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动机

2024-08-04

创新动机(通用11篇)

创新动机 篇1

一、物理竞赛教学中学生创新动机培养的提出

所谓创新动机指的是直接推动个体从事创造性活动并实现创新目标的内部动力,它使个体明确创新的目标及实现创新目标的意义,并始终获得抵御一切障碍的内部支持力量,从而保证创新全过程的有效实施.[1]在科学创新过程中,强烈的创新动机激发着科学家的科学探究,从而取得举世瞩目的创新成就.创新动机是创新个性品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创新动机是培养比较全面而个性的创新人才十分重要的一个举措.中学物理竞赛教学原本是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重要领域,然而,现行物理竞赛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注重认知领域创新教学,而缺乏非认知领域的创新教学

比较注重从认知领域(创新思维) 实施创新教学,缺乏从非认知领域(创新个性品格,尤其创新动机)实施创新教学,学生创新动机和意志品格没有得到较好培养,从而缺乏强大、持续的科学创新动力.

(二)注重功利性外部创新动机激发,而缺乏内部创新动机培养

往往通过功利性的奖励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例如,通过获奖保送、加分以及高校自主招生资格认定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物理竞赛中的创新动机,而较少通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热情和内在科学价值的追求来培养学生创新动机,从而导致学生的创新动机功利化,缺乏持续强大的创新动机.

(三)注重陈述性创新教学,缺乏体验性创新教学

创新动机培养较多局限于陈述性讲述,缺乏通过体验性创新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机. 例如, 往往通过物理学史的讲述来介绍物理学家的创新动机,通过相关资料报道和由专家开设专题讲座来介绍创新活动,很少通过具体创新解答问题的体验性的创新活动来培养学生内在创新动机.

鉴于现行中学物理竞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充分挖掘和发挥中学物理竞赛的功能,在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应重视从非认知领域来实施创新教学,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动机的培养.

二、中学物理教学中创新动机培养的内容分析

确定中学物理创新动机培养内容为我们实施创新动机培养明确了方向和思路.笔者认为,应根据创新动机的一般性规律,[1]结合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来确定物理创新动机培养的具体内容.

(一)创新的求知欲望

创新的求知欲望指的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时, 表现出来的一种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求知欲望是指学生在运用原有物理知识探究解答物理问题、解释物理现象、实施实验遇到困难时,为了解决问题、解释物理现象、完成实验而产生的探究物理新知识、新方法的动力.

(二)创新的兴趣爱好

创新的兴趣指的是人们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表现出来的快乐、兴奋并具有向往的心情.中学物理教学中创新兴趣是指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探究物理问题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创新情感体验活动. 例如,对物理现象、物理实验的好奇和爱好,对物理知识体系、物理研究方法和解题方法等的浓厚兴趣.

(三)强大的创新热情

创新热情是在充分认识和体验创新活动重要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一种持续、积极主动的情感和态度.中学物理教学中创新热情是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物理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真实地体验到物理创新活动带来积极、持续、快乐的情感体验和态度. 例如,通过物理创新活动获得的成功感、自豪感,体验到物理学理论、研究方法、解题方法等的重要功能. 创新热情是比创新求知欲望和兴趣更持续、更稳定、更积极的一种情感活动.

(四)较高的价值追求和抱负水准

较高的价值追求确定了创新活动的行为和方向,而抱负水准则决定创新行为达到什么程度.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中学物理教学中较高的价值追求和抱负水准具体体现在要求学生在认识到物理学重大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认识价值的基础上,立志从事物理学研究和应用工作,为物理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三、物理竞赛教学中学生创新动机培养策略探索

(一)创设渗透新知识、新方法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物理世界的求知欲望

当学生遇到运用原有知识和方法不能解答的新问题或发生错误时,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因而,物理竞赛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原有认知,创设渗透新知识、新方法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究解答这些新的问题过程中发现原有物理知识和方法的局限性,激发探究新的物理知识和方法的求知欲望,从而实施物理知识和方法的创新.

例1如图1所示,在一个非磁性铁芯上绕上两个完全相同的线圈,其中一个线圈上连接电键S和电源,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零.另一个线圈接有电阻R.开始时电键S断开,现接通电键S.试求:通过电源的电流强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针对学生认知中存在“通过电感线圈中电流强度瞬间不变”(“电惯性”)的认识,在物理竞赛教学中创设包含互感新知识的例1问题.部分学生根据自感和电路理论对接电源的原线圈列出:受“电惯性”思维定式的影响,认为t=0时,I10=0,得出针对上述解答,部分学生认为,根据变压器电压公式得出u2=E. t=0时变压器输出功率为而输入功率P1=EI10=0,违反能量守恒定律.部分学生认为,根据变压器电流规律I1n1=I2n2,t=0时,I10=0,I20= 0,电阻上电功率为零,这与用变压器电压规律得出的结果矛盾.上述矛盾出现后,学生感到很惊讶,迫切想知道矛盾的原因.教师及时抓住这一创新教育契机,启发引导学生指出,矛盾原因是在多个线圈电磁感应情形下,自感电流的“电惯性”结论不能成立,需要探究多个线圈电磁感应情形下(互感)相关通过线圈电流强度的规律.受此启发,学生跃跃欲试,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得到空前激发,为后继知识创新注入较大动力. 最后不仅解决了这个矛盾,而且探究出新的互感规律,实现知识创新.

(二)创设从矛盾到统一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探究物理的兴趣

创新思维始于问题,而问题是一种矛盾.当学生探究解答新的物理问题时,原有认知结构中知识、方法和新的事实以及原有知识和方法间发生矛盾时,迫切想知道矛盾的原因,就会产生一种探究矛盾原因、实施知识和方法创新的动机,伴随着矛盾的消除,知识和方法的创新,实现从矛盾到统一, 有效地培养学生探究物理的兴趣.

例2已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 ω,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若要在地球的赤道上发射一颗质量为m的“近地”卫星,使其在赤道平面内运动,且不考虑所有阻力,则发射此卫星消耗多少能量?

分析:对于例2问题,学生中有如下两种解法.

解法1:以地心为参照系,卫星开始相对地心的速度为v0=ωR,“近地”卫星相对地心的速度为,根据动能定理得发射“近地”卫星消耗能量为:

解法2:以卫星所在6处地面为参照系,开始卫星相对地球表面的速度为零,由于地球表面相对地心的速度为v0=ωR,则近地卫星相对地面的速度为v1′=v1-v0,发射卫星消耗能量为:ΔE=1/2 mv1′2=1/2 m(v1-v0)2.

上述两种解答结果不同,导致矛盾.学生探究矛盾原因的动机得到激发.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明确发射卫星所消耗的能量就是卫星和地球的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之和.在地心参照中,令发射时间为 Δt,卫星和地球间相互作用力为F,地球对卫星所做功为W1=1/2 m(v12-v02),卫星对地球所做功为W2=-Fv0Δt,结合FΔt=mv1-mv0,解得W2=-v0(mv1-mv0). 发射卫星消耗能量为 ΔE=W1+ W2=1 /2m(v1-v0)2.解法2中,由于卫星对地球做功为零,再之地球质量很大,发射时平动加速度很小,是一个近似的惯性参照系,因而对卫星所做功就是消耗的能量,解得结果与解法1相同.两种解法的矛盾得到消除,由矛盾到统一,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兴趣.

(三)在探究中体验科学美,培养学生探究物理的创新热情

积极的情感体验是维持创新热情的不竭源泉. 科学美感是一个重要的高境界的情感体验,能使创新者产生内在和谐的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欣赏和感受科学理论和学说中隐含的科学美 (自洽美、统一美、相似美、对称美、简单美等),使人对科学理论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对所从事的事业产生持续的热情.在物理创新教学中,挖掘隐含科学美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科学美,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探究物理的创新热情.

