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师教育培训

2024-07-22

民族教师教育培训(共12篇)

民族教师教育培训 篇1

21世纪是教育的世纪, 知识经济潮流中, 谁能抓住教育, 掌篙前进, 谁就领先, 谁就是胜利者, 所以实现四个现代化, 教育是基础, 而教育的关键是教师。高素质的民族教师, 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 才能创造出高水平的科学技术;高水平的科学技术, 才能促进高速的经济发展;高速的经济发展, 才能形成高强度的综合国力;高强度的综合国力才能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快速 、有效、健康的发展, 并逐步走向现代化;只有实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 才有可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 因此教育是推动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一、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

少数民族地区, 由于历史原因, 及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 民族教育事业相对比较落后, 由于山大沟深, 造成交通极为不便, 从而给教育人才交流、信息传播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此外, 艰苦的自然条件也严重地制约了教师队伍的建设。老师留不住, 新教师不愿进来, 大量合格教师外流, 教师数量不足, 质量不高, 结构不合理, 队伍不稳定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封闭落后的自然环境也导致了当地少数名族群众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使他们仅仅满足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 这种小农经济形态严重地束缚了思想中进步的、积极的因素, 因此, 教育对于他们日常生活影响甚微, 受不受教育一个样的观念很深。再加之我国目前教育体制中存在着种种不完善因素, 是教育对经济的“功效性”大大降低。人们看不到教育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有的反而成为一种负担。处在这种状态中的基础教育, 无异于人进了“死胡同”, 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也只能是极其有限的。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加快民族地区教育步伐, 培养民族地区建设人才, 已成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高素质的人才, 只有作为民族地区师资力量的民族院校去塑造、去培养。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素质教育中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 我省各师范院校为民族地区培养了许多民族师范型人才。这也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希望, 有了民族地区一流的教师, 才有民族地区一流的教育。

二、民族基础教育在地区发展中的重要性

民族基础教育是民族教育事业的奠基工程, 它对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几乎就是欠发达经济的代名词, 由于发展的软硬件环境不够理想, 该地区在人、财、物、时间、信息等现代生产要素的赋存方面都不占优势, 既便有一些流动性较差的物质资源方面的优势, 那也多是矿产资源等初级产业的必备资源, 其可以支撑的也是以大规模资源与能源消耗为特征的工业项目, 其在可持续性方面是不够理想。要想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实现跨越式发展, 摆在我们面前就只有一条路, 那就是造就适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特点的低流动性的优秀人力资源, 并以其为龙头, 吸引资金、技术等资源向民族地区流动, 创立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的良性循环。而民族基础教育的关键就是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素质, 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的主渠道是办好各类、各级民族学校, 要充分发挥民族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中的作用。当今, 甘肃民族地区正面临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历史机遇, 大力发展民族基础教育, 贯彻和实施科教兴国, 科教兴省的战略方针, 是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的重要保证。

三、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现代社会, 教育与经济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面对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 不断提高民族教育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度, 将成为民族教育发展的根本所在。认真研究民族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 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民族教育重要性和方向性的认识, 从而增强民族教育发展的自觉性。大凡民族地区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教育与经济是密不可分的, 因为“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两者相辅相承, 互为影响。“一个不重视教育的民族, 是永远不会取得进步的”;反之一个民族的繁荣强盛是与他的教育事业密不可分的,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比如, 温州与河州两个地区的人都是以经商为主, 但两者的生活状况却是天壤之别, 前者腰缠万贯, 后者生活仅停留在温饱线上, 怎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别呢?咎其原因, 就是因为他们受教育程度相差太远。温州商人至少都有中学以上学历, 他们用知识武装头脑, 及时转动脑子, 转变观念, 积极开拓进取, 赢得了市场, 有人形容说温州人每一根头发都是捕捉、接受商业信息的天线, 其实这是很有理的, 因为他们灵敏的思维, 与时俱进的经营观念, 已经与这个信息化社会开始接轨了。而河州商人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 他们对经商的理解依然停留在“买卖双方”那种单一的交换模式上, 他们不会去主动挖掘顾客的心理需求。多渠道地去吸引顾客对自己商品的注意力, 奔波一天也只是事倍功半, 显然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 不懂得变通, 而这一切源于他们接受教育程度太低, 目光短浅, 以致失去发财良机。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印发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 把扶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加强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可见, 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方针, 也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不仅是一个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必须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 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努力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民族教师与基础教育在当前形势下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人民素质的提高更是刻不容缓, 谁抓住了教育, 谁就赢得今天。

摘要:知识经济潮流中, 谁能抓住教育, 掌篙前进, 谁就领先, 谁就是胜利者, 所以实现四个现代化, 教育是基础, 而教育的关键是教师。高素质的民族教师, 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 才能创造出高水平的科技, 才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健康、有效、快速发展, 并逐步走向现代化, 只有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现代化, 才能最终实现全国的现代化。

关键词:民族教师教育,民族基础教育,民族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民族教师教育培训 篇2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心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高举“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团结统一”的伟大旗帜,充分发挥教师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促进学校的和谐稳定,现制定教师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

一、责任目标(100分)

1、班级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严格按课时安排上课,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切实增强“两个共同”、“三个不离开”、“四个维护”等民族团结思想意识。(20分)

2、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讲、不做有违民族风俗习惯的事、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10分)

3、制定好学习计划与安排,经常学习与宗教有关的文件精神和法律法规,做好笔记,写好心得体会。(20分)

4、任何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目的参加非法的宗教活动。(10分)

5、教师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强烈的责任感,对境内外非法宗教渗透活动要思想认识到位,抵御法轮功等邪教渗透现象,还校园一方净土。(20分)

6、要积极化解矛盾,不参与上访。(10分)

7、积极献言献策,共谋学校发展大计。(10分)

二、考核奖惩

1、学校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评优评先晋职之中。

2、对因重视不够、学习不够等引发不良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追究教师的责任。

3、本责任书一式两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校长(签字):

教师(签字):

河西中心小学

民族教师教育培训 篇3

【关 键 词】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19-03

一、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教育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决策。在我国1400万的教师队伍当中,农村教师的比例超过半数,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主力军。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农村教育质量的高低。但是,农村教育仍然是我国当前教育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教育质量和教师的专业素质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近年来农村教师的学历有所提高,但广大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仍无法满足课改的需要。农村教师们迫切需要通过培训来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现况,这些年来国家给予了很多政策倾斜,对农村教师培训也加大了力度。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教育部从2008年开始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并投入5.5亿元支持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实施,成为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广西作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2010年获得中央财政专项支持2600万元。通过脱产研修、集中培训、远程培训等方式,这笔资金主要被用来培养骨干教师,大部分的农村教师并没有得到培训的机会。而且,相当一部分领导和教师还认为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在义务教育体系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考核的受重视程度逐渐减低,只要工作不犯错误,就不会影响教师的前途。况且,农村教师培训还牵涉经费投入、时间保障、政策兑现等诸多因素。因此,“建设学习型学校,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教师继续教育,往往被认为是多余的,是无聊的工作。[1]

