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育苗

2024-08-31

生态育苗(共5篇)

生态育苗 篇1

刺参网箱育苗由于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比传统的工厂化育苗优势明显, 已在北方大面积推广, 但一些问题仍然困扰养殖户, 最为主要的两个问题:一是网箱中的网眼常常被藻类堵塞, 导致网箱中的水不流通成为死水, 影响苗的生长, 甚至造成网箱中的苗死亡;第二个就是网箱中的桡足类会严重影响苗的正常生长和摄食, 导致网箱育苗成活率降低。笔者通过生物生态的方法分别对这两个问题用生物生态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

笔者通过投放短滨螺和古氏滩栖螺预防网箱中的网眼被藻类堵塞和投放南美白对虾、水母和矛尾鰕鯱鱼对桡足类进行防治两个试验进行研究。分析在网箱育苗中更加简便、安全、绿色的生物防治应用方法, 探讨更为生态健康高效的养殖方式, 为养殖环境的改良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在未来的刺参生态养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试验条件

池塘网箱育苗试验池塘位于皮口镇水益生养殖场。选择水体交换方便, 堤坝防护牢靠, 水深1.5m以上的刺参养殖池塘。选用网箱的规格为:3 m×2 m×1.5 m (长×宽×高) 。附着基上端用绳固定, 均匀吊在网箱内, 数量为200个/箱 (10个/吊×20吊) 。5月19日向网箱投放受精卵, 受精卵投放密度为0.2个/m L。

海区网箱育苗试验池塘位于广鹿岛迟明杰养殖场。选择理想的港湾, 一定要选择饵料丰富, 潮流畅通, 受各种风影响较小, 污染少, 退潮水深至少在5 m以上的港湾。选用网箱的规格为:5 m×5 m×4 m (长×宽×高) 。附着基上端用绳固定, 均匀吊在网箱内, 数量为4 000个/箱 (40个/吊×100吊) 。6月13日向网箱投放受精卵, 受精卵投放密度为0.2个/m L。

2 试验方法

2.1 预防网箱网眼堵塞

2.1.1 池塘网箱

选择3个网箱进行试验, 5月18日时, 1#网箱投放500个短滨螺, 2#网箱投放500个古氏滩栖螺, 3#网箱为对照组。每隔3 d观察网箱网眼情况, 在9月11日对3个网箱里的海参苗全部进行计数和称重, 同时对网箱网眼堵塞百分率通过目测法进行估算。

2.1.2 海区网箱

选择3个网箱进行试验, 6月12日时, 1#网箱投放500个短滨螺, 2#网箱投放500个古氏滩栖螺, 3#网箱为对照组。每隔3 d观察网箱网眼情况, 在9月19日对3个网箱里的海参苗进行计数和称重, 在对角线位置选取三吊, 分别在三吊的上中下三层取3个网袋进行计数, 换算整个网箱的苗种数量和重量, 同时对网箱网眼堵塞百分率通过目测法进行估算。

2.2 预防挠足类试验

2.2.1 池塘网箱

选择4个网箱进行试验, 5月18日时, 4#网箱放南美白对虾苗20尾, 规格约0.5cm, 5#网箱投放5条矛尾鰕鯱鱼, 规格约2 cm, 6#网箱投放5个水母, 7#网箱为对照组。每隔3天观察桡足类情况, 在9月11日对4个网箱里的桡足类进行计数, 同时对4个网箱中海参苗全部进行计数和称重。

桡足类计数方法采用浓缩计数法, 用采水器在每个网箱水下0.5 m处取水样2 L, 浓缩至20 m L, 取浓缩后的1 m L进行计数, 每个浓缩样品看3个平行样。

2.2.2 海区网箱

选择4个网箱进行试验, 6月12日时, 4#网箱放南美白对虾苗20尾, 规格约0.5cm, 5#网箱投放5条矛尾鰕鯱鱼, 规格约2 cm, 6#网箱投放5个水母, 7#网箱为对照组。每隔3天观察桡足类情况, 在9月19日对4个网箱里的桡足类进行计数, 同时对4个网箱中海参苗进行计数和称重。在对角线位置选取三吊, 分别在三吊的上中下三层取3个网袋进行计数, 换算整个网箱的苗种数量和重量, 桡足类计数方法采用浓缩计数法, 用采水器在每个网箱水下1.5 m处取水样10 L, 浓缩至25 m L, 取浓缩后的1ml进行计数, 每个浓缩样品看3个平行样。

