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增产

2024-08-18

油井增产(共6篇)

油井增产 篇1

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其开发关系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不仅中国且众多其他国家也把石油资源的合理开采和利用最优化的问题上升为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我国对石油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而我国的很多油田都开始进入了开发的中后期, 面临着产品含水量变高, 原油比例下降, 储集层空隙通道极容易淤塞, 渗透能力快速下降, 产量剧减的情况[1]。在这种情况下, 实现油井的增产则是具有实践意义的, 也是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

1 水力压裂及螯合剂酸化增产

水力压裂是将粘度较高的压裂液以大排量的超过地层吸收能力的方式注入井底, 促使井底的压力提高而压裂地层。带有一定数量支撑剂的压裂液在不断的注入过程中, 裂缝向地层更深处延伸, 在支撑剂的参与下, 地层中油、气的渗流方式被改变, 渗流面积增加且流动阻力减小, 油井的产量便可以实现成倍增加。

酸化改善了井筒周围地层的情况, 在酸化作用下堵塞油、气流通道的矿物沉淀被避开或者溶解, 从而使油气流向井筒。而在油气井钻的深度越来越深时, 井底的温度会随着越来越高, 因而高温下基质酸化技术变得非常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新型的螯合剂的方式可以促进油气井的增产。螯合剂可以延缓反应速度, 其腐蚀速度低, 低毒性, 对健康、环境和安全都有保护的作用[2]。

2 控制支撑剂回流

压裂液将油井压开裂缝后, 将支撑剂注入进裂缝中。随着注入压力的下降, 支撑剂会逐渐留在裂缝里, 从而保持裂缝的张开状态。形成流体流向井筒的通道。而压裂井支撑剂回流是影响产量的一个最常见的问题。支撑剂回流不仅会影响生产, 同时对井下设备也很有损坏甚至会致使油井报废。有调查表明, 我国大部分的油田油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支撑剂回流问题。因而控制支撑剂回流技术, 提高裂缝的导流能力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技术。

3 井下超声技术、高压放电和人工可控震源技术增产

储集层的淤塞是影响油井产油量的重要问题。因而清除这种淤塞是提高产量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近几十年来, 超声波技术、高压放电、人工可控震源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受各产油国欢迎的技术[3]。

井下超声采油技术是将储集层的淤塞利用超声波来进行清理, 进而恢复渗透性, 促进油、气流入井筒的方法。超声波作用下, 液体局部会产生空穴和气泡, 超声波声压增强时, 空穴与气泡就会不断增大, 开始做振动运动。液体局部的负压区也会变大。当声压达到极限值时, 空穴与气泡就会破裂, 储集层的空气、胶体及沙粒等杂物就会被冲走, 达到清洗的目的。这种利用超声波对液体的空化作用来进行储集层清洗的技术其优点是清洗速度快, 且不会对储集层结构造成伤害, 其技术简单, 操作起来也很容易[4]。

高压放电清洗技术利用电火花做震源, 产生激波与弹性波, 从而进行储集层的清洗。其工作原理为:高压放电, 使井下产生高压, 电容充电至32k V时电容器放电, 进而产生火花。在这些作用下, 周围的介质突变为高温高压, 于是产生强大的非线性冲击波。液体中产生的气泡发生爆裂, 强大的破裂所产生的冲力将储集层空隙中的杂物震开, 从而达到清洗的目的。

人工可控震源采油技术是发出低频弹性波, 通过增加储集层孔隙通道横截面积, 改善其渗透性的方法来达到增产的目的。其输出能量远远低于高压放电技术中的冲击波, 对储集层孔隙中的液体不能产生空化作用因而其清洗的效果不明显, 但由于在振动作用下储集层孔隙通道表面上的油质会被震下来并汇成油滴, 因而在提高油井产量上也是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

4 钠棒热能热碱油井技术增产

我国大多数油井目前已进入开采中后期, 其含水量升高, 同时重烃质和无机盐的大量析出使得蜡质及胶质沉积物堵塞产油通道的现象更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钠棒热能热碱油井技术受到了各企业的重视。其工作机理为:在钠棒热能处理工艺的作用下, 金属钠与水反应, 放出大量的气体并生成碱, 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这种热能能够在传导作用下对近井地带的油层加热, 从而使有机物对产油通道的堵塞被解除, 同时原油的黏度也有所降低[5]。而在化学反应中所释放出的气体会进入到更细小而液体不能进入到的孔隙中, 将沉积的杂质冲散从而使其通畅, 进而提高油井产量。钠棒热能热碱技术的优点是其反应物为氢氧化钠与氢气, 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产生的高热量又能起到通畅产油通道的的作用达到增产的目的。高效可行, 节能环保。

