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效应

2024-06-26

增产效应(共8篇)

增产效应 篇1

摘要:选择田间同一作物玉米的不同品种, 在其生长发育阶段进行了叶面喷洒永业生命素600800倍液的效应研究。通过对玉米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田间观察、成熟期田间测产、收获后称重和主要经济性状考种, 结果表明, 在玉米生长发育阶段, 从玉米拔节期开始, 叶面喷洒永业生命素600800倍液, 710 d喷1次, 共喷5次, 有利于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 对株高、穗长、穗粒数和百粒重的增加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产量结果看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而且增产效果比较明显, 达10%以上。

关键词:玉米,永业生命素,增产效应,经济性状,产量

现代人面临的最大健康问题是食品安全问题。药物残留、激素残留、土地板结沙化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威胁人类健康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究其根本, 食品安全的源头也就是动植物的种植和养殖环节的安全。永业生命素可以充分满足动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元素。永业生命素能进入到植物体内并有效地减少氮素的挥发损失, 增强尿素对农作物的使用效果;减少土壤对速效磷的固定, 起到解磷的作用, 使土壤中的难溶性磷转化为有效磷, 促进农作物对磷的吸收[1]。另外, 永业生命素还能减少农作物对土壤中钾的吸收固定, 提高速效钾利用率, 促进难溶性钾的释放, 增加速效钾的数量, 能够缓解钾肥对土壤和农作物的不良影响, 提高肥效, 调节植株生理生化作用。

永业生命素中含有的有机功能团, 还能够有效地刺激农作物的新陈代谢, 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在拌种、蘸根、喷洒等不同应用方式下, 对农作物均有明显刺激作用, 而且容易被根系吸收, 促进种子发芽, 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促进幼苗发根, 使次生根增多, 总根量增加, 根系伸长;增加农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永业生命素作用在农作物地上部分则表现出生长旺盛、株高、杆壮等优势, 在前期表现尤为明显。能够有效增强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有效控制叶片气孔开闭, 降低蒸腾作用, 提高根部的酶活性[2,3]。此外, 永业生命素在增强作物的抗逆性能方面表现突出, 能够在农作物的生长中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 降低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良环境的影响, 其能够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 节水能力可提高10%~30%, 大大提高节水保墒效果;其还具有防御病虫害的能力, 与农药配合施用对防治病虫害有着独特的效果[4,5]。在主要农作物中使用永业生命素直接改善植物生长过程中植物内部的营养环境, 使作物产品品质得到明显提高, 让产品更安全优质, 增产效果更明显, 以达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0年在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头营科研基地玉米新品种展示区进行, 试验地为川水地, 前茬作物为向日葵, 土壤肥力中等。试验材料为内蒙古永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生产的永业生命素。供试作物为玉米, 品种为辽单565、西蒙6号。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 分别为:辽单565喷洒永业生命素600~800倍液 (A1) 、喷洒清水 (A2) , 以不喷作对照 (CK1) ;西蒙6号喷洒永业生命素600~800倍液 (B1) 、喷洒清水 (B2) , 以不喷作对照 (CK2) 。3次重复, 小区面积16 m2 (2 m×8 m) 。永业生命素喷洒时间分别为6月28日、7月8日、7月18日、7月28日、8月8日, 清水同期喷洒。试验设保护行4行, 每个处理面积333.33 m2。

1.3 试验实施

试验在水地进行, 2010年秋耕时施农家肥15 t/hm2、碳铵1 500 kg/hm2, 冬灌1次, 播前及时耙耱保墒, 精细整地。采用地膜覆盖种植, 先播种后覆膜, 行距50 cm, 株距30 cm, 4月24日播种, 播种时施磷酸二铵300 kg/hm2, 人工点播, 每穴播2粒种子, 确保全苗, 种植密度为6万株/hm2。5月8日全部出苗, 5月10日放苗、压苗培土封口, 5月25日定苗, 锄草1次, 6月11日锄草、去分蘖。6月24日灌水1次, 结合灌水追施尿素300 kg/hm2。9月下旬至10月9日陆续成熟收获。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成熟收获时测产、计产并考种, 观察其植株特征、经济性状和增产效果。特征特性测定内容包括:株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单穗重、百粒重。玉米收获前取样测产, 在每个处理取样3点, 每个点取样5株考种, 测其平均产量, 收获后称其实际产量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经济性状

由表1可知, 株高方面, 辽单565玉米3个处理为242~245 cm, 处理A1为245 cm, 较处理A2高2 cm, 较CK1高3 cm;西蒙6号玉米3个处理为265~268 cm, 处理B1为268 cm, 较处理B2高2 cm, 较CK2高3 cm。穗长方面, 辽单565玉米3个处理为21.3~21.4 cm, 处理A1、处理A2均为21.4 cm, 均较CK1长0.1 cm;西蒙6号玉米3个处理为26.6~26.8 cm, 处理B1为26.8 cm, 较处理B2长0.1 cm, 较CK2长0.2 cm。穗粗方面, 辽单565玉米3个处理均为5.2 cm;西蒙6号玉米3个处理均为5.3 cm。穗行数方面, 辽单565玉米3个处理为14.4~14.5行, 处理A1、处理A2均为14.5行, 均较CK1多0.1行;西蒙6号玉米3个处理为14.7~14.9行, 处理B1为14.9行, 较处理B2多0.1行, 较CK2多0.2行。行粒数方面, 辽单565玉米3个处理为36.8~38.1粒, 处理A1为38.1粒, 较处理A2多0.7粒, 较CK1多1.3粒;西蒙6号玉米3个处理为38.3~40.1粒, 处理B1为40.1粒, 较处理B2较CK2多1.8粒。百粒重方面, 辽单565玉米3个处理为36.5~36.9 g, 处理A1、处理A2均为36.9 g, 均较CK1重0.4 g;西蒙6号玉米3个处理为44.1~44.3 g, 处理B1为44.3 g, 较处理B2重0.1 g, 较CK2重0.2 g。单株产量方面, 辽单565玉米3个处理为178~210 g, 处理A1为210 g, 较处理A2重30 g, 较CK1重32 g;西蒙6号玉米3个处理为189~226 g, 处理B1为226 g, 较处理B2重21 g, 较CK2重37 g。考种结果表明, 喷洒生命素的主要经济性状均优于喷洒清水的和对照不喷的, 说明使用永业生命素对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2 产量

