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艺术精神

2024-07-15

中国画艺术精神(精选9篇)

中国画艺术精神 篇1

传统声乐艺术中的形其实指的就是身体,神指的是精神(某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心理)。关于声乐艺术的二度创作主要是为了连接音乐作品与音乐欣赏者之间的桥梁。传统声乐传递给听众的情感与听众能接受的程度,在不同的声乐表演、器乐以及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中存在不同的差异。

一、传统声乐艺术中关于“形”的分析

传统声乐艺术主要依靠“形”来反映客观、抽象的道理, 也可以说是传统声乐艺术均是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的。声乐中的“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形” 分为文艺、审美所包含的所有对象,具有复杂性。 “形” 也可以称作“形象”:1. 形状和相貌。2. 在美学意义上,是一种对艺术家思想感情表现的手段。狭义上讲,“形”主要是指人的视觉可以直接接受对象,相对于广义上的意思相对较简单。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主要是在自然的环境下形成的,没有丝毫虚假的成分,具有“土生土长”的音乐特性, 跟其他音乐相比较显得甚是贴切,深受人们的喜爱。正是民族音乐“土生土长”具有这样的优势,同时也给民族音乐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受环境的影响民族音乐产生,适应着当地环境的发展。

二、传统声乐艺术中关于“神”的分析

(一)“神”是“形”的主宰者,在音乐艺术创作、审美活动过程中表现为:1. 客观事物的内在精神。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气质,既拥有外在的形态也拥有内部的神髓,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不能单单只顾物体表面的特征,还必须注意事物内在的“精神”,两者相结合,达到最佳效果。2.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于事物所产生的内在精神思维活动,比如,对事物的认知、感应以及对事物的美好想象等,也就是说在主体与事物相结合所产生精神光辉,因此创造出内涵丰富的“神似”精神。

(二)“神似”是一种审美感知的最高状态,具有丰富、 自由的想象力,是艺术家用来面对事物时内心所产生的主观思想,促使艺术家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对其加以创新,形成客观事物“艺术化”,使主体与客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

(三)“神似”的本质是“传神”,也可以说是“传情”, 因此,形与神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声与情之间的关系,以此在歌唱中发挥自己主宰的作用。歌唱主要是对音乐进行创造性的改造,把我一定的歌唱技巧,利用歌唱的形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根据自己充足的想象力及物质本身的象征增加音乐的魅力,以此把欣赏者的心理想法转移到“神”上,在一定程度增加音乐中“神”的深度等。

三、传统声乐艺术的“形”、“神”合二为一

(一)音乐与人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人们赋予音乐多少情感,它们就会归还给你多少情感,无论喜怒哀乐均是如此。“道”学在传统的声乐具有重要的作用,“道”其实就是“有”、“无”、“形”和“神”的总体,在古代“道” 是诸多音乐家追求以音乐形式传达无法言语表达的情感及自然浑然天成的天籁之音等境界为目标。“道”是老子的重要哲学思想,本质上称为美学思想,在现在美学鉴赏或者音乐艺术的创作中被广泛应用,是目前我国文学与艺术针对审美活动以及艺术创作的必须遵循的原则。“道”以自然无为的思想主宰着宇宙间一切事物所进行的活动,对人类进行音乐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老子思想中的“道” 实质上就是人道,进一步讲人道又是人文思想。

(二)传统声乐的“形神合一”,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素养。比如历史故事“庖丁解牛”,生动的描述了高度熟练的剖解技巧达到的自由境界。坚持以“意”为帅,寻求“意”、 “法”相结合,实现高度统一。就如画家石涛曾经说过的“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由此可见,技术运用必须进行具体,独特、创新的艺术构思。

(三)声乐艺术家,必须具备高能力的表现技术,否则对现实再胸有成竹也无法较好的表现,成为艺术家的路途受到阻碍,因此,艺术家的形神合一就成为声乐文艺创作的“艺术哲学”。一定程度上讲,想要成为艺术家必须坚持主客统一、心物相往,从创作中获得乐趣, 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声乐表演艺术家,必须具备高超的悟性、熟练的掌握声音技巧, 就可以促使音乐表现“声情并茂”、“形神合一”,此外, 还需要对事物进行细心观察与对事物的认知,加强学习,实现主体技法与客体形态相互惠。

传统的声乐艺术具有不同的种类,且这些不同类型的声乐艺术又各自散发着专属自己的形式美,形式美的运用中, 要针对其规律,有技巧的掌握运用,以此来实现“形神合一” 的音乐境界。

摘要:我国传统的声乐艺术在音乐上占据主导地位。传统的声乐艺术的核心是注重“形”与“神”的结合,形神兼备是适应舞台艺术发展表演规律的除此之外,还坚持“言”、“形”、“神”,同在的审美原则,这不仅要求注重内在的情感,还要追求外在的形美(形式美),形成“形”、“神”相互存在辩证原则,为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塑造独特的音乐风貌。

关键词:传统声乐,美学,教学,形神合一

走进神玉艺术馆 篇2

神玉艺术馆正是以玉为载体,通过弘扬玉文化,以推动民族文化的复兴。神玉艺术馆珍藏了历代的玉器艺术珍品,其中不乏绝世之作、传世之作、震撼之作,它们记载着华夏八千年的沧桑、闪耀着圣哲智慧的光芒、凝聚着艺术大师的心血、体现着真善美的底蕴、启迪着如何获得如玉人生。

雪中送炭,内藏深意的玉器珍品

在众多的玉器珍玩中为什么偏偏选择“雪中送炭”作为神玉艺术馆馆标?面对记者的提问,神玉天使娓娓道来。

“雪中送炭”的典故来源于楚怀王,相传在战国时,冬天下起大雪,楚怀王点上炉火穿上皮袄还觉得寒冷,他下令给全国的贫苦百姓送去取暖的木炭。楚怀王居庙堂而怀天下,处仁爱而利民众。

这是一件慈禧太后当年的珍玩,清代匠人利用绺裂的走向顺势雕刻,老者手持皮鞭,驾车行进在凛冽的寒风中。“雪中送炭”本身弘扬的是一种大美,这个作品构思之巧妙,雕工之精细,寓意之美好,从艺术价值来说是巧夺天工;但大美背后弘扬的是一种大爱,助人为乐,雪中送炭;大爱的基因是大善;大善的底蕴是大德,大德的最高境界是大道,以极高的艺术价值把大德、大道、大善、大爱、大美完全覆盖,使人性与自然灵性和谐统一,从而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形载体,实现了艺术和精神的永恒。

神玉艺术馆,一部用心去阅读的史书

神玉的每一件藏品都能体现出一个时代的人文情怀,走进展馆,就像走进一部深厚而沉静的史书,而你只有用心去阅读,才能够感知中华悠久的礼乐文明、君子风范和天地人和的普世价值。

