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现状

2024-10-04

备课现状(精选6篇)

备课现状 篇1

倡导备课有效, 彰显的就是目前教师备课的低效甚至无效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已经到了切实需要从“根”上探讨的关键性时刻。我以“你是如何完成备课任务的?你认为目前的备课有效吗?”两个问题对周围三个乡镇的100位老师展开了问卷调查, 归纳概括了当前教师的备课现状。

一、当前教师备课的现状

1.无效耗时, 应检而作。95%以上的一线教师认为备课就是为了完成任务, 应付各级领导的检查, 重复机械地抄写, 更有甚者, 连教后反思都一字不漏地摘抄。年年岁岁“生”不同, 但, 岁岁年年“备”相似。连续不断地重复着昨日的故事, 耗费了时间、精力, 同时也影响了自己工作情绪, 获得不了工作的快乐, 体验不到思维的探险, 长此以往, 容易形成职业的倦怠。

2.主宾倒挂, 应课再作。抄写是为了检查, 解决不了上课的问题。怎么办?于是, 63%的老师在走进教室之前又需要再对教材进行匆匆思考。分析教材与完成备课书写, 成了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 备不是为了上, 上不是改进备!不知觉中就进入了备课与上课两张皮的“怪圈”。误读了备课的本意, 颠倒了备课的轻重。20%的时间用来钻研教材, 了解学情;80%的时间用来做教案的书写。大部分精力投放到书写教案上, 人为地弱化了对教材的前置思考, 潜心钻研。这种“倒挂”现象很难保证备课的质量, 更不利于课堂教学, 双重劳动, 无形之中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二、重识备课的意义

备, 慎也。备, 准备、具有、完全, 《辞海》中如是解释。综合上述, 真正的“备”, 首先是从精神上、思想上高度重视, 谨慎而为;其次, 才是从物质上、行动上“预备”、“准备”。备课, 同样道理!首先, 应在思想上、观念上、教育理解、教材解读等方面深思熟虑, 谨慎而行。正确解读教学内容, 领会编者意图, 知晓学生情况, 确定学习目标, 选择教学方法。这些内容是以非文本的形式存储于教师心中, 犹如一泉眼。是教师的文化素养、基本功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但也是备课的主要环节, 俗称为无形教案, 隐性于思想之中。其次, 才是形成文字, 书写显性教案。对课堂效果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无形教案。

三、有效备课之我见

1.拥有渊博知识。作为一名老师, 首当其冲地就是读书学习, 补充能量, 每日不断, 持之以恒, 思想越来越丰富, 视野越来越开阔, 底气越来越充足, 再面对所教的学科中的基础知识, 就不过是入门的常识而已, 看问题的高度、角度自然也更深邃丰富。

2.全面把握课标。课标是教学的依据, 是教学的归宿与方向, 点出了教学的性质与特点, 明确了评价的作用与方法。2011版课标的编者温儒敏教授曾诚恳地提出:每位老师至少要把课标读三遍。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习惯于将不同年段的教学目标张贴在备课本的扉页, 时时提醒自己不忘教学之本;刻刻提示自己教学要务实, 不逾越。

3.正确解读教材。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具有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 螺旋上升, 最终达成总目标。再者, 每一篇课文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都隶属于一个学段系统, 隶属于一个主题单元。作为教者, 只有切实把握准了每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才能做到不盲目, 不随意, 才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 每教学一课, 首先要理清这篇课文所属的学段目标与单元背景, 以及整个单元课文的脉络结构, 所承载的教育任务, 所传递的人文情怀。具体说, 解读教材, 首先, 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的获得和基本技能的提升, 要把“学什么”、“怎么学”放在第一位。其次, 要能从宏观的高度把握教材, 领会意图。除此之外, 还要考虑文本的原真意义、情感基调, 历史价值, 全面把握文本所传递的各项情怀。

4.准确定位目标。拟定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是:具体、准确、可操作、关注能力。究竟该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目标设计呢?美国当代著名教学目标研究专家马杰博士认为:一个优良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三个要素:“首先, 它应当描述预期的学生行为———学生必须做什么?其次, 它应当列举出学生行为得以产生的条件———怎样认可或测验这种行为?再次, 它应当给出一个在测验中可以接受的行为标准。”以三年级下册《菩萨兵》为例, 教学目标表述如下:

