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效应

2024-05-28

2效应(通用10篇)

2效应 篇1

融合重组以来, 江西联通推进业务、网络、管理、人员等的深度融合, 在新公司、新网络、新服务三个方面实现了“1+1>2”的协同效应。

电信业重组后, 平衡发展和融合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新课题。江西联通创新提出了“以发展促融合、以融合促发展”, 推进在业务、网络、管理、人员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实现了新公司、新网络、新服务的“1+1>2”效应。

整体:融合与发展互相推动

新联通:以发展促融合, 以融合创造新优势, 融合固话、宽带、移动电话, 拓展全业务运营, 总体发展实现了“1+1>2”。

在3G网建设中, 江西联通注重“点、线、面”建设相结合, 着眼长远, 科学规划, 结合2G/3G网络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 W C D M A与G S M/G PR S网相互补充、相互依托, 尽量从现网中可以实现共站的GSM基站中选址, 节约传输、电源等成本, 保证工程建设进度。根据10月份中国联通集团对江西省11个市分公司组织的3G网络质量路测结果, 江西联通3G网络平均接通率为99.15%, 网络平均掉话率为0.47%, 建立分组数据连接成功的平均比率为99.7%, 全面实现了3G网络可靠达标的三项指标。

网络:营销与服务齐头并进

新网络:融合网络优势资源, 开展大规模的网络建设和网络优化;将营销和服务网络延伸到用户身边, 客户感知实现了“1+1>2”。

2008年10月开始, 在这场包含了网络、业务、人员等元素整合的巨大工程中, 新组建的江西联通面临着诸多考验, 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融合与建立。

江西联通通过在全省干部员工中开展《亮剑》、《卓越员工的12项修炼》、《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7本书的学习活动, 结合江西红色文化精髓, 确立了“高效廉洁、和谐向上、激情创新、诚实守信、顽强拼搏、只争朝夕”的企业文化精神。经过新公司企业文化的洗礼, 整个公司呈现出蓬勃兴旺的发展态势。在开展学习实践的活动中, 经过各层面多次测评, 江西联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群众满意度达99.5%。

在新老业务整合及全业务竞争方面, 江西联通融合统一品牌, 统一宣传

推广, 统一推进计划, 统一套餐设计及套餐价格审批流程。在业务策略上, 以“固话+宽带+手机”捆绑套餐为基础产品, 叠加亲情号码、家庭网关等增值业务。

为了尽快发挥综合业务优势, 江西联通将融合业务纳入2009年度绩效考核体系中, 大力开展了资源融合、产品融合及渠道融合, 并明确了业务融合工作的责任部门。在全省开展了固网资源调查, 利用原网通联通双方网络资源大力拓展固网业务市场, 并设计了“亲情1+156”计划;组织渠道融合, 截至7月底全省能办理固网业务的自有营业厅有100多家, 办理固网业务的合作营业厅有300多家。通过合力发展促进真正融合, 确保了“1+1>2”。

督网络;针对高速公路、铁路的网络优化开展了专项会战, 使交通沿线覆盖情况大大改观。近期, 经系统拨测, 江西联通网络系统接通率在中国联通全国各分公司中排名靠前。

在服务营销网络中, 江西联通总经理刘守钧提出了“形魂兼备”的要求, 并组织开展了全省服务营销渠道大会战。截至10月底, 全省有效实体渠道规模由2008年底的7000余家提升至1万多家。

在“形”上, 江西联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对自有营业厅分类达标管理, 对社会渠道实施“必达标项”管理, 从规范营业网点的门楣、背景墙、营业柜台、墙面等主体部分入手, 对现有渠道进行改造, 对示范营业网点配置了灯箱门楣、滚动电子屏等, 使大部分营业网点的直观形象得到了有效的规范。

在“魂”上, 江西联通开展了对自有营业厅向营销服务型渠道转型的工作, 开展营业人员“四个主动”活动, 主动发展, 主动维系, 主动推介, 主动服务, 自3月份以来, 营业厅销量占比持续达到12.5%以上, 平均移动业务单厅销售能力提升至百户以上, 不仅各自有营业网点实现了全业务经营, 160余家社会合作网点也陆续开展了融合业务。

在融合中, 江西联通在物理网络、营销服务建设上开展了四项大战。集中力量在重点市区开展了网优攻坚战;针对城区和重点乡镇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网优百日大会战, 开展网络测试, 全员监

服务:一致性和差异化

有机结合

新服务:统一工程和差异化服务相集合, 建立“标准+等级+特色”服务体系, 服务实现了“1+1>2”。

融合重组后, 江西联通率先从原来服务优势上入手, 把之前简单的服务方式进行延伸强化, 先后开展了“统一工程”, 即短时间内完成对原江西联通、网通营业厅开展三统一工程:店头形象统一, 内部功能区划统一, 营业厅能够办理的业务功能与职责统一;开展“服务示范建设活动”, 选定2家省级示范厅和11家市级示范厅, 重点打造新服务示范厅, 用户的服务感知持续提升。

围绕全业务统一品牌战略, 根据客户群别、客户价值、客户兴趣, 江西联通开展分群分级分类的客户服务, 建立了“标准+等级+特色”的积木式叠加服务体系, 开展用户分级、分类、分群服务, 全省统一建设了丽人、车友、影迷特色客户俱乐部, 以及针对3G用户的音乐、游戏、影迷和手机俱乐部, 截至目前, 车友俱乐部已有会员1000多人, 丽人俱乐部已有会员已有会员用户1300多人。

3G商用后, 江西联通成立了全省3G服务领先工作领导小组和推进办公室, 推进公司服务领先计划的有效实施。对照集团公司服务领先的十大核心服务功能和网络可靠、业务优质、计费准确等6个方面的20个指标, 通过保驾护航3G网络、3G业务产品、终端保障、服务便捷、投诉处理的落实5条路径开展服务领先计划, 确定了年内需实现的10项关键指标和33项重点工作。目前网络接通率、网络掉话率、VIP客户15秒人工接通率、3G客户投诉满意率等均已实现。

11月13日下午在中国联通融合后首届服务技能大赛上, 江西联通以“形魂兼备”的服务形象和服务技能水平, 以328分的优异成绩荣膺中国联通客服代表技能大赛决赛团体一等奖。

2效应 篇2

EuSr2RuCu2-xZnxO8中Zn对CU的替代效应

通过对EuSr2RuCu2-xZnxO8超导体系的结构、电阻和磁化强度的观测,研究了Zn对Cu的`部分替代对其超导电性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n部分替代Cu后EuSr2RuCu2-xZnxO8体系仍能保持单相的上限浓度为x=0.2;替代导致样品发生四方-正交的结构相变,并对其超导电性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x=0.01的样品在4.2 K以上已不再呈现超导电性;替代增强了Ru离子之间的铁磁相互作用,导致铁磁相变温度的提高.

