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备课

2024-10-04

教学备课(精选12篇)

教学备课 篇1

备课是教师在教学前对教学的提前预设, 是对教学理念掌握、接受、升华与运用的具体过程, 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有效教学始于备课, 对待备课环节我们要高度重视。有效备课既要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 体现数学学科特点, 同时也要绽放教师的个性风格, 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参与动机, 使学生积极而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来, 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备课才是最高效的呢?现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备课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向导, 教学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在以往的教学中备课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 站在教师的角度上来设计与运行, 完全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要知道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知识的主动构建与拥有者, 是知识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备课时要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彻底转变。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看待我们的教学, 设计教学, 才能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具体学情, 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与主体意识,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的主体作用, 从而使学生以主人翁身份积极而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与积极思考, 学生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完成知识的主动构建, 享受学习的过程, 经历发现的过程, 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因此在备课时, 我们要考虑到哪些知识点学生已经掌握, 哪些没有掌握;要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水平、认知规律, 兼顾学生间的差异,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预留空间;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情绪等,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学生所感兴趣的事物与形式中, 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 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二、确立三维教学目标

以往的教学过于强调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而忽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 这样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无法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的, 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数学课程目标。因此在备课时我们要改变以往只重双基教学的观念, 要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有效推进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三维教学目标是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 是一个有机统一体, 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将三维教学目标有机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技能与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又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的良性发展。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坚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地位, 将三维教学目标有机渗透、完美结合,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抱着教材走遍课堂, 把教材奉为权威, 视为经典, 在教学时严格地按部就班, 照本宣科。教材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 教材在教学资源的重要地位不可动摇。但是教学不是封闭的, 我们的教学资源也不能只局限于教材, 将学生的思想与思维限定在教材内, 而是要立足教材, 深入挖掘教材, 更好地把握教材, 将教材与外面丰富的生活世界相结合, 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与网络世界相联系,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感兴趣的事物相联系, 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同时又可以化解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枯燥性,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 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从而利于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如在学习认识基本图形时, 我们除了要利用好教材上的插图, 还要让学生观察一些生活实物, 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来引入新知的学习, 可以从心理上降低学习的难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在表象与概念间建立直接联系, 更利于学生从实物中进行提炼, 进而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

四、重视教学反思, 在总结中提升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并不代表教学活动的终结, 我们要认真总结, 进行课后反思, 这既是对已完成的教学活动的总结, 又是后面更好地备课的重要资源, 可以说反思就是二次备课。学生是鲜活的个体, 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与个性见解, 尽管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备课, 但是具体的教学活动并不会一直按照我们事先设定的进行, 课堂教学一旦进行, 就会出现许多突发事件, 会出现许多的可变因素, 学生的一个问题、一个错误等都可能会扰乱事先预定的教案。我们要学会运用教学机智来灵活处理这些偶发事件, 使教学始终处于动态生成中, 使之成为教学的一个亮点。在课后我们要及时将这些意料之外的事件记录下来, 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客观分析, 这样更利于教师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对教学观念的认识, 通过反思, 可以让教师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从而使教师在今后的备课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更好地驾驭课堂, 既可以更好地依托于教案, 同时又可以超越教案。实践证明进行课后反思, 既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 又可以提高教师的灵活应变能力, 能够使教师更好地驾驭课堂, 领会教学观念, 传授教学知识。

总之, 备课是教师对教学各个方面所做的详细周到的预想, 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我们重视备课, 进行积极的准备, 使备课成为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

教学备课 篇2

教学这一课,第一个环节我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自己学。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通过读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第二个环节出示学习要求:

研读重点

1.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

2.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小组合作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3.全班交流。

这两个环节的学习,学生真正动起来了,平时不专心的同学能静下心来专心读书了;平时不爱动脑的同学,虽然发言不一定正确,但也在思考了;平时不爱发言的孩子,虽然有些紧张,声音有些小,但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也能积极发言了。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课堂吗?从学生的角度看,这第一课时达成了目标,

第三个环节出示句子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说话练习:不是……而是……

学生经过思考举手很积极,这样的教学安排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最后的环节我对学生的学习给予积极地肯定,并做了总结,让学生明白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没有盲目轻信,而是亲自做了实验,证实了蜜蜂的确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然后引导学生并出示课后作业

小练笔:你对听到的一些信息持有怎样的态度?是深信不疑还是坚决不信呢?我们也来写一写吧。

这节课我也有些许的反思,教师该如何指点才能真正体现生成呢?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不断地努力探索,提高教学水平。

有效教学备课十环节 篇3

一、备教材

备教材本质是学习教材,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对教材进行再生成。具体做法有:①酌情删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教学条件等,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②适度修补。对教材中不太合适的内容或活动进行修补。③合理调整。调整顺序,前置或者顺延。④适当补充。进行内容拓展。注意这个调整必须在保证本课教学重点的前提下进行。 备教材还要备思想道德的渗透问题,挖掘教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德育内容,巧妙地加以渗透。与引导学生做人结合起来。

二、备学生

一是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二是了解学生的生活;三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状况展开教学,要为学生获取知识铺路搭桥,帮助学生解决建构知识体系的作用。只有把学生的一切了然于胸,教学活动才有开展的可能与意义。否则教学只是教师单向教的活动。我们在备课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精心了解学生,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分层要求、尊重差异、据学而教、以学定教”。要思考学生“对什么感兴趣?何时最投入?学生的经验怎样?教师应怎样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等问题。把握学生认知中的矛盾,从学生实际问题出发,依靠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依靠学生分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三、备教师自己

一要思考自己的自身素质优势和业务专长。比如,擅长唱歌跳舞,那么就在课上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擅长绘画,就借助简笔画学单词等。二要思考自己的研究课题,带着问题实施教学。三要思考自己的突破口。比如,我还有哪些方面有待提高,受瓶颈的制约,本节课实现哪方面的突破要备入教案之中。四要思考自己的创新之处。有哪些地方源于教材更高于教材?或创造性选择了教学策略等。五要备心境。不能把不愉快带进课堂,不能拿学生当出气筒。坚持提前候课制,调节心情,做好上课的准备。所讲的内容要与心境协调一致。比如,讲授“birthday party”与讲授“numbers”,教师所表现出来的心境情绪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欢喜,后者是有板有眼,尽管有游戏活动环节在其中,但是老师的心情跟过生日,举办生日聚会是不同的感觉。

四、备方法

我们的英语课堂提倡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有的看,有得听,有的说,有的写。因而,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根据每课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并实现有机的整合。教学法的选择要和学生实际需要相结合,要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和意志领域。注意,教学法不是孤立的存在和使用的,要有机融合。

五、备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但它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其本质是让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氛围中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在设计导入时,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教师一定要明确导入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处理好导入与新授内容之间的关系。有时,在简短的一个热身Warming up或相关的Free talk之后,不要绕很多弯,就可以自然、直接地切入新课的主题。

六、备提问

现阶段英语教师课堂提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弊端:①局限于单向交流。在中小学英语课堂中,往往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向交流,忽略了师生的双向交流、以及生生的多向交流。②提问过多、过长。③封闭性问题过多。教师的提问过于单一,有时封闭提问过多,学生只是 Yes/ No,很难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一些深层次的话题。④关注个别,忽视全体。那么,怎样进行有效课堂提问的设计?①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疑、激疑、激发学生自主思维,并通过巧妙的引导,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②层次分明,循序渐进提问。创设问题情境的同时,也要求教师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按照由浅到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提高。③开拓创新,发散思维提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发散性。

七、备语言

教师讲课要有精气神,还要注意讲课的语调、语速、节奏、遣词、清晰度、语言的流畅性、语言的内容做到言之有物,尽量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词句,必要时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或母语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面对低年级学生,你想让他们看黑板跟着你读。老师应该怎么说?简单的“look and say”.老师边说边辅以手势,孩子们就知道怎么行动了。一定要让学生look→see→understand and listen→hear→understand.