第一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做到不丢字, 不添字, 不破句。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 (藏、区、段、胞、译、糊、涂、怨、耕、播) ,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尽心尽力”、“热火朝天”。理解多音字“挨”和“得”的多重意义并在具体语境中运用。

3.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结合课文理解“菩萨兵”。

4.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藏、播”的间架结构, 并完成习字册的生字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1.自主阅读, 对比“反对军队”和朱德领导的红军的表现, 读说一体, 感悟“菩萨兵”的形象。

2.品读朱德司令的语言, 体会语言背后的心情;概括红军为藏胞做的事, 感受红军的爱民之情。

3.观察课文插图, 展开想象:藏族同胞返回家园, 看到干干净净的院子, 平平展展的土地后, 想象当时的情景, 写一段话。

第三课时:

1.默写本文重点词语:糊涂、感激、春耕、藏族、平平展展、尽心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复述故事。

3.完成《语文补充习题》一至四项。

如此教学, 三课时任务完成之后, 学生要达到的水平, 应具备的能力显而易见。学生到底是否完成了相应的学习任务, 教师也拥有了检测的依据。课堂效果实实在在。目标清楚了, 方法明确了, 备课任务也就完成了。

摘要:备课不是一个繁琐的浩荡的无期工程, 它是充满智慧与挑战的思维过程, 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求新的成长生命体。文章通过对当前教师备课的现状分析, 讲解了作者在备课中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备课,改进

备课现状 篇2

【关键词】搜索时代;高中语文教师;备课;现状;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搜索时代”高中语文教师备课的现状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师的学识、眼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会深深影响他们。语文教师在走进课堂之前,必须正视备课,你将以怎样的面貌呈现课堂,不仅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喜欢程度,更影响他们的人生走向。然而“搜索时代”,许多高中语文教师的备课现状,让人难以满意,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备课时间短。“搜索时代”,教授一篇课文,设计一个教案,已不需要再翻教学参考书,到图书馆寻找各种教学资料,然后再花上几个小时写出教案来,你只要问一下“度娘”,那么这篇课文的所有教案就会显示出来,随便点击之一就可以了。如果想省点力,从中挑一个你觉得好的教案打印出来即可,只是几分钟的事情。如果想要个满意的教案,那你可挑出数个教案,然后把你所需内容重组一下,一个新教案就出来了,也就是几十分钟的时间。“搜索时代”,单在备教案这一点上,所用时间明显短了。再加上现在又流行集体备课,这备课时间更是少之又少。

备课内容单一。备课不仅只是备教案,还要备课标、教材、学生等。但现在,还有多少人在研究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来指导教学?又有多少人在仔细研读教材,并创造性的加工教材?又有多少人的教学设计是从学生出发,真正站在学生角度来组织课堂?就是在课堂上朗读课文,也是从网上找个音频或视频来让学生听、看,许多教师从不在课堂上朗读。一个从不在课堂上朗读的教师怎么可能仔仔细细研读课文呢?一个不仔仔细细研读课文的老师,又何如能深入掌握文本并进行创造性教学?今天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备课内容不但单一而且浅薄。

呈现手段单一。按理,时代发展到今天,备课内容呈现的手段应丰富多彩才对。以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然后今天却成了一套多媒体设备一张嘴。 “搜索时代”什么都能找到,教学设计、课文朗读、作业设计等,甚至有时连教学视频都有。许多高中语文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上课打开多媒体设备,一切OK了。放放PPT,播播视频,稍作讲解,一堂课下来,也没见黑板上写几个字,也没听到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说,今天的课堂已是从一种单一走向了另一种单一。

弱化个人教学能力的提升。“搜索时代”备课确实方便,但方便的同时弱化了高中语文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不断提升的速度与深度。当然,不管我们以何种方式去备课、上课,终将随时间的推移,教学能力在不断提升。但提升的速度及深度是有区别的。你总是通过这种“拷贝”及另一种形式的“剪刀加糨糊”来备课,终将无法真正意义上来提升教学能力并使之达到一定的深度。教学能力不仅只是课堂教学内容呈现的能力,它还包括教学研究、学术研究等能力,甚至还有朗读、书写等最基本的能力。而过度的依赖搜索引擎,就无法真正地提升这些能力。