3 结果与讨论

3.1 预防网眼堵塞试验

预防网眼堵塞试验情况见表1, 由表1可得, 池塘网箱育苗和海区网箱育苗当中, 投放螺类能明显降低网箱网眼被堵的情况, 以池塘中的情况尤为明显, 没有投放螺类的网箱, 网眼基本被藻类覆盖导致网眼堵塞, 网箱中水的流动性和透水性明显降低。投放的两种螺类均有很强的舔舐藻类的能力, 投放古氏滩栖螺和短滨螺均对网眼藻类覆盖有明显的抑制, 池塘网箱堵塞情况分别降低至70%和60%。

网眼堵塞情况的降低也使得网箱中水的流动性和透水性加强, 因此投放螺类的网箱水质也比没有放螺类的要好一些, 因此投放古氏滩栖螺和短滨螺的1#网箱和2#网箱的海参苗种无论在数量还是重量都比对照组高。

3.2 预防桡足类试验

预防桡足类试验情况见表2, 由表2可得, 池塘网箱育苗和海区网箱育苗当中, 投放南美白对虾、矛尾鰕鯱鱼和水母能明显降低网箱中桡足类的数量, 以池塘育苗中投放南美白对虾的网箱的情况尤为明显, 网箱中桡足类数量减少90.15%。在海区育苗中投放水母的网箱情况最轻, 但网箱中的桡足类依然降低了80.26%。没有投放生物的网箱, 桡足类数量明显高于试验网箱, 说明生物类预防桡足类的繁殖和生长有明显的作用。

生物防治桡足类应用于网箱育苗, 能够提高苗种的产量, 同时绿色安全经济, 是养殖过程中更加生态健康高效的养殖方式, 不仅为养殖环境的改良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而且在未来的刺参生态养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核桃不同育苗方法育苗效果试验 篇2

关键词:核桃;育苗;方法;效果

为寻求适宜的育种方法,在核桃育苗过程中,发芽率、苗木整齐度、苗木生长量以及健壮程度(苗木地径)关系到育苗的成败。我们于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进行了不同方法育苗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在偃师市顾县镇高尚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核桃育苗圃内进行。该园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质疏松,背风向阳,有灌排条件。试验地块提前半年深翻搁置,播种前施农家肥和磷肥,整畦做垄。试验种子选择普通食用的中等大小的饱满核桃。其中,青皮核桃是从树上直接采下的带皮湿核桃;去皮核桃是从树上采下去掉青皮的核桃;干核桃是从树上采收后,去青皮放在干燥、阴凉、通风处自然晾干的核桃。

1.2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4个处理:(1)秋季青皮核桃直播法。在8月底9月初核桃采收后,土壤湿度适宜时,将核桃带青皮播下,盖上地膜。(2)秋季去皮核桃播种法。在土壤结冻之前,一般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将去皮核桃播下。(3)冬季干核桃沙藏催芽播种法。冬季将干核桃沙藏沉积处理,早春注意检查,当有50%种子开口露出根时播种。(4)春季干核桃浸种播种法。播种前用清水浸泡7~10d,注意要每天换一次清水,当有20%种子裂口时播种。一般进行点播,株距10~15cm,行距50cm左右。播种时将种子的缝合线与地面垂直,种尖向一侧,覆土5~10cm,秋播宜深,春播宜浅。出苗后统一加强管理,促进苗木健壮生长。试验于4月25日至5月15日调查各处理的发芽率和苗木整齐度,于8月10-15日调查苗木高度和粗度。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播种方法对核桃发芽率及苗木整齐度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4种处理方法中,青皮核桃直播法和干核桃沙藏播种法,发芽率高,苗木整齐度也高;去皮核桃播种法发芽率和苗木整齐度均较高;干核桃浸种播种法发芽率和苗木整齐度均最低。

2.2不同播种方法对核桃苗木生长量和苗木健壮程度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4种处理方法中,青皮核桃直播法的苗木生长量最大,苗木健壮程度最高。干核桃浸种播种法的苗木生长量最小,苗木健壮程度最低。

3小结与讨论

不同时期育苗各有优缺点:秋播不论是采用青皮核桃直播法,还是采用去皮核桃播种法,都不必进行种子处理,操作简单,容易进行,而且播种期长,出苗整齐,苗木生长也健壮。春播不论是采用干核桃沙藏催芽播种法还是采用干核桃浸种播种法,均要进行种子处理,程序繁琐。不宜操作,而且播种期短,作业紧张,生长期短,苗木生长量小,健壮程度也低。

