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动机

2024-07-05

盈余管理动机(精选9篇)

盈余管理动机 篇1

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一直是会计界的热点之一,而对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国内外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探索和总结。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股市的进步和资本市场的成熟使管理者更加倾向于受各种动机的影响通过盈余管理来改变公司的经营业绩、投资者的预期等方面的内容,换句话说,盈余管理发生的时候,有人可能正在做一些伤害其他人的事情。正因如此,审计人员、监管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正在寻找这些肇事者,努力揭开其中的奥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近三年内关于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进行分类和总结,希望给予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发现和降低盈余管理的参考。

一、管理层报酬激励

1 9世纪,英国率先开始实行以会计盈余为基础的管理奖励报酬,之后整个欧洲、美国、日本也相继采用这种办法,由此引发了管理层为获取最大报酬而进行盈余管理。首先是奖金报酬的激励,即管理层为了获得奖励而提高企业盈余水平等。但是随着股票报酬所占比重的提高,最大化奖金报酬的盈余管理激励已经降低,但这可能被影响股价和最大化股票基础报酬的盈余管理激励所替代。

Cheng和Warfield(2005)利用美国1993-2000年的数据,结果确实发现,经理拥有的股权激励越高,他们在后续期间卖出的股票就越多。他们还发现,经理拥有的股权激励越高,他们就越可能呈报满足或刚刚超过分析师预测的盈余;经理一直拥有的股权激励越高,他们就越不可能呈报大的正盈余。这些发现说明,财富对未来股票业绩越敏感的经理,会为了避免错失未来的盈余目标而增加当期的盈余储备。总之,Cheng和Warfield(2005)的结果确实说明,股权激励导致了盈余管理的激励。

Bergstresser和Philippon(2006)提供的证据也表明,CEO的总报酬与股票价值和期权持有越密切,公司利用异常应计额来管理呈报盈余就越突出。并且,在高应计额的年度中,CEO会实施异常多的期权,其他内部人也会卖出大量的股票。

二、债务契约激励

经理为了避免债务违约而进行盈余管理,这已经成为公认的“债务契约假设”。公司与债权人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一般是通过债务契约来确定的。债权人为了保证债务人到期还本付息,通常会在这类契约中订立一些保护性的限制条款,如股利发放的限制、营运资本的限制和对外投资的限制等。由于这些限制性条款往往是以盈余数据为基础,为了避免违约所付出的巨大代价,管理层便会采取措施进行盈余管理以满足限制性条款的要求。

在最近的研究中,从强调私人与公共债务市场中的制度差异出发,Bharath,Sunder和Sunder(2008)研究了债务人盈余管理在债务契约中的作用,具体而言,他们检验了盈余管理怎样影响债务人对私人债务市场与公共债务市场的选择,以及债务契约设计怎样随两个市场中的盈余管理而变动。结果发现,盈余管理影响对市场的选择,盈余管理程度较高所导致不良会计质量的债务人偏好私人债务市场,也即银行贷款,这是因为银行拥有更多减少债务人逆向选择成本的信息通道和处理能力;盈余管理对两个市场上的契约设计有重要的和有差别的影响,因为两个市场有不同的重新签约灵活性。就私人债务而言,由于存在更大的重新签约灵活性,盈余管理程度较高的债务人所受到的价格(也即,利率)和非价格(也即,期限和抵押物)条款显著地更加严厉,这不像只能使用更严厉价格条款的公共债务,这造成盈余管理对公共债务利率的影响大约是私人债务利率影响的2.5倍。

三、股票市场的激励

企业能够在股票市场上公开发行股票并进行股票的流通,其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要大于非上市公司。比如下列情况出现时,上市公司可能出现盈余管理行为:①首次公开发行激励,研究证据基本一致认为,公司会在首发早期利用异常应计额来管理盈余,异常应计额最终会反转解释了首发公司不良的长期业绩(Teoh,Welch和Wong,1998;DuCharme,Malatesta和Sefcik,2001)。②股票增发和配股激励,即为了在发行前期提升股价、公司的股票增发(SEO)提供了管理盈余的激励。③合并和管理层收购激励,就是在公司合并时,主并公司和目标公司为了推升股价也有激励进行盈余管理,并且证据已经表明,两方都会这样做。④内部人交易激励,内部人在预期出售股票时,他们有激励为了人为推升股价而向上管理盈余。

吴联生、薄仙慧和王亚平(2007)以非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作为基准,运用参数估计的方法,对股票市场是否提高了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问题进行研究发现股票市场提高了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非上市公司尽管不存在资本市场的压力,但仍然存在避免亏损的动机。而上市公司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的频率和幅度均大于非上市公司,这表明严格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和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未能抑制股票市场所促生的盈余管理动机。因而,如何强化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和公司治理的监管作用,以有效地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从而达到提高公司盈余质量的目的,仍然是股票市场建设过程中需要予以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避免亏损、满足盈余预测和其他目标的激励

Burgstahler,Dichev (1997)和Hayn (1995)的研究表明,刚刚小于零的小亏损公司的发生频率异常低,而刚刚大于零的小盈利公司的发生频率却异常高,从而使得年度盈余分布的零利润点存在较大的不连续。Burgstahler和Dichev (1997)认为,这是由于公司存在为避免亏损而管理盈余的行为。Dechow,Richardson,Tuna (2003)讨论了不连续的其它解释,比如管理层采取改进业绩的行为、由于交易所上市要求中存在的选择偏见、市场价值削减、稳健性会计规则和金融资产,等等。Beaver,McNichols,Nelson(2007)认为,税收上利润与损失的不对称处理、与特殊项目呈报有关的稳健性也会产生零附近的不连续。

Skinner和Sloan (2002)发现,高增长公司若未满足盈余预测,股价会大幅下跌。在一个相关研究中,与前SEC主席Levitt (1998)表达的关注一致,Kasznik (1999)发现,公布盈余预测的经理会为他们的预测而管理盈余。他认为,经理过分估计盈余的公司有重大的正异常应计额水平。但他也承认,异常应计额水平可能会驱动预测的发布,或者两者作为总呈报策略的一部分而被同时决定。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为了避免亏损而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比较明显。张昕,杨再惠(2007)通过对中国上市为避免亏损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为了避免年度亏损,通常会选择在第四季度进行盈余管理,使全年微亏公司占亏损公司的比例显著下降,全年巨亏公司占亏损公司的比例显著上升。在利润表的各项目中,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投资收益以及营业外收支项目更容易受到上市公司的人为操控,年度之间会出现显著的变化。张昕(2008)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是否在第四季度进行盈余管理以避免当年亏损或下一年亏损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第四季度进行盈余管理来实现当年扭亏为盈或者调低利润,为下一年扭亏做好准备。赵春光(2006)研究发现亏损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的转回与计提进行盈余管理以避免当年亏损或者加大当年亏损争取下一年度扭亏为盈。这些研究都以实证的方式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确存在为了避免年度亏损而管理盈余的行为。

众所周知,经理极不情愿缩减股利。实际上,经理似乎更愿意不遗余力地避免股利缩减。在缩减股利之前,经理愿意出售资产、解雇公司员工、向外部筹资、或者放弃正的净现值投资项目。这些行为当然根据股利无关性是不能得到解释的,但股利可能是经理首先考虑的重要事情。Daniel、Denis和Naveen (2008)经过研究也发现,当支付股利的公司的盈余不能达到预期的股利水平时,这些公司易于向上管理盈余。该行为在高股利支付的公司、在总经理会收到更多现金股利和较高的报酬业绩灵敏度的公司、在利用较少外部权益融资的公司中更明显,并且该盈余管理行为显著影响股利缩减的概率,这说明经理把预期股利水平作为一种重要的盈余基准。

五、避税及避免管制激励

通常,税收最小化选择的证据是不令人惊奇的,例如,Dhaliwal和Wang (1992)发现的证据表明,公司会通过转换不同时期差异来调整会计数字,目的是最小化税收。但是,Boynton、Dobbins和Plesko(1992)的结果发现,随公司规模的反应不同,仅较小的公司管理异常应计额。在保险行业,Petroni(1992)发现,当保险公司密切受到规制关注时,它们偏向于降低损失储备。至于价格规制行业,Jones(1991)发现,在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减少进口进行调查时的年份中,公司会通过异常应计额使盈余减少。

总而言之,本文通过对近三年内国内外学者关于盈余管理动机研究的分析和总结,发现了推动盈余管理出现的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成熟而不断变化的。各利益相关者和监管部门应当及时了解盈余管理动机的变化和发展,从根本源头上对盈余管理的发生进行控制和发现,并制定与之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对盈余管理的监管。

盈余管理动机 篇2

盈余管理也称盈余操纵,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出于某种动机,利用法规政策的空白或灵活性,通过各种手段对企业财务利润或获利能力进行操纵的行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西方许多国家曾经出现过的盈余管理问题,不可避免地也出现在我国。盈余操纵过度,必然造成欺诈。区分盈余操纵和欺诈的标准是盈余操纵的方法是否被法规政策认可。欺诈是指违反法规政策。盈余操纵是指蓄意选择形式上被法规政策所认可的会计处理方法或财务处理方法,以达到管理当局所希望的会计数据,实质上并不能反映公司的真实经营业绩。从目前情况看,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有些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很低,甚至亏损,但净利润却很高,非经营性损益在利润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有的上市公司年报出现巨额亏损,次年季报立即扭亏为盈;还有的上市公司总是在一年盈利一年亏损的怪圈中徘徊。这些现象表明,一些上市公司在人为地调控利润。

