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4-09-25

论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通用8篇)

论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1

论我国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当前依法行政中存在着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以及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当前学术界和实践工作者面临的共同课题。本文力图通过对我国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视角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几项对策。

【关键词】:依法行政,依法治国,问题,对策

众所周知,实现法治国家是我们当前的目标,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然而,依法行政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确立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明确了今后十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基本原则和要求以及主要任务和措施,对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然而要使我国真正走向法治,实现依法行政,就要充分重视目前我国依法行政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就当前我国依法行政中存在的某些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此做些探索性思考。

一、依法行政的内涵

什么是依法行政?概括起来讲,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行使行政权力,并对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在现代社会,依法行政之“法”不仅包括法律规范,还包括法律的一般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目的。依法行政最早是由资产阶级提出并在资产阶级国家付诸实践的。由于各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法治传统的区别,各国在称谓上有所差别,英国称为“法治”或“依法行政”,美国将依法行政包含在“法治原则”之内。

依法行政的内容在各国也存在较大差异。英国的依法行政包括越权无效原则和自然公正原则。前者是指实体上越权的行为一律无效,但程序上的越权行为其效力不能一概而论,应对照具体成文法规定。后者是指任何政府或个人在行使权力可能使别人

受不利影响时,必须听取对方的意见,每个人都有为自己辩护和防卫的权利,也可以避免偏私,“不能自己做自己的法官”。美国的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包括基本权利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基本权利原则是指政府和个人都必须服从法律,但这种法律必须旨在保护而不是摧残人类固有的基本权利。正当权力原则是指法律的实施必须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进行。

在我国,依法行政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在20世纪80年末提出依法行政的原则决不是偶然的,这是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依法行政作为一种治理国家的方式,是政府运作方式的伟大变革。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文件及其他有关文件明确提出了“依法行政”的概念,*****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郑重提出:“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法行政就是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法律是行政机关据以活动和人们对该活动进行评判的标准,而法律必须是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行政机关必须本着宪法、法律和现行政策的精神,勤政、廉政,为人民多办实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发挥行政机关的职能作用,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我国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法治已经不是一个“要不要”实现的问题了,而应是强调如何实现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依法行政从总体上来看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进步,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转折点,依法行政也还是处于起步阶段,行政的法治化还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就现实情况而言,无论在立法层面上、执行层面上,还是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都存在不少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改进、提高、创新。

(一)立法层面上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立法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的行政立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现行行政立法中立法无序、缺位以及所立之法缺陷较大。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行政法规和政府规章是比较完备的,但是由于我国行政立法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立法的价值取向有偏差,行政立法偏向于行政权,把立法当作谋求有效管理的手段,行政机关所立之法规,有的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相互重叠,甚至出现了行政机关超越自己的立法权限进行立法的现象,造成我国行政立法中政府管理公民的法过多,而监督政府权力的法过少,容易造成少数行政执法人员毫无顾及的行使行政权,促使行政权力的滥用。如《行政许可法》实施之前,各种各样的行政许可散见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中,一些地方,甚至乡镇都立出各种名目的“行政许可”,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不规范,一讲行政管理就是行政审批。

第二,行政立法质量不高,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差。行政立法行为不规范,授权主体和对象、授权法名称和效力混乱不清,法律、法规、规章之间缺乏协调统一,使行政执法难以适从。有些规定过于原则、过于粗糙,缺乏可操作性,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如环保局提出《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7条的立法空间过大,国务院又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执法难度较大。这种片面追求立法数量的做法,表面上似乎成绩可观,实则乃立法之大忌。

第三,行政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度不高。行政立法缺乏民主性和公开性,没有很好的建立立法民主的参与机制,没有在法律出台之前走草案公布、广泛征询意见和听取意见等一系列民主程序,行政立法规范不能够及时、准确、经济地为公众所了解,没有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诚信。

第四,行政立法中存在“部门利益”倾向。某些行政部门利用其掌握的国家立法资源,在协助国家制定有关法规草案时,在法规中不适当地强调本部门的权力和利益,力图通过立法来维护、巩固和扩大本部门的各种职权。同时尽可能地减轻和弱化本部门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概括起来就是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法规化。这不仅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使得所立之法与社会主义法治之“良法”要求相背离,而且损伤人民对建立“法治政府”的信心,最终变为侵犯人民利益的手段。

(二)执行层面上的问题

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最主要的职能,行政执法效率的高低以及在执法中是否公正、廉洁,直接关系政府的威望。近年来的行政诉讼中,有的地方县一级行政机关的败诉

率达40%,有的地方乡镇政府的败诉率达70%。这说明,我国行政执法存在不少问题,依法行政水平不高。目前我国行政执法中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行政执法体制不顺,职权交叉、职责不明、职能分散、越权行政。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这段话切中时弊,抓住了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体制还很不完善。

(1)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现象还存在。如城市建设部门既管理城市建设,又自己搞城市建设,并进行自我质量监督。

(2)职权划分存在不合理现象。如社会噪声依据现行法律规定应由公安机关处理,但是公安机关由于管辖的事务繁多,有许多涉及社会治安重要问题需要处理,对尚未构成威胁社会安全的社会噪声无暇控制,群众投诉到环保局,环保局却因为缺少法律授权而无法管理。

(3)行政机关的设置、职能配置不科学,多头管理,责任不清。如在省一级区域,负责食品安全的部门有工商部门、质监部门、卫生部门、农业部门、林业部门等。各地最近相继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各级政府专门从事食品安全的“抓手”组织协调和依法对重大食品安全调查处理。细细算来有近10个部门可以管理食品安全,因此,一些执法部门画地为牢的做法得到了默许,以为可以简化执法,有利于监管,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隐患重重的选择,长此以往势必会损害政府机关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望。

第二,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对严格执法带来不利影响。部分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在观念和习惯上依然深深地打着“人治”、“权大于一切”的烙印,这些旧意识、旧观念成了一些行政执法人员滥用职权的思想渊源。少数行政执法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岗位培训,不熟悉机关的法律法规,对本职工作一知半解,缺乏责任心,在执法中常常出现错裁错判的现象,有的执法人员政治素质较差,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泛滥,出现了执法不公甚至徇私枉法、贪赃枉法等问题。以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为例,尽管国家颁布了《产品质量法》、《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虽然有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的打击行动,但假冒伪劣商品仍在猖獗地涌入市场,其要害是没有依法行政,执法缺乏力度。

第三,行政权力的行使缺乏有力的制约和监督。我国行政执法监督的类型很多,有立法监督、司法监督、党的监督、行政机关自身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但效果不大,关键在于监督查处的力度不够和没有制度化、经常化。如《浙江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条例》颁布后,仍有一些市县没有设立专门的行政执法监督机构,由于片面的追求经济指标,负责的领导也没有重视,即使成立了也基本上形同虚设,没有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政务公开,把行政操作的规则、方式、手续、时限、法律责任公布于众,让人民群众知道如何监督行政。现在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等行政程序法虽颁布实施了,但因宣传力度小,知晓程度低,当人民群众遇到故意增加审批手续,额外收费,拖延批准时限,附加制裁等侵害自己自由和权利的行政行为时,还不知道这是违法行政在侵害自己。

(三)思想观念层面上的问题

现实中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观念和法治的要求是不适应的,甚至一些观念严重阻碍了依法行政观念的根植和依法行政方略的实施。实现依法行政在观念和思想上的障碍主要有:

第一,人治观念。一些地方的少数领导干部由于受封建特权思想和计划经济思维方式的影响,长官意志比较严重,依法行政的自觉性还不高,甚至还存在“权大于法、权重于法”的错误观念,从而无视法律的规定,处理或解决问题往往忽视法律的严肃性,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滥用职权。如在征用土地的问题上,置法律、法规于不顾,随便批条子,动辄开口子,结果出现了乱占滥用土地现象,破坏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更有习惯于按个人的意志行事,忽视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行使行政权力的主要特点是命令和服从,无论这些行政行为是否合法,都按个人的意志去执行,如某一行政执法部门依据已过时的红头文件进行处罚,当事人不服提出行政诉讼,结果执法机关败诉,给国家造成了损失。

第二,法律工具主义观念。“传统的法律治民不治官”的观念仍在现行法律规范中有所体现,扭曲了法律的公正性,将法律视为一种人治的工具。如在执法实践中,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对凡能带来部门利益的条款都能积极地宣传、积极地执行,反之就消极,执行迟缓或根本不执行,这种以自己利益决定对法律法规的实惠主义态度,严重破坏了执法机关公正、廉明的形象,使依法治国方略难以落到实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扭曲。

