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盈余(精选12篇)
会计盈余 篇1
一、会计盈余管理概述
盈余管理是会计实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但理论界对盈余管理的认识和定义并不统一。对于盈余管理, 理论上存在两种认识, 一种是盈余操纵观, 认为盈余管理是一定程度上的会计欺诈, 会破坏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另外一种是信号传递观, 认为盈余管理向外部传递了企业的内部信息, 有助于投资者客观判断企业的经营情况。
Scott (2003) 认为, 盈余管理是管理人员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以实现某些特定目标的手段。Watts和Zimmerman (1986) 专门针对会计政策选择和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了理论分析, 提出了著名的三大假设, 即分红计划假设、债务契约假设和政治成本假设, 成为以后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标杆。在我国, 独特的经济环境与公司治理结构使得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 规避证监会的监管制度, 取得融资与再融资资格以及保住上市公司的资质, 是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 (蒋义宏, 1998;Haw, Qi, Wu和Zhang, 1998;孙铮、王跃堂, 1999;陈小悦、肖星、过晓燕, 2000;李增泉, 2001) 。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证据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存在性。样本选自1996年12月31日前上市, 各年度连续12个月有股票回报数据的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 数据来源于聚源数据库的上市公司年报, 统计处理采用stata10.0程序, 下同。
盈余管理的度量有多种方式, 本文采用夏立军 (2003) 证实的方法估计盈余管理程度。
使用Jones截面模型估计操控性应计利润 (DA, Discretionary Accruals) 的具体方法为:
模型中, TA1为第t年度应计总额;TA-ADt为第t年度线下项目前的总应计利润, 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应计总额, 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包括减值、投资净收益以及营业外收支净额;At-1为第t年度期初总资产;ΔREVt为第t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PPEt为第t年度固定资产价值;NDAt为第t年度非操控性应计利润;DAt为第t年度操控性应计利润。
使用夏立军 (2003) 模型估计1998-2010年操控性应计利润, 结果见表1。
操控性应计利润DA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 1998-2010年, 上市公司操控性应计利润均为负值, 而且2006年前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2001年情况特殊, 见下文) , 2006年后则出现大幅度回升 (2008年情况特殊, 见下文) , 表明资产减值及其转回是形成操控性应计利润的主要原因 (包括“洗大澡”的因素) 。
2001年以前, 总体上,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较低, 2001年, 会计准则规定取消使用公允价值, 非货币性交易和债务重组收益也不再计入利润表, 同年《企业会计制度》出台, 扩大了资产减值的应用范围 (这些资产减值均可转回) , 这些政策对操控性应计利润影响较大, DA的均值、标准差、极值均出现大幅度变化, DA的均值在1%的水平上显著小于0, 表明上市公司开始系统性地出现盈余管理现象。2001年以后, 由于资产减值准备可以转回, 会计制度规定的资产减值具有了盈余管理色彩,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成为常态。2006年新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资产减值不得转回, 对DA产生直接影响, 相应地, 2006、2007年DA一改之前年度的下降趋势, 连续上升, 2008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企业业绩下降, 资产发生减值, DA再度下降 (这应当更多地体现为资产减值变化, 而不是盈余管理) , 之后, DA再度连续上升。这些结果充分表明,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管制和资本市场监管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三、盈余管理如何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价值相关性的检验
在实证会计研究中, 会计信息质量指会计信息用于预测未来盈余或现金流量的能力, 预测力越强, 会计信息质量越好。价值相关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方面, 它是会计信息解释资本市场股票回报率的程度, 价值相关性越高, 会计信息的作用越大, 会计信息质量越高。
(一) 增量价值相关性检验
本文采用Brown, Lo和Lys (1999) 使用的Ohlson模型从增量价值相关性角度进行了检验, 为了多角度对比盈余管理对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具体使用了以下两个模型:
其中, Pt、Pt-1为第t、t-1年个股可比价格, 均为下一年度4月30日的价格;EPSt为第t年每股收益, 以净利润除以年末总股本计算;BVPSt为第t年每股净资产的账面价值;DAt为第t年度资产规模调整后的操控性应计利润, 为分行业估计并且采用线下项目前总应计利润作为因变量估计特征参数的基本Jones截面模型估计值, 表示盈余管理的程度。
判断盈余管理影响价值相关性的标准:一是DA的回归系数α3显著不等于0;二是模型 (2) 的盈余反应系数ERC (的系数α1) 大于模型 (1) ;三是Vuong检验显著。Vuong检验是一个对比方程拟合程度 (Adj-R2) 是否相同的统计量, 用来检验当两个方程的其余解释变量相同 (相同总体) , 一个方程比另外一个方程多一个解释变量时, 这个解释变量是否具有显著作用, 本文中用于检验盈余管理指标DA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模型 (1) 和模型 (2) 的回归结果见表2。 (表见下页)
从模型 (2) 的回归结果看, 2001-2010年, DA的回归系数α3显著小于0 (2008和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表现异常) , 表明市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定价总体为负, 具有一定识别盈余管理的能力。但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 盈余管理不具有积极的“信号作用”, 更多表现为负面的“利润操纵”, 这一结果与相关研究的结论一致 (陈小悦、肖星、过晓燕, 2000;李增泉, 2001;蔡祥、张海燕, 2004;赵春光, 2006) 。
从模型 (1) 和模型 (2) 盈余反应系数ERC的对比看, 模型 (2) 的ERC大于模型 (1) , 表明盈余管理现象的存在以及市场能够识别盈余管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从Vuong检验的结果看, 盈余管理提高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程度十分有限。
(二) 盈余管理程度对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研究盈余管理程度对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本文采用分组方法进行检验, 各组分别运用模型 (2) 进行回归, 结果见表3。
从分组检验的结果看, 盈余管理程度对价值相关性影响明显, 且呈现“盈余管理程度越高, 价值相关性越低”的特征。具体看, 在操控性应计利润DA小于0的3个组, 价值相关性 (盈余反应系数ERC, 以盈余的回归系数α1表示) 随盈余管理程度的降低逐步增大, 第1组ERC为-0.878, 第2组ERC为-0.931, 第2组ERC为3.890;在DA大于0的2个组, ERC反映的价值相关性随盈余管理程度的增大而下降, 第4组ERC为6.049, 第5组ERC为3.242。在5个组中, 第4组的价值相关性最高, 具体分析DA可以发现, 这个组的DA大于0, 但与0很接近, 表明盈余管理程度低, 而且不存在通过“洗大澡”的资产减值方式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 因此, 资本市场对于这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认可程度是最高的。
四、盈余管理如何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盈余持续性的检验
盈余持续性指当期盈余成为盈余时间序列永久性部分的程度, 如果当期盈余成为盈余时间序列永久性部分的程度越高, 其盈余持续性就越强, 会计信息质量就越高。
本文采用分组方法检验稳健主义与盈余持续性的关系。具体借鉴Sloan (1996) 一阶自回归模型, 每组分别进行盈余持续性检验, 模型形式为:
其中, 为t+1期盈余, 为t期盈余, 盈余以净资产报酬率ROA表示。
盈余持续性的判断标准为:β1显著为正, 越接近1, 表示盈余持续性越强。 (β1) 一阶自回归模型结果见表4。
说明:括号中的数据表示标准差, ***、**、*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水平上显著。
从模型 (3) 的回归结果看, 盈余管理对盈余持续性存在明显的影响, 随着操控性应计利润DA增大, 盈余持续性 (以β1表示) 不断下降:在DA最低的第1组, 盈余持续性最高, 为0.776, 表示本期的盈余有77.6%延续到下一期, 而在DA最高的第5组, β1为0.289, 表明本期的盈余仅有28.9%能够延续到下一期。这一结果充分体现了盈余管理具有反转的特点:前期降低会计利润的盈余管理, 由于反转, 使下一期盈余增大, 导致了较高的盈余持续性;相反, 前期提升会计利润的盈余管理, 由于反转, 使下一期盈余降低, 导致盈余持续性下降。
五、结论
盈余管理是会计理论的研究内容之一, 也是影响会计盈余的重要因素。本文以1998-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为基础, 从3个方面考察了中国会计的盈余管理:1.盈余管理的存在性;2.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3.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的影响, 得到以下结论:一是2001年会计改革以后,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成为常态, 充分表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管制和资本市场监管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二是市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定价总体为负, 表明市场具有一定识别盈余管理的能力, 但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 盈余管理更多表现为负面的“利润操纵”, 因此, 对于盈余管理程度低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 资本市场的认可程度最高;三是盈余管理程度对价值相关性影响明显, 且呈现“盈余管理程度越高, 价值相关性越低”的特征。盈余管理对盈余持续性存在明显的影响, 随着操控性应计利润DA增大, 盈余持续性不断下降, 充分体现了盈余管理具有反转的特点。
上述研究结论具有以下政策意义:
第一, 市场对盈余管理进行了单独定价, 但体现为负相关关系, 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不具有积极的“信号效应”, 因此, 在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过程中, 应当持续关注利润操纵空间问题, 具体地, 应当密切关注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使用和会计职业判断空间方面引发的盈余管理问题, 尽可能降低盈余管理对财务报告价值相关性的侵蚀。同时, 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 《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中“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不予转回”的规定对提升财务报告的价值相关性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二, 现阶段的会计改革应当考虑缩小盈余管理空间, 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成熟和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的日益规范, 当盈余管理的“信号效应”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时, 再合理赋予上市公司一定的会计政策自由裁量权。
参考文献
[1]陈汉文, 夏文贤, 陈静等译.财务会计理论 (FinancialAccounting Theory (3rd edition) William R.Scott著, 2003) (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陈少华, 黄世忠, 陈光, 陈箭深译.实证会计理论 (Watts和Zimmerman著, 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 1986) (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3]陈小悦, 肖星, 过晓燕.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 (J) .经济研究.2000 (1) .
[4]蒋义宏.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实证研究——EPS和ROE临界点分析 (C) .上市公司研究论丛 (工作论文集) , 上海财经大学, 1998.
[5]李增泉.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政策的实证研究 (J) .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2001 (4) .
