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理问题(通用12篇)
关注心理问题 篇1
摘要:如果企业无视这一点, 而把员工看成是“金钱的奴隶”, 实际上是将员工的忠诚度和奉献精神逐渐抹杀殆尽。
最近, 一位企业领导和我谈到了员工“心理收入”的话题。说实话, 此前我真的不知道有“心理收入”这么个词。于是, 就向他请教了一番。
什么是员工的心理收入呢?一般是指员工对企业及其个人工作在心理上的一种感受, 属于非经济性报酬的范围。据了解, 当今一些优秀企业的工资水平并不是很高, 却能吸引并留住许多优秀人才, 其原因是这些企业除了注意员工的经济收入外, 还让员工感受到尊重、友谊、关怀、个人价值, 以及获得了学习机会、发展空间等。这就是关注员工“心理收入”取得的良好效果。
这位企业领导告诉我, 有时候, 领导者一句祝福的话, 一声亲切问候, 一次有力的握手, 都可能使员工难以忘怀, 从而受到激励。因此他认为, 当员工表现出色时, 不妨公开表扬一下;当员工过生日时, 一封精美明信片, 几句祝福, 一次简单的生日PARTY, 都将会给员工极大的心灵震撼。他所在的企业就比较注重员工的“心理收入”, 使企业凝聚力不断增强, 这几年分配来的大学生没有一个跳槽的。
古人云, 民以食为天。员工为了维持生存和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 的确是在为金钱工作, 但他们同时也为生命的价值而工作。企业对员工的物质报酬, 是满足员工生活所必需的, 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员工起到激励或相反的作用。而当员工的经济收入基本能使自己生活无忧时, 他们更希望发挥自己的潜能, 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施展和承认。如果企业无视这一点, 而把员工看成是“金钱的奴隶”, 实际上是将员工的忠诚度和奉献精神逐渐抹杀殆尽, 企业也可能会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现代企业如何激励员工, 确实是一个大难题。希望企业不能只注重员工的经济收入, 而忽视员工的“心理收入”。如果企业能够在员工“心理收入”上做点文章、下点功夫, 必将会迎来员工高兴、企业兴旺的可喜局面。
关注心理问题 篇2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三农”问题仍然是我国长期的历史梦魇,至今未能得到完全解决,它绝不仅仅是道义或者公正的问题,而是一个横亘在中国现代化道路面前的现实难题。”在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大国,全面实现小康必须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
我国是一个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的农业大国,这是最重要的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毛泽东也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邓小平也更是多次提到农业问题的重要性。他说“农业是根本,不要忘记。”又说“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要避免过几年又出现大量进口粮食的局面,如果那样,将会影响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他还认为,农业关系到工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
“三农”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和关键。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利益结构和组织结构不断转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是人民内部矛盾多发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城乡差距扩大是影响和谐的重要因素。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但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三农”问题仍然是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因素。邓小平曾经说过:“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们没有摆脱贫困”,稳定压倒一切,和谐高于一切,和谐是稳定的最佳状态,和谐是积极的稳定,是持久的稳定。只有善待农民,农村才能稳定,农村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和基础。
因此,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邓小平说“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因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全国近13亿人口,62%以上在农村。农村能否如期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国来说举足轻重;当前国民经济发胀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我国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在拉大,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远远落后于城市。缩小城乡差距,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进而大幅度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在农村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
所以,我们国家要发展得快,必须解决三农问题,不管是哪一个方面,如果发生了大的问题,追根究底都是三农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引起来的。所以解决好三农问题,对于我们整个国家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人民政
权的巩固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这方面老实讲现在很多部门和一些人认识还不够差得很远,这个认识不是口头上,是实际上,认识到位不到位,对于中央的战略部署理解的深不深,就表现在措施是不是实际。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还主要集中在差距过大,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城乡社会发展都差距过大,过于悬殊。这个差距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程度,已经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而且城乡之间综合的比差距也是越来越大,农村很穷,城市相比之下,现代化的程度可以说是很高的。我们有些城市的现代化可以说比国外一些城市还要发达。
还有,党同农民的关系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的农民是党在农民的依靠力量,是国家政权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应的农民,党的执政地位就巩固,工农联盟就加强,革命和建设事业就能胜利;失去了农民党的执政基础就动摇,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被断送,历史如此,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农民的积极性,就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工业的进步,更谈不上实现现代化。
以前,由于政策的偏向使城镇和乡村的发展差异使贫富悬殊差距扩大。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亦同时加剧了土地兼并问题,一些失去工作或土地的农民转化成流动人口到城镇谋生,从而将问题亦带到城镇。在恶性循环下,三农问题不断扩大成为全国性的社会现象。再加上我国加入世贸后,参与国际竞争,使得三农的矛盾更为突出。所以,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得加快结构调整,改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等。但都无法回避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化需求不足、人均占有资源过少限制收入增长,以及转移支付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形成的财政压力等。因此,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以此带动农产品的商品需求,促进结构调整,从增加非农就业和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两个方面,提高农民收入,降低中国加入世贸后对农业带来的风险。
关注小学生心理疲劳问题 篇3
关键词:心理疲劳;因素;预防
好多小学生在学校里对老师说:“老师,少布置点作业吧,我们太累了!”为什么学生们会喊累呢?经过多次和学生座谈了解以及查阅资料,才逐渐认清这个问题。学生们的“累”是一种心理疲劳。
什么是心理疲劳呢?人的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种。所谓心理疲劳,它与因连续工作而致使肌体能量消耗的生理疲劳不同,它是指人长期从事一些单调、机械的工作活动,伴随着肌体生化方面的变化,中枢局部神经细胞由于持续紧张而出现抑制,致使人对工作和生活的热情和兴趣明显降低,直至产生厌倦情绪。
有心理疲劳的学生大多有以下一种或几种表现:作业经常完不成,还喜欢撒谎。例如,没有带课本,谎称作业本忘在家里了;在课堂上睡觉,课下很活泼;.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做各种小动作;.不愿参加测试,一听说考试就找各种理由不到校;.有严重的厌学情绪,每当老师或家长批评的时候,反应强烈,大喊大叫,以退学作为挡箭牌。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心理疲劳现象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学生自身的因素