三、解决依法行政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当前,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已经提上了党和国家重要的议事日程。依法行政中现实存在的问题不仅严重损害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而且阻碍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长此下去将会使改革开放的成果付诸东流,这是一个普遍性的严重问题。要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必须推进依法行政。为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需从根本上解决现实中依法行政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加强行政立法工作,完善行政法律体系,为依法行政奠定坚实基础。依法行政,只有有法可依,且所依之法是合法的,才能保证依此法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公正、合法的;只有所依之法是健全的,才能保证对社会各方面的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为此,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依法立法。政府立法要以宪法为依据,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立法本身也应按一定有序的规则进行,立法者自身也必须受到法律的拘束,而不能随意立法、滥立法。必须依据法定权限,遵循法定程序立法,不得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立法。要明确立法主体、划清立法权限、规范和完备立法程序,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法定职权范围、依照法定的程序立法,彻底根治不依法立法,杜绝“立法上的不法”。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的正式实施,完善了我国行政立法体制,也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总之一定要从源头上、制度上解决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加快立法步伐,提高立法质量。我国当前在某些领域仍然存在无法可依或者有法难依的状况。对行政立法上存在的空白之处,要在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尽快地加以制定,成熟一部制定一部,以填补其空白。如北京市计划今年出台食品安全的地方性法规,其内容包括建立突发事件的监测体系,事故救援和处理的应急预案和紧急状态下对食品的限制和召回,建立食品安全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其中建立食品安全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将是此次立法的主要内容。法律、法规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质量。首先要提高立法者素质,其次要防止立法中渗入局部利益和部门利益而影响到法律的普遍性、公正性、全局性,最后在制定新法的同时及时废止、修改或补充旧法。

第三,提高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加强法律的可操作性。行政立法民主化的标志是行政立法参与的普遍性,人民利益是最高的法律,法律应该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人民利益的保护工具。立法为了人民,必须依靠人民,坚持群众路线,实行立法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三者结合,建立健全专家咨询论证制度、立法征求意见制度,广泛听取意见,特别是要重视人民群众意见,集思广益,多谋善断。法律应该和社会现实生活相适应,要具有科学性,才能提高法律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第四,健全各种制度,防止和克服行政立法中“部门利益”倾向。首先,建立“立法回避”制度。行政立法“部门利益”倾向与行政部门直接参与涉及该部门利益的法律草案的起草与制定有关,这种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的角色,使得一些法律法规带有部门利益色彩。其次,建立立法公开制度。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一些涉及公民利益的重要法律公布全民讨论,这是立法民主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如果媒体可以公开报道立法机关讨论法规的情况,举行面对公众的听证会,公民通过传媒,发表对正在讨论的法案的各种意见等。最后,建立采纳意见情况的说明制度。例如过去如果某个立法草案实行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对最终征集上来的意见是否采纳,是不需要对公众做出解释的。但以后,行政机关需要向公众说明都征集上来了哪些意见,为什么采纳了其中的一些意见而没有采纳另一些意见,需要一一说明。

(二)立法不易,执法更难。法律不只是起象征和观赏作用,它必须对社会关系起到调整作用,法律贵在执行。有法不依,等于无法,甚至比无法的影响还要坏,因为它破坏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尊严和权威。在执法方面主要应做到:

第一,理顺行政执法体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积极探索新机制。首先,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将行政执法部门直接经营管理的企业从政府分离出去,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定位,深化机构改革,划清部门之间的职能权限。《行政许可法》的颁布也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表明我国政府正在从审批型、管制型政府向管理型、服务型政府转变。其次,要调整行政执法机构及其职能,逐步解决执法职责不清,职能交叉等问题。对执法职能交叉的部门进行清理,依法将交叉的职能进行界定、划分,明确各自的法定职权范围,并规定严禁越权乱作为和失职不作为,避免使行政相对人无所适从或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利益造成损害。根据《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适当下移执法重心”的规定,将法律、法规、规章对层次管理规定不明确的执法事项,对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生产直接相关的行政执法活动,主要由市、县两级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较好地克服了过去那种有利的事上下争着管,无利的事上下都不管的现象。再次,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责任制度。无论是出于好意还是一时疏忽,只要造成决策失误,决策人就要受到追究。行政决策的错误可能要比贪污更可怕,如兴建一个并不急需的工程;对某一事业投资过多或者过少;保护一个不需要再保护的工业等,这些问题所造成的损失,显然比小贪污犯所造成的损失大得多。

第二,提高执法者素质,建设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努力提高执法水平。两千多年前,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有句明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要狠抓执法队伍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统一思想认识,进行执法人员的思想、法律政策和职业道德教育,开展业务技术轮训,任职前要进行法律知识考试,对考试不合格,不具备执法资格的人员作待岗、转岗处理;政治业务素质差,有严重违法乱纪行为的执法人员,一律调离原岗位。通过上述几方面努力,将增加行政执法人员的危机感、责任感,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为提高执法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行政行为监督。依法行政的关键是监督,要注意解决行政监督工作中存在的“失之于软、失之于宽、流于形式”问题。现在执法问题不理想,权力和金钱交换的问题屡禁不止,监督不力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要进一步提高对法律监督制度的认识,充分认识没有严格的法律监督的权力,最终将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要进行体制改革,完善监督程序。把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国家行政机关内部自我监督,改革为以国家权力机关为核心的外部法律监督体系,确立国家权力机关在法律监督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将行政内部监督机关改为直接向国家权力机关负责。拓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行为实施监督的渠道,完善监督机制,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监督创造条件。

(三)实行依法行政必须大力培养和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重点是抓好各级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建设。

第一,摒弃人治思想,树立法治观念。法治和人治是相对立的。人治的观念是法治观念最大的障碍。当前要树立法治观念,必须向党政机关公务员灌输区别于人治的法治观念,确立宪法、法律至上观念。那种依领导人、少数人的意志行事,政府不受

法律约束的观念都应该予以否定,各机关、各部门、各政党都必须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活动,各级政府都必须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和社会事务。宪法和法律至上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法治的最高体现,离开宪法和法律这一基础,任何的依法行政只是一句空话。因此,“培养从官到民都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捍卫宪法和法律、自觉抵制各种违法行为的良好风尚,才是根本性的工作。”

第二,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实现依法行政,关键在领导。首先,要求各级行政机关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带头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不断增强法律观念,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要有“有权就有责”的意识。领导干部特别是省部级干部居于重要岗位,严格依法行政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力保证,做出决策、处理问题都必须依法进行,不能只是监管他人,更重要的是依法约束自己,依法履行义务。其次,要将依法行政观念切实付诸行动。要以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契机,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和服务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坚决克服“官本位”思想,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切实坚持执政为民,执法为民的服务理念,把政府的各项行政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

参考文献:

[1]曹康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辅导读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2]傅思明,《中国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3]刘瀚,《依法行政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4]姚锐敏,《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薛刚凌、张国平,《依法行政与行政体制改革》,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63-68页 [6]林广华,《论依法行政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第49-52页

[7]华建敏,《认真贯彻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第5-11页

[8]《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4第16号第24-30页

论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2

一. 高校“依法治教”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 随着国家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 改善教育教学硬件条件, 提高教职工待遇, 缩小城乡间差距都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 然而制度的变革必须依靠法律的护航, 依法治教这一理念便应运而生, 制定反映教育规律的法律, 通过法律规范教育过程中各方权利义务关系, 理顺相关管理职能部门权力运作界限便尤为重要。近年来, 由于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以及公民个体法律意识增强, 高校管理中法律纠纷呈迅速上升趋势。从98年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原告胜诉开始, 高等学校不断地被推上被告席。“高等教育领域里的法律纠纷愈多, 一方面表现了社会的进步和我国的法治进程, 显示了权利意识和法治理念正在深入高等教育领域;另一方面, 它也一定程度地表现出了我国法治的不成熟以及在高校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反映了学校管理关系和教育法律秩序的欠规范以及现行教育法制的缺陷”[3]。

(一) 约束学校管理权力的法律缺位, 导致学校权力的滥用

孟德斯鸠曾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4]正如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所说“权力产生腐败, 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 一切公权力都应该受到法律的监督。首先, 高校拥有的管理权力应有明确的授权。高校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职权、职权范围和运作程序进行, 以防止权力的滥用。如今, 对公民受教育权影响最大的退学权应该由谁来规范, 高校能不能自己设定退学权, 法律还没有规定。针对退学权是否应当遵循和适用法律保留原则, 有学者认为, “高校不能自行设定退学权, 即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没有先行规定的情况下, 高校不能自行规定退学的条件、范围、种类”。[5]“权利限制首先应该坚持正当性、不贬损性和最低性原则, 而不应实质性地损害或剥夺权利本身”[6]。所以, 立法应该明确学校应承担的法律义务及享有的权力及其限制。高校在依法行使“学生入学决定权”、“学生学籍处分权”等有关学生受教育权的获得或丧失的权力时, 应适用“法律保留”原则, 这个问题的实质即凡是有关限制甚至剥夺公民受教育权的立法权, 不应该属于学校, 只有这样才能够落实宪法赋予公民的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项权利。