5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石油开采问题已经是关系到我国国家安定、国计民生的一个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问题, 甚至是关系着我们国家的繁荣和昌盛的问题。在我国石油开采面临着开采中后期, 石油含油量降低、产量递减的不利形势下, 采用水力压裂及螯合剂酸化技术、控制支撑剂回流技术、井下超声技术、高压放电和人工可控震源技术以及钠棒热能热碱油井技术对原油进行增产是具有极为重要意义的。总而言之, 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 开创新的油井增产措施, 为我国的国防、民生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摘要: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 增加石油产量对我国的经济进一步发展甚至国家的安定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石油开采面临着原油含水量变高、产量递减的不利形势。本文就这一问题阐述了对油井增产的几种创新措施。

关键词:油井,增产措施,高含水期,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应群.石油产量利润化[M].北京:群言出版社, 1999.编

[2]王仪, 李治平, 蒋伟.油井增产措施增油量计算通用模型[J].钻采工艺, 2011, (1)

[3]蒋济成, 张存广.油井增产措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 (14)

[4]王朋珍.油井增产措施多目标优化系统[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0, (2)

[5]王芳.科技创新为油井增产——记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石油工程学院张建国教授[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9, (12)

浅析油井压裂增产技术及创新 篇2

关键词:油井,压裂,增产方法

所谓油田的增产就是指扩大地层孔道或开辟新的通道, 在油田的开采过程中, 油田的增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其中压裂方式受到人们广泛的应用, 一方面能够提高采用的效率, 另一方面还能提高采油量, 因此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创新压裂方法, 提高油井的增产率, 保障增产的稳定性。

1 影响压裂增油的因素

(1) 施工质量增油的效果同材料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施工的过程中要重视材料的选择。设计施工涵盖了裂缝的长度和方向, 必须要符合设计施工的要求。

(2) 注采关系采油增油量同注采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也就是说, 提高增油量是离不开注采关系的完善, 完善注采关系一方面能够提高油井的利用率, 另一方面还能提高油井的使用寿命。

(3) 重复压裂重复压裂会导致油井的产量逐渐下降, 有些施工企业只注重压榨的次数而不注重质量, 导致油井资源的浪费。

(4) 地质因素泄油面积小造成压后油量增多, 不能很好的开发油井, 也提高了油井开发的难度, 另外油井的选取没有选在产油量大的位置, 导致采油出现困难。

2 油井增产途径

(1) 提高监督力度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 石油企业要聘请专业的监管人员对施工进行全过程监督, 以此提高施工的质量, 主要的监督方向包括压裂砂的质量、压裂液的成胶时间、压裂支撑剂的使用量等。监管人员要真正落实跟踪管理和施工监督, 同时要进行详细的记录, 对记录进行分析、总结、评估, 得出能够提高石油产量的最有效的策略。

(2) 优化压裂设计关于油井压裂设计分为多种方案, 在设计时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来优化压裂设计, 从优化压裂方式开始, 例如要优化选择施工管柱、压裂液、支撑剂的选择等。油井的产量同油井的裂缝长度之间没有太大的关系, 经过测得油井的含水率在裂缝变大的初期几乎没有变化。

(3) 优化地质条件要大量搜集压裂井的相关资料, 对资料进行分析, 从中总结出能够使油井产量最大化的压裂措施, 可以设计出很多种方案, 对这些方案进行参数分析, 对能够提高油井产量的压力参数做好记录, 以此提高油井的出油率, 在有限的地质条件下不断优化资源。