由表2可知, 在玉米生育期同一阶段, 参试玉米品种的折合产量, 辽单565玉米处理A1为10 237.50 kg/hm2, 较CK1增产1 562.50 kg/hm2, 增产率为18.01%;处理A2为8 775.00 kg/hm2, 较CK1增产100.00 kg/hm2, 增产率为1.15%。西蒙6号玉米处理B1为11012.50kg/hm2, 较CK2增产1 812.50kg/hm2, 增产率为19.70%;处理B2为10 018.75 kg/hm2, 较CK2增产818.75 kg/hm2, 增产率为8.90%。从产量结果和田间观察分析来看, 玉米生长阶段叶面喷洒永业生命素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而且增产效果比较明显。

注:考种实产为3点15株产量。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参加试验的2个玉米品种的3个处理喷洒生命素、喷洒清水和不喷 (对照) 的主要经济性状、产量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喷洒生命素的2个玉米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均优于喷洒清水和不喷的小区。说明在玉米生长发育阶段, 从玉米拔节期开始, 叶面喷洒永业生命素600~800倍液, 7~10 d喷1次, 共喷5次, 有利于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 对株高、穗长、穗粒数和百粒重的增加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6], 从产量结果看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而且增产效果比较明显, 达10%以上。

参考文献

[1]刘学胜.永业生命素助力夏粮丰收[J].中国农资, 2011 (24) :17.

[2]陈小山, 徐维明, 马亚平, 等.植物生命素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5) :139-140.

[3]周涛, 仝宝生, 戴力彬, 等.“永业”黄瓜专用型生命素使用效果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 (1) :49-50, 52.

[4]周涛, 仝宝生, 戴力彬, 等.“永业”番茄专用型生命素在番茄上的使用效果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 (6) :44-45.

[5]周涛, 仝宝生, 戴力彬, 等.“永业”青椒专用型生命素的使用效果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 (5) :66-67, 97.

[6]郭耀东, 刘建霞, 温日宇, 等.纳米钾、配肥宝和生长素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 2010, 38 (3) :39-40, 58.

增产效应 篇2

摘 要 试验结果表明:油菜薹花期喷施“新美洲星”叶面肥处理比对照(叶面喷清水)每667 m2油菜籽增产10.1 kg,增幅7.87%,达极显著水平,增收39.28元;比喷施磷酸二氢钾处理每667 m2油菜籽增产8.1 kg,增幅6.21%,达极显著水平,增收45.66元。可见,油菜薹花期喷施“新美洲星”叶面肥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油菜;“新美洲星”叶面肥;产量;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565.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9-0-02

“新美洲星”叶面肥是安徽省农科院引进美国有机矿化技术并进口主原料生产的高科技产品。“新美洲星”叶面肥在小麦、玉米、棉花和油菜等作物上施用的增产、增效作用陆续有所报道[1-4]。为探索“新美洲星”叶面肥在本地油菜生产中施用的增产、增效作用,为推广“新美洲星”叶面肥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油菜喷施“新美洲星” 叶面肥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设在村头镇前村头村朝坞垅畈余宗阳的承包田上,面积720 m2,该田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条件好,属培泥沙土,前作为单季杂交水稻。试验油菜品种为浙油50。选用的叶面肥料有:新美洲星、98%磷酸二氢钾、喷施宝有机水溶肥料,以清水为对照。

试验共设4个处理,每667 m2叶面喷施:A1“新美洲星”60 mL;A2“磷酸二氢钾”100 g;A3“喷施宝”有机水溶肥料20 mL;CK叶面喷施清水。各处理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各处理小区面积均为40 m2,四周设保护行,重复间、小区间以畦沟隔离,防止串喷。各处理均于油菜主轴始花期(2015年3月10日)按设计用肥量对水30 kg/667 m2细喷雾,其中对照只喷施清水30 kg/667 m2。

试验于2014年10月12日进行免耕直播,播种量为250 g/667 m2,播种次日用乙草胺进行土壤除草处理。施肥情况为:每667 m2施底肥三元(3个15%)复合肥20 kg,硼肥1 kg;苗肥尿素10 kg/667 m2;薹肥三元复合肥10 kg,持力硼0.5 kg。其他管理措施各处理小区均一致。5月18日进行经济性状调查与取样,5月20日收获,按小区进行单独收获,单独脱粒和称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经方差分析,处理间F=11.333>F0.01=7.59,表明4个不同处理平均产量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见表1)。采用SSR法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处理A1产量极显著高于处理A2和CK;处理A3产量显著高于处理A2和CK;处理A1与处理A3之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处理A2与CK之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见表2、表3)。