“大象无形”“老子出关”“悟道”“雪中送炭”“归去来兮”“松下问童子”,每一件藏品,都是量料施工、因材施艺,构思巧妙,雕工精细,寓意美好,无与伦比。这些藏品在弘扬一种文化,传承一种文明,寄托一种情感,表达一种思想,体现一种精神,都是高度地将文化与文明融合在一起的艺术珍品。

一进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七件馆藏重器组成的神玉“长寿之路”。“布袋和尚”教人以宽广的胸怀,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于是有了第二件展品“雪中送炭”;当我们推己及人,做了善事之后得道、积福,你也就慢慢的平步青云,步步高升了,成就了第三件作品“步步登高”;当拥有了权力和金钱之后,你会开始思考生命价值和意义又到底是什么——人拥有的越多越会迷失,于是便有了第四件展品“松下问童子”的问道过程,但人还要有自悟与反思,因此第五件展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不言而喻;当大彻大悟后,就成就了“归去来兮”的平常心,而人生最后的境界则是看破、放下、回归。这里每件艺术品都有它自己特殊的人文精神,其所代表的含义也是对如玉人生的解读。

玉之礼,构建华夏玉文化独特的内涵

玉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解的情结。古往今来还没有哪一种物质的器具能像玉那样得到人们高度的关注,世界上也没有哪个国家和民族对玉倾注了如此无比深广的感情。

玉乃石之美者,自从原始初民稚拙地打制石器过程中,惊喜地发现这些晶莹异彩的美石并深深地爱上它的那时起,千百年来,人们顶礼膜拜神灵、占卜问卦上苍、乞求风调雨顺、祭祀加冕、求医问药、婚配嫁娶、丧葬出殡……玉无处不在。

先民们用玉、爱玉、敬玉、佩玉、赏玉,甚至以玉比德,赋予玉神圣的礼仪功能。玉所具有的精神产品的特殊性使它与一般的陶器、木器、石器、铜器等生活生产器具区分开来,因此玉既是一种实用品,又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一种精神产品,形成了中国历史悠久形态鲜明的玉文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玉又加载进了精神的要素,最终构建起华夏玉文化独特的内涵。

玉之神,成就传统文化中鲜明的艺术符号

关于玉,曾经有这样一个典故。

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恶!赐!是何言也!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缜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桡,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

孔子继承并发扬了西周以来托事于物的思想传统,从道德和审美观念出发也赋予玉许多美德,将玉器人格化、道德化,发表了儒家对于玉的认识和看法,强调玉的可贵不在外在的美,而在其内涵与人的精神世界彼此相通。

孔子及其门徒把玉所具有的坚硬的质地、温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而近似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等特点,理性地比喻为人的“仁、义、礼、智、信”,并将之视为德行操守的象征,为人处世的标准,君子修身所要追求的目标,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当温润如美玉。不惟儒家如此,其他诸子也有取譬于玉的传统。

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感知晶莹润泽的玉,联想到风物的美好、人物的品格,直至上升到君子德行操守的标准。玉也由天下至美之物,发展到万有通灵之神、人间至贵之宝,是美德的化身。玉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独具人文象征意义和审美意义,成就传统文化中鲜明的艺术符号。

和氏之璧,是在讴歌我们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完璧归赵,颂扬的是一种玉的精神,是人类恪守信约的美德和舍生取义的情操;“玉不琢不成器”,这句话已超越咏物范围,而成了造就人才的箴言;“化干戈为玉帛”,玉是和平的象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正是玉美的“人化”,而“黄金有价玉无价”,更是象征高尚的人格,君子的气节,优秀的品德,以及生活的理想。每一件玉器所讲述的故事,蕴含的哲理,讴歌的精神,以其人文之美净化和升华着人的灵魂。

中国画艺术精神 篇3

一、何谓“物化”

提及“物化”, 中国大众津津乐道:梁山伯、祝英台变成双双飞舞的蝴蝶;贾仲卿、刘兰芝变成一同归去的孔雀;蟒蛇变成美丽忠贞的白娘子;狐狸变成知恩图报的小翠;还有《封神榜》、《天仙配》、《西游记》、《聊斋》、《济公》 等小说与影视剧中都有很多人与物、物与物互相变化的例子。 可见, 中国具有悠久丰富的“物化”艺术传统。那么, 究竟何谓“物化”?

顾名思义, 指涉的是人与对象的关系。 这一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老子, 《道德经》16章中有云:“致虚极, 守静笃, 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 是谓复命。 ”言下之意即在排除一切私欲杂念的精神澄明境界中, 人可以与道冥合, 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与老子一脉相承的庄子在《齐物论》中写道:“昔者庄周梦为蝴蝶, 栩栩然蝴蝶也。 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 俄然觉, 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 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这是中国传统文论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物化”概念。《齐物论》是庄子思想的核心篇章, 其要义为“齐物”, 可见“物化”理论的最终指向, 与“齐物”一致。表面上, “蝶梦”是庄周与蝴蝶的互化, 实质寄寓的是哲学家庄子对人与对象关系诗性的浪漫主义思考, 彰显一种“物我界限消解, 万物融化为一” 的高度自由状态。 徐复观先生曾这样评价:“《庄子》一书, 对于自我与世界的关系, 皆可用物化、物忘的观念加以贯通 (1) 。 ”可见“物化”概念在庄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它与庄子思想一起对后世造成深刻影响。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徒弟向师傅学习画竹, 待到自认为可以“出师”之时, 师傅却认为仅仅像而已, 很不满意。徒弟发愤图强, 到竹林专门研习, 时隔很久, 不见回来, 师傅前去探望, 却不见画纸、画笔, 只见徒弟正在林中随着摇曳风中的竹子一起跳舞。 师傅认为, 徒弟画竹达到了最高境界。 虽为故事, 足以见出中国艺术对人与对象合二为一的美学理想与追求。 庄子借木工庆之口称之为“以天合天”, 庆制作鐻钟之前, “必齐以静心”, 做到“在头脑中排除一切赏罚得失、富贵贫贱、是非好恶等世俗观念的干扰, 甚至本人的生活与身体存在也置之度外” (2) , 最终“以天合天”, 达到“见者惊犹鬼神”的艺术效果。 宋代文豪苏轼在《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中提出的“身与竹化”命题, 是对庄子“物化”思想的直接继承与创造性发展。 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中直接指出, “其身与竹化”的物化, 最是艺术上的关键。无论对于学画的徒弟、画竹的文与可, 还是木工庆, 或“见竹不见人……嗒然遗其身”, 或“忘吾有四肢形体”, “身”都不复存在, 与竹、与鐻融合, 即人与对象合二为一。 无疑, 在人与对象关系的观照上, “物化” 观念体现了自承老庄以来的积极浪漫主义特色。

