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2024-10-04

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共12篇)

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篇1

教师这个职业常常被人们誉美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灵魂工程师”指的是帮助人们缔造健全的道德人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教师之所以当的起这个赞美, 无疑是说教师在每一个青少年的心理塑造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引导着他们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现在由于升学的压力、家长的期望等因素, 老师和学生都过多的关注单纯的考试成绩, 忽视了学生了的心理健康教育, 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的学生做出种种的极端选择, 酿出人生的悲剧。

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 我们必须要关注和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力图把他们个个都培养成健康快乐的个体。我个人经过了长期的调查和研究, 在其他朋友和同仁的帮助下, 总结出大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关注。

一、要和学生教朋友, 用爱心换真心

朋友是不分年龄的, 你是否是真心的对待一个人, 对方会最真切的感受到。我们和每一个学生刚刚认识和接触的时候, 最重要的就是付出我们的真心, 我们要经常和学生谈话, 和他们一起参加一些课余的活动, 或者是班级之间的竞赛, 这样我们和学生就会在日常的相处中建立起亦师亦友的真诚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你狠狠地批评了某个学生, 他也会在心里明白你是为了他好, 不会因为一时的情绪而对你做出顶撞, 也更不会像一些极端的学生那样去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来。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在这里姑且称呼他为小王, 小王的父母离异后各自成家, 他从五岁开始就跟着姥姥生活, 形成了娇惯、任性和偏执的性格。我教他们班的时候他已经是高二了, 当时在班级里对什么不满意他就会砸课桌或者是板凳泄愤, 同学们都很害怕他, 平时也不和他玩, 他经常自己坐在教室里孤零零的听MP3。我了解了他的基本情况后, 就从音乐入手, 和他聊他喜欢的许巍、摇滚乐队枪炮与玫瑰等等, 他感到很惊喜, 后来我们就无话不谈了, 我了解到了他的痛苦和他的自卑, 于是就鼓励他多和其他同学教朋友, 在这中间他也退缩过, 我不断地鼓励他和帮助他, 到了高三他们毕业的时候, 小王已经成为了一个有着阳光般灿烂笑容的大男孩了。

所以, 我们当老师首先要具备的, 就是一颗愿意和学生真诚相处的心。有了真心、有了爱作为前提, 对青少年的心理塑造过程就会显得事半功倍。

二、要善于利用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

在日常的师生相处过程中, 会涌现出无数次的教育契机, 我们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一闪而逝的机会,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

这些教育契机, 包括一些正面的和反面的, 比如说我们班里有一位同学, 有心脏病, 但是她从来都没有搞过特殊, 后来大家知道了这种情况以后, 我们专门开了一个班会来讨论, 大家都很感动。这就是一次对大家心理健康的正面教育, 当时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

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学生不堪种种压力走上极端道路的案例, 我们对此也应该利用我们的课堂正确的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教育, 或者是采取大讨论的方式, 让大家在热烈地争辩氛围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才。

三、要正确对待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 这实际上是一种幼稚、不成熟的行为。我们作为除了家长以外和学生自身相处时间最长的成年人, 有义务和责任对他们的这种不太健康但却正常的状态做出正确的引导。我们要善于利用其中的有利因素, 然后循循善诱。

首先, 我们就要改变以往教科书式的说教, 站在学生自身的立场上, 以他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某个问题, 然后找到他的漏洞, 以此来说服他, 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思维道路上来。比如说, 我曾经有个学生很偏激, 他认为这个社会有太多的不公平, 所以就应该有快意恩仇性质的杀人行为存在。就这个问题他和班级里的其他很多同学都做过激烈的争吵与辩论, 大家都被他的“歪理”气的说不出来话。后来, 我把他找到办公室, 先肯定了他的这种想法是善良的, 是为弱势群体考虑的一种英雄主义情结, 然后我让他自己想想, 要是在“大侠”杀人时误杀了别人怎么办?被误杀者要找“大侠”报仇又该怎么办?……当时他就愣住了, 想了半天支支吾吾的说不上来。我赶紧趁机对他强调了国家、政府、法律存在的必要性, 当时看他的样子, 基本上都听进去了, 不再像和同学们争论时那么理直气壮了。所以, 我们成年人有着成年人的优势, 要好好的利用学生不成熟的思维中的漏洞, 把他们引到健康的思维方式上来。

其次, 还要讲究教育艺术, 不能以粗暴的方式对待处于逆反期的青少年。青少年一旦被“逆反”心理控制, 就会和成年人“对着干”, 假如我们一上来就营造出一种敌对的姿势, 更会让学生心生警惕, 从一开始就在心理上对我们竖起一道屏障, 所以我们作为教师, 要讲究教育艺术, 采用多种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比如在和学生谈话时注意措辞用语, 多用商量的口吻和他们说话, 让他们能从语气上直接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善意和关心, 才能从心理的角度减少防备意识;再比如说要对学生进行减压训练, 诸如参加一些体育竞技、歌手大赛等活动, 在学习以外的其他方面分散注意力, 把因纠结于课堂而郁积于心的郁闷和不满情绪都发散出去, 减少“逆反”心理形成的可能性。

四、教师要以身作则, 以实践教育的形式给学生做出榜样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天使, 在他成长的初期总是以最美好的眼光来看待这个社会上的种种现象, 我们作为孩子身边亲密的人群, 肯定在孩子的心灵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我们要时时处处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 不能言行不一让孩子对社会产生失望心理。

比如现在出现的老师上课出去接打手机的现象、一些青年教师因为私人情感原因在课堂上大发雷霆的现象等等, 都给了学生很不好的心理暗示, 试问在课堂上自己接打电话的老师如何制止学生在课堂上接打电话呢?用什么理由让学生信服呢?可能学生认为这种做法是天经地义的, 没有什么不妥呢。那么在接下来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方面和学生性格心理的塑造方面无疑也是埋下了失败的隐患的, 不利于之后的教育持续和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

在这个问题上, 其实是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的。所以更需要我们各位同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着手进行考虑, 在平时的日常工作和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坚持原则。在这个方面, 其实有些老师是做的很好的, 就比如说上早读,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进行完成背诵或朗读任务时, 教师都在干别的事情, 但是我有一个同事, 他就和学生一起背书, 在早读结束时告诉他们今天他背诵了哪首唐诗抑或是哪首宋词, 然后背诵给学生听, 学生对他崇拜的不得了, 在早读时个个奋勇背书, 效率极高。有了这个前提做铺垫, 在我这位同事担任班主任期间, 他们班里的同学对其几乎“言听计从”, 绝不违背。这种做法就让老师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以外, 在德育方面和对青少年的健康心理塑造方面也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和作用。

