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效应

2024-07-22

新闻效应(精选9篇)

新闻效应 篇1

我们早已注意到电视与文学的联姻而产生了电视散文这种样式, 各种曲艺形式的联姻产生了“四不象”这种曲艺形式。在新闻报道中近来也产生了一种新的样式, 这种样式还没有理论对其总结, 我们不妨称其为“超新闻”样式或者叫新闻报道中开始大规模运作的“超新闻效应”

那么何为“超新闻”呢?我们不妨在定义上可以这样认定, 它是一种对新闻素材最大限度挖掘和拓展, 在满足五个W要素的基础上, 把所有强化或者叫美化新闻的音效、光效、特技等相关的各种要素有机叠加作用于电视新闻的新闻报道叫“超新闻”。这种电视新闻能较大容量地将热点透析、观众评说和背景揭示融为一体, 将新闻事件的客观形态和报道者的理性思辩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新闻资源配置形式和新闻题材的有效传播形式。

由于有了这样一种新的新闻样式的诞生, 新闻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 编采人员可以“纵横捭阖”处理电视新闻素材, 感到“酣畅淋漓”;电视观众也因此获得了深度参与, 感到“解渴过瘾”;电视同行们也认为, “超新闻”为“短浅直露”的新闻报道找到了一种伸缩自如的立体表现方式。

从事新闻工作的同行们都知道, 多少年了, 传统的以五个W为原则的写作形式一直延续到至今, 这种在五个W框架下表达新闻特别是电视新闻的样式已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电视新闻人。上个世纪90年代, 南方某电视媒体一改传承了多年的电视新闻表达方式, 推出了以“民生新闻”为主打的栏目, 整个栏目无论从包装还是到内容, 无论是从主持风格还是每条新闻的样式, 都给人以“新鲜出炉”和“耳目一新”的感染力, 节目的推出着实给全国的新闻同行一个分外的惊喜。在这种崭新的新闻传播理念的影响下, 2005年11月, 正值我市驻平老兵复员, 在地方和部队领导到火车站为老兵送行之际, 我台记者就采用了“超新闻”的表达方式, 采写了新闻特写《再见吧, 老兵》。新闻的前半部分在充分反映了地方和部队领导以及即将告别第二故乡人民的复员老兵在现场的动态情况后, 新闻的后半部分则大胆地采用了慢镜头 (老兵离别之时的各类情感表现) +音效 (再见吧老兵的乐曲) +字幕的表现形式, 新闻播出后引起了较好的反向。

由此可见, 借助音效、光效、特技等一切有利于新闻报道效果的元素, 是实现超新闻效应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正是由于有了超新闻这种样式, 任何一个突发事、感人事、新鲜事、烦心事、闹心事等新闻素材, 只要需要记者就可以或顺时延展, 或表里相楔, 或横向拓展, 或纵向推进, 或由此及彼, 或由表及里地处理新闻素材, 进而产生立体的“超新闻效应”有一个难题似乎从电视新闻问世那天开始就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电视新闻工作者。那就是如何做到既能立足于事实的客观形态又能在诠释新闻事实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内容和思想的深刻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信息消费需求的骤然增大, 这个难题已在相当的程度上成了“简报式”的新闻形式和内容更新之必须。当今的电视文化已成了公众的主流文化。而在电视文化中, 信息类节目的主流地位又在不断地得到加强, 今天的电视新闻工作者显然已不能满足于仅仅用画面加解说来从事“通风报信”式的传播, “超新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这里需要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所谓的“超新闻”是否仅仅是音效、光效和特技简单介入的概念呢?一般认为,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新闻报道的一些事实已经过于浅显, 要克服新闻的“短浅”, 增加新闻的感召力, 惟有在横向和纵向开拓上做文章, 增加新闻的厚度和深度, 比如在“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之外再问一声“何故”?又比如在展示新闻事件的同时再对新闻事件的性质、引发的原因及可能的后果、趋势作背景式的分析和提示。

但笔者认为, 记者对新闻选题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拓展来增加新闻的深度仅仅是衡量新闻报道传播效能的标准之一, 而绝非唯一的标准。在现代传播的环境下, 人们需要更原始更具贴近性和感染力, 更需要那种“感人至深, 催人深思”的新闻表现形态, 通过新闻素材纵向的铺展和横向多元素的介入强化的新闻报道, 因此从调整电视传播意识的角度来看, “超新闻”的样式同样是增加信息量的重要途径, 用这样的意识来反观如何扩大电视新闻信息量的问题, 我们很容易发现“超新闻”是一种相当理想的报道模式。

“超新闻”是新闻素材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 但显然又不是一种纯粹的编排组合技巧, 更不是人为地“切碎”一个专题, 它牵涉到几个基本界限的界定。只有当能够采集到的新闻素材内涵相当丰厚, 只有在报道者具备了深度思维的意识和能力的情况下, 新闻报道才具有“超新闻”的基础, 不然将会表现为令人无法忍受的虚张声势和矫揉造作。

“超新闻”是对新闻素材所作的一种最大限度的挖掘和拓展, 因此决定是否运用“超新闻”这种形式, 首先并不在于所要反映的新闻事件本身具有多大丰富性, 而常常在于报道者主观介入的深度和广度。当一个新闻报道摆脱了对事件本身的单纯、孤立地反映, 而主动涉及到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上, 当报道者探询新闻事件的角度超越了事件现场或事态过程的制约, 寻找到了从微观到宏观的连贯性;当我们有能力有意识从事实的起点回溯到缘起的背景, 进而推及未来的可能性时, 才会发现运用“超新闻”样式的真正需要。

因此, “超新闻”的可拓展性实际上是报道者思维的活跃性, 多角性, 多维性, 多度性的一种体现。当然强调记者思维的活跃性并不意味着“超新闻”就是策划构想、主观臆断的产物, 报道所反映的事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容不得主观因素的过度侵害, 适量强调的是报道者在报道、传播新闻的过程中所应该具有的一种关联和开掘的能力;而“超新闻”报道又正是体现这种能力的一种理想的形式。■

“酒.污水效应”与杜绝假新闻 篇2

“酒·污水效应”对我们的启示是:假新闻虽然是极个别,但就是这“极个别的污水”,破坏力却十分巨大,它会坏了整个新闻报道,直接影响着党报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要花费精力处理这类“污水”,坚决杜绝假新闻。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宣传是党报的生存之本。事实告诉我们,杜绝假新闻是关系党报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假冒伪劣产品轻则伤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重则致人死亡,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和痛恨。和假冒伪劣产品相比,假新闻的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假新闻严重损害党报的公信力,严重损害当事人的形象和权利,严重损害真新闻、好新闻的价值,严重损害社会秩序。

治理假新闻,关键在治理新闻从业者和媒体。如果记者、编辑视真实为新闻的生命,视真实为媒体的生存之本,主观上杜绝一切制作假新闻的念头,媒体再在机制上堵塞一切假新闻产生的漏洞,坚决杜绝一切制作假新闻的侥幸,假新闻自然就少了。因此,杜绝假新闻,首先必须加强我们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从而提高党报的权威性、公信力,维护新闻工作的崇高社会声誉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确保新闻宣传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应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政治和导向意识。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提高理论和认识水平。要打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基,增强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维护媒体公信力的自觉性,增强做好党的新闻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知识水平有限,理论和认识水平有限,就很难洞悉事物本质。有了知识特别是理论这把“刀”,如果再加上周密的调查和审慎的思考,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事物的本质。要学好辩证法。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观察事物,辨别、判断来自方方面面信息的真实程度。忽视了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就可能被假相迷惑,导致新闻失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党报的生命,也是我们新闻从业者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准则,也是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虚假新闻的制造和传播,在社会上造成恶劣的影响,使新闻队伍的形象、新闻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新闻工作的声誉受到严重损害,必须坚决制止,决不能让“一汤匙污水”坏了“一桶好酒”。时政新闻及理论、评论是党报新闻宣传报道的重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时政新闻主要是报道领导活动,如果出现虚假,其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会比一般的虚假新闻更大;理论、评论是党报的一面旗帜,如果出现虚假,其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可能难以估量。

不谬言,杜绝假新闻,是对党报时政新闻及理论评论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做到这一点,需要党报时政新闻及理论评论工作者在“高、远、深、透”上下功夫,即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讲得透。著名新闻学者邵华泽曾说过:站得高,就是起点要高,观察事物的角度要站得高;看得远,就是你所评论的虽然是当前的事情,但你着眼的是事物长远的发展,力求过几年回过头来看看,你这篇评论不仅在当时是站得住脚的,而且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想得深,就是别人没想到的,你想到了,别人只看到了事物的现象,你却能看到事物的本质;讲得透,就是你能够把你所要阐述的道理阐述得相当透彻。只有这样的评论,才能使读者信服。才能够平息争议。不谬言、杜绝假新闻,就意味着党报时政新闻及理论评论工作者要担当起“把关人”的角色。面对纷繁芜杂的各类信息、见解各异的不同观点,党报在传送信息、输出观点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过滤功能,从政治、经济、文化、审美及全局利益等考虑,对这些信息和观点进行层层把关与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决定最终面向广大读者的信息内容和理论、评论观点,以此影响受众、引导舆论。因此,在党报时政新闻及理论评论组织、策划与撰写过程中,“把关人”的作用极其重要。