1.在探究中体验物理理论的自洽美,培养学生的创新热情

例3如图2所示,氢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沿顺时针方向做高速圆周运动,速率为v1.现加一个以原子核为圆心与轨道平面垂直向里的圆形匀强磁场. 假若加了磁场后,电子轨道半径近似不变,不计电子受到的重力,则电子运动速率v2( )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不能确定

分析:部分学生根据但部分学生认为洛伦兹力对电子不做功,电子速率应不变.针对学生上述困惑,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探究.

加磁场过程中在电子轨道上产生感生电场强度满足:E2πr=πr2B/Δt ,电子速率增量满足:EeΔt=mv2-mv1,解得v2=v1+eBr /2m.这一结果虽然得出v2>v1,但又与不同.学生进一步探究:由于微扰轨道半径近似不变,导致速度增量,因而原有解法中两种解答自洽.学生从感生电场理论和牛顿运动、洛伦兹力理论得到的解答结果是一致的,从而感受到物理理论和方法的自洽性,体验到科学理论和方法的自洽美,创新热情得到空前激发.

2.在探究中体验物理理论统一美,培养学生的创新热情

例4如图3所示,两块无限大的接地导体平面相距为L,在两板之间距离A板为d处放置一带+q电量的点电荷.试求:每块板上的感应电荷.

分析:直接运用平面镜像电荷法解答这个问题需要构建无数个镜像电荷,求解比较复杂和困难. 物理竞赛参考文献[2]上常构建平面电容模型运用电容器知识求解这个问题.然而,在物理竞赛教学中部分学生通过构建一般化电荷模型来创新求解这个问题.

考虑到平面电荷是球面电荷的特殊模型,现构建一般化双球面模型:如图4所示,左侧的导体平面的一般化电荷模型为内球接地导体球面,半径为R (R垌d),右侧的导体平面的一般化电荷模型为包裹内球的接地球壳,且表面与内球面距离为L,而点电荷被夹在中间.设外侧感应电荷总量为Q1,内侧感应电荷总量为Q2,由外球面接地可得:Q2+Q1+Q=0.由于内球接地,因此在球心处的电势为零.即有:由上二式可解得当d=R,L=R时,双球面接地电荷模型近似为双平面接地电荷模型,解得:这一结果与参考文献[2]的解答相同.

通过构建平面接地电荷模型的一般化电荷模型(双球面接地电荷模型),运用接地球面电势规律,创新地解答这个疑难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而且使学生在创新解答过程中体验到物理模型、物理理论的特殊和一般的统一美,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创新热情.

3.在探究中体验物理模型相似美,培养学生的创新热情

例5老鼠离洞后在水平面上沿着直线运动, 它运动的速度与到洞中心的距离成反比,当老鼠运动到离洞中心距离为a的A点时速度为v0. 试求: 老鼠从A点运动到离洞中心距离为b的B点过程中所需时间.

分析:例5问题常规方法是运用图像累加方法. 部分学生进行如下创新解答:老鼠速率与离洞距离x的关系为v=v0a/x ,构建如图5所示物理模型(恒定功率为p0的变力作用于轻质弹簧上A点),A点速率为v= p0/kx(弹簧形变量,k为弹簧劲度系数).老鼠速kx率与弹簧A点速率的数学模型相似,根据功能关系从而解得由a到b过程中运动时间

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相似的熟悉物理模型,运用类比方法解答例5问题,不仅简化解题过程, 而且使学生体验到不同物理情形中所属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内在的相似美,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热情.

(四)在探究解答问题中感受物理学的重大价值,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价值追求

在物理竞赛教学中,创设一些以自然、生产、科研、军事等为背景,包含重要科学研究方法、物理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的实践型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创新解答物理问题来认识到物理学的重大应用价值,认识到物理思维方法在解决疑难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价值追求和持续的创新动机.

创新动机 篇2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企业精神的核心是创新与发展,发展的核心是不断创造符合市场需求的有用价值

山东拜尔建材有限公司是在不断地创新中成长起来的企业。面对生产、销售、管理等企业面临的各种情况时时按规律提出创新的想法。生产方面拜尔公司在原材料方面提出了用脱硫石膏替代天然石膏的目标。经过公司生产部门的从模仿到创新的思路,一点点的攻破难关。建立起自己的脱硫石膏生产石膏板的方法。从而降低了成本,符合了现在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政策。低碳生活,从使用拜尔定位点石膏板开始

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家和市场都认可这样的说法:那些不能创新的经营者,终将摆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企业通过创新经营,在市场的某些领域或层次能捷足先登,就能与企业对手拉开差距,这是确定企业优势的最重要的手段。如前所述,对于企业本身来说,只要企业没有做过的、为了达到发展的目的去设计以及策划并付诸实施的事情都属于企业创新。

山东拜尔建材提出了建立拜尔建材专卖店的营销思路。专卖店在其它产品领域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营销方法,但在建材类还没有。销售关键在于渠道的建立维护,专卖店这种形式可以更好更直接的管理建立销售渠道。拜尔建材专卖店不仅提升了公司对销售的掌控,还提升产品的价值,在专卖店能提供优质的建材,还能享受周到的服务。使客户买的放心、用的安心、切实感受到拜尔建材专卖店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

在企业界有一句话非常有名那就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在拜尔建材提出了管理等工作要创造性模仿的工作方法。企业管理创新决策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要,其重要性越来越接近企业的战略创新。企业的组织结构的创新,尽管并没有与企业的命运直接相关,但是组织的扩大对企业的生存影响程度已经很高;又如企业形象和文化创新是企业的精神状态、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的表现,而这是企业的生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物理竞赛教学中创新动机的培养 篇3

所谓创新动机指的是直接推动个体从事创造性活动并实现创新目标的内部动力,它使个体明确创新的目标及实现创新目标的意义,并始终获得抵御一切障碍的内部支持力量,从而保证创新全过程的有效实施.[1]在科学创新过程中,强烈的创新动机激发着科学家的科学探究,从而取得举世瞩目的创新成就.创新动机是创新个性品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创新动机是培养比较全面而个性的创新人才十分重要的一个举措.中学物理竞赛教学原本是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重要领域,然而,现行物理竞赛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注重认知领域创新教学,而缺乏非认知领域的创新教学

比较注重从认知领域(创新思维)实施创新教学,缺乏从非认知领域(创新个性品格,尤其创新动机)实施创新教学,学生创新动机和意志品格没有得到较好培养,从而缺乏强大、持续的科学创新动力.

(二)注重功利性外部创新动机激发,而缺乏内部创新动机培养

往往通过功利性的奖励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例如,通过获奖保送、加分以及高校自主招生资格认定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物理竞赛中的创新动机,而较少通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热情和内在科学价值的追求来培养学生创新动机,从而导致学生的创新动机功利化,缺乏持续强大的创新动机.

(三)注重陈述性创新教学,缺乏体验性创新教学

创新动机培养较多局限于陈述性讲述,缺乏通过体验性创新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机.例如,往往通过物理学史的讲述来介绍物理学家的创新动机,通过相关资料报道和由专家开设专题讲座来介绍创新活动,很少通过具体创新解答问题的体验性的创新活动来培养学生内在创新动机.

鉴于现行中学物理竞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充分挖掘和发挥中学物理竞赛的功能,在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应重视从非认知领域来实施创新教学,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动机的培养.

二、中学物理教学中创新动机培养的内容分析

确定中学物理创新动机培养内容为我们实施创新动机培养明确了方向和思路.笔者认为,应根据创新动机的一般性规律,[1]结合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来确定物理创新动机培养的具体内容.

(一)创新的求知欲望

创新的求知欲望指的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求知欲望是指学生在运用原有物理知识探究解答物理问题、解释物理现象、实施实验遇到困难时,为了解决问题、解释物理现象、完成实验而产生的探究物理新知识、新方法的动力.