总而言之,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让素质教育的真谛能够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得到体现, 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更能成长为社会中芸芸众生中有用的一份子, 也让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够配的起“灵魂工程师”这个称号。

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篇2

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为唤起学校、家庭及社会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帮助青少年消除不良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和维护全村青少年身心健康,棉花岛村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进校园活动。

活动组织领导

活动内容

一、实施青少年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引导青少年及全村居民增强健康意识,掌握必要健康知识。通过共青团组织、少先队组织加强青少年卫生防病和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保护好视力和牙齿,合理膳食,增加体育锻炼,引导学生自觉抵制烟草。通过“小手拉大手”、家长会等形式向青少年家长宣传健康防病知识。

二、针对我村青年、农村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等青少年群体的工作、学习、生活特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和健康知识讲座,并组织青少年参与世界无烟日、全国爱眼日、全国爱牙日、糖尿病日、高血压病日、精神卫生日、艾滋病日等主题卫生日宣传及预防重大疾病健康教育活动。

三.鼓励和实施青少年健康健身行动,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磨练青少年意志品质。鼓励和督促全村青少年开展 “每天运动一小时”、“伏案学习1小时 起身走动3分钟”等健身行动,在全村青少年中倡导“健康行走很重要,持之以恒才有效”的健康理念。

四、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和维护全村青少年身心健康。组织教师和学生家长就青少年上网、厌学等焦点问题进行相互的交流,进而引导青少年认识自我,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通过这种交流结合青少年生活实际,对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起到了很大的教育作用,受到了同学们欢迎。

活动总结

积极关注和维护青少年心理权益 篇3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心理发展,心理权益,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和维护青少年心理权益,是现代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权益,在辞书中的解释是“应该享受的不容侵犯的权利”。所谓青少年的心理权益,是指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发展必须享有的以及成人社会必须予以尊重的权利。从人权的角度讲,心理权益是一项最基本的人权。青少年心理权益,是最容易被社会所忽视的基本权益。

一、“心灵的呼唤”:关注青少年的心理权益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森伯格(L.Eisenberg)说:“一旦基本生存需要得到保证之后,心理卫生在决定人们生活质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波兰著名心理学家伊达库尔茨(IdaKurcz)曾经说过:“在发展中国家里,当人们的衣食的需要相对满足之后,就会更关心心理上的需求,更关心个人能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人们已经认识到“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人们还将认识到:人类的一切财富、智慧、幸福、成就都来源于人的心理健康。现代社会需要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心理真正成熟的“心理人”。

1959年,联合国曾颁布《儿童基本权益宣言》,着重于儿童生活与营养的需要。由于心理需要的满足对儿童认知、情绪及社会发展有极大影响,国际心理学会认为儿童心理权益有加强的必要,遂于1979年国际儿童节提出《儿童基本心理权益宣言》,借以唤起公众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注意。宣言全文如下:

1. 个人身份权益:有姓名的权利。不论性别、宗教、政治或种族,都有被接纳和发挥个人价值的权益。

2. 心理安全权益:从父母或其他成人获取生理和心理上照顾与维护的权益,特别是在幼弱的婴儿期及儿童期。

3. 从游戏和想像中学习的权益:有时间及机会参与各种游戏活动,以能因循发展上的需要而学习。

4. 免除身体受伤害的恐惧心理权益:有权利被保护,不致被疏忽、虐待、伤害、剥削,以及遭受暴力或战争所造成的危险。

5. 被鼓励的权益:有权利被成年人或同伴鼓励发展潜能,尝试新活动,不畏惧冒险行为,并在必须时能承担逆境、失败及挫折的冲击。

6. 培育愉快人际关系的权益:有机会发展及培育与同龄玩伴及成人建立积极及愉快的人际关系的权益。

7.个人优点不断成长的权益:一方面有权利去克服个人弱点,另一方面体会个人的优点,引以自豪,并善用之。

8.恰当决断的权益:有机会作恰当决断,从而协助其发展成熟的性格。

9.适当教育的权益:有权利受适当教育,使之不但能适应本身的变化环境,而且因认知潜能得以充分发展而成为有生产力的分子,以至于必要时,可自由迁居其他文化环境。

10. 享受专业服务的权益:有权利在维护人的尊严上,接受特殊生理、教育或心理需要的专业服务。

2000年8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官员在无锡召开的《儿童权利公约》教育研讨会上,又提出青少年至少应拥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心理权益:获得生活、学习安全感的权益;被尊重、理解、鼓励和爱的权益;被集体接纳、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参与集体活动的权益;有去尝试,即使是犯了错误后改正错误、承担必要责任的权益;自主选择及自主决断的权益;在学习上保持自己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以及得到具体帮助的权益;在个性心理品质发展上得到帮助和服务的权益。由此可见,心理权益是青少年学生应当享有的、不容侵犯的基本权益。

青少年生活的当今时代,是一个梦想与磨砺并存、挑战与机遇并存、希望与绝望并存、快乐与痛苦并存、幸福与苦难并存的多元化选择的时代。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迎接来自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就人类自身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心理危机。而青少年所处的年龄阶段是一个“狂风恶浪”、“疾风怒涛”的人生过渡时期,也是青少年实现“第二次诞生”和“心理性断乳”的人格再构时期。可以说,这是人生烦恼最多、心理矛盾和冲突最激烈的时期。他们思维容易偏激,情绪状态具有两极性,自制力差,表现欲强,自我意识水平低。青少年身心发育不平衡,心理品质发展不完善,心理健康问题多发、易发,心理成熟度不高,容易受到伤害。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全世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率猛增,呈现出犯罪低龄化(少年化)、作案方式成人化、作案手段凶残化、智能化等新特点。青少年之所以比其他年龄阶段的人更容易违法犯罪,其根源还在于他们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和背景。心理原因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内因,心理问题是内部矛盾的主要方面,外界的不良因素只有在心理不健康的青少年身上才能成为违法犯罪的真正诱因。每一种心理原因都可能造成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偏差,进而产生违法犯罪动机。

值得重视的是,由心理障碍和疾病导致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由心理危机而引发的自杀、杀人、投毒、放火等青少年犯罪案例屡见不鲜。相关研究也证实,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躁狂症、抑郁症以及各种病态人格都容易导致青少年犯罪。据全国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协作组对272114名儿童青少年的调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为12%,而在押犯罪少年的心理问题是对照组的4~5倍。在对600名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的调查中发现,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心理偏差。[1] 他们试图用违法犯罪行为来发泄不满,回避挫折,逃避责任,满足需要,以达到缓解心理焦虑、紧张和危机的目的。