(二) 高校行政管理行为不遵守正当程序原则, 致法治理念落空

在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一案中, 学校以田永考试作弊为由对之作出退学处理决定, 原告认为学校除了编印和签发的“期末考试工作简报”、“学生学籍变动通知单”外, 并未给其实际办理退学手续。并且在此后的两年中, 原告仍然以一名正常学生的身份继续参加学校安排的各种活动, 使用学校的各项设施。学校依然为田永正常注册、发放津贴、安排培养环节直至最后修满学分、完成毕业设计并通过论文答辩等事实, “均证明按退学处理的决定在法律上从未发生过应有的效力”。然而临近毕业, 学校有关部门通知原告所在的系, 因对原告已作退学处理, 故不能颁发毕业证、学位证, 不能办理正常的毕业派遣手续。[7]法院认为, 被告人北京科技大学在对原告田永作出退学处理之前, 应给予其听证或是提出申辩意见的机会, 而后将处理决定直接向被处理人宣布、送达, 只有严格遵照正当程序作出的行政行为才是没有瑕疵的行为, 也只有没有瑕疵的行政行为才能保证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 法院判决被告败诉。美国的程序法学派认为, “把程序制度化, 就是法律”[8]。这也是对美国宪法中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的拓展, 没有正当程序, 受教育者在学校中的“机会平等”就难以实现, 其合法的“请求权”、正当的“选择权”、合理的“知情权”就难以得到保障和维护。没有正当程序, 不仅难以在管理工作过程中实现公开和公平, 而且“事后救济权”也得不到保障, 从而也就谈不上对人的公正。“根据正当程序要求, 在学生因其不轨行为而被公立学校开除以前, 必须给其通知和受审训 (即听证) 的机会……法院一致确认, 正当程序条款适用于公立学校做出的开除学生的决定。”[9]学校依法行使自主管理权对违规学生作出处罚时, 是否具有符合法治精神的严格程序, 诸如原告的申诉权、学生管理部门的调查程序、专门委员会听证并作出处罚建议的程序、被告的辩解和申诉程序、作出决定的程序和实施处罚的程序等等, 是学校管理是否遵循法治原则的重要体现。

(三) 高校内部管理规定漠视学生合法权利

高校制度建设是高校依法治校的基本路径。“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 是学校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 是学校民主化、法制化管理的前提。”[10]我国《高等教育法》第41条赋予高校校长的第一项职权就是制定具体规章制度, 使高校能够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的前提下, 依法有效的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 高校应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 修订学校原有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既要继承和巩固过去行之有效的办法, 保证学生管理制度具有相对的连续性、稳定性和一致性, 也要为今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充分保障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 真正体现法律的权威性。因此, 高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要尽可能做到管理依据合法化、管理程序正当化、管理行为规范化。但是, 现实中很多高校的内部管理规定都不符合法律法规相关规定, 例如学校规定学生毕业时未完清欠缴的费用将不予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 然而事实上颁证行为与欠费行为是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 颁证行为所涉及的是行政行为中的行政许可关系问题, 只要达到许可的条件和资质就可以依申请获得证书, 而欠费行为涉及的则是民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问题, 分别受不同的法律规范调整, 二者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 学校将此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联系在一起, 明显违背法治理念。

还有在大多数高校存在的非常典型的现象, 学校保卫部门对作弊未遂的学生进行强制搜身, 并以搜出的作弊工具作为认定学生违纪的主要依据, 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这里的问题是学校保卫处有无权力对学生强制搜身?学校保卫处是学校内部治安保卫机构, 其主要职能是根据公安机关的委托依法行使对学校内部治安事务的保卫工作, 但不具有法律授予的行政强制权, 特别是对人身的强制权, 对学生强制搜身已超越了其职权范围, 违反了法律规定的正当程序。对学生隐私权、知情权的保护也是现实中的一个盲点, 比如学生考试成绩未经允许能否公开, 学校作出影响学生利益的处理决定当事人是否有陈述申辩等等。

(四) 教育相关权利法律救济机制不完善, 申诉制度亟需重建

虽然宪法规定了公民的申诉权, 《教育法》又将其具体化, 确立了学生申诉制度, 这是对受教育权利程序方面的一个重要保障措施。但是整体来看, 我国对受教育权利的程序保障还非常薄弱, 以至于现实生活中受教育权利受损而得不到法律救济的现象屡屡出现。英国法学家韦德曾指出, “权利依赖救济”[11]。无救济就无权利, 救济对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监督学校依法行使职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 必须完善相关救济制度。

我国《教育法》第42条规定了学生的申诉权, 是学生申诉的主要依据。然而, 《教育法》只是提出了学生申诉制度的建立必要与可能, 并未就其具体问题, 如学生申诉的范围、内容、程序等作出明确详细的规定, 完善的学生申诉制度的建立尚需有明确的法规或规章予以规定。2005年教育部修改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出台, 对申诉制度作出了一些规定, 例如规定了受理申诉的组织, 申诉的范围, 申诉时效等, 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对学生申诉制度作出更加具体而详尽的规定。新规第六十条规定, 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 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但是, 该规定只是从原则上规定了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 以及该机构构成人员类型。规定的过于宽泛, 为高校自由裁量留下了过于广阔的自主空间。申诉处理委员会要公正的行使职能, 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这也是制度真正发挥作用的前提, 否则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可能会流于形式, 成为学校用来‘做秀’的机构。”[12]

二. 解决高校“依法治教”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 树立依法治校理念, 为高校注入法治精神和权利意识

目前, 集中在高校的法律纠纷, 更多的是由高校管理工作者缺乏法治观念引起的。高校管理工作的价值导向, 过去主要是着眼于有效地规范和维护正常的学校教育秩序, 而对于如何“维护人的权益”重视不够。因为, 法的价值主体是人而不是物, 法的核心是权利。维护以受教育权为核心的受教育权益, 应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所谓受教育权, 是指受教育主体公平、公正地普遍享有各种类型和各种形式教育的权利”[13]。随着社会的发展, 一个人受教育权的实现程度, 对其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受教育权已成为当代人权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在依法行使自主管理权的过程中, 不能不研究行使权力的结果与设置这些权力的目的或初衷是否一致。在考虑公共利益和管理效率的时候, 不能缺少法治意识和“维护人的合法权益”的理念。衡量高校管理工作好坏与成败的标准, 已不仅仅是管理效率的高低, 同时还要看其能否实现对人的正当权益的维护和保障。保障和维护正当的个体权利, 是现代法治精神的核心内容。管理工作应充分体现尊重人权的理性精神, 美国当代著名法理学家罗纳德·德沃金指出:“如果政府不给予法律获得尊重的权利, 它就不能够重建人们对于法律的尊重。如果政府忽视法律同野蛮的命令的区别, 它也不能够重建人们对于法律的尊重。如果政府不认真地对待权利, 那么他也不能够认真地对待法律。”[14]大学管理工作, 不仅应使学生的正当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 还应有利于学生法律意识和内在法治信仰的养成, 大学的管理文化应该是一种充分尊重权利的文化。

(二)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高校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 必须树立和体现法治精神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 必须高扬教育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必须服务于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以人为本, 转变管理理念。在新形势下, 高等学校必须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到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不应该是一种简单的管教与被管教、管理与服从的关系, 而应该是一种相互平等的“教”与“学”的关系。高等学校的教育制度设计、管理、改革等各个教育相关环节, 应该围绕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尊重学生人格展开。

(三) 完善教育立法, 约束规制学校权力的行使, 规范限制学校自由裁量权

为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法治要求对学校权力的约束和控制。对学校管理的立法控制, 是指在学校管理权力的设定阶段, 对学校行政中的自由裁量权——自主管理权力的合理性进行规则性控制, 明确权力安排并设定权力界限, 对涉及基本社会关系和公民基本权利的事项, 明确法律保留的行政基本原则。高校在依法行使自主管理权的过程中, 对于如招生不录取、退学、开除学籍这种使受教育者丧失受教育机会的重要事项, 其基本原则应由立法机关通过法律来规定。实质就是高校作出关系学生受教育权的获得或丧失的决定所依据的必须是法律的规定, 使用“法律保留”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社会公正。

学校是一个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主要目的的组织机构, 为了使其积极主动地完成教育目标, 法律需要赋予它相当多的自由裁量权, 即学校对很多事务享有自由判断并作出决定的权力。学校在制定有关规章制度时, 可以根据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判断作出规定。高校依法享有自主管理权, 并不意味着该项“自由裁量权”行使的当然合理。所以, 监督和制约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无约束的自由裁量权的整个概念是不适宜于为公共利益而使用权力和拥有权力的公共权力机关的”[15]。正如韦德所说, “法治所要求的并不是消除广泛的自由裁量权, 而是法律应当能够控制它的行使”, “法治的实质是防止滥用自由裁量权的一整套规则”[16]。高等学校有权制定校规, 但这种权力必须受到一定的限制, 否则就会侵害到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对高等学校制定校规的限制, 主要体现在实体内容与制定程序两个方面。首先, 作为一项法定义务, 高等学校制定校规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即法律优先原则, 是指行政应受制于既存法律的约束, 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与法律相抵触的行政行为原则上是可以撤销和诉讼的。[17]其次, 在制定程序上, 参照一般规范性文件的制定, 应当经过起草、审批和发布几个相互衔接的阶段。制定校规的过程应该最大限度体现民主, 扩大教职工学生群体的主动性、参与性。因为校规与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 教学教育活动密切相关, 只有经过这些程序制定出来的校规才能得到很好的遵守和实行。

