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余

2024-10-06

企业盈余(共11篇)

企业盈余 篇1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以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为目的, 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盈利预期的压力, 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 以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从本质上讲, 盈余管理是一种利润操纵行为, 但利润操纵是通过违规违法的手段弄虚作假, 人为地造成利润的增加或减少;而盈余管理则是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 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以寻求有利于自己的财务结果。但不管怎样, 盈余管理是违背中立性原则的, 它造成对外报表有所偏重, 进而误导利益关系人的相关决策。企业管理者之所以能在盈余管理上拥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其根本原因在于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在现实中, 会计信息提供者 (企业管理当局) 通常比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更多的企业内部信息, 从而使管理当局利用盈余管理获得有利财务成果的行为成为可能。本文将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形成动因、基本特征、利弊以及为减少盈余管理需要采取的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盈余管理产生的动因

显而易见, 企业产生盈余管理的最终动因是通过盈余管理获得私人利益。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希望获得更多的分红、认股权和晋升机会, 由于企业管理当局与利益相关者 (包括股东、债权人、职工、客户等) 之间利益的不一致, 两者追求的目标是有差异的, 行为的动机或激励手段也不统一。再加上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代理契约的不完全与利益主体的利己性, 使得企业管理当局有动机也有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进行盈余管理。

另外, 还存在税收动因。目前, 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 税收优惠政策颇多, 企业管理者就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避税的目的;管理人员希望在更换期间“表现”自己的管理才能, 夸大自己的管理业绩以及粉饰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来对付诸如银行业、保险业的管制和监控或者寻求政府的帮助和保护等动因。

二、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

1、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 (最长也就是企业的整个生命期) 来看, 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利, 但会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换句话说, 盈余管理影响的是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中的报告盈利, 而不是企业的实际盈利。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都是典型的盈余管理手段。

2、盈余管理必然会同时涉及经济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问题。这里所说的经济收益与上段提到的企业实际盈利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别。尽管人们并不知道企业究竟有多大的经济收益, 但盈余管理最终还是离不开经济收益这一基准。更何况在盈余管理研究中, 人们已开始寻找某些指标如现金流量等, 并试图在某种意义和程度上来反映经济收益。应当注意到, 无论是盈余管理在企业的实践还是盈余管理的理论研究都非常关心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盈余管理所瞄准的方向正是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关于盈余管理的“经济收益观”与“信息观”的地位和重要性, 在不同的国家由于证券市场的发达和完善程度差异较大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发达证券市场环境下的盈余管理, 人们考虑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就会多一些, 其“信息观”的重要地位也更加明显些;相反, 欠发达证券市场环境下的盈余管理, 人们则容易拘泥于会计报告收益与经济收益或其他法规决定的收益之间的偏差, 其“经济收益观”的地位相应地更为突出。

3、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从现有的研究文献不难发现, 在盈余管理的每一幕“戏剧”中唱主角的无非是公司的经理、部门经理和董事会。无论是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 还是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 最终的决定权都在他们手中。当然, 会计人员也在其中, 但应看作是配角。在这里, 可以明确企业管理当局对盈余管理应当承担的责任。

4、盈余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在研究盈余管理时, 我们必须同时具有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等属于盈余管理的空间因素;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则可看作是盈余管理的时间因素。需要加以说明的是, 盈余管理最终的对象还是会计数据本身。人们所说的盈余管理, 最终也就是在会计数据上做文章。

5、盈余管理的目的既明确又非常复杂。所谓明确是指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 这点是可以充分加以肯定的。盈余管理是与公众利益、中立性原则相矛盾的。我们也应注意到, 盈余管理的目的又非常复杂。