3 压裂低效井的控制方法

(1) 岩石厚度。压裂砂岩的厚度和有效厚度的界限同样决定了压裂的效果, 还有地层压力限制。 (2) 压裂井产液、含水界限。首先要对压裂井的各类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对压裂井初期的油量增长情况进行总结;其次要把压裂后增产效果显著的压裂方案进行记录;最后依照记录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以此提高油井增产的优化方案。 (3) 选井选层。对于一些需要反复压裂的油井来讲, 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选井选层, 才能更好的提高油田的利用率以及油井的产油率。依照当前的油井的发展形势来看, 当前压裂的核心工作就是反复压裂, 因此一套科学合理的注采系统就变得异常重要, 同时选井工作也是需要重视起来的。在进行选井选层的过程中, 要尽可能选在分流河道的砂体突出位置, 这时的压裂效果会高于其它位置, 以带状和坨状的压裂砂岩为主, 提高压裂的效果和油井的出油率。

4 油井压裂的增产方法创新

所谓压裂就是通过压力把地层压开, 以此形成垂直或水平的裂缝, 然后通过支撑剂把裂缝支撑起来, 降低流动阻力, 扩大石油流动的通道, 以此实现石油增产的目的。

(1) 高能气体压裂方法创新高能气体压裂方法的工作原理在于通过迅速升压产生的裂缝, 这种裂缝的持久性较长, 不容易闭合, 在出现裂缝时会脱落一些碎屑, 这些碎屑能够自动把裂缝支撑起来。与此同时, 在高温中能够把孔隙中的胶质、沥青质以及蜡质溶解开, 高温还能够使石油的粘度下降。

(2) 水力压裂方法创新水力压裂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流体的渗流状态, 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地层中流体渗流阻力来实现的。水力压裂的工作过程是通过地面高压泵组, 把高粘液体以大于地层吸收力的排量灌入井中, 在井底就会形成较高的压力, 这种压力就会导致地层出现裂缝, 这时注入支撑剂来实现导流的作用, 因此提高油井的出油率。

(3) 酸化压裂方法创新酸化压裂就是不采用支撑剂、而以酸液充当压裂液, 依靠水的作用使地层出现裂缝, 然后注入酸液, 通过酸液在裂缝处进行溶蚀, 进而导致裂缝的表面凹凸不平, 当卸压之后, 裂缝不能紧密的闭合, 以此起到导流的作用, 提高了地层的渗透性。这种方法同水力压裂相比, 工作的原理和最终要实现的目的是一致的, 但是导流性的方法不同, 导流的能力同酸液对地层的溶解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5 结语

面对当前石油资源的紧张形势, 油井增产成为石油企业要解决的一大问题。油井压裂方式效果的好坏同施工因素、技术、地质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因此各个部门要相互配合, 在试验中不断创新压裂技术, 提高油井产量, 保证油井长期高效的使用。

参考文献

[1]陈余平.压裂措施对油井增产贡献的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 (03) :161.

[2]张庆峰.关于对压裂措施与油井增产之间关系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 (02) :110.

压裂在油井增产中的作用 篇3

1 油井低产的原因

1.1 油井 (层) 本身条件差

包括两种情况, 一种是油层物性差、渗透率低, 用通常的完井方法, 不能使油井获得理想的产量;另一种情况是油层压力低, 又无外来能量的补给, 或外来能量的补给满足不了油层的需要。

1.2 因油层堵塞而低产

很多的因素都会产生油层堵塞, 在进行钻井施工中, 由于目的层侵泡时间长, 钻井液性能差, 密度过高等都会产生油层的堵塞。在后期的完井中虽然进行了射孔, 但是射孔后诱喷不及时或者不彻底, 都可能造成油层的堵塞。在油井投产后, 因修井等特殊因素需要进行压井, 也会污染油层, 造成油层的堵塞。

2 压裂对产能的影响

由达西定律理论研究可以知道, 在其他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 油井产量的高低主要与岩石渗透率成正比例关系。压裂就是应用外来的的高压压裂液, 使岩石的内部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形成岩石形成人工裂缝, 并将形成的裂缝用支撑剂支撑, 由此达到增大油层岩石渗透率的目的。在进行压裂的过程中, 由于压裂液的压力比地层本身的压力大很多, 所以会把污染井壁的有害物质推向油层的更深处, 解决了油层堵塞。因此通过对油层进行适当的压裂改造, 可以改善油层的渗透率, 疏通原油向井筒内运移的通道, 达到提高油井产油能力的目的。

3 影响压裂效果的因素

3.1 作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1) 准确的压开压裂层位 (或层段) 是分析压裂效果好坏的基础。如果由于某些原因没有压开设计的压裂层位, 而将其他层位压开, 这就达不到预计的目的, 分析压裂效果就失去了意义。

