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倒伏(精选10篇)
玉米倒伏 篇1
一、玉米生产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70%以上。农业兴则天下兴。农民富则天下富。玉米不仅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所有牲畜的饲料、关乎中国粮食安全, 更是燃料乙醇的原料、关乎能源战略, 玉米是重要的高产作物, 有很好的食用品质, 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饲料, 也是重要的工业、食品、医药原料。
二、玉米倒伏现状及危害
近年来, 由于受暴风雨等极端气候影响, 导致玉米极大减产。2013年受台风“布拉万”影响, 8月28日至29日, 东北三省出现强风雨天气, 造成东北三省部分地区玉米倒伏。辽宁铁岭地区, 个别乡镇倒伏率达30%~40%。
通过观察农户正在收获田地中的玉米可以发现, 玉米棒生长较好, 基本没有秃尖, 虫害现象较少, 但倒伏的玉米有灌浆不足的现象。
据农业部调查, 截至2013年9月2日, 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因台风影响导致农作物受灾2798万亩, 尤其是玉米受灾较重, 倒伏2260万亩, 占三省玉米面积的15%左右, 其中严重倒伏826万亩, 占三省玉米面积的5%左右。
三、玉米倒伏分类
1. 根倒伏
玉米植株不弯不折, 植株的根系在土壤中固定的位置发生改变。根倒伏多发生在玉米生长拔节以后, 因恶风暴雨或灌水后遇大风而引起。
2. 茎倒伏
即玉米植株根系在土壤中固定的位置不变, 而植株的中上部分发生弯曲现象。茎倒伏多发生在密度过大的地块或茎杆韧性好的品种上。
3. 茎倒折
玉米植株根系在土壤中固定的位置不变, 而植株的中上部分发生折断的现象。
四、玉米倒伏的原因
1. 种植品种不当
品种本身抗倒性差, 根系不够发达, 茎秆不够坚韧, 株高穗位高度过高, 植株叶态分布不合理通风不畅, 这些性状都可能造成倒伏。
2. 种植密度不合理
在玉米播种时, 不能做到因地制宜、因品种制宜地保留适宜的种植密度, 造成密度过大, 群体内光照弱、透光不良, 光合产物少, 植株茎秆发育纤细、脆弱, 其硬度和韧性降低, 株高增加, 穗位升高, 植株重心上移, 使抗倒能力下降。一旦出现较大的风雨天气, 就会造成倒伏或倒折。
3. 气象指标
北方春玉米灌浆期在7月到8月, 而7月份是降雨量高峰期。如果玉米拔节期日照时数少于历年同期平均值, 灌浆期再遇暴风雨, 玉米易倒伏。
4. 施肥方法不当
玉米生长期间, 追施肥料时, 肥料离根茎基部过近, 将根的基部烧断, 使气生根的数量减少, 导致根的支持作用降低而发生倒伏;追肥时施入地表过浅, 造成玉米根下扎滞缓, 使玉米根系不发达而发生倒伏;肥料不足, 玉米基肥不足, 苗期不能茁壮地生长, 根系和茎秆干物质积累少, 抗倒能力下降;玉米生育后期肥料供应不足, 茎、叶、花、果得不到生长所需的充足营养, 造成营养失调, 生长机能衰败, 抗倒能力下降。
5. 田间管理措施不当
整地不合理, 耕层浅, 根系生长不良, 入土浅, 抗倒性差;起垄培土浅, 气生根不发达;发生病虫害时不能及时防治, 茎腐病可使茎杆组织变得软弱甚至腐烂, 造成茎秆倒折。
6. 受灾危害
受旱涝灾害或肥害、药害等, 致使植株细弱, 抗倒性下降。
7. 病虫危害
玉米螟幼虫、蛀食茎秆, 形成孔洞, 痉腐病危害痉秆等也造成倒伏。拔节期间或抽雄前病虫危害茎秆也易引起倒伏
8. 播种前翻耕工作不充足
小型旋耕机械的推广应用造成土壤耕作层过浅, 影响玉米深层根系的发育。
五、玉米倒伏的防治对策
1. 选用抗倒品种
玉米品种间的抗倒性存在明显差异, 在选购种子时应选用那些抗倒、抗病、高产、稳产、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选用抗倒高产品种是预防玉米倒伏的关键。
2. 播前晒种、拌种, 及时防治病虫害
玉米播种前, 晒种2~3天, 并使用药剂和液体肥拌种, 以增强玉米的抗病能力和发根能力, 从而提高玉米的抗倒能力。在玉米生长期间发生玉米螟、茎腐病等病虫害时, 应及时做好防治工作, 也能有效地防止玉米倒伏。
3. 加强肥水调控
因地制宜地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 进行平衡施肥;要加大秸秆还田力度,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追肥时要深施, 并距植株根茎基部9-10cm, 避免烧根和根系发育不良;灌溉的地块在玉米苗期到拔节期应适当控制浇水, 进行蹲苗;雨水过多的地块, 应注意排涝通气。
4. 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要因地制宜、因品种制宜, 根据地块肥水条件和品种特性, 按适宜种植密度播种。每个品种由于特性不同, 具有不同的适宜种植密度, 每个地块肥水条件和管理标准不一样, 也要求不同的适宜种植密度, 只有在适宜的种植密度下, 玉米群体和个体才具有优良的表现, 从而提高群体和个体的综合抗性, 实现高产稳产高抗的目标。
5. 耕作措施
适当加深耕作层。深耕能促进玉米根系发育促使根数增加, 入土加深, 植株固定能力得到增强, 倒伏程度减轻。及时中耕培土。玉米中耕培土可使根系发达, 特别是拔节以后的培土, 能使玉米产生出大量的支持根, 固定植株, 减缓自然灾害。顺风成行以及根据当地暴风雨出现的规律通过播种予以调节, 适期早播。
6. 喷施玉米矮壮素
种植密度比较大、有倒伏危险的地块, 可在拔节以后喷施矮壮素来抑制株高, 降低植株重心。合理喷施矮壮素, 可以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可使植株矮健, 光合作用增强, 提高种植密度。
7. 倒伏后的补救措施
玉米田发生倒伏以后, 要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拔节前后倒伏, 不必人工扶起, 可让其自动恢复直立。抽雄前后发生根倒的地块, 在风雨后应该尽快人工扶直植株并进行培土, 然后喷施0.2%~0.35%磷酸二氢钾溶液。
六、小结
合理运用播种技术, 根据土壤特性、气候、玉米品种因地制宜, 同时采取倒伏后补救措施。选择适当的玉米品种, 合理整地, 科学施肥, 播种后合理控制播种密度, 做好病虫害防治, 喷施玉米矮壮素等技术是提高玉米抗倒伏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路丽燕.玉米倒伏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吉林工学院学报, 2002, 23 (4) :19-20.