上市公司盈余操纵尽管不像财务欺诈被法规政策所禁止,但过度、过滥的盈余操纵,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会削弱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造成经济秩序混乱,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还会误导投资人的投资行为,损害投资人的利益。为了准确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盈余操纵的行为,有必要对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动机和主要手段进行深入分析。

一、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动机

1、获得融资资格

企业上市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从证券市场上筹集到大量的资金,许多企业发行股票和股票上市的愿望十分强烈。根据有关证券法规的规定,发行和上市股票的公司必须具备三年盈利的条件,于是一些本不符上市条件的企业,为了能上市,采用各种手段进行盈余操纵,甚至造假:股票已上市的公司可以通过配股或增发新股在证券市场进行再融资。由于在我国资本市场中,股东对上市公司经理层的约束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上市公司没有分红派现的压力,股权融资成本较低,配股或增发新股的意愿也十分强烈。但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上市公司配股,在其申请配股的前三个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属于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类的公司可以略低,但也不得低于9%;上述指标汁算期间内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在这种约束条件下,一些经营业绩较差的上市公司就想方设法进行盈余操纵,以抬高净资产收益率。尤其是那些前两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已达到10%的公司,如果第三年净资产收益率达不到10%,则前功尽弃,于是在配股或增发新股动机的驱驶下,更会采取各种手段操纵盈余,以期获得配股资格。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控股股东能从上市公司获得大量的资金。当上市公司连续三年未能配股或增发新股融资时,控股股东往往具有很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

2、提高新股发行或配股价格。

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的最直接目的就是大限度地从证券市场筹集到资金。公司所能够募集资金的数额取决于股票发行数量和每股发行价格两个因素。由于我国对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数量有额度限制,在有限的额度内要获得最大限度的资金量,只有提高股票的发行价格。股票发行价格等于每股收益乘以市盈率,而市盈率的大小受到政府的管制,所以每股收益的大小就成为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多少的决定因素。因此,上市公司都有意提高每股收益,一些券商为了争取到公司的承销资格,承诺帮助公司进行利润包装,在公司业绩不佳的情况下,为了募集更多的资金,就产生了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此类问题在配股过程中同样存在。配股价格一般按该上市公司股票一定期间市场收盘价平均数的一定比例进行确定。为了尽可能以较高的价格进行配股,上市公司往往配合庄家推高股价或将股价维持在较高的位置,但股价需有业绩支撑,因此,需配股的上市公司往往会通过盈余操纵来提高公司业绩。

3、二级市场炒作(操纵股价)

企业股票上市后,为维持股价或为使股票价格能达到预期的波动,常利用不实的财务报表,以达到目的。股票价格预期的波动也可能是蓄意地使股价作暂时的下跌,以便操纵者得以廉价购进股票,以取得更大的控制权或待价而沽。

4、扭亏为盈,改善公司在二级市场的形象或避免处罚

公司上市对于企业的另一个影响就是提高公司的知名度,许多公司在上市以前默默无闻,无人知晓,但上市之后却成为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关注的热点。企业的知名度大幅提高,作为企业的大股东和经营者的声誉,能力也和上市公司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控股股东与管理者的形象往往与上市公司的形象俱荣俱损。如果上市公司业绩不佳甚至亏损,公司的股票就会进入“垃圾股”的行列,公司的形象也随之受损。更为重要的是,我国证券市场实行的“特别处理”和“摘牌”制度更是给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形成巨大的压力。按照我国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或当年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就要被实施有别于其他股票的交易制度,在股票名称之前冠以“ST”符号以示区别;如果连续三年亏损,上市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即被“摘牌退市”。为了避免公司股票被戴上ST,一些公司会竭力操纵粉饰其经营业绩,尽可能避免连续亏损情况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出现的上一年巨额亏损,第二年扭亏,第三年又亏损等奇怪现象就不足为奇了。有些上市公司如果已被带上ST帽子,为了不被退市,这些带帽公司一般都表现出强烈扭亏为盈的欲望以达到摘帽的目的。如果正常的经营不能保证上市公司摆脱困境,相关的利益关系人必然会进行利润操纵借以扭亏。

二、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手段

盈余操纵手段可分为会计方法和非会计方法。会计方法主要包括巧用会计政策,非会计方法主要包括关联交易、改变交易方式和时间、地方政府支持等。

1、巧用会计政策

巧用会计政策是最常见也是最原始的盈余操纵方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坏账的核算方法、长期投资的核算方法、无形资产的核算方法、产品开发费的核算方法、职工保险金的核算方法等的选用及变更均会对会计利润数额产生一定影响。会计方法的变更除由于会计准则变迁、采用新方法更能公允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等正当理由外,往往是为了操纵利润,尽管会计政策的变更为会计准则所允许,但通过会计政策的变更米操纵利润的行为容易被审计人员甚至公众识别,且效果有限,因此,利用这类方法进行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较少。

通过各类准备金的计提和冲回是上市公司调节损益的一种重要方法。目前,要求提取减值准备的资产有应收账款、存货、长短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依照现行会计制度,上市公司在各项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方面,具有很大的自我调节余地。这就给上市公司机会利用有关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来大幅地调节损益。尤其是有些上市在亏损年度,集中巨额地计提各项准备,当年大亏一把,使企

业轻装上阵,为下年度扭亏为盈作好准备,如某家电上市公司年报巨亏七亿多元,其中就含有计提的大额准备,但第一季度则扭亏为盈。另外,由于会计制度对企业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可以采用预提或待摊的方式处理,而固定资产大修理的时间及金额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利用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来调节利润就具有较大的弹性。有些上市公司尤其是制造类上市公司,把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的预提和冲回或待摊挂账作为调控损益的一种方法。

2、关联交易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不能全流通,股权较集中,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操纵是最常用的手法。据蒋义宏对上市公司经理进行调查,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操纵的支持率达55.56%(《证券市场导报》,2001. 3),另据对沪深两市的1018家上市公司统计,发生了各类关联交易行为的有949家,所占比例高达93.2%。其中,有488家上市公司向其关联方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涉及总金额达1217.58亿元。在资本经营活动发生了关联交易的上市公司214家。另有844家上市公司与关联方存在应收应付款的结算余额,上市公司关联应收款总额达828亿元,关联应付款总额为237亿元。可见,我国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比较泛滥,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及财务成果影响较明显。

通过近几年的演化,现在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手段主要包括:资产置换、股权转让、托管经营、内部转移定价、出售无形资产、甚至还有“无偿赠予”等。

3、改变交易方式和时间

通过改变交易方式和时间来操纵盈余的做法在上市公司不断花样翻新。一些对外投资较多的上市公司,视被投资企业的.盈亏状况来调节持股比例,以改变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达到操纵盈余的目的。对于盈利状况较大的子公司,如持股比例在20%以下,上市公司一般会寻求提持股比例至20%以上,从而改用权益法核算,以增加当期收益;对于连年亏损的子公司,上市公司一般会将持股比例减至20%以下,从而改用成本法核算,以暂时隐藏该项亏损;有的上市公司年末超负荷接受订单,尽可能多发货物,向顾客提供特殊信用条件以尽可能提前实现销售收入;有的上市公司借助与第三方签定“卖断”收益权的协议,提前确认收入;另外有些广告费较大的上市公司,采用上年度预付或下年度后付的方式来操纵盈余等等。

4、地方政府支持

地方政府给当地上市公司“业绩”援助,是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操纵的一种特殊现象。从地方利益看,利用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对推动地方经济作用很大。一个地区上市公司的指标很紧,壳资源十分珍贵。一些地方政府往往不忍上市指标作废或失去宝贵的已上市资格,便不惜向本地区上市公司进行援助,给予政策上的扶植。这样一来,地方政府的援助就成为许多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重要手段。比如,地方政府为扶持上市公司,越权给上市公司减免所得税和增值税的退税;在上市公司业绩不理想的情况下,为确保上市公司的利润,使其达到二级市场上筹资的要求,地方政府往往会直接为上市公司提供财政补贴,有的补贴数额很大,显然是“业绩不够,补贴来凑”。许多上市公司的补贴收入在利润表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此外,地方政府通过金融机构对上市公司拖欠的利息予以核销减免,也是地方政府援助上市公司的一种重要形式。据统计,1997―实际应税税率为15%的上市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 85%(含约15%因先征后返而实际享受15%税率的公司)。这些实际征收15%税率的公司除了部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实行优惠税率的公司外,许多是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实行15%实际应税税率或先按33%税率计征所得税再将超出15%的部分返还。更有约3%强的公司享受零税率待遇。,有超过54%的上市公司获得政府各种形式的补贴。

三、减少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对策

盈余操纵是―种机会主义行为,它的存在与市场效率、会计制度建设、对公司的考核评价方式、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公司的外部监督密切相关。要减少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二十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Pama提出有效市场理论,并将有效市场划分为弱式、半强式和强式市场。公司管理当局盈余操纵的最大受害者是公司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果所有的外部利益相关者都是理性的,并且具有了辨析财务报告及附注的能力和知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取信于外部相关利益者,公司管理当局就会减少盈余操纵。