(2) 正确选择各种压裂施工参数, 压裂施工中形成的裂缝大小主要取决于压裂支撑剂的行踪大小、浓度高低、强度和在裂缝中的具体分布形式。同时形成的裂缝的长度和宽度还与压裂改造中的压裂液粘度、压裂液的排量等因素有关, 特别是压裂液的粘度是及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进行压裂液的选择时, 不仅要求压裂液具有较高的携砂能力, 还要求能够从地层中排出, 并且不能与地层中的液态物质及岩石本身发生化学反应。

对于支撑剂的选取, 要选择直径大、颗粒比较均匀、圆滑度好、表面光洁的物质, 同时在压裂设备允许的情况下, 尽量增加支撑剂的用量, 这对提高压裂效果也很重要。

替挤液的选择关系到施工完毕后井壁处的缝口宽度。替挤量不足, 支撑剂不能全部进入地层, 易造成砂堵、砂卡事故;替挤量过大, 会把支撑剂替入地层深处, 使井壁附近没有支撑剂支撑, 外界压力消除后, 井壁附近裂缝会重新闭合, 进入地层的支撑剂象透镜体似的分布在地层中, 影响压裂效果。

(3) 压裂改造后的油井, 不能进行压井作业, 因此压井作业会对已经形成的裂缝进行封堵, 影响渗透率, 同时也会影响未被改造的油层, 使油井的产量不增反降。

3.2 压裂井 (层) 的选择对压裂效果的影响

压裂层应具备一定的厚度和含油饱和度, 这是取得压裂效果的物质基础。油层由于各种堵塞的影响, 产能降低, 压裂后往往效果较好, 增产倍数大。

由于情况不清, 把水、气层当成油层来压裂;或是选层时不慎重, 在油层压裂时将邻近的水、气层压串, 形成水、气窜;油水同层压裂, 将见水部位压开等几种情况, 压裂后油井的产量都不会增加。

压裂要服务于油田开发, 而不仅仅是起到加速采油的作用, 还要能改善油田的开采效果。所以说压裂井 (层) 的选择对压裂效果的影响很大。

4 压裂的作用

4.1在处于勘探阶段的油田, 对于储层物性比较差、产能比较低、达不到工业开发的油藏, 可以通过压裂对油层进行技术改造, 在取得良好的开采效果的同时, 还能提高对该油藏含油气的评价, 扩大含油气的面积, 增加开采储量。

4.2提高单井的生产能力, 增加油井的产量。通过压裂改造, 可以使受钻井液污染和地层本身物性差的井迅速的投产, 使一些停产井恢复生产能力, 低产井增加产量, 这就极大了提高了单个油井的利用效率。随着压裂工艺的不断完善, 由压裂增油的产量将在油田原油生产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

4.3通过压裂改造, 可以极大的改善渗透率低的油层, 缓解油层之间的矛盾, 大大提升低渗透率油层原油的采出速度, 使各级渗透率油层都能取得很好的开发效果。对于一个储集层非均质性强的油田, 因为各个含油层之间的渗透率存在很大差异, 在进行注水开采过程中, 高渗透率的油层水洗能力强, 层中压力高, 原油采出的程度也就会高, 自然也就会造成含水量上升, 原油产量递减速度快, 难以达到长期的高产、稳产的目的, 而处于中、低渗透率的油层却开采不出原油, 影响整个油井的产量, 通过压裂改造, 可以改善中、低渗透率油层的孔隙度, 达到开采更多原油的目的。

摘要:大庆油田在油井生产过程中, 压裂已经成为油井增产的主要措施, 因此具体分析油井低产的原因, 掌握压裂对产能的影响, 合理的选择层位, 做好油井管理工作, 控制作业过程中影响压裂效果的因素, 将对油井增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压裂,油层堵塞,裂缝,支撑剂,压裂效果