本文通过对广西玉林市、贵港市、博白县和容县等地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情况的调查了解,分析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探寻问题解决的办法,为推动农村教师培训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现状分析

目前,就广西而言,农村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都不能满足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农村教师数量的不足主要是指学历达标教师的缺乏。农村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据了解,玉林、贵港有些偏远的学校因为缺编严重,教师每周的工作量最低25课时,最高30课时,远远高于城市教师。造成农村教师数量不足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之一就是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农村教师的劳动支出和工资收入形成明显的“倒挂”,导致一些教师千方百计跳出教育领域,骨干教师流失严重,而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很少有愿意回到边远农村任教的。骨干教师流失,对艰苦地区学校的抽样调查表明,38.7%的校长反映近3年中有教师流失情况,其中74.6%的校长反映主要流失的是骨干教师,92.5%的校长反映,主要流失的是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2]而教师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育观念陈旧、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民转公教师多、代课教师多、教师拔高使用得多。大多数教师学历不合格,对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不了解,缺乏必备的现代教育技术,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急需通过培训提高。但是,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仍然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 农村教师缺少培训机会。在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少,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少,这是非常普遍的问题。不同学校的教师获得的培训机会很不均衡。由政府主导组织的培训,主要是面向乡镇中心小学和乡镇农村小学的教师,一些村小、非完全小学和教学点的小学教师实际上基本上没有多少培训机会,特别是很难获得高层次培训的机会。这些来自村校、非完全小学和教学点的大部分教师从来没有参加过市级以上的培训,只有少数的教师参加过县教研中心举办的培训,而校级培训则基本上是走“形式主义”。对他们而言,高水平的培训少之又少。农村教师们真正需要的能开阔眼界、更新观念,能给教育教学带来切实帮助的高水平专业培训和研修太少了。

2. 农村教师培训资金短缺。当前,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行,农村教育集资和教育附加费被取消,这大幅度削减了农村教育经费。尽管国家规定了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但由于农村教育经费筹措困难,在多数中小学培训经费几乎为零,由此造成农村教师培训资金严重短缺。而且这些培训大多与评职称有关,费用基本上都由教师个人承担,这对农村教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3. 课程改革和教师培训不同步。在农村学校,课程的改革和教师的培训是不同步的。不少农村学校的教师是在没有经过任何新课程的培训下就开始授课的,教师们感觉最大的困难是“经验不足”和“无心理准备”。农村教师缺乏专家具体有效的专业指导。

4. 培训内容和方式的针对性不强。当前,农村教师的培训内容很多情况下都是脱离教师实际需要的,培训内容与教师的现实工作、专业发展不相符,培训模式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时间等都是由培训组织机构决定,缺乏培训需求分析,致使培训内容与教师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在所调查的几个市县中,大部分农村教师参加的都是县级培训,如一年一度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通常利用周末时间集中教师参加分科培训,培训的方式就是听专家做报告。

5. 培训机构过度强调利益。培训组织机构将培训行为当成“摇钱树”,而且各级培训管理机构之间还形成了一个利益格局,培训经费成为谁都想吃上一口的奶酪。广大教师没有选择培训的空间,只能被动接受,这样的培训方式和内容让教师提不起热情,甚至觉得是在浪费时间。

6. 培训机构的管理不到位。相关的培训组织机构在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培训机构有时没有能够做到严格执行培训安排,在实施培训过程中经常会随意调整培训课程,对培训效果也不采取相应的监控措施,甚至会压缩培训时间。培训过程随意而松散,培训效果就很难得到保证。而且,对接受培训教师的反馈信息处理不及时,对后续的学习和管理不到位。在保管培训资源及培训档案管理方面不够重视,造成培训资源及培训档案丢失等现象。

三、推动农村教师培训改革发展的探索

北师大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中心袁桂林教授曾经说过:“应该增加农村教师的进修机会,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不能实现,对于农村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农村教师的确需要进修培训,政府部门每年都在采取各种措施来推动农村教师培训的发展。对于当前农村教育的现状来说,虽然充足的经费投入暂时无法实现,并不能保证每个农村教师都有机会去进修学习,但是农村教育仍要发展,农村教师培训方式仍要改革,只有改革才能发展。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现存的问题,笔者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1. 加强农村教师培训现状的调查研究。首先,农村教师培训既是个人行为也是政府行为,教师培训经费应以政府拨款为主、个人缴纳为辅。政府相关部门在加大农村教师培训经费投入的前提下,建立经费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农村教师培训经费按时、足额到位,并真正用于农村教师培训上。其次,农村教师培训的改革要建立在足够的现实基础之上。农村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也是培训的对象,需要倾听他们的心声。若没有农村教师的理解、支持与配合,甚至是参与,无论多么好的课程改革设想和培训计划都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要重视农村教师培训现状的调查,做好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加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培训方式的有效性。农村教师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样的培训最适合于农村教师?诸如此类的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探究的,需要培训组织机构花费精力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2. 优化农村教师培训内容,建立完善的课程培训体系。对于培训内容方面,建立完善的课程培训体系是必要的。在设置培训计划时,要遵循培训课程设置综合化、培训内容专题化的原则。既要考虑专业基础知识,又要考虑本学科的前沿动态;既要考虑本学科的知识,也要考虑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融合。而培训内容切忌重复和面面俱到,专题化则是受广大教师欢迎的。专题化的培训学习能将本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前沿动态最大程度地传递给农村教师,在开阔他们视野的同时也拓展了他们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为农村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打下一定的基础,达到增强农村教师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适应能力和研究能力。此外,建立完善的课程培训体系。课程体系的建立既要注意研究和探索新问题、新情况,为教师深入学习开拓思路和提供信息,也要重视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训练,还要适应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有了完善的课程培训体系做保证,农村教师才能够学到更多实用的技能。

3. 转变农村教师培训的理念。农村教师的培训不只是“走出去”,也可以“请进来”,需要我们转变理念。首先,可以拓宽培训资源,满足不同层次教师培训的需求。培训的承办者可以多元化,任何具备某方面优势和特长的学校、团体甚至是个人,都可以通过申请许可后举办培训活动。这是一个开放的窗口,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最终的目的是形成“多渠道、多样化的双向、多向、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合作式的教师培训机制”。[3]尤其是当地的重点学校和特色学校应承担起这样的任务,而培训管理部门对此不仅要鼓励更要大力支持。有了丰富的培训内容做选择,农村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去参加。当然,这很难保证每个老师都能有机会去参加培训,因此“请进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农村学校可以将每个学期的培训计划和要求以书面的形式上交相关培训管理部门,然后做统一协调和安排,将培训任务落实到各个学校,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农村教师培训机会的问题了。