[6]夏立军.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应用研究 (J) .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2003 (2) .
[7]王跃堂, 周雪, 张莉.长期资产减值:公允价值的体现还是盈余管理行为? (J) .会计研究, 2005 (8) .
[8]Haw, In-Mu, Daqing Qi, Woody Wu, and Wei-GuoZhang, 1998.Earnings Management of Listed Firms in Re-sponse to Security Regulations in China's Emerging CapitalMarket, Working Paper,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9]Healy, P.M.and J.M.Wahlen.1999.A Review of the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Accounting Horizons (December) :365-383.
[10]Schipper, K., 1989.Commentary on Earnings Manage-ment.Accounting Horizons 3:91-102
[11]Watts, R.and J.Zimmerman, 1990.Positive AccountingTheory:A Ten Year Perspective.The Accounting Review 65:131-156.
会计盈余 篇2
现实中管理者
①
个人风格频频被加大宣传,事实上如果美国南方保健公司不是
前总裁斯克鲁西过于独断,是否会避免后来一系列的造假行为?安然公司合伙人 的个人行为倾向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后来陷入泥潭中无法自拔呢?在现实中 管理者个人行为偏好对企业价值和企业管理是否产生影响?如果存在,影响有多 大呢?
“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源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它是指人们过
度自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了自己成功的几率和私人信息的准确性。卡尼曼等 的期望理论指出,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规避风险”(risk aversion)的,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追求风险”的,并且会低估不好事件发生的概率,高 估有利事件发生的概率,有过度自信的心理倾向。
过度自信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人们估值的置信区间太小。例如,人们认为,置信区间包含真实值的概率有98%,而事实上置信区间包含真实值的概率只有 60%左右。二是人们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很不准确。例如,人们估计某一事件完 全可能发生,而实际发生的可能性只有80%;人们确信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实际发 生的可能性却有20%。为此,人们对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经常走向极端,过高地 或过低地估计那些他们认为应该发生或不应该发生事件的可能性。
在行为财务学研究领域,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有两种表现:一是管理者高估了 私人信息产生的信号的准确性,即错误地认为,私人信息产生的信号比公共信息 产生的信号更准确;二是管理者高估了自身的决策能力,而低估了估价过程中预 测误差的方差。
企业的投资行为一直是经济学、公司理财、产业组织等理论研究的重点。在现实生活中,相对于一些理论分析中的最优投资规模,企业总是会存在投 资不足或者过度等投资扭曲问题。微观上的企业投资扭曲行为,在一定情况 下可能会导致宏观上的投资过热或者过冷。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的投资行 为也是一国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所必须关心的重要问题。为了能制定恰当 的经济政策,理解企业为什么会发生投资过度或不足等扭曲行为,更是理论 上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以MM定理为基石而建立起来的传统投资理 论中,由于其主要考虑企业最优投资规模如何决定,因此并不能帮助我们来 理解这一问题。正如一Modigliani和Miller所说的那样,MM定理以及以此作 为基石的企业投资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而正是这些假设,已经排除了理论上企业投资扭曲发生的可能性。为此,近年来企业投资理论的一个重要进展,就是从不同的方向突破MM定理所采用的几个重要假设,从而为分析企业投资扭曲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尽管Ro1l(1986)和Heaton(2o02)从理论上初步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
司的关系,但是相关的实证研究却相当滞后,主要的原因在于难以找到衡
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而在我国这样一个转型经济时期由政府主导
发展起来的新兴股票市场背景下,管理人员的过度自信行为及其对企业投资
决策的影响,当前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试图通过
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人员是否存在过度自信的行为
以及该行为与公司投资之间的关系,并为我国理论界和监管部门提供一些经
验性的结论。
改善公司治理一直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内容。目前,随着
股票期权方案的逐步实施、民营企业的纷纷上市和管理者持股份额的增加,管理者与股东利益的冲突将更加引人关注。虽然管理层持股一直被认为是解
决代理问题,使约束和激励相容的最佳平衡方案,但由于内部投资者(指实
际控制公司经营决策的股东)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在一些方面依然比较突出依然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公
司投资效率低,甚至失败、过度投资的问题上。
几十年来,公司投资理论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前沿和热门
课题,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大多数己有的研究都是在“有效市场”的假设前提下完成的,并没有考
虑企业管理者的心理因素(如过度自信、一乐观等)对企业投资决策行为的影响。随着企业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上各种异常现象的累积犷理论和实际的背离使得现代投资理论的理性分析范式陷入了尴尬境地。这就要求在研究
公司投资理论时必须考虑企业参与主体的心理因素,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
入企业理论的研究中,就产生了行为公司财务理论。由于行为公司财务理论
发展时间比较短暂,目前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还没有形成像传统财务理论那
样的一套严密理论体系。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的心理因素是相当复杂的,而
且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突出重点和便于研究,可以选择把对人类影
响比较大的一个或者几个心理因素引入到投资理论中进行重点研究,以考察
这些心理因素对公司投资的影响机理。
大量心理学研究文献表明,人们在经济生活中总是表现出过度自信的心
理偏好歹过度自信对人类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也将是长期而重大的。一般来
说,身为高智商人群,经过激烈竞争脱颖而出的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要强
于其他人的过度自信程度。因此,把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的关系作为
研究的主要问题。
公司的盈利能力是指公司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是决定公司价值的重要因素。公司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盈利能力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它是公司 生存力、发展力、创新力、应变力、凝聚力和承载力的基础和综合体现,也是竞争 力强弱的首要标志。上市公司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其盈利能力关系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是公司所有者、管理者、债权人以及与公司
利益相关者都十分关心的焦点。上市公司的所有者重视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因为他 们的投资报酬是从公司赚取的利润中得到支付的,同时公司盈利的增加还能带动公 司股票市价的上升,从而使公司所有者获得资本收益。对于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来说,公司的盈利能力是管理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盈利能力的好坏直接关 系到对管理者经营能力的评价。对于上市公司的债权人而言,公司的盈利能力是评 价公司偿债能力、控制信贷风险的重要依据。对于在上市公司工作的职工来讲,公 司的利润是报酬及资金的主要来源,公司的盈利能力关系职工工作的稳定和福利的 完善。同时,政府有关部门从税收的可靠性、政策的影响性、股市的成长性和社会 的稳定性方面都十分关心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国内外许多学者围绕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开展了各种研究,尝试从理论和实证
两个方面,分析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因素。
Bain认为,公司之间盈利能力的差异是因为产业集中度的不同
[1]
;Porter也指出
产业结构不同会导致不同产业之间的利润差异[2]。这种对公司间盈利能力差异的解 释被称为产业能力(Industry Competencies,简称IC)理论。
Xu Xiaonian、Yan Wang
[3]研究了股权结构对中国上市公司业绩产生的影响。他
们发现中国上市公司通常具有混合股权结构,国家、法人和个人持有的股份各自占 据大约30%的比例。而且,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很高,1995年时前五大股东平均持股比例约在58%,超过了德国和日本。研究显示股权结构的多样性和股权集 中度对公司盈利有显著影响:公司盈利能力与股权集中度显著正相关;法人控股的 公司中,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比国家控股的公司中要高;公司的盈利 能力随法人持股比例的增加而提升,而随着国有股份的增长,上市公司的业绩将出 现下滑。
孙铮、姜秀华[4]将公司的治理结构与公司业绩有机地结合起来,选择沪市公司
董事的兼职情况和学历水平作为变量,试图给出经理职业化和知识化的一个分析框架。他们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关键人物在兼任母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或党委
书记的情况下,公司被显著地划分为“好公司”;上市公司董事整体的学历水平也对 公司的业绩产生显著影响。
李宝仁、王振蓉[5]的研究表明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其资本结构有关,表现为盈利
能力同资产负债比成负相关关系,在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低,公司的盈利能 力越高。因此,他们认为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上市公司在筹资战略的决策上 必然以追求最优资本结构为前提。
李常青、赖建清[6]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董事会特征与公司整体绩效之间关系的研
究成果,并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实证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上市 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他们采用ROE、EPS和EVA衡量公司绩效,得到的结论是:董事会规模与公司EPS和EVA负相关,但与ROE正相关;独立董事 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董事会会议频率不影响公司EVA;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8 月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确实增强了独立董事的 作用;CEO兼任董事长降低公司绩效,而CEO兼任董事不影响公司绩效。
薛爽,王鹏[7]以1998~2000年264家亏损公司及配比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影响上 市公司业绩的内部因素。他们的研究表明,亏损公司IPO前的质量就劣于配比样本,它们在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幅度更大;IPO之后,大股东通过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和
要求上市公司担保来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上市公司利益;此外,亏损公司还投资于更
多行业,也对其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公司是由形形色色的人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人的行为活动毫无疑问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纵观研究公司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文献,往往都 简单地将公司决策者假设成是理性的,忽视了人类复杂的心理情绪可能对公司盈利 能力产生的影响,而在现实生活中,非理性是常人思维中的典型特征,过度自信就 是其中之一。本文就是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决策者在过度自信情况下对公司盈利能力 可能造成的影响。
研究上市公司决策者的过度自信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有助于发现影响公司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 篇3
一、公允价值的计量使用方面
在坚持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前提下, 新会计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 并不同程度地运用于17 个具体会计准则中, 比如在企业合并、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股份支付、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准则中均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 并且给予公司更大的自主权, 根据对公司经济预期的改变来调整会计政策。这意味着我国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被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所取代。因而, 企业会计核算结果将更为真实地反映公司资产负债状况和经营成果。