八、备教学具。英语教学常用的教学具有卡片,张贴画,手语,多媒体课件、实际物件等。引导学生在头脑中直接建立图像、实物与英文的联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联动,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现代信息技术有它的强大优势,但要设计和制作适合本科教学内容需要的,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能够起到突出教学重点或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非用不可时再用的课件。

九、备训练

训练项目要典型,有代表性,体现层次性,也就是说要有梯度。

十、备板书

课件不能代替板书。从书写上来说,老师的板书应该规范,美观,体现一节课的重点知识内容,便于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掌握本课知识点。一节课下来,完整地呈现给学生本科的知识点。从审美的角度来说,板书要体现艺术性,低年级要有色彩。

教学备课 篇4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具体明确, 可操作、可检测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课眼”, 课眼亮了, 课就不会偏离方向。因此, 我们首先要认真钻研《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准确把握《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掌握住尺度, 制定出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一堂课要让学生学习哪些知识, 知识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发展学生哪些技巧、技能, 都必须在教案上具体体现出来。

如教学“时、分、秒”一课, 可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 知道1小时=60分钟, 1分=60秒,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2.使学生能正确说出钟面指示的时刻, 电子表显示的时间。3.使学生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再如, 对“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这样确定: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3.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自主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 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通过教学目标的制定, 既便于教师上课操作有一定的目标, 又便于学生学完知识后自我检测。

二、教学线路要清晰, 要突出重、难点

早在上世纪50年代, 布鲁纳就强调了学习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学科本身的结构。他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依据一定的线路去认识、掌握知识的结构, 并且要突出重点来学习。这样做的好处是: (一) 更容易理解知识的内容。 (二) 更有助于对内容的记忆, 可以保证记忆不完全丧失, 在需要的时候可借助于一定线路把所需要的知识进行重新构思。 (三) 有助于迁移。他认为“领会基本原理, 看来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 (四) 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智力。

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提高学生参与程度, 及时点拨和引导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与原理, 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灵活运用教法, 因材施教

学生的学习能力有质的不同, 又有量的差异。在数学学习活动中, 能力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对所给问题能否解答———活动结果的优劣上, 更表现在思考途径、解题方法———解答过程中思维过程和运用数学思维技巧的水平状态。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题目, 在相同的时间里得出相同的正确结论, 但是思维水平却大相径庭, 具有差异。我们应该承认这些差异, 重视这些差异, 并针对这些差异灵活运用教法, 因材施教。

(一) 根据教材自身特点, 确定教学方法。

如教材的概念、法则教学, 应从形象化、操作化开始, 并伴随语言调节, 使演示、操作与语言表达相结合,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相促进。

(二) 根据学生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对表现出数学才能的超常儿童, 要给予特别照顾和培养, 在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 使他们的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 以便使人才脱颖而出;对于绝大多数处在常态范围的学生, 在知识的结构、举一反三的能力达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对基础薄, 能力差的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关心、指导、帮助, 使他们克服困难, 培养兴趣, 增强信心, 而选择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

四、精讲多练, 合理练习, 形成技能

现在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是全社会普遍关注而又未能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当前, 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作业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 重书面轻口头训练, 重课外轻课内的问题, 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要“精”。何为“精”讲?即必须要说的, 一定要说。不一定说的话不说, 以便留下时间去组织练习。合理组织练习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练习的目的要求要明确。

教师在练习时要把练习的目的要求交待清楚, 使学生了解和熟悉, 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 他们就能积极地回忆知识, 解决问题。

(二) 练习内容要有针对性。

练习的内容要围绕目的要求, 重视基础知识, 突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具有针对性。

(三) 练习题型和形式要多样化, 适当地使练习题型和

形式多样化,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保持学习注意力, 还可以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的技能。

(四) 练习题的编排要科学化。

练习注意循序渐进, 先易后难, 先基本后变式, 先单项后综合, 有坡度、有层次地编排练习题。一般的练习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基础性练习, 第二层是深化练习, 第三层是综合练习。

备课组教学反思 篇5

人们一般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有三个组成部分:普通文化知识,任教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普通文化知识是由教师工作的人文性特点所决定的。因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的人,教师在其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一定知识的同时,其自身也是一个丰富的影响源。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积淀,才能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帮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具备一定的任教学科知识是教师任职的必需

条件。教师要成功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有深入透彻的了解。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确实,只有“资之深”,才能“取之左右逢其源”。教育学科知识是教师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充分条件。教学工作是一种培养人的专门职业,仅通晓一门学科并非必然就能成为该学科的好教师。一个教师要成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所教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学科知识。以教育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只有努力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这三类知识的协调作用。从终身备课的要求看,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精通学科知识并密切关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另外还要以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但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教师的自我提高又必须立足于当下的教学实践。“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从每一次“备课”做起,围绕教学内容,整合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自己完备深厚的学科知识体系中提炼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点,而这些学科知识又必须以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为背景,从而赋予学科知识以生命的活力。同时,以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来观照自己的教学过程,真正实现以学科知识为核心,文化知识为底蕴,教育知识为轨道的良好的知识结构。

新课程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就要求形成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的教学要有方法的导引性与支撑性,要涉及内容丰富、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支持学生的反思和自我调控,构建学习共同体。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充分的设计,教学过程才能具备新教学的以上特质。

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教师是个神圣的职业,但也不得不承认现实中的负重累累。只有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才能消融工作中的种种烦恼。只有以爱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职业,才能发现其内在的魅力。没有激情的人,不会幸福;没有激情的教师,会变得充满匠气。只有怀着不泯的激情、坚守着最初的信念、保持着青春的冲动,才能以新的姿态迎接每一天,创造每一个全新的日子。其次是要热爱自己的学生。爱心和童心,使教师的两只翅膀。有了它们,我们才得以在孩子的天空飞翔。学会蹲下,用和他们一样透明、清澈的目光与孩子对话。与他们同欢乐,共悲伤。做他们的朋友像保护露珠一样去珍视、呵护幼小的心灵,宽容与等待,信赖与关怀,同样诉说着不变的内涵——爱。更要热爱生活。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但是只有热爱她的人才能感受到她的魅力。我们应该保持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去感受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我们要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山水的灵性,感悟四季的色彩,体验风云变幻的奇妙。我们要感受人间的温情。家人的挚爱,朋友的真诚,还有素不相识的人邂逅相遇的那一份机缘。

探索备课模式,彰显教学本质 篇6

关键词: 数学备课 数学思想方法 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实现目标 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教学是学生探索、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构建数学知识模块的过程。在遵循一般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数学课程学习规律的前提下,教师间相互交流,不断探索改进备课的方法,将大家的想法糅合在一起,产生一些不一样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数学学习体系。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注重探索不同的备课方法在新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日常备课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课堂实现培养目标、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四个方面的阐述,从而对自己在备课过程中探求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思考。

一、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1.把握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层次性。

依据“大纲”精神,在初中数学教学要求中,“了解”的数学思想有转化、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类比等;“了解”的方法有分类法、类比法和反证法等;“理解”或“会应用”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消元法、配方法、换元法、图像法等。以上列举的“了解”、“理解”、“会应用”,都是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中的衡量标杆,如果不遵循相应的教学要求,任凭自己的想法随意提高或降低知识点的讲解层次,就会给日常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2.因地制宜,把握教学侧重点。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既要突出知识重点,又要懂得把数学思想逐步渗入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所以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侧重点应当有所不同。比如在低年级要讲解较低层次的知识要点,在高年级要讲解较高层次的知识要点;新授课阶段要讲解低层次的,复习巩固阶段要讲解较高层次的。下面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为例加以说明:开始讲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时,得先让学生明确这两种方法虽然不同,但作用是一致的,都是把二元一次方程组化为一元一次方程,两者统一称为消元法。消元的思想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在复习阶段则让学生理解消元思想实施的结果是化二元为一元,即化陌生为熟悉,为彻底解决问题铺平道路,从而把消元的思想上升为转化后的高层次数学思想。其实,中学数学处处都体现出转化的思想,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未知为已知、化高次为低次等,都体现出这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最基本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常用的很多数学方法实质就是转化的方法,从而确信转化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需的;其次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意识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这一具有重大价值的思想方法。常见问题有: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将“二次问题”转化为“一次问题”;解分式方程时,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解斜三角形(多边形)时,将其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将异分母分式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的加减法等。