网络微信息传播的新闻效应 篇3

即时通信平台的开发和利用, 是体量较小的微型信息交流最早萌发和实施的切入点, 从单对单的手机短信发送到手机短信群发, 从文字聊天室到音频视频聊天室, 从个人网站到大型网络平台的个人空间, 从博客到微博, 再到微音频 (如腾讯公司开发的微信平台) 和微视频 (如搜狐微视频平台) , 应该说, 移动信息服务商和社交网络运营商是微信息发展的幕后技术推手, 这其中, 微博客的运用最为充分, 影响力也最大。2006年3月, 威廉姆斯 (EvanWilliams) 推出社交网络和微博客服务工具Twitter, 2009年, 微博客在我国全面兴起, 2011年上半年, 我国微博客用户由6300多万剧增至近2亿, 增幅超过200%, 普及率由不足14%飞升至40%以上。[1]微博客用户以个人用户为主, 但也不乏政府机构等组织, 个人用户大多为草根民众, 但明星效应也很显著;大家关注的内容多以生活、娱乐为主, 但从来也不缺腐败等大小政治话题。文字也好, 图片也好, 音频也罢, 视频也罢, 超低的门槛引来超众的参与者, 话语权在这些碎片中得到广泛的分享。我们已经步入微信息的时代, 网络微信息的各种新闻效应应该引起新闻从业者的高度关注。

微信息的界定

关于微信息, 目前还没有成熟和完整的内涵界定。百度百科仅有一位网友给出自己的见解:“微信息即快速传播信息。”这个定义仅仅道出了微信息的一个特征:传播速度快还很不完整;有一个名曰“微观天下”的网站, 号称中国首家微信息门户网站, 其内容像一般综合信息网站一样, 几乎无所不包;信息类型也多种多样, 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都有只是网站建设时间较短, 信息量不是很大。其所有的信息有一个总的特点———短小, 这正是微信息最重要的特征。

笔者也给出自己对微信息内涵的不成熟看法, 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笔者认为, 微信息是指体量较小的信息, 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地讲, 它包括一切现实形式和虚拟形式的短小信息。现实形式的微信息如便条等短小文字绘画等小图形, 简短说话和歌唱等短小音频, 动作和眼神等简单身体语言, 还有眼睛所捕捉到的其他短小视觉信息, 等等。狭义地讲, 它包括电子和数字等虚拟形态的各种类型的短小信息, 如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现在, 人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微信息, 是狭义上的理解。

体量小是微信息最突出的特点, 但这是相对而言, 没有很成熟的裁量标准。微博客是微信息发布和传播的典型案例, 微博客先驱者和最大成功者Twitter, 把每篇微博客文字的篇幅限制在140字以内, 国内大型微博客服务商也大多采用这个标准;但对于图像信息、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的体量限制, 目前还没有十分明确的说法。国内知名网络服务商腾讯公司在推出微博客服务之后, 又于2011年初推出了微信服务, 这是一款针对智能移动通信工具而开发的即时通信软件, 该软件针对移动通信工具所用的QQ进行创新, 突破了文字信息传播的限制, 实现了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在移动通信工具上的快捷传播, 这是多类型微信息在移动通信工具上传播的重大突破。该软件本身免费, 由网络运营商收取通信时产生的少量上网流量费, 深受广大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的欢迎。

微信息传播的新闻效应

在网络当道的今天, 微信息在众多重大突发事件中都有超越传统媒体的不俗表现。以微博客为代表, 2011年, 从贫困地区孩子免费午餐计划、志愿者拦车救狗、故宫夜盗到威廉王子大婚、药家鑫案, 再到李阳家暴事件、卡扎菲身亡等等, 微博客无处不在, 而且步步抢先, 知名微信息平台已经让传统媒体感到巨大的发展压力。微信息传播所发挥的巨大新闻效应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下面就其中较为突出的几种新闻效应作以简要分析:

广播效应。“3秒上传, 30秒扩散, 30分钟可能就有人上街聚集了”[1], 这就是微博客的速度。六度空间理论认为, 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 也就是说, 最多通过6个人, 你就可以认识你想认识的任何一个陌生人。这说明人们之间普遍存在着弱链接关系, 微博客将这个理论实践得很好, 它强化了人们之间的弱链接。一条敏感微信息周围聚集的人中, 有发布者、传播者和反馈者, 还有发酵者;它混合了单体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等传播方式, 使信息呈几何级的复制和传播, 像病毒一样扩散[2], 这样的广播效应是非常强大的。吴菊萍徒手接坠楼儿童、小悦悦被车碾压等突发事件发生后, 由于微信息的惊人传播速度, 迅速引来亿万国人的高度关注。

围观效应。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曾把社会控制模式比做一个超级全景监狱, 像一个没有围墙、塔楼、窗户和狱卒的监管体系, 犯人被监禁在不同的牢房中, 狱卒则处于最高一层牢房顶端的监视室内, 他可以看到所有犯人, 而犯人却看不到他, 犯人之间也相互看不到[3]。这是传统的社会管理和监督体制, 网络微信息传播和交流模式的广泛应用, 颠覆了这个传统, 在新的监管体系下, 管理者丧失了把控信息资源的优势, 普通民众分享了很大的话语权, 人们不仅可以相互交流, 更重要的是, 大家还能围观某一人物或事件, 彼此信息较为透明, 大家相互监督, 形成了与全景监狱完全不同的监管模式———共景监狱模式[4], 引发了较为突出的围观效应。如2010年, 全球著名搜索服务商谷歌离开中国内地, 世界知名汽车品牌沃尔沃下嫁中国民族汽车品牌吉利, 富士康员工连续跳楼事件和钟家拆迁命案等重大事件都遭到了网民微信息的持续“围观”, 众多网民的态度影响了事态的发展, 甚至是结果的发生。

蝴蝶效应。热带雨林里一只蝴蝶轻轻扇动几下翅膀, 就可能造成遥远的国家的一场飓风, 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正是微信息平台所擅长发挥的一种重要新闻效应, 郭美美事件比较具有代表性。一个年轻女子的炫富, 新浪网实名制的认证错误, 将似乎本无联系的中国红十字会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一个普通女子引发了一场中国民众对中国官方慈善管理组织的严重信任危机, 进而导致民众慈善捐款的热情大大消退。在郭美美炫富事件发生的次月, 全国各地的慈善机构收到的捐款数目锐减, 如深圳红十字会收到的社会捐款同比下降97%, 而佛山的红十字会则颗粒无收。新周刊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 82%的网友表示不会再给红十字会捐款, 15%的人表示查清了账本后再说, 只有2%的网友表示会继续捐款[5]。

长尾效应。长尾效应在经济学上主要是强调个性化, 看中的是客户的数量, 赚每个客户很少的钱, 但要争取最大的客户量。微信息的力量之所以强大, 根本就在于众多用户的关注和参与, 微博打拐事件就是个很好的例子。2011年1月25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在新浪网开设微博, 呼吁大家利用随手拍照片的形式来解救乞讨儿童, 微博开通仅10余天, 就吸引5万多名网民关注和参与[6]除了普通民众, 还吸引了歌星韩红、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和央视少儿节目主持人王昊 (月亮姐姐) 等名人的参与。截至2012年1月, 已有7000余张儿童照片上传到网站, 有多名儿童被解救。

结语

微博客实名制启用在即, 微信息的公信力将大大增强, 传统媒体可以关注名人和草根的微信息资源, 整合微信息资源, 增强传统媒体的表现力;通过与网民的话题互动, 与网民进行微信息交流, 增加传统媒体的关注度;高度关注并充分借鉴微信息传播所引发的各种积极新闻效应, 重视传统媒体与微信息平台的交流与有效融合[7], 为传统媒体带来新的生机和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侯召迅.辩证说微博[J].中国记者, 2011 (9) .

[2]金晓春, 金永成.微博的“广播”效应探析[J].新闻界, 2011 (2) .

[3]栾絮洁, 王军.微博围观效应:公共舆论的生成机制分析[J].新闻与写作, 2011 (9) .

[4]喻国明.社会话语能量的释放需要“安全阀”[J].新闻与写作, 2009 (9) .

