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2024-08-04

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通用12篇)

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篇1

教学是一门艺术, 英语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所谓的教学艺术就是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声音、图片、形象、表演和活动等一系列能使学生感受到美和体会到满足的教学手段去设计教学的全过程, 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艺术是一门较复杂、难于把握的综合艺术。与其他形式的艺术相比, 它注重于对艺术创造性这一本质特征的理解和把握, 因此英语教师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 还必须懂得艺术, 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这样才能创设艺术的教学环境, 使用艺术的教学手段和采取艺术的教学态度。

一、导入的艺术

好的导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调动学生的情绪, 为课堂的发展作一个很好的铺垫。课堂导入可以是一段笑话, 也可以是一个游戏或相关资料片、图片等。总之, 导入要注重审美性、形象性、娱乐性等, 让学生在获得艺术的愉悦体验的同时, 自然合理地引出要讲的课题。

通常英语语法课总是让人觉得乏味, 因为一般的语法教学, 都是老师讲, 同学们听, 这种“听讲”式的教学方式, 虽然也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让学生参与, 但这种参与仅仅是比较被动的参与, 不能成为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主要参与方式。另外, 反复地说教, 一味地灌输只能让学生觉得疲倦, 也限制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因此, 课堂上我们可以借助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去输出教学信息,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设计上下功夫了。如果我们能把教学活动转变成一个游戏过程, 它承担了包括使学生获得艺术体验在内的一定的教学任务, 或者说是一个教学任务已经渗透于其中的游戏过程, 那么这样的教学可以称得上是非常有艺术的教学, 即教学本身就是艺术, 换成杜威的话就是:“工作始终渗透着游戏态度是一种‘艺术’———虽然习惯上不是这样称法, 在性质上确是‘艺术’”。这既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精神, 又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教学的内容, 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当然, 因为教学活动毕竟不同于游戏活动, 它是有着明显而具体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的, 不能像游戏那样玩个痛快就完事。因此, 教师必须要深入研究教材, 研究学生的需求、知识结构, 创设活跃的教学环境, 通过学生的积极配合, 在游戏中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 课堂里“玩”也始终有一个度, 换一种说法也就是玩也玩得有艺术, 这里, 学生的玩就是参与。请记住沛西·能的这样一句话:“解决教育上极大多数实际问题的钥匙在于了解游戏。”

二、课堂设计的艺术性

教学的艺术性, 主要体现在艺术参与性和愉悦性, 教师既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设计者, 又是学生参与行为的欣赏者, 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既获得了参与的乐趣、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 同时也掌握了教学内容。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导入为整个课堂教学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但要想让英语课堂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必须深入研究教材, 研究学生的需求、英语基础, 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来设计课堂, 让学生在感受到美、体会到满足的同时, 达到教学目的。

英语教学要注重艺术性, 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心情舒畅, 兴趣盎然。这对其他一些学科也许难以做到, 因而可以有个别情况, 但对语言学科来说是完全有可能的。这就要求每个英语教师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 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对于英语教师来说, 在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 如何让课堂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让教学艺术服务于教学,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艺术修养的高低。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艺术修养高的教师其教学水平就一定比别人高, 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就同一个人而言或者是同等条件下, 艺术修养高的教师显然比艺术修养低的教师更有利于教学艺术的实施, 更有利于提高其英语教学的艺术感染力, 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另外, 如果有条件我们也可以通过唱英文歌、看英文电影和英文版动画片等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英语, 让英语以一种美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总之, 只有将英语教学艺术真正地运用到课堂上,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才能真正将学生的“要我学”心态转换为“我要学”。

最后,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师生都应处于一种愉快的状态。如果师生有一方没能进入状态, 如兴致勃勃的教师因教学不得法而无法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或对英语具有浓厚兴趣而情绪高昂的学生面对的是一位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老师, 教学过程也就不可能具有愉悦性, 同时也不能刺激学生积极参与。因此, 师生情感的共鸣既是创造教学过程愉悦性的前提条件, 也是教学过程具有愉悦性的标志之一。也只有在这样的师生情感融合的课堂气氛里, 学生才能真正地拥有和保持教学艺术所给予他们的愉悦。

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篇2

摘 要:英语对中国孩子来说,由于从小没有英语语言环境的影响,学习英语困难重重,但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艺术,只要实行艺术化教学,使英语美感化,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艺术;学习兴趣

所谓教学艺术,就是独具匠心的教法,虽然素质教育已提倡多年,但由于应试教育习惯的影响,英语教学仍存在毫无艺术的情形,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满堂灌、注入式,把学生当作知识接收器,这样学生只有听记及死记硬背的任务,必造成思维的疲倦而兴趣淡然。二是老师不遵循教育规律和心理规律,无视学生人格尊严。仍搞师道尊严,对发言不正确的学生实行挖苦、讽刺,致使课堂气氛死板,学生噤若寒蝉,不敢发言,不愿发言,思维也就处于消极状态。三是教学采取机械地重复训练。四是不研究英语的知识体系,上课目标不明确,上到哪就到哪。以上都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不讲求教学艺术的状况,英语教学要做到艺术化,不是单一的手段能凑将我,这是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哲学、美学、学科教学理论的综合运用。认真研究英语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内容,调查了解学生对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认识态度,学习策略及学习方法,学习中的困难等等,这样才有制定教学方法的基础。