希尔斯在《论传统》中认为, “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伟大, 在于其作品覆盖影响范围的普遍有效性, 这里的“范围”具有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意义。同样, 伟大的理论也是如此。“物化”理论滥觞于先秦, 今天依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之于理论研究, 它蕴含的自由、平等、和谐、共生之类的思想内涵既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又与当代世界生态文明研究学者思考的关键词不谋而合; 之于传统艺术实践, “物化” 理论对人与对象关系的诗意观照凝练成为中国艺术创造特有的艺术精神与美学追求; 之于现代影视艺术实践, “物化”集中体现于神魔影视剧艺术创作与审美中。 它是中国神魔电视剧的共有现象, 塑造了“奇幻美”的视觉艺术特色, 彰显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内在美学精神。

二、奇幻美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 …此之谓物化”, “物化”思想最为表层的一面体现为人与物、物与物的互相转化。 这一表层意义也是“物化”理论在中国艺术实践中形式上的典型特征。 《西游记》“石猴出世”, 《红楼梦》“顽石”化“宝玉”, 还有《梁祝》、《孔雀东南飞》、《白蛇传》及《济公》、《聊斋 》等小说与影视剧中很多人与物、物与物互相变化的现象。 它们赋予艺术作品“奇幻”的形式美。

幔亭过客在《西游记》题词中有“文不幻不文”, 强调了神魔小说“幻”的基本艺术特征, 这里的“幻”, 既是虚幻, 又是奇异、变幻。 如果说“幻文”是神魔小说艺术特色的根源之一 (3) , “物化”则是神魔电视剧艺术特色的根源之一, 它是构成 “奇幻美”的基本要素。“物化”是神魔电视剧共有的美学现象, 可以说没有“物化”, 就没有神魔电视剧。 国内最早也最经典的六小龄童版《西游记》如此, 后来的《聊斋》、《天仙配》、张纪中版《西游记》同样如此, 都继承了庄子以来的浪漫主义“物化”艺术传统, 给受众以奇异、美妙的视觉审美感受。

以新近的《古剑奇谭》为例, 争议颇多, 收视率却居高不下, 甚至被公认为2014年暑期“现象级”电视剧。 探讨其火热的原因, “物化”现象功不可没。综观《古剑奇谭》, 充满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化。如凤来琴、太子长琴、百里屠苏、欧阳少恭、焚寂剑之间, 水虺、应龙、悭臾之间及襄玲与狐狸、红玉与古剑之间, 无不存在相互的融合与变化。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 一部好的艺术作品既要符合大众的审美期待, 又要超越大众的审美期待, 这样才能维持作品与大众的良性互动。《古剑奇谭》对“情”的诠释契合了中国这一传统人情社会普罗大众的审美心理, 真挚的友情、美好的亲情及感天动地的爱情, 这些被美化的人之“常情”, 既赋予作品以鲜活性, 更增强大众与作品的亲近感, 促进艺术共鸣的发生。 相比于此, “物化”现象则以对大众日常“视界”的超越, 给观众以新奇的心理体验与视觉感受, 收到艺术陌生化的审美效果。 比如, 当襄玲因救兰生而大伤元气, 不时漏出狐狸尾巴与耳朵时, 观众定会觉得惊奇, 自然会倍加关注襄玲与兰生之间恋情的发展。再如, 电视剧开头:“太古时代, 火神祝融置凤来琴, 托请女娲为琴赋灵, 取名为太子长琴……长琴不甘为剑, 一半仙灵挣脱而出, 逃离中皇山……”凤来琴、太子长琴、百里屠苏、欧阳少恭乃至焚寂剑之间, 都本为一体, 百里屠苏、欧阳少恭各自占据他们的前世原身太子长琴的一半仙灵, 因此又被称为“琴心”、“剑魄”。 剧中, 很难将他们之间绝对区分开来, 互相包含彼此, 给人以原始混沌之感, 而这也是上古神话的基本特点。 《古剑奇谭》故事原型正是建构在神话基础之上。 如太子长琴, 剧中描述“温和沉静, 喜爱在榣山, 奏乐怡情”, 《山海经》中则有记载:“有榣山。 其上有人, 号曰太子长琴。 颛顼生老童, 老童生祝融, 祝融生太子长琴, 是处榣山, 始作乐风。 ”此外, 巫咸、夔牛、九尾狐、青丘之国、应龙、烛龙、凤凰及蓬莱山等元素, 都可在《山海经》中找到出处。 晋郭璞在《〈山海经〉序》中曾道:“世之览《山海经》者, 皆以其闳诞迂夸, 多奇怪俶傥之言。 ”神话故事本身就具有奇幻的因子。 传统神话中文字的 “闳诞迂夸”、“奇怪俶傥”在影视艺术中, 则呈现为具体可视的“物化”艺术现象。即“幻文”转化为“奇幻”, 呈现为“物化”, 进而才有悭臾或以人形, 或以水虺, 或以应龙的形象, 百里屠苏与欧阳少恭或以人形, 或以凤凰的形象, 幻化出现于剧中。 它们带给受众的视觉感受无疑是超出日常审美的, 如果说神话原型呼应着中国大众遥远的“集体无意识”的话, “物化”现象则就着现代影视技术的东风, 牢牢抓住观众的视线, 成为维持受众“追剧”的动力之一。正是这些“物化”现象, 使作品在上古神话原型的基础上更充满“奇幻”美, 大增“看点”。

综上, 之于神魔电视剧, “奇幻美”是基本艺术特色, “物化”既是不可或缺的美学现象, 又是营造“奇幻美”的重要元素。

三、积极浪漫主义

相比较而言, “物化”现象营造的“奇幻美”是中国神魔剧在视觉上的艺术特色, 积极浪漫主义则是中国神魔剧在精神内核上具有的美学品质。 换言之, “物化”既表现为一种美学现象, 又积淀为一种艺术精神。

西方也有“物化”一词, 着眼点同样是人与对象的关系, 最终价值追求是精神的自由, 但美学内涵与中国“物化”迥异。 主要指一种物质对个人在精神上造成毁灭的现象, 是对自由人状态的“异化”。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将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思想概括为“反物化”, 并专门列“物化现象”章节, 明确提出“物化”理论。 可见,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物化”的基本态度是“批判”, 卢卡奇晚年在《审美特性》中希冀以审美、艺术突破“物化”, 达到人的自由状态。 虽然以卢卡奇为代表的西方“物化”理论与庄子为代表的中国“物化”理论在出发点与最终价值取向上基本一致, 但很明显, 此“物化”, 非彼“物化”, 它们是在两个完全不同文化语境中诞生的思想观念。 中西方对“物化”内涵的不同理解体现在相应艺术创作与审美评判中, 兹以人与物关系为例。

