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产

2024-06-30

玉米生产(通用13篇)

玉米生产 篇1

玉米发酵生产酒精工艺

酒精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而且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汽油,具有安全、清洁、可再生等优点。传统的酒精生产主要以糖蜜、薯类、谷物为原料发酵而成。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可利用耕地面积的减少使得酒精生产成本日趋增高,利用丰富、廉价的玉米秸秆为原料生产酒精已成为必然趋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各种纤维素原料资源非常丰富,仅玉米秸秆年产量大约2亿吨。目前,玉米秸秆除了少部分被利用外,大部分以堆积、焚烧等形式直接倾入环境,极大地污染了环境,也是一种资源浪费。如果将玉米秸秆经过预处理后水解,其所含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分解成糖,经发酵可转化为酒精,转热效率可达30%以上。这样不但缓解人类所面临的食物短缺,环境污染、资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而且还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近年来玉米秸秆成为生物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

玉米生产酒精的工艺流程如图。

1玉米秸秆简介

玉米秸秆主要由植物细胞壁组成,基本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木质素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层层包围。纤维素是一种直链多糖,多个分子平行排列成丝状不溶性微小纤维,半纤维素主要由木糖、少量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组成,木质素是以苯丙烷及衍生物为基本单位组成的高分子芳香族化合物。其中,木质素是一种燃料,半纤维素可水解为五碳糖,而纤维素水解为六碳糖比较困难。2玉米秸秆预处理

由于玉米秸秆结构复杂,不仅纤维素、半纤维素被木质素包裹,而且半纤维素部分共价和木质素结合,同时纤维素具有高度有序晶体结构。因此必须经过预处理,使得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分离开,切断它们的氢键,破坏晶体结构,降低聚合度。常见预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微生物法等。2.1挤压膨化法

该方法属于物理处理法,是将原料粉碎后调节至一定水分,加入挤压机内,物料在螺杆的旋转推动下向前运动,同时被剪切、挤压。并且在摩擦热的作用下温度可接近140℃;然后从挤压机中喷出,物料的压力突然降低、体积迅速膨胀,纤维素晶体结构被破坏,从而为纤维素的酶解处理创造条件。这种预处理方法生产过程连续,不需要消耗蒸汽,而且具有灭菌效果。2.2湿氧化法

湿氧化法属于化学处理法,是指在加温加压条件下,水和氧气共同参加的反应。湿氧化法对玉米秸秆处理效果很好,纤维素遇碱,只引起纤维素膨胀,形成了碱化纤维素,但能保持原来骨架,加入Na2CO3后起缓和作用,能防止纤维素被破坏,使木质素和半纤维素溶解于碱液中而与纤维素分离。这样得到的纤维素纯度较高,且副产物很少。匈牙利Eniko等人采用湿氧化法在195℃,15min,1200千帕O2,Na2CO32g/L条件下,对60g/L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其中60%半纤维素、30%木质素被溶解,90%纤维素呈固态分离出来,纤维素酶解转化率(ECC)达85%左右。

2.3酸处理法

酸处理法也是一种化学处理法,这种方法可追溯到1980年,而在德国可能更早。该法是采用硫酸、硝酸、盐酸、磷酸等对纤维素原料进行预处理,其中以硫酸研究和应用的最多。处理后,半纤维素首先水解得到无碳糖,纤维素的结晶结构被破坏,原料疏松,可发酵性强。但水解前必须将pH值调整到中性,还应该注意反应器的耐酸性。2.4蒸汽爆破法

蒸汽爆破法属于物理处理化学法,是用蒸汽将原料加热至180~200℃,维持5~30min,也可加热到245℃,维持0.5~2.0min。高温高压造成木质素的软化,然后迅速使原料减压,造成纤维素晶体和纤维束的爆裂,使木质素和纤维素分离。该法成本较高,在我国可采用北京林业大学赖文衡教授研究的间歇蒸汽汽爆器对玉米秸秆进行爆破处理,经这种爆破器爆破的玉米秸秆,纤维素水解转化率(ECC)可达70%以上。2.5生物方法

生物处理方法具有节约化工原料、能源和减轻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优点。有许多微生物能产生木质素分解酶,如白腐菌,其分解木质素的能力较强,但活性较低,而且微生物处理周期长、菌体会破坏部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低纤维素的水解率,因此难以得到利用。瑞典等北欧国家则利用无纤维素酶的担子菌突变株对纤维素材料进行脱木质素处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3水解工艺

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后,纤维素水解只有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才能显著进行。常用催化剂是无机酸和酶,由此分别形成了酸水解工艺和酶水解工艺,酸水解工艺又分为稀酸水解和浓酸水解。水解主要是破坏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氢键,使之转化为发酵的单糖。3.1浓酸水解

用70%的硫酸50℃下在反应器中反应2~6h,半纤维素首先被降解,溶解在水里的物质经过几次浓缩沥干后得到糖,半纤维素水解后的固体残渣经过脱水后,在30%~40%的硫酸中浸泡1~4h。溶液再经脱水和干燥后,在70%的硫酸下反应1~4h,回收的糖和酸溶液经过离子交换,分离出的酸在高效蒸发器中重新浓缩,剩余的固体残渣则再循环利用到下一次的水解中。浓酸水解过程的主要优点是糖的回收率高,大约有90%的半纤维素和纤维素转化的糖被回收。但浓硫酸腐蚀性强,而且从经济方面考虑必须回收浓硫酸,增加了工艺的复杂程度。3.2稀酸水解

为了解决浓酸水解法存在的问题,一般采用稀硫酸(0.2%~0.5%),在较温和条件下进行。此时水解一般分2个阶段:第1阶段为低温操作,从半纤维素获得最大糖产量;第2阶段采用高温操作使纤维素水解为六碳糖,糖的转化率一般为50%左右。但稀酸水解容易产生大量副产物。

3.3酶水解

酶水解是利用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或者纤维素酶制品,直接将半纤维素、纤维素水解成可发酵糖。与酸水解相比,它可在常压下进行,反应条件温和、效率高、能耗低、选择性强、环保效果好,显示出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水解后可形成单一产物,产率较高(>95%)。匈牙利Eniko等人采用NovoYm188等水解经湿氧化处理的玉米秸秆,酶解纤维素转化率(ECC)高达85%。该法的关键在于纤维素酶的获得和利用,同时要考虑纤维素酶的成本。丹麦诺维信公司曾经宣布其纤维素酶生产成本已比当初降低了12倍,现在该公司又取得了重大进展,纤维素酶生产成本已比最初降低了20倍,生产lL燃料级乙醇所需纤维素酶的成本已低于6.6美分。这极大地推进了燃料乙醇的商业化进程。4发酵工艺

由于农作物秸秆的相当部分由半纤维素构成,其水解产物为以木糖为主的五碳糖,还有相当量的阿拉伯糖生成(可占五碳糖的10%~20%),故五碳糖的发酵效率是决定过程经济性的重要因素。木糖的存在对纤维素酶水解起抑制作用,将木糖及时转化为酒精对玉米秸秆的高效率酒精发酵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人们研究最多且最有工业应用前景的木糖发酵产乙醇的微生物有3种酵母菌种,即管囊酵母、树干毕赤酵母和体哈塔假丝酵母,主要的发酵方法有以下几种。