(四) 畅通救济途径, 重建申诉制度

学生申诉制度是由我国《教育法》所确立的一项法定救济制度, 它应当而且可以成为保护学生受教育权利的一条重要救济渠道。但是这项制度还很不完善, 急需在立法上将学生申诉制度予以规范化、具体化, 使其有更大的可操作性。一是保持申诉机构的独立性、中立性。学校应该在申诉机构的设置上更多地吸纳没有行政兼职的教授等学术人员, 而不是行政人员占据申诉委员会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样一方面可以使申诉机构独立于学校的管理机关, 尤其是独立于学校违纪处分管理部门, [18]只有这样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才可以独立地作出裁判, 而不会过多地受制于大学内部各权力职能部门。二是维护学生利益, 需要学校在申诉机构的设置上更多地兼顾在校学生的利益, 因为他们才是申诉这项救济途径中真正的权利人和利益方。只有学生能够在受理申诉的机构中占有一席之地, 申诉机构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处境、学生的困惑以及解决问题的最优手段, 才能够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单方面地作出错误决定。

在美国, 各高校都有各自的申诉规则, 这些规则非常的具体、详尽。以耶鲁大学本科生规章中有关申诉制度的规定为例:耶鲁大学的申诉受理机构由10名常设成员和1名特设成员组成, 其中10名常设成员包括3名终身教授、3名非终身教授、3名学生代表以及教务长或教务长制定的代表。[19]可见, 在美国的高校申诉机构中, 都是以教授而非行政管理人员作为机构中的主要成员, 这样可以保证申诉机构相当于学校的职能管理部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同时学生代表的作用在美国申诉机构中也得到一定的重视, 反映了学生的利益, 可以说这样的制度设计才具有公正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 程序问题是整个申诉制度的关键。在处理学生申诉的过程中应该坚持正当程序原则, 根据实际情况和当事人的主观意愿考虑是否公开申诉, 实行听证制度, 回避制度, 保证学生不会因为其申诉行为而受到加重处罚, 也不会遭受恶意的刁难和歧视对待, 彻底消除申诉人的后顾之忧, 也避免此制度沦为“做秀”。

摘要:依法治教是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方针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经过多年的努力, 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 逐步走上了依法治教的轨道。但是, 我国依法治教还存在诸如约束学校管理权力的法律缺位、高校行政管理行为不遵守正当程序原则、高校内部管理规定漠视学生合法权利、教育相关权利法律救济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我们应该从树立依法治校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完善教育立法、畅通救济途径等方面解决高校“依法治教”中存在的问题, 使我国高等教育能够真正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轨道。

论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3

关鍵词:法治;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收稿日期:2011-03-21

作者简介:贺建安(1972-),男,湖南永顺人,中共郴州市北湖区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农村法治建设;谭礼塘(1974-),男,湖南宜章人,中共郴州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法治建设。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而面向基层、面向广大农村的乡镇依法行政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深入郴州市宜章、汝城、桂东、资兴、桂阳的10多个乡镇、20多个行政村进行了调研,发现作为基层政权的乡镇在依法行政方面虽进步很大,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与困难,就问题与困难提出了一点粗浅的对策,以期为促进乡镇依法行政作出一点有益的探索。

一、乡镇在依法行政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粗暴行政、野蛮行政时有发生

由于某些乡镇干部素质不高,加上工作压力大,待遇差,执法环境差而复杂等原因,一些乡镇干部思想困惑、精神不振,感觉“呕气”,心生“怨气”、产生“霸气”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少数干部以言代法,以情代法,以权压法,工作中动辄采取过激的行动。有的乡镇干部遇事不是先摆事实,讲道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而是用“吹胡子,瞪眼睛,抡拳头”的作风,用“打少林拳”的方式对待老百姓,服也得服,不服也得服。为图省事,一遇到收缴款项或计划生育中的“钉子户”、“刁民”,便出动“小分队”或派出干警对付群众,农民稍有不从,便野蛮行政,违法行政,甚至抓人打人,时有发生。

(二)放弃职责,行政不作为时有发生

某些乡镇干部没有摆正自己在农村工作中的位置,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对老百姓的疾苦熟视无睹,对群众的要求不予理睬。工作积极性不高,对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不愿或不敢管,或当和事佬,调解简单处理了事。对相对人寻求利益保障的要求不作为。本来群众相信干部,满抱希望乡镇干部会帮他们处理纠纷和解决问题,结果是高兴而来,失望而归。久之,群众就对乡镇干部乃至乡镇政府丧失信心,其遗毒是广泛的,以后有了纠纷和问题便依靠宗族势力或其他势力来了难,引发出更大的甚至群体性纠纷,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如宜章县关西乡就有两农民因农田用水纠纷,乡干部处理不力,结果引发械斗,造成两败俱伤的教训。某些乡镇驻村干部平时很少去村里解决问题,偶尔去村里,也只是“送一个通知,吃一顿饭,打一阵牌,扯一下谈,拍一拍屁股走人”。遇事就绕道走,害怕给自己添麻烦。

(三)滥用职权,越权行政时有发生

由于乡镇人手不够,或利益驱动等原因,当乡镇某个部门要执行某项职能时,往往是乡镇党委、政府的各路人马一齐出动,执行本不属于自己的职权。有些农民由于经济困难等原因欠交政府税费,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这种情况本应由乡镇人民政府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再由法院裁定和执行。据调查,而事实上多数情况是乡镇政府自行签发执行通知,组织人马到农户家里强制执行,而不顾法律的规定。有的乡镇甚至以党委的名义发文实施行政行为,以至行政相对人不服具体行政行为,想打“民告官”的行政官司来救济,但苦于找不到适合的被告而只好放弃。这些怪事在许多乡镇也是见怪不怪了。

(四)职权混淆,执法主体混乱

目前我国的农村行政执法主体受制于涉农行政和事业单位机构的构筑框架,乡镇行政执法主体权力小、责任大。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三点:一是上下不对口,“七站八所”垂直关系混乱。以畜牧水产、农机、乡镇企业、减轻农民负担等执法机构为例,在中央一级属农业部内设机构,而到了地方则五花八门,有的省市这些机构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并行设置,有的属省农业厅(局)的内设机构,地市县则基本上是各自独立的平行机构。这就使农村和农业行政执法主体分割成许多小块,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造成垂直关系多元化和监督对象的“脱轨”现象。另“七站八所”的人、财、物都由县里设立站所的部门掌握,乡里无权干涉,给执法带来不便。二是执法主体分割,权力过于分散。农村行政执法是今后政府管理农业的重要手段,而现行农村行政执法主体分散于多个部门或一个部门的多个机构。形成的多元执法主体,在某种程度上,执法权成了各部门的附属物,各自均死守自己的权力不放,且总是试图扩张自己的权力,于是,便时常发生有利的事争着去做,无利的事互相推诿的现象。三是存在政事不分,执法机构不规范。农村行政执法主体大多是事业单位,且执法权限小,如农机、畜牧、水产、植保、化肥等机构。有的还是企业单位,一方面忙于创收发工资,另一方面又要忙于农业执法。如种子管理站与种子公司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既管理又经营。这些企事业单位中,有法律法规授权的,如植物检疫,动物防疫,渔政管理等;有依法委托的,如种子、兽药管理等。由于国家对这些乡镇企事业单位的投入无保障,他们在执法中总是心挂两头,一方面要行使职责,另一方面还要想方设法赚钱发工资。

(五)体制不顺,部门保护突出

政府是由不同职能部门组成的,这些不同的职能部门承担着不同的政府角色和行使不同的职能权力,这种职能与权力的划分必然带来利益的不同,这样就导致政府行政行为中的“部门主义”行为。据调查,目前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除正副乡长、文书、民政等少数人以外,其余人员(“七站八所”人员)名义上在乡镇工作,但其人权、物权和财权都由县级部门管理,乡镇政府根本无权过问。大多数地方县级有关部门在乡镇设有派出机构,一般有十多个。这些单位的人、财、物三权全在县里,乡镇政府管不了他们。难怪有的人说:乡镇名义上是农村的一级政权,实际上只是个空架子。这些驻乡机构行使职能有的不是从有利于社会整体发展和有利于乡镇政府整体职能配置角度出发,而是从自己部门利益得失角度出发,与乡政府争高低,论得失,讨价还价。各个职能部门各唱其调、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甚至有的还干扰了乡镇政府的依法行政。

