山区的坡耕地, 产量低而不稳。

3. 热量资源。

我省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 南北横跨6个纬度, 无霜期110~220天, 南长北短, 平川长山地短。年平均气温在-4℃~14℃之间, 且由南向北、自平川向山地逐渐递减。在光热资源充足的南部地区可以一年两作, 小麦收获后复播玉米等作物, 而在北部一些高寒冷凉山区只能种植产量偏低的小日期作物。

(二) 农业生产设施。

我省受自然条件限制, 农业生产设施比较脆弱, 物质技术装备落后, 防灾减灾能力不强, 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现有农田水利设施大多数是上世纪50、60年代修建的, 由于年久失修, 损坏严重, 功效已大大降低。耕地中旱地面积大、中低产田比例高, 旱地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70%, 中低产田面积又占到耕地面积的70%, 而且地力较差, 粮食生产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年际间波动很大。目前, 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288万千瓦, 亩均400瓦;机耕、机播和机收面积分别占到56.8%、42.6%和16.9%。这些措施, 使得我省农业具备低于中等风险的能力。

(三) 农业生产灾害风险。

山西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自然灾害是“一旱二寒”, 加之近年来气候变化和结构调整的影响, 病虫害发生也加重之势。一是干旱频繁发生, 危害严重。山西水资源十分短缺、降雨偏少, 十年九旱, 春旱几乎年年发生。一般年份, 粮食作物受旱面积在2000万亩以上, 不能适期下种或下种后出苗断垄严重的在500万亩以上。二是局部地区的冻害时有发生, 北部玉米主产区后期极易遭受早霜冻危害。三是病虫呈加重发生之势。病虫害总的趋势是发生种类多, 发生时间早, 发生面积大, 危害重, 我省小地老虎、玉米红蜘蛛和草地螟等病虫害时有发生, 对粮食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四) 农业科技。

我省粮食单产水平提高慢, 除受生产条件制约外, 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覆盖面小, 推广速度慢也是主要因素。从品种上看, 玉米品种多、乱、杂, 一个县种植的玉米品种在上百个, 最大的种植面积也仅有100多万亩, 农民选择品种无所适从, 耐密型玉米品种面积占不到玉米种植面积的20%;小杂粮大多为传统农家品种, 产量偏低;脱毒种薯面积占不到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0%。从技术上看, 目前我省玉米种植密度在2500—300株, 比最佳密度少500—1000株, 地膜覆盖、少耕穴灌等技术还没有在适宜区普及。同时, 积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不能给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三、玉米生产发展的潜力分析

(一) 耕地潜力。

我省耕地面积呈逐年减少趋势。据统计局年报, 1978年我省耕地面积为5885.12万亩, 到1995年下降到5467.64万亩, 年均减少24.56万亩;1996年农业普查后, 耕地面积变更为6834.44万亩, 到2005年下降到5689.79万亩, 年均减少127.18万亩, 尤其是2000年以来,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占用耕地大幅增加, 加之退耕还林政策实施, 耕地面积减少速度明显加快;由于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 近两年耕地面积基本实现占补平衡, 2006年、2007年分别为6081.45万亩和6080.17万亩。目前我省耕地面积处于动态平衡,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 占用耕地不可避免, 而是大都是质量较好的地, 而补贴充耕地质量较差, 加之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因此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难度很大。

(二) 结构调整。

从近年的情况看, 由于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的粮食补贴政策, 粮食面积保持稳中有增。粮食品种结构, 受比较效益的影响变化较大, 总的趋势是小麦、杂粮减少, 玉米大幅度增加。我省小麦由于单产水平低, 市场竞争力不强, 面积逐年大幅减少, 而由于畜牧业、加工业发展对玉米需求的快速增长, 加之玉米比较效益提高, 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 1998-2007年全省玉米年均种植面积1514.60万亩, 比1988-1997年平均水平增加488.91万亩, 比1978-1987年平均水平增加604.36万亩, 2007年达到1970万亩的历史最高水平, 2008年首次超过2000万亩;杂粮 (包括大豆、薯类) 由于种植区域退耕还林还草, 市场销路不畅等原因, 种植面积也减少较多。

