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现状

2024-06-21

育苗现状(精选11篇)

育苗现状 篇1

随着思想观念的转变, 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很多人工植树造林活动已经深入展开, 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就是其中的代表性工程。生态林业的发展对育苗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状况来看, 育苗技术呈现多样性发展, 育苗原理基本大同小异。我国林业的发展需要育苗技术的充分支持, 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育苗技术, 容器玉育苗技术就是一种科学高效的育苗方法。

1 林业育苗现状

调查发现, 我国目前的育苗方式过于传统, 大多采用包装材料将黏土聚集在一起, 创造育苗环境, 常用的材料有塑料薄膜、蜂窝纸、辣椒管等, 这种方法不仅育苗成活率较低, 培育出来的树苗还会出现卷根、偏根等不良现象, 不利于成苗的后期成长。传统育苗技术在我国运用了较长一段时间, 这也是我国林业育苗长期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

容器育苗技术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新苗的质量, 提高成活率, 同时为后续我国林业育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容器育苗在我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1 育苗人员过分迷信于林业育苗技术

任何育苗技术都存在一定的弊端, 即使是目前被人们广泛应用的容器育苗技术也是如此, 在应用过程中必须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充分利用其优势, 弥补其不足, 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目前一些育苗人员过分迷信于林业育苗技术, 认为容器育苗技术能够有效保护新苗的根系不受影响, 因此在进行育苗的过程中没有对其根系进行有效保护, 造成育苗过程中新苗自生自灭的状况。其结果和育苗人员的预期差别较大, 究其原因是在育苗过程中过分迷信容器育苗的功能。实际上, 容器育苗的基本原理是培养幼苗的根系达到平衡生长的目的, 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幼苗的根系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此时若缺少人工维护, 幼苗的成长将无法得到保障。

1.2 育苗容器的选择不当

容器育苗技术少不了容器的支持, 相比于传统育苗技术, 容器育苗在技术方法上已经得到革命性改观, 一些育苗人员认为容器育苗的重点在技术方面, 对通过技术方面的优势能够弥补容器不佳带来的影响。因此在育苗过程中对容器的选择及管理不够重视, 降低了育苗成活率。最为幼苗的生长环境载体, 容器在育苗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目前一些传统的容器已经遭到弃用, 主流容器为具有一定分解传统能力且无需回收的育苗容器。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Fertiss无纺布容器, 正在研制的比较先进的是压缩饼圆形育苗容器, 已经在林业育苗中逐渐推广使用。

2 林业容器育苗技术

2.1 林业育苗技术概述

林业容器育苗技术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育苗技术, 该技术有育苗效果好、幼苗成活率高、成本较低、实用性强等特点。林业容器育苗中最常用的容器为Fertiss无纺布容器。该种容器的生产主要由机器来完成外形模体, 并经过一系列的焊接布缝技术对其进行加固, 向其中添加一些介质填满, 利用机器对其进行粘合, 并由自动化电子控制设备推动容器经过气动锯片进行切割处理, 最后进行包装处理。

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进料空的规格尺寸从而得到不同尺寸的容器, 以满足林业育苗的不同需求, 使得不同成长阶段的幼苗都有相应尺寸的容器与其对应。在容器制造过程中, 其长度主要由自动化电子设备的推进参数决定, 通过参数设定能够得到不同长度的容器。育苗过程中, 为促使幼苗形成有效的愈伤组织, 通常将苗木体外茎自然停水一段时间, 并在空气中让其自行干燥后切除。Fertiss无纺布容器育苗环境下, 幼苗的根系能够进行自由伸展, 一般不会发生缠根现象, 培育出来的幼苗在栽种过程中能够迅速适应当地的土壤状况, 及时有效地吸收水分和营养, 促进树苗地上部分的有效成长, 这也是Fertiss无纺布容器相较于其他容器的最大优点。

2.2 基质配制与播种

林业育苗过程中的基质主要指容器中除幼苗外的其他一切物体的总称, 一般认为是幼苗的生长环境, 其中包含了幼苗生长所需的水分及营养。基质的外形一般为胶装透明物。在配置基质过程中应该保证各种物质的均匀混合, 保证单位体积各种物质的含量基本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 基质中的水分含量一定要均匀, 避免出现不同区域干湿程度不一的状况。基质是幼苗的生长环境, 只有保证各部分水分及养分的均匀才能保证容器中的幼苗均匀成长。在进行播种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正确的播种方式, 一般为点播或者条播。播种过程中需要根据种子发芽能力的强弱选择合适的单穴种子数。对一些经过特殊处理具有较强发芽能力的种子一般为每穴一粒。对于一些发芽能力较差的种子为提高其成活率一般为2~3粒每穴, 以此保证幼苗发芽后均匀遍布于基质表面, 均匀吸收营养。

2.3 科学施肥

容器育苗过程中, 其基质主要由水分及营养物质组成, 幼苗生长的主要营养来自于基质, 一般将机制中的肥料简称为基肥。实际育苗过程中, 幼苗以基肥为主, 辅助以其他肥料。容器育苗中的基肥在配置基质的时候已经被均匀加入到机基质中, 只要注意将集中调匀, 且在播种过程中控制种子间的有效间距即可, 保证种子能够得到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除基肥提供的营养外, 还需要追加一些肥料, 追加肥料时需要根据幼苗对肥料的吸收状况采取适当的施肥方式。例如在施加微量元素时, 由于幼苗对存在于基质中的微量元素吸收效果不理想, 因此微量元素一般不会被加入到基肥中, 而是加在基肥表面配合喷洒叶面的方式。生物肥料在容器育苗技术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生物肥料能够有效促进幼苗生长, 提高幼苗成活率, 为其以后移植奠定基础。生物肥料的施肥方式一般是利用菌根真菌接种技术。菌根肥料的施肥时间必须进行有效掌控, 一般在种子发育成为幼苗后, 幼苗不断成长其根系会逐渐发达, 菌根与幼苗逐渐形成一种共生关系。

2.4 容器育苗安全越冬

容器育苗过程中, 幼苗的主要成长环境是基质, 相对于自然生长的幼苗缺乏土壤的保护。容器环境温度较低, 冬天气温寒冷, 若放任幼苗在容器中自由生长将极容易造成幼苗冻伤。幼苗的成长需要控制温度在有效范围内, 不能超出幼苗自身能够承受的临界温度 (幼苗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以及最低温度) 。另外幼苗在生长过程中其幼根的生长通常会逐渐延伸到容器壁, 此处与外界接触密切, 是整个容器温度最低的部分, 此时如果外界温度较低, 幼根在此处极易被冻伤冻死。一旦幼根失去功能, 幼苗的成长只能够靠老根来维持, 所有的营养吸收、水分吸收等都来自于老根, 基于老根低下的吸收能力, 幼苗的生长速度会受到影响, 抵抗能力下降。即使这些幼苗能够成功移植, 在自然环境下也没有足够的抵抗力抵挡病虫害的威胁。因此必须在育苗阶段控制其良好成长, 避免受冻。在冬季来临之际应该控制育苗环境温度, 最好能够放置于特定设备中保养, 控制环境温度在植物的临界温度范围内。

3 结束语

为促进林业发展,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必须做好育苗工作。容器育苗技术具有培育效果好、周期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育苗中, 在使用容器育苗的过程中必须针对该技术的特征采用适当的措施, 提高育苗效果。

参考文献

[1]施红霞.林业育苗现状及容器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8) :195-197.

[2]李荣富.我国容器育苗技术现状分析[J].农林科技, 2013 (7) :217.

[3]王维举.浅谈林业育苗现状及容器育苗技术[J].林业科学, 2014 (4) :111.

育苗现状 篇2

毛久庚唐懋华魏猷刚甘小虎章鸥

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

42摘要:笔者通过对南京市蔬菜育苗现状及蔬菜产业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南京市蔬菜传统育苗凸显的弊端及发展蔬菜工厂化育苗的前景,提出了加快发展南京市蔬菜工厂化育苗的合理建议。关键词:南京工厂化育苗现状前景

工厂化育苗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而出现的一项成熟的农业先进技术,是工厂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人为创造的最佳环境条件下,采用科学化、机械化、自动化等技术措施和手段,进行批量生产优质秧苗的一种先进生产方式。工厂化育苗技术与传统的育苗方式相比具有用种量减少,育苗周期短,土地利用率高;采用有机营养基质,使用安全,减少土传病害,避免破坏土壤生态;适于机械化操作,省工省力,实现规模生产;可人为控制环境,不受外界条件干扰,病虫害轻,苗壮且成功率高等等优点。近年来南京市随着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应用以及工厂化育苗中心的建立,促进了南京市蔬菜工厂化育苗的发展,也将成为推动南京市蔬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

1、南京市蔬菜育苗概况

1.1蔬菜育苗现状

南京市的蔬菜工厂化育苗与全国相比起步较晚,在90年代初,开始推广蔬菜工厂化育苗,利用小棚+大棚+电热线和简易的玻璃温室等设施、采用营养土钵、营养土块等方式、通过科技站、队集中育苗,统一供苗,但规模很小。到了2000年,由市蔬菜主管部门组织市、区、县等有关部门成立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攻关组,对蔬菜工厂化育苗的技术进行攻关,建成小规模工厂化育苗中心,并扶植育苗企业,以中心+企业+农户的形式,推广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经过十年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就目前来讲,南京市蔬菜育苗主要还是通过育苗企业、育苗大户、种植户自育等三种形式,采用的设施及方式依然还停留在90年代初的育苗水平,这样传统的分散式的育苗,风险大、种苗质量差,与南京蔬菜产业的发展速度极不相符,已成为南京市蔬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大障碍因素。