作 者:方明豹 徐政 李虹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刊 名:材料研究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年,卷(期):16(5)分类号:O511关键词:超导电性 磁性超导体 元素替代效应

2效应 篇3

对于佳能与奥西的合并,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是:奥西原有的大规模打印产品是会独立存在还是融合到佳能的产品线里面呢?对此,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专业打印产品本部宽幅面打印机产品中心总经理和地润-(Junichi WACHI)解释道:“其实,奥西和佳能的产品线在业务上并没有过多的重叠,反而两者之间的互补性非常强,因此双方仍然会作为各自独立的产品线运作下去。不过从销售和服务的角度来讲,这两条产品线背后的团队将会完整地合二为一,并且按照这些产品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有针对性地划分为专业级打印产品和快印服务中心产品等。”和地润一先生认为,这样一来佳能和奥西不仅做到了在产品线上的资源共享,而且在组织结构上实现了统一,在战略上也可以有效地共同执行,从而覆盖和满足双方更广泛的客户群。

与此同时,和地润一先生也坦言,在佳能和奥西如何更好地进行资源共享和回馈用户这方面,双方的产品线还处于调整完善过程中。但他表示:“佳能和奥西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对两个产品线的融合,进一步丰富在打印机方面的产品,实现共赢。我们希望佳能与奥西的强强联合能够汇聚双方的优势,不断扩充产品品类、整合销售渠道,拓展研发实力,从而实现共同打造业内第一打印品牌的愿景。”

稳步迈进,发布全新产品

作为向着“打造业内第一打印品牌”目标迈进的第一步,在这次大会上,佳能(中国)新成立的专业打印产品本部还发布了一系列全新产品。和地润一先生、池田義则先生和Attilio Mainoli先生纷纷表示,这些新产品将极大地充实佳能影像输出业务的产品范围,更好地满足各行各业用户的需求。

首先,佳能大幅面打印机产品线新增了1款八色机型iPF941OS和4款十二色机型iPF6410、iPF6460、iPF8410和iPF9410,色彩稳定性得到了大幅提升。这些产品在保持了佳能产品一贯的高品质,高速度打印的特点外,更进一步提升了连续打印效率,搭载佳能专业色彩技术形成多种色彩管理解决方案,并提供多种应用解决方案,为影像艺术输出及大中小型图文,广告输出、数码打样和国土测绘等多个领域的用户提供更多专业选择。

其次,为了扩展大幅面打印机产品的应用,佳能发布了4款具有打印,扫描和复印功能的MPF产品,作为一个崭新的产品线登场。这4款产品分别是iPF760MFP、iPF765MFP、iPF81 5MFP和iPF825MFP,为国土测绘、档案留存和机械设计等CAD、GIS领域的行业用户,提供了灵活的系统配置产品及高效整合的工作流程。

同时,佳能还发布了6款具备多样性灵活应用的奥西Arizona UV系列平板打印机,分别是Arizona 440 GT,Arizona 440 XT, Arizona 460 GT,Arizona 460 XT、Arizona 480 GT和Arizona 480 XT。该系列产品利用多组墨盒与出色的光油技术,可在多种材质上直接打印,保持持久亮丽的色彩;并且以其高品质的打印质量、多样性的灵活应用赢得了广大客户的好评,成为大型企事业配套部门,广告制作公司和装饰品加工企业及工业制造企业的首选。

面对此次佳能推出的十几款新产品,有些经销商觉得“很复杂”,尤其是佳能与奥西的产品线合并之后,针对不同行业的用户有多种不同的产品。连经销商都尚且如此,恐怕客户在选择产品时也会存在同样的迷惑之处。那么,如何培训佳能与客户之间的“链接渠道”——经销商,以及如何保证用户所购产品的后续维修,保养等服务,成了摆在佳能面前不得不去关注的问题。

“的确,这两个方面都是佳能目前正面临的问题。”但和地润一先生也作出了解释,因为佳能的目标是打造业内第一打印品牌,延长产品线和丰富产品供应就是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目标,也正是让大家觉得佳能产品线变得‘很复杂’的原因。事实上,培训并不是经销商代理环节的最困难之处,而是经销商是否有能力同时代理这么多产品,因此佳能正计划推出一套指导性的方针,以找到确实有能力代理长线产品的经销商。至于产品的后续维修和保养等方面的服务,佳能也在积极地筹备和推进之中。

在面对“复杂”产品线的同时,也有人表示佳能收购奥西之后的产品定位似乎变高了。池田义则先生对此给予了否定:“现在佳能与奥西正式合并之后,产品线全面覆盖了从低端到高端。例如,佳能的打印机有针对低端市场的,而奥西的产品有针对高端市场的,所以两者之间在目标群体上没有任何冲突和竞争。”池田义则先生认为,奥西并入佳能,是对佳能产品家族的有益补充和增强,而不是客户的重叠。

在目前国内提倡绿色,高效,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潮流下,佳能在此次发布会上推出的新产品也同样不甘示弱。对此,池田义则先生向大家作了详细介绍。首先,佳能非常具有环保意识,其产品在绿色环保方面都是合格的,例如通过了能源GT2.0的认证,产品中有很多配件都可以再生利用等。其次,在打印技术方面,佳能此次推出的新产品主要是针对图形领域和CAD领域,保证同时进行高质量和高速度打印;在墨盒技术方面,无需终端打印就可以续墨,这些都很好地体现了高效性;此外,佳能产品可以提供一些扫描、发邮件等功能,人机界面也非常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体现了其数字化和智能化。