二、高中语文教师备课“搜索依赖症”的成因

懒惰是人的本性。搜索引擎的出现,进一步激发了人身上的惰性,使得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时患上了“搜索依赖症”。当然,这只是其中原因之一,其他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资紧缺,课程任务重

高中语文师资是紧缺的。江苏由于特别的高考模式,导致高中语文教师课程任务重,师资紧缺。你想想,如果高三语文教师带两个班,每周二十多节课,那他还有多少时间去备课?于是许多学校开始让高三教师带一个班,这样就导致高一高二师资的紧缺,再加上现在又鼓励生二胎,而女性教师比重大,这就导致师资的严重紧缺。师资紧缺,势必导致课程任务重;而课程任务重,必然在备课上少花时间。但课又不能不备,于是也就离不开“度娘”了。

(二)应试严重,刷题是常态

虽说如今是素质教育时代,但还是应试为主。即便在一些教育发达地区,那些高考录取率高的地区,它们的应试教育似乎更严重,不但每个周末被各门课程占领,甚至早上7点之前,教师们已在教室了。而每月一考已是高中校的必选了,每周一考也成了许多高中校的选项。每考一次都要成绩甚至排名。应试严重到如此地步,还有多少教师能静下心来备一堂课真正属于自己的课。所以,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刷题已是常态。当刷题成为常态,谁还愿意去花大量的时间备课?

(三)繁杂事物,占据时间多

现代社会,对学校要求越来越高。各级部门对高中教育越来越重视,一些领导为了政绩,对教育相当重视。当然重视的同时,必然对高中教育的要求也高了,相应对高中语文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求高,管理也就严;管理严,相应检查就多。学校在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同时,负面影响也随之产生,各类活动应接不暇,导致他们被动地去搜索、点击、下载。而一些地区为了解决师资紧缺,采用扩大班额的招数,也耗尽了教师的精力。

(四)职业倦怠,对教育失望

今日的高中语文教育现状让越来越多有思想的语文教师失去了工作热情,每天似陀螺一样的教育生活,让他们原本所渴望的充满诗意与快乐的课堂不复存在。追逐分数,让他们对高中语文教育失望透了。于是职业倦怠产生,对语文教育本身失去热情,甚至冷漠并产生距离。部分教师开始从事第二职业,也有些人投入文学创作,甚至一些人有离开教师岗位的想法。这种情形下,还有多少人愿意花大把的时间在备课上?

除了以上几种原因,高中语文教育队伍中确实也存在着一些思想落后、上进性不强的教师,他们确实没把备课当回事,也不愿把备课当回事。所以,依靠搜索引擎给你弄个教案出来已是最正常不过了。

三、高中语文教师摆脱备课“搜索依赖症”的对策

(一)要改变僵化的教育体制,让高中语文教师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

僵化的教育体制说到底就是应试教育制度。当升学率的高低成为学校好坏的最重要标准,当教师的绩效、职称等与考试成绩挂钩,当高考分数成为学生进入高校的唯一标准,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应试?当一切唯分论时,高中语文教师是无法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的。可以这么说,当今中国的高三语文教师是一批最没有语文精神的人。如果语文没有了精神,那么语文教育还有多少价值?当然不是说教师愿意过这种语文教育生活,愿意这样不停地应试、刷题,他们也毫无办法。只要唯分论的紧箍咒套着,他们只能这样。所以,要改变目前高中语文备课不堪的现状,还语文更多精神,还课堂更多快乐,还教师更多自由,只有彻底改变僵化的教育体制。

(二)要重视师德师风的建设,进一步激发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热情

功利的社会风气,尴尬的教师地位,繁重的教学任务,逼仄的教育生活,让越来越多的高中语文教师对教育失去信心及信念。许多教师不但失去了工作热情,更看不到自己身上应有的社会责任,一些人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上级任务能推则推,教学工作应付了事,备课问问度娘已是很给面子,甚至有的人整天淘宝、游戏、股票、微店。这种情形在高中校中虽不说比比皆是,但确实不是个别现象。为此,有关部门要重视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净化社会环境、狠抓师德学习、建立师德机制等方法,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让教师具有尊严,明白责任,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教育中去。

