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与人生论文

2024-08-04

智慧与人生论文(精选12篇)

智慧与人生论文 篇1

2009年5月9日~10日, 我有幸参加了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培训班。作为一名中职德育教师, 我参加了德育五门课程的培训, 听取了各门课程主编对课程的解读, 收获很大。在我开讲《哲学与人生》这门新课程之前, 在编写教案和组织教学设计之前, 我认为很有必要再一次走进新课程, 对课程做一次认真地梳理, 以求进一步理解并更好地驾驭这门新课程, 真正发挥好它的育人功能。

在多年的德育课教学实践中, 我只是注重向学生讲授过多的理论知识体系, 而忽略了他们的个人意愿, 脱离了他们的实际生活, 使得德育课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实效性及时代感, 也失去了德育课的德育功能和育人功能。而现在的新教材去掉了“基础知识”, 避免了受哲学理论体系的制约, 并且加上了“人生”, 把讲哲学的目标指向人生, 而这人生问题恰恰是中职生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也是本教材的主编王霁教授说:德育课要关注人, 必须把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放在核心地位, 我们不是为了讲哲学而讲哲学, 我们要不拘泥于原有哲学的学科体系, 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 把学哲学与解决做人问题、走好人生路的问题紧紧结合起来。按照这样的思路构建这门课、安排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因此, 本门课程确定为《哲学与人生》。

那么, 《哲学与人生》是什么样的新课程?

新课程思路

———以分析解决中职学生最切要的人生问题为主题和落脚点。

———以哲学基础知识为知识载体和基本线索 (以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的顺序把这些人生问题组织起来) 。

———体现哲学与人生的内在结合 (用哲学引导人生, 用人生体验哲学) 。

———5个单元共15课, 每个单元有一个主题。

具体来说每课有四大块即四个框题:一、与人生问题紧密联系的哲学观点, 如第三课第一个框题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二、哲学观点与人生问题的联系, 如第三课第二个框题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三、人生问题的分析, 如第三课第三个框题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四、怎么做 (以哲学观点为指导来解决中职生人生问题) , 如第三课第四个框题积极进取, 自强不息。总体上有两大步:由人生的具体问题引出与人生问题相关的哲学知识 (学哲学) ;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分析反思人生, 解决与人生密切关联的人生问题 (用哲学) 。

《哲学与人生》有哪些新变化?

1.课程性质和任务上的变化。

从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及基本观点教育转变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

2.课程总目标的变化。

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 以正确的哲学观点为指导, 解决好如何做事、如何做人的现实问题, 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贴得更近, 针对性更强。突出了哲学的功能。

3.教学目标及评价的变化。

本次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上有一个重大变化:

由“认知、运用”二维目标变为“认知、情感态度观念、运用”三维目标, 增加了“情感态度观念”。由二维 (认知、能力) 评价标准转变为三维 (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 评价标准。

“态度决定一切”, “观念一改天地宽”。另外这种变化也更好地体现了德育课的性质。

正确的价值观不仅是个人成长、成材的基石, 而且是职业发展和事业成就的支撑。从个人角度看:面对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多元化, 物质生活逐渐富裕、体验式学习机会的减少, 使得年轻一代 (特别是独生子女群体) 常常处于多重选择标准的矛盾之中, 他们迫切需要通过教育树立和完善正确的价值观。从社会角度看:近期国内外企业界的相关调查表明:劳动市场的评价标准在经历了资历取向、能力取向之后, 已经向素质取向发展。劳动者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工作态度, 已经成为企业招聘员工的首要条件。

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哲学与人生》?

1.要相信学生完全可以学好这门课。

哲学虽然是最抽象、最一般的道理, 但是, 哲学也是从最具体、最真实的生活经验开始的。换句话说, 哲学也是来自于最具体的生活, 而学生本身就有生活的实际基础。

中职生的确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在人生道路上发展也不顺利, 但是, 并非他们就没有希望了, 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幸福人生、快乐人生和成功人生了。相反, 只要自己努力, 他们的人生同样可以是幸福的、快乐的。他们需要有哲学的指导, 需要解决人生的困惑, 需要发现自己的人生智慧。

我们做教师的有责任去帮助他们。这就需要我们克服困难, 努力去适应德育课的新要求。

2.要改进原有的教学模式。

(1) 情境设计 (导入) ; (2) 体验思考; (3) 引出哲学观点和方法; (4) 分析人生中的实际问题; (5) 归纳评价 (我们应该怎样做) 。

作为《哲学与人生》课教师, 不仅需要哲理, 更需要人生的真情和感悟, 不仅是知识的传授, 更是人生的导师。准确理解把握大纲精神:以学哲学, 用哲学, 学会做人为目标。

哲学课教学绝不能把核心放在给学生带来多少知识上, 而应该使哲学回归生活, 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向往和美好的追求。哲学是智慧之学, 但《哲学与人生》教学一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 起点不能过高, 否则会适得其反。要想让学生接受哲学观点, 首先让学生感到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哲学无处不在。而后, 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哲学对个人生活的指导作用。人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人生有困惑, 有不完美。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那么, 人怎样才能做出正确选择呢?人怎样才能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呢?人怎样才能获得发展的能力呢?这些都离不开哲学的智慧。教育就是在学生心中播种下一粒种子, 当环境适宜的时候, 就会生根发芽, 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让我们以《哲学与人生》为载体, 用哲学智慧照亮学生的人生之路, 指导他们走向美好。

智慧与人生论文 篇2

关键词:

经历了一学期的《佛学》博雅课程的学习,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佛学中的“中道”思想,“中道”这种人生观在人生路上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引领人生朝着智慧方向行进。

中道是佛教的重要思想理论,它的含义很广、很深,在此无法一一阐述。但作为一种人生观,中道指的是远离对任何二元对立两边的执着,是一种不走极端、不偏不倚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这种中道的人生观,不论是对于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都是极为重要的。需要说明的是,佛教所说的中道,并不是一般通常所说的“折中”,其思想是非常深刻的。接下来,我将从“苦与乐”这个角度围绕佛教中道的人生观这一主题,作一简要的分析、说明与探讨。

佛法说,现实的世界是苦的,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上,本身就是痛苦的。但是未经一番地狱之苦,又怎能感受到生活美好的一面?要想有幸福的人生,就要甘于吃苦,将吃苦当做人生成长中最好的一剂补药,积极迎接风吹雨打的考验和苦难的磨炼。

很多人一听到佛教说人生是苦,就以为佛教是消极和悲观的。显然,他们对佛教所说的“苦”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苦并不必然地与悲观联系在一起。

痛苦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亲身感受得到,佛教并没有夸大它。苦的来源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来自生命本身的,如生、老、病、死等;有来自社会的,如政治**、战争等;有来自自然界的,如天气寒热和各种自然灾害等;有来自精神和心灵上的,如孤独、空虚等。有的痛苦比较粗重,有的则比较细微,但总的来说都不外乎身心两个方面,而且彼此是互相影响的。

这么说来,佛教是不是否认人世间的快乐呢?佛教并不否认人生也有快乐,只是提醒我们,世间的快乐是相对和短暂的,是变化无常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佛教认为快乐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痛苦,是痛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进一步,我们还要清楚地知道,佛教之所以强调人生是苦,其真正目的是要人们认识到苦的根源在于无始以来对自我的强烈执着,并找到解决痛苦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最终获得真正和永恒的快乐。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在偏远的山区,有一座很有名的石头山,这里堆积着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石头,很多石匠都来这儿挑选石材,将一块块石头经过初步打磨,然后运往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加工成成品。有一天,寺院的僧人要雕刻一尊佛像供教徒们膜拜,因为僧人非常虔诚,所以他们需要精心挑选,以便雕刻出的佛像栩栩如生。在一番精挑细选之后,看重了两块质地优良、色泽光润、具有灵性的大石头交给雕刻师雕刻。

雕刻师先拿起其中一块石头用锉刀打磨起来,没想到这块石头龇牙咧嘴地哀嚎起来:“痛死我了,你快住手吧!我不想让你刻了。” 雕刻师耐心劝说道:“你再忍一下,再过两个星期就好了,你能忍得下来,就将成为万人膜拜的佛像。” 石头拼命地喊叫:“我只想好好地做一块石头,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佛像,你放了我吧,我真的特别的痛!” 雕刻师见这块石头痛苦的样子,不忍心再雕刻了,只好把它放下,拿起另一块石头说:“我现在要雕刻你了,你怕不怕痛?” 这块石头知道自己将被雕刻成佛像,坚定地说:“不怕,你大可放手来雕刻。” 雕刻师一锤一锤地敲打,一刀一刀地雕刻,历经刀山火海的痛楚,日夜忍耐如雨点落下的刀锤,这块石头始终咬紧牙关没喊一声痛。两个星期后这块石头被雕刻成了非常庄严的佛像,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信男信女顶礼膜拜、献花供果、烧香奉茶。