二、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

1.主体发展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则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组织并落实多种形式的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提高自身的认识能力,增强情感体验和情感控制能力,发展个性特长。

2.动机激发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吸引到有兴趣的、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产生的愉悦和成就感,学会正确地对待挫折,从正反两方面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层次设计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从“自主、合作、体验、发展”等四个层次为学生创设概念、定理的情况,设计知识定理和公式的发现过程,让学生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领悟寻找真理、发现规律的方法和思想。

4.探究创新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和探寻问题的时间,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质疑,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和独特见解。

三、课堂实现培养目标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触类旁通的学习技能,具体有以下六个方面。(1)会审题:能对问题情境进行综合的分析,找出因果关系;(2)会建模:能把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数学模型;(3)会转化:能对数学问题进行变换化归;(4)会归类:能灵活运用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对问题得以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并进行总结和整理;(5)会反思:能对数学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6)会编题:能在学习新知识后,在模仿的基础上编制练习题。

四、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在课堂中,一要做到“精讲、善导、激趣、引思”,其目的是反对满堂灌,提倡精讲、多练;二要把“微笑、尊重、宽容、民主、探究、合作”带进课堂,主要是要求教师做到,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促进课堂和谐、高效;三要做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释疑,训练检测”,其目的是强化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在平时要多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结合实际情况,全面落实新课标要求。综合以上所述,教师对学生的潜能进行充分挖掘,点燃学生的激情,使全体学生在乐学中获取知识。

在学校中,还可以以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上得轻松、学生学有乐趣,课堂气氛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效果较好)。通过去粗取精,定出基本框架,确定基本流程,形成基本的操作方法,升华为统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容易接受、学有榜样,随时可通过听课接受指导。

综上,我们必须在备课过程中集大成,优化智慧的闪光点,从而备出适合教学、适合学生学习的高品质的课。

参考文献:

[1]郝霞.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4(08).

[2]冯捷.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5).

《勇气》的备课与教学笔记 篇7

对我来说, 接受这样一个提议是需要有些“勇气”的, 撇开其它的因素不讲, 这多少带了点“比试”的味道, 难保不会造成课堂气氛的某种变异。然而转念又想, 挑战何尝又不是机遇和动力?而倘能执念于一的话, 又何至于惴惴讲不出一个真实的自我来呢?

于是不再纠结, 找来课文一遍遍地读了起来。

阅读教学, 除了文本, 我一向很少或几乎没有参考相关材料的习惯。一则教材中就这么些个名家名篇, 经年累月的反复下来, 都快成了“顺口溜”, 需要补充的并不很多;二来这似乎无关乎教学的紧要, 作品真正的核心价值, 应该在于它写了什么, 怎么写的, 而不是谁写的, 在什么境遇下写成的之类, 虽说后者可以给阅读带来某种想象与感慨, 比如曹雪芹, 比如莎士比亚。《勇气》也不会例外。

作者狄斯尼女士笔下的诺曼底战役, 通过一个侧面, 以法国农妇的舍己救人和美国伞兵的机智无畏, 表现了世界反抗法西斯纳粹追求和平正义的大势所趋。但是对于今天的学生和教学目标, 这样的写作主旨, 即使仍不无某些积极的意义, 总不能再是重点所在, 我以为。

不仅作者其人, 就是时代背景, 敌我双方阵营的组成, 乃至战争的缘起及最终的结局等等, 也都不妨以“枝蔓”视之。教学做“加法”, 人所共知, 加后需做减, 就少有人会同意, 遑论付诸实行了。所谓“一桶水”“一杯水”云云, 不仅关乎量, 更要求对质的“过滤”和“提纯”。一篇文本的教学资源, 有“可教”“应教”“能教”之分, “可教”讲学科性, “应教”讲针对性, 而“能教”要看教师的素质学养;换个说法, 文本作为五脏六腑俱全的小麻雀, 教师对它的“解剖”, 是否一定要面面俱到, 大可讲究一番。譬如:作者狄斯尼的生平, 二战及诺曼底的概况, 战争的正义与否之类, 真的一个都不能少吗?而当我一一做着这些区分、弃舍, 也许还有切割的时候, 如同日出风起, 雾霾渐消一般, 慢慢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谁是勇敢的?怎么个勇敢法?还有没有够不上勇敢的……

我悄悄做了一处修改, 课题“勇气”给换成了“勇敢”。可不可以, 何所依据, 得想个明白。作为名词的“勇气”, 和作为形容词的“勇敢”, 二者的语意内涵, 至少部分相吻合, 可“勇气”重在精神气质的揭示, “勇敢”则强调动作行为层面的表现, 学生通过人物的行为表现, 进而去触摸领悟人物的内心, 既易于学习路径探索, 也合乎认知的规律, 学得实在。教学的深度, “举重”不是问题, 能否“若轻”, 真正明了, 才是关键。在我看来, 把勇敢说清楚讲明白, 勇气必当迎刃而解, 若不然, 就会成个死结。

把语文当学科看, 要讲知识技能, 若是能把语文当作生活的一面镜子, 语文也便成了身处其中的一个场景。教学文本, 需要完成这样一个从学科课程向现实生活转换的过程。于是, 我把视角从“谁勇敢”的远眺转向“怎么勇敢”的近观, 向“有无不够勇敢”的细看依次推移, 由对课文的浏览观照而寻章摘句而咀嚼品读, 通过广角式全景切入, 在把握故事整体的基础上, 连接起人物行为及相互关系的学习主线, 从而形成对课文难点的一次视线聚焦和思维碰撞。

按我这样一条线索贯穿, 文中的部分段落显然无法纳入其中, 尤其是第十三节有关于环境的一段描写以环境的紧张、危急烘托人物机智、沉着、果断的性格特点, 令我有些不舍, 但因为与学习的关键词“勇敢”之间的联系不很紧密, 最终被割爱。类似的段落还有多处。文本之于教学, 究竟是临摹的范式, 抑或只是个例子, 需要教师的决断。

教师要尊重文本与作者, 原是不错的, 但如果所谓尊重, 便就一切唯作者马首是瞻, 以创作之意图为教学的目标, 以作品的思路结构为教学过程的架构模式, 以阐发其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 (其实或原非其本人所自觉意识) 为唯一使命的话, 那么所谓教学的艺术岂不“沦落”为一种旁白与注解?语文教学的自主生成、创造性思维又从何而来?我绝不是主张撇开作者的文本自以为是说一套, 但不敢逾越作者及其作品的雷池半步, 也一样不可取。

教师教学的三要素, 亦即教学目标 (为什么教) , 教材解读 (教什么) , 教学过程 (怎么教) , 与作者的创作三要素 (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 , 既不必也不可能完全重合、绝对一致。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课文无非例子的意思, 大概也就是如此吧。文本这个麻雀的五脏固然俱全, 譬如人物性格、故事线索、环境描写, 譬如修辞语法、谋篇布局、语言特色, 譬如主旨思想、段落大意、重要语句……可作为教学何必求全?如同阅读是一种个体的创造, 教学也应该允许有对教材做出取舍、剪裁以至重构和解读等一定的空间和自由。事实上, 一堂成功的语文教学中总会“掺和”执教者某种程度的个体性解读。离开了教师的“个性”解读, 一味地依葫芦画瓢, 这样的“语文”怎能叫人信服、接受?哪还有丝毫的魅力可言?

当然魅力不会凭空而来, “个性”也不能任由为之, 一切还需从教材出发, 由教材而生发。《勇气》可按设计中的第三个环节“有无尚不够勇敢之处”出发, 正是基于我对人物行为及学生认识两个方面综合考虑二做出的一个安排, “我”既是男人也是“军人”, 更兼负有前往救当地人民于水火的专职使命, 而今却一而再地向本该被解救者 (而且还是一个女人) 求取助援, 且又导致对方的丈夫遭到杀害, 如此行为本身与其身份是否相符?这样的行为本身能叫做“勇敢”吗?再说, 军人牺牲理所固当, 只为求生而逃, 何“勇”之有?除了男主人公, 更有女主人公。法国女人勇则勇矣, 但丈夫死后看都没敢看一眼, 胆小还是悲伤?说她勇敢, 还需讨论……这些教学的“痒处”, 也可能就是思维开启的“触碰点”。备课的真正价值就在于, 寻找激发学生思维训练的疑点与契机。学习无它, 唯疑而已。因文而疑, 因生而疑, 对于我, 这着实有着一份发现般的欣喜。

问题是, 我的一番“闭门造车”学生会欣然领受吗?