2.2 经济性状

由表1可知,处理A1比对照ck和处理A2在株高、单株分枝数、角果数和角果粒数上都有明显的提高。尤其是角果粒数的增加更加明显。

2.3 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4可知:每667 m2油菜处理A1比CK产量增加10.1 kg,产值增加60.78元,成本增加21.50元,纯收入增加39.28元,投入产出比为1∶2.83。在4个处理中经济效益最明显。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油菜薹花期叶面喷施新美洲星对油菜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其原因主要是:单株分枝数、角果数和角果粒数上都有明显的提高,尤其是角果粒数的增加更加明显[5-7]。每667 m2油菜籽产量比CK增加10.1 kg,产值增加60.78元,成本增加21.50元,纯收入增加39.28元,投入产出比为1∶2.83。

参考文献

[1]龚猛,江勇.油菜喷施“美洲星”叶面肥的效果[J].农技服务,2011(1):62.

[2]葛建军.美洲星.庄福星在早春小麦、油菜上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3):304.

[3]杨德金,陈明桂.美洲星叶面肥在油菜上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24.

[4]陈翻身,吴新德,朱勤.油菜应用新美洲星多功能液体肥料试验示范报告[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352.

[5]王本豹.油菜使用“美洲星”(世纪星)技术及效果[J].安徽农业,2002(10):40.

[6]郝永俊.美洲星在油菜上的使用效果总结[J].现代农业科技,2007(5):144.

[7]赵仁渠.油菜使用美洲星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5):144.

沼肥对花生的增产效应研究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09年在临沂市河东区刘店子乡树沂庄一农户的责任田内进行, 试验地肥力中等, 地势平坦, 排灌方便, 前茬玉米产量为7 200 kg/hm2。质地为砂壤, 年平均降雨量869.3 mm, 无霜期202 d, 年日照时数2 360 h, 常年花生产量水平在5 250 kg/hm2左右。供试花生品种为海花一号大花生。

1.2 试验设计

试验为单因素试验, 设6个处理, 分别为:沼渣单施, 每小区54 kg, 起垄时作基肥 (A) ;沼液单施, 将沼液按1∶1比例与小麦秸秆堆沤, 每小区36 kg作基肥, 再用36 kg沼液于结果期灌墩及叶面喷施 (B) ;沼渣∶秸秆∶过磷酸钙按20∶20∶1堆沤30 d, 每小区54 kg作基肥 (C) ;沼肥与化肥配施, 即73%沼渣+25%沼液与2%硫酸钾复合肥混合, 每小区用54 kg作底肥 (D) ;沼渣沼液混施, 每小区用36 kg沼渣作底肥, 沼液浸种, 再用18 kg沼液于花针期作追肥 (E) ;以厩肥与化肥配施, 每小区用磷肥1 kg、有机肥27 kg作底肥, 尿素0.5 kg作追肥为对照 (CK) 。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 小区面积12 m2 (5.0 m×2.4 m) , 实行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 每小区播6行, 每行30穴, 种植密度为15万穴/hm2, 四周种植保护行。收获时每小区单收、单晒、称重、折合单位面积产量[2]。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可知, 花生同期播种, 不同沼肥处理花生的出苗率比对照 (CK) 高0.9~3.3个百分点, 结荚期比对照 (CK) 略提早2~4 d。

2.2 经济性状

由表2可知, 不同沼肥处理的花生经济性状存在差异, 除沼液单施的处理B外, 其他施用沼肥各处理的经济性状及产量水平均优于对照 (CK) , 尤以处理D效果明显, 单株结果数比对照 (CK) 多2.9个, 饱果率增加3.0个百分点, 百果重增7.1 g, 出仁率增加1.3个百分点, 理论产量增加1 093.5 kg/hm2。

2.3 产量

由表3可知, 不同沼肥处理的花生产量结果各异, 从大到小依次为处理D、处理E、处理C、处理A、CK、处理B。其中处理D显著优于处理C, 极显著优于处理A、处理B、处理F;而处理C显著优于处理B, 极显著优于CK, 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花生施用沼肥可以有效提高产量。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花生同期播种, 不同沼肥处理花生与对照未施沼肥相比, 出苗率高0.9~3.3个百分点, 结荚期略提前2~4 d;株高和侧枝长无明显差异, 单株结果数多0.3~2.9个, 饱果率增1.0~3.0个百分点;产量增加116.67~1 100.00 kg/hm2, 增幅为2.05%~19.30%, 以沼肥和化肥配施 (73%沼渣+25%沼液与2%硫酸钾复合肥混合) 产量最高。说明沼肥在花生上施用有明显的增产效果[3,4,5]。从花生长势看, 各处理较对照 (CK) 均表现出叶色绿、杆壮、下针早、荚果膨大快且抑制病害, 后期不早衰等特点。在使用方法上, 沼渣作基肥效果较好, 优于作追肥, 沼液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 但使用量有待进一步研究。试验中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 (73%沼渣+25%沼液与2%硫酸钾复合肥混合, 每小区用54 kg作底肥) 效果优于其他处理, 这可能与增施硫酸钾复合肥料有关;沼液单施处理效果差于对照 (CK) 未施沼肥, 说明沼液中的养分总量低于厩肥与化肥的养分总量[6], 因此沼液不宜单施或使用量过少。

摘要:沼肥对花生增产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花生同期播种, 不同沼肥处理花生与对照未施沼肥相比, 出苗率高0.93.3个百分点, 结荚期略提前24 d;株高和侧枝长无明显差异, 单株结果数多0.32.9个, 饱果率增加1.03.0个百分点;产量增加116.671 100.00 kg/hm2, 增幅为2.05%19.30%, 以沼肥和化肥配施 (73%沼渣+25%沼液与2%硫酸钾复合肥混合) 产量最高。

关键词:沼肥,花生,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

参考文献

[1]王新华, 杨文卿.沼肥种花生增产效果试验[J].中国沼气, 1992, 10 (4) :38-39.

