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依法行政与行政法制监督问题(通用8篇)
浅谈依法行政与行政法制监督问题 篇1
浅谈依法行政与行政法制监督问题
摘要: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行政法制监督体系,但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不足:行政法制监督制度的权利配置在整体安排上不合理;监督主体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在监督范围上过窄、监督对象上缺乏制衡性;在监督手段和监督方式上效果差;在监督程序上,缺乏应有的透明度;在监督机制上缺乏双向性和全面性。针对这些问题,探索性地提出了改革和建设我国行政法制监督机制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行政法行政法制问题解决方法
依法行政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现代行政所普遍遵守的行使行政权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的内涵包括着法律优先和法律保留及比例原则。当然,静态的依法行政是一种行政主体在职权范围内依法而为的行政,但行政中广泛存在的自由裁量权及随着行政权利的日益扩张,静态的依法行政将被突破,出现大量的动态行政,对行政的监督和制约变得越来越困难,单靠行政主体自身约束自己来实现依法行政,已无法实现法制模式下的依法行政。目前,我国最需要解决的是如何理顺行政法制监督中的各种关系,建立科学、合理、健全、高效的监督体系,对行政行为真正做到有力监督和制约,早日实现行政权的依法行使,使人民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使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实现。
一、我国行政法制监督的现状评价
虽然从纵向看,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机制在近年来已有所发展和完善,但不可否认,政府责任监督机制还存在不少缺陷和不足,突出变现为政府责任监督不力,阻滞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假设的进程。要解决政府责任监督不力的现状,首先要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当前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机制体现出一种制度堕距,主要有一下几个问题:
(一)监督主体问题
我国现行政府责任监督主体存在着多元性的特点。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有权对我国政府责任进行监督的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及其常委会)、行政机关(包括监察机关、审计机关等)、司法机关(人民检察院与人民法院)。
从政府(行政机关)的角度来看,国家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为外部监督主体,而行政机关的监督为内部监督主体。这些主体由于存在着职权或地位上的问题,而无法顺利地发挥其作为政府责任监督主体的作用。
(二)监督对象问题
政府责任的监督对象的存在决定了政府责任监督机制存在的必要。政府责任监督对象的复杂程度决定了政府责任监督机制需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政府责任监督对象的确定既是政府责任发生现实的需求,也是实践选择的结果。当前我国政府责任正处于一个高发期,而对政府责任的监督实践中对于监督对象选择却并未能完全反映当前的实际,使得我国的政府责任监督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三)监督程序问题
西谚有云:“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得以实现”。这句谚语充分说明了程序的重要性。而我国法律实践中历来有“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对政府责任监督也存在程序未被重视的问题,首先就反映在立法上的不成熟,对监督程序的规定过于原则。但就当前我国政府责任监督实际工作来看,现有立法的监督程序规定还是能够满足工作开展的需求的,而更主要的问题反映在实践中政府责任监督程序的不被遵守甚至随意创制上。监督缺乏程序,是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无法常规化的重要原因。
(四)监督效力问题
我国监督效力的问题与监督主体的地位有着密切联系。由于我国政府责任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足,往往无法完全排除相关利益单位的干扰,依法独立工作,导致责任监督无法顺利进行,监督效力权威不足;同时,政府责任监督主体与党纪监督主体的过分紧密的联系,使得政府责任监督难以避开政治的影响。在这种政治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的双重影响下,当前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效力存在与预期不相符的现象。
二、完善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机制的建议
我国政府责任监督的机制问题存在于立法和制度实施两个方面,因此,完善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机制,需要从立法和制度实施两个方面入手,找准问题,对症下药。通过对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机制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完善政府责任监督机制需要从法律规范和制度运行两个方面进行整合,并着重解决具体的现实主要问
题,从具体的方面进行完善。
(一)完善途径:法律规范和运行制度的整合针对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机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应在我国现行的责任监督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社会新形势,不断强化和完善我国政府责任监督的立法工作。通过法律规范间的整合,使各主体的职权及相互监督制约关系得以合理设置,明确职权行使及监督的方式、程序及确定的后果,使政府责任监督机制从立法层面上得到确立,为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机制的实践提供指导依据和规范保障。
监督制度数量的繁多并不能代表监督制度的完善。事实上,由于这些监督制度将监督对象分得过细,监督资源和力量被分散,各种监督制度的实施情况并没有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由于各种制度在具体的构架和实施方式上存在着许多重合的方面,难免导致监督的冲突。因此,由于各制度未经过合理的优化组合,所起到的监督效果,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或大于二。
综上,要完善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机制,使对政府责任的监督达到最优的效果,在实践层面上,应对现有监督制度做一个清理和整合,纳入到一个相对统一、完整的监督机制中来。
(二)几个主要问题的解决和完善
完善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机制,要从法律规范和制度实施两个途径进行。在这过程中,需要着重解决理论与实践中已发现的主要问题,从具体内容上做出改进和完善。针对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机制的主要问题,需要进行如下完善:
1、加强监督主体的地位和职权
加强监督主体的地位和职权包含两个层次的意义:首先是明确监督主体身份,赋予其作为监督主体应有的地位和职权,体现作为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如果监督主体缺乏相对的独立性而依附于被监督者,控制权力的基本目标就无法实现”其次是加强监督主体地位和职权,使其监督对监督对象具有足够的约束力。
2、廓清监督对象范围
政府责任监督对象的范围决定了政府责任监督主体所需的职权配置和能力发挥,监督对象范围的确定,是政府责任监督机制结构设置的重要依据,因此,完善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机制,必须廓清监督对象的范围。廓清监督对象范围,有
利于政府责任监督力量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行使,既能避免因介入非行政法律责任的监督而分散原本就不强大的监督力量,也能使预设的监督对象都能真正得到监督,维护监督机制的完整和公正。
3、监督程序的完善和遵守
“法律监督程序必须符合正当法律程序或者程序正义的要求,才能实现其价值”。政府责任监督主体的监督职权行使需要有合理的政府责任监督程序作为约束和保障。当前,我国政府责任监督法律规范和实践中,程序随意的现象较为严重,是政府责任监督主体的职权未能得到充分行使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政府责任监督非常规化的集中体现。
因此,要提高政府责任监督机制的权威,关键还是在于从法律规范上对权力结构进行重新配置,加强监督主体的权力配置,使之获得有力的法律指称,同时在实践中排除来自行政权力尤其是行政首长的权力的干扰,从而维护政府责任监督的权威。
总之,健全行政法制监督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还要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监督工作极为重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已出台了《党内监督条例》,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正在制定实行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的监督法以及行政监督法规。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行政法制监督制度必将进一步完善,人民期盼建立的民主、法制、高效和廉洁的政府也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 孔祥林.对完善行政法制监督机制的思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2] 应松年.行政法学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3] 许小莲,魏星河.对我国行政监督缺失之思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4] 王名扬.法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5] 王成栋.政府责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浅谈依法行政与行政法制监督问题 篇2