2、完善会计准则与方法。会计准则的制订和规划,应具有超前性,对未来经济行为的创新和会计环境的变化有较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尽量避免会计处理中“无法可依”的现象出现。参照国际会计惯例的发展趋势,尽量减少会计准则(制度)中可选择的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以缩小会计选择的范围,降低因会计程序和方法的多种选择性而造成的盈余操纵问题。

3、改进对公司的考核评价方式。首先,考核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成果应以营业利润为主,而不是净利润或利润总额,尽管对营业利润也会加以操纵,但相对而言,该指标较净利润和利润总额要实在得多。目前,计算各种利润率指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等,大都选用净利润和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往往被冷落。从构成上看,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除受营业利润影响外,还受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所得税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后几项正是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主要渠道。笔者认为,营业利润受非正常因素影响小,用它取代净利润,计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或每股收益等,更能准确反映公司的收益水平。一些上市公司营业利润很低,甚至亏损,但净利润却很高,可能这些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较高,但这些公司不具有成长性和发展潜力。如果避开受投资收益、补贴收入、非经营性损益及所得税率影响的净利润指标,将有助于抑制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行为。其次,应削弱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地位,用一个指标体系取代单一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评价公司的收益水平。如前所述,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极易被粉饰,以该指标决定上市公司能否配股或增发新股,显然是不科学的。笔者建议,建立一个指标体系,综合考核上市公司的质量。如设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每股净资产、每股现金流量等指标,弥补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不足。在上述指标群中,每股现金流量是极其重要的指标,该指标可以揭示企业盈利能力质量的高低,是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的重要补充指标。每股现金流量越高,说明净收益的收现能力强,盈余能力的质量高,也证明公司资产流动性好,营运能力强。证券监管部门通过对上市公司现金流量分析,判断其是否需要配股,以避免把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唯一评判标准而形成的上市公司通过操纵盈余虚增净资产收益率的弊端,从而有效抑制上市公司操纵经营业绩的行为。

4、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缺陷明显,股权高度集中,一股独大,造成上市公司没有分

红派现压力,股权融资成本极低,配股和增发新股的意愿十分强烈。不断从证券市场上进行再融资,是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主要动机。因此,解决一股独大,提高股权融资成本,降低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再融资的欲望,是减少公司盈余操纵的关键所在。另外,改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关系,加强外部审计的独立性,是抑制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重要途径,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与经理层(管理层)重叠,董事会及监事会功能弱化,内部人控制严重,公司经理人实际上集公司决策、管理、监督大权于一身,造成公司经营信息不透明。公司治理结构呈现以“经理为中心”的模式。在以“经理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下,注册会计师审计关系受到极大影响。在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与审计机构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公司经营管理层实际上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即由公司经理层聘请审计机构来审计自己,并且审计费用等事项由公司经理层决定。这种由被委托人监督委托人的程序,从根本上破坏了审计关系中的平衡关系。审计机构在与上市公司的“搏奕”中处于明显的被动地位,难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有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自身利益,迁就上市公司,默认其会计操纵行为,甚至与之共谋“作假”。为了改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关系,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应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建设,建立合理的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笔者建议,借鉴国际经验,在我国上市公司引入审计委员会制度。建立和保持一个完全独立于公司管理层并不受其他关系牵连、能独立进行判断的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履行选择、聘用和解聘外部审计机构的职能,并有权与外部审计人员讨论审计计划和审计结果、有关会计和内部控制等事项,以大大增强外部审计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陈小悦、肖星、过晓艳《配股权与利润操纵》,《经济研究》,2001.1。

2、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评述》,《会计研究》,2000,9。

3、储一昀、王安武《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分析》,《会计研究》,2000.9。

4、李金泉《公司治理结构与注册会计师市计关系》,《广西会计》,2002.2。

盈余管理动机 篇3

关键词:盈余管理;资本市场;R&D支出;会计信息失真

我们在对ICB行业中的科技行业进行研究时,以资产规模为标准抽样选取了35家企业计算出其2010、2011、2012三年R&D支出的平均数据,发现R&D支出是科技企业很重要的一部分支出。并且,我们在研究科技企业的会计报表时,发现各公司对R&D支出的披露存在不全面不规范的情况。这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而企业进行盈余管理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从而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并且会对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及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我国企业很可能存在利用R&D支出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

一、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客观因素

1、 盈余管理的动机

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者,他们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高管个人动机:即高管的报酬与企业经营业绩挂钩导致高管人为调高业绩的动机;②融资动机:企业为了达到IPO、增发配股、贷款等各相关要求的动机;③市场动机:即企业为了改善二级市场形象而调高收益或控制收益波动幅度的动机;④合理避税动机:企业在保证收益的情况下会选择调低利润从而进行合理避税;⑤避免政府管制的动机:例如微软公司等一些企业选择调低公司利润避免成为垄断企业而受到制裁;

2、客观因素

首先,权责发生制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基础,权责发生制要求企业将各期收入和成本费用相配比,在这个过程中便可能发生盈余管理。其次,会计准则的不完善和相对滞后性也是盈余管理产生的一个原因,因为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会计人员在进行处理时有较大的灵活性,各种新经济业务的出现也使会计准则相对滞后,这都成为盈余管理出现的客观原因。

二、科技企业R&D支出盈余管理情况及动机分析

1、科技行业R&D支出情况

我们对ICB行业中科技行业按总资产分层抽取了35家企业,根据其报表披露的数据我们计算出下面的数据:R&D支出占净资产比重三年平均分别为12.88%、10.00%、11.65%;R&D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三年平均分别为6.92%、9.79%、9.04%,可以看出科技行业的R&D支出占比是很大的。R&D费用占科技行业企业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并且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企业规模增大,这部分投入会逐渐增加。由于科技企业R&D支出的比例和金额都比较大,科技企业利用R&D支出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是非常大的。

2、利用R&D支出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

(1)融资动机

首先,科技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并且科技企业一般是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较少。这使得科技企业筹资融资比较困难。而科技行业又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资金的需求很大,需要有资金的支持才能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进入资本市场的门槛较高。科技企业为了满足IPO、增发配股、保牌、贷款或发行债券等的相关要求是很可能进行盈余管理的。科技企业的R&D支出数额很大,所以盈余管理的空间也很大。因此,科技企业是有理由通过R&D支出来进行盈余管理而达到筹资的目的,故具有盈余管理动机中的融资的动机。

(2)市场动机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完善,二级市场对公司业绩的反映不明显,股价受投资者预期影响较大。因此,科技企业有理由通过盈余管理来营造一种经营业绩良好的表现,体现在各种财务指标上。而企业为了能在二级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资金,必然希望股价升高,这样有利于其进一步筹资,因此科技行业有理由进行盈余管理。这一点推广到其他行业也是成立的。

(3)高管的个人动机及合理避税动机

由于高管的动机、避税的动机等因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从其他行业的情况来看可以推断出这些动机引发的盈余管理也是肯定存在的,只是程度不一。高管因为并非企业的所有者而只是管理者,所以会受合同条款的原因,调节利润达到合同奖励条件而获得更多报酬,因此存在高管的个人动机,而合理避税在各行各业都是很常见的行为,所以也存在避税的动机。

三、企业盈余管理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企业进行盈余管理虽然并不违法,但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进而对我国资本市场带来不好的影响,同时会损害外部相关人员的利益,有损我国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和长远发展。

1、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企业盈余管理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报表反映的数据不能正确的反映企业的运营情况和经营成果。企业会计报表的外部使用者通过这些不準确的会计信息做出的决策很可能是错误的,进而会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损失或资金低效利用。

2、对资源配置的不利影响

上市公司经过盈余管理后的会计信息向投资者传达了不真实的经营业绩,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使经济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因而损害了整个社会的效率。这不仅对企业、投资者有很大的不利影响,对国家经济的进步也是很不利的。

3、对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利影响

我国资本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不够完善。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向利益相关者传递了虚假的信息,而我国大多数投资者对于企业这些虚假信息的辨别能力不强,使得投资者选择错误的投资对象,使得资本市场运行效率下降。资本市场运行效率下降,我国经济的发展便会放缓,也会导致资本市场发展受阻。

四、针对企业R&D支出盈余管理问题提出的对策

1、完善相关会计政策,加强对R&D支出的披露

应该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如对于上述方面的规定进行细化并且让其判断标准更为明确、具体和更具操作性。这可以减少企业通过提高R&D支出费用化比例来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目前企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的R&D信息披露还是不够规范,投资者无法从中获取清晰的企业R&D支出信息,这也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2、改善高管短视现象

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很多是出于管理者的意愿,因为管理者与企业所有者是一种契约关系,而经营业绩的好坏决定了管理者的收入。这就使得管理者可能会选择追求短期经营效益而减少R&D支出,损害公司未来的发展能力。因此需要从企业激励政策入手,把管理层的薪酬奖励和R&D支出挂钩来避免管理层的短视现象。

3、完善相关市场法规

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抑制管理层利用R&D支出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从而减缓因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盈余管理识别能力不足而对市场效率和资源配置的不利影响,这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相关市场法规来实现。(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