三、盈余管理利弊分析

从客观上看, 企业的盈余管理并非一无是处, 在某些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首先, 从订立契约的角度看, 根据契约理论,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结合,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尽量降低契约成本。如果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存在盈余管理, 不仅会降低契约成本, 而且还可以使企业管理当局对预期或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 从而较好地克服合同的不完备性和固定性, 保护企业及经营者自身的利益。其次, 从资本市场角度看, 由于企业管理当局掌握了大量的内部信息, 而这些内部信息往往相当复杂并具有专业性, 企业管理当局若要以报告的形式把它们传递给投资者, 是相当困难并且代价高昂的, 而盈余管理则能够通过“利润平稳化”手段传递企业原本无法传递的内部信息, 从而有助于减少因资本市场激烈波动对投资者决策行为的影响。

虽然盈余管理具有上述有限的作用, 但从根本上来说, 盈余管理的弊端是十分明显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是降低了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企业管理当局通过“内部人控制”的便利条件对会计信息按照其管理目标的需要进行“加工、改造”, 使其披露的会计信息往往缺乏充分性和全面性, 甚至缺乏客观真实性, 从而使整个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对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也失去了有效性。其次, 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盈余管理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经营者甚至企业的利益, 但是也存在较大风险, 一旦投资者和债权人发现企业进行了对他们不利的盈利管理, 就会对企业管理当局的道德和履行责任与义务的能力失去信任, 导致资本市场和借贷市场失灵, 不仅使企业管理当局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 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 给企业以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再次, 盈余管理会损害投资者、债权人与国家的利益。由于盈余管理主要来自于企业管理当局的经济利益驱动, 而企业管理当局的经济利益与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的利益又存在不一致性, 因而在许多情况下, 盈余管理的存在会促使企业管理当局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而损害投资者、债权人和国家的经济利益。

四、为减少我国企业盈余管理需要采取的对策

盈余管理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 它的存在与市场效率、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制度设置以及企业的外部监督密切相关。要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资金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的有效性。20世纪六十年代学者法玛提出有效市场理论, 并将有效市场划分为弱式、半强式和强式市场, 该理论不仅是我们进行相关研究的前提或假设, 还为我们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减少盈余管理提供了思路。企业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最大受害者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 如果所有的外部利益相关者都是理性的, 并且具备了辨析财务报告及其附注的能力和知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取信于外部相关利益者, 企业管理当局就会减少盈余管理。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质是对相关权利、责任和收益的安排。国外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管理当局之所以能够进行盈余管理, 与公司治理结构有关, 而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以及设立外部董事的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要比其他公司轻得多。另外,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 管理当局报酬的安排对盈余管理会产生较大影响。管理当局进行的盈余管理其实是短期行为的一种表现, 因此, 企业在进行报酬安排时可以运用一些长期酬劳计划。

3、完善会计准则与方法。目前, 大多数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给管理当局提供了太多的判断空间。对此, 准则和制度的制定者可以通过更清楚地设定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估计方法的运用条件加以修缮。同时, 在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 增加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 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

4、加强外部监督, 主要是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和外部审计监督。一方面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应从企业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可靠性以及披露的信息含量上加强管理与监督, 并对违规的公司进行严惩;另一方面要在加强对外部审计机构审计责任的管理和监督的基础上, 通过审计准则的安排, 由外部审计机构提供被审计企业盈余管理的评价报告, 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

当然, 为实现会计信息提供有用信息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目标, 我们还应加强关于盈余管理动机、方法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提出减少企业盈余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企业盈余 篇2

摘要近20年来,盈余管理研究是会计学科领域内重要的研究课题,倍受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我国自2007年实施新的会计准则以来,盈余管理研究有着新的研究动向和内容。本文首先厘定了盈余管理的定义及特征,其实分析了产生盈余管理的原因,最后阐述了新的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关键词盈余管理 新会计准则

公司的盈余管理活动对资本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是近年来公司财务与资本市场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2006年财政部颁发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新准则在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理念。该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以及会计信息披露带来了诸多的变化和影响,这必然为公司盈余管理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着重研究了新会计准则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的认识公司的盈余质量,进而根据盈余信息做出更加理性的经济决策。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及特征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