走进课堂, 我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关于课文中故事发生的有关背景, 大家有所了解吗?”

果然, 反馈如所预料的那样零零落落, 且都带着不很确定的语气。

于是我只大概交代了一下双方阵营的组成, 便直接进入话题:故事里谁可以被称为“勇敢者”?

问“谁是”而非“谁才是”, 只因为后者的语气里不仅明显带有比较, 而且严格限制, 具有确定的排他性;而前者更具开放, 也不必过细地斟酌情节与人物。很多时候, 教师因为过多关注学生答案的可控或预测, 往往一再的过分紧缩问题的空间, 使之变得逼仄, 以此避免可能会有的失控, 但也由此剥夺了学生选择的自由, 导致本该随机生成的应答交流, 成了一种背书似的台词预设。

在对课文相关情节作了初步预览后, 我随后提出了全景式“扫描”的要求, 请提出勇敢的依据, 表现在哪里。别看刚才的气氛很宽松, 不管你说法国女人还是我提美国伞兵, 都只是一个大致的印象而已, 不用取舍也无需举证。可现在既然做出了判断, 总不能没一点根据吧——说不过去呀!

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把课文的大小情节都抖搂了一番之后, 学生们发现竟然找不到多少相关“物证”!那个美国伞兵就是马尾巴串豆腐——提不起来, 自打跳伞落地后只是不停地逃, 不停的求救, 完全见不到“勇敢”的影子。至于法国女人, 丈夫都被打死了, 还敢开第二次门, 倒也不乏“勇气”可言, 但问题恰恰在于, 她为什么还要去开这个倒霉的门呢?莫不是伤心过度以致乱了心智?这一课教学其实从这里, 从这时才开启了思维的序幕。

事出反常必有妖。教学中引导顺杆子爬固然有利于促进思维的积极主动, 而逆势相向的阻遏也常有出其不意的功效, 竟而至于令人脑洞大开的情景, 也并不罕见。寻找人物的勇敢表现, 倘若出于课始, 未尝不可, 可那是摆好了酒菜, 请人上座的常见套路, 而现在坐上了酒席却看不见饭菜, 得要自行觅食, 就势必不能不动一番脑筋了。当然, 这种教法首先取决于文本的写作模式, 是否提供了必要的支撑与可能。而当学生遍寻不着人物的勇敢之时, 自然也就产生了如何看待人物貌似懦弱之举的疑惑。隐藏于这些教学环节中的“无痕”, 是事理内在的逻辑, 是情理必然的规律, 万不能刻意为之。对此我深以为戒。

学生罗列的疑问主要集中于:美国伞兵为何一直逃逃不休?他为什么就不能“壮烈”一下?而法国农妇的胆小, 对她丈夫的尸体“一直看也不敢看他一下”, 与她二次开门的勇气如何结合成为一个“矛盾共同体”?由此看来, 能不能提供人物行为的内在心理依据, 成了决定教学走向的重要的枢纽节点。之后, 教学无一例外地围绕着文本提供的描写, 特别是细节刻画与字、词、句内涵意蕴而展开:

例1.关于农妇神态目光的描写:“她长得并不漂亮, 不是笑容满面, 但是她的眼光却善良而镇定。”

讨论:不漂亮说明不了什么, “不是笑容满面”就不同了, 那是战争状态下被占领区人民的心理和表情的常态化反映, 也表明了人物对于这种状态处境的长时间压抑和愤懑。同样, “善良”或许出于人的天性, “镇定”却并非与生俱来, 它体现人物沉稳的性格特点。也正是有了这样的观察判断, 美国伞兵才敢于开口向她求救。

例2.故事中农妇两次说完话后, 分别有几乎一样的动作描写:一次是“法国女人说着便把他带进屋里”, 第二次“她毫不迟疑地把他送回壁炉边的碗橱里”。这“说着便……”和“毫不迟疑”两种说法有区别吗?

讨论:当然有区别。两种表达方式的相同处都是“行动迅速”之意, 不同之处, 在于后者更突出了人物内心一份意志的坚定和欲望的强烈, 为人物的行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例3. 课文第十四小节集中了多处对农妇的描写, 如“那位法国女人很快打开了门”“他们面对面地站了也许一秒来钟”“她直直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的眼睛, 他的到来使她变成了寡妇, 孩子们变成了孤儿”。

讨论:“很快”一词一下吸引住了大家的眼球, 这怎么可能:一个刚刚死了丈夫, 陷入巨大情感悲痛之中的女人理应迟钝恍惚, 怎么会“很快”开门呢?除非她早有思想准备, 正等着敲门声响起, 美国兵再次到来!因为只要那美国兵没被抓获, 就只有重新回到这里。但问题正在于, 她为什么那么迫不及待地等待美国伞兵的到来, 甚至似乎忘了她的巨大悲痛?她究竟出于怎样的动机和目的?

“开门后, 他们面对面地站了也许一秒来钟”——就更叫人不可思议了!几分钟也许不能确切把握, 而不过上下眼皮眨一下的工夫, 竟然“也许”!它意味的是短暂还是漫长? 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瞬间, 就这样被定格成了煎熬的等待。而在这么一个“漫长”时间的对视中, 他们之间又交换了哪些“不言而喻”的信息?给了彼此怎样的精神“密码”?文中无解, 只能又是“你懂的”。

“他的到来使她变成了寡妇, 孩子们变成了孤儿”这一句语法结构的因果指向一目了然, 可又那么地含糊其词, 令人不明所以;可答案或许就在这字里行间若隐若现, 若是把前后的蛛丝马迹彼此勾联, 再作逻辑推理, 如“直直地注视着”, 如“毫不迟疑”, 又比如“哦, 当然啦。快!”……捉迷藏一般, 似明若暗, 学生有找到答案的, 有自以为领悟而又有些不无茫然的, 也有瞪大了眼睛, 坐直了身子不言不语的——众生众相, 各取所宜。

例4.关于伞兵求助:“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

讨论:改成“请你把我藏起来好吗?”, 是否可以?我问。

结果遭到了学生一致反对, 理由不外说你把被求助人的选择权给剥夺了, 原句为疑问, 回答可以“愿意”, 也可以“不愿意”, 而改句则成了祈使句, 虽然也用了问号, 语气上却分明不容拒绝, 强加的意味明显。原句的意蕴是否就是所谓的“绅士风度”, 我并不十分确定, 但不管自身处于怎样的境地, 也不能以此作为借口用以为难、逼迫他人, 这样的人生境界, 我乐意推荐给学生分享。

例5.关于“勇气”的比较

讨论:事实上, 这一环节是“被动”加入的, 而不是出自我的“预设”。上课进行中, 一位男同学下意识地流露出“军人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的想法, 遭到几位女同学的强烈“抗议”, 并逐渐形成全班的一个疑问:美国伞兵和法国女人, 究竟谁更勇敢些?

教师永远无法预测教学中的全部细节, 也幸好这样教学才有了它鲜活的魅力。我一时不得其解, 好在此时的课堂和学生, 早已不再聚焦于我, 他们展开了自我之间的口舌交锋和思维碰撞。我自然侧立一旁乐闻其“坐而论道”。

几位女生认为, 军人自当马革裹尸、效命疆场, 怎可去向一介平民, 一个女人, 一个被解救者反复求助, 还来侈谈什么勇气!

几个男生不服:大丈夫死当其所, 动不动“老子拼了!”或“打死一个够本两个有赚”, 那只是寻死的莽夫罢了, 算不得真正的勇士。再说了, 未必不怕死就有勇气, 要不自杀的都可叫勇士了。

女生反唇:所以上门求保护, 就叫勇士了?

男生一时语塞, 突然斜刺里出一奇兵:大丈夫能屈能伸, 为了肩负的神圣使命, 为了履行最大限度杀伤敌人的军人职责, 敢于低下男人的头颅, 收敛起军人的高傲, 不也正体现了他的非凡勇气?!