一、当前行政监督制度存在的缺陷
(一) 监督机构的工作缺乏有效性
在我国, 人大作为最高的权力机关, 政府的工作需要接受人大的监督, 但是在实际中二者的地位却不仅如此, 有的时候政府的地位远远超过了人大。同时由于司法机关在运行过程中始终对于政府有一定的依赖性, 这样就会导致司法监督的功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在当前行政监督体系下, 具有监督权的机关都在行政机关内部工作, 人员也属于行政部门的人员。这样就会使监督部门难以行使有效的监督权。同时加强媒体和公民的监督力量也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所以最终只能影响到监督权的顺利实施。
(二) 行政监督立法不够健全
想要有效提高行政监督工作的效率, 首先就应该重视行政监督立法, 在法律层面上给与监督工作更多的保障。在我国, 有专门的行政监督法来监督行政机关行使权力。但是由于我国相关方面立法起步比较晚, 在某一些方面还处于空白阶段, 这样就严重影响到了行政监督的时效性。例如, 存在着对于个别行为没有明确的规定, 对于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规定的不够明确, 这样就会使在进行行政监督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混乱情况。
(三) 缺少对于行政执法行为的有效监督
首先, 监督程度不够完善大大影响了监督的时效性。当前, 我国的法律对于行使监督权的程序以及法律责任都没有过于明确的规定。例如, 在进行行政诉讼的时候, 有的行政机关会不行法院的判决, 并且人民法院有没有有效的程序进行保障。同时在公民进行监督的过程中, 只有基本的行政救济, 缺少法律程序层面的保障, 更加缺少相应的措施来进一步对行政监督济宁有效的保护。
二、完善我国行政法制监督制度的方法
(一) 优化改革行政体制
完善行政法治监督制度, 首先就需要优化改革我国当前的行政体制, 从而使监督机构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监督工作。所以, 应该从行政机关中, 把监督检查部门独立出来, 取消其对于行政部门的领导, 并且能够保证其与行政部门在职级上与地为上都能够保持平等。同时还要保证检察机关实行垂直领导制, 保证每一层工作人员能够有效接受上一级领导的监督, 从而有效减少政府部门对于监督工作的约束性。同时, 还需要在经济上使监察部门独立出来, 从而有效避免受制于当地政府在财务上的影响。这样, 在减少人为因素的干预下, 能够使检察人员更加有信心地行使监督工作, 从而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 司法机关也应该独立于行政机关, 优化现行的工作机制和财物管理体系, 从而有效使审判与检查分开, 使其都能够自主开展工作, 在实现司法独立的基础上, 有效保证行政法治受到有效监督。
(二) 提高行政监督立法的效率
想要不断完善我国行政法治监督制度, 还需要在立法层面进行有效的监督。首先, 关于行政监督的立法工作, 需要制定基本的法律法规, 同时还需要制定一些关于各个级别行政监督机关组织的法律。要通过法律, 对于监督的程序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规定。当前, 应该针对我国行政监督的实际情况, 制定一系列完善的法律制度, 在其中要明确监督的主体和行使监督权利的机关, 同时要显示出人们的监督权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权。还需要把监督的具体内容和重要的监督方式明确标示出来, 为监督的具体实施提供必要的法律基础, 还需要包含关于具体的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从而有效保证行政法治监督的有效性。
(三) 加强监督模式创新
有效的监督模式是指在事故发生之前能够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尽最大努力来避免出现问题, 这就需要全面监控行政权力使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在进行监督模式创新的时候, 可以充分采纳我国在具体的监督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 同时还可以参考一下国外成功的监督模式, 从而采用丰富多样的监督模式来进行有效的监督。既保证在事前能力开展有效监督, 预防和控制问题的出现。同时在事发时, 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事态的发展态势, 从而使问题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小。最后就是需要在事后做好监督处理, 针对事情发展的实际态势, 通过有效解决方式, 来使影响达到最小化, 避免出现最坏的结果。同时, 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对于提高监督实效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对于加强我国行政执法科学性来说, 完善行政法治监督制度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综合决策的基础上, 有效丰富一系列措施, 在创新原有监督模式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完善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 使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能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完善我国行政法制监督 篇3
【摘要】 依法行政的全面推行离不开我国行政法制监督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只有不断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行政法制监督的力度,积极推行行政法制建设,才能促进我国行政管理法治化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 法制监督;问题;途径
一、中国行政法制监督的现状
在新中国建立至今,行政法制监督制度相继得到了建立,政法委员会、人大法工委、法制办、审计署、监察部、党的纪检部门相继成立。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都相继作了立法,初步形成了一个中国特色的行政法制监督体系。
二、中国行政法制监督存在的问题
1.行政法制监督立法滞后。行政法制监督立法是建立和完善行政法制监督机制的前提和保证。监督主体执行监督职能,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有关法律为准绳。如果缺乏行政法制监督立法,就会造成监督机关无法可依,行使监督缺乏标准和依据,易导致监督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甚至产生负面影响。我国目前行政法制监督的有关法律比较少,有些领域甚至还是空白,立法的滞后给行政法制监督带来了消极影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颁布实施以来,对于规范并加强我国行政监察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实践中,也反映出一些立法方面的问题,规定与实际情况的不符,导致是与非、罪与非罪、合法与不合法的界限没有法律规定或规定不清,在监督过程中易引起混乱,这大大影响着监督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
2.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不规范。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对监督的内容、范围和形式做了原则规定,对行使监督的程序和法律责任以及采取的具体措施没有明确规定。
根据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的整个过程看,行政法制监督方式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三种方式有机结合,全方位进行,才能取得较好的监督效果。长期以来,一直将监督工作的重点放在查错纠偏的追惩性的事后监督上,在具体的监督实施中,监督违法违纪多,监督权力行使过程少;事后审查多,日常渗透少;具体的微观事项监督多,全面的宏观控制少,只能使监督机构陷入一种被动监督的狭窄
路子上去。
三、完善中国行政法制监督的途径
1.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一是要有一套系统、完备的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及其公务员行为的行政法典;二是各种法律规范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三是社会监督保障制度要完备。不仅使行为主体有了行为的准则,也为监督主体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标准。
行政诉讼制度和行政处罚制度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行政行为要有法可依,行政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行政管理手段都要有相应的法律依据。目前,除大量的行政管理法规急需制定外,还要抓紧制定《党政领导干部监督工作条例》、《国家公务员监督法》、《国家工作人员财产申报法》等法规,使监督者有法可依,被监督者有法可守。要制定和实施一批新的行政法规以完善现有的行政法制监督体制。
