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剪纸艺术发展

2024-07-20

中国剪纸艺术发展(共12篇)

中国剪纸艺术发展 篇1

摘要:民间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独特的创造形式。古代的劳工和广大劳动人民用画笔和色彩, 创造了与专业绘画工艺相并行的民间艺术体系。在民间艺术中广大劳动人民无拘无束地表达着自己美好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审美情感, 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给人以清新、活泼、健康和富于创造力的艺术感染。虽然从事民间艺术的作者是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业余作者, 但由于世代相传, 家教身教, 耳濡目染, 使得民间绘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从客体角度考察, 民间剪纸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之一。也是产生现代艺术的重要土壤。民间剪纸在恒定的穿承性和运动的变异性对立碰撞中, 走着一条并不平坦的旅程。

一、民间剪纸的发展历史

民间剪纸的源头, 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史前时代, 本世纪50、60年代在新疆吐鲁番的南北朝墓葬中发现的以动物, 花卉和几何形为题的团花, 技巧已很成熟。它作为迄今所见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剪纸, 如果我们把它作为开始, 由此上溯至人类早期, 山东大汶口文化的镂空陶豆, 已朴素的反映了原始先民虚实互补, 正负相生、阴阳一体, 生生不息的哲学观念, 为民间剪纸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审美实现的可能性。殷商时期, 人们开始把金银锤成极薄的箔片, 在镂刻出一定的纹样, 镶缀在器物上用做装饰。他们自觉不自觉为剪纸工艺或直接间接培养了民间艺人, 提高了镂刻的工艺技术, 为剪纸的产生准备了现实的技术条件, 战国时期, 人们开始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剪刀, 东汉时期, 由于纸的发明。这些都为剪纸的产生准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再加上原始巫术和民俗事象为剪纸的发生提供的丰富内涵, 以及服装, 器具等日用物品的装饰需求, 剪纸的发生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人们剪影为胜, 剪彩为人, 以其欢度。

不管是从史料的记载, 还是从实际出土的花团佐证,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明间剪纸最早形成的时期, 从形式上看, 剪纸已完成了从动物, 花卉想人物发展。从内容上看, 大多数还是以原始巫术和民俗事象为主要内容, 祭祀鬼神, 求福驱灾的宗教祈祷, 这些构成了这一时期民间剪纸的主要特征, 这是人类早期沟通神人, 隔绝人类, 平息人类心中忧患的重要途径, 是民间剪纸走向成熟前的“泛神论”时期,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 其神秘的功利意义远远超过由形式没造成的审美价值。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至此, 登上了它的第二个台阶——“人神化”祭祀鬼神, 驱灾求福的主题仍然是剪纸表现的主要题材,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 生产力的发展, 物质文明的进步, 必然要求人的精神需求同步发展, 再加上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渗透, 民间剪纸的功能逐渐由祭祀鬼神向祭祀鬼神和剪春碟、春钱、春胜以戏, 的综合性民间艺术的方向发展。

明清以后, 立春, 人日镂金剪彩为幡胜相赠的习俗日渐衰退, 在宫中也废止了由皇帝春日赏赐群臣彩胜的习制, 但民间剪纸在原有的基础上却进一步发展, 更加繁荣, 艺术形式也有所创新。

进入80年代以来, 民间剪纸一方面在旧有框架内继续发展, 一方面又承受着外来文化的影响, 作出多元化的选择, 民间剪纸犹如一个刚走出大山的汉子。面对多姿多彩的人生世界, 既有困顿后的惊喜和思想解放的呼唤, 又有新旧文化相交相融的思虑和彷徨, 整个民间剪纸艺术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时代特征和审美追求。

二、民间剪纸的现代审视

民间剪纸是伴随着中华民族千百年生生不息的漫长历史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是一个内涵丰富, 积聚了中华民族深层心理信息的智慧宝库, 在近百年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这个大背景下在民族传统世世代代传承演变中, 集中体现了广大民众崇尚礼仪, 繁衍生息的朴素愿望, 凝聚了广大民众祈求吉祥富贵, 驱灾辟邪, 多子多寿的精神需求, 这个最现实, 最基本的人生要求, 正是中国民众千百年来为之劳作奋斗的人生理想, 也是民间剪纸艺术长盛不衰的永恒主题。

三、民间剪纸的现代变异和沟通

中国民间剪纸在发展中, 经历了由神到人, 由功利到审美的沧桑巨变, 人们研究现代剪纸的现实意义。不仅在于研究他们怎样在完成了由民间传统向现代蜕变, 更重要的是研究民间剪纸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蜕变?民间剪纸的内在结构和外型观念及开放的造型特征三个层面与民间剪纸有着非常深厚的切合关系。

民间剪纸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之一, 承袭了民俗文化种种精神的物化的特征, 在民间剪纸发展的初期, 原始巫术和原始宗教是其产生的直接温床, 民间剪纸一开始就成了某种神秘意志的表意符号, 一个由神秘力凝聚起来的变形的艺术表象世界, 民间剪纸无论是在表现母体——生殖与生命, 还是在高扬生命本源力量方面, 都和某些现代艺术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 现代艺术正是在这一点上找到了和民间剪纸相通的契合点, 可以这样说, 这是民间剪纸走向现代的内在驱动力和文化基因。要判断剪纸到底还是不是民间传统的东西, 关键要看作为审美创造主体的是否是一个真正的具有现代意识, 有敏锐的艺术领悟力的人。

四、民间剪纸的艺术特征

剪纸是我国流行最广的一种民间美术形式, 因为其制作工具极为简单, 使用材料又普通易得, 应用的范围又很广, 一直是我国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美术形式。

总之, 我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 不仅是工艺、材料制作的传授, 更主要的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 所以说我国民间美术积淀着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文化传统, 是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重视民间美术的发展, 是与振兴中华, 弘扬民族文化, 热爱祖国和人民联系着的, 所以作为年轻一代学习美术的我们, 要高度重视民间美术, 要真正认识到它的意义, 继承其精髓, 使民间美术发扬光大!

中国剪纸艺术发展 篇2

明嘉靖至万历年间(公元1522~16)先后流行于浙江嘉兴、湖州、台州、温州等地,是明初戏曲的主要声腔,并对南曲在观众中地位的确立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海盐腔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受到广大士大夫的喜爱,因此剧目多为文人创作,音乐风格文静典雅。海盐腔演唱与道白多为官话,锣、鼓、拍板等打击乐器是主要伴奏乐器。明万历以后,随着昆山腔的崛起,海盐腔逐渐衰落,曲谱遗失,地位逐渐被新兴的弋阳腔和昆山腔所取代。

余姚腔:形成于浙江余姚。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盛行于江苏的常州、润州(镇州)、扬州、徐州以及安徽的贵池(池州)、太平等地。以后余姚腔逐渐衰落。据传浙江绍兴的调腔为余姚腔的支系,也有人认为与越剧有关。

弋阳腔:又称“高腔”,至迟在元末明初江西弋阳就已经出现了。宋元时期的南戏流传至江西弋阳后,与当地的民间音乐和地方方言相结合,并吸收了北曲而形成的一种声腔系统。明朝初年至嘉靖年间(公元1368~1566年)风行于徽州、南京、北京、湖南、福建、广东、云南、贵州等地。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海盐腔与余姚腔,以后更是与昆山腔争逐于剧坛。由于其较强的影响力,因此中国戏曲史上有“南昆、北弋、东柳、西梆”的说法。弋阳腔特点是:一人独唱、众人帮唱,不用管弦乐器伴奏,只用鼓、板、铙、钹等打击乐器伴奏。弋阳腔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区的不同又衍生出了许多新的剧种,如徽州调、青阳腔、四平腔、乐平腔、京腔等诸腔,成为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声腔系统,对清代各种地方戏曲剧种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昆山腔:又称“昆曲”,约产生于元末明初江苏昆山地区,由于其当时还处于土腔土调阶段,影响力远不如余姚、海盐和弋阳三腔。嘉靖、隆庆年间,戏曲音乐家魏良辅、梁辰鱼、张梅谷、谢林泉、张野塘等人对昆山腔进行了重大改革,他们在昆山土调的基础之上,又综合了北曲、海盐、余姚等诸腔音乐及北曲唱法的长处,使之形成一种细腻婉转、擅长抒情的“水磨腔”。其地位也一跃为余姚、海盐、弋阳三腔之上,从而形成一种成就最大、流行最广、影响最深的声腔系统,并很快风靡全国,统治剧坛。北昆、湘昆、川昆、宁昆、永昆等许多地方化昆腔都是在昆山腔流传过程中与当地语言、音乐相结合而产生出来的声腔系统,笛、箫、笙、琵琶、鼓板、锣等是昆山腔的`主要伴奏乐器。在对昆山腔所进行的改革中,魏良辅的贡献最大,因此有人将其奉为昆山腔的始祖。魏良辅,字尚泉,明豫章(江西南昌)人,熟谙南北曲,他在张梅谷、谢林泉、顾渭滨等人的协助下,对昆山腔进行了改革创新。明沈宠绥在《度曲须知》中论及魏良辅改革后的昆山腔时说:“调用水磨,拍捱冷板,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功深镕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可见改革后昆山腔,调用圆润柔美、抒情婉转的“水磨调”;行腔上注意吐字、过腔、收音三个层次;节奏方面就是所谓的“拍捱冷板”,即在节拍上加用“赠板”,将原有板式放慢一倍。另外魏良辅还完善了乐器配置,已形成较完善的管弦乐队,乐器包括笛、管、笙、箫、琵琶、三弦、筝、月琴以及锣鼓等多种打击乐器。据说经魏良辅改革后的昆山腔还只能用于清唱,后来梁辰鱼根据昆山腔的声律和腔调写成《浣溪沙》,用昆山腔演出,立即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喜爱和欢迎,昆山腔影响力迅速扩大,成为风靡全国、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剧种,几乎统治嘉靖以后的明代剧坛。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如何发展 篇3

记者:梅老师,您好。您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专家,请您就此谈谈您的一些认识吧。

梅墨生:中国的文化无论是文学,哲学,音乐,绘画,书法,印章,武术,医学等的道理都是相互贯通的。只有在理论上对中国文化进行全面的学习,领悟,理解,在实践上丰富绘画的内涵,才能厚积薄发,才能创造更高,更好的艺术作品。

记者:那么您对中国传统文化及艺术在目前的生存状态有什么看法吗?