(二)创新的兴趣爱好

创新的兴趣指的是人们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表现出来的快乐、兴奋并具有向往的心情.中学物理教学中创新兴趣是指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探究物理问题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创新情感体验活动.例如,对物理现象、物理实验的好奇和爱好,对物理知识体系、物理研究方法和解题方法等的浓厚兴趣.

(三)强大的创新热情

创新热情是在充分认识和体验创新活动重要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一种持续、积极主动的情感和态度.中学物理教学中创新热情是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物理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真实地体验到物理创新活动带来积极、持续、快乐的情感体验和态度.例如,通过物理创新活动获得的成功感、自豪感,体验到物理学理论、研究方法、解题方法等的重要功能.创新热情是比创新求知欲望和兴趣更持续、更稳定、更积极的一种情感活动.

(四)较高的价值追求和抱负水准

较高的价值追求确定了创新活动的行为和方向,而抱负水准则决定创新行为达到什么程度.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中学物理教学中较高的价值追求和抱负水准具体体现在要求学生在认识到物理学重大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认识价值的基础上,立志从事物理学研究和应用工作,为物理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三、物理竞赛教学中学生创新动机培养策略探索

(一)创设渗透新知识、新方法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物理世界的求知欲望

当学生遇到运用原有知识和方法不能解答的新问题或发生错误时,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因而,物理竞赛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原有认知,创设渗透新知识、新方法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究解答这些新的问题过程中发现原有物理知识和方法的局限性,激发探究新的物理知识和方法的求知欲望,从而实施物理知识和方法的创新.

例1 如图1所示,在一个非磁性铁芯上绕上两个完全相同的线圈,其中一个线圈上连接电键S和电源,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零.另一个线圈接有电阻R.开始时电键S断开,现接通电键S.试求:通过电源的电流强度与时间的关系.

创新行政推动机插再上台阶 篇4

水稻机插列入政府考核目标

2 0 0 8年, 新会区进一步强化各行政区域领导和农业、农机各级部门对水稻机插工作的责任。年初的区农业工作会议中规定, 2 0 0 8年开始, 区政府把水稻机插工作列入政府考核目标, 对各镇推动水稻机插工作进行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以此增强各乡、镇、村行政区领导对水稻机插推广的重视。考虑到各区域的发展水平不一, 区政府在考核量化指标上规定每个镇考核目标为机插率达到1%。而实际上, 2 0 0 8年早造完成后, 整个区的平均机插率已达到3%。考核实施以来, 各行政区领导责任心更强, 推广工作也开展得更顺利。据相关负责人介绍, 区政府会根据每年的水稻机插平均数再定下一年的考核目标, 根据目前平均数的上升趋势, 预计2 0 0 9年这个考核目标会翻一番。

同时, 为推进水稻育插秧工作, 该区成立了以区农业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股室专家组成的领导小组, 由区农机推广站和各镇农办负责组织实施。并明确了到2 0 1 0年水稻机插率达到1 5%以上的目标。同时, 建立区、镇、村、户四级联动机制, 从宣传发动、培训教育、定点定种、育秧办田、机力高度和栽后管理等全程分工合作, 各施其职, 营造积极和谐的氛围。

继续探索整村机插服务模式

为培育机插秧社会化服务市场, 区政府、农业和农机部门于2 0 0 7年底开始尝试推进整村机插服务模式, 2 0 0 8年进一步积极探索并改进模式, 取得良好效果。至2 0 0 8年初已成功培育4户服务大户和发展了3个村组, 包括大泽镇潮透村、崖门镇京背村、双水镇龙脊村分别与水稻插秧机生产厂商广州科新公司合作共建机插示范村活动。

开展整村机插服务是基于目前土地由千家万户分散经营, 存在有形和无形的田埂障碍, 使有预设条件的机插社会化服务难以开展。为达成规模组织与规模服务的对接, 区政府改变以往纯公益示范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的做法, 而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 引导村组组织与服务的对接, 即用财政资金雇请农机服务户承担整村机插任务, 进行机插示范, 这样做既可引导整村开展机插, 又培养了机插服务户, 实现双赢。并且, 区农业部门探讨研究了种植公司规模化、农机合作组织、村企共建示范等推进模式, 并制定了相关的扶持鼓励政策:愿意与区农机推广站合作开展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服务, 且自购乘座式插秧机1台以上、有2 0 0亩以上服务面积的农机服务户, 区农业局可借1台插秧机给该农户使用;愿意开展创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村组, 并且本村组单造开展2 0 0亩以上机插、有团结公信务实的班子、购买乘座式机的, 区农业局可借1台插秧机给该村 (组) 使用。

为有序开展整村推进机插, 区、镇、村、户统一认识, 联动配合, 由抓农业的行政区领导亲自统筹, 相关农业、农机部门紧密配合、具体落实。实行“六统一”:即统一思想、统一技术、统一办田、统一育秧、统一插植、统一管理。做到技术规范、标准统一、组织有序。并做好对机手和村民的技术培训, 指派专门的农艺人员和农机推广站的农机人员全程跟进村组机插的技术和组织工作, 协助解决服务过程的难题, 效果良好, 群众满意。

2 0 0 8年早造, 大泽潮透村和崖门镇京背村, 实行“六统一”组织, 秧苗质量好, 插植效果好, 而没实行“六统一”组织的一些村组, 秧苗质量差, 插植效果差。

近期, 该区正继续改进模式, 加大推广, 促进整村机插服务集聚发展。重点抓好每户的指导和跟进, 引导其向散户服务, 以1户带多户、1点带多点耕户购机, 从自耕到服务、从小到大, 自发形成了机插示范村方式, 以示范村带动其他村的水稻机插, 逐步做大做强。

早造发放秧盘已近前两年总量

互联网发动机:核心技术创新 篇5

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立即成为全网刷屏的关注热点。纵览习总书记讲话和与会代表的发言,确立主流、开放心态和创新动员,是主要的议题涵盖。

所谓“确立主流”。首先是确立我国网信事业发展的主流要求和趋势,“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要适应这个大趋势”;其次是确立主流目标,“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国家和人民”;再次是确立互联网在政治生活与民意表达中的主流地位,习总书记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让互联网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第四是确立互联网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主流地位,尤其是成为新常态下的新动力,“利用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推动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挥积极作用”;第五是确立主流的互联网文化与价值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所谓“开放心态”。首先是技术创新上的开放,“新技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只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我们都不拒绝”;其次是产业与市场的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能关上,也不会关上。外国互联网企业,只要遵守我国法律法规,我们都欢迎”;再者就是人才机制的开放,“要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只要是优秀人才,都可以为我所用。”

所谓“创新动员”,直指网络核心技术的突破。按照习总书记的讲话表述,“抓住基础技术、通用技术、非对称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把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向核心技术研发,集合精锐力量,做出战略性安排。”

这说到了互联网与信息安全事业发展的根子上。互联网是一场革命,但根本的发动机只有一个,就是核心技术创新。而恰恰这一点,是中国互聯网的集体软肋。

核心技术的积累绝非一蹴而就,其根源是基础研究,这一点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说的也很明白。但基础研究的突破,是不是依然采取“全社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老思路?不宜一概而论。

基础研究的突破有内外两种模式,但主体都是企业,而不是政府。内生型的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突破,如华为,坚持数十年如一日的研发投入,形成坚固的专利壁垒和强大的市场协同,在通信与网络领域终于建构起端到端的技术前瞻判断与创新力。外生型的突破,如阿尔法狗,核心技术创新源于DeepMind,一个典型的前沿技术创新团队,谷歌于2014年1月斥资4亿美元收购,成为今天在人工智能领域独步天下的利器——立志创新的企业,可以学华为,也可以学谷歌。如果资本不够充足,就扎扎实实地沿着华为路线走下去;如果兼具创新能力与资本能量,则可以通过收购进行快速吸收。

