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育苗

2024-08-02

玉米育苗(精选9篇)

玉米育苗 篇1

早栽早播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酿热温床、双膜覆盖育苗是早玉米生产的关键技术。

1 育苗时间

海拔700 m以下的地区在2月5日~2月10日育苗, 海拔700 m以上的地区在2月15日~2月25日育苗。选用国家和地方审定通过并在当地试验示范表现较好的优质、高产、抗病的杂交玉米品种育苗。

2 育苗方法

1) 选地。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空闲地或蔬菜地。

2) 做育苗床。按照移栽玉米每公顷用种22.5 kg、准备育苗床67.5 m2的要求, 挖地表层熟土做成宽1.5 m、深20~25 cm、长45 m的半坑式苗床 (依此标准, 坑长按照移栽面积和用种量的变化而变化) 。坑内回填15~20 cm厚度腐熟牛圈肥整平压实, 再将熟土回填5 cm厚度平铺在圈肥上成床, 用清粪水浇湿即可。

3) 下种。待浇湿的床面表土略干, 将晾晒的玉米种子均匀播撒在床面, 盖细土2 cm左右, 以不见种子为宜。

4) 双膜覆盖。内膜使用宽度1.5 m的微膜或地膜平铺在床面上。外膜使用宽度2 m的地膜起拱盖严床面, 且四周起土压实。

3 苗床管理

1) 出苗。当外膜内温度达到10℃以上时, 7~10 d左右种子破土岀扦, 15 d左右第一片真叶展开, 这时可以揭开外膜一端抽出内膜, 再盖好外膜保持膜内温度。

2) 炼苗。20~25 d左右苗为2叶或2叶1心时, 白天揭开外膜两端, 晚上放下外膜两端进行炼苗, 5~7 d后揭开全部外膜炼苗。

3) 送嫁。移栽前3 d, 每公顷用5%高效氯氰菊酯150 ml+70%甲基托布津300 g+750 g尿素兑水225 L喷雾。

甜玉米漂浮式育苗效果好 篇2

常规的育苗方法,技术不够规范,后期管理复杂,种苗差异较大,为此我们借鉴了烟叶育苗技术,试验采用先进的漂浮式育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与常规的育苗技术相比,该方法一是规范、简单,工效高,可控性强,播后易于管理;二是基质疏松、透气,甜玉米出苗快而整齐;三是带基质全根移栽,栽后能够迅速进入生长阶段,成活率高。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苗盘消毒

除首次使用的新盘外,育苗前旧盘都必须消毒。可用10%次氯酸钙浸泡10~20分钟,然后再用清水将苗盘洗净备用。

二、基质装盘

将育苗盘放在水平的地面上,把商品育苗基质直接铲放在育苗盘上,随后推入育苗穴中,将每个育苗穴填满,然后用手轻拍育苗盘,使每穴内基质装填均匀、松紧适度。

三、播种盖籽

甜玉米种子播种前最好先浸种、消毒,保温保湿催芽。种子刚破胸时即可开始播种,每穴1~2粒,播后用基质盖种,厚约0.5厘米。

四、注水漂苗

育苗池建于温棚内(也可使用小拱棚),宽1.5米,长6~8米,深0.3米,有条件的可建造水泥池,也可用土池代替,但池底部必须水平。

池水必须使用经消毒、过滤后的自来水、井水、山泉水或无污染的河水,在漂苗前2~3天注水,深度10厘米,如果播种前气温较低,注水时间应适当提前。注水后每吨水撒入10~20克次氯酸钙消毒,随后严实覆膜促池水温度提高,1~2天后揭膜搅动,使水中氯气逸出。

将已播种的育苗盘漂放于育苗池中,每池横放2排或纵放4排。

五、苗池施肥

漂苗前每立方米水中加入1千克育苗专用肥,肥料需先用热水溶解,然后再倒入育苗池中搅匀。

移栽前10~15天追肥1次,肥料用量仍为1千克/米3。追肥时须先将育苗盘取出,然后将稀释后的育苗专用肥液均匀泼撒于池中并搅匀,再将育苗盘放回池中。

六、播后管理

播种到出苗期以保温、保湿为主,盖严农膜促出苗整齐一致。但棚内气温若超过30℃应通风降温,以免高温烧苗。

苗出齐后逐步加强通风,降低温度、湿度,促苗生长健壮。

七、栽前炼苗

当甜玉米苗长到2叶1心时进行移栽,移栽前将棚膜两侧卷起,加大通风透光,使幼苗逐步适应外部环境。

移栽前5天排掉池中营养液,对幼苗进行间隔性断肥、断水,增强其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移栽成活率。

玉米育苗移栽技术 篇3

1 规范化育苗

1.1 苗床准备

选择背风、向阳、距离移栽地较近或移栽地地块。苗床地向阳有利于增大采光面积和延长光合作用时间。背风有利于增温、保墒, 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建造坑式苗床, 一般宽1.5 m, 覆膜宽2.2 m, 床体长度视实际自然情况而定。每个育苗床的面积按移栽1 hm2需225 m2计算。育苗床提前10 d准备好, 床底土层要求精细平整, 并撒1层砂土, 以利通气。