“蝶梦”是庄子 “物化”思想最形象的比喻, 蕴含了人与对象、人与自然、肉体与精神最完满的统一。 它在中国艺术史上形成了源远流长的美学传统, 如经典的“梁祝化蝶”。 祝英台跳入裂开的坟墓, 从人的生命角度来讲, 是死亡, 但从宇宙的生命角度来讲, 又无所谓死亡。 所以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接受者都从内心深处自然认同祝英台与梁山伯的 “新生”, 看到紧紧相随、翩翩飞舞的蝴蝶, 大众所有遗憾与痛感一扫而空。 人与蝴蝶完满地统一在对爱情自由的精神追求中, 这里延续的正是“蝶梦”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精神。 “梁祝化蝶”, 虚幻却美丽, 充满诗意与浪漫, 寄寓着广大艺术创作者与受众对自由、忠贞、永恒爱情的无限向往与坚定追求。 “蝶梦”故事中包含的人与自然、对象之间的自由、平等、和谐、共生等价值理念已深深渗透进中国人的精神结构之中, 人与物之间既然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 其相互转化才可能变得美好, 甚至是一种超脱或升华。 如果说庄子是诗性、浪漫的话, 卢卡奇则是冷静、客观的;庄子处, “物化”代表着高度自由的状态, 卢卡奇处, “物化”则是通向自由的阻碍。 鉴于此, 西方建立的主要是对“物化”的批判体系。 体现于艺术实践, 同样是人向物的转化, 艺术理想大为不同, 可以说是“形”相似, “志”迥异。 如卡夫卡小说《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变成甲虫, 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中的查理呈现的“物性”, 格林童话《小公主与天鹅王子》 中的王子被变成天鹅……或是批判, 或是诅咒, 无论肉身的, 还是精神的, 通常趋向一种堕落或“异化”, 其中体现的人与对象、人与世界的关系无疑与马克思、卢卡奇“物化”思想异曲同工。 相比于中国“天人合一”哲学基本精神化育下的古典“物化”美学观, 西方视域的“物化”是“主客二分”哲学基本精神主导下的现代理论术语。 它继承着希腊以来西方文化中浓厚的“主体性”精神, 包含着人与自然、对象万物的对立与冲突, 人就是人, 物就是物, 人的价值高于物, 人向物的转化自然被作为主体的人本能拒斥, 因而在艺术实践中呈现为一种“异化”性质。

就中国神魔电视剧而言, “物化”现象在赋予神魔电视剧奇幻艺术魅力的同时, 也成就了其生动、鲜明的积极浪漫主义特色。《古剑奇谭》结局处, 屠苏散灵, 晴雪为爱找寻、守候, 受众“泪奔”的同时, 强烈呼唤续集。 可见, 大众内心深处, 是相信屠苏的“灵”实际上无处不在, 而且某刻定会出现在某个地方, 正如剧终定格: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这里承继的正是“庄子式”积极浪漫主义艺术传统。 再如《西游记》的审美接受, 唐僧师徒赴西天取经, 中国大众很少会想到, 一个和尚带着一个妖怪、一个猴子、一条龙和一只猪。 我们往往不由自主地消弭了人与动物的绝对界限:聪明冲动的孙悟空, 好吃懒做的猪八戒, 憨厚稳重的沙和尚, 任劳任怨的小白龙。 人与动物甚至妖怪之间, 生命意义上是平等的, 互相转化极其自然, 因此唐僧师徒一行在中国大众的审美视野中, 几乎没有人与动物、人与妖怪的区别。 再看网上广为流传的一个瑞典中学教师给学生介绍中国 《西游记》时的大致说法:一个中国和尚去西方探险的经历, 他骑着一匹白色的马, 带着一位名为沙僧的仆人, 为了打发旅途的寂寞, 还带了只宠物猴和一头宠物猪上路。 这样的解读令人啼笑皆非, 但在西方的主体性思维中又极为正常。 和尚就是和尚、猴子就是猴子、猪就是猪, 人与动物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与等级, 更不可能合二为一。此外, 从《西游记》在西方常见的译名也可见出端倪。 我们或许可以接受 《西游记》的英译本名为Record of a Journey to the West, 但不怎么能接受Monkey, 因为在我们的理解中, 孙悟空根本不能代表《西游记》整个作品, “猴”更不能。显而易见, 在西方受众的读解中, 存在着鲜明的人与动物、人与对象的二分性, 体现了一种冷静、客观的现实主义文化传统。 这种对人与对象关系认识的不同, 从根本上言是思维方式的差异, 有着各自深刻的文化根源。 可以说, 中国艺术中类似“梁祝”题材的艺术处理与唐僧师徒形象的审美评判只能诞生于有着久远“物化”传统的中国文化土壤, 也最能为中国审美文化传统中的艺术创作者与普罗大众心领神会。 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的, 之所以是中国人, “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 (4) 。“庄周梦蝶”寓含的艺术精神已成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积淀,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今天的人们。

究其根本, 中国哲学是“一”的哲学, 庄子称此境界为“物化”, “蝶梦”是其最生动的比喻。 “万物一也”、“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如是说。人与动物, 寄生瘤与身体, 乃至神奇与臭腐、生与死都是同一的,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也就没有厚此薄彼、情感好恶之说 (参见《知北游》、《至乐》) 。浸润于这样的哲学、美学传统, 思维如斯, 艺术创作、审美中的“物化”现象自然获得认同, 更代表着对自由、美好的无限向往和追求。相比于中国的“天人合一”, 西方哲学可称为“主客二分”, 是“二”的哲学, 把人的价值置于万物之上。 人是“万物的尺度”、“万物的灵长”、“会思考的芦苇”及“我思故我在”, 无不宣扬人相比于物的优势与高贵。 对于自然, 追求像人的生成, 对美的判断当然以人为标准, 这就形成了西方迥异于中国对人与物关系相关话题的艺术处理与审美判断, 也成就了奇幻、浪漫的中国神魔电视剧。

诞生于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中西“物化”观或许无所谓优劣之分, 但“讲清楚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 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 (5) 是当务之急。 唯其如此, 才能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视像时代现代性转化的探讨, 促进中国神魔电视剧品牌化建设, 实现艺术理论与创作实践的良性互动。

注释

1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7:76.

2 凌继尧.中国艺术批评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38.

3 冯汝常.幻文:神魔小说特色的根源之一.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02.

4 2014年5月4日, 习近平北京大学讲话.