首先是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对学习产生一种急躁、焦虑的情绪。“焦虑是一种实际的类似担忧的反映,或者是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具有一种担忧的反映倾向。”有了这种不良的情绪,学生就不能安心学习,作业写不完或是潦草敷衍,进而会遭到老师的严厉批评,越是批评越是急躁,越是写不好作业,还会遭到批评,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对学习就会有一种恐惧的心理。
其次是小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沉迷。网络游戲就是一棵毒草,不知害了多少花季少年。面对诱惑,小学生不能自已。上课时心思还在游戏上,有的学生甚至为了上网不吃午饭,把饭钱省下来上网,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对学习就失去了兴趣。
二、学校的因素
一是课程安排的问题。一天,笔者在送儿子上学的路上,看到儿子很高兴,就问为什么,儿子说:“爸爸,今天下午我们有两节‘好课呢。”“什么是好课?”“就是音乐、体育、美术啊!”儿子接着说。的确,现在好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把学生们眼里的好课都改上语数外,占用学生们放松、减压的时间。例如,小学生一周应该有四节体育课,但是调整后只上一节体育课,其他的音乐、美术、思想品德等干脆不上。学生们每天都在紧张的环境里生活,长时间得不到解脱,就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形成心理疲劳,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是教师教学的问题。教师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缺乏新意,手段单一,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授课内容过多、过难,超越学生接受能力和负荷能力,使学生感到学习太苦,没有乐趣。对学生的处罚不当,动辄让学生写十遍或几十遍。与学生缺乏沟通,对学困生冷嘲热讽,这些都易造成学生的心理疲劳。
三、家庭因素
现在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对孩子溺爱、娇惯普遍,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经常比较,回家就唠叨,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让孩子参加周末或假期的补习班,比如英语班、奥数班、特长班……
再就是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关心教育孩子。把孩子放在小课堂,每天只有晚上接孩子回家。有的学生一周回家一次,完全处在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下。更有甚者,父母外出打工,把学生交给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照管,或是直接送到寄宿制学校,一学期见不到孩子一面。好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长时间的缺失家庭的温暖、关爱,会造成学生内心的阴影,外界的压力和孤独的情绪就会造成学生的心理疲劳。
四、避免和摆脱心理疲劳的办法
首先,要确保小学生的休息和睡眠。休息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措施。根据大脑皮层镶嵌式活动的特性,课间应采用活动性休息,教师切忌“拖堂”。有关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少于9.6小时。另外,适当增加小学生的营养也是缓解心理疲劳的有效途径之一。
其次,要合理安排学习课程,重视课堂教学的氛围。学习课程若安排不当,困难的学科相继排列,易使学生陷于高度疲劳状态。上午第四节宜安排音乐、美术课,体育课最好安排在一天的最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做到精讲巧练,深浅适度,符合多数学龄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有创新意识,灵活运用,常教常新,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对学生考试中的挫折关怀体贴,多加指导。保证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时间,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培养人才要关注中职学生心理问题 篇4
一、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目前, 大学的扩招、普高热的升温, 导致中职学校招的学生大多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差, 这些学生的内心需要常常被忽视, 缺少心灵的浇灌, 时间长了, 会导致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1) 社会竞争激烈, 学生就业压力增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生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 但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尤其是中职学校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和大学生相比, 中职学生没有更高的文凭, 从进入学校开始, 他们甚至为了今后的谋生而放弃发展个性空间的机会, 选择一些自己不爱好或不擅长的专业。同时, 步入社会后, 中职学生更多只能从事最基层的工作, 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 导致对他们前途感觉迷茫, 继而丧失工作、生活目标, 对个人存在的意义产生怀疑、焦虑、恐惧, 存在安全感受到威胁, 失去生活、工作的信心和勇气。
(2) 对新生来讲, 一些学生远离父母, 开始自立生活, 生活条件、学习方式发生改变, 得不到父母的及时关心、照顾, 使一部分学生的不良情绪不能正常宣泄, 使处于青春年华的他们可能发展出不成熟的两性亲密关系, 增加了身心受创的风险, 影响了学业完成的质量。
(3) 由于城乡经济的差异, 学生家庭条件差别较大。出生在农村的学生大多家庭物质条件贫困, 在受到社会环境和学校周围物质条件好的学生影响时他们容易感受到低人一等, 产生自卑心, 从而产生人际关系交流障碍, 难以建立健康人际关系。这不仅对学生个人的学业完成质量产生消极影响, 同时对他们以后的就业发展也埋下了隐患。
(4) 中职学生大多是住校生, 在集体生活中要学会处理人际交往。但在中职学生的成长经历中, 由于学习比别人差, 一些学生缺乏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对自己缺乏自信, 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或盲目过高评价自己不能善待他人, 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出现交往障碍。
(5) 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在14岁~18岁之间, 是青少年犯罪中的第一个高峰期。一些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 自控能力差, 涉世不深, 法制观念淡泊, 攀比心理、好奇心理、虚荣心理、好胜心理强, 在一些不良思潮、不良风气的影响下, 很容易走向违法犯罪道路。
(6) 因为家庭原因导致的一些消极行为。家庭环境是影响、塑造学生思维、行为模式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学生看起来的消极、负性的行为表现跟养育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二、解决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
针对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提出以下解决途径:
(1) 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法制教育, 减少和预防学生犯罪, 是中职学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课题。法制教育应列入公共必修课。
(2) 加强对学校教职工的心理健康培训, 培养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 引导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 共同营造出一个温暖的、活力的、向上的校园环境。
(3) 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 科学有效地帮助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列入公共必修课, 学校应建立心理专家咨询点, 密切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 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 开展不同类型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及时对有心理障碍、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心理和行为矫治, 帮助他们建立健全、健康的人格。
(4) 大力开展形式丰富多彩、内容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感情, 有利于改变个别学生孤僻等不良的心理倾向。同时通过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 减少旷课、逃课现象, 减少和杜绝辍学学生, 防止学生过早步入社会, 染上不良习气。
(5) 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讲座, 甚至和学生父母做多角度、定期的交流沟通, 联合为学生打造一个学校、家庭为一体的以关怀为主导、教育为辅导的育人环境, 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习得专业的知识技能, 更好地服务自身、服务社会。
(6) 加强对新生的入学教育, 帮助学生规划未来,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专业技能。对新生来说, 进入中职学校是他们人生转变的一个起点。教师要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校园环境和生活, 充实学习生活, 掌握多项技能, 为今后步入社会打好基础。