无法忍受雕刻之痛的前一块石头被打碎铺在了地上,成为人们的垫脚石,寒暑易节,承受着万人践踏和风吹雨打,实在痛苦不堪。有一天它终于忍受不住了,就对佛像抱怨说:“为什么人们总是天天踩着我来跪拜你?我们不是一样的吗?凭什么?” 佛像笑着说:“咱们原先都是一样的,只是加工程序不一样罢了。我的苦难你不曾忍受,我走过坚韧能忍的苦行,才有了今天的出头之日,而你,别人在你身上轻轻敲打一下就忍受不了了!苦尽方能甘来,不见风雨如何见彩虹。所以,经历不同,结果不同,价值不同!” 碎石沉默无语了。

星云大师曾经说:“吃苦,是成功必经的过程,你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埋头苦干、勤劳苦作、寒窗苦读、静心苦学。因为苦是人生的增上缘,如果不经过苦读,不经过苦学,不经过苦练,不经过苦磨,是不能成功的。”只有把吃苦当做磨炼自己意志的磨刀石,自觉投身于艰苦的生活和工作中,在磨炼中积累精神财富,自觉地找苦吃,挑艰苦的工作去做,并有意识地与苦为伍,敢于同艰苦的环境和困难较量,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才能成就另一种人生。

在苦与乐的关系上,佛教是采取中道、中观的态度,这在佛教徒的生活和修行方式上表现得十分明显。佛教既反对过分追求舒适和享乐,也反对极端和无益的苦行,因为这两种方式都不能让人得到最终的解脱,而且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伤害和痛苦。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佛教反对没有意义的苦行,但却提倡学佛修行人应该采取相对简单、简朴的生活方式。这是值得我们重视和注意的。

因此,说“苦”并不一定就悲观,说“乐”也不表示一定就是乐观。严格来说,佛教既不悲观,也不乐观,而是中观、实观。佛教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地看待世界和人生,既要看到光明和希望,对未充满信心,以免陷入悲观、绝望;但同时也要看到人世间阴暗的一面,看到人类自身的种种缺陷、烦恼和痛苦,而不应盲目的乐观。过分的悲观和乐观都是错误和有害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通常都习惯地认为乐观一定就比悲观好,乐观理所当然是正确而没有缺陷的,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和有问题的。悲观固然不可取,盲目的乐观也不是什么好事。过分乐观的人,往往对生命的痛苦缺乏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因而不太容易生起真实的慈悲之心,难以增长智慧,成熟人格。济群法师说得好:“乐观主义者,或者由于天性比较开朗,对什么事情都想得开,看得淡,重视过程多于结果;或者由于对人生无知,仅有远大的理想,得过且过;或者由于出生优越,一生不知愁苦,对任何事情都充满自信;或者认为科学至上,对人生抱着必胜的信念„„但这几种情况下产生的乐观基本都是盲目的乐观。”(《佛教徒的人生态度》p29)

老子的思想与人生智慧 篇3

当时我非常疑惑,怎么大家都选这方面的东西呢?后来我明白了,这是因为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都活得太累,太累了就想松弛,而中国文化里面最能起这方面作用的就是道家的东西。道家主张人和自然和谐,又提倡人身心的和谐。在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有的时候无法依靠别人,只有自己能够救自己。这时候道家的东西可以起作用。而讲道家则必须回归它的老祖宗——老子。

我今天讲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简单介绍道家、老子和《道德经》的基本情况;第二方面是主题——老子哲学里面所体现的人生智慧。

一、老子和道家

1道家的基本情况

我认为道家的起源有两个重要的因素:第一是它的传统,就是中国古代的隐逸思想。我们有很多的传说,比如说尧要把他的位置传给许由的时候,许由觉得玷污了他的耳朵,就跑到河边洗耳朵。从《诗经》里面我们知道,确实有一种隐士存在。《诗经·卫风》里有一篇“考槃”,前面几句是:“考槃在涧,硕人之宽。”那个时候没有卡拉OK和KTV,一个人就在那里敲木头盘自得其乐,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的志向都不会改变。这是目前我所看到最早关于隐士生活的状态。

春秋以后,这样的隐士人数非常多,我们在《论语》里面就可以看到,当时有很多的隐士。孔子为了他的理想、推销他的学说而周游列国,路上遇到了许多人,名字都非常怪,比如长沮、桀溺、接舆。这些人都嘲笑孔子,天下这么乱,靠你一个人弄得过来吗?还不如和我们一样,悠闲自在地过日子。孔子对他们很不以为然,说:“鸟兽不可同群”,“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也瞧不起孔子,说他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是一个书呆子。

这些隐士生活在蔡国、陈国、宋国、卫国这些小国和楚国,就是今天河南中部、南部,安徽的北部和湖北一带。这一带是大国争霸的夹缝,秦国管不了、齐国管不了、楚国也不管,统治相对最薄弱,是隐士群体的大本营,也是老子和道家诞生的文化传统的土壤。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具备了时代的土壤。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在变革中有一部分人得利了,有一些人进入了权力中枢,也有一些人被边缘化了。被边缘化的自然很失落,特别是原来是贵族身份的人。他们满腹牢骚,可是又“杀人无力求人难”,“无可奈何花落去”。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他们后来看淡了、看破了。这些人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和自己的想法,也都当过官。比如说老子,是周王朝的守藏史,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档案馆的馆长。不过,先秦图书馆有点像今天的议会,是贵族知识、权力来源的证明机构。这个时候周天子的地位下降了,给文化单位的经费也就越来越少。老子这个馆长当得很没有味道,加上有些想法又跟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不一致,于是就出关去了。

庄子也是当过小吏的。庄子做漆园吏时,上级部门老来考核,老得填报表、报数据,弄得他很烦,所以不愿意当了。庄子也有一个当大官的机会,是人家让他去当楚国的宰相,他不愿意去。大官更不好当,权力大意味着风险也大。“伴君如伴虎”,说完就完了。庄子想当不大不小的中号官,处于材与不材之间。但他没有这种机会,所以干脆什么都不当了。这样,中国少了一个平庸的官僚,多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

不当官后的庄子,生活很潇洒,他把自己的生活称之为游世,就是游戏人间。原则是不要去评价当局,不要去冒犯大人物,表面上和芸芸众生生活在一起,心理和他们拉开距离,愤世嫉俗、指点江山是不可以的。

道家的诞生既有历史的传统,又有时代文化的要求。那些有文化又失意的贵族,站在历史和哲学的高度上探讨自然规律,反思社会现象、追寻人生的意义,对生存方式有了特别的体悟。这种理论性的东西就成了道家的学说,而其精华内容就保存在老子和庄子那里。

应该说他们自己还有一点个人的私衷,他们非常想把自己的书和思想流传下去,就是说,希望用自己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去指导大家如何生活。因此。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思想学派。这是道家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再说道家的分化。和任何学派一样,道家也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老子之后按两条线发展:一条线是南道,其代表人物是庄子。庄子把老子关于自然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保存下来。这是道家的原生形态。《汉书·艺文志》所说的道家就是这部分道家,所谓“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但是,也有很多人不愿像老子、庄子那样生活,他们有另外的追求,这就形成了北道,在北方地区流行。北道后来又慢慢变成了汉代的黄老哲学,黄帝是外王、老子是内圣。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里有几句话点明了北道(黄老)的特征,即“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这就是说把儒家和法家的核心内容拿过来,然后与时俱进,不断变化,最后达到“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这一看就不是正宗的道家,而是戴着道家帽子和面具的法家,所以司马迁把老子和韩非子放在同一个传里。

2老子

历史上有三个老子,这也表明老子太玄妙了,神龙见首不见尾。司马迁对老子已经讲不清楚了,他在《老子列传》里面写了三个老子:第一个就是周朝图书馆的馆长,叫老聃。聃是大耳朵的意思,所谓老聃即是长着大耳朵的老家伙。

第二个是老莱子,是楚国的大隐士,《二十四孝》里面就有他。他活了一百多岁,很孝顺,尽管自己也七老八十了,但依旧穿婴儿的衣服摇着玩具让父母高兴,所谓彩衣娱亲。他也是老子。

