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的备课艺术(精选9篇)
英语教学的备课艺术 篇1
英语教学备课是一门艺术, 掌握这门艺术对于上好一节英语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备课, 几乎每个英语教师都会把“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和“备自我”作为备课的中心内容。时代在进步, 英语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和“备自我”较之传统有了更多的时代内涵。今日的英语教师肩负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使命, 应该能够解读和把握它们的内涵。
(1) 先说“备教材”, 做到“心中有书”。“备教材”是教师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备教材”, 就是要求教师在全面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 对教学内容在教材特征、知识结构、技能要求等方面进行深刻分析。综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意义、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分析结果, 进行再次挖掘与发现。“心中有书”并不意味着要拘泥于教材, 局限于教材。英语教师要明确, 英语教材只是一种范例而不是案例, 是话题而不是习题。英语教学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和做事的能力, 而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书本上的死知识。所以, 英语教师不应死教教材, 而要灵活地用教材教。英语新课程教材为教师留有较大的发挥和创造空间, 等待教师去开拓、丰富、完善、创新。所以, 英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利用一切有效课程资源, 挖掘教材、创新教材, 优化和设计教学内容, 如删减不符合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扩充信息量不够的、简化太难的、调整顺序不合理的、替换陈旧费时的, 真正做到活用教材。
(2) 再说“备学生”, 做到“目中有人”。“备学生”永远是备课的关键。新课程理念下,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学生的真实状态是决定课堂教学一切活动的出发点。“为学生的需要和发展设计教学”, 既是一种理念, 更是一种具体的教学行为。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眼中要有学生, 要充分地了解学生, 坚持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 欣赏学生。了解学生就是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和内在潜能要有充分了解, 对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充分估计, 对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间的联系要进行分析, 努力寻找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并根据掌握的情况形成多种对策预案, 使所设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学习起点相吻合。“备学生”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内在需要设计教学思路, 准备指导策略, 从而真正落实“分层要求, 尊重差异, 据学而教, 以学定教”的思想和策略。对英语教师而言, 备学生应当是多方面的, 既要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 学生对英语的爱好程度, 还要估计学生对于即将所学英语篇目的接受力。就一个班而言, 要了解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认识能力、对英语的总体兴趣、学习风气、学生英语水平差异情况。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当前英语水平、对英语的兴趣程度和接受能力, 准备用适合学生英语水平的语言进行教学。眼中有学生, 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备课。英语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工具课程, 英语教学需更多地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和今后使用英语的需要。为了充分地了解学生的需要, 在备课时不妨认真回答以下一些问题:其一, 学生对什么话题最感兴趣?最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其二, 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其三, 学生能否做到用英语交际和做事?据此来选择、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 并在教学中不断调整并优化教学设计, 真正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3) 后说“备方法”, 做到“教中有法”。教无定法, 但教必有法, 教学贵在得法, 方法的关键在于一个“活”字。英语新课程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英语教师只有灵活选择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的英语习得能力, 从而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具备选择与创新教学方法的能力。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 既要面向课程实际, 结合英语学科的内容和特点;又要面向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 针对不同的学生, 如农村和城市的学生, 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条件不一样, 采用的方法也应有变化;另外, 教师更要注重教学方法选择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在英语教学中, 不能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种教学方法, 要结合所学内容, 灵活运用, 恰当选用诸如“任务型”教学法、“交际型”教学法或“活动”教学法, 避免单调和死板。要在多样化上下工夫, 提高艺术性, 要结合学生学习需要, 做到多种教学方法结合, 优化组合。还要勇于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 通过不断追求, 构建具有自己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法。
(4) 最后说“备自我”, 做到“体现自我”。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体现。教师是教学资源, 如果在备课时仅把自己作为进行教学设计的工具, 而忽视了自我在实施教学方案中的优势作用, 那么其教学设计肯定会不切合实际而理想化, 这样不仅自我的资源价值得不到体现, 而且会影响教学效果。备课时勿忘自我, 注意体现自我, 发挥自身优势, 要努力使教师个体独具的个性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张扬, 努力优化课堂教学, 逐步形成较成熟稳定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教师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认识, 能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能扬长避短, 以最佳的心态和形象投入到教学氛围中,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优势, 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 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与人合一, 进入备课的最高境界, 以期在课堂教学中展现最好的自我, 不断追求整个教学行为的有效与完美, 全面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