4.1直接发酵法

直接发酵法是基于纤维分解细菌直接发酵纤维素生产乙醇,不需要经过酸水解或酶水解前处理过程。一般利用混合菌直接发酵,例如热纤梭菌(ClostridiumthermoceUum)能分解纤维素,但乙醇产率较低(50%),热硫化氢梭菌(Col-stridiumthermohydz)不能利用纤维素,但乙醇产率相当高,如果进行混合发酵,产率可达70%。吕福英介绍了热纤梭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发酵生产的研究进展,并对热纤梭菌发酵生产乙醇的因素以及乙醇等发酵产物对热纤梭菌的抑制作用作了概述。但热纤梭菌产生乙醇也存在以下问题:发酵不完全、发酵速度慢、终产物乙醇和有机酸对细胞有相当大的毒性,需要进一步改进。4.2间接发酵法

间接发酵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种方法。使用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收集酶解后的糖液作为酵母发酵的碳源,先用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酶解后的糖液作为发酵碳源。但是受末端产物抑制,低细胞浓度以及底物基质抑制作用影响乙醇产量。因此可采取的方法有:减压发酵法和阿尔法-拉伐公司的Bi-otile法,还可以通过筛选在高糖浓度下存活并能利用高糖的微生物突变菌株来克服基质抑制。4.3同步糖化发酵法(SSF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和间接发酵法相同,是为了克服反馈抑制作用,由Gauss等提出的在同一反应器中糖化和发酵同步进行。这样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酶水解和发酵糖化过程在同一装置内连续进行。水解产物葡萄糖由于菌体的不断发酵而被利用,消除了葡萄糖因基质浓度对纤维素酶的反馈抑制作用。在工艺上采用一步发酵法,简化了设备,节约了总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当然也存在一些抑制因素,如木糖的抑制作用,糖化和发酵温度不协调。张继泉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4.4固定化细胞发酵

固定化细胞发酵能使发酵罐内细胞浓度提高,细胞可连续使用,使最终发酵液酒精浓度得以提高。常用的固定化载体有海藻酸钠、卡拉胶、多孔玻璃等。固定化细胞的新动向是混合固定细胞发酵,如酵母与纤维二糖酶一起固定化。将纤维二糖基质转化成乙醇,被看作是玉米秸秆生产乙醇的重要方法。5结论与展望

今后,玉米秸秆生产酒精的研究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5.1预处理方法

单纯的物理法和化学法不足以破坏纤维素晶体结构以及去除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应综合运用物理法与化学法,一步完成预处理和水解2个阶段,有效提高纤维素的水解率。5.2糖化工艺

发酵过程的酒精产率受许多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是水解效率和单糖产量。比较而言,酶水解较酸水解有较大的优越性,将成为今后糖化工艺的主要发展方向。

玉米生产 篇2

一、项目落实和完成情况

(一) 部级示范建设创全省最高

今年实施农业部玉米高产创建整乡推进制。在阿吉镇的13个村, 6233公顷农田, 8242户农户, 落实百亩公关田18块, 千亩示范片9个。其中百亩公关田平均亩产892.37千克, 千亩示范片平均亩产856.28千克, 阿吉镇玉米整乡推进平均亩产808.55千克, 比前三年平均亩产655.86千克, 增加152.69千克, 增产23.3%, 同一地块单产较上一年 (612.36千克) 增加196.19千克, 增产32%, 比当年对照田块 (695.50千克) 亩增加113.05千克, 增产16.3%。

(二) 省级示范片建设增产显著

省级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3个, 落实到蔡牛、李千、腰堡3个乡镇, 9个村, 2774户, 面积2033.3公顷, 示范区内落实百亩公关田18块, 千亩核心示范田9块。其中百亩公关田平均亩产803.25千克, 千亩核心示范田亩产778.12千克, 3个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共2033公顷, 其中腰堡镇示范区673.3公顷, 平均亩产752.80千克, 李千户镇示范区693.3公顷, 平均亩产755.49千克, 蔡牛镇示范区666.67公顷, 平均亩产756.27千克。3个示范区平均亩产754.85千克, 比前三年单产645.18千克, 增加109.67千克, 增产17%, 同一地块单产较上一年623.47千克, 增加131.38千克, 增产21.1%, 比当年对照田711.42千克, 亩增加43.43千克, 增产6.1%。

二、关键技术措施

(一) 选用优良品种

项目区内选用郑单958, 辽单565, 良玉66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这些品种具有适宜密植, 雄穗小, 茎秆坚韧, 抗倒伏, 灌浆速度快, 果穗出籽率高, 适应性强, 增产潜力大等特点。项目区内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了100%。

(二) 测土配方施肥

头年秋季项目区内的所有地块均实行了秸秆粉碎还田, 翌年春季根据土壤养分化验分析结果, 针对不同地块、不同土壤肥力、不同品种及目标产量等提出施肥建议, 每10公顷出一个配方单, 项目田平均施肥量为亩施优质农肥3000千克, 底肥则深施长效玉米专用肥 (含氮、磷、钾总量≥45%) 50千克, 硫酸锌1.5千克, 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0~15千克, 采用中耕施肥机进行机械中耕与施肥, 追施深度10厘米。项目区内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100%。

(三) 专用化学防治病虫草害 (1) 药剂除草

采取药剂除草免中耕, 在玉米出苗前5~7天进行土壤药剂封闭, 每亩用40%啊特拉津胶悬剂150~250克, 加90%乙草胺150~200克, 对水50千克喷雾。

(2) 防治玉米螟

玉米螟的防治采用统一时间, 统一供药, 统一防治, 田内防治与田外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全部实行绿色防控。田内防治是在5月中旬前, 用白僵菌封垛, 防治越冬代幼虫, 以压低虫源基数, 田外防治一是在6月18日、6月23日两次释放赤眼蜂, 每次每亩放蜂1万头, 防治一代玉米螟卵, 二是6月29日至7月8日飞机喷洒虫螨克防治一代玉米螟幼虫。通过以菌治虫、以虫治虫、以抗生素治虫的方法实现玉米螟全程防控无害化。

(四) 推广新技术

大力推广深松整地、适时早播、缩距增株、合理密植、精少量播种、种子包衣、配方施肥、药剂灭草、生物防治玉米螟、适时晚收、机械收割等新技术。

玉米生产 篇3

陈萌山说,发展玉米生产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国内需求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面向市场,依靠科技,提高认识,克服重夏轻秋、重水轻旱、重细轻粗、重北轻南的思想,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农艺与农机相结合,加快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挖掘增产潜力,扩大种植密度,主攻单产,优化品质,大力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

发展目标是:2007年玉米单产达到667平方米(1亩)357.5公斤,总产达到1450亿公斤以上。到2010年种植面积不低于0.27亿公顷,单产达到667平方米375公斤以上,总产1500亿公斤以上。

主要任务是:“一增四改”。“一增”就是增加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地将现有品种的种植密度每667平方米普遍增加500~1000株。“四改”,一是改种耐密品种。加大耐密高产品种选育推广力度,力争到2010年耐密品种的推广面积由目前的0.066亿公顷达到0.133亿公顷。二是改套种为平播。力争到2010年,逐步将黄淮海266.67万公顷套种玉米全部改为免耕铁茬直播,并适当延迟收获。三是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力争到2010年玉米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0.133亿公顷。四是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发挥农机在玉米生产中的作用,减少人工播种、收割面积,逐步扩大机耕、机种、机收等玉米全程机械作业比例,力争到2010年玉米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60%。

