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同

2024-08-20

多学科协同(共8篇)

多学科协同 篇1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单一学科已无法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 多学科协同攻克是目前及未来社会所需的工作模式。本文对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对以项目制为载体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究, 给出了该模式下专业硕士协同创新的课程体系、资源配置形式、导师指导形式以及学术交流平台等方面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多学科协同,专业硕士,项目制

0 引言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 也是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自1991年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招生, 经过多年发展, 截至2015年统计数据, 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已经达到25.2万余人, 占全部硕士招生人数的44%。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的背景下, 研究并探索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 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

专业硕士的主要培养过程是专业实践。建立以项目为载体, 多学科协同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不仅给不同专业的研究生提供多学科协同创新的环境与机会, 更有效地锻炼并提高研究生们在面对重大综合问题时的应对能力、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使得他们最终成为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 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由于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开始较晚, 存在培养设施欠缺、模式滞后、流程不完善等因素。

1.1 偏重学术, 职业导向性不足

受传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影响, 部分高校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录取程序和培养模式上与学术研究生区别甚微。有的高校同一个导师既有专业硕士研究生又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学生们接受同样的课程教育, 同做一个方向课题。

1.2 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有待完善

在当前的社会和科学问题中, 只涉及单一学科的问题越来越少, 综合性的复杂问题日益增多, 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需要多学科协作完成。部分学校实现了高校与高校间的协同培养、高校与研究所的协同培养、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培养以及高校与政府机构的协同培养, 但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内部的多学科协同培养方面未形成合理的机制。

1.3 未实现向项目制的转变

国内外研究学者总体认为, 人才培养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型:重在学术传承的“导师制”、重在实际应用的“项目制”、重在前沿探索的“创意制”。受传统学术型教育影响以及教师项目来源不足等因素制约, 一些高校并未完全实施项目制培养模式。

2 多学科协同项目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构建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教授于2006年首先提出了研究生教育的协同式创新概念, 他认为研究生教育协同式创新包括三项理念:和谐理念、激发理念和多赢理念。然而对于一般高校而言, 如何从多学科协同培养模式的角度, 探索以项目为载体, 具体实现跨学科协同培养的机制建设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近年来从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 对多学科协同项目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构建进行了深入研究。

2.1 项目绑定的课程体系设置

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包括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以及专业基础课。对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 其关键非学位课程的设置是, 即项目相关课程, 由课内教学和实践教学组成。导师根据绑定项目及培养方案的要求, 学生选修项目相关课程。项目相关课程的设置以工程实际为导向, 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行业实际需要, 突出工程实践, 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 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工程、创新能力。

2.2 研究生协同创新基金设立

建立激励机制, 设立多学科项目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专项基金。协同创新基金与企业需求的结合, 确保研究生所做的课题均来自于企业的实际需求, 使得研究生的培养更加符合特定行业的要求。同时方便学校统一支持和管理, 从而促进协同培养计划的顺利进行。

2.3 协同培养资源配置

在资源配置方面, 项目经费、科研设施、图书资源等如何分配为主要问题。由于多学科培养, 一个项目组会同时包含不同学院的不同专业学生, 为了使研究生们更好的进行项目的推进, 以项目和任务为牵引, 打破部门界限, 各协同单位签订资源共享协议, 同时建立统一的资源库来合理安排, 科学高效地实现资源共享。

2.4 导师指导形式协同

制定相应的措施鼓励导师参与到多学科项目制研究生协同培养中, 形成师生协同创新局面。多学科项目制的培养模式, 增加了导师与导师之间的联系, 定期进行项目的工作汇报, 师生共同讨论所遇到的问题, 导师进行专业指导。通过导师对学生的近距离接触、言传身教, 使学生在精神层面到实际操作都有大幅度提升。

2.5 多学科学术交流平台建立

科学建构多专业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 不仅能够活跃学术氛围, 更能开拓研究生视野、完善知识结构, 从而激励研究生的创新活动及创新思维。可以对不同学科的教师加以鼓励, 使其可以联合申请多学科交叉项目, 研究生通过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共同完成交叉学科项目, 实现研究生知识面的拓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3 结语

多学科项目制专业研究生协同制的培养模式, 使学生的眼界更开阔, 思维更敏捷, 对各专业的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当今社会, 每一个产品的问世都离不开团队的协作, 项目制培养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企业的工作模式, 这样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转换能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多学科项目制专业研究生协同制的培养模式使得学生在学校动手机会增多, 更符合专业研究生的定位, 在毕业后与社会实现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朱思文.“项目制”实践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 31 (16) :91-93.

[2]孙清忠, 黄方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构建探析[J].高教探索, 2014 (05) :26-29.

多学科协同 篇2

工业设计是一门集工程技术、审美艺术、人文社会于一体的,多领域、跨学科的专业,它是各种学科、技术和审美观念的交叉产物。文章指出了跨学科协同创新培养工业设计人才的重要性,探析了我国目前工业设计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跨学科为中心的从专业研究到协同创新的教学模式,阐述了跨学科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重要启示,有助于推进工业设计专业跨学科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工业设计 跨学科教育 学科交叉 协同创新

中国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153-02

2015全国两会制造业最热门的话题当属“工业4.0”德国是全球范围内的制造业强国,率先提出了“工业4.0”战略。“工业4.0”概念进入中国后,同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体现了现阶段我国对工业设计相关人才的巨大需求。如何满足这一需求缺口,培养出推动国家工业发展的优秀工业设计人才,乃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所需要探究的重点课题。如今,工业设计的发展也趋于更加广泛和深入,以往的教学模式已满足不了国家和社会对工业设计相关人才的需求,如何在教育中融合各种学科,使之相辅相成、协同创新,培养出具有工业设计专业综合能力的学生,是从事工业设计教育的工作者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工业设计专业培养模式现状及问题

1.1 专业间存在隔绝现象

由于工业设计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美学、人机工程学、机械构造、材料、色彩学等,因此,必须依托市场需求,综合以上学科进行设计实践。在现在的工业设计教学活动中,往往只是片面地注重产品造型、色彩搭配以及一定的人机关系,弱化了机械构造、材料和工艺等方面,在校阶段,学生设计出来的产品往往只是理想化的模型,很难与市场接轨,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脱节现象较为严重,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尚为欠缺,也使得他们毕业后需要花费较长的一段时间适应实际工作需要。专业间的相互隔离以及各个学科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的隔绝现象,造成了在工业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单轨式的教学方式,是目前很多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1.2 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