但是, 由于我国还没有比较准确的计量标准, 没有像国外一样完善的评估机构, 而且公允价值究竟应该是多少, 不同的评估方式、不同的评估机构, 得出的评估结论也不尽相同。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成为盈余管理操控的工具, 问题并不在于公允价值计量本身, 而在于公司内部的结构以及决策体系是否完整。所以, 如果企业没有建立相互制约、协调一致的内部管理机构, 不能保证公允价值计量的确认和变更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决议的话, 公允价值的操作将使一些公司达到某种盈余管理的目的成为可能。同时, 公允价值的运用, 使不同资产差异巨大。在投资性房地产方面, 由于公允价值适用条件非常严格, 大部分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并未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大部分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 采用谨慎的态度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其中相当一部分继续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然而, 由于近几年房地产升值的速度较快, 一旦企业将计量模式由历史成本改为公允价值, 其早期购入的投资性房产,必将大大提高其净资产和当期净利润。
二、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问题仍无法完全避免
在新会计准则下, 对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三项的计提转回是被明确禁止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两项中的股权性投资并采用成本法计价的计提转回也是不允许的。这有效地防止了上市公司利用减值准备一次亏够, 再重新转回的利润操纵手段。但新准则对于存货、应收账款和金融工具等减值准备仍可以继续计提并转回。存货、应收账款和金融工具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 上市公司可能利用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的计提、转回来调节年度利润, 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转回将成为更多公司用来操纵利润的重点。应收账款、存货、长期资产的折旧或摊销可能将成为资产减值准备中盈余管理最主要的方式。
三、利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调节利润
新准则关于债务重组损益及非货币性资产置换损益均计入当期损益, 容易导致企业非经常性损益增加。虽然这些非经常性损益不会直接改变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 但优质资产的注入的确会提高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甚至还有可能令上市公司的成长出现拐点。由于关联方交易在原会计准则体系下就已经是企业盈余管理的重点内容, 关联方间的购销、租赁、股权、转让及置换、资产转让及收购 以及担保抵押、资金占用等都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形式,所以虽然新准则要求企业严格按照新准则的要求披露关联方关系、关联交易的价格、关联交易形成的差额等, 大大缩小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同时要求有关关联方交易的具体细节都要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以此来减少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但是新准则尚未对关联交易非关联化问题作出具体规定。上市公司通过分解交易, 将关联方关系转为非关联关系以及操纵关联关系成立时间等非关联化形式, 可以在新准则规定的范围内避开监管来进行适度的盈余管理, 这也将成为企业运用关联交易进行适度盈余管理的新突破点。同时, 新准则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企业合并中均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使得关联交易更加有利可图。
四、利用无形资产开发费用资本化调节利润
《企业会计准则第6 号——无形资产》规定: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其中研究阶段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开发阶段支出如符合条件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由于国内公司的研发活动多半集中于材料、装置和产品的开发, 即属于开发阶段的支出, 因此新准则实施后将提升该类公司赢利能力, 鼓励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在实践中, 研究和开发费用之间存在模糊地带, 很有可能成为公司平滑业绩的工具。虽然准则中对于支出的费用化和资本化都有明确的规定, 但在实务应用中,上市公司可以利用虚假或不实资料将支出在费用化和资本化之间作调核:当企业需提高业绩时, 提高资本化支出;当须降低业绩时, 只需增加费用化支出。
五、利用固定资产折旧年终复核平滑利润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要求企业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方法及预计净残值至少每年复核一次, 当使用寿命预计数及预计净残值与原先估计有差异时, 就应当调整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与净残值。虽然新准则仍然要求企业只有在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时, 才能调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但是,由于固定资产的金额都比较大, 而且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和预计净残值的变更都统一采用未来适用法, 不再追溯调整, 公司只要找到证据证明其使用寿命与原估计数有差异, 只须通过对折旧年限的调整, 就可以对业绩进行一定程度的操控,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论会计盈余管理行为 篇4
1.1 会计盈余管理定义
1.1.1 会计盈余
企业的会计盈余可以分为经营现金流量、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和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三个部分。其中, 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为企业应计利润总额中易被管理人员所操纵的部分。
1.1.2 盈余管理内涵
从国外来看, 盈余管理是为了获取个人利益, 公司管理当局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以实现自身效用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从国内来看,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有目的的采取多种手段达到期望报告盈余的行为。在会计学术界, 盈余管理就是在公认会计原则允许的范围内, 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有选择不同会计政策的自由, 他们必定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对企业进行管理, 产生盈余管理行为。
1.2 盈余管理与与会计造假的区别
公司的信息披露只能是相对的真实, 层次上分为“合规性真实”和“公允性真实”。会计造假是公司管理层的一种蓄意欺诈行为, 是违反“合规性真实”的主要原因, 应严厉的制止和惩罚。而盈余管理是公司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 选择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一种行为, 违反“公允性真实”的主要原因, 具有合规合法的显著特征。
2 会计盈余管理存在的动因
盈余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其存在是必然的。
2.1 契约成本最小化
企业可以看成是一个契约的集合。管理者、员工、供应商及投资者的契约构成了公司经营活动的核心内容, 随之存在着各种契约成本。公司的目的是力求契约成本最小化。为了达到公司有效管理的目标, 企业管理当局可以通过控制和采用适当的会计方法, 进行盈余管理, 使盈余数字有利于自己。
2.2 配股和增发动机
这是从资本市场角度来考虑的。资本市场是公司获取资金的重要场所, 但进入资本市场, 公司必须达到一定的条件。而盈余指标是其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限制性条件, 为达到配股和增发的条件, 企业一般都要进行盈余管理。
2.3 政治成本因素
政治成本是指企业由于政治原因而负担的支出, 是企业在财富转移竞争过程中获胜的筹码。很多公司由于自身的特点会受到明显的政治关注, 包括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巨型企业、战略性生产行业和一些垄断或接近垄断的企业, 为避免企业盈利能力较强而受到政府的过多关注, 企业管理层往往通过会计盈余管理, 将当期会计收益递延至以后各期, 最小化当期会计净收益, 达到节税效果。
3 会计盈余管理的手段
3.1 利用不当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3.1.1 滥用借款费用核算方法
新会计准则规定, 对借款所发生的利息费用、汇兑损益及相关的金融机构手续费, 在筹建期发生的与资产购置有关的借款费用, 可予以资本化, 计入这些资产的成本。资产投入使用后, 则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然而, 在实际工作中, 部分企业为调整利润而滥用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
3.1.2 自由选择跌价、减值计提比例
新会计准则规定, 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等大额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不允许转回, 其他如应收款项、存货等资产的减值仍可转回。但上市公司仍然可以自由选择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和比例。公司可能为避免当年亏损, 不按规定提足减值准备, 留待以后年度进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达到操控盈余的目的。
3.1.3 不当运用股权投资核算方法
新会计准则规定:成本法适用于对子公司的投资和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企业;权益法适用于对合营企业投资和对联营企业投资的企业。盈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抑制, 但公司仍可在公允价值、关联方等方面滥用股权投资核算方法来操控盈余。
3.1.4 选用不当的合并政策
同长期股权核算相对应的是纳入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 所以上市公司还常常通过改变合并范围来调节利润。
3.2 利用关联方交易
3.2.1 利用关联交易方的代购代销业务的关联交易调整利润
通过采用压低采购成本, 抬高销售毛利, 持续地向企业输送利润, 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3.2.2 利用关联交易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货币化调整利润
通过规避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约束, 上市公司因此在此类关联交易中又想方设法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货币化, 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3.2.3 利用关联交易非关联化调整利润
企业通过采用关联方——非关联方——关联方的交易手法, 将资产高价出售给非关联方, 将一笔关联交易变成两笔非关联交易, 关联方则通过其他途径用以弥补非关联方的损失。或者选择适当时机, 再以同样的高价从非关联方赎回资产, 这两笔交易就成为了非关联交易, 企业即可避开相关规定的约束, 确认高价出售资产带来的交易价差, 计入当期损益。
3.3 不当处理收入与费用
3.3.1 提前确认营业收入
为达到利润最大化或平滑利润, 企业常在产品或资产的风险或报酬未完全转移之前就确认销售业务和其他资产的转让收入, 进行盈余管理。
3.3.2 对当期费用的不恰当会计处理
成本、费用是利润的减少项目, 少计费用可以间接地增加本期收益, 或者任意缩减在短期内不易察觉具有不良影响的支出 (如研究费等) 来减少费用增加收益。
3.4 调整非经常性损益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 产生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各项利得、损失。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发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企业出于某种需要, 经常刻意对其进行操控。具体表现为:利用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操纵利润;利用债务重组收益操纵利润;利用接受捐赠收入操纵利润;利用政府补助操纵利润。
4 会计盈余管理规范的对策研究
4.1 加强盈余质量信息披露
盈余质量反映的是盈余的确认是否同时伴随相应的现金流入, 只有伴随现金流入的盈利才具有较高的质量。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自身利益, 利用手中的剩余控制权选择会计政策对企业应计利润进行不当的盈余管理。有的企业净利润很高, 可经营现金流量却为负值, 说明企业可能虚盈实亏, 其在现存的以净利润为基础的企业指标评价体系之上, 辅以现金为基础的指标评价体系, 以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 误导企业利益相关者采取错误的决策。
4.2 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有力地规范了会计工作秩序, 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但其有关规定仍不够具体清晰, 缺乏可操作性, 会计政策选择自由, 给管理当局创造了操纵盈余的机会。因此建立一套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 对于抑制盈余管理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完善会计准则, 严格规定每一个会计政策的使用条件, 缩小管理层利用会计政策操纵盈余的空间。
4.3 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和职业道德建设
企业应有针对性的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使其掌握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及应用,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建立正确的会计职业判断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 从“人”的方面保障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通过有法依法、有章循章、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牢固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职业人格尊严。
参考文献
[1]陆淑波.浅析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8) .
[2]王玖春.辨析企业盈余管理与会计职业判断[J].今日中国, 2009.
[3]于冰, 苗伟.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手段与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 2009, (6) .
[4]宋玉, 李卓.会计盈余信息含量与股利信息含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 2008.
[5]陈艳.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盈余影响分析[J].当代经济, 2010.
[6]蔡吉甫.会计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J].当代财经, 2007, (6) .