[2]张晓康.施用沼肥对花生的增产效应研究[J].农技服务, 2008 (3) :25-26.

[3]李瑞奇, 张连, 关雪梅.花生施用沼肥的技术研究[J].可再生能源, 2005 (3) :54-55.

[4]彭春喜, 余辉.缓控释肥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2010 (1) :38-39.

[5]李瑞奇, 张连.沼肥在花生上的应用技术研究[J].中国沼气, 2005, 23 (3) :46-47.

增产效应 篇4

关键词:水溶肥;西瓜;大量元素;增产

中图分类号:S143;S5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10-0007-03

為验证大量元素水溶肥对西瓜产量的影响,辽宁省土壤肥料总站于2016年在西瓜上安排了田间小区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报于后。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16年4—7月在建平县黑水镇后山村农户丁瑞军家西瓜地进行(以下简称“建平”)。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基本情况见表1。试验地土壤农化性状见表2。

1.3 供试肥料

名称: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养分含量:N+P2O5+K2O≥50%,B+Zn+Fe+Mn+Mg≥0.5%;剂型:粉剂。

1.4 供试作物

西瓜,品种为农友新一号。

1.5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0 m2。

处理1:常规施肥;处理2: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喷施等量清水;处理3: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喷施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1.6 肥料施用方法

试验肥料:1) 灌根。稀释200倍液灌根。2) 叶面追肥。在作物生长中期,每隔7~15 d用500倍液进行喷雾,喷施时间选择晴天傍晚或阴天。

常规施肥:每667 m2施农家肥3 000 kg、45%硫酸钾复合肥50 kg、二铵15 kg。追肥:果实膨大期前每667 m2施尿素20 kg、硫酸钾10 kg。

1.7 田间管理

2016年4月25日施腐熟农家肥3 000 kg/667 m2,整地,做垄,底肥条施,先浇透底水,4月30日选齐苗、壮苗移栽,保苗450株/667 m2。追肥于6月12日每667 m2施尿素20 kg、硫酸钾10 kg。处理3试验肥分别于5月20日、6月5日、6月20日按方案要求灌根与叶面喷施,处理2喷施与处理3等量清水,处理1常规施肥。7月18日采收结束,小区单收、单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西瓜生育性状影响

调查各处理西瓜生育性状情况,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的西瓜的叶色、株高、茎粗、单瓜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与常规施肥相比,西瓜叶色浓绿,株高增加9 cm,茎粗增加0.04 cm,单瓜质量增加0.7 kg。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与清水相比,叶色浓绿,株高增加4 cm,茎粗增加0.02 cm,单瓜质量增加0.5 kg。从田间调查看,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的西瓜叶片深绿肥厚、瓜型正、瓜大、均匀。说明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能促进西瓜生长发育。

2.2 不同處理对西瓜产量的影响

调查各处理西瓜产量情况,并对产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结果见表4、表5和表6。

由表4、表5和表6可知,不同处理西瓜产量有一定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之间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重复之间差异不显著,本试验结果可以用来衡量大量元素水溶肥的肥效。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与清水和常规施肥相比,西瓜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因此,可以证明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对西瓜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产量分析结果表明,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比常规施肥的西瓜增产363.51 kg/667 m2,增产率为10.95%;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比喷清水处理的西瓜增产227.89 kg/667 m2,增产率为6.60%。

3 结论

1) 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可以明显改善西瓜生育性状,促进其生长发育,改善作物品质。主要表现为西瓜的株高、茎粗、单瓜质量都有明显提高。

2) 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可以明显提高西瓜产量。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比常规施肥的西瓜增产363.51 kg/667 m2,增产率为10.95%;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比喷清水处理的西瓜增产227.89 kg/667 m2,增产率为6.60%。

参考文献

[1] 明亮.大量元素水溶肥对黄瓜增产效果初探[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6(1):11-12.

[2] 胡恒军,李煌.大量元素水溶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19):87-88.

[3] 尹学红,任玮,纳红燕.大量元素水溶肥在沙地西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5(11):35-36.

增产效应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为甘肃省国营临泽农场, 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 属于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地势平坦, 海拔1 380m, 年日照时数3 000~3 400h, 年平均气温8~10℃, ≥10℃的有效积温2 000~2 300℃, 年平均无霜期160d, 多年平均降雨量108mm, 土壤表层富含有机质偏碱性, 肥力中等。

1.2 材料

供试材料为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繁育的啤酒花脱毒种苗。

1.3 方法

1.3.1 试验设计

以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繁育的啤酒花脱毒种苗为处理, 啤酒花生产基地栽培的未脱毒种苗为对照, 根据啤酒花栽培基地的地理分布, 设置5个试验区, 每区设3个重复, 大田常规管理。

1.3.2 测定项目及方法

生产性状测定:在主要物候期进行观察记载, 收获时以小区计产, 折合单产。利用光谱法测定甲酸含量。

1.3.3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软件和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学特性