一、艺术性的标准

英语教学的艺术要受教育理念的制约。上面所举没有艺术感的教学方式都是应试教育影响的产物。只要遵循素质教育理念才有可能实现教学的艺术化。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科学有效的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些素质有“知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思想素质与适应未来社会并推动社会发展的素质。”只要做到了上述要求,就必然达到了艺术化的教育。有了这个理念,就要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各种类型,教学实践中去研究教法。何?檠芯浚?即在教育理念指导下,将教学实践中的成败得失进行认真比较、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总结出一套好的方法。这些实践包括提问、释疑、板书、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学生反应、教学效果等等。这些构成了英语教学百花园的丰富多彩,只有在这种丰富多彩的园地里才能培育出教学的艺术之花,否则凭空研究,闭门造车,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存在的,即使有也会是短暂的生命,短暂的生命是发现不了规律的。

二、艺术的实践

英语教学艺术的实践主要在课堂(不排除第二课堂的实践性)。课堂里的听说读写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这就好比一场戏,教师应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的主导作用促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使整个课堂活起来。教师既是导演就要成多面手。教师应是化妆师,自身的衣着打扮应大方庄重。教师应是语言大师,任何一门语言都可以艺术化。艺术化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枯燥的语言给人以泛味之感。语言既要准确也要生动。那就是不乏幽默风趣,能引起听觉的快感而易于接受。教师应是表演家,表情态度,身姿动作,都应大方而和蔼。这些表情态度与生动的语言相结合,就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氛围。这种氛围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黄莺唱歌能悦耳,和尚敲木鱼则令人生厌。和煦春风之声易入耳,而暴烈的雷声只能撕裂耳膜。所以学生听课的走神不能全怪学生,首先要检查自己的语言所营造的氛围情境是否能抓住学生的心理感受。

三、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英语教学要具有艺术性,则必然具有审美性,就语言学科来说,语文是如此,英语也是如此。因为语言学不仅涉及词汇及语法,还涉及英语文化环境,离开了具体内容的词汇和语法就成了空壳英语,而文化环境的内容即历史的、地理的、民族习俗的、政治的、思想的等等文明因素。而这些因素又带有人文性质。人文性质是影响人的思想情感的因素。而情感因素正是学习语言艺术的有益的东西,文学作品又是富于抒情的,在进行汉语言教学中发掘其中的情感因素,就对学生形成了强大的艺术感染。这些作品就成了审美对象,老师在讲解文学作品时,他也就融入其中,所以教师的语文教学,就整体来说也是学生审美的一道风景线。同理,英语教学也是这样,英语课文中有大量的异国文化内容。将这些内容与我国文化相比较,有的有其人类的共性,有的有其西方国家的独特性,这些内容本身就是学习英语的审美对象,而英语老师在教学中自己必须首先融入其中(从思想情感到语言到表情),也就成了学生欣赏的一道审美风景线。老师表现得越好,艺术审美性就越强,学生就越有浓厚的兴趣,并受其艺术的感染(主要是情感的感染),而这种感染力会有助于英语教学的效率的提高。而要提高英语教学的审美功能,教师就要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包括本国的和西方的。这些包括文化知识和文化现象。了解其背景、渊源、文化含义、宗教含义,以及这些知识所代表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二是要有传递这些意思的表达能力,语言能力、表演能力,即传递知识与价值观念的能力。这就好比演员,他的素质不只是演技能就成功的。演技必须植根于丰富的知识土壤中。有位演员演了很多角色之后,突然停下来去作好象与演戏无关的事。如饮食方面,民间艺术方面(剪纸艺术、刺绣艺术等),她说这些其实对我的演艺有帮助。同样,有位英语老师一度停薪留职下海经商。两年之后,当他重返教学岗位时,同学们问他,你一定挣了不少钱吧,他回答说,钱有些,但他还读了不少关于西方外国文学的书籍,丰富了他的知识宝库。这给他的英语教学很有帮助,他还接触到不少演艺圈的人,对他们的各种表达方式表达艺术进行过很多研究。这些也对他的英语教学有益。这些都说明了,英语教学艺术,要给学生带来很好的审美效果,就要从多方面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成熟自己。

作者简介: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艺术性

一、目标设立的艺术性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定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综合能力又分四个方面: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总体来说,英语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培养,而且要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加以引导,同时要为学生塑造完整的人格服务。

二、复习的艺术性

英语课堂教学的第一个主要环节就是复习。它不仅仅是对旧知识的复习,而且应看成教师与学生情感交融、新知识导入的前期铺垫,教师完美进入教学状态以及学生快速融入英语学习的最佳时期。在复习环节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情绪状态,分析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教师为本节课进行的前期备课内容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是否要进行调整、进行预测和分析。因此,教师在选择复习内容、复习手段上都要综合考虑,不能仅仅着眼于前节课的教学内容,而应同时考虑与新知识相关的教学内容以及上节课的课后任务。教学手段上也不能单一地用听写、背诵、教师讲解的机械模式,可以采取启发式提问、学生表演、作业报告、调查总结的形式进行。

三、导入呈现的艺术性

教师一般将新的单词、新的句型、新的英语表达法在导入环节中进行呈现,但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知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基本规律,同时要将所要学习的重要知识都尽可能呈现。在呈现过程中,可以由在学生生活中容易运用的语言知识入手,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体现语言的生活化;再通过多媒体、简笔画等直观的教学手段,运用鼓励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词汇、句型结构的基本含义,培养学生猜测词义、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能力,也为学生在中考阅读中含3%生词量的实际做好能力准备。英语是语言教学,仅仅靠学生的理解是不能够达到运用语言目的的。学生在理解新知识的基础上,一定要达到口语的准确、熟练。这就要求在导入环节中,教师进行适时、适当的领读,学生进行合理的朗读也是有必要的。在领读中可采取全体跟读、小组跟读、个体跟读的渐进模式进行;学生的朗读可采取由全体到个体的人数逐减的方式进行,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跟读与朗读的活动之中,注重教学对象的全体性与个体性的差异,力争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