维护青少年心理权益,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基本职责。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积极保护学生的心理权益,自觉杜绝无视学生心理权益的各种不良教育行为和方式;要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要让每一位学生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和个性得以充分舒展。遗憾的是,学校的一些教师还没有把学生当作是有着合法权益的主体来看待,对学生享有哪些基本心理权益认识不足、了解不够,更谈不上自觉尊重和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呵护和爱护。

二、“与心灵对话”:青少年心理权益的教育反思

有人这样说,“现在的许多青少年好比是一个盆景,虽然长得好看,但并不是出自本意,而是成长过程中家长、老师、学校等人施加的外在压力迫使他变成这样。”的确,青少年日益增多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也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当下的教育。

之一:教育目标的反思

当今学校教育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究竟应该是什么?是知识技能教育还是健全人格的塑造与完善?而且这种全面反思,我们应该从小学乃至学龄前教育就开始,同时还要进一步深刻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尽管我们极力倡导素质教育,但现实的状况是,在普通学校更多的是“应试教育”和升学教育,人格教育“空场”和错位。事实上,重生理轻心理、重知识轻能力、重技艺轻人文、重学历轻素质、重智商轻情商等不良教育倾向在学校还是普遍存在。尽管我们的教育方针一直倡导全面发展,但现在的教育功利化倾向十分明显,不和谐的教育造就了畸形的人才,出现了一些青少年成才不成人的“怪”现象。

之二:教育成效的反思

当下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负面影响、不正确教育方式的直接侵害、应试教育“指挥棒”的消极作用,使得尊重和维护青少年心理权益徒有虚名。一种奇怪的现象是,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儿童背负着家长的期望和祝福欢天喜地走进学校的大门,没过多长时间,一些孩子就成了老师、学生和家长眼中的“顽劣”、“朽木”、“傻瓜”或“笨蛋”,成了怕学、厌学、恐学甚至逃学的“差生”或者“后进生”。他们的心理世界暗淡无比,变得消极悲观、压抑迷茫,变得麻木不仁、玩世不恭,或者成为攻击他人、集体与社会的问题学生。在应试“指挥棒”和升学分数线的筛选淘汰下,多数学生在离开学校、结束学业时都被贴上了“失败者”和“落水者”的标签。我们的学校教育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废品”(体质差)、“次品”(智能弱)、“等外品”(分数低)甚至“危险品”(品德歪),发现或者直接制造了越来越多的“低能儿”和“多余人”。学生要么成了“人上人”、“人外人”或者“另类人”,要么成了“机器人”或者“技术人”,要么成了“物质人”或者“经济人”,要么成了“单面人”或者“残疾人”,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社会、和谐社会需要的“现代人”。

之三:教育人性化的反思

罗杰斯曾指出:“我相信,我们的教育体制不能满足我们社会的真正需要。我曾说,从总体上看,我们的学校是当代最守旧、保守、僵化以及官僚主义盛行的机构,也是最抗拒改革的机构”。[2]从教育人性化的角度反思现实的学校教育,问题日益严重而突出。当下的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中学教育是分数教育,大学教育是知识技能教育,而惟独没有“人”或人性的存在,缺少了人之为人的“成人教育”,从根本上在否定人性、忽视人性、违背人性、压抑人性,甚至扼杀人性。现今的教育存在着把人(学生和老师)“机器化”的倾向,学校之中“人不见了”,师生的人品人格失落了,“现代人”被完全物化了。“猫和老鼠”或“狼和小羊”式的师生关系,“驯兽化”、非人性化的各种教育体罚,让许多学生胆战心惊、心理危机四起,学校恐怖、学科紧张、考试焦急和教师惧怕等心理障碍在学生中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一些学校虽然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应试教育”的惯例却越发不可收拾。一些教师还是习惯于师道尊严惟我独尊、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独占教学时间和讲坛,“一言堂”、“满堂灌”式教学,“有时这样的教育好像有效果,但其实有害,因为学生不在相信自己的经验。”教育的“异化”折射了教育人学的“空场”和人性观念的异化,学校教育培养了没有人性或者人性干瘪的“人才”或“才子”。与其说是当今社会在拒绝使用学校培养的人才,不如说是学校教育有意偏离了社会对人才的人性化要求。这样的教育越努力,离人性化的教育目标理想就疏远,教育的悲剧和闹剧就越频繁,这样的教育就越失重、越失败。

之四:教育方式的反思

当前,无视、践踏甚至有意剥夺青少年正当心理权益的现象在学校并不少见。当棍棒和戒尺被当作粗暴的“旧教育”或传统教育的象征,已经为人们有所淡忘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罚却又在校园里滋生蔓延,形成了一股令人忧虑的教育“精神浊流”。诸如谩骂、讽刺、挖苦、冷落、歧视、胁迫、恐吓甚至羞辱等违背教育人性的言行,总是在课堂上、教室内和学校中有意无意地上演。对青少年学生过多的批评指责、过分的尖锐刻薄、过高的严格要求、过强的惩罚力度、过度的整齐划一、过繁的消极暗示,都极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和精神成长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心罚对学生的心灵和精神的伤害更大,犹如慢性病一样,会长期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的甚至终生难以消除。畸形的教育培养出的只能是畸形的人,教育的“异化”必然导致人的“异化”。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因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生洗刷不掉的”。[3] 有人说“心罚猛于虎”,是非常恰当的,只是到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还没有能够予以足够的重视。

林崇德教授曾说:“我们用情感、智慧和期望托起来的新一代为什么与我们的距离越来越来远?我们用浪漫、纯洁和灵性为下一代编制的宏伟蓝图为什么与我们的初衷越来越不吻合?我们用泪水,汗水和希望筑起来的未来大厦为什么在没有经风雨之前就倾塌了?”[4] 当我们追问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究竟怎么了的时候,更需要追问教育的偏差何在。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和尴尬情境,教育的价值追求和发展路径真的到了应该认真反思的时候了。反思,它不是形式上的简单检讨、认错和修正,而是理智上的思考、对质和鞭挞,即对过去的所思、所想、所做进行一场“革命”。更进一步说,就是审视一下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过程、教育对策是否尊重了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规律,是否尊重了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反思是前进的第一步。反思不是目的,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如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呢?我们需要掌握与当代青少年心灵沟通的技巧,需要更新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需要学会用“新眼睛”和“新思维”看待青少年的心理世界,积极关注和维护青少年的心理权益。