这里,政府扮演的角色其实很关键,只要不越位和缺位。在太空探索、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仰望星空”的大工程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基础理论、工程方法、材料科学的创新养分,为企业和产业转化赋能。在体制改革、法制完善、市场开放等领域,政府应该展现出更多自信,为真正的创新企业提供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同时,对“伪创新”的滥竽充数者,依法卡住他们投机取巧的行骗本能。

创新动机 篇6

1. 利用模块式教学, 构建发动机构造的整体框架

模块式教学是以一个教学模块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 教学中必须从模块这个整体出发, 统筹安排制定教学方案的教学方法。即在一个相对规定的课时内, 对主题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学习。以汽油发动机为例, 发动机构造可分为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启动系共七个教学模块。利用模块教学, 可以使学生简单明确地掌握系统的整体知识。以整体知识为主线, 依次去了解该系统各组成部件的结构功用及其维修和维护, 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探索和学习, 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

2. 将课堂搬进实验室, 理论结合实际, 实行一体化教学

如果将课堂还是局限在教室里, 对汽车零部件结构及其连接关系的认识就没有感性认识, 非常地抽象, 结果就是学生听不懂, 老师也讲不下去, 造成学生不喜欢听课、睡觉现象严重的后果。把课堂搬进实验室, 并辅以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利用幻灯片与课件使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地理解理论知识, 比如在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时, 利用课件和动画就能使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到发动机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机械能的过程, 使抽象的理论教学变得形象、直接、易懂。理论上理解后, 再对照实物进行讲解,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提高教师的素质, 整合改进教材内容, 探索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

现在的中职学生都不喜欢看书, 不喜欢理论学习, 理解及总结能力差。而对学汽车的学生来讲, 掌握必要的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理论指导实践, 没有理论基础, 维修只能是无从下手。因此就要求教师充分吸收和消化教材内容, 并且进行有效的总结和整合教材知识, 与学生将来的工作实践相结合, 把最先进和最需要的内容教给学生。比如我在讲解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系时, 涉及进气系统、燃料供给系以及排气系统时, 那么就要把电控发动机传感器的内容补充进来, 介绍空气流量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氧传感器及喷油器的控制、冷启动喷油器作用等。这就要求教师将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及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内容进行整合, 使学生更好、更清晰地掌握现代发动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进行有效的学习。

4. 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学生掌握了发动机构造的系统理论并且能够熟练地掌握拆装技术后, 就需要将知识转化成生产力, 即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而任务驱动法就是一种适合汽车专业课教学的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使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发动机维修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 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 从而得到一个清晰的思路、方法、技能。任务驱动法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的任务驱动下, 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在自主学习和协作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活动, 学生利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学到知识、提高技能, 而且能增加动手实践能力, 培养探索创新精神。这时, 教师是学习任务的设计者, 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而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 把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个任务中, 使学生通过对所提任务进行分析、讨论, 明确问题所设计的知识, 再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 学校和企业合作, 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创新动机 篇7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学习动机,培养,激发

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力量。培养造就一大批各领域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不仅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也是我国高校从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向提高教育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要求。近年来, 我国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正如火如荼地开展。高校通过自主招生或二次遴选的方式, 选拔一批尖子生进行特殊化培养, 希望这批学生将来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 期望这批学生中涌现出能够影响世界的大师级人物。

这批尖子生能否按照外界的期望那样成长为将来的拔尖创新人才, 特殊化的培养模式固然重要, 但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对培养效果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学习者本人。研究学习动机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以及如何培养和激发尖子生良好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拔尖创新人才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一) 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 他指出:“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何为拔尖创新人才?郝克明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 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有创新精神和能力, 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1]。它的内涵包括三个关键词:出类拔萃、创新、突出贡献, 即在某一领域, 特别是在高精尖科学技术和复杂管理领域, 具有出类拔萃的技术或管理能力, 具有突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突出贡献, 能够引领社会进步的人。

拔尖创新人才除了具有一般人才的基本特征, 在身心素质、知识结构、创新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还具有显著的特征。第一, 他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对学术研究充满热爱, 具有积极进取的钻研精神和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决心, 能够隐忍学术探索中的无穷艰难, 甚至能够安于清贫寡欲的平淡生活。第二, 他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宽广的知识结构。任何创新都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之上的, 牛顿说他的成功源于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除了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 还具有国际化的视野, 能够把握学科前沿。第三, 他具有强烈的科学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只有对已有的权威理论、成熟的技术、传统的观念持怀疑和批判态度, 结合已有的理论基础勇于探索, 才能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 提出创造性的观点, 创造出新的理论和技术。马克思主义正是在批判性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第四, 他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任何创新性研究工作都离不开与他人的交流和团队的合作, 拔尖人才作为某一领域的领军人物, 必须要能够组织协调好团队成员的分工与协作, 使团队具有最佳的状态, 产生最大的效率。

(二)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简单地说,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就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从时态上来讲, 拔尖创新人才是将来时, 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现在时。培养的目的是使现在接受教育的学生逐步具有拔尖创新人才应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将来能够成为国家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所具有特质的形成过程是极其复杂的, 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包括自身禀赋、社会环境、家庭氛围、学校教育等。学校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 大学阶段是学生由学校培养走向社会实践的转折点, 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思维能力等因素来看, 这一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 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的关键时期。目前, 高校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可谓多种多样, 但万变不离其宗, 归根结底是应该培养这些学生将来能够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所要具有的特征。然而, 教育者的良好愿望只有在被教育者也具有同样的愿望时才能实现, 教育者所采取的培养措施只有在被教育者积极配合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学习动机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 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作用

学习动机是动机原理在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它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 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 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动因, 但它也可能因为消极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学习需要减弱, 直至最终终止学习行为。学习动机的实质是学习需要, 这种需要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学习动机在非智力因素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学习活动的开展、持续和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

(二) 学习动机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北京大学的五四讲话中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 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 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德才兼备是人才的基本要求,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拔尖创新人才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 给学生树立起为国家强盛、社会进步、个人成才而学习的学习动机, 正是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有效途径。

(三) 学习动机是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

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就意味着要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 意味着在成长的道路上要遇到比常人更多的艰难险阻。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学生要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 必须要面对各种困难挫折, 必须要对所追求的目标有坚定的信念、百折不挠的精神, 并为此不懈努力, 如果在困难面前退缩, 不能够坚持下去, 他所确定的目标理想就是空想。消极的学习动机会让他在特殊的培养环境下感觉难受, 对繁重的学业负担感觉厌烦, 遇到困难挫折就会半途而废。而良好的学习动机能够时刻激励着他战胜困难挫折, 为目标理想努力奋斗, 并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钱伟长考入清华大学时, 数理化加外语只考了25分, 而文史却是满分, 但在建设强大国防学习动机的驱使下, 他以惊人的毅力改学了物理, 并真正地学了进去, 成为我国的力学之父。

(四) 学习动机是创新素质养成的内部条件

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要素。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 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 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创新思维是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 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 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不断提供有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2]。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充满了兴趣, 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 就会对所研究的问题和现象产生好奇心和想象力。好奇心和想象力能够产生创造性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 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3]教育实践和教育心理学实验都表明, 学习动机推动着学习活动,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学习兴趣而产生的这种好奇心和想象力会固化在学生的思想里, 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养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有效途径

通过选拔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的学生不同于普通的学生, 他们在中学的成绩都是佼佼者, 或者在某一方面有特殊的才能获得过奖励, 他们基础知识扎实, 思维活跃。但大学的学习生活与中学存在很大的区别, 大学的自主时间更多, 学习氛围、学习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 对于这些尖子班的学生, 学校也必须重视他们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使学生把社会和教育对他的客观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的过程,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把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针对实验班学生的特殊情况, 他们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加强价值观教育, 培养学生远景性学习动机