已有大量的研究文献对盈余管理的定义进行了研究,但是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尚未对公司的盈余管理定义达成统一认识。鉴于本文是在研究新会计准则下的盈余管理,本文将盈余管理的定义限定于会计准则的允许范围内。本文定义盈余管理为企业管理当局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多种手段影响公司盈余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特征

1、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它有着完整的组织体系和广泛的参与者,并且涉及到各个利益相关主体,如政府、股东、员工、管理者、供应商、经销商、消费者。而其中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的操纵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他们既是会计准则的遵守者,也是会计准则的利用者,因此管理当局应该为企业的盈余管理承担主要责任。

2、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的盈余。企业的盈余从狭义上理解,主要是指企业的会计利润;从广义上理解是与会计利润有关的各项指标。总之,盈余的本质是企业的会计数据。

3、盈余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管理当局的自身利益或者企业价值最大化。人是有意识的动物,人的行为必然具有一定目的性。加之信息具有不对称性,企业管理当局掌握了外界利益相关者不能获知的诸多信息,这就为管理当局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主要是误导以该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为基础做出经济决策的利益相关者,进而实现自身利益或者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4、盈余管理的手段是会计或者非会计方法。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多种多样,主要是一些会计手段,如计提坏账准备、债务重组、关联交易。当然也包括非会计手段,如规划交易。

二、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1、公司治理存在缺陷是公司盈余管理的制度诱因。完善的公司治理包括公司的内部治理与公司的外部治理,公司内部治理主要是股权结构及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权利制衡;公司外部治理主要包括经理人市场、媒体治理及中介机构治理。在我国公司内部治理中大多数公司都存在股权高度集中、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严重等诸多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司管理当局操纵公司盈余、披露不符合公司实际情况会计信息提供了可乘之机。

2、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是盈余管理的外部诱因。我国的《公司法》、《证券法》等一系列证券市场监管法案与条例对公司的公开发行股票、上市、配股、发行债券、退市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其中有不少是以公司的会计利润为基础的。比如配股时,公司连续3年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等,这些会计指标的存在促使部分指标不达标的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来迎合证券市场的监管。

3、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本身的缺陷为公司的盈余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旧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主要是以规则为导向,而新的会计准则是以原则为导向,这就大大的增加了公司进行会计政策、会计方法、会计处理、会计估计方面的灵活性,公司管理当局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做出更加灵活的专业理解和职业判断,而这些正好为公司的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

三、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会计准则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承担着抑制公司盈余管理的重任,但是由于会计准则自身也具有固有的缺陷,因此会计准则不能完完全全的将公司的盈余管理抑制住,从而就出现了会计准则与公司的盈余管理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是矛盾的共同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会计准则的最基本职能就是用以指导、规范公司的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及会计披露,一方面新的会计准则以原则为导向,需要会计从业人员更多的职业判断和专业理解;另一方面新的会计实践和新的经济行为出现使得会计准则总是滞后实务处理,基于上述原因会计准则不可能消除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大量出现必然带来诸多的会计问题和经济问题,如会计信息失真严重、资本配置结构不合理、投资者蒙受投资损失等,这将促使准则的制定者根据公司经济行为的需要进行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改,进而让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修改和盈余管理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一)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

1、会计确认方面。现行新的会计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进行计量,不在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调整,因此就不在确认损益或商誉,合并对价与被合并方账面价值的差额调账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以调整的,调整留存收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公司通过控股合并扭亏为盈的可能性。

2、会计计量方面。新的会计准则规定,公司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

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时才能处理,这在一定程度极大的压缩了公司盈余管理调节盈余的空间。在存货的后续计量中,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存货的成本反映得更客观,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企业利用存货成本计量方法影响不同时期产品成本进而影响不同时期损益的情况。