(六)基层执法对象与手段的矛盾

乡镇工作的对象是农民。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价值观念、思想行为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求富致富的市场、效益观念增强;另一方面,部分农民自私狭隘,集体观念、法制观念淡薄。一些人“各种各的田,各挣各的钱”,对集体不关心,对教育管理置若罔闻;一些人“有吃有穿不靠你,不批不斗不怕你,有了问题老缠你,解决不了臭骂你”,乡镇工作增加了难度。这种状况需要新的管理机制和手段,但由于政策不完备,法制不健全,制度不配套,管理农民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一些干部感到“行政命令不行了,思想政治工作不灵了,经济调动没有钱,法制管理没有权”,“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这种落后的管理手段与复杂的管理对象之间的矛盾,使乡镇干部依法行政感到无从下手,无所适从。

(七)涉农立法质量不高,造成基层执法困难

从我国近20多年的法制建设发展的情况看,我国涉农立法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一是有些法律规定过于原则,过于抽象,给予执法者太多的自由裁量权,易造成执法腐败。二是法律约束力不强,如《农业技术推广法》中无法律责任的规定,违反了法还不知如何处理。三是法律规定交叉太多,立法之间缺乏协调,造成相对人、行政执法机关无所适从。四是缺乏统一的农业行政执法程序立法规则。立法内容散乱,不成体系,许多重要的行政程序制度至今没有建立起来,而已有的程序法规通常比较原则,操作性不强,严重削弱了农业行政执法程序的控制、约束作用,造成了行政活动的混乱和无序。五是在权利义务配置上不平衡。在权利与权力、权利与义务的配置上往往侧重于行政机关的权力,注重给行政机关规定审批权、发证权、登记权、收费权、罚款权,而不是立足于如何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保障农民权利。在调查中很多农民就提出,农民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应象保护其他弱势群体如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一样,专门出台一部《农民权益保护法》来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以降低农民在法律缺乏状态下发生对抗政府行政行为的频率,从而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促进乡镇依法行政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涉农立法是前提

设计农村和农业法律体系基本框架必须注意:一是涉农(包括农业、农村、农民、农民工)立法要注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离不开涉农立法加以引导、规范和保障。要克服以往“先政策后法律”的传统立法观念,增强立法的趋前性和预见性,只要是农村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问题,就应当尽可能用法律加以规范、引导和保护。二是要注意坚持实事求是、统筹兼顾的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涉农立法应当是全方位的,其范围涉及农业、农村、农民、农民工的方方面面,要充分考虑农业的特殊情况,考虑乡镇的实际情况。三是要摆脱部门或地方利益的影响。良法的要求当然不能从部门或地方利益出发搞立法,因为这样制定出来的法,首先立场就错了,怎么能保障立出的法能保障全国乡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怎么能保障乡镇政府依法行政不受阻呢?

(二)加强农村普法是基础

增强农民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这是实现乡镇依法行政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才能自觉遵守与执行法律,因此,必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对公民来说,通过普法宣传教育,使他们知法、懂法、守法、护法,以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来说,在全民都有较强法律意识的大环境中,对行政机关人员的违法行政能加以批评、抵制、监督,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纠正违法行政,真正实现依法行政。

(三)加强队伍建设是关键

提高乡镇干部素质是实现乡镇依法行政的关键性措施。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发展和乡镇改革的不断深入,乡

镇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工作规则发生了变化,对干部的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工作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努力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建立一个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形成一套法制完备、法律严明的监督体系,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乡镇执法干部队伍。

(四)健全管理体制是重点

健全乡镇管理体制,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是实现乡镇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一是解决条块分割、责权混淆的矛盾。县要简政放权,乡镇要由虚变实,改变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切实理顺各种关系。县延伸到乡镇的分支机构,除少数确定须“条条”统管外,其他都应该逐步下放给乡镇统一管理,使乡镇真正能担负起组织协调、服务本区域的职能。二是规范执法主体,调整执法机构。建议由农业部对现行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进行彻底的清理,按照统一、效能、权责明确的原则,调整原来配置不当的执法权,该撤的撤、该并的并,规范执法主体,理顺行政执法体制,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权。三是构筑新型调控体系。现阶段要按照社會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农村构建全新的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宏观调控体系。乡镇干部要用价值规律同农民打交道,用经济手段去指导生产和组织流畅,大力发展和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监督、服务、沟通和协调发展,从而在一个新形势下求得干群关系的平衡和谐。四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规范行政收费的设定权,严格执行行政收费,各种收费必须有法律法规和县人民政府以上机关的文件为依据,并使用统一票据,无以上依据的或收费不开票、开假票的,一律视为“四乱”行为,予以重点治理。

(五)加强执法监督是保障

建立完整的基层行政执法监督体系,这是实现乡镇依法行政的保障。有权力就必须有监督。要使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就必须把行政执法活动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一是在体制上要进行改革,并完善监督程序。将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国家行政机关内部自我监督,改革为以国家权力机关为核心的外部法律监督体系,确立国家权力机关在法律监督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将行政内部监督机关改为直接向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加强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等。二是要完善监督手段。改变以听取反映和汇报或是执法检查的监督方式,而应当在这些监督方式的基础上,与巡查、报告、审批、备案及考核惩戒等方式结合起来。三是要将监督活动经常化,改变因人为因素而导致监督活动周期化的情形。尤其是农业行政系统内部的层级监督,必须与日常农业行政执法活动同步进行,停留在年终统计总结的阶段,监督活动就不可能产生实效。四是要加强监督对被检查对象的约束力。针对当前农民群众对乡村两级财务、财政状况意见较大,反应强烈的状况,要在乡镇大力推行村民自治,实行村务公开,推行乡镇政府政务公开,加强群众监督,确保基层干部掌权为公,用权为民,依法行政。

论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4

谢彦飞

自2005年10月组建县行政服务中心(现更名为县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以来,中心管理办公室积极创新行政审批方式,实行“一站式”服务,大大提高了机关效能和行政服务水平,为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受行政管理体制影响,行政服务大厅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认识不够统一,制度执行不够到位。少数单位认识不够到位,大局意识不够强,过多地强调进驻工作的困难性和艰巨性,对县委、县政府有关项目进驻和办理政策、规定落实不够到位,窗口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没能与窗口单位完全脱钩。二是办公场所容量小,项目进驻不够彻底。县行政服务大厅现租用县工行二、三楼办公,现有容量不能完全满足我县行政审批事项进驻工作需要,严重制约“应进必进”工作的开展,致使少数单位的重要服务项目、关键的办事环节,仍放在本单位办理,影响了审批职能的进一步整合。三是窗口授权不够充分,群众办事两头跑。有些进驻单位把中心窗口作为“收发室”,窗口和单位缺乏衔接,导致一站式服务功能不能充分发挥,造成群众办事两头跑。比如,187项进驻中心的审批事项能在窗口完全办结的只有县公安局的准迁证、交通局的营运证、地税的税务登记证、城市房屋报建并联审批和房地产税收一体化服务5项,其它审批项目均授权不充分,实行大厅受理,单位办理,搞双轨运行,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中心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又比如,全县行政审批收费票据没有统一到中心管理,造成两头受理、收费标准不统一的现象依然存在。四是人员素质不够高,服务意识不够强。有些进驻单位把一些难管理、素质不高的人派至窗口工作,一些条管单位窗口岗位津贴落实难,造成有些窗口工作人员情绪波动大,流动频繁,影响了服务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以为推进我县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必须“下猛药,治顽疾”:

1、要完善事项进驻。该进驻的要进驻。经规范保留的行政审批服务项目原则上一律进驻行政服务中心,进行综合管理。不允许该进中心的项目留在部门搞两头受理,不允许项目进入中心后再擅自撤回,由于客观原因确需撤回或取消的,必须报经县政府审批同意。对行政审批项目提出调整,应由县政府法制部门审核,经县政府批准,报行政服务中心备案。该授权的要授权。凡进中心窗口办理的事项,不得在中心之外另行受理,各窗口单位必须对窗口充分授权,实行“首问负责制”,确保窗口既能受理,又能及时办结。各窗口办理审批业务时,统一使用中心刻制的行政审批专用章,效力与单位公章相同。

2、要规划兴建行政服务大楼。可以考虑兴建县行政服务大楼,作为政府强化行政服务的一项民心工程,既可解决行政服务中心无办公楼的问题,又符合上级有关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要求,解决办公场所容量小的问题,确保行政服务中心进驻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真正实现“应进必进、集中审批、一站式服务”。

3、要创新行政审批方式。一是逐步推行“两个集中”。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能,把各窗口单位的行政审批职能集中到一个股室,成立行政审批股,各单位行政审批股再集中进驻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窗口集中办公,原单位不再受理。通过推行“两个集中”,实行审批领导和股室成建制进驻中心窗口,窗口单位重点转移到审批后的监督和管理上。二是拓宽并联审批范围。进一步拓宽并联审批范围,变流水式审批为同步式审批,尤其是对企业