2.改革现行的司法机关行政法制监督体制。司法机关要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就必须改革现行的司法机关行政法制监督体制,实现司法监督的独立。一方面改革现行司法机关的双重领导体制,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的人事任免权和财政权不应再由同级人民政府掌握,应直接交给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专门负责行政法制监督的机构去掌握;另一方面建立真正独立的审判制度,使宪法赋予司法机关的独立审判权落到实处,司法机关在审判活动中只服从法律,其他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得干预。
为切实保证司法机关在行政法制监督中的独立性,可以根据当前国情,引入国外设立行政法院的先进做法,即设立仅受最高人民法院控制的行政法院,将原先由各级人民法院负责的行政案件全部交由各级行政法院管辖。各级行政法院在经费、人员配备上完全独立于当地的人大,政府和人民法院。建立行政法院必然会带来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经费来源方面的问题。从我国现行的司法系统来看,建立行政法院对于加强行政法制监督中的司法独立是有很大帮助,只有当司法机关的行政法制监督真正独立,才能保证其监督的公正性。
3.建立公开制度,加强社会监督。依法行政的政府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系统。政府应当通过信息公开(报纸、网络等),听证制度来加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使公众直接参与到行政立法和执法中去,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建立切实可行的公开制度,保护普通公民的知情权、建议权和检举权,使社会团体、群众组织和公民个人了解行政行为的依据、过程及结果是实行行政法制社会监督的有效渠道。
参考文献
[1]崔自力.完善我国行政法制监督制度的理性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
浅谈依法行政与行政法制监督问题 篇4
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把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内容。依法执政体现在政府工作中,就是依法行政。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这对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加快文化法制建设、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是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的根本措施,也是政府文化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实践回顾
(一)扎实开展法制培训,提高全系统人员的法律素质
“十五”以来,市文化局以提高全系统人员法律素质为重点,突出抓好了六个层面的法制培训。一是以文化xx建设为重点,学好与文化(文物)工作密切相关的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二是以规范政府行政行为、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抓好市和区县文化行政机关的法制学习,“十五”期间,市和各区县文化局举办的机关法制培训或专题讲座30多次。三是以提高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质为重点,强化行政法的学习。“十五”期间,参加各级各类行政执法培训的全市文化、文物行政执法人员达770多人次,还对聘请的1050多名“网吧”义务监督员进行了岗前法制培训。四是以规范行政管理相对人经营或建设行为为重点,举办法制培训或专题讲座。“十五”期间,市文化局举办的行政管理相对人法制培训或专题讲座20多次,参训人数达3400多人次。同时,编印了2000多册文化、文物法律读本,全部免费发放给了各区县文化局和行政管理相对人。各区县文化局举办的行政管理相对人法制培训300多次。五是对我市派出的担负对外文化交流任务的96批文化团(组)1492人次,进行了专题法制教育,确保了他们在分赴五大洲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中,没有发生一起涉外政治事故。六是以领导干部学法为重点,抓好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制定了领导干部学习。
展社会法制宣传
第一,司法与文化携手,进一步办好“18法律咨询广场”。1994年12月18日,市司法局和金陵图书馆共同创建了“18法律咨询广场”。“十五”期间,“18法律咨询广场”共接待市民咨询3万多人次,举办法律讲座、咨询近60场次,参加咨询的律师、行政执法人员和有关团体人数1000多人次。“18法律咨询广场”被誉为xx“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传播法律文化的阵地”、“每月风景线”、“图书库里会说话的资料”,在xx地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第二,做好新法宣传和文物法宣传周工作。“十五”期间,市和区县文化行政机关整体联动,围绕文化法律法规的颁布施行,联合组织了20多次全市性的文化、文物广场法律咨询活动。
第三,创作和演出法制文艺作品。市群众艺术馆配合省、市司法局完成了《xx市法制文艺调演》和《天籁之声—法制宣传诗歌朗诵会》的演出任务;配合市纪委完成了《把清正廉洁写在旗帜上》大型文艺晚会的创作和演出任务。各区县的法制文艺宣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玄武、建邺、鼓楼、秦淮、浦口、江宁、溧水、高淳等区县文化局每年坚持开展法制文艺节目进社区、村镇活动。
第四,通过规划保护,开展法制宣传工作。“十五”期间,市文化局通过对xx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和xx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普查,加大了对xx历史文化遗产规划保护的力度。与市有关部门共同调整了《xx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制定了《xx主城外围文物保护单位紫线规划》、《xx明城墙风光带保护规划》、《明故宫遗址区保护规划》、《南捕厅街区风貌保护与更新详细规划》、《南朝石刻保护及研究基地开发规划》等15部文物保护规划,并向社会公示,更好地保护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二、存在问题
通过五年多的文化法制建设,市和区县两级文化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有所提高,但还存在着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突出问题。
第一,权责统一与行政管理力量不相适应。行政机关的职权是法律的授权。公民的权利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但行政机关的职权不仅是可以行使,而且是必须行使,不能放弃。法律在授予行政机关职权的同时,也赋予了行政机关的义务和责任,行政机关必须尽一切力量去保证完成。现行的文化(文物)、新闻出版(版权)、广播电视法律法规和规章有62部,其中文化(文物)22部、新闻出版(版权)15部、广播电视25部。经过梳理,市文化(文物)行政机关行政执法主体依据18项、行政执法依据25项、行政许可事项10项、行政处罚88项(文化53项、文物35项)、行政征收2项、其他行政行为21项。六城区文化行政机关行政执法主体依据41条,行政执法依据75项(其中文化文物25项、新闻出版19项、广播电视31项),行政许可14项,行政处罚245项(其中文化80项、文物26项、新闻出版74项、广播电视65项),其他行政行为22项。面对如此多的法律授权和繁重的文化管理任务,我市文化行政管理力量却显得相对薄弱,出现了放弃或转移部分行政职权的情况,区县的情况尤为严重。例如:由于全市区县中(除江宁区外)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的编制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因此区县大部分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至今仍是自收自支的事业性质。
第二,依据法律与行政执行力的不相适应。依据法律是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指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的依据。但是,在现实的文化行政管理中,因多种原因的限制,行政机关往往很难完全做到依据法律履行职责。例如:《xx城墙保护管理办法》(2004年8月20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修改〈xx城墙保护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第二条第二款规定“xx城墙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具体范围由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由市人民政府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并报国家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然而,该地方性法规自1996年4月12日江苏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施行后,十年来,因涉及到极为复杂的历史原因和公众利益,使得对其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举步维艰,难以执行。
浅谈依法行政与行政法制监督问题 篇5