当然, 英语教学备课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一门综合的艺术, 涉及的面远远超过这些方面。英语教师要掌握这门综合艺术, 必须要吃透新课改的精神, 更新和建构新的备课理念, 真正理解“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和“备自我”的时代内涵, 把备课纳入到教师专业发展上来, 当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不断完善自己的备课, 提高自己的艺术品味。
摘要:英语新课程改革对英语课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新课程理念出发, 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自我几个方面详细解读了英语课备课的时代内涵。
关键词: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自我
参考文献
[1]谢云锦, 王萱.小学英语教师备课手册[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英语教学的备课艺术 篇2
广东省第五届中小学音乐优质课教学评比刚刚落下帷幕,本次比赛给人两个深刻的印象:一是规模宏大,单是来自全省各地观摩的教师就达到一千多人;二是整体水平较上届有了明显的提高,有相当一批教师的教学让人倍感精彩。比赛中,课与课一旦进行对比就会产生差别与差距。这些所谓的差别与差距除了临场发挥因素外,也体现了教师在备课上的不同功力。
无论是在教改之前还是现阶段,备课的核心内容无外乎三个方面――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如何做好“三备”是广大教师备课时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备教材”要以文化为主线,深掘教材的音乐内涵
1. 把握课程标准,确立教材文化主题
音乐课程标准决定了当前音乐教育教学的核心是体验音乐和了解音乐文化。因此,我们在梳理教材时应该首先确立当前内容(本单元、本课时)是什么样的音乐文化主题。然后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考虑好教学时将以什么样的线索让学生去了解和体验这种音乐文化。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在教学时主题明确,线索清晰。例如这次比赛中的《滇蠡民歌》一课,无论是民族风情介绍,民歌、器乐曲欣赏,还是舞蹈律动都是紧扣着滇蠡音乐和滇蠡文化这一主题,所以虽然内容繁多但不会让人有杂乱感。
2. 体验音乐文化,合理筛选教学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某种音乐或某种音乐文化,有时我们可以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重新排序;有时也可以把教材中并非重点的内容作为重点来教;有时甚至可以删去教材中的某些内容选择新的教学内容。例如《卡门序曲》一课,教师只把这首音乐作为整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反复体验。既让学生对音乐有了较深的熟悉度,又不会让人感到重复、呆板。另如《茉莉花》一课教师把大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音乐汇集在一起,让学生充分感受了一场茉莉花的盛宴。这些都是合理筛选教学内容的成功案例。
3. 注重音乐感受,深掘教材的音乐内涵
音乐学科的特点就是通过音乐审美和情感感染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因此在钻研教材时一定要熟知教材的音乐元素,深掘教材的音乐内涵。我们在备课时不但对所教作品达到精熟的程度,还要找出和本作品能产生情感共鸣的东西。只有让学生真正被音乐或音乐文化打动了、感染了,音乐课才能变得有声有情。例如《春江花月夜》一课教师通过想象、律动、模仿乐器演奏等不同的手段让学生体验乐曲各段所表现的优美画面。每种手段设计得都很贴切,学生活动得也很自然。这都得利于教师对这首乐曲各部分的精准理解。
二、“备学生”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1. 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合理设定教学难度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清楚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合理设定教学的难度。例如本次比赛中《认识复调音乐》一课,教师把专业的复调音乐概念定位在认识这个层面上,从对比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开始,让学生从音乐上感受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特点,然后再通过乐曲介绍复调音乐的种类,然后再欣赏经典复调作品――《马太受难曲》,最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创作一小段复调音乐。教学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没有丝毫枯燥和繁难感,让人印象深刻。
2. 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据实计划教学容量
合理加大教学容量可以使教学活动显得更充实,可以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然而,不是一味求大就可以让学生获得好的学习效益,如果教学容量让学生感到非常紧张甚至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那教学的效果将和教学设计产生严重背离。例如:本次比赛中一堂高中的欣赏课,教学内容囊括了三个民族的音乐介绍和体验,教师控制课堂的能力的确很强,可一节课下来却把学生拖得“连滚带爬”,最后的问答好几个学生都出现了答非所问的情况(这说明学生已经很疲惫了)。表面上教学显得很紧凑,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也显得很强,可作为欣赏课,教学的实际效果有多少,值得商榷。相比之下,《卡门序曲》一课,学生整节课就围绕《卡门序曲》这个主题活动,既让学生对音乐有了较深的熟悉度,又不会让学生感到很紧张。
3. 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力优化教学方式
在备课时,教师不但要注重教学活动的直观性、多样性和实践性,还要关注学生的年段心理特征。例如本次小学课中《动物说话》一课,教师把节奏训练巧妙地融入到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让节奏训练变得不再枯燥,非常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
三、“备教法”要以音乐为中心,体现师生的协同效应
1. 教法的选择要能充分体现音乐本位
在选择教法时我们应该充分关注音乐的本位性,要尽量用音乐手段去让学生体验音乐及音乐文化,尽量避免非音乐内容喧宾夺主。例如,在这次的教学比赛中很多教师在音乐欣赏时都运用了律动,但效果却参差不齐。有的律动使用少而精,有助于学生在欣赏时更好的体会音乐的意境;而有的律动运用太多或太难,学生单是完成律动就很花心事了哪还有心真正注意和欣赏音乐。欣赏教学中使用律动可以让教学场面好看些,但如果因为使用律动而影响了音乐的欣赏,那么律动便成了仅是粉饰门面的空摆设。
2. 过程的设计要能适时切入教师专长
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大胆切入自己的专长,适时的在学生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专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有一点值得注意,这种教师专长的表现应该是适时的、自然的,生拉硬拽表演反而适得其反。本次赛中教师大都很注重自身专长与能力的展示,有的教师展示得非常好,而有的教师展示得却十分生硬。其中有一节初中的欣赏课,前面内容上得都很不错,教学最后教师和少数几个学生一起演奏了一段乐曲中的片段。教师的器乐水平本身就不好,临时搭建的演奏组合配合也很不默契,大部分的学生只能呆呆地看他们的生硬演奏。这种展示成了本节课最大的败笔,着实让人感到遗憾。