[2]韩秀玲.玉米倒伏的原因和预防.洛南县农技中心站, 2000 (06) :11.
[3]高迎娟.玉米倒伏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2005 (01) :2.
[4]宋朝玉, 张继余, 张清霞等.玉米倒伏的类型.作物杂志, 2006 (1) :13.
[5]王振军, 雷晓天, 郭志刚.玉米倒伏的原因.农业科技通讯, 2011, (10) :2
[6]王玉池, 严琳, 左占民等.玉米倒伏的影响.农家参谋 (种业大观) , 2010 (8) :20.
[7]宋宪青.玉米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农民致富之友, 2011 (23) :14.
[8]魏明丽, 夏永茂.玉米倒伏现状分析.《种子世界》, 2011 (8) :30.
玉米倒伏 篇2
关键词:玉米;倒伏;预防措施;补救方法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124-1
近几年来,随着玉米价格不断攀升,人们为了提高玉米单位产量,采用增加种植密度,增施化肥、选用高产品种等方式来达到增产的目的。但随之而来也加大了玉米倒伏的风险,如2010年7月份永吉县玉米因风灾造成较大面积的倒伏,倒伏的一些田块减产幅度达40-60%,部分倒伏地块还造成绝收,所以说倒伏对玉米高产、稳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高密度种植和大风、多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如何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倒伏能力,避免倒伏的大面积发生,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已成为今后玉米生产上急需解决一大问题。从栽培技术及管理上,根据玉米倒伏不同时期和倒伏原因,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補救,以避免或减轻灾害的损失。
1 玉米倒伏的类型、倒伏原因及预防措施
玉米倒伏分茎倒伏、根倒伏及茎折断三种类型。茎倒伏是由于一部分玉米品种茎秆基部机械组织强度低、韧性差、遇到强风暴雨后而造成的茎秆倾斜。根倒伏是根系发育不良,次生根生长的较少,土壤含水量过多、培土又少、遇大风而引起的从根部开始倾斜较大的倒伏。茎折断主要是由于抽雄前生长较快、茎秆嫩弱及遭受病虫危害,遇风而折断。为了防止玉米发生倒伏,生产上应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加以预防。
1.1 首先选用抗倒伏品种
一个玉米品种是否容易发生倒伏,主要与该品种的植株特性有关。在生产上要选杆矮、穗位低、根系发育强壮、耐密植的品种。如郑单958、郑单988、先玉335、京单28等品种。
1.2 其次要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地力等条件合理密植,促进植株个体的良好发育,提高群体的抗倒能力。密度过大,片面追求高密度增产,株行距过小或间苗不充分,引起株间拥挤,节间细长,组织疏松,会引起茎倒或茎折断。通常竖叶型品种亩留苗4500株左右,平展型品种留苗3500株左右。
1.3 改进栽培方式
玉米种植实行免耕或少耕栽培可以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可以减轻因风、雨灾害而倒伏的程度。因为实行免耕的土壤,它的土质结构坚实,较耐雨水冲刷,玉米根系在该土壤中生长坚固,土壤对根的把持性较强,所以玉米不易发生根倒。2010年永吉县春季雨水较大,为了不误农时,许多低洼地都采用不整地,直接在原垄上播种的方法,在遇到大风雨的危害时,未发生倒伏,并获得了丰收。另一方面,在玉米栽培上可以采用宽窄行的种植方式,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植株个体平衡发育,植株间互不遮掩,增强光合作用。可有效地防止玉米的徒长和倒伏。
1.4 合理施肥
实施氮、磷、钾配方施肥,根据玉米需肥规律,确定适宜的施肥时期和施肥量。追肥不宜过多,要轻施苗肥、稳施秆肥、重施穗肥、补施粒肥,反对一炮轰施肥方法,若在玉米苗期一次性施入过多的肥料,会导致玉米苗期旺长,基部节间伸长、组织细弱,容易倒伏。通过增施和深施磷、钾肥来促进根系生长,增强茎杆机械组织强度。对于水、肥较高的玉米田,在拔节前采用控制水、肥和蹲苗的方法,促进根系下扎及茎秆健壮,来防止倒伏。
1.5 加强田间管理
通过中耕培土来促进地上基部茎节气生根的发育,增强植株抗根倒的能力,也是有效防止玉米倒伏的措施之一。培土可在拔节至封垄之前进行,中耕深度一般5-8cm、净培土高度一般8-0cm。
1.6 化学调控
针对那些茎秆脆弱、容易倒折的品种或生长偏旺、有可能发生倒伏的田块,在玉米拔节前,采取药物处理的办法进行化控,如喷施玉米矮壮素、健壮素、玉黄金或多效唑等生长调节剂,化控一般可使玉米株高下降30-40cm,穗位下降15-20cm,茎粗增加0.1-0.2cm,气生根增加1-2层,起到茎秆粗壮,节间缩短,抗倒伏的效果。适时掌握施药时期,不可提前或拖后,过早会抑制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过晚则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并严格按说明书使用方法进行操作。
(1)矮壮素:每亩用30g,兑水30kg,在拔节前喷玉米植株顶部叶片。(2)玉米健壮素:每亩用药30ml,兑水15-20kg,可在5-6片叶时喷施1次,矮化植株下部。但禁止在8-10片叶子时(即小喇叭口期)施药。均匀喷洒在玉米植株上部叶片。(3)玉黄金:在玉米田间生长到6-10片叶的时候进行喷洒,每亩20ml。使用时,一支10ml的玉黄金加水15kg稀释均匀后,均匀喷洒在玉米叶片上。(4)多效唑:一般在5-6叶期或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多效唑50g兑水50kg喷雾。
2 玉米倒伏后的补救方法
对已经出现倒伏的玉米,可以根据倒伏时期,采取以下措施挽救,一般以不影响正常授粉为原则。
2.1 拔节前后的倒伏
因植株自身有恢复直立能力,不影响将来正常授粉,可以不用人工扶起。
2.2 抽雄授粉前后的倒伏
此时植株高大,倒后株间相互叠压,难以恢复直立,不仅直接影响正常授粉,还影响到光合作用的进行,必须人工扶起,扶起的植株与地面角度一般在30-50°之间,以防御风灾发生二次倒伏。扶起时要早、慢、轻,同时结合对根系进行培土。
2.3 对倒伏的玉米田,要及时投放鼠药来防范鼠害
因为发生倒伏的玉米极易遭受鼠类危害,如不投药加以予防,就会因鼠害而大幅减产,以致绝收。
2.4 大雨过后,应当及时疏通地头排水沟,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
2.5 玉米倒伏后生理机能发生紊乱
为了使玉米能快速恢复生机,在玉米扶起后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面肥,促进玉米的光和作用,增加玉米籽粒的饱满度。