大学生的价值观状况与其学习动机存在高水平的显著正相关性, 良好的学习动机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基础, 同时价值观教育又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通过价值观教育干涉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不但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更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突出的意义[4]。对于刚进入大学, 产生“动力真空带”或“理想间歇期”状况的学生, 要尽快帮助他们形成新的学习需要, 产生新的高尚的远景性学习动机。而高尚的远景性学习动机的产生, 要靠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 正确的价值观会使大学生产生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并进而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 推动其学习行为朝着预定的崇高目标奋进。而缺乏正确的价值观, 中学生进入大学后就会失去继续前进的动机和目标。因此, 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增进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社会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 使其能继续保持学习热情, 能够站在民族、社会、时代的高度, 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认识自己的学习意义, 为其学习活动找到新的动力。

(二)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深层性学习动机

大学生正处于最富朝气、最富情感的时期, 他们很容易对自己所感知的、有兴趣的对象付诸全部的情感。因此, “上好第一堂课”非常重要, 在很多高校开设的“新生研讨课”、“学科前沿课”、“大师讲座”等对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习兴趣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学生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时常常由于新奇而有较强的求知欲, 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 难度逐渐加大, 特别是拔尖人才实验班的课程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难度, 这时候, 他们的好奇心就会逐渐丧失, 学习兴趣会逐渐减弱。

使学生能够保持学习兴趣的方法有以下四种:一是教师要以自己对所讲授课程的饱满热情来感染学生。古人云:“以身教者从, 以言教者讼”, 教师自己首先要热爱所教授的课程, 并将对课程的热情用尽可能活跃的情绪和行动表现出来以激发和感染学生, 唤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产生学习的欲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鼓舞、唤醒与激励。”二是开展研究性教学, 加强师生互动,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要与学生展开问答、讨论等形式的交流,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及时响应, 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课后可以通过传统的见面答疑, 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等新兴方式, 与学生一对一地交流,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通过各种竞赛实践活动,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会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如果他们亲自在实践中感到知识与技能的欠缺, 会引起新的更强烈的学习需要。四是增加知识的积累和拓展, 除了专业知识, 人文艺术知识也必不可少。只有在某一领域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水平时, 才能产生对这一领域的兴趣。教师应选择难易适度的教材, 在教学中有计划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从基础到最新, 由国内到国外, 尽可能地将知识体系扩大, 充实内容。同时指导学生课外查阅资料, 拓宽知识面, 不断获得新的知识, 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感到学有所得, 享受学习的乐趣。

(三) 建立短期学习目标, 适时鼓励, 激发学生近景性学习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确立短期合理的学习目标, 这个目标可以是一个概念的理解或者一个问题的解决, 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完成来达到中目标、大目标的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 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 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 缺乏这种力量, 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许多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无所适从的原因, 跟他们对自己一个阶段的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有显著关系。确立目标可以为学生提供一条实际行动的方向, 能清晰地看到行动的轨迹, 从而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动。确立目标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预期, 并通过实现目标的过程, 获得积极经验, 增强自我效能感。学生自己确立了目标, 就会以一种负责的态度来把握自己努力的方向, 去努力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 并从中领悟到他们有能力去决定做什么或完成什么, 从而为自己的学习提供强大的动力。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学生承受来自社会、高校和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很大, 课业负担很重, 在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的艰难险阻, 能不能迎难而上坚持下去, 是能不能成才的关键。因此, 高校要注重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加强挫折教育, 适时鼓励, 积极引导他们化压力为动力。“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 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高校要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 多方面地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对于学生某一方面的成功和进步, 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 使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强化学习动机, 增强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郝克明.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 2003 (11) :7.

[2]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5381/5375888.htm.

[3][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7:284.

创新动机 篇8

一、激发动机

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技能,是指教师用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始终保持学习的活跃状态的各种教学行为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意义在于:唤起内在需求,明确学习目的;激励主动参与,开发学习潜能;增强学习信心,促进人格发展;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

一系列的研究指出,一个完整的动机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即动机的内在需求、外在诱因和自我中介调节作用。对于如何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设计专家们曾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如凯勒提出的“ARCS动机模式”就包含了“激发和维护学生注意力、突出针对性、建立自信心、创设满意度”四个因素。沃特科沃斯基的“TC动机设计模式”则把主要动机因素置于连续的数学过程中加以考虑,他提出:在教学中,开始阶段相应的动机因素是态度需要,教学的展开阶段相应因素是刺激情感,教学结束阶段动机的相应因素是能力强化。斯皮策的动机情境规则强调,“有效学习的发生取决于以往的学习体验及现有学习情境提供的诱因”,因此,“应创设一个富有激励性的学习环境”。

激发动机的主要方式有:1. 设置刺激情境。即利用新异的、惊奇的、不合理的、不确定的事情来激发和维护学生的注意,然后引发探究,利用变化力,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维护学生的兴趣;2. 运用目标激励。即认识学习的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并且设计出一步步逼近目标的合理而又可行的目标序列,让学生在一个个“小的成功”的鼓舞下,在学习结果的“诱惑”下,始终保持适当的学习预期和激情;3. 激起内发需要。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谈到诱发那些学业不良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对学习有兴趣和要求时,建议教师采用能激发学生认识兴趣的心理效应的方法,如内容、形式和方法的“新颖效应”,不同看法的“冲突效应”,出乎意料的“惊奇效应”,等等。4. 发挥成功效应。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给予学习者取得成功的快乐”,看作“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他告诉教育者:“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5. 引导学生参与。这是新课程的要求。学生参与主要包括了三个基本方面:行为投入、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

二、导入新课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有酝酿情绪、集中学习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精心设计的导入,能触动学生心弦;立意激趣,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求知渴望,情绪高涨、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导入除了具有引起认识兴趣和学习动机的作用外,其意义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关注,传达教学的意图;二是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作好学习的准备。导入新课的方式有采用“始前教学策略”等。

教师在教学的开始阶段所运用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对整个教学的组织起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国外将这些方法和措施叫做:“始前教学策略”。

(一)始前测验

主要是检查学生对新的学习已经知道什么和知道得怎么样,包括与新的学习有直接联系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它可以用书面问答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口头问题、谈话和实际操作活动来实现。其作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可以了解学生的状态,教师由此决定教什么、教多少和怎样教;二是怎请学生对新的学习情境的敏感性,促使他们对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联系程度进行自我评价,从而帮助他们在新的学习中积极促进新旧知识的相互转化。

(二)陈述目标

在教学开始时明确而具体地向学生陈述行为目标,能激发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期待,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定式。大量研究表明,行为目标确实能对学习产生积极作用。当然,在具体操作时还应考虑教学方法的特点、学习任务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

(三)呈示概要

在教学开始时向学生呈现新学习资料的概要(内容提要),可以帮助学生事先熟悉或了解学习材料的关键内容,如关键的概念、原理和学习材料的一般结构,特别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向。有研究材料表明,通过图示、图表、地图等形式在正式材料呈现之前把新任务的概要呈现给学生,能促进和保持学习。

(四)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稳定地接收和保持正式学习材料中更详细和分化的内容,在学生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设一道观念上的桥梁,为他们获取大量有意义言语信息提供观念上的“施工架”。

教师上好一堂课,需要多方面的素质。教师要在正确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遵循教学活动的规律,把握教学内容的特点,有效地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教师要善于对复杂多变的课堂情境和开放灵动的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调控,要运用恰当的教学行为方式和教学艺术去促进学生最佳发展。课堂教学技能素质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素养。

摘要:课堂教学活动是按照一定的步骤与环节逐步推进的。我们可以根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同行为的功能特点,将教师调控课堂教学活动的技能分为“激发动机的技能”“导入新课的技能”“反馈调节的技能”和“授课结束技能”。教学实践中它们是相互连贯、一气呵成的。