(7) 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毕业是学生踏入人生新里程的开始。学校要指导学生改变就业观念, 做好角色转变, 尽快适应社会生活。
关注社会民生问题 篇5
本次社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主要探讨现阶段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通过学习和讨论,我将我的学习心得向组织汇报如下:
在我看来,民生的问题涉及我国社会基层和广大老百姓的根本利益,而妥善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上。众所周知,制度建设是中国整体社会能够保障民生命题顺利地发展的一个基础。如果上述二者,能够通过我们两会这样一个参政议政和制度建设的平台,得以协调发展,相辅相成,我觉得这不仅仅对于我们的两会,同时对于我们的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个双赢的好消息。
从民生的层面上来看,历届政府包括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都在聚焦民生这个问题。比如说我们的政协发言人赵启正先生就介绍说,在去年政协收到的提案中,有1900份提案是关于民生的问题,占了所有提案的三分之一,这说明民生的问题是我们人大代表和政协代表在两会上讨论的问题的重中之重。而从制度建设的层面上来说,我们都知道,政协发挥了充分的参政议政的作用,那么全国人大又在立法、调研、决策等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影响力。但是这些立法、决策的力度和方向从哪里来?我认为,从根本上说,应该从公众所关心的命题和他们所需要得到的力度上来进一步完善。比如说今年全国人大的第一提案,其实是关于低碳经济的提案,就低碳经济这个问题需要两方面来共同协作,一方面,首当其冲地,我们需要制度建设上来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各个合理环节,另一方面,由于生活环境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老百姓自己也非常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非常关注身边的环境污染,因此如果二者能够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就能与民互动,最大限度发挥参政议政功能。
说到民意交流,我认为今年政协会议的一个特色就是不少政协委员通过各种渠道和民众来交流,有些政协委员直接把自己的提案草案放在博客上,来征集修改意见,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职能,达到政协委员为民请愿,为民谋福利的职责。
大家都知道,参政议政是全国政协的重要职能。全国政协委员来自三十多个界别,这三十多个界别其实辐射了全国大量的行业。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都有自己的期待,这些期待如果能够通过民意的途径,直接地和我们的委员们进行互动,有助于我们委员更好地调查民生,而且把民间的声音传递到我们两会上一个高层次的平台上。
另一方面我也注意到,其实这种与民互动,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来完成,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来完成,也应该同时充分发挥平面媒体、电视媒体等其他媒介的作用。只有民意需要,立法和参政议政良性互动,民意才有得到尊重的可能;也才能够保证立法和参政议政的舆论基础。因为民众的关注,本身就代表了这个社会,或者这个国家所有的人对于自身发展环境,对于整个制度建设的一种关注,这种关注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我们政协委员承载着这种关注,当他把这种关注通过参政议政的方式表达出来,把它变成一些具体的制度建设,把它变成具体化的建议,那么这些建议最后又能回馈到我们的民生,那么这种良性的互动一旦形成,两会将成为一个非常好的推动中国发展的一个前进动力。
关注心理问题 篇6
【关键词】职业幸福指数 心理问题 教师
一、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
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有哪些呢?心理学表明,人的幸福感觉受到压力的影响,人的心理问题与其所受压力有关。笔者通过仔细分析,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因素造成。
(一)社会的压力
由于教师育人工作的特点,人们对教师有着很高的期望,这就需要教师不但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与专业修养,而且还需要不断学习以适应工作的需要。但是培养人才的工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形势又在不断变化,教师与社会期望之间总会有差距。而且现在社会又处在转型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公现象,这就导致一些教师在与别人进行比较时心态容易失衡。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增加教师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二)工作的压力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着其工作压力大,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工作量满负荷,节奏紧张,教师担心担心差生的工作难做,担心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担心所教班级学生的升学率,担心自己的工作得不到重视;另一方面,学校管理机制不合理,管理人员不称职,学校形式主义的活动或检查太多,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种要求太多,学校用学生考试成绩衡量教师工作水平,学校根据学生考试成绩评定教师的职称、奖金,等等。这些种种担心与问题都会给教师的工作带来较大的压力。其中,管理机制不合理是教师产生压力的重要因素。
(三)收入偏低
我国向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教师社会地位高也在情理之中,但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教师的收入水平偏低。我国教师工资大约为比利时的1/7,美国的1/6,巴西的1/3,在被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垫底,甚至比不上同级别的国家公务员。特别是我国偏远地区教师的工资不能按时足额发放,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职业自信心,导致教师外流和转岗的情况屡见不鲜。
(四)自身的心态
职业幸福感来源于自己。生活中,值得我们敬重与感激的人或物很多。之所以有人总觉得生活在亏待自己,是因为他们过分地强调自我,弱化了别人的存在。如果我们带着欣赏、宽容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或事,就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反之,如果总是充满埋怨、指责、敌视、不满,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很糟糕,自然就没有幸福感可言。
二、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指数的做法
教师要学会享受教育带给我们的幸福,主动去发现和感受生活的真善美。如果教育给不了我们足够的幸福,我们就积极去创造幸福。社会各界和教师所在的单位也可以为教师创造幸福的工作环境。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
(一)幸福的教师应有爱心
情感是人一切行为的动力。一位幸福的教师,必然拥有亲情、友情、爱情,是一位感情上的富翁;一位幸福的教师,其内心必然充满着满腔的热情和澎湃的激情,必然充满着暖暖的温情和甜甜的柔情,同时还拥有高雅而有品位的闲情。
作为幸福的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用自己这把火去点燃学生求知、求美、求善的火把;作为幸福的教师,要保持住自己的热情、激情,就要努力地挖掘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内在价值与趣味性,使自己对工作、事业有一种日日新、月月新、年年新的感觉,使自己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
(二)教师需要到学生中寻找职业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获得职业的幸福,就要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为伴,甘愿成为一名“孩子王”。教师来到学生中间,就增加了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为建立师生情感创造了条件。当学生爱戴教师的时候,即使一句小小的问候也会让教师感到无比幸福。
(三)学校应为教师搭建幸福平台
学校要多搭建平台,给教师提供展示才艺和成果的机会。教师的幸福感来源于他人对自己价值的肯定,来源于学校或上级对自己科研成果的认同。因此,学校在教师培训和开展活动上要积极投入。社会也应该为教师积极搭建幸福成长的平台,让“尊师重教”不是一句空话。各级政府应该秉持“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舍得给教育投资,花大力气办学,真正体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不是令人倦怠的无味无奈的工作。
“解决问题”教学四关注 篇7
一、关注情境渲染, 增强“解决问题”的亲和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特别是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依赖形象、需求趣味, 情境渲染在小学阶段“解决问题”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现有情境资源或选取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 另一方面又要用数学的眼光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一些现实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亲和力。如教学四年级上册教材65页解决问题时 (三个小朋友买笔记本的情境图) , 教师可组织学生先交流平时购物的情境, 了解学生购买物品的数量、价钱等信息, 在引导学生体验真实购物情境的同时教师再顺势出示教材的情境图问:“根据这个情境图,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有了前面购物情境铺垫, 学生提出问题也就水到渠成。其实新教材在编排上都比较注重在情境细节中强化“解决问题”的氛围, 作为一线教师要注重引导, 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这样不但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亲和力, 而且还能让学生真实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二、关注呈现方式, 丰富“解决问题”的信息源