1.2传统育苗弊端凸显

1.2.1生产规模的日益加大,对土壤生态的危胁日益加重

九五至十一五期间,南京市蔬菜的生产面积一直保持在150万亩,设施蔬菜面积逐年增加,至2009年止达到19万亩。茄果类、瓜类、叶菜类等需育苗的面积也在不断增加,达到30万亩,需育苗的数量达6.6亿株,采用传统的有土育苗,每立方土育苗2000株,每亩耕层按0.3m计,那每年约有1600亩的耕层土壤被破坏,如此下去,土壤生态受到严重危胁。

1.2.2高效设施蔬菜新品种应用,种子成本增加,导致育苗风险增大

随着设施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品种的定位要求在不断提高,需要的品种要具备优质、抗病、高产、特色、专用、耐贮运等特点,这样的品种,每粒种子成本从0.1-2.0元不等,与普通品种比,成本大大提高,采用传统的育苗方式,出苗率、成苗率壮和苗率均无法保证,用种量增加,成本加大。

1.2.3分散育苗,造成种苗市场混乱。

分散式的育苗,各生产者掌握的信息及种子来源渠道都不相同,质量不稳定,甚至有的生产者贪图小利节约种子成本,采用自留的二代种混在其中,导致种苗市场混乱,百姓蒙受损失。

1.2.4灾害性天气频频,种苗的质量、数量难以保证,给蔬菜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南京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灾害性天气特别明显,冬季连续的低温寡照多雨雪,夏季高温暴雨,这样的灾害性天气给我们的蔬菜育苗特别是冬季蔬菜育苗增加了难度。传统育苗采用的大棚+小棚+地热线(加温)+电灯(补光排湿),这样的设施条件,短时间的低温和阴雨还能解决,若连续10天以上,无法满足蔬菜苗正常的生长条件。长时间的低温、高湿、弱光,导致蔬菜苗生长缓慢,病害严重,成苗率极低;使用各种生长促进剂和农药,易造成各种生理障碍和药害,秧苗质量差。以横溪嫁接西瓜苗为例,08-09年这两年均出现了连续15天左右的低温阴雨雪天气,在10个育苗大户中(5万苗-20万苗),仅有3户的成苗率能达到90%,病害控制得比较好,有7户的成苗率不到70%,且根腐、茎腐等病理病害和黄苗、皱叶、僵苗等生理病害以及药害比较重,散户的育苗就更不理想,成苗率达不到50%。这样的苗往往苗龄偏长,生理代谢弱,定植后发棵缓慢,容易早衰,结瓜延迟,产量和品质均受到影响。在调研中我们听到了育苗大户的共同心声:冬季育苗风险很大,在育苗期间经常是寝食不安,日夜难眠,由于规模小,育苗成本较高,有时因一些不正常因素如电热线控温器失控、突然的降温的发生,一季就可能倾家荡产。

2、南京市蔬菜工厂化育苗的发展前景

2.1 高效设施蔬菜生产规模稳定,设施蔬菜面积逐年增加,档次不断升级

近几年,南京市政府对高效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投入资金逐年加大,设施蔬菜面积逐年增加,以高档钢架大棚、连栋温室、智能温室的比例逐渐增加,全市19万亩设施蔬菜面积中,高档设施面积达5万亩,2010年还提出了在今后的发展中每年新增加设施5万亩的目标。

2.2已逐渐形成了明显的区域特色

目前南京市已基本形成了江北速生叶菜、茄果类蔬菜,栖霞八卦洲芦蒿和水生蔬菜,近郊速生叶菜,江宁设施蔬菜,溧水有机、出口蔬菜,高淳食用菌等6大菜区。蔬菜单一种植面积已形成较大规模,实现了一镇一品,几镇一品,一县几品的专业化种植。

2.3涌现了一批特色产业园

到2009年底,我市共建立各类农业园区171个,其中蔬菜瓜果类85个,认定了首批30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首批认定的10个园艺园区分布在南京的各区县,具有规模大,高标准配套设施完善,产业特色明显,亩均效益高,运行机制良好,科学规划先行,较强超前意识等特点。如江宁横溪西甜瓜产业示范区西甜瓜种植总面积达到4.5万亩,总产量超过11万吨,亩均产值实现5100元,总产值突破2.3亿元。六合龙池现代农业科技园,占地总面积1万多亩,高效设施农业核心方面积6500亩,初步形成了设施蔬菜、设施瓜果、设施花卉、等功能区。

2.4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逐渐成熟

早在2000年,由市蔬菜主管部门牵头,成立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推广协作组,经过十年的努力,利用中药渣、茶渣、食用菌渣等有机废弃物,成功研制出专用营养基质,制定了茄果类、瓜类、叶菜类、西瓜嫁接等工厂化育苗的技术规程,通过现场观摩、培训、宣传及推广应用,农民对其认知度逐渐提高,农民顺利度过了从不认知到接受的过程。

2.5政府重视,建立了真正意义的工厂化育苗中心

2009年,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依靠现有现代农业设施和成熟的工厂化育苗技术,承担农业部下达的“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区江苏省南京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项目,累计已投入1000万元,建成全国一流、全省第一的年生产能力达2000万株的工厂化育苗中心,在2009年建成使用过程中,已成功培育出300万株蔬菜、西瓜嫁接苗,订单苗全部有序发到农户手中,受到农户的欢迎,许多育苗户深有感触的说:“我们今年总算过了个安稳年,这样的中心早该建了,既解决了我们的育苗烦恼,还保证了苗子的质量。”市农业委员会在2010年的工作重点中,强调要充分抓住农业部工厂化育苗的契机,建设市级(Ⅰ级)育苗中心和区级(Ⅱ级)育苗中心,初步建成蔬菜种苗产业体系。

综上所述,我市发展工厂化育苗各方面条件已趋于成熟,发展前景广阔,它也将成为推动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必然。

3、南京市加快发展蔬菜工厂化育苗的几点建议

3.1继续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一直以来,南京市蔬菜的育苗都是采用传统育苗,而且也总结了许多成功经验,人们已形成了习惯,新生事物的出现及发展需要一个慢长的过程,尽管工厂化育苗在南京已推广十年,管理部门、生产部门及广大的农民对此技术已有所认知,但在今后的推广工作中,还必须采用培训、讲座以及电视、报纸等到宣传媒体加强宣传,让我们的管理部门、生产部门及广大的农民充分认识工厂化育苗的优势及传统育苗的弊端以及发展工厂化育苗的必要性,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工厂化育苗最大的受益者是广大农民。

3.2继续重点立项,加快育苗中心建设

政府管理部门要将蔬菜工厂化育苗作为推动蔬菜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来抓,加大投入,重点立项,建设Ⅰ级种苗中心和Ⅱ级种苗中心,确保蔬菜工厂化育苗工作建康持续发展。

3.3加强研究,不断更新技术

引进工厂化育苗先进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针对不同的品种,对其种子处理技术、播种技术、快速催芽技术进行不断摸索;对其相适宜的营养基质进行研究;对其最适宜的穴盘规格进行筛选;对其精准肥水控制技术、补光控温技术、病害防控技术、嫁接技术、成苗贮运技术等进行研究,制定出系列品种工厂化育苗的最佳技术管理方案,总结出一整套具有南京特色的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

3.4加强建设,建立种苗推广网络

在市建Ⅰ级工厂化育苗中心,承担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的研究,在设施结构类型、环境控制设备、苗期发育调控等到方面提供技术成果和示范培训,同时规模生产优质蔬菜种苗,满足所在区域的种苗需求;在各区县建立Ⅱ级工厂化育苗中心,负责推广Ⅰ级育苗中心的育苗技术及设施成果,同时根据本区域特点,生产优质商品苗,供应本区域,并依据企业的高效组织形式和订单销售方式,联合经营,建立一个良好的工厂化育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3.5加强培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工厂化育苗采用的设施、管理技术及营销模式都比较先进,需要一些有技术、会管理、懂经营、能推广的人才,必须加强培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工厂化育苗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

3.6加强政策性条件支撑,制定相应用政策法规 为了调查动工厂化育苗企业和种植户应用商品苗的积极性,政府应对育苗企业有相应的政策倾斜,技术引进及机械设备给予减免关税、信贷优先或是给予一定的资金配套;对种植者给予一定比例的购苗补贴。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尽快实现工厂化育苗规范化,充分保障生产者和使用者的经济利益。

作者简介:毛久庚(1962-),男,江苏丹阳人,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蔬菜土壤肥料研究及高效设施蔬菜栽培研究。Tel: 025-86165950

宝鸡市线辣椒育苗技术现状及对策 篇3

关键词:宝鸡市;线辣椒;育苗技术;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64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5-62-02

线辣椒俗称“秦椒”,是辣椒属中的珍品,以其“身条细长,皱纹均匀,色泽鲜红,品味佳美”的特点享誉国内外。宝鸡市是线辣椒的主产区,进入21世纪后,辣椒制酱业发展迅猛,产品远销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市场需求逐年增加,已成为宝鸡市线辣椒产业新的销售亮点。近年来,受生产费工、劳力缺乏、种植效益年际间波动大的影响,宝鸡市线辣椒种植面积逐年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单产不高,未培育出高产的辣椒秧苗,未发挥出杂交种的产量潜力,667m2产鲜椒仅1 000~1 500kg,种植效益较低,因此广大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不高,已严重影响到宝鸡市线辣椒产业的健康发展。