梅墨生:当今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所面对的形势是很特别的。随着交通工具,通讯技术的进步,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小。跨国家,跨种族,跨宗教的各种交流日益频繁,不同的文化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个文化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小。这就涉及到中国文化何去何从?中国艺术何去何从?这也不是哪一个人能够解释,执行的。但是我作为一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文艺工作者,对此问题也是十分的关切。

近几年我们看到一些打着各种旗号,理念创作的所谓“中国画”层出不穷,但实际上根本经不住严肃的考论。对于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哪些是糟粕,哪些是精华,哪些东西是美的,哪些东西是不好的,越来越设有标准,越来越混淆视听,乱人耳目。

如今,中国文化、中国画已经被“变种”,被“异化”。如果说“变种”以迎合西方,谄媚西方的文化趣味,需要及价值,就是一种成功,那么就没什么值得庆幸的。中国文化的内涵已丧失殆尽;中华民族已没了自信,没了精神,只是顺着他人的思想轨迹去走。如此邯郸学步,岂不滑稽可笑?

记者:那么是何种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

梅墨生:上溯至20世纪初,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以康有为,梁启超,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的文学家,思想家否定传统儒学而主张引进西方文明,直至十年“文革”,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被彻底地“革”掉了,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失去了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建国以来的民族虚无主义,都对中国文化造成巨大的摧残、伤害。中国画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生长出的精华,它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存在了,自然中国画的发展就会出现种种问题。

个别中国人全盘否定中国文化,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真的搞懂了吗?深深研究了吗?科学的比较,论证了吗?就拿中国画来讲,它是否要改良?是否按照中国传统绘画方式走下去?这是一个关系到民族核心文化的问题,是一个民族灵魂的问题。

某些现代的中国画家并不研究中国文化,绘画理论,欠缺文化修养,更欠缺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并且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哗众取宠。所谓的表达就是靠感觉,玩杂耍,玩花样。如此放弃中国传统文化,遗弃古人传统,这种创新,是多么滑稽,可笑。记者:那么您认为中国画当何去何从呢?

梅墨生:中国画内涵博大,精微,深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理应代表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追求。但

梅墨生,号觉予、觉公,1980年生于河北迁安。毕业于河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结业于中央美院及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硕士研究生课程班。曾师事宣道平、李天马、李可染等先生。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部副主任、艺委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体会会员。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广东博物馆等单位及海内外藏家收藏。编著出版有《中国书法全集·何绍基》、《书法图式研究》、《中国书法赏析丛书》(主编δ本)、《现当代中国书画研究》及个人书画集多本(部)。现当代大多数中国画作品乏善可陈。

我认为中国艺术,绘画有它独特的特质,美学标准,模式及传承方式。它需要发展,但不能盲目地“改良”,这使得中国传统艺术无标准可依,更招致各种思想的混乱,彷徨,民族自信的丧失,民族文化的迷惘,民族凝聚力的涣散及消失。虽然“改良”也确实使中国画出现了一些新面貌,新风格,但却失去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艺境,韵味。

真正的中国艺术是对真,善,美的表现,而不是猎奇,求变。中国画要走中国文化自己的道路,要走向“自律”,而不是“他律”。中国绘画艺术要以自己的哲学,观念,认识为根基,为标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不要模仿,迎合,谄媚西方文化趣味,也不要从形式,材料上追求西方的东西,更不要迎合西方的思潮来创新,探索,来追求中国画。记者:如此说来,解决中国画目前的种种流弊,是否可以从教育入手?

梅墨生:此言甚是!因为现代人在学习中国画时,只注重“器”——技法本身,而不去关注那些支撑着“器物”的“道”——中国的传统哲学,文化。我认为中国画就应该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特有的精神气质,特有的文脉,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根基。中国绘画有那么悠久的历史,我们有着无比丰富,无比璀璨的文化遗产。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呀,为何弃而不用呢!

但在目前,中国画的教学,教育状况令人忧心。现在从事艺术教育的人未必懂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必须重新认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如果失去了中国文化的底蕴,文脉,它还是中国画吗?如果有一天,“世界大同了”,大家都一样了,那世界还会精彩吗?只有提倡多元发展,保持各自文化的独立性。这个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才会更有活力,这正所谓“和而不同”!

中国画想要发展,就得往回走,当然也要取其精华,舍其糟粕,梳理中国文化艺术特有的文脉,特性发展轨迹。纵观历史有所作为的艺术家,无不是继承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站在民族的基点上。我们要继承,发扬,挖掘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画才能有发展,才能更丰富、更辉煌,中华民族才能强盛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剪纸艺术发展 篇4

剪纸是一种被赋予了神韵的民间艺术文化, 是中国文化千百年来的积淀。早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 人们就运用薄片材料, 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 直到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 剪纸艺术的历史才真正开始。剪纸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叶、皮、革、布等材料。剪纸以其质朴生动的造型、广泛的题材, 丰富的内涵, 表达了广大百姓祈福求安、祈求生命繁荣的美好愿景。

一、民间剪纸的艺术特征

民间剪纸是民间土壤上最活跃的一种艺术, 民间剪纸艺人或以花鸟草兽点缀门窗柜壁, 或以鱼莲之戏歌颂爱情婚姻, 或以神圣仙灵祈求安康吉祥, 或以耕田打麦反映开拓拼搏, 或以历史人物激励与时俱进, 以此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民间剪纸艺术具有以下特点:

镂空透光性:剪纸首先要注意透光效果, 早期的北方人民用剪纸装饰窗户纸成像, 用来装饰房间、贴窗花, 给树叶凋零的冬季带来一片火红的色彩, 给人以春意盎然, 万物生机的感觉。人们常在元宵节和中秋节玩的走马灯也是利用剪纸镂空的透光性制成的, 灯的轮轴上有各种图案的剪纸, 点燃灯内蜡烛, 烛光将剪纸影射在屏上, 蜡烛产生的热气形成气流, 使轮轴转动, 图象便跟着走动, 十分生动有趣。

多维空间性:从事剪纸的艺人常常把老虎的尾巴剪成两条, 把啄米的公鸡和吃草的马剪成两只头, 这种不局限于事物的瞬间存在状态, 从多个角度把三维立体转化为二维平面的处理方法,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动物的运动轨迹。

重意象手法:民间剪纸艺人喜欢采用隐喻的方式, 往往画中有画, 画中有故事。比如, 在猫身上剪老鼠说明猫在捉老鼠;在鱼身上装饰莲花来暗示鱼在水中游;在梅树枝头剪一只喜鹊寓意“喜上眉梢”;在牛羊之类动物身上剪螺旋状的花纹以增添美感。此外, 民间艺人喜欢用桃子来形容高寿, 用鸳鸯来代表爱情婚姻, 用葫芦、石榴或鱼来代表多子, 用蝙蝠来表示福气, 用龙和凤来表现龙凤呈祥的吉庆寓意, 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生命繁盛的追求。

正负相生观念:早在封建社会, 劳动人民就有着牢固的阴阳观念, 这种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广大百姓的生活习惯。人类早期, 山东大汝口文化的镂空陶豆已朴素地反映了原始先民正负相生、阴阳一体的哲学观念, 为民间剪纸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民间剪纸中的“拉手娃娃”、“阴阳八卦鱼”等也是正负相生模式的体现。

山东艺人吕胜中的剪纸作品中运用的造型符号有天、地、日、月、阴、阳、男、女、鱼、莲、花果等, 这些造型符号表现了人类虚实互补、正负相生、生生不息的哲学观念。吕胜中从自然原生态社会中提炼出剪纸的造型语言, 结合了中国的五行观念和西方的海报招贴审美特性, 顺应了时代发展, 对人生进行了深度的思考, 赋予了作品强烈的感染力 (如图1-1) 。贵州省王少丰的剪纸具有丰满匀称的特点, 在物象的刻画上力求传神, 给人以生动的美感。一张纸在他的剪刀下可以呈现出万般形态, 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深刻了解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图1-2) 。

二、民间剪纸的生态现状

近年来, 由于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实施, 我国剪纸业也陆续出现了一些具有鲜明个性的剪纸艺术家, 他们承传了民间艺术中具有吉祥寓意的隐喻符号, 在创作题材和内容上进行拓展, 在表现形式和技法上大胆尝试创新, 从古老东方民族传统中走出了中国独立的民间艺术之路。

山东剪纸艺术家于平、任凭夫妇创作的320幅《山海经》剪纸作品, 吸收了山东民间剪纸的造型特点, 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审美观念, 用一种全新的语言展示了《山海经》艺术。剪纸艺术家李守白先生是海派剪纸的典型代表, 他的系列作品《春夏秋冬》在人物、色彩、空间上都独具匠心, 展现了一幅幅具有浓郁老上海味道的风情画卷。而处于陕北的著名剪纸艺人张晓梅的剪纸则融合了绘画、书法、民俗、舞蹈的因素, 在她的剪刀下, 剪纸不仅仅是一门来自民间的艺术, 更是一种表达内心思想的语言。她的作品《山鬼》、《云雨》、《偷面灯》以及十二生肖填色剪纸作品将传统民间剪纸语言与现代剪纸审美意识完美结合, 其天马行空的构思体现了她对民间剪纸的深刻了解与热爱。