四、任务活动的艺术性

在新的英语课堂教学理念下,积极倡导任务型教学方法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的任务型活动不但要巩固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材料的基本技能,而且要对学生的学习策略进行培养、对学生情感态度给予激发,且使之得以升华。教师在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考虑英语的学习规律,不但要遵循对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听、说、读、写渐进的规律,而且活动的形式力求达到目标的最

优化。

在课堂教学的基本设计中,可采取听力练习、师生对话示范、生生对话练习、调查总结汇报、教学升华等不同活动形式进行。在活动开展的难易程度上,一定要考虑难易结合,使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活动去开展。基础语言的应用上,要尽可能做到涵盖所有所学的语言知识,且有一定的信息差,即只有学生通过适当的思考、分析才能完成任务活动,以便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体验成功的愉悦。同时课堂活动也要尽可能使学生有独立思维,协同合作完成任务的机会,以便培养学生不同的学习策略。

五、课外作业布置的艺术性

家庭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同时是课堂教学的课外延伸与拓展。教师除了布置精心挑选的操练型笔头作业以外,还应该考虑灵活多样的思考型、协作型作业。如将课堂教学中的调查延伸于课外,延伸于家庭,甚至延伸于社会;也可以将课堂教学中未进行的写作练习置于课外。家庭作业的布置,同样要立足于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六、课堂评价的艺术性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竞争、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仅使用“Good!”“You are right.”“You are wrong.”这些简单的、单一的评价语言,而应因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不同的评价,教师要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正激励性评价和负激励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整合。评价要力求客观合理,同时要以教学目标为评价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塑造个性化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人才观理念,才能取得评价的真正效果。

参考文献: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篇4

一、处理课堂突发性问题的艺术性

在上课时经常会发生一些预料不到的问题, 需要及时处理。如果处理不妥, 会影响老师和学生的情绪, 课无法继续上下去。开始从事小学教学工作时, 我想:专科生应付小学生简直是小菜一碟, 只要对他们严格一点准行。可后来发现“凶”对他们根本不管用, 还得采取点艺术。我们现在提倡师生互融, 微笑上课,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孩子们就像五彩斑斓的画卷, 需要用不同的眼光逐一欣赏, 不同对待。记得去年在上三年级的一节课时, 有个小男孩在玩贴画, 被我发现了。我怒气冲冲地走过去, 夺过他手中的贴画, 一边撕一边批评道:“这么大了, 上课还玩贴画, 下了课到我办公室来。”这个男孩子根本没听我说的话, 而是心痛他的贴画。看着被撕烂的贴画, 顿时号啕大哭, 课堂无法安静下来。我急中生智, 对他说:“你别哭了, 坐下来认真听讲。下课后, 老师买些贴画给你, 但得保证只能在课余玩, 否则, 我又会撕掉。”小男孩高兴地点点头, 后半节课他专心致志地听讲, 兴趣越来越高。晚上, 我深刻地反省了一下:如果当时我还继续批评他, 这节课就无法上了。

二、课堂设计的艺术性

课堂设计对于一节课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一节课形式单调, 学生如鹦鹉学舌般跟着老师读, 我想不管老师的语音、语调多么具有吸引力, 学生也会感到厌倦。反之, 如果老师施展自己的艺术才华, 在黑板上画出栩栩如生的图画, 再加上老师声情并茂地导演和组织, 学生就很有兴趣, 学习效果既好又快, 而不是按照一成不变的程序:复习、新授、巩固。比如一位教师教学“We Love Animals”, 里面有很多动物的单词, 如果按上面的方法, 学生读了后面的又会忘掉前面的, 学得相当乏味。在授新单词时, 教师先用简笔画画一种动物在黑板上, 然后把相应的单词写在旁边, 并带读。在巩固单词时, 教师做动作, 学生说出相应的单词。例如:教bird这个单词时, 教师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一只小鸟, 然后带学生读bird, 再做小鸟飞的动作, 学生读bird, 最后对换。这样才是真正的师生互动, 教学模式多样, 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印象深, 记得牢。

三、“导演”课堂舞台的艺术性

课堂就是一个大舞台, 老师既导又演。在这个舞台上, 老师需要施展各项才能, 运用各种道具, 卡片、实物、录音机、投影仪等各种设施。总而言之, 想方设法要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 又快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而且还要把这个舞台让出来给学生, 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教师这个导演兼演员要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昂的热情。我也看过了不少观摩课, 老师制作的课件很精彩, 语言也很流畅, 开始老师和学生都很投入, 可由于缺乏艺术性, 导致了学生的懒散, 以至于后来课堂的一泻千里, 像这种虎头蛇尾的课并不少见。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育中添加“欢乐”这种调味品?让课堂游戏化是关键。游戏解决了儿童“学与玩”的矛盾, 它可以满足儿童自我表现欲望强烈的需求。若能将知识融于游戏中, 把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 使教学游戏化, 让学生在蹦蹦跳跳中学英语, 那么学生就会学得快, 记得牢, 也不会觉得学习内容枯燥, 乐于参与, 自然也乐于与其他人交流。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所学内容, 增强运用英语的能力, 提高口头表达力。如在学“买东西”的对话时, 我把课桌布置成柜台, 我扮营业员, 一个学生做顾客, 用学生的文具等作道具进行一番买卖交易, 最后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简单的表演既逼真又生动, 学生兴趣很浓, 表演时全心投入, 表情丰富, 对这一内容也轻松地掌握了。

四、突破重点、难点的艺术性

怎样有效突破重点、难点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例如:词汇、句型、语音等各个方面问题的解决。三年级学生是初学者, 词汇掌握近乎为零。学生在学习对话后, 还要进行替换词练习。对于初学者, 词汇、句型都是全新的, 给学生增加了难度, 难度的增加使学生学习新课有了畏惧感, 减少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针对这一情况, 我就提前教授新词, 一上课, 我就先出示给学生卡片, 包括学过的、正在学习的、以及下一单元将要学习的卡片。这样等到下一单元讲新课时, 单词已经不成问题, 只进行句型的讲解及单词的替换练习, 而且学生掌握的也比原来好得多, 老师也不必为了让学生按时完成任务而累得汗流浃背了。

课堂教学就如一瓶醇香的酒, 越品越有滋味, 越品越有兴致, 我们平常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创新, 大胆尝试, 刻苦钻研, 做个有心之人, 不断积累经验, 用教学艺术把课堂装扮得婀娜多姿, 芬芳宜人。

论英语词汇教学的艺术 篇5

论英语词汇教学的艺术

词汇在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词汇教学是贯穿整个外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外语时,就应提高对词汇教学的重视.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践,通过运用词汇学习的有效方法,力争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听说、写作等综合能力.