1 宝鸡市线辣椒育苗技术现状

1.1 品种选择和育苗准备工作 生产上一般都选用辣丰系列等杂交品种栽培,常规品种种植越来越少;667m2辣椒田育苗面积为10~12m2;苗床营养土配制,只用熟土和少量化肥配制而成,很少施用有机肥;未对种子和床土进行灭虫、灭菌处理。

1.2 线辣椒播种技术 宝鸡市线辣椒播种方式一般为人工撒播,很少采用精量播种技术。苗床盖土不匀,且床面上一般不用地膜覆盖。出苗前,苗床夜间保温措施少。

1.3 苗床管理 第一次放风时间偏晚,辣苗地上茎伸展过长,高温天气、阴雨天放风管理不够。辣苗生长后期不注意控水蹲苗。苗期施肥管理跟不上。间定苗次数多,留苗过稠。苗期病害时有发生。

2 育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辣椒育苗是线辣椒栽培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持续时间长,技术要求严格,所育秧苗健壮与否,对辣椒产量影响极大。当前,宝鸡市线辣椒生产徘徊不前、产量不高与育苗技术缺失有很大关系。分析线辣椒育苗技术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2.1 育苗准备工作中的问题 线辣椒杂交品种生长势强,抗病性好,植株高大,单株结角多,产量水平高。育苗时需要苗床面积大,留苗稀方能培育出壮苗,而生产上每667m2辣田育苗面积仅为10~12m2,面积过小,不利于培育健壮辣苗。线辣椒育苗期长,对光照、温度、养分、水分状况要求较高,充足的养分供应,对辣椒花芽的形成和开花结果影响极大。宝鸡市辣椒育苗营养土养分明显不足,微量元素缺乏,土壤和种子一般不进行灭菌杀虫处理,种子与土壤带菌带虫现象突出。辣椒秧苗生长势差,缺苗现象时有发生。

2.2 播种技术中的问题 宝鸡市线辣椒播种方式一般为人工撒播,往往浪费种子,且种子分布不匀,“撮撮苗”现象突出。播种后,盖土缺乏参照物,随意性大,易造成薄厚不匀,影响出苗。许多农户在盖土后不盖地膜,致使禾苗水分不匀,床温不高,出苗不齐,苗子弱小。辣椒出苗前,要求高昼温和高夜温,才能出苗,出壮苗。宝鸡市辣椒出苗前,苗床夜间一般不进行多层覆盖保温,苗床夜温过低,随天气状况变化过大,常导致出苗时间长,出苗率偏低,秧苗整齐度较差。

2.3 苗床管理中的问题 线辣椒苗床管理包括放风、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宝鸡市线辣椒育苗第一次放风时间偏晚,易形成高脚苗;晴好天气放风不够,易烧苗;阴雨天气中午不注意放风排湿,病害时有发生;辣苗生长后期株高叶大,生长空间拥挤,不注意控制浇水和防止降雨,极易造成辣苗徒长;苗床配肥不足,追肥环节跟不上,所育辣苗质量较差;间定苗次数多,工作量大,苗距只有2~3cm,单位面积留苗过多,苗床养分、水分、光照等日渐不足,很难育成适龄高产无病壮苗。

3 对策

“苗好五成收”。辣椒育苗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和时间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育苗的方方面面,需要多项技术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才能培育出适龄壮苗,为高产打下基础。

3.1 精细配制苗床营养土,及时进行种子与土壤灭菌灭虫处理

3.1.1 苗床营养土配制 土和粪之比为6∶4,每个苗床需配好营养土750kg,每床再加0.5kg尿素、5~7kg过磷酸钙、1kg硫酸钾。土肥消毒喷洒辛硫磷1 000倍液5k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将药液或药粉与土壤、粪土混匀,粪土要细,无杂物。

3.1.2 辣椒种子处理 播种前利用晴好天气晒种2~3d,将种子用50~55℃温水浸种15min,再用10%高锰酸钾药液浸泡15min,然后捞出种子,用清水反复漂洗干净种子表面的药液,晾干备用。

3.1.3 苗床面积 每667m2辣椒田需标准苗床2个,每个标准苗床长10m,宽1~2m,以南北方向为好。

3.2 优化播种技术,细化育苗环节 改撒播育苗方法为以营养钵育苗、划格点播育苗、麻纸粘籽育苗等为主的精量播种育苗方法,以节省种子。将苗距扩大到5~6cm,辣苗3~4片真叶时,一次性间定苗,每钵或每格只留1株健壮苗,其余拔掉;苗床盖籽土厚度为1cm,用直径1cm的绳子或竹杆放入苗床作为盖土薄厚的标尺。苗床表土上覆盖宽1.2m、长10m的地膜,以提高地温。播种至出苗前,夜间苗床上多盖1~2层塑料纸或彩条布等保夜温,促进出苗。

3.3 强化苗期放风、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

3.3.1 放风管理 辣苗出齐后,应及时放风,降低棚温,保持白天20~25℃,夜间13~15℃,控制幼苗的上部生长,促进根系发育。通风口位置要错开,先放苗床两头,后增加腰部放风口,先小后大,先迟开早闭,后早开晚闭。放风口晴天大于多云天气,多云天气大于阴天,阴冷天气不放风。一般采用上午9∶00通风,下午16∶00关闭风口来控制温度,防止中午高温烧苗,夜间棚开冻苗。若短暂降雨,苗床湿度不大时,可不通风。若遇连阴雨,苗床湿度较大,中午可适当通风1~2h,以排除床内过多的湿气。

3.3.2 水分管理 辣苗水分管理的原则是:前期轻、中期重、后期适当控。即4片真叶前一般不浇水,4叶过后,应及时浇水;进入育苗后期,苗龄增大,气温增高,生长速度加快,株高光照减弱,极易引起徒长,要适当控制浇水,促进根系发育。

3.3.3 养分管理 辣椒为喜肥作物,育苗期苗床内辣苗密度较大,对养分消耗较多,需要充分供给各种养分,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如果辣苗叶色淡黄、叶小、茎细、生长缓慢,就应追肥,促弱转壮。苗床追肥以叶面追肥为主,从第二片真叶展开后开始,每隔7~10d喷1次尿素、磷酸二氢钾、红糖混合液。每15kg水加尿素100g、磷酸二氢钾50g,红糖100~150g,连喷2~3次,或每15kg水加0.5kg新鲜牛奶喷雾效果更好。

3.3.4 苗期病虫害防治 线辣椒苗期易发病害,主要是猝倒病和立枯病,由低温、高湿引起。应加强苗床通风,尤其是灌水后、阴雨天的通风。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向发病植株根部土壤表面撒熟石灰灭菌消毒。天气晴好时,可立即喷杀毒矾、百菌清等农药防治。发现地下害虫危害,立即用辛硫磷防治。

参考文献

林业育苗现状及容器育苗技术 篇4

苗木用什么育苗技术和措施, 这都直接关系到林业育苗的发展, 林业发展和苗木质量的根本保证就是好的育苗技术和管理。多年来, 我国在林业方面都是以传统的容器育苗技术为主, 这传统的方式在容器育苗技术上存在着一定缺陷。

2 林业育苗现状

目前, 我国林业育苗技术, 还处于传统的技术, 多采用在塑料袋或者蜂窝纸上装黏土, 传统的育苗技术一般都会存在苗木卷根、偏根等现象, 这些现象对育苗的生长非常的不利, 从而导致我国的育苗产量不高。而且育苗技术上, 也存在着许多的缺陷, 这也导致了育苗的质量不高。育苗的产量和质量都不高, 其实就是因为没有找到一个好的育苗方法。目前, 有效的育苗措施是采用容器育苗技术, 容器育苗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苗木的质量和产量, 也是改善我国林业现阶段育苗现状的最好方式。

3 容器育苗技术

3.1 林业育苗容器技术

保护苗木根系, 起到好的造林效果都是容器育苗技术可以做到的。但是, 容器育苗技术在培养苗木的过程中会影响到苗木的根系, 所以, 需要容器育苗技术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育苗技术。

3.1.1 科学容器育苗技术的发展

在我国的林业育苗中, 人们相信容器育苗技术, 认为育苗技术会提高造林的成活率。但是, 人们没有抓住容器育苗的根本, 即培养平衡的根系组织, 苗木根系还因为传统容器育苗的影响, 所以有很多种类都已经被放弃。而现在占据主流的容器则是那种单体不回收、易分解、易穿透的容器。目前, 各国的育苗技术剩下的种类也不多了, 典型的育苗技术是法国的Fertiss无纺布容器, 压缩饼圆形容器是最新发明的育苗技术, 其也被逐渐的推广并使用,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将会有更多的优质容器被使用在林业育苗的工作中。

3.1.2 科学的育苗容器技术

目前最先进的育苗容器技术就是法国的Fertiss无纺布容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轻基质材料和无纺布的使用, 是用机器自动制作容器并焊接补缝及填充基质成型的。成型机配备一个专门的装基质用的料斗, 而通过料斗进入到成型容器内的是基质, 基质通过机器然后粘合容器。通过电子设备控制粘合好的容器, 然后用没有齿的锯片将从成型机内推出的粘合容器切断, 并堆放在出口台上方便工人装箱。容器可以根据不同的尺寸来调整进料口的大小, 从而就可以做出不同大小的口径方便栽培不同的苗木。当然, 如果想改变切断的长度, 那么可以调节控制器上的参数。