不同育苗方法对核桃苗木质量影响不同:青皮核桃直播法效果最佳,不但发芽率高,整齐度高,而且苗木生长量大,生长健壮。干核桃沙藏催芽播种法,虽然发芽率高,整齐度也高,但苗木生长量小,苗木健壮程度也较低。去皮核桃播种法除发芽率较低外,其整齐度、苗木生长量、苗木健壮程度,均介于青皮核桃直播法和干核桃沙藏催芽播种法二者之间。干核桃浸种播种法效果最差,不但发芽率低,苗木整齐度差,而且苗木生长量小,苗子瘦弱。因此核桃育苗最好采用青皮核桃直播法,如若春季育苗,最好采用干核桃沙藏催芽播种法。

生态育苗 篇3

1 我国生态林业建设概述

众所周知, 虽然我国的林业资源相对丰富, 但氮气分布不均、生态环境质量较低以及火灾发生率较高等问题, 一直都是影响生态林业建设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我国生态林业建设的问题, 直接影响了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有关的经济学与生态学发展理论, 深入探究生态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育苗技术的应用水平, 是促进生态林业建设发展的有效策略。为了有效地提高我国生态林业建设水平, 重视生态林业建设中育苗技术的应用分析, 成为关键的事项。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重视生态林业建设中育苗技术的应用体会分析,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生态林业建设中育苗技术的应用

不断的社会实践活动表明, 随着生态环境建设范围的扩大, 逐渐加大了对种苗的需求量, 同时也对生态林业建设中育苗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林业建设中育苗技术的应用, 主要包括珍贵阔叶树种的育苗技术、硬枝扦插繁育技术和嫩枝扦插育苗技术几个方面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 提高生态林业建设中育苗技术的应用水平, 可以有效地缓解生态林业建设与种苗供求之间存在的矛盾, 有利于完善生态林业建设体系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 结合生态林业建设的具体工作需求, 改变单一的生态系统, 提高育苗技术水平, 是促进生态建设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2.1 珍贵阔叶树种的育苗技术

在生态林业建设的过程中, 珍贵阔叶树种育苗技术的应用, 有利于林业部门根据珍贵阔叶树种的种子特性, 研究种子的成分与结构, 制定有效的种植培养方案, 解决珍贵阔叶树在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应用珍贵阔叶树种的育苗技术, 掌握科学的播种期与播种方法, 可有效提高树种的成活率。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针对珍贵阔叶树种的育苗技术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2.2 硬枝扦插繁育技术

在树种培育过程中, 硬枝扦插繁育技术的应用, 主要是由于部分树种种子发芽率难以控制, 不能继承母体的优良特性, 通过硬枝扦插繁育技术方式, 可达到扩大繁殖范围的目的。硬枝扦插繁育技术需要从插穗采集时间、规格、技术与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才能提高树种的成活率。因此, 为了提高树种的成活率, 应用硬枝扦插繁育技术进行培育工作, 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3 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在生态林业建设育苗技术的应用探究中, 嫩枝扦插育苗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的应用,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林业树种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树种培育的过程中, 由于部分树种扦插生根的难度较大, 其成活率也较低, 对生态林业建设工作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的应用, 通过控制扦插的时间、配方、技术等方式, 可以有效地提高树种的成活率, 为更好地发展生态林业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根据嫩枝扦插育苗技术应用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树种培育工作非常重要。

生态育苗 篇4

生态化健康养殖模式一直是现代渔业的发展方向, 对于推进环境友好型渔业, 提高比较效益, 促进水产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10,11,12]。健康养殖模式研究目前在对虾养殖中开展较多, 如微生物调控[13]、鱼虾混养[14]、虾藻混养[15]和多种养殖生物结合养殖[16,17,18]等。目前, 鲍生态化健康养殖模式的探索尚比较缺乏, 如何借鉴最新的研究成果, 结合鲍物种自身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态需求, 研究和设计健康有效的生态化养殖模式, 也是鲍养殖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长期从事鲍健康养殖模式研究, 2006年开始以杂交鲍为对象, 采用 “复合生物体系”技术, 建立了一套鲍健康养殖模式, 包括鲍苗种生态培育模式、陆基生态养成模式和鲍藻套养养成模式。经试验和生产推广, 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及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以期为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时间、地点和养殖设施

1.1.1 试验时间

2006年10月19日, 10月30日开始分别进行2次苗种培育, 培育时间分别为230和240 d;2008年10月1日、10月15日和11月3日先后3次进行苗种生产, 培育时间210、225和240 d。2007年4月10~15日开始陆基养成试验, 养成时间18~20个月。2007年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开始海水网箱吊养试验, 养成时间20~24个月。