3. 活动的安排要能充分体现师生共舞
关于备课艺术的思考与探讨 篇3
一、备透教材,心中有书
教材是教师讲课,学生学习的依据。能正确的使用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当今,课件、案例随手可得,切不可信手拈来照搬照用,而是要亲身经历备教材的过程,即备教材的思想、内容、知识体系,能力要求。而且要备深、备透,要从手中有书备到“心”中有书。构思出整体思路之后再借鉴课件、案例,充实丰富自己的教学设计。
一般的备课程序是:在每一册教材、每一章或单元开始前,首先要通读教材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结构的初步认识;然后对照课程标准(思想方法、内容与要求、说明与建议)、教师用书(课程目标、学习目标、内容安排、每一题的作用)考试大纲(考试目标与要求、范围与要求)总体了解课程目标、学习目标、高考要求,使自己对教材的内容、知识体系、能力要求有一个整体认识。最后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结合课程标准、目标、要求开始深度备课,用心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
二、备准目标,有的放矢
教学目标只有提得明确而具体,才有利于教师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妥善地组织教学过程、准确地评价教学结果,也能使教师将教学的意图清楚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把握自己的学习过程。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应当指向具体的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把课程标准细化分解,结合教材、学情明确具体,另外教学目标分析与设计的对象是学习者,因此,教学目标阐述的是学习者的结果,是指学习者在教师与同伴的帮助下,利用资源和工具学会了什么,而不是指教师应该做什么,或通过你交给学习者什么,所以默认的行为主语是“学生”。
三维目标的确立及规范表述为:
1.知识与技能(身动)
新课程虽然强调过程与方法,强调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但不是否认和忽视知识与技能,只不过知识与技能已不是课程学习的全部目标,而是课程的一部分,况且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是其他维度目标实现的基础和前提。
知识与技能目标维度的规范表述
行为主体(学生)+行为动词+行为结果(程度)
了解……背景(含义、形式、意义、区别、概念、联系、方法、要素)
理解……本质(含义、性质、、公式、定理)
掌握……内容(知识、方法)
应用、体会……思想和方法
体验……历程
2.过程与方法(行动)
任何课程的学习都是一种经历,没有这种经历就绝不会有目标的实现,并且这种学习的经历本身就是目标的一部分。因此,经历一系列典型的学习过程,获取相应的思想和方法就成为课程学习目标的重要方面。
3.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的规范表述
经历……过程,理解……方法,获得……体验,形成……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神动)
《课程标准》更加具体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总要求,即教育在关注学科和社会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学生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仅要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能力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情感的丰富、态度的转变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目标的规范表述
发展……意识
具有……视野
形成……习惯
以上表述内容在一节课中不一定全部用上,具体内容课程标准在相应部分都有准确表述。关键是如何把握“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各个层级的具体要求。
知识与能力
(1)观察图像变换(多媒体演示变化过程或五点法作图)得出参数φ、ω、A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理解图像变化与函数解析式变换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质)
(2)会用图像变换法画出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的简图。
(3)会表述由函数y=sinx的图像得到函数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手段,经历对函数y=sinx到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的变化规律的探究(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体验简单到复杂、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经历对周期变换、相位变换先后顺序调整后对图像变换的影响的探究(难点突破)过程,学会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来解决的基本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探讨参数A,Φ、ω对函数y=sin(ωx+Φ)的图像变化的影响的过程,体验数学发现的喜悦;发展创新意识及善于从运动的观点观察问题的意识;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三、备好重点,突出目标
备课时,一定要弄清教材重点和教学重点。备好教材重点就能突出教学目的,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备好教学重点就能使教学科学、系统。
四、备好难点,突破难点
探讨疑难问题,寻找突破难点的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备课时,要善于从知识发展的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来分析教材,确定难点,并根据难点的类型,设计行之有效的突破难点的方法。
五、备清学情心中有人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只有备好了人,清楚了学情,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和谐统一起来。
六、备好教法心中有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法则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备教法要在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选择恰当地教法而且要遵循“教需有法,教无定法,大法必依,小法必活”的原则。
七、备精开头引人入胜
一节课的导言设计得好,常能引发学生求知的好奇心和欲望(渴望),为上好一节课奠定基础。创设教学情境,需从导言开始,在导言设计上下功夫,常常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举例第一句话很重要)例如数学课可采用趣味是引入、故事式引入、设陷式引入、问题是引入、联想式引入、史料式引入、类比式引入、发现式引入、实验式引入(概率)、悬念式引入等。
“开讲”是一种艺术,从讲课一开始就要努力做到吸引学生、打动学生,做到以“情”入境,以“奇”入境,以“疑”入境,以“趣”入境,以“欲”入境。
八、备精结尾引发探究