苗木在一般情况下, 其体外根茎经过一段时间内的停水, 空气可以切除干枯组织, 因此, 苗木如果还没形成造林或者是已经长成, 为防止苗木生长, 可以让苗木保持在萎蔫的临界状态。

3.1.3 苗木质量评价标准

反映育苗的理念最好的方法就是对苗木进行质量评价。根据以往, 我们只是对苗的粗细、大小、根系来评价苗木的, 苗在同样的标准下有可能是老化了的苗木。所以, 完善苗木的评价标准必须要借鉴先进的国家育苗理念来完善, 而且还要加强从外观上没有办法来断定苗木质量的标准。比如:扦插是否经过充分的幼化处理、根系是否平衡等。为了让苗木的质量评价更加的科学合理, 可以在传统的评价标准上加上这些评价标准。

3.2 抓好苗期管理工作

为了打下林业育苗坚实的基础, 一定要确定的科学容器育苗技术, 为了把育苗技术有效的应用到育苗的实践工作中, 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3.2.1 要做好准备工作, 如:做好苗木种子处理、做好土地的施肥和整理、播种、消毒的前期工作等。

3.2.2 苗木出齐后要逐渐增加肥料量, 还要间苗, 一般是500~600株/m2壮苗。

3.2.3 对苗木要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需要多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当然, 综合防治病虫害不单是化学防治、物理防治、人工防治的结合, 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根据实际病虫害的程度来分析, 并给出一个合适的、有效的、科学的防治措施进行防治。还要特别注意的是, 苗木的成活率取决于苗期的管理工作。

4 结语

核桃不同育苗方法育苗效果试验 篇5

关键词:核桃;育苗;方法;效果

为寻求适宜的育种方法,在核桃育苗过程中,发芽率、苗木整齐度、苗木生长量以及健壮程度(苗木地径)关系到育苗的成败。我们于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进行了不同方法育苗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在偃师市顾县镇高尚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核桃育苗圃内进行。该园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质疏松,背风向阳,有灌排条件。试验地块提前半年深翻搁置,播种前施农家肥和磷肥,整畦做垄。试验种子选择普通食用的中等大小的饱满核桃。其中,青皮核桃是从树上直接采下的带皮湿核桃;去皮核桃是从树上采下去掉青皮的核桃;干核桃是从树上采收后,去青皮放在干燥、阴凉、通风处自然晾干的核桃。

1.2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4个处理:(1)秋季青皮核桃直播法。在8月底9月初核桃采收后,土壤湿度适宜时,将核桃带青皮播下,盖上地膜。(2)秋季去皮核桃播种法。在土壤结冻之前,一般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将去皮核桃播下。(3)冬季干核桃沙藏催芽播种法。冬季将干核桃沙藏沉积处理,早春注意检查,当有50%种子开口露出根时播种。(4)春季干核桃浸种播种法。播种前用清水浸泡7~10d,注意要每天换一次清水,当有20%种子裂口时播种。一般进行点播,株距10~15cm,行距50cm左右。播种时将种子的缝合线与地面垂直,种尖向一侧,覆土5~10cm,秋播宜深,春播宜浅。出苗后统一加强管理,促进苗木健壮生长。试验于4月25日至5月15日调查各处理的发芽率和苗木整齐度,于8月10-15日调查苗木高度和粗度。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播种方法对核桃发芽率及苗木整齐度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4种处理方法中,青皮核桃直播法和干核桃沙藏播种法,发芽率高,苗木整齐度也高;去皮核桃播种法发芽率和苗木整齐度均较高;干核桃浸种播种法发芽率和苗木整齐度均最低。

2.2不同播种方法对核桃苗木生长量和苗木健壮程度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4种处理方法中,青皮核桃直播法的苗木生长量最大,苗木健壮程度最高。干核桃浸种播种法的苗木生长量最小,苗木健壮程度最低。

3小结与讨论

不同时期育苗各有优缺点:秋播不论是采用青皮核桃直播法,还是采用去皮核桃播种法,都不必进行种子处理,操作简单,容易进行,而且播种期长,出苗整齐,苗木生长也健壮。春播不论是采用干核桃沙藏催芽播种法还是采用干核桃浸种播种法,均要进行种子处理,程序繁琐。不宜操作,而且播种期短,作业紧张,生长期短,苗木生长量小,健壮程度也低。

不同育苗方法对核桃苗木质量影响不同:青皮核桃直播法效果最佳,不但发芽率高,整齐度高,而且苗木生长量大,生长健壮。干核桃沙藏催芽播种法,虽然发芽率高,整齐度也高,但苗木生长量小,苗木健壮程度也较低。去皮核桃播种法除发芽率较低外,其整齐度、苗木生长量、苗木健壮程度,均介于青皮核桃直播法和干核桃沙藏催芽播种法二者之间。干核桃浸种播种法效果最差,不但发芽率低,苗木整齐度差,而且苗木生长量小,苗子瘦弱。因此核桃育苗最好采用青皮核桃直播法,如若春季育苗,最好采用干核桃沙藏催芽播种法。

林业育苗现状及措施探析 篇6

通过调查发现, 目前很多地方依然将传统育苗技术应用到林业育苗中, 一般采用的是袋粘土, 比如蜂窝纸、辣椒管、塑料管等, 但是通过长期的实践研究表明, 采用这种传统的方法, 存在着诸多的弊端, 比如苗木只有很纤细的根系、偏根以及卷跟等现象比较严重, 不利于苗木的健康生长, 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我国人工原料林的产量。

2 林业育苗的措施

林业育苗容器技术:大部分人们都以为, 通过容器育苗技术, 可以将苗木根系完整地保护起来, 这样造林效果就可以得到提高;但是, 通过实践研究表明, 在苗木培育的过程中, 如果采用容器育苗技术, 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苗木的根系, 不利于健康发展, 影响到造林的整体效果。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在容器育苗技术的基础上, 就对传统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改变, 采用了科学的育苗技术, 大大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 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一是科学容器育苗技术的发展:在林业育苗中, 因为人们信任容器育苗技术, 以为会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但是容器育苗的根本理念却没有抓住, 要知道, 容器育苗的根本, 是对根系组织进行平衡, 因为苗木根系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传统容器育苗的影响, 因此已经放弃了大部分技术, 仅仅保留下来了很少一部分, 这些容器往往都容易穿透和分解, 并且单体不回收。

二是科学的育苗容器技术:目前最为先进的育苗容器技术就是法国创新出来的无纺布育苗容器,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使用了无纺布和轻基质材料, 容器利用机器自动制作, 对布缝进行焊接, 然后将基质填充进去就成型了。将一个料斗配备在成型机上, 这样可以装基质, 通过料斗, 成型的容器内就可以进入基质, 然后通过机器对容器进行粘合, 电子设备控制着粘合好的容器, 从成型机内推出之后, 采用一个锯片将其切断, 这个锯片是气动, 并且没有齿, 最后在出口台上堆放, 工人就可以开始装箱工序。可以结合尺寸的不同, 来调整进料口的大小, 这样容器做出的口径不统一, 可以栽培不同的苗木, 还可以有效调节控制器上的参数, 这样就可以改变切段的长度。通常情况下,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 苗木体外根茎就需要停水, 这样干枯组织就会被空气切除掉, 同样, 如果苗木已经长成, 但是还没有达到成林的规模, 这样为了避免苗木继续生长, 就可以让其保持在一个萎缩的临界状态。愈伤组织往往保持的状态是蓄势待发, 因为内部对其的供养并没有停止, 愈伤组织在育苗理念中, 十分重要, 在使用科学育苗容器技术时, 一定要使用有机质来填充容器, 不能够将其他的粘土掺杂进去, 任何有机质都可以作为基质的原料, 其中最理想的制作设备是容器成型机,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苗木的穿透力, 最关键的部分是基质, 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对于上山造林来讲, 轻基质不错, 这样苗木形成的根系就比较大, 有利于苗木的生长。

三是苗木质量评价标准:要想将育苗的理念给有效地反映出来, 就需要评价苗木的质量, 以往人们在评价的时候, 只考虑的是苗的大小、粗细以及根系, 但是, 在同样的标准下, 苗木可能已经老化。因此, 就需要对苗木的评价标准进行完善, 结合先进国家育苗理念所形成的评价标准, 强化了那些无法从苗木外观上断定苗木质量的相关标准, 比如根系的平衡状况、幼化处理是否充分以及是否具备空气切根后的愈伤组织等。将这些评价标准和传统的评价标准有机结合起来, 就可以更加合理地评价苗木的质量。

四是抓好苗期管理工作:通过确定科学容器育苗技术, 可以有效促进林业育苗技术的发展, 而通过育苗过程中的管理工作, 可以在实践工作中更好地应用育苗技术。主要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 一是要处理好苗木种子, 整理土地之后进行施肥, 然后消毒, 做好播种前期的准备工作, 要真正落实育苗前的保障工作。二是在播种之前, 苗床需要保持在一个湿润的状态, 当出土率达到30%左右时, 就需要对农药进行适当喷洒, 这样病虫害就可以得到防治。

3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 传统的育苗技术在长期的实践当中, 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不利于苗木的生产, 成活率不高, 严重影响到林业育苗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 就需要采用科学的育苗技术, 以此来不断提高林业育苗的效率, 对我国林业育苗技术的缺陷进行完善, 促进我国林业育苗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林业育苗的现状, 然后针对目前在林业育苗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 杨晓峰.浅谈林业育苗现状及措施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 (19)