第三个老子是战国时候的周太史儋。司马迁对这三个老子是有所取舍的,他把第一个老子重点写,后面两个则一笔带过,这说明司马迁认为老聃是正宗的老子。老子的生平和《老子》这本书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上个世纪初北京大学两个大学者打擂台,一是胡适,另外一个是梁启超。胡适说老子是春秋时代的人,《老子》一书也诞生于春秋时代。梁启超说太史儋才是老子。双方都拥有大批的粉丝。支持胡适观点的有任继愈、郭沫若等;支持梁启超观点的有范文澜、冯友兰等。当时要是有电视,他们肯定比现在的易中天、余秋雨还要火。

老子《道德经》五千字,相当于今天一篇很短的文章,论文都算不上。先秦时期在简帛上书写,材料珍贵,作者必须斟字酌句,惜墨如金,写出来的东西就比较精彩。现在的人用电脑,快是快了,多更多了,水平能拿上台面的却少而又少。大家你抄我,我抄你,没有什么原创性。

这五千字很了不起,想要读懂也很不容易。比如说老子讲了句很有名的话:“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

俗。”什么意思?这是形容词意动的用法,就是“以……为……”。不管你吃麦当劳还是吃面条饺子,都吃得香,这是“甘其食”。不管你穿西装还是中山装,都觉得舒服,这是“美其服”。可有位先生却将这话理解为吃可口的饭菜,穿漂亮的衣服,正好和老子的思想相反。还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般解释为:能够讲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能够说出来的名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名。但这句话也可以标点和理解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有正的一面,道又有非的一面,合起来才是永恒的道(常道)。名的正面加名的反面,才是常名。这样的解释应该说也通。《道德经》五千字,虽然谁都能读出自己的味道和理解,但是也不能乱读。

3《老子》

老子最反对强求一律,但现在为了讲课方便,姑且把《老子》里面的内容分成四大块。

第一是道的问题。道到底是什么?老子认为道是天下万物的总源头,也是天下事物发展的一个总规律、总动力。老子强调道是永恒的、无限的,同时也是不可言说、我们的感官也无法感受的。老子讲得很明确,道是硬想出来的名字加上去的,说不清楚,只是为了讲方便,我勉强将它称之为道。但是,这个道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关于道的来历,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它比天地还早,可以为天下母,即天下事物的根本。道小到藏在每一个灰尘当中,又大到充盈于天地之间。自然界沧海桑田的变化、国家的兴衰存亡、人的生老病死,起作用的都是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春秋战国是中国哲学的高峰时期、思想发展最辉煌的时期。假如说孔子讲仁义是人的发现,法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政治术的成熟,那么,“道”的提出在中国历史上标志着哲学的突破。也就是说,中国在这之前是没有哲学的。就算有哲学,也都带有原始宗教色彩,比如说天人感应等等,只有“道”标志中国哲学的真正出现。

第二是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循环往复的朴素辩证法。在老子看来,所有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对立统一的。没有长就没有短,没有高就没有下,没有难就没有易,而这种对立存在是变化的,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事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走向反面。这里讲的就是变化。

第三是“无为而无不为,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统治者喜欢这种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政治谋略,被统治者更能从中汲取柔弱胜刚强的生存智慧。老子喜欢用水来做比喻,“天下莫柔于水”,水是最柔软温顺的东西,但是“克坚强者莫之能胜”,是最厉害的。

第四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老子认为,老百姓之所以难管理,是因为上面的统治者太有为了。太有为,有时就难免胡作非为妄自乱为,于是就建立种种很复杂的制度、措施,可是仍然什么也弄不好。在老子看来,清心寡欲,一切无为,最好的方法就是什么措施也不用,吃什么、住哪里都满足,最后达到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现在我们都住在高楼大厦里,邻居谁也不认识。鸡犬之声虽然闻不到,老死不相往来看来是可以做到的。

二、老子的人生智慧

我想可以将老子的人生智慧归纳为一个精神、四项原则、一种理想。一个精神就是自然精神。这个自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大自然,更不是具体的事物。老子所谓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一种状态,你就依从这种自然的状态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事物各有自己的本性,你不要强迫去改变它、改造它。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你也不要强求人家整齐划一,不要以你自己想法和行为方式去规范、改造别人。

1自然精神

老子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主张不要刻意地表现怜悯爱惜、鼓吹仁义道德。老子认为,天地一旦有仁义之心,就会按照它的规律运行,圣人也会以仁义道德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这是很不应该的。牛羊吃草,人吃它们的肉,表面上看很残忍,但是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的本性,自然的生物链,若要打破这个生物链,打破这个平衡,就会造成秩序的混乱。还有,孝敬父母、关怀下一代是人的本性,你用不着过分强调这种孝、慈,甚至重新搞一套,这样给人增加负担实在是多此一举。

老子强调“见素抱朴”,不强求改变,尊重自然,按照事物本来的运行规律办事,因势利导,用无为来达到无不为的目的。

老子还反对过分强调模式,认为这违背事物发展的本性。我们现在就有一个强行定下来的目标——建设好大学。有个口号是十年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可是,现在北大、清华让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仅仅在招生环节上一挑战,都有变成国内二流之虞,还说什么世界一流。世界一流不是自己封的,不是订了目标说什么时候做成就一定能做成的。现在,我们还爱把学术研究叫工程,清史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等等,都是设计好了你去做,不是按照科研自身的规律来做。说到科研,我有三年时间一篇文章都没有写,都在读书找资料,但是以后三年我写了很多文章并且都发表了。你说这样的考核怎么做?按前三年的情况,我考核不合格,教授就下岗了,或者降为副教授了。你说这样能搞出真正优秀的科研成果来吗?所以现在许多真正有水平的教授不愿意做“工程”,这违背教学规律。我们老是在口头上说尊重辩证法,但是真做起事情来最不尊重辩证法。所以,我觉得老子的自然精神很重要,他的所有理论和观点都是从自然精神中派生出来的。

2四项原则

第一是批判原则。老子主张对任何事情都持思辨的态度,持独立批判的能力。批判的能力很重要,没有批判的能力,社会就不能发展。老子用自己的眼光看事物,也就是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他认为,“有为”往往会导致妄为、胡作非为。其实人可以通过无为来达到有为的目的。

老子有很多治国思想,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是非常有力的。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就是治大国就像煎鱼一样,要讲究技巧,煎鱼时不能随便翻,把鱼都翻烂了,应该尽量不干预,让它自己熟。老子最讨厌流行的说法和漂亮名词,对儒家也很不以为然。儒家主要讲礼义,老子对礼评价最低,说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他还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是说,自然规律被破坏了,才用所谓仁义约束人的行为;有了智慧,也出现了虚伪;母子、父子、兄弟不和睦的时候,才提倡孝道;国家快要垮台的时候才会看出忠臣。总之,越是宣传提倡的东西,越说明它是最缺乏的东西,这是老子深刻独到的见解。

可以举一个例子。东汉时期提倡孝,每个皇上的谥号都要有孝。但是统治者提倡的名教、道学,到后来往往成

了伪名教、假道学,孝道表演得最动人的人实际上并不孝。而且,还有更夸张的事情:有一个人偷人家的东西,被人家捉住后以为要被痛扁一顿。没想到丢东西的那个人却说,老兄,你偷的不多,你没有发现我们家还有许多好东西,现在我给你送过来了。这样沽名钓誉也太恶心了,可是那个人居然还成了典型,成为了东汉王朝上下学习的榜样。因为这样被偷了还要再送小偷东西的道德境界一般人是达不到的,因此要大力表彰。这样的名教、道学就很糟糕。

我们现在的社会上有一些现象,按照老子的批判精神也应该被质疑和否定。比如宣传一个人热爱工作、投身事业是应该的,社会需要弘扬这种风气。但是一定不能过分。如果一个人的父亲死了,他不奔丧;老婆生孩子,也说工作忙离不开,这就很不恰当了。一个不关爱父母也不爱惜妻子的人,他对工作的爱就可能是装出来的。我们有理由质疑,连基本的人情都没有的人,能对事业工作真正负责吗?社会正气是合乎自然、合乎人情的,不是虚假的“有为”。老子的批判精神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和肯定。