一节课的结尾,教师往往不够重视,其实,课堂结尾的设计,具有与导言同样的作用,长期坚持对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有着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巧妙的结尾,或前呼后应,或留有余地,或引发探究……
如数学课的结尾常有悬念提问式,延伸思考式,前呼后应式,激情演讲式,知识竞赛式、阅读课本式,开放小结式,作业评议试等。
写文章讲究“风头、猪肚、豹尾”,一堂好课也应该有一条有力的“豹尾”奋力一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甚至终身难忘的“痕迹”。
九、备多用寡,左右逢源
备课不能仅仅备自己认为上课要讲的内容,而应该根据所授知识,既备由来,又备知识的延伸,既备不同类型的问题,又备同一类问题的不同解法……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难度,使教学活动左右逢源,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备多”,可考虑用卡片或电脑对资料进行管理,备课时“调出”你所要的资料,站在“资料“巨人”的肩上,备好你的课。
十、终身备课,养成习惯
高中体育教学备课的艺术 篇4
一、分析教材, 确定教学目标
分析教材就是对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 青年体育教师首先要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进度和课时数分布情况, 通读全部教材, 做到心中有数。在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的同时, 依据学生和本校的实际情况, 安排好一学年和一学期的初步教学任务。再依据任务挖掘出教材的内在联系和特性, 对教材的专门性、辅助性练习及分组练习仔细推敲, 分析教材的内容。青年体育教师在结合本专业知识的同时, 应经常温习和查阅有关的体育学科知识, 掌握和研究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及主要培养目标, 随时注意积累资料, 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观看有关电视广播, 多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交流, 积累教学先进经验和较优教学训练方法, 随时收集加以保存, 以备备课时查阅。
教材分析包括对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计划的分析, 教师应有统筹的安排。计划构设得周密, 每一次备课才会有条理。尤其是课时计划, 从目标的实现到内容的安排都应有系统的构思, 在一定程度上与以前的课能够顺利衔接, 使得每一次课都能有的放矢。在充分渗透新课程理念基础上在教案中体现自己的主张、自己的思想、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在分析教材基础上我们制定学期、单元、课时的教学目标, 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确定为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发展等五个领域, 所以确定的目标需要包含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等方面。
二、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
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主, 让学生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 完成“学会”到“会用”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应该过多束缚学生, 应让学生按照自己对技术的理解去活动, 并在活动中提高自己。在教学中, 教师把动作方法传授给学生后, 就应该让学生在自我锻炼中提高。这样可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而不是教师说什么做什么, 被动地接受, 逐渐丧失了个性和创造。
三、备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教法得当, 教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教师的教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应认真考虑怎样教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过去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做法,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让获得运动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不等于否定, 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好的方法应该保持和发扬, 关键是如何运用。新课标强调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强调改变现行体育课的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 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数量和质量, 是体育课程和教材改革教学策略和方法改革的成败所在。让学生喜欢体育课用统一的竞技标准来考学生, 没有考虑学生的各自要求, 没有按照学生的不同身体条件, 也没有满足学生的自身爱好。上体育课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 厌烦过多的重复训练, 因此, 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 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推迟疲劳的出现。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 可采用拍手走, 两臂加动作走, 前脚掌着地走, 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 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同样在跳跃、短跑等练习中, 有的同学学了跳远, 还想试做三级跳远, 有的学生之间还想进行比赛。教师可以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后, 给学生1—2分钟去发挥各自的才能。培养了学生的的兴趣和爱好, 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 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内容。
四、备教学手段, 构建高效课堂
在丰富教学手段方面主要有两点: (1) 激发练习兴趣。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 他会因练习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无味”;反之, 如果他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 积极主动, 由要我练变成我要练。因此, 激发练习兴趣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2) 灵活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很多, 贵在得法。无论何种方法, 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同一个班级中针学生不同个性采取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 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备”学生, 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017 艺术组备课总结 篇5