1.2 育苗土配制

育苗土采用“55115”配方, 即1 hm2本田苗床 (225 m2) 用7 500 kg过筛的疏松肥沃表土、7 500 kg筛细的优质腐熟有机肥、150 kg筛细的过磷酸钙、15 kg硫酸锌、7.5 kg硼肥加适量清粪水充分拌匀, 其湿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宜[1]。床土配制好后即可使用。将事先拌好的营养土捏成直径5 cm、高8 cm的纺锤型球体, 球中心凿1个直径0.5 cm、深2.2~2.5 cm的小窝, 整齐摆放在育苗床内。

1.3 催芽播种

育苗播种前将优质精选的玉米种子进行浸种催芽, 用38~41℃的温水浸种8~12 h后, 捞起种子催芽24 h, 当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播种时将胚朝下播1粒催芽的种子于播种孔中, 要求播种深度一致。种子播好后, 撒盖1.0~1.5 cm厚的细土, 浇足、浇透水分, 使表土略有水渍, 待收水后, 在苗床四周开一浅沟, 用2 m长的竹片每间隔1 m搭一拱架, 再覆膜保温育苗, 四周用土压实, 同时苗床周围施放杀鼠药防治鼠害。

1.4 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的2个硬性指标是温度和湿度。玉米苗在2叶前:覆膜内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0~26℃, 当覆膜内的温度超过30℃时, 要及时揭膜降温;覆膜内的湿度一般凭借视觉感官掌握, 以土壤表面不发白为好, 如苗床表土发白, 要及时浇水, 然后将覆膜盖严, 防止水分蒸发, 使土壤常保持湿润[2]。二叶期至炼苗前, 重点是防止幼苗的徒长, 覆膜内的温度控制在18~20℃, 早晚经常喷水, 保持土壤湿润, 移栽前1周左右, 根据外界气温情况, 逐渐增加揭膜的面积, 第1天揭覆膜1/3, 第2天揭覆膜2/3, 第3天将覆膜全部揭开, 移栽前一天浇足水, 以利定根成活。

2 适期移栽, 合理密植

2.1 适期移栽

移栽最佳苗龄一般在二叶一心期至三叶一心期, 本田移栽最晚不得超过四叶一心期[3,4]。确保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是保护根系, 缩短缓苗期甚至达到没有缓苗期, 提高成活率。避开雨天移栽, 选择晴天或阴天的早晚移栽。移栽时按苗大小、强弱分级、分片移栽, 并实行定向移栽, 即叶片与行向垂直, 移栽深度以齐茎上绿白分界处为佳。移栽前6~10 d (或当天) 大田开沟施入腐熟的有机肥22.5 t/hm2、尿素150kg/hm2、过磷酸钙375~525 kg/hm2、氯化钾75~300 kg/hm2, 混合作底肥, 并覆土。移栽时将肥球等距、定向、错窝排列在沟里, 栽后随即浇定根粪水, 使根土自然紧密, 再于其上盖1层干土, 以减少蒸发。缓苗后, 再浇1次返青水。及早追提苗肥, 中耕松土, 促使发根壮苗。

2.2 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或种植方式确定移栽密度。宽窄行带状种植方式, 依带状种植的宽度确定。分带轮作以1.67 m开厢居多, 即小麦、玉米带, 各占0.83 m, 种植2行玉米, 株距20~23 cm, 净作地 (0.83+0.50) m× (23~25) cm。并根据品种确定合理种植密度。平展型移栽密度4.50万株/hm2, 紧凑型和半紧凑型移栽密度5.25万~6.00万株/hm2。

3 本田管理

本田管理主要以肥水为主, 玉米移栽缓苗后根据不同生育期需肥特点, 采用提早施用苗期肥、生长中期主攻穗肥、生长后期补足粒肥技术, 是提高玉米籽粒产量的关键措施。玉米苗移栽本田缓苗后提早追肥, 用尿素90~105 kg/hm2对清粪水21 t淋施, 结合中耕松土和除草。当玉米苗达9~10片叶时, 重施肥料。用尿素225~375 kg/hm2, 同时可增施腐熟厩肥15.0~22.5 t/hm2或复混肥225~375 kg/hm2。此期施肥量约占施肥总量的60%, 主要以氮肥为主, 补施一定数量的钾肥也很重要。此时如果供肥不足, 会造成植株大、果穗小而产量不高。在吐丝期追施粒肥, 如叶色渐淡, 可补追尿素75 kg/hm2, 窝施植株根旁, 或用磷酸二氢钾1.50~2.25 kg/hm2+尿素7.5 kg/hm2对水375 kg叶面喷施。