作 者:杨艳 作者单位:宁波大红鹰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研室,浙江,宁波,315175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41)分类号:H3关键词:词汇 词意 教学 语篇

英语课堂语言的艺术性 篇6

关键词 准确性 课堂评价 艺术性

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于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使得英语课堂教学语言具有艺术性做了相应的思考。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方面考虑以及发展上的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下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多样,生动活泼,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设计丰富的,贴近儿童生活的情景,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要做到这样,我认为得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语言要具有准确性、严密性

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教师运用的话语能正确传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不偏离教学目标,并且能够做到语音准确、语法表达正确,在表达句子意思完整的同时要兼顾语言形式的正确性。为了使英语教学语言更加科学、准确,应该把自身的英语知识的基础夯实,对于英语中细微的区别要特别注意,保证课堂教学用语的准确。另外,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要严密,富于逻辑性。教师在使用语言时一定要言简意赅,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教师的语言应具有简洁性

小学生的英语底子薄,知道或听懂的英语单词是有限的,如果用很复杂的英语在课堂上授课,他们就很难理解,影响课堂教学。如我做游戏只说一个词“game”,而规则我由肢体语言来完成!如在用到“Are you ready?”时我可以用“Ready?”来代替;“Do you understand?”可以简化成“Understand?”“Is there any volunteers?”簡化为“Who can try?”or“Can you try?”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语言准确无误,简化处理课堂用语,这样既能保持原有的表意功能,又能降低学生听辩和理解的难度,有利于课堂气氛的创设,可以以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多的信息。

三、教师的语言应具有生动性和感染性

善于运用课堂教学幽默、生动的语言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反映,是一种对事物适度把握,对知识随心所欲的驾驭,是对教材透彻的认识,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和审美内涵。英语是记忆性较强的学科,教师要善于用幽默、生动的艺术进行教学,要具有感染力,消除学生的厌倦情绪,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保持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差,所以我在课堂上努力组织自己的语言,不呆板,不采用应试教育的模式,使用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比如我在进行四年级上册Unit3 “What’s your job?”时,就在刚开始时给学生出了一个小谜语,课堂教学充斥在游戏的氛围中,使得同学们个个都很兴奋,整节课情绪都很高。这就要求我在课堂上要全身心地投入,要充满感情。这些直接决定着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同时,教师的语言应该贴近学生的心灵,能让学生在想象中有情有景,融入到课堂教学的知识中去。

四、要正确运用课堂评价语言

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是学生的天性。在课堂教学中,有一种情况,学生只要回答正确了,就让全体学生鼓掌或者是齐声用“Good! Very good.”的赞语进行鼓励,而学生并不知道或并不认为老师正在欣赏他、表扬他、肯定他。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评价语就起不到任何积极的作用,那么即使你用于评价的语言再丰富,学生仍然会无动于衷。

要提高课堂评价语言的效度,就需要教师在最恰当的时候(即学生最需要肯定的时候),满怀激情地将自己的评价送给学生,同时可以配合肢体语言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白教师的意思。首先课堂评价要清楚、明确。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教师的态度要明朗,评价要实事求是,不能随心所欲。其次,鼓励要有“度”。对学生的鼓励是必要的,对于类似模仿类的。体现不出多大思维价值的或创造性的表现,只要告诉他们发音的对错,并进行必要的纠正,无需用类似“你真聪明”“精彩极了”等夸张的语言进行评价,更要避免动不动就拍手的情况出现,使积极的鼓励贬值。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篇7

一、锤炼上课艺术,提高课堂效果

艺术性的教学应该从导入开始。因此,教师必须“因材施导”,用最适合 的方式导入 新课文。若 导入的话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能唤起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求,导入的方法就是成功的。好的导入应该简单清晰、有趣、易于理解和接受。导入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或开门见山,使学生很快进入状态;或启发式导入,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或设置悬念,激起学生求知欲望;或复习所学知识,使学生顺理成章地接受新知识。教师应根据学生或新课的需要,科学地选择恰当的导入方法。

课堂提问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但要注意,问题定要有启发性,切中要害,问在学生难于理解或容易忽略之处。提问时, 教师应态度和蔼,不要总是以审问式的面孔面向学生,令学生望而生畏。按问题的难易程度,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学困生或害羞的学生,最好给予提示,并及时予以鼓励,使他有成就感。若学生回答错误,应该委婉地指出错误,耐心地引导,诚恳地帮助,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传授知识的课堂艺术体现在课堂目标预设和生成的方方面面。讲新知识时, 教师可以设置情境,也可以通过翻译说明。例如,若所教的是实物之类的名词,可直接呈现实物;若所教的是抽象名词,可通过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呈现。若想帮助学生长久、快速地记忆单词, 除了按读音和词的构成法来记忆外,还可用一些趣味联想记忆。这样,索然无味的教学将变得生动、形象。