1.1.2 试验地点

鲍苗种生态培育试验在福建省莆田市的南日岛鲍育苗场进行;陆基生态养成试验在福建省泉州市的惠安县绿海鲍鱼养殖场进行;海区鲍藻套养生态养成试验在福建省莆田市的南日岛浮叶湾海区进行。

1.1.3 试验设施

育苗试验:室内水泥池680口 (1.0 m×7.0 m×1.0 m) , 其中5口常规培育, 作为普通对照组, 其余675口用于生产性试验。陆基养成试验:不同培育批次的养殖池规格略有不同, 共有70口水泥池, 其中面积3 m×9 m为30口, 3 m×8 m为30口, 3 m×7m为10口, 池深1.40~1.70 m, 采用箱笼养殖, 箱笼用黑色硬塑料材质, 长方体, 规格为0.4 m×0.3 m×0.17 m, 六面具孔, 孔径以鲍苗不能逃逸为度, 一侧面设活动笼门, 供投苗、投饵和清理残饵用。设置生态渠和生态塘:将排水渠改造成生态渠, 生态渠长800 m, 宽1.5 m, 高1.0 m。明渠, 池底布鹅卵石作为天然藻类石莼 (Ulva lactula) 、江蓠 (Gracilaria verrucosa) 等生长的附着基, 连接鲍养殖池和生态塘。生态塘面积3 000 m2, 约为养殖池面积的1.5倍, 深2.0 m。生态渠中大型藻类依靠自然繁殖, 生态塘中除自生藻类之外, 还放养8 cm星洲红鱼种 (red tilapia, 罗非鱼种间杂交选育的养殖品种) 6.0×104尾, 放养3~4 cm 的太平洋牡蛎 ( Crassostrea gigas) 1.8×105只, 筏式吊绳养殖。生态塘连接水处理池, 设有砂滤和增氧机进行海水的沉淀、砂滤和曝气处理, 处理后的海水循环使用。此外, 养殖池附设应急排水口和应急处理池连接养殖池, 用于特殊情况下 (病害) 的水体消毒处理。海水网箱吊养试验:网箱规格为3 m×3 m×3m或4 m×4 m×3 m, 网箱共150口, 总面积1 700 m2, 分布海面约4 000 m2。箱笼规格同上, 不设对照组。

1.2试验用生物材料

选择皱纹盘鲍 (♀) 和盘鲍 (♂) 作为亲鲍, 通过阴干、流水刺激等温和方法催产, 以提高受精卵质量。受精卵经孵化出膜后用虹吸法吸取上层担轮幼虫 (trochophore) , 投放育苗池作为鲍苗种培育试验材料;以透明塑料波纹板作为鲍苗及底栖硅藻附着基;经培育获得平均壳长1.5 cm以上的幼鲍, 作为成鲍生态化养成的试验材料。

微生态制剂主要为光合细菌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和芽孢杆菌 (Bacillus) , 原液细菌密度为 6.66×109 ind·mL-1, 自家培育;滤食性动物为皱褶臂尾轮虫 (Brachionus pala) 。

1.3苗种生态培育模式的构建

1.3.1 复合生物体系构建

采用“光照-微藻-微生态制剂-滤食性动物-鲍苗”构建复合生物体系。放苗前7~10 d培育硅藻。担轮幼虫培育3~5 d后, 投放皱褶臂尾轮虫, 密度1.0×106 ind·m-3。每2 d使用1次微生态制剂, 施用体积分数为20×10-6。

1.3.2 鲍苗放养

受精卵在专门的孵化池孵化, 幼虫出膜后选择上层担轮幼虫, 投放育苗池培育, 投放密度3.0×105 ind·m-3。

1.3.3 育苗管理

育苗用水系天然海水经沙滤后使用, 每日1倍换水量。担轮幼虫变态附着后, 采用全日照的自然光照强度 (5 000 lx以上) , 促进形成复杂的硅藻和浮游单胞藻藻相。通过换水或施用敌百虫 (1.5 mg·L-1) 来调节轮虫生物量。培育过程不投喂人工饵料。对照池采用传统方式育苗, 换水方式同试验池。

1.4陆基鲍生态养成

1.4.1 鲍苗放养密度

以箱笼为附着基。箱笼成串叠起, 每叠8笼, 高度比养成池的深度低30~40 cm, 底层笼离池底20 cm, 排与排之间留0.7 m左右的工作道。池内设进出水口并在池底铺设气管。放养规格1.5 cm以上鲍苗50×104个, 箱放40个, 半年后调整为25个, 直到成鲍出售。