参考文献

[1]周阿立.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现状分析与对策[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6)

[2]李莉等.R&D支出资本化:真实信号传递或盈余管理?[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1)

盈余管理产生的动机分析 篇4

一、资本市场动机

基于资本市场动机的盈余管理主要包括:为了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而进行盈余管理;为了进行收购而进行的盈余管理;当公司的业绩与证券分析师或者投资者的预期有较大差距时为缩小这种差距而进行的盈余管理等。

在企业首次公开募股 (IPO) 时的盈余管理动机问题的研究上, Teoh, Welch and Wong (1998) 发现在IPO前一年存在向上的盈余管理, IPO之后, 管理当局转回了原来进行的盈余管理, 即转回了非预期应计项目。Teoh, Wong and Rao (1998) 还进一步发现, 进行IPO的公司在IPO年份和随后几年更可能采用使盈余增加的折旧政策和坏账准备计提比率政策, 大约有12%的公司在IPO时进行了盈余管理, 规模 (中位数) 大约为期初总资产的4-5%。

J.Aharony (1993) 等人利用随机游走模型检验了229家工业企业上市前的盈余管理, 他们确实发现了在IPO前一年调高净利润的证据, 但是显著性很弱 (t=1.53) , 在其他年度并没有发现盈余管理的证据。他们还发现, 小企业和财务杠杆高的企业有更显著的盈余管理证据, 而关于审计师和承销商质量的证据则较弱。Aharony等人 (2000) 对中国B股和H股IPO中的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 他们通过对中国1992-1995年83家国有企业对外国投资者发行B股和H股前后六年总资产收益率的变化, 从侧面验证了IPO中盈余管理的存在。他们进一步将这83家企业按照行业不同分为保护性行业 (交通、能源、原材料) 和非保护性行业, 发现保护性行业由于受到国家的照顾, 他们更容易获得IPO资格, 因此它们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不如非保护性行业, 实证结果支持了他们的结论。

在季节性股票发行的研究中, Dechow等人 (2002) 指出, 那些因财务报告违规而导致证券交易委员会处罚的上市公司, 在没有被发现违规之前, 频繁在季节性股票发行中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S.Rangan (1998) 和Teoh等人 (1998) 都对美国季节性股票发行中的盈余管理及其后的市场反映进行了分析, 他们均发现了季节性股票发行前一年盈余管理和发行后股票收益下降的证据。S.Rangan (1998) 发现, 仅仅在发行后次年盈余下降与操控性应计利润相关, 因此经市场调整后的股票收益下降也仅在股票发行后一年, 实证支持了其结果。而Teoh等人 (1998) 对股票发行后四年的收益进行了预测, 认为发行前一年增加一个标准差的流动性操控性应计利润 (他们认为操控性应计利润主要为流动性部分) , 将导致发行四年后股票收益率下降8%。Loughran (1995) 的研究Spiess与Affleckgraves (1995) 对发行后五年股票收益进行了实证研究, 也发现了相似的结论。Yoon和Miller (2002) 则研究了韩国1995-1997年间28个行业的249例季节性股票发行中的盈余管理, 他们采用三种方法 (应计利润差异、相关关系和符号变化) 发现了韩国企业在季节性股票发行中的盈余管理证据。Cai和Loughran (1998) 对东京股票交易所 (TSE) 1971-1992年的1 389例季节性股票发行后的股票收益和上市公司业绩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 与美国和英国等成熟证券市场一样, 日本季节性股票发行后, 从长期看 (五年) 股票收益和公司业绩与没有季节性股票发行的企业相比均有显著的下降, 而且在发行后第二年最为明显。他们进一步检验了发行后低业绩的委托代理理论解释, 但是并没有得到实证结果的支持。

在债券融资中的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中, D.K.Spiess和J.Affleck (1999) 对企业发行定息债务和可转换债务后的长期股票投资收益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发现, 控制了企业规模和账面市值以后, 定息债务在发行五年后比配对企业低19% (中位数) , 在小企业、新兴企业和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中尤为明显, 而可转换债务则低20%。他们将其解释为发行债务企业的风险低于没有发行债务的企业, 但是由于不能捕获发行企业和没有发行企业的风险差异, 因此没有给出实证证据, 他们认为企业当局在发行前意识到股票价值被高估, 因此通过发行某种证券 (股票或债券) 来向公众传达一种股票价值被高估的信号。Cahan (1992) 发现债务发行后长期收益为正, 但是没有显著性, 还对定息债务发行三年后的股票收益进行了研究, 没有发现股票收益下降的证据。却发现了在可转换债务发行后股票收益下降的证据。Barton (2001) 对财富500强剔除了金融公司和管制企业外的304家公司1994-1996年的财务数据进行研究, 发现上市公司除了利用应计利润科目进行操纵盈余外, 还大量地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盈余的操纵。

二、契约动机

在代理理论下, 管理层的报酬常常会受到企业盈利情况的影响。管理当局往往在法律和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各种会计政策, 通过控制和采用适当的编报方法, 以达到管理层报酬最大化的目的。

大量的文献考察了经理层的奖金计划对盈余管理的激励效应, 提供了管理当局通过盈余管理来增加奖金报酬的证据。Healy (1985) 认为, 因为基于会计盈余的奖金报酬是管理者报酬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者具有运用操控性应计利润来增加奖金报酬的动机, 从而提出了报酬最大化的盈余管理假说。发现现实中企业的奖金计划 (报酬合约) 往往包括“目标盈余”、“保底盈余”和“盈余上限”等条款, 当企业的实际盈余低于目标盈余时, 经理人员将无法获得奖金;而当企业的实际盈余超过目标盈余时, 经理人员可以获得超额盈余一定比例的奖金, 超额盈余越多获得的奖金报酬也就越多;而当企业实现的盈余超过盈余上限时, 奖金将受到限制, 超过盈余上限的部分将不能得到相应的奖金。他也发现当实际盈余低于盈余下限或高于盈余上限时, 经理人将采取降低应计利润的会计处理方法来披露盈余, 从而增加未来的奖金报酬;而当实际盈余处于上限和下限之间或充分接近保底盈余时, 经理人将会采取提升报告盈余的会计处理方法。

随后, 许多学者进一步检验了奖金计划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Holthausen等 (1995) 得出了与Healy基本一致的结论, 发现设置奖金上限的企业在达到上限的情况下比未设置奖金上限的企业更可能采用递延收益的会计方法, 不同的是他们没有发现当盈余处于奖金计划的最低界限以下时, 管理者通过减少操控性应计利润来降低报告盈余。与Healy (1985) 的研究结果不同, Gaver and Austin (1995) 检验了1980-1990年间102家样本企业操控性应计利润与奖金计划界限的关系, 发现当企业实际盈余低于盈余下限时, 管理层将通过增加操控性应计利润来提升报告盈余。Guidry等 (1999) 研究发现大型跨国公司分部的经理在无法达到其奖励计划规定的目标盈余时, 或按照报酬契约计划的规定达到最高奖金限额时, 他们更可能通过递延收益的方法实施盈余管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经理人员具有更多的机会来操纵利润, 但是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经理人员必须综合考虑盈余管理行为对声誉、股权结构、股票期权报酬和盈余奖金计划的综合效应。

在财务契约同盈余的研究上, 实证会计理论认为那些违反债务契约或有可能违反债务契约的公司将会作出调增收益的会计选择, 来减轻或逃避负债契约的限制。众多学者对即将达到债务契约条件边界的公司是否实施盈余管理进行了检验。Defond and Jiambalvo (1994) 对1985-1988年间存在债务违约情况的94家公司的操控性应计利润总额和流动操控性应计利润进行了研究, 发现样本公司在违反债务契约前一年以及违约年份作出了调增收益的会计处理, 提升了报告盈余。Dechow, Sloan and Sweeney (1996) 以1982—1992年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披露的92家存在盈余操纵的公司为对象, 研究发现样本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动机是试图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外部融资和逃避负债契约的限制, 其原因在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和内部人控制问题。

在股利契约的研究上, 面临执行股利契约的企业同样具有通过改变会计方法、会计估计或应计项目来避免削减股利。Kasanen, Kinnunen and Niskanen (1996) 认为, 由于控股股东具有获取稳定股利现金流的偏好, 而股利支付来自于当期或前期的收益, 从而把股利支付与报告盈余联系起来, 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动力是大股东期望获取稳定的分红收益。当公司未经管理的盈余不足以支付大股东期望的目标股利时, 管理人员就有调增收益的动机, 来满足隐含的股利契约的要求, 但由于税收效应使盈余管理行为存在一定的成本。用动态的路径依赖模拟法 (dynamic path-dependent simulation) 来计算盈余管理水平, 结果表明, 公司报告盈余依赖股利契约所要求的目标盈余, 即股利是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决定因素。

三、政治成本动机

在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中, 政治环境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政治环境的改变可能为企业运营带来一定的成本。政治成本是指某些企业面临与会计数据明显正相关的严格管制和监控, 一旦企业盈余高于或低于一定的界限, 就会招致严厉的政策限制, 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增加运营成本。政治成本理论认为, 对政策实施过程中将可能造成潜在的财富转移问题, 企业管理者将采取会计程序或实施会计选择来减少财富转移, 以使公司表现出较低的获利能力, 而对另一些希望寻求政府帮助和保护的公司, 他们也有动力进行盈余管理来降低报告盈余, 以达到政府扶持和保护的目的。