纵然一些剪纸艺人能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结合的发展之路, 但是大多数剪纸从业者对剪纸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实际的物质阶层, 具有真才实学的艺术家只是少数, 剪纸大赛的举行在涌现了一些新人、鼓励创造了一批新作品的同时, 也助长了一股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邪气;只重申报、不重视基础建设和保护, 重物质利益、不重视民族精神传承的现象仍然存在;剪纸材料的不易保存性降低了它本身的实用装饰功能, 现代工业压花所制造出来的剪纸又因为价格便宜、做工精细而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改革开放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与此同时, 外来经济和文化意识观念也对本民族艺术产生了冲击, 强势文化的的侵染会使我们丧失本民族的艺术风格。

三、民间剪纸艺术的现代应用与发展

鲁迅先生说过:“有地方色彩的, 倒容易成为世界的, 即为别国所注意。”[1]

剪纸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地方色彩形成民族特色, 将其发扬光大更利于世界各国学习交流, 为世界艺术宝库注入新的血液, 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笔者就剪纸艺术如何与产业相结合来探讨其发展。

(一) 与旅游业结合。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充裕, 更多的人选择在闲暇时间外出旅游, 很多地方积极响应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 剪纸艺术也成为了有些旅游产业景点的一部分。剪纸艺术品具有很高的装饰性、实用性和收藏性, 像陕西延安剪纸、河北蔚县剪纸、河南南沟村剪纸 (如图3-1) 等都已经成了各景点旅游的一个卖点, 也带动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民间剪纸的发展。甘肃庆阳的剪纸以及香包、皮影等都初具产业规模, 曾赴台湾、新加坡参展宣传。此外, 剪纸也成为出国馈赠老外的热销中国风工艺品。笔者在淘宝上搜索发现, 类似下图的一套小样剪纸 (如图3-2) , 有店铺每月竟可达到8000套的销售量, 成为人们送国外友人的首选代表。

(二) 与房地产产业结合。

早期我国北方人民就有用剪纸装饰住室的喜好, 用顶棚花来装饰天棚, 用墙花来装饰四周墙壁一度成为百姓的习惯。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 我国房地产产业正如火如荼, 现代家居装饰成为一个越来越被重视的现象, 纯艺术的剪纸和基于商业的剪纸仍然可以成为人们家居装饰的选择。纸版装裱可与西方装饰画媲美, 给人一种立体空间感;卷轴装裱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画装裱形式, 具有一种东方韵味;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 压胶装裱已经达到了可以永久保存剪纸的目的, 解决了剪纸材料不易保存的难题。剪纸艺术可融入现代元素进行创作, 针对不同的装裱形式设计不同的题材, 以适应不同人们的现代审美爱好。

(三) 与动画等新媒体产业合作。

万古蟾先生在1958年导演的《猪八戒吃西瓜》开创了中国剪纸动画的先河, 1959年由其导演的《渔童》将剪纸动画的艺术表现得更加生动。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剪纸动画《猴子捞月》、《鹬蚌相争》、《草人》等在国际上获得了众多奖项。美国动画片《功夫熊猫2》是一部把好莱坞风格和中国元素融合得近乎完美的佳作, 其片头就用到了剪纸化的皮影效果, 给世界展示了不一样的动画表现形式。如此中国味儿十足的动画竟出自国外人之手, 不仅让国人为之汗颜, 应当反思现代人的文化饥渴与传统民间美术的失宠之间的矛盾。厦门一所大学的学生将中国剪纸与西方童话故事《灰姑娘》结合在一起制作成动画短片, 其细腻精美的剪纸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好评。

四、结语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只限于艺术品的形式、造型, 还包括属于这个民族的特有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内涵, 这是一个民族之所以存在的精神灵魂, 是我们维持民族独立的保障。真正文明的标志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并存, 正确对待剪纸的艺术价值与商品价值、传统性与现代性, 只有在抓住民族剪纸艺术特色的基础上, 融入时代审美观念, 才有利于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开拓和发展, 只有以民族文化为根基的艺术才能立足于世界之林。

参考文献

[1]王亚萍.中国民间剪纸的变迁与发展[N].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2004 (03)

[2]田茂军, 杨千里.民间剪纸面临的现状转型分析[N].民族论坛.湖南省社科院, 2009.11

[3]白晗夏.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风格特征及成因[N].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研究中心, 2003-06-17

中国剪纸艺术发展 篇5

内容简介:本文对于中国舞蹈艺术的传承发展的具体措施,开发舞蹈艺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及当前舞蹈欣赏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改善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论述。

关键词:中国舞蹈,传承,保护,开发,教学,措施 参考文献:《试谈中国民间舞蹈的保护和传承

邓红霞》

《走向大众化的舞蹈艺术

金秋》

《论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 佚名》

舞蹈是一门古老而又充满青春活力的艺术,其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也在不断更新自身艺术形式,创新发展、繁衍不息,从而流传至今。而中国舞蹈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其随着其时代的发展,正在发生着引人注目的变迁,而这其中最显著的特征莫过于舞蹈艺术日益大众化的表现。但同时中国舞蹈艺术也因环境的变化,多种文化背景的冲击下,传承保护工作日益变得困难。面对亟待保护的中国舞蹈艺术,思考它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道路是十分必要、值得研讨的问题。

首先对于中国舞蹈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要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它拥有丰富的舞蹈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民族舞蹈传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由于各民族的地方特点不同,风俗习惯不同,舞蹈形式更加绚丽多彩。这些形式反映了当地的劳动生产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和喜怒爱憎的思想感情。

一:对于我国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遗产的传承发展应有切实措施。

(一)国家应当重视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统筹全国对舞蹈艺术发展大计。并注重各地的即将消失的舞蹈艺术资料和文化现象加以重点保护。建立健全资料档案,分门别类制定保护方案,落实保护措施,进行系统全面的保护。

(二)奖励对古代舞蹈艺术资料的贡献和积极传承的行为。当地文艺组织定期到民间采风,采集各地流传的未落实国家资料记载的艺术,并向当地的人民表演传播相关的本民族的舞蹈精髓文化,通过宣传栏来普及中国舞蹈的起源与发展知识。并对积极参与舞蹈创作与传播的劳动人民进行表彰。

(三)丰富舞蹈文化传播和发展途径

1广泛开展舞蹈比赛。各种喜闻乐见的比赛、评奖活动可以激发舞蹈艺术创作者得热情和积极性,也可使普通大众关注到舞蹈文化取得的各种成果,也可提高大众对舞蹈的审美欣赏水平。2举办个人舞会也是激发民间各阶层的兴趣爱好,使舞蹈的民间传播和普及更加容易,也使各种流派的艺术家的风格能加以展示,推动舞蹈艺术的成熟与更高峰。3活跃部队舞蹈创作。根据部队舞蹈创作的战斗性、时代感、创造性强的特点,积极推进部队文艺兵的灵感火花的闪现与加工合成,同时能与部队生活的特点紧密结合。4不断创新旅游歌舞。在当前旅游事业不断兴盛的状态下,深入挖掘自然人文景观中隐藏的特点与可塑性的成分,融入旅游歌舞创作中去,在传统的舞蹈特色的基础上,完善发展。5学院风创作为传统舞蹈的发展注入新生机。

二:积极开发创新中国舞蹈文化,为其注入新生机与活力

中国舞蹈艺术的丰厚底蕴是我们应该吸收与传承的宝贵财富,与此同时,在当今时代的发展下,更应不断与时俱进,开发创新,将舞蹈事业再创高峰。

(一)注重对专业舞蹈研究创作者的资金,设备的投入,为舞蹈创作条件。将其各门派的舞蹈文化发展创新。

(二)在民间不断挖掘自由创作人才,活跃民间的舞蹈创作因子,浓郁舞蹈文化传播气息,创造舞蹈创作土壤。

(三)加强对青少年的人才培养。新的舞蹈开发的因子往往在青少年这个思想活跃的群体中闪现。对青少年舞蹈知识水平和引导其发挥改造是对舞蹈的新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三:关于舞蹈欣赏教学质量的改善

近十年来,国家教育部十分注重对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艺术审美的培养,开设了一系列的舞蹈欣赏课程。依我对现有舞蹈课程的了解和思考,认为:

(一)播放古今优秀的舞蹈创作作品对同学们直接的感官刺激和思维可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加强课堂的互动交流,同学之间的感受喜好和观点看法可求同存异,推动课堂气氛活跃。

中国设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设计特色继承融合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

1 现实背景概括

近几年来,“中国风”尤其盛行,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唐装、旗袍、瓷器等等一时风靡全世界,掀起了又一次的“中国风”。就连在中国上海召开的国际会议都全体会员着浓郁中国风情的唐装合影留恋,从这不难看出中国文化的魅力以及人们对中国文化底蕴的迷恋。

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也随之发生着改变,设计趋势和潮流犹如浪潮般不停向前涌进。如何把中国浓郁深厚的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相结合,在原有基础上弃其糟粕,扬其精华,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设计潮流,呼应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值得我们深思研究的课题。这条路该如何走,怎么走的问题,虽然已有些许的成就,但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追求。正如邓小平所说“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中国的设计艺术发展。例如我国的戏剧艺术(京剧、粤剧、川剧、黄梅戏等)的发展历程,正是在各种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等等表演艺术的强烈冲击下,不得不从现实出发,分析研究自身优势劣势,从而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观众面前。它抛弃了原来京剧的冗长和乏味,使故事情节更趣味化、生活化,拉进了与观众的关系,同时也吸引了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由此及彼,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设计艺术的精髓、本质所在,也是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没有文化底蕴的艺术是不能称其为艺术的。因此,无论设计艺术趋势和潮流如何变幻莫测,我们要牢牢抓住传统文化这个关键所在。