(三)要转变现有的教学观念,重新使高中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高中语文教育大环境确实糟糕,但教师完全可以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创造出新天地。我们从以前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到今天“一套多媒体设备一张嘴”时,你依然看不到课堂的生机与活力。语文课堂的生机与活力不在于形式的花哨,也不在于设备的先进,而在于思想的激烈碰撞、生命的精彩对话、心灵的真诚交流。而这些东西靠搜索引擎靠多媒体设备靠贫乏的语言是无法得到,它只能靠思想靠热情靠爱。为此,我们要转变现有的教学观念,更加注重语文教育本质的东西,通过提高自身语文修养,让自己更有思想;语文教师还要对教育本身充满热情,这样才能把这份热情传递给学生;更要对教育、对学校、对学生满怀爱意,有爱就会在语文教育生活中迸发智慧,从而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要具有深刻的反省意识,明白语文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使命感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反省意识,明白自己在语文教育改革中的使命。使命感的缺失会导致教育改革停滞不前,应试教育大行其道;会导致师德缺失师风败坏,教师失去教育热情;会导致教学观的错位,导致教师人文精神的缺失,导致语文课堂灵性的泯灭和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而且,高中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语文教师必须明白语文教育在其中所负的重要责任。如果你的备课离不开“度娘”,你的课堂只是点点音频视频放放PPT,你的语文教学毫无创造意识,你又如何让自己的语文专业有所发展,你自己的语文生命又如何成长,你不发展不成长又如何带动学生更好更快的发展与成长?为此,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深知自己身上的使命,为高中语文教育春天的到来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卢丽娜.幼儿园教师网络依赖症的成因和应对机制[J].好家长,2015(19).

[2]华冬霞.谈高中语文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科教文汇旬刊,2009(9).

附注:本文系苏州市吴江区第六批学年立项课题《“搜索时代”高中语文备课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编号:06(16)YG072]研究成果。

备课现状 篇3

一、集体备课的现状分析

“放羊课”教案都不需要了,还需要集体备课?一份电子教案由组内所有教师一起使用,美其名曰“集体备课”。这些现象在现实中不在少数,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以下摘选了三位教师的观点:

平凡的世界:

1.农村体育专职教师队伍数量普遍不足,无法以校为单位进行有效的集体备课。

2.教师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作用,只是被动应付。

3.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体育集体备课缺少专家的引领。

4.集体备课资源不能被有效共享。

云-昆-小—张:

如果一个学校只有一个教师,又如何集体备课?一个教师要上整个年级的体育课,又如何集体备课?体育教师课时过多,如何组织实施集体备课?

离阳光最近的人:

1.一般地讲,体育教师都是每人带一个年级的体育课,所以在备课时,很难就一个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和探讨。特别是对于体育学科来讲,由于体育教师数量较少,很多教师又都是一个人带一个年级的体育课,有点“各自为营”的感觉。所以,如果准备不足,集体备课往往就会变成几个教师的讨论或直接变成为了应付工作而写教案。

2.集体备课会受到个别体育教师人为的干扰。个别体育教师不想备课,对体育教学没有热情,导致每次集体备课变成了聊天时间,没有发挥出集体备课的优势。

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可知,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集体备课的条件不具备,如,科组体育教师数量不够,构不成集体;第二,体育教师跨级现象较多,并且教师所教年级(或内容)之间没有形成交叉,都是“各自为战”;第三,体育教师的课时量较多,除了教学任务,还有课外活动和训练等,精力和时间无法得到保证;第四,一些领导对体育学科不够重视,学校也没有制订集体备课的制度;第五,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较低,缺少专家或骨干的引领;第六,体育教师对集体备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度不够;第七,集体备课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起到分享智慧、增进合作、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解决策略

1.对于体育教师数量不足,尤其是缺编的问题,教研组可以与校长沟通以通过公开招聘或聘请代课教师的办法解决。在这方面,一些学校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体育教师缺编的现象会逐步改善。而对于目前一个学校只有一个或者两个体育教师的情况,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一方面,可以邀请区教研员或者骨干教师来校指导,一起参与集体备课;另一方面,可以走出去,和兄弟学校或者片区的其他学校结成姊妹学校,这样可以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此外,也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参加网络集体备课,如,《中国学校体育》的网络平台,这也是目前教研发展的一个趋势。