会计盈余 篇5
表一 描述性统计表
组别
变量 样本组(n=34) 控制组(n=34)
平均数 中位数平均数 中位数
“不清洁”审计意见比例 0.4118 0.0000 0.2059 0.0000
应收帐款变化率 0.5250 0.0852 0.3670 0.0648
存款变化率 0.0153 -0.0052 -0.0428 -0.0009
非核心收益率 0.0419 0.0101 0.0598 0.0514
总资产规模(亿元) 2.3046 2.3134 2.2739 2.3662
突出的问题特别明显。这引起了证券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监管部门随即就主营业务变更、债务重组、补贴收入、股权投资等问题做出规定。随着这些规定的出台,以后的非核心收益大幅下降。问题在于,被出具 “不清洁”审计意见的公司在此之前的主营业务可能更不突出,或者说非核心收益所占比重更大,在各种新的治理政策出台后,收到 “不清洁”审计意见的公司的非核心收益的下降幅度可能更高,导致实证检验的结果与预期符号相反的现象。也就是说,盈余管理所产生的风险因素所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竞争性假设没有被证明
表二 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影响因素分析
模型a
自变量 预期符号 系数 p值
截距 ? -0.0694 0.9310
审计意见类型 + 1.1931 0.0486
盈余管理变量
应收帐款项目的应计利润 + 0.4019 0.1636
存款项目的应计利润 + 0.8651 0.2065
非核心收益率 + -3.6757 0.2266
资产规模 - -0.1130 0.7379
n p-value 680.2481
注:**:在5%水平上统计显著
注:模型a主要解释被解释变量一一后期的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是否与前一期的“不清洁”审计意见和盈余管理变量等因素有关,
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与资产规模呈负相关关系,尽管与预计的符号一致,但是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浅析上市公司会计盈余持续性 篇6
摘 要:如何通过会计盈余持续性预测上市公司盈余在未来各会计期间重复发生的可能性,识别会计盈余项目的持续性对于投资者预测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是上市公司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会计盈余持续性的概念、分类、分析方法以及相关评价指标。
关键字:会计盈余持续性;会计利润;现金流量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4-0034-01
在所有会计信息中,会计盈余是最核心的指标,它不仅反映公司过去的经营业绩,而且可以预测企业的发展前景。由于会计盈余指标对于企业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评价的重要性,一些公司有极强的盈余管理的动机。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公司的会计盈余持续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当前理论界以及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
1会计盈余持续性的相关概念及分类
利润的不同成份有不同的持续性,会计盈余的持续性是其构成成份的不同持久性的平均数。会计盈余按其持续性分为三类:一是永久性会计盈余,这类会计盈余预期会持续到公司以后的会计年度,即未来的年度还会产生相同数额的盈余,而且会影响公司当期和以后的现金流量;二是暂时性会计盈余,此类性质的会计盈余持续性仅影响当前会计年度,即今年获得的会计盈余在未来年度不会再发生,暂时性会计盈余一般是一次性买卖所产生的,对现金流有一定影响;三是价格无关的会计盈余,此类性质的会计盈余持续性是由公司的会计变更引起的,它既不会影响公司当期会计年度的经营业绩,也不会影响未来年度的经营业绩,该种变动不会影响当期和未来各期的现金流量。
2会计盈余持续性的分析方法
在资本市场上, 检验会计盈余持续性强弱一般通过会计盈余的反应系数( ERC) 模型来实证分析: ERC=AR/UE,其中, ERC表示盈余反应系数, AR代笔非正常投资报酬率, UE表示未预期盈余, ERC表示非正常投资报酬率对未预期盈余的反应程度。对价格无关性质的会计盈余持续性,虽然改变了当期的盈余数据, 但由于没有现金流量的影响, 因此市场不会对这类资产做出反应,根据资产的价值是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原理, 这类盈余的未预期变动产生的盈余反应系数等于0。
另外一种分析盈余持续性的方法是采用若干年净利润指标, 通过剔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指标的变异系数进行验证,可以借助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或通过回归残差的大小来分析。
3计量会计盈余持续性的指标
①主营业务利润比重(主营业务/利润总额)。该指标可以评价公司盈利稳定性、持续性的是反应公司主营业务鲜明的程度重要指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盈利质量和获利能力。一般来说,该指标越大越好。从理论上讲,只有当主营业务利润占公司利润的大部分时,才能保证企业的经营业绩。因此,企业只有扎根主业,增强核心盈利能力,持续提高主营业务利润的比重,才能稳定发展。
②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该指标表示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非经常性损益的来源主要是证券交易和资产处置,证券交易取得的收益有高风险性和偶然性,资产处置不是企业的主要业务,并不能反映企公司的核心能力,因此,虽然非经性损益也是会计盈余的一部分,但是不能代表公司的创造能力。此外,非经常性损益容易被操纵,常被公司用来润滑利润。非经常性损益具有偶发性的特点,因此,该指标的比例越低,说明公司的盈余质量越好,会计盈余持续性越好。
③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每股净利润:(净利润-非经常性损益)/普通股股份。该指标是对每股净利润指标的补充。通过比较每股净利润与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每股净利润,如果每股净利润大于零,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每股净利润小于零,则其主营业务是亏损的,这种情况下的盈余质量是值得怀疑的。将这两个指标结合使用,不仅能反映上市公司综合盈利情况,而且能发现公司的经营业绩真相。
会计信息产权与盈余管理 篇7
盈余管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管理激励、政治成本激励以及其他激励。笔者认为, 盈余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是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前提条件。如果信息是对称的, 会计信息提供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是相同的, 那么管理当局即使有动机也难以进行盈余管理, 因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很容易发现和识破这种行为。但是, 在现实中, 会计信息提供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总是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情形, 这种不对称包括时间和内容两个方面。委托代理关系在现代企业中的普遍存在决定了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必然存在信息不对称。由于经营者作为企业内部人在信息方面处于绝对优势, 这就为其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
上市公司股权可以自由转让, 股东人数众多, 造成了上市公司的股权分散。此时, 上市公司的产权特征是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相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效用函数不尽一致, 所有者注重的是所有者财富的最大化, 而经营者则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所有者不直接参与经营管理活动, 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建立起委托代理关系。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不可避免地产生。经营者成为会计信息的生产者, 包括所有者在内的一系列利益相关者成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从逻辑上来说, 会计信息的所有权 (狭义) 仍属于公司的所有者即股东, 但是因为经营者对会计信息原始资料完全直接地占有并控制着会计信息的生产, 经营者对会计信息拥有事实上的控制权。而且由于股权的高度分散, 每个股东拥有的剩余索取权份额很小, 出于个人理性的考虑以及交易费用的高昂, 每个股东直接与经营者缔结私人契约来界定并保护会计信息产权的可能性很小。这时, 会计信息产权的矛盾就产生了:如何在经营者拥有最初的控制权的前提下, 保证股东实现对会计信息的所有权。于是国家强制力介入, 进行干预和管制, 制定了财务报表公开披露制度, 来保证处于劣势的股东应有的会计信息产权。政府的这种强制干预使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成为人人都可以使用的公共产品, 会计信息产权也相应地演变成为公共产权。
公共的会计信息产权安排从表面上看节约了交易成本, 因为其以公共契约代替了大量的私人契约。然而会计信息的公共产权与私人供给之间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致使会计信息产权处于一种模糊而无序的状态, 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会计信息质量低下、会计信息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会计信息产权界定
(一) 社会制度选择:明确会计信息产品的内在属性
公共物品特性并非产品的内在属性而与社会的制度选择有关 (Varain, 1998) 。改变制度安排完全可以改变会计信息的产权性质。上市公司的公共会计信息产权不是天生的。管制的初衷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 可以看出:如果不考虑巨额的交易费用, 或假定交易费用为零, 此时会计信息使用者与会计信息提供者之间便可以进行有关信息交易的自由协商, 则一对一的会计信息交换关系是可以成立的, 会计信息也必然以商品形式呈现。因此, 我们只能说, 会计信息在表面上表现为一种公共产品只是由现阶段的特殊情况所决定的, 只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的现实选择。而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条件的变化, 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会计信息生成和报告过程中的广泛运用, 为实现一对一的会计信息交换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到那时, 会计信息必将完全恢复其商品的本来面目。
(二) 外部性解决:组织企业与政府管制
1.组织企业。
即把会计信息供求过程中的外部性所涉及的所有利益相关者 (要素拥有者) 放到一起组成企业。企业要获得所有各方资源的合法使用权, 不是用契约来进行调整的, 而是由企业内部行政命令决定的。对于这种方案, 科斯同时也指出了其应用的瓶颈。他认为:“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通过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行政成本必定低于被取代的市场交易的成本, 在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行政成本也许很高, 尤其是当许多不同活动集中在单个组织的控制之下时更是如此。”
同样, 由于会计信息供求过程中的外部性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太多, 导致通过企业组织的交易成本过高。即使先不考虑会计信息供求过程中所有利益相关者, 单单是所有现实股东关于会计信息的产权问题都已经证明因交易成本过高而不可能通过企业内部来解决, 所以才有了用通用会计信息产权来降低交易成本的办法。如果试图把会计信息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组织起来, 放在一个企业内部, 通过内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组织利用各种资源, 那么这种企业会因这种方案的交易成本过高而无法成立。
2.政府管制。
对于会计信息供求过程中的外部性, 当前政府采用的是管制的方式, 制定会计信息披露规则并强制执行。政府管制的成本可分为三大部分: (1) 管制制度的组织成本, 包括管制机构的设立费用、管制规范的制定及执行费用、相关培训费用等; (2) 管制制度的实施成本, 包括管制机构调查事件、搜集相关资料以及实施相应的查处措施并建立和维护相关的档案系统等方面所发生的成本; (3) 管制制度的后续支出, 包括管制机构为了完成既定的管制目标、提高管制的效率而发生的研究交流活动的费用等。另外, 除这些政府管制本身的运行成本外, 被监管者为了遵守或符合相关规定而必须额外承担的成本也不可忽视。
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收益主要体现为投资者对市场欺诈及市场失灵预期的减少所带来的投资总额的增加。会计信息披露管制体现为一种“公共契约”性质, 它主要是在特定阶段作为低效率私人契约的替代, 通过有效会计信息披露管制, 减少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从而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但这种收益是以管制的有效实施为前提的, 而管制的实施效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 会计信息产权分享机制
1.基于所有权的会计信息产权分享机制。
会计信息同企业的其他产品一样, 属于企业的一项资源, 而企业又可看做是股东和管理者的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结合体, 所以会计信息产权主体不外乎股东和管理者。但如果把会计信息的产权完全归属于股东或管理者其中一方, 将会使会计信息供求过程中充斥着强权逻辑, 不利于公平和效率的实现。具体来说, 如果完全归属于股东, 那么会计信息提供者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尽量向股东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这样将更加直接地增加企业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披露成本, 使供求双方的矛盾更加激化;而如果完全归属于管理者, 则将使股东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所以笔者认为, 应该由股东和管理者共享企业的会计信息产权, 而又因为产权是可分的, 可以将其分割为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和收益权, 并在股东和管理者之间进行分配。所有权和收益权归属于企业法人;使用权由股东和管理者按照各取所需的方法分享, 股东享有财务会计信息使用权, 管理者享有管理会计信息使用权;成立专门的会计服务公司并赋予其会计信息产品的经营权;政府职能部门拥有会计信息的市场监督权。
(1) 所有权和收益权归属于企业。企业把经济业务记录下来, 并将原始凭证交给会计服务公司, 由会计服务公司加工生产会计信息产品并出售。但会计信息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归属于企业, 所以出售会计信息产品的主要收入返给企业。这样一方面, 可以保证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营主体和会计主体实现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另一方面, 股东和管理者可以间接地享有会计信息的所有权和收益权, 保证了股东和管理者应有的权益。
