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艺术境界论文

2024-09-23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论文(精选12篇)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论文 篇1

一位在国际乐坛成功的中国音乐家, 他被国外权威人士誉为“最出色的小号演奏家之一”, 这就是中国著名小号演奏家——葛韬。一个亚州小号进军世界乐坛的领军角色——在舞台上, 他那美妙的声音永远被载入了国际小号的音乐史册—他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亚洲小号演奏家同时受聘于美国职业交响乐团和美国音乐学院。

葛韬2 0 0 0年赴美国留学, 并获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全额奖学金, 以及彼博第音乐学院院长奖学金。师从该院著名小号教授Joe Burgstaller和Edward Hoffman。并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1年出任Peabody交响乐团首席小号。2 0 0 7年作为首席小号被邀请在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荣誉音乐会上演出。肯尼迪艺术中心荣誉音乐会是美国艺术界最重要的演出之一, 此次音乐会仅仅邀请最杰出的音乐家出席, 同时美国总统和夫人也亲临现场。并且由C B S国家电视台, 华盛顿邮报, 纽约时报, 以及巴尔的摩太阳报等美国最重要的媒体进行全方位的报道。葛韬在影响力如此之大的演出中崭露头角。

由于葛韬的出众才华, 彼博第音乐学院授予他事业发展基金, 并推荐他与世界著名交响乐团的首席小号进行交流学习。其中包括克里夫兰交响乐团首席小号MichaelSachs, 巴尔的摩交响乐团首席小号Andrew Balio, 大都会歌剧院首席小号Mark Gould等。葛韬正是凭借了对艺术的最高追求, 先后夺得多项大奖。在2 0 0 4年他获得“JanandBeattie Wood”协奏曲大赛一等奖。并成为这一著名大赛历史上唯一获得桂冠的亚洲小号演奏家。2007年, 在巴尔的摩音乐家协会主办的国际演奏大赛中, 他一路过关斩将, 最后以明显优势夺得职业表演组的冠军, 刷新了中国音乐家在此项赛事中的获奖纪录。此后, 他还被邀请作为小号独奏与B revard交响乐团合作演奏Hummel小号协奏曲, 并获得巨大的成功。2007年, 他再次被邀请与美国著名的巴尔的摩交响乐团合作演出, 其中包括《阿尔卑斯交响曲》以及《春之祭》等大型曲目。乐团首席小号Andrew Balio先生评价与葛韬的合作:“他是一位具有极强个人魅力的小号演奏家, 他的演奏总是给人带来那种自然, 新鲜, 以及令人惊讶的感染力”。此次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演出的实况录音, 被灌制成C D进行发行, 并且成为美国当年最畅销的古典音乐唱片。

作为一名出色的小号演奏家, 葛韬能将古典协奏曲作品中那种华美、瑰丽、雍容、显贵的气氛出神入化地发挥出来, 而他高超的吹奏技巧, 也从他快速且清晰的音符, 以及他与乐队、指挥默契的配合上反映出来。蒙特利尔交响乐团首席小号P a u l Merkelo先生谈到他的演奏说:“葛韬先生的演奏, 贯穿着激情和自信, 他强烈的感染力, 以及技术的灵活性贯穿着每一段乐句。他的艺术赋有诚意并且令人耳目一新”。世界著名小号演奏家, 加拿大铜管五重奏成员Joe Burgstaller先生谈到他的表演时说:“虽然我们是不同年代的音乐家, 但是我极其欣赏他的演奏。他有一种对小号的突出的掌握能力, 他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 能够表达出深厚的音乐内涵, 葛韬是真正在美国成功的极少数的国外铜管演奏家。”

在肯尼迪中心演出

葛韬独奏演奏会

与马友友同台演出合影

葛韬的音乐足迹遍及了世界著名的音乐厅, 其中包括美国肯尼迪中心, 纽约林肯中心爱丽丝杜利音乐厅, 巴尔的摩梅耶霍夫交响音乐厅, 西雅图贝纳罗亚音乐厅, 洛杉矶拉克曼艺术中心, 日本东京三得利音乐厅, 大阪交响音乐厅, 汉城艺术中心, 新加坡维多利亚音乐厅, 香港文化中心, 北京人民大会堂以及上海大剧院。他曾与众多世界知名交响乐团和重奏团合作, 其中包括加拿大铜管五重奏, 哥伦布铜管五重奏, 巴尔的摩交响乐团, 科罗拉多交响乐团, 新世界交响乐团, 拉格朗日交响乐团, 梅肯交响乐团等。他还曾与大卫-泽曼, 大卫罗宾逊, 约翰-威廉姆斯, 詹姆斯-康伦, 马林-艾尔索普, 科米-肖纳, 古斯塔夫-梅耶尔等世界著名指挥大师合作, 以及与马友友, 吉尔-沙汉姆, 谭盾, 里昂-弗莱舍等世界级音乐大师同台演出。与此同时他还被特邀参加包括阿斯本音乐节, 布雷肯里奇音乐节, 布莱福德音乐节, 美国西方音乐节, 美国国家乐团学院, 美国国家曲目交响乐音乐节等一系列世界最著名的音乐节。

葛韬作为活跃在国际音乐舞台上的亚洲音乐家, 曾多次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并曾与国际著名的加拿大铜管五重奏合作演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大量音乐作品。他的演奏融民族和世界的文化为一体, 把乐曲诠释得淋漓尽致。他还被邀请成为美国哥伦布铜管五重奏的成员, 并且出席了该团的大量演出和教学工作。葛韬的成功, 不仅代表了他突出的个人能力, 也树立了一个世界级演奏家成功的代表形象。2 0 0 8年5月, 葛韬被C o l u m b u s交响乐团邀请, 试听该乐团的小号职位。这次试听吸引来自美国各地7 6位出色的小号演奏家出席。葛韬从第一轮幕后试听, 直到最后一轮只有5人的开幕考核。他凭借那完美的声音, 出众的技巧, 优雅的艺术风格, 以及对音乐的出色理解能力脱颖而出。成为该团第一位亚裔音乐家。并且成为唯一的亚洲小号演奏家授聘于美国职业交响乐团。该团音乐总监, 著名指挥家George Del Gobbo先生评价道:“他是我见过的最出色的小号演奏家之一”。众所周知, 在美国, 音乐界是一个极赋有竟争力的行业, 尤其是在美国的职业交响乐团, 每一个职位的选拔, 都有数十位或是上百位出色的音乐家进行试听。能够考上的外国音乐家更是凤毛麟角。葛韬的成功正是他过人音乐天赋的展示。

葛韬现任美国Columbus交响乐团成员, Columbus Ballet交响乐团首席小号。他的突出贡献和卓越的能力使他成为Columbus州立大学, Schwob音乐学院的第一位亚裔讲师。在教学方面, 葛韬有着独到的见解, 能够最有效的提高任何水平下学生的综合能力。他的综合教学能力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在厦门出版社出版的《小号考级曲目》,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小号基础教程》光盘中, 葛韬被特邀演奏了大量曲目, 由于他的精湛演奏, 使其发行量大增, 在当年音乐期刊的发行榜中名列前茅, 成为了最热门的小号教学资料之一, 并获得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亲睐。用他的话说, 事业上最重要的两件事在于:“演奏”和“教学”。葛韬在此两方面都有着非凡的事迹。这一系列卓越的音乐活动, 获得了美国音乐界同仁的赞许。

为了表彰葛韬在小号演奏领域内的杰出成就, 以及对中国音乐界和世界音乐界所作的突出贡献《世界杰出华人音乐家》杂志评选他为世界杰出华人音乐家。葛韬成为了第一位管乐演奏家获得该项荣誉。《世界杰出华人音乐家》旨在表彰在音乐方面成就杰出并且对世界音乐界作出突出贡献的世界级华人音乐家, 其中包括马友友, 朗朗, 李云迪, 陈怡, 谭盾等。作为一位音乐家来说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荣誉不仅仅是对他音乐成就的充分肯定, 更重要的是对他卓越贡献的表彰, 葛韬的事迹正验证着他作为杰出音乐家成功的典范。世界知名杂志《World Literature and Art》, 《Santa Barbara News-Press》, 《Anthem》以及《Peabody Magazine》等多家刊物对他的成功进行了全面的采访和报道。

葛韬的成功对于亚洲管乐界, 尤其是小号界具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对于国际音乐舞台而言, 这也成为了世界音乐界, 了解亚洲管乐事业发展的重要窗口。在美国成功的国外音乐家大多数是钢琴, 弦乐, 木管, 声乐等专业, 但是对于铜管来说, 成功的范例却是少之甚少, 葛韬的成功正是弥补了这一空缺, 他成为了第一位在美国成功的亚洲小号演奏家, 这也是亚洲音乐界难得获得的殊荣。我们预祝葛韬在演绎和教育事业上勇攀新的高峰, 我们也期待着葛韬能够为中国以及世界音乐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论文 篇2

所谓领导讲话艺术,是指领导者如何更好地借助语言这一工具,实施有效领导的一门艺术,如何提高领导讲话的艺术境界。领导讲话水平高低直接影响领导形象和领导作用的发挥,基层领导要想树立成功形象,提高领导水平,增强领导能力和领导魅力,必须努力提高讲话水平和艺术。一个领导者具有的高超讲话水平和艺术境界,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通过领导者勤奋学习和艰辛实践,才能达到的。同时,必须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得以保持。