同样, 语法和文章也可以通过有趣的或贴近生活的句子来阐释。题材多样,讲解方式也不同。如文章是故事性的,教师可以通过比较分析,也可通过一组图片,还可以通过场景变幻的关键词,使学生透彻理解文章。

二、用好行为艺术,表现教师魅力

课堂上教师的行为艺术,是育人技巧的奥秘,育人效果的关键,更是育人艺术的根本。形象的教学语言是一种享受,而乏味的语言则是一种折磨。如果教师的口语简洁、流畅、生动、幽默、抑扬顿挫,学生听来则如浴春风。礼貌用语的频频使用,能使学生享受到语言之美。而恰如其分的教态往往能给学生以美感。课堂上,教师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显示出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信任和期望,都能深深地影响学生。恰当的手势比语言更加省时、直接,一个鼓励的目光比语言更有力,而友善的笑容则会影响、鼓舞全体学生。表演与手势总能生动地再现人物的活动和个性,若把表演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去,课堂一定会丰富多彩。

另外,板书也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板书的艺术性反映在书写的优美和工整上, 还反映在板书的安排设计上。边写边讲或边写边练,能把学生的听觉、视觉融为一体,提高学习效率。板书内容应该是重点或难点,字体要流畅、规范,间距、行距要布局合理。必要时,用彩色粉笔突出重点,引起学生注意。而且,若书写再配上图片、手势或表演,课堂会更有艺术感染力。

论英语课堂语言教学的艺术性 篇8

一、英语课堂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本年级300个学生的调查中, 35%的学生认为英语教学枯燥乏味, 课堂学习氛围压抑沉闷, 教师讲授形式单一, 缺乏创新;50%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水平不足, 口语较差, 产生与其听老师讲课, 不如自学的想法;15%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 久而久之, 学生对英语学习变得灰心丧气, 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二、如何加强英语课堂语言教学的艺术性

1. 语言要符合逻辑, 简练严谨。

教学的艺术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语言的艺术, 要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就需要教师具备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比如教师提问后, 对回答一对一错的两位同学可以使用“Sit down, please.”和“Sit down.”两句口语,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 但却把教师讲课语言的准确和严谨表现的恰到好处。课堂教学中语言的准确使用可以缩短教学时间, 提高课堂效率;教学语调富于变化, 可以使课堂生动活泼, 增强感染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时的提问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 教师语言要富于情趣和幽默。

英语是一门记忆性很强的学科,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寓情趣和幽默于课堂教学中, 这不论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是很有帮助的。在幽默轻松的课堂环境中, 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拓宽学生的思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轻松的氛围能使人心情舒畅, 可以深化学生记忆, 促进师生更好的交流;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味的批评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以至于影响他们的学习, 但是用幽默的语言, 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 从而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教学语言的幽默风趣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反映, 是其良好心态的反映, 体现了教师丰富的内涵和高度的涵养。

3. 要抓住任何一个使用英语的机会。

现在英语已经使用的越来越广泛, 掌握英语的人越来越多, 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 应该充分发挥我们的才能, 让更多的学生掌握英语技能。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尽量采取多种授课方式, 让课堂充满“英语氛围”。这样, 学生会对老师产生敬佩之情, 让自己充满自信, 从而爱上这门课程。在初学阶段, 教师可以适当使用母语进行教学, 随着教学的深入, 学生掌握的英语技能逐渐增多, 教师就应该尽可能的避免使用母语, 采用纯英语形式创设学习情境, 深化教学内容。

4. 课堂上增加趣味性练习。

教育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习的挚友, 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对英语学习端正态度, 产生兴趣, 就会创造机会去实践练习, 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 大大提高英语水平。增强英语练习的趣味性对调动学生兴趣非常重要。比如, 利用抢答的方式进行提问, 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的目标明确, 记忆力强, 在有限的时间内记忆力高度集中, 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 语言教学的艺术性对课堂教学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能促进师生的交流, 缩短师生距离, 优化教学过程。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 每个教师都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文化修养, 努力磨练自己的语言教学艺术, 使自己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 通俗易懂, 以自己独特的语言教学艺术开启学生的思维, 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英语教师。

摘要: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这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语言教学的艺术性。本文结合英语课堂中语言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如何提高英语语言教学的艺术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语言教学,大学英语,艺术性

参考文献

[1]费尔南德.莫塞.英语简史[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the whole book.

[2]Shrum, J.L.&Glisan, E.W.Teacher's Handbook,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Chapter2.

论英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篇9

一、如何有效的设计课堂提问

1.问题的严密性。教师在《教学大纲》中对于问题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严密性,既要具体又要简洁明了,能够高度概括所授课程的知识点,结合学生的智力水平,帮助学生掌握课程重点、难点。

问题的词汇量要在学生的能力水平范围内,不要超出学生的认知范畴,同时,教师要使用发音准确的流利的英语口语,具有缜密的语言逻辑。问题内容的难易程度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涵盖所教知识点的范围内尽量简易化问题,不要让学生在问题上产生疑惑和歧义,提问的真正目的是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程度,训练他们对语言知识的认知和巩固,帮助教师掌握所教英语知识的消化程度,以便于今后稳步教学。

2.问题的有序性。教师设计英语课堂问题一定要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从浅入深、先点后面,结合学生对英语知识的了解状况和心理发展情况,层层深入,逐步达标。切忌想到什么问什么、提到什么讲什么,问题要设计在适当的教学环节,在课堂上适时适度的提出问题是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的,比如,对于某个重要的英语单词需要设计适当的问题,结合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对该词汇不同意义的思考。另外,对于一类知识点的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顺序和章法,比如设计英语词汇问题时,全部设计一词多义或者全部设计为一词多用等形式,以便于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和掌握。