在紧跟行业发展潮流的同时,一直以来佳能都在努力打造自身的核心技术。也正因如此,“打造业内第一打印品牌”的愿景可以说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大半路程。池田义则先生说,佳能自身原本就具备非常有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在经典产品方面,佳能有针对大众消费者领域的打印机,其中用到了佳能的精益技术;在墨水方面,佳能有LUCIAEX墨水;在喷头方面,佳能有很强的半导体技术,可以做出非常精细的墨水喷头;在机械工艺方面,佳能有非常强的精准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墨滴;在照片级的图文表现力上,佳能有专门的LED电子型技术和色彩管理方面的技术来支撑;此外,还有佳能的图像传感器以及光学感应技术、集成技术等。

作为奥西总部显示图形系统部专业打印产品部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ttilio Mainoli先生所涉及的产品组主要是针对数码影像UV打印市场,因此也有很多用于高端市场的核心技术,像智能可变墨滴技术主要是为了增强影像的质量,同时还可以节约墨水。他举例说:“在高光部分采用6,12、18皮升的精细墨滴,在暗调部分采用36、42皮升的大墨滴,可以实现非常饱和的颜色效果。”

秉承“共生”的企业理念,怀揣“创造世界一流产品”的奋斗目标,相信佳能“打造业内第一打印品牌”的愿景指日可待。同时也让我们一起期待佳能与奥西正式合体之后,完美展现“1+1>2”的放大效应。

2效应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概况

试验于2015年1~4月在临安镇干河村委会丁成明承包地完成。试验田海拔1630m, 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45.149g/kg, 速效氮284.74mg/kg, 有效磷60.94mg/kg, 速效钾270.51mg/kg, p H值7.6。试验田地平坦, 土壤类型:砖红壤性红壤——砖红性红壤——老冲积砖红壤性红壤——红土, 肥力等级中等, 代表面积:33.33hm2, 前作:三叶瓜。

1.2 试验材料

氮肥是尿素, 纯N含量46%;磷肥是过磷酸钙, P2O5含量16%;钾肥是硫酸钾, K2O含量为50%;供试作物大白菜, 供试品种为胜春。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8个处理, 处理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20m2。栽插规格为:株距38cm, 行距31cm, 5659.6株/667m2。氮、磷、钾试验设计, 包括氮 (N) 、磷 (P) 、钾 (K) 3个因素, 其中氮素为3个水平, 磷、钾元素为1个水平, 共8个处理, 其氮素效应试验方案处理详见表1, 氮素效应试验方案处理具体数量详见表2、表3。在表2、表3中, 氮素分2次施, 底肥施总量的70%, 追肥施剩余的30%。磷、钾肥作底肥一次性施下。

1.4 试验过程

2015年1月7日整地理墒, 1月19日育苗, 2月1日移栽, 2月16日间苗, 3月18日追肥1次, 4月15日收获, 全生育期84天。

注:N:6.36元/kg;P2O5:4.5元/kg;K2O:8.6元/kg;白菜:2.0元/kg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

由表4得出, 以N3P2K2处理6的产量最高, 667m2产量7370.7kg, 比N0P0K0处理1的4303.22kg, 增产3067.48kg, 增产率为71.28%;比常规施肥区处理2的6809.67kg, 增产561.03kg, 增产率为8.2%;比处理5N2P2K2、处理8N2P2K0、处理7 N2P0K2、处理4 N1P2K2、处理3 N0P2K2的分别增产160.34kg、721.03kg、1237.73kg、2117.44kg、2392.12kg, 增产率分别为2.2%、10.84%、20.18%、40.31%、48.05%。

2.2 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4可知, N3P2K2处理6的净增收最高, 但投入产出比以处理5的最高, 为1︰28.98;因此, 生产上以N2P2K2处理5为最佳施肥方案, 即N 10.8︰P2O5︰K2O10.8, 667m2产量7210.36kg, 产值14420.72元。

3 结论

通过本组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 合理的氮、磷、钾配方肥施用对于大白菜产量的提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及一定的增产潜力。该地区土壤类型随着氮、磷、钾肥料的合理配比, 产量呈上升的趋势。大白菜最佳经济产量配方以N 10.8︰P2O57.2︰K2O 10.8为宜, 比值为1︰0.67︰1。667m2白菜产量可达7210.36kg左右, 经济效益较好, 可为该区域今后栽种大白菜时, 施肥分区、肥料配方和节本增效提供参考依据。

摘要: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不同栽培条件 (设施、露地) 最佳施肥数量、施肥品种、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 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2015年建水县进行了大白菜“2+x”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结果显示:该地区土壤类型随着氮、磷、钾肥料的合理配比, 产量呈上升的趋势。大白菜最佳经济产量配方以N 10.8︰P2O57.2︰K2O10.8为宜, 比值为1︰0.67︰1。白菜每667m2产量可达7210.36kg左右, 可作为该区域今后栽种大白菜时, 施肥分区、肥料配方和节本增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白菜,氮、磷、钾肥,配施,产量

参考文献

[1]赵敏, 乔艳美, 张振.大白菜施肥关键技术措施[J].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 2015, 0 (10) :60-61.

[2]林丽红.大白菜“2+x”氮肥试验初报[J].福建农业科技, 2015, 0 (10) :14-15.

2效应 篇5

从普洱的酒店出发前往西双版纳,连绵的山路开始映入眼帘,伴随着驾驶者“借一还一”幅度不一的方向盘运动,索兰托在不同角度的山弯之间划出一道道曼妙弧线。

2.4L GDI缸内直喷发动机提供140kW的最大功率和242Nm的峰值扭矩,实际驾驶来看,比此前索兰托上同样排量的MPI多点电喷发动机在动力感受上确实有了不少提升,尤其是中高速的加速能力还有余量,不至于高速时就喘得不行。

3个摄影包、2个双肩包以及4个登机箱,加上4位中等身材的成年人,满载的索兰托在高速上的动力表现并没有想象中吃力:起步时踩下油门踏板的时候你能在很短时间内感受到动力的呼之欲出,第一脚大油门我用在了经过了几个隧道之后的长直道,车速从70km/h很快提升到120km/h,如果我不刻意收油,它还能很快将车速提至140-150km/h。这一点,从很快超过我们的另一辆试驾车的速度便可得出结论。

当然,负责传递动力的家伙还是那台忠于职守的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平顺可靠是它安身立命的根本。综合下来,索兰托满载状态下走山路、上高速,还得忍受四位驾驶者不同的驾驶习惯,综合油耗在12.6L/100km,这样的表现算不错了。

驾乘舒适水平如何?