一、言之有序,主题凝练

领导讲话要言之有序,只有言之有序,才会使听众更清楚更明白。这首先就需要领导者在讲话过程中,注意讲话内容的前后顺序。一是一,二是二,避免逻辑混乱,切忌出现第一点首先、第一条首先之类的话。要做到这一点,应特别注意提炼主题,即讲话的主题、讲话的思想,要经过深入思考,形成明确的观点,搞清楚内在联系。很多领导者都有这方面的体会,一个问题思考得深透,琢磨得到位,话讲出来的效果就比较理想。反之,一个问题考虑得仓促,没有想透,就很难把它讲清楚。没有想清楚,却要把它讲清楚,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同雾天照相不易照出清晰的照片是一样的道理。

那么,主题的凝练应从哪里入手?也就是说,讲话条理清楚和讲话理想效果来自哪里?来自生活。这就是说,你得真正了解不同听众所干、所思、所想、所需,有针对性地理清你讲话的思路。这叫什么?这就叫讲话艺术。毛泽东既能面对党内高级干部讲,讲得让他们折服;更能面对所谓的大理论家讲,讲得让他们心服;还能面对普通老百姓讲,讲得让他们信服。为什么能讲得这样地到位?究其原因就在于对听众的理解和把握。例如建国后,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村考察时的讲话,引起了轰动效应。通篇讲话主题凝练,明确要求老乡们办好三件事:第一件,往后嫁女不许再要钱;第二件,马上办夜校,叫大家都能学文化,不当‘睁眼瞎’;第三件,当爹娘的以后不要再打伢了,秘书工作《如何提高领导讲话的艺术境界》。他的这番讲话,引起了长时间的雷鸣般的掌声,不论是老汉、小伙子,还是稚气未脱的孩子们,都高兴得无以言表,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毛主席就是懂得咱们老百姓的苦楚,真说到咱们的心坎里了。

二、言之有物,简洁精练

简洁,意思是说,领导讲话要干净利索,遣词造句准确精练。削繁去冗留清瘦。英国人波普说:话犹如树叶,在树叶太茂盛的地方,很难见到智慧的果实。善于讲短话是领导能力和水平的体现。列宁提倡讲短话,主张讲话要挤掉水分,愈简短愈好。美国原总统林肯,就有一个嗜好,他经常花几个小时去思考一件事情,当他想清楚之后,还要把思索出的三句话中,捡一句最好的说出来。领导讲话简洁,无论是长话短说,还是直来直去,都必须言之有物。因为讲短话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要管用,要让听众听进去,受到启发和教益。领导干部要善于讲短话,更要善于讲有用的短话。如果讲话不切实际,满篇套话、空话,即使讲话时间不长,也是对听众的不负责任。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诗” 篇3

与会评论家一致认为,赵红尘倡导的“画诗主义”是唐宋以来一种文人画的传承和延伸,赵红尘作为一位杰出诗人,以诗入画所显现的诗意,使“画诗”在当代艺术中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文本价值与历史价值,成为一种不可复制的异数。理论家分别对赵红尘综合运用国画、油画、雕塑、装置与诗作提出不同意见。潘维对赵红尘国画中宏大的抒情作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个人美学意识形态”新论,车前子则对赵红尘的油画气质给予新释,并建议艺术家以油画为发展方向:夏可君、谭五昌与向卫国教授从画诗的学术角度提出各自观点;宋琳用“超现实主义”来比喻赵红尘诗与画之间的内在联系,莫非则以“心服”来形容观画感,但对赵红尘只有两年画龄提出质疑,他开玩笑说,如果只有两年画龄毹画出如此境界作品,其他画家都可以不画了。

以下为部分专家诗人发言摘录。

赵红尘的诗画:吸纳生命的空场

夏可君(著名评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这个时代,有诗人进人绘画,这无疑是绘画的幸运,无论从我们这个有着深厚文人画艺术传统的文化而言,还是从当代中国艺术缺乏一种内在的诗性气质而言,诗人画画都会带来一种独特的光晕,诗人赵红尘的作品让我们充满了期待。

看到那些动则十几米长的水墨或者设色长卷,没有强大的能量是画不出来的。绘画越是靠近身体的气息,尤其是水墨,是表现性的水墨和泼彩风格,越是让绘画成为呼吸的无器官的身体,也越是具有气感。画家与身体神经的关系成为无法复制又深密吻合的气场。把诗歌的激情转换为绘画的丰涵,这个转换的力量来自哪里?这是作为诗人赵红尘的酒量,他曾经写过长诗——《酒神醉了>,那是诗人在醉酒之中写出来的三千六百行的诗句。正是这种难以言喻的酒神精神和迷狂状态,让赵红尘可以很快进入绘画艺术的奥秘:自由的放松与否成为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彻底的投入与否成为绘画空间敞开的尺度,幻视的刺激也带来了形式的生机,意向的激荡也冲击着感觉的神经。

以一个诗人的敏感,赵红尘自觉提出了“画诗”的艺术理念。所谓画诗,既是继承了传统美学画中有诗和诗中有画的理念,但又与之根本不同,这是要把诗性充分地带入画中,诗歌与绘画的连接在哪里呢?传统绘画从元代开始,因为笔墨书写性成为绘画的主导,同时还有画上的题诗出现,文字和图像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深入展开,尤其是传统绘画的写意性的不及物以及平淡的气质,使绘画的诗性其实并没有得到充分展开。我们这个时代随着诗人对事物之物质性的发现,对生命情感的自身感发,让画面充满个体身体的气息以及自然灵魂的喧嚣,为水墨增加了新的表现力。

如此富有张力的色彩和线条,有着强烈的现代感,这来自于对身体丧失或者身体舞蹈的幻念,绘画对于赵红尘不仅仅是作画。而是生命的舞蹈,但是身体在画面上是缺席的,因此,颜色的深重和颜料的叠加,密不透风却又吐纳自如,这是绘画在进 入与出离之间,在丰满与空缺之间,保持着节奏与韵律。这些大幅作品与其说是盈满的,还不如说来自于画家对—个无尽缺席的世界的触摸和接近。

传统诗画缺乏张力就在于缺乏对险峻的表现,而赵红尘的作品,尤其是《峭壁系列》,并不仅仅是传统皴法和皴染的手法,而是剥去其形质和内在精神,触及险峻的峭壁,那是面对峭壁的死寂,让石头的沉默与尖锐同时得到表现,绘画既要触及它又要抵御它,因此画家以层层叠加的设色来融和或者柔和坚硬的峭壁,使之被生命的呼吸所充满,而在水墨作品上,则带入了巨大的承受力,这是以生命力来抵消峭壁的死硬。

当诗人赵红尘自觉提出“画诗”的艺术观,他把二十多年写诗的激情注入了绘画之中,就为绘画带来了一种浓郁饱满又宛若天成的风格,其大气沉着的画风深深吸纳着我们的凝视。

在“赵红尘诗画研讨会”上的发言

向卫国(著名诗评家、南方诗歌研究所所长)

“画诗”并不是新鲜的话题,中国古代早就有“诗画同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说。但是,“画诗主义”却是一个新的绘画理念,它第一次明确地主张用“画”写“诗”,而不是简单地从诗中看出某种画意或者从画中体现诗意而已。提出这样的主张,实际上再一次表明甚至是强调了赵红尘的诗人身份,这是不是可以看作是一种暗示?即便将来赵红尘成长为—个声名显赫的画家,他个人仍将更加珍视自己的诗人身份,换句话说,今天从诗歌向绘画的转向,可能对他自己而言仅仅是另一种诗歌形式的尝试。这里边有—个根本的理解,即吴冠中先生所说的“艺术韵最高境界是诗”。

但是,画毕竟是画,并不直接就是诗。从目前赵红尘的画来看,是以国画为主的,这是中国的东西:而赵红尘诗歌的主要资源来自西方,荷马、但丁、里尔克、聂鲁达可看作他的授业画师,这点我是比较了解的。而西方艺术的美学精神,包括诗歌和绘画,跟中国艺术的美学追求是很不同的,前者偏于再现,即对生活、生命过程和程式的呈现,因而充满矛盾的张力和戏剧性,是动态的美学;后者偏于对世界存在的领悟和感受,将世界理解为和谐的整体,主张消解矛盾,反对主客分立,从绘画角度讲更偏于静态的空间的美,其最高境界是主客同一的“无我之境”。那么,赵红尘的“画诗”必然遭遇一个东方画与西方诗的审美矛盾,他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既是一种美学本体上的问题,也必然成为艺术表现上的难题之一。

通过对赵红尘现有绘画作品的阅读,我感觉到他已经找到一些解决上述难题的方法,水墨设色所突显的诗性与思想性为其独有,油画《愤青》系列肖像画以“一只眼开一只眼闭”标志性符号深刻揭示当代青年内心的复杂面,极有可能成为一个驰名“艺术品牌”!这个就只能通过对具体系列作品的解读来分析了,有机会时我可以专门写一篇这方面的文章,在这里就不展开来谈了。总之一句话,赵红尘的画诗主义,如果能够找到一些勾通诗与画、中国与西方的审美意识之间差异的艺术桥梁和技术手段,是很有可能开创出一个中国现代艺术的新空间的。