1.4.2 复合生物体系构建

采用“光照-大型藻类-微生态制剂-鲍”构建复合生物区系。冬季不遮光, 夏季适度遮光, 光照强度控制在5 000 lx左右;每5~7 d使用1次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 水体中使用体积分数为10×10-6;每串箱笼上因自然光照强度而着生石莼。以此构成复合生物体系。

1.4.3 养成管理

养殖过程中持续充气。每日1倍换水量。人工投喂大型藻类海带 (Laminaria japonica) 、末水紫菜 (Porphyra tenera) 、江蓠和石莼等, 2 d 1次, 每次8%左右, 根据水温和摄食情况调整投喂量。生态渠生长的大型藻类视生长情况不定期采集消毒后作为鲍的饵料。生态塘内的养殖生物不投喂, 依靠天然饵料。通过养殖生物的滤食作用降低水体有机颗粒含量, 进一步净化水质。生态塘水体进入水处理池, 再进入养殖池循环使用。视生态塘水位情况不定期补充新鲜海水, 维持水位稳定。

1.5海区鲍藻套养生态养成

1.5.1 海区环境和生物区系

主要采用鲍藻套养的方式进行生态养殖, 即在传统海带和紫菜养殖区 (该水域总藻类养殖面积超过100 hm2) 内侧, 进行鲍网箱垂吊养成。经测定, 该海区pH 7.98~8.37, 常年水深4.0~10.5 m, 水温14~28 ℃, 盐度26~31, 溶解氧大于4.5 mg·L-1, 有机耗氧量0.6~1.2 mg·L-1, 水流通畅, 流速0.5~1.0 m·s-1, 周围无工业污染。

1.5.2 鲍苗放养密度

采用鱼排网箱垂吊养成杂交鲍。1个网箱放置6杆, 1杆垂吊8串, 每串垂挂5层鲍笼。共放养杂交鲍苗35.0×104个, 个体平均壳长1.5 cm以上。鲍笼1层放养苗种100 个, 当壳长达到3.0~4.0 cm时开始分笼, 每层放养50 个;壳长达到5.0 cm以上再进行分笼, 每层30 个。

1.5.3 养殖管理措施

养成鲍饵料为江蓠、海带、末水紫菜和石莼类等, 经常更换。在水温20~28 ℃时, 每3~5 d投喂和清理残饵1次, 投喂量约20%并适当调整, 以不剩残饵为准;水温20 ℃以下, 每7~10 d投饵和清理残饵1次。

1.6试验数据收集

鲍苗培育阶段监测各育苗池水温、透明度及鲍苗生长情况;各育苗池中化学耗氧量 (COD) 指标每15 d测定1次;试验组和对照组鲍苗, 每30 d分别随机采样30个, 测定其壳长、体质量等生长情况;培育结束时, 计算各池出苗量和成活率。成鲍陆基生态化养殖和海上生态养成试验主要收集生长速度、成活率等技术指标, 用以评价养殖效果。

2 结果

2.1育苗池相关水质指标

水质指标检测在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期间实施。试验育苗池与作为对照的普通育苗池的透明度均在0.55~2.00 m (图1) , 透明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对照池透明度略低于试验池, 总体差异不显著。试验池水呈咖啡色, 水质稳定。

育苗期间, ρ (COD) 在2.36~4.22 mg·L-1之间, 随育苗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 (图2) 。结果显示, 在各监测阶段试验池的COD值均低于对照组普通育苗池, 且试验组的平均值2.96 mg·L-1, 小于对照组的3.41 mg·L-1。悬浮物数量的变化趋势与COD值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图3) , 而且试验育苗池中各监测时期的悬浮物数量为19.50~44.30 mg·L-1 (平均33.54 mg·L-1) , 同样低于对照组普通育苗池19.50~80.20 mg·L-1 (平均51.50 mg·L-1) 。

2.2苗种培育

2006年10月进行生态化苗种培育2批次, 总成活率达1.176%。同期5口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育模式 (遮光至光照强度2 000 lx, 不构建复合生物区系, 放养密度同试验组) , 共投放上层担轮幼虫2.2×107 个, 经230 d培育, 平均壳长 (14.9±9.2) mm, 总成活率0.856%。2008年10月照此模式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生产性试验, 共收集浮游幼虫2.2×109 个, 上层担轮幼虫1.8×109 个。在室内680口水泥池 (1.0 m×7.0 m×1.0 m) 中培育。培育时间期240 d左右, 培育出平均壳长为1.58 cm的苗种1 482.4×104 个, 总成活率达0.824%, 出苗量达3 238.4 个·m-2, 获得了较好的培育效果 (表1) 。

