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与效果

2024-07-04

动机与效果(共12篇)

动机与效果 篇1

“动机是激励一个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而采取或抵制这个行为以满足一定需要的一种意图、打算或心理上的冲动.”动机能激发人采取或抑制行为, 能使人的活动指向特定的方向或预期的目标, 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它是一种学习的需要, 一方面决定学习的方向和进程, 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利用教师的威信, 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孔子曰:“亲其师, 信其道.”学生对有威信的教师特别尊敬, 对有威信教师的课, 会认真听讲, 对他 (她) 的劝导, 言听计从.而对那些没威信的教师则持相反的态度.学生对教师感到亲切, 才敢于独立思考, 才敢于交流, 才敢于无顾虑地质疑问难, 积极接受知识.

教师威信的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首先崇高的理想品质, 优秀的心理品质和熟练的业务能力, 是教师威信的基本条件;其次, 教师的仪表、生活作风、习惯等也有一定的影响.教师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才能把握他们的脉搏, 抓住他们的兴奋点.只有做到尊师爱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才能顺利地、生动活泼地开展教学活动.起到“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引之以悟, 导之以行”的作用.

二、通过学习目的的教育, 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学习自觉性是学习动机中的重要成分.一个人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的或学习的社会意义, 通常称为学习的自觉性.

1. 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

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 把学习与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 远大的理想联系起来, 与集体联系起来, 从而形成长远的正确的学习动机.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提高学习的热情和学习自觉性.

2. 明确每节课具体学习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

教师愈能在课堂阐明每一具体知识的目的、意义, 使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所具有的价值, 这种知识就愈能吸引学生去产生向往和追求的意向.比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 我是这样引入的, 你们猜猜老师的上衣面料是什么成分?学生猜后出示:绵70%, 涤纶30%.这样的数你见过吗?它是什么数?表示什么意思?对于百分数你知道些什么?还想学习什么?在此, 新课伊始学生就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 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

3. 把学习目的和生活目的联系起来

学生在校的学习活动是为将来参加工作做准备的, 并非运用于当前社会实践的急需.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容易产生“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的疑问.比如:在认识分数时, 有的学生提出“老师有了整数和小数就能进行一切计算了, 怎么还要学习分数?”在学习质数、合数、互质数时, 有的学生问:“老师, 这些知识好像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用.”针对这一情况, 教师要有意识地揭示学习内容的社会意义, 实用价值, 才能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向往, 产生对知识的占有欲, 才能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学习.

4. 正反学习动机的对比

进行正面教育时, 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对某些不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进行否定, 使学生头脑中产生新旧动机的斗争, 帮助他们克服弱点, 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态度, 特别是对于暂时后进的顽皮的学生, 尤应如此.

三、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靠于兴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泼的成分是认识兴趣, 也叫求知欲.“认识兴趣是力求认识世界, 渴望获得文化知识和不断探索真理而带有情感色彩的意向活动.”当一名学生对某一种学习产生兴趣时, 他总会积极主动而心理愉快地进行学习, 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 积极思考, 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学习的一切, 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教师如能将教学过程有机地划为若干个兴趣段, 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激发, 就会使学生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得到持续发展.

1.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很有必要, 因为情境有助于思维, 有助于产生想象, 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学习就成为他们心里的迫切需要, 他们会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关键是教师能否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去捕捉“生活现象”, 采集数学实例, 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 贴近生活.

2. 改变例题、练习呈现形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教材已经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课本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也贴近儿童丰富的生活实际, 但这些毕竟是静止的东西, 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还有很大的欠缺.如能把这些静止的东西动态化, 进一步增加它的趣味, 那一定会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睛.比如:第一册教学“10的认识”时我将0~9十个数字设计成拟人化的数学小精灵, 让十个小精灵长出手脚, 会动会跳会哭会笑 (课件出示) , 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异常高涨, 效果特别好.

3. 让学生动手操作、演示、实验、体验, 创设学生参与的机会

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 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教师在设计教学是要充分考虑为学生创造演示、操作、实验、练习的机会, 让学生把书本中出现的人物当做自己, 进入课本中, 因为这样一来学生会觉得学习内容更贴近自己, 感到亲切, 从而主动参与学习.比如第一册“猜数游戏” (6、7的加减法) 的教学可让同桌做猜黄豆游戏 (一共6粒, 左手2粒, 右手有几粒?) 边写算式 (6-2=4, 2+4=6) .

4. 组织一些游戏, 竞赛活动, 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我们通常会发现, 即使你平时觉得再“笨”的学生, 只要一到游戏或听故事比赛时, 他也会玩得十分高兴, 这说明每个人的骨子里多多少少都有快乐因子.教学中教师若能设计一些游戏竞赛或故事抢答等, 利用学生的好动、好胜、好表现的心理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 激发学生的快乐因子, 对培养学生活泼健康的个性, 创建和谐活泼的课堂气氛很有好处.

5. 设疑解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设疑造成悬念, 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也可以让学生质疑, 自己释疑, 或老师释疑, 使学生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6. 提供反馈信息, 激发学习积极性

利用反馈信息, 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强有力的手段.学习者从自己学习的进展、成绩、在实践应用知识的成效中受到鼓舞, 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同时也可从反馈信息中知道自己知识的缺陷或薄弱环节, 便于及时改进, 补救.比如我在一次测试卷上的评语是“多可惜呀, 差一分就是满分了, 要是计算题不错题目多好呀!”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的简短总结, 肯定和鼓励, 会心的微笑, 诚恳的颔首, 赞许的目光, 殷切的提示, 信任的期待, 可使学生随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 表现出学习的主动性, 灵活性.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反应中, 随时调节自己的教学内容、进度, 变更自己的教学方式.师生相互交流, 可使学习气氛生动、活泼、和谐、愉快.

7. 利用适当的激励措施,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 可以巩固和发展学习的积极性.赫洛克研究表扬与批评对学习不同功能的著名实验表明, 受表扬的学生成绩不断上升, 受批评的学生成绩有明显进步.适当的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 自己没有得到表扬或批评, 但静听其他人的被表扬和批评, 其学习成绩也会受到影响.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采取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相结合, 把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挂钩等办法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激励.

总之,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源泉.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利用自己的威信, 使其“亲其师, 信其道”;其次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最后利用各种渠道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 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 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摘要:教师教学成败决定于学生的学习, 学生学习效果的获得又取决于学习者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也就是说动机是成功的第一步.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就把“引起动机”作为其五段教学法之首, 现代教育家布鲁纳提出“动机原则”作为其五大教学原则之一.现代教学思想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 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尤为重视.因此,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是教学目标之一, 同时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目的,威信,求知欲兴趣

参考文献

[1]潘菽, 主编.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关紫阳.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教育评论, 1995 (1) .

动机与效果 篇2

一怎样理解入党动机

入党动机就是为什么要入党,指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这是每个要求入党的同志都无法回避和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因为,共产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从思想上入党。正确的入党动机是思想上入党的根本问题,是推动其争取入党的精神力量,是激励人们入党的主观原因,是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集中反映。因此,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二如何端正入党动机

1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是争取入党的首要问题。人的每一项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都是为着实现确定的目标;而目标又使人产生动力,形成为目标而奋斗的意志。目标与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的意志就构成了动机。在现实生活中,要求入党的同志的入党动机往往是不相同的。什么是正确的入党动机?(正确入党动机的内涵是什么)只有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才是惟一正确的入党动机.党员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奋斗的意志是党的战斗力的来源。入党动机正确与否,关系到党的纯洁性和党组织的战斗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因此,对于要求入党的人来说,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即共产主义的理想,要坚定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意志,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对于党来说,如果党员的奋斗目标不正确,就意味着他要谋取其他的目标,从而损害党的纯洁性,影响党的统一和行动一致,破坏党的战斗力。如果党员的目标正确,但是意志不坚定,在考验面前就有可能动摇目标,甚至最终背离目标,同样损坏党的战斗力。正因为如此,列宁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要保证我们党的巩固性、坚定性和纯洁性。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在一定意义上讲取决于党员的入党动机。要纯洁党的队伍首先必须把住党员入党这一关,从思想入手,从动机抓起,努力防止投机分子和其他不良分子混进党内,以确保党的队伍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的纯洁性,确保党的战斗力。

对于个人来说,如果入党的目标不正确、意志不坚定,即使入了党,也难免会在严峻的考验面前迷失方向,甚至走上错误的道路,不仅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而且毁了自己。正是因为正确的入党动机对于个人成长、对于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端正入党动机便成为个人争取入党的首要问题,而党也把端正入党动机、从思想上入党作为对每一名党员的要求。例如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虽然食堂的工作比教学楼的要重很多,但我们要发挥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宁可一人脏换的万人洁的无私精神。坚定信念已为同学服务为荣。

每一名企盼入党的同志和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时刻提醒自己,入党是为了什么,入党以后要干什么,严格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只有这样,我们的党才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党。入党的确是个人追求进步的途径,但是这种进步不应是为了面子和狭隘的个人目的,而是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个人能在历史进程中正确发挥作用,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只是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才是正确的入党动机说以我们应该把握住以下几点。第一要有为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第二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第三要有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的觉悟。