2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2.1“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强调的观点。说明了人创造器物是效法道的,不言而喻也就是设计是效法自然的。

2.2受儒家思想影响深重

儒家思想提倡张驰有道,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突出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中国几千年来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2.3强调意境

中国设计艺术并不提倡直接表达情感和敷陈概念,相反更主张意识和情调,形成意、象、言三个层面。中国的造型艺术十分强调感觉效果的重要性,它要求鲜明、逼真、传神,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中国艺术中独特的真实论思想。园林设计中就深刻体现了这点。

2.4崇尚自然

中国古代十分注重设计的表现功能,十分强调发抒性灵的功能。中国古代设计艺术理论的深刻性在于,它虽然强调设计的表现功能,但又认为,设计艺术中所表现的情感必须经过净化和深化,有了情感不能直接宣泄,又必须通过其它途径曲折地加以表述,这就自然地把对设计艺术主体性的强调引入到设计的本体之中,使得自然成为中国设计艺术的特征,尤其表现在中国古代造园艺术。

2.5物尽其用

返朴归真、物尽其用是中国古代艺术设计中所遵循的原则之一,充分发挥和利用物的质美,把自然朴素之美作为理想之美的典范。在设计中,往往由于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和消费竞争的关系,形成了设计的雕饰之风,追求一种华而不实的富丽美,而丢失了自然的朴素大方。

3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艺术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艺术的源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4 如何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主要在于“弃其糟粕,扬其精华”。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其中不好的、繁琐的、冗长的东西丢弃掉,而其中精华的、灵魂的,精髓的东西要一如既往的坚持和发扬。

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服装设计中就把传统的服饰符号、色彩、样式提炼出来,进行加工和简化,从而使得现代人把唐装和旗袍作为一种时尚,同时也包括一些古色古香的饰品设计,无不生动的体现了这点。如此看来设计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不仅能充分表达出我们神秘的东方色彩,也能更好的起到国际传播及交流作用。

由此及彼,中国传统建筑、园林设计艺术中同样具有很多十分有特色的元素在其中,与国外的其它传统文化遥相呼应,大放异彩。(“中国塔”,木建筑架构以及山水园林等)其中核心的、本质的文化底蕴、文化内涵是我们一直要坚持和继承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艺术道路。

5 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完美结合的实例

很早以前,许多国家的设计艺术就开始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糅合的尝试与创新,经過几十年的努力,现在已经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具有鲜明代表性的设计艺术风格。像我们耳熟能详的日本、芬兰、瑞典等国家,从他们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文化内涵的继承与发扬是他们共同的特征。

5.1日本

日本用了很短的时间,从1953年前后开始发展自己的现代设计,短短二三十年的功夫就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设计大国之一,不但日用品设计、包装设计、耐用消费产品达到国际一流水准,连汽车设计、电子产品设计也不例外。

日本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它的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体制。艺术设计一种是比较民族化的、传统化的、温煦的、历史的;另一种则是现代的、发展的、国际的。

(1)传统设计:基本是基于日本传统的民族美学的、宗教的、讲究信仰的,同时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相关联。

(2)现代设计:基于从外国特别是美国和欧洲学习的经验,同时结合自己的本国国情,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设计体系。

日本文化双重性的原因在于:

(1)日本总体文化中的模式和类型众多。

(2)日本人哲学观念的影响。

当然,日本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和地理位置都是日本形成自己特殊设计风格的原因,传统文化底蕴是其根本所在。

5.2斯堪的纳维亚国家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设计艺术的特点在于强调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原则,但同时也强调了图案装饰性,传统与自然形态的重要性。认为传统主义和现代主义两个方面不是矛盾的,而应该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在设计中采用自然材料,如皮革、木料等,简化繁杂的传统图案式样,高度重视人体工程学因素的设计细节,注意舒适性、安全性、方便性。设计产品给人带来了一份亲近与人情味,少了一份德国式的理性与冷漠。

从上面的两个成功实例中,我们不难看出,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两者只有互相融合,互相比较,扬长避短才能发展,才能体现特色。

6 结语

艺术需要创新,艺术本身又存在延续性。但这种创新不是一味的否定前文化,这种否定应该是肯定的否定,确切的说应该是扬弃。这就指导我们用优秀的民间文化去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来。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现代艺术与现代科技对现代设计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但无论怎样的发展,它都无法脱离传统文化、民间美学对它的深刻影响。

中国艺术歌曲发展之路简述 篇7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三卷这样描述:“艺术歌曲是专为歌唱家或至少是受过相当训练的歌手们所作,通常有钢琴或器乐组伴奏,该曲调和歌词不得随便改动。艺术歌曲很少与音乐以外的活动相联系,其歌词精炼深刻、旋律风格复杂多样。” (1) 《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对艺术歌曲下的定义则是:“艺术歌曲是一种由专业作曲家创作且与民歌相区别的、具有严肃艺术意味的歌曲体裁。” (2) 《新哈佛音乐辞典》对艺术歌曲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艺术歌曲是作为室内音乐会目的而创作的歌曲,以区别于民歌和流行歌曲。它在传统上是为诗歌所谱写配的音乐,歌词具有较强的文学性,而且与大多民歌和流行歌曲不同。艺术歌曲是有作曲家制定创作的,而不是表演者即兴表演发挥改写而成的。” (3) 我国《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则解释为:“艺术歌曲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普遍盛行的一种抒情独唱歌曲,其特点是歌词多半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有重要地位。” (4) 英文常以“Art Song”冠名,法语则称为“Chanson”,有时也称为“Melodie”,德语称为“Lied”。一般来说,“艺术歌曲属于室内乐的范畴,无论其作品本身、或对它们的演唱,均应强调突出其浓厚的诗意、精练的形式和内在朴实的美”。 (5) 因而较适合钢琴伴奏,并在客厅或表演厅表演。

艺术歌曲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中世纪,在经历了单声到复调再到单声的渐变过程之后,成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一种重要音乐体裁———集诗歌、曲调、钢琴伴奏为一体,以舒伯特、舒曼为代表,以歌德、海涅、莎士比亚等大作家的原文诗稿进行创作,运用音乐中丰富的创作、表现手法将音乐与文学有机地结合,最终成为西方音乐史上重要的声乐体裁之一,并对世界各国艺术歌曲的产生、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此之后,世界各国的作曲家也写出了许多至今我们耳熟能详的优秀艺术歌曲。如勃拉姆斯的《摇篮曲》,门德尔松的《乘着歌声的翅膀》,古诺的《圣母颂》、《小夜曲》,格里格的《索罗维格之歌》,等等。

在中国,古时就有“诗为歌而作,其诗必歌,不歌之诗不可谓之诗”一说,《诗经》中的大雅、小雅,汉代的琴歌,《九歌》、《离骚》中的经典诗(词)句都是可以吟唱的。因此,就某种程度(诗和乐的结合)来说,在中国古代的音乐中,基本上已经具备了艺术歌曲的条件。然而,真正意义上的西方艺术歌曲在中国的产生则应认为是在五四运动以来,在呼唤民主、呼唤科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呼声中,大批具有民主思想的学子远渡重洋,系统地学习了西方的和声、曲式、对位、复调等作曲技法,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写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

二十世纪初艺术歌曲的代表性人物主要有:青主、萧友梅、赵元任等,代表性曲目主要有:青主1920年在德国完成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随后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萧友梅的《问》、《星空》,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也是微云》等。从这些经典作品可以看出,他们的艺术歌曲创作大多比较注重调性布局和曲式结构的合理安排,注重形式结构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形式完美、情感细腻,为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同时,我们仔细地分析这一时期的创作都可以看出,许多西方艺术歌曲创作的痕迹,如音乐创作的技法、审美习俗方面都有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基因。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遭受列强的践踏。因为音乐作为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本身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优秀的艺术歌曲,虽然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与政治斗争紧紧结合在一起,但大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如冼星海的《黄河颂》、《黄河怨》,聂耳的《告别南洋》、《梅娘曲》,贺绿汀的《嘉陵江上》,张寒晖的《松花江上》,夏之秋的《思乡曲》,等等,这些都充分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性、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和阳刚之美。为突出这一对抗性主题,作曲家在创作技法上多运用宣叙性的旋律片段与诗歌巧妙结合,在音乐结构和节奏、力度等方面作了精心设计与巧妙构思,从这一层面来说,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在三四十年代的战乱中不断地得以成长。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沉浸在新中国建立的喜悦之中,群众性歌曲异军突起,呈现出繁荣的创作局面。作曲家创作了大量反映新中国人民风貌的歌曲,艺术歌曲的创作相对来说处于弱势,然不乏有经典型的作品涌现。如《牧歌》、《玛依拉》、《槐花几时开》、《三十里铺》、《五哥放羊》、《噶俄丽泰》等经典作品。这些根据民歌改变的歌曲加入钢琴伴奏的艺术表现,一方面赋予了民歌艺术新的生命。从另一方面来说也为民歌的挖掘、整理、加工、再创作,为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艺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外,《爱人送我向日葵》(丁善德)、《马儿啊,你慢些走》(生茂)、《克拉玛依之歌》(吕远)和劫夫根据毛泽东诗词谱写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蝶恋花·答李淑一》等一批艺术歌曲也均唱响全国、流传至今。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艺术歌曲的创作虽出现了一些作品,但多以颂歌为主,当然也不乏艺术特色。如:《北京颂歌》(田光、傅晶),《半屏山》(魏立、王碧云),《打起手鼓唱起歌》(施光南),等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在宽松文化政策的沐浴下,艺术歌曲的创作进入了一个繁荣的创作时期。此一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们丰富的生活、真挚的情感,在创作技法、表现手段、演唱技巧上都有新的突破。如《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我的祖国妈妈》、《祝酒歌》(施光南),《我爱你,中国》、《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郑秋枫),《那就是我》(谷建芬》,《生命之星》(徐肇基),《牧笛》、《七月的草原》(尚德义),《古老的歌》(朱嘉琪),等等。总之,八十年代的艺术歌曲创作“不仅在数量上比过去三十年多,而且在歌词的诗化程度,音乐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技巧的运用上都有明显的提高和新的探索、新的突破”。 (6)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艺术歌曲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和推广时期。创作方面: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有的立足于功能体系、调式体系的传统技法;有的运用调性和非调性结合的创作技法;也有的运用泛调性、非调性、无调性和十二音序列技术,形成了以施光南、郑秋枫、施万春、尚德义、陆在易为代表的作曲家群体,创作出了诸如《多情的土地》大型声乐套曲《祖国四季》(郑秋枫)、《祖国永在我心中》、《科学的春天来到了》(尚德义)等优秀作品。艺术歌曲推广方面:1999年文化部主办了首届“中外艺术歌曲音乐会”,同年7月,中国音乐家协会又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就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推广等问题展开研讨,之后又有哈尔滨之夏艺术歌曲比赛、全国艺术院校艺术歌曲创作大赛等相关赛事的展开。无疑,这些活动的展开对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推广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进入新世纪,艺术歌曲的研究从学理层面进一步朝学术层面迈进。2007年5月28日在西北民族大学召开了首届“中国艺术歌曲研讨会”,以学术研讨会的形式“对艺术歌曲进行专题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本身具有非凡的意义”。 (7)