2.3陆基生态化养成

2007年4月10~15日投放杂交鲍苗种约50×104个 (平均壳长1.5 cm以上) , 采用生态养殖模式进行养成。经过18~20个月养殖, 养成出商品鲍43.774×104 个, 平均壳长6.53 cm, 平均体质量34.6 g, 养成成活率达87.5%。

成鲍养殖用水经生态渠和生态塘处理后, 在出水口检测水质, 其透明度0.44~1.10 m之间, 平均0.68 m, ρ (COD) 1.84~8.25 mg·L-1, 平均4.33 mg·L-1, 悬浮物11.68~33.54 mg·L-1, 平均21.37 mg·L-1。上述各指标随季节和养殖生物负荷而波动, 但各项指标均比同期养殖池低, 说明生态渠和生态塘对排放废水存在一定的净化效果。

2.4海上鲍网箱垂吊养成

在莆田市南日岛浮叶湾海区, 采用鱼排网箱垂吊养成杂交鲍。2007年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放养杂交鲍苗35.0×104个 (个体大小1.5 cm以上) 。经过18~20个月的养成, 鲍平均壳长达6.5 cm以上, 个体健壮、肥满, 养殖期间未发生病害。养成商品鲍30.0×104个以上, 成鲍培育总成活率达85%以上。和传统养殖方式比较, 鲍藻套养模式的养成鲍获得了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成活率。

3 讨论

3.1鲍生态优化养殖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

海水养殖环境的生物调控就是立足生态养殖, 通过建立动、植物复合养殖系统, 实施养殖系统的生物调控 (bio-manipulation) 与自我修复 ( self-remediation) , 使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得以消除, 净化海水养殖环境[17,18]。该模式改变传统养殖环境中生物组成单一和环境稳定性差的缺点, 以鲍为养殖主体, 以若干种生态位互补的生物构建相对复杂的环境生物区系, 促进养殖环境中的物质循环, 通过生物调控的方式构建相对稳定和优越的养殖环境, 减少病害发生, 提高鲍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减少环境损害。

在鲍苗种培育过程中, 微藻不仅是饵料资源, 而且能吸收营养盐, 对于维持水质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8]。此外, 硅藻生物膜的存在对于促进鲍幼虫附着, 提高成活率具有促进作用[8,9]。传统的鲍苗种培育阶段多采用遮光措施, 弱光条件下育苗池藻类构成主要为卵形藻 (Cocconeis) 和舟形藻 (Navicula) , 藻相构成单一, 藻类生长速度缓慢。该模式在鲍幼虫变态附着后通过增加光照, 促进形成相对复杂的藻相, 其藻相除了卵形藻和舟形藻外, 还包括螺旋藻 (Spirulina) 、假鱼腥藻 (Pseudoanabaena) 、栅藻 (scenedesmus) 、小球藻 (Chlorella) 和多丝藻 (Myrionema) 等。轮虫和鲍苗对藻类的摄食作用可以控制丝状绿藻的大量繁殖和着生硅藻的老化脱落, 当藻类资源不足时可通过换水等措施控制轮虫的种群规模。微生态制剂的施用, 可使益生菌在养殖水体形成优势类群, 从而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 减少病害发生。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在生理活动的过程中也能有效分解和利用水体营养盐。由生产者 (微藻) -消费者 (鲍、轮虫) -分解者 (益生菌) 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途径, 建立动态平衡。

在养成阶段, 水体生物负载量大, 环境压力进一步凸显[6,7]。因此, 冬季-春季通过自然光照强度 (不遮光) 和夏季-秋季适当控光, 让养成池着生大型藻类, 从而进一步提高藻类吸收营养盐和净化水质的作用。此外, 养成池的养殖污水经生态渠和生态塘进一步处理, 有机物质经过生态渠、生态塘的氧化和分解, 以及罗非鱼和牡蛎的摄食和滤食作用, 得到有效控制[17]。水体中剩余的营养盐也能进一步矿化并被藻类吸收利用而进一步降低。

海区鲍藻套养生态养成模式主要是把鲍养殖网箱和大型海藻养殖区统一规划, 利用海藻和鲍的良性互动, 维持相对优越的养殖环境[16,17]。该模式首先需要较大的推广规模, 才能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 其次, 要注意藻类和鲍的养殖数量比例关系, 才能真正达到改善养殖环境的目的。鲍藻套养的面积、密度、养殖管理方式和水质动态监测等都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2鲍生态养殖模式和传统模式的比较