英语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课堂提问的有序进行对课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回忆性的问题、理解性的问题、分析性的问题、综合性的问题及评价。先设计上节课的重要知识点的问题,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内容进行回答,考察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和思考,点明上节课的重点知识,引导学生加强复习和记忆。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基本知识理解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启迪学生积极思考的思维能力在导学过程中,对较难的知识点的分析性提问有助于所教英语知识的良好衔接,突破英语教学。最后在课程的总结阶段,需要设计具有综合性的问题,归纳总结本课程的重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且及时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观点进行评价。

3.问题的针对性。问题的针对性主要指两点:一是针对教学内容结合教材,围绕教学大纲进行设计问题,二是针对提问的对象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敦促每个学生都能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英语语言,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设计多层次问题,以便于全体学生都能同时受教。良好的课堂问题设计是教学进程的重要手段,要根据提问的难易程度,确定不同提问的对象,例如对于较差学生可以提问一些表浅的问题,对于优等生设计提问概括性、综合的问题,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设计帮助教师顾及每一位学生对于一节课上英语知识的学习。

二、提问时要顾及学生的自尊心

提问时不能为了加快课堂进程而急切的要求学生给出正确答案,因为在对于母语以外的其它语言学习时,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是有一些陌生感、抵触感的,但是基于我国应试教育考试制度的需要,学生试着区别于国语的语言特点,接受、接纳他国语言的学习,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因此老师要耐心引导,不能着急,对于没能及时掌握已经讲过的知识的同学,老师要和蔼对待,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万不能在全体同学面前指责,以免学生认为老师是故意让他出丑的,让学生产生尴尬感,这是对师生关系的建立非常不利的。有时候会有学生因为怕在课堂提问中出错自尊心受损,而回避老师对其进行提问的机会,甚至对老师产生对立情绪或者自暴自弃,放弃对英语的学习。所以,老师的言行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三、提问方式要具有灵活性

在英语课堂提问中灵活方式有很多种,教师需要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教学大纲上设计的内容进行,适当的问答有助于教师更好的掌控课程的进度。在英语课堂上,不是只有老师可以对学生提问,相反的,改变师生角色,让学生作为提问者发问,结合师生多向互动原则,更能活跃英语学习气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组织学生建立学习小组,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进行小组讨论,有时候可以看到学生之间为了一个问题争得不相上下、面红耳赤,我认为这样的学习氛围不但不会影响学生之间的关系,反而更能在老师给出答案后加深学生对所争论知识点的强化记忆。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要适当的停顿,给学生冷静思考的时间。提出问题后,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或者不敢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应该换个角度或者方式重新表述,也可以将问题简化后提出,给出适当的提示,逐步引导和启发学生。

总之,英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不容忽视的,对教学的帮助也是不可估量的。通过课堂提问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思维能力,直接表达对学生的关心和帮助情感,在课堂问答过程中,以轻松愉悦的氛围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技能,是教师通过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鼓励其深入思考、复习并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一种教学行为。良好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注意力和积极性,能够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积极思考问题,学习更多的知识并且提高记忆。同时,能够帮助教师在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更详细的了解学生对英语语言认识的不同程度和观点。

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篇10

然而语言材料是浩瀚无边的, 如何选择最适合学生, 又最能体现该语言知识特点的例句, 是我们语言传授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以下就谈谈英语课堂中的举例艺术。

1 例句的生活气息要浓厚

只有鲜活的生活语言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使学生真切的感到英语与我们的生活很贴近, 从而更加自觉、自愿的完成既定学习任务, 语言在应用中得到熟练、巩固。比如, 在教现在进行时, 可以围绕老师或同学们目前正在作的事情, 也可以以自己熟悉的人或事作为举例练习的题材:What are thechildren doing?What is your father doing now?这时同学们就会认真的思考, 并积极发言, 思维更加活跃。

记得有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在讲Body language (身体语言) 的时候, 正好有好多老师听课, 他突然想到这也是一个练习英语的好机会。于是, 他就说“Now class, there are so many guests (guests这课有这个单词) in our classroom now.How can we show our welcome?”, 学生反应敏捷地鼓起掌来。“What do youmean by clapping your hands?”“Show our welcome”“Yes, clapping hands means welcome”然后很自然的导入课文, 如此的即景利用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例句的趣味性要浓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强的例句可以自然而有效地活跃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在教学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lie (平躺, 位于) , lie (说谎) , lay (放置, 下蛋, 产卵) 时, 选用Acock lied that the egg lying on the table had been laid by him. (一只公鸡撒谎说桌子上的那个鸡蛋是它下的。)

当课堂气氛活跃时, 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集中, 其学习热情也会随之高涨。因此, 在教学课本中的语言知识时, 我们可以穿插一些课外知识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例如: (1) It rained very heavily last night (2) It rained cats and dogs last night.上述两例是教生词“rain”时可以采用的例句。例句 (2) 比例句 (1) 更有趣味性, 学生还以为该句讲的是有关猫和狗的事情, 因此听讲时十分专注。

3 例句的典型性要强

所谓典型性是指例句要经典, 要切中要害。例句很多场合都是为了解释某个知识点, 所以应有说服力, 并且应该结构简单, 浅显易懂, 便于学生记忆与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应时常选用一些典型例句, 让学生掌握。只有经典, 才能永恒。例如:

1) I received his gift from him, but I didn't accept it.

我收到他的礼物, 但我没有接受。

2) You should be ashamed of your shameful behaviors.

你应该为你的可耻的行为感到羞愧。

3) The boss insisted that the man had stolen the money andinsisted that he (should) leave the company at once.

老板坚持说那个人偷了钱并坚持要求他立刻离开公司。

4) The old man was alone but he didn't feel lonely.