[2] 黄红军.林业育苗现状及措施的浅析[J].科学与财富, 2011 (9)

林业育苗技术管理现状及对策 篇7

1管理现状

1.1管理理念认识不足

林业育苗技术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影响着育苗管理工作的效果。育苗管理理念的恰当与否可通过苗木质量进行评价。通常林业工作者就苗木的粗细、大小、根系等外观标准评价苗木质量, 这是不科学的, 因为同样条件下的苗木也可能因老化而影响外观[2]。因此, 应深刻反思, 建立科学的苗木质量评价标准, 并加大对林业育苗技术管理的重视力度。

1.2管理机制不健全

健全的管理机制是育苗技术管理工作有效进行的保障, 影响着育苗工作的效果。目前, 林业育苗技术管理的机制并不完善, 不利于林业的发展和技术的管理。在林业育苗技术管理中, 如果技术管理流程不完善, 苗木技术、方案和实施过程不到位, 那么林业育苗质量不高, 原先设计的林业育苗目标也不能完全实现。

1.3技术落后

育苗技术是影响育苗效果的重要因素, 随着科技的进步, 传统的育苗技术和设备已经不能满足育苗工作的需求。目前, 我国仍大规模地使用着传统的育苗技术, 因此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育苗技术。此外, 我国的林业育苗设备不够先进, 部分设备不能得到广泛的运用, 如机械、电子等设备[3]。因此, 必须意识到先进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重要作用, 以提高我国的林业育苗水平, 发展林业经济。

2对策

2.1树立正确的育苗技术管理思想

正确的育苗技术管理思想指导着育苗工作的进行, 在林业育苗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苗木质量反映着管理思想。根据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 可从扦插苗是否经过充分的幼化处理、根系是否平衡、是否具备空气切根后形成的愈伤组织3个方面科学地评价苗木质量[2]。同时, 可以定期开展相关的宣传讲座, 强化广大林业工作者以及技术管理人员对林业育苗技术管理的正确认识。

2.2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

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 需要通过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建成, 其不仅能够促进育苗阶段各项工作的进行, 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育苗效果。为保证林业育苗技术的顺利开展, 需严格按照有关制度开展工作, 充分落实有关的技术管理制度[4]。针对育苗工作各个环节划分责任区, 明确管理工作的范围, 有利于及时发现育苗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并予以解决, 促进育苗工作有序进行。

2.3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

在林业育苗技术管理工作中, 技术设备使用最基础的目的是保证根系的有序生长, 进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因此, 先进的技术设备对林业育苗和苗期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引进先进设备的同时, 应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强化育苗管理的硬件设备, 分析并总结我国育苗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以便更好地提升我国的育苗技术, 促进育苗工作的有效进行。技术管理人员还应及时关注并掌握国外育苗技术的动态。

2.4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能力

林业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管理效果的实现。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林业育苗知识和技术扎实;二是熟识育苗管理知识;三是及时了解国内外林业育苗技术的动态并加强学习和吸收予以应用。定期开展技术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在加强技术管理人员素质能力的同时, 还能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 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

2.5科学化育苗技术

强化创新对林业育苗技术及其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影响, 可通过科学的手段积极研究和开发新型的育苗技术, 针对育苗种子的选择以及育苗时间、栽植方法、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工作给予明确规定, 最大可能地实现育苗自动化, 并对育苗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细致的控制管理, 以促进林木生长, 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参考文献

[1]张翠珍.林业苗木育苗管理技术的应用[J].中国农业信息, 2015 (13) :29.

[2]施红霞, 史秀梅.林业育苗现状及容器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7) :195.

[3]方小荣.林业育苗技术及苗期的管理措施[J].现代园艺, 2015 (20) :146-147.

黑樟栽培应用现状及育苗造林技术 篇8

1 黑樟栽培应用现状

1.1 应用价值

黑樟经济价值高,其树干通直、高耸,树高可达30 m。其初生叶颜色多变,观赏价值高,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景观树种[2]。木材以含松油醇为主,具有特殊的香味,可提取精油。材质细致,坚实贵重,不易腐朽,纹理交错,为高价值的家具及木刻艺术用材,一直是台湾雕刻神像的最佳素材。在黑樟腐朽树干的心材内壁或倒伏在地的树干潮湿表面会滋生真菌,产生黑樟芝,而黑樟芝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过敏、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

1.2 分布及现存情况

目前,黑樟天然林主要生长在海拔200~2 000 m的山地,因往昔的过度开发以及人为盗伐,仅分布在交通不便之高海拔地区,且多为高龄老树,结实量少,目数甚为分散,授粉极为不易。因树体高大不易攀爬,不利于种子的收集,即便获得了种子,其发芽率也不高。此外,种子香甜略具辣辛味,为鼠类及鸟类最爱,致使更加不易获得种子[3]。故使得台湾迄今仍鲜有人工林,现今留存的数量已无法与往昔相比,其天然林分有待保护。

黑樟芝在台湾民间被称为“森林中的红宝石”[4],是珍贵药用真菌,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商业价值,也是目前台湾最昂贵的野生真菌,售价高达20万元/kg以上。为了获取黑樟芝,黑樟被大量砍伐,自然生态被严重破坏。近年来,福建省、广东省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引种黑樟,并对其开展相关的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 育苗造林技术

黑樟可采用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以及植物组织培养等方法进行繁殖,目前为止,由于黑樟种子数量少,一般不用黑樟种子育苗。由于技术原因,在黑樟嫁接方面的相关研究也比较少。

2.1 育苗方法

2.1.1 扦插育苗。由于黑樟花属黏质虫媒花,母树间授粉困难,又多开于树冠顶端,易遭风害,偶有种子形成在成熟前遭鸟兽食害,采种困难,且种子发芽率不高。因此,黑樟常规繁殖多以扦插为主,而黑樟的扦插繁殖在不同的地区其扦插技术要点及扦插效果不尽相同。一般来说,扦插时期以每年4月上旬为宜,选取母株当年生中下部生长健壮、顶芽饱满、无病虫害、半木质化枝条为扦插材料,剪成8~10 cm长、2~3个芽的插穗,将插穗下部2/3的叶片摘除。剪穗时,要求切口光滑,无机械损伤,上端平,下端呈斜面,上下剪口离叶或芽0.5 cm左右。以黄心土+河沙(1∶1)为基质,扦插前7 d用多菌灵800倍液对基质进行消毒。插条的株行距约为3 cm×5 cm,插后随即压紧基质,以使插穗下部与基质紧密接触。插后浇透水,并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保水,定期浇水,使膜内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注意通风透光,至大部分生根时,去掉薄膜进行常规管理。曾群生的研究结果表明:绿枝插穗经浓度为800 mg/L ABT 6号的生根粉处理后扦插效果最佳,成活率高达80.6%;带顶芽茎段插条成活率明显高于无顶芽茎段,前者成活率是后者的1.95倍。

2.1.2 组培育苗。

在黑樟组培中,取材部位对腋芽萌发和丛生芽形成有影响,以当年生幼嫩枝条中上部带腋芽茎段易形成丛生芽。刘荣忠以黑樟当年生幼嫩枝条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4种基本培养基和16种激素浓度组合的试验,研究黑樟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适宜的诱导培养基为改良的MS+6-BA 2.0 mg/L+NAA 0.5 mg/L,增殖培养基为改良的MS+6-BA 1.5 mg/L+NAA 0.4 mg/L,生根培养基为1/2改良的MS+NAA 0.1 mg/L+IBA 1.0 mg/L,移栽基质为无菌的红心土+河砂(7∶3),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2.2 苗期管理

幼苗管理主要做好水肥管理、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工作。黑樟幼苗期要尽量保持土壤的湿润;生长后期要控水,并加强松土除草,除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随着苗木的生长,要加强水肥管理。同时,由于黑樟幼苗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弱,育苗过程中必须采取保水遮荫措施。适当遮荫,既能提高苗木成活率,促进苗木生长,还能减少病虫害,苗木初期应以80%~90%的遮荫效果为宜,随着苗木生长,根据实际情况,遮荫量可逐步减少。在育苗前,可用多菌灵、高锰酸钾、硫酸亚铁等药剂进行土壤消毒,消除病原菌及地下害虫。苗木管理期间要疏通苗圃地湿润度,保持土壤或基质有一定的通透性,以防止幼苗烂根、烂茎。为了防止苗木根腐病、立枯病、白粉病等发生,可使用200倍的波尔多液、敌克松500倍液或0.5%高锰酸钾药液等进行喷洒。黑樟幼苗栽植过密,易发生白粉病,可采用多菌灵800倍液、甲基托布津或粉锈清溶液进行喷雾,每10 d喷1次,连喷2~3次效果更佳。随着苗木的不断生长,苗木的抗性越来越强,苗木即可粗放管理。此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培育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苗,采用符合要求的基质材料,通过空气修根的方法,促进苗木生长更多的须根,提高其抗性和造林成活率。