与传统的养殖模式相比较, 此试验具有如下优点:1) 提高鲍苗成活率, 从上层担轮幼虫培育到壳长1.5 cm的鲍苗, 成活率可达1%以上, 而传统育苗方式的成活率通常只有0.3%~0.4%, 效果显著[8,9];在成鲍培育阶段, 数次试验均取得了85%以上的成活率, 也高于常规养殖模式;2) 养殖过程中没有发生病害, 有效降低了养殖风险;3) 复合生物区系的存在对于维持养殖水体稳定效果显著, 在养殖过程中每日换水1倍即可, 远小于传统养殖模式3~5倍换水量, 大大减小了养殖成本和环境代价;4) 传统的换水方式往往随水带来污染物、病原及携带病原的生物, 频繁的水体交换容易导致环境要素的剧烈变化, 使养殖生物产生应激反应, 减小水交换量, 也降低感染风险[17]。

通过设立生态渠和生态塘, 进一步净化水质, 使废水排放不对海区养殖生态环境带来压力。生态渠生长的大型藻类可以提供一部分鲍饵料, 生态塘中的牡蛎和罗非鱼能够增加一部分产出, 提高养殖综合效益。采取鲍藻套养方式, 藻类能够吸收营养盐, 降低水体氮、磷含量, 提高水体溶解氧, 改善鲍养殖水域的环境条件;鲍的残饵和粪便分解后也能够为大型海藻所吸收利用, 有利于海藻生长和产量提高。保持鲍藻共生, 生态互补, 良性循环。

由于生产性试验条件限制, 鲍养成生态模式的研究没有设立对照组进行试验结果的直接比较。将该试验结果和传统的养殖效果进行比较, 可以看出构建生态优化鲍养殖模式进行鲍育苗和养成, 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能有效提高成活率, 减少病害发生, 是鲍养殖技术新的发展方向。“复合生物体系”的结构优化以及稳定维持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过构建生态渠和生态塘, 不但能减少环境损害, 促进养殖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建立环境友好型渔业, 而且能够解决一部分饵料来源, 增加养殖附加值, 值得进一步探讨。海上养鲍和大型海藻养殖如何进行统一规划, 如区域分布、养殖比例、品种结构、养殖规模等, 对于区域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也是一个新的研究重点。

摘要:该研究目的是建立一套鲍育苗和养殖的生态化模式, 包括鲍苗种生态培育模式、鲍陆基生态养成模式和海上鲍藻套养生态养成模式, 以克服目前鲍养殖业存在的病害频发、成活率低下等问题, 提高鲍养殖的经济效益, 降低养殖风险。鲍苗种生态培育模式通过“光照-微藻-微生态制剂-滤食性动物-鲍苗”构建复合生物体系;鲍陆基生态养成模式通过池内建立“复合生物区系”, 并在池外设立生态塘和生态渠进行养殖废水处理的方式构建;海上生态养成模式通过“鲍藻套养”构建。共培育鲍苗5批次, 培育周期210~240d, 共产出鲍苗17.764×104个, 平均壳长1.5cm以上, 育成率0.78%~1.23%。陆基生态化模式养成商品鲍43.774×104个, 平均壳长6.53cm, 平均体质量34.6g, 成活率87.5%, 周期18~20个月。海上鲍生态养成150口网箱, 养成商品鲍3×108个, 平均壳长6.50cm以上, 成活率85%以上, 养成时间18~20个月。

生态育苗 篇5

1 沿海木麻黄防护林生态作用

1.1 防风固沙

沿海地区台风和大风是破坏性很强的气象因子。它们挟带沙尘, 使作物倒伏、折断、拔起、掩埋, 遭受机械损伤, 严重时埋没村庄、房屋、耕地, 危及人的生命安全。木麻黄防护林树干高大, 枝叶繁茂, 对空气的流动起阻碍作用, 能够控制气团的移动, 降低风速, 改变风向, 使风力变小。浙江省乐清市翁垟镇建国前黄沙弥漫, 生态环境十分恶劣, 建国后营建了13 km长的主林带, 大大降低了风沙危害。

1.2 调节小气候

以木麻黄为主的沿海防护林, 对一定范围和一定时期内的温度、湿度、降水、光照强度等气象因子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树木大面积的叶片表面在蒸腾过程中, 消耗大量热能, 同时还能吸收和反射太阳光线, 大约有20%~25%的热量被反射回空中, 有35%的热量被树冠吸收。