创新动机 篇9

据悉,目前该标准已经进入草案最后审定阶段。标准具体分为五项标准,分别涉及汽油、柴油、轻型汽油车、重型整车、重型发动机。欧盟对汽车安全、环保也不断地提出更苛刻的条件。这些新的措施,无疑为汽车发动机的改进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更加环保节能

“环保、节能、高效”,是发动机永恒的使命。近年来,国内外汽车企业在这方面普遍投入了大量资金,使得发动机环保与节能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地提高。

马自达最近推出了创驰蓝天发动机新技术(英文名称:SKYACTIV Technology),该技术使发动机更加环保节能。创驰蓝天是马自达新一代的发动机,代号为P E-V P R的2.0L直列四缸自然吸气缸内直喷发动机。动力参数虽然不是很突出,但在低转速工况区(1500rpm左右)的燃油消耗率比起同类型的2.0L直喷自然吸气发动机或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都要有明显优势。应对当下城市中拥堵的交通状况,确实是一种经济的选择。

马自达的创驰蓝天发动机新技术,实际是一项混合了发动机、变速器、车身结构、底盘优化在内的整合式造车技术。马自达公司认为,现阶段的发动机将汽油转换为动能的效率约有30%,余下的约70%的动力会白白损失掉。如果将这70%的动力进一步优化,使其转换为有效动能,会产生更出色的表现。这70%的消耗主要为以下几点——泵损耗、机械阻力、冷却损失、不充分燃烧。创驰蓝天技术正是从这几方面进行优化,让发动机的效率达到最佳。

马自达的创驰蓝天SKYACTIV-G 2.0L发动机采用缸内直喷、高压缩比(13:1)、双独立连续可变气门正时等新技术,力求实现理想燃烧的高效能输出。与传统车型相比,能耗降低15%,转矩提高15%。

在发动机参数中,压缩比的大小与发动机的性能有直接关系,压缩比越大,发动机越容易获取更强劲的动力。“13:1”——这一参数反映了气体在气缸内的压缩程度。简单来说,就是气体在压缩前的体积与被压缩后的体积之比,也可说是气缸的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例。在一般情况下,汽油发动机的压缩比在“10:1”左右。以采用创驰蓝天技术的马自达CX-5车型为例,该车型从0加速到100km/h,用时为10.6s,而综合油耗仅为每百千米7.84L,兼顾了动力性和经济性。更为惊人的是其制动性能,从时速100km/h刹车至静止(时速为0)仅需35.97m,堪比运动型轿车,并且CX-5还具有硬朗扎实的操控感,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创驰蓝天技术的运用。

马自达创驰蓝天SKYACTIV-G2.5L发动机的排气歧管,采用“4-2-1”的结构,这与赛车发动机的排气结构类似,相比于传统的排气歧管结构,它可以减少不同气缸之间的排气干涉,从而让每个气缸能更为充分地完成各自的排气过程,尽可能地减少气缸内的残留废气,以此来让气缸吸入更多的空气,这不仅能有效地控制气缸内的工作温度,而且在燃油直喷系统的帮助下,还能进一步提高燃油效率。

马自达的创驰蓝天使用了独创的6孔高压缸内直喷技术可实现燃料的充分精细混合,搭配全新“4-2-1”发动机排气系统、独特的凹顶活塞和长冲程化设计,可实现更高的燃烧效能,辅以Dual S-VT双可变气门正时控制系统和电子控制节气门,以及燃烧状态发动机电脑实时控制系统,完美逼近“理想燃烧”境界。

提高压缩比,重新设计排气布局后,改善气缸内的燃烧环境也是创驰蓝天发动机的技术特征之一。具体措施是加强空气流动、提高喷射压力、通过多孔喷油器改善喷雾特性等,从而生成大幅改善的质地均匀、流动性强的混合气,同时采用设有凹槽的活塞,使燃烧初期的火焰接触活塞,进一步防止了爆震的产生。

马自达创驰蓝天发动机技术的缺点是,压缩比增高致使压缩压力、最高燃烧压力都升高,从而使内燃机机械效率下降。

近日,博世马勒开发了新一代的可变截面涡轮增压系统。随着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及油耗标准的实施,通过减小发动机排量并采用废气涡轮增压技术来实现发动机小型化,是未来内燃机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博世马勒可变截面涡轮增压系统利用发动机的高温排气驱动涡轮高速转动,让更多新鲜空气进入气缸,从而使燃油得以充分燃烧。在欧洲驾驶循环中,该技术可进一步有效降低油耗2%~3%。通过对于涡轮增压器、废气再循环以及电控单元的精心调教,车辆可在实际驾驶中大幅度降低CO2的排放。此外,专门设计的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可以在发动机运行速度低、废气流量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发动机转矩,提升动力输出和驾乘乐趣。

博世马勒开发的新一代可变截面涡轮增压系统,在将来会被更广泛地应用于汽油发动机。新一代的涡轮增压系统可承受高达900℃的持续高温而保持不变形,让发动机进一步提高性能,降低油耗,这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

动力更安全强劲

近日,斯巴鲁推出了水平对置发动机。斯巴鲁独特的发动机设计在于将汽缸水平对向排列在曲轴两侧,形成了水平对置发动机(SUBARU BOXER)。这一设计的优势在于振动小,运转时完美的平衡性和可以将发动机放置在汽车内较低的位置从而获得较低的汽车重心。在从发动机转速从低到高的提升过程中,这种有力而稳定的运转感觉,无疑会增强驾驶的快感。

一般发动机分为V型、A型、L型、H型、W型等。其中的H型指的就是水平对置发动机。相对其他发动机来讲,水平对置发动机因为它的活塞并不是竖着放,而是横着放,相互平行,所以发动机可以放得更低,重心也随之下降。这样,车子的运动性就得到了很好的保证,斯巴鲁和保时捷目前用的就是水平对置发动机。一般轿车大多是前轮驱动,也有一些是后轮驱动,但是因为用途,很多SUV以及一些轿车是四轮驱动。四轮驱动(“四驱”)一般是人为或电脑控制前后轮的动力比,分为适时四驱和分时四驱,根据情况需要调整,有时候可以关闭。但全时四驱则意味着任何时候都是四轮在驱动,又叫恒时四驱。斯巴鲁使用的就是全时四驱。

水平对置发动机优点:发动机活塞平均分布在曲轴两侧,在水平方向上左右运动。使发动机的整体高度降低、长度缩短、整车的重心降低,车辆行驶更加平稳,发动机安装在整车的中心线上,两侧活塞产生的力矩相互抵消,大大降低车辆在行驶中的振动,便发动机转速得到很大提升,减少噪声。产生的横向震动容易被支架吸收、有效地将全车占比较大的发动机重心降低,更容易达到整体平衡。低振动:活塞运动的平衡良好(180°左右抵消)。相比直列式,在曲轴方面所需的平衡配重因素减少,有助转速提升。它能保持650转的低转速,并保证发动机平稳的工作。同样相比其他发动机形式油耗最低。左右对称全时四驱其重要特征是变速器、分动器、传动轴、后差速器都在水平对置发动(SUBARU B O X E R)后面呈直线型一一对称地排列。这就意味着相对于其他的全时四轮驱动系统而言,它的独特性在于它是两侧对称平衡的,设计简单,有较低的重心。此外,如果行驶中有车轮产生侧滑,它还会自动控制前后轮之间的转矩分配,继续保持行驶的稳定性。所有这一切,会使你体会到一种安全感,自信于正在驾驭着一辆最平衡和最稳定的汽车。