2坚持共产党员标准

共产党员的标准,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1.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这句话,集中地概括了共产党员标准的主要特征,本质地、鲜明地反映了共产党员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党章总纲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对党的阶级性质的高度概括。由此,共产党员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老百姓。这不是说党员可以凌驾于群众之上,而是说共产党员的觉悟必须高于一般群众。如果党员不是工人阶级中最有觉悟的先进分子,那么,我们党就不可能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从而也就不能承担起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重任,成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大学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学习是大学生的根本任务。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光是学习上优秀、工作上能干,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共产主义的觉悟。所以,共产党员不仅应该是学习、工作上的模范,更应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2.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因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先进性质所在。由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必须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为了人民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积极要求入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从点滴做起,身体力行,把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化为学习动力,关心广大学生的利益,关心学校的发展,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各方面热心地帮助周围的同学,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的工作和社会实践,维护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

3.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

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共产党员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权利。共产党员应具有比普通群众更高的觉悟,但不应享有任何高于群众的特权。积极要求入党的同志应当懂得,社会主义事业是群众的事业,需要作为劳动人民普通一员的共产党人团结和发动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去共同完成。因此,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候都要相信和依靠群众,向群众学习,和群众打成一片,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动机与效果 篇3

摘 要:发动机含有各类零件,借助螺栓衔接了零件。手动拧紧螺栓时,选取不同型号用具也将带来拧紧程度的较大差别,因而影响到装配零件的质量。调控拧紧的效果,在最大范围内确保装配得到优质的车型。制作轿车配备的发动机时尤其注重调控拧紧效果,以此来确保零件是合格的。对于此,针对于发动机构件解析了拧紧效果,归纳了检测常见的各类难题并且予以解决。

关键词:发动机零件;拧紧效果;检测;常见问题

为确保各类发动机的常态运转,在拧紧螺栓以后还要慎重核验装置的转矩数值。然而不应忽视:任何装置都很易突发故障。提升总的拧紧质量,必须测定发动机真实的拧紧效果。常见检测拧紧实效的方式分为多类,例如调控转角、调控传感器的内在偏差[1]。借助动态的测定即可识别拧紧机可达的精准度,慎重避免细微的零件偏差。

1 检测拧紧效果

拧紧发动机零件可借助拧紧机,常见现存的拧紧方式包含转角控制、对应的转矩控制。检测拧紧效果应当注重转矩,测定转矩可采纳串入传感器及复紧的方式。在两类方式中,复紧法的检测选取了精度较高的转矩扳手,旋转时要沿着拧紧螺栓的方向并且增添额外的转矩。再次旋紧螺栓时,还要读出这个时点的瞬间数值,记录下来的这一数值应被看成最终数据。串入法检测采纳了传感器,在套筒及输出轴中部增设传感器的转矩。确保拧紧以后,仪表衔接于传感器则能够读出明确的转矩数值[2]。

1.1 检测选用的复紧法

静态检测可选用复紧法,这种步骤更能便于操控且提升了经济性。复紧法借助转矩扳手以此来提升拧紧精度,日常质检普遍采纳了这种途径。然而不应忽视,复紧法很易带来潜在的各种偏差,例如掌握程度不佳、感觉出现偏差、不合适的力度。相比于拧紧程度,螺栓在旋紧时也将增添瞬间的阻力,这种阻力含有动静态两类的摩擦。复紧法可选紧固件以便检测,连接零件采纳了非软性方式。要调控至20%的转矩偏差,拧紧后半小时即可测定转矩。若选取了软性连接,则要调控至5%最小的偏差。复紧法测定的转矩可用作参照,然而检测值不可被看作真正的转矩。

1.2 串入传感器法

动态检测选用了串入传感器,这种检测流程要配备套筒及拧紧轴,转矩传感器拥有优良的精度。此外,还要增设精度更高且能够匹配的转矩仪。操控串入的传感器是较繁琐的,也耗费了较高的总成本。在拧紧进程中,检测要配备串联状态的拧紧轴。这种检测只准许较小的偏差,串入传感器法可测定真正的转矩。从常规状态看,串入传感器可用作鉴定及校准拧紧轴。

2 检测中的问题

运转状态下的拧紧机常见各类偏差,常见范围内的检测难题含有:数值是否精准、拧紧机是否维持着常态运转、扳手是否准确。详细来看,测定拧紧效果常见如下问题:

2.1偏低的转矩值

在某些情形下,拧紧转矩没能超出设定的下限;但与此同时,转角却符合了预设的限度。偏低状态的拧紧转矩没能符合转角的限定,这是由于螺栓本身有着较低的屈服强度。此外,零件配备了较大的螺孔、零件直径过小等也将带来偏低的限度值。日常生产之中,转角达到限度、拧紧转矩偏低的概率是很小的。

2.2 显示了不精准的转矩值

手动检测得出的转矩值经常没能符合实情,装置显示出来的转矩数值与此并不相符。手动检测时常选复紧法,这样测定的转矩数值仅达到了30%。若借助指针扳手予以检测则会查出潜在的较多偏差,例如扳手自带的偏差、操控中的视觉偏差、定位时的零点偏差。遇到这些误差,累加的偏差都将变得更大。另外一些情形下,手工测得的转矩将会显现较小数值。若选取了复紧法,拧紧之后立即就应检测。能够及时检测,将会减低显示偏差的概率[3]。

从经验视角看,装置显示数值常常超出手动检测得出的零件转矩,这种状态可分成两类:第一类情况为,拧紧零件超出了半小时,或间隔了更长时间。在这种情形下,检测偏差将变得更大。若连接零件选取了非软性流程,那么误差将超出10%;若选软性连接,则误差可达30%;第二类情况为,零件自身就很难被拧紧。例如:验收某类瓦盖时,旋紧轴承而后立即检测,但还是显现了较低的转矩,这种偏差可归结为凸显的瓦盖偏小。

2.3 偏高的拧紧转矩

拧紧转矩已接近上限,但转角没能符合设定的指标。这种状态成因为:零件含有不够致密的螺纹、螺孔含有异物。在这时,接触面螺栓将会累积较高的摩擦阻力。平垫片可分为含有定位点的、含有弹簧的两类。当靠座被旋紧后,螺栓旋紧将会伴有更大的垫片摩擦。此外,没能依照设定的流程妥善处理螺纹,洗掉了原本完整的润滑油,也会减低拧紧效果。

3 确保优良的检测精度

拧紧发动机之中的零件应能确保连接物体彼此能够压紧,从轴向来看就是表现出预紧力。被连接为整体的两类零件要拥有这样的预紧力,但现场很难测定这种力因而很难真正予以把控。借助转矩以此来调控零件,或间接调控零件转角。在某些状态下,压紧力及拧紧转矩表现出彼此的正比关系,然而摩擦系数变得更大时,离散度也将随之增大[4]。

检测时尤其注意:压紧力及转矩数值并非总是吻合,二者是有着偏差的。受到摩擦影响,若连接体处在同等状态下那么也将显现转矩的偏差。若能确保最优的螺距精度及螺栓强度,则可保持最精准的压紧力。在这时,可参照转矩以便确定转角精度。

4 结语

针对不同形态的发动机零件,拧紧机表现出来的数值都会含有差异。检测拧紧效果针对于罩盖的摩擦、平垫片及螺栓杆、配套的螺栓头。测查拧紧效果必备动态的检测,人工拧紧有着较大的检测差异,未来探究中有必要替换成自动的测定流程。应当随时辨析拧紧零件的偏差并且纠正,这样才能规避后期更大的误差。

参考文献:

[1]冯德富.发动机零件拧紧效果检测及问题分析[J].现代零部件,2012(12):61-63.

[2]刘全凯,曹德海.浅谈柔性发动机装配线的规划[J].科技创新导报,2013(17):77-78.

[3]劉永泉,王德友,洪杰,等.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控制技术分析[J].航空发动机,2013(05):1-8+13.

政府补助动机与实施效果研究述评 篇4

目前, 政府对于资本市场中的上市公司进行补助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作为一种干预市场经济的手段,政府补助对市场的调节以及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2013 年的数据,我国的政府补助总金额超过500 亿元人民币,1 800 多家上市公司接受了政府补助, 并且有逐年增加和扩张的趋势。 政府补助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接受补助的上市公司也各不相同, 政府对上市公司的财政补助也是源于不同的动机。 然而,在现有的国内外文献中,政府补助在企业中的实施效果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

二、政府补助的动机分析

政府补助实质上是对资源的再分配过程, 从而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有时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实施政府补助。政府产生了强烈的补助动机是为了减少企业的失业率,从而维持较高的就业率,同时,政府在实施补助时,较多的考虑将补助给予能够创造出更多就业机会的企业, 同时也会补助那些会给社会带来更多就业机会的项目(Carlsson,1983; Eckaus,2006)。 Jenkins、Leicht、Jaynes(2006)认为,美国政府对高科技行业实施的7 个政策中有5 个政策对创造就业机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各国政府都积极地通过政府补助来保持本国已有行业的继续发展, 同时为了引进新产业,政府更会加大补助的力度。政府与行业间潜在的契约关系是造成政府给予行业补助的主要因素, 并且这有可能是政府为了保护行业的发展(Gerd and Benedict,1999;Wallner,2002)。