大多数国内工业设计专业在综合性大学开设,综合性大学具备多学科、多领域的先天条件,校内各个专业的图书资料、实验室配备齐全,各式各样的学生社团和学生活动,各个专业和不同风格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志趣相投的同学。但是由于限定的专业培养固有模式,工业设计专业往往开设在艺术与设计学院或机械电子工程学院,这使得学生往往遵循本学院固有、沿袭多年的教学模式,教学环节与其他学院、专业相对隔绝,实验教学过程也仅仅利用本学院的实验室,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很难接触到其他学科领域的同学、教师,难以与他们进行学术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全方面发展,综合性大学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综合设计、思维拓展能力也只是停留在有限范围内。

2 以跨学科为主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2.1 从分化到融合

由于科学技术的广泛普及和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正向着复杂而综合的时代所演变,复杂的社会生产和巨大社会需求告诉我们“知识分化”和“技术融合”已经在所难免,科学技术体系已经日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格局的巨大变换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高度综合的、复杂的、仅仅凭借一两门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譬如人类正面临着技术、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三重危机,人们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同时,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空洞的出现等环境污染问题也接踵而至,从而也使得当今社会正陷入一个越来越严峻的技术危机中。人口迅速膨胀,给地球带来了严重的负荷,使地球上有限的环境和资源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毁灭性的灾难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多学科、多层次、多要素的综合性问题,都是仅仅利用一两门学科无法解决的、又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对学科的综合性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融合学科交叉、相互渗透的教育方式,因为如果我们以单一学科的视角来看问题,很有可能永远都无法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

因此,在工业设计教学模式中应推陈出新,摒弃以往单轨式、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各式各样的学生社团、学生活动、学术讲座将不同专业的学生融合起来,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团队精神、拓宽其知识面。当今工业设计学科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很多高度综合的课题,大批量的问题越过学科边界相互联结起来,利用跨学科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利用各学科所学的不同方法,不同思维方式相互参证、协同攻关,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大学内开设的第二学历、学位教育,以及公共选修课的设置也为多学科、多领域的融合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一个新的通道。

2.2 从专业研究到协同创新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而高等院校是培养专业型人才的地方,此处的“专业型人才”并不是指熟练掌握某一种技能的人才,而是指具有某一专业技能的,又了解专业相关交叉学科的,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不受学科界限限制的人才。高等院校需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宽的基础上求精,学生的专业研究才能精得有水平,高等院校作为衔接学校和社会的衔接点,高等院校有责任也必须承担起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责任。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以及技术集成,高等院校需要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具有某一或某些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由于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专业划分过细现象,“复合型人才”、“通才”等词汇被不断重视起来,这些词汇代表着社会对高等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期望,意味着当今社会正在由重视专才到需求通才的转变。

nlc202309041400

首先,设计和艺术是现阶段许多高校工业设计教学中较为注重的元素,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历史学、审美学等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设计活动。譬如明式家具是形成于明代的一项伟大的艺术成就,在世界家具体系中被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制作精细、造型优美和考材讲究是明式家具的三大特点。在如此重视传统民族文化与传统的当今社会,传统设计观对现代设计意义非凡。21世纪具有文化趋同、文化危机等特点,在设计实践中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是当代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智慧源泉。

在科学技术广泛普及、迅速发展的今天,工业设计学生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机械制造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只局限于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而工业设计的研究领域仅仅是产品的外观造型,这使得产品的造型与工程技术不能很好结合,机械设计与工业设计的学生在进行设计活动时往往各自为政,因此设计出来的产品往往与实际市场脱节,许多学生的工业设计作品只是理想化模型。如果在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加入一些机械设计元素或让工业设计的学生同机械设计的同学一起进行设计活动,今后就能更好地在实际的设计实践中设计出更成功、更成熟的产品。

在产品设计中,商业因素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之一,市场是连接生产者、消费者同设计师的桥梁,它是检验一个产品是否有价值、是否被消费者接受的重要考量因素,因此,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只有进行市场调研及分析研究,并学习一定的金融学、市场营销知识,才能设计出符合消费者需求,可以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产品。

其次,材料与工艺学也是决定产品造型的重要因素,许多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并没有开设这门课程或仅限于机械式理论的灌输,学生对不同材料特性及其成型工艺的了解还远远不足,可以通过建立材料加工模型室或与相关专业进行接轨式教学,让学生亲手了解产品的加工生产过程,为今后的产品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工业设计学生在设计时还需要考虑资源、环境、文化等因素。工业设计在为人类提供便捷、创造舒适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的消耗速度,并对地球的生态环境、生态平衡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靠拢,进行绿色设计、可回收设计。

工业设计作为多种学科、技术和审美的交叉产物,其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教学模式亟待从以往的专业研究过渡到跨学科协同创新,使学生能够判断性的思考问题,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能够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如鱼得水,并不断拓宽知识面,持之以恒地学习新知识,见图1。

3 跨学科协同创新教学模式的启示

在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对跨学科协同创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和实践,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

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创新发展的主流模式,任何一个个体都无法脱离一个系统而独立发展,跨学科的工业设计学生具有综合性的知识框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分析问题,用科学的视角思考问题,往往会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中坚力量。

对学生进行跨学科协同创新培养,能够让他们在设计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积累了实践经验。

在跨学科团队设计的过程中也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一个新产品从研发、生产到问世绝不是由某一个环节所决定或由某一个环节起到了绝对性的主导作用,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互相协助、共同合作,最终达到目的。

4 结语

总之,将工业设计专业视为一门跨学科、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来组织教学,是适应学科的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于在国家工业发展中担负重任的工业设计学生,施行跨学科协同创新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是工业设计发展的趋势所在,也是教育界理应遵循的发展方向。

多学科协同 篇3

在现代设计中, 创新设计已成为科学发展的主旋律。伴随着设计理念的变更和创新, 设计一词已经演化成为一个具有高度进化性质的概念。设计制造技术的进化, 基本都是随着设计理念、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创新在进化, 但是设计指导原则的创新却很少有人提出。对比计算机领域中的摩尔定律在指导CPU以超级加速度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巨大驱动作用, 我们可以从心灵深处感到该定律本身就是设计指导原则在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时的魔力化体现。基于这一事实, 我们应该科学地理解, 设计指导原则与设计思想的创新才真正是科技创新的灵魂中的灵魂。