谭五昌在赵红尘诗画研讨会上的发言

(著名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红尘是一位优秀的抒情诗人,他前些年创作的抒情长诗《酒神醉了》受到诗坛的广泛关注,我记得树才曾对红尘的抒情长诗《酒神醉了>给予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高评价。现在,红尘又以画家的身份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个人认为,红尘是一位很有才情的画家,

他的国画与油画具有很强的视觉感染力,而且充溢着丰盈的诗意,这当然与红尘的诗人身份关系密切,并构成了其绘画作品一个极为鲜明的标志性的风格特色,这应该是红尘将其绘画作品系列命名为画诗的内在理由。在我看来,一幅绘画作品无论是国画还是油画,都必须富有诗意,才可能具备高端的艺术品格,其实即使一篇好的小说也必须用是否富有诗意或诗性来加以评估,在这里,我们应对诗意或诗性这个概念作宽泛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红尘的画诗或诗画系列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就红尘本身的画而言,我认为他的画色彩比较丰富,艺术语言与表现手段比较多样化,见出画家本人的功底,刚才老莫(莫非)也提到,红尘能画出这样水平的画,决不是二年三年时间能达到的,是要数十年累积的,虽然红尘动笔画画时间很短,但有诗歌作底子另当别论。我刚才注意到,有许多观众在用相机拍红尘的绘画作品,而且在互相讨论,这说明观众至少对红尘的部分绘画作品是很认可很喜欢的,我个人认为红尘的国画作品古典审美意味比较浓郁,油画作品审美上的现代感则显得强烈一些。当然,整体上看,红尘在绘画作品中对古典、现代乃至后现代的审美元素有较好的融合,体现出开放的艺术审美趣味。

事实上,画与诗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语言与门类,它们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功能。一首诗能否成功的转译成一幅画呢?我个人认为很难做到。诗歌基本上属于一门听觉艺术,而绘画属于一门视觉造型艺术,它们之间肯定存在着某种不可通约性。比如说,我们阅读一首诗所获得的审美感动与相关信息,与我们阅读一幅画所获得的审美感动与相关信息肯定是存在一些差异的。所以,红尘所倡导的画诗主义可以理解成画家本人的一种艺术追求,目前并不存在广泛的认可度。当然了,如果可君将来写一部艺术批评史,能把红尘所倡导的画诗主义写进去,我完全不反对的(笑)。

宋林的发言

(著名诗人、画家)

美国诗人史蒂文斯在《诗歌与绘画的关系》一文中说:“我推想以研究绘画来研究诗歌是可能的,或许是一个人能够在成为诗人之后成为画家,更不用说以对天才的有效利用同时从事两种职业了……”我新近才结识韵赵红尘先生正是在成为诗人之后成为画家的,他认为从事绘画是写诗的延伸,故将自己的画作命名为“画诗”,即用色彩表达并非只有文字所能表达的,人们称为诗性的东西。说到底怎样称呼自己的作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本身的特质如何。可视的经验与不可视的经验可以相互转换,成为一首诗或~幅画,从这个意义上说,诗画的同源即苏轼所谓“诗画本一律”的观念,早已体现在古代文人画传统中。有趣的是,当代诗人中的一部分正在尝试着接续与改写这一传统,赵红尘是活跃于其中的一位,并且他的热情预示着巨大的潜能。我猜测,他的艺术理想就隐含在他的一首诗《随意与抽象》中:“自由往返于任何领域中的核心语是随意与抽象”。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论文 篇4

在这里, 我们探讨的“人文设计”, 指的是“设计以人为本”, 提倡的“一切设计都是为人服务”的原则中的“人”, 不是个体的“人”, 不是“以我为本”, 而是指整个人类。所谓“人文设计”其首先应该是人性化的设计, 人是主体, 评判设计的最终价值尺度是人。其次应该是人道的设计——绿色设计, 要考虑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从根本上立足人类共同的整体的需要, 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原本联系来进行我们的艺术设计。

1 人性化的设计

“为人的设计”是设计永恒的主题, 人的因素依然是设计的重要考虑内容, 与之相联的, 便是设计中的人性化。在现代艺术设计中, 设计的人性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即人的感情 (或情感) 和人的感觉。

在人的感情方面,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富裕并没有和人的感情同比增长, 相反, 人的感情却在越来越淡漠, 人性开始出现危机。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方向》一书中写到: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 “工业化及工业技术逐渐从工作场所转移到家庭。高技术的家具反映过去辉煌的工业时代。厨房里的高技术, 它的高峰是食物处理机的出现, 使我们的厨房也工业化了。最低限度主义使我们的起居室变得毫无人性。当然, 最后侵入我们家庭的是个人电脑。”自电脑普及、住宅智能化普及之后, 办公与生活的自动化刚刚开始。人们可以在家里办公, 可以在家中购物;人们一方面在互联网上与人交谈和交友, 一方面却视邻居为路人;人与人之间的真正沟通越来越少, 人类的情感越来越失落。这种情感的失衡必然会带来某种社会危机。因而, 在现代艺术设计当中, 情感的追回与平衡, 或者说是人情味的设计必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一种趋势, 一种价值取向, 如对于人与人的情感交流, 人与自然交流及生态的平衡的考虑。

至于人性化设计的感觉设计, 则是考虑人的感觉特性的设计, 如考虑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这种设计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类感觉的本身复杂性, 从而为我们的艺术设计空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则与20世纪90年代在发达国家出现的“体验经济”有一定关系, 即消费者获得的不仅仅是具有某种实用价值或审美价值的商品, 消费者在购买或使用过程中还会获得某种感觉体验, 这种感觉体验, 为人类在一定范围内进入休闲或娱乐时代提供了某种条件。感觉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他以人的体验为主要考虑对象, 将对今后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2 人道的设计——绿色设计

人道的设计——绿色设计, 又称为生态设计。将绿色概念应用于设计, 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在他于20世纪60年代所著的《为真实世界而设计》一书中已强调, 设计应认真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 以及保护环境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 绿色设计成为蓬勃兴起的一种新的设计方式和新的设计价值取向。

绿色设计不仅关注人的价值, 而且关注自然的价值, 它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或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从而也体现了社会责任心的回归。具体表现在设计之中, 20世纪90年代的绿色设计, 以使用再生材料、减少材料消耗作为设计构想、设计、制造、使用废物回收利用的重要内容。相比之下, 原有美学原则暂时搁置次后。如法国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设计的家具、家电等, 都合理地利用可回收再用的材料, 体现出绿色的生态设计理想。如在交通工具方面, 绿色设计的体现一方面在运用技术减少汽车的排污量, 一方面在外面造型设计上减少风阻, 此外还不断推广、开发新的动力能源, 如以电力、天然气等代替传统汽油。

站在21世纪起点上, 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生活方式的趋同和设计思潮的全球化, 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如何打破个别的文化垄断, 真正立足于世界设计文化之林, 就要以“人文设计”的价值理念, 积极汲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精髓, 从而推进我们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进程。

随着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实现,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工艺, 也和中国传统文化一起宣告终结。传统工艺作为一种营养、一种资源, 对于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无疑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传统工艺作为一种体系、一种艺术潮流, 它的审美意识、价值观念、技术手段从总体上说却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如果我们不认识这种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一味缅怀过去、赞颂传统, 不能冲决传统罗网的笼罩, 中国艺术设计将会长久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与我们缅怀和赞颂的传统工艺一样, 民间工艺也是传统农业社会的艺术, 是农民和手工艺人的艺术, 不应当也不可能将“民间美术”作为一个整体来作为发展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我们并不主张简单地否定传统工艺和民间工艺, 并不主张粗暴地割断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工艺和民间工艺的联系, 现代文化不是传统文化的否定和断裂, 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和演变, 但是传统需要解构, 需要扬弃, 解构和扬弃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文化包括现代艺术设计获得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当然不可能脱离民族文化而发展, 但更要融入世界现代文化的潮流当中去。这种既保持民族文化传统、又创造全新的世界现代文化面貌的努力, 在许多发达国家的艺术设计作品中早已表现出来。人类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潮流不可抗拒, 但不同的国家、不同民族走向现代有着不同的方式。我们应当借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设计将民族个性与国际潮流结合起来、将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设计结合起来、将手工艺和高科技结合起来、将大众需求和文化品位结合起来;要充分理解设计是人文精神、人文情怀的载体, 是一种爱的行为和为人类造福的举措。那么, 我们必将以“人文设计”的新艺术设计价值理念推进中国艺术设计的发展, 最终引领人类从容地倘佯在绿色的精神家园, 使人性真正得以回归。

参考文献

[1]李超德.设计美学[M].安徽美术出版社.

[2]张晶.设计简史[M].重庆大学出版社.

[3]陈瑞林.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4]李向伟.道器之间——艺术与设计论札[M].安徽教育出版社.

浅谈中国画的境界美 篇5

浅谈中国画的境界美

本文从对美的表现方式入手,运用中国传统哲学易理的思想,分析了中国画的意境与神韵的.特点,阐述了中国画境界美的形成和构成方式,提出了接触自然、从自然中获得灵感的创作方法.