中国神翼,统治世界 篇4

事实上,在决赛开始之前,舆论就已经一边倒地认为Wings将拿到冠军。在TI6上,Wings用他们独一无二的打法征服了所有的队伍与观众,他们的夺冠历程堪称一部传奇,也是今年最励志的电竞奇迹。

“只要不被一轮就行”

“我们很早就来到美国了。”Wings领队仔仔告诉本刊记者。7月中旬,来到美国参加TS5的Wings,用“野路子”彻底惊艳了世人。

面对当时公认的世界最强战队OG,他们以3:1轻取对手夺冠。相比于结果,这场比赛的过程更值得大书特书:在四场比赛中,Wings拿出了20个不同的英雄,用四套完全不同的体系战胜OG,Wings的胜利绝对实至名归。

夺冠之后,距离TI6只剩下不到两周的时间,俱乐部和队员们决定不再回国,留在美国备战。“来回的飞行加上时差的问题,对我们状态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大,所以就决定留在美国备战。而且国外战队也有不少会留在美国备战,领队也联系到了他们,可以进行正常的训练。”跳刀跳刀丶告诉本刊记者。“当时我们租了一个Airbnb,七八个人住在一起,白天训练,吃完饭后大家散散步,晚上聊聊天,感觉心态很好,并没有觉得有多么紧张。”

“在TS5赢了之后,我们还在两位当地粉丝的带领下去洛杉矶环球影城逛了一圈,那天我们大家都玩得非常开心。”y丶笑着说。

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Wings开始了自己的首次TI之旅,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第一天的比赛就遇到了挫折。

在小组赛首战与EG握手言和后,Wings爆冷不敌TNC,这场失利显然是预料之外的。“输给TNC之后队伍有些懵,不过还好及时调整了回来。”仔仔说。及时的调整以及下个对手ESC的实力相对较弱,Wings顺利拿下了对手。一场关键的胜利,让他们拿到了队伍在TI上的首场胜利,也让自己可以用更好的心态来应对第二天的比赛。

“我们还是要相信自己,打出自己的东西,不要被意外的失利打乱部署。”第一天的比赛结束后,仔仔在总结会上说。

经历了三场比赛的洗礼,Wings逐渐找回了状态。第二天的比赛,他们再次面对OG,两场比赛过后,双方以平局结束了战斗。

小组赛最后一天,Wings负于实力并不出众的Na’Vi,这场意外的失利也让他们身上的压力陡然增加。幸好在之后对阵LGD的比赛中他们还是2:0拿下,共积8分,有惊无险地进入了胜者组。

小组赛中Wings维持了一贯的“野路子”形象,使用英雄数量远超其他战队,只是并没有太多令人侧目的表现,稳定性也有些堪忧。然而进入胜者组后,他们卸下了心中的包袱,状态轻松了许多。“赛前我们的期望就是不一轮游就好,现在已经至少能打两轮了嘛。”晋级胜者组后,faith_bian笑着说。这时的Wings,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会创造出一个奇迹。

统治级的表现

作为曾经NBA球队西雅图超音速队的主场,钥匙球馆拥有过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但随着球队在2008年迁至俄克拉荷马城并更名为雷霆队,这座已有21年历史的体育馆逐渐被人遗忘。直到2014年成为了TI的举办地,这里终于再次成为了无数人心中朝圣所在。

“踏入球馆的那一刻感觉真是太棒了,我们都是第一次打TI正赛,真是爽得不得了。”回忆起进入球馆的那一刻,Shadow的脸上依然带着兴奋。

胜者组第一场,Wings对阵DC,在顺利拿下首局之后,Wings在第二局第四手拿出屠夫,这场比赛是屠夫首次在TI6登场,这位高人气英雄让原本感到有些疲惫的现场观众瞬间兴奋了起来。然而,这还不是Wings的上限,当他们在最后一手点出炸弹人之后,现场气氛彻底被点燃了。“这个Wings真是什么都敢拿,这可是TI啊。”一位现场观众兴奋地说。

事实证明,Wings如此“杂技”般的BP显然有些玩大了,屠夫加炸弹人的套路并没有打出理想的效果,DC扳回一局后,双方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线。

决胜局,Wings再次拿出了一套三号位人马的非常规阵容,二冰的陈前期杀穿对方三路,亮眼无比,DC被彻底碾压。“简直就像知道自己一定能赢一样,拿出屠夫炸弹玩一把也无所谓。”现场英文解说说道。

“屠夫是二冰的绝活,而且我们也都认为这个英雄很强。输了主要是我们前期的分路和细节处理得不太好,不然还是可以赢的。”Shadow说。在外界看来拿出来随便玩玩的屠夫,实际上是Wings精心准备的套路。

如果说胜者组第一轮是用来“吸粉”的,那么第二轮面对MVP,就是用来证明他们统治级的水平的。BP阶段,Wings毫不犹豫地放出了QO的绝活PA,颇有一种“就是要打赢你最强体系”的意味。

MVP并不客气,Wings敢放,他们就敢拿。当QO操刀PA走向战场时,很多人担心Wings这种不信邪的决定会让自己陷入危机。但Wings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之所以敢放MVP的最强体系,唯一的理由就是自己能打赢。

两局比赛中,Wings用两套完全不同阵容将对手碾压。他们不仅击败了MVP,也击溃了他们。之后的比赛里MVP气势全无,显然是受了这场失利的影响。

nlc202309090134

Wings这种碾压一切的表现让他们夺冠呼声高涨,但与他们一路高歌猛进形成对比的是,另外几支中国战队纷纷折戟。当EHOME被DC淘汰之后,Wings已经成为了中国军团的独苗。

“中国战队只剩下了我们,说实话当时压力还是挺大的。”y丶说。“比赛已经到了这个阶段,就让他们好好享受比赛,一定不要给他们太多的压力。”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海涛这样呼吁大家。

Wings的下一个对手,TI6的卫冕冠军EG,作为经验老道的豪门战队,他们深谙在赛场上耍小把戏影响对手的套路。击败EHOME之后,他们在推特中写出这样一段话:Wings,you are the next。对手挑衅的行为不言自明,对于EG这样的做法,很多中国观众都义愤填膺,希望Wings做出回应。对此,跳刀跳刀丶只是微微一笑,“赛场上见吧。”

胜者组决赛,Wings用两场比赛十个英雄的表现轻松碾压对手。看着PPD手捧资料,眉头紧锁不知该如何选人的样子,恐怕EG会对挑衅Wings的行为后悔不已。在高调挑衅之后被狠狠打脸,又被Wings官博在赛后霸气地回复了一句“Next what?”。这无不让EG尝到了亲者痛,仇者快的滋味。而Wings,则是在独孤求败的路上又迈进了一步,他们离总冠军,只有一步之遥了。

Hover Your WINGS

“我们赛前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不要一轮游,随着比赛的进行,内心深处对于胜利的渴望却渐渐蔓延开来。”y丶说。当他们站在胜者组冠军的位置上时,这种渴望自然无以复加。

8月14日,TI6的最后一个比赛日。虽然决赛要在败者组比赛之后进行,但Wings依然早早来到了钥匙球馆。在他们走进球馆的路上,两边围满了支持他们的粉丝,“Wings加油,把冠军带回中国。”一位粉丝喊道。“我们会的。”faith_bian回头说。

从败者组杀上来的是Wings在淘汰赛击败过的DC,这场比赛中,Wings显然有着心理优势。然而刚刚击败EG晋级的DC势头正猛,对于Wings来说,这一战不可轻敌。