1 体积最小化设计原则的科学定义

在传统机械设计领域中, 最小体积的内涵基本上是作为基于目标函数、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的优化目标在运用, 而不是作为促进创新设计的指导原则在使用。随着全球人口数量快速增加, 人类可重复利用物质资源匮乏, 人类生存空间和设计人员可利用的设计空间的减少, 工业产品体积最小化设计已成必然趋势。基于未来设计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同时极大化激发科技人员的创造能力和智力潜力, 非常有必要提出一个系统性综合化的创新设计指导原则。

体积最小化设计指导原则是指在设计制造过程中, 能从多学科角度极大化整合当前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 在具体产品设计研发和优化设计中, 无论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是否满足所给目标函数的要求, 均能产生一组阶段性的参照样本进行当前技术时空的优化结果, 并基于专家系统的推理技术进行二元化分支判断处理, 从产品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到设计原理和制造技术给予创新性设计指导, 使所设计制造的产品在单位体积内, 产品单元及其子单元所占空间最小化, 功能最大化, 并力求产品消耗的物质资源微量化, 设计制造过程绿色化的广义设计制造原则。体积最小化设计指导原则要求在设计中, 除了要寻求当前时空的最优解, 还要能够提供未来时空的创新解。

2 体积最小化设计原则的多学科协同设计算法模型

体积最小化机电系统的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学科优化设计 (参图1) 。

在具体的机电产品设计过程中, 必然涉及多个学科;由于各物理子系统或过程耦合作用, 本质上要求各学科设计应协同进行。体积最小化的多学科设计是以系统性能和体积最小化为评价指标, 综合考虑各学科的设计要求以及各学科设计变量 (即物理过程) 间的耦合关系。多学科优化设计作为一门针对复杂系统的优化方法, 对于由多个耦合子学科或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的优化非常实用。同时, 多学科优化设计 (MDO) 还可以具备基于知识和规则驱动的推理能力、智能决策能力等。基于这些技术, 建立体积最小化的多学科协同优化设计问题的数学模型。

2.1 多学科优化设计问题可简单地描述为

其中:f (x, y) 为目标函数;x设计变量;y是状态变量;hi (x, y) 是等式约束;gi (x, y) 是不等式约束。状态变量y, 约束hi (x, y) 和gi (x, y) 以及目标函数的计算涉及多门学科。对于非分层系统, 状态变量y, 约束hi (x, y) 和gi (x, y) 以及目标函数的计算, 需多次迭代才能完成;对于分层系统, 可按一定顺序进行计算。该计算步骤称为系统分析。只有当一组设计变量xi (i=1, 2, 3…n) 通过系统分析有解时, 才能获得约束和目标函数。

2.2 多学科协同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系统层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 (以三个子系统为例)

式中:xi D, xSD, yji D分别为由子系统设计求得的学科设计变量、系统设计变量和耦合变量;

为一致性约束。

数学计算后追加推理判断语句:优化的结果是基于当前设计制造技术的最优解吗?是, 采用当前解;否, 判断、推理和搜索是否有新的创新解。搜索到新的创新解后, 继续追问:已经达到了设计制造的极限了吗?是, 有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吗?否, 继续体积最小化优化。

子系统i (i=1, 2, 3) 优化问题如下:

3 结束语

机电产品体积最小化设计, 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机电产品的设计理论研究, 也必须结合时代的发展给予创新性研究。

参考文献

[1]Liu Jun-an, Mao Jian, Tao Limin, Zhou Hui.Study on volume minimizing design principle in CSCD,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 and Conceptual Design:Multicultural Creation and Design-CAIDCD2008[C].Kun Ming, China, 2008.11.25:298~301. (EI Accession Number:20091311975938) .

[2]Liu Jun-an, Tao Limin, Mao Jian, Zhou Hui.The spirit, mental connotation and philosophic essence of general design,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 and Conceptual Design:Multicultural Creation and Design-CAIDCD2008[C].Kun Ming, China, 2008.11.25:818~822. (EI Accession Number:20091311976046) .

多学科协同 篇4

(1) 多学科并存、交叉、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氛围。多学科培养氛围是提升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条件。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以下简称“学院”) 目前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一级学科,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两个二级学科。这四个学科共处一个学院, 便于学院在人力、资源、资金等方面进行学科协同调配, 使多学科跨专业协同研究生培养成为可能。

(2) 研究生生源的多样性。表1给出了学院在2010年至2014年招收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的本科专业情况, 该专业研究生招生情况较好, 第一志愿就能满足招生名额。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该专业生源呈现多专业化分布特征, 存在明显的多学科和跨专业现象, 生源多达13个不同的本科专业, 除了材料相同或相近专业外, 跨学科跨专业多达10个之多。表2是学院2010年到2014年招收的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本科专业情况。该专业研究生招生情况不是很理想, 第一志愿上线人数较少, 主要靠调剂。从表中我们可以, 该专业生源也呈现多专业化, 存在明显的多学科和跨专业现象, 涵盖了材料、电子、能源、高分子等多个学科领域。从以上两个专业的生源情况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学院多年来一直存在多学科和跨专业研究生招生, 学科跨度之大, 学生本科背景之广, 学生知识体系和专业能力差别之大在同校其他专业的招生中都是少见的。

(3) 不同专业背景的导师队伍。师资队伍是决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导师的知识结构、科研背景、科研能力、学识水平、专业视野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学院目前有52名研究生导师 (不含校外兼职导师) , 研究生导师的学位及专业背景等基本情况如下表3所示。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学院研究生导师中, 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导师近90%, 专业门类较多, 以材料类专业为主, 呈现多样化的专业背景, 这有利于研究生多样化的学科知识培养, 具备了指导研究生的专业素养。

(4) 多样化的培养研究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研究方向有新型电子功能材料、磁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功能薄膜与耐磨涂层、高分子材料改性、高分子光化学及应用技术、能源材料与节能技术、先进成形加工工艺及模具技术、新型建筑材料与环境友好材料、无机发光材料、铁电压电材料与器件10个研究方向, 涵盖了材料、电子、能源等多个领域。多样化的研究氛围, 使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发展, 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性的培养。