2.6 及时防治病虫害
要密切注意对玉米螟、粘虫的防治,一旦发生虫害,可用1.5%辛硫磷颗粒剂按1:15拌细沙灌心。
玉米倒伏原因与防止对策 篇3
玉米倒伏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由于品种特性, 有些品种抗倒性弱, 多数杂交种茎秆粗壮, 根系发达, 抗倒能力强。高秆品种易倒, 而矮秆、株型好的品种抗倒能力强。其次是栽培密度不合理使玉米田间布局不当, 株行距过小、密度过高或稀密不匀, 使田间通风透光不良, 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茎秆发育不良, 导致植株高而不壮, 抗倒力下降。再就是肥水管理不当, 田间管理不及时, 如拔节期肥水过多, 特别是氮肥过量使茎叶疯长, 拔节过猛, 节间机械组织发育不良, 果穗以下节间伸长过度, 果穗位置相应升高而易倒伏。播种过浅, 中耕培土不及时使根系发育不良, 扎根浅也易遭灾倒伏。多年没有进行深翻深松, 只是在土壤表面旋耕使土壤耕层变浅, 犁底层上升变厚。因犁底层不易透气透水, 而且坚硬,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根系多数生长在土壤表层, 当每雨季到来时土壤表面形成一层泥浆, 造成大面积倒伏。
防止方法:主要是选用抗倒品种, 采用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的杂交种和优良品种是防止倒伏的关键措施之一。其次要调整播期, 据当地常年的气候特点, 适当提前或推迟播期, 避开或减轻不良天气的影响。此外, 要因地因品种采取合理田间密度, 依据地力和品种特性, 充分利用光能, 可减少因根系少而浅及节间过长引起的倒伏。株行距配置得当, 保证使叶片在最大程度上都能得到阳光的照射, 促进植株个体的良好发育。再就是合理施用肥水, 根据玉米计划产量和土壤供肥量实施氮、磷、钾配方施肥, 并结合玉米需肥规律确定适宜的施肥时期和施肥量, 可有效防止倒伏。此外, 肥沃地块苗期要适当中耕蹲苗, 控上促下, 使根系发达, 根结粗壮, 适时培土很重要。要推广深翻松土技术, 打破犁底层, 培肥地力, 便于根系下扎。这些措施都可避免或减轻因倒伏而造成的产量及经济损失。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篇4
关键词:玉米;倒伏;原因;防止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7-85-1
1 玉米倒伏概述
1.1 玉米倒伏的概念
玉米倒伏是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因风雨或管理不当使玉米植株倾斜甚至茎秆节间折断的一种生产灾害。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玉米产量水平的上升,玉米高产与倒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直接影响着玉米生产。
1.2 玉米倒伏的种类
玉米倒伏一般分为根倒伏、茎倒伏和茎倒折三种类型。其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茎倒折,其次是根倒伏,再次是茎倒伏。
根倒伏即玉米植株不弯不折,植株的根系在土壤中固定的位置发生改变。根倒伏多发生在玉米生长拔节以后,因狂风暴雨或灌水后遇大风而引起,是植株根系发育不良的一种表现。
茎倒伏即玉米植株根系在土壤中固定的位置不变,而植株的中上部分发生弯曲的现象。茎倒伏多发生在密度过大的地块或茎秆韧性好的品种上。
茎倒折即玉米植株根系在土壤中固定的位置不变,茎秆又不弯曲,从茎的某一节间折倒。一般发生在抽雄前。
2 玉米倒伏的原因
2.1 种植密度不合理
种植方式与田间管理不合理,目前,育种目标是提高密度,追求高产,促进早熟。重点是掌握合理密植,密植品种的推广,部分农民有惜苗爱苗的习惯,机播后少间苗或不间苗,造成玉米田密度过大,这样就造成了植株间争肥争水,秸秆细弱,节间拉长,穗位增高,遇见大风大雨,造成倒伏。有的农民购买玉米品种不认真咨询技术员,不看品种说明,随意种植,将稀植品种种成密植,这样也增加了倒伏的潜在危机。
2.2 施肥、灌水不合理
如氮、磷、钾三要素配合不当,组织发育不好,苗期受涝,拔节前后肥水攻得过急或中后期灌水后遇大风等都会造成玉米倒伏。当施底肥时,不施钾肥或钾肥用量过少,氮肥用量过多时,会造成玉米营养失衡,玉米生长过快,植株过高,茎秆细长,遭遇暴风雨时玉米易发生倒伏。另外,农民为了省时省工播种时施肥多,如苗期雨水多,就会造成茎叶徒长,穗位提高,茎秆柔嫩脆弱,中后期脱肥早衰,玉米抗到能力就会减弱,如遇雨水大风,就会引起倒伏。
2.3病虫害因素
玉米病虫害也是引起倒伏的重要因素。影响玉米倒伏的虫害主要是玉米螟,玉米螟幼虫一般钻到茎秆内部,蛀空茎秆,破坏输导组织,遇到风雨天气极易发生茎秆倒折;影响玉米倒伏的病害主要为茎腐病,茎腐病侵染玉米茎秆后,茎秆硬度、茎秆解剖学特征以及韧皮组织的化学成分都有所改变,使茎秆组织变得软弱甚至腐烂,造成茎秆倒折。
2.4遭受暴风雨影响
在玉米生长期间里,一般是有大风之前下透雨造成玉米倒伏或是大风和大雨同时进行造成玉米倒伏。
3 防止玉米倒伏的有效措施
3.1 选用抗倒伏品种
选用抗倒品种是预防玉米发生倒伏的关键。有些品种的植株过高,穗位过高或次生根少,容易造成倒伏。
3.2 合理密植
通过适当密植可改善植株个体发育,对减轻倒伏很有益处。如果密度过高,光照不足,叶片光合作用受到遏制,营养物质合成减弱,细胞伸长,植株高而细弱,节间长,机械组织不发达而造成倒伏,从而影响产量。
3.3 播前晒种、拌种
玉米播种前,晒种2~3天,不但可以有效地杀灭种子上携带的病菌,而且具有激活种子酶活性的作用,降低种子的含水量,有利于种子吸收水分,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从而使幼苗健壮,以增强玉米的抗病能力和发根能力,从而提高玉米的抗倒能力。
3.4采取化控措施,合理喷施玉米健壮素
在玉米上合理喷施健壮素,可以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在玉米生长6~7叶期化控,能促进根系发育,使穗位以下节间缩短,控制株高,降低穗位,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因此,对茎秆偏高、密度偏大的品种和地块,一定要在6~7叶期及时进行化控,并做到不重喷、不漏喷,控制穗位下部间的长度,降低株高、穗位高,增强植株的抗倒能力。
3.7细耙镇压,中耕培土
用旋耕机或深犁整地田块,整地后应及时细耙镇压,达到上虚下实的效果,不仅有利于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而且有利于抗旱,确保一播全苗。玉米拔节后,可结合中耕除草,对玉米根部培土,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参考文献
[1] 田保明,杨光圣,曹刚强,等.农作物倒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4):163-167.