图像呈现、情景呈现、表格呈现、对话呈现等是新教材“解决问题”的主要呈现方式, 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是问题的主要载体, 新教材的编排特点动态地调整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 为提高小学生的有意观察能力、信息搜寻能力、条理思考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提供了宽绰的实践空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信息”存在和呈现方式各不相同,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学会寻找有用和隐蔽的信息, 排除多余信息的干扰, 培养学生独立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新教材解决问题有这样的内容:
题 (1) 和题 (2) 的设置有别于传统教材中的“应用题”, 题 (1) 结构开放, 题 (2) 条件“欠缺”, 这些“信息多余、问题开放、答案不唯一”为“解决问题”的全面展开挖掘呈现了丰富充足的数据信息。其次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考虑“信息”呈现的图文结合, 如执教《植树问题》时, 有位老师在练习题“一根10米长的木头, 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 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 锯完一共需要多少分钟?”的旁边展示了一幅“工人锯木图”。这里的图绝不仅仅只是“点缀”, 它既能帮助学生体验真实的问题情境, 更重要的是, 学生通过解读图意, 还能直观感受“锯1次, 得2段”的信息启迪, 而这一思想对于解这道题乃至整个“植树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关注感性体验, 凸显“解决问题”的建构性
杨振宁先生曾经说过:“过去的学习方法是人家指出路你去走, 新的学习方法是要自己找路去走。”“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体基于教师价值引导的“由感性体验到理性建构”的过程, 而且“感性体验”的充分程度势必直接影响到“理性建构”的深刻程度。如《植树问题》教学, 老师通过组织学生“玩手指”, 让学生在观察手指的游戏中发现“手指数=间隔数+1”, 在学生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这种现象在数学中是不是也存在呢?从而自然地引出例题“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 每隔5米栽一棵树 (两端要栽) ,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可以自觉地通过类比, 自主地沟通“手指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很快自然地发现“棵数=间隔数+1”这一植树问题的“策略雏型”, 从中真切地领会了“植树问题”的关键词意、题目结构和解题策略。为了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进一步飞跃, 教师最后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吗?此时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类比联想, 很快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路灯、锯木头、爬楼梯等现象也是属于植树问题。
整个过程学生不断地经历尝试、感悟、归纳、运用而内化形成认知结构,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活跃, 参与积极, 这样的效果极好, 也是“感性体验”促成“理性建构”的生动体现。
四、关注观念启迪, 展示“解决问题”的文化味
数学, 是一种文化。“解决问题”板块内容除了达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的教学目标外, 还承担着“文化熏陶、润泽生命”的教育职责。如教学六年级上册教材《鸡兔同笼》问题时, 教师可以这样引入:有一个古老的数学问题, “鸡兔同笼”:今有雉兔同笼, 上有三十五头, 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古人用一种奇特的想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今天我们也来试一试。随即出示教材例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 有8个头, 从下面数, 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师: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有了前面古代文化背景的铺垫, 学生急于探究的欲望被激发出来了。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 有的用列表的方法、有的用方程的解法、有的出示假设的方法, 部分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还不断地调整自己原有的解题策略, 最后经过交流, 大部分学生都获得了成功。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了解有关介绍古人让鸡和兔表演杂技 (“独脚鸡”和“双脚兔”) 的独特解题思路就显得顺理成章。这种让学生走进数学, 去追寻科学的足迹, 经历数学探索的历程, 体验数学中的理性与智慧, 正是在文化背景下研究数学问题的最好体现, 也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科学历史上的诸多发现, 是“打破常规思维定式”之后的产物, 较好地激发和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其实很多“解决问题”的教学都可以渗透有关思想品德教育、环保教育等,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通过相关问题的全程解决, 使其感悟“如何分析思考、如何制定策略、如何有效落实”的为人处事之道, 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文化”的无痕启迪,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对学生情感目标达成度的检测。
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 篇8
一、弄清问题原因, 对症下药
由于现在独生子女较多, 与父母、师长同学难以沟通, 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是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冲突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 使他们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在行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般是:过失行为、说谎行为、偷窃行为、攻击行为、破坏行为、逃学行为等等。笔者教过的一个班, 有一名叫小莹的学生趁学校放学教室无人时, 弄乱班里的桌椅, 把同学的书扔了一地, 还把垃圾丢了满教室, 笔者没有简单地指责她“破坏班集体”, 而是与之交流, 并通过调查了解情况, 结果发现她是因为不善于和别人交流, 觉得父母不爱她, 教师不理解他, 也没有同伴与之玩耍。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笔者暗中对几名班级小干部做工作, 让他们带领班里的同学主动和这位同学交朋友。笔者也在学习生活中给他更多的关爱。日常生活中笔者常常和他谈起与人交流的艺术以及重要性。半年之后, 这位同学不但性格开朗了许多, 学会了与人交流, 有了要好的小伙伴, 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地提高。
二、做到潜移默化, 润物细无声
在班级中创设和谐、民主、健康的心理氛围, 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笔者时常注意不断完善自身人格, 发挥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为了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 笔者注意做到师生真诚相对, 理解铸就成长。在人际交往中, 真诚是最重要的, 要做到能理解别人,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班主任, 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 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 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成年人渴望理解, 小孩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没有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 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 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放下架子, 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 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 用真诚换真诚, 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 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才能使他们从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见与建议。教育家诺乐特的一段话发人深省:“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里, 他将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嘲讽里, 他将学会含羞;如果孩子生活在赞美里, 他将学会欣赏;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里, 他将学会爱这个世界……”从中可以看出, 消极责备可以使人落后、消沉压抑、精神不振。因此, 笔者十分注意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舆论氛围, 让班级的舆论氛围积极进取、文明向上。长此以往, 不仅陶冶了孩子的情操, 也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抓住教育时机, 促进学生发展