我省粮食品种结构调整, 重点是稳定小麦面积, 扩大玉米面积, 减少小杂粮面积。特别是玉米种植我省仍有潜力, 北部地区推广地膜覆盖, 南部地区调整复播作物品种结构后, 还可再增加玉米种植面积上百万亩。

(三) 生产技术。

我省粮食单位水平较低, 从技术上看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可选取先玉335、郑单958等耐密型玉米品种, 并提高脱毒马铃薯应用面积与小杂粮新品种面积使用面积, 这样全省可增产粮食6亿公斤以上。其中, 玉米为主要增产作物。玉米地膜覆盖、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推广还有很大空间, 特别是近年来的少耕穴灌、渗水地膜技术还没有大面积推广应用。通过努力, 力争使科技对粮食的贡献率由目前的38%提高到50%以上。

(四) 防灾减灾。

我省的自然条件, 决定了必须始终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淤地坝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建设, 充分发挥现有水浇地的生产能力。大力发展旱作农业, 加快中低产田改造, 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五) 加工与转化。

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山西省农业生产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粮食产量迅速提高, 总产突破百亿公斤大关。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 农业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 农业生产出现供与求、需要与效益的矛盾, 生产与市场脱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政府的引导下, 使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地联结起来, 探索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 推动玉米加工业发展。以饲料加工、轻工酿造、淀粉加工等为主的企业发展尤为迅速, 产量和品种都有了较大的增长, 促进肉、蛋、奶直线上升, 丰盛了菜篮子, 丰富了市场。到1998年全省各类玉米加工企业发展到515个, 年加工玉米约160万吨。其中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的玉米加工企业共有37个, 加工能力80万吨, 固定资产原值6亿元, 年营业收入7.5亿元。其中, 年加工玉米5万吨以上的企业10个, 年营业收入6亿元。如太原饲料养殖总公司, 年加工转化玉米10万吨, 大同、定襄二个淀粉加工厂, 年转化玉米15万吨, 临汾制药厂, 年加工转化玉米6万吨。具有地方特色的太原清徐老陈醋和榆次四眼井牌陈醋, 经过设备更新改造, 进行科学配方, 采取新技术、新工艺, 开发出了品牌硬、质量优、档次高的系列产品, 走俏全国, 远销海外, 美誉全球。

随着山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尤其是猪、鸡养殖规模的扩大, 消费玉米的比例逐年增加。工业用粮是仅次于饲料用粮的另一个重要的玉米消费渠道。工业用粮主要包括淀粉、酒精、酿酒、制作调味品、制剂、制药等, 近年来受市场影响, 玉米淀粉发展较慢, 工业酒精、医药等增长较快。据初步统计, 到2008年全省有各类玉米加工企业600多个, 玉米年加工能力约500万吨。其中, 年加工玉米10万吨以上的企业10多个。种子用粮主要取决于玉米的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用种量。由于栽培技术改进, 单位面积玉米种子用量略有减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村居民玉米消费量下降, 城镇居民玉米口粮消费量有所增加。

四、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

(一) 农业抗灾能力不强, 粮食生产能力低而不稳。

全省6000多万亩耕地中无灌溉条件的旱地占70%, 旱地中中低产田面积又占70%, 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分布在生态条件脆弱的山区, 受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起伏很大, 粮食生产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1999-2001年全省连续三年遭受严重干旱, 粮食总产量大幅下降。

(二) 耕地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近几年, 由于基建规模扩大, 加之退耕还林还草等因素的影响, 耕地面积呈逐年减少的趋势。据统计数字, 2000年全省耕地面积为6513万亩, 2001年减少到6435万亩, 2002年又减少到6032万亩, 两年就减少耕地481万亩, 2003年减少到5841万亩, 2004年减少到5751万亩, 而且基建占地大都是生产水平较高的好地、水地。耕地面积减少又直接导致粮田面积下降, 对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造成很大影响。