快乐的暑假即将来临,一个学期也将结束。在这学期中我们组每一位老师工作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我们充分利用备课平台,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智慧,根据学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转变教学观念,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以全面提高本组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现将这学期的备课组的工作作个简单总结,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
一、准确把握音乐教学方向,积极抓好常规教学
本学期,我们为抓好常规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每位专职老师最少开展一次课堂教学展示。如两位青年教师张晴和胡文君老师进行了青年教师成长爬坡课展示《小猫的圆舞曲》、《夏夜》,凌青老师进行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活动执教的《动物的脸》,孙桂芳老师和项清老师进行了骨干教师展示课活动执教了《漂亮的瓶子》、《小伞花》,奚秀云老师和卢敏老师师徒二人进行了同题异构展示活动执教了《我喜欢的鸟》。在活动中,我们就汇聚在一起,以“生本课堂、学本教育”这种新的评课方式集中交流,达到“评一课、促多人、带一方”的目的,从而提高了学科组的教研质量和教师教学能力。我校还成功举办了园区2017音乐新教师基本功比赛。这离不开校领导的支持和音乐组每位教师的后勤工作。我校谢询老师参加了此次基本功比赛,在比赛中取得了基本功二等奖和钢琴一等奖。
二、充分落实艺术社团的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我们除了在课堂中让学生掌握的知识外,还各自利用自己的特长优势,充分开设艺术社团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如:音乐方面的鼓号队、合唱队、评弹、舞蹈,美术方面的儿童画、丝袜花、版画等兴趣小组。老师们利用兴趣课时间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音乐组全体教师的努力下,2个月的排练时间,从选人选曲到调整声音和发声,最终校合唱队在园区合唱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本学期,每位老师除了上好课,带好社团外,还积极配合教导处德育处搞好校园童谣比赛节、校园小歌手大赛、服饰展、绘画展、“六一”汇演等活动,大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教育。谢询老师参加园区第一年工作新教师基本功比赛,在比赛中取得了基本功二等奖和钢琴一等奖。
当然,这些都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各位班主任的配合。在这感谢你们对我们艺术备课组的支持!在这我代表我们音乐组各位成员在这对你们说声:谢谢!
浅谈生物课程备课艺术 篇6
关键词:生物课程;备课;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05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物教学目标在发生变化,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倡导探究性学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教育等。义务阶段的生物学教育不是只培养少数精英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90年代出生的中学生,大多生活在城市,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感受大自然,他们对动物、植物、微生物的认识有限,对自然物体和自然现象缺少观察。教材中所要求他们去理解和掌握的一些知识,与他们的生活实际并不完全贴切;有些细小微妙的现象,中学生只能靠想象来寻找规律得出不踏实的结论;有些复杂的自然现象与中学生认识之间尚存在着很大的时空差距……这些就构成了生物教学的难点所在。要克服这一点,笔者认为首先必须要掌握好备课这一门艺术。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笔者在反思过去备课弊端的基础上,对备课方法进行思考,在备课形式上、教学设计上以及教后反思等方面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
一、在备课形式上,注重生动多样的直观教学,注意侧重设计好教学的基本思路
从教以来,笔者坚持贯彻直观性的教学原则,充分利用实验、实物、模型、标本、录像等形式辅助教学。如在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时,为了更加直观地解释其与染色体的关系,笔者在生物课堂拿出准备好的一只蚕茧,告诉学生染色体好比蚕茧,而DNA则好比是重叠缠绕的蚕丝,通过生动具体的蚕茧与蚕丝的实物比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染色体与DNA的关系。在讲《人的性状与遗传》时,学生极容易混淆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当笔者在给学生讲解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组成一个基因组决定生物性状,呈现出来的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时,学生表现的更是一头雾水,后来笔者就在教学时把前者比作辣椒水,后者比作白开水,两者相混结果还是辣,这样学生听起来就比较易懂易记。再比如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时,笔者让学生将鼠妇放进纸盒带进课堂,并让学生自己设计探究过程,比如改变光照和湿度来观察鼠妇的反应,让学生自主得出结论。通过这种直观的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增强了记忆,完成了探究目的。
二、教学设计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学法,尊重学生思维的多样性,讲求教案的实效性和创造性
传统的教学论总是过分地夸大教师或学生某一方的重要作用,忽视了二者在安排教学和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和谐与配合。在这种外在压力下学习,对学生来说,只能是一种沉重的精神负担,谈不上对学习的乐趣,更不可能有积极性和主动性。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有些娇生惯养,从前的教学思想对他们已经不完全适用,教育学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意愿,不强迫学生学习,而是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采用商量的语气,让学生自己选择。例如,在讲解课程遇到麻烦又难懂的知识点时,笔者会先伸出一只手指向黑板,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问:“是同学们自己看书,还是听教师来讲解?”……其实不论是哪一种结果,目的已经达到了,当他们举手表决时,就使学生有了做主人的自豪感,就使学生感受到被尊重的愉快,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进而培养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的意识和能力。再如,在课堂结束之前,需要布置家庭作业时,笔者会先问“同学们今天的作业量大不大?那么生物作业花你们20分钟时间多不多?”这样,学生会觉得生物教师对他们很关心,也很体谅他们,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增加了师生情谊,消除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也就是说,凡为教,目的是达到不要教。