中国剪纸艺术发展 篇8

纤维艺术之所以被一些学者称之为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表现形式, 是因为纤维艺术起源于西方古老的壁毯艺术。同时它的发展流变又结合了世界各国优秀的传统纺织、编织等装饰文化, 吸纳了现代艺术的理念以及最新的现代纺织、编织技术。纤维艺术作为一种古老又传统的工艺, 它独特的手工编织特点是其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要素之一。

纤维艺术又被称为材料的艺术, 是一种发源于编织的古老而前卫的艺术形式, 艺术家将创作灵感与纤维材料完美融合, 通过不同的材料应用、结构技法、色彩渲染等手法, 来表达纤维艺术的独特视觉美和触觉美。从古至今, 纤维艺术的材料选择都是多样化的, 任何艺术的创作和视觉表象都离不开材料的烘托, 所以不论在任何一个艺术领域中, 新材料一直都是艺术家们努力发现和挖掘的目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的紧密。中国的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和材料使用上都有所改变和突破, 挣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更加自由, 由于对新材料的广泛探索和勇于尝试, 使得现代纤维艺术的取材更加多维度和多元化。

一、材料树于纤维艺术的重要性

全球化时代的今天, 在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的感染下, 纤维艺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从传统向现代走来, 带着传统的工艺融合了现代的潮流, 形成一个艺术表现形式多元化、纤维材料多样化的全新现代纤维艺术样貌。探寻现当代纤维艺术可使用材料的新功能和综合价值, 是世界各国纤维艺术家们广泛关注和研究的方向。所以, 对于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也是为我国艺术界所关注的。

随着纤维艺术的不断发展, 纤维艺术家们逐渐领会了其使用材料的至关重要性。纤维艺术的材料丰富多样, 使用不同的材料就可以创造和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样式。现代纤维艺术中, 不仅材料本身可以成为作品, 且纤维材料还可以进行反复的加工来达到理想的效果。正是因为纤维材料的多样性和可加工性, 使得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层出不穷的。如今的纤维艺术, 在材料的使用上与传统的编织工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统的编织工艺更注重于写实的绘画性, 注重技法, 材料只是作为辅助的工具, 用精湛的技术勾勒出逼真的纤维作品才是最终目的;而现代纤维艺术对于材料的运用则更加主动, 艺术家们深入了解材料的性质、样式及其功能, 并不断搜寻新的材料, 有些时候甚至因为新的材料而激发起创作灵感。因为, 材料的多样性使得现代纤维艺术作品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景象。现在, 纤维艺术中材料的重要性越发明显了, 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横空出世, 同时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技术也成为烘托纤维艺术材料的手段。现代纤维艺术对于材料的重视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诠释纤维艺术, 打破了传统纤维艺术的概念, 给纤维艺术注入了新活力。

二、中国现代纤维艺术的流变与发展

中国的现代纤维艺术发展从时间上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初期。20世纪中期开始的新中国的纤维艺术, 与纤维艺术的起源是一样的, 都是以壁毯工艺为主的传统纤维艺术。最初的纤维艺术追求写实的艺术效果, 所以利用传统的手工编织手法仿制一些绘画和摄影作品。最早期的纤维艺术, 在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上很有限, 因为材料和制作工具的局限使其作品不免有些粗陋和单调。2.中期。20世纪中后期, 世界各地的纤维艺术发展给中国的纤维艺术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这一时期的中国纤维艺术正处在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中, 新的艺术理念冲破了传统工艺的枷锁, 以全新的姿态屹立在国际纤维艺术舞台上。当时的纤维艺术更加注重材料本身的艺术语言, 其独特性是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无可比拟的。因为思想文化和经济发展层次的提升, 使得这一时期的纤维艺术由简到繁、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调走向丰富。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完全立体化的“软雕塑”, 是纤维艺术进步的具体表现;3.后期。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迅猛发展, 此时中国的纤维艺术已蜕变成了美丽的蝴蝶。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品位和对艺术的要求使得纤维艺术的新材料不断涌现。这一时期的纤维艺术趋于成熟, 对于纤维作品的要求也更加精益求精, 不仅要求其将现代的潮流与传统的技艺相结合, 还将作品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相融合。此时的纤维艺术更加倾向于广义上的纤维艺术, 兼具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纤维作品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多元化的取材, 多维度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得这一时期的纤维艺术可谓是千姿百态, 百花齐放。

从中国纤维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现代纤维艺术经历了由写实到抽象、由平面到立体、从稚嫩走向成熟, 在材料、表现技法、维度和艺术观念上的全面结合, 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全新的纤维艺术文化。在中国的纤维艺术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现在的发展以及中国纤维艺术家的艺术修养和水平的提高, 同时也见证了中国纤维艺术由弱向强的历程。

近几年来, 随着纤维艺术的蓬勃发展, 中国纤维艺术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2000年千禧年, “‘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在中国最具现代意识潮流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举办, 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里汇聚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6个国家、200多位纤维艺术家, 在这个国际纤维艺术大舞台上, 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用作品互相交流。这个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为世界各地的纤维艺术家们提供了广阔的展示、交流平台。国际纤维艺术展的举办大大推进了中国纤维艺术发展,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时隔两年, 第二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在中国的政治中心北京拉开了帷幕, 这也标志着中国纤维艺术进入了新纪元。它表明, 中国纤维艺术对于国际纤维艺术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地大物博的中国给世界纤维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此同时, 中国成为了世界纤维艺术的热点地区, 纤维艺术也因为有了中国这个宽广的大舞台而焕发了勃勃生机。至今在中国举办的国际纤维艺术展已不计其数, 这样的国际交流机会给中国的纤维艺术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滋养着中国的纤维艺术家们, 让中国纤维艺术在世界的瞩目下不断的稳步前进着。

三、中国纤维艺术的特点

中国现代纤维艺术发展至今, 有一些比较突出的特点:首先是纤维艺术的团队初具规模。尤其是在各大名牌高校中, 现代纤维艺术研究室和工作室的相继开设, 对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次, 纤维艺术的理论体系逐步形成, 相关刊物的纷纷涌现, 使得大众对于“纤维艺术“一词已不再陌生。第三, 纤维艺术作品质量不断的提高。从近些年中国参加的各类国际纤维艺术展中就可以看出, 大大小小的奖项就是最好的说明。最后是各类纤维艺术展的相继推出。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纤维展览相继举办, 为中国纤维艺术家提供了的展示平台和与国际纤维艺术家们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当然, 中国现代纤维艺术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也是有不足存在的。虽然早在远古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早期纤维艺术萌芽, 但是相对于作为现代纤维艺术开端的西方来说, 我们的起步比较晚, 并且纤维艺术作为高校的独立学科的历程也很短暂且发展缓慢。因为纤维艺术课程大多设置于高校的专业学院中, 作为学科和专业的学术探讨较多, 而普通的人群鲜少有人了解纤维艺术。这样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中国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

现代纤维艺术是极具感官魅力的艺术。在如今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 人们对自然的触觉不再敏感, 机械快捷的生活方式充斥着社会, 人们对大自然的情感被掩埋。而纤维艺术使环境与人的感情变得亲和, 成为缓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桥梁。为了使现代的纤维艺术在中国更好地发展, 我们需要明确努力的方向。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 若想要纤维艺术深入人心, 需要作出一些积极的努力。首先, 艺术家要有意识地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自然与人和谐的关系对于纤维艺术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大自然对于纤维艺术的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因为自然本来就是天生的艺术家。第二, 可自发组织民间纤维艺术的机构和团体, 请热心的专业学者传授基本知识, 并深入人们的生活环境, 发现身边平凡而不经意的美。要培养一些民间的纤维艺术家, 因为他们不受学院派的理论束缚, 可能创造出更加自由的艺术作品, 会给中国的纤维艺术界带来新活力。第三, 立足于本国国情和民族文化。民族根基是中国纤维艺术家骄傲的屹立于世界舞台上的资本, 找到自己的根就可以为艺术家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因为,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最后, 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举办纤维艺术展与世界各国纤维艺术家们交流。闭门造车是很难进步的, 只有与国际接轨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才能创作出符合时代潮流、触人心弦的艺术作品。