第一局,Wings居然再次选出了屠夫,可惜的是,这一次他们还是没能取得胜利。0:1,DC在BO5的决战中占据主动。“Wings到底在搞什么啊,决赛还敢这么玩。”在第一局比赛结束后,一位现场观众显得有些愤怒。

虽然首战失利,但在接下来的三场比赛中,Wings全队表演了一场华丽的秀。第二局跳刀跳刀丶的卡尔泉水天火收人头;第三局Shadow的20杀0死16助攻虚空;第四场faith_bian多次空血跳吼的斧王;以及二冰和y丶出色的辅助节奏。Wings用完美的团队表现,无可争议地捧起了冠军盾。在西雅图,圆了每一个DOTA选手最向往的梦。

“今天你获得的成就不是你收获了什么,而是你种下了什么。”在比赛期间,Wings常去附近一家中餐馆吃饭,饭后的小饼干里常有幸运签,有一天他们便抽到了这句话。“当时看到其实还挺受鼓舞的。” y丶说,“现在看来我们种下的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

中国画艺术精神 篇5

在此, 笔者将“以情带声”中的“情”理解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所谓狭义是指“曲情”, 即“曲中之情也。解明情节, 知其中为何人, 其词为何语, 设身处地, 体会神情而后发于声” (王德晖、徐沅

《顾误录》“度曲八法”) 。所谓广义的是指“智情”, 即运用心智来启迪思维、联想、想象, 学会观察生活细节来捕捉大千世界一切能作用于声音表现的情感和心理上的元素, 同时也获得“曲情”的前提和方法。

根据不同体裁的作品及演唱特点, 从“音色库”中

选取恰当的声音来理解和感受情感, 塑造音乐形象, 把握歌曲的感情基调

歌剧中的咏叹调是歌剧的主要组成部分, 以独唱形式出现。它往往安排在戏剧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 着重表现剧中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的思想感情。咏叹调的旋律优美动听, 强调演唱技巧, 是最有艺术魅力的唱段, 也是最被广泛流传的。如比才的歌剧《卡门》, 女主人公性格是多方面的, 时而热情、倔强, 时而直率、放荡。她的著名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是十分深入人心的旋律, 充分表现出卡门豪爽、奔放而富有魅力的形象。卡门被逮捕后, 龙骑兵上尉苏尼迦亲自审问她, 可她却漫不经心地哼起了一支小调, 此曲形象地表现出卡门放荡不羁的性格。还是这一幕中, 她用魔咒般迷人的魅力告诉唐·何赛不要拘留她, 说服他放自己出去, 又唱出另一个著名的咏叹调《塞尔维亚的老城墙旁边》, 旋律热情而又有几分野气, 进一步刻画了卡门性格中的直率和泼辣。由此可见, 我们在演唱一些歌剧作品的时候, 并不可以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简单地表现在作品的情感中, 而是将自己融入到角色中去, 演唱时要忘掉自己, 表演才能纯粹而深入。

一首好歌得以流传, 大都首先激起歌唱者的心弦共鸣, 这种共鸣的获得, 并不是靠流畅的旋律和华丽的词藻, 而是靠真实的情感和对生活的共同体会, 歌唱者在舞台上的表演就是他们艺术的再度创作。

懂得并掌握按作品要求, 以情带声, 形象、生动、准确、自然地进行表演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卡门》, 所有表演艺术包括声乐在内, 都是以生活为依据的, 声乐表演形式无论是独唱、合唱、歌剧, 它们的感情呈现方式都是以激放、内省、缓急来表达。对歌唱者来说, 无论在演唱歌剧咏叹调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时都要注意以情带声, 有意识地去塑造人物形象, 把自己置身其中, 根据作品的要求把人物的身世、遭遇、喜怒哀乐塑造出来, 对作品中描写的情景、情感深入理解, 从而准确把握。不能按固定的模式去表演, 歌唱者必须具有表演的才能和扎扎实实的表演功底才能演活角色, 唱响作品的精髓。

譬如在演唱《驼铃》时, 要被依依不舍的战友情谊所感动;当演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 要被草原的美丽景色所陶醉;当演唱《黄水谣》时, 首先要激起对日本侵略者残暴行为的愤怒等。演唱者要使人受感动, 首先自己先受感动;要使别人陶醉, 自己先陶醉。要想获得预想的艺术效果, 演唱者必须动用想象力对作品进行艺术处理,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角色感”, 只有将自己置身其中才能精准地演绎、诠释作品, 让听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人类社会就是由各行各业不同职务、不同地位的人组成。不同的职业、职务, 不同的学识、修养, 不同的经历、遭遇, 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身份特征。声乐工作者需要经常注意仔细观察, 去积累创造人物形象的素材, 只有这样, 才能将角色人物表演得惟妙惟肖, 使自己达到忘我的程度, 这才是歌唱艺术的最高境界。我们只要在生活中处处留心, 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随时随地对不同人物进行细致观察, 就能在需要塑造不同的角色时得心应手, 精确地演绎。歌唱艺术的核心是情感, 艺术的魅力就在于表现。

总之, 我们要对演唱的作品进行艺术处理, 必须具备神形兼备的角色把握和良好的声音驾驭能力, 通过声音塑造使表演更加形象化、具体化。要想把作品唱好就要有高超的技艺, 而这必须以生活为依据, 从芸芸众生中寻找创作的灵感。扮演的角色不同, 就要有不同的性格, 成为个性很强的性格演员。这是声乐工作者 (无论声乐演员或声乐教师) 在表演上应该努力下功夫的课题。

摘要:根据不同的体裁对歌曲进行不一样的艺术处理, “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是我们根深蒂固的歌唱信念, 只有在对作品的内涵和韵律充分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才能使其精神内容通过声音和形体表现成为有血有肉的生命。如果只停留在外表的描绘上, 那么不仅作品的意境得不到升华, 再美的旋律也是空洞和乏味的。

关键词:歌曲体裁,以情带声,舞台表演

参考文献

[1]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8.

[2]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 7.