此话一出, 立即引来不少点赞, 包括女生也有人颔首称是。

一旁的我眼看语声间歇, 插了一句:这么说, 美国兵更勇敢些, 是吗?

女生反应敏捷:莫非法国女人死了丈夫还来舍命相救反倒不如你的“低声下气”了?

男生降低了声调:你 (!) 是真勇敢, 而他也不是孬种一个, 是吗?

讨论重新回归原点, 我以为完全可以接受, 毕竟也还是收获不少。

此时一位女生缓缓起身从容道来:作为一个母亲, 把自己孩子的安危也一并置于脑后, 请问有比这样伟大母爱更令人钦佩的勇气吗?

课堂里立即静音一般, 随即响起用力的鼓掌声。我暗自叫声:惭愧!

过后回想起来, 要说这节课的点睛之笔, 大概非上述这段插曲莫属。我的课前功夫做了不少, 预测也有很多, 但真正有生命力的教学不是由你先挖好了一个坑, 然后往里面注水, 滴水不漏便可大功告成。鲜活的教学如同一泓泉流, 顺势而下, “随物赋形”, 其途经之处, 或曲水流觞, 或叮咚作响, 集成而为交响。

例6.关于幸福与信仰

讨论:这篇课文教学的最初和最终, 都落在了这两个关键词上, 而核心还在“信仰”。幸福的缘由在有信仰, 有信仰才有幸福, 哪怕历经丧夫之痛, 身为寡妇这样的人生挫折!我在此告白, 一如我在课堂上向学生们承认的那样, 我不懂得真正的信仰究竟怎样, 能否让人产生幸福感, 并且使身为将军之人也倍感羡慕, 对此我无法昧着良知, 说我知道答案, 只要如何如何, 怎么怎么就能达到信仰的彼岸等等。我只会说一个听来的段子——某人为求人为己办事, 送去财物若干, 并指天誓地保证, 此事天知地知, 你知我知, 绝无第三人知晓, 尽可放心!不料, 对方听后大为惊讶:连天和地都知道的事儿, 你竟然还敢做!

我不知道学生会从我的讲述中产生怎样的联想, 也不知道他们对于把信仰与天地联系起来会做出如何的解读, 我甚至不知道学生有没有觉得莫名所以, 根本不知何所谓, 但这都已无关紧要了, 我做了我能做的, 剩下的, 便不会遗憾了。

课就这样, 在热腾腾, 或者还有雾蒙蒙的感受中结束了。

教后说 (评) 课, 走程序为多, 一般不涉及教学的具体内容, 可以值得一提的地方是那位青年教师直言“看不懂”。她在我之后执教《勇气》, 板块分明, 脉络清晰, 显示了强烈的目标意识, 并有及时反馈, 以便记录在案。她希望自己的课更有针对性, 也包括与我的比较。但结果却有些失落, 因为我的课堂上似乎从一开始就不按常理出牌, 没有出示目标, 也无法厘清哪些是情感、价值或知识、技能等, 却又这里那里, 此时彼时地感觉到蕴藏在其中的这些教学元素。用她的话说, 仿佛全无招数, 想要比试, 却找不到用力的地方。

王荣生教授还是对我基本肯定的, 认为这叫无招胜有招, 说要都按教参或大纲去教, 这课也就成了定式, 变得机械了。但王教授却又补了一句:招招无招, 未必最后一定就是好招。他解释说, 今天我的这堂课, 他敢确定地说, 有些地方、有的时候, 在座的老师们有人可能会没有听清楚, 听明白。什么道理呢, 他说朱老师的教学语言需要认真去听, 还要仔细去看, 看说话时的表情、手势等等, 综合起来去理解。教授特别强调, 老师都可能有没听清楚明白的地方, 何况学生呢?而如果学生听不懂或不太清楚, 你教师的有效教学资源又如何转化为学生有效的学习成果呢?

无疑, 王教授的判断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应该是能成立的。但就我个人而言, 有些想法自以为或者也还有一点供参考的价值和意义, 故而不揣冒昧, 赘述于下:

教学要说能让学生听得明白的话, 自是不错, 但有些一时听不明白的话, 有时却能“歪打正着”也未可知。想不明白人会产生纠结, 就会不期然而然地有所“牵挂”, 并非要弄通不可。这就像在一个大会场上, 人声嘈杂, 讲台上讲些什么根本别想听清楚, 此时, 台上讲话者若有经验, 会先把说话的调门降低些, 甚至稍稍停顿, 台下不一会儿就安静下来。所以有几句话学生听不明白意思, 或者可能被记得更牢。再把话往远了说, 语文的“意思”, “一清二楚”不可成唯一标准, 说清楚了未必就是语文, 需要意会的可能才是语文。“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你自以为想清楚、说明白的, 其实或还差得远呢, 这样的事也时有发生的。“幸福”也好, “信仰”也罢, 给个内涵定义容易, 可那是政治课的事, 与卿何干?又与语文何干?而要从语文的角度, 从社会、人生的角度去说清它们真正的意味, 又有几人能够?非不为也, 实不能也!不能够的事还不能不说, 要说又说不明白, 那么, 朦胧地说去, 也许不失为一种说法。说到底, 一切都说个清楚、讲个明白, 这样的语文或语文教学未必真实, 话到嘴边留三分, 文学尚含蓄, 忌直白, 教学时留下些念想, 即使只是从个人执教的惯性来说, 或也可以作为一种选择。

教学有法第一步——备课 篇8

在教育界还有一句话叫“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必须准备一桶水”, 也就是说备课教学必须有充分的准备,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备教材, 还要备资料、深入研究学生和了解学生、备教法、备学法等等, 真正做到胸中有书, 眼中有人, 教学有法, 才能在课堂上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任务。结合近年来亲身的教学实际, 我谈一谈对如何备课的一点认识:

一、备教材

教材作为知识、情感、情趣的载体, 是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 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教师能否取得课堂教学的成功, 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看教师对教材的驾驭程度, 为此, 教师应该做到三个方面来充分的备好教材:

(一) 认识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精神。

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部正式公布的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师备课应该首先熟悉课标, 明确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胸怀大局, 居高临下的融会教材。

(二) 明确教材体系特点和目标要求。

教师要根据教材体系的特点, 进一步研读、分析、融化教材, 明确本学科的教学任务, 真正弄懂教材的基础思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编写意图, 才能透彻理解教材的精神实质, 内在联系, 纵横关系及广度深度, 最终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如在数学教学内容中偏重于立体几何内容的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立体空间, 培养学生的立体形象思维, 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 达到高质优效的课堂教学目的。

(三) 了解课堂教学重点、难点。

我们知道在任何一本教材里, 都有一些同类知识中分量大, 重要的或主要的内容, 也有一些学生难懂、费解和不易掌握的内容, 这就构成了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师备课时就要找出这些重点和难点, 分条梳理归纳, 如一位老教师说:“每个假期我都把课文通读二到三遍, 了解重点难点。尤其是备重点时, 我都记下笔记, 认真归纳总结, 琢磨教法, 有时思考许多天, 设计出许多种教案, 反复推敲才定下教案”。这种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就不断的针对数学教学, 分步梳理出重点和难点, 归纳总结, 主次分明的进行备课, 教学, 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和质量, 也避免了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毛病。

二、备资源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根本, 教师必须吃透。但是如果教师上课只是照本宣科, 这势必像“清水煮白菜”一样, 让学生感到味同嚼蜡, 一点味道也没有。甚至如听天书, 念圣经一样, 这就是死课死教。怎么样才能把课上“活”呢?“他山之石可攻玉”, 教学参考资料的学习吸收, 生活经验的观察积累。适当的给教材“添油”“加醋”让教材内容丰富起来, 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这就是死课活教, 这就是开发课程资源。

那么教师怎么样去开发课程资源呢?我认为一是教师作为一个学识渊博的“杂家”, 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天文、地理、文史哲等方面的知识也要知道一些;二是对学习积累的各种教学资料不能机械照搬照抄, 更不能喧宾夺主, 要重在消化吸收, 贵在创新运用。