2.3 科学造林

在造林过程中,一是选择适宜黑樟生长、立地条件好、湿润的林地。对土壤进行翻垦或打大穴的整地方式,然后回填肥沃的表土,根据土壤条件施放基肥。二是在树种结构上,可与其他阔叶树种如火力楠、红锥、红花荷等进行混交。三是在造林密度上,按1 110株/hm2进行造林。考虑其幼树适当喜好荫凉环境,要求造林地光照不能太强。四是在种植环节中,一般要选用营养袋壮苗,种植时适当深栽,根据要求做好苗木处理工作。造林时要保持土球或轻基质的完整,做到不伤根,种直扶正。对干旱的林地,可适当施用保水剂。造林后根据种植情况,适时补栽。五是要做好抚育工作,对营造好的黑樟林,要做好追肥、除草、松土、培土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一般造林当年及后续3年内,要进行不少于6次的人工抚育。此外,由于黑樟芝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可按药用植物资源方式进行培育。

3 建议

黑樟是珍贵的阔叶树种,无论用材、药用和生态造林上都能很好地应用。首先为进一步营建黑樟林,要解决苗木供应问题,特别是良种选育和快繁技术的突破,为其后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苗木保障。其次,在对黑樟开展各种应用研究的同时,开展黑樟的造林技术研究,包括不限于立地选择、伴生树种研究、不同情况下的造林密度研究和速生性技术研究等。再次,要加强黑樟的推广应用工作,黑樟自身经济价值极高,木材珍贵,药用价值高,景观效果好,故可从用材林、药用林和园林景观林方面入手,扩大栽植规模。最后,要充分利用现有最新栽培技术成果,鼓励产、学、研相结合,打造黑樟的产业化发展。

摘要:阐述了黑樟的栽培应用现状,介绍了其育苗技术,并针对目前的应用现状提出建议,以期促进黑樟的培育规模。

关键词:黑樟,现状,育苗造林,造林技术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DB].http://frps.eflora.cn/frps/Cinnamomum%20micranthum.

[2]薛聪贤.景观植物实用图鉴[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顾懿仁,蔡丽杏,王荣春,等.黑樟在本省之生長情形及其繁殖试验效果初步报告[J].台湾林业,1984,10(5):4-9.

育苗现状 篇9

1 地方林业育苗工作现状

近几年, 虽然我国林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林业育苗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具体到地方的林业育苗产业, 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归纳起来, 主要是:缺乏对林业育苗产业全局上的顶层设计, 对林业育苗产业缺乏一套科学的、统一的规划和布局, 极易造成地方林业育苗行业的盲目发展, 形成苗木的生产与造林之间的有效衔接, 苗木的销售与供求脱节[1];地方林业育苗产业化发展不充分, 缺乏市场运作的成熟机制, 在林业育苗的先进技术应用、生产管理等方面较为落后, 林业苗木培育基础薄弱, 产业规模小, 科技含量低, 竞争能力弱;地方林业良种的培育技术和能力薄弱, 新品种、优良品种培育不足, 使用率较低[2]。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做好地方林业育苗工作应该以现代林业发展的思路进行指导, 坚持以科技兴种、良法治种, 做好林业良种的培育, 逐步实现林业苗木生产的区域化, 苗木供应的基地化, 质量标准的统一化以及良种的多样化, 逐步形成培育、销售和造林等的有效衔接, 促进林业育苗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3]。

2 现代林业育苗技术要点

2.1 育苗容器选择

在现代林业育苗中, 选择科学实用的育苗容器, 是提高苗木成活率及育苗质量, 提高现代林业育苗效益的重要一环。无纺布育苗容器是比较理想的育苗容器是, 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易操作、易改造。可以利用机器对无纺布容器进行便捷的底部透明化处理;无纺布育苗容器外部有一个无纺布卷, 可以很好地配合容器内部的推进螺旋杆在推送原料时根据推送螺旋杆的运动而进行必要的展开与闭合;容器内部的进料筒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手动调节;对植株幼苗根部生长起到很好的引导和保护作用, 给予植株幼苗根须所需的足够生长空间而不会缠绕在一起。

2.2 苗圃的准备

2.2.1 苗圃的选址

幼苗培育的苗圃首先, 应当选择土壤质地较为优良, 排水性能较好, 附近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的场所, 如临近河道、水库, 以便为苗木的生长提供充足便利的浇灌条件。其次是选择天气条件较好, 拥有足够关照, 附近无工业工厂、交通较为方便的地方。

2.2.2 苗圃的土地平整

苗圃土地的整理可以采用深耕与浅耕交替使用的方法, 对于泥土较为厚实的土壤采用深耕的整体方法, 而对于土壤较为疏松、含水量较高的土壤采用浅耕的整理方法。对于土壤中的石块应当在培育幼苗之前进行充分的排查与清理, 防止石块影响到植株幼苗的生长。

2.2.3 土壤消毒

植株幼苗生长苗圃的土壤消毒工作应当在土壤整理完毕之后进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在选择相关的土壤消毒药剂时, 应当选择质量较好、专业性能较高且符合相关土壤消毒标准的突然消毒药剂。例如, 现在市场上土壤消毒功能较好、对植株幼苗不会造成很大伤害的硫酸亚铁溶剂、辛硫磷溶剂等。

2.2.4 土地改良

植株幼苗生长苗圃的土地改良工作主要分为肥料的使用和土壤性质的改良。对于苗圃土地的土壤营养较为贫瘠的施加所需的营养肥料, 增强土壤的肥力。而对于土壤酸碱性质较高的土壤使用酸碱中和的材料进行土壤的性质改良。

2.3 种子催芽

一般采用水浸法催芽技术。水浸法催芽技术细化可分为高温水浸催芽和低温水浸催芽两种方式。高温水浸催芽技术的水温应当控制在81~89℃, 这种高温水浸催芽技术主要是针对一些树苗种子的外壳、外皮质地较为坚硬、紧密、厚度较大的种子。使用高温水浸催芽技术时应当用大小适中的木棍对种子进行搅拌, 确保种子受温均匀。水温冷却后将漂浮的种子挑出。然后将浸泡好的种子捞出覆盖透气性好的草料, 催芽2~4 d后即可下地播种。低温水浸催芽所用的水温控制在41~49℃, 种子浸泡一晚后, 第2天取出, 用透气木箱或者容器装好, 放在20℃左右室内, 每隔1 d用温水浸催芽, 7 d后下地播种。

2.4 育苗方式的选择

2.4.1 插条育苗技术

插条育苗技术是比较理想的现代林业育苗技术, 它具有节省原料、节省成本、育苗方法较为简单易操作以及幼苗取苗较为简便等优势。插条育苗技术适用于春秋两季进行林木育苗工作。早春季节, 由于气温的回升, 冬季土壤中的水分化开, 土壤变得较为疏松、水分充足, 此时使用插条育苗法就比较合适, 具体操作方式是, 选取母株旁边水分较为充足的土层对植株进行插条处理, 将选取好的优质树枝的中部埋藏在土壤中, 并且定期浇水, 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插条育苗法关键是保持水分源源不断地供应, 因为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分, 只有充足的水分才能促进插条根系的萌发, 其次要定期清理插条育苗附近的杂草和石块。插条育苗法一般在第25~30 d后可以取苗移栽, 进行再次培育。

2.4.2 栽苗育苗技术

栽苗育苗技术是较为常见的育苗方法, 该技术适应力较强、幼苗移栽成活率高, 苗木对养分资源要求相对不高。栽苗育苗技术主要分为幼苗栽植和植株根茎栽植两种。幼苗栽植法具有存活率高的优势, 尤其是在自然条件恶劣、土壤贫瘠、降水较少的地区, 比较适宜采用此法。根茎栽植法。根茎栽植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 降低育苗成本。但根茎栽植法对林木品种有一定的要求, 如柳树、杨树这类就比较适用该法, 合欢树等一类则不适用。

2.5 抚育管理

从播种到幼苗出齐前, 表土必须保持湿润。浇水量不易过大。一般应于午后进行。出苗后到6月末易患立枯病, 由于苗茎细嫩, 土表温差较大, 又易遭受日灼。因此, 浇水宜少量多次。同时, 根据阳光强度上30%~50%的遮阴网以调节床面温度、湿度, 减少立枯病的发生及日灼危害。一年生苗木在7-8月为高生长旺盛时期, 且根系已伸展, 更由于气温高, 苗木蒸腾量大, 因此, 必须供给充足的水分, 每隔2~3 d浇1次透水。到8月中下旬后为促进苗木木质化, 利于越冬, 除天气特别干旱, 可每隔10余d浇水1次, 一般不进行浇水。在掘苗前5~7 d浇1次透水, 促使土壤疏松, 掘苗时保持根系完整。

参考文献

[1]魏红亮, 周晓光.浅谈林业育苗及苗期管理[J].农林论坛, 2010 (1) .

[2]杨传庆.对林业育苗现状及措施的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 2012 (8) .