[2] 田保明,杨光圣.农作物倒伏及其评价方法[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235-239.
[3] 唐海涛,田玉秀,张彪.西南丘陵山区玉米杂交种倒伏原因及防御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2008(10):106-107.
[4] 王群瑛,胡昌浩.玉米茎秆抗倒特性的解剖研究[J].作物学报,1991,17(1):70-75.
[5] 张继余,刘姝,宋朝玉.玉米倒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山东农业科学,2009,(11):119-121.
玉米倒伏原因及防治对策 篇5
1 玉米倒伏的类型
玉米倒伏主要是茎秆折断或倾斜。生产中主要有3种类型:
1.1 根倒
即玉米植株自地表处连同根系一起倾斜歪倒。根倒会使作物侧根拔起, 茎秆倾伏角度较大, 甚至叶片和穗子贴地, 水分降低慢, 受光少, 光合强度减弱, 降低产量, 延长了成熟时间, 造成玉米减产。
1.2 茎折
即玉米植株未发生根倒, 而是从基部节位折断很难恢复, 发生地块会造成绝收。
1.3 茎倒
即玉米植株既没有发生根倒, 也没有发生茎折, 而是植株中上部弯曲、匍匐, 发生倾斜。
2 玉米倒伏的主要原因
2.1 大风、大雨天气是玉米倒伏直接原因
磐石市种植玉米6月中下旬进入玉米拔节期, 到7月中下旬进入玉米抽雄吐丝期, 即玉米生长旺盛期, 玉米茎秆生长速度快, 茎秆组织比较细嫩、脆弱, 韧性较差。而这一时期正是磐石地区气温高、降水量最大时期, 遇到大风、大雨天气极易引起玉米倒伏。
2.2 品种之间抗倒伏性存在差异
不同玉米品种的株高、穗位不同, 玉米根系发育程度不同, 特别是气生根发达程度有差异, 玉米茎秆韧性不同。因此, 不同玉米品种本身抗倒伏性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 株高、穗位较矮的品种抗倒伏能力强, 根系特别是气生根发达品种抗倒伏能力强, 茎秆粗壮且柔韧性强的品种抗倒伏能力强。反之, 玉米品种抗倒伏能力差。
2.3 种植密度不合理
近年来, 由于农民片面追求高密度增产, 不论什么品种, 不论垄距多大, 不论现有栽培管理水平, 均种植0.27m左右, 造成有些品种、有些地块种植密度过大。使玉米群体通风透光性差, 玉米茎秆发育细嫩、脆弱、组织疏松, 茎秆韧性降低, 玉米发生徒长。使玉米株高、穗位增高。抗倒伏能力差, 遇到风雨天气发生倒伏。
2.4 肥水管理不合理, 徒长、根系发育差
近些年, 农民种植玉米一次性施肥或者氮肥使用上前重后轻, 不注重磷、钾肥配合施用也是玉米倒伏主要原因。由于前期施氮量过大, 遇到高温多雨天气。拔节期水肥过足, 出现生长偏旺, 植株上部生长迅速, 植株基部和中部节间细长, 机械组织不发达。植株下部根系发育不良, 根系分支少、入土浅, 气生根层数和数量减少, 造成头重脚轻现象, 易引起茎倒伏。随着种植密度加大, 玉米植株缺钾造成韧性不好。
2.5 病虫害危害
玉米拔节期间或抽雄前病虫危害茎秆也易引起倒伏。如玉米螟钻入茎秆内部, 将茎秆蛀空, 引起倒伏。玉米茎腐病、纹枯病能够使茎秆组织变软甚至腐烂, 造成茎秆倒伏。
3 主要预防措施
3.1 选择抗倒伏性强的优质玉米品种
生产上一般选择气生根较发达, 茎秆下部节间短、株高和穗位较低、纤维素含量高、茎秆坚韧有弹性的抗到伏性强的优质玉米品种。
3.2 合理密植
根据不同玉米品种、土壤水分状况及栽培管理水平确定合理种植密度。一般不能超过品种说明上种植密度上限, 特别是对水肥条件较差地块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同时适当改变种植方式, 采取宽窄行种植 (垄距为40cm和80cm组合垄) , 增强玉米通风透光性, 促进植株茎秆粗壮, 增强抗倒伏能力。
3.3 加强肥水管理
施肥要根据品种、产量指标、土壤肥力状况确定合理施肥量, 注意氮磷钾合理配施。要杜绝氮肥一次性作底肥施用, 必须采取追肥的施肥方式, 避免氮肥施用上前重后轻。追肥最好分成拔节肥和穗肥2次追施, 特别是种植密度加大的地块更要采取2次追施氮肥;要注重增施钾肥, 特别是缺钾的坡地和种植密度大的地块要增施钾肥, 随着种植密度加大可以采取追肥方式施用钾肥。
3.4 科学防治病虫害
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减少玉米螟危害。同时, 及时喷施杀菌剂防治玉米纹枯病、玉米茎腐病、玉米大小斑病等, 促进植株强壮。
3.5 及时化控, 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
对种植密度大, 肥水条件好, 玉米植株长势旺盛的地块及时进行化控处理, 降低玉米植株的株高和穗位, 增加植株气生根数量和层数, 增强植株韧性, 提高抗倒伏能力。
4 倒伏玉米挽救措施
对已经倒伏的玉米, 可以根据倒伏时期, 采取以下措施挽救, 一般以不影响正常授粉为管理原则。
4.1 拔节前后的倒伏
因植株自身有恢复直立能力, 不影响将来正常授粉, 可以不用人工扶起。
4.2 抽雄授粉前后的倒伏
玉米倒伏的原因、补救及预防 篇6
关键词:玉米,倒伏,补救预防
1 倒伏原因
玉米种植倒伏主要有三种情况, 即茎倒伏、根倒伏、茎倒折。为进一步推进玉米的发展, 现将玉米种植倒伏原因分析如下, 以便对症下药。玉米倒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施肥、灌水不合理
在玉米整个生育期的长时间里, 如果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 或技术措施不配套, 都会使玉米生长失调。
(1) 肥料不充足:肥料上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磷钾肥, 二是缺乏有机肥, 三是肥料不足。由于有机肥的不足和磷钾肥的缺乏, 加之追肥不及时、不合理, 因而容易形成土壤板结, 根系发育不良, 同时也就带来了地上部分的生长缓慢及其病残现象, 因而抗倒能力下降。
(2) 拔节期水肥过猛。如拔节期水肥过足, 出现生长偏旺, 植株节间细长, 机械组织不发达, 易引起茎倒伏。
(3) 施肥方法不当, 各种肥料施肥不平衡。氮肥地多, 玉米茎秆的柔韧性降低, 抗拉能力下降, 从而造成玉米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下降。如果氮、磷、钾三要素配合不当, 机械组织发育不好, 苗期受涝, 拔节前后肥水攻的过急或中后期灌水后遇大风等。目前大多是在玉米预留行中间开沟施肥, 肥料过于集中, 大部分的主根不能接触到肥料。这样, 不利于根系的形成以及对营养的充分吸收, 使地上茎、叶、花、果得不到生长所需的充足营养, 造成营养失调, 生长机能衰败, 倒伏就在所难免。