在我国当前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 研发创新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作用,政府为了鼓励企业进行研发,所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给予企业一定的补助。孙维章、干胜道(2014)认为政府补助对当期的研发投入并没有显著影响反而对滞后一期的公司业绩有显著改善。由于公司业绩的好转,公司更愿意向研发中投入资金以保持公司新产品的不断开发。

政府之所以给予企业补助还有一个原因是帮助企业保牌和扭亏, 地方政府一旦发现本地的上市公司出现了财务困境的情况而将要面临被特别处理时, 地方政府会通过税收优惠或者给予财政支持的方式来帮助上市公司摆脱困境(李吉栋,2006;唐清泉、罗党论,2007;朱松、陈运森,2009)。Chen、Lee、Li(2003)认为为了实现保牌的目标,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来提高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以达到融资、配股等要求。

三、政府补助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为了增加劳动就业、支持行业和地区发展、鼓励企业研究与开发以及融资、保牌和扭亏等,对于不同的补助动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行业以及补助形式,可能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的补助效果。 国内外对于政府补助实施效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补助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二是政府补助对企业经营能力的影响; 三是政府补助对企业高管薪酬的影响。

(一)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

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来看, 政府补助给上市公司业绩带来的影响并无统一的结论。

关于政府补助产生的经济后果, 国内学者最初是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进行研究。我国的陈晓、李静(2001)第一次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1999—2000 年分别实施配股的共332 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研究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对当地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若不考虑补助和税收的影响,近一半的已配股公司会丧失配股资格。当地政府更加愿意参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 给予企业财政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 这是为了更有效地争夺资本市场中有限的资源, 但是这种行为会扭曲会计信息使会计信息失真。 然而刘浩(2002)对同样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却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他认为地方政府并没有利用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而且当控股股东的性质为国有时,对获得的政府补助有正面的影响作用。张继袖、陆宇建(2007)认为企业虽然通过政府补助提高了企业的盈余却降低了企业的盈余质量。 1998 年3 月16 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特别颁布了 《关于上市公司状况异常期间的股票特别处理方式的通知》,自此,我国开始实施了特别处理制度。上市公司一旦出现亏损就会进入ST行列面临着被“摘牌”或退市的风险,对于ST公司而言,政府补助无疑是拯救其濒临退市命运最直接的手段。 张天舒、黄俊、崔鸷(2014)选取了2005—2009 年我国沪深两市每年新增的ST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政府补助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对企业短期业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而对企业长期业绩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相较于国有企业,政府补助对民营企业业绩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对于西方国家来说,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层,政府并不进行干预,企业主要是通过操纵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 Bergstrom (2000) 选取了1987—1993 年瑞典企业为研究样本,对政府补助的效应进行了研究,他发现瑞典的企业在获得政府补助的第一年,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正面效应, 但是从获得补助的第二年开始,补助会给企业带来负面效应。

杨瑾淑(2008)认为地方政府对于上市公司给予的财政补贴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唐清泉、罗党论(2007)以2002—2004 年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政府补助的动机与效果进行了研究,从补助效果来看,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并未因获得的政府补助而有显著提升, 但是对上市公司社会效益的发挥有显著提升作用。 但是也有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周霞(2014)选取2007—2011 年收到政府补助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企业生命周期的动态发展角度考察了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会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公司的经济绩效产生不同的效果,其中处在成长期的企业,政府补助对其所产生的经济绩效最为显著。

对于农业上市公司的政府补助主要表现在我国政府对于农业的支持和税收政策的倾向上。 王昌(2009) 选取2004—2006 年41 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分析了国家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研究表明,国家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对龙头上市公司的盈利产生显著影响, 但从长期来看对其发展能力的提升并不显著。 张京京、 孟全省(2011) 选取了2006—2009 年共37 家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财政补助与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补助有助于农业上市公司当期利润的增加。

(二)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经营能力的影响

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经营能力的影响, 国内外学者主要是从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 并且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

Van(1998)针对荷兰的投资补贴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投资补贴会对企业原计划的投资决策和投资规划产生不利影响, 但其产生的负效应却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偿债能力。 Tzelepis and Skuras(2004)以希腊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政府补助产生的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和Van相同的结论, 即政府补助对于企业的获利能力以及企业效率的提升作用不显著,但是由于大量自由现金流入企业,这会显著提升企业的偿债能力。

我国还有部分学者关注政府补助对农业上市公司经营能力的影响, 结合我国国情把研究样本具体为农业上市公司,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邹彩芬、许家林、王雅鹏(2006)以1998 年之前上市的36 家农业公司, 利用非均衡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国家的财政扶持政策以及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业类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业上市公司的产出并无显著提升作用, 但是直接的财政扶持会显著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 提高企业的资产收益率。 张京京、孟全省(2011)同样也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只对上市公司当期利润有所提升, 但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并未提升农业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 并且净利润的增加并未使股东权益增加,企业的价值未能实现。

上市公司只要连续两个会计年度出现亏损状况, 就会被特别处理,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ST公司)作为一类特殊的分类,那么政府补助对ST公司的经营能力是否会产生影响呢? 田笑丰、肖安娜(2012)以2007—2011 年间被特别处理的公司即ST公司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政府补助对ST公司获利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在短期内对ST公司的获利能力的提升作用十分微弱,虽然政府补助改善了ST公司的当期业绩,但补助所流入企业的现金只是平衡了亏损并没有使公司业绩和获利水平真正的提高,也未提升股东价值。

(三)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

在我国,随着市场化的不断完善,企业高管薪酬和企业业绩之间的相互关联也越来越紧密(方军雄,2009;辛清泉、谭伟强,2009)。 政府补助是政府对资本市场中资源重新分配的一种方式, 同时它也会成为政府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干预的一种手段。在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政府补助缺少明确的法律或制度的约束,对补助标准的规范也十分模糊,从而为企业寻租提供了可能。因此,企业高管会积极争取以获得更多的政府补助, 一方面利用政府补助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另一方面也为自己获取超额薪酬提供可能。 罗宏、黄敏、周大伟等(2014)以2008—2011 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政府补助对高管超额薪酬的影响,研究发现超额薪酬与公司的业绩负相关, 也就是说企业高管获得的超额薪酬并不是因为自身的努力, 其次政府补助会显著增加高管的超额薪酬, 企业高管利用政府补助来获得超额薪酬以谋取私利。

步丹璐、郁智(2012)研究了政府补助对高管薪酬差距产生的影响, 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会显著增加上市公司中高管之间的薪酬差距, 并且这种薪酬差距并未对高管产生良好的激励效果。

景崇毅、李玉萍(2012)研究发现企业的非经常性损益很大程度上会被高管利用,以此来维持他们的高薪酬。赵宇恒、孙悦(2014)以2007—2011 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政府补助和高管薪酬的联系,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他们认为在企业中存在着用政府补助来补偿高管薪酬的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并没有增加高管的薪酬而是维持了高管的高额薪酬。 企业滥用政府补助资源,改变了政府补助的初衷和补助资源的正确流向,最终会导致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降低。

(四)政府补助会计准则实施效果的思考

如果政府给予企业的政府补助是对企业自主决策行为的扶持,那么政府补助行为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相一致,则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财务业绩; 如果政府把这种补助行为作为干预企业生产经营的手段, 那么政府补助会对企业的财务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从现有文献来看,政府补助会造成上市公司当期利润的提升以及偿债能力的增强, 但是也会造成企业的盈余管理现象, 并且对国家的财政扶持产生依赖心理,这不利于政府实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也违背了政府给予企业补贴的初衷。 我们应该把关注的重点转向政府补助的效果上来, 这将有利于政府做出应该维持还是增加或者减少政府补助的决策,以提高政府补助资金的使用效率。

Patrick Dever Jr(2008)通过对资本市场的详细分析发现, 恰当的政府补助以及不恰当的政府补助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有影响力的利益团体和组织的政治游说, 当政府补助在不恰当的时候出现时会达不到政府所预期的效果,而且会造成实际社会福利的减少。

张京京、孟全省(2011)认为对农业上市公司采取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直接的政府补助对提升农业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都有促进作用, 但是获得的税收优惠比直接的政府补助所产生的效果要好。

邵敏、包群(2012)认为政府补助的多少会对企业生产率产生不同的影响,当政府补助小于某一临界值时,会对企业生产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当政府补助在这一临界值上逐步提升时,对企业的生产率开始出现抑制作用;当政府补助提高至大于另一临界值时, 政府补助显著抑制了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四、结论和建议

近几年来,关于政府补助的研究层出不穷,通过以上的文献回顾,发现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增加就业、支持行业和地区发展、鼓励研发的动机都是普遍存在的。 由于我国现有的社会经济体制以及我国证券市场上特有的ST制度, 使得融资、保牌和扭亏成为我国特有的政府补助动机。然而,对于政府补助的实施效果而言,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特别是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现有文献的研究大部分还是只关注于经营状况正常的上市公司,对于ST公司鲜有涉及,这样的样本选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 可以更加深入地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进行研究。 最后,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可考虑企业政治关联和高管背景因素是否会对政府补助产生影响以及效果如何。