注册登记审批和经济事务类的审批,要实行并联审批制度,明确由主要业务部门牵头全程服务,相关单位进行联合审批,减少相互间的推诿、扯皮。三是实行首席代表制度。窗口单位指定一名负责人作为窗口审批工作的首席代表,依照法律、法规全权负责审批事项的办理。同时,指定一位主管领导全面负责窗口的审批工作,定期到窗口指导工作,及时解决窗口工作出现的问题,以加强窗口管理。

4、要健全监督考核机制。一是加强效能监管。纪检监察机关要全程参与审批项目的清理,监督项目办理和收费行为,定期组织督查,约束和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县机关效能投诉中心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及时受理群众投诉,纠正行政审批违规行为,并建立“月通报制”,定期对窗口工作情况通报窗口单位,并督促限期整改。二是强化社会监督。建立社会监督员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政府建言献策,同时要发挥新闻媒体监督作用,对拖延办理、恶意刁难、违规收费等行为进行曝光,并通过组织群众评议,及时将评议结果公开。三是加强票据监管。全县行政审批收费票据统一由行政服务中心核领缴销和规范管理,通过统一票据管理,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统一收费标准,促进项目进驻,有效减少“两头受理”,缓解群众办事两头跑。四是强化责任考核。明确审批部门和审批人应负的责任,将各单位窗口行政服务工作情况纳入县委、县政府年终综合目标考评和政风评议范围,进一步加强对审批行为的监督。五是严格责任追究。对不按规定审批、越权审批、滥用审批、徇私舞弊,要追究窗口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5、要提高人员素质。各窗口单位窗口工作人员必须是单位的业务骨干,且必须具备执法资格证,两年内一般不得更换,窗口单位配齐配强窗口工作人员,下派和鼓励后备干部到窗口工作,加以锻炼,并由行政服务中心报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论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5

依法治国是党的十五大确定的我国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已载入宪法和党章。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大举措。我国从1985年开始“一五”普法到现在“五五”普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已开展了二十多年。经过二十多年的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的深入开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社会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良好舆论氛围已经初步形成,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各级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办案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然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由于它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加之改革开放对人们传统观念的转变,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愿望和要求日益迫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形势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认真研究分析当前的困难和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促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推动我国的民主法治进程。

一、当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作开展不够平衡。普法依法治理虽然开展了二十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全面看待,这项工作开展还不很平衡。主要表现在:一是从纵向看,在基层,这项工作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总体情况县级比乡镇好,乡镇比村组好。二是从横向看,不同的部门、行业、单位之间,这项工作开展也不平衡。有的部门或单位,由于领导重视,思想认识到位,经费有保障,人员素质高,因而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而有的部门、行业或单位,由于领导不重视,加之受到经费等因素制约,这项工作相对滞后,差距还很大。三是在一些偏远农村和企业,这项工作还存在死角死面,成了普法的盲区。

2、普法和依法治理存在一手硬一手软问题。在一些地方和少数单位,重普法轻治理,对法制宣传教育比较重视,学习宣传形式多样,宣传工作抓的比较细也比较实,但对依法治理工作不够重视,抓的不实不硬,有走过程、搞形式、应付差事现象,学用结合不够,普法效果不好,引发各种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执法犯法等现象还时常发生;少数行政执法部门不能严格依法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侵害群众合法权益,导致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败诉,损害了政府形象;还有一些司法部门由于受地方权力因素干预,不能依法独立办案,不能严格公正司法,致使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的保护,群众对此意见很大;还有一些司法部门和人员特权思想严重,随意曲解亵渎法律,徇私舞弊,枉法裁判,刑讯逼供,权钱交易,导致冤假错案和司法腐败等等。以上这些现象,造成群众信访不信法,越级上访,无理缠访、闹访等非正常信访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困扰了各级党委、政府。

3、普法依法治理经费紧缺,不能满足形势需要。经济和物质设施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基础,普法工作也不例外。虽然各地对普法经费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在现实中因经济发展和其他因素制约,普法经费的预算和拨付往往难以达到规定标准,导致普法资料档案奇缺不全,宣传工具落后陈旧,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需要。

4、人员编制少,职级待遇低。在县乡一级,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普法依法治理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等工作,由于承担此项工作的普法办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同级司法行政部门内,与同级司法行政部门是一套人马三块牌子,而司法行政部门除了负责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外,还担负着人民调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法律服务市场监管、法律援助等职能,一个县级司法局编制十来个人,还要配合县上搞中心工作,每人身兼数职,工作量大事多,任务艰巨繁重,尤其是乡镇司法所人员编制更少,绝大多数一人一所,工作更加繁忙紧张,且职务低、待遇少,绝大多数人员终生与副科无缘,工作条件差,与同级公、检、法等政法部门无法相比,与所担负的工作职责相距甚远,与形势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需要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其影响危害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少数人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认识不够,思想不重视,认为普法是虚事情,软工作,可有可无,因而工作时搞形式,走过程,应付差事,不注重实际效果,缺乏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长期埋头苦干的精神,致使工作开展不平衡。二是由于我国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专治社会,受封建专治独裁观念的侵蚀危害,少数职能部门和领导人治思想根深蒂固,妄自尊大,唯我独尊,普法时将法律挂在嘴边,执法时将法律抛在脑后,一切依个人意愿办事,致使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脱节,学用不能结合。三是由于受经济发展和交通宣传工具设施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上述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约了我国的民主法治进程,损害了法律应有的权威,破坏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的崇尚信仰。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进一步加强普法依法治理的工作力度。要按照十七大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要结合各地实际,强化对各级领导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司法人员、执法人员、广大青少年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重点普法对象的宣传学习。在宣传形式上,灵活多样,讲求效果。要注重

通过电视、电台、广播、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开展普法教育,采取做法制报告、举办法制文艺演出、法律知识竞赛、以案说法、评选法制文明户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向基层和边远山区延伸拓展,彻底消除死角死面,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统筹兼顾,普治并举,学用结合,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通过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普法是依法治理的前提和基础,依法治理是普法的关键和保障,正确处理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关系,把普法和依法治理两项工作并重,改变重普法轻依法治理的不良倾向。通过宣传教育,真正使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司法执法人员树立法律权威,培养法治思想,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律素质,营造学法用法护法的浓厚法治氛围。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严格依法办事,切实对那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执法犯法的人和事进行查处,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使其无藏身之处,使依法治理真正体现落实于行动中。

3、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加大对普法依法治理的经费投入。没有一定的经费支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就无从开展。要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逐步增加普法经费投入,改善普法办公设施,使其与形势发展相适应,为工作深入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4、增加人员编制,提高职级待遇。要加强基层普法依法治理队伍建设,想法设法通过增加人员编制,或从超编单位选调等办法扩充人员,增强人员素质,提高职级待遇,吸引和留住更多奋战在一线的司法人员,改变县级司法局人员编制少、工作量大,基层司法所一人一所难以适应工作需要的局面,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供一个坚强的组织队伍保障。

论体验消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6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近几年来一中新型的消费方式油然而生—体验消费。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需求,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方便,深受消费者欢迎。那么什么是体验消费呢?体验消费是指客户为中心,通过对商场、产品的安排以及特定体验过程的实际,让客户在体验中产生美妙而深刻的印象,并获得最大程度上的精神满足的过程。或者将消费对象两个角度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理解,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 之下,在特定的消费环境中,消费者为了获得某种新奇刺激、深刻难忘的消费体验,而亲身去体验和获得感受某些具有陌生感、新鲜感和奇特感的消费对象的特殊消费方式。

关键词:

问题

对策 一体验消费存在的问题

体验消费由消费者直接感受新的商品,对熟悉商品性能,了解商品功能,学习使用方法十分有效,能迅速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生产者通过体验消费,可以直接了解消费者的呼声,挖掘消费者的需求,在与消费者互动中改进商品的设计和质量,为客户创新价值,可取得一举多得的成效。体验消费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比较成功的主要有三种,包括直接送用、免费使用、展示试用。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都存在问题,体验消费也如此。对于体验消费不管是消费者还是企业或商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顾客存在的问题:1体验的盲目性,一般消费者并没有购买的欲望,只是抱着逛逛的态度,了解商品的性能、功能和质量等信息。由于部分消费者的体验消费经验不足,会在诸多因素促使下购买了本不需要的商品。2体验方式单一,目前以展示使用最为普遍,这是消费者不能够全面的了解商品的信息,容易导致消费误区,损害自身的利益。3对于名牌的追求,在体验的消费中,有些不理性的消费者一味追求名牌,造成奢华之风、也给了企业欺骗顾客的机会。4在体验过程中对于维权意识不足,部分不法商家利用不法手段或者强制手段等不正当的经营方式来损害顾客的利益,而消费者一般会采取息事宁人的办法,购买自己不需要的或质量低略的商品来换取平静,却是助长了那些部分分子嚣张的气焰。