中国艺术的现状与发展 篇9

一、中国艺术发展的现状

据我的接触及通过网络等媒体了解到当代青年人, 最不满意的现状, 是不能很快得到自己的房子和满意的工作。古有云:安居乐业。很多年轻人并没有殷实的家庭背景, 有一份工资不高的工作, 房子这样个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很久得不到满足, 必生怨恨也。记得在课堂上一位老师曾讲过对于现在的我们也许金钱比艺术、学问更重要。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物质占主导的社会里面, 年轻人很难静下心来做艺术创作, 让很多年轻人失去了精神寄托和灵魂的归宿, 古典文化的抛弃, 现代文化的缺失, 让这一代年轻人有了脱轨的意思。不像杜尚可以潇洒的甩出一句我不想承担任何的负担。没有任何包袱去做艺术。所以很多人对今天的艺术发展所持的态度是悲观的。

前段时间在一网站看到了一篇关于谈论宋庄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现状的文章。谈到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状态。风格化的宋庄已经成了过去, 也不再有谁还去画大脑袋大笑脸, 方力钧岳敏君等人的创作风格也是过去式, 我们承认他们对宋庄的积极影响, 也必须看到他们对宋庄的负面作用。如今宋庄的艺术创作呈现了多元化。这跟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生态是相关联的。网络信息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物理空间的社会意义, 在此处在彼处都不是问题, 我们都活在被虚构的网络现实中。居住在宋庄的青年艺术家是电脑网络作用下的一代, 这也是他们把宋庄仅仅当做居所的一个原因。他们开始钻进自己的画室进行更加封闭的创作, 现实空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所关注的东西也越来越缺少焦点。

新中国成立到现在, 我们的精神文明, 一直是被意识形态影响着, 认同和反抗是知识分子存在的价值, 可以说, 新中国以来的文化发展史就是文化斗争史, 而现在这个时代一下子变得不重视文化价值, 不重视价值观的价值, 从大学到社会, 整个传媒所给我们的都是“物质文明”。在文化领域之外, 处处都是物质文明建设, 而如今随着艺术市场的迅速发展, 我们的艺术也被物质化, 被资本化。资本成了时代的价值观, 艺术家也成了资本的奴隶, 而不再是意识形态的反抗者。几十年前我们反对政府的意识形态, 而如今这种状况被资本消解了。

经常会听到某某艺术节有个什么奖金是为艺术区的贫穷艺术家而设立的, 我们且不说这些奖金是不是已经被内定, 即使非常公正, 那这些微薄的奖金相对众多的贫穷艺术家又能意味着什么。用现实的物质的方法去鼓励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 无疑是一种非常世俗的做法, 还不如望梅止渴的精神鼓励更有效。但是由于这是跟生活密切相关的, 距离近到我们无法反抗。所以, 居住在宋庄的青年艺术家虽然没有了先前的影响, 可依然受到新意识形态的影响, 那就是物欲。当前只有极少数艺术家对艺术的热爱超过了对物质的崇拜。这少部分让人不那么失望, 但是如果更多的艺术家依然不能将重心放到艺术创作上, 整个宋庄早晚走向解体。其实从宋庄的状态也可以折射出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状态。

如今的宋庄已经不是自由精神载体, 老宋庄已经因着物质生活水平的分化早就解体了。宋庄不再是第一拨青年艺术家入住的理想阵地, 也不再是第二拨青年艺术家入住的乌托邦天堂, 而是真实的物理居所。就像有些刚搬来的艺术家讲的一样, 他们住在城里, 只是在宋庄有个工作室而已。即使有些艺术家在此居住和创作, 他们对宋庄也没有什么感情。

从宋庄的艺术发展现状不难看出中国艺术发展是精神涣散的。但不能用终结与否来定义。中国的艺术还会继续发展下去只是发展质量高低的问题, 这也是社会发展、国家的导向造成的。

20世纪50年代, 我们提倡向苏联学习, 于是苏联模式遍地开花。后来中苏关系恶化, 唇枪舌剑, 相互攻击, 我们又全盘否定苏联模式, 把苏联模式批得体无完肤。国人很早就学习辩证唯物主义, 但在艺术的发展方面并没有辩证地看问题。

几经周折后来人们认识到对待外来的文化艺术, 应该是一种积极分析、扬弃选择的思维模式, 全盘否定、全面看齐、追求极端都不是一个艺术工作者应有的对待艺术的态度, 应该全面科学的看待问题。正如毛泽东所说:“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其实苏联绘画艺术对中国绘画的影响是很值得肯定的, 首先俄罗斯作为一个艺术大国, 它的美术教育水平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教育体制、思想、标准内容和教育方法等, 对世界文化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特别是对新中国的美术教育起到了标榜的作用。比如说:

1、严谨的教学理念, 丰富的教学形式

眼前中国艺术教育的一个很大弊端是, 过于注重感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一味强调学生生审美力的培养, 而忽视了技法教育的重要性, 于是导致了一些学生只会纸上谈兵, 没有艺术创作能力。而应该做到艺术与技术并重。

2、艺术与实践的结合

在俄罗斯的美术教育体制中甚至是小学美术教育中, 与艺术有关的工作室、车间跟艺术理论教育很好的衔接在一起, 学生在接受完理论教育后很方便的可以进入到实践的环节。这在中国甚至有些大学的艺术教育也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值得庆幸的是中国近几年的艺术教育正在逐步成熟的发展。又可喜之处也有需要调整的内容。如果艺术不跟随时代的潮流就有被淘汰的可能。

二、未来艺术发展的可能性及影响因素

身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 未来艺术的发展可能性也变幻莫测, 传统美术学院师资队伍的重组与美术的转型。商业化民办美术学院在美术家聚集的城市出现, 热门专业如城市规划艺术、建筑艺术、室内装修、环境艺术、艺术设计、电脑绘画、卡通艺术、艺术鉴赏、艺术评论与策划等。不分系的美术教育学院诞生。数字化彩电普及。中国卫视开设10个以上美术频道。通俗图像学光碟读本畅销。可在因特网上放大显示的太空微型广告画问世。艺术出现形式的多元化在逐步完善。社会舆论鼓励张扬个性, 前卫艺术进入发展壮大时期。中国前卫艺术家协会成立, 前卫艺术馆与前卫刊物问世。网上上班致使办公楼锐减及公共艺术和大型艺术的萎缩。防潮防水的中国画程序化快速装裱新技术推广。使得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美术界内外日益注重评论, 衡量作品的新术语流行:“评阶”, 即文本与传媒的评论等级;“评度”, 评价强度;“评量”, 评论数量。各种门类和层次的网上虚拟美术会议应接不暇, 与会者可在家中或任何有电脑终端的地方与会并发言, 网民都能列席会议。以个人命名的学术化和商业化的美术评论公司问世。网络技术的应用让人们对艺术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1、艺术家本身的影响

现在的青年艺术家生活在一个网络的时代, “秀才不出门, 便知天下事”。正是由于网络这把双刃剑将我们本应该亲身去实践感受用心体会的艺术经历抹杀掉, 缺乏了对艺术的实践性。基于把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想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类型风格的人, 哪方面那种艺术风格适合自己。但是对艺术实践的欠缺, 理论文化的匮乏让他们在艺术中苦苦挣扎。其实本应该发挥年轻人善于模仿的天性。去模仿杜尚、沃霍尔、梵高。通过模仿了解前人的思想理念创作方法。有了自己的履历经验, 自然会走上艺术的道路, 形成自己的风格。最终会发现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当每个人都有了自己不同的风格形成不同的流派, 就会形成艺术的百花齐放。繁荣艺术这一产业。

2、科技的影响

未来艺术发展很难预测会朝什么主流方向发展, 例如唐代以前人们主要以画人物为主到了宋代改为山水明代过后以写意为主, 到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出现 (例如:数码艺术、喷绘、沙画等都是近几年兴起的艺术表现形式) , 艺术的发展逐渐朝着一种多元化的方向在前进。这是每位艺术工作者想看到的, 也是艺术发展好的一面。

希望我们能在认清艺术发展的现状, 掌握自身发展方向的同时, 积极吸取各国经验, 在艺术上做到更好创新,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艺术发展道路, 使我们的艺术教育以更好的姿态展示于世界。

对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缺失的痛心。相信很多有知识的青年都意识到, 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传统, 在我们这一代失去, 是非常耻辱的事情。可以看见的有, 中华汉人, 没有自己特色的传统服装, 汉服, 唐装?成了庸俗的服务制服和奢侈的消费品, 博大精深的宗教信仰, 佛教, 儒教, 道教的缺位, 让很多年轻人失去了精神寄托和灵魂的归宿, 古典文化的抛弃, 现代文化的缺失, 让这一代中国人没有民族的统一精神方位。在下以为, 这责任在于在国家的道向和急功近利。

摘要:近年来,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开放度的提高, 涌现出许多年轻的当代艺术家, 一些“在学”, 一些“在野”。伴随着他们的脱颖而出, 一大批颇有特色的当代艺术品面世, 而各种各样的批评也由此而生。但无论如何, 有那么多年轻人勇敢地踏上探索之路, 是很值得称许的事。未来中国的美术建设即面临挑战又面临机遇, 如何应对未来艺术的新形势和变化是所有中国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当代美术不仅要分析未来艺术对人们生活的外部影响, 更要进入人们的内心世界来应对新的机遇。