在经过一片普洱茶园时,我刻意对着左后车窗轻轻地说了句话,得到的回应是车速的降低和副驾座位上朋友的一句“什么情况?”。要知道我们此时的速度并没有低于80km/h,而且车外来自山区的风尘干扰相当大,这都来源于索兰托GDI在噪音舒适性上下的功夫。

至于乘坐,如果不是挑剔的买家,你一定会被索兰托吸引。虽然在软硬适中的座椅面前,较硬的内饰触摸感会让你有些遗憾,但如果因此换来内饰抗老化及使用寿命的延长,应该也能弥补你的心理落差。

UVO系统实用性如何?

“你没个智能人机交互系统,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几年前我跟同事开的玩笑如今正在成为现实。UVO至尊版是索兰托 GDI的顶配版本,UVO是其智能人机互联系统的简称。相对简单的设置让这套系统的易上手程度很高,而最有用的紧急救援服务联系在前五年是免费的,其他综合费用有840元/年及其他两种资费套餐可选。唯一的遗憾是我们三次在设置导航时接通UVO呼叫中心的时间大约都在30秒、响过5声之后,心急的朋友可能会有些不耐烦。

还有哪些变化?

车尾左侧,略显孤单的“SORENTO”字样终于在车尾右侧的对应位置找到了伙伴——红色镶边的“GDI”标识,配合鹰嘴尾灯,让车尾部看上去更加有料。我同时想到的是,老款索兰托上原有的硬朗尾灯风格是不是以后就专供霸锐了。

相比非直喷款车型,GDI版索兰托全系标配VSM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电动助力转向、方向盘柔性转向系统、豪华仪表盘、车内氛围灯等配置,同时提供5座及7座版和国五、国四两种排放标准的车型可选。其中,5座与7座版综合价差约为5000元左右;国四与国五版本价差大约在3000元上下。

相对MPI版,我会给GDI版索兰托的动力打上80分上下的成绩,加入缸内直喷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在技术上已经没有太多可挑剔的地方。

韩国耐克森 ROADIAN 581轮胎在静音降噪表现上可圈可点。

通过内后视镜上的按键、智能手机客户端、导航界面及呼叫中心4种方式均可实现对UVO系统的操作。

进口起亚第三代索兰托

2.4L至尊UVO版 29.98万

长/宽/高mm 4685/1885/1745

轴距mm 2700

轮距前/后mm -

发动机 θII 2.4L GDI L4

排量cc 2359

功率kW/rpm 140/6300

扭矩Nm/rpm 242/4250

变速箱 6挡手自一体

制动前/后 通风盘式/盘式

轮胎规格 235/60 R18

0-100km/h s 7.9

2效应 篇6

关键词:MGM (1, 2) 模型,海洋产业,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

21世纪是海洋世纪, 海洋经济正在逐步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就业问题事关国计民生。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将给劳动力就业带来契机, 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将助推海洋经济取得进一步发展。因此, 将海洋产业与就业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和分析, 可为扩大就业、发展海洋经济的政策制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目前, 把就业理论和海洋经济理论结合起来进行海洋经济就业的专题研究还比较少。张万鑫对海洋产业发展对经济影响与就业弹性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 着重研究海洋产业与就业相关关系, 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同时提出了发展策略。孙昭君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沿海地区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海洋产业结构、收入水平和制度政策等因素对各地区海洋产业吸收就业水平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 得到各因素对我国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就业吸纳水平的影响程度。周洪军对全国涉海就业人员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对主要沿海区域涉海就业进行调查分析, 阐明了全国涉海就业人员的特点, 指出了存在问题, 给出了发展建议。崔旺来、周达军、刘洁等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对海洋产业发展中的劳动就业贡献率及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行了分析预测, 指出海洋产业是浙江省吸纳就业的主力, 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周井娟以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为研究对象, 从就业弹性和单位岗位贡献两个角度出发, 对主要海洋产业的就业拉动效应做出分析。上述文献均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增长与涉海就业互动影响, 但由于统计指标和统计数据的不完善, 导致统计计量模型的有效性降低, 且模型结果与实际结果存在比较大的误差。

灰色系统理论建模所需的样本量较少, 精度较高, 能较好地反映系统的实际状况。鉴于上述文献中所采用的定量分析模型的局限性, 本文拟采用MGM (1, N) 模型进行分析, 该模型是灰色GM (1, 1) 模型的多元推广, 旨在从动态的、发展的角度, 对相互影响关系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 预测未来几年的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以及吸纳就业人员总量, 并测算出未来几年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的走势, 希望能够为今后制定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提供一些重要参考依据。

一、海洋产业发展与就业状况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从2001年9518.4亿元上升至2011年45570亿元, 年均以16.95%的速度快速增长,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8.81%提高到9.67%, 产业贡献度不断增强, 涉海就业人员从2107.6万人上升至3420万人, 年均增长4.96%。然而, 由于主要海洋产业发展的资源禀赋、生…产要素以及技术条件等差异, 因此相应的产业活动及其就业分布各具特色。2001年到2010年, 海洋产业的增加值与从业人员变化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1》。)

从表1可以发现, 虽然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起步较晚, 增加值不大, 对海洋经济的贡献度不高, 但其增长率较高, 发展前景巨大, 并且海洋生物医药业从业人员的增长率也比其他产业高,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劳动力市场需求较大。

从2010年来看, 主要海洋产业就业吸纳主要集中于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以及海洋交通运输业等几个海洋产业, 占海洋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为66.38%;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海洋石油天然气、海洋船舶工业增加值占海洋产业总增加值的89.32%。从2001年到2010年的演变来看, 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主要海洋产业从业人数的比例在下降, 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人数比例在逐步扩大。