作 者:宋 作者单位:哈尔滨学院,美术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刊 名:哈尔滨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年,卷(期):23(7)分类号:B230关键词:美 中国画 意境 神韵

体验快乐语文教学的艺术境界 篇6

现代教育论认为,学生是自己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不是传授给予的,是靠自己积极地构建培育的;学生的知识缺陷和能力缺损的改善是不能他代的,只有靠自己学习参与与实践才能得到提高。古希腊教育家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一语,道出了教学的真谛——语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使教育提供的东西成为学生享受的一种宝贵的礼物,而不是一种艰苦的任务或负担。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只有让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去研究,才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因此,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

一、建立民主平等关系,营造愉悦学习氛围

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关系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依赖。它融洽了师生的情感,营造了愉悦的氛围,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教师要以和蔼的表情,幽默的话语,庄重的举止,文明的行为,意境优美的诗歌吟咏,扣人心弦的文学典故,激动人心的名人轶事等情感力量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学好语文的原动力。

民主平等的关系还体现在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在“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下,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因材施教,普遍提高。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是演员,而是导演,要引导着学生去挖掘剧本中深层的含义,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此下去,相信每一篇文章都将会变成快乐的营地。

二、设疑设情,引发思维,激活兴趣

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一堂好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开端,很快地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正如好戏开场,鼓乐齐鸣,声势震天,自然先声夺人。语文教学,尤其是在导入阶段的教学,或设置悬念,或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激活学习的兴趣。

例如《七根火柴》一文的导语:“火柴在生活中可以说天天用到,看起来是那么微不足道。但是,你们可曾想过,在革命艰苦的年代里,在红军行经荒无人烟的草地时,就是这小小的火柴,发出过多少光?放射出过多少热?它具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作者就是紧紧扣住火柴,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那么,在这一曲悲壮的赞歌中,火柴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这一激动人心的导语,激发了学生爱其所爱,憎其所憎的情感,引发了学生的想象,激起了他们思想情感的浪花。

三、运用教学策略,保持兴趣高涨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但是,纵观现今语文教学的现状,以教师讲析为主的语文教学还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能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他们所接受的知识大多数是教师自己备课中的心得体会,属于现成的结论,很难看出学生是怎样学习的以及他们在学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实践证明,单调、呆板的学习程式会使学生产生厌烦、乏味的感觉。心理学家认为,长时间在一个单调的环境中,肯定会影响个人的思维。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应注意语文学习活动化,使学生耳、目、口、舌、手并用,通过知行合一的方法学习语文。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提倡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高涨。

1.移情体验,走入人物内心

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时,往往会因为没有过切身的体会而无法接受人物的心情、感受,为了让学生能与课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其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从而达到“将心比心”的效果。比如,在教学《雨霖铃》一课时,对于送别场面的感悟,一位老师就采用了“移情体验法”。当时,这个班刚好送走了一个转入外地学习的同学,教师就以导语引导学生回忆当时送别的场面,自己当时内心的感受,唤起学生亲身的感受后,再来感悟课文中送别场面及心情,学生读着读着,仿佛自己成了主人公,情真意切,感悟很深,朗读得非常好。当然,还有一些课文,学生无法产生移情体验,教师可以运用师生对话方式或观看相关的教学录像进行感受。

2.扮演角色,体会个性

比如在教学《项链》一文时,课文中的人物个性非常鲜明,在学生感知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准备适当的道具,加以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表演。课前对表演的学生稍作点拨,使他们的语言、动作、表情能协调一致,基本体现人物各自的个性。课中,对同学表演进行集体评议,各抒己见。在参与过程中,学生主动仔细阅读课文,认真揣摩人物形象,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有了深入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既调动了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使认知内容融入轻松愉快的教学之中。

3.妙手偶得,出奇制胜

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老师在备课中意想不到的事情,有经验的老师对课堂上出现的小插曲,往往表现出处变不惊,化“腐朽”为神奇,营造出出奇制胜的效果。奥地利教育家布贝尔说:“教师绝不可忘记,对于种种冲突,只要能在一种健康的氛围中加以解决,那么冲突也会具有价值。”如有位老教师在执教《统筹方法》一课时的一个小故事:当时由于因事迟到,走进教室时,全班学生十分吵闹。针对当时情景,他就发话:“在老师没到之前,你们在干嘛?”“等老师!”学生异口同声且含有责难。“你们是在坐待老师的到来,为什么不先自学课文呢?这不是浪费了时间?看来有必要教大家一种节约时间的方法——那就是‘统筹方法’。”一番看似意料之外,却又似情理之中的开场白,既巧妙地掩饰了迟到的尴尬,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可谓一箭双雕。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些教学策略的共同点是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只要能让学生体验到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就是值得倡导的妙法。

四、驱遣想象,永葆乐学情趣

叶圣陶说:“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领会它。”青少年具有极大的想象潜力,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培养和激发,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给学生留下发挥优势的余地,学生就有了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任何人生来就有一定的潜力(有的学者认为目前人的大脑只开发了10%)。只要一个学生愿意并积极地去开发自己的潜能,他们就会结合自己的体验,化静态为动态,化平面为立体,化无声为有声,充分开拓思维成为一个创造性的人。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完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之后,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小说以佛来思节夫人感动地告诉玛蒂尔德夫人,借去的项链是假的,最多值五百法郎作为结束。如果情节继续发展下去,佛来思节夫人念及朋友之情,把三万四千法郎全部还给了玛蒂尔德,她的生活目标还会同丢项链之前一样吗?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们的思维兴趣。有的学生认为玛蒂尔德的生活目标不会同丢项链之前一样,理由是:(1)因为玛蒂尔德已经体验到了生活的严酷性,认识到了金钱的可贵,不会像以前那样天真地沉醉于幻想中了。(2)她以前认为“在妇女,美丽、风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而她以前是个“美丽动人的姑娘”,理应过上奢华的生活。但是,十年的艰辛生活使她显得老了,手也变得通红,高声大气地说话,已经没有做贵妇人的资本了。(3)吃一堑,长一智。她再也不会贪慕虚荣,而是踏踏实实地生活。有的学生认为玛蒂尔德的生活目标,还会同丢项链之前一样,理由是:(1)玛蒂尔德要补偿自己十年所受的苦。(2)玛蒂尔德虚荣心太强,一旦拥有大笔财富,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梦想。(3)玛蒂尔德认为这只是一次偶然的错误,以后小心就可以避免。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从而使他们得到了美的教育,增进了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的情感。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研究性学习的热情,笔者进而让学生根据讨论结果续写,通过习作可以看出,习作中的确有不乏优秀的作品。

这次教学,使笔者认识到,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课题的需要,学生“学然后知不足”,常常自觉地加深或拓宽与课题相关的学科课题的学习。有的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更加深了对相关学科课程的理解和热爱。这时的学习已经变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他会主动地去收集资料,运用材料去证实自己的观点。这时学习者获得的知识将不再是“他人的经验”而是与自己相关的成果,他将获得极大的成就感,从而更加调动了学生的内在潜能,真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语文教学艺术具有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获得身心愉悦的乐学功能。语文学习兴趣,是学生爱好并力求认识与掌握语文的感情倾向。皮亚杰认为,学生是有主动性的人,强迫学习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对于教学,过去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在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强制”与“吸引”,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教学的效果也不一样。“强制”学习,学生以学习为苦,越学越乏味;“吸引”学习,就是运用精湛的语文教学艺术,让学生感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越学越有味,美在其中,乐在其中。孔子曰:“知之者不若好之者,好之者不若乐之者。”让学生由“知之”“好之”进而“乐之”,这才是教学追求的目的。“当课堂教学达到艺术化水平时,人们坐在课堂上不再感到被迫和痛苦,他们一方面仍是为了需要学习知识获得能力而来,另一方面他们是为了欣赏美、追求美、享受美而来。”在教学的理性与感性中,只要教师和学生能够从教学中看到自己的精神体现,便会产生由衷的喜悦。这就是语文教学的乐学境界。

参考文献:

[1]赵伶俐.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李景阳.语文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从登山感悟画家的艺术“境界” 篇7

山上的空气开始变得清新, 树叶绿得可爱, 不知名的野鸟, 在树中追逐嬉戏, 松鼠灵敏地串上串下, 风儿柔和地抚弄着你的脸, 闭上眼睛听听空气的声音, 轻轻调整气息, 自然万物在脑海里豁然开朗, 这是心与智得到了统一, 顺应自然、和通天道达到“奇物”、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这时我才知道古人并没有说谎, 人和自然、天地, 是真能一并融合的, 那种感觉真美, 是一种超然, 是一种放松。这时人的心境就无所谓生, 无所谓死;无所谓荣, 无所谓辱;无所谓是, 无所谓非。当睁开眼睛的一瞬间, 头脑格外清晰, 就像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 密林深处潺潺流淌的小溪, 清澈见底。这时眼睛也明亮了起来, 觉得真有大圣“火眼金睛”的感觉;还像初生婴儿第一次睁眼看这个世界模样的感觉。这时我在山顶俯视山城, 一切尽收眼底, 滔滔的江水, 好像要流向天边, 初升的太阳还没完全把脸露出来, 红彤彤的又大又亮, 颜色红黄交错, 瑰丽无比。山下人家、房舍错落有致, 很多人还在山城的怀抱里做着甜甜的梦。这时我不自觉地笑了起来, 这会心的一笑是我从未有过的。自然是这样美好生活是这样惬意。我真的佩服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他把人回归到婴儿般纯真的天性。这时我开始否定了人生中最开心的“四大喜事”, 如果人真能融入自然, 那么天天都有“题名花烛”刻;日日都有“甘露故知”时!