最后,陈萌山介绍了农业部今年发展玉米生产重点抓的七项措施:

一是选育推广耐密型高产品种。根据玉米不同的生态种植区,培育推广耐密型高产品种,重点推广郑单958、先玉335、鲁单9002、京单28、中科11等品种。

二是集成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品种的内在增产潜力。因地制宜地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和以秸秆覆盖免耕栽培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玉米育苗移栽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并强化“喇叭口”期肥水管理。

三是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机械深松整地技术,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机械施药、施肥和收获技术,提高玉米生产装备水平。

四是强化减灾防灾措施。建立科学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机制,积极探索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机制,加强品种布局指导和种子市场监管,严禁玉米品种越区种植,搞好东北地区防早霜工作,减少自然风险。

五是加强玉米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和截留天上水。加强玉米田间土壤肥力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建立机械深松、培肥土壤地力的长效机制。

六是加强玉米良种推广补贴政策。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进一步扩大玉米良种推广补贴规模,在补贴青贮玉米的基础上,把专用加工品种、耐密型高产品种纳入补贴品种范围,做到良种补贴政策与玉米市场需求结合,与推广“一增四改”技术相结合。同时,促进玉米良种补贴与产业化衔接,引导企业与玉米良种补贴基地挂钩,签订收购合同,把加工业的需求与良种推广、规模种植有机统一起来。通过良种补贴政策的带动,加快推广耐密型高产玉米品种,扩大种植密度,提高单产水平。

七是开展玉米高产竞赛。在玉米主产区组织实施玉米高产竞赛活动,并纳入年度粮食生产先进表彰活动,充分调动农业、科研、教学、推广、企业、农民等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技术到位率和贡献率。

在新闻发布会上,有关人员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现摘录如下:

问:靠玉米品种和技术单产增长的空间有多大?今年怎么开展玉米增产工作?

陈萌山:玉米稳定产量着重在提高单产。主要是考虑我们国家资源的情况和潜力。玉米是光能利用效率很好的作物,小麦、水稻的光能利用远远不如玉米。我国玉米种植面积0.27亿公顷,美国接近0.33亿公顷,我们667平方米产350公斤,美国是600公斤。我国通过栽培技术提高单产的潜力很大。我们普遍存在种植密度没有达到品种要求合理密度的问题。合理增加种植密度也将提高单产。防灾减灾也可以增产。玉米有两种灾害:一种是自然灾害,另一种是生物灾害。现在常年玉米产量的损失在8%。如果现有技术配套能够将损失降到5%,则提高单产的潜力将很大。同时,我们感觉依靠单产增加实现总产目标是可行的。我国玉米单产水平1978年667平方米在150多公斤,去年达到350公斤,玉米是整个粮食作物里单产提高幅度最大的,显示出了玉米的增长潜力。我们有信心,在稳定面积的情况下,通过推广优质高产品种,通过普及栽培技术,通过防灾减灾,能够实现我们提高单产的目标。

问:玉米的价格会涨到什么程度,它会带动小麦和水稻的价格上涨吗?

赵久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导致玉米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玉米是主要的饲料作物,畜牧业的发展拉动了玉米的需求。另外,工业加工对玉米需求量急剧增加。再就是国际贸易。美国是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这些年因为石油加价改变了国内消费格局。国内有大量玉米用于生产燃料乙醇,在2005、2006年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玉米达到4200万吨,占国内总消费量的24%,超过了出口量。国际上,玉米出口量在减少。从我国情况来讲,过去是处在供求基本平衡、略有节余的状态。至于今后的生产空间和供求关系与国际贸易有非常大的联系,总体上价格没有太大的涨幅。根据需求,增加玉米的生产量是能够调节玉米价格的。

至于能否带动小麦价格的波动,应该这样来看。小麦和玉米的用途不太一样,小麦的主要用途是口粮,当然,也有其他酿酒、生产酒精的功能。但目前玉米用途主要是饲料和工业原料,和小麦的用途不太相同。如果出现价格倒挂,玉米的价格高过小麦,有可能促进小麦的价格有所上升。据说,有的饲料厂表示,如果玉米价格高,将改用小麦作原料。这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我想作用不会太大。

问:为什么提高玉米单产要以增加种植密度为核心?

赵久然:首先从技术环节回答这个问题。玉米的单产是按每667平方米的株数乘以平均每株的穗数来测算的。在单穗重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株数越多,产量越高。玉米和小麦、水稻最大的不同是,玉米是种一颗结一颗。所以,要想增加产量,在保障单株穗重不变的情况下,就得提高密度。

其次从光能利用角度来讲,玉米是碳4作物,光合效益非常高。产量等于叶面积系数乘以光合系数和光合时间。株数越多,叶面积系数越大,光合产物越多。

第三,增加密度是最容易通过人为栽培措施来控制和影响的。只要把握播种和定苗环节,就能够达到所要求的密度。

临朐县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篇4

关键词 玉米生产;现状;对策;山东临朐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075-02

临朐县地处鲁中山区沂山北麓,为低山、丘陵、平原交错地带,山区丘陵面积占87.2%,是一个山区农业县。玉米是临朐县的主要粮食和饲用作物,临朐煎饼是著名的特色小吃,华良种业是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玉米生产在临朐县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临朐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由于受经济、社会环境、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制约及种植习惯的影响,玉米单产一直低而不稳,种植效益较低。因此,如何提高玉米单产、改善玉米品质、提高玉米综合利用率、加速临朐县玉米产业升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产现状

1.1 生产概况

临朐县既是农业大县又是畜牧强县,玉米是临朐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也是畜牧养殖业的主要原料。由于玉米种植相对容易,产量较高,临朐县农户仍有较强的玉米种植意向;加之该县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全县玉米秸秆需求量大,玉米生产发展相对平稳。据统计,2015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2.71万hm2,总产14.87万t(表1)。

由表1可知,近3年来,临朐县玉米种植面积、产量均呈递减趋势。分析原因主要是现阶段,受国际粮价的冲击,玉米价格持续走低,种植玉米效益相对较低,相当一部分优质粮田改种其他经济作物或转作其他用途;同时,自2013年以来,临朐县遭遇连续干旱等极端天气,严重影响了玉米的生产,导致该县玉米的种植面积减少,总产降低,单产不高。

1.2 品种不断优化

近年来,临朐县农技人员加大了优质玉米良种的引进、推广力度,主推郑单958、浚单20、隆平206、伟科702、金海5号、华良78等优质玉米品种,种植面积达到玉米种植总面积的70%以上,玉米品种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更加合理。

1.3 技术逐步推广

近年来,临朐县在实施粮食高产创建、阳光工程培训等项目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观摩会、田间学校、技术明白纸、网络等方式,重点推广“一增四改”“一防双减”、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适期晚收等关键技术。2015年,辛寨镇谷城千亩方示范田,平均产量达11 653.5 kg/hm2,五井镇万亩方示范田,平均产量达10 686 kg/hm2,这些高产典型有力地带动了周边的种植农户,促进了玉米关键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

存在的问题

2.1 种子市场杂乱,优质专用品种少

种子市场放活,种子经销商多,种子种类繁多,一个门店销售多达10余个品种,全县销售玉米品种数40余个,越区品种、套牌品种不乏存在,购种农民选种能力低,盲目用种现象严重。优质专用型玉米品种少。同时,国外种子充斥种子市场,如先玉335,我国玉米种子市场将受到严重威胁[1]。传统地方老品种被淘汰出局,不利于玉米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2.2 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土壤地力条件差