企业或商场存在的问题:1消费理念落后;对于体验消费这种新型的消费观念的认识深度不够,挖掘不出消费者深层次的心理和精神需求。什么样的产品更适合让什么样消费者去体验,什么层次的体验能够满足消费者层次需求,什么样的消费者愿意为体验消费而消费。以致不能做出相应的策略,眼睁睁的看着近在眼前的顾客踏步远去,丧失良机。2企业缺乏与顾客间互动;一般的企业都是顾客需要什么样的需求就满足什么需求而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主动了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去主动的和消费者沟通,更多的了解消费信息。满足不了顾客心灵上的、情感上的体验。3强行推销商品;某些企业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不够重视顾客,因此出现了很多不尊重顾客的现象。如存在着强行推销商品的行为,这就引起了消费者的反感,本来打算买的也不会买了。这可能是商家的行为也可能是销售或服务人员的素质不高。顾客是上帝,把上帝得罪了,企业不会有光明的前途。4价格欺骗行为,以些企业在价格上做手脚欺骗顾客。消费者在了解产品时是一种价格,购买时却变成了另一种价格,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欺骗形式,如1近日苹果地图屡犯错误,曾管理地图项目开发的负责人被辞职,事实上,手机地图用户体验差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在苹果iOS6身上。一些手机地图软件频频出现的更新慢、信息出错以及侵犯用户隐私等问题严重的损害了消费者体验。一方面手机地图市场的前景吸引了众多厂商涌入,另一方面行业出现的更新慢、信息出错以及侵犯用户隐私等问题也损害了消费者体验。据了解,手机地图市场的资金技术、法规政策门槛阻挡了不少进入者,一些手机地图软件必须与具备地图测绘能力的公司合作。2忽视了品牌的差异化,没有新颖,吸引不了顾客的注意,勾不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除此之外还有政府部门的原因,一是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消费者没有维权的法律依据,维权道路困难重重。二是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不足,对于不法商家的监督力度和打击力度不足,没有起到震慑作用。二针对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有了问题就要有相应的对策,相对于体验消费出现的问题,解决措施也主要为三个方面。

首先消费者应理性看待体验消费,在体验消费之前应当全面的了解产品的各种信息,同时在体验消费过程中逐步提高消费经验。必须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培养正常的消费方式,以适应当今社会的经济活动需要。培养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需把握好消费的“度”,明白理性消费对个人、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意义之所在,力戒攀比消费心理以及享乐消费倾向,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理性消费观。其次是消费方式的多元化,这样会更加全面的了解商品的最新信息和销售信息,不会产生太多的消费误区,既可以体验心得消费方式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的需求”,又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并且适合自己的口味的商品,可谓是一举夺得。三在体验消费过程中要增强自己的维权意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收到损害时,要在不危及到自身的安全的情况下敢于、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权方式有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有关部门申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

那么企业又应该如何做呢?首先在体验中要注意产品质量,其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形象,是企业形象的外在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良好的产品质量也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形象,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如果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特色和功能很差,不但不会给消费者带来好的体验,反而会导致消费者的厌恶。二要注意消费理念的现代化,要紧跟时代的潮流,不能因循守旧,否则只有被社会所淘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体会到消费者内心深处的消费需求,从而掌握主动权,促使消费者消费,但不能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三要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销售人员和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不能出现强行推销商品,捆绑销售的行为,要抱有一种“顾客是上帝”态度才会引起消费者的好感。四不能实行价格欺骗和价格歧视,那样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双“11”期间由于部分网上商家大玩价格手段,不但销售增长不明显还被媒体给曝光,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损害了企业的形象,是企也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陡然而降。五要注重品牌的创新和差异化,当今消费者消费时潮流、时尚和个性,符合消费者消费需求,抓住内心和精神上需求。还有最终的就是遵守市场规则和秩序,诚实守信、公平、平等。

政府部门:立法机关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是消费者在发生权利被侵害时有法可依,行政执法机关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和检查力度,及时排除不法行为和隐形隐患,做到防患未然,对于屡禁不止的企业要加大打击力度。

还有就是消费者和舆论媒体发挥监督作用,相信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都会得到很好地维护。市场秩序也会更加井然有序,经济会发展更好。

综观体验消费的各个方面,虽然目前仍然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购物形式,其发展趋势仍势不可挡,相信在未来的不久,这种新的市场交易形式会越来越成熟,并且随着市场制度的逐渐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将会更好更快地发展下去,其发展必然离不开体验消费的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祝合良 《体验消费与顾客体验管理》 张恩碧 《体验消费论纲》

王绪刚 《基于体验消费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论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7

(一) 预算管理不严肃

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只想从财政“要钱、花钱”, 对编制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忽视预算编制和评价, 使现有资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管理上产生了的“松、散、乱”现象。支出审批制度不严格, 随意扩大开支范围, 巧立名目发放奖金, 提高补贴标准, 随意改变资金的用途, “专款不专用”的现象经常发生。有的单位虽然编制了预算, 但对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不进行跟踪审计;即使跟踪调查, 也是分析肤浅、简单总结, 效益考核基本是走过场。在安排项目支出预算时, 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从而使许多项目难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

(二) 资产管理混乱

一是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出纳等不相容职位没有严格分离, 货币资金管理有漏洞, 资金安全存在隐患。大额开支使用现金支付, 白条抵库、公款私存现象在部分单位仍然存在。收费、罚没收入等不入账, 以虚列支出、资金返还等方式设置“小金库”。二是一些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存量及流量管理不严, 普遍存在“重购建、轻管理”的现象, 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处置、出租、出借以及调拨、报废等方面管理不规范, 资产使用效率低, 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三) 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有些单位认为既然是在会计核算中心记账, 本单位的财务人员其业务水平的高低都无所谓。他们想用谁就用谁, 把原来具有会计资格的财务人员逐步更换成既不懂财务制度, 又不懂会计账目的报账员。这些报账员不仅对本单位基本的财务情况不甚了解, 就连基本的账账、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也弄不懂, 单位领导要了解财务情况时, 他们才临时抱佛脚, 急忙跑来财政核算中心询问, 根本无法起到财务管理的作用。

(四) 原始凭证审核不严

许多单位的财务人员在接受本单位的票据时把关不严, 许多人认为有会计核算中心审核, 就对原始票据的来源和开具日期、业务内容等不把关、不审核。有的是票据项目填写不全;有的是用服务业发票报销购买商品的业务;还有的甚至是用假发票来报账。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 强化预算管理

一是要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财务人员和单位有关领导要共同研究, 合理编制部门预算, 编制预算应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 考虑到积累与发展的关系。二是要严肃认真地执行预算。单位内部预算一经批准, 就不得随意更改, 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调节经费构成比例。财务部门要定期分析考评, 及时了解经费开支进度和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总结经验, 采取措施,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严格按照项目预算科目安排业务支出。三要加强预算监督和控制。在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单位内部审计三位一体的审计模式下, 财务部门要对预算执行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进一步健全保证资金安全的运行机制, 树立科学理财观念, 以预算促项目, 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二) 完善资产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

依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一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登记制度。对取得的资产要及时入账, 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二要严格财产清查制度。各单位对固定资产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盘点, 每年必须全面盘点一次, 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查明原因并视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 以保证财产的安全、完整。三要完善固定资产的入库验收、保管、使用、交接以及处置制度。防止随意报废和变相低价销售。四要加强固定资产损坏、损失赔偿制度。对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损坏和浪费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 区别情况进行按责赔偿。

(三) 提高单位财会人员素质

财务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做为财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核算技巧、有效的分析技术、全面的理财能力;要掌握信息技术在财务工作中的运用, 提高工作效率;要不断汲取新知识, 思考新问题。此外, 单位财务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对建立各部门间的和谐关系也非常重要。建立和谐关系, 需要财务人员多跑腿、多动嘴, 一方面及时了解最新的政策法规, 听取有关管理部门的建议和意见, 以便调整财务管理的思路和手段;另一方面也要主动反映单位发展情况和业务开展情况, 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 健全会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要结合改革形势和单位实际, 根据《预算法》、《会计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 不断修订、完善、健全相应的财务制度, 包括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往来账款管理制度, 经费报销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绩效评价制度和财政票据管理制度。尤其是绩效评价制度, 在目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正在广泛推进的改革背景下, 行政事业单位也要转变管理观念, 相应地把绩效评价制度补充到财务制度中去, 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作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不可或缺的环节, 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市场经济能否正常运行, 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阐述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完善的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论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8

一、引言

《档案法》的深入贯彻实施,对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开展行政执法工作的结果却不尽人意,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试从执法队伍、执法依据、执法环境等方面展开分析,揭示档案行政执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档案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档案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档案行政执法队伍自身建设不到位、法律体系不完备、执法环境不优化三个方面。