从郅高点下山的时候, 沿着山路往前走, 山中雾起、山林隐现, 好似仙境, 这时我正陶醉, 却听远处有人喊, 真是巧得很, 十多年没见的高中同学, 在这里相遇。他很兴奋, 我也很高兴, 一路小跑, 一路交谈。兴之所至便感悟人生谈论理想, 他认为人和人都差不多, 那些伟人、巨匠、大师, 就是比我们多了那么一点点“境界”而已。但就那么一点点境界就“差之毫厘而谬以千里。”中国画不也讲究“意境”吗?它那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空灵之美”不正符合“道”吗?所以说国家有大师、名师、画匠就在于此。下面我就谈一下我登山感悟到的中国画家“意境”的所在。

南宋写意画家梁楷所画《太白行吟图》画面笔法洗练, 寥寥几笔就勾画出这位胸襟豁达, 才华横溢的“谪仙人”的气度, 但画法还是其次, 关键是此画的意境之美。画面上人物背景空旷, 没有任何笔墨, 这样的处理表现了登山所悟到的与天地万物合二为一的情感。人与大自然合为一体这不就是“老庄”的“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奇一、奇物的最高境界吗?这境界表现在李白的诗中就神奇了, 那“长风万里送秋雁”的气势和“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情景都从这个“无”的背景里表现了出来, 这是《道德经》里的开篇:“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无名, 天地之始;有名, 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也, 以观其妙;常有欲也, 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 异名同谓。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清初大画家朱耷的画, 他的意境所在。八大山人是明末权贵的后裔, 在他19岁的时候明朝灭亡, 他因为国恨家仇, 家破人亡, 所以所画的画中自然地体现了他的心境。这就是他的政治态度, 他的画中多运用抒情的手法表现强烈的艺术个性, 特别是花鸟画, 象征手法多, 政治寓意更强。正所谓“长借墨花寄幽兴, 至今叶叶向南吹”。他把满腔的愤世之情流露于笔端, 在墨法中得以宣泄, 他画的鸟多独足而立, 一幅傲然倔强的姿态。他在表现鸟的眼睛时, 把眼眶画大, 甚至变圆为方, 显示出一幅白眼向人的气质。这体现了他藐视统治阶级权贵的象征。另外八大山人也画山水, 但他所画的山水是荒凉的残山剩水, 表达了他国破家亡的愤慨之情。这就是八大山人的画, 也是八大山人画中的形式, 他独特的个性表达了他不同于别人的画面“意境”。

另外我还要说一个人那就是当代的国画大师齐白石, 他的绘画中意境的体现, 我们都知道白石老人喜欢画虾, 那虾画得生机勃勃, 活灵活现, 妙趣横生。在纸面上能看到透明的虾壳, 能感觉到虾须的弹性, 没画水, 却让人感觉到了江河湖海的气魄, 没有颜色却让人闻到了河水的清香, 这就是大师的境界。

综上所述:通过登山知道自然和人的结合是一种境界, 然后联想到几位画家的画作, 他们所体现的境界, 这个境界是涵养, 是超然于物外的大思想、大内涵。

摘要:本文通过登山体悟到中国画家的艺术境界, 这境界是绘画中的理念, 他启迪人生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关键词:登山,中国画家,“境界”

参考文献

[1]文若愚.《道德经》[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3.

[2]王宏建, 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浅谈艺术的三层境界 篇8

(1) 直觉:我们认识艺术和看待艺术的最初境界, 也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对于直觉, 一般的解释是——人类感知世界的能力和方式。由此看来, 直觉是人人都有的, 而在画家那里, 这种直觉方式则发展为一种绘画语言的直觉, 直接地把握画面、把握世界方式, 即艺术的直觉。

艺术直觉是人们借助艺术符号对人类情感的直接判断, 是针对每一个有表现力的形式的直接把握或“顿悟”。我们对艺术形式的各种认识都是直觉的, 各种关系只能通过直觉的洞察来认识, 通过直觉来选择。形式以及形式的意味或含义, 也都是通过直觉来发现的。可以说直觉的选择就是对形式的选择, 艺术的直觉就是对形式的直觉。克罗齐曾指出“艺术即直觉, 亦即抒情表现”。

艺术直觉包含着深刻的心理因素, 直觉是一种最基本的理性活动, 是对客观世界的感悟和深刻的心理体验过程。由于这种活动导致的是一种逻辑的或语义上的理解, 它包括着对各种形式的洞察或者说包括着对诸种形式特征、关系、意味、抽象形式和具体事物的洞察和认识。直觉绝非单纯的感知, 而是与情感的想象、感知交融在一起的多种心理功能的综合体。正如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觉》一书中所说:“一切直觉中都包含着思维, 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 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画家的这种艺术直觉, 在其对客观世界的感悟中, 在对艺术形式的把握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使画家在与自然的接触中不断发现、不断启示自己的艺术思维, 不断提高对绘画语言的感觉敏锐度、综合程度、深刻程度及其所有的艺术创造能力。

(2) 兴趣、洞察力:兴趣和直觉其实是一个递进的关系, 有了我们对艺术的直觉, 才会有可能对艺术进行一系列个人喜好上的选择。艺术最初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些简单的印象, 对于这些信息, 我们只是简单地保存在大脑里, 而随着我们认识和理解的深入, 我们会对于这些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带有强烈主观色彩和目的性的分析。要想更准确的认识和分析, 我们首先要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或是洞察力。洞察力, 是先天生成但需要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一种能力, 它是我们观察和感知的一种本领。它需要具备几个必须的条件:其一, 我们必须对艺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其二, 有足够的或是相当条件的艺术阅历。丰富的艺术阅历, 是培养和提高艺术洞察力的重要手段, 它好比就是一种积累, 越多越好。在具有了一定的艺术洞察力以后, 我们就可以在主观思想的影响下, 有目的的选择最能激发自己情感或是最能提高自己认知能力的共鸣点了。由于加入了主观因素, 因此, 每个人的选择将是有区别的, 也就是兴趣。

兴趣所涵盖的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而且就算是同一个人, 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着不同的兴趣。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每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我们在主观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选择的同时, 会积累很多的经验, 或者是形成一种固定的方法和模式, 这种经验、方法和模式结合起来, 就是我们对于艺术的兴趣。当这种兴趣形成以后, 我们会主动地去寻找更多的艺术作品, 以满足我们内心的需要。兴趣的产生, 是我们认识艺术和理解艺术的一个新的阶段, 它使我们充满了“求知欲”。

但兴趣的产生却是一个分水岭, 在一定的专业艺术知识和强烈的主观创造性的推动下, 兴趣将会演变成“风格”。“风格”, 也就是我们认识和理解艺术的第三层境界。

(3) 风格: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赋予外的风貌, 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风格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或创作个性, 它是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更为深刻也更为本质地反映出时代、民族及艺术家个人精神气质、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等内在特征的外部印记。风格的形成是时代、民族和艺术家在艺术上趋向成熟的标志。

风格是由艺术作品的独特内容与形式相统一, 并由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的个性特征与时代、民族等社会历史条件相统一而形成的。风格虽然与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都有关系, 但从根本上说, 它是使形式与内容以特定方式统一起来的一种核心力量。为了具体把握艺术作品的风格,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把握艺术作品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从艺术学的角度把握艺术家的个人风格, 以及一定的地域和群体的艺术家们所呈现出来的风格类型等等。同时, 也可以从创作、接受等角度来看风格的功能和作用。但是这一切都离不开具体的艺术作品, 离不开个体的艺术家的创造。从艺术家的主观方面看, 他的审美趣味、生活经验、文化教养、艺术修养、才能和个性等都对风格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从这种意义上说, 艺术家的艺术风格, 就是他全部人格的体现。从客观方面来看, 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 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倾向, 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传统的态度也会对艺术家的个人风格的形成起一定的作用。

艺术风格具有多样化与统一性的特征。现实社会生活本身无限丰富的多样性、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以及欣赏者审美需求的复杂性, 决定了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可以说艺术史上一切有成就的艺术家, 其作品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不同于他人的艺术风格。另外, 也有许多艺术家由于性格上或思想上的特定原因, 或受时代、民族、阶级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发展的制约, 他们的作品可能在风格上有某些大致相近或类似之处, 从而显示出风格的一致性。

风格体现了艺术家的主观创造性, 我们可以把风格理解成为艺术价值观, 也就是理解艺术的最高境界, 它是将积累的艺术阅历, 根据自己的喜好, 通过自己主观上的创造力进行提取和加工, 形成一种崭新的艺术观点。