2.如果体育教师跨级较多,可以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让每个教师都参与进来。在日常看课和评课的环节中,部分教师由于所听的课既不属于同一学科又不属同一年级,所以听过之后没什么意见可以发表;而对于同年级同组的其他教师来讲,由于自己不是主讲教师,所以对课程准备得不够深、不够透,对于该涉及到的关键内容,.往往因为研究、思考得不够深入,最终只能给出些浮于表面的评论。而“同课异构”能触发教师共同参与“同一课题”的教学与研究,大家既是研究者,也是被研究者。这样,教师们会一改以前的备课态度,意识到能否上一堂好课与自己有直接的关系,进而就会努力备课、积极思索,并竭力找出与其他教师讲课的不同,以突出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

3.少注重形式,多注重内容,并做到灵活而重点突出。集中精力突破一点可以解决教师精力不足和时间有限的难题。集体备课不能过于注重外在形式,对于体育学科来讲,其有自己独特的备课方式,如,在操场上,做几个篮球过人动作,做几次立定跳远,然后彼此进行思想碰撞,这些都是研究。同时还可以有自己的运动感受,可以进行换位思考,可以有效避免纸上谈兵的弊端。此外,对于时间紧、任务重的教师,集体备课要力求实效,如,如果一个学期的集体备课主攻点是广播体操的教法、学法,那么,教师就可以避免一些流于形式的集体备课的情况发生,真正用心去吃透一个教材。

4.集体备课的制度化没有形成,可以采取由下至上的思维方式。虽然领导没有组织和参与体育学科的集体备课,体育教师也不能以此为由而放弃集体备课,相反,要提高认识,事事想在前面,做在前面,相信只要形成了集体备课的氛围,领导自然会重视,甚至还有可能把体育学科作为学习对象。所以,主动发展自己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

5.对于集体备课这一备课方式,体育教师要多读、多看这方面的资料,要向做得好的教研组和学校学习。如,向语文教研组学习“如何做好和改进自己的集体备课”等。这些“他山之石”完全可以用来雕琢体育学科的“美玉”。了解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作用和实施流程之后,就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起来。

备课研究:增进集体备课实效性 篇4

一、找出集体备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认真阅读和分析课题组反馈报告的基础上,我校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召集年级组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对我校的集体备课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了如下问题。

1、集体备课活动存在形式主义现象

例如:在集体备课时间,有的教研组虽然集体成员全坐在备课室内,但是成员间交流没有主题,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没有真正深入研究教学设计。即使讨论主题与教学内容有关,多数教师也只是念念文章、读读计划,并没有真正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

2、集体备课内容简单、粗糙

集体备课时教师讨论教学进度多,研究教学设计少而且不深入;组织者只分配教师撰写教案的任务,没有组织教师认真分析学生需求;教师间只交换简单的教学资源,不研究如何根据教学需要恰当使用教学资源;只是组长“一言堂”,没有集体“群英会”,更没有成员间智慧的碰撞,理念的交锋。

3、有些教师对集体备课积极性不高

教师在活动时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有教师甚至以有其他工作为由,不参加集体备课。有些教师即使参加活动了,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或者聊天、说题外话,或者做自己的事情,不认真参与备课活动。

二、分析导致集体备课问题出现的原因

1、学校制度不够完善和细化

我们发现,学校虽然制定了关于教师集体备课的相关规定,但还不够健全,还需继续完善、细化,需要为教研组提供细致的实施指导。

2、学校管理注重结果,轻视过程

学校管理中对过程的忽视,导致教师也未对集体备课活动给以足够的重视。在学校,集体备课效果好、质量高的教研组没有得到及时鼓励;没有认真进行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的教研组,也未受到批评并得到帮助。

3、教研组设置不合理

一方面,教研组布局欠合理。在史地政、理化生、体音美等教研组,教师分属不同学科,教学内容差异很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都是“井水不犯河水”,活动时也只好各行其是,教研活动流于形式。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虽然各有自己的教研组,但是,三个年级的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每个年级教师的关注点也不同,教师们也很难步调一致。

另一方面,教研机构重复。学校设教研组、备课组两级教研机构,教研组长有职务,无权威;备课组长工作较多,待遇较低,有权威,无干劲。如此一来,教研组活动不能真正备课,备课组活动不能深入备课,集体备课缺乏实效。

4、教研组长职责不明确

教研组长在集体备课时准备不足,或水平较低,让教师感觉集体备课活动效率低,没有什么收获,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

5、部分教师参与度不高

有些教师平时喜欢独处,很少与人交流,没有体会到集体备课的好处;有的教师对教学研究没有兴趣,上进心不强,不愿意参加集体备课;有的教师缺乏集体备课意识,各自为战者多,相互沟通交流者少。教师间互相研究的氛围没有形成。