临朐县农田基础设施配套还不完善,部分设施年久失修,抵御干旱等自然灾害能力弱,特别是山区丘陵旱地 “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现实没有得到根本改观。根据最近一次土壤普查,全县一级耕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5.93%,三级以下耕地却占到55.09%。近年来,土杂肥、农家肥等传统有机肥使用量急剧减少,地力下降明显。

2.3 土地零星分散,栽培管理粗放

临朐人均耕地仅466.67 m2左右,土地以一家一户零星分散种植,留守种田的多是文化素质偏低的妇女和老人,接受新技术能力差,市场意识淡薄,盲从心理严重。农忙季节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农田耕作方式简单粗放,一部分农田基本不投入、不管理。一些偏远山区地块甚至撂荒,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2.4 机械化程度不高,产业化水平低

临朐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2015年,全县玉米机播面积9 333.3 m2,机收面积9 333.3 m2,机械单粒精播仅2 333.33 m2,山区丘陵地块玉米播种、管理、收获、脱粒仍是人工作业。玉米产业化未能在临朐县形成规模,缺少玉米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加工厂零星分布,加工技术落后,加工能力低,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深加工能力不足,附加值低,玉米产业化水平低。玉米机械化程度不高、产业化水平低,制约着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发展对策

3.1 加强监管,适度发展专用玉米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管理行为,严查假冒伪劣种子,净化种子市场,让农民买到放心玉米种子。因地制宜,积极引进、示范、推广高产、优质、高抗玉米品种,适度发展专用玉米,推广高油、高蛋白、高淀粉、饲用玉米品种,促进农民增产增收[2]。

3.2 加大投入,提高玉米生产综合能力

一是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加快丘陵山地以节水抗旱为重点的中低产田综合治理,改善玉米生产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力推广施用优质农家肥、经济绿肥和秸秆还田技术,做到培肥地力,改良土壤。二是加大科技投入,鼓励科技创新,积极完善农技推广、市场信息、专业化服务三大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把科技成果送到农民手中。三是加大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和作业环节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各项粮食生产政策的扶持力度,突出对适宜丘陵山地作业的高效、低耗、节能中小型农业机械扶持力度。四是积极发展、扶持种粮大户和种田能手,注重扶持玉米专业合作社以及玉米行业协会的发展,积极培育和扶持玉米深加工龙头企业,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玉米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3]。

3.3 强化培训和服务,实现玉米生产科技化

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培训体系,健全县、镇、村、户四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建设,通过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三大培训工程”,培育一批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能够合理地运用农业生产新技术、及时把握市场信息的农技人员和新型农民。狠抓玉米各个生产环节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做到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技术措施到田到地,技术要领到户到人,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实现玉米生产科技化,使全县玉米生产健康协调稳步发展[4]。

3.4 加快土地流转,推进玉米产业化

玉米生产 篇5

金堂县农村发展局

(2011年3月25日)

根据市农委2011年双创双建示范工程实施的安排部署,在我县建设5000亩市级玉米高产示范片,为确保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我县将通过创新机制,着力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适度规模经营上有所突破,努力提升我县玉米生产现代化水平。

一、明确创建工作目标和思路

根据市农委的统一部署,今年我县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创新机制,坚持以城乡统筹为指导,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专业合作社为平台,推进粮食规模化经营,努力促进单产提高,通过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玉米示范片实现平均亩产600公斤,攻关田亩产实现800公斤。

二、明确创建工作重点

切实抓好三个工作重点:一要科学选择示范片。综合考虑生产条件、工作基础、技术力量、产业体系等因素,合理确定高产创建示范片。实行集中连片、整体推进。二是细化明确责任区。实行行政人员和技术专家分片包干责任制。建立领导高产创建联系点制度。同时建立技术专家联系片制度,开展专家包片技术指导。基层农技人员建立联系户制度,实行全程跟踪指导服务。通过细化责任,努力形成行政负责人、责任专家、驻点技术人员和 1

示范农户相统一的高产创建服务体系。三要开展好技术服务。要切实加强高产创建示范片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培训到村、社和重点户。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把技术宣传培训到位,落实到生产环节中去。

三、在运行机制上求创新

当前,高产创建作为一项公益性活动,还是以政府主导,利用政策和科技的结合来推进。从长远来看,如何面向市场,利用高产创建这个平台,把农民联合起来,形成产业发展的合力,是摆在当前粮食高产创建示范上的一个重大命题。今年,按照市上的要求,我县将探索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以政府公益性服务为支撑、以专业化产业化开发为方向的高产创建机制,把市场和政策这“两只手”都利用起来,逐步构建高产创建活动的长效机制。

在今年的玉米高产创建活动中,我县将大力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逐步构建起农村新型服务体系。在高产创建活动中,切实加强专业合作社建设,不断拓展服务领域,通过专业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实行关键生产环节统耕统作以及代耕等,通过先进组织方式、运行机制和生产技术模式,实现统一良种供应、统一技术标准,从而大大提高示范片建设质量。指导专业服务机构增加物质装备,提高技术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专业合作社服务质量。

另外,在今年的玉米高产创建中,积极探索通过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经营。充分利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一是促进土地向业主和种粮大户集中,二是促进土地向粮食加工企业集中。促进农民生产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四、在资源整合上求加强

高产创建活动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推广的平台,也是政策支持的平台、资金投入的平台。我县将在强化资源整合上下功夫,为高产创建提供更多支撑。按照主体不变、渠道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把各种资源凝聚到高产创建示范片上来,合力推进。

五、在示范效果上求提升

树立产业的观念,将高产创建活动拓展到产前、产中和产后。在突出抓好产中技术指导服务的同时,围绕高产创建活动目标,着力在产前和产后服务上做文章。产前重点做好良种、优质农资的统供和技术的培训,产后重点是加强订单生产,提高生产效益。

六、技术上求创新

要实现高产目标,必须在技术上不断创新。一是品种选择上选用耐密中大穗,种植4000株以上不倒伏,抗病性强,苗期耐低湿、穗期耐高温的高产新品种,如成单30、川单418号等。

二是实行育苗移栽。推广肥团育苗技术。实行乳苗移栽,亩植4000株以上。三是推广地膜栽培。四是推广配方施肥,增施氮肥。五是搞好病虫专业化防治。

七、强化保障措施。

玉米生产 篇6

经梨树县农业局、小城子镇政府、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梨树县植物保护检疫站、吉林省天禾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小城子镇亲仁村农民协会共同协商,拟在亲仁村建立绿色食品原料玉米生产基地500公顷。为确保基地生产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实施,切实发挥基地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带头作用,有效实现龙头企业带动基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特制定此方案。

一、目的及意义

建立绿色食品原料玉米生产基地,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政府部门推动、农业科技部门支撑,使生产基地在实施生产各项组织、措施等活动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原料生产标准实施生产,切实达到生产程序严谨、生产措施科学、生产过程标准、产品质量上乘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实现绿色玉米原料生产的标准化组织生产、规模化集约经营、产业化形式运作的新型农业模式。达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拉动全县农业生产向农业标准化和现代化生产方向快速迈进。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代农业理念为指导,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以全面振兴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强化科学

管理为手段,努力打造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的,集土地、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方式相互协调统一和具有先进科技水平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促进粮食增产、产品增值、品质优异、农民增效、企业与农民共赢。