一、充分认识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其载入宪法。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2010年8月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温总理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依法行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一个政党取得政权后,应当把党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宪法和法律,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这是党在夺取政权与执政时期的最大区别。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从理念到方式的革命性变化,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今年人大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宣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国和改革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国内外环境复杂,面临的挑战增多。国际金融危机、国际粮食危机和市场波动、粮食国际化,给国内粮食带来冲击日益增加,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必须有完备的粮食法律制度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国家《粮食法》已进入立法程序,第一部粮食大法 1 将出台,粮食法治将进入全新阶段,粮食法治的任务将更加艰巨。
近年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行业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显现。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进展不平衡,减员分流人员的再就业问题重视不够,企业矛盾增加;粮食购销市场化、流通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形成后,粮食购销服务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和完善;粮食购销市场秩序需要进一步规范,特别是粮食市场国际化和“粮食经纪人”规范发展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加大监管力度;粮食流通管理和服务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化要求等等。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必须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立法和制度建设,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完善法制队伍建设,推进依法行政。
因此,作为粮食主管部门要正确看待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新变化,准确把握粮食流通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形势,认真研究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战略方针,全面安排部署,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粮食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我市粮食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粮食监督检查工作可有可无。有的地方政府领导对于粮食部门建立粮食监督检查机构抱无所谓思想,认为在市场经济情况下,粮食流通多渠道经营,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进不进行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督检查都可以,不重视这一工作,使得粮食部门在建立监督检查机构、增加编制、拨付经费、开展工作等方面得不到政府的有力支 2 持,举步维艰。还有部分粮食局领导则对转变职能,依法管粮认识不足,思想不适应,认为粮食监督检查工作费时、费力、费钱又带不来实在的经济效益,搞不搞都可以,在争取政府支持得不到重视后,就等待、观望,缺乏做粮食监督检查工作的积极地、主动性,没有认真实在的开展这项工作。
(二)粮食监督检查机构体系不健全、不平衡,影响工作开展。近几年,我市粮食监督检查机构建设虽有突破性的进展,但是,进展不平衡、不健全,突出表现在县市区之间的不平衡。有的县市是监督检查科(股)和粮食执法大队全部成立,人员到位、工作开展积极主动。而有的县则是机构刚成立,人员未到位,工作非常被动。还有部分县是机构批了,但专职人员未到位,或是人员到位,一人身兼几职,工作积极性不高。另外,由于粮食局监督检查科(股)和粮食执法大队之间的各自职能划分不清,在工作上尚协调不够,影响工作。
(三)经费、编制难落实,执法体系建设存在瓶颈。从我市情况看,市局成立法规监督科已经3年,由于没有监督检查专项经费,出差、开会、检查等费用难有保障。县市区的情况也差不多,财政没给专用经费,要开展粮食监督检查工作就必须占用局机关的公用经费,占用局机关的小车,大部分县市区的粮食监督检查工作只是应付上面的工作任务,很难主动地、规范地进行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管工作。由于县市区粮食局办公经费都很紧张,同时又无专项经费来源,无法购置必备的办公设备、执法车辆等硬件,直接影响到粮食 3 监督检查工作的正常开展,大部分县市区开展执法活动都只得是租车进行。另外,绝大部分县市区编办在批复粮食监督检查机构时,都不增加人员编制,没有编制,专业人员就不好上岗。特别是县市区局机关原来定编就非常紧张,一个局行政编制只有10人左右,少的只有8个编制,除开领导,只剩几个人,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再安排在编人员上岗非常困难,从编外人员调剂又没编制,因而,这方面已是开展粮食监督检查工作的最大制约和限制。
(四)粮食市场主体多元化带来的压力加大。粮食购销市场化后,经营粮食的主体从以国有粮食企业为主转为以非国有的经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为主。这些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点多、面广、分散、无序,给粮食监督检查带来困难。我市近几年经营粮食的企业和个体户有近千家,而办了粮食收购许可证的只有383家,真正纳入社会粮食流通统计范围的只有343家,主动向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报送报表的只有275家。这种多主体参入而不主动接受粮食行政部门监管的情况,给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带来难度和压力。
(五)粮食依法行政的环境还有待改善。当前,社会上对粮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认识不清,不少人认为,粮食已放开,企业已买断,粮食局已垮台,还有什么可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的。相当一部分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对粮食监督检查有抵触情绪,不服从监管,不建台帐,不报报表,明里暗里躲避检查。另外,由于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在《条例》中规定不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一家的事,4 需要工商、质监、卫生、物价等部门的共同实施,因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进行监督检查进行处罚时,权威性明显不足,处罚手段很弱,不少违规案件无权处罚,而移交其它部门既麻烦又不方便,使粮食监督检查工作的严肃性大打折扣。现在,正在建立5家联合执法机制,但如何真正做到规范、协调,取得实效,还要边实践,边探索。
三、加快粮食依法行政的建议
(一)争取领导重视,促进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现行粮食工作实行地方首长负责制,要做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必须取得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此,我们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多向政府汇报,以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特别是省政府是制定政策的一级地方政府,其制定的政策是统领全省的。我们建议省粮食局把做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多向省政府汇报,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的要求,争取省政府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根据我省实际情况,组织发改委、财政、编办等部门认真研究粮食监督检查体系建设和机构、编制、经费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指导下面贯彻执行。