3、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在《企业会计准则第 33 号—合并财务报表》中,规定凡是母公司所能控制的子公司都要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不再是以股权比例是否能到一定比例为标准,合并财务报表的种类也明显的增多,不仅仅限于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还包括合并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分配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尤其是合并现金流量表的采用弥补了实务中的空白。这样的规定减少了部分公司采用分离手段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避免了合并公司通过减少经营业绩差的子公司的持股比例使其不在合并范围内,提高经营业绩好的子公司的持股比例使其提高合并财务报表的营业利润的情况。

(二)新会计准则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的操纵空间

1、会计确认方面。新的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的确认,新准则将公司内部的研发费用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进行确认,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进行资本化,其他的进行费用化,这就给管理当局利用无形资产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时点不好划分,企业的部分研发活动很难有明确的界限,这就为人为操控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二是出于保护商业机密的目的,企业的研发情况很少进行较为详尽的披露,加之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支出是相对模糊的,外部信息使用者很难判断无形资产处理的合理性。

2、会计计量方面。虽然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性房地产减值损失以及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不可转回,但是它们的折旧或摊销年限、折旧或摊销方法、预计净残值等方面还是可以进行合理变更的。管理当局可以根据公司盈余管理的需要适当的变更折旧或摊销年限、折旧或摊销方法、预计净残值等进而调节公司的盈余。

参考文献

会计盈余质量与企业债务融资 篇3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债务融资在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着日益有效而且重要的作用。总体来说,债务融资,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治理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的自身价值,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改善企业的盈余信息质量。本篇文章首先阐述了债务融资对企业运营的作用,进而分析出债务融资如何对盈余信息质量产生影响以及影响如何,从而增进对债务融资与盈余信息质量之间关系的更深入的理解。与此同时,文章在分析企业债务融资对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时,也考察了债权人对债务人的监督作用。这一举措可以为企业治理方法方面带来有价值的参考,从宏观意义上讲,对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公司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盈余信息质量水平,从而保护外在投资者的合法权利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关键词:债务融资;会计盈余质量;相互关系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发达国家,债务融资已然成为了他们进行资金融通的非常重要的方式。我们国家,是经济发展繁荣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新兴的,有活力的经济实体,目前来说,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期,长久以来,银行贷款是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融资的非常依赖的方式,而且是最主要的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我国企业进行融资的渠道也越来越广,其中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以及企业通过发行债券,也越来越受企业的喜爱,逐渐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融资方式。而且,此种债务融资的总量也会随着企业经济发展及规模扩大而不断上升,因此债务融资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也将不可替代。

一、在企业治理方面,债务融资发挥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日渐繁荣,债务融资对于公司治理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效地方式,在公司治理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具体展示了以下三点。

1.随着债务融资数量在企业总资产中的比例提高,企业的自由现金流会减少,资金使用率会提高,最终会导致企业的盈余信息质量的提升。

自由现金流是指一个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能够自由支配的现金流量。如果一个企业拥有充足的现金流量,随之而来的是代理成本也将会增加,此时,为了降低代理成本,企业有很多途径,比如回购股票,或者向股东发放现金股利。但是,从实际考虑,企业现金流量的控制权是由经理掌握的,而且经理一般都会考虑自身的利益,并且会争取使自身利益达到最大化,从这一点出发,即便公司的现金流丰富,经理也倾向于不分红,或者少分红。而对于企业的债权人而言,定期的收回本金和利息是必然的,因此对企业来说,取得债务融资,按期偿还利息和本金是对自己的硬性约束。最终,作为分发红利的替代品,企业进行债务融资,还本付息,从经营者角度,可以很好的降低因自由现金流充裕而产生的代理成本,从而也能提高自有现金流的使用效率,进而改善公司的盈余信息质量水平。