(2) 使用权共享。使用权由股东和管理者按照各取所需的方法分享, 股东享有财务会计信息使用权, 管理者享有管理会计信息使用权。尽管如此, 股东还是需要为会计信息产品付费。付费的会计信息产品是为满足股东的个性化需求而生产的个性化产品,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收费得来的收益成为企业利润的一部分, 股东可以通过对企业的所有权来享有这部分收益, 这种收费不仅没有损害股东的权益, 而且有效抑制了股东对会计信息的过度需求。
(3) 经营权外包。企业与会计服务公司形成委托代理关系, 把会计信息产品生产和加工职能外包给会计服务公司, 委托其进行专业化的生产并销售会计信息产品, 收益可按照比例在企业和会计服务公司之间进行分配。会计服务公司可以是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咨询机构等。将部分会计信息生产和加工职能外包给会计服务公司, 可以将企业会计机构从迎合会计需求中解放出来, 节约信息成本。而会计服务公司发挥专业分工优势, 进行规模化大生产, 可以提高会计信息产品生产的效率。同时, 会计服务公司可以针对客户需求和认知能力提供个性化服务。目前在我国投资者的总体素质较低, 且以个人投资者为主, 复杂而难以理解的会计信息使他们在决策时放弃了对会计信息的阅读和分析。这样不仅导致信息不经济, 还加大了投资的投机性并提高了决策失误率。在实行有偿信息服务后, 会计服务公司将非常关心自己的信誉, 充分挖掘目标企业的信息获取渠道, 为其客户 (会计信息需求者) 提供有效的信息分析和解读服务。
(4) 政府适度干预。政府职能部门拥有会计信息的市场监督权。把政府对会计信息生产、披露全过程的监管转换为对会计信息市场的适度干预。政府承担“质检”功能, 对各会计服务公司的产品质量和定价进行检查, 制定行业质量标准, 维护会计信息市场秩序。
2.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环节。
上述方案涉及会计信息生产和加工的各个环节, 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就可以从每个环节抓起。第一环节: (原材料) 生产。企业会计承担原始会计信息的生产任务, 负责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记录和原始凭证的取得。这样就可以精简企业的会计部门, 同时会计的职能也回归到了最原始的记录功能, 从而缩小了企业对会计信息人为造假的空间。第二环节: (产品) 加工。会计服务公司可以对从企业那里获得的原始凭证进行初步审核, 审核后再进行生产和加工。会计服务公司处于企业外部, 站在中立的立场上, 所以其生产的会计信息也应该具有中立性。这样就从生产和加工环节避免了会计信息失真。第三环节:交换。会计信息消费者向会计服务公司付费购得会计信息产品, 自动地拥有会计信息产品质量的社会监督权, 如果对会计信息产品质量不满意就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社会应建立相应的信誉评价机制, 会计服务公司之间的竞争将淘汰劣质产品和服务。第四环节:规范。政府职能部门可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行业规范, 并对会计服务公司的会计信息产品质量进行定期检查, 维护整个会计信息市场的秩序。这样就从会计信息生产、加工、交换、规范等各环节保证了会计信息质量, 提高了会计信息市场效率。
三、会计信息产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1. 会计信息产权具有排他性, 使市场交易成为可能。
明确界定会计信息的产权主体为股东和管理者, 就可以将搭便车者排除在外。会计信息的任何其他需求者必须通过市场交易才能取得会计信息的使用权。产权是可分的, 因而会计信息产权主体可以把会计信息的使用权分割出来, 与其他需求者进行市场交易。
2. 产权具有激励的作用。
由于产权明确地界定了其行为主体的权、责、利关系, 这样, 人们在市场交易的活动中既有动力又有压力, 并有积极性去追求产权收益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小化。会计信息产权的重新分配明确了各产权主体的权利界限, 明确了企业法人会计信息的所有权和收益权、会计服务公司会计信息的经营权, 将激励各产权主体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动性, 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最大限度地实现各自的利益。
3. 会计信息产权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明确界定的产权, 使公平、自由的市场交易成为可能。而产权内部不同权利的可分割性和可分离性, 有利于人们实行专业化分工, 提高经济效率, 并可获得分工和交换的好处。把会计信息的经营权委托给会计服务公司, 使得会计服务公司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生产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产品;会计服务公司规模化生产大大节省了企业分别生产的成本, 提高了经济效率。产权的可让渡性使资源能够十分容易地不断从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较低的地方, 交换和流动到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较高的地方, 直至实现最优状态。任何会计信息的需求者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获得会计信息的使用权, 使会计信息资源能够流向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地方, 达到资源的最优利用。
4. 设计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只有产权界定清晰, 会计准则的运行和会计信息的生成才会有效率, 才能既允许和鼓励公司根据会计交易费用的高低进行会计政策选择, 又可发挥会计准则的激励约束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 还应当针对公司管理当局设计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使公司管理当局能够充分得到与其经营业绩相匹配的收益, 以抑制其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参考文献
[1].科斯等著.刘守英译.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2].伍中信, 田昆儒.产权理论与中国会计学:问题与争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郭道扬.论产权会计观与产权会计变革.会计研究, 2004;2
[4].宁亚平.盈余管理本质探析.会计研究, 2005;6
会计职业判断与盈余管理 篇8
一、如何理性认识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倍受责备,因为它引起了管理人员、股东、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的激烈利益冲突。 从现状来看,这一冲突导致了极端的负面效应,即会计信息失真和资本市场规则失效,投资者不再信任市场。 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 从以下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基本涵义。 一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注: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 另一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 雪珀(Kathehne 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根据以上两个权威性的定义, 可以看出, 盈余管理主要具备这样一些涵义: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 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 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 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露由他们各自作用的合力所决定。 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即会计收益)。 在雪珀的定义中,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收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管理,但是对会计收益以外的财务数据的操纵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 它所具有的经济后果相对而言要小得多。 如果将其纳入盈余管理的范畴反而会影响对盈余管理本质的把握。 第三,盈余管理的方法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 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应计项目的管理,交易时间的改变,交易的创造等。 第四,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其中又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或会计准则) 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二、专业判断存在的必然性
没有盈余管理显然不是最佳的选择。 因此,肯定有某种形式的盈余管理存在于资本市场中。 运用权责发生制会计需要职业的判断和估计, 这使得盈余管理成为必然──职业判断和估计的第一作用是向投资者提供一个比现金流能更有效地衡量经济活动的会计数据。 如果取消会计的灵活性,我们将会得到一个无用的不能衡量经济活动的会计数据。 现行会计准则留有较大的判断空间, 公司管理者可以选择使自身效用或公司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是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 的实质。 专业判断是公司盈余管理的基本途径,但专业判断和盈余管理都是应计制会计的产物,可以说只要存在估计,就必然有判断,从而盈余管理也就不可能肃清。 事实上,盈余管理固然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盈余管理也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比如借助于盈余管理, 管理者可以向外部的投资者间接地传递公司的内部信息。 反过来,如果说盈余管理只有坏处,没有好处,那么肃清盈余管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废除应计制会计, 恢复收付制会计, 但显然会计发展的历史并不是这样。 所以就像评价会计信息的质量时我们不仅要看信息的可靠性,也要看信息的相关性一样,对待盈余管理我们既要看到其坏处,也不能否定其好处,关键是要看盈余管理的动机和程度,由此也可以对专业判断的合理性进行界定。
权责发生制会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运用基本的会计原则如收入确认和配比原则, 以帮助投资者评估经济实体在一个会计期间内的经济活动, 公司经理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判断以保证记录结果能反映经济实质,坏账准备的计提、折旧年限的确定以及制造费用的分配等均离不开专业判断。 其次,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专业判断使财务报告的盈利信息间接地传递其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另一方面,详尽的会计准则无法代替专业判断,因为管理人员运用专业知识来决定如何记录经济业务的行为不可或缺, 它是一个复杂的主观判断过程,要考虑企业当时的宏观经济形势、处于何种发展阶段以及企业的市场经营战略等因素。
三、健全专业判断执行机制———治理不当盈余管理的对策
专业判断作为应计制会计的核心,专业判断与盈余管理息息相关, 滥用专业判断会产生盈余操纵, 但合理运用专业判断也有助于增加公司的市场价值,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要消除专业判断,而在于如何保障专业判断的正确行使, 趋利避害的关键是健全专业判断的执行机制。
(一)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来监督管理层的专业判断,使得自身的效用最大化
现代公司制企业中存在众多利益主体, 他们对公司有不同的利益要求。 公司治理结构就是这些利益主体之间在责、权、利上的划分和相互制衡的机制。 具体又分为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两类,前者主要是竞争市场对公司所实施的间接控制,包括资本市场、经理市场、兼并市场等;后者主要是企业内部通过组织程序所明确的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等相关利益者之间的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 虽然会计活动本身并不属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环节, 但由于很多契约的确立以会计数据为基础, 会计人员与管理当局又存在事实的雇佣关系,因此,公司治理结构往往会影响某些会计行为的发生。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会使权利上的制衡机制被削弱, 为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提供条件,从而使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不可避免地受到管理当局的外部干预。 从这个角度说,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会计人员进行公正的职业判断的保证。
(二)构建一些激励和约束模型来引导管理人员的专业判断
一方面,要承认经营管理者的管理人力产权,具体可实行年薪制和经营者股权,同时辅以非货币激励方式,使企业管理当局能够充分得到与其经营业绩相匹配的收益和荣誉。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股东会、监事会等内部监督机构的监督作用,对企业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变更的理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会计影响应向各利益相关方披露, 各利益相关方或监事会对所采用的不合理的会计政策有权要求企业管理当局作出解释或予以调整,并强化外部监控,对实施不当盈余管理行为的经理人员实行市场禁入制度等, 从根本上切断企业管理当局机会主义行为的退路,使不当盈余管理的成本大大超过其获得的收益。
(三)加强和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判断力
管理人员存在判断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______ 管理能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们可以培育出有效的经理人市场,在由大量具有优秀管理能力的经理来执业公司时, 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提升都将促使经理人员作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四)完善准则,遏制专业判断的滥用行为