(三) 生产成本较高, 种粮比较效益下降。

受自然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我省粮食的生产成本明显高于周边省份。据调查, 每50公斤玉米的生产成本比周边省 (市) 高11元左右。由于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粮食比较效益下降。据调查测算, 2007年与2004年相比, 全省玉米亩均生产成本上升57.96元。尽管近几年粮食价格有所上涨, 且对种粮农民给予了直接补贴, 对全省种植的2451万亩 (2008年玉米直补面积统计数) 玉米, 按每亩100斤、每斤0.09元给予差价补贴, 每亩补贴9元, 共2.2亿多元, 这项政策对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减轻因农资价格上涨而引起的种粮成本增加, 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相当部分也被生产资料上涨所抵消。

五、几点建议

(一)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抗灾能力。继续推进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这是省政府确定的“十一五”时期的农业重点工程。通过平田整地、打旱井、小畦灌溉、秸秆还田、增施农家肥、测土配方施肥、粮肥轮作、保护性耕作以及建设节水灌溉等措施, 继续实施沃土工程、种子工程、植保工程, 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并加大中低产田改造的投入。我省中低产田占到70%, 是影响粮食产量提高的主要制约因素, 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建议设立专项给予支持。

(二) 落实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要求, 加快优势粮食示范基地县建设。充分发挥粮食主产区的作用。按照《山西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08-2015) 》的要求, 重点建设好“一条带四大片”玉米优势区, 即太行山一条带及晋北、忻定、晋中、晋南四大盆地;晋南中熟和中部晚熟冬麦优势区。在规划的优势区内, 集中资金扶持建设一批示范县。示范县建设的重点内容是1个万亩示范区和10个示范村, 综合应用各种农艺和农机措施, 辐射和带动农民应用新品种新技术, 辐射和带动玉米生产水平的提高。

(三) 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筛选一批节本增产增效的重点技术, 加快试验、示范和推广。加强农技推广机构和队伍建设, 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提高农民和科学种田水平。围绕重大病虫应急防治, 加快植保专业队伍建设步伐, 开展统防统治, 提高病虫防治效果和水平。组织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 把优良品种和实用技术组装配套, 充分发挥技术的整体增产效应, 以点带面, 推动全省玉米生产水平的提高。

(四) 调整财政支农结构, 增加对粮食生产的资金投入, 建立粮食生产投入的长效机制。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结构, 加强粮食投入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对粮食大县继续实行奖励政策, 每年选择30个产粮大县, 由中央、省财政给予奖励。

(五) 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 扩大补贴的规模, 提高补贴标准。目前的粮食直补、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四项补贴”政策, 对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起到了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 必须长期坚持, 而且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要继续提高补贴标准, 每年根据农资价格实际上涨幅度确定补贴额度, 使种粮收益始终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进一步完善补贴办法, 简化补贴程序, 保证资金兑现到种粮农民手中。

(六) 探索和完善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 进一步调动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针对新时期、新阶段粮食生产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 探索建立顺畅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 提高耕地利用率, 坚决遏制撂荒现象;探索对种粮大户的鼓励政策, 鼓励发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 提高种粮效益;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完善粮食大县奖励政策, 调动基层政府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继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强化政策、资金和法律支持, 提高种粮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参考文献

[1]刘德宝.山西玉米[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姚振军, 和亮, 戴静, 张敏.关于山西省粮食生产发展的几点思考——从自然资源和技术角度方面的浅析[J].山西农经2009, (5) .

[3]张国进, 张藕珠, 王海景.发展农田节水是确保山西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J].山西农业科学, 2008 (8) .

[4]李惠斌, 杨志平, 梁双伟.落实惠农政策保障粮农权益[J].山西农村工作2008, (01) .

上一篇:达芬奇Si手术机器人下一篇:门诊患者护理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