2. 多学科跨专业研究生招生及培养模式建议

(1) 制订多学科协同研究生培养方案。现在培养方案是以单一学科为基础, 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精深性, 把学生的培养局限于某一专业范围内, 这种模式必然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较狭窄、思维不够活跃, 视野不够开阔, 制约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2) 设置多学科协同课程体系。现在的课程体系基本上都以某学科为主而设置, 课程结构弹性不大, 对于跨学科的选修设置远远不够;在排课上往往以相同或相近专业的课为标准错开上课时间, 即使学生有跨专业选课, 往往由于上课时间冲突而放弃;而且现在一门课往往由某一固定老师任课, 但老师并不具有跨专业背景, 学科视野有限。多学科课程体系以核心课程和自由选修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 以学生需要为驱动力选择课程内容。体现在授课方式上就是每一门核心课程都由不同学科的老师组成课程小组共同设计和讲授, 每一个老师都参与课程教学和讨论。

(3) 采用团队导师组制, 由多学科领域导师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学习。

(4) 构建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首先深入分析影响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各个指标特征, 研究影响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各个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设置各个指标权重的方法, 考证合理分层设置不同级别指标的办法, 形成一套能科学、合理地体现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3. 结语

根据以上对多学科跨专业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的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研究生第一志愿上线生源不足, 招收的研究生本科专业呈现明显的多专业和跨学科分布特征。

(2) 多学科跨专业的规模仅限于某学院, 规模小, 指导老师的专业背景呈多学科分布特点, 但单个导师的学科背景仍然太专业化, 导师只有通过合作, 形成一个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大科研团队, 应提倡建立研究生多学科协同培养模式。

(3) 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让多学科跨专业招生培养成为一种学生培养的主体模式。

参考文献

[1]路甬祥.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5, 20 (01) :58-60.

[2]王玉龙, 曾庆军, 薛文涛, 等.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26) .

论学科汇聚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 篇5

一个国家或地区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产业的竞争优势, 而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来源于彼此相关的产业集群。按照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波特1990年的定义,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因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1998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波特发表的“产业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进一步系统完善了产业集群概念。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在地理位置上集中,且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并以彼此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产业集群在全球经济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强烈的区域化经济效应,使得全球经济中持久性竞争优势根植于远方竞争者无法匹敌的当地要素:知识、关系和动机中,并由于产业竞争力提升,形成具有地方积累性创新优势和文化优势的区域品牌,增强区域竞争力。波特认为,是实际运营效率而非产业本身决定了产业竞争力,任何产业都有可能通过增加知识投入来提升其附加值。

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在对欧美国家的16个区域进行调研论证后认为:区域发展以及大量企业在地域空间上的集聚,与其所在区域的社会人文环境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区域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区域创新环境的改善,而不仅仅是产业内部的柔性专业化分工。从而形成所谓区域创新网络学派的主要观点。他们的核心概念是“创新环境”(innovative milieu)和“集体学习”(collective learning)。前者指高科技和创新密集型中小企业集聚区,与马歇尔式产业区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在产业性质上强调高科技背景(信息和电讯技术、互联网和多媒体应用、生物科技等),而在地理范围上大都局限在欧洲。后者是“创新环境”的标志性特征,意指区域内部创新主体(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之间有强大和稳定的创新协同作用,其实现途径包括企业在区域内部衍生、当地企业之间的结网和互动、人才在当地同类企业之间的流动等过程。

无论是波特的集群理论,还是欧洲区域创新网络学派的观点,都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产业集群是当代产业经济发展的主流,而产业集群的活力就在于支撑每一个集群发展的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其中,研究机构与大学的知识创新,尤其是形成学科汇聚优势的创新能力是支撑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我们研究产业集群作用机理发现,产业集群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提高发展水平的有效模式,而欠发达地区是产业集群产生的温床,传统产业集群往往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优先形成。河南是全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规模已经比较大,目前全省GDP的1/3以上,财政收入的1/2以上都由遍布各地的产业集群创造,而且产业集群发展处于上升状态,发展活力比较充沛,形成了“资源导向型”(如食品产业集群、煤炭加工产业集群等)、“文化导向型”(如玉雕产业集群、汝瓷产业集群、汴绣产业集群等)、“能人引发型”(如钢卷尺产业集群、钢制家具产业集群等)、“营销创业型”(如起重机产业集群、卫生材料产业集群等)、“技术扩散型”(超硬材料产业集群、耐火材料产业集群等)和“产业迁移型”(如玻璃制品产业集群、服装加工产业集群等)六种发展模式。支撑这些模式发展的核心因素除资源优势以外,更为重要的是“集体学习”造就的人才群体的支持,而且这些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对与之相关的专业人才需求的数量与质量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借鉴国内外经验,有针对性地围绕已经初步形成规模的六种产业集群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学科汇聚的专业人才队伍优势,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促进学科汇聚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特建议:

第一,把产业集群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由于产业集群最引人注目的机制是有利于资源共享,能够有效促进创新,减少生产和管理成本,提升企业和所在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成为全球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竞相追逐的产业发展模式。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基础很好,目前的发展状态也非常有利于快速成长,但是产业集群发展的综合实力还非常有限,需要省委省政府及各地方党委和政府更加关注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并制定系统的优惠扶持政策,促进产业集群又好又快地发展。产业集群能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很有可能就是促进河南省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的关键举措。

第二,围绕六种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规划配置专业人才教育和培养资源,培育同产业集群发展相适应的优势学科群。无论现有已经形成规模的六种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最直接起因是什么,一旦通过持续多年的市场竞争形成气候以后,这些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均需要大批与之相适应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创新人才队伍的支撑。也只有人才队伍有保障,才能够促进这些产业集群健康发展,不断创新,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所以,全省的高等教育、中等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和骨干科研机构等都要明确为当地产业集群服务的战略方向,并由党委和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织专门工作小组深入各个产业集群调研人才和技术需求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的措施,发展壮大地方产业急需的学科及学科群,逐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学科汇聚与产业集群发展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相互适应、协同创新的和谐共赢局面。

第三,利用国家机构改革的机遇推动产学研密切结合机制的完善。由于体制性障碍,我国产学研结合一直存在机制不顺畅的问题。要充分利用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和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的历史性机遇,通过政府协调引导,把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调整到位,从体制上保障其利益链条的一致性,促使研发机构与高等教育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特别是为骨干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撑,促进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稳步提高,为全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科技与人才基础。