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课堂上,要顾及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到教师的服务。在教学中,后进生往往被教师和同学遗忘在角落,笔者却特别注意激励后进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学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民主的关键。由于笔者在教学中积极地、刻苦地努力,使原来对生物很不感兴趣甚至学不下去的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在2006年八年级的期末考试中,有不少后进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们中有一些给教师送来感谢信,其中一名叫王明媛的学生这样给笔者写到:“您虽然只在八年级教了我一年,但是我们之间却建立了很深厚的师生情谊,我记得我在七年级时生物成绩很差,每次拿到生物成绩之后,我都想放弃生物。自从您教我们之后,我发现生物其实真的很好玩,我的生物成绩也在不断提高。这都是您的功劳呀!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您浇灌了我们这一根根幼苗。陈老师,谢谢您对我们的谆谆教诲!”这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一点点收获,但笔者还需不断探索研究,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三、提倡教师写教后反思
强调课后反思的重要性,课后及时反思自己教学上的“得”与“失”,做好课后反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笔者坚持了一学期,发现在教学方式和经验积累等方面,以及精神情绪上均有颇多收益。笔者深深感到教后反思的重要性,并坚信只要将反思进行到底,长此以往,将受益无穷。
综上,备课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如何备好一堂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现代教学思想的热门课题之一。总之,生物课程的备课艺术是丰富多彩的,本文阐述的仅仅是笔者在实践中所得的一孔之见。要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要多学习,多请教一些有经验、有学识的前辈和老教师,注重在备课方法上多努力、多创新,使其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中发挥最大作用、呈现最佳效果。
英语教学的备课艺术 篇7
关键词:《沁园春·长沙》,备课,高中语文
备课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初环节,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在这一重要环节上, 《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问题》一书曾提出了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几个错误做法, 认为它们是“备课中的缺失”。针对这些缺失, 笔者以苏教版高中语文首篇课文《沁园春·长沙》为例, 看看名师郑晓龙是如何避免缺失, 展现备课艺术的。
其一, 教学目标模糊不清
确定教学目标, 是开展成功的教学设计与优化教学的重要环节,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 一个文本或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 怎样才算清楚?除了需要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所制定的语文课程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外, 还必须考虑语文教科书中的单元目标。在上位目标的指导下, 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例如教授《沁园春·长沙》, 在分析学情与文本定位的基础上, 就可以基本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背诵, 准确默写;
2.感受本词的意象意境, 理解鉴赏本词情景交融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鉴赏意象选择、着色及意境营造的技巧;
1.、2.鉴赏本词炼字炼句的妙处;
3.写出感想, 积淀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理解本词中抒发的革命豪情;
2.思考并树立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观与责任感。
这样的一份教学目标, 既考虑了学情, 又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维目标清楚明白。它们又分别体现了普通高中课程的五大目标, 即“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目标设定准确, 为教学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其二, 忽视教学起点
任何课堂都有自己的“起点”, 而“起点”的选择应该遵循什么?是教材的起点内容, 还是自身的经验储备?我们在教学起点上往往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者的情况, 其实学情分析才应该是我们备课的起点, 而引起学生心灵共鸣的起点才是恰当的课堂教学的起点。只有分析好学情, 才能建构适合学生的知识支架,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对学习者的分析一般应包含分析学生语文学习的准备状态, 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和知识结构的了解, 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学习风格及其对语文学习的影响, 甚至还要预测学生语文学习未来的发展水平。
其三, 注重预设, 忽视生成
备课, 年轻的教师总认为备的越多越好, 设计得越完美越好。殊不知备课最讲究的就是考虑周到, 留有余地。在备课时, 考虑一定要全面周到, 尽可能将课堂教学中的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 包括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困惑, 会出什么状况, 会从哪些角度去思考, 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等等, 必要时甚至写出教学过程中应该说的每一句话, 推算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所需要的时间。但周到的考虑不能扼杀教学的生成, 教学设计方案中所写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并不能全部予以表现, 必须留出必要的空间, 让学生去发挥、去创造。因此, 教师在周到的设计中还要讲究弹性, 包括教学目标的弹性, 教学内容的弹性, 留出足够的时间供学生思考讨论。在文本解读方面, 更要留出甚至制造空白点 (不确定点) 让学生去填补。总之, 优秀的教学设计方案应当在考虑周全的基础上, 呈现弹性化、开放性的特点。
其四, 重教而不重学
备课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不光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 更要注意学习方式的设计,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加强学习方法指导的设计。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有一定的学习方法为基础。因此, 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还必须考虑并主动加强学法指导。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大到一个系统, 有的小到一个点。教师都需要悉心揣摩, 认真把握, 并在备课中多方思考, 精心设计。当然, 设计的目的在于应用, 教师应当在课堂上通过点拨指导, 促成学生快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
下面是郑老师所选用的教法、学法及其说明:
1.朗读背诵。通过朗读理解, 记忆在心, 求得基本的收获。
2.想象描述。画面不能复活心中, 再现眼前, 就不能感受深刻、理解深入。听来的毕竟隔一层, 自己心到神知, 说出来, 写出来, 才能更有效地沉淀积蓄成营养。