4. 建立退休教师下乡机制,充分发挥各市县退休老教师的作用。每年,各个市县乡镇都有为数不少的中小学优秀老教师退休。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男教师是60岁,女教师55岁。在现在这个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社会里,大部分刚退休的老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都是非常不错的。而且,突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没有一个过渡期,有些老教师非常不适应,心理出现落差,产生退休后遗症。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40%以上的退休教师非常渴望继续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努力。优秀的退休老教师有着几十年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他们能给予农村教师极大的帮助。相关的教育部门可以建立一个退休教师下乡机制,将这部分有志于为农村教育事业做贡献的退休教师组织起来,送到各个农村学校,给农村学校的教师传授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同样,这也解决了上面所提到的“请进来”的培训所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军.浅谈农村教师的培训[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报,2010(6).

[2]谭有模.广西农村小学教师流失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

贵州民族地区教师的脱产培训学习 篇4

贵州少数民族居多, 教师年龄普遍偏大, 社会经验丰富, 自觉性强, 理解能力强。但由于工作时间长, 所以在学习上显得力不从心。

二影响贵州民族地区教师培训学习的因素

教师大多来自偏远、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山区, 绝大部分都是已婚的, 各有各的社会、家庭现状。所以民族地区的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由于他们的特殊性, 就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 家庭的影响

教师大都是成家立业的人, 他们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吃穿住行, 还要考虑家人的吃穿住行以及农村各种应酬, 故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思想包袱。比如教师培训班中来自惠水县摆榜乡平寨村的一位教师, 他家经济困难, 主要经济来源是靠卖大米, 但粮食本身不够吃, 这次参加培训的费用是借高利贷筹集的。再加上他有一子一女, 在儿子出生不久, 为了响应我国计划生育政策, 其爱人就去做了结扎手术, 手术后不久小儿子因病夭折, 这种挣扎在温饱线上和在农村没有儿子继承家业的封建枷锁精神负担下的教师, 难道有心思培训吗?另外, 他们都是有妻室儿女的人, 绝大部分教师是心分两半, 一半在学校培训, 一半在家里, 担心家里妻子、儿女生病或其他意外。比如教师培训班中的一位教师收到家里来信说, 孩子生病住院, 请假回来学习不久, 又带信来说妻子生病, 处于培训规定 (不能连续两次请假) 的约束没有回去, 像这样的情况难道对培训学习没有影响吗?

2. 社会环境的影响

由于大多数参与培训的教师处在文化比较落后的山区, 为了对孩子进行扫盲教育, 农村就需要一定数量的教师, 为了充实教师队伍,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就招聘了一定数量的民办教师及代课教师, 参加培训的教师大部分是民转公和代转公。据参与培训的教师反映, 民办教师工作量大、待遇低, 每年的民转公指标少。我在教师培训班做过一次民意测验:你们来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什么?94%的教师是为了通过脱产培训学习转正, 6%的教师是想求知, 82%的教师二者皆有。其中10%的教师是为了培训转公, 并不想学什么文化知识, 从以上可看出, 绝大多数教师是迫于无奈才参加脱产培训学习的, 有这种想法的教师能专心参加培训学习吗?

3. 个人文化因素的影响

教师培训班的教师初中毕业的占34%, 高中毕业的占66%, 有的甚至是中函毕业, 再加上教龄都在10年以上, 年龄偏大, 记忆力衰退。所以, 即使大多数教师想学知识, 但学起来实在太难, 比如上数学培训课, 由于知识的连贯性强、忘记的数学基础知识多, 要弄懂每节课传授的数学知识就感到很吃力, 久而久之, 影响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

三针对问题, 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加强参与培训教师的思想教育

通过班会和个别谈心的方法, 帮助他们克服一切困难, 减轻思想负担, 激励他们好好培训学习, 让其知道能有机会培训学习实在是不易, 不管承受多大的压力, 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习电视连续剧《走出黄土地》中王思明的办学精神, 牢记其中的一句话“不要误了娃们”。要不误了娃们, 自己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

2. 在培训教学中应做到多讲、细讲, 激发学习兴趣

3. 引导参与培训教师自学

教师培训班的教师自觉性强, 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只是由于工作时间长, 再加上在家乡任教时各种琐事繁多, 没有时间学习, 来参加培训后想学但不知从何学起。作为教师, 不但要传授他们新的知识, 而且主要是传授学习方法。所以必须根据他们的特点, 引导他们自学, 弥补知识的不足, 从而更好地掌握培训班传授的新知识。

四注意防止教师培训学习的片面性

教师培训班中都是具有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 他们知道基础教育教学中最缺什么知识, 参加培训学习时自然形成一定的选择性。再加上教师有的喜欢理科, 有的喜欢文科, 从而对全面学习知识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他们的老师应讲清楚,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培训开设的各门课程都应该好好学习。虽然学习时有一定的困难, 但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好各门知识, 并不是自己喜欢什么、基础教育教学急需什么就学什么。培训结束时应做到基础教育教学开设的各门课程基本都能任教, 这样才能算一个称职的基础教育教学教师。

摘要:本文针对贵州民族地区教师培训学习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民族教师教育培训 篇5

本次培训,主要针对《民族政策常识》和地方民族政策这两方面结教材进行解读。金炳镐老师从课程的背景、课程的性质及特点、课程的理念这三大点分别向我们介绍了两本教材,并结合案例深入浅出地解读,为我们今后在上好这门课指明了方向。

他说,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今天我们教师有义务和有责任做好民族团结的工作。那就是上好和用好我们的教材。

加强民族团结就是要坚持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立足实际,认清形势,加强团结。首先要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在社会和谐稳定环境中的发展,没有稳定,绝不会有发展,更不可能有科学发展。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使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创造国家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业。

坚持反对分裂维护稳定,就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多少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是一家,团结一心,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社会稳定、繁荣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前提。稳定压倒一切,确保社会稳定是当前我区各部门各条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全面夺取反分裂斗争胜利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认真学习、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做好反分裂和维稳工作,是我们的国家在稳定的环境下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金炳镐老师的话总回荡在我的耳边。反思教学走过的18年来,恰恰相反,对不参加统考的学科,我们从来不愿意多花时间去探究,真正违背了教育的价值,使我们的教学充满功利色彩,真不该啊!