由此可见, 对于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艺术的这三层境界来实现。艺术的三层境界实际是一个由浅入深, 最后得以升华的全过程:直觉 (非条件反射的成像) →兴趣 (主观性的求知) →风格 (主观的创造和提取) 。这其实也就是我们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的全过程。

摘要:艺术, 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中, 但却不能由我们完全地理解、诠释或掌握, 但是我们可以把认识艺术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三个递进的层次, 也就是艺术的三层境界——直觉, 兴趣和风格。

关键词:直觉,兴趣,风格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

我对舞蹈表演艺术境界的感悟 篇9

一、意境的理解

意境是情和景的相互交融, 蕴藏着变幻的想象空间, 或悲伤之境, 或欢喜之境, 它有各类情感寄居, 也是中国舞蹈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好的舞蹈作品, 运用华美的舞蹈服饰、绝佳的舞蹈功底、音乐渲染场景以及动人的意境, 会使观看它的人, 走进舞者所营造的绝美情感圈套, 随音乐悲戚, 随舞蹈欢乐, 随舞蹈中的故事痴狂。这就是意境的魔力, 能使人的视觉、听觉、触觉、感觉都随作品而动。古人说过, “景无情不发, 情无景不生。”足以明了意境这种宝贵的东西必须与内心实际的情感想结合, 它才会产生, 才会栩栩如生, 才会轰炸人的灵魂, 使别人心甘情愿地附和你。

二、舞蹈意境的吸引力

(一) 舞蹈前的舞台形象。舞台的布置以及舞者的配饰, 都是为营造一个情感场景做准备。热情舞蹈用鲜艳多重的灯光, 沉重凄凉的舞蹈用简单单调的灯光, 舞者身上的舞蹈服饰、发饰都是舞蹈核心情感必不可少的准备。在舞台上跳出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才能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 , 也是引导人进入作品意境的通道。

(二) 舞蹈表现的形象。舞蹈的艺术形象来源于我们的实际社会生活, 通过一系列的起乘回转来表达所想表达的思想情感, 世间万物都可以融入舞蹈, 由舞者不断的琢磨与体味, 形成一种绝美的意境把其他的事物拟人化, 赋予它喜怒哀乐, 给它人所具有的一切情感, 把它所想、所知、所受都一一展现给观众。所以舞蹈是有生命的舞动, 它所传达出的, 是一种灵活的灵魂倾诉, 是再华丽的辞藻、再绝美的画卷也表达不出来的。观众在舞者的跳动下, 能逐渐看到舞者所跳主体的心, 能走进那个丰富的世界, 说明他已经被感动, 被震撼。 (三) 舞蹈所呈现的感染力和绝佳舞蹈技术。舞蹈意境的美, 需要舞者纯熟的舞蹈技术来打造。舞者的技艺, 是多年扎实的基本功和刻苦的训练才能达到的。高难度的演绎会使观众叹为观止, 并且能更快地吸引人进入舞蹈的意境之中, 高难度的演绎, 本身就是一种美的释放与表达。其次, 好的艺术舞蹈作品应该具备强大的感染力, 有一种独特的渲染力去带动人的灵魂, 表演扣人心弦, 有最别具一格的风格。舞蹈是人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优美、狂野的方式, 它是人内在情感的迸发点。舞蹈意境的蕴含思想, 也是人的某种精神高度所需要的物质。通过这种意境的展现, 人们也获得了某种达不到, 求不得的快感, 是一种心灵的满足感。这就是舞蹈作品所呈现感染力所给予的。

三、意境的创造来源

(一) 来源与自然的生活。舞蹈的所有动作, 都是来自于生活的种种, 千般变化, 万般无常, 皆是以生活为基本, 以生活中的动作来修改、加工, 形成全新的舞蹈动作。当然, 舞者也必须以全情的姿态投入舞蹈中, 古语说“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所以对于舞蹈动作的琢磨, 也一定占据你生活的大部分时间。生活中的情感丰富, 古往今来, 只要化身为人, 都具有七情六欲, 有满胸的喜怒哀乐。倘若把其他事物做拟人看待, 它也被赋予人所有的一切特征, 有情有意, 生活中的玩物, 无不是都是舞蹈创作的来源。

(二) 艺术需要大气的心境。舞蹈是一种艺术, 在舞台上, 艺术需要大气的心灵姿态。首先应该选择自己合适的舞种, 当你能够谙熟作品中主角的思想情感, 你就已经和他密不可分, 你知道他的一切, 是他的知己、恋人, 这样的舞蹈作品, 则不是简单的表演, 而是复原故事主角的生命。再当然, 舞者台上心态也是十分重要的, 倘若在台上的那几分钟太过紧张, 动作就会显得拘泥, 无法融入进作品主角的情感, 所以舞者必须有很强大的内心, 能够有很好的素养修为, 在人生中为自己树立很好的价值观, 那么在舞台上就会比较轻车熟路, 自然大方。

(三) 投入自己的心。若想很好地展现出整个作品所想达到的意境, 首先应该自我融入。想要感动别人, 先要感动自己。如果你自己都不能狠狠地为这部作品的情感坐立不安, 辗转反侧, 那么如何让别人为你所传达的情感痴狂?舞蹈是需要结合情感、肢体、心态三者共同发挥的艺术作品。舞者必须投入自己的全心全意, 好的舞者是需要一种真诚的心态, 很好地做到情与动作的完美结合, 营造一种吸引人的艺术意境。

摘要:肢体语言是诠释灵魂深处情感的表达, 一段灵魂的独白, 一系列连贯的动作就形成了舞蹈。舞蹈的历史有几千年, 有上百种舞蹈类别, 但它们所具备相同的性质, 都是为心而舞。作为一个舞者, 我用自己的态度阐述出对舞蹈表演艺术境界的感知与体会。

关键词:舞蹈表演艺术,意境,感悟

参考文献

[1]赵磊.当代蒙古族舞蹈与藏族舞蹈的艺术特征分析[M].2013

[2]石裕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研究[M].2007.

论音乐表演艺术的情感与境界 篇10

关键词:音乐,表演艺术

音乐是感情的艺术, 抒发感情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表现功能。音乐通过其超强的情感传达, 在带给人们精神慰籍的同时, 也塑造了丰富多样的人性情感。因此, 音乐表演中的情感表现极为重要, 以情感人是音乐表演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表演者在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 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 通过想象与联想, 传达给观众最真切的情感, 从而使表演获得成功, 展现出音乐作品。

一、什么是音乐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是通过人的演唱、演奏或人体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艺术。

音乐是以声音为物质媒介, 以时间为存在方式并且诉诸听觉的艺术。音乐不像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那样, 能够直接提供空间性并且在时间中凝固不变, 它在时间中展开并完成, 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流动性。同时, 声音对应于主体的听觉器官, 人们对音乐的把握主要是靠听觉来完成的。所以, 音乐又称听觉艺术。音乐以声音为物质媒介, 声音的非造型、非语义的性质, 决定了音乐是一种抽象的非描写的艺术。音乐不能够描绘、造型、叙事和写景, 不能够提供空间的视觉形象, 也不能说明思想与概念, 生活中大量的视觉形象也难以用声音再现。但是, 音乐却擅长表现人的情感、情绪的状态及运动过程。因此音乐主情而不主形, 是情感的艺术。

受表现媒介的制约, 音乐表现的情感往往是微妙、复杂而宽泛的, 甚至只是某种抽象的情绪本身。音乐形象是欣赏者心灵建构的高度自由的表象, 带有极大的抽象性、不确定性。构成音乐组织的声音, 不是自然界中杂乱无章的噪音, 而是经过选择提炼、加工概括的有组织的乐音, 是人类的直接创造物。包括节奏、旋律、和声、调式、调性、复调、曲式等, 统称为“音乐语言”。音乐家就是利用它们, 创造无限丰富而又有感染力的情景氛围, 传达某种情感的。

二、音乐表演中的情感与理性

现实生活中, 人们都习惯于把音乐与感情画符号, 这当然没有错, 音乐表演是需要极大的情感投入的, 演奏家对于作品产生感情共鸣也是绝对必要的, 演奏家们探求音乐表演中的“投情”已有几百年的时间了, 直到今天, 音乐表演中投入热烈的感情仍是必需的, 但在音乐演奏过程中, 表演者始终不能失去“自我”, 需要保有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和评论者的地位, 这是作为一个表演者必需要明白的道理。如果一个演唱者, 他在演唱时太过投入于作品内容, 从而造成声音的失控, 气息不足, 当然观众是可以理解的, 虽然感情成分是够了, 但是作品却缺乏了完整性。一位小提琴演奏者, 在表演某部作品时, 其中包含着人生的酸甜苦辣, 但凡演奏过这部作品的演奏家, 他们对此都下了很大的功夫了解作品内容, 也投入了很多感情, 但是没有一个像看过这部作品的观众们热泪盈眶, 他们都有理性的一面在控制着, 如果他们也失声痛哭, 那么, 他们的运弓会失控, 音色会受到影响, 情绪再不能得到控制, 演出将怎么继续下去, 观众们还欣赏什么。