(4) 浇水不当。由于玉米本身根系不发达或整地质量差, 根系入土浅, 气生根不发达等, 盲目浇水也可导致玉米倒伏, 一旦浇水后遇风或风雨交加出现根倒。
1.2 田间管理不当
如中期培土不及时, 耕翻质量差, 以至根系发育不良;或者因耕翻过深, 土壤被雨水浸泡松软等。
1.3 种植密度不合理
由于种植习惯的原因, 有些地方在生产上对玉米的田间管理较粗放, 有的农民甚至播种后不间苗、定苗, 造成种植密度过大, 使玉米生长中后期植株拥挤, 抗性下降, 极易发生病虫害和倒伏。具体表现在预留行的不合规格与播种行的不合理上。因预留行的标准不够, 播种行也受到限制。再加之株距的缩小, 形成窄行间叶子密集, 不能正常吸收光能;地下根更为密集, 水肥不能得到合理调剂, 因而不能形成正常强壮的根系和种苗, 形成徒长苗, 密度过高, 光照不足。叶片光合作用受到拟制, 营养物质合成减弱, 细胞伸长, 植株高而细弱, 节间长, 机械组织不发达。
1.4 病虫危害
病虫害防治不及时, 主要表现为玉米螟和棉铃虫危害根茎秆和叶子, 遇风雨造成倒伏。拔节期间或抽雄前病虫危害茎秆也易引起倒伏。
总而言之, 玉米发生倒伏现象, 除了上述原因外, 由于遇上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发生的几率也较大。
2 玉米发生倒伏应采取的措施
玉米发生倒伏后, 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2.1 人工扶直
对玉米倒伏程度相对较轻的田块, 趁雨后土地湿软时及时进行扶直, 以利于通风透光;对茎秆折断的玉米, 不要人工扶起, 否则会加重茎秆损伤, 可适当疏散, 尽量使每株玉米都有叶片能接受阳光照射。
2.2 排除积水
对出现田间积水的地块, 尽快抓紧排除田间明暗积水, 防止出现渍害。
2.3 喷施调节剂促秸杆粗壮
针对那些茎杆脆弱、容易倒折的品种, 可采取药物处理的办法, 化控一般可使玉米株高下降20~30厘米, 穗位下降10~15厘米, 茎杆粗壮, 节间缩短, 气生根增加, 起倒抗倒得效果。
2.4 加强水肥管理
倒伏的玉米由于光合作用差, 生理机能受到扰乱, 影响灌浆结实。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以补充营养, 增加玉米籽粒饱满度。
2.5 严防病虫害
对倒伏田块要抓好雨后病虫害防治。
3 防止玉米倒伏的措施
3.1 选用抗倒伏品种
这是防止玉米倒伏的根本措施之一。玉米品种间的抗倒性存在明显差异, 在选购种子时要因地制宜选择植株高度适中, 茎秆粗壮, 根系发达, 耐水肥能力强, 穗位较低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
3.2 加强田间管理
在种植玉米时, 每亩随底肥施入150~300克禾丰颗粒锌或1~2公斤硫酸锌作为底肥。适当加深耕层。深耕能促进玉米根系发育促使根数增加, 入土加深, ;及时中耕培土;中耕培土可使根系发达, 特别是拔节以后的培土, 能使玉米产生出大量的支持根。
3.3 合理密植
要因地制宜、因品种制宜, 按照玉米品种的密度要求, 不可随意增加种植密度。生产中要按照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地力情况来合理安排种植密度。一般竖叶型品种亩留苗4500株左右, 平展叶型品种3500株左右, 通过适当密植可改善植株个体发育, 对减轻倒伏很有益处。
3.4 合理的肥水管理
根据地力确定玉米目标产量, 根据目标产量和土坡供肥, 实施氮、磷、钾配方施肥, 合理施用氮、磷、钾、微肥, 增施有机肥, 实行平衡施肥。苗期一般不应浇水, 也不应追肥。使地面上部节间缩短, 根系入土深而广。拔节后的灌水, 一次灌水量不宜过大, 防止在过湿、高温、多肥的情况下引起徒长。玉米苗期到拔节期应适应控制浇水, 进行蹲苗。试验表明:苗期控制浇水进行蹲苗的玉米, 植株高度可下降10~30厘米, 尤其是植株下部节间明显缩短, 韧性增强;玉米根系量增加3~6条/株, 并且根系下扎较深;抗倒性明显提高。
3.5 合理喷施玉米健壮素
种植密度比较大、有倒伏倾向的地块, 可在拔节以后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来抑制株高, 降低植株重心。采用化控技术时, 要根据药剂说明书来严格掌握药剂用量和施用时间, 防止发生药害, 影响玉米正常生长。
3.6 做好病虫害防治
及时防治玉米螟、蚜虫、大斑病、小斑病等病虫害, 促使玉米生长健壮, 增强抗逆性和抗倒伏能力。
3.7 减缓自然灾害
玉米倒伏原因的防治措施 篇7
1 玉米倒伏的原因
1.1 品种选用不当
不同的玉米品种在根系发达程度、机械强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就体现了玉米在抗倒伏性能上的差异。由于玉米品种多样, 在选择品种种植时, 农民往往比较盲目, 导致玉米在生产后期出现了倒伏、减产等问题, 特别是不抗倒伏的玉米品种由于根系不发达, 茎秆强度与韧度都较差,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极易发生倒伏[1]。
1.2 气候问题
七八月份是玉米生长的旺盛时期, 玉米茎秆生长速度快, 且茎秆组织比较细嫩, 韧性较差, 因此, 在玉米拔节至抽雄阶段极易受气候影响, 特别是遇到大风、大雨的恶劣气候就会造成玉米大面积倒伏, 进而影响玉米的产量。
1.3 种植密度不合理
就我国当前玉米种植情况来看, 很多地方因盲目追求玉米产量而提高种植密度, 导致种植密度过大, 造成玉米群体内部通风透光不良, 玉米茎秆徒长, 茎秆表皮细胞的体积随之变大, 细胞壁也随之变薄, 玉米茎秆强度与韧度降低, 抗倒伏能力降低[1]。除此之外, 由于种植密度不合理, 植株徒长, 植株重心上移, 一旦受到恶劣天气影响, 就很容易造成玉米倒伏。
1.4 肥水管理不合理
玉米种植过程中, 很多农民由于缺乏专业知识, 肥水管理普遍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一些农民一次性施肥, 忽视了磷、钾肥的配合施用, 导致玉米大面积倒伏。玉米缺磷会造成根系发育不良, 玉米缺钾会导致玉米茎秆韧性变差, 因此, 磷肥和钾肥会对玉米抗倒伏能力造成影响, 需要合理搭配施用[2]。一些农民施用氮肥时前后比例不当也会对玉米倒伏造成影响。如果在拔节期施加过多的氮肥, 玉米拔节快, 植株上部生长发育加快, 基部和中部节间细长, 而植株下部根系分支较少, 发育不良, 极易导致玉米植株出现头重脚轻现象, 进而引起玉米倒伏问题。