三天的培训结束了,我将把这次培训会的精神带回来,改变理念,在教材实施中,努力走好每一步

民族教师教育培训 篇6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动机;效果

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并逐渐开始实践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改革目标,学者们展开了对教师教育一体化多视角、多层次、多方面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读研期间,在参与导师课题“文化视野下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机制创新研究”资料搜集时,笔者意识到,出于培训成本、管理等方面的考虑,校本培训越来越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得到了践行。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县内的中小学教师,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编制出《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及其效果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指导语,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和界定校本培训的概念。第二部分为基本情况的调查,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教龄、所教学科等基本情况。第三部分为问卷的问题,包含对调查者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及其效果反馈等内容。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和目的性抽样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250 份,回收问卷225 份,回收率为90%。其中有效问卷217 份,有效率为80.8%。

校本培训就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的规划指导下,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由学校发起组织的一种教师的在职培训形式。学校教研组的活动、听课评课、专家讲座、师徒制、集体备课等这些都属于校本培训。接下来主要对被调查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形式、参与动机以及所取得的效果的反馈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找出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与校本培训效果之间的关系。

一、影响教师校本培训效果的因素分析

从上述表1可以看出,被调查教师认为培训内容和参与动机是影响自身校本培训效果的量大重要因素,此外培训目标、师资水平、培训方式对校本培训效果的影响较大,考核方式、培训管理、培训环境等因素也会对校本培训的效果产生影响。

二、被调查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分析

学者们在分析影响教师校本培训效果的因素时,一般将其分为教师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心理学相关理论指出内部持久的积极动机,可以维持一个人积极的行为。此处分析时,也将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被调查教师在参与校本培训时,出于提高自身素养的内部动机的比例明显高于外部学校、社会等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们在参与校本培训时,越来越注重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但也有社会和学校要求教师必须参加培训的动机成分。

此部分通过对教师自身参与校本培训所取得的效果反馈的分析,看教师们在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方面与通过校本培训所取得的效果的自我评价上是否存在一致性,进而推断出那些动机影响教师的校本培训的效果。

从表2可以看出,教师们认为通过校本培训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内容主要是教育理论知识、教学技能技巧、学科前沿知识、师德几方面,而且多数教师认为理论知识的培训效果要好于实践经验的培训,这和我国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现实是分不开的。被调查的教师们一致认为通过校本培训自己取得收获比较大的方面主要是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掌握了一些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师德和政治素质等方面。这和之前教师们出于提高自身能力、素质而参加校本培训的内部动机是一致的。

从上表我们可以教师们普遍认为校本培训的内容只有一部分能应用于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内容还不到60%,也就是教师们认为校本培训的一些内容对于自己日常的工作作用不大。但是迫于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和外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压力,还是得落实校本培训。

三、思考和建议

从上述的分析中,笔者发现,被调查教师在参与校本培训时,出于提高自身素养的内部动机的比例明显高于外部学校、社会等对教师的要求。在其反馈的校本培训的收获当中,被调查的教师们一致认为通过校本培训自己取得收获比较大的方面主要是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掌握了一些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师德和政治素质等方面。也就是,教师和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与其所取得的效果具有一致性,当教师们是出于内部自身发展需要去参与校本培训时,往往获得的是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而当他们出于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压力去参加校本培训时,往往获得的是一些外部考核的达标。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内部的持久的、积极的校本培训参与动机,更有利于教师在校本培训中取得自身提高与发展的效果,而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外部动机也不可忽视,因为教师也是社会和学校中的一员,理应受到学校和社会规范的影响。

此外,教师在参加校本培训之前也要对自己参与校本培训的动机进行分析,自我制定一个完整的校本培训计划,在校本培训过程中和结束时,理性地分析自身的收获与不足,积极归因,为接下来的一次次的校本培训做好扎实的基础。**县教师的校本培训是民族地区教师校本培训的一个缩影表明,校本培训作为一种教师在职培训的新形式,还处在不断地摸索和完善当中,我们应该理性认识校本培训,鼓励教师们积极地参与校本培训。

参考文献:

[1]关楠楠.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效果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民族教师教育培训 篇7

从2009年始, 我院已连续五年组织近百名教师进藏进行考察, 并派一名老师到山南一中进行为期半年的支教, 老师们的足迹终于踏上了这片渴望已久的神奇的土地。五年的考察中, 他们先后到达山南、日喀则、拉萨、林芝等地, 感受当地的人文环境, 参观当地的基础教育, 深入在校生家庭进行家访, 与毕业生进行座谈, 与当地同行进行交流。每一位回来的教师都由衷的感叹:百闻不如一见。当我们真正地走进西藏, 才真正地认识它, 才能从内心深处去深深地理解和热爱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也才会对自己所从事的民族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切的认识和体会。

一、深刻体会西藏学生到内地求学的艰辛

西藏自治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 有着“世界屋脊”之称。这里空气的平均含氧量仅相当于内地的65%左右, 初到西藏都会感觉胸闷气短, 不敢做剧烈运动。在考察过程中, 每到一处都要坐车几百公里, 在备受颠簸之苦的同时, 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了藏族学生求学的不易。坐车参观尚且如此困难, 而学生求学更多时候要靠自己!这中间还要来回倒车, 甚至是步行, 可能要翻山越岭, 真的是非常不容易!路途的遥远, 又在异地他乡, 加上非母语的学习环境, 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有多大。所以我们对于藏族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除了必要的纪律约束外, 更重要的是要多给学生一些情感方面的关怀和照顾, 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 这样可以使学生心理压力得到释放, 学习动力得到提高。

二、了解西藏的基础教育对人才的需求

在党中央及全国各兄弟省市的支持下, 西藏的基础教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校的硬件设施都比较完善, 但是与此同时, 能够很好运用这些设施和设备的人才却非常少, 不少小学都表现出了对这方面人才的渴望, 因而, 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能够适应现代教学要求的教师的缺乏对于西藏基础教育来说仍然是一个瓶颈。同时, 教师的板书书写 (字的笔顺) 、普通话 (字词的发音方面) 也存在一定差距。因而, 对内地西藏学生, 要加强从教基本技能的培训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适当增加艺术、体育、科学等选修课程, 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 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让他们有解决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三、深刻理解“把西藏的优秀学生培养成优秀人才”

在考察时, 我们对西藏考取内地西藏班的统考也有了了解。这个考试录取率全区平均是10%, 教育落后的地方还不到10%, 家长非常重视, 竞争非常激烈, 所以最后被录取的学生都是西藏的尖子生, 好中选优的学生。从那一刻起, 老师们的意识有了一个剧烈的转变, 也许以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西藏教育与内地教育的差距, 但对这些经过层层选拔来内地求学的优秀的孩子们, 他们承载着改变家庭命运的梦想, 满怀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作为老师,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他们身上呢?这个认识将对老师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一个很大的促进和鞭策作用, 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肩上责任之重大。