(二)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抓好粮食监督检查机构和队伍建设。在抓好粮食监督检查机构和队伍建设方面,一是要根据《粮食流通条例》和国务院[2006]16号文件要求,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全部组建粮食监督检查机构,统一名称、统一职能,并明确局机关监督检查科(股)和粮食执法大队各自 5 的工作职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使得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工作,相互促进。二是从上到下向政府和编办争取人员编制,确保执法队伍名符其实。三是落实粮食监督检查专项经费。这方面建议省局向省政府争取政策,正式发文,明确我省各级财政部门要把粮食监督检查专项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根据各地粮食产量大小确定几个等级标准,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监督检查经费无来源问题,确保粮食监督检查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法规宣传力度,营造粮食监督检查的良好环境。一是要启动“六五”普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2011年是“六五”普法规划启动年,粮食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和省“六五”普法规划及国家粮食局“六五”普法工作要求,结合粮食行业“五五”普法规划贯彻落实情况,认真研究起草粮食行业“六五”普法规划的贯彻实施意见和办法;做好普法骨干培训工作,提高普法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成立“六五”普法领导小组,明确工作机构和人员,制定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普法依法治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六五”普法开好头,起好步。二是要向全社会宣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湖北省粮食流通管理办法》,让地方领导、基层单位、广大群众都了解粮食流通法规政策,了解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职权,了解粮食监督检查范围。三是要向粮食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大力宣传《条例》、《办法》和《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通过召开经营户座谈会,发放宣传手册,走访经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等,让粮食经营 6 者熟悉通晓粮食法规政策,了解粮食监督检查的职责、范围和处罚措施,让他们依法经营、合法经营,自觉接受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为顺利开展粮食监督检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宣传方式上,坚持平时宣传和特殊时期宣传相结合。在平时,要在城镇、集市、村组等地建立固定的粮食法规政策的宣传栏,张贴宣传画,让粮食法规政策深入人心。在收购旺季就要采用电视、广播、宣传车、挂横幅等方式,进行有重点和有针对性地宣传,让全社会理解支持粮食流通监管,让粮食经营者自觉接受粮食流通监督检查。
(四)狠抓学习培训工作,提高粮食监督检查队伍素质。针对上岗人员新手多,业务不熟,经验不足的现状,要让他们尽快地履行好监督检查工作职责,就要首先让他们熟悉掌握粮食政策法规,掌握粮食监督检查执法程序和执法技巧等。一是建议省局要继续举办粮食监督检查培训班,重点培训基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和专职人员,也可举办一些专业性的培训班。二是市、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也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举办监督检查人员的培训班,突出对执法人员的执法技能操作、重点难点处罚等业务和思想作风、纪律观念进行培训,熟练掌握执法技巧,提高执法水平。三是进行市州之间学习、参观和交流来促进工作。
(五)健全责任制度,促进粮食监督检查的规范化、制度化。一是我们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制定和完善《粮食监督检查岗位责任制》、《粮食行政执法监督制》、《粮食监督检查执法程序》,使粮食监督检查人员明确岗位责任,用执 7 法纪律和规章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二是要实行政务公开,将各项监督检查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上墙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三是要公正执法,廉洁执法,文明执法,健全粮食监督检查非规范行为和执法过程责任追究制,定期或不定期了解执法人员的执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粮食监督检查形象,确保粮食流通监管工作健康开展。
(六)采取有效措施,将专项粮食监督检查落到实处。我们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做好日常的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的基础上,要积极认真地做好各项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建议省局对于重要的专项监督检查活动,可由省组织安排市与市之间进行交叉检查,并委托市组织县市之间进行交叉检查,这既可使被检查的地方重视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促进落到实处,又可相互学习借鉴,特别是对那些工作开展不力的地方是有力的推动,对于搞得好的地方是鼓励,其好的经验和作法又可让来检查的人员得以学习和借鉴。
(七)加强部门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粮食监督检查格局。建立和完善5家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同工商、质监、卫生、物价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经常沟通,对于大的专项监督检查要相互配合、联合行动。特别是要同工商部门加强联系,多组织一些联合执法行动,在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缺乏行政执法经验的起步阶段,通过与工商部门的联合执法,既可以锻炼粮食监督检查队伍,向工商部门学习好的行政执法经验,又可有效地保证执法效果,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8 促进粮食监督检查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浅谈依法行政与行政法制监督问题 篇6
摘要:探讨药品监督管理,规范药品监管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药品监督管理效率,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方便,及时,促进医药市场健康发展。分析当前药品监督管理行政执法中存在的6个问题。提出5个方面的规范药品监督管理行政执法行为的思考。
关键词:药品监督;药品行政执法;药品管理
目前我国药品市场正处于安全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食品药品安全需要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长期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药品安全风险在我国现阶段比较集中的出现和暴露。在药品领域,药品市场秩序的混乱局面上为根本扭转,药品安全风险仍存在于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防空安全风险的生产基础薄弱,产业度低,结构不合理,产品同质化严重,质量保障水平参差不齐,违法广告屡禁不止,不合理用药现象比较严重,假冒伪劣药品在一些地方还有生存空间。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保证药品质量,是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方便,及时的重要工作。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面对经济全球化,如何进一步强化药品监管意识,规范药品监督管理行政执法行为,就成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推动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开创新局面的重要任务。
浅谈依法行政与行政法制监督问题 篇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和新《行政诉讼法》的施行,都明确指出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有权对行政违法行为进行监督,监督的方式包括抗诉、督促起诉、检察建议、提起公益诉讼等,至此,行政检察监督作为一项制度被确立。而强制拆除行为作为行政强制执行中典型的行为,检察院对此进行检察监督具有现实上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一)调研情况
**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的决定》,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广东等13个省(区、市)就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开展公益诉讼试点,从此确立人民检察院能够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与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这也是检察院作为监督机关实施行政检察监督的开始。本文以西安市**区人民检察院为调研对象,对检察机关的行政检察监督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在调研中发现**区人民检察院在调查观光农业园的环评案件的过程中,发现观光农业园中违建,变相占用土地,擅自改变土地使用性质,造成国家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检察院作为监督机关,对此有权进行行政检察监督,对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提起公益诉讼。但是,在这一类案件中,责任主体的认定、行政检察监督权授权不充分等影响检察机关工作的开展。以下具体分析检察机关在这一类案件中存在的问题。
(二)行政公益诉讼下强制拆除行为的检察监督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44条规定:“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应当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一般来说,行政机关按照本条规定实施强制拆除行为,其他具体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中规定即可,但是,有法可依并不等于能够执行好法律。行政机关在强制拆除案件中,存在不履行法定职责等侵犯公共利益的行为,[[1]]检察机关作为行政机关行为的监督者,能够依法对其违法行为进行检察监督,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但是,检察机关在此过程行使检察监督权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责任主体不明确