虽然只老人一个人, 但他并不感到寂寞。

这四个例句的典型性就在于, 用一句话清楚地说明了相似词或同一词两个容易混淆的意项的本质区别。

4 例句的思想性要强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 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所以, 例句的选用也要遵循思想性原则。思想性原则是指学生通过学习例句既能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 又能受到例句所蕴含思想的熏陶, 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之中,

例如:Some people think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s none of their business.通过该例句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环境保护问题进行讨论。

再如:

1) 在学习定语从句时, 选用He who doesn't love his country can love nothing. (不爱国的人, 一无所爱。)

2) 在学习动名词作主语时, 选用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s our responsibility. (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3) 在学习句型It+be+adj.+for/of+sb+to do something时, 选用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help the poor. (对我们来说, 帮助穷人很有必要。) 或者It is not polite of you to laugh at others. (嘲笑别人是不礼貌的。)

5 例句的地道性要强

我们都知道, 例句是语言知识的载体, 是所教知识的最佳例证。学生通过例句来掌握巩固复习知识, 因此例句的准确性是例句的首要要素。地道是指举例要尽可能原汁原味的取材于英国国家或英美人士常用的具有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化特点的例句。选用准确地道的句子是例句的最基本要求。例句的来源很多但必须有权威性和可靠性,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教参或工具书 (如牛津, 朗文等) 。而自造例句时, 一定要谨慎, 要保证其准确性和地道性。因为只有举例准确地道, 才能有效地传输所要表达的内容。

例句是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常见且具有语用价值的媒介, 它连接教师信息源与学生信息接受库两个语言空间。教师运用英语例句不能信口开河, 而应当仔细推敲, 使所选择的例句除注意上述五点外, 还应具有代表性、启发性、激励性和直观性等特点。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智力潜能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众所周知, 任何一门语言的教学都离不开举例。著名教授胡春洞曾说过:“语言的生命力在于灵活运用。人是活的, 语言随着人而活起来。把语言的形式和内容同人的本性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学好语言, 才能真正进入语言的深层学习。”因此, 举例中英语教学中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例句,艺术性,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2]刘显国.课堂组织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3]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篇11

关键词:高专英语;教学方法;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大学英语教学更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所谓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就是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声音、图片、形象、视频、音频、音乐、表演和活动等一系列能使学生感受到美,并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手段去设计教学的全过程,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艺术是一门较复杂、难以把握的综合艺术。与其他形式的艺术相比,它注重对艺术创造性这一本质特征的理解和把握,因此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懂得艺术和美感,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这样他才能创设艺术的教学环境、使用艺术的教学手段和采取艺术的教学态度,使学生在艺术中和美中习得语言知识,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一、课堂导入的艺术

导入是课堂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运用恰当的方法导入新课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启动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激发其学习兴趣,为顺利学习新内容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导入不仅能使学生和教师以较好的状态进入课堂教学的情景,而且能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好的导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调动学生的情绪,为课堂的发展作一个很好的铺垫。作为一次成功的导入,一定要有趣味性、针对性、新颖性、更要有艺术性。

课堂导入可以是一段笑话,一个游戏或相关资料片、图片,看一个短剧,听一首歌曲等。总之,导入要注重审美性、形象性、娱乐性等,让学生在获得艺术体验的同时,自然合理地引出要讲的课题。

二、教学过程的艺术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为整个课堂教学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但要想让英语课堂更富有艺术感染力,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需求、英语基础,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来设计课堂,让学生在感受到美的同时,达到教学目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刺激学习者的思维,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者兴趣,鼓励他们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学过程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参与性和愉悦性,教师既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也是学生参与行为的欣赏者,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中,既获得了参与的乐趣、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同时也掌握了教学内容。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这样一个对话教学,对话讲的是一个银行职员,跟他的朋友聊天,谈到他们银行前几天被抢劫,事后仍然心有余悸。如果笔者让两位同学来朗读表演这个对话,肯定没有什么吸引力。于是,笔者重新设计该对话活动,让一个同学表演抢劫犯,另一个表演银行职员,还有一个表演案发后去采访银行职员的记者,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设身处地想想在那样的情景下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说些什么,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性格、英语基础不同,每个学生表演出来的内容和形式也各不相同。大部分同学把抢劫犯凶神恶煞、银行职员战战兢兢,都表演得栩栩如生。对银行职员勇斗歹徒,负伤住院,然后记者到医院去采访的情节也有同学想得出来,学生在表演中极尽搞笑和幽默之能事,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笔者也作为对话里的一个角色参与,引导学生把教学的重点难点应用到表演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注意力更加集中。总之,通过对课文的精心设计,对话更富有表演性,更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刺激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心情舒畅,兴趣盎然。

通常英语文章中语言点的讲解总是让学生觉得乏味。因为一般情况下,都是老师讲,同学们听,这种“听讲”式的教学方式,虽然也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翻译等方式让学生参与,但这种参与仅仅是较被动的参与,不能成为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主要参与方式。另外,反复的说教、一味的灌输只能让学生觉得疲倦,也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因此,课堂上我们可借助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输出教学信息,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设计上下工夫。如果我们能把教学活动转变成一个游戏过程,它承担了包括使学生获得艺术体验在内的一定的教学任务,或者说是一个教学任务已经渗透于其中的游戏过程,这样的教学就可以称得上是非常有艺术的教学,即教学本身就是艺术,如杜威所说:工作始终渗透着游戏态度是一种“艺术”——虽然习惯上不是这样称法,在性质上确是“艺术”。如,在讲解“if only”的用法时,笔者就利用课堂环境,看见一学生上课在玩手机,笔者就自然引出这句话“if all of you only study hard”(要是你们都努力学习就好了)。然后让学生操练这个句型,不是采取翻译的方法,而是采取这样的游戏活动: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做一个动作,另外一个学生根据这一动作,用“if only”造句。如,一个学生做出睡觉的姿态,另外一个学生马上就说“if I only sleeP now”。学生造出来的句子很幽默,也很独特,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参与度很高。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唱英文歌、看英文电影或英文版动画片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英语,让英语以一种美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如,我们在设计听力练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听英语歌曲来提高听力能力。教师可以把听力听写的环节设计为,让学生来听一首英文歌曲,然后完成歌词的填空。让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听力能力,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