三、备学生

教为学服务, 教师在备好教材的同时, 必须要深入了解学生, 在讲授内容上与学生的心理、基础相吻合, 讨论的问题与学生的兴趣相近, 学生听起来才能有滋有味, 教学效果才能好。从我个人的教学经历中,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了解学生, 一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知识背景,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出发去备课;二是了解班级基本情况, 重点了解班级学生的构成、特点、风气、学习兴趣, 以及班内学生对自己教学的态度;三是了解学生的差异, 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来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差异, 智力差异以及兴趣爱好、气质类型等差异, 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四是了解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意见, 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只有经常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方式的意见, 不断改进, 才能适应学生, 提高教学质量。

四、备教法

教师备方法, 一方面要熟悉掌握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 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另一方面教师应重点学习教学改革中优秀教师创造出来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如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 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法”张思中的“外语教学十六字教学法”等等。

对待教学方法中不仅要注意以旧迎新, 寻找新旧知识的关联处和新增点, 还要精心的处理重点、难点和疑点, 侧重引导学生兴趣, 启发学生思考, 才能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良好上课氛围。

五、备学法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指导学法, 不仅要让学生“学会”, 而且要让学生“爱学”“会学”, 这才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 因此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法, 也要备学法。

对于学法问题, 应该重在教师的引导, 点拨学生依据自己的特长, 形成自己的学法, 从而发挥自己的特长, 提高学习的能力。结合我的教学经验, 学法应该从四个方面进行引导和培育:一是渗透性学法指导, 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见缝插针, 随时渗透, 并结合开设学法指导课, 向学生直接讲授学法知识;二是进行交流性学习, 积极组织学生总结交流学习经验;三是点睛性学习法, 在学生学习迷茫时, 教师给以恰当点拨,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四是示范性指导学习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以身体会, 给予学生方法上的示范。

倡导电子备课, 促进高效教学 篇9

一、要有完善的电子备课制度

为了避免教师直接从网上原封不动“拷贝”他人教学设计, 而不做任何反思与修订, 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这就要相应的制度作约束。我校拟订了“凉风小学电子备课制度”, 对教师实施电子备课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一是必须任教五年以上, 获小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二是上学年的教学质量在全镇名列前茅, 没有下降;三是凡是照搬教案者视为缺备 (学校对缺备者在教学工作积分中有相应的处理) 。我校每学年初由教师写出电子备课申请, 交教研组、教导处、校长层层审批, 批准后方可实施。

二、要加强对电子备课的管理

要让教师实施好电子备课, 使电子备课真正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必须对电子备课加强管理、检查和督促。我校是这样做的。

1.教导处办公室内电脑上专门建立一个学校电子备课档案, 教师备好的课在每周一晨会前必须保存到教导处办公室电脑上, 要求备课内容不超过一周, 学校领导随时可以查阅。

2.教案必须打印出来, 并且在上面进行修改后方能带进课堂进行教学。

3.学校行政人员及教研组长经常对实施电子备课的教师进行跟踪听课, 听课后将上课内容、教学方法及过程与电子备课内容进行比较, 看教师是否根据电子备课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这样就可避免教师随意从网上下载教案而不加修改, 只为完成备课节次的现象。

三、要确保教学质量能提高

不管什么备课, 目的都是为了精心设计每一节课,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 电子备课不只看备课内容是不是全下载的, 是不是切合本班教学实际, 还要看教学设计是否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实施电子备课前, 曾有上级领导及校长担心实施电子备课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事实并非如此。实施电子备课三年以来, 我校的教学质量不仅没有因为教师实施电子备课而下降, 而且逐年上升。特别是实施电子备课的科目, 教学质量上升较快, 得到了家长、上级领导的好评。

四、电子备课的优越性

经过三年的电子备课, 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 我认为电子备课有如下优越性。

1.利用电脑备课可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功能, 有利于提高备课的速度。

在过去的备课方式中, 教师用在书写、修改和查找资料等方面的时间过多, 从而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减少了教师真正用来准备上课的时间。电子备课, 则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很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和课件, 再加上其特有的修改和编辑功能, 以前在备课本上备的课不敢随意修改, 一涂一画就显得不美观, 没头绪。现在, 只要轻点“编辑”, 就可以不断补充和完善教案, 既方便又快捷, 而且页面仍旧清晰美观, 大大提高了备课的效率, 使老师有更多时间放到思考课堂教学设计和其他的教学准备工作上来。

实施电子备课, 效率提高了, 教师学习的途径更宽了, 反思教学的时间更加充裕了。同时, 修改与完善快捷, 交流与共享及时, 更有利于积累, 形成教学成长档案等。

2.有利于教师合作, 共同提高

教学中我们提倡小组合作、师生合作。我们在备课中也提倡师师合作, 电子备课就是师师合作的很好途径。集体网上备课, 由于操作简便, 教师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深入钻研, 精心设计, 既提高了备课效率, 又引领了全员参与。这样的备课是开放式的、论坛式的、互动式的, 更是共享式的, 方便了大家相互探讨学习, 切磋借鉴, 是一种深度对话, 浓郁了教研组的研究氛围, 促进了组内研究的深入展开, 又提升了备课质量。

3.有利于精选习题和试题

利用电脑具有信息存贮量大和处理信息速度快的特点, 建立学习题库可以较好地满足教学中的需求, 尤其利用网上资源共享的优势, 借鉴兄弟学校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精选习题和试题, 拓展学生视野。

4.有利于课堂教学过程的现代化

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投影仪、VCD、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设备, 可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和快捷, 可有效地促进教学过程的整体化,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质量。

5.有利于对教学反馈信息的分析和统计

利用数据处理软件EXCEL、ACCESS进行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统计, 速度快、准确率高, 统计资料的保存和查找十分方便, 从而为课堂教学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 为下步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的参考资料。

6.有利于备课资料的保存和交流

有效教学的基础——有效备课 篇10

一、现在备课存在的问题

1. 备课教案流于形势

每个学校对教案的书写和形势都做了一定的要求, 不知何时书写教案成了教师的负担, 我们经常是上课之后补了一份备课, 以便应付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要不就是利用手里的教案书抄写, 或者抄写老教案, 抄其他教师的。一到学校检查教案时, 许多教师便努力地补抄教案。教师在上课前都是凭着自己已有的经验, 翻翻课本大体了解教学内容, 上课凭临场发挥。这便让我们的课堂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不能很好地组织课堂教学。

2. 电脑书写教案完全取代传统手写教案

随着社会对教学投入的不断加大, 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 计算机在现代教育中被广泛应用。教师在备课时用计算机制作电子教案, 使用演示文稿、幻灯片或是投影设备进行教学。由于电子教案具有开放性, 在为教师提供资源共享的同时, 也增加很多教师的惰性, 利用已有的资源完全替自己备课, 备课丝毫体现不出自己的特点, 课堂教学缺少创新性。

3. 集体备课表面化

目前集体备课的形式化严重, 每月都有几次教研活动, 大家在一起可以相互了解, 但不知何时变味了, 现在就只剩下以吃喝闲聊为主题, 在变着法儿地玩形式。有时教研组将参差不齐的个人教案拼贴成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教师备课“教案之和”;为了快速完成集体备课, 实现教师“自我解放”, 由各位任课教师分头“在线查找”, 并谓之“资源共享”, 把网上的资料全盘吸收, 窃为集体所有, 美其名曰“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成了“模式教育”, 同组教师上课都是一个模子:一样的导入, 一样的话;一样的讨论, 一样的题, 一样的过程, 一样的调, 老师事前经过了集体备课, 他们将集体备课后的“成果”原封不动地搬进自己的教室, 照本宣科, 毫无以本班学生为主体的特色备课。

二、提高备课有效性的方法

1. 备课教案注重实用性

教师备课就是为备而能用, 不能让备与教相脱离。要把备课定位在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教、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也有利于学, 让学生学得快, 学得扎实,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备教学目标的制定, 备教材的利用价值, 备教学过程, 根据目标进行教学过程设计, 制定好每一块的学习目标, 做到心中有数。让我 (下转第21页) (上接第20页) 们的备课成为实用的、高效的、有利于教师自身发专业发展的有效预设。