[5]李颖.我国官方慈善公信力下降各地红会均称捐款锐减[EB/OL].国际在线.

[6]罗颖.微博打拐明星行动[N].北京晚报, 2009-02-09 (34) .

新闻传播中的霍布森选择效应研究 篇4

【关键词】霍布森选择效应;新闻传播;规避;受众

一、霍布森选择效应

(一)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从事马匹生意,他说,你们买我的马、租我的马,随你的便,价格都便宜。霍布森的马圈大大的、马匹多多的,然而马圈只有一个小门,高头大马出不去,能出来的都是瘦马、赖马、小马,来买马的左挑右选,不是瘦的,就是癞的。霍布森只允许人们在马圈的出口处选。大家挑来挑去,自以为完成了满意的选择,其实质是小选择、假选择、形式主义的选择。所以它是一个陷阱。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霍布森选择是一个小选择、是一个假选择,大同小异的选择就是假选择。

(二)霍布森选择效应的评价

从社会心理学关于自我选择的角度来说,“霍布森选择效应”显然是社会角色扮演者的一大忌讳。一个人在进行选择、判断、决策的时候,必须在多元信息、多种选择、多元方案中进行对比,来决定取舍。只有在了解的某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我们的思想是闭塞的,就无法对比,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等于扼杀创造。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不”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鉴此,有成效的社会角色扮演者,其头脑中总是有多种“备择方案”,总是高度重视“多方案选择”,这样才能做出“开放、有利、发展”的决策。谁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谁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为了使选择进入“多方案选择”的良性状态,避免“霍布森选择效应”,头脑中就应当有“来自自我”和“来自他人”的不同意见。“来自自我”要充分认识客观世界,系统环境的开放性,开拓视野的多维性,撤掉思维壁垒,让思路畅通无阻,避免走极端,让各种可能性结合。“来自他人”尽可能地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激发、思考来自他人的不同意见,避免成为某种想法的俘虏,刺激你的想象力,开辟觉察和了解问题的新途径,加以鉴别和转化。

霍布森选择效应对我们的另一个启示是:如果人们,特别是运用操控“霍布森选择效应“角色,采用这个别无选择的标准来约束和衡量别人,必将扼杀多样化的思维,从而也扼杀了别人的创造力;最终陷入“后霍布森选择效应”,接受没有选择、僵化思维、趋同、维持现状的倒退的角色环境,最终也将限制、扼杀自身的创造性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

霍布森选择作为一种社会心理效应,广泛运用于管理学、政治学、教育学等社会性学科。以“霍布森选择”为关键词在贵州数字图书馆可查67篇期刊文章。例如:《霍布森选择与政策制定中的择优原则:以2008年的格鲁吉亚战争为个案的分析》、《选人用人当防“霍布森选择”》、《“霍布森选择效应”的背后》《远离“霍布森选择”陷阱》等等。这些论文中普遍使用“防、走出、跳出、远离、陷入、规避、批判“等动词;用”伪、陷阱、怪圈、误区、局限”等名词;用“思维的自我僵化、封闭性和趋同性、不利、没有选择的余地=扼杀前途”“等修辞词。霍布森选择实质是小选择、假选择、形式主义的选择,所以它是一个陷阱,值得我们深思。

二、新闻传播中的霍布森选择效应现象

对客观世界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事实的报道的新闻传播活动,从其诞生就面临着服务与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信息选择活动。不同的选择方式必将产生不同选择结果。原始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人类自觉地进行信息交流,没有产生专门采集新闻的机构,只是人与人之间简单的信息传递,人人共同分配,一直被现代人褒扬为“原始共产主义”。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专门为大众服务的新闻传播活动出现,信息大量涌现,获取信息渠道增多,媒体构建的”世界村“出现,表面上看起来受众获得了大量的新闻信息选择,但民众几乎每天都陷入巨大的“霍布森选择效应”的漩涡中。

(一)西方国家在新闻传播中的霍布森选择效应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传播媒介系统,美国的媒体往往具有国际性的特征,其经营范围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盈利,将触角尽可能伸向全球的每个角落,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接下来它又像个巨大的加工厂,将这些不同的信息进行策划、删选,以期能最大限度的吸引读者眼球,刺激读者的思维模式,使读者接收传媒引导,如美国三大传媒公司迪士尼、时代华纳和新闻集团、和美国对外宣传机构VOA。

作为世界第二大对外宣传机构VOA,历来站在美国政府立场,向世界表明美国政府的态度、观点。《美国信息与教育交流法案》(即《史密斯 蒙特法案》)第501款,明文禁止“美国之音”、自由亞洲电台等国营媒体在美国国内广播,禁令至今有效[1]。这一处理的潜台词是,不让不真实的、过于政治工具式的传播进入美国。这是美国在对外传播中“霍布森选择效应”的运用,这一举措也获得美国总统的褒奖。如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在《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一书中讲到今天当你走在美国的大街上,问美国人:“你知道美国之音吗?”100个美国人中有99个人回答“不知道”。“美国之音”遭到了国内民众的抵制,无论是出自什么目的,“美国之音”说的话有多少是真的值得怀疑。美国对于“霍布森选择效应”的长期运用,使得美国国民越来越成为以“美国人”自居的“世界公民”,无缘窥见美国之外的真、善、美的生活;“越来越由“公共”转向私人”和“主动转向”被动”,正在使美国人陷于虚无主义的泥潭,"美国心灵"在"走向封闭"[2]。

美国媒体对政府的“揭露性报道”,往往忽视了对财团黑幕的关注。美国白宫大量的信息公开使得注重权利意识和个人利益的美国受众虽然获知大量信息,但所有这些信息都无形中都是“议定议程”中。2003年美伊战争,实质是疲软的美国经济,无力应对911事件之后美国国民的创伤和对政府不满的压力。布什总统的国情咨文为伊拉克开列了大量罪状:萨达姆如何隐瞒研制生物武器、密谋发动战争、与基地组织恐怖活动有联系,伊国民如何困苦等等。白宫新闻发布系统不断通过新闻媒体和国际网络发布。需要商业刺激的媒体机构与政府合谋,抱有“大美国救世主”观念的美国国民强烈认同这一观点。在忽略真相的“没有选择的选择下”,美国人根本不相信萨达姆会自动放弃武装,在他们看来,除了战争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据美国盖洛普调查显示,开战时,72%的美国人支持美国对伊拉克战争,而且这一支持率除7月4日至4月8日跌到68%外(攻占巴格达后,对残酷巷战的宣传造成支持率一度下滑),一直保持在70%以上[3]。而且,对于媒体对美国长期驻扎伊拉克有利于伊拉克民主自由的宣传,3/4的美国人同意,美军可以在伊拉克驻扎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以确保建立一个真正民主的伊拉克政府。长期受美国媒体影响的其它世界媒体,一边倒卷入美伊战争的浪潮中。完全忽视掉这是一场美国总统的一次错误决策、欧美国家的强权行为、媒体制造的一场战争剧、人性的被戏剧化的反思。

(二)中国在新闻传播中霍布森选择效应

2003年非典报道:在非典病情最严重的时候,中国采用了非常态的报道方式,"非典"时期的传播就是政府传播的集中体现。接着伊拉克战争的发生,中央电视台的三个频道仿效CNN的24小时循环播放方式,从每天播报285分钟(4.75小时)的电视新闻,提升到了每天13个小时,不仅如此,中国的印刷和网络媒体也对此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我们的媒体将视线转移到了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上。战胜非典的连篇报道,信息的屏蔽,舆论误导,让市民掉以轻心[4]。“非典”每日报告制度及其取消,无形让沉重的中国人大舒了口气。事后更是让国民忽视了对“非典后遗症”和“后非典疫情”的关注。

2010年成也媒体败也媒体的张悟本事件[5]。2013年“转基因食品有害一边倒”现象,让曾经被媒体培养起来的“转基因是时尚”的人一头雾水,该不该吃,该不该信呢?新闻传播中的“ 霍布森选择”贯穿与新闻传播的过程。但如同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虽然把瘦弱的马卖出去了,貌似获得双赢;但马圈的马终归要出来,真实真相终将要水落石出,真相得以呈现,在比较中理智的买家会出现。“霍布森选择”的新闻传播活动主体,往往无法获知真相而被误导,或者对新闻传播活动产生抵触心理和情绪。所以新闻传播活动的公信力,要谨慎认识霍布森选择。

三、新闻传播报道中霍布森选择效应角色分析

(一)政府角色

新闻传播的信息传达、思想塑造、舆论引导功能,往往会被统治阶级作为宣传自身观点、维持自身利益和统治地位的武器,成为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往往扮演霍布森选择效应中的“商人”角色,作为“操控者”控制着霍布森选择的大局。