会计准则是准则的各利益相关方相互博弈的产物,具有不完全性, 利用会计准则中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和可变更性是企业管理当局进行不当盈余管理的主要方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问题会不断涌现, 因此要建立要求专业判断的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并及时补充修订和不断完善,切实营造相容治理盈余管理的支撑环境。
摘要:资本市场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盈余管理行为盛行,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这是会计标准给予专业判断的空间太大所造成。而财政部则不断修订准则或发布暂行规定,缩小专业判断的空间,抑制盈余管理演变为“利润操纵”。本文从会计主观性的角度出发,探讨会计职业判断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完善会计准则规范盈余管理 篇9
一、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
在现代委托代理关系下, 由于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作用, 企业的管理层以股东财富的最大化为目标, 同时也为自身的利益实行盈余管理, 这些措施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正面效应。在我国, 由于《公司法》和《证券法》对上市公司和股票发行价格有着严格的规定, 必须在近三年内盈利才能申请上市。急于上市的公司为了达到这个标准, 便利用盈余管理调整利润进行包装, 粉饰公司股票发行前的财务报表以达到具备上市、高定价的目的。另外我国上市公司外部审计方面存在诸多缺陷, 缺乏其独立性,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也给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留下较大空间。
我国上市公司主要通过会计手段和非会计手段两大工具进行盈余管理:
1.会计手段。我国目前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方法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利用虚拟资产项目;二是利用债务重组;三是利用改变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四是利用稳健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五是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六是利用时间差和政策变更;七是通过改变折旧政策;八是收益性支出资本化等。
2.非会计手段。盈余管理的非会计手段包括关联方交易、资产评估等等。关联方之间由于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交易经常不公允, 从而成为盈余管理更有效的手段, 这在我国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或子公司的交易中表现的尤为明显。通过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 在信息披露上主要表现为:披露简陋含糊;不披露比例或比较数据;回避敏感事项等。需要注意的是, 有时公司通过秘密控制与某个公司的关联交易, 而在法律形式上该公司并不具备成为其子公司的条件, 不必纳入合并报表, 此时盈余管理的隐蔽性更强。上市公司也可以在进行资产评估时将坏帐、长期资产损失、滞销存货、固定资产损失等确认为评估减值, 达到虚增资产的目的。
二、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可以从博弈的角度探讨会计准则制定与盈余管理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 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为公司盈余管理创造了空间
会计准则在制定时, 通常会考虑到经济环境的变化, 所以会留有一定的可选择空间, 给予公司会计人员一定的自主性。会计人员可根据本公司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会计政策, 这就给盈余管理留下了可乘之机, 增加了人为因素。
同时, 会计准则的发展总是滞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因为社会经济是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变化的, 新交易、新业务层出不穷, 由此就导致了经济生活中新经济行为“无法可依”的现象出现。
在现行会计准则中, 有些原则本身带有缺陷。如稳健性原则, 它使得企业收益平均化和秘密准备金的操作更容易。此外在一些会计业务的核算中又存在着不确定性, 如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等, 只能凭会计人员的经验判断做出估计, 这些可能成为盈余管理的支撑点。
(二) 不当盈余管理推动了会计准则的建设
会计准则为盈余管理提供空间的同时也约束着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而市场各个利益相关者对盈余管理都有一定的预期和容忍度。对会计准则制定者而言, 基于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或修订, 必须建立在盈余管理程度、频率以及盈余管理对资源配置发挥影响的证据之上。我国应该加快出台以规则为导向的会计准则, 尽量避免会计处理中的漏洞, 并补充和修订已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和制度。
三、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
(一) 新会计准则缩小了企业盈余管理空间
1. 资产减值准备不再充当公司调节利润的法宝。
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减值准备》第17条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条规定让上市公司通过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划上了句号。同时, 根据新的资产减值准则规定, 对应收账款在一定条件下作为金融资产管理, 并要求必须有“客观证据”证明发生减值才能计提减值准备, 上市公司再也不能对减值准备“想提就提”。
2. 新会计准则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化减小了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可能。
新会计准则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做了新的规定, 要求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 这是我国从市场实际出发, 谨慎使用公允价值的一次正确选择。新准则对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 要求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这一规定, 使得上市公司必须承担其所控制的所有公司的债务, 包括所有者权益为负的公司的债务, 隐藏子公司亏损的行为将被禁止, 这促使上市公司的合并报表更加透明、公正, 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判断。
3. 存货计价方法的新规定削减了上市公司存货成本计价时的人为因素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存货的计价作了严格的规定, 要求公司存货的发出只许采用先进先出法, 最准确地反映了存货的历史成本, 削减了存货成本计价中的人为调节因素, 使得上市公司通过存货计价方式的变更调节利润的方法很难行得通。
4. 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进行了适当限制, 缩小了上市公司调节盈余的空间。
新准则恢复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总的来说, 与国际准则基本保持一致, 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仍比较谨慎。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缩小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调节盈余的空间, 相信会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5. 新准则完善了会计披露的要求, 增强了企业损益信息的透明度。
新准则对损益披露的要求随处可见, 除“财务报告列报”准则外, 各具体准则几乎都有要求, 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要求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而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及确认的损益金额等。这些会计报表列报要求使财务报告使用者能较好判断企业损益的构成, 增强了决策科学性。
(二) 新会计准则为盈余管理开“新路”
1. 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扩大。
由于企业的借入资金借入后是混合使用的, 企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到底占用了多少一般借款, 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到底有多少被用于短期投资性运作、产生了多少投资收益, 企业外部人很难准确了解, 因此借款费用是费用化还是资本化, 数量上如何分配, 企业管理层选择的空间有所增大。
2. 公允价值运用范围的拓展。
新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的确认与计量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如能在上述经济业务事项中得到正确运用, 将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但不能排除公允价值不被滥用。公允价值与企业盈余关系密切, 其可验证性相对较差, 加之存在信息不对称, 审计部门和监管机构的审计、监管手段、方法等又不尽完善, 所以企业管理层有意识地借助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极大。
3. 资产减值中会计选择与职业判断增多。
资产减值准则中的“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折现率的选择”, “资产组的认定”等都存在不确定因素和主观判断, 若企业管理层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 极具隐蔽性。
4. 研发支出的非完全费用化处理。
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过去一直是全部计入当期损益。新无形资产准则则将企业的研发费用分成两个阶段, 并允许部分“符合条件”的开发阶段的支出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的价值, 然后分期摊销。由于允许开发支出资本化大大降低了开发费用对发生当期利润的冲击, 对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有利。但由于新产品、新设计和新技术的研发难度大, 风险高, 且其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界限也较难准确划分, 因而可能被企业管理层用于盈余管理。
5. 预计负债计量的新规定。
新或有事项准则对预计负债的初始计量增加了“如果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 应当通过对相关未来现金流出折现后确定最佳估计数”;同时还增加了后续计量的规定:“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 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 应作相应的调整, 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些新规定也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增加了余地。
总体来说, 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双向的, 新会计准则对扩大和缩小盈余管理的空间都存在一定影响。在限制旧的盈余管理现象的同时, 新的盈余管理现象也会应运而生, 进而影响到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以及投资者对公司的预期。因此,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很可能会增加, 方法也会更多变。
四、制约盈余管理完善会计准则的建议
(一) 完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可以评估并据以修订既有的会计准则, 可以指导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发展新的会计准则, 也可以在缺乏会计准则的领域内起到基本的规范作用。为此, 我们必须加快会计准则概念框架的完善。可以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 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 逐步制定出比较完善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 可以有效防范盈余管理的泛滥。
(二) 完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
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府意志的体现, 而和会计准则有密切关系的各利益相关者却基本没有参与会计准则的博弈。程序上的缺陷导致了市场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盈余管理行为盛行。而明确的会计规则制定原则和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充分参与, 是高质量会计准则制定的重要特征。必须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 才可以有力的遏制上市公司尤其是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三) 完善现有的会计准则体系
原则上, 准则提供的职业判断空间是为了企业能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会计处理方法, 但由于盈余管理动机的存在, 可能会导致管理当局主观的利用便利进行盈余管理, 从而使制定的会计准则达不到预期效果。我们应该在对现有会计准则修订的基础上, 不断推出新的会计准则, 遏制企业利用准则漏洞进行盈余管理行为。
摘要:我国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新准则的重大变化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文章探讨了我国新会计准则在约束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上的有效性问题, 为制约盈余管理, 减少负面影响的发生, 从而更加科学地建设完善的企业会计准则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盈余管理,制约,会计准则
参考文献
[1]任春艳.盈余管理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启示[J].当代财经, 2005 (5) .
[2]王群宇.谈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的互动关系[J].长治学院学报, 2007 (12) .
[3]刘英男, 王丽萍.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 2008 (2) .