2. 充分合理的应用电脑教案资源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可以用电子教案来授课, 但要切忌“教材搬家”, 应着重体现教学思想、方法, 发挥传统教案不具有的特点, 对抽象的知识点用音视频、动画加以表现。而CAI课件是一种辅助性教学软件, 用来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一般不能用来授课。电子教案主要是用来授课使用的, 而CAI课件则是一种教学辅助系统, 因其具有强大的交互性, 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个性化学习。对于电子教案与传统教案的关系, 二者没有孰重孰轻, 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根据教学的需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根据教学的需要综合利用。

3. 重视集体备课, 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集体备课只是备课的一种形式, 发挥集体优势对各年龄段的教师都大有益处。备课理应是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 是本组教师静下心来, 共同商讨如何突出重点, 突破和分解难点, 如何使新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真正体现课改精神的一种备课形式。集体备课应与个人备课相结合, 在大同的基础上求异,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 我们要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写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备课, 集体备课只能解决一节课中“粗枝大叶”的问题, 具体的细枝末节还得靠教师本人根据学生的“学情”及自己的“教情”“精耕细作”。建议教师在集体备课后能对集体备课的教案进行创造性的再修改, 加工, 完善, 提升, 有的放矢地组织有效教学, 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和谐。

初中英语高效备课教学策略 篇11

关键词:初中英语;备课;课堂教学

一、备课

面对新课程改革和新教材的使用,教师该如何做好初中英语学科的“有效备课”呢?首先应确立“写好教案就是自己出的最好的书”的概念,以新课标目标为指向,突出备为教用,备用一致。注重备课的实效性,实践性;其次,要弄清教改新形势下英语教学备课要备到哪些内容。第三,备课要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不断做好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调整和完善教学改革中的行动策略,探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在近几年的教改实践中,我对如何做好英语学科的“有效备课”有了以下的认识和体会:

1、倡导“个人预备――集体研讨──个人修正”备课模式。眼下集体备课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作为教师,只是教学中的“个体”,知识和能力都是有限的,看法、观点也难免失之偏颇。因此,应该集思广益、互相交流、共同探讨、共同进步。我认为新的备课模式必须通过以下四个步骤:(1)个人预备。个人进行备课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材;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摸清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师必须写出备课提纲,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创造性地进行设计教学方案。(2)集体研讨。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做到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由中心发言人说课,教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通过备课组成员共同研究,反复推敲,对遗漏和偏激的内容进行修正。(3)个人修正。这是集体备课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通过集体研讨后的教案,教师并不能直接拿进课堂,因为各个班级的学生不同。教师个人需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这样才能形成具有教师特点,并且符合学生情况的教案。(4)课后交流。课后交流是备课的总结阶段。备课组教师授课后要进行再次交流,对于授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评估,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便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2、把握备课的各个要素。(1)备教材。备教材要掌握五个环节。一是掌握课程标准。只有理解课程标准的实质,才能更好地钻研教材、确定目标、指导教学。二是掌握教材内容。教师只有研究教材体系,明确教学任务,弄清教材的基本结构、指导思想、知识技能、编写意图、深度广度,才能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三是掌握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在知识结构中起纽带作用,是教学内容的知识核心。教学难点在教材总知识中比重较小。它的特点是有局限性、差异性和局部性。在备课和教学中,教学难点则往往不易被发现。教师不应把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相互混淆。四是掌握教材特点。教材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备课的结构、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2)备教法。“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层次多样性和形式灵活性。教师备教法既要熟练掌握传统教学方法,更要根据学科特点,实施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分层发展的学习策略。要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模式,改革教法,采用有利于学生开拓创新、个性发展的教学手段。如情景教学法、快乐教学法、诱导教学法、感悟教学法、探索教学法等。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做到注重过程教学,发展学生潜能。(3)备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要收到满意的效果,教师既要钻研教材,又要充分了解学生。如果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态度,知识要求,接受能力一无所知,容易脱离学生实际,造成教学失败。教师在备学生时应做到四个了解:一是了解班级基本情况。只有对班级了如指掌,才能通览全局,科学施教。二是了解学生个性特征,作为备课依据,以便区别对待,分类分层指导。三是了解学生学习基础。在讲授新课前,特别要了解学生对原有知识的预习准备是否充足;新课讲授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障碍等。四是了解学生个性品质。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很大的。

二、课堂教学

备课工作准备好之后,接着是课堂教学,教师要依照备课的方案及内容来上课。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方互动性过程。抽象的说,也是一种知识的输出与输入的过程。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角,是思维的主体,他们的活动应占课堂的绝大多数时间。课堂教学的必要五个环节是:①自学;②议论;③精讲点拨;④达标检测;⑤小结。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需要把教学与练习相结合起来。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并进一步深化知识的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练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实践和检验的平台,有针对性的练习,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堂课所教所学的知识。学生应该对此重视,配合老师,多做练习,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检验真理;那么,在教的阶段里,用练习来检验教学的效果和收获是再合适不过的。

三、课后工作

自然地,课后工作主要就包括作业的批改及对遗漏的课堂知识的查阅补充,最后是在学生课程结束之时的相关考试工作。那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更要认真,绝对不能以一个“阅”字就带过,一定要根据学生作业完成的正确率来评分,根据教师个人的喜好可以用诸如:excellent、good、so-so或者是一个笑脸图示等来点评。必要时,评上几句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话语。作业是学生自学、自我检查的重要依据。老师在批改的过程中,发现错误要及时的纠正并做好登记。必要的时候可以把它们拿出来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启发他们积极的思考,以便检验教学的效果并及时巩固,避免学生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以进一步促进教学的效益,即做到了有效教学。那么辅导要有针对性,辅导的方法应因人而异,做到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培优扶差。辅导的形式也有很多,一般常见的有补课式辅导和一对一的辅导等。教师课下对学生的辅导学习,是教师有责任心、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技巧相结合的艺术,是英语教师的必备技能。

总之,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在备课过程中,需要讲究备课模式,考虑备课各个要素,避免备课中会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密度概念教学的高端备课 篇12

一、现行教材的逻辑偏误

现行人教版教材 (2012版) 密度一节安排在质量概念之后.教材首先通过举例提出假设:“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吗?”旋即安排了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以铝块为例, 取大小不同的铝块分别测量质量和体积, 将数据填表并绘制图线 (如表1和图1所示) .由此, 引导学生得出铝块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结论, 并推广至其他物体.在此基础上, 教材提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物质不同, 其比值一般也不同, 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就此得出密度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 (density) ”, 并进一步给出了密度的公式.[1]教材编写所传达出的信息就是, 密度概念得出的原因就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

教材的这种处理方式主要存在三个问题.第一, 教材编写的逻辑谬误在于, 完全回避了比值定义法而试图得出密度概念;第二, 它忽视了密度教学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要用质量与体积相比来定义密度.只回答是什么 (比值是常量) , 而不回答为什么 (为什么要比) [2], 这反映了教材对密度概念引入的理解缺陷与生硬处理;第三, 通过描点、画图, 用图线的斜率得出密度概念并不必要, 已经偏离了密度概念得出的逻辑路线.

我们认为, 密度概念教学困难的原因在于, 教材对物理概念教学基本逻辑的忽视, 突出表现为密度教学中比值定义法未被显化, 这不仅造成了概念引入的逻辑颠倒, 而且使得教材没能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即没能回答各个物理量为什么变?为什么不变?使得学生无法理解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这将导致学生只会背密度公式, 但对密度概念并没有深刻理解的教学结果.

事实上, 现行所有的初中物理教材对密度概念教学的深刻内涵以及面临的特殊困难都缺乏清醒的认识.就密度概念教学而言, 由于它是将学生引入经典物理体系的一个“关键概念”和“节点概念”, 并且还要面对学生头脑中存在的大量关于密度的日常观念或直觉意识.[3]所以, 一旦不能恰当地处理, 就很容易导致逻辑失序, 并使学生的大量前概念裹挟、夹杂进来.由此就为后续的物理学习埋下隐患, 遑论给学生打好坚实基础, 分化和学习困难现象就在所难免.