4 病虫鼠害防治

病虫鼠害防治要以防为主, 综合防治。防治大斑病、小斑病方法:玉米抽雄穗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每隔15 d喷1次, 喷洒1~2次。防治纹枯病, 发病初期用5%井冈霉素1 000~1 500倍液, 或25%菌核净800~1 000倍液, 或50%甲基托布津、多菌灵、退菌特800~1 000倍液, 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发病部位1~2次。防治地老虎:用5%辛硫磷1 000倍液喷苗。防治玉米螟:在玉米心叶末期, 用1.5%辛硫磷颗粒剂直接投放于喇叭口内。防治大螟:在玉米苗期, 当5%植株出现枯心苗和田间孵化始期, 采用90%敌百虫, 或50%杀螟松或25%杀虫脒, 或50%巴丹乳剂和敌杀死800~1 000倍液喷苗。防治黏虫与蚜虫:用10%大功臣, 或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鼠害:播种前用溴敌隆毒饵, 即0.5%溴敌隆水剂1∶100倍拌炒熟大米、小麦粒、玉米籽等, 玉米抽雄期再防治1次。

5 适时收获

当苞叶全部变黄已开始干枯、茎叶普遍变黄时收获。

摘要:从规范化育苗、适期移栽与合理密植、本田管理、病虫鼠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玉米育苗移栽技术, 以为玉米栽培提供指导。

关键词:玉米,育苗,移栽,本田管理

参考文献

[1]何达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路线[J].黑龙江科技信息, 1999 (1) :17.

[2]费振方.夏玉米春种高产栽培技术示范要点 (之二) [J].黑龙江科技信息, 1997 (3) :7.

[3]郭应信.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河南科技, 1995 (6) :19.

春玉米无公害塑盘育苗栽培技术 篇4

二、播前准备 播种田冬前必须翻土冻晒,结合冬耕时,每667平方米(1亩)深翻施入腐熟有机肥1500~2000公斤,在播种前15天左右用草甘磷1公斤除草。用开沟机按垄宽1.5米(含沟)开好条沟。

育苗地营养土配制:播种前10天应配制好营养土。一般每667平方米按250公斤干猪粪,1500公斤菜园土,另加15公斤进口硫酸钾复合肥,混合后拌匀堆放。营养土湿度以抓在手中成团、从1米高度落下能散开为宜,配好后用薄膜封好,至少堆放10天以上,才可用于塑盘育苗。种子在播种前选晴天晒2~3天,可有效提高发芽率和提早发芽时间。

三、育苗 每667平方米大田需苗床面积2.5米×21米,开沟做畦晒垄后,浇600公斤猪粪,精整畦面,再浇透水,最后耥平,每667平方米用451孔塑盘11张,两张一对,横前排向前用木板轻压,使盘底与床土贴实,每孔放一粒药剂拌种(药剂为1 ∶20倍杀虫双浸液),用营养土灌满,用条帚扫平,再用喷壶浇水,湿透为止,秧盘表面覆盖地膜,在地膜上面再盖一层薄稻草(以不见薄膜为准),四周用泥土盖好,玉米芽露出地表后及时揭去地膜。

四、播种规格和田间管理 每垄垄宽1.5米(含沟),宽窄行条栽,株距0.10米,大行距0.9米,小行距0.6米,每667平方米栽4000~5000株。由于苏糯玉米与普通玉米串粉会失去甜味和糯性,可采用隔离种植,分期播种。在二叶期用喷壶喷少量水,湿润土壤,才可移栽,移苗要带土,覆土要严实,并立即浇定根水。如遇雨天,可推迟至4叶期移栽。每667平方米施尿素20公斤,施于苗行之间,不得施入苗心内,以防烧苗。穗肥的施用时间在13~15叶时,每667平方米施25公斤尿素,20公斤硫酸锌,严禁使用氯化钾。糯玉米抽雄穗前后是需水量最多且最敏感时期,应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尽量满足玉米生长需水量。抽穗后如发现玉米叶片有不力现象,果穗节以上叶色黄绿,下部叶早枯,应立即追加穗肥,每667平方米用尿素20公斤。

夏玉米育苗移栽技术 篇5

关键词:夏玉米,育苗移栽,高产栽培

夏玉米要想获得高产, 就必须采取高产栽培措施[1]。育苗移栽就是一项很好的增产技术。夏玉米育苗移栽, 能够保证适时播种, 密植全苗, 延长生育期,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同时还能调节农时, 提早成熟, 利于下茬播种。育苗移栽的夏玉米, 茎秆粗壮, 抗倒伏, 病害也较轻。夏玉米育苗移栽与直播或套种相比, 能显著增产。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希望给种植户提供参考。

1 育苗

苗床要选择靠近大田的地方, 地势平坦, 土质肥沃, 灌排方便。施足基肥, 灌透底墒水, 精细整地, 保证苗期肥水充足。一般施腐熟优质圈肥30 t/hm2、玉米专用复合肥150kg/hm2。施用方法为条施或穴施, 与种子分开。结合整地防治地下害虫, 用5%辛硫磷颗粒剂30 kg/hm2, 拌细土撒入土中, 可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中晚熟杂交品种。对于未包衣的种子, 在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种子处理包括晒种和浸种。晒种就是把种子薄薄的摊晒在土晒场上, 连晒2~3 d, 晒时要勤翻动, 傍晚收起来。晒种可以促进种子后熟, 防霉, 抗旱, 提高出芽率, 提早出苗1~2 d。浸种可用冷水浸泡12~24 h或50℃温水浸泡6~8 h或磷酸二氢钾500倍液浸泡8~12 h。浸过的种子要摊晾阴干后用种衣剂或药剂拌种, 可防治病虫害。药剂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 m L+萎锈灵500 m L对水3~4 kg拌种50 kg。另外, 播种前必须要进行发芽试验。发芽率要达到85%以上, 否则应换种或加大播量[3]。