浅析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发展 篇10

中国艺术歌曲传入于1920年初, 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 从此具有现实意义的艺术歌曲便产生了。广大音乐爱好者在建立中国艺术歌曲创作风格的道路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探索出宝贵的经验, 留下了大量的具有浓厚的民族性韵味与鲜明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给后人。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也就是五四时期, 中国已传入马克思列宁主义, 到1927年4月12日大革命失败的这段历史时期。我国艺术歌曲诞生于这一时期, 也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将音乐文化推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迈出的第一步。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艺术歌曲创作

学堂乐歌时期可以看做是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创世纪时期。五四运动时期, 新文化运动思潮被掀起来了, 当时的留学生在深入吸收国外先进知识的时候, 也学习了西方音乐中的一些技巧。很多歌词都是由知识分子和音乐家引用西方的曲调, 在学堂中的学唱, 称作学堂乐歌。

一批优秀的作曲家如萧友梅、赵元任等产生于“五四”时期, 他们不仅借鉴了古典浪漫主义风格与丰富创作手法而且也创作出反映时代进步精神的一些作品。例如萧友梅的《问》等一些歌曲, 从此中国学堂乐歌时代就开始了, 并成为我国最早的歌曲艺术形式, 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与开创, 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之后随着一些中等职业院校音乐学院的建立, 涌现出许多具有先进思想、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素质人才。如:黎锦辉、黄自等艺术家们。他们把古典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创作手法与民间音乐题材结合起来, 产生了反映创新精神、崇高理想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的完美艺术作品。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出现了众多革命音乐家, 他们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创作了众多艺术歌曲, 以聂耳、冼星海最为代表。这一时期广泛开展左翼音乐运动, 加强了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

二、中国歌曲创作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崭新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后, 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我国广大音乐爱好者和工作者忙还热情地创作了大量丰富表现新时代精神的音乐作品, 独唱形式的抒情歌曲和抗战革命曲成为了一种主流。

艺术歌曲的创作出现新的发展机遇时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大胆的艺术创作技巧的运用也是在这一时期表现出来, 推动了中国的音乐发展, 在对歌曲素材的发展及作曲技巧的改变方面有明显的突破。

罗忠镕创作的艺术歌曲《嫦娥》等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这些作品渲染了艺术表现力并在演唱技巧方面有了很大难度, 强化了歌曲赋予这一时期的历史革命感。使中国艺术歌曲在创作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三、新繁荣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自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 中国歌曲的艺术创作已进入空前的繁荣发展时期, 大量优秀作品创作数量的增加, 艺术歌曲风格和技法的运用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

施万春的《送上我心头的思念》以及刘锡津的《天鹅之歌》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它们见证了中国歌曲在音乐中的艺术表现力、音乐文学、创作风格等方面作出的大胆尝试与改变。创新求变是这一时期艺术歌曲的巨大特点, 因而音乐作品更加完善。

总之大量不一样的风格类型的歌曲均产生于这一新时期的艺术创作, 音乐家们从学习模仿到融汇贯通中一步步探究而来, 从探索分析到实践创新的过程中走出来, 从而中国当代艺术歌曲的风采被完美的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徐宏:《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发展》, 《科技促进发展》。

[2]胡天虹:《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艺术歌曲》,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二期。

[3]戴鹏海:《从体裁的嬗变消长看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歌曲创作的发展》, 《艺术探索》, 1995年第一期。

[4]何新:《中国艺术歌曲源起与发展特征》, 《郑州大学学报》, 2004年第四期。

[5]胡天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年。

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篇11

随着我国经济的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艺术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艺术设计也在不断的改变这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这些年,我国大力发展艺术设计,培养艺术设计人才。据统计我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学校已超过了一千多所,每年毕业的学生超过十万。但在设计人才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却寥寥无几。

从1990年以来全国约有超过80%的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类专业。经济的发展必然推动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也为艺术设计学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现有的艺术院校所培养的精英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于是全面就掀起了一波开办各类艺术设计专业的热潮。但是由于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只是初步形成,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才能提高整体艺术设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现对艺术设计学科的认识、师资力量、招生问题、思维创新问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出简要分析。

招生问题

目前,我国主要按两套系统来招收艺术设计类学生,一类是纯粹的艺术类考生,在中学时期就开始学习美术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绘画能力,但文化科成绩交差。但是另一类是由于艺术生得录取分数线较之其他学科的录取分数线要低,部分学生都是在高中三年级时才转学艺术设计类的,这类学生多是通过社会上“速成培训”与“考前辅导”班学习的绘画,绘画基础薄弱。还有很多工科的学生是被调剂到这种专业,而非心甘情愿学习绘画的。所以说艺术设计类的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弱;理性思维能力较差;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较少;知识面较窄;接受自然科学的能力较弱等。

而当今社会,任何专业都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因此影响了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师资问题

由于艺术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了当今艺术设计类专业师资的严重缺乏和滥竿充数问题。部分学校出现因人设课现象。同时随着高等学校对教师的学历要求不断的提高, 从而使一大批有技术、有实力的艺术设计技术型人人才被拒之门外。目前来说,许多教师对艺术设计的认识存在着严重的偏差,认为艺术设计就是艺术创作,可以天马行空,因而在教学中过于强调突出艺术的美、过于强调个体表现、过于强调装饰性,甚至强调所谓的视觉冲击力。另外教师的知识面窄,缺乏科学知识,不能用科学的思想进行教学。

创新问题

我国艺术设计大师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创新思维,我们不缺技术人才,高校在专业课上教授的都是软件功能的运用,而忽略了思维的创新,淡化了对学生自身艺术潜质的挖掘和设计思维的调动。学生在学习中忽略了软件功能以外的表现形式,创作个性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一个作品没有好的创意、构思、个性的存在,即使效果处理的在好那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我对当前设计基础教育作出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1.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从源头入手,改变录取模式,平衡好美术成绩与文化课成绩的比例问题。提高艺术生得整体素质。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实际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根本。

(3)开设的课程要多元化,如哲学、民俗、宗教、社会心理特征和一些自然科学,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优秀的设计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涉猎其它学科,综合文化素养的高底,决定了设计作品品味的高低。

2.优化师资队伍

(1)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通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和进修提高老师自身学术水平,使教师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

(2)组织交流学习。在学校内部组织开展教学观摩学习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授课经验和技巧的水平。对外交流,学校与学校之间开展学术交流,吸取其它学校的先进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

(3)建立教学团队。已有经验的骨干教师担任教学团队的组长,注重培养青年教师。教学团队要担负本专业教学科研研究,针对课程的发展方向和讲授方式以及课程知识体系等方面组织进行探讨。教学团队建设要着眼于发展的长远愿景,和立足当下的精课程建设,使教师自身对所授课程有拥有更深入的认识。

3.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思维的能力是艺术教育和教师的重要任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的调动和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们的创新欲望,大胆探索、大胆实践。把作业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把学生培养成同时具有艺术素养、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并且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一直在艺术设计教育中都是个薄弱环节,忽略了实践教学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艺术设计教育脱离了实际,从而导致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需求相互脱节。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同样也阻碍了学生创作思维的开发。他们两者是互相依托的。学生通过实践,具备了解市场和开拓市场的思维模式,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样也得到了拓展。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使我们正确认识的艺术设计教育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还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进行进行探索,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仍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加倍努力,不断探索。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浅议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 篇12

关键词:艺术,歌曲,新思潮,发展

艺术歌曲起源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的欧洲。艺术歌曲, 原意是简单的把音乐和诗词结合起来的声乐曲。艺术歌曲自身的艺术特征是:一, 歌词为名人诗词;二, 词与音乐完美结合;三, 伴奏织体精致、大部分为钢琴伴奏, 与人声平分秋色、相得益彰。

我国的艺术歌曲伴随着“新思潮”的涌入, 产生并发展至今, 在不同时间段里, 艺术歌曲显露出其多姿多彩的艺术性、时代性及政治性。下文将对中国艺术歌曲的不同发展时期、当代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思路及存在问题做出简略论述。

一、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在中国流行的学堂乐歌是我国创作歌曲产生的基础, 同样也是我国艺术歌曲产生的土壤。

1. 学堂乐歌时期

学堂乐歌时期可以看作是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创世纪时期, “新思潮”如洪水般势不可挡的涌入中国, 欧洲音乐教育及创作体系同时也进入到中国。大批留学归来的音乐人士纷纷尝试中文艺术歌曲的创作。然而艺术歌曲的作曲技法就在中国这片古老的音乐土地上生根发芽。

“五四”时期, 涌现了萧友梅、赵元任等一批优秀的作曲家, 他们在借鉴古典浪漫主义色彩与丰富创作手法的同时也创作出反映时代进步精神的作品。如:萧友梅的《问》、黄自的《春思曲》等一批优秀艺术歌曲, 为我国的艺术歌曲事业的开创与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抗战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 以聂耳、张寒晖、贺绿汀等为代表的音乐家们, 自发的创作出了反映人民大众艰辛的、流离失所的音乐形象。如:《码头工人之歌》、《铁蹄下的歌女》等歌曲。同时还有许多描写工人、学生运动的斗争歌曲如:《大路歌》、《义勇军进行曲》等。这些歌曲主要在敌占区广为流传, 作曲家大多都为歌曲谱写编配了钢琴伴奏, 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有着较为浓厚的“艺术性”。