避税是短期盈余管理最明显的动机, 因为就短期来说通过调节企业当期盈余的高低能够影响到当期的应纳税额, 或者达到延缓支付税款的目的, 从而节约公司当期的现金支出和增加营运资金, 对提高公司当期的盈利水平和改善财务状况具有很大帮助。Boynton等 (1992) 对美国1986年税收改革法案中的账面条款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证实了盈余管理的避税动机。而在长期盈余管理中并不存在避税的动因, 因为就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 公司的盈余总量是固定的, 因此公司的总纳税额也是相对固定的, 无法通过操纵应计利润进行调节。

一些行业 (如银行、保险和公用事业) 容易受到严格的行业监管, 这些监管政策可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和费用。行业监管通常直接与会计数据相联系, 从而激发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促使通过管理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的数据来应对监管。大量证据表明, 临近最低资本要求的银行具有高贷款损失准备和低贷款注销额。Adiel (1996) 对保险公司自1980年至1990年间1 294个年度数据进行了检验, 发现这些年度数据中有1.5%存在通过再保险来避免违反行业监管规定的现象。Lamont and Polk (2001) 也研究了相关制度变更对医药制造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结果表明为了降低政治成本的压力而实施盈余管理是企业的重要策略。

盈余管理不仅仅是一种会计行为, 而且是一种管理行为, 要想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 就必须对盈余管理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 弄清其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这不仅有助于推动会计理论的发展, 而且还对公认会计原则的制定和会计实务变革、公司治理结构、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规范上市公司会计行为、完善公开信息披露机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公司管理者为实现自身效用或者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在会计准则允许范围之内进行利润操作行为被称为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动机很多, 就西方研究成果而言, 可以概括为三方面: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和政治成本动机。

关键词: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动机

参考文献

[1]Teoh, S.H., Wong, T.J., Rao, G.R.Are accruals during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opportunistic[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1998 (3) .

[2]J.Aharony, C.J.Lee, and t.J.Wong.Financial Packaging of IPO Firms in China[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0 (38) .

[3]S.Rangan.Earnings management and the performance of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8 (50) .

[4]S.S.Yoon, G.Miller.Earnings management of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 firms in Korea[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2002 (37) .

[5]Cai, T.Loughran.The Performance of Japanese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1971-1992[J].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1998 (6) .

[6]J.Barton.Does the use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affect earnings management decisions[J].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1 (76) .

[7]Guidry, F., A.Leone and S.Rock.Earnings-based bonus plan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by business-unit manager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9 (26) .

论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其影响 篇5

一、基本特征概述

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是企业管理当局出于利益驱动的考虑,凭借财务管理控制权,采取会计手段和非会计手段,对企业财务业绩进行有目的“加工和描述”的行为。我们可凭借其基本特征,判断企业的某一项会计行为是否属于盈余管理。

(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

当企业实际经营成果和财务业绩对管理当局本身的利益产生一定程度影响的情况下,实际掌管和控制着企业的管理当局(如董事会及其成员、经理层及其成员),就极有可能利用权力,命令财会人员选择会计政策与方法,变更会计估计,安排交易发生的时间和方式,进行合理避税,或是实现管理业绩目标。

(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相对私利

当企业管理当局掩盖营业收入、掩盖利润而逃避税款时,国家的利益受到了损失,企业的利益就是相对私利;当企业管理当局“调整”营业收入、“调整”账面利润而获得连任、晋升或者奖金时,股东的利益受到了损失,管理当局的利益就是相对私利。

(三)盈余管理的方法不限于会计造假

盈余管理的基本方法虽然包括做假账,但也不仅仅限于会计造假。由于来自各个方面的审计和监督,往往使单纯的会计账面作假容易被识破,因此,交易的创造、交易时间的改变、会计政策的选用等,都可能成为盈余管理的手段。

(四)盈余管理影响的是报告收益

盈余管理是对财务会计数据进行人为干涉,影响的是会计报告数据。它是一种长期行为,在长时期内盈余管理并不增加也不减少企业的实际收益,只是影响实际收益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和披露。

二、盈余管理的具体动机

虽然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借助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变更,谋求相对的私利,但是具体而言其动机还是五花八门。

(一)筹资动机

盈余管理的筹资动机表现的极为普遍,一些公司为了发行股票,或者为了成为上市公司,千方百计对企业的盈余状况进行粉饰。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发行新股和股票上市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如“公司必须在最近三年内连续盈利”,这就会使不少企业煞费苦心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以确保公司“三年内连续盈利”。近期Teob,Rangan,Shivakumar等人考察了稀释权益发行时的盈余管理,都发现了上市公司在权益发行时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陆宇建(2003)对1994—2000年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认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随着配股政策的变化而改变,意味着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是政策诱致型的,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应加速政府监管的市场化进程。

由于我国盈余管理的筹资动机不仅表现在证券市场上,也强烈表现在利用银行贷款上。银行为了降低贷款风险,通常要求在贷款合同中规定一些限制性条款,如不能过度发放股利,不能进行高风险项目的投资,不能到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超额贷款,还要求定期审查企业的财务报表,对相关财务指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进行关注。一旦发现企业偏离了限制,就要按照违约处理,企业的贷款资金就面临被提前收回的危险。所以,企业在经营业绩不佳,违约可能性较大的年度,就可能利用盈余管理降低违约风险。

还有一些中小企业没有获得银行信用的经历,为了使银行相信其经营业绩和良好的财务状况,以取得银行贷款的支持,就不得不进行盈余管理,美化、粉饰会计报告,以欺骗金融机构。

(二)节税动机

税金是企业的无偿性现金支出,对企业利益构成一定的影响。为了降低税负,减少现金支出,企业往往尽量降低会计报告利润。尽管税务机关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采用税务会计的规定,从而缩小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但仍有一些会计政策可供企业自行选择;另外,各地区为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出台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这也使企业热衷于对不同税收条件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加大了盈余管理的力度。

(三)逃避动机

证券管理法规表明,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将被特别处理,连续三年亏损就被暂停上市,若在一定期限内仍无法扭亏为盈,公司就要遭到终止上市的处罚。上市公司一旦因亏损而被特别处理、暂停上市乃至终止上市,公司的高管、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就将受到相应的经济损失。于是,为了逃避处罚,亏损公司就会将扭亏或防止连续亏损作为盈余管理的目标。

一些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为了逃避付款责任(环境污染罚款、农民工工资、法院强制执行的支付、工伤事故支付等),也着手进行盈余管理,由此造成企业巨额亏损的假象。

(四)报酬动机

两权分离的公司制企业往往都对企业高管实施激励机制。为了获得激励报酬,一些企业的高管人员,从自我利益出发,采用各种盈余管理的手段,尽量在会计账面上体现他任期内的“业绩”,从而获得与“业绩”挂钩的激励报酬。

(五)减压动机

两权分离的公司制企业在对企业高管实施目标利润考核任务的时候,如果目标利润任务年年递增而激励机制不到位,就可能造成企业高管对超额完成目标利润任务的反感。为了减轻以后完成目标利润的压力,利用盈余管理控制账面利润不要增长过快,进行年度账面利润的人为划分和隐藏利润,就可能成为他们维护自我利益的选择。

(六)蒙蔽社会公众和政府的动机

来自国外的研究成果表明,蒙蔽社会和政府的动机也是国外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动机。例如,公共消费品价格的不正常上涨,如果导致公司会计报告利润的攀升,就会引起社会公众的不满,该国政府就有可能通过立法手段对此类公司加以严格控制。因此,经营公共消费品的公司比其他公司具有更强烈的通过盈余管理以使当期账面利润减少的动机。在国内的一些垄断行业,也可能出现通过“学习”、“考察”等消费,扩大成本费用,以减少账面利润的方式来蒙蔽社会公众和政府对垄断行业利润的注意力。

三、盈余管理的影响

盈余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消极面上。首先,盈余管理的滥用造成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根本质量特征,其中可靠性是基础,脱离了可靠性,会计就失去生命力。盈余信息是重要的会计信息,对企业财务关系当事人意义重大。而盈余管理使得报表上的盈余信息成为数字游戏,从而使披露的会计信息缺乏充分性和全面性,甚至缺乏客观真实性,这就使整个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大打折扣。由此产生误导信息使用者的作用,或者给相关人造成经济损失,或者使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或者掩护了经济犯罪,或者使社会分配不公,最终也会对企业本身的长远利益带来不利影响。

当然,盈余管理的影响也表现在一定的积极面上。由于会计信息的处理和披露都要经过固定的会计程序,其中盈余信息的披露也会受到会计处理方式的影响,这就可能造成未经盈余管理的盈余信息反而脱离实际。例如,企业已经收到业务款项,只是因为交易手续的原因,无法在账面上体现营业收入的实现,如果企业对此主动进行盈余管理,就可以及时提供相对可靠的信息。如果这种盈余管理没有产生任何误导效果,也不构成对其他人的经济损害,还维护了企业的形象,避免了与财务关系当事人不必要的协调工作,则显示着一定的积极效果。

总之,盈余管理是一把“双刃剑”,如被当事人恰当地利用自然能够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可是如果企业出于某种不可公开的原因而滥用,利用其作为利润操纵、报表粉饰的一种手段,则应当加以遏止并予以防范。

摘要:盈余管理是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只要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最大化(股价最大化)的会计政策。企业或相关人员可能出于筹资、节税、逃避处罚、获得报酬、减压、蒙蔽社会公众和政府等多种动机进行盈余管理,其影响表现为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机,影响

参考文献

[1]Teob,S.H.,Welch,I.,Wong,T.J.,Earnings management and the underperformance of xeasoned equity offerings[J].Journal of FinancialEconomics,1998,(50):63-99.