参考文献

油井增产 篇4

一、造成低渗透油藏含水上升的原因

裂缝是造成油井含水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裂缝在油藏注水中可以起到提高油水渗流能力的作用,提高石油的开发效率,但如果对裂缝控制不佳,则会出现油井水淹的情况。一般油田储层的裂缝是自然天生的,如安塞油田长6 油层中,其主要包含直立缝、两条正交缝等天然裂缝。通过对安塞油田的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油井存在天然裂缝。在进行长期注水开发后,会致使油井出现水窜问题,导致油井含水上升。在进行注水开发油田时,如果储层的非均质较强,则会出现不同位置的油井存在见水程度不均的情况。对于低渗透油藏,需要初期改造,即需要根据低渗透储层的特征,进行相应措施的处理,但可能会出现初期参数原因,对该区块的开发出现问题。如在西峰油田BM区块,见水区与未见水区存在加砂强度区别较为明显的问题,根据数据的比对可以发现,见水区加砂加强较高,由于加砂量的增大,直接影响了油井含水上升。对于油田的开采主要是采用注水的方式,辅助油田能量实现对石油的开采。为了使油田能量能够尽快达到要求,一般会采用提前注水的形式进行石油开采,然而在开采过程中,地层能量保持水平会随着注水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注水量持续增加,致使注水沿着微裂缝推进,逐渐使部分油井出现含水上升问题,从而对石油开采效率产生影响。根据对同一油田的不同区块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注水时间越长、提前注水量越多,则也容易出现油井上升问题。

二、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油井增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1. 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的应用

如果低渗透油藏储层部分存在区块裂缝问题、吸水剖面不均、调剖难度大等问题,可以采用注水井深部调皮技术进行改进。深部调剖技术能够阻止后续注入液的水窜问题,并针对吸水剖面不均的问题进行改善,实现驱油效率的提高。一般选择G523-DQ系列弱凝胶体系作为调剖剂,其具有粘壁性好的特点,而且没有固定的形态,将其应用在储层中,可以有效使调驱效果符合要求。2009 年,将G523-DQ系列弱凝胶体系在安塞油田中某注水井中,该注水井具有尖峰状吸水的问题,通过对G523-DQ系列弱凝胶体系的应用,使相对应的油井出现了明显的增油效果,达到了年增油339.69 吨。

2. 裂缝性中高含水油井堵水技术的应用

如果储层中存在大裂缝问题,从而导致油井含水上升,此时可以通过堵水技术,改变水在地层的流动方向,从而达到降水增油的结果。在建井时一般采用超前注水方式,由于存在加砂量过大、注水压力过高等情况,会出现油井水淹问题。此时可以采用油井堵水技术,可以通过改变水在地层的流动方向,使水淹油井依然能够达到原来的产能。另外通过堵水技术的应用,并集合其他驱油剂,扩大减小范围,达到提高产能的目的。目前常见的堵剂主要有弱凝胶G523-DQ堵水剂。

针对老井进行堵水技术的应用,如长庆油田起哄27 口老井在应用该技术后,有效增油3287 吨,因此堵水技术在老井中应用,所起到的效果非常明显。另外堵水技术在新井中应用,其效果也比较好,如在靖安油田中,对7 口井采用堵水技术,日产水均下降,且日产油均上升。新井主要存在压裂加砂量过大,注水压力高等问题,而利用堵水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此问题。

3. 孔渗性中高含水油井堵水压裂技术的应用

如果油井存在孔渗性见水问题,则需要采用堵水压裂技术。针对孔渗性见水问题,应当利用堵剂的方式进行封堵,同时还能够实现对“死油区”的挖掘,以达到增加产能的要求。为了了避免堵水剂对储层造成伤害,在进行堵水剂的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堵水剂。一般主要选择G530-DQ作为堵水剂。该技术在长庆油田中得到了应用,使其日增油0.95 吨。另外,对于堵水剂不能使用的地方,可以采用堵水压裂技术提高产能,堵水压裂技术在靖安油田中进行试验,其在初期便达到日增油1.4 吨,在后期平均日增油为0.81 吨,年累计增油达到498.4 吨。该技术还在长庆油田中得到了使用,其中6 口井累计增油739.5 吨。

4. 裂缝深部暂堵酸化技术的应用

对于非均质性强的低渗透储层,会采用酸化的方式进行改善,但酸化会导致其出现油井含水上升的情况,致使酸化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无法起到增产的目的,针对该情况可以采用暂堵酸化技术。暂堵酸化技术主要是利用缓速酸、暂堵剂等,使酸液体进入储层深部,从而实现酸化的目的,达到提高低渗透层导流能力、解除裂缝壁面堵塞物的作用。该技术在长庆油田中得到了应用,其中5 口井累计增油1062.58 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由于油井含水上升,给油井开发和增产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针对油井含水上升问题可以采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裂缝性中高含水油井堵水技术、裂缝性中高含水油井堵水压裂技术、裂缝深部暂堵酸化技术等进行改善,以达到增油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尉亚民,张立会,张启汉.青海油田低渗透油藏深层举升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J].钻采工艺,2011,02:29-32+114.