在阶级社会里,新闻事业一般是由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所支配。统治阶级利用有利的政治地位,以及较为雄厚的物质力量,通过直接间接、或明或暗的办法,影响、掌握、控制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机构,在传播新闻的同时,输送统治阶级的思想,使之成为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被统治阶级也会合法、非法地出版自己的报刊,宣扬自己的思想,抵制统治阶级的思想。在统治阶级的限制、迫害下,其影响微弱,被统治阶级无法摆脱统治阶级的新闻舆论和思想的影响。

占有新闻事业支配权的政府,也往往控制着国家绝大部分的“信息”内容,权力(权威)机构拥有独家的信息发布权,此外别无二家。所以新闻媒体在争取新闻自由,最大的阻力和助力来自与“政府”。媒体要获得自身生存和发展,一定程度上要和政府博弈中“合谋”。受国家历史、政治经济的先天决定性,统治阶级所属利益集团不同,政府在信息处理上,往往扮演“控制者”角色。封建集权的统治者往往比较专断,采用强制、武力的手段直接对“民众”进行屏蔽信息,采用愚民政策。资产阶级的统治者,为了投入更多精力投入“商业价值”生产,采用“障眼法”,巧妙地设置了大量的选择项,但其实质是屏蔽掉任何“撼动其根本利益”选项,让民众陷入“朝三暮四”的政治斗争和“商业信息消费”。处于发展社会主义中国,一方面需要发动集体的力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以正面宣传报道为主”,屏蔽负面信息,合理利用霍布森,;另一方面又要培养民众自发力量,又要曝光负面信息,推行信息阳光公开和人民主权,自查自律,规避霍布森选择效应;再一方面又结合复杂历史环境和国际地位,收放有度,以国际化眼光规避自身陷入“霍布森选择的封闭,又要屏蔽某些信息对位使用“霍布森选择”来保护国家国际利益。

阶级的意识形态通过新闻传播中“霍布森效应”进行舆论引导或者“真相制造”,从而形成国家认同或者信息幸福值、自由感认知。当“霍布森效应”运用不当时,也往往产生舆论纷争或者“真相怀疑”,从而出现不认同感,自由感反噬。 越是站在社会历史发展潮流上的,越是站在绝大多数人民和人类立场角度上的,越是站在真理角度上的,越是善于利用媒体尊重媒体规律规则的,越能够扮演好霍布森選择效应中的角色,也越能规避霍布森选择效应的负作用。

(二)媒体角色

媒体机构作为人类信息活动的中介和“公器”,遵循新闻价值规律和新闻传播的价值双重标准来进行新闻信息筛选。新闻媒体担当“把关人”的角色。

在阶级社会,新闻媒体机构往往被裹挟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夸大了新闻筛选规律中的新闻传播价值中的“政治价值”,弱化了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新闻报道的内容具有阶级性,主要是通过对新闻的取或舍、抢或压、详或略,甚至报道的真或假表现出来。同时,也直接表现在对新闻、对事实所作的评论上。在商业体制下,新闻媒体机构又往往被裹挟成为经济盈利的工具,夸大了新闻筛选规律中“经济价值”和“短期效果”,弱化了新闻为全人类服务的公共价值和新闻价值等。这样的媒体往往不是独立的,他们都受控于某种力量。

由于受社会政治体制、媒体生态环境、媒体所有者,媒体并不能做到标榜“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完全新闻专业主义四不原则的完全独立,媒体角色往往呈现“封闭、趋同、僵化”的体制和报道模式。例如,西方的商业化媒体体制, 西方媒体承认“少数党派”媒体的存在,允许其在法律范围为活动,无疑是一个较圆滑奸狡的形式;因为无产阶级媒体在资产阶级强大的资本力量和竞争下,仅仅起到了“形式”上的选择项,并不能发挥实质作用。新闻的“商品化”,无疑导致低成本新闻、劣币淘汰优币,商业媒体垄断信息,信息最终单一趋同等等。早期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单一的党报体制,党报“等靠要”,新闻日益僵化。随着市场因素的引入,党报、商业报共同存在,并多元竞争,无疑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这样可以避免党报过度僵化的担当政治“把关人”的角色,而是多元信息把关并存,变化和综合考量。

(三)记者角色

记者是新闻传播的具体执行者和最后把关者。每一篇新闻作品都带有新闻工作者的痕迹。长期奔波于新闻第一线新闻工作者,进行新闻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呈现工作时往往带有所处社会的政治文化历史的局限、接受相对应意识形态的新闻教育、感染整个媒体环境的风格和气氛、遵守媒体机构的规章制度、依赖个人以往的经验、凭借自身性格和知识等。关涉到记者自身荣誉、生存、个人价值实现时,有离“战争越来越近”的罗伯特·库柏、有顶风而上的“调查记者”王克勤;有“胡编滥造”的库克、有挖人隐私的“狗仔队”,有中饱私囊颠倒黑白的陈永洲。记者的职业操守、个人品性和思维知识能力,无疑成为”霍布森选择”的砝码。

(四)受众角色

新闻传播链条最末端的一环的受众,接收着经过信息控制者、信息发布者、信息报道者、信息制作加工者“把关”、“选择”过的新闻,无疑处于“没有选择的选择”被动接收状态。信息大量涌现,获取信息渠道增多,表面上看起来受众获得了大量的新闻信息选择,但所有这些信息都是“传播者”提供的,是一个“有限的选择”。

四、新闻报道中如何走出霍布森选择效应的误区

(一)政治的改革,具备“世界交往”的观察视角

要更加全面的认识自身,提升自身实力,积极主动反思自我,具备“世界交往“的观察视角,打破孤立,借用国际社会交往,将各民族、各社会制度的精神产品变成公共财产,暴露出民族的、地方的片面性和局限性[6],产生改革需求,而不是靠天朝的幻想来欺骗自己。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政治的改革必然更加“兼容”、“吸取精华”。

(二)媒体的多元,给出“备择方案”

媒体的多元,能够使新闻活动更加自由,呈现多元信息。从媒体机制上,早期单一的国有制到现今私有制和公有制互相借鉴,媒体机制越来越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态势。中层媒体机构的多元,有利于多元化声音的传播。例如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私人自媒体,多型化的媒体创办主体出现,呈现人类多元化的传播活动主体生态。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报道角度的新闻组建呈现,无形中打破了传统媒体“垂直性、封闭化、单一声音”的信息传递。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更是从技术、媒体传播环节上,保证了信息的多元化。

多元的媒体,媒体报道角度,必然导致信息传播过程的多元。信息呈现经历如下过程:需要你知道,我就告诉你——你需要知道,我就告诉你——你需要知道,信息多元涌出。早期“政治主导”或“经济主导”的新闻选择标准,越来越回归到新闻价值规律和新闻传播社会效果的双重标准。媒体机构、新闻媒体分众化竞争下的内容多元化,必然导致新闻选择的标准更加灵活、多元运用。

媒体报道模式和方法也日益交融。如重大事件报道越开越要抓“黄金时机第一报道”,进行性报道,不坐等“通稿”。早期忌讳的贪腐社会负面报道,在客观报道中,无形中达到正面社会传播效果,新闻在平衡、客观、全面中呈现多元真实环境。

(三)記者能力的提升,消出“门槛”限制

越是媒体素质水平和知识能力高的记者,越是能够打破自身思维、物质条件限制、对抗社会政治经济压力,认清负责客观事物的现实情况,理性判断,做出科学、理性的选择,创新性完成工作。优秀的记者,正是因为眼界的“世界性”而非“地方性”、“学科性”而非“国家性”、“人类性”而非“国民性”,所以不盲从。王克勤、简方洲这些调查记者更多地为事实负责、为社会负责,所以更能够克服“私利”的诱惑,能够站在真相面前。记者要提高自身能力,打破个人思维限制,消除个人限制,为真实的新闻报道提供保障。

(四)凸显受众地位,重视受众传受心理

新闻传播活动的起源是最广大的受众(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服务对象主要是受众,新闻活动中的传播目的和传播效果的实现也是由受众来权衡和显现的。受众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真正的行为主体,发展推动者。

早期的传者为中心,是为了更好的贯彻传者的目的和意图。传播效果的实现,传者也要形式上迎合最大的受众群体,也一定程度上尊重和尊崇受众规律和特征。国际媒体改革,传播活动从“传者中心”转向“受众中心”,无形也是新闻传播的回归。

受众中心论认为:受众是传播的主动者,媒介是被动者。受众并不是消极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寻求信息为自己所用。施拉姆曾这样解释:受众参与传播就好像在自助餐厅就餐,媒介在这种传播环境中的作用只是为受众服务,提供尽可能让受众满意的饭菜(信息)。它主张受传者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来决定的,人们使用媒介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求和愿望。由于受众所受社会主义政治环境、媒体引导、个性差异,并不是每个受众能够理性选择和判断的。

在现实情况新闻传播活动中,一方面传播者要转化角色,尊重受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履行“服务”职能,为受众提供“真实、全面、有价值”的丰富信息,让受众能够做出正确选择判断的信息基础。另一方面受众要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投身于新闻传播活动中,在对比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调节自身和外在,做出理性判断。

在媒体与受众共同努力下,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源源不断地信息提供、信息解读、信息推送服务多彩分层,受众能够公开化和透明化的信息平台上第一时间共享信息。传统媒体的受众互动平台、网络新媒体、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社交媒体的公众展示舞台、越来越愿意且善于利用媒体的公众的参与,受众能畅所欲言,受众既是消息的接收者,也是传播者,且受众的传播力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多渠道的传播避免媒体一家独大的弊端,打破“没有选择的选择”的局限性。受众也在越来越多的掌控着传播市场、真相社会和历史进程,在新闻自由进程中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张国庆.媒体话语权[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0

[2][美]艾伦·布卢姆,战旭英译,冯克利校.美国精神的封闭[M].译林出版社. 2007.