三、建设原则

以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生态环境,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为基本原则,强化农田基本建设,强化农业生产过程的管理,强化农业各类投入品的控制,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技术监管到位,相关措施到位。建设生产设施先进、生产技术先进、管理措施先进和产品质量上乘的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

四、建设目标

绿色玉米原料生产基地,总建设面积500公顷,通过对各项生产投入品的控制和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使玉米产品质量经过检验检测完全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与同类产品比较,在产量上要略有降低,预计公顷产量达到11000公斤,比普通产品平均产量低1000公斤,由于产品质量优于普通同类产品,价格可比同类产品每公斤高出0.20元,每公顷可增收1200元,折每亩增收80元。按照基地总面积,总计可增收60万元。通过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田土壤理化性状明显变好,地力明显提高,为当地农业标准化生产作出良好示范。

五、建设规模及内容

1、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500公顷。

2、选用通过省级审定的优良玉米品种。

3、按照绿色食品标准,限量使用化学投入品,包括化肥、农药、除草剂等。

4、制定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按规程组织实施。

5、建立田间生产记录档案。

6、基地实行立牌标示,以供产品求购企业及各方面人士监督。

六、实施措施

1、组织措施

建立由县农业局、小城子镇政府、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吉林省天禾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组成的绿色食品基地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名单如下:

长:陈

副组长:王贵满

贾万刚

成员:冯

杨井武(其他有关人员,包括乡镇副职镇长,农业站长等)

领导小组负责基地生产的落实、基地生产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协调各类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研究和实施有关对基地生产有关投入品的扶持。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基地生产的有关事宜。

成立由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吉林省天禾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相关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指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长:王贵满 副组长:潘巨文

成员:(乡镇农业站技术人员及企业技术人员三到五人即可)

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指导和监管,有关新型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和重要病虫草害的及时防治。

2、技术措施

一是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制定绿色食品基地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二是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田间生产记录档案。三是落实相关技术人员长期深入生产基地进行技术指导。

四是统一组织各类生产资料及投入品的供应,统一对基地生产过程中各项农事操作进行安排和管理,包括作物的种植、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及收获、运输等。

五是产品收获后,由吉林省天禾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统一进行收购及加工。经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后,使用绿色食品标识进行销售。

优质玉米青贮饲料生产 篇7

生产中饲用优质玉米青贮饲料是提高产奶量、产肉量及其品质的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

1玉米青贮饲料的原理

青贮的基本原理是以新鲜的青绿植物为原料,在密闭条件下借助植物表面自然附生的微生物,通过厌氧发酵将植物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转化为乳酸乙酸等有机酸,并使饲料p H值迅速降低,以抑制腐败菌群的生长繁殖。当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大部分微生物停止繁殖。由于乳酸不断累积,随之酸度增强,p H值下降到4.2以下,最后连乳酸菌本身也受到抑制,发酵停止,进而使饲料得以长期保存。

青贮饲料柔软多汁、气味酸甜芳香、适口性好;尤其在枯草季节,家畜能够吃到青绿饲料,自然能够增加采食量。同时还促进消化腺的分泌。大量的饲喂实验表明:青贮饲料可使产奶家畜提高产奶量10%~20%,提升幅度受青贮原料的营养含量及青贮后品质的影响。

2优质玉米青贮饲料的标准

干物质含量:≧30%,淀粉含量:≧2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NDF):≦4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ADF):≦25%,粗蛋白含量:≧7%,综合指标:每吨产奶量、每亩产奶量≧1.45吨。

3优质青贮饲料生产的保证措施

3.1集中连片规模化生产:土地细碎不利于大型机械操作和标准化生产。

3.2土地整理与水利配套: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激光整地、田间无横垄。田间管道影响机械田间作业,喷灌、圈灌、水肥一体化微喷等节水灌溉措施不适合我省平原地区大田生产,地面节水灌溉技术是当前唯一选择。

3.3正确选择农资产品:品种、分级种子、复合肥、高效低毒农药、化控剂。

一个好的青贮玉米品种,一定是全株干物质,产量高、粮食产量高、纤维消化率高,而且适宜生育期,抗倒性、抗旱性、抗病性均表现优良。

优良的青贮玉米品种具备的特点(乳线1/2~3/4时收获);

成熟期:生育期比相应普通玉米品种晚熟7~10天;

生物产量高:当干物质30%以上,鲜重2.6吨以上;

籽粒产量较高:600千克/亩以上;

营养品质较好:淀粉≥25%;NDF≤45%,ADF≤25%;

抗倒性强:适合机械化收获;

抗病性好:丝黑穗病、叶斑病、瘤黑粉、锈病等。

3.4选用高效农机设备: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完美的生产设计靠机械实现。

工作效率高;缩短农事操作时间;便于田间管理;作业效果好;有利于标准生产。比如ORKEL裹包机的应用,几乎无营养流失、很少发霉、无二次发酵、减少建造青贮窖的成本和占地、便于长途运输和商业化生产。

3.5把握几个关键技术。

栽培密度:每亩增加500~1000株,密度过大产生倒伏问题和空杆秃尖。

除草:封地皮和苗后除草相结合。

不能缺水的两个时期:六叶期和扬花期。

配方施肥:增加磷钾肥,增强综合抗性。

注意防治蚜虫:无人机喷洒高效低毒杀虫剂。

收获期:乳线1/2至3/4时收获。

4对“粮改饲”县的建议

改变奶牛养殖的组织方式:牧场+专业化生产农场。

采用多种青贮形式:裹包、地上、香肠式。

建立高标准示范农场:标准化生产、高效智能化机械、2000~3000亩(1000头牛)。

玉米生产 篇8

1.种子处理,科学包衣

玉米种子购回后,用筛子筛选出粒大饱满的种子进行播种。要进行种子处理,用30%克多福种衣剂或生物拌种剂进行包衣,包衣比例1∶60~80,防治黑穗病和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及鼠害。要注意种衣剂的成膜剂不能冻坏,否则会发滞影响播种量,包衣后的种子要避免阳光直晒,一定要晾干后再播种。玉米种子都要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进行照射处理,以提高种子活力,提早发芽出苗,生长健壮,提高产量。

2.抢前抓早,及时整地

要在早春土壤化冻10厘米时进行整地,秋翻地块将土坷垃耢平耙碎,原茬要用根茬粉碎机将根茬打碎还田,然后起成标准垄或130厘米大垄,待土壤10~15厘米地温达到7℃~8℃时即可播种。播后要进行镇压,保证及时出苗。

3.选好品种,适时早播

玉米选择生育日数不超过128天,需有效积温不超过2800℃的品种。最佳播期4月25日~5月5日,中西部地区最迟不能超过5月10日。要充分利用寒尾暖头的有利时机尽早抢前播种。要采用精密播种机进行精量点播,随播随镇压,防止跑墒,影响出苗。一般品种公顷保苗4.5~5.5万株,密植品种公顷保苗6.5~7万株,采用大垄超高产栽培的地块公顷保苗7~7.5万株。

4.增施化肥,合理配方

有条件的地块最好每亩施用1立方米有机肥。化肥每公顷施二铵200公斤,尿素80~100公斤,50%硫酸钾或60%氯化钾100公斤,硫酸锌10~25公斤,追肥尿素200~250公斤,高产品种适当增加施肥量。最好施用包膜温控复合肥,45%包膜温控复合肥每公顷施600公斤,随种肥一次性施入。由于温控肥采用包膜技术,肥料利用率更高,比正常施肥增产幅度更大。