在《行政强制法》中第44条规定行政机关享有强制拆除权。但是,对于该条存在两种相反理解,一是认为任何有权做出限期拆除违法建筑决定的行政机关,仅根据该条规定就可以享有强制拆除执行权;
反对观点认为强制拆除属于典型的直接强制执行,应当遵循行政强制法第13条关于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的规定,单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由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拆除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法院强制拆除。[[2]]在实践中,强制拆除权根据第二种观点确定,具体的强制拆除主体在《城乡规划法》与《土地管理法》分别确定。《城乡规划法》第65条、第68条规定了三个主体:城乡主管部门、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被责成的各个主管部门。《土地管理法》确定的强制拆除主体是法院。该法第83条明确规定,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对责令限期拆除决定不起诉又不自行拆除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3]]
检察院在实施检察监督时,需要对强制拆除主体进行明确之后,才能追责。但是因适用法律上的不同导致强制拆除主体的不同,因此检察院在行使检察监督权时,对认定责任主体上必须准确根据适用的法律确定责任主体,如何认定就是检察工作的一大障碍。
2.行政公益诉讼下强制拆除行为中公共利益的不确定
无论是在哪个法律中,“公共利益”都能一直如影相随,但是对于公益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行政法中亦是如此。在当前推进的公益诉讼中,也使用“公共利益”这一词,“公共利益”是检察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标准。但由于公共利益中利益主体和利益内容的双重不确定性,使得检察机关在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过程中面临着公益认定的难题。在强制拆除行为中的表现也很明显,检察院很难判断强制拆除行为是否侵害了公共利益;
而检察院认为侵害公共利益,但法院不认为侵犯公共利益而不予立案。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着在强制拆除行为中行政公益诉讼的推进。
3.缺乏刚性手段
检察机关在开展检察监督工作时,所采取的手段不具有强制性,影响检察监督权的行使。当前,行政机关存在违法行使强制拆除行为时,检察机关进行检察监督所采取的调查手段、发出的检察建议等不具有强制性,导致行政机关的不重视,检察机关的工作也难以进行。而最有利的手段就是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但是在行政公益诉讼启动及开展过程中,检察机关所采取的手段大多是调阅、复制相关行政执法卷宗、询问相关人员等,然而这些方式既无强制保障也无救济方式,仅仅靠行政机关的配合,限制了检察机关开展检察监督的工作。
二、行政公益诉讼下强制拆除行为监督上的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强制拆除行为中行为主体的多样化
强制拆除行为在性质上属于行政强制执行行为。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申请法院执行为原则,行政机关自己执行之例外的制度,除有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别规定之外,一般都需申请法院执行。[[4]]但是,无论谁有权进行强制执行,前提在于行政机关必须履行一定的法定职责。比如:法院执行的强制拆除行为,前提在于行政机关对违法建筑的所有人作出限期强制拆除决定,当事人不予拆除的,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果不申请执行导致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检察机关可以对其进行监督。而且《行政强制法》中已经明确强制拆除行为属于行政强制执行行为,行政强制行为中的基础行为与执行行为相分离,但是两者之间在程序上的主体相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或者行政机关自己强制执行的主体与作出基础行为的主体相联系。所以必须明确行政机关的基础行为的主体,进而才能找出其申请执行或者自己执行的主体。
强制拆除行为中的基础行为则是限期作出拆除违法建筑的决定,规定在《土地管理法》与《城乡规划法》中,这两部法律对适用对象的不同导致规定的主体也是不同的,所以,就必须准确适用法律作出基础行为。从适用对象上来看,《土地管理法》和《城乡规划法》的立法目的各有不同,由此决定了适用范围及对象的不同,《土地管理法》施行的目的是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土地管理法》的适用范围围绕土地的利用和保护而展开,针对的对象是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行为,包括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建设行为、非法占用土地建造住宅的行为;
《城乡规划法》施行的目的是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因此其适用范围是城乡规划管理,根据该法作出的限期拆违决定针对的是违反建筑规划的违法建造行为。[[5]]明确了限期强制拆除违建的适用对象后,促使行政机关在强制拆除行为中正确适用法律,检察机关也能够根据适用对象找出职权主体。限期拆除违建在适用法律上的不同时导致作出的主体也是不同的。《土地管理法》中规定具有土地管理职权的是各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作出限期拆除违建的主体也是各级人民政府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而《城乡规划法》中规定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有权作出限期拆除违建决定的行政机关则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需要注意的是,《城乡规划法》还规定了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有乡、镇人民政府作出限期拆除违建决定。所以《城乡规划法》中涉及的主体就包括乡、镇人民政府及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土地管理法》中第83条规定了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适用《土地管理法》作出限期拆除违建决定的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那么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主体则是各级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毫无疑问,检察机关在认定强制拆除案件的主体时,认为适用《土地管理法》追究责任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城乡规划法》则比较特殊,上述已经讲了它涉及三个主体,这三个主体的分工不同。各级政府的城乡规划部门是作出限期拆除违建决定这一基础行为的主体;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强制拆除的实施并承担强制执行的法律责任,其责成行为属于对基础行为的执行行为,在性质上应当是《行政强制法》第37条所指的强制执行决定,不能将其简单视为上下级机关的内部指令或内部审批等管理行为;
被责成的各个主管部门在执行阶段按照人民政府的要求具体采取有关拆除措施,不具有独立行使强制执行权的行为能力。[[6]]所以,检察机关必须认定清楚到底属于强制拆除中的哪个环节,追究责任的主体则是不同,如若是未作出限期拆除违建决定,则追究的主体是各级政府的城乡规划部门或者乡、镇级人民政府;
但做出限期拆除违建决定之后,未能强制执行的则追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责任。因此,检察机关在适用《城乡规划法》中对于主体的确定至关重要,明确强制拆除程序中每个程序及所实施的主体,才能准确的开展公益诉讼活动,行使好检察机关的检察监督权。
(二)行政公益诉讼中“公共利益”的不确定性
行政公益诉讼中“公共利益”与法学中的难题“公共利益”的界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公共利益具有普罗米修斯的面孔,内涵与外延很难把握。而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公共利益”通过国家立法将其文字化,之后又借助法院和法官在个案中所涉及公益考量予以最后决定。
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定对《行政诉讼法》作出修改,对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采取了列举与概括相结合的方式,该法第25条第4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人民检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立法所显示出的是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侵犯公共利益后,能够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但是除了法条明确的这几个领域中的公共利益,“等”的作用发挥有限,当下将行政公益诉讼限制在一个狭小领域的公共利益,这是否符合行政公益诉讼的发展。更要注意的是,在这些领域中,并不是所有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都会致使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究竟如何界定公共利益、侵犯多少人才属于公共利益的损害,这些问题法律没有明文规定,这就要检察官、法官在个案中所涉及公益考量予以确定,但是这种考量又对适用上的不统一产生重大影响。