我们这样分析并不是说教育应该对青少年出现的心理问题承担全部的责任,我们不能因为出现了诸多心理问题就否定当今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功效,就否定教育的全部意义和价值。美国有句俗话:“养一个孩子需要一个庄。”这就是说,生活的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健康成长同样至关重要。应该看到,青少年心理权益没有得到重视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问题,与学生生活的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需要深思的是,面对日益突出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欧洲会议曾有一份报告指出:“如果年轻的一代不能从教育系统内找到他们所面临的疑难、焦虑和期望的问题的答案,我们就要冒非常大的风险,因为年轻的一代将会作出其他的选择。”[5]为了从根本上减少和有效预防青少年心理障碍,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关注和维护青少年的心理权益。这是教育回归人本化、人性化首当其冲的必然选择。

三、“让心灵充满阳光”:积极维护青少年心理权益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成长需要青春的阳光,青少年的生命需要温暖的阳光,青少年的生活需要灿烂的阳光。据报道,2005年4月,由团中央、卫生部、教育部等共同发起、主办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青少年“心理阳光工程”已经正式启动,其内容主要包括“认知行动”、“专家行动”、“走进校园行动”、“救助行动”等构成的一系列、分阶段主题工作,旨在对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进行提前干预,让他们走出心灵的阴霾,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相对于其他社会成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成长与发展更加需要科学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需要“让心灵充满阳光”。

1.积极维护青少年的心理权益,需要我们树立和谐的现代教育目标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干事马约尔先生在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中有一句发人深思的名言:“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和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6]面对当今时代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应该培养具有什么样高素质的人才?一是培养健康健全的“心理人”。现代社会需要拥有健壮身体、健康心态和健全人格的人才,需要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既有高智商又有高情商的人才,需要良好的体能、技能和智能三方面完美结合的人才。这也是当代青少年成人成才的心理方向所指和目标所在。二是培养人格大写的“现代人”。当下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就是要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化需要、促进现代化实现、引领现代化发展方向的“现代人”。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全球学校教育改革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7]当下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应当自觉实践“四个学会”的教育理念,引领当代青少年建构坚实和大写的“人格支柱”。

2.积极维护青少年的心理权益,需要我们建构科学辨证的心理发展观

关于心理发展的科学辨证观,是学校教师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教育观的哲学前提。缺乏科学的学生观、教育观,往往是学校教育出现种种失误的根本原因。科学的心理发展观不是强求心理的同步发展,不是追求心理机能的均衡发展,不是机械的缓慢发展。对待学生的发展,我们既要允许学生冒尖和有特长,也要允许学生暂时落后、不如别人和犯错误,认可学生在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上有差异。我们要建构新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念:每一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的心理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是同步的心理提高;每一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是相同的心理规格。因此,学校教师要认真研究当代青少年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切实把握时代脉搏和教育规律,摒弃传统陈旧的发展观,把自己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认识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导青少年坚持全面心理发展与个性心理发展的和谐统一,坚持不懈地让所有青少年的心理得到最充分的和谐发展,使得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独特而富有个性的自我,成为富有智慧的自我实现者。

3.积极维护青少年的心理权益,需要我们关注青少年现实的生活世界

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更多地关注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应当自觉地关注青少年的美好生活,为学生“成人”提供精神关怀,引领青少年学会过富有意义、富有智慧的社会生活。脱离现实生活的心健康理教育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我们可以自信地说,仅仅停留在书本之中、课堂之上、教室里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终结了,“小写”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让位于“大写”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心理健康教育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生活对话,回归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在全方位的生活中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智慧价值和意义所在。心理健康教育要回归现实的学校和社会生活世界,重视对学生生命的终极关怀,引导他们学生活的知识,学生存的技能,学生命的智慧,引导青少年学会负责任,引导青少年学会选择,引导青少年从“异化”的心理状态中走出来。

4.积极维护青少年的心理权益,需要我们培育新型民主的学校师生关系

按照罗杰斯的观点,要使得学校教育富有成效,促进学生人格的充分发展,教师必须具备四种态度品质: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表里如一;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尊重他们的感情和意见;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学生不是机器和容器,不是动物,更不是奴隶,他们是人,是心理不断发展成熟、有思想感情和独特个性的人。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权威者、灌输者和支配者的传统角色,树立“平等中的首席”观念,建立师生相互间的民主对话与平等交流意识。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错了允许重答,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想好允许再想,不同意允许争论,不明白允许发问,教师有错允许提意见。教师不仅应该是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更应该做一个民主型、合作型的教师。只有用教育者的“人格”和“学识”去引领学生,用“真诚”和“关爱”去感化学生,用“理解”和“宽容”去悦纳学生,用“信任”和“机会”去促进学生,用“智慧”和“艺术”去完善学生,才能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有尊严地读书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学会做一名心理医生,对学生不讽刺、少批评、多鼓励、常谈心,成为学生心灵的陶冶者、学生健康的守护神、学生个性的示范者、学生精神的关怀者和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5.积极维护青少年的心理权益,需要我们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教育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多次颁发指导性文件,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针对青少年身心特点,有的放矢,富有“青春气息和特色”,要从关注个别学生的问题解决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生活,从个别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行为转变为全体教师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理念和制度,要从障碍性、治疗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转变为发展性、积极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从灌输式心理健康教育转向自主建构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把青少年心理健康健康教育当作科学人文性特质很强、技术伦理性要求很高的专业来做,当作一项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事业来做,而不是表面性、应景性、突击性或装饰性的临时工作,也不能当作营业性、商业性的“摇钱树”来生财谋利。积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主动干预青少年发展中的心理危机,我们应当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尊重和保护青少年个人的心理隐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去管理。

6.积极维护青少年的心理权益,需要我们建立有效的社会预警心理系统

心理健康教育是优化青少年教育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构建青少年发展的心理预防与干预体系非常必要,已经刻不容缓。如何积极应付心理危机,如何指导青少年化心理危机为发展契机,社会预警心理服务系统就可以适时进行心理干预,及时向青少年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要建立以家庭、学校、社区和单位为基础,以群团组织、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为辅助,以医疗单位、专业预防机构为保障的社会预警心理服务系统,从而强化公众对青少年心理的人文关怀意识。这是我们今后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我们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社会、家庭和学校应该各尽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建立“上下结合”、“左右联动”、“内外兼施”的工作整和系统,积极推进青少年“心理阳光工程”,让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之路充满阳光,做到既矫正各种心理问题于已然,又防患心理疾病于未然,更促进心理和谐、优化发展于应然,有效预防和遏制青少年心理障碍,积极维护青少年心理权益,积极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注释:

[1] 张炳全.加强心理保护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6):28~29.

[2]李毅.“以人为本”对教育发展的启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探索浅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94~95,98.

[3][英]约翰·洛克著.教育漫话[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

[4]林崇德.心理教育:是否尊重青少年成长规律[N].中国教育报.2002-6-20(8).