多学科协同 篇6

2011年4月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协同创新”的重要思想, 鼓励高校围绕国家需求, 开展协同创新, 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这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对高校协同创新提出新的要求, 意义十分重大。在此背景下, 对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深入研究, 不仅有利于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 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大力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 而且有利于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2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现状

2.1 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联合发展的动力不足

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具有不同的利益需求, 因此在利益面前无法实现有效的整合, 不管是学科集群中的各个高校、还是产业集群中的各个企业, 为了各自不同的利益, 缺乏建立联合发展体的动力。

2.2 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之间存在沟通的障碍

在管理体制的约束下, 学科集群中的高校以及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存在着交流的障碍。通常情况下, 高校和企业之间是通过科研项目的形式进行合作的, 一般的项目研究时间大概在2~3年, 因此, 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方式具有时间短的特点, 而且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不定期的, 这样就不能使高校和企业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 无法形成统一的、稳定的、长期的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联合体, 因此, 产业集群和学科集群之间存在着制度上的阻碍, 双方的合作形式层次比较低, 需要不断地加强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战略合作。

2.3 政府在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联合发展中的作用尚需加强

在建立高校集群和产业集群联合体上, 政府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 在高校和企业之间搭建桥梁, 但是, 收效不够明显。产生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政府缺乏对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长远发展的规划, 在两者联合的过程中没有发挥较好的作用。

3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提升策略

3.1 加强以产业为导向的高校学科集群的建设

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科建设, 应该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对高级技术人才需求为依据开发新专业, 使学科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保持一致。另外设置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社会适应度的特色专业, 建立起能够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学科集群, 从而能够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建立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过程中, 始终关注产业发展的趋势, 确定关键的技术领域, 并且与有学科优势的高校结成联合体, 从而推动产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3.2 促进产业集群价值链的升级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应该不断地进行产业价值链的升级, 实现原来价值链和新价值链之间的跨越, 将从一个产业所获得的技术转嫁到另外一个新的产业上。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完成两个方面的情况, 一是将原来产业价值链跨越到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价值链所对应的低附加值上。另外, 将原来的产业价值链跨越到具有更高附加值链上的高附加值处。价值链提升的过程中, 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应该互相协作, 并且严格遵守双方所签订协议中的规定。

3.3 建立良好的产业集群和高校学科集群联合的环境

在建立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过程中, 政府部门应该正确地对待自身在其中的作用, 对两者的结合进行积极的帮助和指引。首先, 政府应该以地区产业发展为依据, 提高高校和企业沟通的机会, 为建立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联合体提供有力的扶持。其次, 为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联合提供有力的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完善技术创新的机制。

3.4 加强高校教育结构的综合化

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 知识、技术、资源等要素的集成度不断提高, 单一的高等教育机构所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因此, 高校应该提高教育结构的综合化, 应该建立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体系, 促进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联合, 使高校和企业构成一个庞大的网络, 形成高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强大推动力。

3.5 加强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自主创新的水平

大学科技园具有自身的优势, 大部分大学科技园处于经济发达地区, 集中了大量的高校, 并且汇集了大量的高级技术人才。科技文化氛围良好, 具有较高的创新优势, 从而为高校学科集群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大学科技园可以借助国内企业的实际技术项目, 依托大学的能力, 研究一些有产业发展需求、影响力较大的工程项目, 不断地提高大学科技园的影响力。

摘要:由于产业集群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且只有形成学科集群才能应对产业集群提出的高端技术难题。因此应将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定位于产业集群和学科集群的协同创新。本文深入剖析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现状, 并提出提升策略。

关键词:学科集群,产业集群,协同创新

参考文献

[1]叶仕满.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教科技, 2012 (3) :16-19.

[2]Takeshi Utsumi.Glob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with Global University System[J].Radio Journal, 2010, 8 (3) :281-301.

多学科协同 篇7

“协同学”的界定。“协同学”是在上世纪70年代德国物理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弗里德·艾根的超循环理论上发展起来的, 它是“协同导致有序”思想的精辟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 协同学理论开始在教改实践中渗透。协同学理论认为教育是一个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要素之间, 系统与外界之间一旦处于协调互动, 教育系统中因果变量之间出现非浅性的变法, 即1+1>2。

当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偏低, 思想教育的难度大, 见效慢。由于年龄、生理等特点, 以及思想认识社会阅历等原因, 中学生思想变化大, 可塑性强。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基地, 学校的各项工作包括各科教学, 必须始终注意对学生进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充分发挥政治课德育的主渠道作用, 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需要,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体现。

一、确立一个原则

针对当前青少年学生思想状况, 应确立灌输原则, 提倡灌输教育。所谓灌输教育, 是指教育者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性质和任务, 由外界向受教育者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列宁在《怎么办》中详细阐发了“灌输”原理, 认为任何科学的理论都不可能在工人的头脑中自发产生,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政治意识只能靠从外面灌输给工人阶级。同样, 今天正确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的政治也不可能在短期内由中学生自发形成, 只能通过“灌输”。有意识有目的地让先进的思想、理论、道德规范这股活水引向学生的心田, 为学生所掌握、内化, 以使政治课具有导向和铸造的功能。

二、采用两种方法

教材进行改革后, 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随之有所变化, 要注意采用有效的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热情, 摆脱学生被消极“灌输”的状态, 让学生参与实践, 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从而达到发挥德育功能的作用。

1.寓教育于情感之中

教师要使学生置身于充满爱的气氛和富有情感色彩的情景中, 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师不应作过多的抽象地说教, 而是根据教育要求设置教育情境, 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政治教师, 上课时必须饱含丰富的情感, 让学生在爱的情境中, 受到情感上的陶冶。首先, 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备情感, 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的内容。其次, 也是最关键的, 讲课要以情动人, 就如演员一样, 进入角色。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进行教育, 使他们感到亲切, 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 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当学生与教师的感情产生共鸣时, 即就是教育的最好契机。最后, 情感的渗透还可以延续到课后, 教师应该与学生多交知心朋友, 经常与学生交流感情, 以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 并寻找恰当的机会, 结合课文内容, 在师生情感交融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通过与学生积极的情感交流, 可以调整和缩短与他们之间的距离, 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 使知识交流借助情感交流达到应有的效果。