[3]虞家复.市场调查与民意测验——美国盖洛普公司[J].中国记者.1991.03

[4]程曼丽.论“非典”时期的政府传播[OL]. 新闻网\传媒在线\传媒人物\专栏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3-06/28/content_943131.htm,2003.06.28

[5]张莹.从“张悟本现象”谈媒体责任与公信力[J].新闻传播.2010(10)

[6]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新闻效应 篇5

一、虚假、色情新闻泛滥:

互联网的诞生, 实现了数据化的多媒体传播。一些网络媒体为了提高点击率吸引更多的读者, 置正确的舆论导向于不顾, 将道听途说的消息编发到网上, 或新闻核查不严, 转发、引用虚假新闻和有害信息, 误导公众, 混淆视听, 使网络新闻失去了真实的本质。与虚假新闻相比较, 色情新闻同样是网络新闻传播一大问题。由于目前多数网民的受教育程度还不高, 在大量刺激人的原始需求的“拷贝”面前, 尤其在目前的中国, 大多网民不具有理性的辨别信息的能力, 这种不良的传播现象最容易腐蚀人们的思想, 危害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一般来说, 产生虚假、色情新闻的主要原因如下:

1. 经济利益驱动。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任何商业活动的根本目的, 互联网经营企业如何获得利润, 最主要的渠道就是通过提高点击率, 而提高点击率的方式最有效便捷的途径就是吸引人们的内在欲望。眼球经济导致个人隐私备受网络媒体青睐, 网络媒体的赢利模式———眼球经济决定了网站赢利的多少与网站是否能够吸引眼球以及能够吸引多少眼球息息相关, 而人们天生的好奇心和“窥私欲”使个人隐私尤其是名人的个人隐私, 成为大量受众的关注焦点。

2. 网络新闻来源的多元性。

互联网的信息发布具有开放性与不确定性的特点, 使因特网成为一个无中心的开放性系统。传统媒体网站发布的新闻消息, 一般是传统媒体发布信息的翻版和补充, 其信任度较高, 网络新闻来源具有权威性。商业网络其新闻来源主要是在传统媒体及各网站之间转载, 这些转载来的新闻难免有未经审核、考证的“事实”。甚至有些网站为了刺激网民, 凭空捏造新闻发到网上, 这些信息很难让网民辨别真伪。

3. 网络新闻的核实环节薄弱。

新闻信息传播中把关人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些互联网新闻工作者既缺乏编辑经验, 也缺乏核实事实的经验, 对新闻行业的规范、自律原则很难说清楚于心, 当然对众多的信息进行把关、选择和删除达不到一定的水准, 甚至自己也无意识地进行虚假信息和新闻的传播。

二、侵犯个人隐私、知识产权:

信息网络技术的出现使得个人隐私遭到前所未有的威胁。由于计算机强大的记录、储存功能, 以及网络这一新兴媒介的发达, 对个人信息的搜集和利用已较以往更为容易、便捷。随着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增强, 个人隐私被窥探、窃取的可能性随之大增。鉴于网络空间的全球性和和信息传输的迅捷性, 公民隐私一旦在网上披露, 全球范围的人在瞬间都能知道, 这势必将致被泄露隐私者于非常难堪的境地, 使他们遭受心灵上的不必要的巨大痛苦。

而在知识产权方面。近年来围绕网站的知识产权官司不断。就主体来说, 网站告网站、网站告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告网站、著作权所有人告网站等情况均有发生。在新闻和信息传播方面, 突出的表现是商业网站将传统新闻媒体及其网站上的内容随意取用。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网络媒体的赢利模式和部分受众的窥私心理是个人隐私屡屡成为被侵犯的罪魁祸首。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知识产权侵权事件更易发生。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不受任何时间、地点的限制, 也不受作品数量的限制, 更不会给权利人留下任何记录, 致使在网络上发表、转载原创作品的行为大肆流行。加之, 法律监管不健全, 僵化的立法规范会束缚网络经济的发展, 挫伤网络行业的积极性, 妨碍技术的进步, 失去发展的契机, 不利于我国的长远利益。同时, 单纯的行业自律模式也是不行的, 行业自律缺乏有力的执行措施和保障手段, 没有强制力, 使网络隐私权和知识产权侵权事件频繁发生。

三、意识形态、文化渗透:

网络传媒的文化传播比传统媒介更频繁、更直接、更广泛。而网络传媒突破了任何个人或政府对媒体的控制范围, 任何人、任何机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左右它、操纵它或控制它。网络不断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网络社会”的游戏规则正在动摇传统社会的道德基础和行为准则。通过网络传媒, 我们可以接触到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 可以从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中吸收到营养, 但是也会受到其他不良信息的深刻影响。但因特网的这一优势并没有使异质文化之间的沟通更有效, 传统媒介在国际文化传播中的不平等现象在因特网上表现得更突出。主要表现在来自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声音多, 而发自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少。西方国家利用他们在网络上的种种优势倾销他们的政治思想和文化, 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人权观念, 对我们进行意识形态上的渗透, 因特网上全球性的高科技竞争实质上是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斗争。

从分析网络新闻传播的主要负面效应和成因入手, 可以更好地规范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进而为文化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彭兰.《网络传播概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

[2].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年

广播电视新闻与受众心理效应 篇6

1 广播电视新闻的受众心理分析

1.1 满足受众的引导心理

广播电视新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主要是用来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国家大事的。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必须要满足观众的期待心理,让受众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走向,有充分的了解。广播电视新闻对观众的引导是多方面的,观众通过广播电视新闻,了解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件,正确认识并解读这些信息,这对受众心理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中国2001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这些重要的信息受众通过广播电视新闻了解,能得到及时的正确引导[1]。

1.2 满足受众的求真心理

广播电视新闻的真实性,能很好地满足受众的求真心理。广播电视新闻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在制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真实性的原则,增强广播电视新闻的可信度。广播电视新闻也应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所有的新闻都必须真实准确,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百姓杂谈,都应最大限度地以第一现场传递的信息为准,做到真实无误;第二,报道反映的事实必须要全面,记者在现场报道新闻时,必须要采访到当事人、事件的目击者,增强新闻的准确度;第三,广播电视新闻要尽可能采用现场报道形式,突出新闻的及时性,增强新闻的真实性[2]。

1.3 满足受众的求快心理

受众对未知事件都有强烈的求知心理,甚至是对国家及国际大事充满了好奇。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必须满足受众的求快心理,无论是国家还是国际的大事件,都在第一时间呈现在受众面前,让受众对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一清二楚。广播电视新闻是讲求时效性的,必须要满足受众先睹为快的心理。新闻在播放的过程中,要注意把重大事件与次要事件调整顺序,尽可能缩短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差,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求快心理。

2 结合受众心理创新广播电视新闻策略

广播电视新闻在制作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受众的心理,采取有效的策略,创新新闻题材,丰富新闻内容,使广播电视新闻更符合受众需求,朝着又好又快的趋势发展。

2.1 丰富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内容

广播电视新闻在采编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挖掘受众感兴趣的话题,站在受众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增强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认同,吸引更多的人群关注新闻。此外,广播电视新闻采编者还可以将各种新闻报道有效结合,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趣味性,吸引受众,提高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竞争力。

2.2 丰富广播电视新闻的思想内涵

近年来,广播电视新闻出现了“新闻故事化”“广播新闻评论小品化”的现象,这些新闻节目颇受受众的喜爱。故事介入广播电视新闻,把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话题,以最生动的语言故事化、情节化,用丰富的电视画面表现出来,很容易让受众产生共鸣。新闻记者将新闻节目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受众对感人的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客观上丰富了新闻报道的思想内涵,也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2.3 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的真实性