二、海洋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就业弹性分析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是地区比较优势的一项重要指标。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一定时期内某产业实现的产值与该产业所吸纳的劳动力数量的比值来表示, 用公式表示为:劳动生产率=产值 (万元) /劳动力人数 (人) 。劳动生产率越大, 说明该产业的人均产出效应越高, 劳动生产率越小, 说明该产业的经济效益越低, 在研究某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时, 不能只看到其吸纳劳动力的绝对数量的多少, 而应同时考虑到该产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就业弹性是衡量经济增长引起就业增长大小的一个指标, 即在某一时期内就业数量的变化率与产值变化率之比。海洋产业的就业弹性可以用来反映海洋产业经济增长吸纳就业的能力及其变化趋势, 其实质是对海洋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的变动幅度及海洋产业自身变动幅度的一个反应。用公式表示为: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产值增长率;新增就业机会=1%*就业弹性*就业人数。就业弹性系数越大, 说明该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强;系数越小, 说明该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弱。当就业弹性水平较低时, 即使经济保持高增长, 也不一定会对就业有较强的拉动。分析海洋产业的就业弹性, 便于了解海洋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就业拉动的能力。涉海就业机会的增加不仅与海洋经济增长的百分点与就业弹性有关, 还与当期的涉海就业人数规模有关。

从图1可以看出, 海洋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国民劳动生产率, 并且其差距有增大的趋势, 说明海洋就业增加1个单位所创造的产值大于国民就业增加一个单位所创造的产值, 如果国民经济中剔除了涉海的部分, 那么非涉海部分与涉海部分两者的差距还要大一些。该图也从一定层面说明了未来一段时间内, 就业会继续呈现出趋海性移动的态势。

虽然, 海洋经济从业吸纳总量不如国民经济总量的吸纳总量, 但从图2可以发现, 海洋就业弹性明显高于整个国民就业弹性, 说明海洋经济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比国民经济吸纳能力强, 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来支撑。

三、海洋产业吸纳就业人数预测与分析

多变量灰色模型自提出以来, 应用到多个领域,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海洋生产总值与海洋从业人数两个指标所受影响因素较多, 相关因素复杂且数据信息难以获取, 自身数据也较少, 模型有解决此类问题的优越性。

定义:设xi (0) (k) , (1, 2, …, n) 为n个灰时间序列, xi (1) (k) 为其1-AGO生成序列, 其中k=1, 2, …, m, 则称:

为MGM (1, N) 模型。可以写成如下矩阵形式:

微分方程组的解为:

X赞 (0) (1) =X (0) (1) , X赞 (0) (t+1) =X赞 (1) (t+1) -X赞 (1) (t)

定理:MGM (1, N) 模型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参数估计形式如下:

根据上述MGM (1, 2) 模型理论, 通过编写MATLAB程序进行参数辨识, 得到如下表达式:

通过上述模型对海洋生产总值和涉海就业人数预测, 以期能够为今后制定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提供一些重要参考依据。

从表2中的海洋生产总值的拟合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 (MAPE) 为1.61%, 涉海就业的MAPE为0.11%, 误差很小, 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 很好地从动态的角度展示了生产总值和就业人数的发展变化, 该模型可以用来作预测, 得到表3。

从预测结果看, 到“十二五”末期, 海洋生产总值规模将达到近10万亿元, 涉海就业人数将达到3800万人, 通过对劳动生产率与就业弹性系数的测算发现, 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系数在未来几年将持续上升, 发展态势良好。根据前述新增就业机会计算公式得到2007年至2015年我国新增就业机会如图3所示。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本文利用MGM (1, N) 模型从系统的角度, 动态分析并预测了我国海洋产业生产总值与就业人数未来发展趋势。根据目前海洋经济的发展态势, “十二五”期末, 劳动力需求将达到3800万人, 劳动力的增长也为海洋经济的继续发展带来契机, 2015年, 预计生产总值将达到近10万亿元。为了保障海洋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需要有力的对策来支撑。

第一, 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是影响就业水平的根本因素。上述分析中, 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对就业有着显著的影响, 提高海洋经济增长的质量, 保持海洋产业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能够有效提高海洋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第二, 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上述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对就业有着显著的影响。调整海洋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 特别是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 这几个产业的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 将带来的就业机会高于其他海洋产业所带来的。

2效应 篇7

1 试验设计

试验处理:共9个处理。

处理1:N0P0K0;

处理2:N2P0K2;

处理3:N2P1K2;

处理4:N2P2K2;

处理5:N2P3K2;

处理6:N2P2K0;

处理7:N2P2K1;

处理8:N2P2K3;

处理9:N2P1K1。

2 施肥说明

2.1 氮肥用量与追肥方式

氮肥用量:N:12 kg, P2O5:6kg, K2O:9kg。

施肥方式:30%氮肥作为基肥, 70%氮肥作追肥。分别在莲座期 (团棵到结球初期) 和结球初期施用;磷、钾肥全部作基肥。

2.2 磷钾用量水平

磷、钾2水平施肥量每667m2为6kg、9kg。1水平70%, 3水平130%, 磷钾全部作底肥。

3 田间设计

小区面积20m2, 不设重复。随机排列小区排列。各处理均施用有机肥, 667m2用量3000kg。

试品种:津緑60, 种植密度:3000株/667m2, 化验结果如表1

田间管理与观察记录 (表2) 。地点:凌海市农业中心示范场。管理人:赵向阳。土壤类型:草甸土;土壤质地:轻壤土;土壤肥力水平:中等;前茬作物: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各区长势无明显差异。

4 结果分析

1) 试验地土壤有机质1.75、碱解氮127.23、有效磷46.38、速效钾126.52、p H值8.0。

2效应 篇8

川纹笛鲷(Lutjanus sebae)又称千年笛鲷,隶属笛鲷科(Lutjanidae)笛鲷属(Lutjanus),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海,红海至澳大利亚,我国产于南海、台湾海峡南部。川纹笛鲷体色艳丽,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既可食用也可供观赏,其经济价值高,为笛鲷科内优良品种[7]。尖吻鲈(Lates cacarifer)是咸淡水养殖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为广盐类和降海产卵鱼类[8]。本文通过研究海底底泥悬浮物对川纹笛鲷和尖吻鲈的致死效应,希望能为海洋项目建设可能带来渔业生物的环境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生物

试验用川纹笛鲷(Lutjanus sebae)和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均采自广东省湛江市特呈岛鱼苗育苗场。川纹笛鲷平均体长4.32 cm,体重(3.71±0.01)g。尖吻鲈平均体长4.04 cm,体重(3.32±0.02)g。实验室驯养2 d,驯养用海水为新鲜自然海水,水温为自然水温24.0~27.0℃,比重为1.018~1.019。每天吸污1次,日换水1次,换水量50%。日投配合饲料1次。