[5]转引自阎嘉陵等主编.当代青少年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147.

[6]引自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2-11-8.

[7]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3.

(作者单位: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心理教育研究所。电邮:cuijinggui@jstu.edu.cn)

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篇4

近年来, 国务院多次下达通知, 要求各地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体质,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对国家、民族的未来负责;辽宁省教育厅把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当作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在校园体育课程设置、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校园内外体育活动开展等方面狠下功夫, 同时联合社会力量, 共同纵深发展学校体育事业, 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工作推进机制。

中国移动辽宁公司, 便是积极支持辽宁省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运动”、“激情”、“拼搏”这样的精神与中国移动动感地带“时尚”“好玩”“探索”的品 牌理念不谋而合。

09年起, 中国移动辽宁公司响应国家号召, 积极为省教育厅分忧, 在校园体育建设上献策献力, 每年都组织多项校园文体活动, 培养和激发了青少年热爱体育、强身健体的兴趣, 丰富了校园生活, 解决了发展校园体育缺乏资金、缺乏动力的重要问题。更重要的, 活动的趣味性、激励性吸引了越来越多学生的参与, 这使得体育成为校园的风尚, 培养了青少年学生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引导青少年学生热爱体育活动, 崇尚体育精神, 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形成健康向上、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 让更多学生能够主动运动、从运动中寻找乐趣, 从而增强体质, 达到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作用。

关注青少年眼健康 篇5

在第十四届“全国爱眼日”到来之际,针对今年“关注青少年眼健康”的主题,7月4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分会、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联合开展的“孩子眼睛好,未来大不同――青少年爱眼护眼中国行”广州站活动启动。中山医附属第一医院朱晓波教授提醒家长:暑假临近,电视、电脑已成为青少年假期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家长要特别留意孩子的用眼健康。

我国五成孩子视力不正常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全国少工委、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等组织共同发起,奥运冠军张怡宁任本届活动的形象大使,旨在提醒全社会关注孩子的用眼健康。专家提醒家长:“孩子的眼睛不好轻则影响到高校航空等专业的录取、个人职场就业,重则对其活动能力、社交能力及精细工作能力也会有所影响。”

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各学段城乡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小学生为31.67%,初中生为58.07%、高中生为76.02%、大学生为82.68%。目前中国近视患者占世界的33%,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10%。全国戴眼镜的总人数超过3亿,中国人眼病问题严重,青少年近视眼问题尤为突出。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王宁利介绍:“目前全中国有超五成的孩子视力不正常,小学生中的近视眼患者近年也急剧增多,而中学近视的学生数量更呈几何趋势上升。”

专家提醒远离“电视眼”

暑假临近,电视、电脑已成为青少年假期最主要的娱乐方式,毫无节制地看电视、玩电脑,加上参加各种辅导班,使得青少年的近视率与日俱增。据王宁利介绍:“目前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视觉亚健康状态。既往研究表明,外部环境如电视、电脑等的亮度过大、色彩失真等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眼表微环境的健康状态。”

专家认为,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青少年的眼健康正受到日趋严重的影响。“此前我们接收的信息来自于文字阅读,现在电脑、电视等视频终端和生活关系日益紧密并且难以完全避免,因此家长除了要关注青少年观看电视的时间和观看距离外,选择动态清晰度高、具有自动光线调节等护眼设计的视频终端也十分重要

关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 篇6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医学界、心理学界尚无定论,普遍公认的发病原因有如下几种:

1、家族性遗传因素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因素,特别是近亲中的发病率,与病人血缘越近,患病率越高,比一般普通人高出10倍,所以近年来很多国家(包括我国在内)对患有精神分裂症的育龄男女,在生育方面有一定的限制,并在婚姻法中也有相关规定。

2、外界环境因素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激素水平和心理成长与发育不成正比,易受环境影响,学习压力大、个人上进心太强、家庭与社会苛求过重、社会上的不良评价、人际关系的变化、恋爱受挫或失败、家庭破裂、父母离异、暴力环境、生活动荡、无收入保障、家庭发生重大事件、心理社会应缴负荷的突然加大,经济收入差、生活水平低、社会层次低、居住条件和环境恶劣,也是引起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3、性格(素质)因素

性格内向、孤僻、心细(其智力无损,甚至还比较聪明)、心胸狭隘、性情敏感、多猜多疑的青少年,常将这类人格的人称为分裂人格,如在严重的精神创伤及重大事件的思想打击后发病者在青少年中尤为多见。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预防措施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十分复杂,常有不同类型和不同的病程阶段,有特征性的情感、知觉、思维和行为上的不协调和脱离现实等特点。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会影响患儿正常的生活,导致患儿无法继续在校学习,无法与人进行正常的交往,进一步使患儿与社会分离,使患儿内心孤独、寂寞,逐步走向自我封闭的状态。因此要做好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预防工作,具体来说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

1、在儿童期应给予一定的宽松环境,适度的教育或融教育于快乐的童年之中,也是预防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方法,过度的精神压力(包括生活,学习和家庭)往往是诱发疾病的因素。

2、经常细心观察孩子的心境,如发现与精神相关的不良情况,应及时看心理医师,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

3、重视儿童性格(素质),意志力的培养,要和周围人多沟通,并在家庭学校里,缓解对患儿的偏见,增强社交能力,缓解应激因素。

4、对成人在婚前检查和家族史调查中,应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避免近亲结婚,有近亲家族性易感儿童应特别注意,杜绝各种刺激,是有效预防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重要措施。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既多种多样,又十分复杂,常有不同类型和不同的病程阶段,所以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但是一般都可以出现特征性的情感、知觉、思维和行为上的不协调与脱离现实等特点。具体临床表现为:

1、思维联想障碍,患儿主要表现于思维的逻辑连贯性出现混乱,联想发生障碍(丧失了思维能力),例如患儿在说话或做作文,虽然每个句子或单词可让老师或同学听得懂,看得清,但一联系起来,使人感到不可理解,严重时语言支离破碎,有时这些语言文字在无任何外界干扰下,发生突然中断,或与人交谈中其语言让人不可理解,甚至出现思维混乱,所说所写毫无联系的特征。有时其思维不受个人支配,都集中于个人脑子里,却又杂乱无章。对老师的提问让人啼笑皆非,不仅答非所问,还让人不可思议,学习成绩严重下降。

2、情感障碍,患儿出现情感淡漠,对家长,老师,同学和周围伙伴漠不关心,反应迟钝。无论家庭,学校等周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他都表现异常平淡。有时在某种场合下别人感到伤心的事,他却表现高兴,也许别人感到高兴的时候,他却表现悲伤。他的情感活动、表现、思维与当时所处环境不相协调,如果属于寄宿生,还见于其失眠、噩梦、呓语、易醒,多伴有焦虑与恐惧等。