3.引领示范。空泛教条地鉴赏, 只能得到虚飘的印象;教给方法, 做出示范,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才能养成习惯, 提升能力。
郑老师的课堂, 学法重于教法, 无论是朗读背诵, 还是引领示范, 形式朴实无华, 却体现了诗词诵读的重要性, 同时也强调了鉴赏中教师引导的必要性。但教师只是引领, 而不强牵。郑老师选择的信息描述法, 注重个性化阅读,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并且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毫无疑问, 这三大方法为本教学设计的实效性提供了保证。
最后我想以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引用的克拉斯诺达尔斯克市历史教师的一句话作结:“对这节课, 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 对每一节课, 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以此与正在埋头备课的各位同仁共勉。
参考文献
[1]郑晓龙, 张茂娥.《<沁园春·长沙>备教策略》.《语文教学通讯》
[2]欧阳芬, 谭立义.《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问题》.吉林大学出版社
[3]《语文课堂教学准备技能》.网络文章.道客巴巴
英语教学的备课艺术 篇8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具体明确, 可操作、可检测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课眼”, 课眼亮了, 课就不会偏离方向。因此, 我们首先要认真钻研《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准确把握《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掌握住尺度, 制定出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一堂课要让学生学习哪些知识, 知识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发展学生哪些技巧、技能, 都必须在教案上具体体现出来。
如教学“时、分、秒”一课, 可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 知道1小时=60分钟, 1分=60秒,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2.使学生能正确说出钟面指示的时刻, 电子表显示的时间。3.使学生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再如, 对“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这样确定: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3.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自主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 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通过教学目标的制定, 既便于教师上课操作有一定的目标, 又便于学生学完知识后自我检测。
二、教学线路要清晰, 要突出重、难点
早在上世纪50年代, 布鲁纳就强调了学习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学科本身的结构。他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依据一定的线路去认识、掌握知识的结构, 并且要突出重点来学习。这样做的好处是: (一) 更容易理解知识的内容。 (二) 更有助于对内容的记忆, 可以保证记忆不完全丧失, 在需要的时候可借助于一定线路把所需要的知识进行重新构思。 (三) 有助于迁移。他认为“领会基本原理, 看来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 (四) 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智力。
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提高学生参与程度, 及时点拨和引导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与原理, 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灵活运用教法, 因材施教
学生的学习能力有质的不同, 又有量的差异。在数学学习活动中, 能力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对所给问题能否解答———活动结果的优劣上, 更表现在思考途径、解题方法———解答过程中思维过程和运用数学思维技巧的水平状态。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题目, 在相同的时间里得出相同的正确结论, 但是思维水平却大相径庭, 具有差异。我们应该承认这些差异, 重视这些差异, 并针对这些差异灵活运用教法, 因材施教。
(一) 根据教材自身特点, 确定教学方法。
如教材的概念、法则教学, 应从形象化、操作化开始, 并伴随语言调节, 使演示、操作与语言表达相结合,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相促进。
(二) 根据学生灵活采用教学方法。
对表现出数学才能的超常儿童, 要给予特别照顾和培养, 在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 使他们的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 以便使人才脱颖而出;对于绝大多数处在常态范围的学生, 在知识的结构、举一反三的能力达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对基础薄, 能力差的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关心、指导、帮助, 使他们克服困难, 培养兴趣, 增强信心, 而选择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
四、精讲多练, 合理练习, 形成技能
现在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是全社会普遍关注而又未能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当前, 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作业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 重书面轻口头训练, 重课外轻课内的问题, 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要“精”。何为“精”讲?即必须要说的, 一定要说。不一定说的话不说, 以便留下时间去组织练习。合理组织练习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练习的目的要求要明确。
教师在练习时要把练习的目的要求交待清楚, 使学生了解和熟悉, 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 他们就能积极地回忆知识, 解决问题。
(二) 练习内容要有针对性。
练习的内容要围绕目的要求, 重视基础知识, 突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具有针对性。
(三) 练习题型和形式要多样化, 适当地使练习题型和
形式多样化,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保持学习注意力, 还可以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的技能。
(四) 练习题的编排要科学化。
练习注意循序渐进, 先易后难, 先基本后变式, 先单项后综合, 有坡度、有层次地编排练习题。一般的练习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基础性练习, 第二层是深化练习, 第三层是综合练习。