抓住教育学生的“时机”, 就是要求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 选择和运用最适合的方法和手段, 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当问题行为发生时, 班主任要迅速作出反应, 遏制不良行为对其他学生的负面影响。而对于学生本人, 要根据其自身特点, 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例如, 当性格内向, 情感细腻的学生犯错误时, 教师最好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 因为这样可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使他产生抵触情绪, 降低教育的效果, 而应该私下里指出他们的错误, 帮助其改进。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积极和家长配合, 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
不同家庭环境成长的孩子, 性格差异很大, 也暴露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作为班主任, 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和家长沟通, 使他们认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产生的影响。让他们尽量为孩子创造民主、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 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所带的班级有一名女学生李铭。有一次笔者布置的作文让同学们写自己感到最美好的东西。她在作文中写道:我的生活中只有憎恨、恐惧, 常常被噩梦吓醒。这不应该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说的话啊!于是我和她私下交谈, 了解到是因为父亲酗酒, 常常深夜喝地醉醺醺的回家, 回来后就打骂妻子和孩子。了解到这个情况后, 我告诉李铭:生活中有许多爱, 老师爱她, 同学爱她, 这也是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东西。笔者还启发她想一想父亲清醒的时候是不是很爱她。那些伤害她和母亲的行为是失去理智时做的, 要学会忘却。笔者还在生活、学习上处处给这个女孩以关爱, 让她感受到老师的爱、同学的爱。笔者还单独找来李铭的爸爸, 把孩子的作文给他看。看得出, 他已经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 并且答应以后尽量不喝酒。同时笔者推荐给他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笔者还和她妈妈经常联系, 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历程。通过多方面长期的努力, 灿烂的笑容终于重新荡漾在了孩子可爱的脸上。李铭的妈妈还高兴地告诉笔者, 李铭的爸爸不再酗酒了, 他们一家现在很幸福。对一个班主任来说, 这可是对自己付出最好的回报啊!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篇9
一、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社会在进步, 时代在发展。随着社会节奏的越来越快, 人们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方便同时, 也感到来自家庭、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压力, 而教师由于工作的特殊性, 活动圈子较小, 只是往来于家庭—学校—家庭之间, 两眼一抹“黑”。我们学校有的教师教了一辈子学, 甚至连火车也没有坐上一次, 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工作中遇到一点儿事情, 就会感到无助, 产生忧愁善感、过激易怒、苦闷抑郁、惊恐多疑等心理情绪。
1. 心理失衡, 产生自卑愤懑情绪
案例:M老师今年已近55岁了, 最近他的情绪糟糕透了。他认为自己捧着一颗心从事教育事业, 对待工作一向认真, 对学生严格要求、无微不至, 可连续几年由于种种原因他晋升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希望一再破灭。看到比自己年轻的教师都顺利晋升职称, 他心里更不是滋味, 如果上级考评政策不变, 他估计, 到自己退休也不可能晋升高级职称了。于是, 他把自己的焦虑与忧愁深埋在心, 从不抽烟的他, 突然抽烟了, 咳嗽得走不好路还硬着头皮坚持抽, 面容日益憔悴。有位学生家长来校询问孩子学习情况, M老师竟然和学生家长吵得不可开交, 说:“你以为我怕你?你的孩子学不好怨我?反正评不上高级教师了……”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 教师的某些攀比、自卑心理会导致其产生心理失衡的情绪。如, 某位教师买了车, 某位教师添置了高档服饰等等, 而自己却显得寒酸。再加上教师的考核评比与当前教师的实际付出产生冲突和碰撞, 且看, 没有晋升的教师在奋力拼搏, 而那些光荣晋职的却优哉游哉, 不思进取,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有的同志甚至连钟也懒得撞了。有的教师之所以产生不满情绪是自认为自己超负荷的工作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回报, 与自己的同学、朋友相比, 更会自惭形秽, 自叹不如。这样一来, 教师就会很容易对自己原有的“无私奉献、做春蚕、当红烛、为人梯”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怀疑, 认为自己初为人师时的想法太天真了——“牛奶会有的, 面包会有的, 一切都会有的”, 这是不现实的!由此看出, 教师心理失衡会诱发自卑、妒忌、愤懑等不良情绪。
2. 多重角色难以适从, 产生压抑情绪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竞争上岗, 整个社会始终处在竞争中, 无数的新问题、新情况像潮水般涌现在人们面前, 使人目不暇接, 也迫使人们做出新的思索, 进行新的价值选择。在这种激烈的社会背景下, 有的人会产生迷惘困惑、压抑的心理。例如, 在当今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宽广, 教师稍不留神, 可能就会被学生的问题给“卡壳”, 这将会使教师面临失去“知识权威”的危险。所以, 有的教师不得不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不懂拼音、不会敲键盘, 也要学电脑, 搜索新信息。可是, 那些新科技的东西哪能那么好学呢?这焦虑急躁心理不又在加重了么?同时, 教师的工作对象决定了教师的工作牵连着许多家庭, 牵连着方方面面, 不同的人群对教师有着不同的期望和不同的评价标准:社会期望教师充当知识的传播者, 家长和学生期望教师是知识渊博的学者型人才, 而学校总是期望教师是出色的教育者。众多的角色期望综合在一起, 无疑是要求教师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理想超人。而教师毕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自然人, 扮演的角色不可能同时达到众多的期望值。稍有一些方面的角色扮演不如意就会换来众多的批评、指责。由此, 教师在处理各种关系中极易造成心里矛盾和冲突, 而现实却要求教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愉悦的心境走进教室。所以, 教师为了把自己积极的一面展现给学生, 就得把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压抑于心, 日积月累, 这些压抑得不到及时自我释放, 能不产生心理疾病么?
3. 学校与家庭难以两全其美, 产生忧郁、暴躁情绪
时常发现, 有的女教师在单位同事们眼里是贤惠淑女型的, 男教师在单位同事们眼里是绅士型的, 可他们回到家在自家人面前, 淑女型的成了“魔女”, 绅士型的成了“阎王”, 这是怎么回事呢?就是有的教师因为工作的压抑、家庭的琐事的纠缠, 在单位向谁诉说?只有回家借机爆发出来。
案例:Y老师在某校一年级当班主任, 根据学校规定, 班主任应当比其他教师提前20分钟到校管理班级, 如果发现迟到者, 罚20元。Y老师从家到校路程12公里之多, 而她女儿不到一周岁, 需要照顾, 脱不开身。一天, Y老师迟到, 被通知罚款。可是第二天她又迟到了。原来, 她是担心再次被罚款, 夜里一两点钟就睡不着了, 心想, 不能再被罚款了。可是熬时间是痛苦的, 实在是撑不住了, 不知不觉, 就又睡着了, 等到醒来时已经快七点钟了, 结果还是被罚了款。这两次罚款40元, 对Y老师来说, 这钱可以给孩子买一袋奶粉, 她能不心疼么?家庭、孩子, 学校、学生, 让Y老师难以处理得当;接二连三的罚款, 更是让她在精神上、经济上受到“重创”。活泼开朗的她慢慢地变得神经质, 经常絮叨“两下里忙碌, 孩子不能不要吧”, 总是担心是不是校长又在偷偷地“盯着自己”, 慢慢地患上了失眠症。
社会要求老师无私奉献, 可是却忽略了教师作为一个平凡人的需要, 对教师的关爱是非常不够的, 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都是硬尺度、无弹性的, 这对那些特殊情况的教师根本体现不了人性化的关怀, 有的制度甚至是约束教师人格发展和心理发展的障碍。我认为, 在多元化的社会里, 如果把教师只当做传播知识的“上课机器”, 而忽略了把教师当作平常人, 忽略了教师多元化的精神和物质的需要, 必然会使有些教师产生矛盾心理、患上心理疾病, 要知道我们的教师也渴望得到关爱呀!
二、调节教师心理问题的方法