2.随着企业债务融资比例的提高,企业的股权结构可以得到优化。

Jensen和Meckling(1976)关于债务融资对企业的股权结构的作用的分析表明,当企业的绝对投资额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经营者增加企业资产中债务融资的比例,将会提高自己在企业中的股权比例,也会减轻代理成本。因为债权人要求本息的按时偿还,对企业来说是硬性约束,因此,当一个企业的股权比较分散,而且管理层的持股比例相对较低的时候,此时增加债务融资的比例,一方面来说,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会相对提高,而且管理者的持股比例也会提高,企业大股东的监督力度也会增强,进而股东和管理者的利益也会更趋于一致;另一方面,企业债务融资比例提高,大的债权人会加大对公司经营活动的监督力度,约束管理者的投资行为。从这两方面考虑可以看出,当一个企业的股权结构相对分散时,扩大债务融资的比例,会对管理者得行为进行激励以及约束,从而降低了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的代理成本,进而会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更大程度的提升企业的业绩。

3.企业中债务融资的比例提高,能够激励企业的经营者更加努力的工作。

企业的经营者和所有者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他们更喜欢不冒风险,因为他们的薪酬是和企业的经营绩效相挂钩的,风险过大,可能会使企业的绩效受损,进而影响他们的报酬。对于公司的所有者来说,他们会更加关注公司的股价受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程度,究其原因是,对于所有者来讲,的投资比较分散的话,投资组合会自动减少某个行业或者企业的非系统化风险。相反,对于企业的经营者来说,无法分散非系统风险,因为经营者的薪酬与企业绩效有关,包括工资、人力资源的价值以及股票期权等等。从这个方面考虑,企业管理者更像是企业的债权人,二者面临的风险比较类似。因此,企业的经营者从自身利益出发,会更加努力工作,提高经营业绩,获取更多利润,保证债务本息的偿还,最大可能的减少流动性风险和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最终会导致盈余信息质量的进一步改善。

二、企业债务融资与盈余信息质量的相关关系。

一个企业的治理机制会对企业的盈余信息质量产生影响,尤其是好的治理机制会改善企业的盈余信息质量水平。对于企业而言,债务融资在企业治理方面非常有效,此作用发挥充分的话,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进而改善企业的盈余信息质量水平。

债务契约是企业管理者在进行债务融资时,与债权人签订的契约,目的是来明确企业与债权人的债权债务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债权人会在债务契约中加入限制性条款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比如被投资企业的盈余信息质量达到某个标准,企业的投资项目有哪些限制,企业的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达到怎样的水平等等。如果债务人没有达到债权人的要求,或者进行短期投资,造成企业业绩下滑,经济不景气等,债权人可以对债务人做出惩罚。因此,可以看出,作为一种有效地企业治理手段,债务融资会激励企业的经营者更加努力工作,提高企业的盈余质量水平,尽量达到签订的债务契约的要求。但与此同时,企业经营者为了达到债权人的要求,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比如人为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因为企业的经营者进行盈余管理会比较真实,而且风险小,比较容易来达到债权人的要求。

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债务融资对一个企业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企业的一种有效地治理机制,债务融资可以提高企业自由资金的使用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盈余信息质量水平;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为了进行债务融资,与债权人签订了债务契约,而且,债权人对债务契约有很多限制性的条款,此时,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为了不会因违反条款而受到债权人的惩罚,企业经营者可能会进行盈余管理,来操纵利润,达到债权人的要求。综上两点可以看出,从本质上讲,企业进行债务融资对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过程。(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陈耿,周军.2004.企业债务融资结构研究——一个机遇代理成本的理论分析.财经研究.第2期