啤酒花为宿根植物, 主根发达, 分布在50~80cm土层内, 是贮藏养分的主要部位。茎随生育部位不同分为地上茎和地下茎, 茎长约10 m, 中空, 地上茎螺旋状向上生长, 通常称为蔓, 全株有倒钩刺, 叶对生、卵形、有长柄。花序腋生, 雄花穗状, 具有多数叶状苞片, 雌花10余对, 无花被子, 果期产生大量黄粉状物。

2.2 啤酒花种苗生长势差异

由表1可知, 脱毒啤酒花苗移栽后7d内为缓苗期, 幼苗在移栽时受到创伤和生长环境的改变, 部分叶片失绿微黄、长势停滞, 所以, 在生长前期未脱毒啤酒花苗茎的生长较快。度过缓苗期后, 啤酒花脱毒苗的生长加速, 无论茎粗、茎长或着生叶片数都较未脱毒啤酒花苗有所增加, 以生长60d后统计, 参试的5个试验区平均茎粗、茎长和叶片数较对照分别增加10.64%、2.40%和2.15%。

2.3 啤酒花种苗产量与品质差异

由表2可以看出, 参试的5个试验区中, 啤酒花脱毒苗所产酒花的甲酸含量都较对照高, 其甲酸平均含量较对照增加14.52%, 其鲜花产量和干花产量较对照增加11.57%和10.81%, 储藏指数也是衡量啤酒花品质的重要指标。结果表明, 啤酒花脱毒苗所产酒花的储藏指数较对照高0.69%, 两者差异不显著。

2.4 效益分析

参试的5个试验区中, 脱毒啤酒花鲜花和干花产量都较对照增产11.57%和10.81%, 以干花销售价格为3万元·t-1计算, 增收11 340元·hm-2, 其次, 由于甲酸含量的提高, 其品质得到大幅改善, 销售价格可提高0.5万元·t-1, 其增加收入13 230元·hm-2,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较高的推广效益。

3 结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 脱毒啤酒花种苗无论在生长势还是产量品质方面都要好于未脱毒啤酒花种苗, 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它不仅能够提高啤酒花产量、改善品质, 还能提高啤酒花的抗病性降低生产成本。因此, 对于啤酒在脱毒苗增产效应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摘要:为了建立健全啤酒花优质脱毒种苗栽培技术体系, 提高啤酒花产量并改善其品质, 以啤酒花脱毒苗和未脱毒苗为参试材料, 设置5个对比试验区, 观测并分析了啤酒花的生长性状、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啤酒花脱毒苗甲酸含量、鲜花产量、干花产量和贮藏指数都较对照分别提高14.52%、11.57%、10.81%和0.69%, 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啤酒花,脱毒苗,产量,甲酸含量

参考文献

[1]白生文, 戴朝曦.啤酒花组培苗的移栽技术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 2006, 22 (2) :59-60.

[2]朱亚, 何庆祥, 于红霞, 等.河西绿洲灌区优质啤酒花丰产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 2011, (20) :68-69.

[3]肖占文, 孔建军, 秦嘉海, 等.河西走廊啤酒花钾素适宜用量的研究[J].土壤通报, 2011, 42 (2) :435-437.

增产效应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选用当地种植面积较广的水稻常规品种。

1.2 供试土壤

2014 年至2015 年, 分别在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桂水村、钟山县燕塘镇合群村、昭平县五将镇河井村、平桂管理区沙田镇马东村和鹅塘镇塘面村等5 处进行水稻秸秆还田小区定位试验。各试验地土壤的基本农化性状见表1。

1.3 试验设计

选择田面平整、肥力均匀、排灌方便、种植水平与当地生产水平相当的代表性田块。试验设置3个处理 (见表2) , 3 次重复,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各试验小区面积30 m2, 小区之间筑田埂并用薄膜包裹相隔。在每个试验地在水稻收割时进行连续产量调查和土样采集 (0~20 cm) 。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p H值: p H酸度计电位法 ( 水∶ 土=2.5 ∶1) ;有机质:重铬酸钾容量法;全氮:半微量开氏蒸馏法;速效磷: 0.5 mol /L Na CO3浸提, 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1 mol /L NH4OAC浸提30 min, 火焰光度法;缓效钾:1 mol /L消煮10 min, 火焰光度法。

1.5 数据计算及统计

使用Excel 2003 进行数据计算、统计、绘图, 使用SPSS13.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并进行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木质素等富碳物质, 是形成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5]。为明确水稻秸秆还田后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分别选取2014 年和2015 年各试验地晚稻收割后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分析, 结果见表3。从表3 可以看出, 不同试验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水稻秸秆还田后, 各试验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 与空白相比, 其差异均能达到显著水平 (P<0.05) 。处理3 与处理2 相比, 土壤有机质含量也有所提高, 但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这表明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但添加腐熟剂对土壤有机质的提升效果不明显。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在0.05水平显著, 下同。

选用表3 中处理1 和处理3 所对应的数据进一步比较分析, 分析结果见图1。从图1 可看出, 秸秆还田后有机质相对增量区域差异性较大, 相对增量在4.09 %~11.55 %之间, 不同试验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增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秸秆还田延续1 年后, 除河井村和马东村差异不显著外, 其他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秸秆还田延续2 年后, 除合群村和河井村差异不显著外, 其他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秸秆还田延续2 年 (2015 年) 后, 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2.31 g /kg, 平均增幅为9.00 %, 其中, 第1 年 (2014 年) 平均增加1.59 g /kg, 平均增幅为6.32 %, 其增加量占总增量的68.83 %。这表明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效果与秸秆还田的持续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提升效果主要体现在秸秆还田前期, 之后随着持续时间的延长, 有机质含量虽然有所增加, 但增幅明显变小。