第二个是变易原则,也就是辩证原则。老子讲一切都是对立的,也讲一切都在变化和一切皆有利弊。好的一面包含不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包含着好的一面,没有单纯的利也没有单纯的弊。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提醒我们单纯的利和单纯的害是没有的。比如洋务运动。我们斗不过人家,就学人家的船坚炮利,可是不学他们的近代制度和近代思想,就是张之洞说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甲午海战证明光学技术是不行的。甲午海战中我们的军舰比日本多,炮的口径比他们的大,但日本的军舰速度比较快,炮也射得快,双方各有优势。这样,打下来应该是平手吧。但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本军舰一艘都没有给打沉。战前日本人的观察结论就是中国的军队是可以被打败的。凭什么?凭一个细节:中国军队不打仗的时候军舰上面都挂着大裤衩,这说明军队没有真正备战的意识。从细节就可以看出一个军队的面貌,细节决定成败。

事物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两个方面。比如现在我们经济发展得很好,但同时也产生了对环境、生态的破坏。我们在引进许多新观念、新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丢掉了我们民族不少固有的美德。但是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不能因为事情有弊有害就不去做,关键是我们要把害处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第三是适度原则。儒家叫中庸,道家没有这个词。老子说少私寡欲,“私”少一点,欲望不是不可以有,但是别过分。这就需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度。

中国文化有一个求全的传统,什么都要求全,要做到圆满。药里面有十全大补酒,九全就不行;宴席是满汉全席,全是好东西;竞争上要通吃不漏;人才上要求全责备。其实,一味求全会有很多弊端,会投鼠忌器、优柔寡断、患得患失,还会有求全之毁。老子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纠正这种思想上的误区。

我们常常说,做好人难,因为好人要求全。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在家要做好父亲、好丈夫、好儿子,到单位要做好上级、好下级、好同事,在社会上要做好公民,跟朋友交往要做好朋友……这么一来就完了,活得非常累。坏人呢,要升官就跑官买官,要发财就坑蒙拐骗,集中精力投机钻营,真可能如愿以偿。结果应了那句非常有名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在日常生活中,老子的哲学也经常被用上。有句广告词的创意来自老子的“少则得,多则惑”的思想,很有趣:“多则惑,少则明,简约而不简单,利郎商务男装。”老子还说,缺的东西、少的东西往往是完整的;表面上弯曲的,实际上是直的;空的东西,实际上是满的;旧的东西实际上就是新的。女同志可能会有这样的经验:有些买了三年的衣服,再穿出去就过时了,是旧的了;倘若再放一段时间,没准又变时髦,成新的了。我曾劝一位比较勤劳节俭,把易拉罐、汽水瓶都收起来的女同志说:这个东西不能收,你要学学老子,捡破烂的人就是靠这些东西生活着,如果他们捡不到东西,维持不了生计,走投无路的话,可能就会去抢劫。

第四个柔弱原则。这个原则非常重要。老子认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意思是你越不争,你得到的东西就越多,就是要以退为进、欲擒故纵。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当他没有太强大实力的时候,他韬光养晦,很会装孙子。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人们也将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总结概括出了很多格言。比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枪打出头鸟”、“真正有能耐不在于你敢做敢为,而在于你不敢做不敢为”等等。

道家、儒家都讲和,传统文化里的和谐是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但我觉得道家比儒家还要高明。道家讲三个和:天人之和、人际之和、个人的身心之和。三个“和”有三个特点:

一是包容性。和谐首先要有宽大的胸怀。老子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天之道,常善之物故无弃物,常善之人,故无弃人”。世界上没有一个东西是没有用的,也没有一个人是没有用的。“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和谐首先是包容。

二是差异性。世间万物,千奇百怪,什么形态都有。要承认差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幸福是一种很自我的感受,没有统一的衡量尺度,不能强求一律。当官的不见得幸福,当官太忙了;大学教授整天到晚填报表、写论文,也不幸福。我看最幸福的是北京的那些老大爷,每天二两二锅头、一碟花生米,逛逛公园遛遛鸟,自得其乐。承认、尊重差异性是和谐的第二个层次。

最后一个是平衡性,也是“和”的核心层次。差异是应该承认的,不能强求一律,但差异太大了也会出问题。所以老子说,天之道“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强调一种包含了超越、制衡的动态平衡。抑制权力过大或贫富差距过大符合上天之道。老子认为,虽然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公平和合理,但是却要做到相对的公平和公正。

老子的哲学理论包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而且也是很好的文学文章。面对错综复杂、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读读《老子》能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机会,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智慧与人生论文 篇4

一、重视引入案例, 理论联系实际

案例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评判和讨论, 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 进而深化对相关“原理”的认知和系统掌握, 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新课程既注重哲学基础知识和人生哲学基础知识的完整性, 又注重贴近学生, 面向学生的人生实际问题。哲学基础知识涵盖了物质观、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等;人生哲学涵盖了人生选择、人生态度、人生实践、人生关系、人生价值等。在理论部分的课堂教学中, 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件, 通过对事件的评析和讨论, 学生在研究典型案例的过程中加深对哲学知识和人生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环节包括:一是选择典型案例材料。选择符合哲学课程教学要求的案例是成功组织案例教学的关键, 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和针对性。教师要充分做好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 掌握案例的详细背景知识, 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二是向学生介绍案例, 做好启发、引导工作, 让学生独立分析。要求学生在了解案例的过程中, 结合相关理论知识, 深刻分析案例。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允许发表不同看法, 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在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掌握正确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三是对案例进行总结。总结不仅使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得到及时修正, 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认识, 而且可进一步加强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哲学基本原理和人生理论, 只能靠理性思维来把握, 所以它往往给学生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因为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方法论和认识论还未建立, 很难直接接受抽象的哲学原理。

而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弥补“原理”课程理论教学的抽象和枯燥, 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直观化、感性化, 使学生乐于理解和接受, 从而提高课程的课堂吸引力和教学实效性。这是因为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图像等多媒体综合为一体来辅助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将搜集到的教学素材经过电脑制作、加工之后, 就可以成为非常好的多媒体课件, 把教材中静态的文字变成可感知的生活场景和生动画面, 就可以克服“原理”在课堂教学中的局限性, 开阔学生的视野, 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还要充分利用影视资料, 开展电化教学, 组织学生观看与教学有关的电影、录像, 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实践运用。当然运用多媒体授课要把握好“度”。教学进度的节奏既不能太快, 又不能太慢。课堂容量也要做到适度, 保证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通过大量信息资料来加深对抽象理论的认识。

三、重视开展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在教师主导下, 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 “教”与“学”互相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搞好课堂讨论要抓住几个主要环节:一是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讨论题目。讨论题目最好是与现实经济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学生利用哲学原理展开思维活动或者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在课前利用网络、报纸、杂志查找资料、撰写发言提纲。在此过程中, 帮助学生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真正体验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功能, 即指导人生。三是选几名代表在课堂上发表本组观点, 各组之间进行课堂讨论。讨论的过程是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从不同层面用所学知识辩证认识某一社会热点问题的过程,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而且可以学以致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由教师进行讨论总结。讨论总结是一个重要环节, 在总结过程中, 既要肯定学生发言中的创新思想, 又要指出不足之处, 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养成用哲学思维来探索现实问题的习惯。

四、开展课堂演讲教学活动

在每次课结束前3分钟都给同学自由演讲, 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安排好,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很喜欢这一环节, 在第一次课的时候就跟学生讲清楚, 演讲的内容, 一定要积极健康向上, 学生也可以利用多媒体, 这在平时成绩中占20%, 由于班级人数比较多, 不是每个同学都有机会, 因此就要按照学生自愿报名的先后顺序的原则进行这项活动, 后来到结束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由于报名晚, 而没有机会演讲, 他们觉得很遗憾, 这项活动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能力, 锻炼了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而且通过学生演讲, 大多数学生包括教师获益匪浅, 从而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有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汶川地震发生后, 自己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 给大家制作了一个视频, 主要内容就是通过一些遇难同胞的图片, 展现身边老师和同学对四川的遇难的同胞所展现的爱心活动, 当时将所有同学的目光都吸引到了大屏幕上, 激发了学生的爱心。而且我还发现通过课堂演讲, 虽然每个同学的时间非常短暂, 但是他们确实得到了锻炼, 主要是一些学生站在讲台上特别紧张, 甚至忘记原本准备非常充分的演讲材料, 这时我就会让其他同学给他们以掌声鼓励, 缓解他们这种紧张的情绪, 我相信通过演讲学生得到了一次心理上的锻炼。对那些没有机会演讲的学生要求他们交作业, 但是交作业的成绩不可能高于演讲的同学的最低成绩, 这样更加激发了学生报名演讲的热情, 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对于交作业的同学, 为了防止部分学生到网络上随意抄袭, 失去作业的意义, 所以就让他们写一些自己的真实感受, 如:写《丛飞其人》的观后感, 或者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在演讲过程中,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分析现实问题, 有利于学生对一系列社会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总之, 这样的教学实践, 能够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真正实现树立和培养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引导和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解决人生发展的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才能用哲学智慧照亮中职学生的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 2009.