3、出现幻觉与妄想,大多数精神分裂症孩子出现幻觉,如幻听和幻视。以幻听为多见,虽对幻听对象印象模糊,但他却能做出肯定的判断,不能觉察到其幻觉的不真实性。有的患儿出现各种不切实际的妄想,妄想的对象和内容泛化多变,离奇、古怪。常常夸大其词,说什么遭人陷害,被他人迫害与追杀等。这种妄想是每个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由幻觉与妄想带来的狂惊、狂恐、喜怒无常,行为与动作失常、失态,有时无端哭闹,让周围人莫名其妙,仿佛他又回到了童年那样幼稚可笑,也是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常见临床表现。

4、行为与动作异常,患儿有特殊的做怪相,扮鬼脸,有时出现某种刻板动作或保持僵硬姿势。这种行为和姿势不仅发生于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还见于青少年器质性与反应性精神病患儿。

5、意志活动与自知力缺乏,患儿意志活动减少,生活懒散,不修边幅(如不理发、怕刷牙、怕洗脸、不洗澡、不换衣服)。出现孤僻,怕接近同学,不怜惜伙伴,有时喜欢自己独处、独坐、发呆、不活泼,表现出明显的与周围环境和同学不相协调的现象。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不认为自己有病,缺乏自知力,多不愿意接受治疗。如果发现孩子有上述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要及时到专业的心理医院进行就诊,早发现,早治疗可达到理想的治疗。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类型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是一类比较严重的精神性疾病,根据起病的急缓、症状表现、致病因素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临床类型:

1、青少年幼稚型:此型多发于青春前期(14—18岁),

起病急,进展快,主要表现为思维缺乏逻辑性,联想涣散,内容无稽荒诞,言谈可笑,词句无连贯,其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严重不符,给人感觉他又回到了童年,此类患儿病后很易复发。

2、青少年单纯型:此型多发于儿童期,发病隐匿,进展缓慢,极易被忽略。主要表现为兴趣降低,活动减少,表情淡漠,行为退缩,生活散漫,注意力不集中,思维逻辑性差,学习成绩逐步下降。早期病情隐匿,不易被发现,当就诊时,已拖延日久,给治疗带来困难,但幻觉与妄想却很少见。常让家长认为“不求上进”、“性格不开朗”或“受打击与挫折就意志消沉”等,往往在病程很长时才就诊,疗效较差。所以家长对孩子多留意观察,如发现精神表现异常应及早带到精神科或专业心理咨询师就诊或咨询。

3、青春型:进入青春期(成年前后)起病,起病常为急性或亚急性,多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不协调或解体为主要临床表现。如思维混乱、语言零乱、话多、内容荒谬、情感不协调、喜怒无常、情绪多变,常有本能的活动亢进(如食欲与性欲增强)、意向倒错(吃脏东西、垃圾、痰、大小便等)。可出现生动的幻觉,而妄想却片段、内容荒诞、多变,也可出现象征性思维。病情进展较快,可有波动、甚至有短暂的自发缓解,但易复发。既往认为此型易于衰退,目前发现,只要系统治疗,可望获得较好预后。

4、青少年器质型:多由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等颅内感染的急性期或后遗症状。此外颅脑外伤(出血,肿瘤,脑实质病变)等,引起脑组织结构改变而出现精神分裂的一系列症候群。此类可以实验室(血液与脑脊液)检测、影像学、免疫学等检查以确定诊断。

来源:北京国奥心理医院

关注农村青少年的阅读状况 篇7

一、调查对象:本校初一、初二的800名学生。

二、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三、调查内容:1.阅读兴趣;2.阅读时间;3.阅读书籍的来源;4.阅读数量;5.阅读种类。

四、调查结果

1.阅读兴趣

有兴趣的占60%, 一般的占26%, 没兴趣的 占14%。

2.阅读时间

双休日阅读的占20%, 完成学习任务后阅读的占50%, 随时阅读的占30%。

3.书籍来源

自己买的占45%, 向别人借阅的占35%, 来源学校的占20%。

4.阅读数量

一年读10本以上的占24%, 不达到10本的占76%。

5.阅读种类

作文占35%, 故事书占16%, 影视娱乐占12%, 名著占8%, 寓言占6%, 武侠小说占2%, 杂志占1%等。

由以上调查可发现以下问题:

一、学生阅读量不够, 时间不太允许。学生目前还是课业重, 作业多。减负喊了很多年, 学生的作业却有增无减。再加上有些家长还带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 孩子哪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来阅读?且有些农村学校的教师不真正重视课外阅读。阅读环境不健全, 有些学校简易地设有图书室、阅览室, 但一周只是安排一班一节阅读课。个别学校过度追求升学率, 连图书室和阅览室都没有设立, 最终导致学生知识面的狭窄。

二、缺乏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许多家长为了生活, 在外面四处奔波, 缺少对孩子的关爱和教养, 使得许多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即使有些家长在家, 但由于社会的发展, 生活节奏加快, 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冲击, 使得他们的阅读也越来越快餐化, 对孩子起不到好的引导。

三、学生阅读书籍涉猎范围较窄, 种类单一。他们喜欢作文、故事书、影视娱乐类的较多, 而对于我国古典的名著、诗歌、散文等, 阅读的人较少, 在阅读后能写下读书笔记、感受的人就更少了。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 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 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去解决问题。

一、成长中的青少年多阅读, 既能拓宽视野, 又能领略图书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从中增长文化知识, 培养人文素养, 提高文化素质, 获取精神力量。因此,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 购置新书给学生借阅, 以增强图书室和阅览室对学生的吸引力, 充分发挥其在读书方面的引导作用, 给学生营造和谐的读书氛围。古人云:“开卷有益。”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也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校应高度重视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把它同实践“一切为了师生的科学发展, 构建精神家园, 培养成功少年”的办学思想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在读书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也可以在班级设立读书角, 达到资源共享。学校举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评选“我最喜爱的图书”, 开展讲故事比赛、读后感演讲比赛, 展示读书格言……在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 加深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了解和认识。

二、对书的兴趣和喜爱, 只有在读书的过程中才能形成。教师要严格控制作业量, 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读书时间, 倡导师生同读, 逐渐使读书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关于学生的阅读面, 教师应积极引导, 使学生广泛阅读各种书籍, 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三、建立健全读书活动的长效机制。要建立有关读书教育活动的管理、评价和激励等规章制度, 用制度规范读书活动。要把学生的读书情况纳入教学常规管理, 及时检查总结, 量化考核, 反馈指导, 及时树立典型, 推广先进, 确保活动的实效性。