[2]杨满平,高超,闫栋栋.特低渗透油藏单井产量递减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长庆油田盘古梁长6油藏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04:68-71+116.

[1]王友净,宋新民,田昌炳.动态裂缝是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中出现的新的开发地质属性[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02:222-228.

钠棒热能热碱油井增产技术的应用 篇5

钠棒热能处理工艺的机理就是利用金属钠与水反应放热、气体和生成碱的特性。反应放出的热量通过径向垂向传导作用加热油层的近井地带, 使其温度大幅度升高, 解除油层的有机物堵塞, 水堵、高界面张力堵等, 也可使原油黏度降低。反应放出的大量高能气体能够进入液体进不去的孔隙, 冲散“架桥”, 破坏毛细管阻力, 解放出油孔隙, 从而提高渗流能力, 提高油井产量, 达到了增产的目的。此外, 由它产生的热碱液还可清除地层污染, 并将其由近井地带排出。

化学公式:2N a+2H2O=2N a O H+H2↑+热量

理论计算, 在标准状态下, 1000克钠与1方水完全反应可产生氢气5.68方, 放出热量1348.5兆焦耳。在绝热条件下, 可使反应液温度上升约160℃。在恒容状态下, 可产生0.46兆帕的压力, 可加快残液的返排速度。

二、室内实验研究

1、钠与水反应的放热生气研究

实验方法:利用温度传感器, 研究钠与水的放热反应, 实验装置见图1。

实验结果:当反应时间70秒后温度达到最高, 为53℃度, 升温速度快, 钠与水反应放热曲线见图2。

2、生气量的测定 (采用排水测气法) :

实验方法:将25毫升清水倒入反应瓶中, 再放入0.25克金属钠在反应瓶中, 这时反应物开始反应, 记录不同时间内反应的温度和排出水的体积。

实验结果:由表1数据可知, 70秒反应结束, 累积排出水14200毫升, 忽略温度, 压力的影响, 排出水量近似等于产气量, 实际1000克钠与水反应可产生气体5.68方。

3、胶质, 沥青质和蜡质的溶解能力

实验方法:在两个150毫升烧杯内分别放入100毫升地层水, 各放置一团稠油砂, 将金属钠放入其中一个烧杯内观察。

实验结果:在放入金属钠的烧杯中的油砂团上的稠油逐渐脱离砂团上浮至液面, 此后油花瞬间分散, 像焰花在空中爆炸, 石英砂沉入底部, 金属丝表面清洁呈亮, 而在地层水中的油砂团毫无任何反应。放入100毫升地层水, 各放置一团稠油砂, 将金属钠放入其中一个烧杯内观察。

三、现场应用

1、温米油田油层污染损害的分析

目前温米油田以多断块、低渗透、弱挥发性油藏类型为主, 物性较差。相比较而言, 红胡区块蜡质、胶质物含量较高。通过调查研究, 我们分析造成温米油田油层污染损害的基本类型有七种:

(1) 油层物性差, 在油井生产过程中, 油层受到原油物性及注入水水质的影响不断被堵塞, 使油层物性进一步恶化。

(2) 蜡质、胶质、沥青质污染。在油田开发中, 由于温米油田特殊地层, 生产压差大, 盐堵、蜡堵较严重, 使高矿化度地层水中的盐微粒大量沉积在炮眼、裂缝及近井地带, 有些含蜡较高的油井, 同样的原因所导致的管壁结蜡也可能造成盐蜡混结的现象。此外, 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也会逐渐在近井地带沉积, 造成油层的堵塞 (表2) 。

(3) 由于温米油田地层压力高, 大多数井在钻井、修井等作业过程中都要压井。压井过程中大多数入井液为比重较大的化合物, 这些入井液都会对油层造成严重的伤害。

(4) 温米油田因其低渗性、大多数井投产后都经过压裂改造, 压裂液都采用高分子聚合物配制, 这些粘稠的入井液一旦水解不彻底, 将对油层压开裂缝的缝道造成严重的伤害。