从现有的实施效果来看, 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政府补助可以有效地防止政府补助资金的低效率使用, 而政府对上市公司的财政扶持也应当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 将补助的重点投入在完善市场和制度建设上面, 这样才能使企业改掉依赖政府补助的习惯,真正成为市场化下的竞争主体,才能提高企业本身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政府补助作为一种宏观调控、干预市场的手段,也是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和政治经济目标而直接或间接向微观企业提供的一种财政扶持,这种非市场化的经济行为,必然会对企业产生种种影响。近几年来关于政府补助的研究文献层出不穷,本文在回顾并整理了政府补助动机以及实施效果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了政府补助的实施效果表现在对上市公司业绩、经营能力以及高管薪酬这三个方面,并对政府补助资金的合理使用提供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论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篇5

所谓法律的社会效果,是指社会大众依据社会发展的现状对司法活动的一种主流评价,是公众从传统道德、文化、审美情趣、观念等社会生活的各个范畴对司法活动所作的主导性评判,通过法律的实施,使法的本质特征得以体现,实现法的秩序、自由、正义、效益等法的基本价值的效果,从而使法律作用于整个社会关系的过程得到社会大众的肯定。法律效果是社会效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法律效果就不可能有社会效果,损害法律效果的社会效果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社会效果是建立在法律效果基础之上的,但是有了法律效果并不必然就有社会效果,不讲社会效果的法律效果是没有实际意义的,难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两个效果”统一对于维护公平正义、化解矛盾纠纷、保障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始终不渝地把实现“两个效果”有机统一作为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目标。如何正确理解并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应当把握好以下六点:

一、调解是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的有效途径

法院是处理社会矛盾的重要屏障,法官直接接触各种社会矛盾,直接面对各个利益主体,社会矛盾各个方面,不能仅仅站在纠纷裁判者的角度看问题,而应该经常作一些换位思考,不断检视审判行为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只有通过对案件裁决所产生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充分衡量,才能充分考虑并解决其中存在的民生、民权、民意问题,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司法的需求。调解作为定纷止争的一种方式,对于维护邻里和睦、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节约诉讼成本与司法资源、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具有其他方式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诉讼调解有利 1

于有效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就要求法官强化诉讼调解理念,全面提高调解能力,保证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环节都注重调解,把调解工作贯穿始终,促使当事人服判息诉,同时还必须正确处理好依法判决和诉讼调解的关系,严格按照“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积极推进民事调解、刑事和解和行政协调,对能够调解的案件,多做调解工作,把握调解时机,讲求调解艺术,力争以调解方式结案。

二、统筹兼顾是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的根本方法

***同志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必须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王胜俊院长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讲话时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法院要在工作思路上做到‘四个更加注重’、‘五个统筹兼顾’,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要求,联系审判工作实际,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审判工作规律性的认识,注重采用统筹兼顾的方法解决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践中,对一些案件事件的处理,从法律上看是可行的,但社会效果不太好,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对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缺乏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处理这个时期的社会问题,必须全面、辩证地分析各类矛盾的性质、成因及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工作中正确处理民主与专政、预防与打击、教育与惩罚、效率与公平等各种重大关系,做到统筹兼顾,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同时兼顾保障被害人的权益;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统一;坚持司法公正优先,兼顾诉讼效率;坚持依法独立办案,同时自觉接受监督,力争取得最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三、司法为民是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的社会基础

我们的法院是人民的法院,人民性是我们法院的根本属性,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像***同志要求的那样:进一步增进对人民的感情,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工作的着力点,对于涉及人民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必须依法妥善调解,照顾人民的关切;对于刑事疑难案件的处理,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必须充分考虑社情民意和人民的感受,切不可主观臆断,引起人民的不满,对于人民的意见,必须多从自身找原因,尽一切努力改进不足。真正做到“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工作的信号,把人民群

2众的需要作为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工作的重点,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工作的标准”。

四、队伍建设是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的根本保障

法官队伍素质状况决定了办案水平以及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法官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具备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对知识及时更新,全面提高审判业务素质,增强司法能力。法官在面对案件时,不能把它仅仅看成一个法律问题和事实问题,而要把它看成一个实实在在的纠纷;不仅要看到眼前的当事人,还要看到每一个当事人的背后还站着无数个潜在的利益主体。只有这样,才能透过冰冷的卷宗看到其后的民生、民权、民主问题,从而找到妥善的解决办法。法官在认定案件事实时,不能仅从法律职业的角度去获得内心确信,还要以一个理智正常的普通人的角度,来观察判断问题,才能得出贴近百姓生活的判决结论,被当事人所接受,才能更好地为审判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服务。

五、增强公众法律意识是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的环境基础

司法活动及其结果本身具有的价值仅仅是构成社会效果的一方面因素,更多的因素在于人们普遍的法治理念和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水平。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除注重提高司法队伍素质建设外,还必须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观念与法律意识,创造良好的法律实施环境。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遵守和运用法律。各级人民法院要加大法律、政策宣传力度,尤其是在广大农村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普法教育,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学法、知法、懂法、信法、用法的观念,营造良好的法律适用环境。同时还要注重对典型案件的审理,注重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案例教育,经常对一些影响力较大的案件公开审理,邀请广大人民群众参加,以案释法,加深人民群众对法律

六、良法之治是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的最佳途径 我们追求办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就要求法律本身应该是良法。法律的生命在于质量。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百业待兴,为尽快改变无法可依状况,推动了立法走上快车道的话,那么经过20多年的努力,新时期的立法所面临的是从实现有法可依到实现“良法之治”的转型。以 3 的认识,有效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结合,扩大案件审判的社会效果。

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法为民则是社会主义法律的灵魂。关怀民生、维护民权、民主立法等人本理念,已渐渐融入立法的灵魂和血脉。我们执法者应当充分认识到,一个良法之治的时代已经或即将来到了。良法本身就是在立法时充分考虑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的问题。因此,良法之治是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的最佳途径。

总之,强调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是司法的永恒主题,是和谐司法的需要。如果说审判是一种艺术的话,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如何把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结合起来、统一起来的艺术。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是法官在司法活动中必须达到和实现的目的,这是法律的本质和内涵对我们广大司法工作者提出的历史课题和时代要求。

动机与效果 篇6

[案件审查的基本情况]

被抗诉人/上诉人张某某,男,汉族,初中文化,个体经营者,暂住北京市朝阳区。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于2008年8月21日以张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经公开审理,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于2008年12月5日做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张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判决后,张某某提出上诉,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于同年12月10日以原判量刑畸轻为由,提出抗诉。

[经二审审查认定的事实和证据]

被抗诉人/上诉人张某某及父母张石民、王三英与被害人耿强及父母耿连秋、金建辉同在本市丰台区方庄东路便民市场内经营粮油,曾因争抢生意产生矛盾,后经市场管理部门协调,调换了摊位,双方也都向市场写了保证书。

证人马国海常去被害人耿连秋家的摊位买面粉,2008年3月13日下午,因马国海在上诉人张某某家摊位买了面粉,引起耿连秋、耿强、金建辉的不满,三人即对马国海威胁、辱骂,并进行殴打,被他人劝开后,耿连秋家又对张某某(22岁)、张石民(47岁)一家人进行辱骂,双方遂相互辱骂,耿连秋首先持三轮车用链锁(全长90CM)击打王三英的头部致出血,王回摊位取出木棍,双方进而开始互殴。期间,张石民用木棍还击耿连秋,又与耿强撕打,耿强将张石民压倒在粮食袋上掐其颈部,张某某看到父母挨打即上前帮忙,从自家摊位拿出一把水果刀向耿连秋乱抡,被耿连秋用链锁打了几下,两人推搡过程中张某某扎了耿连秋胸腹部几刀,尸检报告显示耿连秋(身高1.62米,42岁)胸、背部等处刀伤为6处;接着张某某又见耿强骑在其父张石民身上正在进行殴打,即持刀刺扎耿强的背部两刀。当时市场管理员和旁观者分别拔打了120和110报警,后张石民驾驶自家汽车将耿强送至东方医院抢救,又返回市场拉耿连秋去医院时被警察带走调查。此时急救医生已经确认耿连秋死亡。经法医鉴定,耿连秋被伤及左肺上叶内缘并贯通右心室致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耿强(身高1.73米,18岁)被伤及左肺下叶及右肺静脉后壁致失血性休克死亡。张某某当时逃离现场,后于2008年3月14日到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投案。

上述事实,有物证、书证、证人证言、鉴定结论、现场勘查笔录及被告人的供述等证据在案证实,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

[各方意见]

(一)一审判决意见

经公开审理,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于2008年12月5日做出一审判决认为:鉴于被害人耿连秋、耿强首先挑起事端,对引发本案具有一定过错;张某某主动投案后能如实供述所犯罪行,其行为构成自首,依法可以对其从轻处罚。被告人张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二)一审检察机关提起的抗诉理由

1.一审判决过分强调被害人一方所应承担的责任,并以此为理由,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量刑畸轻。

2.本案犯罪后果特别严重。

3.被害人一方在判决后未获得民事赔偿,诉求强烈。

(三)被害人家属意见

张某某犯罪后果严重,坚决要求判处其死刑立即执行。

(四)二审分歧意见

二审审查后,承办人认为原审判决认定张某某犯故意伤害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性准确,判处其死刑缓期2年执行,量刑适当。二分院抗诉不当,应予撤回。多数同志同意承办人的撤抗意见,也有少数同志提出支持抗诉的意见,其主要理由是:

第一,被害人家属情绪激烈,态度强硬,坚决要求判处张某某死刑立即执行,且书面提出抗诉申请。如果二审撤回抗诉,矛盾就转移到二审检察院这边来,如何息诉?