四、深入了解西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氛围

“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是民族工作的主题。西藏目前的大好局面, 得益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纵观世界舞台, 局部战争、暴力恐怖事件的背后, 多与民族纠纷、宗教冲突相联系。作为一名民族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了解民族宗教政策, 在实际工作中绷紧这根弦。在西藏, 随处可见朝拜的人群, 宗教观念已经渗入到西藏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 在教学及管理中我们应该以更加宽容和接受的心态来看待藏族学生的言行和习惯, 从尊重民族传统、正视民族差异的角度来理解和包容藏族学生的一些表现:如由于生活节奏较慢而造成的时间观念比较淡薄;由于环境和宗教原因藏族学生多戴帽子、配首饰等等。在实际管理中, 对于这些常规问题应循序渐进, 把握有度。

五、感受桃李满西藏的那份特殊的幸福

在西藏所到之处, 都有内地毕业生的身影。通过近距离的接触, 我们了解到, 他们的政治坚定, 吃苦耐劳, 能力出众, 工作优秀, 得到了学生、同事和单位领导的认可和好评。而且他们当中很多人业已成为了单位的骨干, 在各自岗位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当地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带头作用。面对着他们的成长、成才, 作为老师, 倍感欣慰。而回想当年的学校生活, 学生对内地严格的教育教学管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谆谆教导记忆犹新, 言谈之中充满感激之情。通过走访部分学生家庭, 我们感触很深。尽管有语言上的不通, 但家长对老师的尊敬之情溢于言表, 他们真心的希望学院能继续严格管理, 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有用之才。对于未来的民族教育管理, 我们的信心更足了, 责任更重了。我们要继续发挥老西藏的精神, 坚持对藏族学生实行“爱、严、细”的培养, 拓展他们多方面的能力, 把他们培养成政治立场坚定, 业务精良的合格人才。

走进西藏, 我们了解到了西藏的方方面面, 这对了解藏族学生, 做好内地的民族教育工作提供了素材。西藏之行, 开阔了视野, 活跃了思路, 增长了见识, 加深了感悟, 也坚定了内地民族教育工作者为西藏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的决心。

摘要:内地西藏班 (校) 教师走进西藏, 对培养教师的民族教育情感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教师在西藏感受当地的人文环境, 参观当地基础教育, 深入在校生家庭进行家访, 与毕业生进行交流等途径的所见所感, 加深了内地西藏班 (校) 教师从事民族教育工作的诸多感悟, 从而用以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民族教师教育培训 篇8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 师资数量不足, 综合素质较差。

民族贫困地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四难”:一是难稳定。由于待遇低, 常有代课教师离开;二是难适应。代课教师知识结构、文化程度、专业类别很难适应新的教学;三是难提高。由于学校经费紧缺, 培训轮不到代课教师;四是难管理。代课教师报酬低, 思想不稳定, 教学任务重, 加之家里的生产劳动等造成学校难管理。

2. 校点多面广、分散、交通不便。

中心学校人员下村督促指导的时间不多, 力度不够, 对教师的自学提高和教学工作缺少持之以恒的检查和帮助。

3. 教师所开展的教育活动不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淡化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4. 在各科教学中, 人文素养渗透不够, 育人理念不明, 淡化了课程的本质属性。

譬如:部分教师尽管在教案中设有目标, 可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仍是教教材, 不是用教材去教学生。

5.“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在广大教师心目中没有底, 不能走出自主学习的认识误区。

6. 少数教师对新的培训模式认识不到位。

他们不理解、不热心, 以工作忙为借口, 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报告册》的填写只是简单摘抄, 既费时又无效果。

二、培训实施的策略

1. 进一步深化对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重要意义的认识, 全面启动培训工作。

制约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 影响课改推进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滞后, 素质不高。要深刻认识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重要意义, 将培训工作列为中心学校的重要工作, 切实抓好。

2. 建立各种管理制度和措施, 并严格考核。

综合素质培训是以校为本, “自修—反思”的培训, 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 反思问题以及合作交流, 校长是培训的第一责任人, 分管人员直接负责, 必须要有严格的管理措施, 培训才会有成效。

3. 深化广大教师对培训新理念的认识, 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要在培训实践中不断深化教师对“自修—反思—实践”培训模式理念的认识, 强化自主学习意识,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使学习成为教师的内在需要。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自觉学习教材, 主动反思问题, 积极参与讨论研究, 共享成果, 学校也才能真的实正成4践为.强应学化用习“型。五特的步别学学要校习。注培意训发法现”民教师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和学生族学习中的问题题, 就对提高教。学质量解决了, 推进课这些问地程改革起到促进作用。教师撰区的案例写论文, 身边成果, 的案例也要尽、学校的案量用自己小例, 不要到其他媒体上照抄照师◇学综搬, 合素质这样。县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宗教

三、培训结果和效益龙五师

1.整体教师在实施上课提程高了认识方案的。

过作程心为中综中下, 去应在总体课程目标的前设制综合的教学目标, 尤提学校合其不能将学生的行为习惯目昝素外标,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人文素养轻描淡写、学习方云置之度光质式, 与主动学习、学生自学及探培2究合作.学习不能等同初步形成了新的。理念, 提训高了教学的效益和质量。通过的步建培训、自修立了全、新的理念反思, 不少, 不同教师, 程逐思量度, 地一定数量的教提高了教育师的摆效脱益了和学质考科本位和教材中心的束缚, 把

教学内容, 教学顺序进行了新的整合, 把课程资源延伸到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3. 探索“五步学习培训法”的培训模式, 提高教师自我学习和研究能力。

民族教师教育培训 篇9

关键词:智能手机,少数民族,双语培训

根据中央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的要求, 为推进新疆自治区中小学双语教育的普及工作, 自2010年10月开始, 新疆阿克苏地区对35岁以下少数民族的中小学教师开始进行五期、每期两年的汉语脱产轮训。由于参加双语培训的学员大都是25-35周岁的中小学教师, 已经过了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存在的相对关键期, 学习变得尤为困难。“一般来说, 超过17周岁再学习一门外语, 无论怎样训练都不可能把她当作母语来使用了”。[1]在对浙江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班的调查中显示, 让学员感觉到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困难是“学习语言环境”的缺乏。如下表所示。

除了在正常的双语培训外, 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为参训学员创造更多的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 已经成为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营造汉语学习环境的可行性