所以,行政公益诉讼中“公共利益”的不确定导致在强制拆除行为中公共利益确定上的灵活运用,在强制拆除行为中,只有强制拆除行为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等领域侵害公共利益后才能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但是对某些拆除行为侵害的其他领域公共利益的行为很难确定。进一步来说,强制拆除行为中侵害的公共利益是否属于大多数人的利益。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行政公益诉讼中“公共利益”的不确定,将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公共利益以普遍性的规则确定下来,才能达到适用上的统一性。
3.调查权制度不健全
检察机关在开展行政公益诉讼工作时,所赋予的调查取证权为了在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但是当下的规定中,《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第33条规定在行政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的调查权。而且,检察机关不具有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强制权,委托专业鉴定成本高昂、调查取证缺乏程序规范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检察机关调查取证的实效。[[7]]在实践中,检察机关在实地勘察过程、查阅或复制案卷材料等工作中,行政机关不配合、拖延等情况经常发生,而检察机关无强制权,所以导致检察机关的调查很难进行。
在强制拆除行为中的调查权因无强制措施的保障,导致检察机关在工作中大多采取沟通协商的方法,这种方式既浪费了人力、物力,也使案件的进展程度很难保障。因此,检察机关调查权制度关乎在强制拆除行为中行政公益诉讼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建立健全调查权制度,可以保障检察机关行使检察监督权的手段更具有刚性。
三、充分保障强制拆除行为中检察监督权的行使
(一)正确适用强制拆除行为中的法律法规
检察机关在认定强制拆除行为中的责任主体时,必须正确适用法律,而要正确适用法律,则需要仔细斟酌强制拆除行为中相关法律的适用范围、针对对象及赋予不同行政机关的职权。在第二部分中已经详细阐述强制拆除行为中关于责任主体的法律法规问题,《土地管理法》中作出限期强制拆除行为主体的机关则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机关,《城乡规划法》中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强制拆除的实施并承担强制执行的法律责任。所以说,涉及强制拆除行为中责任主体的问题,在两部法律中有所不同,检察机关在确定责任主体时,必须在查明事实情况的基础上正确适用法律。在检察机关确定责任主体之后,还需考虑如何追究责任主体的责任,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来推进正确适用强制行为中的法律法规问题。
首先,在适用法律过程中要正确解释法律。有学者说,法律适用的过程就是法律解释的过程,或者说法律解释是法律适用的基础。[[8]]在实践中,由于法律的缺陷导致检察机关在检察工作中会出台司法解释来解决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而且司法解释对检察机关的工作具有普遍约束力、指导力。因此在强制拆除行为中确定检察监督的对象,需要最高检察机关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来解决相关的法律问题,达到适用上的统一性及正确性。
其次,在行政公益诉讼改革的大背景下推进对强制拆除行为的检察监督。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要将行政公益诉讼的相关规定与强制拆除行为中法律法规衔接起来,才能更好的行使检察监督权。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强制拆除行为中责任主体的问题规定在《土地管理法》与《城乡规划法》中,所以在行政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确定责任主体时,应先以这两部法律为基础。之后再确定如何追究责任主体(追究责任的程序、追究责任的职权划分等等),这些则应在行政公益诉讼的相关规定中寻找,如《行政诉讼法》、《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等规定。将这两方面的规定衔接起来,才能更好推进检察机关对强制拆除行为中的检察监督。
最后,要保障检察机关的独立性。正确适用法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执行法律,在执行方面,检察机关的独立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我国《宪法》赋予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的权力,检察院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是,在实践中检察机关会政治上或其他方面的影响,导致行使检察监督权有很多的限制。因此,保障检察机关的独立性尤为重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从政治上,检察机关需要处理好党政机关与检察机关的关系,党政机关发挥好思想、政治等领导,但对具体案件不能予以干涉;
从组织领导上来说,优化上下级检察机关之间的领导关系,明确上下级之间的责任承担问题,增强基层检察院的办案独立性,由原来的上级对下级的行政化领导转向去行政化的领导[[9]]。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保障检察机关的独立性,这样才能在强制拆除行为中追究行政机关的责任,实现责任主体与责任的相统一。
(二)确定行政公益诉讼下强制拆除行为中的公益
确定行政公益诉讼下强制拆除行政中的公益,其实质在于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公共利益。但是因公共利益很难界定,所以何种构成公益,则需要立法者在立法中确定,司法机关在个案中予以认定。在行政公益诉讼中,具体公益的维护依据法律的规定,由检察机关选择提起,法院判决确认,因此行政公益诉讼中公益的认定是通过立法者、检察官和法官三者的协力来确定。所以,对于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公益”则要按照他们各自机关和权力的属性,依据不同的属性与价值标准来确定公共利益。
第一,立法者的概括性规定。立法者作为先导者,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应首当其冲。如前所述,立法者也不负众望,在《行政诉讼法》中规定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侵犯公共利益的可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这种列举加概括的方式是立法者依据当前公益诉讼的现实需要而规定,也是立法者对检察官行为的限制。立法者基于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试点经验,将侵犯公共利益最为明显的几个领域用法律规定下来,其实对公共利益作出限定性的规定,而之后的“等领域”争议比较大,但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胡卫列厅长认为应属于
“等”外,这属于立法者留的空间。而我国公益诉讼制度处于初创阶段,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而通过肯定式列举出各种研究较为成熟和司法实践中较为普遍、重要的行政公益案件,有利于引导行政公益诉讼启动、审理与裁判。[[10]]所以,当前的条件下,对于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就应该限定在这四个领域,等到行政公益诉讼领域发展成熟之后,再将“等”的概况式功能发挥出来,实现行政公益诉讼的阶段性发展。
第二,检察机关的具体判断。在行政公益诉讼中,大量实务运行过程中的“公共利益”界定应由检察机关来行使,在处理具体案件过程中,综合各种情况做出判断。这种权力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性质,是检察机关能够支配的一种权力。立法者将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领域限制在以上四个方面,检察机关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职权、程序等对这四种领域侵犯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监督,但是由于检察机关人、财、物等方面的有限性,无法对所有涉及公共利益的事项进行面面俱到的监督。因此,为了防止检察机关在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过程中对“公益”的理解泛化,将监督限制在这四个领域的基础上,再对一些重大、紧急事项需要监督开展行政公益诉讼工作。更进一步来说,也应发挥好上级检察院的领导,上级检察院在推进公益诉讼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度”的程度,防止下级检察院随意扩大领域,但是也不能限制下级检察机关的工作,对一些重大公益在超出立法明确的范围时应适当扩大行政公益诉讼的适用。
第三,法院的判决确认。检察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之后,法院作为判断者加入到公益的认定中,在这过程中法院也起到了监督检察机关的作用,但是因法院这种司法机关的属性决定了其判断与检察机关的不同,所以,很有可能对于检察机关认定侵害公益的行为法院不予认可。而法院在立法者明确保护行政公益诉讼四个领域中的公共利益时,将与具体案件中认定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运用自己的标准,如通过证明标准、举证责任分配等方式来判断是否属于侵害公共利益的范畴。