三、学校在集体备课方面进行的探索

1、将集体备课管理方式由检查变为督导

在改革之前,我校也制定了相应的集体备课制度,定期对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进行检查。但实施后并没有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为使集体备课真正落到实处,我校召开了学校内部研讨会,采纳教师们的意见,将集体备课检查改为集体备课督导——学校提出集体备课要求,督促教研组进行集体备课,并给以指导与支持。学校领导对教师工作不再仅仅是自上而下地检查,更多的是指导与支持。教师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有了收获,参与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2、学习先进经验,体会集体备课的优势

为了让教研组长了解先进的集体备课方法,让教师们从感性上理解和体会到集体备课的好处,我们组织教研组长和教学骨干到江苏省洋思中学等知名中学考察、学习、交流,名校在集体备课方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的创新精神深深触动了大家。回来后,我们对这些知名学校的集体备课方式、各学校的成形经验进行了整理汇总,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努力创设适合我校的集体备课方式,让教师们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感受到同伴互助的积极作用,提高参与集体备课的积极性。

3、改革教研组织结构,实施扁平化管理

我校原来设有6个教研组,在其下设置了18个备课组,教研组长的主要任务是上传下达,备课组长实际组织集体备课。经过观察,我们发现这种组织设置的效率并不高。于是,学校取消了原来的备课组,将教师直接划分成18个教研组(其中将学科大教研组改为年级学科教研组),每个教研组5人~6人,明确规定由教研组长组织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这种改革减少了管理层级,降低了沟通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样做也体现了向员工授权的思想。当更多的人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意识到有机会完成更为重要的任务时,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4、明确备课程序,确保活动正规

学校组织教师培训,讲解教研组集体备课制度与要求,提高教师集体备课意识,培养合作研究精神。集体备课程序如下。

第一步,由教研组长在集体备课前先拟定讨论课题,安排好集体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这就使每次集体备课都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我们要求,集体备课时,教师一要备教材、备课标,带着问题参加研讨;二要备学生,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科学地确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合适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第二步,集体研讨,各抒己见。教师在观点上相互碰撞,最后共同比较、切磋、完善,确定最佳的上课方案。集体备课需要“集中”,更需要平时的交流。

第三步,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本人的个性特征,综合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意见,制定符合本班特点与个人风格的教学方案。

第四步,任课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找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并发挥集体优势,共同学习,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把一般性经验向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推进。

教研组集体制定教学设计、说课、试讲、评课、修改教案、再上课、再评课,最后生成教学案例的整个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把研究问题不断引向深入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得教研组的每一名成员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和实践能力上都得到提升。

备课现状 篇5

一、进入文本———山是山, 水是水

方智范教授说过:“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如果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不到位, 自己还懵懵懂懂, 怎么会让学生明明白白呢?

有效备课, 首先是教师和文本的有效对话。“山是山, 水是水”就是要求教师正确认识文本的价值、编者的意图。教师要能清楚地回答出:课文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又是怎么写的?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什么?把教材由厚读薄, 提取精华。

《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新增课文。课文以感人的笔触, 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 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 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位学生的感人事迹。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的。先写谭千秋老师早早到校上班, 然后写地震来了, 谭老师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 最后写救援人员、教师和学生对谭老师的回忆和评价。课文既有对谭老师的正面描写, 也有侧面描写, 还有环境和场景的烘托。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认识“最后的姿势”的含义, 学习谭千秋老师舍己救人的品质, 感悟谭千秋老师对人生价值的诠释。

二、跳出文本———山不是山, 水不是水

如果教师只是文本的奴仆, 教参的执行者, 就很难与文本进行真正有效的对话。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站在学生的角度再来解读教材, 你就会发现“山不是山, 水不是水”了。学生学习课文会面临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才是教师有效备课的出发点、生长点和落脚点。由此教师把教材从薄读厚, 由简单读丰富。

1. 知晓学生学习课文的重点。

《最后的姿势》第4~6自然段是对谭千秋老师的正面描写, 是学生理解的重点;第8~10自然段写了震后人们对他的回忆与评价, 也是学习重点。抓住重点学习, 学生方能知晓课文的主旨。