1.1 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汉语学习环境的物质技术条件已经成熟

智能手机平台的技术基础是移动通讯与计算机通信技术。现在的智能手机具有强大的无线接入互联网的能力和PDA的功能, 已经算得上是一台超微型的电脑。中国的移动通信是世界上最大的无线通信网络, 覆盖范围遍及全国各地, 其先进的通信技术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确保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无线通信都能畅通无阻。同时, 智能手机价格越来越低, 据对参训学员的不完全调查显示, 学员拥有智能手机的比例高达90% 以上。这些都为营造少数民族教师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条件。

随着Java、Android、WindowsMobile、iPhone等平台的开发者和使用者的不断增多, 基于智能手机平台学习汉语的软件也呈爆炸性的增长, 一些手机学习发烧友还自己动手开发丰富的手机学习资源, 这也为各少数民族学习汉语创造了更多的条件。

1.2 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汉语学习符合作为成年人的少数民族教师学习特点

参加双语培训的少数民族教师年龄大都在25-35周岁, 虽然他们在知识背景、汉语水平、学历、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但他们的汉语学习却具有较明显的成人学习特点。著名的成人教育专家诺尔斯 (Knowles) 认为, 在学习需要的意识方面, 成人学习者能真切感受到学习需要, 自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这种对学习需要的意识在学习条件具备的情况下, 必然会激发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促进其主动学习。

智能手机的便携性、多媒体化、网络化和灵活扩展的特点为少数民族教师自觉学习汉语提供了可能。尤其是智能手机开放式的操作系统, 可以自由安装软件、不断扩充手机功能, 让参训学员能通过个人的智能手机随时定制和获取所需信息,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软件, 根据自己的所需在课余进行学习。这些都为营造少数民族教师学习汉语的环境提供了极大方便。

1.3 基于智能手机的少数民族教师汉语学习符合作为教师的学习特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学工作视为一种专门职业, 强调教师是具备经过严格训练和持续不断地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护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人员。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 教师继续教育要体现终身学习理念, 通过自发而有意识地安排学习机会与学习方式, 促进自我觉醒及自身专业的成长与发展。

通过智能手机的汉语学习是少数民族教师实现终身学习的方式之一。笔者通过调查和座谈了解到:参训学员在完成双语培训返岗后, 由于地处南疆, 少数民族人口占到当地人口总数的79.78%[2], 在各乡镇, 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更是达到90%以上。语言环境不好、学生听不懂汉语等原因, 导致许多少数民族教师返岗后汉语使用率低, 汉语水平下滑。参训学员也希望有更多的学习方式, 以巩固他们的汉语水平。而通过智能手机平台, 打破了少数民族教师在学习中的时空限制, 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极大地巩固和提高汉语水平。

2 智能手机在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中的应用

2.1 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的录音、复读功能纠正汉语发音

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在汉语学习中普遍存在发音不准确的问题, 这可以充分利用智能手机中的录音和复读功能快速纠正发音。通过听标准朗读的生词和课文并跟着录音反复模仿和训练, 找出发音错误的地方并进行自我纠正。还可以利用“测测你的普通话”等APP软件, 从而量化少数民族教师的发音成绩, 促使参训学员不断提升普通话水平。

2.2 充分利用智能收音机功能, 强化普通话听力水平

通过研究发现, 听力较好的学员在口语表达能力上也较好, 提高得也快。而听力较差的学员, 在课堂反应、口语表达等方面也存在较大问题。听力在提高语言技巧、培养语感和扩大词汇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调查发现, 学员对目前听力课有诸多不满意的地方。“25% 的学生认为听力课单调乏味, 60% 的学生认为听力课缺乏吸引力, 57.5% 的学生认为录音机噪音影响了听力效果, 42.5% 的学生认为效果不直观。”[3]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 要求人们接收外界的信息也越来越多, 光靠听力课程的教学内容远远满足不了少数民族教师学员的要求, 他们必须要了解大量现代社会最新的、最及时的信息, 而通过智能手机的收音软件, 如“蜻蜓FM”“豆瓣FM”等APP软件可以让他们方便、及时地了解社会。

2.3 利用智能手机中的影视欣赏, 进行“浸入式”汉语学习

要学习一种语言, 还必须要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而了解和学习语言的文化背景, 光是靠口语、听力还远远不够 , 而影视作品却能够呈现完整的交际情境, 通过视觉与音响的结合将语言学习者带入到一个迅速、便捷、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智能手机平台有丰富的影视资料, 少数民族学员可以在线或者通过下载、拷贝等手段, 在休息时间欣赏国内经典的影视作品, 可以轻而易举地洞察到交际中的各种因素。

2.4 利用强大的网络通讯, 建立互动社交网络

智能手机拥有独立开放的操作系统, 新疆少数民族学员可以在手机内安装支持教师和学员、学员和学员之间交互的软件。语音通讯、视频通话的功能也使得学习的交互形式更加多样化。当少数民族学员在汉语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 就可以利用智能手机中的QQ、微信等通讯软件向教师提问, 及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 也可以便捷地获取以及分享信息, 甚至开展小组学习。

2.5 利用智能手机的摄像系统, 构建简易微格教学平台

“微格教学就是一种通过‘讲课—观察—分析—评价’的方法, 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教学练习, 使师范生及在职教师的各种教学行为的训练变得可观察、可分析和可评价。对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选择性地模拟。”[4]微格教学遵循的原则为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教学过程可控化、反馈评价迅速化以及教学手段现代化。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功能, 建立简易的微格教学平台, 促使少数民族教师学员将教学能力目标化整为零、化难为易, 提高能力训练的效率, 也增加学员的学习兴趣。同时, 通过这种简易微格教学, 全面、准确、清晰、及时地反馈, 使受训学员能作为第三者来观察自己的训练效果, 并根据反馈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 迅速提高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宝国, 彭聃龄.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1) :54.

[2]中国统计出版社.新疆统计2012年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3]张砾.初探多媒体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听力课上的应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 (2) :168-169.