2.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政治课新教材已涉及到不少当代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等领域。“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就是要让学生有机会参加更多的“活动”, 在动态的教程中, 接受教育, 使学生觉得政治课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 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德育的主渠道作用。比如, 我们根据政治课的内容, 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调查、参观、访问, 这就是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一种方法。我们曾多次组织学生去看一看当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大好形势, 访一访建设者的事迹, 画一画, 照一照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们感受很深, 回校后, 写小论文, 感到有话要讲, 有文可写, 文章写得有血有肉, 所写的论文质量提高了, 思想教育的效果也达到了。

3.通过三个途径

(1) 充分运用主教材作用

政治课, 在学校全部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各科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任务, 那就是要针对学生的现状, 理论联系实际, 增强政治课的教育性, 这是发挥德育功能的关键。现有的教材经改革以后, 较贴近学生的实际, 注意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内容, 确定德育目标, 并在课堂教学中将它突现出来。

备课要摸清学生的思想。这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政治课的教育性、发挥其德育功能的前提。教师备课不但要备教材、教法, 还要备学生的思想, 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 确定思想教育的重点和方法, 并根据实际进行教学, 使学生直接具体地懂得什么是正确的, 什么是错误的, 分清真、善、美、假、丑、恶。现有政治课教材中大有潜力可挖, 关键在于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注意落实德育方面的内容。

(2) 加强时政教育

现绝大多数学生对时事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 他们渴望了解国内外政治风云的变幻, 渴望开阔眼界, 增长见识。时事教育以其贴近时代, 贴近社会, 以其内容的丰富性、新颖性及变动性, 受到学生的重视和喜爱。

时政教学与学科教学有天然的内在联系, 利用时事政治充实教学内容, 落实德育的要点。如在讲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时, 列举了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走上被告席的案例, 使学生既懂得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又接受了一次公民要知法、守法的法制教育。

(3) 充分利用校本教材

目前编写成册的校本教材, 具有可读性和可行性。它贴近学生生活, 结合学生实际, 针对性较强, 避免了成人化的说教, 使学生易于接受, 深受学生喜爱。如《中华传统美德》, 通过脍炙人口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来教育学生, 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行为规范的建设很有实效。我们只有将教材、学生、教师以及多样的教学方法, 丰富的社会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充分展示各自的作用, 政治课不仅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而且勿容置疑地奠定了其德育主渠道的地位。

三、结语

综上所述, 要有效地发挥政治课协同学校德育工作的功能, 政治教师无疑起着主导作用, 但还需要学校领导、班主任、共青团、学生会及各科教师的密切配合, 如果光有政治教师的积极性, 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要有效地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 将是一句空话。

摘要:在教育发展的今天, 广大教育者充分认识了德育的重要性, 但现阶段学校德育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在这种教学现状下, 加强德育和政治课程的联系, 使德育内容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行为方式, 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多学科协同 篇8

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合作对企业的发展和学科知识的发展起到相互促进, 提高相互之间的创新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合作就能产生较好的协同创新能力, 所以在产业集群和学科集群相互合作的过程中, 也需要对相关的双集群协同能力进行实时的评价, 了解相互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力现状。只有了解现状, 才能实时监督双集群之间的协同度, 从而为改进现有合作机制和发展更多合作对象提供更多的决策参考意见。但是纵观现有研究成果[1,2,3], 关于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成果较少。本文将结合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实际情况, 结合双集群的协同创新能力评价实际工作, 充分考虑到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过程中的评价信息不可测量性和信息获取过程中的不可知性及不确定性, 结合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的相关理论, 给出一种基于模糊灰度的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并将其应用与实际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过程中。

1 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自美国经济学家波特将特定区域内经营项目相互关联、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企业和机构称为产业集群后, 从而标志着产业集群概念的诞生[1]。但是波特关于产业集群的概念只是初步的形成, 后期经过学者的发展和扩充, 关于产业集群的概念最终定义为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或组织等行为主体, 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 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度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4]。随着产业集群的提出, 相关学者和企业家对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理论和实战成果不断推陈出行, 宏观政策制定者更是给予产业集群更多的发展空间, 为整个区域产业发展和区域创新提供较好的发展空间和生存土壤, 有效带动了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而学科集群则是基于产业集群的概念提出的一种更加具体的一种集群。如果说产业集群是一种宏观的概念和组织形式, 那么学科集群则是微观的概念和组织形式, 学科集群主要是指在特定区域内部具有不同性质、但具有较大相关性及学科关联度和交叉性的科研单位或是高校科研团队形成的一种区域组织形式。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依据其持续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而在产业集群里面更多的企业注重的是产业的生产, 而往往将企业的产品创新通过与科研院所或是高校联合, 借助科研团队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产品创新, 从而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达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这种企业依靠科研团队保持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 而科研团体通过企业来给予充足的科研经费以促进科研团体创新能力的可持续性和连续性, 从而获得更大的科研成果突破, 充分利用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的协同发展, 共同促进, 努力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协调创新主要是指通过调整这两个集群之间协同作用而共同完成企业产品和技术的创新的全过程或创新的某些环节的行为活动, 通过这两个集群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进行创新能力和支撑系统的资源整合, 可以大大提高创新能力的效率。

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2]是指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根据其企业生产产品和企业发展规划, 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借助学科集群中具有相关研究领域或具有共同特征的科研院所或高校科研团队, 共同开发企业商品, 对企业产品进行改进和创新, 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保障企业市场占有率稳步上升, 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同时也促进学科集群中的科研原始或是高校科研团队的充足科研资金。另一个方面则是学科集群中的科研院所或是高校科研团队能通过企业将科研团队中的研究成果快速转换成商品推向市场, 在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也能将最新成果运用到人民实际生活中,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是一种共赢, 不仅对集群中的企业、科研院所还是对人民生活的改善都是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关于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是督促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共同努力的一个必须过程。

在对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过程中, 一般包含四个主要部分, 第一个主要部分是关于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 即从哪几个方面来考察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第二个部分是确定所选择的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 因为每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是不同的, 所以必须先确定出各个评价指标对总体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第三个部分是评价标度的选择, 即如何来刻画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最后一个部分则是关于如何对评价信息进行集结从而获取最终评价结果, 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反馈。下面着重分析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四个方面。