1.3 对土壤的生态作用

木麻黄防护林具有改善小气候的作用, 从而对土壤的水、肥条件有相应的改变, 同时, 林木根系的活动和地上有机体的生长、积累、凋落物分解, 必然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和活动产生积极影响, 并使土壤特性、肥力和结构发生变化。木麻黄人工林凋落物总量随林龄增加而不断提高, 至杆材阶段凋落量增长率达到最大, 凋落物主要由落叶、枝条、落果和碎屑组成。此外, 木麻黄具有固氮能力, 固氮菌数量增加, 使土壤中有效氮含量增多, 土壤各层有效氮、铁、锰、锌含量及贮量随林龄增长而增多, 其余元素有效含量及贮量呈相反趋势, 土壤矿质元素全量及其贮量不随林分生长发育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1.4 增加木材、薪材资源

沿海地区人口稠密, 木材薪材消耗量大。长期以来, 沿海地区木材与薪材的供需矛盾突出。随着沿海防护林的发展, 这一矛盾逐渐得到缓和。

2 木麻黄育苗技术

2.1 圃地选择

针对海边风大、干旱、日照时间长等不利因素, 选择水源充足、避风的半阳坡山岙地作苗圃。木麻黄为典型的深根性树种, 主根明显, 须根多而密, 因此要求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土壤质地最好是砂壤土、壤土、轻粘土, p H值以5.5~6.0为宜。为了培育优质壮苗, 播种前要细致整地, 做到整平、整细、整碎。还要施足基肥, 以有机肥料为主, 一般施饼肥1 500~2 250 kg/hm2、腐熟鸡粪或猪粪1 125~1 875kg/hm2[3]。

2.2 播种育苗

沿海春季气温回升比内陆推迟1个月, 播种过早, 幼苗出土后易受寒害;播种过迟, 易受高温干旱的影响, 生长期缩短, 势必造成苗木木质化程度不够, 质量下降。经试验, 3月上、中旬为木麻黄的最佳播种期。播种时采用开沟条播的方法进行, 沟距20cm, 种子间距7 cm, 沟深4~5 cm。播种后立即用火烧土覆盖, 覆土厚度一般为种粒直径的2~3倍, 随后在床面上再盖上1层稻草, 并淋湿稻草以保床面湿润, 在种子萌发和苗木生长期间注意保持苗床湿润, 一般播种量为225~300 kg/hm2。一般在40 d之内, 通过催芽的种子可出土发芽, 发芽率达85%以上。

2.3 苗期管理

同一产地的种源培育出来的幼苗, 个体间在生长量、适应性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木麻黄幼苗阶段分化明显, 条播育苗移植选择阴雨天。育苗前期勤管理, 后期控制水肥, 立秋后停止施肥, 秋分后停止灌水。引种木麻黄, 幼苗不采取人工保护措施, 使其经受大风、干旱、寒冷等恶劣环境以增强适应性。

3 木麻黄造林技术

3.1 整地

整地为幼树生长创造了一个比较适宜的环境, 减少了沿海水土流失。沿海植被矮小, 坡度陡, 宜作局部刈割、块状整地。保留植被起到水土保持和挡风作用, 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树生长。炼山全垦造林不利于土壤和养分的保持, 对环境保护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3.2 造林方法

沿海早春比较寒冷干燥, 造林不宜过早。选择4月的阴雨天气, 以块状或条状混交造林。株行距2 m×2 m, 每穴拌施20 g过磷酸钙。木麻黄苗木截杆1/4, 裸根苗拌ABT生根粉泥浆, 春季雨天冒雨造林, 栽植深度约30~40 cm。栽植时要求穴大、根舒、栽正、压实[4]。

4 木麻黄抚育管理

由于阴雨天造林, 林地土壤容易板结, 在6—7月和9—10月进行块状松土除草, 培土保墒。保持土表疏松, 减少水分蒸发, 增强土壤的蓄水和透水能力, 改善土壤通气性能, 有利于幼树根部呼吸, 促进幼树根系的生长。此外, 木麻黄幼龄林不需人工整枝, 幼树整枝后会出现树干弯曲, 影响高生长。林分郁闭后, 树冠开始相互挤压, 枝条互相重叠, 处在树冠下部的枝条被上部的枝条荫蔽而慢慢枯死。由于枯死枝的存在, 影响森林景观和林分内的卫生状况, 并成为森林火灾的隐患, 此时需进行人工整枝。

参考文献

[1]黄平江.福建沿海防护林[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2]徐燕千.木麻黄栽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4.

[3]李海宝, 孙建华.浅谈木麻黄扦插育苗技术[J].热带林业, 2007 (3) :23-24, 22.

【生态育苗】推荐阅读:

育苗现状06-21

油松育苗07-02

组培育苗07-07

繁殖育苗07-27

育苗方式07-29

玉米育苗08-02

快速育苗08-08

大田育苗08-21

育苗效果09-14

泡桐育苗06-26

上一篇:信息安全与防护下一篇:移动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