不同于立式直列发动机或V型发动机之中活塞的相互作用,斯巴鲁水平对置发动机(SUBARU BOXER)180°的水平对置结构,其活塞的对向运动有效消除活塞惯性的反作用,从而明显减小振动。营造出更安静、更平衡的乘坐环境和舒适的驾乘感受。

但水平对置发动机也不是十全十美。斯巴鲁水平对置发动机的缺点是,润滑系统不太理想,技术要求很高,冷却系统要求过于严格,制造成本、维修成本均比V型发动机高。

混动技术发展快

近年来,随着环保和能源压力的加大,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混合动力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应用。通用、福特、奔驰、宝马、丰田、本田、一汽、上汽、东风等多家国内外车企,纷纷推出了混合动力技术。有业内人士预测,2016年,中国新能源车总产量有望达到80万辆,位居世界第一,而作为新能源车的混合动力技术无疑是其主力军。

混合动力装置就是将电动机与辅助动力单元组合在一辆汽车上作为驱动力,辅助动力单元实际上是一台小型燃料发动机或动力发电机组。也就是说,将传统发动机尽量做小,让一部分动力由“电池-电动机系统”承担。这种混合动力装置既发挥了发动机持续工作时间长,动力性好的优点,又发挥电动机无污染、噪声低的优势,二者取长补短,汽车的热效率可至少提高10%,废气排放可改善30%。混合动力汽车通常使用两种驱动方式:燃油驱动和电力驱动。该技术的优点在于车辆启动停止时,只靠电机带动,不达到一定时速,发动机不工作。因此,能使发动机一直保持在最佳工况状态,动力性好,排放量很低。而且电能的来源都是燃料发动机,只需加油即可。

混合动力按照燃料种类的不同,主要又可以分为汽油混合动力、柴油混合动力和气电混合。目前国内市场上,混合动力车辆的主流都是汽油混合动力,而国际市场上柴油混合动力车型发展也很快。依据电机的输出功率在整个系统输出功率中的占比,可以将其分为轻度混合型、中度混合型和全混合型混动汽车。混合动力其缺点是技术还不够成熟,制造成本偏高,电动机和内燃机两套动力系统的造价远比一套动力系统的成本高。

2016年(第十四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海通用带来了最新的混合动力技术,这项技术分别搭载于凯迪拉克CT6、别克君越和迈锐宝XL上面,预计将于2017年量产。凯迪拉克CT6的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驱动系统由一台2.0T SIDI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和一个集成双电机驱动的高性能多模式EVT变速箱组成。该系统最大输出功率250k W,最大转矩达到了586N·m,动力输出表现十分出色,是当前凯迪拉克产品型录中最强的动力组合。配合CT6在车身轻量化方面的表现,混动CT6将拥有更高效、更轻盈的动力体验。混动CT6车型还配备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车辆减速或制动的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会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内。

凯迪拉克C T6高性能多模式EVT变速器拥有四种主要动力分配模式,包括:纯电力驱动、发动机驱动、混合动力驱动以及智能能量回收,可根据驾驶者设置以及实际行驶情况进行切换。

近日,丰田全新一代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在国内首次正式亮相,而丰田混合动力车型全球近900万台的销量更预示着汽车产业混合动力新时代的到来。全新普锐斯基于丰田TNGA平台打造,搭载由1.8L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最大功率达到110k W,相比上代车型也有明显提高。电池组容量的增加也使其在纯电模式下的续航里程也大幅度提升。另外,新车还推出采用全轮驱动形式(E-Four)的车型,其后轮由安置在后轴上的电动机驱动。采用全轮驱动形式的车型综合油耗为2.9L/100km,而普通两驱版车型的综合油耗为2.5L/100km。

在新款普锐斯上,丰田通过提高废气再循环率,将燃烧后发动机排出的一部分废气再次导入吸气侧。通过这种方式,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提升发动机的热效率,最终使得搭载宽域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动力系统的热效率达到惊人的40%。

据悉,丰田还将于2018年推出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版的车型。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TMEC)将把国产油电混合双擎动力技术开发积淀的成果运用到国产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的研发上,通过扩大电池的容量使其在EV模式下的续航里程得到大幅提升,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于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车的需求。

先期搭载这套系统的车型将是卡罗拉和雷凌,在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版后,这两款车在国内就属于新能源车型,可以得到相关政策的扶持。

结语

创新动机 篇10

【关键词】初中英语 内在动机 创新

创新实践能力指个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从而创建新事物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初中英语新课程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备两个性质即工具性和人文性,从工具性方面来说,英语课堂又担任着两个任务,一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二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人文性方面看,英语课堂担负着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英语课程的双重性质都与创新实践能力息息相关,而语言学习拥有持续性,持续时间长,也拥有渐进性,需要逐渐积累,所以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学生参与英语学习活动。因此,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语言创新实践能力应该从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入手,最大限度地调动初中生参与英语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绝大多数的初中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习动机从动力来源可分为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是指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它不指向学习知识本身,而是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在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学习成绩的目标和反馈、老师家长的表扬和批评以及参加竞赛而得到的荣誉都会产生外在动机,但是外在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影响较小,维持的时间较短暂。内在动机是由学生对学习知识有内在的需要而引起的学习动机,它是由内部心理因素转化的,如学习的需要、愿望、好奇心、求知欲、興趣、情感、信念、理想、自尊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内在动机是学生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所以内在动机对于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创新实践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课堂教学是外语学习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和教育模式必然对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质量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实际,发现在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第一,研究教材不到位,“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没有思考新旧知识中的内在联系、掌握教材的结构以及怎样整合教材,而是走马观花地顺着教材“讲”一遍;第二,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兴趣降低,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大部分学生在小学最初接触英语时的兴趣都是比较浓厚的,然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尤其是小升初时,学生过渡不好,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词汇量增加,对话难度加强,文章量增大,篇幅增长等,致使学生感到吃力,从而逐渐降低了学习英语的兴趣;第三,自己把持课堂,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学设计缺乏新意,教学手段单一,缺少语境和趣味性,自己说的较多,学生相对口语练习的机会较少,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乐于参与教学,学习情绪不高,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因此要转变以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中学生的语言表达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培养和激发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体验、合作和交流中,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培养中学阶段学生的英语创新实践能力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法、英文歌曲欣赏与学唱、看图说话法等激发内在动机。

一、角色扮演

现今初中英语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就是角色扮演,它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英文课文,提高英语表达能力。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初中生可以勇敢地说英语,同时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内在动机,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How much are these socks时,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由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与顾客:

S1:Can I help you ?

S2:Yes, please. I need a hat.

S1:OK. What color do you want?

S2:Blue.

S1:How much is it?

S2:Nine dollars.

S1:Here you are.

S2:Thank you.

二、游戏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英语教学不在于传授英语基础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使他们对英语一直保持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而在英语教学中寓教于乐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游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能很好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Im watching TV中,利用游戏“此呼彼应”进行语句操练:

(1)全班学生坐在原位。

(2)教师描述一些事物,例如The cat is catch-

ing fish.如果这个句子符合生活实际,学生就学叫拟声词“喵喵”,如果不符合生活实际,学生应该保持沉默。

(3)做错的学生退出游戏。游戏继续进行到最后,最后剩下的一个学生即游戏的优胜者。

(4)可变化语句如The car is coming等。

(5)这个游戏可以用于现在进行时态的教学。

三、英文歌曲欣赏与学唱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英文歌曲作为课程资源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语感、开阔视野和塑造性格,英语歌曲中蕴含着巨大的语言潜能和实践机会,对学生感知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训练和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正值豆蔻年华,在紧张而忙碌的学习中,需要音乐来滋润着他们年轻的心灵。英文歌曲同时为教师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的语言素材。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英文歌曲,不但能够使学生通过听和唱来学习英语,而且有助于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学习虚拟语气时,可用英语歌曲If I were a boy作课堂导入使用,以歌词If I were a boy,even just for a day引出对虚拟语气的学习。