广播电视新闻对任何事件,都要及时拿到第一手资料,及时关注社会动态,做出系列的“独家报道”,吸引观众的眼球。对于实时发生的新闻事件,记者必须首先深入现场进行报道,并对现场报道的资料进行有效处理,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的市场竞争,促进广播电视新闻自身的发展。

2.4 增强广播电视新闻的新鲜感

受众对任何新鲜事情都有较强的求知心理,广播电视新闻也可以利用受众的这个心理特点,在制作新闻的过程中,做到常变常新。追求广播电视新闻的新异性,必须要不断变化节目的编排,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广播电视新闻通常会采用常规法、对比法等各种编排方法。编辑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应用这些编排方法,增强新闻的新鲜感。

2.5 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广播电视新闻的播放,必须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敢于揭发不良的社会现象。广播电视新闻必须要依法制作新闻,保证新闻的真实准确性,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触犯媒体职业道德。

3 结语

当前我国的新闻节目种类较多,这些广播电视新闻各有自身的特色。广播电视新闻必须要把自身定位好,不断地进行创新,把握好新闻的焦点,切实从观众的心理需求出发,使广播电视新闻处于优势地位,全面提高媒体市场竞争力。

摘要:随着新媒体市场的逐步完善,广播电视新闻已进入以受众为主的阶段。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吸引观众的视线,提高收视率,是广播电视新闻首先要考虑到的因素。文章针对广播电视新闻与受众心理效应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受众心理

参考文献

[1]周焰,罗艳.浅谈电视新闻采编如何与受众心理相结合[J].神州(中旬刊),2013,(12).

试分析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 篇7

一、“霍桑效应”的具体概念

所谓“霍桑效应 (Hawthorne Effect) ”亦称作“霍索恩效应”, 具体是指被观察者因为意识到自身受到了外界的关注而下意识地改变自身的一种行为倾向。这一概念最初是由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教授为首的一个研究小组在1924年至1933年的一系列实验研究中提出的。一开始的实验是通过对工资薪水、作息时间、室内照明、温度和湿度等进行有目的地控制, 观察员工们的工作表现, 进而研究工厂员工的生产效率和工厂里的工作条件之间可能存在的一些联系。“霍桑”正是当时作为实验对象的一家工厂的名字。但是, 研究人员很快发现, 不管怎么改变控制条件, 员工们的业绩都在持续上升。对此, 乔治·埃尔顿·梅奥和其他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工厂员工感觉到了研究实验的存在, 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保持住了业绩的上升趋势。

“霍桑效应”虽然起源于一场心理学的科学实验, 但是“霍桑效应”并不仅仅局限于心理学的范畴。实际上, “霍桑效应”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存在于所有的社会领域。而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更是一种常见到很难完全消除的现象。新闻采访过程中的“霍桑效应”是一种受访者的伪装心理, 具体是指接受采访的对象在接收新闻采访的现场, 因为记者、摄像机、灯光或者话筒等存在而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这件事, 有意或无意地对采访内容进行夸大或隐瞒的伪装现象。例如, 做户外调查的新闻采访时, 如果记者携带的是微型摄影机, 混迹在人群中, 那么人们会较为坦诚而直接地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但是如果有摄影师扛着摄影机跟在接着身后, 记者拿着话筒到处找人采访的话, 就会出现有趣的情形:有人远远看到记者走过来了转身就走, 有人笑嘻嘻地迎上来接受采访, 有人在回答问题时磕磕巴巴地说不清楚, 有人红着脸礼貌地摇手拒绝……而这些截然不同的表现, 都是“霍桑效应”在群众心里产生的影响。

二、新闻采访中“霍桑效应”的成因与影响

(1) 采访中出现“霍桑效应”的原因。人对自我的认知分四个不同的层面:开放区域的自我是自己和他人都能轻易认识到的自我, 盲目区域是他人认识到了而自己没有自觉的自我, 秘密区域是自己知道但没有向他人表露过的自我, 未知区域则是自己和他人都还没有认识到的自我。记者对受访者的认识达不到未知区域那么高的层次, 无法触及牵涉到隐私的秘密区域, 所以就只能开发开放区域, 认识盲目区域了。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源头和起点, 具体是指新闻记者为了获取新闻信息而对受采访的客体进行观察、询问、倾听和记录。大多数时候的新闻采访都是以记者提问, 受访者回答和解释的模式来进行的。简单说来, 采访就是记者对受访人员和其它客观事物的认识行为。新闻采访的认识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认识活动最大的不同就是认识双方的地位不同。在日常生活中, 被认识的一方往往是自然而坦诚的, 如果拒绝被认识, 可以直接避而不谈甚至避而不见, 但是在新闻的采访现场, 受访者面对的记者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 作为媒体代言人而存在的。在有限的采访时间内, 记者和受访者是暂时建立起来的认识关系。受访者会对摄像镜头和记者提出的问题保持高度的警惕, 潜意识里就会把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或者隐藏一部分, 这是新闻采访中相当常见的一种客观现象。

(2) “霍桑效应”对新闻采访的影响。“霍桑效应”本身是中性的一种社会现象, 不具有好坏的性质。在工厂生产中能够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在上层管理的工作中也是管理者们经常用到的手段, 即便是在媒体界, “霍桑效应”也能帮助艺人在荧幕上展现出最美好的一面。但在追求真实的新闻界, “霍桑效应”却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下面主要列举两个最主要的负面效应。其一, “霍桑效应”会造成新闻采访的失真和失实。受访者, 特别是注重塑造良好公众形象的受访者, 会在采访中伪装成与实际不符的形象, 甚至向记者提供虚假的消息和材料。这就直接导致了整段采访脱离实际的虚假性。如果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不注意受访者的表情和情绪, 过分相信被采访的对象, 片面肤浅地完成采访;在采访结束后不将获取的信息与现实情况进行对比和求证, 人云亦云, 就会直接导致收获的信息内容严重脱离实际, 浪费掉花费在整个采访活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使电视机上的新闻采访充斥着虚假的信息。其二, “霍桑效应”稍微严重一点就会让受访者产生极强的警惕性或者畏惧心理, 在采访过程中对记者的提问三缄其口, 以不合作的态度熬过采访时间, 甚至直接拒绝采访, 躲避记者和其它来自外界的探究目光。或者说话结巴, 吞吞吐吐地无法说出完整的句子, 答非所问注意力没办法集中在记者的提问上, 而是目光躲闪, 试图躲避记者和其它来自外界的询问目光。这就增加了电视新闻采访的难度, 拖慢新闻采访的进程。

三、规避“霍桑效应”负面影响的措施

(1) 记者要树立起三种意识。1) 平视意识。记者这门职业, 上至国家元首和专家名流, 下到工农商贩的平头百姓, 都会有所接触。平视意识就是要求记者在面临强大之人时无所畏惧, 在面对弱小之人时没有轻视, 一视同仁地用受访者的身份看待接受采访的人。记者和受访者之间的平等关系可以帮助受访者缓解“霍桑效应”的心理。2) 求证意识。求证意识也就是广播电视新闻学里对记者要求的“把关人”意识。具体说来, 就是不能听什么就信什么。在采访之前, 记者应该对受访对象有一个宏观的调查和了解, 在采访过程中对受访者的表现和回答要用公正客观的判断来进行甄别, 剔除受访者刻意为之的伪装行为和蓄意提供的虚假材料。3) 场所意识。场所意识是指记者在选择采访场所的时候, 综合考虑受访者的身份、特长、爱好和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选择一个适合采访对象的采访场所。例如, 在后台采访艺人, 在教室采访教师, 在演讲台上采访政客, 在饲养场里采访饲养员……这样有助于营造出较为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 便于受访者放松身心, 坦诚相待。

(2) 记者可以采取特殊的采访方式。1) 勾推采访法。勾推法最先是应用于对犯人进行审讯的案件审理, 即不问原告、被告, 转而先向原告和被告身边的人提问来了解案情。新闻采访中的勾推法就是在采访开始时先不向受访者提问, 转而询问受访者的身边人。这样既能让记者先对受访者进行现场观察, 了解到一些旁人的看法, 又能帮助受访者缓解紧张的情绪, 放松下来。2) 隐性采访法。这种采访法是指用偷拍和暗访的方式来进行采访, 也是目前新闻界唯一一种可以完全消除“霍桑效应”的采访方式。但是由于其涉及的法律问题和伦理问题, 实际应用面并不广, 主要用来打击违法犯罪和曝光社会丑恶现象。3) 非言语信息采访法。这种采访法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记者通过语言之外的传达方式来从受访对象那里获取新闻信息。二是指记者对受访者非言语行为的观察和分析来获取新闻信息。这样的采访法可以规避掉受访对象内心的“霍桑效应”作用, 但对记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闻记者必须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 具备较高的信息搜集能力。