(5) 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 由于水中细菌的存在和繁殖, 造成对油层的堵塞。另外硫酸盐还原菌引起对钢材的腐蚀, 产生硫化亚铁, 进入油层产生堵塞。

(6) 油水井在调剖、堵水施工中所应用的聚合物, 在封堵大孔道和高渗透层的同时, 往往又污染了中低渗透层。

(7) 由于油田开发的需要, 大多数油、水井进行过酸化解堵。酸化时由于残酸排泄不彻底及酸液与地层中的Ca2+、F e2+等物质结合生成CaF2、F e S及硅酸盐不溶物, 造成酸化解堵的二次污染。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造成油层被污染堵塞、产量下降、效率降低, 严重的会造成低产, 甚至停产, 从而必须采取增产措施。无论是哪一类损害, 只有真正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才能有效地避免或减少油层的污染损害, 提高解堵工艺技术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2、选井原则

(1) 主要有胶质沥青质和石蜡等有机物沉积的油层近井地带, 目前产量比初始或潜在产油有较大降低或降至零的油井和地层压力较高的油井。

(2) 产量较低, 含水较低, 地层能量不足的油井。

(3) 高产油井自然递减太快造成油井产能下降的油井。

3、现场实施

利用钠棒热能热碱油井增产处理新工艺在温米油田对红胡205、红胡31两口欠产油井进行了现场试验。一次施工成功率100%, 有效率100%, 安全率100%, 事故率为零。与施工前相比, 在生产制度不变情况下, 单井产量明显增大。

4、单井分析

红胡205

(1) 试验井参数 (表4)

(2) 效果分析

现场施工试验后, 红胡205日产液量由原来的1.8吨上升到4.5吨, 日均增液2.7吨。日产油量由原来的1.3吨上升到3.8吨, 日均增油2.5吨。

红胡31

(1) 试验井参数 (表5)

(2) 效果分析

现场施工试验后, 红胡205日产液量由原来的0.7吨上升到6.7吨, 日均增液6吨。日产油量由原来的0.51吨上升到2.8吨, 日均增油2.29吨。

四、结论

1、钠棒热能热碱油井增产技术可以解除油井近井地带的堵塞, 恢复并扩大油流通道, 提高油层的渗透导油能力, 达到了增产的目的。

2、钠棒热能热碱油井增产技术安全环保。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 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不伤害地层。钠棒表面包覆铝膜, 热反应完全处于人控状态, 且在井筒深部进行, 不会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任何伤害。

3、钠棒热能热碱油井增产技术研究思路新颖。利用金属钠与主要是水的井液反应放热和生成碱的特性来达到解堵的目的。施工采取机械方式进行, 可选层解堵, 该技术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具有推广价值。

五、建议

1、钠棒热能热碱油井增产技术目前仅用于油井解堵, 应进一步完善技术, 尽快用于水井解堵。

2、稠油由于粘度大, 而且其粘度随温度变化敏感, 温度越高, 粘度越低, 利用钠棒热能热碱油技术可使井底温度增高, 有利于稠油降粘, 可将该技术用于稠油增产。

摘要:温米油田已进入了中高含水期, 由于地层中油水及能量的重新分布, 使生产条件不断变化, 造成原油及产出水中的重烃质和无机盐类析出沉淀堵塞地层。在生产过程中, 由于受到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造成蜡质、胶质、沥青质在近井地带沉积, 形成有机堵塞, 并为无机垢的聚结提供了载体, 导致油流通道的堵塞。另外, 各种增产措施作业中, 常常因入井液进入地层, 使近井地带产生了乳化带, 也会影响油水井的正常生产。为实施增产措施, 温米油田在红胡区块进行了油井增产新工艺技术——钠棒热能热碱油井增产技术的现场施工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增油效果明显, 该工艺具有较好的增油效果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钠棒,增产,温米油田

参考文献

[1]杨兵初.大学物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8月

[2]最新石油开发高效增产增注新工艺新技术应用手册.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年月