育苗现状 篇10

1 材料与方法

1.1 种子来源及处理

种子由河北省林科院提供。种子沙藏前处理:11月底~12月初,从河北省购买黄连木种子,将种子用50 ℃的清水浸泡3 d,保持恒温,及时添加热水;然后再用0.2%弱碱水浸泡220 h,揉搓洗涤,去除果皮蜡质,清除空壳籽和杂质后用清水将饱满的种籽洗净,种子纯度达到95%以上,种子千粒重80 g(带种皮),去皮后的千粒重72 g。

沙藏处理:选择地势较高,阴凉的地方,挖1个深1 m,宽1 m的沙藏坑。去皮后的种子用0.1%左右的高锰酸钾液浸泡消毒15~20 s,用干净的河沙将种子层积沙藏,种子和河沙的比例是1∶3。坑底先铺20 cm河沙,然后一层种子一层河沙,河沙的湿度以手握捏成团,放即可散为宜。沙藏坑距地面15 cm处用沙壤土铺盖,并定期检查河沙的湿度。在0~5 ℃下沙藏100 d ,第二年春季种子1/3露白时即可播种。

1.2 播种时期及方式

喀什地区为4月2~4月9日。

1.2.1 露地直播育苗

圃地选择与整地:本着“就近造林,就近育苗,就近取土”的原则,苗圃地位于新疆喀什乃孜尔巴格乡,温室面积为466.7 m2,土质为沙壤土。施入农家肥、二胺作为基肥。温室作畦之前把基肥均匀撒开,五氯硝基苯与细土拌匀制成药土,撒于育苗地,深翻土壤20 cm,捡净草根,蔬菜根,石块等杂物,整平耙细。播种前1天,用苏打水来消毒温室。采用南北方向做垄,垄上宽60 cm,下宽30 cm,垄高20 cm。

播种:锄头开沟,每垄开浅沟 2 条,沟宽10 cm,深2~3 cm,将沟底推平,人工撒播种子,播幅7~10 cm,先用河沙覆盖1 cm,覆土(五氯硝基苯与细土拌匀制成的土)2~3 cm,(用药3 kg/666.7 m2)稍加镇压。播种前必须扣棚2~3 d、提高地温。播种后立即在畦面上盖塑料地膜,保持苗畦湿润。发芽后立即拆除地膜。

1.2.2 穴盘育苗

营养基质的配置及装盘:培养基质采用熟土、河沙与营养土按照1∶1∶3的比例,培养基质要用五氯甲苯200倍液进行消毒,湿度以“手攥不粘手、放开土成团”为宜。穴盘装填基质时要压实,手提不漏、浇水不塌。

播种:将萌芽的黄连木播种于穴盘中,每个穴播种2~3粒种子,播种在穴中央,播种深度为2~3 cm,播后1 次灌足底水,注意控制水的流量,防止水流冲走种子和基质。播后及时覆盖干草或地膜。

1.3 苗期田间管理

间苗:为提高成活率,要及早间苗。露地苗第一次间苗在苗高3~4 cm时进行,后面根据幼苗生长发育情况间苗2~3次。苗高10 cm时即可定苗,苗距5~10 cm。穴盘苗高8~10 cm时即可定苗,营养袋苗保持每袋1~2个健壮苗。

除草松土:露地直播苗每隔10~15 d除草松土1次,多在灌溉后进行,行内松土厚度要浅于覆土厚度,行间松土可适当加深。要经常保持圃地疏松,及时清除杂草,改进幼苗生长环境,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和苗木提前木质化。穴盘苗木根据情况,随时可以拔草松土。

浇水施肥:追肥于苗高15 cm时,露地直播苗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追肥灌水3次,幼苗生长期以氮、磷肥为主;速生期以氮、磷、钾肥混合;苗木硬化期以钾肥为主,停施氮肥,防止秋梢徒长,越冬枯梢。穴盘苗每隔两天喷水1次,若温度高、空气干燥也可每天喷水1次,施肥以喷叶面肥为主,0.2%~0.5%尿素+0.5%磷酸二氢钾水溶液,速生期共喷2~3次。

1.4 病虫害防治

根据黄连木幼苗容易被叶枯病和立枯病危害,用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锰锌和多菌灵500~800倍液交替每半月喷药1次。其次,为了提高幼苗期苗木的抗病性,幼苗生长期内,每月追施叶面肥2~3次,以喷施肥料量小次数多为原则,使叶面浓绿,抵抗叶枯病的发生。

1.5 数据观测记录

出苗率:将沙藏100 d左右的黄连木种子从沙藏坑中取出,用细孔筛子把沙子筛除,然后随机挑1 000粒种子,用电子天枰秤出千粒重。按照两种方式播种,以后每天调查出苗的株数,一直到种子出土结束为止,从而计算出苗率。

调查数据:直播苗和穴盘苗移栽成活、当年黄连木落叶后,各挑选出25株苗木,测量苗高、地径、主根长度,调查两种播种方式黄连木的侧根和须根的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直播和穴盘育苗的出苗规律和出苗率对比

露地直播育苗5~7 d出苗数较小,7~15 d为出苗初期,15~25 d为出苗高峰期,30 d后基本停止,出苗率达到82.6%,穴盘育苗 5~7 d为出苗初期,7~15 d为出苗高峰期,高峰期持续到第25天,25 d后出苗基本停止,发芽率达到91.8%,见表1。

2.2 直播育苗与穴盘育苗生长量对比

通过秋季观察和测量发现,露地直播苗木年生长量低于穴盘袋苗,平均高度为78.0 cm,地径平均宽度为1.4 cm,而穴盘苗木的平均高度为80.0 cm,地径平均宽度为1.6 cm;穴盘苗主根要长于直播苗,平均10个侧根,15个须根,露地直播育苗只有3个侧根,须根很少。详情见表2。

2.3 生长规律观察

根据每月生长量的测量与观察发现,黄连木苗木年生长规律可以化为4个阶段:4月15日~5月25日为出苗期,6月1日~7月1日为幼苗期,7月1日~9月5日为快速生长期,9月10日~10月25日为木质化期,l1月15日后开始陆续落叶,进入休眠期。

3 结论与讨论

(1)育苗试验:采用露地直播育苗和穴盘育苗两种育苗方式,研究发现穴盘育苗发芽率、生长量都高于直播育苗,而且穴盘育苗苗木的根系较为发达。因此,今后黄连木育苗应采用穴盘育苗方式,播前要进行沙藏催芽,苗木发芽率及保存率更高。

(2)幼苗管理:研究发现黄连木幼苗期浇水宜用细眼壶喷水,在满足苗木生长所需水分的情况下,可有效控制浇水量,防止苗木徒长和烂根。同时结合喷水进行根外追肥,前期每15~20 d喷施0.2%磷酸二氢钾,后期喷施0.5%尿素2次,对提高种苗质量、促进种苗生长具有积极作用。

(3)黄连木生长规律观察:通过测量和观察1 a生幼苗生长过程,7月1日~9月5日生长速度较快,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苗木快速生长,11月下旬后停止生长,陆续落叶,注意做好越冬保护工作。

(责任编辑:郑京津)

育苗现状 篇11

我国目前超过2 /3的蔬菜栽培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工厂化育苗的方式主要有穴盘育苗、容器育苗及水培育苗等,且以穴盘育苗为主[1,2,3,4]。

穴盘播种是育苗的关键环节之一。传统的穴盘播种以人工点播为主,存在劳动强度大、播种效率低、播种周期长及播种成本高等问题[5],并且难以保证播种性能,严重制约蔬菜的规模化生产和时令性要求。

穴盘育苗播种机可以减轻人工点播的劳动强度、提高播种效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节省大量种子[6],且可为蔬菜的移栽生产及提高产品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笔者调研了近年来国内外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的发展状况及特点,分析了现有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存在的问题,旨在为精密播种机的设计开发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与方法。

1 国外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研究现状

国外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技术发展迅速,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已经非常成熟,产品覆盖面广,并且朝着精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国外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主要有英国的Hamilton、意大利的MOSA、美国的Blackmore和SEEDERMAN、澳大利亚的Williames[7]、荷兰的VISSER、韩国的大东机电等[8,9]。它们的特点如下:

1) 产品成熟,系列全面。精密播种设备从小型到大型,再到播种生产线,不仅能满足小型农户播种的需求,而且能满足大规模蔬菜播种的需求。针对不同的用户,开发不同结构形式的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既有半自动穴盘育苗播种机,也有全自动穴盘育苗播种机。

2) 作业效率高。目前,国外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的播种效率普遍大于300盘 /h,一些穴盘育苗播种机的播种效率甚至超过1 000盘 /h。美国SEEDERMAN公司生产的GS系列穴盘 育苗精密 播种机和 英国Hamilton公司生产的Natural系列精密播种机使用单排针式排种结构,播种效率为300盘 /h; 荷兰VISSER开发出的GRANETTE 2000双排针式全自动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作业效率能达到700盘 /h; 美国Blackmore公司的Cylinder滚筒式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作业效率为1 200盘 /h; 意大利MOSA的M - DSL1200滚筒式和M - SDS600 /1 200电子流滚筒式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的效率为1 200盘 /h。

3) 智能化程度高。半自动和全自动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融合气动技术和电控技术,通过精准的气压和电气控制,实现穴盘精密播种自动化和智能化。

4) 发展多功能适应性精密播种机。在实现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播种效率和精度提高的同时,对于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多功能适应性的探索性工作也一直在进行中。

如图1所示,荷兰VISSER公司生产的Eco - rou-line滚筒式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的滚筒为两用滚筒。该滚筒设置有12行吸嘴,可以实现滚筒的两种用途:一是12个吸嘴是同样规格的吸嘴尺寸和吸嘴间距,这种方式下每一种穴盘对应一种播种滚筒; 二是只使用滚筒的6行吸嘴播种穴盘,其他6行吸嘴可以使用不同的吸嘴尺寸来播种不同的种子或者用同样的滚筒不同的吸嘴间距播种其他的穴盘。

如图2所示,美国Blackmore公司生产的Cylinder滚筒式精密播种机采用独特的四选项滚筒头,通过快速切换吸种口,实现不同规格穴盘、不同种子的精密播种,而无需更换滚筒。该精密播种机作业效率不低于1 200盘 / h,可适应播种不同穴盘和不同规格的种子。

目前,滚筒式精密播种机是蔬菜精密播种机的发展趋势,播种速度普遍能够达到1 000盘/h以上; 但是对于精密播种机的多功能适应性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适应不同形态种子的播种机仍比较缺乏。