第二,耿连秋身受多处刀伤,应该认定故张某某构成故意杀人罪,被害方一家并非欺行霸市的黑恶势力,一家三口二人被害,只剩一人值得同情,本案犯罪后果严重,一审提抗,被告人也同时提出上诉,案件已经进入二审程序,不如将程序走完,更有利于查明案件。

第三,本案被害人在案件起因上虽有过错,但是由于张某某犯罪后果严重且被害人家属情绪激烈,应给予其诉讼上的救济,从诉讼的角度考虑,支持抗诉可以推进下一诉讼程序的启动。

鉴于此案造成二人死亡的严重后果,且被害人家属强烈申请抗诉,故建议二审支持抗诉意见。

[撤抗理由之法理评析]

在实践中,正确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应注意结合具体案情酌情分析,当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并济,而不能一味地只强调宽或只强调严。张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并造成了两人死亡的严重后果,给被害人及其家属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其所犯罪行是严重的。同时结合全案证据还应看到,张某某犯罪的主观恶性不深,与其他有预谋的犯罪是有区别的,对这类犯罪的量刑,可以不从严。另外,张某某还属于犯罪后主动投案,且如实供述的自首犯,依法对其可以从宽适用法律。具体理由如下:

第一,被抗诉人张某某具有自首情节,依法可以从轻处罚。本案发生时间是下午4点多,虽然张某某在案发后逃离了现场,但第二天一早即主动从藏匿地返回北京并到公安机关投案,并且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符合我国刑法关于自首的规定,应当认定其具有自首情节,依法可以对其从轻、减轻处罚。

第二,被害人过错明显,应对案件的发生承担一定的责任。被害人一方因不满顾客到张某某家摊位购物,即对该顾客进行辱骂、殴打。对张某某一家进行辱骂,明显属于欺行霸市行为。不仅如此,还主动挑起事端,又对张某某一家进行谩骂并持铁链、木棍等物前往张某某家摊位殴打其的父母,继面双方发生互殴。上述事实有被告人供述、被害人陈述、多名目击证人的证言可以证实,充分证明被害人一方存在明显过错。在犯罪起因上应负主要责任。张某某在犯罪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不能排除其行为有正当防卫的性质。鉴于被害人耿连秋、耿强首先挑起事端,对引发本案具有一定过错,原判认定被害方存在过错是正确的。

第三,本案系突发事件,被抗诉人张某某事先无犯罪预谋,主观恶性不深。本案与其他故意伤害案件不同之处在于:张某某虽曾与被害方存在矛盾,但其事先并无犯罪动机,也没有犯罪准备,其犯罪所用刀具系当场从摊位内找到的,张某某的行为属激情犯罪,应该与其他事先有预谋的故意伤害犯罪在主客观方面有所区别。

第四,有无民事赔偿是否获得谅解并不是判处死刑的必备条件。根据当前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如果张某某案发后真诚悔罪、积极赔偿,并得到被害人及其家属谅解,可以对其从轻处罚,在以往司法实践中也有判例。但并不能因为被告人没有能力赔偿或不愿赔偿,而对其做出更加严格的裁决。一审判决根据张某某犯罪的情节、手段、后果及社会危害程度对其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是适当的,如果因为其有赔偿行为而得到谅解,可以进一步综合考虑对张某某从轻处罚。反之,不能因为其没有赔偿就改为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在案件审查过程中,承办人注意到,一审宣判后被害人家属情绪极为激烈,书面要求检察机关抗诉,并扬言不判处张某某死刑誓不罢休。二审撤回抗诉必然引发新的缠访。如果仅从息诉角度出发,可以支持抗诉;如果从事实证据出发,原审法院鉴于被害方过错及自首情节,判处死缓量刑适当,应该撤抗。承办人认为:单纯地支抗,被害人家属可能不会再到检察机关上访,但并没有从内心认识到一审判决的正确和法律的公正,二审支持抗诉,对上诉人张某某也是显失公平的。相反,如果我们提出撤回抗诉的意见,也会从心理上加大被害人家属对一审判决的认可。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应当秉承公正的执法理念,敢于客观发表审查意见。

案件撤回抗诉后,多名被害人家属来到市检察院,情绪激动地提出不满,表示如果二审不能判处张某某死刑立即执行,就到中南海、天安门等地自焚制造影响。面对来访家属的哭闹和威胁,承办人不卑不亢,语重心长、不厌其烦地讲明道理。首先其在案件中失去了丈夫、儿子,打击是沉痛的,其提出“杀人偿命”的诉求也是合情合理的,对他们的遭遇表示同情和理解,他们对检察机关的信任值得肯定。接着运用案件证据针对其诉求一一解答。特别强调了被害人一方过错引发案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应当对自己的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让他们明白检察机关依法办案,不会因为无休止的上访而作出抗诉决定。并且告诉他们如果不服撤抗决定也可申诉,但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维权。事后又与控申部门及时沟通情况,最终被害人家属接受了检察机关的处理意见,没有产生新的涉检上访。

公诉人在执法过程中,应坚持独立行使检察权,同时还要讲究作群众工作的方法,而不是推托责任,息事宁人。化解矛盾纠纷不是单纯的“一抗了之”,更不是简单的将矛盾转移到下一诉讼程序。我们应站在全局角度化解矛盾,在公诉环节尽量作好释法析理工作,减少、消灭旧矛盾,保证不产生新矛盾。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不以上访诉求变化左右公诉办案,对不合理的诉求敢于提出独立的意见,最终可以获得群众的认可与理解,树立了检察机关司法权威,保证了办案效果的统一。

综上,张某某犯罪行为性质恶劣,后果严重,依法应在无期徒刑以上量刑,纵观全案,对张某某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系法定幅度之内量刑,且与一审公诉机关意见并不矛盾,检法两机关并无重大分歧意见,经抗诉程序改判死刑立即执行的可能性极小,抗诉风险较大。

[最终处理意见]

经过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研究,最终采纳承办人意见,决定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撤回

动机与效果 篇7

一、大班教学的困难

大班的短处是人多, 不利于个体操练。英语教学目的之中对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是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及操练而实现的。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也必须以学生个体参与为前提。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内, 学生个体参与发挥的空间捉襟见肘;学生水平层次不齐, 严重影响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目前许多高校实行的分级教学也只能是依据考试分数制定的相对分级, 而学生能力的真正分级却难以实现。因此在大班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科学教学方法又成为对教师的严峻考验;学生容易形成“随大流”、“孤立”思想, 这种心理障碍会逐步演化为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大碍。

二、如何提高大班教学效果

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由于大学英语的学习内容和目的与中学英语不同, 这也就决定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角色的变化。在中学阶段, 教师起着传授知识的主导作用, 学生习惯于对教师的依赖, 而到了大学如果再保持这种习惯势必对适应大学英语学习造成强势阻碍而影响学习效果。在大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起的是指导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将技能进行指导式的讲解, 技能的掌握必须通过学生的大量实践才能获得。提出学习目标:预习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多元化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感情目标、学生只有明确了学习目标, 学习才有方向, 学习才能变得主动而积极;指导预习、教给预习方法:简要地指导学生听、说训练, 单词识记和阅读课文等预习的方法, 教授英语学习的一般规律, 引导他们自觉学习, 学会发现和学会思考。例如:阅读课文时可指导学生如何在阅读中推测词义, 辨认主题句, 寻找支撑句、确定文章主题, 推断故事结局等阅读技巧以及介绍“scanning”等阅读方法;提出问题:让学生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促使学生能真正带着问题走向课堂;协调集体操练和个别操练。解决分组, 配对活动的具体问题, 保证学生能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参与的主要形式是操练。大班因人多空间小, 分组活动要受到限制, 因此要注意:分组操练的座位以前后四或八名学生组合为宜;一开始应向学生介绍指挥分组活动时的特殊手势, 如击掌三次表开始;让每一个学生明白自己在分组活动中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分组活动要快速进行, 时间不宜过长;分组活动内容的选取要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建立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 营造轻松, 活泼的课堂气氛。21世纪的人能否取得事业的成功, 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情商 (情感因素) 将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情感智慧的发展。教师总是威严地处于领导地位, 学生只会敬而远之, 使课堂气氛沉闷、紧张。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友好的态度与学生相处, 采取信任的方法对待学生, 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语言鼓励, 用微笑, 注视, 点头, 肯定手势组织课堂教学, 必定会营造出平等、和谐、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这就可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学生建立起自我信任感, 合理的进行自我表现。师生关系融洽是学生学习一门课程不可缺少的因素。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了你这位老师, 就会自然而然地、乐意地学习老师所教课程。由此可见, 建立了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 营造出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 就易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制作科学的课件。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关键在于课件。在制作和使用课件时, 应当以促迸学生动脑动口、积极参与为着眼点;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 被动地跟着老师走;课件应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出发, 创造视听情境, 使教学内容变得浅显易懂, 生动形象, 课堂氛围轻松高效, 很好地实现教学目的的本意;避免把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在一堂课中尽可能多地使用多媒体。甚至误认为, 多媒体用得越多, 学生参与率就越高, 效率就越高。事实上, 教学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干扰过大,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语言素材的获取量相当有限, 导致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缺少语言训练的时机, 即使有所训练, 也很不足。刻意地追求现代化, 过多地使用多媒体, 教师就成了“放映员”, 就会带来过犹不及的后果。本应由教师讲述的内容变为多媒体演示, 把师生之间在特定的情境中富有情感的交流变为机械的课件展示;注重各类媒体的结合应用。多媒体固然有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但其它媒体和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是它无法完全取代的, 如实物、板书、简笔画等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不可忽视。所以, 教师不应一味赶潮流, 而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手段, 合理地使用多媒体与常规媒体和手段, 发挥其各自的长处。

参考文献

[1]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张正东, 杜培俸.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M].科学出版社, 1999.