1.1.2 试验泥

试验所用底泥采自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跨海大桥施工点附近近岸海域。0.05 m2采泥器采集海底底泥,分别将样品盛入2 L洁净广口玻璃瓶封好带回实验室低温干燥保存。为保证试验所需,一次性采集沉积物样品25 kg。

对试验底泥的粒度、硫化物、重金属(Cu、Zn、Pb、Cd)、油类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9],试验底泥粒度采用原子吸收测定仪测定;硫化物采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测定;Cu、Zn、Pb、Cd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油类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1.1.3 试验海水

试验海水取自工程附近未污染海域,为新鲜自然海水,水温24.0~27.0℃,测定盐度、pH值和DO指标,采用原子吸收法[9]对试验海水的重金属(Cu、Zn、Pb、Cd)进行测定。

1.2 方法

1.2.1 底泥水相试液制备

参考疏浚物水相制备方法[10],底泥水相试液制备取海底底泥与洁净海水,按体积1:4比例混合,激烈振荡或搅拌30 min,静置2 h。虹吸法取出上层液体(液体加悬浮颗粒),4 000r/m离心20 min,取上层清液,已能够看见放进去的受试动物为好,即为底泥水相检验样品。

1.2.2 底泥悬浮物试液的配置

海底底泥100℃烘干,研磨,过340目筛网,根据试验所需浓度配置悬浮物试液。同时,采用重量法[11]取样测定悬浮物的实际含量。

1.2.3 致死效应试验

配置的悬浮物浓度梯度分别为:0,10,40,160,640,2 560 mg/L,每个浓度梯度设1个平行组,受试生物数每组为20尾。试验期间不间断充气,人工搅动数次,每隔24 h更换1次悬浮物溶液,更换量为50%。日投饵1次,每组投喂配合饲料5 g。每日检查、记录受试生物死亡情况,将死亡个体及时拣出。死亡判定以玻璃棒触动身体5 s,无任何反应即视为死亡。

为了研究底泥水相对受试生物的影响,特在不同悬浮物浓度组基础上设置底泥水相组,观察其对受试生物的影响情况。

1.2.4 实验数据处理

数据整理分析运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底泥悬浮物对川纹笛鲷和尖吻鲈的半致死浓度(LC50)运用概率单位法[9]计算。

2 结果

2.1 试验海水分析结果

试验海水取自工程附近未污染海域的新鲜自然海水,经测定,盐度为29,DO 8.20 mg/L,pH值7.8,水温27℃,Cu 1.6μg/L,Zn 15.7μg/L,Pb 0.12μg/L,Cd 3.2μg/L。海水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和海水水质标准中的二类水质标准[12,13]。

2.2 底泥粒度及污染物含量

试验所用底泥粒度特征见表1。对试验所用的底泥中污染物含量的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试验底泥中的各种相关污染物含量均符合国家一类沉积物标准[14]。

2.3 底泥液相对受试生物的致死效应

注:“·”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GB 18668-2002)。

在8 d的致死效应试验过程中,川纹笛鲷和尖吻鲈在底泥液相组均无出现死亡现象,可见川纹笛鲷和尖吻鲈的死亡并非由底泥水相中有毒物质导致。

2.4 不同浓度底泥悬浮物对川纹笛鲷致死效应

在8 d的毒性试验过程中,底泥悬浮物对川纹笛鲷致死效应的影响见表3。随着悬浮物浓度和时间的增加,川纹笛鲷死亡率明显增高。最高浓度组在暴露的第1天出现死亡,死亡率为10%,试验的第7天和第8天死亡率分别增加到60.0%和75.0%;对照组和第一组在7 d的试验过程中死亡率为0,其他试验梯度(40 mg/L、160 mg/L、640mg/L)川纹笛鲷的在8 d死亡率分别为15.0%,25.0%和40.0%。可见,随着悬浮物浓度和时间的增加,川纹笛鲷的死亡率也在不断的增加,但低浓度范围内(0~160 mg/L)川纹笛鲷的最高死亡率也只有25%,处于较低水平;而高浓度的悬浮物(2 560mg/L)连续作用下川纹笛鲷死亡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通过概率单位法计算得出底泥悬浮物对川纹笛鲷的8 d半致死浓度为716.14 mg/L,回归曲线为y=0.9218x+2.3682,相关系数r=0.9732。

2.5 不同浓度底泥悬浮物对尖吻鲈致死效应

在8 d的毒性试验过程中,底泥悬浮物对尖吻鲈致死效应的影响见表4。随着悬浮物浓度和时间的增加,最高浓度组的死亡率明显增加,并在暴露的第8 d死亡率达到70%。低浓度组范(0~160mg/L)尖吻鲈的最高死亡率也只有15%,处于较低水平。

通过概率单位法计算得出底泥悬浮物对尖吻鲈的8 d半致死浓度为1 105.10 mg/L,回归曲线为y=1.1843x+1.3957,相关系数r=0.9949。

3 讨论

3.1 受试生物在试验液中的活动观测

将受试生物川纹笛鲷和尖吻鲈放人悬浮物溶液中,试验开始的前几个小时,不同的试验组的受试生物出现不同程度的狂躁不安,沿器壁游动。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至2d,底泥悬浮物浓度≤160mg/L的三组及对照组逐渐适应环境,游动行为恢复正常;底泥悬浮物浓度≥640 mg/L的两组受试生物梭鱼幼鱼游动速度较之前变得缓慢,反应能力差。随时间再延长,受试生物潜伏于容器底部,静止不动,直至死亡。其体表黏液增多,镜检中发现悬浮颗粒粘附其鳃部,解剖后其肠道内含物较少,未见肛门红肿出血。其死亡原因可能由于底泥悬浮物颗粒粘附其体表和鳃组织,干扰其感觉和呼吸功能[15,16],影响了正常生理工作,最终死亡,并非由水产病害因素引起死亡。