此外, 秸秆还田后, 有机质含量原本较低的土壤, 其有机质含量有着较大幅度的提升, 部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这表明对于有机质含量偏低的土壤, 秸秆持续还田, 不失为提升其有机质含量的一项有效措施。

2.2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秸秆是土壤改良物质, 并具有作物所需的N、P、K和微量养分元素[6]。表4 为2015 年晚稻收割后, 各试验地处理3 对应的土壤养分变化情况。从表4 可以看出, 秸秆还田2 年后, 各试验点土壤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增加, 其相对增量均存在着差异。相比对照, 秸秆还田2年后, 全氮平均增加0.06 g/kg, 平均增幅3.42 % (2.27 %~5.56 %) , 其中以桂水村增幅最大, 其次是合群村、河井村以及马东村;速效磷平均增加1.41 mg/kg, 平均增幅4.03 % (1 .81 % ~3. 45%) , 以河井村增幅最大, 其次是塘面村、合群村以及马东村;速效钾平均增加3.44 mg/kg, 平均增幅5.41 % (2.33 %~8.42 %) 。在养分变化中, 以速效钾含量的平均增幅最大, 且随着地区的不同, 变异也较大, 其次是速效磷含量, 由此可见, 在土壤普遍缺钾和磷的情况下, 水稻秸秆还田是补充土壤钾素和磷素的一项重要举措。

2.3 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作物产量是评价农田措施最具说服力的综合指标[7]。从表5 可以看出, 秸秆还田的各处理水稻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中, 处理2 和处理3 水稻产量均明显高于处理1, 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处理3 水稻产量也高于处理2, 但是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添加腐熟剂对水稻增产作用不大。

以各试验地处理3 对应的产量数量进一步分析得图2。从图2 可以看出, 秸秆还田对水稻的增产效果, 因区域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增产率为2.31 %~6.77 %, 区域差异较大, 以桂水村和合群村的水稻增产效果最为明显, 其次是河井村, 其中秸秆还田1 年后桂水村和合群村水稻的增产率分别为6.32 %和5.16 %, 与其他3 个试验点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从整体来看, 秸秆还田第1 年和第2年分别平均增产5.02 %和6.84 %, 实际分别增产336 kg /hm2和474 kg/ hm2, 由此可见, 秸秆还田第1 年增产效应最为明显, 随秸秆还田年限的持续而增幅减缓。

3 结论与讨论

3.1 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从整体来看, 秸秆还田持续2 年后, 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2.31 g/kg, 平均增幅为9.00 %。大多数研究表明, 秸秆直接还田是培肥土壤的重要方式, 长期施用秸秆土壤有机质提升效果更为明显[8], 其原因是, 秸秆还田后, 秸秆周围会有大量的微生物进行繁殖, 形成土壤微生物活动层[9]微生物活动产生了水解酶和氧化还原酶, 秸秆在水解酶的矿质化作用下, 分解产生了大量小分子物质和阴阳离子, 这些小分子物质及阴阳离子在氧化还原酶的作用下合成高稳定性腐殖质类物, 从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3.2 秸秆还田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秸秆还田并参与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是保持土壤自然肥力的重要因素[10]。秸秆还田2 年后, 各试验地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增加, 其中, 全氮平均增加0.06 g/kg, 速效磷平均增加1.41 mg/kg, 速效钾平均增加3.44 mg/kg, 缓效钾平均增加1.69mg/kg。其原因是秸秆还田不仅可补充土壤养分的不足, 更重要的是为微生物与酶类提供能源与基质[10], 促进微生物生, 对提高氮素活性、溶磷和供钾起着决定性作用。提升程度可能也与土壤质地、气候因素、耕作管理、秸秆类型、还田量等多种因素有关。

此外, 秸秆还田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提高效果最为明显。这可能与还田秸秆类型有关, 禾本科作物秸秆, 特别是稻杆, 含钾量较高, 且为速效养分, 还田后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效钾含量[9]。

3.3 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秸秆还田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已有相关报道[7,9,11]。本次试验结果表明, 秸秆还田对水稻的增产效果, 因区域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增产率为2.31%~6.77 %, 区域差异较大, 其中, 秸秆还田第1 年和第2 年分别平均增产5.02 % (336 kg/hm2) 和6.84 % (474 kg/hm2) 。这可能与供试土壤肥力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处于桂水村和合群村的试验点水稻增产效果最为明显, 但其土壤有机质以及有效态N、P、K含量均偏低, 通过秸秆还田, 有效地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以及有效态N、P、K含量, 较大程度地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 从而大大提升了水稻增产效果。因此, 对于土壤肥力较低的土壤, 秸秆还田是一项有效的培肥增产措施。

摘要:以贺州当地常规稻为材料, 针对贺州市酸性水稻土, 通过2年 (2014-2015) 的田间定位试验, 研究了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秸秆还田延续2年后, 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2.31 g/kg, 平均增幅为9.00%, 其中, 第1年 (2014年) 平均增加1.59 g/kg, 占总增量的68.83%;2秸秆还田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全氮平均增加0.06 g/kg, 平均增幅3.42%, 速效磷平均增加1.41 mg/kg, 平均增幅4.03%, 速效钾平均增加3.44 mg/kg, 平均增幅5.41%;3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秸秆还田第1年和第2年分别平均增产5.02%和6.84%, 增产效应以第1年为最明显, 此外, 秸秆还田对水稻的增产效应, 因区域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以土壤肥力较低的土壤最为明显。

关键词:秸秆还田,酸性水稻土,土肥培肥,增产效应

参考文献

[1]杨帆, 李荣, 崔勇, 等.我国南方秸秆还田的培肥增产效应[J].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1 (1) :10-14.