1.5 病虫灾害
玉米在拔节期间或是抽雄前都极易受到病虫危害, 以玉米螟的危害最为严重, 玉米螟幼虫一旦进入玉米茎秆就会致使玉米发育不良, 茎秆强度随之降低, 在遇到恶劣天气时, 玉米茎秆极易折断, 造成倒伏。
2 防治玉米倒伏的方法
2.1 选用抗倒性强的品种
农业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严格玉米品种的审定, 严格禁止综合性状表现差的玉米品种进入玉米市场。农民在选用玉米种子时, 需要尽可能地选用根系发达、植株粗壮、强度与韧度较好的品种, 购买中、矮秆品种[1]。此外, 农业技术部门还需要加强玉米品种的试验示范, 选出适宜种植的抗倒伏的优质玉米品种, 并加以推广, 确保农民选用的玉米品种都是抗倒伏的优质品种。
2.2 合理密植
为保证玉米种植过程中都能得到充足养分, 在选择种植密度时需要根据玉米品种、土壤水分等条件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 特别是在水肥条件较差的区域需要尽可能地降低种植密度。同时, 在进行玉米种植时, 也可以适当改变种植方式, 增强玉米的通风透光性, 以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2.3 科学施肥
在施肥种类的选择上时需要充分考虑磷钾肥的施用比例, 追肥时间不能过早, 更不能一次性施用, 通常情况下, 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追肥两次, 一次是在玉米的5-6 叶期, 第二次追肥应在8-9叶期进行[2]。玉米苗期还需要注意蹲苗, 合理控制土壤水分, 这样有利于玉米植株地下根系发育, 同时也可以合理控制地上部茎叶的旺长, 进而避免出现倒伏的情况。
2.4 病虫害的防控
为了防控病虫害, 可以建立无病种子田, 采用包衣种子, 这样病虫害就无法在种间传递, 控制病虫害。在玉米苗期, 可以在田地悬挂节能诱虫灯, 同时在玉米周边叶面喷洒生物药剂, 形成封锁隔离带, 这样可以提高玉米抗病虫害的能力, 有效降低病虫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 避免玉米植株因病虫害而倒伏。
2.5 合理灌水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进行灌水, 但在拔节前后, 若是没有严重干旱, 则不必灌水, 若是抽雄期出现干旱, 则要及时灌水, 促使次生根向下延伸, 提高玉米植株的强度与韧度, 避免玉米大面积倒伏。抽雄期的玉米植株营养体基本形成, 因此, 在灌水时要格外注意天气情况, 如果降雨量大, 则要合理控制灌水量[2]。2.6 及时化控
种植密度大且生长旺盛的玉米植株需要进行及时的化控处理, 降低玉米植株的株高, 增加玉米植株的生根数量与层数, 这样可以增强植株的强度与韧度, 提高抗倒伏能力。
3 结语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 其产量关系到我国经济与生活水平, 然而近几年, 由于种植方式、气候、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玉米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倒伏问题, 对玉米的产量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 需要有针对性地控制玉米种植, 选用优质品种、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科学施肥、防控病虫害、合理灌水、及时化控, 确保玉米的高产稳产。
参考文献
[1]那思正.玉米缺苗、空秆和倒伏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 (02) :43-46.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篇8
关键词:玉米倒伏,原因,防治
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品种更新换代的加快, 倒伏已成为制约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尤其是传统的高秆大穗品种表现更为突出, 现分析一下玉米倒伏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1 玉米倒伏类型
1.1 根倒:
即玉米根部露出地面, 向一侧倾倒。根倒多发生在大风大雨后, 或灌水后起风。
1.2 倒折:
茎秆折断, 对产量影响最大, 可造成绝收。
1.3 茎倒:
即植株从节或节间倒伏, 茎倒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
2 玉米倒伏原因
2.1 品种原因:
品种茎秆较细、较软, 植株、穗位偏高, 果穗偏大, 品种自身抗倒能力弱。
2.2 种植密度过高:
2.2.1 普通地:
由于种植习惯的原因, 再加之田间管理较粗放, 有的农民播种后不间苗、不定苗, 甚至不去田间, 造成种植密度过大, 生长中后期个体间相互拥挤, 导致发育不良, 茎秆瘦弱, 节间长, 机械组织不发达, 使玉米整体抗倒能力下降, 极易发生倒伏。
2.2.2 下湿地:
下湿地种植密度一般应比正常密度小300株/亩左右为宜, 否则植株茎秆细高, 节间长, 易倒伏。
2.2.3 高水肥地:
在高水肥栽培条件下, 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但如超过正常密度500株/亩以上则会引起倒伏。
2.3 春玉米苗期管理不科学:
2.3.1 苗期中耕少或不中耕:
苗期适当中耕可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否则无法解决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的矛盾, 不能有效的控制地上部分生长, 影响根系的生长发育, 限制根系的吸收范围, 从而减弱了玉米抗旱抗倒的能力。
2.3.2 苗期雨水多:
苗期雨水过多, 又不能及时排水, 造成幼苗根系近地面横向生长, 并且地上部分生长迅速, 茎秆细弱, 导致第一节间相对延长, 后期易倒伏。
2.3.3 苗期灌水:
春玉米苗期灌水会促进地上部分生长, 形成旺苗, 导致第一节间相对伸长, 后期易倒伏。尤其是在玉米生长前期, 氮肥和水分过多极易造成水渍弱苗或植株旺长, 降低玉米的抗倒能力。