四、学校多与家长沟通, 向他们宣传阅读的深刻含义以及对孩子学习的帮助。家校共同努力, 让学生在好书的伴随中走向更广阔的人生。

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篇8

一、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青少年处在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他们积极向上、要求进步, 但由于缺乏知识经验, 看问题难免有片面性, 有的甚至沾染上一些坏思想、坏习气, 这就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打开思路, 进行疏导, 找准症结, 从而真正取得进步。正面引导青少年学生, 以董存瑞、黄继光等英雄事迹, 教育、影响学生, 使他们肩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本着与学生共同探索真理的平等态度与学生谈心。社会是一个复杂的载体, 同样, 我们的青少年学生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员, 也应承担起他们应有的责任。大而言之, 应承担起国家民族的责任;小而言之, 对父母也要有一份责任, 而不仅仅是对父母的索取。

二、对“后进生”倾注爱心

爱应从身边做起, 从爱一草一木、一树一花、父母同学以至学习生活, 最后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培养学生的一颗爱心很重要。只有充满爱, 他们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才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真谛;才能感受到人类的伟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 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能使学生得到最大的进步。然而学生的进步要靠自己的努力, 教育者要尊重、信任学生,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自尊心、自信心, 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只有基于热爱、尊重对学生提出的严格要求, 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后进生”往往由于种种原因, 心灵深处受到创伤或受到各种诱因影响, 表现较差。心灵的创伤只能用心灵的温暖来医治, 受害的花朵只有用更多的甘露来浇灌。有一位初中女生早恋, 时间不长又失恋, 而她所谓的男友被其最好的女友抢走了。这个成年人都难以承受的打击, 放在一个如此单纯的孩子身上, 结果更是可想而知。因而该女生产生了心理问题, 上课经常与老师拌嘴, 更为恶劣的是与一位教师发生冲突后竟张口咬了老师。简单地批评吗?后果也许不堪设想。班主任了解情况后, 并没有批评她, 而是赞扬了她的坚强, 进而耐心地劝导她:“早恋本身在初中学生中是绝对不允许的, 也很容易出问题, 因为你们的感情还很不稳固, 无法辨别一个人的好坏。现在问题出现了, 早出现比晚出现好, 因而你要有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去对待, 采取恰当的方法, 而不应自暴自弃。”事后, 这个学生很受感动, 从而逐渐地端正了生活态度, 走出了心理的误区。

三、培养青少年的意志力

“打铁还得自身硬”, 青年作为祖国的未来, 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极其重要的, 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坚强耐挫的种子, 使他们在风雨袭来时能单独面对, 任凭风吹雨打不屈服。本班有一个女生, 人长得漂亮, 父母取名天然。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平时在家就是“公主”, 早上是妈妈给她穿衣打扮, 衣服搭配不合适不出门;奶奶梳小辫, 不合格就不上学;爸爸车接车送。在学校更是不得了, 上课回答问题, 她举手教师必须找她, 不找就念摔书, 甚至一节课都不注意听讲, 这样的学生在学校大有人在。面对他们, 教师平时就应该强化她们的耐挫意志品质的培养, 不能让其整日生活在赞美声中, 要让其知道生活里不可能永远都是甜的。

蒙田在《热爱生命》中写道:“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 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 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我们应该让自己生命里的思想、品格盛开, 用生命去唱一支充实的歌。这样才算得上是善待生命, 不负年华。

摘要: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其道德的形成与培养关系着国家的兴亡。而今天这种精神正在逐渐淡薄, 优越的生活环境使青少年对社会变得消沉, 主人翁的使命感退化。正确引导学生对待生活中的不良倾向,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关键词:珍爱生命,责任感,爱心,意志力

参考文献

[1]许小东.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4, 22 (4) .

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篇9

与会的青少年和儿童是从几千名竞争者中凭借各自在当地进行出色的绿色环保行动而当选的。他们作为地球上青少年和儿童的代表, 将发出倡议, 希望年底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方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他们还将在大田一带体验利用垃圾制造艺术作品、环保玩具等活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整理与会青少年和儿童的讨论和活动内容, 并代表全世界青少年和儿童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发表。

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篇10

调研背景:我国已逐步步入老年期, 老年人口基数大、平均寿命高、增长快、空巢化和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高、数量多。急需年轻人的关注、安慰、照顾与陪伴, 如何懂得老人的身体、心理、物质需求, 值得我们研究。

调研对象:南京地区青少年 (1000人) 。

实践方式:问卷调查、发放书签。

1 青少年对老人欠缺关心

1) 对老人身体状态关心欠缺。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青少年家中老人身体状况不错, 少数家庭有生重病或者不能自理的老人。不少青少年不能及时发现老人身体存在疾病隐患以及看病就医的困难, 不了解老人常见病急救措施的占41.3%。

2) 对老人物质状态关心欠缺。调查结果显示, 青少年赡养老人意识淡薄, 不清楚老人喜欢钱物, 或是名利, 或是游乐, 或是美食的占35.7%, 不愿意陪老人活动、买菜、做家务的占10%。

3) 对老人精神状态关心欠缺。主观上, 青少年大部分表示愿意陪伴老人, 而在现实生活中, 却因各种原因, 不能做到真正关注老人的精神状态。

2 造成青少年对老人欠缺关心的原因

影响青少年去关注自己家中老人的因素都是客观的, 是可以克服的。代沟突出, 与长辈缺少共同语言, 有些青少年和老人分开居住, 阻碍了青少年和老人的日常交流, 降低了他们相互沟通的频率。一些老人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强, 有自己独立的生活, 不需要青少年太多的关心。青少年处于青春期, 对老人会抱有不耐烦的心态, 觉得他们唠叨, 缺少耐心。

青少年对社会上的老人群体关注度不高。影响青少年关注社会上的老人的因素显得主观, 需要花较大功夫。传统道德教育弱化, 学校教育应试压力大, 理论说教更多, 光说不做。需要深化教育改革, 才能根本改变学生的心理。获取有关老人情况的媒介有限。社会导向模糊, 看到老人摔倒, 害怕被讹, 到底该不该扶, 想半天想不明白。青少年对于社会上发生的与老人有关的事件, 不会主动去关心事件的进展。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 花花世界充满了青少年的时间空间, 只知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 关注其他老人意识和想法较少。多为独生子女, 自我意识强, 以自我为中心, 从小娇生惯养, 从小被长辈宠爱, 只知被关心, 不懂关心别人。

3 青少年知老慰老的途径

调查显示, 青少年对老人的了解主要有两种途径:通过与老人直接相处、沟通交流、观察等方式, 了解老人的情况。通过外在媒介包括学校教育、媒体宣传、书刊报纸等来认识老人。