英语备课应注意的问题 篇9
[关键词]备课;钻研;效果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自实施以来,我发现在备课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根据教材内容制定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备课前要钻研教学大纲,通读、熟悉、钻研教材,找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教材内容制定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
教学大纲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也是考核的依据,因此要重视 大纲的学习。在钻研大纲的基础上通读教材,可以增强对教材的理解。只有对教材有较深刻的理解,才能驾驭教材。要理解教材,不能只读一课书或一个单元,必须通读全册教材,有条件时应通读全套教材。不仅通读,还要熟读、钻研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它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不了解前后内容的关系,就不能准确地制定出每单元和每课书的教学要求,就不能在处理教材时突出重点。
如教材对音标和拼读规则的教学安排就是一个例子:本教材为了使学生识记单词,共安排了三个循环,由浅入深地结合单词把拼读规则、音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一循环是第四单元至第八单元。在这一循环中,通过单词中字母的排列,教会学生五个元音字母在重读开、闭音节中的读单音;第二个循环是第九单元至第十六单元。在这一循环中,老师要教会学生认读40个国际音标符号和学会一些拼读规则;第三个循环是第十七单元至第二十九单元。在这一循环中,通过归纳字母或字母组合的读音,进一步学会一些常用的拼读规则和几个国际音标符号。老师如果注意到教材的这个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材料,教会学生用音、形、义结合 的方法记忆单词,听到符合拼读规则的词的读音,能拼出这个词来。学生具备了把词的音与形 联系起来的能力,再通过图片或实物记词义,他们记词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二、备课时不要受课次顺序的限制,而要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按单元备课比按课次顺序备课更可以突出重点,对重点练的机会会更多,因而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还能 够通过多练达到熟练掌握。以第十五单元为例,这一单元是学“时间表达法”和“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的内容。是用两节课的时间学、练时间表达法呢,还是把这个内容分散在四节课的时间学?当然用四课时,学生会练得更熟。因此,我以为重新安排 一下每节课的内容比较好。要学时间表达法,首先要记熟数词,尤其是1-60。所以我认为第一节课先学第57课 的数词,然后学第58课第二部分:What‘s the time?It’s….这节课让学生把这两个内容学熟;第二节课先用一点时间复习第一节所学内容,再学第59课的歌,通过这首歌,又可以巩固It‘stime to do something这个句子;第三节先复习第一、二节所学内容,再学第57课第一部分和第58课第一部分,这三小段是互相关联的,学完 还可以让学生表演。学完这三小段,再学第58课第三部分和第59课第一部分,学完也让学生表演。如时间不够 ,这两个表演都可以留到第四节做,第四节再学第60课的第一和第二部分,最后作第59课的游戏BINGO。
三、备课时应根据学习的一般规律和学习英语的特殊规律考虑教法
学习的过程就是认识问题的过程,它包括从不知到知、到会、到熟练掌握几个步骤。人们识识问题一般是 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和提高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应超越学生现 阶段的认识能力和学习过程。我们在教学中常用旧单词引出新句型、用旧句型引出新词汇,这个做法是符合学 生的认识规律的。有的老师喜欢把生词写在小黑板上,一个一个地带读,带着拼,这种方法不大好。因为孤立 地记单词是难以记住的,即使一时记住了,到头来还是不会用。老师应该把词放在上、下文的句子里教,這样 不但容易记,而且记住以后也会用。
教学中要重视第一次感知。感知印象是否深刻,关键在于学生在感知过程中是否处于积极思维状态。在学 习过程中,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是提高识记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老师在教新词、句子或课文过程中使用实 物和图片,使学生边看实物或图片,边听老师说这个词和句子,边想词义,词的拼写形式或句义,边说或边写这些词。这样眼看、耳听、脑想、口说、手写,几种动作有机配合、协调活动,就能大大提高识记效果。
心理学家经过实验研究证明,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根据这个规律,为了防止遗忘现象的发生,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及时复习。结合新词复习旧词、结合新句型复习旧句型、结合新内容复习旧内容等都是 常用的一些教法。当学到一个新词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一个一个地说出、拼出已学过的与这个新词有关的一串词。当学生在堂上你一个我一个地拼读这些词时,他们的学习兴趣会很浓。这样做既起到复习作用,又形成一种无形的竞争气氛,课上花的时间少,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经常性的复习,效果是显著的。
四、备课时应考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实际,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教法
备课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钻研教材,一方面是了解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讲,了解学生比钻研教材更难,因为教材是固定了的,而学生的思想是经常变化的,并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此外,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习惯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老师如不注意这一点,就要犯主观主义的错误。此 外,配合这套教材有一本写得很详细的教师用书,这本教师用书是供老师们备课时参考用的,切不可原封不动地照搬教师用书的每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每项练习内容。因为教师用书的编写者不可能考虑所有学生的情况,而作为教师就应在备课、教课过程中考虑自己的全部学生,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因此,教师一 定要结合班上的实际使用教师用书,更不可以为有了教师用书就可以不备课,那样做将会给教学带来不良的结果。
总之,备课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情,备一节好课更难。然而,只要我们认真学习新大纲,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掌握教法,就能备出一节很好的优质课来。
【英语教学的备课艺术】推荐阅读:
九年级英语备课组的教学计划11-04
教学英语新词的艺术07-09
小学英语教学备课08-09
英语教学中板书的艺术10-13
中学英语教学的艺术性05-17
英语教学语言的艺术性10-16
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08-04
九年级英语备课教学工作计划09-03
高一英语下学期备课组教学计划08-19
苏中园区校初二英语备课组教学工作小结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