5.病虫草害防治

5.1化学除草 化学封闭除草的地块一定要整平耙细,播种后及时进行封闭除草,每公顷用99%乙草胺1800~2500毫升, 75%噻吩磺隆每公顷30~40克,每公顷喷液量要达到500~800公斤以上。如喷药时有阔叶草出苗,每公顷再加1瓶(500克)2.4-D丁酯进行封闭除草。如遇干旱或春季低温年份,最好进行苗后施药,在玉米3~5叶期每公顷用烟·莠合剂1500~1800毫升,对水250~300公斤叶面喷雾防治。要注意先正达408和先玉335等敏感品种不能用烟嘧磺隆和2.4-D滴丁酯进行苗后除草。

5.2玉米粗缩病 一般3~5叶期易感病 ,表现叶片皱缩,植株矮小,严重的到秋季不结穗,影响产量。防治方法:用玉米粗缩净进行防治,每公顷用量500~1000毫升对水300公斤叶面喷雾;或用2.8%菌毒克病灵悬乳剂防治,将药稀释2000~3000倍进行喷洒,每公顷用药量150~200毫升;或用5%菌毒清防治,稀释成500倍叶面喷雾。

5.3粘虫、蚜虫、玉米螟 粘虫如发生可用联苯菊酯或溴氰菊酯叶面喷洒,稀释倍数2000~3000倍,蚜虫发生用10%吡虫啉,每亩20克对水50公斤(2500倍)喷雾防治。玉米螟用3%辛硫磷颗粒剂防治,于玉米大喇叭口期撒入玉米喇叭口内,每株3~5克。

6.田间管理

6.1查田补栽或移栽 出苗后如缺苗,要利用预备苗或田间多余苗进行坐水补栽或雨后及时移栽。3~4片叶时进行,要将弱苗、病苗、小苗去掉,一次等距定苗。

6.2铲前深松,及时铲趟 出苗后进行铲前深松或铲前趟一犁。于玉米5叶期进行垄沟深松,防寒增温,深度要达到25厘米。没有使用化学除草药剂的,头遍铲趟后,每隔10~12天铲趟一次,做到三铲三趟;使用除草剂的铲趟二遍。

6.3灌水 在玉米拔节、抽雄吐丝期(玉米需水临界期)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

鲜食玉米如何防治玉米螟 篇9

鲜食玉米如何防治玉米螟

鲜食玉米在我省一般都采用扣膜栽培的方法,鲜食玉米和普通大田玉米相比植株长势较旺,玉米螟成虫对其具有趋向性,特别是甜玉米对玉米螟成虫更有诱致力,所以鲜食玉米的玉米螟危害相对较重.在吉林省玉米螟1年发生2代.成虫多在株高0.5米以上的玉米内产卵,孵化后到3龄前的.幼虫,主要集中在幼嫩心叶处危害,4龄以后由心叶向下转移,钻入茎秆或穗轴咬食髓部,破坏植株体内水分、养分的运输,并造成倒折,使粒重降低,一般年份可减产5%~15%.

作 者:苏群山 张兴启  作者单位:松原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刊 名:吉林农业 英文刊名:JILIN NONGYE 年,卷(期):2009 “”(21) 分类号:S4 关键词: 

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篇10

一、市场现状

1.国际市场。国际市场去年7月份玉米价格2578元/吨,而我国销区批发价为2160元/吨,价格如此悬殊,是由于玉米转化为酒精,扩大了玉米的用途,造成玉米短缺。预计全球玉米增产0.5%,而消费增加3.3%。

2.国内市场:国内外玉米每吨差价418元,引起国内玉米价格上涨,同比上涨14.5%。

二、品种选择

1.本地区主栽品种只有10个左右,而市场上出现80余个品种,有假冒伪劣品种存在,要加大整顿工作,种植展示田,从而解决“一物多名现象”。

2.由推广机构出面,建立试验田,某一品种进入本地区,先试验,然后方能示范、推广。

三、密度种植技术

1.玉米实际密度平均只有3500株,每667平方米产达到500千克已是奇迹。

2.玉米理想密度为4000株,但由于春天地温低、种子的芽率低等诸多因素,每667平方米株数难以保证。同时土壤肥力太低,过密单产也难以保证。

四、土壤性状

土壤有机质含量太低,不足1%,近年农民又减少了农家肥的施用量,使土壤有机质成逐年下降之势。今年由于推广了免耕技术,也就是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开始增加,面积虽小,但为改良土壤提供了方向。

五、顶腐病防治

此病在周口地区玉米幼苗时表现黄化,中期很少发病。玉米幼苗黄化后,生长缓慢,减产80%。近年发病面积逐渐增加,已达3335000平方米。今年我们采取多菌灵拌种,深翻,效果很好,明年还要大力推广。

六、疯顶病防治

今年周口地区首次发现此病,其症状为雄穗小花变成玉米小苗,雌穗变成一株较大幼苗。发现之后,我们迅速封杀病株。此病危害较大,明年将加大监测力度。

七、玉米螟防治

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也较大,可以造成减产10%~30%。过去用敌百虫颗粒剂防治,效果较好。

但近几年,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之后,农村弱劳力无力应用此技术。为此,我们从今年开始用杀虫灯诱蛾,用白僵菌封闭玉米秸秆堆,效果非常好,使危害降到5%以内。

八、追肥问题

由于土壤有机质减少,若提高玉米产量农民只好加大化肥施用量,每667平方米施肥量从过去的10千克到现在的20千克,且有逐年加大施肥量之势。

通过调查得知,由于目前施肥技术落后,农民将尿素施到垅台,然后一犁完事,结果有许多化肥没有埋上,尿素转化率最大值只有30%。解决的办法就是深施,深施以后,由于压力增大,尿素就会产生较多氨离子,而减少二氧化碳生成量,从而提高了粮食产量。

通过学习外地农业经验,改进播种方法,增加化肥施用深度,达到10厘米,结果化肥的转化率提高到70%,明年继续推广这个经验。

九、适时收获

玉米生产田间管理技术 篇11

一、苗期的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从播种到拔节所经历的时期称为苗期。这一时期属营养生长阶段, 主要是生根、长叶、分化茎节, 但以根系生长为中心。此期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进根系良好发育, 实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1. 查苗补苗

在玉米播种后, 常因播种质量差、土壤干旱、病虫危害、机械损伤等原因, 造成缺苗。所以, 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查苗, 发现缺苗应立即补苗。

2. 间苗定苗

为了避免幼苗拥挤和相互遮光, 节省土壤养分和水分, 培育壮苗, 玉米出苗后应及时间苗, 适时定苗。特别是点播玉米, 种子集中、苗距小, 间苗早迟与幼苗壮弱有很大关系。

3. 中耕除草与化学除草

玉米是中耕农作物, 需要勤中耕。苗期中耕可以控制地上部生长, 促进地下部生长, 达到壮苗目的。机械中耕时, 特别需要防止压苗。化学除草已在玉米上广泛应用, 除草剂种类很多, 从施用时间上可分为出苗前和出苗后两类。

4. 加强病虫害防治

苗期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和蚜虫、粘虫等地上害虫。可以用毒饵诱杀、喷雾防治、人工捕杀等方法。