2 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作为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第一个主要部分评价指标的选择, 是进行创新能力评价的首要问题。关于评价指标的选择, 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任何评价指标的选择都是要多方调查, 反复进行的, 同样原理, 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也必须经过从无到有, 从多到少的过程, 即首先要根据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实际情况, 通过专家调查法和实际过程中需要, 遵从评价指标选择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协调性和经济性几个原则来初步确定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而往往经过初步选择的评价指标都是比较多的, 而且存在相关性比较强的指标, 甚至会出现重复性的描述的指标, 所以必须对这些初选指标进行筛选。关于指标的筛选, 主要结合经验排除法和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进行指标筛选, 关于指标的筛选的统计方法很多[5], 比如逐步回归法、广义条件协方差法等, 都可以对初选指标进行筛选, 从而选择能有独立刻画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指标构成最终的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在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选择方面, 着重分析双集群协同能力的实际情况, 在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过程中, 主要是双方的协同创新, 所以在对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过程中, 双方协同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来源于双方内部因素和双方共同因素几个方面[1]。综合现有学者关于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的研究和实际情况[1,3]并通过专家调查法和统计分析, 选择如下指标作为最终的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C1) :学科集群的实力。作为协同方的学科集群, 在考虑其共同协作创新能力的时候, 必须考虑该学科集群的整体实力, 主要反映其研究成果是否占据最新研究领域、团队成员的职称、学历、承担国家重要项目的数量等。只有综合实力比较强的团队才能紧抓最新最热学科领域, 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创新成果。

(C2) :学科集群的原始创新力。在拥有较强实力的同时, 还要求科研院所或是高校团队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力, 只有具有较高的创新力, 才能提高整个协同创新能力。而关于学科集群的创新力主要通过其研发新产品的能力和提出新理论的多少或其发表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来反映。

(C3) :产业集群的实验和生产实力。产业集群作为双集群协同创新的另外一方, 也必须考虑到该产业群集群的生产能力, 着重考虑该企业是否具有相关的实验场所提高能力可供学科集群进行相关新产品的生产和实验, 同时保证在有新的产品研发成功后能按时生产。任何产品的创新都需要进行反复实验才能获得成功, 所以产业集群的实验和生产能力是为学科集群的研究提供保障的基础, 也是快速将创新成果推向市场的基础。

(C4) :产业集群的销售实力。双集群创新能力的最终成果是新产品或是新服务的推广, 所以在双集群共同努力下的创新产品最终要通过销售渠道进行销售, 从而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 也为学科集群的继续研究和创新提供资金保障。所以在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过程中, 产业集群的销售实力必须进行考虑。

(C5) :产业集群的创新力。产业集群作为一个集群在其产品创新过程中, 不可能完全依赖于学科创新力。一般在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也拥有相应的研发团队来进行产品创新, 在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进行协调创新的过程中, 都是结合双方的优势互补, 从而达到最新产品快速研发和推广的。所以关于双集群的协同创新过程中, 产业集群内部的创新力也是影响双集群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C6) :双集群的融合度。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首要前提是必须要求双方能进行融合, 有共同的研究目标和研究环境背景, 如果学科集群的研究方向与产业集群内企业所经营方向完全无关的话, 这两个集群之间根本就不可能有融合度, 更不可能有较好的协同合作并较快推出创新成果, 所以关于协同合作双方的融合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

(C7) :双集群合作成果变现力。在双方进行协同合作后, 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将创新成果转化成产品和服务从而更好地向社会服务, 所以双集群合作成果变现力是反映双方合作水平的主要指标。其主要反映科研团队与合作企业的创新成果的发表、各项专利申请的数量等。

通过以上关于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探讨可以看出, 在对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时主要依靠 (C1) :学科集群的实力、 (C2) :学科集群的原始创新力、 (C3) :产业集群的实验和生产实力、 (C4) :产业集群的销售实力、 (C5) :产业集群的创新力、 (C6) :双集群的融合度、 (C7) :双集群合作成果变现力这七个评价指标。即:

3 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标度的选择

分析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可以看出, 七个评价指标都不是通过数据就能完全表示的, 即所选择的评价指标都不能定量评价, 都是定性的指标, 所以在对指标评价标度的选择方面, 应该选择定性评价标度。考虑到人们在对评价指标进行定性评价时更多的是习惯于利用“强”、“较强”“较弱”等语言的评价方式[6], 这样的评价方式更符合评价专家的实际情况, 所以在对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时候, 选择语言标度进行评价;同时考虑到在定性评价的过程中, 因为信息获取的不确定性和不可能完全可知性, 所以在专家对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的过程中, 很多的时候在利用语言标度进行评价的时候, 对评价对象的信息存在一定的未知度即灰度[7]。为了表示该信息的未知度, 则在用语言评价的同时则可以标示出其对该评价信息的未知度。基于该原理, 在对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时综合考虑语言表示的便利性和直接性以及因评价信息未知而导致评价标语的灰度, 在对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过程中, 可以选择一种基于模糊灰度的评价标度 (S, V) , 其中S表示语言评价标度, 一般选择“S1=很强”、“S2=较强”、“S3=一般”、“S4=较弱”、“S5=很弱”五个语言标度作为语言评价标度, 而V表示因信息的不可知性而导致的评价信息的灰度, 一般灰度V∈[0, 1], 当V=0表示信息完全未知情况下给出的语言标度, 而V=1则表示在信息完全知道的情况下给出的语言标度。考虑到语言标度不便于计算, 一般都是将语言标度与三参数区间模糊集[8]相对应, 从而将语言评价标度转换成三参数区间模糊集来进行计算和比较。一般的对应法则为:

一般在具体计算的时候, 三参数区间模糊集都是通过以下连续模糊数据有序加权算子 (FC-OWA) 转换成便于计算的实数, 即[9]:

设对m个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选择模糊灰度评价标度来对七个定性指标进行评价, 设对第j个待评双集群协同度在第个评价指标下的模糊灰度评价值为 (Sij, Vij) , 从而得到如下整个待评双集群协同能力评价矩阵:

利用语言评价标度与三参数区间模糊数进行转换, 并利用连续模糊有序加权算子来对三参数区间模糊数进行转换, 从而得到实数性的评价值, 形成如下去模糊化后的评价矩阵

4 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研究

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 各研究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虽然在建模的过程中, 每种方法均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持, 但是过多的指标确定方法反而导致了如何选择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问题。指标权重严格意义来说, 只有一个精确的值, 但是我们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 同一组数据通过不同的权重确定方法会获得不同的指标权重向量, 很显然这是不科学的。所以关于指标的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如何来确定指标权重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过程中, 每种权重确定方法均具有其一定的优势和劣势。综观现有权重确定方法, 主要分为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和组合赋权法[9]。综合考虑这几种方法, 组合赋权法更能综合主观意见和客观意见, 所以组合赋权法应该是作为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首选。考虑到现在关于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多种性, 而且每种权重确定方法获得的权重向量不同, 即真实权重的不可知性, 在确定权重的过程中, 可以加入一定的灰度标示来标示对该权重的未知度。从而每种权重确定方法得到的权重即为 (wi, Vi) , 其中wi表示第i个指标的权重, 而Vi表示在获取第i个指标权重过程中信息获取的不充分度即灰度。