4 创新青少年知老慰老的方法手段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度过一个安逸、充实、温暖的晚年, 不仅仅是青少年的梦想, 更是“中国梦”的一部分。青少年了解、掌握老人生活娱乐、情感慰藉、保健养生、看病就医等状况, 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1) 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活动。

有关部门在全社会组织开展评选表彰孝亲敬老活动, 在全社会弘扬孝道文化。学校加强对青少年的孝道文化教育, 让他们从小树立感恩父母、敬重老人的意识。

2) 创办孝亲敬老专题电子杂志。

我们通过开展调查后提出创办“归巢计划”老人专题电子杂志, 以解决青少年知老懂老的技术、平台问题。

(1) 电子杂志介绍。电子杂志, 又称网络杂志、互动杂志。目前已经进入第三代, 以flash为主要载体独立于网站存在。它是一种非常好的媒体表现形式, 兼具平面与互联网特点, 融入图像、文字、声音、视频、游戏等相互动态结合呈现给读者。还有超链接、及时互动等网络元素, 是一种很享受的阅读方式。未来可移植到PDA、MOBILE、MP4、PSP及TV (数字电视、机顶盒) 平板电脑等多种个人终端进行阅读。

(2) 电子杂志的优势。电子杂志具有超大容量、随时随地传输信息、互动等优势。

(3) 电子杂志的普及。调查结果显示, 大多数青少年已接触过电子杂志, 网络媒体是大多数青少年认为最有效的信息传播途径。青少年可以通过一本杂志或一篇文章所包含的链接, “走向”相关的文章、杂志、著作、书目/索引数据库、WWW站点以及作者的电子邮箱。

关注“阿玛尼少年” 篇11

的确是“始料未及”。一来,少年列席政协会议,本非特别新闻。据称,珠海的“少年列席”制迄今已经实行三年,每年都有十多人,却没有过这么强的关注;二来,事件主人公频频作为“童星”出镜,又身为全国少工委委员,可谓“又红又专”,此次列席政协,似乎也是顺理成章。但是,一旦“阿玛尼”遇上了“政协”,事情便发生了变化。

孩子的家长毕竟经验不够丰富。他们其实应该知道,政协会议是政治场合,而民众,从来都是对政治场合的奢侈品牌“过敏”的。这些年,民众已经通过天价香烟、皮带、手表、皮包等,成功地将周久耕、“表叔”等一批官员拉下马,并让很多官员只敢用矿泉水瓶装茅台,或躲在不起眼的农庄里偷吃山珍海味。有了这些“成功”经验,民众当然不会放过如此堂而皇之地亮相的奢侈品牌。

舆论的狂欢,本是混沌的力量;群体正义感中,往往隐藏着非理性的暴力因子。但是,我们在警惕非理性暴力的同时,也需要反思和探究其形成的根源。比如,是什么让民众乐于做“侦探”?主要是因为知情权的缺失。当官员对自己的财产收入、升迁途径、权力抉择等一切都讳莫如深,在主席台上侃侃而谈时,民众是不甘只做听众的,通过细节指向“幕后”,便成为民众有限而有效的选择。不幸的是,结果却往往证实了他们的怀疑。

客观地说,初中生列席政协会议,未尝不可;“阿玛尼”们作为社会的群体之一,列席乃至参与政协会议,也是“公平”当有之义。但问题是,列席的资格是什么?列席者是如何产生的?是否保证了列席者广泛的代表性?更重要的是,民众对这一切是否有预先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因此,当“孩子”成为民众舆论狂欢的中心时,对于孩子多少有些“残忍”;但民众逻辑其实没有变过:当一个穿着奢侈品牌服装的孩子,“凭空”出现在政协会议上时,民众的“怀疑”是可以理解的。他们越过了孩子的是非,要求程序的透明和公正。

【原载2016年2月7日《桂林晚报·声音》】

广西桂林 段庆明荐

插图 / 关注“阿玛尼”少年 / 孙嘉璐

关注失语患者的心理健康 篇12

如今, 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 约1/3以上的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各种语言障碍。患者因大脑损伤引起失语, 而往往各种病态的语言行为影响了与外界的交流, 它不仅给患者本人造成巨大痛苦, 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 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1 心理现状

1.1 患了失语症, 其表现各种各样。

有的表现为运动性失语, 即可以听懂别人的语言, 但自己什么也表达不出来;有的表现为感觉性失语, 既不理解外界的语言内容, 自己发出的一连串杂乱无章的声音别人也不理解;还有的失去阅读能力、写字能力、计算能力, 命名障碍时, 见到熟人叫不出姓名, 见到物品说不出物品名等等。

1.2 由于丧失了与社会的交流能力, 患者心理受到了极大创伤, 它较之肢体受限更为影响其心理。

失语患者常伴有偏瘫, 我们发现, 做运动训练时, 他们都会很刻苦, 很有信心。但在语言训练时, 100%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他们因自己无法表达出最简单的语言而痛苦, 因自己的病态语言被人笑话而自卑, 因语言改善不明显而焦躁, 甚至觉得自己这辈子已经完了而产生悲观、绝望……他们无法交谈、无法阅读、无法写字、连电视都看不懂, 几乎每个语言障碍的患者都会在训练师面前伤心落泪。因此, 失语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1.3 在训练过程中, 我们发现, 失语症患者分别产生以下几种心理疾患:

焦虑型。多数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下, 因躯体的突然病变, 出现紧张、担心、疑虑, 求医心切。

抑郁型。女性较多, 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对生活失去信心, 情感压抑, 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 有被遗弃的心理, 严重者有悲观厌世、拒绝一切治疗。

依赖型。7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 进食、洗脸、着装等仍需家人照顾, 这种患者很难从“病人”角色中解脱出来。在康复训练期, 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 患者依赖家人及护士过多, 对训练过程不积极配合。

2 心理护理

在对失语症患者加强训练的同时, 做好心理疏导十分必要。对于其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要给予充分肯定, 以增强其信心。家属及周围的人员也要配合, 给患者创造一个健康、理解的环境。一开始患者的敏感性较强, 无意中的一句话, 都能刺激其强烈的自卑和痛苦。要经常鼓励, 并且潜在地让其接受自己的病态语言并不会令人取笑, 大家更多的是理解与关心。不要嫌麻烦, 要利用各种形式与其交流。失语症患者老年人居多, 许多子女认为, 只要老人生活能自理, 会不会说话无所谓, 而忽视了沟通, 久而久之, 患者会越发孤独, 心理障碍会更加严重。

上一篇:班级小组的建立与评价下一篇:备课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