2.4 施肥不科学:
2.4.1 实施机械化种植、地膜覆盖种植后, 整个生育期的肥料在播种时“一炮轰”, 导致玉米前期生长过旺, 茎秆细高, 容易倒伏。
2.4.2施肥不均衡, 很少进行配方施肥, 施用单一。尤其是氮肥施用量过大, 磷钾肥用量不足, 造成营养元素失衡。目前生产上普遍存在种肥用量加大, 特别是重氮、缺磷、少钾的现象, 使玉米茎秆的柔韧性降低, 抗拉、抗风能力下降, 从而使玉米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下降。
2.4.3肥力不均匀:由于施肥不均, 缺肥地段植株茎秆细弱, 肥多的地方又贪青徒长, 植株高大抗风能力差, 一旦遇风倒伏将会压到旁边植株, 导致大面积倒伏。
2.5 灌溉不科学:
2.5.1 灌溉方式:
生长后期实施大水满灌, 即使无风也由于植株高大, 籽粒灌浆果穗加重而发生根倒。
2.5.2 灌溉时间:
a、抽雄期若出现旱象, 如不能及时灌水, 不仅影响抽雄吐丝, 同时影响次生根下扎, 直接影响抗倒伏能力。b、抽雄期玉米高大的营养体基本形成, 此时又是雨季, 但又常常发生干旱, 如不注意天气变化因干旱而灌水, 很容易造成倒伏。c、春播区的秋天, 下午风大, 如果上午灌溉则很容易在下午起风时发生倒伏。
2.6 犁底层厚:
近年来农村有效劳动力逐年减少, 耕作越来越粗放, 有的只进行地表旋耕, 有的前茬没犁接着种下茬, 导致犁底层越来越厚, 土壤通气性越来越差, 透水性不良, 根系下扎困难, 这也是造成倒伏的一个重要原因。
2.7 病虫危害:
玉米螟幼虫蛀食秸秆, 导致倒伏。大面积发生茎腐病也会造成倒伏。
2.8 不利的气象因素:
7、8月份高温、多雨, 致使玉米生长速度加快;阴天、寡照天气容易引起茎秆徒长;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极易造成大面积倒伏。
2.9 异常天气:
暴风雨、龙卷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也是引起玉米倒伏的天气原因。
3 玉米倒伏的预防措施
3.1 选用抗倒品种:
选择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 一般情况下, 这类品种株高和穗位较低, 茎基部粗壮, 根系发达。茎粗、矮杆、抗倒、丰产性好的优良品种是防止玉米倒伏的主要措施之一, 是玉米丰产的保证。但是任何一个品种都不可能十全十美, 所以各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达到抗倒的目的。
3.2 合理密植:
每个品种有其特有性状, 具有不同的适宜种植密度, 只有在适宜的密度下种植, 才能协调好群体和个体间的矛盾, 才能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达到田间通风透光好, 茎秆发育健壮, 从而提高群体和个体的倒抗能力。
3.3 及时蹲苗:
加强田间管理, 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可结合中耕进行培土进行蹲苗, 以促进气生根发育, 达到根多根深、株壮、节短, 以提高植株整体的抗倒能力。
3.4 科学施肥:
施肥要科学,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底肥、种肥、追肥相结合;氮、磷、钾合理配比;速效肥和缓释肥相结合, 避免“一炮轰”。另外, 要结合玉米各生育阶段需肥规律, 制定适宜的施肥时期和施肥量, 为丰产、抗倒打好基础。
3.5 喷施矮壮素:
在玉米上合理喷施矮壮素, 不仅可以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提高种植密度, 可增产15%以上。一般在玉米6展叶时, 喷施矮壮素, 可使植株矮健, 使光合作用增强, 基部节间缩短, 穗位相对降低, 起到很好的防倒作用。
3.6 增施钾肥:
通过测土配方, 注意钾肥的使用。也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以增加玉米秸秆强度和韧性, 增强抗倒作用。
3.7 防治病虫害: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篇9
关键词:玉米;倒伏;原因;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159-1
1 玉米倒伏的主要原因
1.1 种植密度过大
近几年,由于农民朋友盲目追求产量,不管是什么品种,也不管是多大垄距,株距种在7~8寸。由于种植密度过大会造成田间郁闭,植株之间的相互遮阳使茎秆徒长,纤细,根系减少,遭遇大风极易发生倒伏。
1.2 根系发育差
由于近些年,一次性肥大量使用,特别是掺混肥的使用,由于含氮量高,前期如遇雨水充足,田间肥水条件好且苗期长势旺盛,如果拔节期偏施氮肥且数量大,造成植株地上部生长迅速,节间拉长,而根系得不到很好的发育,根量少,气生根条数和层数减少,遭遇大风降雨很容易造成倒伏。
2 玉米倒伏的防治技术
2.1 合理密植
根據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来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在一般生产条件下,尽量不要超过品种推荐的种植密度的上限,耐密型品种的如郑单958,留苗密度掌握在每公顷6.5~7.0万株,大穗型品种如登海9号,郑单518等,每公顷宜留苗4.5~5.25万株,最多不超过6万株。
2.2 适当蹲苗
苗期适当蹲苗能使地上部节间缩短,促进根系下扎,构建庞大根系以提高抗倒伏能力,苗期有旺长趋势的田块,可采用中耕断根和控制土壤水分的方法进行蹲苗,从而有效防止玉米倒伏。此方法一般只适合于地力比较壮,土壤墒情比较好和有旺长趋势的地块,且蹲苗时间不易太长,在拔节之前要结束。否则会影响果穗分化,拔节后第一次灌水量不宜太大,以防徒长。
2.3 化学调控
种植密度比较大,有倒伏危险的地块,可在拔节以后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来抑制株高,降低植株重心。时间一般为玉米7~11片叶时,可缩短基部1~3个节间,降低玉米穗位,增加玉米气生根数和层数,起到很好的防倒伏作用,但在应用化控技术时,一定要根据药剂说明书来严格掌握药剂说明书来严格掌握药剂用量和施用时间,否则也会造成减产。
2.4 深耕培土
深耕能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入土加深,可明显减轻后期倒伏程度,玉米拔节期后培土,可产生大量支持根,使根系发达,减轻倒伏。