(3) 反利用“霍桑效应”。当受访对象对记者抱持极高的警惕心并且不愿意合作的时候, 记者可以利用对象“霍桑效应”的心理, 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来是受访者接受采访。对于情绪激动, 总是用语言来拒绝采访的对象, 记者可以使用“激将法”来刺激受访者, 用直接触及要害的提问, 让对方在情急之下将真相脱口而出, 达到采访的目的。对于闭口不言, 用沉默与不合作的态度来拒绝采访的对象, 记者要“攻心为上”。先顾左右而言他地岔开话题或者先投其所好地聊一些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总之要让对方放松戒备, 博得对方的好感, 从而让采访能够继续进行。对于软硬不吃, “段位”较高的受访者, 记者不妨试试“咬住不放”的战术, 对问题的重心紧追不舍, 连续性抛出同一中心的问题, 强迫受访者直面采访。

四、结束语

“霍桑效应”是新闻媒体界中常见的一种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对新闻采访具有许多负面的不良影响。要想尽量规避掉“霍桑效应”, 新闻记者就要树立起平视意识、求证意识和场所意识, 帮助受访者缓解“霍桑效应”的心理作用。必要时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采访方式:勾推采访法、隐形性采访法和非言语信息采访法等, 都是有效规避“霍桑效应”的应对措施。

摘要:本文以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为研究对象, 详细分析了新闻采访中出现“霍桑效应”的原因和影响, 具体地探讨了新闻采访中“霍桑效应”的规避措施, 以期为新闻采访的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新闻采访,霍桑效应

参考文献

[1]吴洽兵.眼见并不为实——谈电视新闻中的隐性失实[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7 (02) .

新闻效应 篇8

一、新闻连锁效应的定义及表现

新闻连锁效应是指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引起一系列相关事件的连带反应。泰戈尔曾说过:“新闻起先也像一团闷住的火, 后来突然燃烧起来, 成为熊熊烈火, 无法把它扑灭。”目前, 由于新闻媒体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的趋势, 竞争激烈, 加之新闻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 不顾新闻真实这个“生命”, 追求个性新闻和独家爆料, 认定“狗咬人不是新闻, 人咬狗才算新闻”这个理论, 想方设法制作独家新闻, 有的开始背离真实这个轨道, 更有甚者编造新闻, 成为谣言的始作俑者。而谣言一旦四处传播, 必定会对某个行业, 甚至整个社会发展产生恶劣影响。更有一些不法分子趁机捣乱损害公众利益, 不法商贩投机倒把破坏经济秩序。

“世界末日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12年12月31日是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 人类将被毁灭, 地球重新开始一个新纪元”。世界末日被各种媒体炒的满天飞, 一些网络、媒体不负责任地进行大肆传播鼓吹赚取点击率和关注度。这个经过时间和事实验证的谣言曾经引起公众的一度恐慌, 发生两兄弟辞职抢劫求刺激、木工花光积蓄及时行乐等等行为, 就连高学历的女高工也发生捐出百万家产的愚蠢行为。这些传言实质就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谣言, 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 损害了人民利益。

谣言止于智者。也就是说谣言是可控的, 是经不起时间的推敲和实践的检验, 产生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这个大背景, 一旦真实的新闻进行广泛的传播, 进入大众的视野, 产生的影响是久远的, 结果也是实实在在的, 轻易、草率的发布一则新闻很有可能会酿成大祸。

二、新闻连锁效应成因分析

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使得各个利益团体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同时又充满了竞争与矛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作为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进步的倡导者和见证者, 新闻工作的优越性和危害性同时爆发, 其连锁效应的表现与危害愈加明显, 究其原因在五个方面。

(一) 社会利益矛盾日益凸显

人们在生活满意度、安全感、社会公平感、社会支持、尊重和认同上有着不同的需求和认识。各个利益团体之间联系紧密, 既存在利益的共同点, 又有分歧和竞争, 因此导致社会信任度不高, 一旦发生相关新闻事件, 就会诱发各种矛盾的凸显, 导致发生不可控的冲突。

(二) 传播方式发达, 传播手段的多样性使得新闻传播速度极快, 新闻影响范围扩大至整个社会。

(三) 政府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机制来加强新闻管理。

新闻媒体进行新闻工作没有一个统一的监督体系与制约机制, 导致新闻真实性的不可确定、风险的不可预测和新闻传播的不可控。

(四) 没有建立有效的新闻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政府和新闻单位没有建立有效的新闻应急处置机制, 不能够确定新闻媒体在突发性新闻事件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五) 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从业人员对新闻工作重要性、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认识, 以及从业人员自身的学识、能力、品德和风格都决定了新闻能否更好地发挥其正确的导向作用。

三、更好地规避新闻连锁负面效应的措施分析

(一) 建立新闻传播权威发布机制

权威发布的关键目的在于能够解决保证新闻真实性和公信力两个问题。一要对目前纷繁复杂的社会媒体重新“洗牌”, 进行有效的媒体资源整合, 实现各省市宣传机构的有效统领和管控, 实现信息发布的口径统一。二要建立新闻发言人机制。在重大事项、重要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重大突发事件、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和政府决策等所有与公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上, 提供一种接受公众公开咨询和问责的制度安排, 确保信息发布的集中性。

(二) 建立新闻公共规则

公共性是新闻的重要属性, 这就要求新闻行业要主动树立一种道德要求, 即:新闻公共道德精神与公共行为准则。一要树立新闻行业公认的、统一的、科学的、权威的新闻公共规则。探索形成一套以充分反映公众意志为导向, 以回应公众需求为目标, 以社会普遍利益为根本的新闻公共规则体系, 以此来正确引导新闻行业从事新闻工作。二要保证公共规则的权威性。这个规则已经是整个新闻行业形成共识的公共规则, 新闻行业不仅要遵守维护, 更要进行监督与自我监督, 对违反公共规则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厉的谴责与排斥, 有效维护公共规则的权威性, 提高社会公众对新闻公共规则的信任, 从而提高对新闻行业、对新闻的信任度。

(三) 新闻制作与传播监督机制

进行内部管理和外部监控是控制新闻社会影响力的有效手段。一是要建立新闻制作监督机制, 有效实施内部管理。新闻行业要本着新闻行业公共规则制作新闻, 各部门要对新闻进行层层把关, 对新闻内容的真实性进行有效审核和监督;要对制作假新闻、放任假新闻的新闻工作单位和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二是要对新闻传播进行严格监督, 有效实现新闻的外部管控。新闻传播的主体是新闻单位, 传播的途径是传媒。对新闻传播的监控就要抓住主体和途径两个根本, 对新闻的传播源头和过程进行监控, 对各种影响稳定、团结和发展的新闻进行及时遏止。

(四) 新闻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对新闻引发的各类事件, 政府部门是责任主体, 新闻部门为始作俑者, 二者必须建立有效的新闻应急预案, 在突发性新闻事件中要达成共识, 统一认识, 分工协作, 相互配合。预案要本着稳定与发展这两个主题, 对新闻工作定位为三个角色。一是群众的“口”, 要及时反映社会公众对事件的看法、需求, 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同时, 把政府部门已经采取的积极举措进行有效解读宣传, 确保事态不扩张。二是做政府的“眼”, 要对事件的开始、发展进行严密跟踪和如实报道, 确保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第一时间了解事态进展情况, 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三是做相关部门的“手”, 要在大量跟踪调查、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 守住团结稳定发展的底线, 把握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宗旨, 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和举措。

(五) 新闻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培训机制

新闻宣传工作要强起来, 首先要让新闻宣传臥伍强起来。一要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建设, 采取自学和集中培训的方式, 让新闻宣传工作者真正成为行家里手。近期,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全国新闻宣传工作者进行新一轮全覆盖的培训教育工作, 目的就是针对新时期国内国际形势和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 对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进一步强化, 以满足新时期新闻宣传思想工作的需要。从业者也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 深入实践, 不断提高。二要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建设, 要加强从业人员的理论建设、思想作风和道德建设, 牢固树立全行业人员的核心价值观。

结语

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确保新闻宣传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正面引导作用, 需要政府部门建立相关机制, 需要新闻行业坚持正确导向, 需要从业人员提高认识履职尽责, 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从而避免和尽最大程度减轻由新闻事件引发的各类突发事件和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辞典[M];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

[2]雷跃捷;网络传播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03)