[4]鄢志娟.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J].财会通讯, 2008 (12) .
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 篇10
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 包括了董事会和经理人员, 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 盈余管理的方法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对会计收益进行调整和控制, 包括会计政策的选择, 应计项目的管理, 改变交易时间等, 其目的是使企业或个人利益最大化。综上,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 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 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二、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一) 会计准则并非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只是其借用的工具
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合理避税考虑、避免巨额政治成本、债务合同约束、规避企业经营风险等。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因果的关系是没有依据的, 盈余管理并不是因为会计准则的存在才存在, 更不会随会计准则的消亡而消亡, 它的存在是有自身的基础和诱因。
盈余管理中企业的管理当局对企业的盈余信息进行调整和操控的行为是破坏市场秩序的, 这样的行为损害了他人的利益, 是法律和法规不允许的, 因此盈余管理需要寻找一个合法的外衣来掩盖其违法的行为, 会计的准则的出现就满足这个需求。但这并不是会计准则的过错, 它只是被盈余管理利用的一个工具, 它影响的只是盈余管理的花样和手段。没有会计准则盈余管理依然是存在的, 早在会计准则产生前就已存在盈余管理。
(二) 两者是持久的博弈关系
会计准则可以看作是国家和市场主体两者达成的一个协议。政府制定出对一般性的会计规范做出规定的会计准则, 来达到制约市场主体的盈余管理行为的目的。在制定的过程中, 会计准则是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的, 其存在的漏洞就使市场主体进行盈余管理有了可乘之机。政府与市场主体即展开了第一轮博弈。
然后, 一旦政府发现了市场主体利用了会计准则存在的漏洞和破绽进行盈余管理, 就会制定新的会计准则对这些盈余管理行为进行防范, 这就展开了新一轮的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博弈。几轮博弈后的结果会是政府与市场主体达成一个暂时均衡。市场环境的改变会引发两者新的博弈, 进而达到一个新的均衡。这会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最后均衡点由低到高趋于最有状态。因此, 两者将是一个持久博弈的过程。会计准则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完善, 盈余管理被遏制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被创新。
三、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一) 新准则的两个最突出的特点:
1、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其意义在于使资产负债表观念强化了, 利润表观念淡化了, 体现综合收益观念, 增强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和可靠性。
2、大幅压缩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可选择项目, 限制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和范围, 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企业对利润的操纵。
(二) 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约束方面
1、存货准则的变革对盈余管理的约束。
后进先出法在新存货准则中被取消了, 这将有两方面会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一方面, 对于本来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公司, 如果存货较多、周转率较低, 在使用了新的存货记账方法后, 其毛利率和利润表数据将出现异常的波动, 但这种影响仅为短期的, 这一存货准则的变化对原先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的影响并不大。另一方面, 存货准则规定取消后进先出法, 将使企业不能再通过变更发出存货计价方法这一惯用手段, 人为调整当期的成本费用和利润水平。企业当期的存货耗费都将使真实的历史成本不再存在人为的调整, 在存货方面约束了盈余管理的行为。
2、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变革对盈余管理的约束。
在新资产减值准则中明确规定了八项长期资产 (比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减值损失确认后, 在以后年度不得转回。企业就无法再通过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来在各个会计期间达到平滑利润的目的, 这对固定资产较多的房地产企业、汽车制造企业等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约束。
3、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变革对盈余管理的约束。
新会计准则强调区别对待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者的处理方法是不一样的, 在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下, 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而非公允价值来入账, 这在一定程度了避免了人为的利润调节, 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起到了规范作用。非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下, 双方可以讨价还价, 是双方自愿交易的结果, 公允价值是双方共同的, 所以应以公允价值入账并可确认商誉。这使得盈余信息的质量提高了, 尤其是合并损益的质量。
4、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和限制对盈余管理的约束。
新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 使历史成本不再是会计核算的唯一原则,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对使用者的价值, 避免了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相差较大的弊端。新准则明确规定了金融工具、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投资性房地产等方面可采用公允价值。但同时考虑到我国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的特殊性, 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要更为谨慎, 它规定必须要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才能够使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 这样对以采用不同计量模式来操纵利润的行为会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三) 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空间
1、无形资产方面。
首先, 新会计准则规则对企业内部研发费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核算, 分别是“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 处理方法是前一阶段的支出费用化, 后一阶段的支出资本化。但由于无形资产研究和开发的复杂性, 这两个阶段的划分是很难的, 主要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管理人员的意图, 且对于有关的支出是否能够资本化缺乏定量的描述, 这就有可能人为的来划分两阶段的分界点来进行盈余管理。其次, 新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有直线法、产量法等多种, 企业可以按照能够反映该种无形资产预期的经济利益实现方式来选择不同的摊销方法, 无形资产无法合理估计使用寿命的情况, 只进行减值测试而不进行摊销。这些方面会成为盈余管理新的着眼点, 企业可以通过摊销方法的选择和摊销期限的变革来改变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和摊销金额, 进而达到对利润进行操纵的目的。
2、固定资产方面。
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和估计变更做出了新规定, 对于寿命长于一年的固定资产, 其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或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因经济技术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所以每年末对其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复核。上述方面如果存在改变, 只认定为会计估计的改变, 仅在以后期间采用新的估计, 不对以前年度的估计和报告进行调整。这种估计的变化主要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积累的经验等, 这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这样, 企业有可能通过对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与预计净残值, 折旧方法的调整实现盈余管理。
3、债务重组方面。
新的债务重组方法中, 债务人获得的好处即其债务的账面价值和支付的现金、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差额, 要作为债务重组利得通过营业外收入计入当期损益。有两点要说, 一是在偿还债务时非现金资产要以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的确定可能会有人为的因素, 会成为盈余管理的一个操纵点。二是债务重组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这样处理直接影响到利润, 也为盈余管理提供了便利。
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面。
新准则规定如果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换入资产的成本就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来计量,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存在的问题是采用账面价值还是公允价值来计价取决于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而商业实质的判断其重复验证性相对较差, 加上会计信息固有的不对称性, 将导致判断的客观性较弱, 另外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也难以确定, 这都为企业利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操纵利润留下了一定空间。
四、基于盈余管理的新会计准则改革
(一) 补充和修订有关具体会计准则
应根据会计准则的具体实施的情况、可能出现的以及已经出现的问题, 及时地对其进行修订和补充。比如针对不同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来进行的盈余管理, 应该明确各种方法选择的条件并明确的表述, 来达到限制盈余管理空间的目的。针对可能存在人为界定“研”、“发”分界点的盈余管理行为, 应避免使用定性的语言, 换以定量的标准来对原有标准进行明确和细化, 使准则在更为具体且在应用时更具操作性。
(二) 完善会计准则的操作指南与解释机制
新会计准则中一些概念和准则的解释还是不够具体和精确。需要补充和完善其应用指南。如果某一概念或解释存在多种不同理解, 就需要对每一种不同的理解都做出详尽的阐述, 并明确说明各种不同理解各自的使用条件。这样既可以使会计人员对新会计准则的理解和掌握得到强化, 增强了其职业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又可以使利用对会计准则的不同理解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得到约束。
(三) 强化新会计准则的执行监管力度
从企业角度说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尤其是同财务报告相关的制度, 这样可以从起点上来防范盈余管理。应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强制性后续教育并建立诚信档案制度, 同时考虑结合道德和诚信对会计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从企业外部角度说应当完善资本市场信息披露规范体系, 对定期报告内容与格式明确其相关要求, 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事中防范。另外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 修订和完善相关的制度与法规, 以期能有效地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监督。
摘要: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 盈余管理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盈余管理的涵义, 进一步对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阐述, 并指出新会计准对盈余管理产生的影响, 最后针对解决盈余管理问题对会计准则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盈余管理,影响
参考文献
[1]钱爱民, 张新民.新准则下利润结构质量分析体系的重构[J].会计研究, 2008 (6) .
[2]严玉康.基于债务重组新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 2010 (3) .
[3]叶建芳等.管理层动机、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 2009 (3) .
[4]沈烈, 张西萍.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 2007 (2) .