育苗时间根据移栽时间、适宜苗龄和栽苗进度而定。一般在小麦收获前15 d播种, 播种时开沟单粒摆播或条播, 行距18~20 cm, 株距5~6 cm, 覆土5 cm左右。出苗后要及时间苗和定苗, 去掉过大和过小的苗。3片叶时结合定苗, 扒土清棵露出地下节, 以便控制次生根。苗期一般不供水, 加强中耕除草, 进行蹲苗。

2 及时移栽

在苗龄18~20 d、幼苗6~8片叶时移栽较为适宜。苗龄过大, 植株矮小, 穗小, 粒少, 产量低;苗龄过小, 成活率低, 缓苗慢。小麦收获后抓紧时间整地, 施足基肥, 进行移栽[4]。结合整地防治地下害虫。整地时秸秆还田地块增施尿素75kg/hm2。一般基肥施三元复合肥750~900 kg/hm2 (尿素600kg/hm2作追肥用) , 有条件的可增施有机肥;或者一次性施入玉米控释肥750 kg/hm2, 以后不再追肥, 省工、省力、节本、增收。地块整好耙平后, 起苗移栽。起苗前1 d要浇水培根, 诱发节根的生长, 以利于缩短缓苗期。起苗时要注意少伤根, 并按苗的高低和健壮程度分级, 去掉弱苗、病苗, 按级分片移栽, 移栽时要使叶片都按同一方向伸展, 要栽浅、栽植、栽稳, 不窝根, 埋土3~4 cm, 盖住根基部露白部分即可。栽后随即灌水。移栽的时间以阴天或晴天下午较好。栽植密度要比同品种直播时的密度增加20%。

3 栽后管理

3.1 苗期管理

为了保证成活, 缩短缓苗期, 移栽后第2天再浇1次水。待幼苗缓苗后, 结合浇水施尿素180 kg/hm2 (即总氮追肥量的30%) 。此期间要注意防旱防涝, 防治病害虫。苗期害虫主要有地下害虫、蚜虫、粘虫、玉米螟等。经过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后病虫害很少发生, 如果有地下害虫为害症状, 可用2.5%敌百虫粉30.0~37.5 kg/hm2喷洒, 或用90%敌百虫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粘虫、蚜虫可用10%氯氰菊酯或5%高效氯氰菊酯1 200~1 5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螟 (即钻心虫) , 抽穗前防治可用颗粒剂以心叶滴灌为主, 药剂有1.5%辛硫磷颗粒剂、90%晶体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等。穗期防治可用75%辛硫磷乳剂1 0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1 000倍液滴于雌穗顶部。玉米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等, 防治病害可选用抗病品种, 轮作, 合理密植, 科学施肥等。可用施得乐1 000倍液喷茎基部或青枯灵1 000倍液灌根等。

3.2 穗期管理

穗期是玉米拔节至抽穗阶段是玉米一生中丰产栽培最关键的时期, 需肥需水量最大, 土壤持水量应保持在70%左右。做到旱灌涝排。在施基肥的基础上施尿素300 kg/hm2。如果土壤干旱应带水追肥, 施后随即覆土踏平;若遇阴雨连绵, 也可用尿素于雨后撒施。施肥时开沟或刨窝要距离植株12~15 cm。

穗期中耕培土2次。以利于近地茎节次生根和支持根早发快长, 扩大吸收范围, 既可增强植株抗倒伏的能力, 又有利于灌溉和排水。穗期如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防治。

3.3 花粒期管理

花粒期是玉米抽穗至成熟阶段, 是玉米开花散粉和籽粒形成时期, 植株进入生殖生长时期。这一阶段要补施粒肥, 可促粒多、粒重, 提高产量。一般施尿素120 kg/hm2。注意灌溉和排水, 土壤湿度以保持在持水量的70%~80%为宜。此期间还有一项简便易行的增产措施———去雄。在雄穗刚抽出手能握住时进行, 一般在下午进行。去雄可以节省养分, 增加粒重, 提早成熟。去雄时还可以将许多玉米螟幼虫连同雄穗一起拔去, 减轻螟虫危害。人工授粉是玉米又一增产措施, 可减少缺粒秃顶, 增粒增产。具体做法是在玉米盛花期, 选择晴朗无风或微风天气, 在露水干后进行, 到11:00高温来时结束。用拉绳法或摇株法授粉, 每隔2 d授粉1次, 连续授粉3次。

4 适时收获

玉米应在完全成熟时收获, 过早会造成减产。一般应在茎秆变黄、叶子枯萎、苞叶黄白而松散、籽粒完全硬化并显现出本品种固有的色泽时收获。如果为下茬作物腾地必须早收获时, 可连秆收获, 放在地边1~2周后再掰果穗, 可促使玉米秸秆中的养分向籽粒中运转, 能明显提高产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

[1]程备久, 李金才, 陈洪剑, 等.玉米栽培技术[J].粮油棉生产, 2012 (2) :42.