同样, 演奏者如果太注重理性, 观众看到就是一具没有血肉的躯壳, 机械化的, 还不如作品的原谱, 人们看到乐谱的时候, 还能顺着强弱记号和各种表情术语来想象, 而理性化的演奏却什么也感觉不到。可见音乐表演的感性与理性是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的。

三、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是情感传达的基石

音乐表演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 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 形成音乐的常用的“形式要素”, 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其中最基本要素是节奏和旋律。

所谓内涵是指内在的含义, 即思想感情。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是音乐表演的基础。在音乐表演中, 演员一定要有客观的认识和基本的忠实。只有对作品深入细致地分析, 才可能真正进入表演的创作过程, 从而创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对音乐作品理解肤浅不能投之以深情, 或者进行歪曲原作的情感表现, 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 我们不仅要把握乐曲情感的基调, 同时也要细致地体会乐曲情感的发展逻辑和色彩变化, 将情感的表现真正建立在充分理解作品情感内涵的基础之上。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 再运用精湛的技艺、巧妙的方法, 真切、生动地把音乐的情感传达给听众。

情感性是一切艺术给人以美感的重要特征之一。有情与无情, 情浓于情寡, 常常决定着一部艺术作品的兴衰成败。舞蹈作为以抒情性为内在本质属性的艺术品中, 这个特点尤为鲜明。它的体现形式主要是情绪感染的直接性和情绪感染的强烈性。

四、不同音乐表演形式中的情感传达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音乐表演实践, 笔者明白了不只是为了展现和打动自己, 更重要的是把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出来, 能够把这种情感传递给观众或听众, 从而给他们带来一种审美体验。但是不同的音乐形式由于情感的表现方式不同, 所呈现的特点和听众的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其实, 任何一种形式的音乐表演和作曲一样, 都是创造性地行为。因为只有通过它, 才能使作品感性地呈现, 才能使同一作品呈现为形态各异的美。音乐如同其他艺术形态一样, 通过音符、节奏、织体等表现手段, 表达人的感情和对社会、生活的感受。音乐以其乐音的运动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表现作曲家蕴含在作品中的感情。如果从乐曲中抽掉感情内容, 乐曲就会沦为毫无意义的零碎的音响。而在音乐表演中, 演奏者不仅仅需要把谱面上应有的东西表达出来, 还应该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 (这种理解包括作曲家的个性、创作时的心理、演奏者的生活阅历等) 进行创造性的表演。表演者在表演音乐表演就不仅仅是一种再现的艺术, 更重要的应该是将音乐赋予创造性, 以丰富音乐的内涵, 并赋予音乐新的生命, 这样才能保持艺术的不断发展。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创造力, 不同的人也具有不同的理解力, 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音乐体验。因此, 音乐就随着不同表演者不同的创造性而具有不同的姿态, 而这些也恰恰构成了音乐的多样性, 也体现出了演奏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所以, 创造性在音乐中不是偶然的, 而是必然的。过程中, 应该完全进入该作品的情绪、内容, 才能比较充分地表达出作曲家的本意。

五、音乐表演的三层境界

音乐表演艺术拥有三层境界, 首先是直觉。直觉对艺术家来说非常重要, 是否拥有直觉是能否进行创作的先决条件。对直觉, 我们一般的解释是:人类感知世界的能力和方式。由此看来直觉是人人都有的。而在艺术家那里, 这种直觉方式则发展为一种对艺术语言的直觉, 也可以说是艺术的直觉。

1. 境界之一——直觉

艺术直觉包涵着深刻的内在心理因素, 直觉是一种最基本的理性活动, 是对客观世界的感悟和深刻的心理体验过程。直觉绝非单纯的感知, 而是与情感的想象、感知交融在一起的多种心理功能的综合体。

所以, 在音乐表演艺术中, 音乐家的艺术直觉, 在其对客观世界的感悟中、在对艺术形式的把握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使音乐家不断发现、不断启发自己的艺术思维, 不断地提高音乐的艺术创造能力。直觉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生命线, 任何一个伟大的音乐家无不凭借着他的独特而又非同寻常的艺术直觉而驰骋于音乐的神圣舞台。我们可以看到, 音乐大师门德尔松, 用激情和灵感催生出了不朽的传世名作《森林交响曲》, 那阵阵林涛, 那隐伏于林海万山丛中的无穷故事, 被大师用音乐诠释得精妙绝伦。

“音乐神童”莫扎特4岁会作曲, 6岁开演奏会, 天赋的音乐艺术直觉造就了他如此之多的伟大作品。在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一个曲子《求爱神给我安慰》中, 看似简单的一个乐曲, 并没有大喜大悲的华丽却表现了人性的本质, 而且主要通过悟性和直觉来实现, 并无依据任何心理分析。所以我们在感受莫扎特的声乐作品时, 要是真正领悟到了, 就能感受到蕴藏在心底的一种力量, 那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他对乐曲的形式感和对称感似乎是与生俱有的, 而且他将此天赋与他那半来自学习、半来自直觉的万无一失的技艺紧密结合在一起。他在歌剧中不仅表现出迄今仍无人可及的戏剧感, 而且还透过与当时几位最伟大声乐家的接触而扩展了歌唱艺术的天地。由于具有极强的敏锐度与能以超然物外的态度洞察人生, 他所塑造的舞台人物可与莎士比亚笔下的同类人物媲美。

2. 境界之二——兴趣

在充分感受直觉对于音乐表演的重要性后, 我们必须关注的便是第二个层次——兴趣。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 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

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的探索。

兴趣是爱好的前提, 爱好是兴趣的发展和行动, 爱好不仅是对事物优先注意和向往的心情, 而且表现某种实际行动。我们在生活中, 通过对生活的体会, 必然会对某些东西产生喜爱或者厌恶, 一个人对艺术的某个特点的喜爱正是形成他自己风格的要素, 所以兴趣对于音乐艺术表演尤为重要。音乐家肖邦对波兰音乐和文化的浓烈兴趣, 在肖邦的后半辈子的作品中显示出重大作用, 他为我们谱写了如此优美的旋律, 让我们到现在还回味无穷。

在音乐艺术表演中, 不仅需要掌握技巧, 更重要的是把握艺术的精神内涵, 因此, 兴趣在音乐表演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 是我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是我们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

一般来说, 兴趣就越广泛知识面越宽, 所以, 我们需要博览群书或常去音乐厅、学术报告厅等, 多受熏陶, 培养对各方面知识的浓郁兴趣。因此, 人的兴趣不仅在学习、生活中发生发展起来, 而且又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

3. 境界之三——风格

因为有了兴趣, 音乐表演艺术才能表现得更加丰富, 才能形成各种不同的风格。所以, 解决了兴趣以后, 值得我们长远考虑的便是音乐表演艺术的第三层境界——风格。

当我们在欣赏音乐表演艺术时, 往往会觉得他们具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不同钢琴大师的表演让我们感觉有的柔和优美, 有的雄浑有力。不同指挥家的指挥, 有的质朴热情, 有的温柔亲切。声乐表演、舞蹈表演也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民族特色, 这些都体现了艺术的不同风格。

任何一位伟大的演奏家其演奏技艺与风格都会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 这一点上梅纽因大师也不例外。总的看来, 他属于世纪交替间, 演奏观念和风格逐渐变浅时期的演奏大师。从他的早期演奏上来看, 其风格明显受到克莱斯勒和埃奈斯库的影响, 尤其是埃奈斯库作为梅纽因的老师, 他将自己赋予音乐以丰富的表情和甜美意境的特点尽数传给了这位非常善于学习别人特点的学生。

此外梅纽因在一段时期内也十分推崇海菲茨的演奏, 当时梅纽因为了能像海菲茨那样精确而科学地掌握技术, 曾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并导致了他在一个时期的演奏中, 同样揉进了华丽和令人惊叹的炫技效果。然而梅纽因最终并没有成为炫技型的演奏家, 而是在汇集了百家之长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以深邃的逻辑性和细腻的音乐性为特点的演奏风格。梅纽因接受的是典型的法比学派教育, 帕辛格曾经是伊萨依的学生, 而埃奈斯库则是马而西克的学生他们两人是法比小提琴学派的主要传人, 梅纽因从他们的身上全面地掌握了法比学派的精华, 后来又在自己的演奏实践中将这种精华做了进一步的发展。

六、结束语

音乐表演, 是赋予音乐以生命的创造性的行为, 其本质意义就是如何真实地再现原作, 如何使音乐作品焕发出应有的光彩。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说, 如何把握好“二度创作”, 如何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表演是技术与表现力完美的结合, 是音乐表演获得其独特品格的基础和保证;而如何通过自己的表演把音乐的美传达给观众, 如何使听众在音乐的熏陶下洗涤心灵, 如何使人们因为有了音乐而感到充实快乐, 是音乐工作者毕生的事业和追求。综上所述, 在音乐表演艺术中, 直觉是一个前提, 拥有了好的天赋与直觉是进行艺术创作的首要条件, 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值得我们关注并需要我们去解决。在探索音乐表演艺术时, 我们对风格需要进行横向纵向的研究,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长远考虑的话题, 这三层境界在音乐艺术表演中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译.卓菲娅·丽莎音乐美学译著新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书号

[2]张前.论音乐表演创造的美学原则.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2, (4) :3-10.