民族教师教育培训 篇10

实践证明,推进“双语”教学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提升各民族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新疆双语教学蓬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还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双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双语教育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本文将简单介绍目前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的基本情况,对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需求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转变观念满足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需求。

二、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的基本情况

由于新疆特殊的文化和政治背景,新疆双语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为了推动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颁布了系列政策和规定。2011年,新疆教育厅围绕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年)》。根据该规划,新疆计划到2020年,学前双语教师达到2.33万人,中小学双语教师达到14.22万人(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的教师10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达到11.33万人(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的教师7.72万人)。而据新疆教育厅当时的统计,截至2009年,新疆学前双语教育岗位教师共计0.92万人,中小学双语教育岗位教师有2.75万人。可见,仅就数量缺口而言,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向更快、更好的方向转变,建立一支综合素质优良、专业水平过关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团队,深化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明确在对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的教学目标,不断地巩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基本技能,培养一批能够为新疆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贡献一份力量的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双语教师培训是提高双语教师整体素养及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关键。截止到目前,已经有数以万计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得到了专业的教学培训,并且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成为了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的骨干力量,为新疆的双语教学水平的提升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需求现状分析

针对少数民族双语培训过程中的需求现状,笔者对新疆教育学院2013—2015年度在校参加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学员开展了以培训需求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329名参训学员中有1735名教师认为双语培训活动还有待改进,占比74.49%,其中以“培训模式”、“课程设置”、“完善内容”、“实效性”、“培训时间安排”五项内容占比较高,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1.对培训模式完善的需求。如表1所示,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众多需求项目中,对培训模式完善的需求占比达到29.7%。当前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延续传统的教师“进修”模式,受训教师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按照学段、专业进行编班培训,这种培训方式虽然压缩了培训的时间,节省了培训资源投入,但是并没有考虑到受训少数民族教师的特殊性。在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在少数发达地区双语教师的汉语培训工作开展较早、覆盖面较广,所以教师的汉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而在少数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受地域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只能自学汉语,其汉语基础较为薄弱。在相同环境、相同进度下,由于基础不同,学员肯定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打击部分学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影响了培训活动实际效果的发挥。

2.对课程设置改进的需求。从表1所示可以得知,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对课程设置改进的需求也是极为迫切的,当前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课程设置主要以培训学校为准,受地域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条件限制,很多参与课程设置的教职人员对其教学活动的需求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其设置的课程与教师实际需求的契合度并不理想。

3.对少数民族双语培训内容的需求。通过调查我们知道,双语教师的培训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位居第四,占总需求量的15.6%。对于少数民族双语教师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他们不仅要拥有一般教师的备课、讲课等能力,还要具有专业的职业素养以及较强的语言能力,因此就需要加强专业的技能培训。当前,由于民族地域限制,培训学员在口语和写作方面存在明显的“瓶颈”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应强化教学技能培训的手段,以教学技能带发音能力、带写作方法,保证培训活动的实效性。

4.对少数民族双语培训效果的需求。通过调查我们知道,双语教师的培训对培训实效性的需求位居第三,占总需求量的18.7%。由此可见,我国在对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的培训机制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我们要借鉴传统的经验,深化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的改革与创新,从而实现提升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效果的目标。

5.对少数民族双语培训时间安排上的需求。如表1所示,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对培训活动反映最为激烈的就是培训时间的安排,有15.6%的教师表示当前施行的两年制脱产学习对其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巨大,从现实角度分析,两年制脱产学习虽然保证了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参与系统性的培训学习,但是其完全脱产的设置影响了教师所在单位的正常教育活动,同时因为培训学校位置与教师任职位置往往相距甚远,这样有家庭的教师在培训中饱尝思乡之苦,对参训教师个人而言略显苛刻。

四、转变观念满足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需求的策略分析

1.建立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模式。教师在接受培训的时候,就已经作为一名学生了,因此要想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效果更加明显,就要建立多元化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融入多元化、弹性的教学元素,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启发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以后的教学之路。

2.改进课程设置。针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活动中存在的课程设置与教师需求脱节的现象,教育培训主体应转变观念,放下身段、强调培训活动的实效性。具体而言可以施行课程设置的“三三制”,改变当前的课程设置组成员结构,课程设置组应包含培训机构教职人员,主要把握课程的合理性;应包含双语教育发展较快和较慢区域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代表,主要把握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应包括双语教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主要把握课程设置的专业性,“三三制”的设置能够保证培训课程的设置更加倾向于基层教师的需求,同时满足课程本身的合理性和专业性。

3.构建科学、合理的针对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培训情况的考核机制。根据目前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教师双语教学水平效果来看,的确应该将工作重心放在增加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数量上面,但是如果只注重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数量上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那之前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要在培养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同时,提高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质量,通过构建更为科学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考核制度,对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技能、综合素质进行全方面的评价与审核,确保“培训一个,管用一个”。

4.实行弹性学制。弹性教学制度能够更加契合当前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培训需求,让学员自主选择参与培训的时间、参与培训的模式,甚至是选择参与培训的难度,保证每一次培训活动都能够有针对性的作用。

实行弹性学制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汉语基础选择汉语的不同阶段进行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提前学习自己所需的汉语知识,基础差的学生可以进行巩固学习。同时,双语培训实行弹性学制体现了学生个体的差异。优秀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分阶段的完成学业。所以,双语培训实行弹性学制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

五、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要解决好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需求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建立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模式、改进课程设置、构建科学合理的针对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培训情况的考核机制等方面下手,认真研究和解决我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工作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切实发挥好双语教育在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方面的战略作用。

摘要:近几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少数民族教育中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从目前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双语师资力量薄弱已经成为推行双语教育的主要“瓶颈”之一。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的需求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少数民族双语培训过程中的需求现状,对新疆教育学院2013—2015年度在校双语培训学员发放问卷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洁,陈丽.对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现状的若干思考[J].民族翻译,2011,(01):86-90.

[2]闫新红.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文化适应的个案研究——以喀什南四县为例[D].喀什师范学院,2012.

民族教师教育培训 篇11

关键词:新疆 双语教师培训 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52

2003 年,在国家以及各援疆省市的支持和推动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启动了《国家支援新疆汉语教师工作方案》,开始实施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培训工作。截至 2013 年底,新疆已累计培训 1.97 万名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占新疆全部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总数的29.6%,这些经过培训的教师,不仅在汉语水平、专业水平和双语授课水平上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在教学理念和教育观念上也有了巨大的提升。经过十多年的培训,各地承训院校大多也已经积累了较为深厚的培训经验,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培训模式和培训体系,为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随着双语教师培训工作的日益发展,双语教师的在培训过程中产生的信息量也在不断增加,从而使得信息管理工作变得日益繁重。同时,双語教师培训的信息管理也逐渐成为了各承训院校的一项基础性、繁杂性和长期性的工作,这也使得开发和利用现代化、数字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双语教师培训过程进行管理,成为了一项迫切的需求。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和先进的网络技术,在充分调查双语教师培训管理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和开发双语教师培训管理系统,为从事培训双语教师的培训者和管理人员提供方便、实用的管理工具。

一、系统的设计目标

该系统应以“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学员”(以下简称学员)的学籍信息为数据基础,为教师和学员提供不同的登录方式,由教师及管理人员完成学员各方面信息的录入,同时学员可以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个人基本信息进行不断完善,最终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学籍信息数据库,为教师和学员提供快捷的学籍信息获取渠道,实现学籍信息的最大化共享。