[2]王秋敏.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5 (8) :48.

[3]王仁如.夏玉米育苗移栽技术[J].科学种养, 2006 (8) :13-14.

试论玉米育苗移栽技术 篇6

玉米育苗移栽是充分利用阳光, 争取农时季节、防御自然灾害, 获取玉米高产的栽培措施。玉米育苗移栽的好处:比直播提早15~20d播种, 提早10d左右成熟, 有效的躲过后期伏旱危害;保证苗全、苗齐、苗壮;抑制茎基部节间伸长, 降低植株高度、抗倒伏;通过定向移栽可以使叶片有序排列, 空间分布均匀, 充分利用光能, 增加密度提高每667m2株数;比直播节约用种0.5~1kg/667m2, 降低成本。

2 玉米育苗方法

选用优良品种、适时早播。黑龙江省玉米的播种时期在5月初~5月中旬。选择避风向阳, 排灌方便, 又靠近大田的地块或大田的某个角落划出部分作苗床, 苗床与大田比例为每8~12m2栽667m2, 苗床宽度视地块或覆盖苗床膜宽度而定, 长度视场地而定, 最好不超过15m。

2.1 低垄开厢育苗

播种7d前整地, 苗床施入腐熟厩肥15kg/m2、钙镁磷肥0.3kg/m2、撒入表土翻控开厢、厢距50cm, 农膜覆盖一般苗床宽度在1~1.2m, 要求厢面平整细碎, 最后用水粪泼浇厢面, 有草木灰施入更好。播种时进行厢面松土、将摧芽种子等距点播 (种距4~6cm) 。播种后用过筛细土覆盖、浇水、拱架盖膜。

2.2 营养坨、营养块育苗

苗床要求底平, 低于地表面3~4cm, 为防止虫害, 可撒入适量石灰或相应的杀虫剂, 四周开好排水沟。用30%~40%腐熟厩肥, 60%~70%疏松肥沃土, 1%~2%钙镁磷肥, 0.5尿素混合过筛, 充分混合堆积发酵5~7d备用。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加水拌匀, 用手捏成坨, 坨的大小直径5~6cm左右, 在坨的表面用食指压一小孔, 深1~2cm, 置于床内待用。营养块的制作: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加水拌匀、拌湿, 搬到苗床内, 用铁铲压平, 表面压光滑, 用切刀切成长宽各5cm的均匀小块, 再在小块正中央用树枝打孔, 深1~2cm待用。种子播前按常规进行选种、晒种、浸种催芽, 播种时把种子胚根向下放入已制的营养坨 (块) 上部小孔里, 每孔放一粒种子。进行覆土、浇水、盖膜。

2.3 育苗管理

播种后5~7d, 开始出苗, 当出苗率达30%左右时, 注意晴天容易烧苗, 如苗床表土发白, 要揭膜浇水, 浇后盖严。床温宜控制在20~25℃, 若超过30℃揭开两端通风。2叶期~3叶期练苗, 第1天揭膜1/3, 第2天揭膜2/3, 第3天全部揭开。移栽的前1d浇足清粪水。

3 定向移栽

移栽适期为2叶1心期~3叶1心期, 此时玉米根粗而短, 不易损伤, 长势好, 玉米易成活。移栽期晚容易出现老化苗, 且成活率低。种植密度视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气候条件而定。进行宽窄行移栽, 小行距50cm, 大行距83.3cm, 株距266.7cm, 3750株/667m2。移栽时进行等距定向, 玉米第1片真叶一律向外且叶片与行向垂直, 并实行错窝移栽。移栽后浇1次定根水。

4 大田管理

在移栽缓苗后早追肥, 用尿素5~6kg/667m2, 兑清粪水1500kg/667m2淋施, 结合中耕松土和除草。大喇叭口期, 重施肥料。用尿素15~25kg/667m2, 有条件地区可增施1000~1500kg/667m2腐熟厩肥或复混肥15~25kg/667m2。在玉米株间挖窝深施并结合培土, 深施深度为表土10cm左右。施肥时间在全展叶11~12片叶。在吐丝期, 如叶色渐淡, 可补追尿素5kg/667m2, 窝施植株根旁, 或用磷酸二氢钾100~150g/667m2, 加尿素0.5kg/667m2兑水25kg/667m2, 叶面喷施。

5 病虫鼠害防治

克东县玉米纸筒育苗移栽技术 篇7

1.1 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

1.1.1 品种选择。

选用比当地主栽品种所需活动积温多100℃, 且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优质良种, 主栽丰单1号, 搭配绥玉7号、龙单38号等。

1.1.2 种子质量要求。

种子纯度不低于96%, 净度不低于98%, 发芽率不低于86%, 含水量不高于16%。

1.1.3 催芽包衣。

用室温清水浸泡22~24h后进行催芽, 芽长0.2cm时 (即刚“拧嘴”) 时, 用清水冲洗一次, 晾干, 剔出未发芽的种子, 在播前3~5天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严格按照种衣剂说明进行, 保证包衣质量, 可使用8.1%克·戊·三唑酮种衣剂, 按药种比1:40包衣, 阴干后播种。