[2]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 2009.

国学与智慧人生总结 篇5

通过本次网络学习,我对国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身学工科的我,平时是很少看国学方面的材料,所以在网络学习中选择了平时很少涉及的国学方面来学习,真是受益匪浅!

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永远值得我们发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可不从国学启蒙开始。通过学习国学,可以让人明白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 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通过对曾国藩的人物分析,我们看到了曾国藩在用人、识人的时候其实已经具备了社会学上的系统论意义,这比中国古代简单的“唯才是举”论要进步。他的人生经历和他的好学善思有关,曾国藩关组西学,他引导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个去学西方社会科学,一个去学西方自然科学,他的分析眼光也在这个过程自然受到了西方社会学的影响。所以他的人才论才会有了经典的社会学意义。

从曾国藩识人的口诀中,我们能看出他选拔人才的高明之处,“广收”主张首先要尽可能地网罗人才,选人、用人的标准不要太严苛。“慎用”强调合理利用人的长处,避其短处。因为有才不用,固然是浪费;大材小用,也有损于事业;至于小材大用,那就会对事业带来危害了,这样反而还不如不用。“勤教”体现了曾国藩他自己就是一个“身到、心到、口到、眼到”的勤于实践的人。“严绳”是对人才的管理与驾驭。从曾国藩的这些智慧,我们不得不说他能够成功的领导了人才济济的湘军团队是有他自己的一套用人原则的,这些原则直到现在也被广泛应用。

听翟教授讲解《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的启示》,我们了解到了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理论家和战略家,一生当中十分重视史学方面的学习,并觉得对历史的学习有利于军事方面的分析。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十分关注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大政治谋略;关注历史上政治人物的得失成败;关注对故人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这些评价形成了他自己的理念。《二十四史》也成了陪伴毛泽东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程的枕边书,这说明《二十四史》对毛泽东政治生涯的影响力。

人生边上的智慧 篇6

在前言中,杨先生如此写道:“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这一段话点出了她要讨论的两大主题,一是人生的价值,二是灵魂的去向,前者指向生,后者指向死。我们读下去便知道,其实这两个问题是密不可分的。

在讨论人生的价值时,杨先生强调人生贯穿灵与肉的斗争,而人生的价值大致取决于灵对肉的支配。不过,这里的“灵”,并不是灵魂。杨先生说:“我最初认为灵魂当然在灵的一面。可是仔细思考之后,很惊讶地发现,灵魂原来在肉的一面。”读到这句话,我也很惊讶,因为我们常说的灵与肉的斗争,不就是灵魂与肉体的斗争吗?但是,接着我发现,她把“灵魂”和“灵”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是很有道理的。她说的灵魂,指不同于动物生命的人的生命,一个看不见的灵魂附在一个看得见的肉体上,就形成了一条人命,且各各自称为“我”。据我理解,这个意义上的灵魂,相当于每一个人的内在的“自我意识”,它是人的个体生命的核心。在灵与肉的斗争中,表面上是肉在与灵斗,实质上是附于肉体的灵魂在与灵斗。所以,杨先生说:“灵魂虽然带上一个‘灵’字,并不灵,只是一条人命罢了。”我们不妨把“灵”字去掉,名之为“魂”,也许更确切。

肉与魂结合为“我”,是斗争的一方。那么,作为斗争另一方的“灵”是什么呢?杨先生造了一个复合概念,叫“灵性良心”。其中,“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遵守上述道德标准为人行事的道德心。她认为,“灵性良心”是人的本性中固有的。据我理解,这个“灵性良心”就相当于孟子说的人性固有的善“端”,佛教说的人皆有之的“佛性”。这里有一个疑问:作为肉与魂的对立面,这个“灵性良心”当然既不在肉体中,也不在灵魂中,它究竟居于何处,又从何方而来?对此杨先生没有明说。综观全书,我的推测是,它与杨先生说的“大自然的神明”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个“大自然的神明”,基督教称作神,孔子称作天。那么,“灵性良心”也就是人身上的神性,是“大自然的神明”在人身上的体现。天生万物,人为万物之灵,灵就灵在天对人有这个特殊的赋予。

接下来,杨先生对天地生人的目的有一番有趣的讨论。她的结论是:这个目的绝不是人所创造的文明,而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本身。天地生人,着重的是人身上的“灵”,目的当然就是要让这个“灵”获胜了。天地生人的目的又决定了人生的目的。唯有人能够遵循“灵性良心”的要求修炼自己,使自己趋于完善。不妨说,人生的使命就是用“灵”引导“魂”,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灵魂”。用这个标准衡量,杨先生对人类的进步提出了质疑:几千年过去了,世道人心进步了吗?现代书籍浩如烟海,文化普及,各专业的研究务求精密,皆远胜于古人,但是对真理的认识突破了多少呢?如此等等。一句话,文明是大大发展了,但人之为万物之灵的“灵”的方面却无甚进步。

尤使杨先生痛心的是:“当今之世,人性中的灵性良心,迷蒙在烟雨云雾间。”这位九十六岁的老人依然心明眼亮,对这个时代偏离神明指引的种种现象看得一清二楚:上帝已不在其位,财神爷当道,人世间只成了争权夺利、争名夺位的战场,穷人、富人有各自操不完的心,都陷在苦恼之中……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好人更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保护自己,就不得不时刻防御。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处吃亏……”不难看出,杨先生说的是她的切身感受。她不禁发出悲叹:“曾为灵性良心奋斗的人,看到自己的无能为力而灰心绝望,觉得人生只是一场无可奈何的空虚。”

况且我们还看到,命运惯爱捉弄人,笨蛋、浑蛋安享富贵尊荣,不学无术可以欺世盗名,有品德的人一生困顿不遇,这类事例数不胜数。“造化小儿的胡作非为,造成了一个不合理的人世。”这就使人对上天的神明产生了怀疑。然而,杨先生不赞成怀疑和绝望,她说:“我们可以迷惑不解,但是可以设想其中或有缘故。因为上天的神明,岂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呢。”进而设问:“让我们生存的这么一个小小的地球,能是世人的归宿处吗?又安知这个不合理的人间,正是神明的大自然故意安排的呢?”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杨先生的潜台词是:这个人世间可能只是一个过渡,神明给人安排的真正归宿处可能在别处。在哪里呢?她没有说,但我们可设想的只能是类似佛教的净土、基督教的天国那样的所在了。

这一点推测,可由杨先生关于灵魂不灭的论述证明。她指出:人需要锻炼,而受锻炼的是灵魂,肉体不过是中介,锻炼的成绩只留在灵魂上;灵魂接受或不接受锻炼,就有不同程度的成绩或罪孽;人死之后,肉体没有了,但灵魂仍在,锻炼或不锻炼的结果也就仍在。她的结论是:“所以,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价值观,相信灵魂不灭,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

那么,杨先生到底相信不相信灵魂不灭呢?在正文的末尾,她写道:“有关这些灵魂的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只能胡思乱想罢了。我无从问起,也无从回答。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不知为不知’,我的自问自答,只可以到此为止了。”看来不能说她完全相信,她好像是将信将疑,但信多于疑。虽然如此,我仍要说,她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因为在我看来,信仰的实质在于不管是否确信灵魂不灭,都按照灵魂不灭的信念做人处世,好好锻炼灵魂。孔子说“祭神如神在”,一个人若能事事都怀着“如神在”的敬畏之心,就可以说是有信仰的了。

杨先生向许多“聪明的年轻人”请教灵魂的问题,得到的回答很一致,都说人死了就是什么都没有了,而且对自己的见解都坚信不疑。我不禁想起了两千五百多年前苏格拉底的同样遭遇,当年这位哲人也曾向雅典城里许多“聪明的年轻人”请教灵魂的问题,得到的也都是自信的回答,于是发出了“我知道我一无所知”的感叹。杨先生也感叹:“真没想到我这一辈子,脑袋里全是想不通的问题。”“我提的问题,他们看来压根儿不成问题。”“老人糊涂了!”但是,也和当年苏格拉底的情况相似,正是这种普遍的自以为知更激起了杨先生深入探究的愿望。我们看到,她不依据任何已有的理论或教义,完全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独立思考,一步一步自问自答,能证实的予以肯定,不能证实的存疑。例如肉体死后灵魂是否继续存在,她在举了亲近者经验中的若干实例后指出:“谁也不能证实人世间没有鬼。因为‘没有’无从证实;证实‘有’,倒好说。”由于尚无直接经验,所以她自己的态度基本上是存疑,但绝不断然否定。