考虑到在双集群指标权重确定过程中应该多综合集中权重确定方法的结果, 并对其进行组合, 从而得到最终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 所以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确定指标权重, 并对这些权重利用OWA算子进行集结[10,11], 从而得到综合权重作为最终的评价指标权重, 具体过程为:

设选择n种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来确定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 设第i种权重确定方法得到第j个指标的权重为 (wij, δij) , 从而n种权重确定方法确定的权重构成矩阵

对该权重矩阵, 利用有序加权算子 (OWA) 进行组合加权得到最终的组合权重向量, 其中利用OWA算子计算第j个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为:

其中 (ωij, φij) 是对 (w1j, δ1j) , (w2j, δ2j) , …, (wnj, δnj) 按照wij的大小从大到小降序排列后形成新的数列中第i个位置 (即整个原始数列中第i大) 的数据。λ= (λ1, …, λn) T是与OWA相关联的位置权重, 计算公式为[12]:

通过OWA算子对采用多种权重确定方法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 能有效避免每种权重方法的不足, 从而充分利用每种权重确定方法的信息, 同时, 在指标权重确定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指标权重确定过程中信息利用的不充分性即灰度来描述权重确定的未知性, 使得最终的权重更客观科学和可行。设通过最终的基于OWA算子进行组合赋权法得到的权重向量为:

其中 (ξj, χj) 中ξi表示第i个指标的权重, χi表示获取该指标权重的灰度。

5 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最后一个主体即为对评价信息的融合并根据最终获得的结果来对双集群创新能力现状进行评价, 从而给出具体的评价结果和反馈分析结果。关于协同能力评价主要是构造一个模型, 通过该模型来对评价信息进行融合, 考虑到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能力评价过程中, 不仅要对不同双集群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力进行排序和分类, 还要求最终知道每个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最终评价结果, 所以在对评价信息进行融合的时候, 一般采用简单加权更为合理, 其基本模型为:

对于最终的评价结果, 综合考虑在对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性, 可以利用下式对最终的评价结果进行转化:

从而得到最终便于比较大小的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综合值

η= (η1, η2, …, ηm)

根据最终的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值η= (η1, η2, …, ηm) 的大小来对待评价的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进行排序, 一般η越大, 则该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越强, η越小, 则该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越弱。如果还希望能获得每个待评价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语言评价结果, 则只需要将数据η= (η1, η2, …, ηm) 分别代入三参数区间模糊集中, 分别计算η隶属于“S1=很强”、“S2=较强”、“S3=一般”、“S4=较弱”、“S5=很弱”五个语言标度的隶属度, 再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 选择最大隶属度所对应的标度即为该待评价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

如果要确定第i个待评价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最终评价结果, 则只需要将ηi分别代入三参数区间模糊数 (0.70, 0.85, 1.00) 、 (0.55, 0.70, 0.85) 、 (0.35, 0.50, 0.65) 、 (0.15, 0.30, 0.45) 、 (0.00, 0.15, 0.30) 中计算其隶属度μ1 (ηi) , μ2 (ηi) , μ3 (ηi) , μ4 (ηi) , μ5 (ηi) , 则有第i个待评价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隶属于“很强”、“较强”、“一般”、“较弱”、“很弱”的隶属度为

根据μ1 (ηi) , μ2 (ηi) , μ3 (ηi) , μ4 (ηi) , μ5 (ηi) 的大小就可以确定最终的最大隶属度, 从而来给出相应的评价结果, 假设μ1 (ηi) , μ2 (ηi) , μ3 (ηi) , μ4 (ηi) , μ5 (ηi) 中的μ2 (ηi) 最大, 则表明第i个待评价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较强”。

6 结语

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合作是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形成集群的产业能更好地利用区域资源, 将本区域内的各种资源配置最大化的利用, 在节省相关成本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收益。而企业集群要能可持续发展, 必须注重其自身的创新能力的构建。由于自身条件和能力的限制, 不可能一个产业集群内部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只有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相互协同合作, 共同创新, 才能充分利用资源, 使得产业集群整个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同时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过程中, 也需要对其进行实时的创新能力评价, 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解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现状, 以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调整。而关于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 本文只初步探讨了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充实了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体系, 更多的改进还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检验。

摘要: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是保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充分分析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重要性的基础上, 着重构造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OWA算子集结多种权重确定方法实现评价指标的组合赋权, 根据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不可定量性和不可知性提出利用语言标度与灰度相结合的评价标度进行评价, 最后给出一种基于模糊灰度的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充实了双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理论体系。

关键词:学科集群,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模糊灰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周建, 刘永.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1, 31 (5) :2-4

[2]董宇鸿.基于协同理论的产业集群效应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 :46-48

[3]陶四海, 赵国杰, 韩彩欣, 等.区域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构建[J].科技与管理, 2009 (4) :136-139

[4]产业集群——百度百科[EB/OL]. (2010-12-20) [2012-06-03].http://baike.baidu.com/view/30918.htm

[5]刘丽莉评价指标选取方法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4, 22 (1) :134-136

[6]徐泽水.基于语言信息的决策理论与方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7]邓聚龙.灰理论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8]汪培庄.模糊集合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3

[9]殷春武.模糊多准则群决策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 2007

[10]YAGER R R.On 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 aggregation operators in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J].IEEE transaction on systems&man and cybernetics, 1988, 18:183-190

[11]YAGER R R.OWA aggregation over a continuous interval argument with applications to decision making[J].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Part B, 2004, 34:1952-1963

【多学科协同】推荐阅读:

多学科协同设计08-18

协同开发07-15

协同计算05-12

协同实验05-14

协同预测05-15

三方协同05-16

协同培养05-18

协同竞争05-26

协同提高05-31

协同06-20

上一篇:玉米倒伏下一篇:高校法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