1.2 育苗场地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地表无积水、排灌方便、便于管理、交通方便的地方做育苗场地, 需3m2/667m2苗床。

1.3 取土

用种植大豆、杂豆、马铃薯的地块的土壤做育苗土, 玉米茬地块的土壤亦可, 忌在使用过长残留农药的地块取土育苗。

1.4 播种与扣棚

1.4.1 播期:

当土壤化冻20cm深时, 开始育苗。根据我地气候回暖情况, 南部乡镇一般在4月25~27日, 中北部乡镇在4月27日~5月1日育苗。

1.4.2 准备床土:

用育苗土160~180kg/667m2, 过20目细筛。

1.4.3 装土。

纸册标准:孔高75mm, 直径25 mm, 每册504个孔, 8册/667m2, 占地2.5m2, 将配好的营养土装入纸筒, 然后用板刮平, 再向上提起0.5~1.0cm, 浇透水, 纸筒内土下沉大约2cm。

1.4.4 播种:

人工点播, 每个纸筒播1粒带芽的种子, 严防重播、漏播。播完后, 用土覆盖均匀, 随后用刮土板清除浮土。覆土后, 将纸筒四周用土培严, 防止苗床边缘跑墒。

1.4.5 浇水:

播种后用麻袋铺在纸筒上, 用细眼喷壶喷洒床面、土埂, 每册纸筒内浇水10~15kg, 分3~4次均匀喷灌。

1.4.6 扣棚:

播完后将湿润的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或棚膜, 四周用土封严, 随后覆盖拱棚, 绷紧、压严, 棚线拉牢固, 立柱拉杆不能露头, 防扎膜。还可内设小拱棚增温。

1.5 苗床管理

1.5.1 温度管理:

播后出苗前, 白天20~25℃, 最高不超过30℃, 夜间6℃以上;出苗后白天15~20℃, 夜间5℃以上。

1.5.2 水分管理:

播后1~8天一般不浇水, 幼苗出土后, 开始不宜多浇水, 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如土壤干旱时, 每册浇2~3kg清水。

1.5.3 通风管理:

出苗后, 随外温升高, 要逐渐通风, 以后若温度再继续升高, 需逐渐撤掉苫盖物;移栽前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露天管理。

2 移栽

2.1 整地

实施以深松为基础的松、翻、耙相结合的整地方法:耕翻整地, 耕翻深度20~22cm。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翻后耙耢, 按种植垄距要求起垄并镇压。

2.2 施肥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施含量在40%以上的玉米专用肥25~30kg/667m2做基肥, 随起垅时一同施入。

2.3 移栽时间

终霜通过后, 选在寒尾暖头进行移栽。大约在5月15~19日进行移栽。移栽时要求玉米苗在三叶一心期。

2.4 移栽

采用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研制生产的2ZYS-2型玉米育苗滤水移栽机移栽。栽苗3~5天后, 若无降雨, 在滤一次水, 水下渗后, 用干土将浇水沟覆严即可, 防止大缓苗情况的发生。

2.5 移栽密度

丰单1号、绥玉7号保苗4 500株/667m2;龙单38号保苗4 000株/667m2。

3 田间管理

3.1 查田补栽

移栽后及时检查缓苗情况, 如发现死苗, 要用事先准备好预备苗时坐水补栽。

3.2 铲前深松、趟地

缓苗后进行第一次铲趟。每隔10~12天铲趟一次, 做到三铲三趟。

3.3 防治玉米螟

3.3.1 高压汞灯防治:

时间为当地玉米螟成虫羽化初始日期, 每晚9时到次日早4时开灯捕杀成虫, 小雨仍可开灯。

3.3.2 赤眼蜂防治:

于玉米螟卵盛期在田间放蜂1次或2次, 放蜂22.5万头/hm2。

3.3.3 BT乳剂防治:

在玉米心叶末期 (5%抽雄) 150~200g/667m2的BT乳剂制成颗粒剂撒于心叶内, 或兑水30kg用高杆喷雾机喷雾。

3.4 防治粘虫

6月中下旬, 平均百株玉米有虫20头时达到防治指标。可用菊酯类农药300~450ml/hm2, 兑水450kg喷雾防治。

3.5 追肥

玉米7~9叶期或拔节前进行, 追施尿素10~20kg/667m2, 追肥部位离植株10~12cm, 深度10~15cm。

3.6 打丫子

及早掰掉丫子, 避免损伤主茎。

3.7 放秋垄

8月上、中旬, 放秋垄拿大草1~2次。

3.8站秆扒皮晾晒

玉米蜡熟末期, 扒开玉米果穗苞叶晾晒。

4 收获

采用机械联合收获。提倡适当晚收。

摘要:主要阐述了克东县玉米纸筒育苗移栽技术。

关键词:玉米,纸筒育苗,移栽技术,克东

参考文献

[1]朱秀芬, 张文福, 杨树军.甜菜纸筒育苗大垄双行栽培试验[J].中国甜菜糖业, 1999, (1) :52-53.