[3]施敏.论声乐教学中二度创作的培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06)

[4]高鲁生.歌唱家与二度创作刍议[J].音乐世界, 1992, (08)

[5]廷声.谈歌曲二度创作的得失[J].音乐世界, 1988, (06)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论文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现状;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通过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发展。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思维活跃,好奇心较强,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小学生的现实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序发展。课堂教学提问作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策略,在当前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当前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提问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中,笔者立足于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提问是改变当前课堂教学现状,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不断改革和发展的有效手段。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又具有哪些积极意义呢?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具有如下积极意义:

(一)课堂提问有利于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年纪较小、缺乏分析和总结能力的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很难将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的主观意见表达出来,不利于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也不利于让教师及时接收有关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而课堂提问的实施,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根据学生的回答状况,可以及时地了解自己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从而帮助教师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可以说,课堂提问有利于反馈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课堂提问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提问的方式,可以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首先,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可以督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听讲,不开小差,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课堂提问的方式,可以约束学生的课堂行为;其次,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可以发散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第三,课堂提问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总之,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形成良好的课堂沟通和交流,促进积极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形成,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和艺术性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方式具有很多的积极意义。但是,对于课堂教学提问来讲,需要很多的技巧和策略,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把握课堂提问的技巧性和艺术性,势必会降低课堂教学提问的效果。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技巧性和艺术性呢?

(一)教师要充分重视所提问题的有效性

对于课堂提问来讲,问题的设置至关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有效的课堂问题,所设置的问题应当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例如,教师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对于优等生的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以满足优等生的需求,而对于学困生,如果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太难,势必会让学困生觉得吃力,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问题设置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而在问题的设置上,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不能过于随意,也不能过于刻板,应当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状况,提出合适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二)课堂提问注重启发性

当前,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往往都是采取“一问一答”的提问模式,这样的课堂提问也无可厚非,但却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所提问题的启发性,即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启发性的课堂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因此,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改变传统一问一答的课堂提问方式,采用启发式的课堂教学提问,不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效率。

(三)抓住时机、及时提问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教师的课堂提问都具有效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提问时,一定要善于把握时机,提出有效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教师的提问,并不是提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提得越频繁越好,凡事皆有度,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这个度,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有效的提问,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总之,课堂提问是加强教师和学生沟通和交流,形成和谐师生关系、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有效手段。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立足于当前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提问。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提问的技巧性和艺术性,通过有效的提问,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爱秀.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

[2]徐敏.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0(1).

[3]戴红稳.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提问[J].教学与管理,2006(3).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论文 篇12

一、音乐渲染法

即虚拟场景,使情与事相融合,深意与画面相交织,用音乐歌曲渲染,形成饱含感情的艺术境界。

有时候,文章中描述的画面,不足以传达人物的精神风貌,可以借助影视、音乐、歌曲渲染场景,使学生在情境的渲染下,更能体会人物的精神风貌。如教学人教版高中选修教材《古代诗歌散文研究》中的《项羽之死》记述了项羽一生的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是《史记·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这篇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项羽的性格。项羽在令人唏嘘感叹的悲壮中谢幕!至此,项羽这个人物形象在太史公笔下得到了完满的诠释。指导学生学习本文时,可重点分析项羽的精神风貌,把文章中的文字幻化成活的画面:

项羽这个盖世的英雄,到此已是穷途末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点亮灯烛,听着四面楚歌,喝下杯杯烈酒,看虞姬悲怆而舞,听乌骓于帐外哀嘶,面对此情此景,孤立无援,情不自已,唱: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可奈何。令壮士扼腕,让英雄湿襟,请听《霸王别姬》:我站在猎猎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

悲壮与缠绵相结合的歌曲《霸王别姬》,用在此处,进一步渲染这种悲凉无奈的情境,项羽这个悲剧英雄的形象,进入学生内心,令之长叹。事实证明,这种安排很有效果,在我曾任班级中有名女生在课后日记中这样写道:很喜欢历史,从那些被岁月稀释的剪影中,总能品出生命那鲜活的味道。读了那么多的历史人物,我最欣赏项羽———他不是皇帝,却是英雄。在两千多年后的月光下,我以这样的文字表达无尽的幽思:沉默的乌江,远古的战场,不敢正视的是你的目光。辽阔的边疆,血腥在飞扬,天下都归你,我的王。残破的宫墙,坍塌的桥梁,征服的欲望,不灭的梦想,谁的歌凄凉,亘古的守望,狼烟长。大风在吹,你的泪,流过千年的懊悔;大风在吹,楚歌相随,虞姬的心破碎;旌旗飘飞,岁月变幻,剪不断的历史在轮回……

再如《孔雀东南飞》的教学,不妨先引入汉乐府《上邪》以及宋代李之仪的著名词作《卜算子》,在屠洪刚深情演绎的歌曲《孔雀东南飞》中去体味、感悟,为课文教学作充分的铺垫,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美术表现法

即用简笔画表现文章意境,使学生得到更直观的艺术享受。

画面给人直观的感受,把文字化为生动的画面,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抓住主旨。

如《故都的秋》第二部分(第3—12自然段)叙秋,依次描写了秋晨破屋、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桥头、金秋红枣五种景观,表现“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写秋花绘色;秋槐绘形;秋蝉绘声;秋雨摩味;秋果描实。教学本部分时,要求学生在阅读之后,用一幅幅图画把五种景观描绘出来,让学生赏秋景、听秋声、感秋意、品秋味,感受到故都秋天的浓色、深味。

三、形象描绘法

即用美的语言,扩充课本中所描述的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轨迹。

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叙述语言流于平铺直叙、枯燥无味,是难于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的,也缺乏鼓动性和艺术效果。对课本中描述的画面要进行拓展思维,进行再造性想象,使无声的铅字变为栩栩如生的景观,无形的画面变为活灵活现的人物、亭台楼榭、奇山怪石,而栩栩如生的景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枯燥的知识为形象的再现,使自己身临其境,更深地体味作者的感情轨迹,从而融入课文。如在教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用简洁的散文化语言把文中描述的美景进行扩展,以此更好的体会此情此景中的人物的心情:

看,天还是那样蓝,风还是那样暖。草木回春,空气中飘荡着春的气息。远处,是崇山峻岭,高耸入云,近处是青青的竹林;脚下,是一条清清的小河,碎玉溅珠:好一个“清泉石上流”的美景。河水清澈见底,游鱼细石,映入眼底,文人雅士,围坐水畔,把流到自己面前的酒杯端起,一饮而尽,兴高采烈,赋诗为乐,此情此景,真是令人忘却追名逐利之心!

把文字变为场景,赋以丰富的内容,勾画出一幅“游春宴乐图”,使学生结合联想自己在春暖花开的时节,与朋友欢聚时的快乐,从而体会作者此时此刻作为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这样,古奥的文言文就注入了新鲜的生命力。

四、联缀统一法

即用联想把分散的画面联缀成一个完整的美的意境。

把文章中一个一个的画面组合起来,传达一个完整的意象,以涵盖作者的整体构思。讲授陶潜《归去来兮辞》的时候,把陶潜在文中叙述的一些情境这样串连起来,浑然一体,传达隐士之心声:

听暮秋孤雁,声声送悲;思念,不觉间已挂满枝头。你带着归隐的决心,乘舟而行;轻松而迫切的心情,像张开了天使般轻盈的翅膀,近了,近了!你欣喜若狂,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熟悉而隐约的家门映入眼帘,伴随着家童欢快的迎接,你终于跨进了向往已久的家门,一切依旧!一切陌生!

端起酒杯自斟自饮,且将不快与悲愁化入这盅芳酒,任思也悠悠,念也悠悠!你拄着拐杖,悠然远足于清幽的田间,去留无意,任天空云卷云舒,宠辱不惊,看窗外花开花落。你登上山坡放声长啸,伴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种新的血液在你体内奔腾,富贵不是你所求,平淡才是归依,乐夫天命不复疑。

把陶渊明的活动和心理历程用感性优美的语言串连起来,由任职到归园,由悲愁到欢欣,表达出他内心最真挚的感情,让人感受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气节,给学生以浓浓的艺术熏陶与享受。

五、哲理点化法

即运用富于哲理的辞句,点化主旨,提升意境。

平平淡淡的说教不仅没有多少美感,有时反而会让学生生厌。而在从感性到理性的突变的叙述、阐释中,用一些富于哲理的议论和抒发,就可以化平凡为神奇。在教学《过秦论》时,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描述秦国的兴起和灭亡,最后点明主旨: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对这个主旨还可以进一步的议论和抒发:

古希腊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一个小小的支点,竟有如此神奇的伟力,人生也应该有支点,统治一个国家更应有支点。秦国没有重视这个支点,所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汉代拥有这支点,所以出现“文景之治”,唐代拥有这支点,所以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代拥有这支点,所以出现“康乾盛世”,这个支点是什么?是“仁政”,贾谊提倡这个支点,希望统治者能够借鉴前代的经验教训,直至今天,统治国家仍然需要这个支点,才能保证国家昌盛久安。

把学生熟悉的哲理别有新意地用在文章的讲解中,使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使学生对文章主旨理解更透彻,更明朗。

上一篇:硬盘数据恢复系统概析下一篇:史料与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