四、看图说话法

看图说英语不仅能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还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从而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这一课的一般过去时的学习中,在学生学习完本单元之后,可要求学生进行看图说话,先由图上有什么,到图中人物在做什么,最后到场景描述,在此过程中,重点抓思路和方法,不要过于关注语法和句式。

通过一系列培养和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活动,营造轻松、自由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这不仅意味着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意义而产生学习的需要,还意味着使学生在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緒体验,使学生消除了紧张,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开动脑筋主动探索知识,最终达到发展创新实践能力的目的。教师要结合英语学科持续性和渐进性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知识储备、能力水平有效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训练,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大胆得出有独创性的见解。教学中的启发式,不是简单的问答式或者灌输式,而是给学生提出有一定难度的课题即“问题的情境”,使他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需要学生“跳一跳,摘桃子”,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现能力、探索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品质得到有效的训练,从而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教学实践证明,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可行和有成效的。内在动机促进了学生对学习意义的认识,满足了学生的认知需要;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由接受学习、机械训练转变为主动参与、乐于动手;使教师和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有了创新实践能力。当然,内在动机理论并非十全十美,如何根据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与条件,探索出最佳的外语输入方法,从而加快学生学习英语的速度和效果,仍然有待于教师队伍更多的发现和研究。(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1]王笃勤.学生学习动机激发漫谈[J].中小学外语教研通讯,2001,(4).

[2]武燕萍.浅谈游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8):208-208.

创新动机 篇11

自上世纪以来,许多研究发现口碑传播对消费者行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Wirtz&Chew,2002)[1],相对于其他信息来源,口碑营销对消费者有较高的影响力和说服力(Bristor,1990)[2],是消费者做出决策时使用频率最高的信息资源(Gremler,1994)[3]。满意的顾客会传递美好的使用经验给5个人,但是不满意的则会将不愉快的使用经验告诉是个人甚至更多(Stauss,1997)[4]。因此,企业只要提供一次不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平均就会有十倍以上的人得知此负面信息,顾客要进行负面口碑推荐。那么什么是负面口碑?为什么消费者要传播负面口碑呢?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来管理负面口碑传播呢?本文将深入探讨此问题。

1 负面口碑的界定

在关于负面口碑的研究中,许多研究者将消费者对负面口碑的传播行为看作是其在经历不满意的状况之后的行为反应。Rinchins(1983)界定负面口碑为告诉熟悉人有感产品的不满意经验[5]。Weinberger&Dillon(1980)认为负面口碑是消费者之间相互诋毁某企业或产品的一种人际沟通[6]。陈书林和梁世安(2006)认为负面口碑是消费者对某项产品、服务在使用过后产生不满意的购买经验并将这种不满意的经验告知亲朋好友、建议他们不要购买或使用此项产品、服务的过程[7]。因此,消费者给予他人对于某项产品、品牌或服务的负面意见,不论是其自身的经验或是经由别人所传播的经验都可以成为负面口碑。负面口碑会降低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影响企业的形象,从而减少潜在顾客,在此基础上会降低企业的销售量并导致利润下降,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负面口碑对企业所造成的影响及危害性是非常巨大的,甚至重创企业的根基。

2 消费者负面口碑传播动机

消费者会通过多种渠道发布与企业或产品有关的负面信息来表现不满情绪与失望的消费经历,负面口碑比正面口碑对消费者有更大的影响(Yubo Chen et al.,2011)[8]。消费者的负面口碑传播动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2.1 发泄负面情绪

消费者通过负面口碑传播来发泄不愉快消费体验带来的气愤、忧虑和沮丧感(Sundaram et al.,1998;蒋音播,2009)[9,10]。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或享受服务时往往会产生一种紧张感,而这种紧张感通常无法通过消费体验来消除,需要通过向他人推荐和诉说的方式来消减。因此,消费者为了减少购买后的不愉快情绪、发泄负面情绪进行负面口碑传播。

2.2 减少不和谐。

消费者在重大购买决策后为了减少认知的不和谐而进行口碑传播(Engel et.al.1993)[11]。在消费者购买产品后,如果消费者得到的实际绩效达不到消费者预期时,为了消除购买后感到的不满意消费者会在舆论平台上记录下产品或服务的不足。其他消费者阅读这些产品的不足后可能会减少购买该产品或服务。消费者为了减少购买后和认知的不和谐进行负面口碑传播。

2.3 利他主义

消费者通过告知其他消费者自己的购买行为带来的负面效果提醒其他消费者,防止他人经历同样的遭遇(Sundaram et al.,1998;廖成林,程雷,2010)[10,12]。即消费者通过自身负面口碑传播的行为,负面口碑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可以帮助其他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提醒其他消费者不要上当。

2.4 报复公司

当消费者在购买或消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后感觉没有得到企业的重视、感到受到了伤害时,出于报复的动机进行负面口碑传播(Wetzer et al.2007)[13]。消费者会发表消极评论来报复公司,或者为了减少负面的消费经历而进行负面口碑传播来报复公司。

2.5 寻找信息

某些消费者为了获得信息和建议以及解决问题进行负面口碑传播(Sundaram et al.,1998)[9]。消费者向其他消费者寻求信息是为了帮助解决他们自身在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即就是在告知其他消费者产品或服务的不足之处,从而对产品和公司形成负面口碑的传播,警示其他消费者购买时应慎重考虑这些出现的问题。

3 消费者负面口碑传播动机对企业营销创新的启示

鉴于上述对负面口碑传播动机的分析,笔者认为,企业在现实的营销工作中应有效管理和充分运用负面口碑传播,对现有的营销方式进行创新,获取更多的新客户,增加企业的客户资产。具体地说,企业应重视和加强以下两个方面。

3.1 加强负面口碑传播的有效管理

当企业的信息在消费者之间传播时,企业很难完全控制传播的内容。消费者可能会基于发泄负面情绪、减少不和谐、利他主义、报复公司和寻找信息来传播负面口碑来传播负面口碑。而且,无论是传播速度还是影响范围,负面口碑的效果远远超过正面口碑的效果。因此,企业必须一方面重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避免消费者形成负面口碑传播的动机;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及时并有效地管理负面口碑。建立完善的投诉机制、及时地掌握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不满意之处、及时给予消费者相应的回复和补救、解决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遇见的不足之处,这些可以帮助企业实施有效的负面口碑管理,进而将消费者的负面口碑转化为正面口碑。

3.2 巧用负面口碑传播的正面效果进行营销创新

很多研究已经证实负面口碑会对产品或服务带来不好的影响,如降低价值评估、拉低销量、损坏企业形象等。但并非全部如此,负面口碑产生的效果和产品原先的知名度大小相关。对于一个已经有着广泛知名度的产品,负面口碑会对产品品牌和销量产生伤害,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对于之前知名度相对较低的产品,它却能够带来诸如增强购买偏好度以及提升实际销量等意想不到的好处,原因是负面口碑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一个大众不甚了解的品牌,负面口碑可以提高普遍的知名度,促进总体销量。因此,负面口碑传播也会起到正面的效果。企业在进行负面口碑管理的时候也可以巧妙利用负面口碑信息的正面效用,将负面口碑恰当的应用,是可以提高客户资产,获得效益的。

摘要:口碑传播被认为是增加企业客户资产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负面口碑却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副作用。本文主要从负面口碑传播的视角出发,探索消费者进行负面口碑传播的动机,并探讨了在整个营销传播时代负面口碑传播动机对企业营销创新的启示。

【创新动机】推荐阅读:

动机模式07-21

动机教学05-10

运动动机05-15

动机识别05-20

动机激发05-29

动机作用06-10

作文动机07-08

个人动机07-23

留学动机07-27

改进动机08-05

上一篇:智慧与人生论文下一篇:接触间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