二、彰显教学逻辑的高端备课

现行教材之所以未能合乎逻辑地得出密度概念,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没能解决为什么要用两个量相比来定义密度这一核心问题.因此, 由“比值一定”导出密度概念, 就必然导致逻辑上倒果为因的错误, 由此引发的教学偏向也就可想而知.对此, 我们认为, 只有依据比值定义法的内涵, 才能展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并有力地表达密度教学的逻辑.以下是我们设计的“密度”概念高端备课的四个教学环节.

1. 有心栽花花不成:直接比较两个不同物体的质量

事实上, 权衡、掂量不同的物体是人们对经典物理世界最朴素、最本原的感知[4], 因此, 在明确质量这一描述物体量化属性的物理量之后, 如何比较不同物体的质量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了, 而密度概念的教学就应立足于“比较”物体“谁轻”、“谁重”这种本原的、朴素的动机.所以我们提出, 教材应该将长期以来用作引入密度的“鉴别物质”思路转变为“权衡轻重”的思路.这既与源于学生日常经验的认知倾向相一致, 又符合比值定义法的核心思想与本质内涵.所以, 密度概念引入的后续操作都应在这一思想引领下展开.据此, 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通过直接比较两个不同物体的质量来判断物体的“轻”“重”, 从而得出密度的表达式.根据作文起、承、转、合的章法, 这一教学环节由直接比较物体轻重发端, 谓之“起”.

选择一小块铁 (质量m1=39.5×10-3kg, 体积V1=5.0×10-6m3) 与一大块石头 (质量m2=357.5×10-3kg, 体积v2=130.0×10-3m3) 进行比较 (如图2所示) .结果发现, 直接比较无法得出符合学生日常经验的结论.因为石头比铁更重!针对这一困惑和认知冲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导致直接比较出现错误的原因是没有选取相同的标准.于是, 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在比较时选取相同的标准.

2. 栽花不成选标准:选取相同的标准继续比较不同物体的质量

据此, 需要将物体的体积变成一样, 即选择同样体积的铁块和石块, 这意味着将体积选作了标准.然而这并非要对物体采取切割、弥补等手段, 而是利用除法这一数学工具, 把质量与体积相除, 使体积这一标准化为“一立方米”.用除法得到比值“”后, 就可以有效地进行比较了.这一比值的形式也与公式“”顺理成章地初步建立了联系.

按照这一思路, 得到铁块的比值, 石块的比值.结果发现, 虽然比值的大小契合了学生的日常经验 (铁比石头重) , 却与我们的研究思路并不一致 (直接用物体的质量大小来衡量物质的轻重) .这一比值为什么不同于“权衡物体轻重”的初衷?比值的含义是什么?由此就需要展开第三步的教学环节.本环节我们谓之“承”.

3. 无心插柳柳成荫:诠释比值的物理意义

在本环节, 我们选择多组不同的铁块与石块进行测量、比较, 用来解答上述两个问题, 并通过量化分析研究比值的内涵与变化趋势, 测量与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研究多组数据发现, 比值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系.至此, 研究思路发生了重大变化.因为我们原本是要比较质量大小, 结果却出现了一个与质量无关的常量.如果说, 第二环节是“有心栽花花不成”, 那么第三环节就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一步的教学经历了研究结论从“有心栽花”到“无心插柳”的微妙变化, 谓之“转”.

至此, 比值“”更深层次的物理意义才被顺利得出, 即比值是物质的疏密程度, 它把物体量的差异进一步抽象到了致密度 (density) 这一更深、更抽象的层次上[4], 它反映了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我们将其称为物质的“密度”.在这一环节结束之后才给出“密度”的称谓, 充分体现了高端备课的精妙逻辑要求.

4. 世事洞明皆学问: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比值定义法

比值定义法不是一整套机械的操作, 而是有核心思想的驱动与思维方法的调控.具体而言, 比值法不是抽象的, 而是有深刻的物理内涵.所以, 第四个教学环节就要联系学生朴素的生活经验, 增加对比值定义法的体认, 使学生对科学方法的认识更加丰满.

实际上, 比值定义法有着广泛的日常经验基础, 认为其抽象是因为不理解这一方法的本质内涵, 即只知道比, 而不知道为什么要比.而“比较要选取相同的标准”, 这种思想与学生已有的经验是高度一致的, 进一步教师可以举出这样的例子:小明的爸爸下班, 走到小区门口, 买了4斤2两橘子, 花了16.38元.小明的妈妈也下班, 走到小区门口买了5.7斤橘子, 花了21.09元.问小明的爸爸和妈妈谁买的橘子更便宜?在这里, 学生很容易理解, 比较选取相同的标准就是一斤橘子的价钱.奥苏贝尔认为, 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了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联系[5], 显然, 这种举例与奥苏贝尔的理论具有一致性.

除的概念非常抽象, 而这一环节的教学意义在于它很好地表达了密度概念是用学生已经拥有的“比较要选取相同标准”的思想来解决这一问题的, 从而使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因此, 该教学环节就绝非画蛇添足, 而是锦上添花.这一教学环节我们谓之“合”.

三、对教学的启示

物理高端备课不仅要明确“做什么”、“如何做”, 还要基于深度的理论思考, 在教学中论证“为什么要这样做”.物理教育家乔际平曾指出:物理教学法只回答了教学过程中“是什么”的问题, 而没有从根本上清楚明确地回答物理教学中的“为什么”的问题, 而物理教学论则要对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作出“为什么”的回答.[6]从这个意义上讲, 密度概念教学的高端备课事实上是从物理教学论的视角诠释了密度概念引入的教学逻辑.正是基于这种视角, 我们展开了密度概念教学的四个逻辑步骤 (如表3所示) .

纵览密度概念的起、承、转、合四个教学逻辑环节, 我们得到了三点启示.

1. 深入理解物理教学的逻辑

物理教学对逻辑性有着特殊的要求, 课程的模块、探究的步骤都无法代替对物理教学逻辑的认识.这种教学逻辑要求教师不仅要讲出“是什么”, 还要讲出“为什么”, 即每一个教学环节和行为都应有整体考量下的充分依据.这样才能使教学环环相扣、逐步深入.本节中, 只有厘清比值定义与密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才能使教学有序深入、渐入佳境.否则学生只能掌握密度的表面特征, 而不能明晰其来龙去脉, 从而造成学生在现象上打转而不能深入到本质.

2. 充分显化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显化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科学方法的应用价值, 还因为科学方法独特的动因、内涵与逻辑.这些都显示了科学方法独立于知识的表达体系, 也显示了科学方法作为表达并落实教学逻辑的主线与关键.在密度概念教学中, 学生大多都有关于密度的前概念, 但是经由科学方法得出的定量概念还未建立.正是在充分洞察并显化比值定义法内涵与操作的基础上, 物理高端备课才使整个密度教学环节清晰、豁然开朗, 学生的思维发展才找到了有力的、系统化的逻辑通道.

3. 洞察并联系学生的朴素认识

密度教学由于面对初学物理的学生, 所以特别需要关注学生的前概念和朴素认识.因此, 初中物理教学就需要对学生给予一种特殊的关照, 这种特殊的关照是指, 通过体察入微的教学设计, 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确证自己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学“权衡轻重”“无心插柳”等环节都在潜移默化中彰显了这一考量, 并在第四环节联系“买橘子”的日常经验中给予解释.第四环节看似冗余, 实则体现了关注学生的教学理念, 其核心内涵在于要让学生感受到密度概念是与自己的经验相一致, 并且比值定义法的逻辑也是基于自己的知识和自己的努力思考而“想通”的.由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 并最终使整个高端备课的教学达到水到渠成之境界.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物理 (八年级上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113~116.

[2]邢红军.按照比值定义法的本质改进高中物理概念的编写[J].物理教师, 2004, 25 (4) :5~7.

[3]吴娴.中小学生密度概念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03:12.

[4]曹则贤.物理学咬文嚼字之十一:质量与质量的起源[J].物理, 2008, 37 (5) :355~358.

[5]陈琦, 刘德儒.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65.

上一篇:频率稳定度下一篇:针对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