(一)档案行政执法队伍自身建设不到位

就目前情况看,档案行政执法队伍存在以下四点不足。

1.事业心、责任感不强

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在清贫寂寞的档案部门工作时间长了,要么产生一种不思进取的思想,要么找不到出路,得过且过。一部分执法人员因此没把精力集中到学法、懂法、用法上来,满足于对档案法律知识的一知半解,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即使学法,也只是学习一些基本条款,研究如何应用法律知识去行使职能的少。

2.文化素质偏低

文化素质低导致学不懂、弄不通档案法律法规知识与相关法律知识的连贯性,不能把以档案法律法规知识为主的各种法律知识融会贯通后得心应手地应用到档案行政执法工作中去,说话切中不了要害,办事没有程序,执法工作做得简单而生硬。

3.执法人员心理素质较差

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常有自我看小的心理,行政执法中不敢说或者不敢大胆说话时有表现,特别是部分人员不敢找领导将其单位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讲出来,并且采取必要手段落实执法措施。有的执法人员执法中,只与其单位的档案员或者办公室主任联系,遇到一些轻微违法案件,他们还能处理,若是需要处分、处罚的,档案员、办公室主任是负不了责任的。一个单位档案工作的好坏,关键看领导的重视程度,如果不找到单位领导,执法过后,仅靠办公室主任或者档案员的汇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领导工作忙,不可能记住每一项具体工作,执法起不到警示、教育和震摄作用。执法过了,一切又会照旧,还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要是涉及到违法案件查处,需要处分、处罚,一部分执法人员就更不敢操作了。

4.执法缺乏支持力度

档案执法活动反映档案部门的执法力度和水平,不是执法人员的个人行为。行政执法是个得罪人的差事,执法中有说情的、有讽刺挖苦的,也有不配合的等等情况都可能出现,执法人员背负的压力较大,这时的支持尤为重要,分管领导要多亲临一线,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挡住一些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和阻力,支持执法人员大胆工作;主要领导也要敢于承担责任,充分信任他们,放手让执法人员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公开、公正、公平执法;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内部机构也应该积极配合,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支持力度过小,单位的保障措施跟不上,执法人员的底气不足,束手束脚,执法活动也难以开展。

(二)档案法律体系存在一些不完备的地方

1.关于行政处分方面问题

《档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档案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湖北省档案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三十二条也规定,“违反本条例……由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给予通报批评;或者由主管部门对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对于《实施办法》所规定的处分,我们的理解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直接进行行政处分。对《条例》我们理解为,违反三十二条的,由主管部门进行行政处分,档案部门不参与。违反《档案法》二十四条和违反《条例》三十三条中六个款项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可联合给予行政处分,也可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而行政处分包括中包括有降级、降职等八种,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没有权力作降职、降级以上处分的,要配合主管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做工作,中途不知要过多少道坎。有关主管部门是谁,是其直接主管部门还是纪检监察部门?界定不清楚。其实,有些主管部门也和档案行政部门一样,没有权力作出超出职权范围的处分决定。再说档案行政执法过程中有关主管部门也未必参加。发现档案违法案件,档案部门还要找有关部门去协调,甚至要汇报,拟出处分意见,有些主管部门还未必帮助落实,一来二去,档案部门行政执法显得理不直气不壮,出力不讨好。

2.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问题

《档案法》曾经提到,《实施办法》没有提及。《档案法》就规定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实施办法》条文中根本没作规定,《条例》两处提到。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规定有些笼统,特别是构成犯罪的概念,什么程度构成犯罪,内涵不明确,什么行为构成犯罪,外延没界定,不利司法实践。其原因在于将违反《档案法》的行为延伸到其他法律条款中去对号入座,容易因理解不同而产生纠纷,同时也人为地加大了档案执法难度。若遇上追究刑事责任的问题,不仅标准程度难以把握,还要与主管刑法的部门去协调,客观上削弱了档案执法部门的执法能力,增加了办案环节,影响执法效果。

3.关于执法处罚的问题

档案行政处罚,按照《档案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三种。在档案执法处罚的问题上,《实施办法》规定的处罚对象是违反《档案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第三款的处罚,一种是利用档案馆的档案,出现了损毁、丢失;擅自提供抄录公布;涂改伪造三种行为,另一种是企事业组织或个人出现擅自出卖和转让、倒卖档案谋利或将档案卖给外国人的两种行为。有以上五种行为的,《档案法》规定给予警告和并处罚款两种处罚,而《实施办法》只规定了罚款一种措施。《条例》关于处罚的问题,除规定了《实施办法》的五条外,另加了“违反规定从事档案中介服务活动”一条。现实中,利用档案馆的档案范围较小,出现上面的三种情况的机率也很小,企事业组织或个人擅自出卖或转让档案、倒卖档案谋利、或将其卖、赠给外国人的概率也相当小。相反象《实施办法》规定的二十七条、《条例》规定的三十二条内容,拒不移交档案资料、档案拒不移交进馆、擅自扩大或缩小接收范围、明知有安全隐患而不采取措施、玩忽职守造成档案损失、档案不集中管理、不按规定登记、重点项目档案不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等时有发生,在现实中表现集中而又突出,十分影响档案的完整与完全,这些是最应受处罚的行为,但没有处罚条款可依。法律法规仅是要求,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给予通报批评,或者行政处分。上述这些轻微违法案件,就应该直接给予处罚,处罚的额度不在于有多大,关键是要引起社会的重视和警觉。相比之下,有些部门法规就好操作得多,如逾期不办身份证的处罚,酒后驾驶的处罚等,就是直接进入处罚程序。

众所周知,档案违法和其他方面的违法有一定的区别,在基层档案室形成的档案,要求保管10年左右向档案馆移交,若违法案件发生在馆内,既好发现,又容易追究责任,若是在基层档案室就发生了上述问题,而且在两年内未被发现就会逃过处罚。同时一些基层不需移交进馆的档案发生上面的问题又怎么办。基层档案室多,内容杂,行政执法中,执法人员、时间都有限,不可能每份每页材料都鉴定一遍,况且有些问题执法中是难以发现的。档案违法行为的隐密性和特殊性,使得处罚难度进一步加大。

档案行政执法是严肃的行为,执法必须依法、公正、公开。档案行政处罚依据的条款就得准确。如果工作做得不细致,或者引用法律条款依据不当,引起行政复议,到时候不仅起不到处罚、教育、警示的作用,还会给档案部门的工作造成被动,影响和损害部门形象。

(三)执法环境不够优化

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社会档案意识普遍淡薄,一部分单位忙于抓经济,抓发展,较少顾及档案工作,有少数领导认为档案工作可有可无,档案执法不足以对其造成影响,更不可能真正制裁其违法行为,执法得不到积极的配合和支持。应该承认档案部门的执法是刚刚起步,真正按法律条文行使执法职能的还不多,即使有的部门或个人违法,查处起来也有这方面或者那方面的问题。考虑到诸多因素,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排除有怕得罪人的思想,这种情况反过来也加大了执法难度。所以目前的档案行政执法还是以检查为主,教育为主,处分、处罚很少,执法方法单一,效果也不够明显,震摄力度不够。

三、做好档案行政执法工作的对策

要把档案执法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推动法制建设全面进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

一是稳定执法人员,以在岗自学、单位组织学习考试、在实践中边做边学等方式,尽量使执法人员全面掌握法律法规知识,并能融会贯通,系统运用,依法执法,优质高效执法。二是加强执法人员的个性修养,克服畏难情绪和弱势心理,放开手脚,大胆执法。三是夯实自身的文化基础,保证执法过程中语言、文字的表述准确、精炼。塑造精干的执法队伍,以档案执法人员的自身形象来提高档案部门的地位。

(二)立足现有法律法规,潜心研究,寻找档案部门行政执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把档案法律法规与档案部门的执法过程结合起来,系统准确、游刃有余地运用到执法工作中去,力争取得满意的执法效果。

(三)营造宽松的法制工作环境

争取县委、人大、政府等领导机关的支持,加强领导,落实组织保证;加强宣传,普及社会档案法律知识;加大检查力度,及时发现情况,尽量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不断进行与社会各部门的勾通与联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一个知法、守法、护法的体系,保证依法治档的上下贯通。

(四)建立一个良好的执法运行机制

落实保障措施,制定阶段规划,科学安排,有的放矢,突出重点,治标治本,查出几个典型案件,然后进行剖析和公布,以此体现法律的约束力和严肃性,促进档案法制建设全面进步,保证档案行政执法落到实处。

四、结语

档案行政执法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仅是当前档案部门必须努力进行的工作,而且还需要各级领导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只有把档案法制化建设做好,才能进一步推进我国档案事业健康地向前发展。

[1]盖宏伟.完善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路径探索[J].档案学通讯,2011(3).

[2]唐文军.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推行执法责任制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档案,2008(4).

上一篇:“幸福篮球”第一场公益活动启动仪式策划方案下一篇:1劳动密集型企业如何提高消防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