会计盈余 篇11
从1997年5月到2005年3月,财政部共发布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在已颁布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中,除了现金流量表和中期财务报告这两个规范财务报告的准则之外,其余的具体会计准则都与企业会计盈余的确认有关。2006年2月财政部又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中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充分吸收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并考虑了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减少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大大压缩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从会计准则出台的顺序来看,现已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的重点是规范上市公司的盈余确定,而对其他项目则涉及较少。这既体现了监管层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重视,也与防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紧迫性密切相关。本文从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出发,总结了目前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了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双重作用:一方面会计准则可以制约盈余管理的产生;另一方面会计准则又为盈余管理的产生提供了利益激励和机会。
一、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制约
(一)会计准则是会计信息生成和披露的基础
财务报告制度是现代公司制产权关系存续的基础。为了减轻公司制产权关系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公司管理者必须通过提交财务报告来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依照有关法律规定,通过正常的渠道和采用标准的格式,公开披露有关的会计信息,已经成为各国证券市场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产生于公司日常的会计实务。在公司的会计实务中,如何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一套会计程序生成会计信息,必须按照会计准则的规范进行。因此,会计准则是会计信息生成和披露的基础。会计准则的技术性特点,决定了会计准则必然会限制公司管理层会计政策选择的自由度,从而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制约。
(二)会计准则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
会计准则不仅对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做出了规范,而且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了全面要求,而这些信息的质量要求也正是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各方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有一种观点认为以公认会计准则为标准,只要会计师按照会计准则或其他法规的要求进行了适当的处理,就不存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如果严格按照这些质量要求生成会计信息,无疑可以有效地防范盈余管理的发生。
(三)会计准则是审计执业和事后惩戒的重要依据
为了确保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能够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除了要求其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必须遵循会计准则外,其财务报表在最终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之前,还必须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通过独立审计对财务报表的验证来减轻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注册会计师在对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时,必须要有一个评价的标准或尺度,而这个标准非会计准则莫属。此外,会计准则还是证监部门对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失实、掩饰、误报、舞弊等问题进行事后惩戒的重要依据。监管部门要对虚假陈述进行惩戒,首先要对其进行认定。由于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有其特殊的确认计量方法,因此监管部门在确定虚假陈述时,强调以是否遵循会计准则为准绳。
二、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诱导
(一)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激励
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信息的生产与提供的规则,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具有经济后果的制度。不同的会计准则势必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导致企业利益集团的利益分配格局,每个自立的经济人在运用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必然设法通过这种手段的运用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会计准则的运用会直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从而引起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分配格局变化的经济后果。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公司的价值,即会计报告会影响管理者和其他人的决策,而不仅仅是反映这些决策的结果。经济后果表明,尽管在有效资本市场中,只要公司对其所采取的会计政策作充分的披露,市场便会表现由于会计政策变动而引起的盈余变化,并引起价格反应。问题的关键是选用不同的会计政策会导致不同的净利润。而净利润通常是各种契约(如公司债务契约)最常用的依据,这就可能影响管理者的会计行为,从而影响公司价值。因此也必然影响到企业的所有者和债权人甚至政府部门。
(二)会计准则制定基础存在局限性给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机会
会计准则本来是为了对盈余管理起制约作用,但其建立在一系列会计假设、概念、原则、确认与计量方法基础之上,这些原则和方法存在着主观判断性,甚至有些不完善之处;此外,准则制定机构本身也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这些准则制定基础的局限性都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
1.会计假设的局限性
现代会计是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为前提条件的。这些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限定,是企业设计和选择会计方法的重要依据,但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会计主体假设将股东价值拒之门外,还忽视了对企业利益相关者交易的反映,如关联交易中的另一方,这样使得企业通过关联交易操纵利润成为可能。持续经营假设使得会计主要核算企业持续经营状态下的交易和事项,而将非持续经营状态下的兼并、收购、剥离、分立、破产等会计处理排除在外;会计分期假设与权责发生制相配合,虽然使企业能够分期报告经营成果,但随之而来的“应计”、“递延”、“分配”和“摊销”却也给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另外,会计分期假设还与及时性原则不一致,给了管理者操纵利润的时间。货币计量假设将一些不能用货币计量的项目,如企业经营战略、在消费者当中的美誉度、企业的地理位置和研发能力等排除在会计报表之外。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日趋复杂,大量的经济业务无法在现有的财务报表中得到反映(如表外融资等),为企业管理层绕开会计准则的限制,粉饰财务报表提供了机会。
2.会计原则的局限性
权责发生制运用应收、应付、递延、预提、待摊等方法将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归集到各个会计期间,反映一个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而不仅仅是通过现金流量表列示其现金收支情况。而收入和费用的确认、配比等原则的应用不能避免管理者运用职业判断,这就为管理者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但不能准确反映公司真实经济情形的会计方法提供了可能。比如:《企业会计准则》第二章第18条、《企业会计制度》第11条第12项等都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谨慎性原则体现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包括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各个方面。从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来看,扩大谨慎性原则的使用范围,有利于剔除资产和利润中的水分,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但是,随着谨慎性原则应用范围的扩大,人为调节费用、操纵利润的空间也增大,会计信息质量就会受到一定影响。我国会计准则规定的八项计提是谨慎性原则的具体体现。由于减值准备计提规定存在较大的选择和判断空间,使得该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成为某些公司盈余管理的工具。其手段包括过度追溯调整、巨额冲销、减值准备计提不足和变更减值准备计提比例等。还有重要性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等都需要职业判断,也为上市公司提供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3.会计计量的不确定性
会计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会计计量的不确定性。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的数量方面;而生成量化信息的过程就是会计的计量活动。由于会计对象本身的不确定性,会计计量中常常需要对经济事项的未来发展进行假定、估计和判断,这些假定、估计和判断本身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会计准则无法代替管理层和会计师在财务报告中的职业判断,而只要存在职业判断,盈余管理就有可能发生。
正是由于会计计量的不确定性,导致对同一事项的处理,存在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与方法,并且不确定性的程度越高,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与方法也就越多。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还可能产生新的程序与方法。会计方法的多样性及会计政策的可变更性,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
三、具体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一)具体新准则对盈余管理产生新的制约
1.《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由此限制了上市公司利用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进行盈余管理。上市公司不能在存货价格上涨或下跌时任意选择改变计价方法,调节利润,大大缩小了滥用盈余管理的空间。
2.《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这一准则限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盈余的行为。针对上市公司利用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纵盈余的问题,这一规定能够有效抑制上市公司利用减值准备操纵盈余的行为,符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环境。
3.《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已发生变化,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母公司需将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以投资比例作为惟一的衡量标准。合并范围的确定遵循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这一变革使得一些企业无法通过降低或提高经营状况不同的子公司的投资比例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另外,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规定从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和市场经济发育的实际出发,谨慎地使用公允价值,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放弃使用公允价值;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双方自愿交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以避免企业利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发生。虽然这一规定不可能完全消除盈余管理,但有利于规范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和提高企业利润的可信度。
(二)新会计准则下公司上市可能发生的盈余管理行为
1.《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规定了债务重组交易以公允价值计量,并允许债务人将产生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非货币性交易中以公允价值确认换入资产并确认置换收益。这对公司当期利润产生重大影响,由此可能诱发盈余管理行为。比如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可能会在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下,或者出于维持公司业绩,维护公司稳定发展形象的需要,进行债务重组,确认重组收益,或者进行以优质资产换劣质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易。
2.《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企业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区别对待;研究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应予以费用化;研究达到一定的阶段而进入开发程序后发生的费用,如果符合相关条件,允许资本化。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无形资产研发业务复杂,将很难明确划分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而且新会计准则还规定,根据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是否能够确定分别采有不同的摊销方法。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在其使用寿命内进行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摊销方法也更自由,不再仅仅局限于直线法,提出了按照反映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方式摊销其价值的方法,由此企业可能会通过调节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的方法来进行盈余管理。
公司会计变更盈余管理的思考 篇12
一般来说,所谓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及企业价值最大化所作出的会计选择。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利用会计变更以实现对盈余进行操纵的做法,导致会计盈余信息的不真实性,从而对投资者的判断造成错误引导。
所谓会计变更,包括会计政策变更及会计估计的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是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采用另一会计政策行为,一般会计政策是不得随意变更的,但也以下两种情况需要变更会计政策:
1、推行了新的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
2、为了能够提供更为真实可靠的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需要变更会计政策。
在实现会计政策变更后,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一是追溯调整法,既对相关的项目进行追溯,以使交易或事项在初次发生时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此时应当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并相应调整变更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以及会计报表。二是未来适用法,对过去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再追溯,只对变更当期及未来期间的交易或事项产生影响,这样企业也不必调整变更当年年初的留存收益。
会计估计变更,是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根据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作出的判断,以此对以往的事项作出估计和修正。会计估计变更有两种情形,一是企业赖以进行会计估计的基础发生变化,则会计估计需要调整,二是随着时间推移,企业对交易或事项掌握了更新的信息,需要对原有的会计估计进行调整。
可以看出,会计变更的本质目的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其判断具有主观性,也就是说,对于情况是否发生了变化,是否掌握了新的信息,是由企业管理层自行做出判断,外部人员无法知道真实情况,也难以无法确定变更是否合理。加之会计变更的处理方法也较为简便,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成本最低最为有效的盈余处理手段。
二、会计变更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会计政策变更
(1)坏账政策。企业对于坏账损失的核算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两种。直接转销法是发生坏账时才进行确认坏账损失。备抵法则是估计坏账损失,进行坏账准备,具体操作上又可分为余额百分比法、帐龄分析法、销售百分比法、个别认定法。会计制度允许上市公司自行选择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有企业通过变更坏账准备计提的方法,使企业提高了未来的坏帐准备,使当年的利润减少,进一步扩大亏损额,这样一来,下一年度的扭亏为盈的目标就要容易实现的多,也容易体现管理者的业绩。
(2)发出存货方法。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个别认定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等。一般来说,当物价上涨时,先进先出法高估期末存货,同时增加当期利润;后进先出法则低估期末存货,同时减少当期利润。当物价下跌时情况正相反。如果企业在处理盈余时人为改变发出存货方法,在帐面上就会体现企业的业务利润增加或减少,掩盖企业盈余信息的真实性。
(3)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依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核算方法对于。对于重大影响的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从而反映被投资企业损益;在成本法下,则不反映。但有的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时,对于重大投资却未按照权益法核算,使帐面信息难以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
(4)合并范围的变更。对于投资企业的对被投资企业能进行实质控制的情况下,应当合并报表,以体现公司的业绩。而有的企业表决权资本已占到50%以上却无故不实行合并报表,难以反映企业真实业绩。
2、会计估计变更
(1)对于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变更采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增加或减少当年的管理费用,从而操纵盈余。
(2)对于固定资产则折旧的方法、年限上进行变更,导致公司利润的虚增。
(3)对于公司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这些出于谨慎原则的会计估计下,通过变更这些不确定的估计,实现对盈余的操作。
三、会计变更盈余管理存在的规范
1、盈余处理往往出于企业管理者的职业判断,这些判断往往又在现行会计准则范畴内,因此光是片面限制会计变更,很难完全消除盈余管理问题,往往也可能打击激励对象的积极性。
因此,在制定会计准则上,一是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准则目标,对会计准则执行者提供正面的引导,二是需要兼顾相关利益者的合法利益,使其能遵循准则要求,三是对职业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使其提高职业道德及职业素养,在作出判断时更为准确。进一步来说,适当限制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范围和对会计准则的选择权,增强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都是较为合适的方法。
2、完善披露制度。
对于因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随意进行会计变更以操纵盈余的问题,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定期公布公司有关信息资料,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为上市公司会计变更行为提供合理性依据。
3、完善监管指标体系及行业监管约束系统,加大对被监管者业务工作的监督和对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审计监督。
总之,对公司会计变更盈余管理漏洞的弥补是一个长效机制,需要公司、审计部门、财政部门、监管部门共同配合,以实现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宁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会计研究,2005(9)
[2]徐浩萍.会计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会计研究,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