动机与效果 篇8

1 学习动机的定义

动机的原意是指推动或引向行动。在外语学习中, 著名的加拿大心理学家Gardner (1985) 教授对它的定义是:“动机是指学习某种语言的愿望及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对学习某种语言所持良好态度的综合。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 间接对学习起促进作用。”学习动机可以作为一种学习的结果, 强化学习行为本身, 使学习者变得更需要学习, 更乐于学习, 最终形成“学习——动机——学习”的良性循环 (裴燕萍, 2007) 。

2 学习动机的分类

根据Gardner (1972) 的理论, 外语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融合型动机 (integrative motivation) 和工具型动机 (instrumental motivation) 。融合型动机即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着真正的或某种特殊的兴趣, 希望能用目的语与社团成员进行交流, 最后达到参与或完全融入到目的语社团中去的目的。工具型动机则是指学习者为了某一特殊目的, 如为了通过考试或找到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 或能够阅读目的语国家的新信息和文献资料等而学习某种外语, 带有更多的“功利性”目的 (裴燕萍, 2007) 。

高一虹等 (2003) 在《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一文中提到中国大学生的动机类型不仅包括“工具型动机”和“融合型动机”。还有一个重要的类型——情境型动机, 即周围的学习环境。包括教室氛围、教师因素、教材等都是影响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

笔者就英语学习动机对某校06、07级的国际贸易等三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共回收128份有效问卷。调查显示, 95%的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动机是“可以看英文电影、电视及报刊等或可以学唱英文歌曲、听英语广播”, 认为“旅游时有用”的有89%, 认为“学好英语可以使自己找工作时更具竞争力”和选择“英语是一门必修课”的均为88%, 选择“能和外国人用英语交流使我感到很有成就感”的有84%, 选择“想与讲英语国家的人作朋友”的有75%, “学习欧美先进科学技术的必要条件”的有70%, “对讲英语的国家、民族及其文化、历史背景感兴趣”的有66%, “我对英语学习很有兴趣, 这是让人令人激动和兴奋的活动”和“为了出国, 在国外生活时有用”均有57%, “学英语是为了通过等级考试”的有47%。

从调查结果分析得知, 该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以工具型为主, 包括看英文电影和报刊、找工作时更具竞争力、出国旅游等。但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本身及英语国家文化还是感兴趣的, 这体现出他们的融合型动机。由此可得, 能够善用学生的工具型动机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亦不可忽视激发学生的融合型动机。

3 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的策略

3.1 激发融合性动机

目前, 学生的学习动机仍以工具型为主。然而, 具有融合型动机才是最终成功获得语言习得的关键。为此, 学习者应有意识地去激发自己学英语的“融合性动机”, 而不能仅仅局限于为考试而学英语的“工具性动机”。实际上, 要培养融合型学习动机, 首先要激发学习者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兴趣产生于认知, 它是植根于一定认识基础上的。认识是兴趣的媒介, 无知便无趣。当人对事物一无所知的时候, 一般不会对它产生任何兴趣;只有当对某种事物具备了一定的认识后, 人才会想慢慢地揭开事物的本质, 感受事物的神奇。所以, 英语学习应当由浅入深, 不要一下子把目标定得太高。有的学生刚开始阅读英语作品就选择莎士比亚的作品, 这样并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保持。事实上, 在培养阅读兴趣的前期, 可以鼓励学生选择一些个人感兴趣的、浅显易懂的作品, 如“书虫”系列等。

兴趣产生于好奇。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 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 善于将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 造成心理上的悬念 (施宝林, 2007) 。

3.2 善用工具型动机

无可否认, 工具型动机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英语学习产生一定的推动力。所以, 教师可以适当地布置学习任务。惰性是人的天性, 学生需要一些外在的推动力, 例如老师的要求。而这里的学习任务指的是难度适中, 但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难度太大, 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反而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和继续学下去的勇气;过于简单, 则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 在设置任务时, 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实际完成能力。并且, 应采用变化多样的形式, 例如角色扮演、游戏、辩论等。周利萍等 (2007) 曾经通过学习者自我报告的方法调查了80名大学新生对于不同授课方式的看法, 以及不同的授课方式对他们英语学习的影响。在学习课本前四个单元时, 主要以教师讲授、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为主要课堂形式, 中间穿插学生小组活动。到第五个单元时, 教师改变授课方式, 将课文学习任务分配给各小组, 要求学生课后细心准备, 课上以学生上台演示、学生互相提问的方式学习, 教师只是以协助者和协调者的身份参与。该单元学习完后, 教师要求学生以自我报告的形式表达对不同授课形式的评价。46%的学生表示改变授课形式后更能激发学习兴趣, 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加强, 课堂较活跃, 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另外有40%的学生在肯定形式变化的同时, 提出了活动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和建议。只有14%的学生完全反对该种授课形式。即使部分学生对活动的设置提出不同意见, 但也从另一个方面看出学生主动地参与活动并进行积极的思考, 做出自己的评价。由此可见, 形式多样的学习任务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3.3 发展情境型动机

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和表现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 所以要创造轻松、愉快、自由的学习环境, 减少学生的拘束和焦虑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尊重信任的关系, 与学生平等交流, 这样才能使学生感觉到身在一个放松自由的环境中, 勇于表达自己。从前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主体, 学生则养成只听不想的习惯, 这样不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和学生与老师间的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并适时给予指导,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努力给予经常性的赞美以及鼓励, 给予学生足够的表达机会也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学生有获得老师肯定和赞美的需要, 所以哪怕是学生的一点儿进步, 都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树立学生的目标和信心。不要对无回答问题的同学加以批评和惩罚, 否则会造成课堂的尴尬局面, 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激情, 不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

4 结论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 世界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愈发频繁和深入, 英语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学习动机是影响英语学习不可忽视的一环。重视对英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研究及利用, 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者英语水平, 也有助于提高教学者教学水平。所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应适时激发学习者的融合性动机, 适度利用工具型动机和适当发展情境型动机。

参考文献

[1]Gardner, R.C.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M].London:Edward Arnold, 1985.

[2]Gardner, R.C.&Lambert, W.E.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Rowley, Mass:New-bury House, 1972.

[3]高一虹, 赵嫒, 程英, 周燕.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J].现代外语, 2003 (1) .

[4]裴燕萍.大学英语学习动机调查及启示[J].外语教学, 2007 (22) :220-221.

[5]施宝林.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J].外语教学, 2007 (15) :182.

动机与效果 篇9

一、选择性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选择性, 突出地表现在对学习对象的选择性上, 学生的学习过程, 其实是一连串的选择活动。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并不是随便将什么内容都作为学习的客体来对待, 而总是选择那些最合意的内容作为学习客体;同时, 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接受、加工、整合和改造也都是有选择的, 都要进行过滤、筛选和优化组合;学生选择的正确与否, 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例如学习内容相同, 但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 每一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去学习, 其结果往往是大相径庭。当然,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选择是有条件的, 必须按照学校教育目标的要求, 在教育的现实条件和可能性之中进行选择。

二、自主性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 首先表现在他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 有明确的目标和积极的态度, 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地感知、学习并深入地理解教材, 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并应用于实践当中;其次, 学生还能够把自己看做是教育对象, 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和调控, 充分发挥潜力, 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 积极向老师质疑、请教, 以达到自己所预期的目标。这在学生的自学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学生, 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认识和发展潜能, 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创造条件和机会,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内化和发展, 使他们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三、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在现代社会, 创造已经成为人的最高需要。学生的学习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以简捷、有效的方式继承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而言, 其创造性也不限于首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新见解, 而应该包括以下更多的内涵:在学习上能举一反三, 灵活运用知识;有丰富的想象力, 喜欢出新点子和解难题;爱标新立异和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等等。

综上所述在教育活动中, 学生内部的学习动机是毋庸置疑的, 与此同时, 我们也不能忽视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目前学生外部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榜样作用。

(一) 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

不同的社会条件, 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首先是社会要求通过家庭对学生的学习起影响作用。例如, 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我国的青少年为了适应将来的社会, 从小就学习电脑, 提出了电脑要从娃娃抓起的口号。这些无不反映了社会舆论对学习动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然,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家庭的文化背景, 精神面貌也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长注意教育, 孩子就会对社会上的正确舆论产生积极响应, 对错误的现象进行抵制, 否则就会造成一种矛盾状况, 影响学生努力学习的健康发展。研究发现, 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者, 对子女的教育采取适当辅导策略者, 家庭气氛比较民主者, 有利于孩子的创造性的培养。