杨先生的诚实和认真,着实令人感动。但不止于此,她还是敏锐和勇敢的,她的敏锐和勇敢令人敬佩。由于中国两千多年传统文化的实用品格,加上几十年的唯物论宣传和教育,人们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往往不肯相信,甚至毫不关心。杨先生问得好:“‘真、善、美’看得见吗?摸得着吗?看不见、摸不着的,不是只能心里明白吗?信念是看不见的,只能领悟。”我们的问题正在于太“唯物”了,只承认物质现实,不相信精神价值,于是把信仰视为迷信。她所求教的那些“聪明的年轻人”都是“先进知识分子”,大抵比她小一辈,其实也都是老年人了,但浸染于中国的实用文化传统和主流意识形态,对精神事物都抱着不思、不信乃至不屑的态度。杨先生尖锐地指出:“什么都不信,就保证不迷吗?”“他们的‘不信不迷’使我很困惑。他们不是几个人。他们来自社会各界:科学界、史学界、文学界等,而他们的见解却这么一致、这么坚定,显然是代表这一时代的社会风尚,都重物质而怀疑看不见、摸不着的‘形而上’境界。他们下一代的年轻人,是更加偏离‘形而上’境界,也更偏重金钱和物质享受的。”凡是对我们时代的状况有深刻忧虑和思考的人都知道,杨先生的这番话多么切中时弊,不啻是醒世良言。这个时代有种种问题,最大的问题正是信仰的缺失。

我无法不惊异于杨先生的敏锐,这位九十六岁的老人实在比绝大多数比她年轻的人更年轻,心智更活泼,精神更健康。作为证据的还有附在正文后面的“注释”,我劝读这本书的人千万不要错过,尤其是《温德先生爬树》、《劳神父》、《记比邻双鹊》、《〈论语〉趣》诸篇,都是大手笔写出的好散文啊。尼采有言:“句子的步态表明作者是否疲倦了。”我们可以看出,杨先生在写这些文章时是怎样地毫不疲倦,精神饱满,兴趣盎然,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是怎样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这些文章是一位九十六岁的老人写的吗?不可能。杨先生真是年轻!

二○○七年九月十日

智慧与人生论文 篇7

关键词: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不屈,悲壮

肖斯塔科维奇 (1906--1975) 是前苏联时期俄罗斯最天才和最杰出的作曲家, 也是人类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生存在集权高压血腥统治斯大林主义的“新沙皇”年代, 他以自己特有的毅力和坚忍以及超人的智慧, 巧妙透过其15首交响曲和其他大量的作品来记录二十世纪中叶专制统治下的俄罗斯秘密恐怖历史, 再用15首弦乐四重奏来传达对俄罗斯民族所经历的这段苦难的个人化解释和描绘。他曾说:“研究我的音乐, 你们就能找到我做为一个人和艺术家的全部真相!”聆听他的作品, 二十世纪最悲哀的人类命运的确历历如在眼前。

在肖斯塔科维奇的15首交响曲中, 《第七 (列宁格勒) 交响曲》 (以下简称“肖七”) 是最为著名的也是最有争议的一部作品。

《列宁格勒交响曲》堪称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大传奇。1941年希特勒的法西斯军队以闪电般的速度入侵苏联。在短短的五个月的时间里便包围了列宁格勒, 直逼莫斯科。列宁格勒的人民全体总动员, 与法西斯展开生死拼搏的浴血奋战。在那极端困苦极其艰辛危险的时期, 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为了将这一时期用音乐表达出来, 为了歌颂人民顽强奋斗的必胜精神, 在非常艰难的状态下开始创作这首注定是不朽的音乐诗篇。他说:“我要告诉全世界人民, 我们依然活着, 我们必将胜利!”

1942年7月19号纽约举行了盛大的首演式。继而世界上几千家电台转播了这场音乐会。从此世界通过这部伟大的音乐作品看到了苏联人民抗击法西斯的顽强斗志和坚强的毅力。

结构上看, 第七号交响曲显得冗长 (全曲约70分钟, 是他所有交响曲作品中最长的) 。而且有些“不均衡”, 光是第一乐章就占了全曲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根据肖斯塔科维奇1951年一篇文章的说法, 这是一部一列宁格勒为标题, 每乐章各有主题的交响曲, 分别是:“战争” (War) 、“回忆” (Recollection) 、“祖国的原野” (The expanses of my native land) 、“胜利” (Victory) 。如果我们依循这些主题聆听, 的确相当容易和作者产生共鸣。换句话说, 第七乐章的主题都相当明确, 几乎让人一听就知道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意涵, 因此有评论者认为:“与其说本曲是交响曲, 倒不如说比较接近大型的组曲”, 这句话可说为这部交响曲的特性下了颇为精准的注脚。

第一乐章中庸的稍快板。首先呈示出“人的主题”, 描绘的是战争之前安宁的生活。小提琴明朗平稳地奏出主题, 接着是肖斯塔科维奇作品中常见的气息很长的木管独白。突然, 远方传来的鼓声击碎了和平的美梦, 出现了进行曲风格的“战争主题”。

第二乐章稍快的中板, 三段体诙谐曲乐章。相传作曲家这样描述本乐章:“……这是对愉快的事情, 人生快乐插曲的回忆。但悲哀的情绪笼罩着这种回忆……”乐章主部由第一小提琴轻松奏出的主乐念,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弦乐器那强烈的节奏背景, 还有双簧管优雅的副乐念等构成。双簧管的副乐念由低音竖笛接替, 竖琴、长笛的低音伴奏部分很有特色。此乐章可以说是最具肖斯塔科维奇风格的音乐。

第三乐章慢板至最缓板。自古以来人们都说:“俄罗斯人对自己的祖国和土地有着一种深厚的挚爱。”这一乐章在于表现“对自然的美之敬意”, 犹如俄罗斯大地上郁郁葱葱、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一般。

第四乐章不太快的快板转中板。由定音鼓呈示出类似贝多芬“命运主题”动机的短暂导入部后, 主题由弦乐器齐奏展示, 然后进入自由发展的主部。依照肖斯塔科维奇的本意, 这个终乐章在于表现“胜利之来临”。最后, 第一乐章“人的主题”由铜管乐器强有力地奏出, 在排山倒海般的凯歌之后, 四个定音鼓奏出乐章的中心主题, 全曲结束。

这颗高贵的灵魂曾经创作过震撼世界的交响曲, 却一次次发出这巨大的悲叹。这悲叹不仅属于他个人, 也属于一个铁权下苟生, 始终等待着被枪杀的民族, 等待枪杀成了这民族曾经的生活方式!在血腥的斯大林时代, 整个民族与肖斯塔柯维奇一样被集体绑架与枪杀, 在近半个世纪里滚动着鲜血与头颅。可是, 尽管如此, 这一民族又在纳粹帝国疯狂的侵略与进攻下, 英雄地反抗着, 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并对人类的反法西斯神圣事业作出了不可思议的牺牲与贡献, 成功地捍卫了绑架与枪杀他们的残酷政权!