因此,在当下行政公益诉讼工作开展的背景下,立法者已将公共利益的范围以列举的方式确定下来,检察机关在适用过程中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综合考虑具体行为,法院作为司法机关,最终决定具体案件中的公共利益。在这一逻辑关系中,三方机关同时发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样才能维护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公共利益,而不将公共利益随意扩大或缩小。
(三)建立健全检察机关的调查权制度
检察机关的调查权在行政公益诉讼推进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仅是行政公益诉讼的开始,也是行政公益诉讼能否顺利开展的保障。但是就目前而言检察机关的调查权制度不尽人意,仅仅靠《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实施办法》一条就将这一制度确立,基本不可能。而且在强制拆除行为中检察机关因缺乏刚性手段,导致在强大的行政机关面前,难以对其监督,所以,建立健全检察机关的调查权制度迫在眉睫。
1.明确检察机关调查权实施的程序
程序能够保障正义的实现,所以为了防止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滥用调查权,设置必要的实施程序具有合理性,而且将强制调查权赋予检察机关时,更应从程序上保障被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例如:对检察机关调查人数的规定、对调查人资格的规定、在行使强制性调查手段时向上级检察机关申请等等,这些都应当在法律中规定,这样才能完善检察机关的调查权。
2.完善检察机关调查取证的法律责任
浅谈依法行政与行政法制监督问题 篇8
(粤高法发[2003]20号 二00三年八月二十五日)
2003年8月6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在广州召开了全省部分法院和检察院参加的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工作座谈会。省委政法委、省人大内司委、省公安厅、省司法厅有关同志及部分法学专家、律师应邀参加了会议。
会议认为,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权力。自《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我省各级人民检察院根据法律规定,对民事审判活动、行政审判活动积极履行检察监督职责。我省各级人民法院也依法严格、稳妥地开展了民事审判监督工作。检察院和法院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为共同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在今后的工作中,全省各级法院和检察院要进一步规范民事、行政审判监督工作。根据“精审监”的原则,正确处理纠正确有错误的裁判和维护生效裁判的既判力的关系。
与会人员以《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审判监督工作座谈会关于当前审判监督工作若干问题的纪要》、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以下简称《办案规则》)等规定,就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现将讨论的意见纪要如下:
一、关于检察建议的问题
检察建议是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原则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一种监督方式,已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办案规则》所确认,并得到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的认可。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案件审判活动中,或者已审结的案件中存在需要纠正的问题,可以依法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人民检察院在提出检察建议时,应注意检察建议的准确性,以提高检察建议的采纳率。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建议未被人民法院采纳的,同一检察院不就同一案件再次提出检察建议。对于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被驳回或人民法院已再审的案件,当事人对驳回的通知或再审的裁判仍不服,向人民检察院申诉,检察院不再提出检察建议。检察院如认为法院的裁判有错误的,可依抗诉程序办理。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避免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维护法院生效裁判的既判力,人民检察院提出检察建议应在民事、行
政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人民检察院提出检察建议,应当制作《检察建议书》送交同级人民法院。
对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检察建议,由人民法院立案机构统一受理,不得退回。检察建议属再审内容的,人民法院收到该类建议后,应当对案件进行复查,认为人民检察院对个案提出的检察建议正确,符合再审立案条件的,可依法启动再审程序;人民法院认为人民检察院对审判工作提出的检察建议正确的,应及时改进工作。人民法院在接到人民检察院对案件问题提出检察建议后,没有特殊情况,一般应在6个月内将处理情况告知提出检察建议的人民检察院。
二、关于民事、行政抗诉的问题
人民检察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和《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对下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提起的抗诉,可由作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的同级人民法院接受。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一般应函转作出原生效裁判的下级人民法院再审。下级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上级人民法院的来函之日起15日内依法启动再审程序。如果人民检察院对生效的再审判决提出抗诉的,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可要求同级人民法院提审,同级人民法院一般应考虑提审。根据法律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规定不适用抗诉程序处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不应提出抗诉。已提出抗诉的,由人民检察院撤回。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抗诉案件,应提前七天通知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院不派员出席法庭的,按撤回抗诉处理。向抗诉机关申诉的对方当事人经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依照《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缺席审理;经依法传唤,向抗诉机关申诉的一方当事人表示撤回申诉申请的,抗诉机关应当撤回抗诉,按撤诉处理;经依法传唤,当事人均不到庭,应当裁定终结再审程序,但原审判决严重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除外。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抗诉案件,检察人员应出席再审法庭,宣读抗诉书,发表出庭意见,不应中途退庭。检察人员发现庭审活动违法的,应在开庭后书面向再审法院提出建议或纠正意见。
已裁定再审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九条和《行政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的审理期限内审结,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应依法办理审批手续。再审终结后,再审法院应将判决、裁定书送达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
三、关于人民检察院查阅、复印案卷的问题
人民检察院在提出检察建议或提起抗诉时,需要查阅案卷的,人民法院应当积极配合,热情接待,及时为检察人员安排阅卷场所,并尽量提供其他便利条件。由于法院的案卷既要保证上级法院调卷审查和本院立案再审的阅卷审查,又要保障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查阅的权利,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检察院能否调(借)人民法院档案的电话答复》的规定,案卷不调借出人民法院。因人民法院处理案件的事实依据全部在正卷中,副卷中没有事实材料,处理的结果和适用的法律依据则载明在裁判文书中,故检察人员办理民事、行政案件阅卷的范围是正卷的有关内容。检查人员在查阅案卷材料时,可以摘抄或者复印有关材料,由法院档案管理机构加盖印章证明材料来源。检察院查阅材料可直接与法院审监庭联系。
发布部门:广东省其他机构 发布日期:2003年08月25日 实施日期:2003年08月25日
【浅谈依法行政与行政法制监督问题】推荐阅读:
论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09-25
依法行政监督调研报告08-08
《法制中国》之《依法行政》观后感范文10-22
药品监督行政处罚证据存在的问题与分析05-14
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01-05
浅谈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12-14
领导干部依法行政问题07-24
人大经验材料-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工作01-05
试论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