2. 清楚学生学习课文的难点。

课文有四处环境和场景的描写。为什么要描写这些内容?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1) 天空阴沉沉的。 (预示着地震的来临。) (2) 忽然, 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 (地震来临, 情况危急。) (3)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 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 外面阵阵尘土腾空而起。 (情况越来越危急, 师生命悬一线。) (4) 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 楼房塌陷了…… (暗示着谭千秋老师牺牲了。)

3. 明确学生学习课文的盲点。

所谓盲点, 就是学生不太注意, 但又是学生必须明白的内容。课文为什么要写救援人员、学生和教师对谭千秋的回忆和评价?课文一开头为什么要写谭老师早晨在家的情况?为什么要写给学生上“人生的价值”这课?这些内容学生在阅读时不太注意, 但能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谭千秋老师的形象。

4. 关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点。

谭老师平时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老师?为什么在生死攸关的时候能挺身而出救护学生?在废墟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还有哪些像谭千秋老师一样的英雄?这些问题学生较有兴趣,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注意拓展。

从学情出发进行备课, 深度解读文本, 教师不仅见到了树木, 还见到了森林。

三、回归文本———山还是山, 水还是水

有了对文本的两次深度解读之后, 回头再看文本, 你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文本的价值, 文章的思路, 甚至是教学思路都会清晰地出现在你的脑中。你会发现山还是山, 水还是水。教师又把课文从厚读到薄, 提炼主旨, 浓缩精华。

要把文本的价值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就要进行有效设计, 做到宏观把握, 微观探究。遵循“一条线、几段话、几个词”的教学思路。

“一条线”体现教材内容、教学思路与学生学习思路融为一体, 把所有的问题全部浓缩成一两个主导问题, 它可能是一个中心句、一个中心词、一个问题、一串词语等。

“几段话”就是围绕“一条线”精选教学内容, 瞄准课文的重点与难点、学生的疑点、语言发展的生长点进行教学设计, 避免教学内容的“泛化”, 蜻蜓点水, 面面俱到, 劳而无效。

“几个词”就是在“几段话”中寻找抓手, 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语言, 理解文字蕴藏的含义, 体会言语里流淌着的情感, 让课堂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备课时可以围绕“坍塌———震撼———诠释”这条主线设计教学。

1. 抓“坍塌”, 在正面描写中一识谭千秋老师。

(1) 课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坍塌的情景?学生快速浏览第4~7自然段并勾画。

(2) 这些环境描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觉得这几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 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生死攸关的瞬间, 谭老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出示描写谭老师言行的句子, 品味“撑”字的含义。

2. 抓“震撼”, 从侧面描写中再识谭千秋老师。

(1) 人们被什么震撼了?读读第8自然段, 画面中哪些词语让你触目惊心?

(2) 更震撼人心的还有废墟下谭老师的声声鼓励。出示补充资料:

不知过了多久, 同学们听到了谭老师的声音:“不要哭, 不要喊, 要坚强, 要保存体力!”听了谭老师的鼓励, 学生们不再哭喊了。

“不要害怕, 一定要冷静, 沉住气等待救援。坚持, 只要坚持就有希望!”谭老师鼓励着学生们, 但不久大家发现他的声音越来越微弱。原来, 谭老师的右臂被一块水泥板砸得血肉模糊, 后脑也被重重地击中。

谭千秋的血一滴一滴落在学生身上, 几个孩子吓哭了:“谭老师, 您受伤了吧?”为了安慰学生, 谭老师说:“没事, 只是手被划了, 没关系。记住, 你们一定要互相鼓励, 一定要坚持!永远不要放弃!”

就这样, 谭老师每隔一段时间, 便鼓励学生坚持下去, 不要放弃。直到……

(3) 其实, 震撼的不仅仅是救援人员, 还有获救的学生和谭老师生前的同事, 他们说了什么呢?