二、穗期的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从拔节到抽雄所经历的时期称为穗期。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 植株经历了小喇叭口、大喇叭口、抽雄等生育时期, 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叶、壮秆, 争取穗多、穗大。

1. 去除分蘖

玉米拔节前, 茎秆基部有时会长出分蘖, 分蘖通常不结穗或结穗很小, 且分蘖与主茎争夺养分, 对产量影响很大, 应将分蘖及时拔除。去蘖宜早不宜迟, 去除分蘖时要防止松动根系或将主茎拔起。

2. 中耕培土

玉米穗期要求有充足的养分、水分、光照和氧气。拔节后及时中耕, 能蓄水保墒和消除杂草, 促进根的层数和数量。培土就是把行间的土壤培在玉米根部形成土垄, 能增加表土受光面积及防止倒伏。

3. 施肥

玉米穗期科学施肥, 可保花保粒, 防止叶片早衰, 以满足玉米在生育后期对养分的需求。追肥方法一般在玉米行一侧开沟施肥或穴施, 以速效氮肥为主。

4. 灌溉

穗期气温高, 生长快, 需水量大, 要及时进行灌溉。大喇叭期是玉米的需水临界期, 缺水会造成雌穗小花退化和雄穗花粉败育;严重干旱, 则会造成“卡脖旱”, 抽不出雄穗, 严重影响结实, 甚至绝收。因此, 此期干旱一定要浇水。

5. 防治病虫害

穗期主要防治病害有玉米大、小斑病和瘤黑粉病;虫害主要有玉米螟、粘虫等。主要以药物防治为主, 生物防治为辅。

三、花粒期的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从抽雄到成熟所经历的时期称花粒期。这一时期植株营养生长基本停止, 进入以开花、授粉、籽粒发育、成熟为主的生殖生长阶段, 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保护叶片不受损伤、不早衰, 争取粒多、粒重, 夺取高产。

1. 灌溉与排涝

玉米抽雄后30天内仍处于需水高峰, 因此, 在开花灌浆期间应及时浇水防旱。抽雄后遇涝会使根系早衰, 故应及时排涝。

2. 人工辅助授粉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作物, 且雌雄开花时间常间隔3~5天。在开花授粉期间, 常因高温、干旱无风、密度过大等原因使授粉不良, 造成缺粒秃尖。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是减少缺粒秃尖、增粒增产的有效措施。

3. 加强病虫害防治

玉米花粒期主要害虫是玉米螟, 必须加强防治, 主要是药物防治。

4. 适时收获

黑熊种玉米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感知黑熊的动作及行为,理解画面内容。

2、探索黑熊种玉米的过程以及教师的语言提示,尝试进行排图讲述活动,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小黑熊玩具一个,玉米棒一个。打击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出主题

师:秋天到了,农田里的庄稼丰收了,你知道哪些农作物成熟了?你知道这些庄稼是什么时候播种的吗?种下去要做哪些事情呢?

2、师出示玉米和小熊,一起读有趣的故事。鼓励幼儿自主阅读画面,探索发现存在的问题。

师:看图说说故事里有谁?他在做什么?你觉得故事中黑熊应该怎样种玉米? 幼儿自主阅读,然后与同伴交流。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4、探索正确的排图方法,引导幼儿看图讲述故事。

师:你觉得黑熊重玉米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请个别幼儿上来给图片排出正确的序列。教师提问:

(1)这是什么季节?春天到了,黑熊在地里做什么?(2)每天早上,黑熊到玉米地做什么?,累得怎样了?

(3)这是什么季节?黑熊到玉米地做什么?你觉得他高兴吗?

(4)收获了这么多玉米,黑熊是怎么做的?大家在一起是怎样的表情?

5、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讲述故事。

重点:观察画面,感知黑熊的动作及行为,理解画面内容。

浅谈玉米育种 篇13

玉米最主要的特征是天然异花传粉,天然授粉群体的田间组成处于高度的异质状态,个体的基因型处于高度的杂合状态,这决定了在玉米天然授粉的群体中,株间表现型比较意义不大,必须通过一定的基因型选择过程才能正确地决定取舍。同时,由于个体基因型高度杂合,造成表型选择不可靠,必须对大量个体做测交或后代鉴定,才能确认表型是否真实遗传。由于这些原因,在玉米育种过程中,一般都要经过多代的选择比较才能育成新的自交系或品种。

现代玉米育种的主流是杂种优势育种,基本途径是先选育纯合的亲本自交系,再将亲本自交系杂交,选育出杂种优势强的杂交种。生产上利用的是F1 代的杂种优势。自交系的选育不但要求本身性状优良,还要求配合力高。这就大大提高了育种的难度,延长了育种的周期。不仅如此,自交系的性状同杂交种的性状虽然有关系,但仍然有距离,在杂交种水平上还要对农艺性状进行选择鉴定,同时对主要目标性状的杂种优势水平进行比较,最终育成优良杂交品种[ 1 ]。获得优良的玉米自交系是实现玉米优良杂交品种的基础,生态环境的多元化差异、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基因的不同变异方式以及与环境的互作是玉米育种的遗传学基础。优良亲本自交系的标准

1.1 配合力高

一般配合力高(亲本与杂交种的配合力高);特殊配合力高(亲本与亲本间的配合力高)。

1.2 农艺性状优良

株型好(现选紧凑、半紧凑)生长势强、根系发达,茎秆挺立,果穗不露尖,现选大穗型及耐密株型,生育期适中,吐丝散粉协调。

1.3 适应性强

对纹枯、穗腐、大斑、小斑、青枯、丝黑穗、轿花叶等病具有较强的抗性。现还提出了抗耐瘠、耐寒、耐旱、耐密植、肥料的高效利用等自交系的选育。

1.4 亲缘关系较远

有利于产生强的杂种优势。

1.5 降低生产成本

低成本是种子进入商业竞争的重要条件,是育种工作的成功表现,这就要求母本材料自身产量高,一般要求在7500kg/hm2以上,这样才能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的[2]。选育自交系的方法

选育自交系就是对某些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种质材料个体连续自交和选择,最终获得优良纯系, 再经过配合力的测定育成优良自交系。一般把自交系选育的方法分为常规选育法和其他选育法 以常规选育法为荃础的玉米育种技术又称为常规育种 以其他选育法为基础的育种技术可有多种, 例如, 以单倍体选系法为基础的单倍体育种, 以物理化学诱变为基础的辐射和诱变育种, 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转基因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等。玉米自交系选育的策略

2.1 加强基础材料的研究

积极搜集、整理基础材料,加以研究改良与创新,是解决种质基础狭窄的根本所在。基础材料的选择起点要高、要新。目前辽宁省应用的骨干系很多,如沈137、铁C8605、丹9046、丹598、丹340 等等,一般配合力都比较高,遗传也是相对稳定的,这些骨干系相互改良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要对老优良系谱再选择,如沈5003、铁7922、掖478、掖8112、Mo17 等自交系,他们都含有丰富的优良基因,一般配合力都很好。

2.2 采用复合杂交创造新种质

选择几个骨干系,采用复合杂交的方法组建群体,克服回交转育等方法选系遗传基础狭窄这一弊端,同时又减少用轮回选择方法改良玉米群体的工作量,提高了选育速度和选择效果,丰富了遗传基础,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组建新的群体时,取材要有较多的优良基因频率和较少的不良基因,特别是目标性状要突出,要有特异性,使基因充分重组,创造新的变异。