[2]崔学刚.2004.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透明度的影响.会计研究,第8期

[3]范从来,叶宗伟.2004.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10期

[4]李增福,曾庆意,魏下海.2011.债务契约、控制人性质与盈余管理.经济评论,第6期

浅析集团企业盈余管理 篇4

集团企业盈余管理分为广义盈余管理和狭义盈余管理两类。狭义盈余管理是指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 企业通过对外报告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 以及利用信息披露, 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狭义盈余管理多以跨期会计盈余的形式体现, 影响不同的会计期间, 从企业运营来看, 狭义盈余管理是会计复式记账、责权发生制的产物, 是对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综合运用。通常狭义盈余管理与现金净流入不直接相关, 但其成果可以体现为某一会计期间的盈余目标, 通过信息披露带动企业股价上升, 从而间接带动企业价值上升, 为企业再融资或投资带来收益。广义盈余管理是指通过资源整合、资本运作、资产重组甚至分拆整合等手段实现资源效率提升和优势资源创造力的提升, 从而产生1+1>2的管理绩效与财务成果。广义盈余管理是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的财务分战略, 是从财务管理角度对资源匹配、资源物化过程管控、资源绩效考核以及风险控制产生管理效益的评价, 是管理效益货币化计量或财务价值化的具体体现。

二、狭义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

(一) 资金集中管控是集团企业实现狭义盈余管理的有效平台

通过资金集中管控, 能够较好地调剂集团内部存款及贷款余额, 降低融资成本, 提升资金效益并进一步降低由资金链带来的财务风险。目前企业集团多采用财务公司或结算中心模式集中管控资金, 资金来源多限于所属企业所持有的货币资金。通过资金集中管控, 除了增收、节支提高效益外, 还能有效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 降低资金成本, 提升经济增加值 (EVA) 考核指标。

(二) 通过集团集中管控实现债权、债务的融通及结算

比如对内应收款项, 如果合同成立, 在双方确认且已经挂账处理的情况下, 债权方可以此额度向集团公司申请同等额度免息贷款, 而相应利息则从债务方资金盈余中扣除。以此方法融通资金能够较好地解决基层单位资金流动性问题, 提升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

(三) 国家级重大研发课题收入的确认

如果财政资金由于流程和进度的原因, 滞后于项目进度, 会对项目进度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项目盈余。对此类项目, 集团可以根据项目进度情况和任务情况, 采用预拨资金或从集团筹集先行垫支部分资金方式拨付基层单位, 以推动项目进展并实现项目收入。

(四) 科技型集团企业的盈余管理

作为科技型集团企业, 拥有众多专利技术与非专利技术, 如果将无形资产与投资策略相结合, 一定会产生较好的盈余价值。如果与企业战略相结合, 再辅以资产重组, 则会很快变现并流入企业。

(五) 军、民品资产的分离与公允价值利用对盈余管理产生的影响

资产对收入的直接影响可以通过资产重组投资增值方式实现, 非同一控制下资产投资重组, 必然按公允价值计量, 而融合制造技术与工艺技术的资产重组, 会给企业带来较大资产增值。资产对支出影响也可通过公允价值变动及折旧政策的选择、改造和改良等活动核定, 进而创造盈余价值。

三、广义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

(一) 供应链管理的整合将能大力提升综合效益, 降低采购成本, 并增强综合竞争力

作为以研发为主的集团企业, 物资采购成本与物资库存冗余成本是影响企业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在采购成本方面, 由于分散采购不具有议价能力, 加大了采购成本、存储成本和备料成本。与供应商议价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之一。在对外整合供应链的同时, 应加大系统内采购及物资集中采购力度,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 加大产业重组与产业布局, 提升资产利用率

技改投入在科技型集团企业投入中占比较大, 而此部分投入资产能产生1:4的投入产出比, 因此, 应和产业化结合。军民研发分线和军民生产分线是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必经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 如何减少重复建设、提升资产利用效率、创造更大的企业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从财务价值链管理角度来看, 财务管理提升必须向此类业务转化, 或与资产管理部门协作, 以实现投入产出的考核目标。

(三) 加大对具有产业化前景项目的投入, 以获取项目生命期的“金牛区”