1942年春天, 被死亡与饥饿以及炮火与轰炸围困了的列宁格勒, 用电波向全世界演播了肖斯塔柯维奇的第七也即着名的列宁格勒交响曲, 向世界用音乐来证实它的存在。这一悲壮的演出, 也是人类音乐史上的奇迹。

参考文献

[1]德特勒夫.戈约夫著: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肖斯塔科维奇》。

[2]钱仁平著:外国音乐家欣赏丛书《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 湖南文艺出版社。

数学,造就智慧人生 篇8

语文:体现一种力量, 叫思想;数学:造就一种人生, 叫智慧。语文表达思想, 思想是一种力量, 数学造就智慧, 人生需要智慧。于是我以“数学, 造就智慧人生”为题, 想写一篇关于数学及数学教育教学的感悟文字。

既然是感悟文字, 本文无需提及数学家关于数学工具说、逻辑说、直觉说、结构说、集合说等学术观点, 也不去援引哲学家关于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等科学论断, 更不会追寻数学与哲学之渊源、廓清数学与生活之关系。

数学的面孔不是繁难怪异, 数学的根本作用不是显示虚空的屠龙之技, 不是市井生活中的盘算结账, 也不是为了增加考试评价中的分值权重。数学是一种智慧, 这种智慧应伴随我们的一生, 这智慧包容有数和形的美妙、具体和抽象的思辨、建设和超越的精神。我试图从数学的美、数学的理性、数学的精神三个方面感悟其蕴藏的智慧, 思考我们的数学教育。

一、数学是美的, 其中蕴藏一种至简至和的智慧

“哪里有数, 哪里就有美。”这是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拉斯的论断。亲和数、联谊数、完美数、勾股数……引得人们痴迷其中, 这是数的美。

“数学是这个世界之美的原型。”这是近代科学家开普勒的观点。四叶玫瑰线、对数螺线、墨比乌斯曲面、完美无缺的圆……诱得人们倾心于此, 这是形的美。

我们发现:数学不是符号、图形的重复呈现, 也不是定理、公式的复杂关联。透过符号和图形、定理和公式我们发现数学之美:美在简洁、美在奇异、美在统一、美在和谐。

简洁是数学美的首要标志。数学拥有一套最简洁的符号语言, 它用最简洁的方式揭示自然的客观规律, 构建数学的大厦。在英国科学杂志《物理世界》发起的世界“最伟大的公式”投票活动中, 全球读者按照典雅性、引申力和影响力的投票要求, 选出他们认为最重要、最伟大的公式和定理。入选的十大公式定理中, “1+1=2”这个最基本数学公式名列第七。这是数学简洁美的体现, 这是人们对简洁美的推崇。

我们的数学教育从“1+1=2”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呢?在数学教育教学中, 我们不是训练学生记忆累积的能力, 而应是化归求简的能力, 掌握最基础的, 才能把握更深奥的。我们的教育教学应注重基础, 提炼出最基本、最本质、最简约的内容, 而不是一味追求繁难高深。

和谐是数学美的终极境界。和谐, 使我们想到eπi+1=0, 这个公式位于2003年世界自然科学界十大最美公式评选的榜首。公式中的“1”是自然数中最基本的正整数, “0”是复数系中最关键的整数, “π、e”是最重要的无理数, “i”是虚数单位, 复数系中五个最重要、最特殊的数和谐地统一在一个等式之中。

“0.618”也为我们带来了图形中神奇的和谐美, 而方程 (x-a) 2+ (y-b) 2=r2, 竟是一个圆的注脚。我们在感悟到数的和谐、感悟到形的和谐的同时, 还深深地感悟到数与形之间美妙的和谐。

在数学教育教学中, 我们应让学生感悟数学不是孤立对抗的, 也不是零散杂乱的, 数学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只是我们认识能力的局限和表述的需要, 才把数学分割成数、形等一个个部分。我们的数学教育, 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简洁, 而不是繁琐;感受到数学之和谐, 而不是怪异。我们的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感受数学之妙而从中体验审美, 并建立数学的和谐观、数学的结构观。

在这简洁、和谐的数学之美中更多的是一种数学理性之美, 数学是一门“既美且真”的科学。数学不仅仅具有知识美, 还具有内在的思想方法美。

二、数学是理性的, 其中蕴藏一种至真至通的智慧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 我们思想中压倒一切的是数学的理性。只要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压倒一切新鲜事物的依然是数学理智的统治。

数学的理性首先是一种“真”。数学一直被奉为真理的典范,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这样表述:“为什么数学比其他的一切科学受到尊重, 一个理由是, 它的命题是绝对可靠的和无可争辩的, 而其他一切科学的命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可争辩的, 并且经常处于被发现的事实推翻的危险之中。还有另一个理由, 那就是数学给予精密自然科学以某种程度的可靠性, 没有数学, 这些科学是达不到这种可靠性的。”

我们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盟军为减少海上战略物资遭德军潜艇的袭击, 曾借用数学家的智慧设计海上运输方案, 结果创造了一位数学家胜过一个师的神奇。如今, 我们看到在现代中外著名的企业、财团中出现了数学家的身影。数学这种理性的智慧是真实的历史, 是真切的现实。

对于数学是理性的, 我们不能流于考据和阐释。在数学教育教学中, 我们不能把数学的理性智慧简单地理解成数学是机械的思维训练, 更不是单一的解题训练, 也不能使数学陷于琐细浅层的实用, 应重在引领学生对数学智慧 (数学思想方法) 的感悟。

数学的理性还具备“通”。数学化成了科学理论建立的标志, 正如伟大哲人马克思的著名论断:“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 才算真正达到完善的程度。”在经济上, 数学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在技术转移中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军事上, 有人这样认为,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化学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物理战, 而九十年代发生的海湾战争已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数学战。在哲学上, 数学与辩证法几乎是一对孪生姊妹。综观现代科技几乎是一种数学技术的体现, 进一步体现出数学是科学的本质。

我们的数学教育应感悟数学思想而从中学会思考, 沐浴数学的理性之光, 开拓数学的应用领域。否则学生将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理解生活、创造生活, 那我们所进行的如同是教动物小熊做计算题的杂耍表演, 而不是数学教育。

泽被后人的数学, 不仅仅是“真”与“通”的理性智慧, 更深层的是一种数学精神。

三、数学是一种精神, 其中蕴藏一种创造探索的智慧

数学一直体现一种前所未有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在探索创新中蕴藏累积新的智慧。有人曾这样比较数学和其他科学:“在大多数科学里, 一代人要推倒另一代人所修筑的东西, 一个人所树立的另一个人要加以摧毁。只有数学, 每一代人都能在旧建筑上增添一层楼。”人类文明发展史中, 数学大厦愈发坚固, 数学之树愈发葱茏, 乃是一代代数学家、数学工作者建设与超越的精神智慧。

数学的创造性智慧, 源于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这种创造性不是推翻已有的大厦重建, 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添砖加瓦, 即便是另立高楼, 那也会在新楼与旧楼之间构造回廊。新楼、旧楼成为一体, 数学大厦的根基更加牢固。

数学的发展史是一种探索史, 数学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矛盾, 唯有探索才能解决数学中的根本矛盾。数学史上曾发生过三次数学危机, 每一次危机的发生都是数学智慧的生长, 每一次危机的解决都是数学智慧的超越。

我们的数学史教育, 不必在数学史实数学材料上过于增加学生记忆的负担, 若干年后也许学生记不起三次数学危机的具体内容, 但其中数学家探索的精神智慧一定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我们的数学学习应追求一种智慧, 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中, 适时介绍知识产生的背景, 学习数学家探求的精神。在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中, 有意提炼、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一个人学习数学, 不是为了“记住”数学, 即便把数学都“还给”老师了, 而学习数学过程中领悟的思想和方法、数学的精神, 作为一种品格力量, 将造就我们智慧的人生。

舍得之间的智慧人生 篇9

经营酒,就是经营酒文化,酒的竞争就是酒文化的竞争,文化营销也就成为最适合酒类产品的一种营销模式。近年来许多名酒尤其是白酒企业为了提升竞争层次,也特别重视构筑品牌的文化内涵,将文化营销作为重要的营销策略。其中,舍得酒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优越的内在品质

舍得酒是蕴涵舍得精髓的国产高档酒,浓头酱尾,六粮酿造,百斤好酒仅得二斤舍得精华。以“2%精华,成就极致尊享”为品质核心,力图成为中国品质最好的高档白酒品牌。在品牌定位上,舍得定位于“中华第一文化酒”,依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优势传播品牌文化,以继承和弘扬中国国学文化的精髓为己任,在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树立舍得酒的高端白酒实力品牌形象。这一品牌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社会精英人士的宠爱。

品舍得酒,与其说是眼、口、鼻、舌的感官享受,不如说是高雅的艺术鉴赏,须得在轻咂慢啜之际细细品味。舍得酒酒体晶莹、明亮、清澈,置于光亮处,有“酒清欺玉露”之感。乍看去,空无一物;轻摇来,波光涟漪,实为上等珍酿之光色。轻启一封舍得酒,陈年的悠远气息扑面而来,如饮甘泉,前香芬芳,中香浓郁,底窖香是由五种香气组成的幽雅舒适的复合香,丰富、典雅、全面,层次感清晰分明、意味无穷。轻啜一小口舍得酒,缓缓铺满整个舌面,顿觉丰盈挺拔、醇厚绵软,轻启咂辨,滋味纯而细、爽而滑,酝酿于口中,清甜甘香缓缓释出,片刻酒味收敛,瞬间感到一丝回甜;咽下酒液,则余香渐渐而出;待酒味渐渐平和,感受余味之悠远,沁入心脾,舒畅无比。