“要么忍耐, 要么发泄”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处理不良情绪的方法。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影响的是教师自己的身心健康, 直接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教师自己是直接的受害者。我认为教师有必要学习一些调整心理方面的知识, 正确定位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寻找处理不良情绪的方法和技巧。同时, 学校、社会也应当共同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育人环境。
1. 以平和心态对待人和事, 保持自身健康心态
良好的心态能使人心情愉悦, “胸怀阳光”是出色完成工作、积极进取的关键。作为教师, 首先要认识到任何人在为人处事、工作学习中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 多与同事沟通, 不能闷在心里, 要学会释放压力, 放松心情;其次, 要加强自身修养, 调整自己的心态, 做事有计划, 避免冲突, 遇事三思而后行, 先静下心来好好想想, 然后再做出合理的对策, 尽量避免出现过激行为, 在心理倾向上进行自我调整, 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2. 客观地进行自我定位, 保持心理健康调节
作为教师要多站在一定高度想问题, 而不是仅仅从自身小利出发, 要“高层次”地协调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 不攀比、不媚俗, 踏实、勤奋, 乐观向上, 心中充满阳光。由于工作性质不同, 作为教师努力工作是应该的, 不能和其他高收入行业相比, 那样只会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要有多大能力干多大的事, 即使达不到自己的理想目标也属正常。要看到庞大的教师队伍中, 绝大多数都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一生, 直到退休也还是一名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
3. 学校、社会应当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育人环境
学校要多关心体贴教师, 让教师感觉到温暖, 充分地信任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关心他们。同时, 教育部门应健全教师考核制度, 制定出既对教师没有太大压力, 而又能达到准确考核教师的工作、激发工作热情的制度, 理解身为教师的难处。要知道, 学校和社会的理解和关心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剂良药, 能保障教师队伍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注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篇10
一、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 自卑与自尊并存
人世间有三样东西不能掩饰, 贫困是其中一项, 欲盖弥彰。强烈的自尊心武装外表的坚强, 内心却存在强烈自卑感。所以贫困生是一个矛盾的载体。
家庭背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进入大学后, 新的环境让我们的学生用自尊掩饰内心的自卑。物质经济极大发展的今天, 农村与城市间的差别导致贫困生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 会造成学生的自我封闭, 久而久之是对现实的封闭, 与人类特有的群居特性发生冲突, 被别人认同的认同感, 融入集体的归属感, 与无法逾越的现实, 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举步维艰。自卑与自尊并存。
(二) 焦虑和抑郁心理
贫困生由于所处的生存环境的限制, 从小只顾埋头学习, 家庭没有条件为他的特长进行经济投入。这也导致了家庭贫困学生的文体特长的欠缺, 他们很少参加其他活动, 影响了自身的发展, 学习成绩则成了他们个人能力的唯一表征。当他们进入大学之后, 面临的是众多的学习能力与其相当的同学, 往日高中的优越感消失了, 甚至变成了挫败感。这种心理的变化往往带来了学习成绩的滑坡, 作为唯一的优势出现逆转, 贫困生往往要背负更多心理压力。开始质疑自己, 怀疑生活。他们所有的焦虑、抑郁都产生自贫困。心理问题的严重, 是自我摧残最厉害的方式, 当学生无法排解这种压力时, 甚至会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
(三) 自责与抱怨心理
当无法掩饰的贫困处处与你为敌时, 逃避往往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这样逃避的行为方式带来的, 是家庭贫困学生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小, 最终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小圈子。不光生活在小圈子里, 敏感的自信心, 渴望被认同的自尊感, 现实中自己无法被完全认同的失落感交织成网, 这张网紧紧束缚了自己。时间越久, 网越密实, 与外界的交流越少。在他们看来, 世界是属于那些对生活不需要去顾虑的学生, 自己的窘迫与别人的无忧无虑相形见绌。这时候会出现极端的仇富心理, 这是嫉妒的升级。强烈的不满会导致最终自我的怨恨, 甚至会责怪父母, 责怪家庭。这种心态和意识下的学生开始仇视社会, 频频地抱怨与自责。若我们放任其发展, 最终学生会产生诸多不良行为, 比如, 单纯的喜欢金钱, 强烈的拜金主义, 极端的享乐主义。最终形成人格发展问题, 甚至会走向犯罪。
(四) 敏于自卫的心理
层层重负交织成网, 闭塞艰辛的成长之路, 是贫困生发展综合素质的最大阻力。这使得学生融入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显得极其困难。前面提到的唯一的学习能力, 甚至受到自我的质疑, 这时他们往往表现出敏于自卫的心理。真正遇到困难时, 遇到挫折时, 不是去分析应对措施, 而是想当然的去夸大困难, 逃避困难。甚至用常人无法理解的行为方式去处理。最终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发展。原本朴素的努力, 变成了消极厌世。渴望进步, 却无法冲破现实的束缚。让原本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大学生活, 蒙上了灰暗的色彩。由于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 他们甚至求助于虚拟的网络游戏, 希冀在那里得到平等的看待, 作为慰藉自我的良药。
二、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 贫困生的弱势群体倾向
贫困生的生活, 经济成了决定性因素。生活中, 首先考虑的是经济的问题。这可能要探究贫困生的成长之路。偏远的农村、城市下岗职工群体、变故的家庭等, 这些是贫困生最初的来源。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上的家庭, 形成了固定的生活模式, 这种生活模式带来的世界观、价值观, 必然形成了弱势群体的心理定式。一旦心理形成定式, 这个符号会深深烙在身上。当他们带着这个烙印, 带着这个符号走进大学。周围的学生难免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偏见。他们认为这些贫困生的生活习惯有问题, 小气抠门、自私自利、没有见识、知识面狭窄、性格孤僻, 很难融入集体。更别说交流成长了。殊不知贫困生要事事先盘算, 不能穿名牌, 不能拥有手机电脑, 他们更多的是靠勤工助学维持生活。更有甚者, 还要寄钱回家贴补家用。当他们看到, 高年级的学长在面临毕业择业时, 那些没有相应的社会关系的贫困生, 在市场经济繁荣与发展、经济制度改革处于转型的时期, 受就业市场中某些不正之风的影响, 依旧无法通过迈出的第一步来改变现状, 他们的弱势心理又会出来作祟。
(二) 受社会负面因素影响
当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潮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汹涌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作为教育机构中的高等学府, 难免受到冲击。作为纯粹消费个体的学生来说, 家庭的经济支持, 就成了学生生活水平的决定因素。但是推崇市场经济的今天, 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这导致了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同样是农村家庭或者城市工薪家庭, 各地区的经济收入有巨大差距。家庭生活相对优越的学生, 在高校里的生活也相对优越。市场的涌动带动着不同的消费热点涌入高校。这让贫困生唯一感觉就是羡慕和嫉妒。物质生活的高调, 带来的是精神层面的空洞。对金钱的崇拜, 爱慕奢华的虚荣心, 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渐渐浸染了校园这方圣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鱼安知鱼之苦。”家庭生活优越的学生无法理解贫困生的生活。当拜金的思潮袭来, 他们面对贫困生, 更多的是远离, 嘲笑, 甚至是歧视。个人主义的膨胀, 集体主义观念必然淡化。同学之间增添了攀比, 缺少了互相关心。面对如此境况, 贫困生变得很难与别人相处, 心态可能会更加的悲观, 性格偏于冷漠, 更有甚者走向孤僻。
(三) 教育成长背景的影响
高校贫困生大多来自于教育条件落后地区, 没有良好的文化环境的熏陶。中小学的音乐、艺术、体育、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设施和教师严重缺乏。面对高考升学压力, 一些地区甚至取消了文化课外的教育。这种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学生, 由于没有相应的学习经历, 表现出来的是综合素质的下降。自我个性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进入大学后, 感觉处处不如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此外, 高校针对贫困生更多的是物质的给予, 忽略了精神方面的疏导教育。面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缺乏系统的调理机制和针对性。心理的成长对青少年的个人成长非常重要。这种教育的缺失, 势必影响学生的人格成长与发展。如何创立良好完善的育人环境, 构建合理完善的心理教育体制, 我们任重而道远。同样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让贫困生在精神方面脱贫的工作显得至关重要甚至刻不容缓。
(四) 自身心理素质的缺陷