[2]崔明, 赵立欣, 田宜水, 等.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能源化利用分析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 2008 (12) :291-296.

[3]胡宏祥, 程燕, 马友华, 等.油菜秸秆还田腐解变化特征及其培肥土壤的作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 (3) :297-302.

[4]任仲杰, 顾孟迪.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J].安徽农业科学, 2005, 33 (11) :2105-2106.

[5]潘剑玲, 代万安, 尚占环, 等.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有效性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21 (5) :526-535.

[6]汤文光, 肖小平, 唐海明, 等.长期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库容及重金属Cd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 2015, 26 (1) :168-176.

[7]甄丽莎, 谷洁, 高华, 等.秸秆还田与施肥对土壤酶活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 2012, 32 (9) :1811-1818.

[8]王应, 袁建国.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有机质提升的探索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7 (6) :120-121.

[9]路文涛, 贾志宽, 张鹏, 等.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 (3) :522-528.

[10]王志勇, 白由路, 杨俐苹.低土壤肥力下施钾和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18 (4) :900-906.

增产效应 篇7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是指以游离氨基酸为主体, 按适合植物生长所需比例, 添加适量的铜、铁、锰、锌、硼、钼微量元素或钙元素而制成的液体或固体水溶肥料。聚优牌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是长沙聚优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溶肥料新产品, 该产品含氨基酸≥100g/L, Zn+B≥20g/L, 具有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增强抗逆性和叶片光合作用、提高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等多种作用。对此, 我们于2010~2011年在柑桔成年树上进行了叶面喷肥试验, 以验证该产品的效果, 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2010年试验设在隆回县荷田乡恒江村园艺场, 土壤为黄砂土, 肥力均匀。供试柑桔品种为兴律温州蜜柑, 枳砧, 1984年栽植, 栽植密度为3m×3 m (约74株/667m2) 。花量偏少, 树体大小基本一致, 树势健壮 (冬季落叶率<25%) 。设置 (1)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500倍液、 (2) 喷清水 (CK1) 、 (3) 不喷肥不喷清水 (CK2) 3个处理, 3次重复, 共9个小区, 随机区组排列, 每小区3株, 面积27m2。处理 (1) 分别在柑桔始花期 (4月27日) 、幼果期 (6月4日) 各喷1次, 处理 (2) 分别在同一时间喷施与处理 (1) 等量清水。以均匀喷湿树冠枝叶花果而不滴水为度 (下同) 。各处理的每个小区均在花前选定1株树, 并分别在同一方位选定1个大枝, 用于调查花量和坐果率。年内及时对旺长春梢摘心, 摘除全部夏梢。各处理在施肥、病虫防治、中耕除草等其它栽培管理完全相同。供试柑桔于10月9日采收, 同时分小区单独采摘, 单独称重计算各小区产量, 采摘有代表性的果实测定品质。

2011年试验在隆回县三阁司乡经济场进行, 土壤为红壤, 肥力均匀。供试柑桔品种为隆园早温州蜜柑, 枳砧, 2002年栽, 栽植密度为3m×3 m (约74株/667m2) 。花量偏多, 老叶少 (冬季落叶率达40%~50%) , 树体大小、树势基本一致。设置 (1)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500倍液、 (2) 50%沼液、 (3) 喷清水 (CK) 3个处理, 采取单株小区, 3次重复, 随机排列。处理 (1) 、处理 (2) 分别在柑桔蕾期 (4月19日) 、谢花2/3 (5月8日) 、幼果期 (6月9日) 、果实迅速膨大期 (8月14日) 各喷1次, 处理 (3) 分别在同一时间喷施与处理 (1) 等量清水。各处理在施肥、病虫防治、中耕除草等其它栽培管理完全相同。供试柑桔于10月15日采收, 分株单独采摘, 单独称重计算产量, 采摘有代表性的果实测定品质。

2 结果与分析

2.1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对柑桔坐果的影响

试验发现, 柑桔树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500倍液, 叶色变得深绿, 树势明显增强, 无副作用。从表1可知, 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500倍液, 可以显著减少柑桔生理落果, 提高坐果率, 其保果效果与沼液相当。表2中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处理株的坐果率较上年偏低, 这与2011年供试柑桔树老叶少、树势弱、花量大以及开花前后出现的多次高温干燥天气有关。2011年4月26~30日柑桔大蕾期至初花期除4月29日为29.9℃外, 日最高气温达到32.0~33.2℃;正值谢花期至第一次生理落果期的5月6~10日、17~20日、28~31日, 除5月6日为29.9℃外, 日最高气温分别为31.9~33.8℃、32.1~34.9℃、30.1~34.9℃。以上4次高温期间的日最小湿度分别只有24%~37%、41%~49%、16%~31%、22%~45%, 这种罕见的高温低湿天气对柑桔开花坐果影响极大[2], 从而加剧了花果脱落。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或沼液的植株落花落果也相当严重, 但坐果率仍极显著高于清水对照。

2.2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对柑桔产量的影响

从表1、表2看出, 柑桔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500倍液, 其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增产效果达到显著水平。2011年虽然遭异常落花落果的影响, 但喷过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或沼液的植株仍有较高的产量。