产业化道路是融入国民经济、迈向国际舞台的唯一选择。产业化项目需要技术和投入, 更需要把握时机持续评价跟进, 以尽快占领市场先机, 争取较好的盈余效应。

(四) 纵向联合与产业聚集效应, 增强优势资源匹配, 产生倍增效应

根据集团产业化策略和发展规划, 财务管理应在资金筹集、资产重组、资本运作、股权结构以及公司治理等方面提出管理建议和管理策略, 以适应集团化发展模式转化对管理的需求, 谋求聚集盈余效益。

(五) 将财务管理实时融入项目评价机制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 篇5

一、公允价值的计量使用方面

在坚持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前提下, 新会计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 并不同程度地运用于17 个具体会计准则中, 比如在企业合并、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股份支付、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准则中均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 并且给予公司更大的自主权, 根据对公司经济预期的改变来调整会计政策。这意味着我国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被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所取代。因而, 企业会计核算结果将更为真实地反映公司资产负债状况和经营成果。

但是, 由于我国还没有比较准确的计量标准, 没有像国外一样完善的评估机构, 而且公允价值究竟应该是多少, 不同的评估方式、不同的评估机构, 得出的评估结论也不尽相同。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成为盈余管理操控的工具, 问题并不在于公允价值计量本身, 而在于公司内部的结构以及决策体系是否完整。所以, 如果企业没有建立相互制约、协调一致的内部管理机构, 不能保证公允价值计量的确认和变更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决议的话, 公允价值的操作将使一些公司达到某种盈余管理的目的成为可能。同时, 公允价值的运用, 使不同资产差异巨大。在投资性房地产方面, 由于公允价值适用条件非常严格, 大部分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并未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大部分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 采用谨慎的态度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其中相当一部分继续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然而, 由于近几年房地产升值的速度较快, 一旦企业将计量模式由历史成本改为公允价值, 其早期购入的投资性房产,必将大大提高其净资产和当期净利润。

二、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问题仍无法完全避免

在新会计准则下, 对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三项的计提转回是被明确禁止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两项中的股权性投资并采用成本法计价的计提转回也是不允许的。这有效地防止了上市公司利用减值准备一次亏够, 再重新转回的利润操纵手段。但新准则对于存货、应收账款和金融工具等减值准备仍可以继续计提并转回。存货、应收账款和金融工具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 上市公司可能利用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的计提、转回来调节年度利润, 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转回将成为更多公司用来操纵利润的重点。应收账款、存货、长期资产的折旧或摊销可能将成为资产减值准备中盈余管理最主要的方式。

三、利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调节利润

新准则关于债务重组损益及非货币性资产置换损益均计入当期损益, 容易导致企业非经常性损益增加。虽然这些非经常性损益不会直接改变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 但优质资产的注入的确会提高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甚至还有可能令上市公司的成长出现拐点。由于关联方交易在原会计准则体系下就已经是企业盈余管理的重点内容, 关联方间的购销、租赁、股权、转让及置换、资产转让及收购 以及担保抵押、资金占用等都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形式,所以虽然新准则要求企业严格按照新准则的要求披露关联方关系、关联交易的价格、关联交易形成的差额等, 大大缩小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同时要求有关关联方交易的具体细节都要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以此来减少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但是新准则尚未对关联交易非关联化问题作出具体规定。上市公司通过分解交易, 将关联方关系转为非关联关系以及操纵关联关系成立时间等非关联化形式, 可以在新准则规定的范围内避开监管来进行适度的盈余管理, 这也将成为企业运用关联交易进行适度盈余管理的新突破点。同时, 新准则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企业合并中均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使得关联交易更加有利可图。

四、利用无形资产开发费用资本化调节利润

《企业会计准则第6 号——无形资产》规定: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其中研究阶段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开发阶段支出如符合条件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由于国内公司的研发活动多半集中于材料、装置和产品的开发, 即属于开发阶段的支出, 因此新准则实施后将提升该类公司赢利能力, 鼓励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在实践中, 研究和开发费用之间存在模糊地带, 很有可能成为公司平滑业绩的工具。虽然准则中对于支出的费用化和资本化都有明确的规定, 但在实务应用中,上市公司可以利用虚假或不实资料将支出在费用化和资本化之间作调核:当企业需提高业绩时, 提高资本化支出;当须降低业绩时, 只需增加费用化支出。