内因决定外因。贫困生的心理素质缺陷在出生时就已经开始逐步形成。这种先天的心理缺陷, 成为诸多心理问题的内因。想要彻底解决问题, 我们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解决内因。这种先天的缺陷, 使得他们比别人更容易患上各种心理疾病。我们将这种先天缺陷分析如下:一是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自我认识。贫困生的生活, 比别人背负了更多的压力。当然这是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上的家庭, 形成了固定的生活模式, 这种生活模式带来的世界观, 价值观, 必然形成了弱势群体的心理定式。一旦心理形成定式, 这个符号就深深地烙在了身上。当他们带着烙印, 带着符号走进大学。凡事先要衡量自己的消费能力, 贫困的困扰让他们在生活学习方面比较自卑, 过分的自卑让他们开始怀疑自己, 自我认同感的降低, 势必导致心理的焦虑、精神的抑郁。最后甚至不能够接纳自我。二是贫困生的人格特质存在缺陷, 容易产生心理疾病。人格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特定心理特点的独特综合。它主要影响一个人的活动风格和行为模式。贫困生在人格特质上多表现为极度焦虑、过分偏内向、情绪波动较大, 缺乏自我调节控制能力, 对外在环境适应力差等特征。这种人格特征会导致他们不能够平静做事, 遇到事情先是烦躁不安, 否定自己, 对待别人的态度也是敌视, 固执偏激, 不能够将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到学习科研中。三是贫困大学生倾向于采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敏于自卫, 面对挫折, 首先想到的是维护自己的尊严, 顾及自我的保护, 甚至为了平衡自我内心, 采用自己的行为方式和非常规的防御手段。研究表明, 来自于贫困家庭的学生, 自我的期望意识远远高于普通家庭。当然, 这种期望也有父母的因素。现实生活中, 步入大学, 唯一的学习能力不能够得到原来的认同, 自身综合素质不够, 过高的期望产生的压力, 往往使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的挫败感增强。敏于自卫, 面对挫折, 采用自己的行为方式和非常规的防御手段。恰好这种方式不能够最终解决问题, 反而助长了自我封闭, 产生遇事逃避行为方式。四是缺乏自我调控意识。面对问题, 不能够采取有效调控措施, 生活学习的困扰, 助长了不良情绪。自身这个大的运行系统, 缺乏有效的调控反馈机制, 势必最终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三、缓解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 构建资助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经济困难是一切问题的源头。以我校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 已基本形成了一套“奖、贷、补、助、免”的资助体系和“绿色通道”机制。可以使100%的学生得到相应的补助。另外, 我校特有的阳光助学网, 提供给大学生在校勤工助学岗位。每年暑假寒假前夕, 联系哈市知名企业到校内招聘兼职岗位。我们的救助体系有待完善, 这可能是我们下一步继续要探索的工作。各种救助体制的制度化、规范化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帮助贫困生克服经济困难, 才能有效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因为经济的救助是心理问题解决的基础和前提。
(二) 改善提高贫困生心理素质
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目前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积极有效开展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有效帮助贫困生独立走出心理困境, 从根本上提高贫困生的心理素质。学校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可以通过定期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 取得数据, 用以建立贫困生专属的心理档案。心理档案建立是提高贫困生心理素质的基础和保障。有利于时发现和解决心理矛盾所产生的问题。一旦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 可以从以前的调查基础入手, 抓住矛盾问题的主要方面, 越早介入治疗, 就会越早得到解决。同时, 针对贫困生出现的问题, 开设专门的心里话倾诉室, 派专门心理老师做好辅导帮助工作。其次, 针对问题, 开展专门心理辅导, 通过学校校园网络, 构建下属的心理咨询网站, 开通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电话, 及时全面的为贫困生提供咨询和帮助。再次, 开展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专场讲座, 同时配套相应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做到心理健康知识的广范围宣传普及。这些举措, 可以让贫困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能够自主学会科学掌握相关的心理学知识, 运用有效的心理防御措施, 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心理素质。
(三) 加强非贫困生教育
伴随着改革开放, 中国经济迅猛发展, 地区间经济差异变大。根据我院学生数据, 农村比例:47.88%。贫困生比例36.90%。其中特困生3.38%。依据我院大四年级在校生数据, 单亲家庭占到了总人数的4.22%。这样的学生在正常的人际交往及学习生活中情绪往往会出现波动和异常 (学期期末、假期开学后尤为明显) 。家庭的贫困带来的生活压力让学生背负着沉重的担子, 举步维艰。对非贫困生, 我们也应当进行适当的教育疏导。毕竟学校作为育人环境, 不应该沾染社会上的风气习俗, 倡导学生以学业为主。积极乐观的学习氛围需要所有人共同营造。开展主题团活, 积极灌输积极的学习生活理念, 反对铺张浪费追求奢华的生活观念。
(四) 注重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
校园是学生居住生活的主要环境。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形成特色鲜明的寝风、班风、校风, 弘扬人文关怀, 注重情感交流、文化交流, 必然能够让贫困生在心理上得到安慰,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的交流, 消除外在社会环境的负面因素的影响。在平等互爱的环境中, 激发贫困生的学习斗志, 发扬创新争先的精神。和谐的校园文化, 能够消除贫困生与其他同学的距离感, 彼此谦逊互让, 相互支持, 相互理解。相信这样的校园氛围, 可以给每一名同学展示自我的舞台, 发现自己的优势, 改进自己的缺点, 全心全意跳出人生华美的舞姿, 为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建立并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
(五) 积极探索新途径
面临困难, 不仅要国家、社会、学校的帮助, 贫困生更应该有自救的意识, 积极努力探索新的有效的途径, 才能真正彻底的解决问题。可以自立自强、服务他人、回报社会为宗旨自发组织建立起学生互助团体, 实现贫困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这非常有利于贫困生的健康和发展。首先, 团体的建立, 使学校的教育、心理健康指导更有针对性。其次, 创造平等的环境氛围, 贫困生不必过分担心自己的自尊心, 面子问题。国家、学校的贫困补助可以让贫困生减轻心理负担, 更容易接受。社团的建立不仅仅为了抱团取暖, 更多的是让同学们感觉到“饮水思源, 感恩社会”的教育理念。这种团体因为受到国家、学校的资助, 他们更愿意用他们的方式来感恩社会, 回报社会。
四、结论
贫困是一所大学。教会了我们如何生活, 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贫困像一个沉重的石柱, 背负着前进, 很重。但未来的日子里忽然有一天你会发现, 他的存在磨炼了你的意志, 强健了你的筋骨。多年后, 那个石柱, 帮你填平了未知旅途的沟壑, 是你通往成功殿堂的基石。
贫困带来的心理问题, 是我们高校思想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贫困生在学生中的比例很大。作为学生工作者, 做好贫困生资助、心理辅导工作是每一位学生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建立健全资助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以贫困生社团形式激励贫困生健康成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改善育人环境。明天很美好, 现实很残酷。黎明前的黑暗与寒冷给予了我们坚强与执著。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 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 不断前进。
摘要:大学中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特殊个体, 他们家庭贫困, 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完成学业, 更多的要承受贫困的压力。他们生活在象牙塔下, 似乎是很特殊的音符, 然而正是这样的特殊符号, 在大学这样一篇华美的乐章里, 扮演着休止符、二分音符、装饰音等角色, 让大学的旋律悠扬地撒满我们脉动的青春。同样的分数线录取, 同样的老师, 同样的教学楼, 只是因为有了不同的生活背景, 让我们的学生在前进路途上的步伐有了区别。关注贫困生群体, 帮助贫困生成长、成才成为高校辅导员最基本的工作。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问题,在校
参考文献
[1]斯宾塞.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2.
[2]李洪波.哈尔滨工程大学年鉴2009[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10.
[3]吴洪艳.西南两所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6.
[4]吴燕华.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弱势”成因和影响及解决对策分析[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7.
[5]李祥.浅析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J].法制与社会, 2007, (11) .