中国画艺术精神 篇6

(一)声腔的“形”。“声腔”的“腔”字可理解为腔体、行腔、转腔等。“声腔即腔调,人声唱出来的曲调。”

作品《故园恋》A段部分在演唱“无名的小镇我的家园”这一句时,要注意歌唱时渐进的力度,来体现作品的动荡感,在演唱两个“家”字时,要区别对待,要唱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B段部分的演唱要注重跟随旋律的起伏,要在含蓄的状态中去诠释,去演绎,情感既不张扬也不外露,在歌唱的过程中把握好“度”,音色要显得柔和但不能沉闷生硬。整个部分的演唱要在松弛中有明亮的感觉,精准的表达作者的恋乡情节。C段部分的演唱达到整个作品的高潮部分,歌者要运用一种坚定的声音去抒发和诠释激动的情感,用演唱宣叙调的状态去歌唱,控制好力度,处理好mf-mp-p的处理,歌唱时的音色要较为暗淡。在结尾部分的演唱,要做到先收声、再收气、最后收情的状态,歌唱是要有意犹未尽的感觉,给听众留有无限的遐想。

(二)表演的“形”。表演艺术中的两大支柱:一是语言动作,二是形体动作,对于声乐表演艺术而言,语言动作就是歌者将歌词音乐化的语言,形体动作就是运用丰富的身体形态来传达音乐作品的角色形象。

作品《故园恋》A段部分在演唱“河水清清,山道弯弯”时,左手由下向上缓缓抬起,掌心向上,目光向远方瞭望,此时陷入对家乡的回忆之中,在演唱“无名的小镇我的家园”这一句时,随着歌唱时渐进的力度,双手由下而上向两侧打开,掌心向上,手臂达到胸部高度时要向外前方伸展推开,来体现家园壮美的景色以及对故园的思恋。B段部分在演唱:“绿草幽幽,童谣串串”左手稍稍抬起,手臂不用伸展,之后将手收回腰间,这是为回忆的景象做出铺垫,之后“几多欢乐,几多梦幻”唱到这句时,身体微微向前倾,做点头动作,来表达一种诉说的意境,“暮歌里走过淡淡的岁月”在演唱时左手掌心向上,手臂不要伸展,抬到与胸同高时将手收回到胸前,来体现对故园的深厚情感。C段部分演唱两个“啊”时要格外注重情感的表达,第一个“啊”主要是控制好衬词的力度,第二个“啊”的演唱将双臂张开,由内向外推开,之后将双手交叉收回胸前,以此来抒发激动的情感,同时调动积极的歌唱情绪。“同一方沃土”双臂打开向外推,掌心向下,以此来形容广袤的土地,“同一片蓝天”将双臂向外缓缓推开,掌心向上,来表达壮美的天际。

二、《故园恋》的“神”

(一)歌词的“神”。歌唱是声乐作品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利于歌者对声乐作品的理解,歌词可以真实的反映出作品的思想,所处时代的创作背景及音乐风格等。

作品《故园恋》A段部分的歌词:“河水清清,山道弯弯,无名的小镇,我的家园……”歌词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山水小镇图,接着描写到听觉可闻的童谣,来表现出对故园的深厚感情和不舍离去的心境,歌词叠词的使用如诗一般。B段部分的歌词:“绿草幽幽,童谣串串,几多欢乐,几多梦幻,暮歌里走过淡淡的岁月,劳作中长大结实的男儿……”这句歌词中表达了作者的景中情,回忆起曾经生活的山山水水是那样的熟悉,具有浓郁的亲切感,同时表达出作者对故园的深厚情感。C段部分的歌词:“啊!小小的山村,我成长的摇篮,是你给我生命山一样的性格,水一般的心田……”作者在歌曲的结束段落不仅表达了离愁别绪,还对故园做出美好祝愿,同时作者抒发了激动的情感,只要走出去,对理想和成功的渴望都会实现,将整个作品提升一个高度,使其意味更加深长。

(二)旋律曲调的“神”。旋律曲调的分析是歌者对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最为基本的要求,不论学习怎样的声乐作品,都要从熟悉其旋律着手,在分析旋律曲调的同时去掌握旋律的走向、音程特点、音域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在歌唱时做到心中有数。

《故园恋》中A段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对于水的描绘旋律曲调运用了八度内跳进下行,来描绘荡漾起伏的状态,对于山的描绘旋律曲调采用音符下行跳进,来描绘山的沟壑,这样的旋律曲调使整个自然美景栩栩如生,生动形象。B段的旋律曲调具有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是作品起承转合的乐段。运用了色彩鲜明的F大调,均分节奏,之后在由F大调转为b A大调。C段的旋律曲调具有一种依恋激动的情感,具有宣叙调的特征,大调音程使旋律曲调更具有弹性,整个乐句较为自由,运用了附点音符重复、三连音等效果,以此来增加乐句的动感,六度、七度的大跳音程,使得旋律曲调更具有华彩性,生动的刻画出主题的内涵。

(三)钢琴伴奏的“神”。作品《故园恋》中A段对自然景象的描写,钢琴伴奏对应的旋律曲调采用分解和弦、琶音、震音等表现手法,在描写连绵不断的群山和水波荡漾的河水时采用了32分音符的密集琶音,这样的伴奏手法极具造型功能。B段的伴奏织体采用八分音符的模进配合旋律曲调,在三连音开始的第三句转调时,伴奏肢体也更加旋律化,在最后一句,伴奏肢体左右手反向进行,其作用在于为即将来到的旋律高潮打下基础。C段的伴奏织体在人声高八度形成模进,宛如一问一答,以此来烘托对故园的依恋之情。

摘要: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形”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呈现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形”的表达尤为重要。“形”是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与舞台实践形成的,是通过严谨考究的训练来完成的,恰当准确的“形”会增进歌者与观众的交流,让声乐艺术表演更具有观赏性,也更有助于增加声乐作品的表现力。声乐表演艺术中的“神”不仅需要歌者良好的精神面貌作后盾,还需要歌者在平日里的生活阅历的积累作支持,歌者在演唱中通过“神”来向外散发神韵气质,“神”在歌唱中的表达是具有感染力与表现力的。

关键词:声乐表演艺术,“形”与“神”,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中国画艺术精神 篇7

经中国微循环学会批准, 中国科协和民政部备案, 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于2013年12月15日在北京宣告成立, 北京协和医院李延峰教授当选为首任主任委员。据悉, 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类缓慢起病、病程进行性发展且缺乏有效治疗的疾病, 神经变性病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1) 以运动障碍为主的有帕金森病, 多系统萎缩等; (2) 以认知障碍为主的有阿尔茨海默病, 额颞叶痴呆、路易体痴呆等; (3) 以肌无力和肌萎缩为特征的有运动神经元病等;还有一些少见的与遗传代谢相关的神经变性病。研究证实, 微循环障碍可能是神经变性疾病非常重要的致病原因, 近年来, 转化医学的模式注重实验室和临床之间的相互转化, 微循环研究结果和神经变性疾病临床预防和治疗之间转化有可能为最终治愈神经变性疾病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微循环障碍引起神经变性疾病可能机制: (1) 导致神经系统毒性物质堆积; (2) 直接对神经系统造成缺血缺氧、代谢降低的破坏作用。对此两个机制研究可能发现治疗此类疾病的药物。神经变性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患病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临床上对神经变性病无法早期诊断, 更无有效防治措施, 成熟神经细胞变性后难以再生和修复, 神经变性疾病最大特点是其进行性损害, 如何减缓或逆转其过程是神经生物学和临床医学面临的最大难题。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的逐渐深入, 很多神经系统疾病均归属于神经变性病的范畴, 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国际神经科学领域的热点。