3.2 底泥液相和悬浮物对鱼类的影响差异

根据国际通用的生物效应评估方法把疏浚物分成液相、悬浮相和固相[17]。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探讨悬浮相对海洋动物的影响,并且得到悬浮物对鱼类的影响分为三类:致死效应、亚致死效应及行为影响[18]。蔡萌等人[10]比较过滤与未过滤疏浚物液相对黑鲷和鲻鱼的影响,认为疏浚物液相经过微膜过滤,重金属等物质通过交换、结合、絮凝沉淀作用被悬浮颗粒物质吸附载带下来后,未对鱼类产生致死效应。因此本试验在不同浓度悬浮物的基础上,制备底泥液相,研究其是否对川纹笛鲷和尖吻鲈存在致死影响。在8的的试验过程中,川纹笛鲷和尖吻鲈在底泥水相组均无出现死亡现象,可见川纹笛鲷和尖吻鲈的死亡并非由底泥水相中有毒物质导致死亡,而且有毒物质可能通过交换、结合、絮凝沉淀作用被悬浮颗粒物质吸附沉淀下来。

李纯厚等[6]以鳞鲻幼鱼为受试对象,用南海海港疏浚物淤泥悬浮物对其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22.0~24.0℃试验水温时,对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1 996.4、769.9、592.8和556.3 mg/L。试验川纹笛鲷的8 d LC50为716.14 mg/L,尖吻鲈LC50为1 105.10 mg/L。对于在时间和半致死量(LC50)的差异,这可能和所选受试生物规格有关。李纯厚所选鳞鲻幼鱼体长范围:34~36 mm.平均体重464.9mg,而本试验所选川纹笛鲷平均体长4.32 cm,体重(3.71±0.01)g。尖吻鲈平均体长4.04cm,体重(3.32±0.02)g,试验受试生物规格较大,可对悬浮物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不过在8 d试验过程中,可观察到随着时间和浓度的增加,最高浓度组死亡率持续增加,并在8 d达到较高水平的死亡率,可见悬浮物对川纹笛鲷和尖吻鲈均具有积累刺激作用。

湛江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近年来对涉海工程施工期间的海洋环境跟踪调查显示,海上施工引起工程附近海域海水悬浮物浓度急剧增加,且持续时间较久,这可能会对工程附近海水养殖,特别是在苗种标粗养殖期间,造成渔业污染事故。因此对于海水养殖从业者需密切关注海水悬浮物浓度变化情况。

研究为单因素试验,因此悬浮物多种成分对川纹笛鲷和尖吻鲈的联合毒性效应以及毒性表现的生理生态的毒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为评价湛江沿海涉海工程建设过程中引起的悬浮物质对附近海区海洋动物的影响,研究了底泥液相及不同浓度底泥悬浮物对川纹笛鲷和尖吻鲈的致死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8d的试验时间里,底泥水相对川纹笛鲷和尖吻鲈均无致死效应。底泥悬浮物浓度≤160mg/L时,川纹笛鲷和尖吻鲈的死亡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底泥悬浮物浓度≥2560 mg/L时,川纹笛鲷死亡率达75%,尖吻鲈死亡率达70%。通过概率单位法计算得出川纹笛鲷的8d半致死浓度为716.14 mg/L,尖吻鲈的8d半致死浓度为1105.096 mg/L。

2效应 篇9

邯邢地区是河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陶二煤矿四下采区又是该矿目前主要的生产区, 陶二矿在开采-380m以下2#煤层时[1], 严重受下部伏青和h2火成岩水的威胁, 自1996年2#煤层12418工作面突水以来, -380m水平以下各工作面均有突水现象。底板突水已严重威胁到陶二煤矿的安全生产。本次研究就是以陶二煤矿12427工作面为例, 采用应力恢复法, 获得了底板附加应力分布规律, 确定了破坏深度, 并对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 为陶二煤矿2#煤层安全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1 地质概况

陶二煤矿位于河北省邯郸县境内, 煤矿南北长约13km, 东西宽约1.70~3.78km。井田基本构造为一向东倾伏的单斜地层, 大部走向为南北向至N30oE, 区域内构造发育, 地层倾角一般为10o~15o。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煤系地层总厚度174~267m, 平均厚度207m。其中2#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之一。

2 现场观测方法

根据陶二煤矿12427工作面具体情况, 本次研究共设计三个观测孔, 在每个观测孔内的不同深度分别埋置了三个应力计。通过应力计观测煤层开采前后不同方向、不同深度的应变大小及其变化情况, 经求解应力, 获得了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底板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

现场观测采用煤炭科学总院北京开采所研制的YJSK-85型便携式数字静态电阻应变仪。该仪器利用电阻应变片受力产生几何变形后, 其阻值变形相对应的原理, 测量岩体内传感元件应变的相对变化, 再计算出岩体内应力的改变情况。该仪器配用KX-81型空心包体式三轴应力计作为传感器。它是利用应变与应力的关系[2~3]计算确定岩石三维附加应力状态的一种测量方法。

3 煤层底板附加应力分布特征

根据现场观测数据计算结果, 绘制了工作面正常推进过程中的底板附加应力变化曲线 (图1~图2) , 该曲线可以反映出12427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附加应力分布的基本规律。

经过对观测数据的处理及附加应力曲线的分析总结出以下特征:a.工作面回采过程中, 垂直方向上受采动影响的程度与距离煤层底板的深度有关, 距离煤层底板越深, 附加应力变化越小, 底板受采动影响越小, 底板岩层发生破坏程度较小, 其岩层阻水能力就越大, 反之, 距离煤层底板越浅, 附加应力变化越大, 底板受采动影响越大, 底板岩层发生破坏程度也越大, 岩层阻水能力越小。b.由图1~图2得出, 底板附加应力距离工作面较远时受采动影响较小, 在20m左右的位置开始明显增加, 并在10m左右出现附加应力峰值, 随后应力又急剧降低, 其范围在6m~-7m。在-7~-30m的范围内, 由于采空区卸压, 底板岩体内的附加应力出现最低值, 在这个范围内, 底板发生底鼓比较明显, 随工作面推进底板破坏程度也呈加大趋势, 工作面推至-30m后, 底板附加应力由小区域开始增大。

同时, 通过对底板采动效应综合分析, 最终确定该工作面底板受采动影响的最大破坏深度为14.75m。

4 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为了保障2#煤层安全开采, 结合以上研究成果, 利用突水系数法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 突水系数法突出考虑了矿山压力对隔水层的扰动破坏, 同时还考虑了岩性、构造等地质因素。计算公式为:Á

式中:Ts-突水系数 (MPa/m) ;