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篇11
笔者有两个邻居的小孩名叫崔明明和李冬,同岁,同是男孩儿,同住一个大院,又同在一所幼儿园上学。因为他们的父亲是同事,彼此关系较好,所以两个小孩儿平时经常同吃同住。相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两个孩子极为相似的性格。三年的幼儿园上下来,幼儿园老师给两个孩子写下了共同的毕业评语:生性好动,表现欲强,富有创造精神。为此,两个孩子的父亲曾私下约定,让崔明明和李冬永远一起读书,将他们一起培养成为高材生。
然而,上了小学以后,情况发生了
崔明明和李冬的成长历程和境遇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
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无瑕的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同样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截然不同的教育结果。崔明明的不幸和李冬的成功都说明了同样一个道理: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的心理需求。
所谓心理需求,是指人在心理上对客观事物或特定行为的特别的需求。比如: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和赞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一帆风顺等等。
儿童的心理需求有其特殊性,主要包括:受到表扬、给予肯定、获得奖励、给予机会、获得平等、当选头领、引起注意、给予自由、受到尊重等等。儿童的这些心理需变化。崔明明和李冬虽然还在同一所小学上学,但被分到了不同的班级。不同的班主任对待两个孩子的态度和方法截然不同。
崔明明的故事
因为孩子生性爱表现,所以崔明明每次上课都是班上最活跃的一个,浑身上下没一刻钟能闲下来,还不时地发出各种响声。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他每次都是第一个举手,可真正回答问题时却常常是“驴唇不对马嘴”,甚至有时连老师提的问题都没听清楚。崔明明的表现弄得班主任陈老师十分头疼,陈老师经常“请”崔明明的爸爸到学校去共商求如果得不到满足,他们往往会逐步走向叛逆。由于知识水平和社会阅历的限制,他们向成人、向社会展示心理需求的方式各不相同,甚至在成人看来并不妥当,有的甚至会引起教师、家长的误解和反感。
上例中,崔明明经常在课堂上“捣乱”,这并不说明他天生就是坏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他只是在展示自己希望引起教师和同学注意这一心理的需求,只是他的方式不太恰当而已。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心理学方面的常识,善于觉察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需要,进而调整自己与学生的交往方式和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更多地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并不失时机地告诉他们什么是引起教师和同学关注的合理方式,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如果教师不具备心“治疗”崔明明“多动症”的大计。
每次开班会,崔明明总是陈老师第一个,而且是重点批评的对象。因为批评多了,崔明明成了班上同学嘲笑的对象。无论是课堂上,还是活动课中,老师提问也再没有了崔明明的份。时间一长,崔明明渐渐养成了懒散的习惯,染上了打架、恶作剧、小偷小摸等恶习,真正成了一个“问题孩子”。
李冬的故事
同样的表现也发生在李冬身上,但李冬的班主任刘老师的处理方法却大不一样。李冬在课堂上积极举手,虽然大半问题不会回答,但刘老师却没有轻易给他“爱捣乱”的帽子,而是充分肯定他的参与意识,并适时地加以点拨,鼓励他想好之后再举手。李冬好动,常常不能遵守纪律,刘老师便指定他担任班干部,一方面用以消耗他过盛的精力,另一方面培养他的管理能力,强化他的表率意识。三年下来,李冬不仅改掉了以前的毛病,而且优点也得到了发扬。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经全班同学推选,李冬正式当上了大队长,他的学习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语文、数学两个单科还在省奥赛中获了奖。理健康教育知识,看不到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注意学生的表面行为,动辄对学生“上纲上线”,将学生的无意行为上升到思想品德高度,并作出品行不良的判断,将其纳入“坏学生”的行列,这个学生最终将会真的变成“坏学生”。
孩子的自制力大多比较差,正当的心理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他们将会以继续捣乱和对抗来向你示威。教师和家长要善于识别孩子问题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需求,并从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尊重学生,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更理解的态度去认识学生、对待学生,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温馨、和谐、人性化的氛围。
(文中李冬和崔明明为化名)
关注心理问题 篇12
几十年来, 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面对不同的人群, 围绕着不同的历史使命,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社会的的深刻变动, 新的社会人群的出现, 新的社会需求的产生, 国内外环境的变化, 新的社会矛盾的凸显, 思想工作也面临着新的艰巨任务和挑战。许多同志都在进行着新的探索, 并且已经有了许多新的创造和有益的成果。关注心理疏导和心理调适, 就是当前改进和加强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长期以来, 我们在思想工作中首先关注的往往是立场问题, 也就是要站在人民大众一边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其他的问题就好办了。当然, 说好办了, 不等于没有问题了。大量问题属于是非问题。怎样做是对的, 怎样做是错的, 这就需要做大量的摆事实讲道理的工作, 而且要反复做, 做得引人入胜, 才能说服群众。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大量的思想工作都属于这一类。在长期的思想工作过程中, 许多同志都会有这样的体会, 有些事情光是道理对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还要看是不是符合群众的利益, 或者说能不能使群众认识到这样的做法对自己有利。这里所说的利益, 既包括眼前利益又包括长远利益, 既包括多数人的利益也包括少数人的利益, 既包括这一部分人的利益也包括那一部分人的利益。成功的思想工作一定要十分关注这个利益的原则, 真正做到帮助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 才能引导群众团结起来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以上这些原则无疑都是正确的, 都应当在今后的思想工作中加以坚持。但是, 在实践中我们又往往可以发现, 同样的利益机制, 同样的道理, 同样的信息, 人们的反应, 人们的接受程度, 却往往有很大的差异, 不但有快慢的不同, 有的甚至会截然相反。其中的原因当然很复杂。心理素质的不同应当是一条重要的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可以看到在相同或相似的生产生活条件下, 不同的个体心理状况却会有很大的差异。有的乐观, 有的悲观。有的善于感知或发现生活中的有利因素, 加以把握和利用;有的却处处感到都是不利的因素, 寸步难行。有的开朗, 有的封闭。有的莽撞、易于冲动, 有的理性多思;也有的偏于犹豫不决。有的合群, 有的孤僻。有的想得开, 放得下;有的爱钻牛角尖。有的执着, 有的多变。有的抗挫折能力强, 有的却比较脆弱, 经不起任何打击。有的爱想, 有的爱笑。如此等等。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一般情况下也不必强求一律。各种各样的性格、情绪、思想习惯, 和谐共处, 互相补充, 正是多彩人生必然的风景。至于个别社会成员某些不利的心理因素过度发展, 那就需要心理医生的治疗, 或者心理咨询师的疏导了。在一些地区, 一些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中, 注意结合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总结和推广这些成功的经验, 对于改进和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是很有意义的。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 在新的历史时期, 由于社会正处于变动之中, 人们的心理往往不能及时适应, 往往会产生一些在一定范围内相当大面积存在的心理问题。例如, 由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人们的孤独感增加了。一些退休职工、老年人有被边缘化、被抛弃的感觉。独生子女中的一部分人难于融入群体。社会上一部分人浮躁、急于求成的心理。对他人求全责备, 近于苛刻, 缺少包容和理解;对自己的责任却视而不见。对生活期望过高, 同时感到压力过大, 难于承受。过于轻率地跟着感觉走, 缺少理性的长远打算, 闪婚、闪离、裸辞, 对自己造成不利的苦果。如此等等。做思想工作的同志遇到这些难题, 往往也很苦恼。因为显然不是光靠摆事实、讲道理那一套办法能够解决问题。而且往往等不到你去做工作, 已经时过境迁了。但是, 社会心理状况的发生和变化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在某一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 在某一类人群体, 形成某一种心理倾向, 必定有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因此也必定可以遵循客观规律, 找到某种调适的方法, 引导社会心理向着积极、理性、包容、和谐的方向发展。
【关注心理问题】推荐阅读:
心理关注06-08
关注学生脆弱的心理06-24
关注优秀生心理健康08-05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08-09
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12-15
关注优秀生的心理健康07-01
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10-04
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07-25
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