哲理文化内涵丰富

此外,舍得酒不仅有优越的内在品质,其文化底蕴也非常丰厚:“舍”与“得”,是人生的一种取舍,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刻领悟,懂得舍与得,是人生的一种大智大慧,“舍与得”,这一永恒的华夏文化精髓,蕴载了深厚的人生哲理:人与万物都是在“舍”与“得”之间成就自身并达到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舍得酒正是传承了“舍”与“得”这一深邃悠远的文化思辩理念,并让此理念在现代生活中演绎更为新妙的诠释。使人们在品味点滴珍酿之间,更能深深感悟到人生的永恒真谛。

与“舍得”文化相得益彰的是其包装艺术。文化包装,从动态上讲,是设计、生产容器或包扎物以表达某种价值观念的活动;在静态上是指蕴涵价值观念的容器或包扎物。不同于其他名酒的华贵庄重,舍得酒的包装几乎舍弃了所有的繁杂:简单而平实,上下色块分割,以凝重、朴素的咖啡色和纯洁的珍珠白对比。文字以一种极限主义的设计手法,充盈着整个盒体的左面,初看没有平衡,但在盒体中部右端以阴阳翻转的对比,凸现“华夏文明,民俗酒典”,加之精巧的封口帖龙瓦当图案,使整个包装达成了动态平衡。包装语言也充满了阴阳变换,在视觉冲突中,完成了一次现代与传统的时空跨越。另一大特点是反传统包装的主视面与次视面的设计表现,在盒体的四个面与顶部重复叠现品牌,产生了一种重复的视觉节奏,彰现了舍得的个性魅力。舍得酒的包装容器是产自景德镇的优质陶瓶。其性能优良,柔和光滑,视觉效果新颖,“柔咖啡”和“珍珠白”分段缎烧,使二者和谐统一;陶瓶内外光洁,结构紧密,瓶口采用磨砂技术,保证了与瓶盖的密闭性。

舍得的人生智慧

优越的酒体,看似浅显实则深遂的哲理文化,以及朴素简洁的外观包装,使得舍得酒广受欢迎。舍得酒——一个具有禅宗意味,人生哲理的品牌。它的文化意义超出了官民雅俗的范畴,是中国文化与精神的集大成。

舍得,是哲学,是思想境界,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

在哲学范畴上,舍是否定,得是肯定,人类的历史不管是人物风云,还是朝代更替,或是制度的改革都在“舍”与“得”间更替行走,在这历史的长河中,否定,肯定,再否定,否定之否定……

舍得也是一种思想境界,一种领悟,有舍才有得,有得必有失。在经济生活中,舍就是投入,是付出。得就是产出,是成果,是回笼,舍得就是经济生活的一个周期。也是经济中最朴素却最能体现商界精英过人智慧的一条经济原理。在历史和朝代的更替上,更是如此,如果没有千万人前赴后继的舍,哪有新制度,新国家的得呢?如果没有对旧有成就,旧有制度的舍,哪有新成就,新制度的得呢?

总之,舍得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舍得决不是无奈的放弃,孰舍孰得,是大智慧者在洞悉了大势所趋之后的非常之举,历史抉择。上下五千年,至尊伟人们每一次气度恢弘的舍得,无不闪耀着惊人的智慧,无不成就着名垂千古的伟业。

历史无舍得,没有发展。经济不舍得,没有流通。制度不舍得,没有活力。人生不舍得,困惑又是非。

终身学习充溢智慧人生 篇10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 华夏文明灿烂辉煌。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书籍浩如烟海, 融于书海, 会发现睿智光彩。现代社会飞速发展, 作为新时期的老师, 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一、学习文化知识充溢智慧人生

在学生心目中, 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 是智慧的化身, 而知识不是老师与生俱来的, 则要从学习中来, 老师要勇于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我在《论语》中领略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悟出了赵翼的“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失意时想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当一个老师学习了那么多文化精髓时, 便使我告别了苦闷、彷徨、忧郁, 充溢了许多人生智慧, 这样才能传授给学生更多知识, 让学生悟出更多人生哲理。

二、品百家经典饱精神大餐

由于语文领域的宽广, 新时期张扬的学生个性, 仅仅课内知识传播, 已不能吸引学生的视线, 还需不断地品百家经典, 从而饱精神文化大餐。为适应每位学生的品位, 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知识品位, 努力做到不仅仅局限于课内, 还要放眼课外, 使学生愿听、乐听, 这样学生不仅接受了知识, 而且还知道怎样去做人, 做一个有志之人, 做一个华夏子孙的优秀公民, 真正做到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

智慧人生礼赞 篇11

该企业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发30年的缩影与见证。

于是,笔者为其撰写了横批为“智慧人生”的长联,意欲将其企业灵魂的“舍得”文化作一推介。

上联重在弘扬以李家顺为代表的沱牌人继承泰安风骨,酝酿智慧琼浆生态液,将大千浮沉史融入酒中的博大胸怀和开创生态酿造先河的创新精神。下联则刻画了饮酒者喝酒时的淋漓心境与心态,酒后吐真言,这于浮躁文化几乎成为当今文化主流的国人而言,何其难得。基于此,酒的文化功能可见一斑。也基于此,中国不能没有白酒,世界也不能没有白酒。更基于此,酒与人生智慧融为一体。舍得二字,何其精妙!

对于沱牌人而言,用自己的智慧和创新精神,不但酿造了智慧琼浆,更是将大自然作酒壶,构成了“自然壶”里乾坤大的磅礴气势。而对于饮酒者而言,凭乘陈子昂之慨然,借智慧琼浆液,实践了“果然杯”中“天地宽”,即评天品地的豪情壮志。

横批

智慧人生

上联

舍一己烦恼,以大爱之心,用沱江之水,承泰安之风骨,酝酿智慧琼浆生态液,尽融大千沧桑沉史;陶醉哉,煮酒论英雄,知己千杯少,激越九州豪气充胸,横流沧海壮志凌云。呜呼!自然壶里乾坤大。

下联

得万众舒畅,为忘我之意,乘射洪之春,凭子昂之慨然,品尝五味人生百态情,倾诉三千华发成败事;吞之乎,把酒问青天,紫竹百尺短,指点江山激情充怀,挥斥方遒热泪盈襟。嗟乎!果然怀中天地宽。

注:联中的“陶醉”、“知己”、“吞之乎”与“紫竹”等,皆为沱牌与舍得的系列品牌。

“泰安”为沱牌老酒窖,已经国家鉴定为东汉时中国最老的酒窖。

“射洪春酒”为杜甫赴射洪追寻陈子昂故居遗址时留下的名句。

联成后恭请著名书法家张斗文先生书写。

(作者系四川大学教授)

体验精彩人生汲取智慧琼浆 篇12

下面,请跟老师一起走进八(下)语文课本中的这最后两个单元,轻轻打开我们心中的那个问号———

从内容角度看, 这两个单元是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

首先,这两个单元中,一些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比如,明代大儒宋濂的勤奋与专心,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精神,科学家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

其次,这两个单元中,更有一些人生哲理值得我们去咀嚼领悟。比如《错过》中,刘心武告诉我们,人要习惯和品味“错过”,不要让“错过”酿成“过错”,要把握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再如,《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中,郭沫若满怀着对萧红的怀念和哀悼之情,引出了人应该拥有“年轻精神”的主题,鼓励青年人培养“年轻精神”的品质,“使自己年轻,使中国年轻”,为未来的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郭沫若认为“年轻精神”可以使人超越短暂的生理年龄,走向精神生命的永恒,这种生命观饱含哲理,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从文体角度看, 这两个单元推介了一类特别的文章体裁。

第六单元为“精彩演讲”单元,编者为我们呈现了5位中外人士的精彩演讲稿。这是初中语文课本第一次向我们推介这一特殊的文章体裁,因此,我们要熟悉这种文体,在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并学以致用。

为便于开展单元学习, 建议大家掌握“演讲稿”的下列常识:所谓演讲,是指在公开场合面对听众阐发自己的意见、主张或某种知识的一种说话形式;而演讲稿(也叫作演说词), 则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稿。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受众,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因此,必须做到观点鲜明、直抒胸臆,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一目了然。从结构方面看,演讲稿一般分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开头要抓住听众,引人入胜;主体部分要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结尾要简洁有力、余音绕梁。演讲稿的语言多用短句,追求口语化、通俗化,让听众听明白,听清楚,受感动;有时,也会适当运用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反复等修辞手法,求得生动活泼之效果。

上一篇:在职培训下一篇:创新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