[2]Rangan.S.,Earnings management and the performance of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8:(50):101-122.

[3]Shivakumar,I.,Do firms mislead investors by overstating earnings before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Economics,2000,(29):339-371.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研究 篇6

关键词:盈余管理,利润操纵,公司治理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 会计学界一直没有形成共识, 目前有以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Scott认为, 盈余管理就是当经营者可以在一系列的会计政策中自行选择时, 他们会选择那些使自身利益或公司股票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

Daviden和Weil认为, 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 为达到预期的报告收益水平而采取的经过周密安排的过程。

Schipper认为, 盈余管理是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 以获得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他将盈余管理界定在对外报告领域, 实质上是对所披露信息的操纵, 而管理会计报告, 即那些意在影响或改变公认会计准则的活动被排除在外。

Healy和Wahlen认为,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编制财务报告和规划交易时利用职业判断来变更财务报告, 旨在误导那些利用公司经营业绩来决策的利益相关者, 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据为基础的契约结果。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盈余管理的动机可以归纳为: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和监管动机三类。

(一) 资本市场动机。

会计信息被投资者和证券分析师广泛用来对公司股票进行估价, 这使得管理层通过操纵盈余影响公司股票的短期价格。为了影响公司股票价格而进行的盈余管理往往与某些事件有关, 如股票发行、管理层收购, 或者与某些诱导因素有关, 如分析师预测、内部交易等。

1、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1PO) 动机。

在我国特有的制度下, 仅有少数企业可以获准发行股票, 并且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 为了取得上市资格, 企业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尤其是经营业绩不佳的企业。另外, 一旦获准发行股票, 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又会直接决定或间接影响股票的发行价格与股票的顺利发行, 盈余管理显得更为重要。

林舒等人 (2000) 研究了我国A股发行企业在IPO之前的盈余管理行为, 发现工业类企业有“美化”业绩的现象。Aharony等人 (2000) 研究了发行B股或H股的企业在发行前后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 那些处于竞争性行业的发行企业, 他们在发行前的盈余管理行为更明显, 发行后的净资产收益率下降更严重。

2、配股动机。

由于在我国资本市场中, 股东对上市公司经理层的约束机制尚未建立, 上市公司没有分红派现的压力, 股权融资成本较低, 因此上市公司的配股意愿大都十分强烈, 大多数公司均以配股作为上市后的最佳融资渠道。但是, 配股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尽管证监会制定的配股政策几经改变, 但始终都以净资产收益率 (ROE) 为标准。于是, 为了达到规定的配股“及格线”, 一些上市公司便积极利用各种手段“操纵”和“制造”盈余, 调整净资产收益率水平。另外, 配股价格的高低关系到上市公司筹集资金的数额以及顺利与否, 业绩优良的公司的配股无疑是可以定价高一些, 配股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此, 上市公司为了提高配股价格也会进行盈余管理。

Haw、Daqing和Woody从证券监管的角度对1994~1997年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 分析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与配股政策及摘牌制度中规定的ROE参数的一致性 (配股政策中ROE连续三年大于10%, 摘牌制度中ROE连续3年为负) , 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已成功地运用包括线下项目在内的交易事项和管理应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 以获得配股资格或避免停牌或摘牌的风险。

陈小悦、肖星、过晓燕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方式进行了检验, 发现具有配股权的临界公司应计利润总额显著高于非临界公司, 意味着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

3、避亏动机。

Hayn, Burgstahler和Dechive, Burgstahler, Degeorge, Patel和Zeckhauser发现, 披露利润微亏和盈余微降的公司数目远远小于披露微盈和盈余微升的公司数目, 从而得出结论:经理人有避免亏损和盈利下降的动机。

陆建桥做了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截取了截至1997年底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22家亏损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对这些公司在出现亏损年份及其前后年份是否采取了盈余管理行为, 以避免出现连续亏损3年的情况, 进行了经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1) 这22家亏损上市公司在首次出现亏损的前一年份, 做出了能显著调增收益的操控性应计会计处理, 以尽量推迟出现账面亏损并因此陷入被管制困境的时间; (2) 在首次出现亏损的年份, 上市公司为了避免公司连续3年亏损而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管制和处罚, 在亏损及其前后年份普遍存在着调增或调减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实证研究同时还发现, 在各类可运用的应计利润项目中, 亏损上市公司又主要通过管理短期的、与营业有关的应计利润项目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二) 契约动机。

会计盈余作为某些契约的基础, 被用来调整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例如, 明示的或隐含的管理报酬契约被用来激励公司经理、成文的贷款契约被用来限制管理当局以牺牲债权人的利益为代价为公司股东谋取利益。

1、债务契约。

大量研究对即将达到债务契约边界条件的公司是否管理盈余进行了检验。De Fond和Jiambalvo (1994) 发现, 样本公司在违反契约的前一年, 其操纵性应计利润有所提高, 他们认为这是因为临近债务契约边界条件的公司有盈余管理行为。Sweeney (1994) 也发现, 违约者做了使盈余增加的会计变更, 但大多发生在违约之后, 这表明样本公司并非为了避免违反债务契约而特别地进行会计变更。

2、管理报酬契约。

大量研究考察了公司经理的实际报酬契约以确定其盈余管理的动机。大部分研究证据, 如Healy (1985) 、Guidry et al (1999) 、Holthausen et al (1995) 都证明管理当局运用会计判断来增加盈余, 以提高基于盈余的奖金报酬。

(三) 监管动机。

在美国, 许多行业受到一定程度的监管, 有些行业的监管行为与企业财务数据相关, 因此行业监管会诱发盈余管理行为以应对监管。例如, Jones (1991) 发现, 申请进口减免税的行业, 在申请当年有递延收益的现象。Key (1997) 的研究证明, 在国会召开听证会考虑是否解除对有线电视行业的管制时期, 有线电视公司通过人为调减应计利润项目使报告盈余降低。

我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一些监管政策与上市公司的报告收益相联系。例如, 上市公司连续3年亏损, 股票暂停交易, 这些政策容易诱发那些实际已经发生亏损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陆建桥 (1999) 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 。另外, 上市公司增发股票, 要求其过去3年加权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 Chen和Yuan (2001) 研究发现, 许多上市公司是利用盈余管理手段来达到这一利润指标的。

三、政策建议

(一) 完善股票发行制度。

当前, 股票发行制度正处于由核准制进一步向市场化方向改革时期, 其中仍存在导致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诱因, 如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近3年连续盈利的一些硬性规定, 配股条件中规定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等。因此, 应继续推进股票发行制度的市场化与科学化, 推行主承销商保举制度, 在满足充分披露要求的条件下, 均可以公开发行股票;将配股条件由单变量固定控制改为多变量动态控制。同时, 修改股票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的条件,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治理:第一, 可考虑将经常性损益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第二, 引入经营现金流量指标;第三, 增加非会计信息, 比如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处于严重的非正常状态等。

(二) 优化管理者报酬结构。

建立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短期激励与以市场价值信息为基础的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报酬结构。由于会计盈利的滞后性和可操纵性, 单纯以会计信息作为管理者报酬的依据, 经理人员就有较大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若在管理报酬契约中恰当地引入股票价格信号, 便可驱动经理人员偏好于以提高企业总价值为目的来采取相应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改革上市公司管理人员的持股制度, 逐步推广股票期权计划。在管理报酬契约中引入股票价格这一信息变量, 有助于将经理人员的利益与股东利益捆绑在一起, 以达到长期激励的目的, 从而减少高层管理人员盈余管理的倾向。目前, 我国上市公司现存的高管人员持股制度无法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 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人员的持股比例低, 不能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二是持股制度僵硬。因此, 改革现有的高管人员持股制度, 使其发挥出应有的激励效果, 减少盈余管理的机会主义倾向已势在必行。

(三) 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基于研发支出盈余管理的动机研究 篇7

一、基于报酬契约的利润平滑动机

瓦茨和齐默尔曼 (1985) 提出了著名的会计政策选择的三大契约假设理论, 即负债权益比率假说、分红计划假说和公司规模报酬假说, 分别对应的是债务契约、报酬契约和政治成本契约。三大契约假设理论逐渐成为学术界对盈余管理动机研究的理论基础, 本文根据三大契约对研发支出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分类, 即:基于报酬契约的利润平滑动机、基于债务契约的偿债能力粉饰动机、基于政治契约的减少政府监管动机。DeFond等 (1994) 认为收益平滑行为减少了被债权人对企业破产理解的风险, 因此而将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 经理人出于职业的安全性的考虑而平滑收益。并以意大利为样本, 结果证实企业进行资本化研发支出是出于利润平滑动机。李莉等 (2012) 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了薪酬契约、债务契约和政治成本三大假说, 其研究的结果表明:薪酬契约对研发支出资本化有显著的影响, 而债务契约未得到证实。