(二) 榜样作用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活动是通过教师来实施完成的, 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结构、教育和教学技巧、对学生的态度等,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学生的心目中, 教师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大量的观察、调查研究证明:教师在学生学习动机形成中是一个十分有力的因素。首先, 教师本人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榜样。如果教师本身治学严谨, 学而不厌, 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从事他的专业和教学, 就会对学生留下极深刻的印象。相反, 如果教师对他的工作表现出厌烦和冷淡, 这种情绪也会影响学生。除了教师外, 身边同学中的优秀分子也可设为榜样, 使学生掌握成就动机高的学生的想法、谈话方式和行为的特点。如学习敢于冒险, 不怕失败等等品质, 提高和增强自己的学习动机。通过学习这样的榜样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激发学习的动力。

总之,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由于学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学习活动场所的内部心理动力, 因此任何外界的要求, 外在的力量都必须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 才能成为学习的推动力。在外部学习动机发生作用时, 人的学习活动较多地依赖于责任感、义务感或希望得到奖赏和避免受到惩罚的意念。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 外部学习动机的实质仍然是一种学习的内部动力。故此, 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内部学习动机, 但也不忽视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教师应一方面逐渐使外部学习动机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 另一方面又应利用外部学习动机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内部学习动机处于持续的激起状态。

摘要:我们在教育活动中, 要注重学生内部的学习动机。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个体, 学生的求知欲, 学习兴趣、爱好和学习信念等内部学习动机因素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选择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动机与效果 篇10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第一步, 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主要表现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欲、愿望等。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 利用一定的诱因, 形成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激发学生动机, 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

教师应首先研究如何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向主动转移。学习动机在思想政治课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为政治教师, 在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时, 要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考察与激发。

揭示思想政治课学习的意义,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并不在于满足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现实需要, 而是一种应付日后需要的间接储备。学生学习的这一特点使得不少学生产生了“我为什么要学习”和“学习这门课程有什么作用”的疑问。而且思想政治课在许多人眼里又是一门“枯燥无味”、“教条色彩浓重”、“学了无用”、“变化无常”的课程, 这些更增加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无奈”和“困惑”, 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为考试而学习, 为父母而学习, 为老师而学习, 消极被动地学习, 这样学习效果当然很差了。

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就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揭示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使学生弄懂、弄清、搞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 学习这门课程对自己究竟有什么作用和好处, 对今后的人生有什么帮助和指导。只有使学生觉得学习思想政治课是有意思、有价值的, 他们才会渴望学习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 才会产生对知识占有的欲望, 才会自觉主动地学习。这样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成绩。

二、激发学习动机, 创设高效课堂结构

教师要关心他所教的内容, 让学生明白他们所学的内容很重要, 就能给学生学习动机的生长提供温床, 即使是最平常的话题也会变得有滋有味。教师的这种热心可以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传达给学生, 而我自己更多的是以非语言的方式 (如目光交流、用头手示意、身体转移示意等) 来表达, 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可以加强自己和学生心灵沟通。在课堂上教师应对学生的行为做出积极的反应, 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 把学生当作完整的个体看待会对学生的整个学习态度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激发学习动机, 提出教学的期望

教师的期望的确影响着学生的感知和成就, 相信学生是否能够并且愿意学习是区别教师能否教出进取的好学生的关键。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表现出对学生的正面期望。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发展水平关系十分密切。较高的学习能力可使人们以最经济、最科学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而且有利于形成积极的高水平的学习动机。当然, 积极的学习动机也会使学习能力获得高水平发展。学生只有较高的学习能力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提高学习成绩, 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善于学习的学生才会爱学、乐学、学有所成。如果不讲效率、不管方法, 只是一味地用时间加汗水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 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苦读书和死记硬背, 这不仅浪费了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 扼杀了学生智力潜能的发挥, 也使学生一拿起思想政治课本来就头疼。在教学实践中, 我就发现很多学生的学习动机之所以十分弱化, 跟学习能力低下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学习能力低下, 书就读不懂, 弄不明白, 学习成绩也就不好, 在学习上的挫折感就越强烈, 学习的兴趣也就越差。因此, 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学习动机, 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四、激发学习动机, 给予合理评价

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别人对自己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支持和正面评价, 甚至奖励, 特别是学生, 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很强, 很看重这些荣誉和评价。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做好奖励和对工作的总结, 不能随便了事, 否则很容易伤及学生的内心, 自然会阻碍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表扬和奖励对学生学习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如果使用不当, 也会产生消极作用。

要掌握表扬和奖励的技巧,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表扬和奖励都必须针对的是良性行为。教师不能对什么事情都表扬和奖励, 要分清对和错、该和不该。如果不分青红皂白, 胡乱表扬, 不但起不到促进激发的效果, 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表扬和奖励要真诚, 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所取得成绩的关心。不要表里不一, 虚心假意, 这对学生也是有极大伤害的。表扬和奖励还应该有这样的功能, 即现在学生还没成功, 但如果他付出努力, 就有可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所以教师对正在努力和进步的学生也要时时表扬和奖励。有效地进行表扬和奖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也许大量的表扬和奖励给了不值得的行为, 而需要表扬和奖励的行为却未能得到;有些学生永远都得不到表扬和奖励, 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有些表扬和奖励并不一定是学生所期望和看重的, 也就会影响效果。教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此类事情的发生。

动机与效果 篇11

【关键词】中职学生;学习动机;心理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2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在校教学期间常常听到这样的叹息声——如今的中职生越来越难教了。现在步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纪律差、学习成绩差、无法升人普通高中的学生,小小年纪又不能从家里闲逛,这样,无奈之下他们选择了上中职学校。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他们并不是没有学习的能力,只是在学习方面存在的厌学情绪或倾向,对自己没有任何约束与要求,学习上钻劲不足。作为中职业学校的教师,仅仅有知识和能力,并不能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如果无法调动学生的内因去努力,职业教育的目标很难达到。如何激发學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的积极性,成为中职教育教学首要攻破的重点与难点。

那么什么是学习动机呢?学习动机(learning motivation)作为人类行为的动机之一,是指直接引发、推动个体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一种为满足个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渴望了解、认识世界的心理状态。学习动机越强烈,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学生的潜力越能发挥,因而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对激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动机的有几点感想: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应当重视研究学生的需要,尤其是学生的心理需要,分析学生需要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需要是否得到应有的满足。职业学校要想办法让学生对学校生活有着安全、愉快和满足的感觉。教师要认可、关心和尊重学生,以良好的素养和高超的教学水平来赢得学生的好感。有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对一门专业产生强烈兴趣的首要原因是教师。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一个学生和老师有了隔阂,那么注定他就对该老师任教的课程不感兴趣;教师把学生当作朋友,主动与学生沟通,帮助其解决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得到学生充分的信任,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安全感。加强了师生情感,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学生对其所任教学科就会产生兴趣进而喜爱这门课程。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学习和生活中寻找愉悦感、安全感和尊严感。

2、帮助学生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增进学习动机

大部分学生对进入中职学校学习是十分不情愿、茫然、被动的。调查发现,学生对于自己来学校的根本任务不明确,在校其间也没有一点的压力和忧患意识。而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可以给学生的找到方向的指引,使他在学习、生活中不迷失方向。因而,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显得尤为重要:考虑到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在学习习惯和自我约束方面有较大的欠缺,目标的确立应该是既有长远目标也应该有近期目标,让学生在目标的不断实现中,体验到成就感,从而产生积极的、持久的学习动力。对不同的学生,确定目标的难度与复杂性也应当有所不同。一个共同的原则是,目标对每个学生都有挑战性,但又适合学生各自的能力。同时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设定学习目标应该更多的与本专业相结合,在入学伊始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将来有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建立明确的专业价值观,让学生感觉以后所从事的专业在社会中“有用”,产生专业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设计好自己的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让学生认识到目前的学习和自己将来的工作的联系让学生明白自己走在什么样的道路上,走过的是什么,未来的是什么。了解自己未来的行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在学生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指导和帮助,尤其是不断地鼓励。

3、 根据学生的群体心理特征搞好课程设计、安排课程,维持学习动机

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动手能力相对较强、比较活跃,可是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到职业学校来就读,有的学生本来就不是很情愿的,或者是家长动员的,或者是亲戚或者是学校老师动员的,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他们希望找到新鲜感,找到快乐,找到被认可的体验。可是有些学校教学形式还是一如既往,几乎和普通教育没有什么区别,他感到所承受的痛苦还是和在初中阶段一样,毫无二致。已经在初中教育阶段饱受煎熬,这种痛苦让他们对填鸭式的学科体系教学产生了恐惧感,他们或许感觉继续下去会是和以往一样的结果,从而产生了消极的情绪,所以课堂上睡觉、玩游戏等等现象就出现了,厌学、流失问题也就产生了。

因此,职业学校的课程设计,一定要避免单调的枯燥的理论教学,在教学过程安排中,不应单纯以教师讲、学生听,亦步亦趋地跟随,一招一式地模仿教学,“黑板上种田地,教室里开机器”;而应按职业活动(工作过程)的基础程序(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价),按照工作过程来构建以行动为导向的课题体系,多开发一些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做中教,边做边教;学生做中学,边做边学,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久违了的成功的感觉。如此方能打造出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积极有效的鼓励,强化学习动机

联结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了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在他们看来,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其相应的学习行为。在学习中如能合理地增强正强化,利用负强化,减少惩罚,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改善他们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尊重和被尊重的需要。中职生虽然会自信不足,但是他们却有着异乎寻常的自尊心,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一特点,多关注学生的进步,积极的鼓励(包括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感等。对学生来讲,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初中教育阶段,往往过多的受到了家长、老师的指责,他们很少得到褒奖,老师的褒奖对他们来说是很珍贵的。所以教师的表扬、鼓励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就会给他们以极大的信心,就会促使他们努力学习,努力客服学习中的困难,沿着老师引导的路径不断的前行。

参考文献

[1]朱训明.广州市高职生手机品牌选择影响因素[D].华南师范大学,2007.