[3]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出版大学;2002

新闻效应 篇9

1 环境新闻报道形成社会问题化

从实际情况来看, 目前我国所具有的生态系统在历史上是最脆弱的, 但是所承受的人口压力以及经济发展压力却是世界上最大的, 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因此出现了与之相对应的环境新闻学, 并且成为现代社会上的一门显学, 其主要责任就是对绿色文明大力弘扬、对绿色理念进行积极倡导、努力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致力于绿色伦理的树立。环境新闻学并不是单纯的批评报道。从新闻实践方面来说, 环境新闻报道的重点内容大多是对生态脆弱的展现、环境问题的揭露、对人与自然冲突发出警示。

大体来看, 社会问题属于不正常的一种社会状态, 它与社会上所公认的正常形态有很大差异, 严重影响了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以及社会人员生活, 人们对其有很高的关注度, 并且要解决这一问题是需要整个社会来共同努力的。从根本上来讲, 人的问题才是环境问题的本质, 也就是所谓社会问题。社会问题不但具有客观性, 也有很强的主观性。社会学家在对社会问题进行界定时, 主要分成下面几个过程:集团利益受损产生强烈不满及呼吁;社会上一些有识之士和社会上的敏感集团产生呼吁;大众媒体和社会舆论集团进行宣扬及推动;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认识及接受;社会上的权利集团对其认可并进行支持;社会问题进入解决阶段。在这一过程中, 新闻媒体的作用就是确认、命名并且警示。

社会问题化, 所指的就是某一种社会现象向问题化发展的过程, 即是问题的形成过程, 它能够将问题严重性预测出来, 能够对社会问题的复杂过程进行揭示出。在现代社会, 要使社会问题化实现有很多途径, 但在笔者看来, 使其得以实现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利用大众媒体, 这在环境新闻报道方面表现的更加突出。

从传播社会学方面来说, 社会问题化所指的就是, 在新闻媒体中, 将特殊议程设计出来, 对一个时期之内社会现象及事件进行报道, 这种事件一般都是比较典型的, 并且有负面影响, 并且对媒体联动优势进行应用, 使社会共识及强大舆论压力形成, 使所报道事件具备要素满足社会问题要求, 从理论和时间上确认或者是界定社会问题

环境新闻报道基本意义是及时发现典型社会问题, 对其进行科学判定以及有效传播。报道环境问题的过程, 就是以环境现实为依据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过程。环境新闻报道形成社会问题化的过程可以这样来进行描述:新闻媒体根据其所具有的前瞻性以敏感性, 认定某一环境事件或环境现象为问题, 通过对其进行高调传播来引起社会和政府重视;利用舆论力量使政府将这一环境问题当作公共政策议程的一项内容;把公共政策议程及时告知公众, 并且要利用公开形式;利用对公众的组织引导作用, 让公众将对政策意见提出来, 最终使全民意志形成;对治理行动进行全方位追踪, 对于新问题要及时发现。

2 媒体对社会动员进行驱动

环境新闻报道形成社会问题化是其社会效应得以实现的第一环节, 它通过对呈现出问题, 使之宣示及警示作用得到很好发挥。环境新闻报道的社会效应实现使以社会动员为核心环节的, 社会动员通过对公众态度和认知的整合, 将其引领及聚集社会力量的作用发挥出来。

所谓社会动员指的就是以社会组织其自治自律特点为依据, 与行政动员及政治动员进行配合, 弥补行政动员以及政治动员不足, 以此来达到最佳的事务处理状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传统社会动员内容方式以及强度和效果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当今社会, 大众传媒在舆论界占有重要地位, 严重影响人们的思想及行为。媒体对社会动员的驱动是对社会进行调控, 在现在社会中发挥着其巨大能量。媒体驱动型社会动员, 所指的就是将大众媒体作为主体, 使特定公共目标得以实现, 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公信力和影响力等社会资本来做到广泛社会发动。这样的动力机制与传统形式有明显区别, 它所动员主体是有民意代表性质的, 其对象也是来自民间, 属于草根阶层, 它所产生的社会力量是自下而上的, 这种机制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特点。在这种机制中, 不但有行政动员和政治动员, 还能够发挥其独立影响力, 对失效的部分行政动员和政治动员有一定弥补作用。

这种社会动员形式有其突出特征, 主要表现在能够使最广泛公众参与迅速实现。从大量实践中可以看到, 广泛公众参与能够很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在这里所提到的公众参与, 主要是指通过媒体倡导所产生的, 是指公民主动介入环境问题。这与组织参与及职业参与都是有区别的。换句话说, 公众参与由媒体主导而产生, 是以公众自觉公共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这样一来, 其所产生的动力将会有更加坚实的道德基础和责任基础。

媒体驱动型社会动员是以使公众态度和认知发生改变为重要目标的。以议程设置理论为依据, 在一定时期之内, 大多媒体关注是普通民众所关注的热点来源。利用热点引导, 可以改变公众对于某一问题的认知和态度发生, 使其与媒体所预知的一致, 以此来达到社会动员的目的。在进行媒体热点引导时, 常规方法是增加某一话题的报道数量, 其对公众认知和态度的转变有直接效果。

然而在实际媒体驱动型社会动员中仍然是有一些问题存在的, 主要有三种情存在况, 即动员过度、动员不足及动员偏差等。所谓动员过度指的是在报道新闻的时候, 发生了失当、失衡现象, 造成传播失效。在环境新闻报道中的具体表现为:第一, 利用各种特殊节日来进行密集动员, 这样做虽然会产生一定动员效果, 但是这种形式属于战役性、运动性的, 并且是非常态化的, 有可能会使得公众对信息有消化不良, 甚至是导致麻木不仁, 有惰性反应产生, 不利用传播;第二, 由于考虑利益关系, 有些媒体对一些突发环境事件大肆炒作, 利用这种方式来吸引公众眼球, 对一些报道夸大其词, 使其有很大娱乐性, 造成公共资源的严重浪费。

动员不足所说的是在传播过程中, 发生“失语”现象, 造成媒体缺乏驱动力。对于媒体驱动这一动员形式来说, 其最大特征就是, 媒体利用对话题的积极传播来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若在传播过程中, 出现信息缺乏或者是信息不对称现象, 不仅会直接影响公众参与热情, 也会使公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受到影响, 甚至是会将最佳行动时期失去。

动员偏差所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中, 出现“乱语”现象, 导致传播噪音产生, 使人们对媒体信息丧失信誉, 严重影响传播效果。

3 社会回应形成媒体驱动

在媒体传播上, “回应”属于一个新名词, 它的创造基础是现代治理理论、公民社会发展以及服务型政府建设。在传播学上, 回应是一种理论规制, 主要针对的是一类社会互动现象、过程以及关系。所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当中, 多元主体将共同利益和诉求当做基础来进行应答、认同、实践的过程。一般情况下, 有三种回应形式, 即政府回应、社会回应, 还有政府及社会共同回应, 这三种形式虽然都有其不同特点, 但是它们之间有一点是相同的, 那就是发生回应关系是以主体之间传播沟通信息为前提条件的。在现在社会, 媒体已经成为发生社会回应所需要的重要机制以及动力来源, 这就是所谓媒体驱动型社会回应。它主要的意义就在于, 媒体对某一公共议题进行主动构建, 从而对社会回应产生引发及推动作用。

环境新闻报道中引入回应机制, 有利于社会效应的研究。一般情况下, 只要存在社会动员, 就会有社会回应产生。这里所提到的这种社会回应, 所指的并不仅仅是公众认知和态度态度, 而是大众传媒对所存在的环境新闻报道或者是环境问题进行诉求, 从而使政府以及社会能够采取有关行动和对策来解决问题, 使环境问题进一步完善, 使环境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或者解决。要使环境新闻报道的社会效应得以实现这一点是十分关键的, 也将环境新闻报道对政府决策的辅助作用体现出来。。

4 结论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要求社会各界都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环境新闻报道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有一定帮助作用, 利用其传播动力学, 将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 引起社会总体动员, 并且通过传播作用, 加大社会回应力度, 从而鼓励全民参与解决环境问题, 使环境问题的解决更加高效。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人们对环境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传播动力学所产生的环境新闻社会效应对环境保护有一定促进作用, 为环境保护工作做出了贡献。本文就环境新闻社会效应的传播动力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环境新闻社会效应,传播动力学,分析

参考文献

[1]武娅楠, 刘吉俊, 陶坚.媒体环境新闻报道现状及对策[J].新闻世界, 2011 (4) .

[2]邓利平.提升环境新闻报道的丰富性与科学性[J].环境保护, 2010 (22) .

[3]颜莹.增强环境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J].绿叶, 2011 (6) .

[4]邓利平.提升公众环境意识与媒体责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3) .

[5]邓利平, 惠子.论环境新闻传播对社会发展的功能[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11 (1) .

上一篇:连续梁挂篮法下一篇:民族教师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