二、系统的开发环境

该系统的开发平台选择了微软的Visual Studio.Net。目前,应用最广的开发环境是Java和Visual Studio.Net,这两种开发语言各具特色,Java更加适合大型应用程序的开发,主要由于Java具有跨平台性,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策略,一般应用于银行业务处理、电子商务或电子政务,而Visual Studio.Net更加适合轻量级或中小型应用的开发,其特点是程序开发工具高度集成,开发周期短,开发效率高,易于部署。考虑到该系统需要处理的数据量较小,并发访问不高,所以选择Visual Studio.Net。其他开发环境参数为:win7操作系统,360浏览器,Access数据库,Excel为数据传递的中间件。

三、系统的总体框架

基于系统的多用户特点,本次系统选用B/S开发模式,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硬件成本,只需要购买一台配置较好的服务器即可,多用户可以通过各类网络终端访问该系统,系统是通过用户输入的账户及密码来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的。针对不同用户,系统提供不同的功能。

(一)以教师身份登录。

以教师身份登录,可以获取对数据库的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学员信息、培养方案和专业课设置这三个模块,这三个模块下还包含不同的子模块。

1.学员信息模块下包括对学员个人基本信息的查询、添加、批量修改和删除、批量导入和导出这五个功能,其实现原理是通过ADO.Net完成页面与数据库的通信,实现数据的添加、修改和删除,对于批量数据的导入和导出,选择了Office下的Excel作为中间件,这是由于Excel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和存储的便捷性。此外Visual Studio的OLEDB引擎还可以很好与Excel文件进行通信,从而减少了程序开发的工作量。

2.培养方案模块主要实现了对专业信息的添加和管理的功能;

3.日常信息模块可以对学员的日常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价,并可以对各项活动的简报进行发布。

4.专业课设置模块包含课程设置、课表设置、学期设定、成绩录入、教师评价、实习鉴定和学籍信息简表的排版打印等子模块,主要实现了对每学期的课程设置和课表设置,对每个学员每学期的成绩录入及查询,一旦教师完成了这些信息的录入,学员就可以同步获取这些学籍信息。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以教师身份登录管理系统的结构图

(二)以学员身份登录。

以学员身份登录,该学员可以浏览包括个人信息、培养方案、课程安排、活动简报、课程成绩、实习情况、获奖情况、惩处情况、自我鉴定、毕业情况这10个模块。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各个模块分别赋予学员读和写的权限。每个模块实现的原理基本相似,主要实现两个功能,一是从数据库中读取数据并显示在网页中,二是为学员提供修正或完善个人信息的接口,实现对数据库中已有信息的修改。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以学员身份登录管理系统的结构图

四、数据库的设计

该系统的数据库选择了同为微软系列产品的Access,主要是由于Access属于轻量级数据库,同时由于微软的捆绑策略,也使得Access与Visual Studio的协作开发效率更高。数据库的设计依据简单、实用、减少冗余的原则,共包括学生信息表、专业信息表、课程信息表、课表信息表、成绩信息表、学期信息表、简报信息表、管理员信息表等八个表,数据类型采用比较常用的字符型,每个表中添加一个自动编号的数据列作为主键,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加快数据的索引速度,另一方面还可以用于多个数据表之间的数据连接,实现多表联合查询功能。

五、结束语

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管理系统已处在实施运行阶段,运行效果较好,能够很好的实现对学员基本信息和培训过程的管理,方便了教师对学员学籍信息的管理,同时也为学员获得个人学籍信息提供了快速通道。该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将对推动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信息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自动化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文华.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作调查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7).

[2]王扬.高校教师培训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J].信息系统工程,2014,(5).

民族教师教育培训 篇12

一、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本身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教学工作, 要胜任这一教学岗位的具体要求, 需要教师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技术能力。首先就是要对于双语能够熟练掌握, 新疆很多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要么是普通话掌握不足, 要么就是维语掌握不足, 因此不能够较好的胜任岗位工作要求。其次就是要对于语言教学规律有一个良好的认知, 能够熟练掌握双语教学的基本技能, 对于双语教学的特点以及要求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最后就是要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 能够教学工作开展中做到兢兢业业, 恪守教师职业到的准则。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来看, 不少教师在上述教育技术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 这种欠缺反映到教学中去就是教学效果的下降。未来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重心就是要在这几个方面加强改进, 从而切实提升双语教师的岗位胜任力, 推动双语教育事业的更好发展。

二、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 具体包括培训投入不足、入职门槛偏低、考核评价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双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具体阐述如下。

1.培训投入的存在不足。目前新疆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方面的培训投入严重不足, 双语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因此不能够通过不断的培训得到有效的提升。培训本身对于双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知识爆炸年代, 各种知识折旧速度不断加快, 双语教师知识以及能力如果不能够通过培训来进行更新, 也必然会出现教学岗位胜任力下降的情况。

2.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考核评价方面不是很完善, 具体来说就是考核评价指标不够全面以及具体, 考核评价采用的是结果导向评价模式, 忽视对于教师教学行为、能力等方面的考核评价。同时考核评价结果方面与教师薪酬、晋升等不是很紧密, 结果导致考核评价流于形式, 教师在教育技术能力提升方面主动性不足。

3.入职门槛比较低。入职门槛较低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也存在较大的影响, 目前新疆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招募方面存在门槛较低的问题, 结果导致招募的双语教师存在岗位胜任力不足的问题, 这使得双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整体偏低, 从而导致双语教育发展效果不理想。

三、提升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策略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围绕双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不足, 针对教育技术能力发展问题, 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双语教师培训。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方面, 关键是要加大教师培训投入, 针对双语教师能力、知识等方面的不足, 制定完善的培训方案, 通过强化培训来及时提升双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在培训工作开展方面, 除了要加大投入方面, 更是要做好培训需求分析, 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 从而实现培训效果的提升。

2.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在双语教师考核评价方面也需要注意不断完善, 构建能力导向的教育技术能力评价体系, 同时要将考核评价结果与双语教师的薪酬、职称等进行挂钩, 这样就能够全面提升双语教师自觉努力提升自身教育技术能力的积极性。

3.提升入职门槛标准。在双语教师进入门槛方面, 新疆需要做好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岗位胜任力要素的全面分析, 围绕这些胜任力要素来进行双语教师招募标准, 在双语教师招募中严格按照这些标准来进行招募, 从源头上来全面的提升双语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将那些能力不足的双语教师拒之门外。

参考文献

[1]王洋.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专业知识发展调查研究[J].新疆社科论坛, 2013 (6) .

上一篇:新闻效应下一篇: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