[3]梁文杰.石油化学.石油大学出版社

油井增产 篇6

1 增油量计算方法上的问题

油井增产措施效果的统计和计算, 是各个效益分析和效果评价的基础, 但是现在矿产中所用到的计算方法, 却都存在了一些问题:

1) 对于措施效果, 当前普遍都仅是统计了当年的增油量, 这样的话也就忽略了跨年的有效增油量, 这样也就导致了总的统计计算不够准确, 那么在对油井增产措施做决策的时候, 就不能提供有效的依据。其实只有对所有的增油量进行准确计算, 才能真正的反映出油井增产措施的应有效果。

2) 在计算油井增产措施增油量时, 没有考虑在实施此措施前的产量递减, 这样也就不能让两者形成前后对比, 不能清楚的看出实行油井增产措施到底有着多大的作用。

3) 如果之前措施仍旧有效, 那么在对新的措施效果进行计算时, 普遍的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 强行的终止前次措施的效果统计, 忽略前次措施的增产效果计算;二是, 按照头次的措施基准实行计算, 之后再把后面的措施效果, 加在头次的措施效果里, 最后就效果统计的措施类别忽略不算。

4) 截止统计的时候, 如仍然有效井, 那也就表明了其增产潜力也一并被忽略了。现在普遍对措施效果分析的文献里, 都考虑到了在措施前的递减, 但是却都没有提供出有效的计算方法。

2 统计计算通用模型

1) 基于油井增产措施增油量的概念, 其措施增油量=油井增产措施实行后的实际产量-没有进行措施而产生的可能产量, 就是:

在上面的公式里, qq′是假定值, 通常对其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是假定它按照自然递增的规律渐渐降低;二是假定它的衡定不变, 一直控制在措施之前的产量水平。

2) 在后续的措施进行时, 如果之前的措施失效, 那么也就不用考虑效果叠加这个问题;在矿产上还经常会出现, 头次的措施还没有全部失效, 但是却又实行了新的技术, 对此问题, 为保证可以有效、合理的评断每一次的措施效果, 就要对叠加的效果进行劈分。

3) 在对同一个井, 但是措施效果叠加进行计算时, 可以这样:先假设不进行第二次措施, 那么油井在按照第一次措施进行后, 产量的变化是自然递减的, 那么就可以用这个自然递减线, 把效果叠加的产量进行劈分, 这样的话, 就能对第二次措施效果进行准确计算了。

3 统计计算通用模型的实际应用

要根据所在矿产的实际状况, 来运用上述的计算模型, 并且合理的选择, 开发出与之对应的计算软件。本次用措施效果计算软件对某个油田的增油量进行计算, 并且按照其矿产的标准, 制出了报表以做对比分析。

如下表1所示, 在做统计计算时:1) 没有考虑到实施措施前的递减;2) 此次的效果, 仅是统计了本年的效果;3) 在进行提液之前, 别的措施都还有效, 但是不单独的去统计提液的效果, 其提液效果则放在了头次的措施效果内;4) 在补层以后, 效果比较明显的时候, 则进行了压裂施工、酸化施工, 而酸化压裂施工效果, 是在补层效果里进行统计的。

接着按照了前面提到的计算方法, 得出了结果 (见表2) , 和矿产统计的结果相比:1) 这个油田的单井, 平均自然递减率是在16%左右, 其本年所累计的增油和当年所累积的有效期都是在增加的, 因为本年的累计就增加了22%多;2) 对同井的前后措施效果叠加, 进行分解的时候, 我们可以看出提液、压裂和酸化, 其有效措施的井次都在慢慢的增多;3) 由于有效计算关系到了跨年, 那么所有的有效期也就增加了50%左右。从本次的结果中我们能看出, 新的计算方法能真实反映出每一项的措施运用效果, 如此也就方便了对每个单项措施, 进行更准确的评价。

4 总结

现在矿产所通用的措施计算方法, 都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所以我们要基于油井增产措施增油量的基本概念, 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计算, 这样报表数据才能更具有真实性, 从而才能客观、实际的反应出油量的增减情况, 对此, 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陈琼瑶, 谢丛姣, 黎锡瑜, 龙卫江, 李远光.双河油田核三段Ⅶ油组措施增油规律研究.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9.

[2]别爱芳, 冀光, 张向阳, 冯明生, 曲德斌.产量构成法中措施产量劈分及预测的两种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上一篇:金融服务模式下一篇:个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