引导学生读课文第9~10自然段, 抓“飞身、扑到、留给”等词语说出自己的感受。

(4) 作者为什么描写这三种人所说的话呢? (引导学生体会侧面描写的好处。)

3. 抓“诠释”, 在评价中三识谭千秋老师。

(1) 谭老师是怎样诠释“爱与责任”的呢?学生读课文第11~12自然段, 画出有关语句, 谈谈体会。

(2) “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 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3) 谭老师对学生的爱, 不仅表现在生死攸关的一刻所做出的抉择, 还表现在平时的教学中。出示补充资料:

谭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是出了名的。哪怕是操场上有一颗小石子, 他都要捡起, 生怕学生玩耍时摔倒;哪位学生有困难, 他就尽量帮助;学生没饭吃, 他会将学生叫到自己家里做饭给学生吃。被同事们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谭老师从教26年来, 教学成绩卓越, 被评为特级教师。

(4) 谭千秋老师用他的行动诠释了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呢?回应课文第3自然段的内容。

(5) 结合这首小诗, 读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说说你对“英雄不死, 精神千秋”的理解。

有一种爱叫大爱

有一种永恒叫千秋

大爱、千秋

千秋、大爱

只有你

结合得如此完美

4. 续写小诗, 升华认识。

在2008年那场地震灾害中, 还有很多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爱与责任, 铸就了生命中最美的姿势。请你续写小诗:

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

谭千秋铸就了生命中最美的姿势

————————————

————————————

————————铸就了生命中最美

的姿势

英雄不死

精神千秋!

备课现状 篇6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 因此, 我们应重视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如果在备课的时候能关注学生的预习感受和个体需要,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 将有利于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将最终打破“教师中心”这个桎梏, 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备课的体会。

一、听取学生的疑问

学生在预习《凡卡》时, 跟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凡卡是个穷人家的孩子, 肯定没上过学, 他能写出那么好的信吗?”我听了, 一时语塞。说实话, 这样的疑问, 我也曾有过, 既然学生已经提出来了, 就应该妥善地解决。

但是, 这个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 也找不到一个非常适合的答案, 我想我不能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他们。于是我在备课的时候就设计了一个相关问题的自由讨论, 把这个“球”又还给了学生, 课堂上就有了这么一个片断。

师:凡卡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 才九岁, 他怎么能写出这么好的信呢?

学生思考后, 纷纷举手。

生1:我认为这封信不是凡卡写的, 而是作者借凡卡的口说出来的。

生2:我认为信是凡卡写的。凡卡在来老板家之前肯定上过学, 因为他有在老板家的悲惨遭遇这样的亲身体会, 所以信才写得那么好。

生3:我认为并没有凡卡这个孩子, 而是作者想象中的一个孩子, 作者借凡卡反映了沙皇时代穷苦孩子的悲惨命运, 用第一人称来写, 让我们读起来真实可信。

……

学生的讨论已经超出了问题的本身。没有他们课前的疑问, 也就不会有这样的片断了。

二、满足学生的需要

学生在预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 纷纷问我:“《一张画像》到底怎样有趣?叶老先生是如何修改的呢?”听了学生的话, 我想:得把肖复兴同志的作文和叶老先生的修改稿给他们看一看, 于是, 我立即找到这份资料, 复印了四十多份, 全班每人一份。学生拿到材料后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在备课中, 我就相机安排了交流阅读体会这个环节。

第二天, 教学这一课时, 学生发言特别积极。他们从修改稿中找到了更多的例子, 加深了对“用字的准确性”、“使句子干净规范”的理解和感悟, 并由自己的阅读实践深切体会到了“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不一样, 更从修改稿“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 密密麻麻, 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感受到了叶老先生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三、尊重学生的感受

教学《草原》的前一天, 我到班上听学生读书。他们读得漫不经心, 仿佛是到了一个司空见惯的地方, 没有半点神奇, 没有半点惊叹。我让他们立即停下, 我说:“你们听我来读一读。”我刚读完第一节, 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 老舍先生想坐下低吟一首小诗, 我能把这首小诗写出来吗?”我一听, 灵机一动, 说:“大家把这一节好好读一读, 仔细想一想, 老舍先生心目中的小诗是什么样的?我们把它写出来好吗?”“好!”学生高兴地答道。

第二天的语文课, 就成了诗歌朗诵、欣赏课。一个学生这样朗诵到:

那满眼的绿,

那蓝蓝的天

那线条柔美的小丘,

那轻轻流动的云。

啊!

我日思夜想的大草原哟,

我梦中的天堂!

一碧千里的地,

笼盖四野的天。

牛羊成群,

牧民歌唱。

我的心儿,

在青青草原自由飘荡!

通过朗读诗歌, 学生不仅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更用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演绎了一个个充满个性的草原美景, 享受到了草原的无限的乐趣。

上一篇: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下一篇:80后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