二、基于债务契约的偿债能力粉饰动机

企业债权人为了有效保护自身利益, 一般会要求企业管理层保持一定的偿债能力和较低的负债比率。而企业管理层为了降低违反债务契约的风险, 就会千方百计通过提高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或者资产收益率, 来减少违约风险。因此, 基于债务契约可分析出研发支出的盈余管理具有粉饰偿债能力的动机。王艳等 (2011) 认为债权人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利益不受威胁和损失, 一般会要求企业保持较强的偿债能力。许多实证研究证实认为那些处于债务违约边缘的更愿意选择虚增当前盈余, 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了债务契约的约束。为了尽可能的避免这种违约, 企业管理层有强烈的动机通过研发支出会计选择的操作降低企业资产负债表和增加盈余。陈晓红等 (2011) 的研究以2007年~2009年深市上市公司为样本, 通过对上市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选择和盈余管理动机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上市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受债务契约和报酬契约的影响, 公司资产负债率越高, 管理者越趋于把研发支出资本化处理;在经营状态不好时, 上市公司为保持上市资格、扭亏为盈而趋于把研发支出资本化处理。

三、基于政治成本契约的减少政府监管动机

企业通常会将当前的利润顺延到未来, 以减少企业当前的盈利水平, 这是企业管理层基于政治成本上的安排。同时, 研发支出资本化可以提高企业当期的利润, 并通过以后逐期的摊销来减少企业未来期间的利润。所以, 规模大的企业倾向于选择研发支出费用化而非资本化。盈余管理受到企业规模的影响, 规模大的企业将更多的会将选择费用化而非资本化。梁莱歆, 王宇峰 (2007) 研究中利用Logit回归模型得出结论, 高新技术类、规模较大的企业和成长性较强的企业更愿意主动披露自身研发费用信息, 这契合了政治成本契约假说。

四、基于资本市场的再融资动机

资本市场再融资动机主要表现在保留融资与再融资资格、避免被特殊处理、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三个方面, 这也是许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当上市公司连续几年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 使得投资者不易判断企业的前景, 上市公司的股票可能被进行特别处理、暂停上市甚至终止上市, 这对企业的形象、管理者的声誉及其仕途和身价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Burgstahler等 (1997) 的研究表明, 美国上市公司具有为了避免亏损、丧失在资本市场再融资资格而进行盈余管理。赵春光 (2006) 的实证研究表明:部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是为了避免亏损、摆脱困境、保持上市资格。许罡、朱卫东 (2010) 以2007年和2008年披露研发信息的上市公司为样本, 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管理层利用研发支出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事务动机, 主要是避免亏损和再融资的需要。

五、结论

综上所述, 企业利用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选择空间进行盈余管理, 其主要动机有利润平滑动机、偿债能力粉饰动机、减少政府监管动机, 以及再融资动机。为此, 新准则需要对研发支出会计处理进行细化, 比如增加资本化会计处理的具体适用条件, 在表外对研发支出进行详细披露等, 以降低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甚至操纵利润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李莉, 曲晓辉, 肖虹.R&D资本化选择动机与影响因素——来自高新技术行业的经验证据[J].税务与经济, 2012, 5.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 篇8

通常可以把盈余管理分为应计活动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行为是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准则,以隐瞒或歪曲企业的实际经济状况的表现,管理层通过使用合理的会计方法来调节利润,按道理讲这种操作手段并不会改变公司的价值,因为其导致增加的利润迟早会被逆转。管理者通过对企业正常业务活动的操控来确保公司财务目标已经实现。

学术界普遍认为盈余管理产生的根源是“契约摩擦”和“沟通障碍”,而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盈余管理的动机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别是:1资本市场动机2缓解融资约束的动机3迎合监管动机4契约动机。

一、资本市场动机

Bernard和Thomas(1990)指出,财务业绩与股票价格呈正相关关系,优秀的财务业绩能够提升股票的发行价格,因此企业在首次发行时具有强烈的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1];Teoh,Wong和Rao(1998)进一步研宄了IPO前后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表明大约有12%的公司在IPO时进行了盈余管理,公司管理层在IPO前会高估企业盈余水平,他们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公司在随后几年里也会进行调增的盈余管理行为。

王春峰和李吉栋(2003)研究了企业IPO前后的盈余管理行为,发现企业在IPO前后会进行系统性的盈余管理行为,具体来说,在IPO前一年和当年会存在明显的调增盈余的现象,第二年则会存在调减盈余的现象;陈祥有和万寿义(2009),陈祥有(2010)分别考察了2001-200年,2001-2005 年(剔除金融危机的影响)IPO公司IPO前盈余管理与IPO后市场表现之间的关系;Kao,Wu和Yang(2008)对我国IPO前盈余管理与发行折价程度和市场的长期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郭娜和祁怀锦(2010)研究新会计准则实施后A股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发现业绩预告的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未披露的公司;强制披露盈利预测的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自愿披露的公司;规模小,盈利能力低以及负债高的公司实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较大;Zhao和Sun(2012),胡志颖、周璐和刘亚莉(2012),从风险投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角度入手,发现IPO前存在盈余管理,但是风险投资能降低盈余管理程度。王克敏和廉鹏(2012)研究了盈利预测制度由强制性向自愿性披露变化时,IPO公司盈余管理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自愿性的盈利预测制度使得IPO公司披露盈利预测的偏好明显下降,盈利预测高估程度明显下降,也即市场化信息披露制度改革有助于缓解是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盈余管理行为。

二、缓解融资约束的动机

高锐(2011)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企业会显著的提高盈余管理程度,并且提高盈余管理程度的幅度较大,融资约束企业对于非融资约束企业具有明显的盈余管理动机,而且融资约束程度越高,盈余管理的动机越强烈。杨继伟等(2012)的进一步研究则发现短期债务融资的增加是引起盈余质量恶化的原因,而长期债务则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种关系。卢太平、张东旭(2014)较高的融资需求会使企业盈余管理的效用水平提高,从而愿意接受较高的融资成本,因此诱发了企业机会主义盈余管理行为;汪强,林晨,吴世农(2008)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这种关系反映了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所造成的融资困难问题,也说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不透明和公司治理问题比西方更加严重;郭琦、罗斌元(2013)当公司受融资约束时,提高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的会计信息质量能够显著降低无效率项的均值和方差,提高投资效率并降低不确定性,会一定程度促使企业进行盈余管理。

三、迎合监管的动机

Healy and Wahlen(1999)部分易受反托拉斯监管调查或者陷入其他不利的政治秩序的公司,或者是寻求政府津贴或保护的公司,其管理层也会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Key(1997)研究发现,在国会召开听证会考虑是否解除对有限电视行业的管制期间,有限电视公司通过操控应计利润使调低盈余水平。

王跃亮,王亮亮和贡彩萍(2009)以2007 年出台的新企业所得税法为背景,发现税率降低的公司存在明显的避税盈余管理行为;李增福 董志强和连玉君(2011)同样研究了我国税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选择问题,结果显示,当预期税率上升时,公司会倾向于实施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预期税率下降时,公司则会倾向于实施应计项目操控的盈余管理;张晓东(2008)研究了我国石油行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发现在油价大幅上涨时企业存在隐藏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以逃避高昂的政治成本;李增福、郑友环(2010)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也存在明显的避税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

四、契约动机

Sweeney(1994)研究发现在违约年份,样本公司的会计变更次数高于其他年份和控制样本,存在调增企业盈余的行为;Defend和jiambalvo(1994)研宄发现公司在违约当年与前一年的操控性应计利润大于其他年份,即公司进行了调增会计收益的盈余管理;Decharm等(1996)也对该问题进行了研宄,发现存在盈余操纵行为的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外源融资及减少债务融资限制性条款[1];张玲、刘启亮(2009)也发现已经违反债务条款的公司会通过调高盈余水平来减轻债务契约的限制;Healy(1985)提出了管理者报酬最大化的盈余管理假说,研究发现当企业真实盈余管理低于保底盈余时,此时管理层倾向于调增盈余以增加当期的报酬;当企业真实盈余低于保底盈余时,倾向于调低盈余以增加未来获利的可能性;当真实盈余高于盈余上限时,管理层倾向于调低利润以增加未来的奖金[8];Holthausen等(1995)研究也证实了Healy(1985)的结论和观点。

刘栽凤,杨扬(2009)发现了中国上市公司中高管报酬与会计信息质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杜兴强等(2010)研宄了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盈余管理情况,发现高管变更当年往往会出现向下的盈余管理,且来自公司外部的新任高管更倾向于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行为。朱星文、廖义刚等(2010)的研究加入了股权性质的影响,发现公司高管变更会确实会引发负向的盈余管理,但是企业是国企或者控股股东是国企时,这种现象会受到抑制。