最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都应处于一种愉快的状态。如果师生有一方没能进入状态,如兴致勃勃的教师因教学不得法而无法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或对英语具有浓厚兴趣而情绪高昂的学生面对的是一位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老师,教学过程也就不可能具有愉悦性,同时也不能刺激同学积极参与。因此,师生情感的共鸣既是创造教学过程愉悦性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学过程具有愉悦性的标志之一。也只有在这样的师生情感融合的课堂气氛里,学生才能真正地拥有和保持教学艺术所给予他们的愉悦。

浅谈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篇12

一、英语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班额大 (一般为50~60人) , 学生的层次差别悬殊大, 这无疑加大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提问把握的难度。有些教师担心提问多了, 课堂纪律往往难于驾驭;提问少了, 师生之间很难沟通, 教师也难以了解学生对所教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问过难, 程度较差的学生会感到不适应也容易造成学生中的两极分化;提问过于简单, 则失去了提问的价值, 也使学生对回答问题失去兴趣。新授课的提问率明显高于复习课、语法课、练习讲评课, 同时高年级英语课堂提问的频率明显低于低年级, 高中教师听低年级的课都会感叹:课堂活跃, 学生参与意识强, 可高中的课堂死气沉沉, 尤其是高三学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 心理的成熟, 主动配合参加课堂提问讨论的欲望日减。教师受其影响也改变了提问策略, 讲课时基本沿用了老一套的填鸭式教学, 力求对语言点讲深讲透, 惟恐有所遗漏。这不违背了素质教育, 抹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发现问题和探索规律的能力吗?

二、课堂提问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

高中英语教学书中的读书比重虽然有了明显的增加, 但仍然重视口语对话的训练,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提问在高中英语课堂的交互活动中占到30%左右, 所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话题是课堂活动的中心, 所有的课堂活动都是围绕一个话题展开的确良, 而将学生引入话题的有效手段就是提问。例如在讲授“SEFC (I) Lesson 58“一文时, 教师可以通过下列提问组织课前活动, 逐步进入主题。“There is one thing that all of us have to do every day. What is it?”

这是一个开发性问题, 学生的答案可能五花八门。当有学生回答“Eating”时, 教师可接着提问, “What do you eat every day?”“And what do you like to eat?”“Which of these food do you think are healthy?”

三、课堂提问在英语教学中的模式

1.检测提问模式 (Checking mode)

在教新课之前, 教师总喜欢复习一下上一课的内容, 因而会提出一些检测性问题。这不仅检测学生对已学的旧知识掌握情况, 而且也为教新的课打下铺垫。教师经常有规律地进行这种提问可逼迫学生养成课前复习的良好习惯, 提问有利于牢固掌握旧知识并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毕竟频繁使用“sorry”他自己也会不好意思。同时, 检测性问题也可用于检查学生当堂课所学新适应掌握的情况, 可促使学生提高听课效益, 尽量掌握和消化当堂教学内容,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学生回答情况跟平时成绩挂钩, 那么这种提问效果会更佳。

2.应用型提问模式 (Application mode)

教新课的同时, 教师会精心设计题目, 帮助学生以课文内容为情景, 整体理解课文大意, 出几套关于课文大意 (general idea) 之类的问题或用“wh-”开头的特殊疑问句 (如“who”“whom”“whose”“what”“which”“when”“where”“why”及“how”引导的问题) 。应用课文中的语言材料, 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全面了解, 并通过反复操练熟悉所学的语言材料。

3.组织教学提问模式 (Organizing mode)

课堂提问的组织教学提问是以提问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来, 使学生明白现在是上课时间要进入紧张的思维状态。

(1) 课初

当学生仍处于课间休息的情绪波动 (如讲话、兴奋) 之中时, 教师可向学生提一两个难度适中的检测性问题, 来促使学生注意力的转移, 进入学习状态。

(2) 教学过程中

当发现学生开小差或违纪时, 教师可灵活结合刚讲的教学内容进行提问, 使学生脱离注意力涣散状态。

四、结论

教师在提问时都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的, 学生在通过一定的努力后可以获得一定的学习结果——教师的评价。而学习的结果又返回传到学习者的意识中, 成为调节学习过程的新信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成绩, 精神上得到某种满足, 进而产生自认感、兴奋感和愉快感, 对学习表现出积极性。所以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要及时恰当地评价学生, 这种评价又应以积极性的鼓励为主。反馈应采取“因人而异”的方式, 从学生的发展、进步方面出发, 对知识技能给予必要的纠正, 情感上给予鼓励, 如此“心灵相通”之后,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成功与进步的喜悦;进而, 学生会以同样的情感回报教师, 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能乐于接受, 真可谓“互惠互利”。

课堂提问是启迪学生积极思考的驱动力, 对启发学生迅速进入思维过程、积极主动思考、发展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因此, 努力探讨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摘要:英语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启发教学的手段之一。教师通过最初的提问引导学生最初的反应和回答, 再通过相应的对话和交流, 引出教师希望得到的答案, 并对学生的回答予以分析和评价, 把课堂教学变得充满生气和乐趣。

关键词:课堂提问,英语教学,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罗晓杰.英语课堂提问策略研究.中学外语教与学, 2002, (10) .

[2]郑佩云.课堂提问与焦虚控制.外语界, 2003.

[3]英语课堂教学提问艺术英语.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上一篇:艺术趣味下一篇:轨道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