注:平均数经邓肯式多重差异性比较, 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达5%显著水平, 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达1%极显著水平 (下同) 。

2.3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对柑桔品质的影响

从表3看出, 柑桔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500倍液可使果实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 风味增浓, 果形指数、果皮厚度都有降低的趋势, 并可促进果实着色成熟。从表5、表6可见, 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500倍液的果实,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区CK1、CK2或CK高0.70~1.09百分点, 对可食率、果汁率无不良影响。对照区CK1、CK2或CK的单果重较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沼液明显偏低, 与其坐果少有关。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是一种理想的叶面肥, 它对促进柑桔叶片转绿, 增强树势和抗逆性, 提高坐果率及产量、品质都有良好效果。柑桔在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聚优牌含氨基酸水溶肥料500倍液, 其坐果率比对照提高1.5~5.2个百分点, 产量显著增加,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高0.70~1.09个百分点, 品质明显改善。聚优牌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含氨基酸≥100g/L, Zn+B≥20g/L, 养分丰富, 使用方便, 无毒、无残留, 无副作用, 不含激素, 对环境及人畜无污染, 且其使用成本低廉, 每次667m2仅需肥料成本1~2元, 并可结合病虫防治、保花保果进行, 在绿色无公害柑桔生产上值得大力推广应用。含氨基酸叶面肥属于有机无机类肥料, 以氨基酸为主要成分, 并兼含Zn、B等多种微量元素, 既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 又可刺激农作物生长, 达到壮苗、健株、抗病、增产的目的[3,4]。聚优牌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作为一种氨基酸叶面肥, 在柑桔上应用还未见报道。柑桔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的果树, 该产品的推广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喷施时应均匀地将液肥喷于叶片的正反两面, 喷施量以喷湿树冠枝叶花果而不滴水为度, 并选择无风晴天 (上午10时以前、下午4时以后) 或无风阴天进行喷洒, 以减少蒸发, 提高利用率[5,6,7]。柑桔萌芽期至初花期、谢花后幼果期、果实迅速膨大期、采收后可各喷1~2次, 同时注意加强栽培管理, 以充分发挥其增产提质壮树效果。

参考文献

[1]华中农学院.果树研究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3, 130-280.

[2]段志坤, 胡名顶.温州蜜柑前期异常落果成因及防治措施[J].果树科学, 1995, 12 (1) :65-67.

[3]高祥照, 申朓, 郑义等.肥料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119-120.

[4]王莹, 史振声, 王志斌等.植物对氨基酸的吸收利用及氨基酸在农业中的应用[J].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8, (1) :6-11.

增产效应 篇8

一、试验概况

1. 试验地概况

本试验设在宁南县披砂镇大花地村2组梁明友家包产地中, 海拔865m, 东经102°44′59″北纬27°03′12″。试验地地势平坦, 肥力较高, 自流灌溉, 属冲积水稻土, 前作水稻, 面积0.7亩。

2.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会-2, 施用肥料为农家肥、嘉士利复合肥 (含量15∶16∶14) 。

3. 试验设计

采用大田对比试验, 高厢双行垄作, 1m开厢作垄, 厢面宽67cm, 行距33cm, 株距27cm, 亩植5 000穴, 露地栽培 (CK) 和覆膜栽培均种植0.25亩。

露地栽培 (CK) 采用底肥和追肥的施肥方式, 覆膜栽培采用底肥一道清的施肥方式, 两种施肥方式所采用的肥料种类和数量完全一致。

4. 整地及播种

10月20日翻耕, 耕深20m, 耙平碎土。10月31日整平后拉线开厢播种, 以银发利对水拌种, 拌完晾干即栽。露地栽培 (CK) 亩施农家肥1 500kg、复合肥45kg作底肥, 施入沟内, 摆种起低垄;覆膜栽培将肥料一次性施入, 亩施农家肥1500kg、复合肥70kg, 起高垄, 一次成厢, 垄高35cm, 并进行地膜覆盖。

5.田间管理

露地栽培 (CK) 齐苗后亩用嘉士利复合肥25kg进行追肥1次, 并结合除草培土13cm左右;现蕾前1个星期用敌敌畏和乐果混施防虫1次, 并上大厢至33cm左右;覆膜栽培出苗后及时破膜压土, 现蕾前1个星期用敌敌畏和乐果混施防虫1次。

在其全生育期中露地栽培 (CK) 灌水4次, 覆膜栽培灌水3次, 均做到速灌速排, 以土壤始终保持湿润为宜;病害防治用代森锰锌和百菌清共防治2次;1月中旬用磷酸二氢钾喷施叶面肥一次。2月11日收获, 以各挖取3点共50m2的面积进行测产。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1.覆膜对植株出苗和长势的影响

表1~2数据说明, 冬季马铃薯覆膜栽培后由于土层厚度增加, 出苗时间延迟近7天左右, 而且在短时间内出苗率低于普通栽培。但覆膜后保温保水性提高, 覆膜栽培后期可提高冬季马铃薯植株生长, 增加分枝, 整个生育期株高可增长44.2%, 增加分枝10.3%。

2.覆膜对冬季马铃薯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根据测产数据, 进行分析表明 (表3) , 冬季马铃薯覆膜栽培折合亩产比普通栽培增产255.3kg, 增长14.3%;商品率提高了13.4%, 茎粗增加了0.3cm;而全生育期却较普通栽培短了6天, 主茎数和单株薯块数没有很明显的变化。

三、结论

上一篇:奶牛妊娠毒血症诊治下一篇:跨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