中国画艺术精神 篇8

哲学家尼采大胆宣称“上帝死了”和“重估一切价值”[1],提出了高扬强健生命和权力意志的非理性主义的哲学理论,这对于西方哲学史上的理性主义传统、基督教宣扬的道德传统和启蒙主义文化传统的冲击不可谓不大。正如美国学者凯斯·安塞尔 - 皮尔逊(Keith Ansell-Pearson) 所说 :“百余年来,在思想和文化的风景画上,尼采一直是位核心人物……又如马丁·海德格尔曾说过的 :今天在思考的人们无论‘赞成’抑或‘反对’他,都得在尼采思想的背影下思考。尼采的重要性不在于他现今在学理上受到的尊重以及所谓的令人生疑的现代巨擘的称谓,而在于他首先是位生命哲学家。”[2]如此高之评价,尼采之地位重要性由此可见。

我们纵观尼采的哲学思想,认为理性的终极追问、基督教宣扬的道德谎言和科学的乐观主义在尼采看来都是不可信赖和依靠的,但人的灵魂和精神要有所依附才能生活。因此,世人要想把个人和永恒圆融在一起就要积极践履酒神精神,即“肯定生命,哪怕是在它最异样最艰难的问题上,生命意志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可穷竭而欢欣鼓舞——我称之为酒神精神……不是为摆脱恐惧和怜悯,不是为通过猛烈的宣泄而从一种危险的激情中净化自己 ;而是为了超越恐惧和怜悯,为了成为生成之永恒喜悦本身——这种喜悦在自身中也包含毁灭的喜悦”[3]由此可见,丰盈旺盛的生命力和对生活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在尼采的酒神精神里得到了很好体现。不仅如此,“在酒神的魔力下,不但人与人重新团结了,甚至那被疏远、被敌视、被奴役的大自然再次庆贺她与她的浪子人类言归于好……此时,在世界大同的福音中,人不但感到自己与邻人团结了,和解了,融洽了,甚至融为一体了……人轻歌曼舞,俨然是一更高共同体的成员,他陶然忘步忘言……此刻他觉得自己就是神,他如此欣喜若狂、居高临下地变幻,正如他梦见的众神的变幻一样”[4]。尼采这种对酒神精神的经典阐释,体现了酒神精神具有个体强劲的生命力量及对生命和自我的肯定,他自己也说过 :“酒神精神的一个重要标志,乃是支配你自己,使你自己坚强!”[5]

尼采在其《悲剧的诞生》一书中分别用迷醉和梦境这两个不同的心理现象来说明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尼采对日神精神的理解是,它所代表的理性是一种人们伪装真实自我所塑造的一个外观美妙的梦境。在这个梦境中无论精心臆造的假象以及这假象是如何被营造和装饰得美妙缤纷,当其外表被看破而直抵自身的本真心灵时,可怕的空虚和落寞便随之而来。这时,虚空的人们渴望能够逐渐让自己的主体意识消失,以进入一种迷醉状态,去感受人与人、人与自然合而为一的真正彻底的和谐,进而能够踏入真实的生活之中,这正是酒神精神大放光芒之处。在日神精神里,尼采把其创造的造型世界看作人们自己想象的虚无梦境,这无疑是在用人类冷静的理性压抑、摆脱本真情感的强烈存在 ;而在酒神精神里,尼采更将其视为更真实更清醒的人的本真存在方式,使得人自身得以打破思想和心灵的枷锁,真正感到自己自由的存在。

同时,在尼采看来日神与酒神又是对立而和解的。尼采在其《悲剧的诞生》开篇就说 :“在希腊的艺术观里,日神的造型艺术和酒神的非造型的音乐艺术在起源和对象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对立。”[6]酒神与日神是“无需人间艺术家的中介而从自然界本身迸发出来的二元冲动。”[7]希腊艺术正是在这两种精神的冲突与和解的互相激荡中产生。

我们一般认为,现实又健康的生活,其重要标志和基本内容是在理性的指引下,在人们的努力下尽量让自身种种的本能欲望得到满足,保持满满的正能量、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强劲的生命力。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周围的很多人都体验到幸福感在缺失,而这正源自于不断强大的现代社会对于重大界定的混淆和错乱。现代社会中盲目攀比风气的盛行和社会风气的混乱导致的非正常的舆论导向已然折腾的我们不成人样。这时,就需要我们充分挖掘尼采酒神精神中对于生命和生命力量的肯定,从中汲取精神营养,热爱生命,幸福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富裕的物质生活,同时人与人之间交流方式的改变,使得传统的交流工具和交流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交流的体验和需要。但不断更新的交流工具和方式虽然让交流过程变得相对简单,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却是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日渐疏远。于是,物质的极大满足和人们精神生活的极度空虚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出来。而尼采酒神精神要求不断增强自身力量,坚决反对那种安于贫弱、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这是酒神精神真正给我们的正能量。

“中国神船”呼之欲出 篇9

从运力角度分析,若航运央企整合完成,则将成为全球第三或第四大航运企业,且船只、航线资源共享后,规模效应会有明显提升。国际航运龙头马士基的经营状况也说明,航运央企的整合是产业发展必由之路。

龙头马士基:规模效应体现在哪儿

资料显示,2013年行业龙头马士基在其他集运企业纷纷亏损的情况下一枝独秀,取得了15亿美元的好成绩。广发证券的分析认为,马士基的运营理念对于我国集运行业的改革有着指向性的作用,它的高盈利来自于其有效的成本管控和优秀服务带来的运价溢价。然而,服务与成本端优势的建立离不开公司的规模效应。

具体而言,马士基二十年来通过多次并购始终保持着行业规模第一,手握丰富的船只、航线以及码头港口资源,这是公司“天天马士基”的运营模式得以实施的基础。同时,通过船只大型化的战略进一步强化规模效应,有效降低了单位运输成本,提升行业门槛,为公司业务创造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有分析人士指出,马士基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在集运行业“没有规模是万万不行的”这一道理。借助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也是我国集运企业未来的努力方向。

集运央企产业重组三方面提升绩效

对于此次航运央企重组,广发证券认为,航运业近几年的亏损,本就积累了充分的改革理由。而航运资产重组将从三个方面提升绩效:

第一,寡头收益。中海集运与中远合并,运力规模将达到马士基的一半,运力将达到全球第3、4的水平。双方的船只、航线资源共享后,规模效应会有明显提升,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揽货能力与议价能力。

第二,协同效应。中远擅长外贸业务,而中海擅长内贸业务。两者的结合有望形成明确高效的干线与支线分工体系,在降低公司运营成本的同时提升公司的服务质量。多元的业务也将增强公司的企业抗风险能力。

第三,降低内耗提升国际竞争力。集运业现在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重组有利于老旧运力退出,降低单位运输成本,提升企业船队综合实力。

上一篇:给水设施下一篇:玉米螟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