3. 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

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 可以说是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第一个春天。诸多作曲家怀着满腔热忱创作了大量歌颂领袖、歌颂社会主义为题材的作品。如:《北京的金山上》、《我为祖国献石油》等一大批优秀的歌曲。这一时期的整体音乐风格略显稚嫩, 因此大量歌曲均包含有政治性和艺术性的“双重性质”, 但这些歌曲有一个共性, 就是拥有极强的时代性和群众性。20世纪80年代, 我国的音乐工作者们迎来了艺术歌曲创作的第二个春天。涌现了尚德义、徐沛东等优秀作曲家, 他们怀着对艺术歌曲创作的无限热爱与追求, 用自身的博学知识, 忘我地投入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中, 以优秀的作品歌唱祖国的壮丽山河。这十年来的作品, 不仅在数量上比过去多, 并在音乐的艺术风格与技巧的运用上都有明显的提高。

4. 现代学院派

国内各音乐学院代表着音乐专业的“学院派”, 单就纯粹的艺术歌曲创作 (这里指严格符合欧洲艺术歌曲范畴) 而言, 目前也只被“学院派”所引领。各音乐学院承担着高雅艺术、严肃音乐不断传承的重任。近年来, 各音乐学院分外重视纯粹艺术歌曲的创作和演唱的推广, 有些音乐专业高校独立开展的艺术歌曲创作、演唱比赛等活动, 给创作、演唱、交流创造了平台。然而全国范围的“青年歌手大奖赛”等, 更是为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演唱和交流插上了翅膀。

二、当前艺术歌曲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以上可以看出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目前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其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在做分析。

1. 现代学院派的艺术歌曲创作技巧实验化

提及纯粹意义上的艺术歌曲, 我们就回到了“学院派”上, 这是一支唯一坚持走纯粹艺术歌曲创作和演唱道路的力量。从建国初期到现在, “学院派”中涌现出了大量艺术歌曲作品, 如:罗钟鎔先生的《涉江采芙蓉》和大量为唐诗、宋词所创作的艺术歌曲作品。期间, 早期有大量极为优秀、可听性强的作品。但是, 时下学院派的创作片面的强调现代作曲技法, 忽视大众审美, 导致大量新作品的夭折。这是现代艺术歌曲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2. 群众的欣赏水平有待提高、市场亟需培养

当下流行音乐抢占了市场, 有其一定的原因, 纯粹艺术缺乏市场、缺乏听众支持也是有其原因的, 这个原因就是缺乏具有可听性与群众性的作品。当然“高雅音乐”长期以来被视为“阳春白雪”。就发展艺术歌曲而言, 是我们可以借鉴的。但群众的欣赏水平还得由我们积极主动的去提高, 市场也应该由我们去主动培养。

三、艺术歌曲的传承任重道远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 世界文化的交流, 多元文化的交融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思路。

1. 如何让中国艺术歌曲走进百姓之中, 满足大众对艺术的精神需求

首先, 转变审美观念, 转变创作观念。艺术歌曲自欧洲传入中国, 一直以“曲高和寡”的姿态生存在少数民众中间。所以, 要中国艺术歌曲走进百姓, 应从大众的需求出发, 转变创作观念。然而艺术创作应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重要的是作品应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其次, 吸收长处, 加大媒体推广力度。百姓之所以对艺术歌曲的艺术价值漠然, 原因在于:宣传力度不够。因此, 媒体应大力推广和宣传, 使百姓得到充分认识。

2. 如何让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传唱是当前势在必行的任务

“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 只有本着这一原则, 音乐工作者们才能走入祖国的大好山河, 用心来感受这精深博大的民族魂, 纯真质朴的民风民情。好的技巧, 声情并茂的表演, 都是演唱好一首艺术歌曲应具备的。我们应当开拓创新, 大胆尝试, 把美声演唱的艺术歌曲民族化、群众化, 把中国的语言结合科学的发声让人民大众认可、喜欢。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必须要顺应时代, 紧密联系世界, 只有走向人民大众, 走中华民族综合风格的道路, 才会枝繁叶茂, 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对艺术歌曲的一点思考

潘家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27

摘要:艺术歌曲, 这一起源于西方的一种声乐体裁, 20世纪初期在我国有较为快速的发展, 并且在以后的几十年, 一直有艺术歌曲的创作与演唱。随着民歌与流行音乐的兴起, 艺术歌曲渐渐被冷落, 广大群众很少能听到艺术歌曲的演唱, 但艺术歌曲并没有失去市场, 只是我们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艺术歌曲音乐欣赏

[中图分类号]:J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 (2011) -01-0110-01

记得在一次音乐史的学术研讨会议上, 来自台湾的赵琴博士围绕着台湾艺术歌曲的发展进行主题发言。她对台湾艺术歌曲有较深入的研究, 并且长期致力于艺术歌曲的推广与宣传。从1791年开始直到2002年举办了几十场主题为“中国艺术歌曲之夜”的音乐会, 并邀请一些当时活跃在世界声乐舞台上的华人歌唱家亲自演唱, 另外还举办了黄自、吕全生等的主题音乐会。这都极大的推动了艺术歌曲在台湾民众中的流传。从音乐会常常爆满的情况看, 台湾民众对艺术歌曲的热爱也是空前的。她还谈到要演唱中国的艺术歌曲, 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 要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切身的体会才能把歌曲内在的情感表达出来。

听她讲台湾的艺术歌曲, 我不由得想到我们大陆的艺术歌曲的发展状况。

艺术歌曲原本是起源于西方的一种声乐体裁, 盛行于浪漫主义早期, 即大约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水平比较高的诗歌, 钢琴伴奏与歌曲主旋律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另外, 它的调性丰富, 曲调表现力强, 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比较复杂, 是适于音乐会演唱或作为声乐教材的声乐作品。

艺术歌曲在我国的发展, 需从学堂乐歌说起。学堂乐歌一般指在20世纪初期新式学堂开设的音乐 (当时称唱歌或乐歌) 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 主要是采取选曲填词的形式进行创作, 也有少量的创作歌曲。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启蒙音乐教育家。学堂乐歌被认为是我国艺术歌曲的雏形。

从“五四”运动以后的1920年开始, 艺术歌曲在我国的发展开始进入第一个繁荣期, 我国的第一首艺术歌曲应为根据宋代苏轼的词谱曲的《大江东去》。之后, 又有箫友梅的《华夏歌》、《问》、《南飞雁语》等, 赵元任的《卖布谣》、《叫我如何不想他》、《上山》、《听雨》等等都是20世纪20年代艺术歌曲的优秀代表, 尤其是赵元任先生的创作代表了中国新型艺术歌曲前期的最高水准。在1927年上海国立音乐院成立以后的30、40年代, 有上海国立音专的师生, 还有其他一些城市的音乐工作者积极投入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中, 从而使这一时期称为艺术歌曲少有的多产期。涌现的歌曲有黄自的《睡狮》、《玫瑰三愿》、《天伦歌》、《卜算子》;应尚熊的《吊吴淞》;贺绿汀的《嘉陵江上》;赵元任的《西洋镜词》、《老天爷》;青主的《我住长江头》;聂耳的《铁蹄下的歌女》;夏之秋的《思乡曲》;刘雪庵的《红豆词》;冼星海的《别情》等等, 黄自、青主、冼星海等人的创作也代表了这一时期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水准。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 虽然艺术歌曲在不同时期创作除了很多的艺术歌曲, 例如:《多情的土地》、《我爱你中国》、《祝酒歌》、《周总理, 你在哪里》、《清晰的记忆》、《我和我的祖国》等等, 这些都是当代艺术歌曲的优秀代表。

可见, 近一百年来, 艺术歌曲在大陆的发展持续不断, 创作层出不穷, 但与民歌、流行歌曲等相比, 近几十年来艺术歌曲的发展相对滞后, 其受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像民歌创作, 流行歌曲的创作等等, 艺术歌曲已经被边缘化, 长久遭受冷落。当然艺术歌曲走到今天的的境遇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但我想我们在学习美声唱法, 演唱国外艺术歌曲的时候, 是否给予我们自己的艺术歌曲足够的重视。轻视我们自己的艺术歌曲的做法是不理智的, 因为这是我们的艺术精髓, 它里面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在, 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想艺术歌曲也应该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 因为词与曲的组合, 正是体现了音乐与我国语言的完美结合。

赵琴博士在台湾对艺术歌曲的推广值得我们深思。现在我似乎很少听到有什么关于艺术歌曲的专场音乐会, 只能在某某的独唱音乐会上能听到一两首艺术歌曲。我觉得赵琴博士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应该把艺术歌曲重新并集中得搬回舞台。虽然, 1999年文化部主办的第一届“中外艺术歌曲音乐会”, 同年7月, 中国音协又邀请专家就推广艺术歌曲的创作举行座谈会, 2000年以来, 又连续推出全国性的艺术歌曲比赛、艺术歌曲创作比赛等等都推动了艺术歌曲的推广, 但我觉得我们应该多举办几场艺术歌曲专场音乐会, 让一些经典的艺术歌曲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 使其重新焕发生命活力。因为艺术歌曲有着永恒的艺术生命力, 并且有很高的专业水平。在一些音乐会上每当这些艺术歌曲响起时, 总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并引起强烈反响, 这也足以证明, 艺术歌曲是有市场的, 我们的大众对艺术歌曲是有很强烈的需求的。我相信只要我们对艺术歌曲给以足够的重视, 它一定能绽放她永久的生命力, 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与喜爱。

艺术歌曲, 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的重视!这不仅有利于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 还有利于音乐的普及与教育。

2002《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 北京:人民

参考文献

[1]茅原:未完成的音乐美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翟学京:依情而变、与时俱进-对艺术歌曲的重新认识[J], 人民音乐

[3]朱峰玉:中国艺术歌曲的民族化[J]

上一篇:电脑美术下一篇:办公楼消防智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