玉米槽式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篇8

为了提高玉米单产, 发展壮大玉米产业, 在营养土方块育苗、营养钵育苗和纸袋、塑料袋育苗移栽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操作简单易懂、成本低、群众易接受的槽式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能实现集约化栽培, 把大面积抗旱播种缩小到小面积育苗地上, 可适期播种, 节约用水, 节省种子, 培育壮苗, 抗倒, 宣威市自1990年开始试验示范推广应用, 目前每年推广应用面积在6 666.7 hm2左右, 产量达9 t/hm2左右, 增产33.3%。该技术提高了宣威市玉米单产,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有水源或大小春茬口矛盾突出的地方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 选用优良品种

选择品质良好、抗病力强、抗倒、高产的优良品质, 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播种时期、品种熟性 (早、中、晚) 、适应在当地种植的品种;根据宣威市的实际, 目前玉米种植中常用的优良杂交品种有宣黄单4号、宣黄单6号、会单4号、曲辰3号等, 并采用相应的栽培方法, 即做到良种与良法配套。

2 培育壮苗

地块应选择在有水源、能保证育苗移栽足够用水的地点, 苗床选择在避风向阳、排灌方便、靠近大田的地块, 或选择靠近大田的一边制作苗床。一般大田育苗需苗床105~150 m2/hm2, 分厢制作苗床, 一般宽为80 cm或160 cm, 深为16~20 cm, 长9~13 m或5~7 m, 做到槽底平滑。先将除去杂草、残根、石块等杂物的表土与充分腐熟过筛的农家肥混合均匀, 一般1 kg细土中加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400 g、磷肥10 g、尿素5 g, 充分混合制成营养土。在槽的底部先铺1层薄膜, 再覆厚为13~15 cm的营养土, 整平, 然后已把浸泡至少24 h的种子或干种子均匀撒在营养土上, 再覆盖厚为2~3 cm的营养土, 并在麦面覆盖上松毛或秸秆, 并浇透水, 覆膜[1,2]。当苗色深绿、长势旺盛、墒情较好时进行蹲苗。蹲苗措施可采用控制水分, 即在幼苗出土, 遇到干旱天气时短期内不浇水或少浇水;或选择适宜的药剂进行控制, 在幼苗2~3叶时喷施3%多效唑1次。当有1/3的种子出苗时, 即可揭去地膜, 以后不再盖膜。苗期适时中耕, 以促使苗粗、苗壮, 一般进行2~3次。视苗床的干湿程度而浇水, 同时注意防治地下害虫。移栽前1 d, 苗床要浇足水。移栽时除去病苗、弱苗, 选用健壮苗[3,4]。

3 适时移栽

移栽时要求墒面理成“W”型, 有利于浇水和集雨, 垡细, 墒面无残物, 幼苗在2叶至2叶1心时移栽成活率最高, 并且叶片伸展方向与行向垂直, 错塘移栽, 有利于通风透光, 提高光能利用率。栽后浇足定根水, 覆盖地膜, 封好口。盖膜时膜四周要压紧、压严, 及时破膜、放苗、用细土盖严膜口, 防止水分蒸发。

4 规范化间套作

采用规范化、高矮棵间套作种植, 通风透光条件好, 能增加玉米产量和农民收入, 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高。间作方法有:一是玉米间豆。主要采用双行玉米间双行豆, 播幅1.3~1.4 m, 大行0.9~1.0 m, 小行0.4 m左右, 或4行玉米间双行豆, 播幅为2.6~2.7 m, 移栽玉米5.25万~6.75万株/hm2。二是马铃薯套玉米。主要采用双行马铃薯套双行玉米, 播幅2 m左右, 或4行马铃薯套4行玉米, 播幅4 m左右, 各占1/2, 移栽玉米4.95万~5.55万株/hm2, 马铃薯2.7万~3.3万穴/hm2。

5 土肥水管理

适时进行中耕疏松土壤, 以提高地温, 抑制杂草的滋生。测土配方施肥是给玉米配制“营养套餐”, 以达到各种营养协调的目的。底肥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 配合速效肥料施用。玉米底肥的施用方法有条施、撒施和穴施3种, 一般以条施效果较好。通常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5.0~22.5 t/hm2, 玉米测土配方专用肥600~900 kg/hm2。追肥必须深施, 分2次进行, 第1次在六至七叶期, 追施尿素225~300 kg/hm2或碳铵600~900 kg/hm2;第2次在大喇叭口期, 追施尿素450~600 kg/hm2或碳铵1 500 kg/hm2。玉米需水量较大, 但也不耐涝, 遇到天气干旱时结合施肥进行浇水, 遇涝时也要及时进行排水。

6 病虫害综合防治

玉米病虫害主要有锈病、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地老虎、粘虫、螟虫等, 主要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措施[5,6], 在选用抗病品种、实施规格化间套种植、合理施肥的基础上, 适时、适量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防治, 并严格控制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的农药, 确保玉米的安全品质。

7 适时晚收

玉米成熟期可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3个时期, 在完熟期籽粒饱满、在生理上达到完熟, 此时选择晴天及时收获, 产量较高。

摘要:为了提高玉米产量, 发展壮大玉米产业, 经多年实践摸索出一套操作简单、成本低、群众易懂、易接受的槽式育苗移栽技术, 主要包括选用优良品种、培育壮苗、适时移栽、规范化套作、土肥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 以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槽式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周兴琼.玉米育苗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 2009 (8) :28.