2 国内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研究现状

我国对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穴盘育苗存在的机械化水平低、播种精度和效率低的问题,农业部和科技部先后将穴盘育苗技术研究列为重点科研项目,各地的农机化科研单位及生产企业同时跟进,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结合我国穴盘育苗播种的具体要求,研制开发出了不同形式的的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10]。

北京海淀区农机研究所研制的2BSXP - 500型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采用机械结构的垂直圆盘窝眼孔式排种器[11],播种机生产效率为350盘 /h。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制的2XB - 400型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5]采用机械窝眼式播种结构,播种效率为180盘 /h。上述机械式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仅适用于包衣丸粒化种子,存在伤种率高和播种速度低等问题。

江苏大学设计了磁吸滚筒式精密播种机[12]( 如图3所示) ,排种器采用电磁铁磁吸头沿周向阵列、沿滚筒轴周向按穴盘孔距均匀分布的结构形式。经优化后的磁吸滚筒式播种机播种效率为300盘 /h,能够满足精密播种的精度和效率要求; 但磁吸式排种器对种子要求较高,待播种子需预先在外表面均匀裹上一层磁粉[13]。

台州一鸣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气吸针式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14]( 如图4所示) 借鉴国外针式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的结构原理,采用单排针式播种结构,通过针式吸嘴杆的往复运动实现蔬菜种子的负压吸种与正压吹种,该播种机播种效率可达360盘/h。

浙江博仁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气吸滚筒式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15]( 如图5所示) 借鉴国外滚筒式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原理,采用负压吸种和正压吹种的原理,通过正负压转换板和旋转滚筒的相位变化实现滚筒的吸种、卸种与清孔,播种效率为900 ~ 1 200盘/h。上述气力式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存在气压调节困难、播种精度低及对气路系统要求严格等问题。

在通用的结构原理上,国内的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与国外已相差无几,但是作业性能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限制了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的研究开发与推广。

3 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的原理和分类

3. 1 根据排种原理分类

实现穴盘育苗精密播种的关键是排种器,根据排种器的囊种方式和囊种力特征[16],排种器主要有机械式、磁吸式和气力式3种结构。

1) 机械式排种器目前应用于穴盘精密播种,其结构简单、播种速度快,但对种子外形尺寸要求较严,需要对种子进行严格筛选或丸粒化处理,且排种时易伤种。

2) 磁吸式排种器依靠电磁吸头精确吸取经磁粉包衣处理的种子,断电后磁力消失,种子在重力和离心力作用下落入穴盘穴孔,通过调节磁吸力的大小来控制播种量和播种精度。其具有较高的播种精度和对不同规格种子良好的适应能力。

3) 气力式排种器通过真空负压吸种和正压落种实现种子的精密播种作业。精密播种机利用真空装置产生真空,负压空气从种箱中吸附种子,当传感器检测到穴盘时,排种器对准各个穴孔,此时负压被切换成较低的正压,利用弱正压力将种子播种到穴盘中的预定位置,实现一穴一粒的精密播种。气力式排种器不损伤种子,对待播种子的结构尺寸要求不严格,无需进行精选分级,对种子的适应性较强,并可进行较高速度作业,已成为蔬菜花卉等小粒种子穴盘育苗播种的首选[17,18,19,20]。

3. 2 排种器设计样式分类

根据气力式排种器设计样式不同,穴盘育苗播种机可分为板式播种机、针式播种机和滚筒式播种机。

如图6所示,板式精密播种机针对规格化的穴盘,配备相应的播种模版,整盘负压吸种,对穴正压吹种,实现一次播种1盘、一穴播种1粒。其突出特点是价格低、操作简单、播种精确,但存在各个穴孔气压不均匀和播种精度低的问题。

针式精密播种机通过针式吸嘴杆的往复运动实现负压吸种和正压吹种两个工作流程。精密播种机通过真空发生器产生真空,同时针式吸嘴杆在摆杆气缸的作用下到达振荡的种子盘上方,吸嘴通过真空吸嘴吸附种子; 随后,吸嘴杆在回位气缸作用下带动吸嘴杆返回到排种管上方,此时真空发生器喷射出正压气流,将种子吹落至排种管,种子沿着排种管落入穴盘中。针式精密播种机播种精度好、效率高、全自动化操作、操作简便、应用面广、省工省时,但是更换针头和种子时需要重新进行气压调试及重新设置气体压力[21,22]。

针式精密播种机的针式吸嘴杆经历了由单排针式到双排针式的发展,美国SEEDERMAN公司生产的GS系列精密播种机( 如图7所示) 和英国Hamilton公司生产的Natural系列精密播种机( 如图8所示) 均采用单排针式的播种结构,生产效率能达到300盘 /h。单排针式精密播种机能够实现蔬菜种子的全自动播种,减轻了人工劳动的强度,但是单排针式吸嘴杆的往复运动消耗大量时间和能量。

荷兰VISSER开发了采 用双排针 式结构的GRANETTE 2000精密播种机 ( 如图9所示) ,该播种机在1个行程内播种两排种子,实现播种自动化的同时,提高了播种效率,效率达700盘 /h。

滚筒式精密播种机打破了针式播种的间歇作业流程,通过滚筒圆周吸附种子,实现种子的连续播种。如图10所示,滚筒式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的种子由位于滚筒上方或侧方的漏斗喂入,种子被吸附在滚筒表面的吸孔中,多余的种子被气流或刮种器清理。当滚筒转到穴盘正上方时,吸孔与大气连通,真空消失,并产生弱正压气流,种子被吹落到穴孔中; 滚筒继续滚动,强正压气流清洗滚筒吸孔,为下一次吸种做准备。滚筒式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由光电传感器信号控制播种动作 的开始与 结束,滚筒的转 速可以调节[23]。滚筒式播种机的特点是播种效率高,每小时可播种超过1 000盘,适合于大型蔬菜或花卉基地使用。

3. 3 根据自动化程度分类

根据自动化程度不同,蔬菜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可分为手持式播种机、半自动播种机和全自动播种机。

早期的手持式播种机为板式结构,没有正压吹种装置,播种精度较低,多用于小型生产规模的蔬菜育苗精密播种,作业效率低、人工劳动强 度大。美国Seed E - Z Seeder公司生产的E - Z精密播种机( 如图11所示) 可供单人操作,操作熟练的工人播种速度可达120 ~ 300盘 /h[24]。

随着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半自动精密播种机应运而生。如图12所示,赛得林半自动精密播种机仍由人工操作,增加了正压吹种装置、辅助振动刷子及种子回收装置。气动控制装置和电子控制装置的应用提高了播种效率和精度,可节省50% 以上的劳动力。

气动技术和电子控制技术推动着精密播种机朝着精准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而人力成本的上升要求自动化操作的推广与普及,播种效率、播种精度和自动化水平成为衡量精密播种机的重要指标。

如图13所示,意大利MOSA全自动育苗播种流水线可一次完成基质装填、压穴、精量播种、覆土、喷淋等作业,播种的深浅、压实程度、覆料的厚薄一致性和播种精度较好。

4 我国蔬菜精密播种机存在的问题

4. 1 精密播种机整体可靠性低

蔬菜精密播种机对播种的漏播率和重播率要求比较高,但是目前国内研制的,许多机型的播种性能达不到要求,尤其在高速作业下易因气压不稳定导致重播和漏播增多。此外,针头堵塞和清种不及时等工艺性故障也会引起重播和漏播现象,尤其对于形状不规则和质量比较轻的小颗粒种子,播种质量不稳定。

4. 2 自主创新能力有待于提高

我国蔬菜精密播种机还处于对国外技术的模仿阶段,没有形成具有独立特点的播种设备,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4. 3 机械结构与电气控制系统的融合不完善

由于运用了先进的电气控制技术,国内的蔬菜精密播种机基本实现了全自动化播种,但是在气压等主要播种参数的精准化调节控制方面还存在缺陷,无法适应蔬菜种子的精密播种作业需要求。

4. 4 农机与农艺结合不紧密

目前在蔬菜精密播种机的研究中,产品更偏重于功能性的实现,忽略了蔬菜小粒种子的特性,在实际的播种作业中造成种子的浪费,而包衣丸化处理的种子会增加成本而且影响发芽率。一般一种形式的精密播种机只能播种少数几个品种的种子,对种子的适应性低,不利于农业生产成本的降低[25]。

5 蔬菜精密播种机发展建议

5. 1 提高蔬菜精密播种机的精细化与标准化

提高蔬菜精密播种机的精细化程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设计方法和制造工艺,结合国情,通过设计方法创新和制造工艺改进,研制开发精密播种的新机型; 建立精密播种机的标准化设计方法,提高精密播种机的通用性与对种子的适应性,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5. 2 提高装备稳定性与自动化水平

优化与改进电气控制系统,实现机械部件与电气控制系统的无缝衔接; 采用精密的电气控制器件,实现主要功能参数的精细化调试与操作,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与自动化水平。

5. 3 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将种子物理特性、空气动力学特性的研究与精密播种机的设计结合起来,研究适合于不同种类种子的精密播种机。

摘要: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是蔬菜育苗技术的关键设备,可以减轻播种劳动强度,提高播种精度和播种效率。为此,调研了国内外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的研究应用现状,分析了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指出我国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存在的问题,并对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旨在为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的设计开发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

上一篇:唐山学院下一篇:家庭教育中的感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