[2]周礼春.手机短信对高职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9(04):96-98.

动机与效果 篇12

一、行动控制理论的动机策略研究

20世纪40年代以后, 心理学将研究的重心放在对行为主体意志力的研究上, 认为在个体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意志力成为关键。学者们假设人们会为了追求目标而力求减少对目前状况与期望状态的不一致, 这个过程需要意志力控制下的决心和努力。Corno将行动控制理论进一步运用到学习情境中, 认为学生常常要利用行动控制的力量来帮助他们完成学习目标①。举例来说, 当学生下决心要进行学习教材内容的复习的时候, 课堂中的喧闹声、同学的聊天声或者是课堂外的噪音都可能致使他放弃复习这一目标, 转而追求另一目标, 可能是“参与同学的聊天”等。因此, 为了使得先前所指定的目标得以顺利达成, 行动控制就有其必要性。

行动控制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目标的导向活动, 分别为前决策阶段与后决策阶段。一方面, 前决策阶段涉及“学习意向的建立”, 包含了情感反应、自我效能及价值评估等学习的动机成分, 意向的形成和个人的动机成分有关联性, 而此阶段主要是提供行为一个行动力与方向;另一方面, 后决策阶段为意向的完成, 其包含达成目标的学习策略、保护意向支持学习策略的行动控制策略。

综合学者们的研究, Kuhl在行动控制理论中将动机调整中的“动机”与“意志”分为两种不同的概念, 主张个人在前决策阶段所形成的意向与“学习动机”有关, 一旦进入后决策阶段动机就不再是探讨的焦点, 改为由“意志”取而代之②。只有善用动机控制来调整自己的学习动机才足以保证意向的事件的完成。

当自我调整学习动机成为主流的研究之后, 无论是行为学派、现象学派、社会认知学派还是社会建构学派都提出“如何教导学生自我调整学习动机”的观点。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证实善于进行自我学习动机调整的学生, 不论是在特定的学习领域的学习成绩还是技能的掌握上都倾向于表现更好。

二、动机调整策略影响下的教学实践

自我调整学习策略之所以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 正是由于有许多研究证实了个体的自我调整学习策略能够影响他们在学习上的表现和成就。当个人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积极参与的角色的时候, 并且能够在从认知、动机到行为等层面上能够有效调整策略以达到自我预期的学习目标的时候, 个体将成为一个比较好的自我动机调整学习者, 并且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Mc Cann等人在1999年针对246位大学生的研究, 则通过量表测量的方式发现学生的学习策略使用和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联性, 并特别提到了意志控制的重要性。不过以往的研究多以口头访谈、开放式问卷、量表和观察法等方法来了解学生在学习动机调整策略上的运用情形, 但是多数研究缺乏理论基础的支持, 并且测量的焦点着重于认知策略上。Pintrich综合了各种自我调整学习模式之后, 指出个体自我调整学习策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通过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并且监督、控制与调整自己的认知、动机、行为甚至是情境认知①。换句话说, 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 从动机、认识与行为上积极主动的进行调整, 他们能够有计划地调整自我的想法、情感与行动从而达到个人原先设定的学习目标。因此, 越来越多地研究者发现, 有效的教学介入确实是可以提升教学效果, 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学习效果。

因此, 本研究希望透过期望——价值模型理论来区分动机的不同层面, 并设计一套包含价值、期望、情感的动机调整策略的教学方案, 使得其真正地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 从而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 使得所获得的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三、研究设计及主要发现

本研究选取新闻专业大一、大二和大三3个班级共计15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实验法来考察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调整对“大众传播学”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实验之前先对学生进行动机量表测试以及传播学基础理论测试, 然后在实验的过程中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来考察将动机调整策略融入教学过程中的影响, 试验之后再次进行测试, 对比实验前后学生动机调整策略的变化及其对传播学基础理论掌握的变化。

研究发现学生的动机调整策略共包含九种主要的策略, 分别是内在目标导向策略、兴趣策略、重要性策略、有效性策略、控制信念策略、自我效用策略、情绪调整策略、降低考试焦虑策略以及负面刺激策略。整体而言, 经过教学实验发现学生在动机调整策略上来看, 主要是情绪调整策略以及负面刺激策略的得分比较高, 兴趣策略得分最低。这也就意味着情绪调整策略以及负面刺激策略是学生在进行传播学课堂学习过程中面对学习困难和环境影响时最常采用的用来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方法;相对而言, 学生使用的最少的是兴趣策略, 这与以往的认知有所偏差。

另外, 本研究也发现在期望——价值模式理论中, 价值包含对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有效性和兴趣的认知, 学生通过对学习材料的评估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当学生认为教材本身缺乏吸引力的时候更倾向于调整其学习动机并采用行动控制策略。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 学生倾向于运用重要性策略和有效性策略来提醒自己教材的价值, 而较少利用兴趣策略来激发学习的乐趣。换句话说, 当学生学习的动机降低的时候, 学生会通过提醒自己“学习的重要性”或者是“学好本课程对未来的益处”等来提升学习动机, 而不是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和满足感”。

四、基于学生动机调整策略对新闻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建议

依据研究结果为基础, 结合相关理论与此前的探讨, 本研究提出在新闻专业的课堂教学中, 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该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 将学生的动机调整策略纳入教学设计

近年来, 在社会舆论的影响和就业压力推动下, 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为对实务类的课程感兴趣, 学习积极性更强, 而对于一些基础理论性的课程很多学生采取放弃的姿态, 这也影响了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为了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 兴趣的引发与学习动机的维持成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本研究中, 透过动机调整策略的课堂教学实验, 发现动机调整策略能够有效引发学生对于基础理论学习的动机, 更能增进他们在课程学习上的表现。因此建议教师在进行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 可以考虑将动机调整策略融入教学课程中一并传授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 注重学生个体特性对动机调整策略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的教学实验发现, 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对于其动机调整策略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在接受相同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行动导向者在动机调整策略的运用频率、个人的动机信念和对学习工作的涉入程度、学习效果上都会高于状态导向者。这就提醒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 针对不同的个体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 针对状态导向的学生, 可以善用鼓励的策略引导他们降低对学习的负面情感, 并协助他们从多角度来解读学习本身, 促使其从积极、乐观的方面去看待每一次的挑战, 同时也训练他们在面对困难或者外部干扰的时候, 因时制宜地采用不同的动机调整策略以帮助其坚持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此外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 学习动机自我调整的过程实际上是包含了观察、模仿、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这四个阶段的。对于学生个体而言, 个人学习能力的发展实际上最初是由他人的协助而慢慢产生的, 换句话说, 学生通常是从他人 (老师) 的示范、教导与鼓励中获得技巧与策略, 然后透过自己的观察与分析来认清策略的主要内容, 并且通过自己的练习来进一步地熟悉并获得相关的技能。

由于在学习和观察的阶段, 学生主要是从观察教师的示范入手, 并且分辨和模仿。所以在此阶段, 教师要能够清晰表达所要传达的技能, 同时也要传达有关自我调整的过程, 并且提供指导来帮助学生增强其学习技能。当学生进入自我动机的调整和控制阶段之后, 教师也要注意观察学生如何表现其所学到的技巧和策略, 并跟随学生帮助他们根据特定的情景来调整学习策略, 从而使得其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习的过程和取得学习的效果。

摘要:以往有学者研究发现, 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在面对不同的环境影响之下, 学生的学习动机亦会进行不同的调整。本研究重点通过新闻专业核心课程“大众传播学”的课堂教学实验来考查学生不同的学习动机调整策略对新闻专业课堂教学的影响, 研究发现了学生的九种主要的学习动机调整策略, 其中情绪调整策略以及负面刺激策略是学生在进行传播学课堂学习过程中面对学习困难和环境影响时最常采用的用来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学习动机调整,新闻教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Mc Cann, E.J., Garcia, T.Maintaining motivation and regulating emotion: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cademic volitinal strategies[J].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9 (3) :259-279.

[2]胡渊.试论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S2) :320-321.

【动机与效果】推荐阅读:

动机模式07-21

动机策略10-16

动机教学05-10

运动动机05-15

动机识别05-20

动机激发05-29

动机作用06-10

作文动机07-08

个人动机07-23

留学动机07-27

上一篇:医院无线网络安全建设下一篇:英语教学的备课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