[2]骆秀清, 王志坤.玉米育苗移栽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 2002 (5) :39.

[3]杨顺祥.玉米育苗单株定向栽培技术[J].农村新技术, 2009 (6) :6-7.

[4]刘明芳, 胡易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5) :70-71.

[5]邵仁利, 肖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1 (3) :13.

甜玉米漂浮育苗可行性栽培试验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环境

试验田位于云南省富民县永定镇永一村。当地海拔高度为1 692 m, 胶泥土, p H值6.8, 年平均气温16.3℃, 最高气温33.4℃, 最低气温-7℃。年平均无霜期241 d, 有霜日数47 d, 年平均降雨量846.4 mm, 全年蒸发量为1 189.5 mm, 全年平均相对湿度72%, 年日照时数为2 277.8 h。

1.2 试验材料

基质材料:蛭石、珍珠岩、腐熟猪粪、土。把上述基质材料按照体积比2誜1誜2誜2混合成育苗基质;甜玉米品种:“好滋味”、“库普拉”;育苗盘:172孔漂浮育苗盘。

1.3 育苗池的建立

选择开阔地处建育苗池, 每0.067 hm2建1个育苗池, 宽1.5 m, 长8 m, 池底水平, 埂高0.2 m, 池内平覆膜, 做到不漏水, 灌地下水0.1 m, 加入0.1 kg多菌灵, 混合均匀, 作漂浮水, 池上搭建双层拱棚, 拱高0.8 m。

1.4 试验过程

1.4.1 播种及管理

播种日期为1月3日, 在育苗盘上每孔播1粒种子, 胚根向下, 入土1 cm, 播种后平放入池, 统一喷杀虫剂“农地乐”以防虫害。播种后6 d内无需揭覆盖膜;第7天后晴天中午把两侧棚脚膜卷起放风;第10天苗齐后白天开顶膜放风, 有利于光合作用;第15天在漂浮水中加入烤烟专用肥0.5 kg;20 d喷“农地乐”+“50%多菌灵”+“百叶灵”;播种后25 d, 待苗长到2叶1心时, 进行大田移植。

1.4.2 大田栽培与管理

育苗移栽前2个月, 要及时翻犁整地、晒垡, 移栽前7 d碎垡、整平后, 按宽窄行栽培, 规格为小行距0.4 m, 大行距0.8 m, 塘距0.5 m, 打塘待栽。移栽时, 每塘栽两株, 边栽边浇水, 及时覆膜, 保水保温。待苗顶膜时, 及时放苗, 并用土封严放苗口。甜玉米分蘖性强, 在生长过程中, 要及时除蘖, 根据肥瘦, 每株留1~2包。甜玉米为鲜售产品, 要及时采收上市。

1.4.3 施肥

结合整地进行施肥每0.067 hm2施猪粪2 500~3 000 kg;移栽时每0.067 hm2施尿素20 kg, 过磷酸钙50 kg作基肥;5~6叶期每0.067 hm2施碳酸氢铵30 kg;抽雄初期每0.067 hm2施尿素40kg+硫酸钾15 kg+硼砂1 kg。

1.4.4 病虫害防治

移栽后大田喷施“农地乐”+“50%多菌灵”, 防病防虫;放苗后, 喷“10%吡虫啉”+“50%甲基托布津”+叶面肥“红蚯蚓”;抽雄初期, 喷“阿维菌素”+“50%多菌灵”+“有机硼”。

2 结果与分析

甜玉米在平均温度达10℃以上才可以播种。与露地覆膜栽培相比, 漂浮育苗使用双层拱棚保温, 可以提早15 d育苗, 漂浮育苗比露地覆膜栽培早4 d出苗, 比露地覆膜栽培提早19 d上市。两年来, 漂浮育苗平均产量为1 620 kg/0.067 hm2, 平均价格2.5元/kg, 产值4 050元;露地覆膜栽培平均产量为1 404 kg/0.067 hm2, 平均价格1.9元/kg, 产值2 668元。漂浮育苗比露地覆膜栽培增加产值1 382元/0.067 hm2, 节约种子0.4 kg/0.067 hm2, 节约成本150元/0.067 hm2, 买基质及漂浮育苗盘栽培增加成本60元/0.067 hm2, 增加移栽用工3个/0.067 hm2, 增加成本90元, 扣除增加成本150元, 0.067 hm2甜玉米漂浮育苗栽培比露地覆膜栽培净收益增加1 382元, 经济效益显著。

【玉米育苗】推荐阅读:

育苗现状06-21

油松育苗07-02

组培育苗07-07

繁殖育苗07-27

育苗方式07-29

快速育苗08-08

大田育苗08-21

生态育苗08-31

育苗效果09-14

泡桐育苗06-26

上一篇:系统性和综合性下一篇:海量数据处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