盈余管理的动机多种多样并且机具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可能导致在同一时间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是多种方式并存的,并呈现不同的盈余管理规律。因此对于盈余管理动机的分析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能够使得股东以及利益相关者及时的了解上市公司真实的财务状况,从而做出最准确的判断,避免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掩盖真实的公司业绩而使投资者蒙受损失;另一方面通过对盈余管理动机的分析,能够使得监管当局以及社会各界更加真实的了解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和原因,并能更加高效的对市场经济中的上市公司证券市场进行监管,防止一些违规行为的出现,净化市场经济的经营环境。

通过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觉得对于未来的研究有如下启示:,出于某一动机,如资本市场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一般日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利润反转现象,这一现象有可能引发投资者的不满,增大公司陷入诉讼的风险或者公司被退市的风险,因此,可否从该角度出发对公司的诉讼风险或业绩变化进行预警,及时合理的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减少上市公司的财务损失;由于盈余管理动机的需求不同可能导致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时间和期限也会有所差异,例如扭亏为盈的盈余管理动机一般在第四季度进行操作,我们可以以此为研究契机,考虑其他动机的盈余管理时间,从而做出更加科学专业的判断。

摘要:盈余管理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且相对比较成熟,盈余管理学的研究能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一些领域存在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盈余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通过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对于未来研究的启示:出于某一动机,如资本市场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一般日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利润反转现象,这一现象可能引发投资者的不满,增大公司陷入诉讼风险或公司被退市的风险,应对公司的诉讼风险或业绩变化进行预警,及时合理的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减少上市公司的财务损失;由于盈余管理动机的需求不同可能导致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时间和期限也会有所差异,可以以此为研究契机,考虑其他动机的盈余管理时间,从而做出更加科学专业的判断。

盈余管理动机 篇9

一、管理者的盈余管理动机

1. 管理者的自身利益动机

一方面, 目前在国内外很多企业都开始实行绩效激励机制, 将高层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与企业的业绩相联系, 而企业的业绩是通过企业净利润、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营运资本周转率以及销售净利率等财务指标反映的, 而这些指标都是在财务报告的基础上运算出来的, 那么这就驱使管理者对财务报告中的数据进行相应处理, 使企业的业绩在财务报表中提升, 管理者所取得的收入也会相应增加。

另一方面, 管理者的利益和在企业中自己身处地位相关, 管理者都会想方设法地保住自己的地位或者获得升迁的机会, 这样会激励管理者更加努力地工作, 同时也使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概率加大。管理者获得好评必然将和企业的业绩相挂钩, 正如前面所描述的, 管理者会对财务报告进行粉饰, 掩饰企业不良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使其拥有光鲜亮丽的外表, 企业业绩的提升足以证明了管理者的能力。

2. 企业筹资和纳税方面的动机

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逐步改革, 金融机构 (如银行) 为了进行自身的风险管理, 贷款的安全性始终摆放在第一位。在为企业提供贷款的时候, 首先必须要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以及现金流量进行分析, 以评价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管理业绩、经营效率, 从而达到识别企业信用风险的目的, 这就要求企业提供一份真实准确的会计报告。当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时, 急于获得贷款, 相当一部分财务状况不好的企业只能编制一份“美化”的财务报告, 以应付企业自身的现金短缺危机。同时, 按照我国现行的税收管理体制, 一些跨区企业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 采取隐瞒或虚构交易, 利用人为抬高或降低交易价格等手段, 以确保缴纳的税收能够流入特定地方政府的口袋。而在一些采取内部控制的企业, 内部人员为确保企业自身利益, 则出现偷税、漏税、减少或拖延纳税等行为, 而要达到少缴税的目的, 就得通过会计报告调整企业的会计利润, 进而改变企业本应纳税的额度, 以确保企业内部人的利益。

3. 企业上市和发行股票方面的动机

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要求为例, 其在财务方面对准备上市的企业要求是:企业在发行前连续三年盈利, 三年累计净利润超过3000万, 三年累计净经营性现金流超过5000万或累计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 且无形资产与净资产比例不超过20%, 过去3年的财务报告中无虚假记录。对于目前国内的企业来说, 做到这样是有一定难度的, 很多企业无法做到连续三年盈利。因此, 企业管理者为了上市和发行股票, 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会计处理, 以达到企业连续三年盈利的要求。对此我国学者进行的实证分析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2000年林舒、魏明海对我国A股发行公司的首次公开募股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简称IPO) 的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 分析结果显示工业类企业有业绩做假现象, 研究还发现在IPO前两年盈余水平达到顶点, IPO当年则明显下降。2003年, 王春峰、李吉栋在研究中发现企业在IPO发行前一年, 为了提高股票的发行价格, 存在美化业绩的现象, 并且在IPO发行前后企业都在进行盈余管理行为。我国的证券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 各方面都未完善, 管理者便以此来大做文章。

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还有许多, 譬如说上市公司因为要达到配股要求而进行盈余管理行为, 防止企业因连续不盈利而遭受停盘的处罚, 炒作股票等, 这些都是驱使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

二、博弈论视角的盈余管理分析

基于博弈论视角分析管理者盈余管理行为, 可以使我们更加透彻地了解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为提供更有效的防范措施奠定基础。纳什均衡是指在其他参与者均不改变各自最优策略的前提下, 任何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最优策略。我们将管理者盈余管理的决策过程看作是非合作博弈, 那么是否进行盈余管理的决策就是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解。

1. 博弈论假设

在这个非合作博弈中, 我们假设参与者只有企业董事会和管理者, S1表示董事会的战略集, S2表示管理者的战略集, U1代表董事会的收益, U2代表管理者的收益, 董事会与管理者的博弈就是{S1, S2;U1, U2}。该博弈建立在这几个假设之上:董事会与管理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企业会公布自己的预期增长率;市场信息不完全、不对称。

2. 企业董事会与管理者之间的博弈

企业的董事会与管理者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 董事会是“委托人”, 管理者是“代理人”, 董事会与管理者是上下级的从属关系, 如果董事会采取的策略改变, 那么管理者也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在这里我们假设董事会会采取两种策略, 董事会如果比较激进会制定高预期增长率S11, 如果比较保守会制定低预期增长率S12, 那么现在可以得到两种董事会策略的均衡解{S11, U11}{S12, U12}。而管理者对于董事会所采取的策略有两种策略应对, 进行盈余管理S21, 不进行盈余管理S22, 当然在董事会的两种决策下, 管理者采取的方式的不同收益也是不同的。图1为管理者与董事会的决策树图。

如果董事会选择的是纳什均衡解{S11, U11}, 也就是说董事会决定高预期增长率, 实际增长率未达到董事会制定的标准, 此时管理者考虑到董事会有可能就此怀疑自己的能力, 因此影响到自己的利益, 决定采取盈余管理行为, 使其达到预期增长率的水平。但是管理者也有可能顾虑如果作假被发现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而不进行盈余管理行为。如果董事会选择的是纳什均衡解{S12, U12}, 也就是说董事会决定低预期增长率, 在实际增长率未达到董事会制定的标准时, 管理者更有可能会选择采取盈余管理行为, 因为此时董事会制定的是低标准, 这样企业都未达到, 那么管理者的能力会受到董事会很大的质疑。当然此时管理者考虑可能受到的损失, 也是有可能不进行盈余管理的。

三、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

通过以上对管理者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盈余管理虽不是好现象, 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企业、债权人等的利益, 但不可否认盈余管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所以在防范措施上不应一味压制, 而应该致力于完善政策、制度, 以给予正确的引导。

1. 完善企业会计准则

盈余管理往往是在会计准则不明确或者相关规定不清晰的情况下发生的。我国现有的企业会计准则经常会有模棱两可的地方, 相关规定不具体, 这无疑给企业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条件。因此, 相关部门应当参考国外有关准则、规定, 对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修订;尽量对准则中的规定进行明确的定义, 减少可以使用的会计程序和方法, 缩小会计政策的范围;会计准则应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的新问题, 及时进行补充、修订。

2. 优化管理者的报酬机制

现如今, 我国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管理者收入都是由基本工资与奖金构成, 而其基本工资和奖金的评定是与企业当年的业绩相联系的, 这样的报酬机制虽然会激励管理者更加关注企业业绩, 但是也必然会诱使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行为。优化管理者的报酬机制, 首先要做到的是将短期激励机制与长期激励机制相结合, 将管理者的薪金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状况相联系。其次是在管理报酬机制中引进股票价格信号的概念, 把股票价格信号作为管理者收入评定的另一标准。与此同时, 优化上市公司管理者的传统持股制度, 对股票期权计划进行逐步推广, 将管理者的收入与股东利益建立联系, 这样必然能削弱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3. 健全企业上市和股票发行制度

目前, 我国股票发行制度正在逐步完善, 不断地向市场化的方向转变, 但仍然存在驱使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诱因, 例如前文所叙述的对首次公开募股近三年连续盈利的硬性规定。对此, 首先应不断推行股票发行制度的市场化、科学化的发展方向, 企业在信息被充分披露的前提下, 可以对其适度宽松公开发行股票的政策。其次是对配股条件不应只是单一的硬性规定, 而应改为多维的动态控制规定。最后, 对股票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的条件进行修改, 使管理者不会因为避免处罚而进行盈余管理。

四、结束语

上一篇:社区体育文化下一篇:新课改创新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