2.3 配合力的早代测定

要以自身繁殖产量高、优质、多抗、耐密和综合性状优良为标准进行自交系选育。在选育过程中要加大选择压力,密植或人工抗病接种。但是最重要看配合力,选择高配合力的材料为基础材料,后代出现高配合力的频率加大,选择果穗、籽粒、行粒数和穗粒数等产量性状越大越好,越多越好。一般配合力是基因的累加作用,即加性效应,是可以稳定遗传的,配合力应早代测定,一般选在S4 代自交系基本稳定为宜,一般选3-4 个了解特征特性的骨干系作为测验种,例如用丹340、瓦138、丹598 等父本系来测定母本系的一般配合力,测定一般配合力后,用其它的父本系进行轮配,测定特殊配合力,这样测选结合,有的放矢,加快了自交系选育。

2.4 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

分子标记和基因工程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常规育种中的应用。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无论对主效基因还是整个基因工程选择,都会事半功倍。目前,抗病育种与抗虫育种已经大量开展,通过回交改良的办法,将抗病、抗虫基因导入优良自交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断学习并运用先进育种技术,提高自

身选育水平,是适应越来越高生产水平的必要条件。玉米育种手段的创新与运用,将成为选育突破性优良自交系和杂交种的有效途径之一。

2.5 采用1 加2 选系法(即一个冬季在海南加两个世代)

春季在本地种一个世代,冬季在海南连续加两个世代是玉米自交系的一种快速稳定有效的选育方法。这种方法缩短了选系年限,加速了对新优种质的改良利用, 提高了育种效率。目前被很多玉米育种者采用。由于此法的稳定年限缩短,能加快利用国内外最新、最优种质资源或杂交模式,使选出材料配出的新组合属于市场上最新杂优组合模式,增强了竞争力。可充分利用有效育种时间,节省育种经费,节省人力、物力,与常规南繁工作时间上无冲突,不妨碍常规南繁活动,增强南繁工作的效率和保证系数。海南二季主要应放在基础材料重组、自交和S1、S2、S3几个世代材料的选择上,S4 代尽量放到本地和海南一季播种及测交。在加快选育新材料时,同步加快组合鉴定试验的步伐,选材与试验同步进行是加快育种速度的必不可少的配套措施[3]。

3.选育自交系的方法。

(1)常规选育法。这种选育方法就是在一个分离的原始群体中选择个体自交系,经若干世代按目测自交选择之后,进行配合力的测定,最终选出优良的自交系。常规选系法的问题是早期入选的规模很难界定。目前,有的育种者在早期世代不分穗行种植,而是将入选的果穗的等量混合种植,到晚代才严格选择单株种成穗行,进行配合力测定。这种方法有效地增加了入选基因型的数目,同时增加了对单株的选择压力,可能对提高抗性和获得目标基因型有帮助。在育种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常规选育法,更多地依靠育种者的经验。

(2)单倍体选系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自然或人工的诱发、培育的单倍体植株经过人工的染色体加倍或自然加倍获得纯合的二倍体,然后再从中选育优良的单株,成为自交系。单倍体育种一般只需两年就能获得纯合的自交系,比常规方法缩短了育种的周期,对育种家有很大的吸引力。不过,单倍体选育省略了大田选择的步骤,对诸如抗性等性状通常还要进行加倍的选择[4]。

(3)辐射与化学诱变选系法。辐射诱变选系法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辐射能量甚至宇宙射线诱发染色体产生结构变异或等位基因突变,根据表型变异选择有用的个体育成自交系。此种方法的诱变机理主要以损伤恢复,在恢复过程中发现有利的变异,因而在选择原始材料上要兼顾遗传基础丰富和抗损伤能力强,在选系过程中要注意淘汰各种畸形株和不利变异,选择突变性状明显的健康的植株。这种方法近年来被有些人移植为航天育种或太空育种。

(4)分子选系法。所谓分子选系法是在D N A 水平上开展的自交系选育,包括转基因选系法和分子标记辅助选系法。转基因选系就是借助遗传转化技术,将一些其他动植物有利的外源基因导入自交系或杂交种内,育成有外源基因控制性状的优良自交系,这种方法对于改造玉米基因库中不具备的某些目标性状是致关重要的。分子标记辅助选系是首先对某些优良基因确定的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然后以这些分子标记为间接选择性状对目标性状进行选择,最后育成优良自交系。

(5)自交系的改良。某些自交系在育成后发现有些必须克服的缺点,有些自交系在应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某些重要的性状发生退化,或发生了新的病害生理小种的侵染,或者不适应新的推广区域的环境,这时解决问题的捷径是对原有自交系的个别性状进行改造,育成新的改良系。改良自交系最常用的方法是回交转育法。回交转育法就是以被改良的自交系为轮回亲本,以目的基因供体亲本为非轮回亲本,经过5 代以上的回交改良和1~2 代的自交稳定后,就可以育成新的改良自交系。回交效果的好坏同目标性状的遗传方式有关,一般回交法对简单性状或单基因控制的性状以及细胞质遗传性状最有效,对复杂性状效果差。回交法在选择供体亲本时要注意主要的目标性状不要有连锁累赘,还要注意选择具有相同杂种优势取向的优良自交系,防止改良了原有的不良性状又带来了新的不良性状,以及造成配合力下降等问题发生。回交后代也应该进行配合力测定,在不同的秭妹系中选择配合力高的应用[5]。杂交种的选育

4.1 杂交种的自交系选育

自交系的选育已经为杂交种选育提供了大量资料和信息。在应用优良自交系选育杂交种之前,需要对所使用的亲本有较详细的了解,并遵照某些原则在亲本间组配。亲缘关系远,地理差异大,例如采用国外系×国内系的组配模式已经被国内育种家广泛认识;类型有差异,性状要互补,类型间的差异通常反应了基因型的差异,性状互补更加重要,特别是重要的抗性性状,至少在亲本之一中要存在;农艺性状和种子生产性能好,这对于新杂交种的应用极为重要;配合力要高,这是最基本的条件之一,特别是产量性状的配合力要高。

4.2 杂交种的选育技术简单

单交种的组配除了育种者根据自己的经验选配亲本之外,通常采用最多的方法有2 种:一是轮配法,单交组合数=P(P-1)/2,其中的P 为亲本数;二是骨干系法,单交组合数=M×N,即将自交系分为M、N 2 组。在组间做可能的杂交,其中一组为骨干自交系组成,另一组为新自交系组成。这种方法通常最为有效[6]。

参考文献:

[ 1 ] 牛虹宇.玉米育种特点及选育方法.养殖技术顾问,Technical Advisor for Animal Husbandry,2010年 08期

[ 2 ] 陈桂兰,阳康春,蒙月群等.浅谈玉米育种技术.2011年第02期(总第252期)吉林农业,JILIN AGRICULTURALNO.02,2011(CumulativetyNO.252)

[ 3 ] 丁兰英.浅谈玉米育种中自交系选育.农业科技通讯,Bulleti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年 12期

[ 4 ] 张志军,岳尧海,王敏,张洪伟,刘文国等.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概述.辽宁农业科学,2011(1): 46 ~ 51 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文章编号: 1002 - 1728(2011)01 - 0046 - 03

[ 5 ] 孙敬华.浅谈玉米育种的途径及方法.中国农业信息,China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2006年 04期

上一篇:三人英语搞笑小短剧下一篇:深圳体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