2.5 合理施肥
要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缺钾地区要特别注意增施钾肥,以增强茎秆强度,提高茎秆抗倒伏能力,尽可能避免在拔节期一次性追施氮肥,应分期追肥,最好以优质复合肥或氮钾肥来代替优质氮肥,保证玉米均衡生长,防止偏施氮肥引起的徒长,从而提高抗倒伏能力。
2.6 根倒伏后的补救
对于已进入灌浆期而又根倒伏的玉米田,因雌穗已发育,可不进行扶直,任其慢慢恢复生长,上部的绿色部分仍可进行光合作用,供给穗部灌浆,硬扶反而会造成伤根影响生长,对于刚抽出花丝尚未授粉的倒伏地块,应立即于雨后进行扶直并培土,但注意要轻,避免伤根,也可几株玉米穗部绑在一起形成三角形或四角形,以便进行正常授粉和灌浆,倒伏的玉米由于光合作用差,生理机能受到扰乱,影响灌浆结实,对只追一次追一次肥的田块,可再追一次肥,如果第一次追肥未施磷钾肥,可用1.4%丰产素5000倍液喷洒植株,有利于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合成,增加玉米籽粒的饱满度,玉米倒伏后,往往发生病害如玉米大小斑病,锈病等,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可用50%敌苗灵500倍液或75%百菌清300倍液喷施,每隔7~10天一次,连喷2~3次,或每公顷用石灰粉235~300千克拌细土,750千克均匀撒施田间,能有效地防止病害的发生和蔓延,适时防治玉米螟,当玉米呈喇叭口时每公顷用3%的辛硫磷颗粒剂3.75千克对细沙75~105千克撒施于心叶。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篇10
关键词:玉米,倒伏,原因,措施
1 造成玉米倒伏的重要原因
1.1 品种选择不好, 抗倒伏能力差
目前市场上玉米品种多、乱、杂, 鱼目混珠, 不少农户不辨真伪, 盲目选用, 特别是在一些经常遭受风灾地块种植了一些抗倒能力差的品种, 为玉米后期倒伏埋下潜在的危险。
1.2 整地质量较差, 根系不健全
综观本省大部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少, 犁底层较浅、玉米根系入土浅、支持根平展暴露在外、气生根不发达等等, 一旦浇水后遇风、或风雨交加, 就可能会出现根倒伏。
1.3 水肥过于充沛, 拔节期徒长
玉米进入拔节期, 田间持水量过足, 加之底肥偏多或追肥量过大, 就会造成植株疯长, 出现生长偏旺, 植株节间细长, 机械组织不发达, 茎秆韧性差, 遇到风灾会引起茎倒伏。
1.4 施肥观念滞后, 根系不发达
一些农民非常青睐“一炮轰”施肥方法, 不能做到平衡施肥或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只重视施用氮肥, 底肥中磷肥、钾肥严重不足, 或者土壤中缺磷及一些微量元素, 很容易造成根原生长不良, 玉米茎秆弹性差, 抗倒伏能力弱。
1.5 前期生长过旺, 忽视整齐度
一些农民被“见苗三分喜、苗好七层粮”的观念束缚, 特别是一些肥水条件好的地块, 往往忽视了苗齐、苗壮的道理。这时, 应该因地制宜, 根据玉米苗情长势情况, 合理追施肥料。
1.6 田间密度过大, 应合理密植
片面追求高密度增产, 株行距过小或间苗不充分, 引起株间拥挤, 通风透光不良, 造成玉米节间细长, 组织疏松, 引起茎倒或茎折断。特别是一些不适密植的平展型品种, 都容易引起倒伏。所以, 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 才是实现玉米高产稳产的基本前提。
1.7 病虫为害较重, 要及时预防
拔节期间或抽雄前病虫危害茎秆也容易引起倒伏。如玉米螟虫, 在防治上往往被忽视, 尽管最近几年大部地区都采用了释放赤眼蜂防治, 但是由于各地玉米螟羽化进度存在差异, 同时投放封卡的时间正赶上雨季, 一些农民不肯走进田间, 往往造成封卡集中投放个别地块, 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防治的效果。
2 防止玉米倒伏的主要措施
2.1 选用抗倒品种
选用矮秆的抗倒伏优良品种。在生产中历经“暴风雨、龙卷风、台风”等洗礼后, 表现比较强抗到能力的品种现在有福地201、高玉811、科玉2号等, 已经通过湖南审定的优良品种, 另外还有一些如东单80、中单808等国审优良品种。建议在生产上合理选用, 做到抗倒品种合理栽培, 确保增产增收。
2.2 精细深耕整地
加深耕层, 提高耕层理化性状, 增强保水保肥能力, 促进根系下扎, 提高根系支撑能力。建议3~4年进行1~2次深松耕整地, 打破“犁底层”, 增强土壤的蓄水保墒抗旱能力, 提高耕层的保温抗寒耐涝强度。
2.3 选择适宜播种期
倒伏还与植株的生长发育特性有直接关系。正常在抽雄前后, 株高已经定型或接近定型, 而且茎秆还比较柔弱, 如碰到大风和雨天很容易引发倒伏。春玉米在适宜播种期间可以调整播期, 应避开大风多雨季节, 防止发生倒伏。对于夏玉米, 播种晚的玉米在多雨、高温条件下, 极容易蹿秆, 植株较高且茎秆纤细, 也容易发生倒伏, 因此夏玉米在收获小麦以后最好早播。
2.4 合理密植
应该适当加大行距, 玉米有窄行、宽行等很多种种植方式, 各种不同的种植方式, 都能够实现高产。玉米的行距可以控制在70cm左右, 正常不要小于60cm。
2.5 酌情蹲苗
蹲苗的措施主要有增施氮肥、中耕断根等。就目前玉米生产情况来看, 蹲苗主要适用于春玉米, 夏玉米因出苗后就进入高温多雨季节, 应该没有蹲苗的机会。
2.6 科学施肥
钾肥有提高茎秆强度的作用。在目前生产上大量施用氮肥的情况下, 提倡增施钾肥, 可有效防止玉米株倒伏。钾肥宜早施, 在播种时作种肥或出苗后作苗肥施用。施用量可根据土壤肥力等情况来处理, 一般667m2施用氯化钾或硫酸钾10~20kg。
2.7 中耕培土
培土可以在拔节至封垄前进行, 中耕深度5~8cm, 净培土8~10cm。建议“上大垅”。可以做到多铲多趟, 提高土壤的理化性状, 增加保肥保水能
参考文献
[1]韩秀玲.玉米倒伏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路丽燕[J].河北农业, 2009, 08
【玉米倒伏】推荐阅读:
玉米倒伏与防治对策05-08
玉米倒伏情况和防倒减灾调研报告09-14
小麦倒伏的成因10-04
水稻倒伏的原因与防治论文07-19
玉米长势10-17
玉米施肥10-17
春播玉米10-21
玉米根系05-15
《玉米》05-15
玉米病虫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