P-煤层底板承受水压 (MPa) ;

M-底板隔水层厚度 (m) ;

Cp-矿压扰动破坏厚度 (m) 。

在四下采区的第一个突水点在12418工作面, 其突水系数Ts为0.072 MPa/m, 与邯邢地区的临界突水系数值一致。并且, 在这之后的工作面均发生突水。故取0.072 MPa/m为陶二矿的临界突水系数。

根据煤层底板突水系数对采煤危险性相对大小, 一般可分为5个等级:a:突水危险性小, Ts≤0.06 MPa/m;b:突水危险性较小, Ts=0.06~0.10MPa/m;c:突水危险性中等, Ts=0.1~0.15MPa/m;d:突水危险性较大, Ts=0.150~0.200MPa/m;e:突水危险性大, Ts>0.200MPa/m。

根据2#煤底板突水系数对采煤危险性相对大小, 分为五个区 (表1) 。

同时还用多层叠加抗压强度比值系数法对开采2#煤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即按开采煤层的位置 (标高) 不同分属于突水危险性小、突水危险性较小、突水危险性中等、突水危险性较大和突水危险性大五个等级。经以上分析知, 该矿2#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水措施才能进行安全开采。

5 经验公式

为了安全生产, 预防突水, 由综合分析知底板破坏深度与工作面埋深、倾斜长度和采高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应用数理统计线性回归方法, 得出陶二煤矿2#煤层底板破坏深度与上述诸因素的关系式 (经验公式) :

σx-水平应力 (沿煤层走向) σy-水平应力 (沿煤层倾向) σz-垂直应力

σx-水平应力 (沿煤层走向) σy-水平应力 (沿煤层倾向) σz-垂直应力

式中:h-煤层底板破坏深度 (m) ;

H-煤层埋藏深度 (m) ;

Lx-工作面倾斜长度 (m) ;

M-工作面回采高度 (m) 。

对公式的校验结果表明, 工作面倾斜宽度对Δh的影响最大, 其次是工作面采高。

6 结论

根据对陶二煤矿12427工作面实际观测数据, 通过对2#煤层底板采动效应及突水评价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

6.1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 煤层底板垂直方向上受采动影响的程度与距离煤层底板的深度有关, 距离煤层底板越深, 附加应力变化越小, 底板受采动影响越小, 底板岩层发生破坏程度较小, 其岩层阻水能力就越大, 反之, 距离煤层底板越浅, 附加应力变化越大, 底板受采动影响越大, 底板岩层发生破坏程度也越大, 岩层阻水能力越小。

6.2 经综合研究分析, 获得了2#煤层底板破坏的最大深度为14.75m。

6.3 利用数理统计线性回归方法得出陶二煤矿2#煤层底板破坏深度计算的经验公式:

6.4 本区突水源主要来自2#煤层以下的伏青灰岩及巨厚火成岩承压含水层。该含水层水主要通过巨厚的火成岩裂隙由奥灰水补给, 由于火成岩裂隙发育规模较小, 虽有奥灰水补给, 水量却有限, 但水压较大, 水压力大是造成本区突水危险性增加的主要原因, 针对含水层裂隙不发育和富水性不强的特点, 综合考虑采取疏水降压措施, 建议采用斜孔并适当增加钻孔的井径和长度, 以增大钻孔揭露裂隙的几率和提高单孔的疏水量, 把水的压力降到安全水压之下以保证2#煤的安全开采。

参考文献

[1]关英斌, 王峰, 杨彦利等.陶二煤矿下山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及防治水综合研究[R].河北:河北工程大学, 2008.

[2]蔡美峰.地应力测量原理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2效应 篇10

1 实验过程

1.1 材料与试剂

Nafion(美国)、纳米TiO2胶(日本)、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乙醇、丙酮、对苯二酚、CoTCPP实验室自制,实验所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水均为二次蒸馏水。

1.2 仪器设备

石英管加热式自动双重纯水蒸馏器(1810B,上海亚太技术玻璃公司)用于蒸二次蒸馏水,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有限公司)用于称量药品,ML-902磁力搅拌器(上海浦江分析仪器厂)搅拌合成纳米半导体材料,FURWACE(天津市中环实验电炉有限公司)用于煅烧纳米TiO2胶。

1.3 TiO2/CoTCPP的光电化学性质测量

Ag/AgCl参比电极(CHI111,美国CH仪器公司),铂对电极,ITO导电玻璃工作电极构建三电极体系,在可见光源LA-410UV-3(日本HAYASHI仪器公司)和CHI900(美国CH仪器公司)组建的光电设备中扫描I-t等曲线。

2 实验讨论

在PBS缓冲液中,+0.3V偏压下,以4.5W光功率的光强激发TiO2/ITO电极,产生的光电流是0.19μA,(图1a)然而相同条件下TiO2/CoTCPP/ITO电极产生的光电流是0.97μA(图1b),这可能是TiO2/CoTCPP纳米材料中激发态的CoTCPP能顺利地将电子传递到TiO2导带,光电转换效率明显提高。相同条件下,将PBS缓冲溶液换成HQ缓冲液,光电流转化效率发生了巨大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在1000μmol L-1HQ的PBS缓冲液中,+0.3V偏压下,以4.5W光功率的光强激发TiO2/CoTCPP/ITO电极时,光电流增加了6.9μA(图1d),这可能是TiO2-CoTCPP体系形成的电子-空穴对氧化所致;而TiO2/ITO电极的光电流增加了1.8μA(图1c),这可能是TiO2空穴氧化所致。当有HQ存在时,HQ作为电子供体,将自身的电子转移至激发态的Co TCPP然后迅速注入TiO2导带,最终这种光激发的电子传递到ITO电极,导致了光电流的迅速增加,产生的光电流相对稳定,可以通过开-关按钮控制电流的变化。

3 结论

应用卟啉功能化的TiO2纳米材料在导电玻璃(ITO)上构筑了一种新型光电化学电极检测生物分子HQ,实验结果表明:在+0.3V偏压,4.5W可见光激发下TiO2/CoTCPP复合材料修饰的ITO电极检测出良好的光电流响应信号。这种方法具有低的偏压电势、快速的光电响应特点,因此,在检测化妆品、水质环境中的HQ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上一篇: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下一篇:合同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