五、利用固定资产折旧年终复核平滑利润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要求企业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方法及预计净残值至少每年复核一次, 当使用寿命预计数及预计净残值与原先估计有差异时, 就应当调整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与净残值。虽然新准则仍然要求企业只有在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时, 才能调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但是,由于固定资产的金额都比较大, 而且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和预计净残值的变更都统一采用未来适用法, 不再追溯调整, 公司只要找到证据证明其使用寿命与原估计数有差异, 只须通过对折旧年限的调整, 就可以对业绩进行一定程度的操控,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企业盈余管理之我见 篇6

一、盈余管理的含义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选择会计政策寻求对自己有利的财务结果。也有的认为, 盈余管理是当管理者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建经济交易时, 运用判断改变财务报告, 从而误导一个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根本经济收益的理解, 或者影响根据报告中会计数据形成的契约结果, 盈余管理就产生了。我觉得盈余管理必须严格控制在会计准则或制度的范围内进行, 不能超越会计准则及制度的规定, 否则就变成了利润操纵。对于哪些判断是允许, 中立的, 哪些属于赢利管理, 哪些又属于赢利操纵, 法律法规并未给出明确的范围, 并且盈余管理完全要消除也是不现实的。它的存在与市场效率、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制度设置及企业的外部监督密切相关。再加之盈余管理本身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所以我认为我们未来要做的是严格控制盈余管理, 使其在合法前提下发展, 这样才能对企业起积极作用。坚决不允许过度的盈余管理, 更不允许出现违法的盈余操纵行为, 否则就会使企业的会计信息违背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 危害极大。

二、操纵盈余现象产生的原因

1. 管理者利益驱动的需要

一方面由于一般管理者的工作成果很难被其他综合指标量化。所以, 目前我国企业一般以会计信息的净收益为管理层收入的参考标准。于是管理者为了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收入, 而采用盈余管理提高净利润。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新旧交替时, 新任的管理者都会采取盈余管理而获得更多的自身利益。

2. 企业税收筹划的需要

目前, 企业利用税法制度给企业优惠政策的机会, 通过盈余操纵, 达到少纳税目的。例如, 不同纳税所得, 执行不同的优惠税率 (见表1)

通过表1列示, 我们可以看出, 企业应纳所得税额3万元和10万元是一个临界点。如果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在3.5万元, 企业管理者会采用盈余管理的手段把应纳税所得额控制在3万元以内, 从而享受18%的优惠税率, 达到其税收筹划的目的。

三、操纵盈余管理的手段

1. 操纵盈余管理的基本手段

(1) 对未来经济事项所作出的判断。管理者需要作判断的, 主要是财务报告中存在的未来经济事项, 例如长期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残值, 还有诸如企业联合、租合约及权益性投资等交易, 养老金与退休金, 递延税款以及坏账损失等都可以在一个相对合法的范围内进行调控, 从而达到最终影响当期盈余的目的。例如对于生产经营状况不稳定的企业, 可以通过对经济事项的不同判断来调控当期的利润, 使得利润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这样就达到了向外界传递出一种生产经营稳定的信息, 从而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 稳定股价, 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2) 对会计计量和确认方法的选择。日常业务处理中, 管理者必须在合法的会计方法中选择其中的一种对同一类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如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中的直线法折旧和加速折旧方法;发出存货计价中的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研发费、广告费及固定资产大修或改良等费用发生时间的确认。这些方法和确认的不同选择, 必然影响企业的盈余。如果企业面临经营困难, 财务状况不佳而得不到新的银行资金支持而且急需资金的时候, 通常会采取会计政策变更, 如改加速折旧为直线折旧, 减少坏账损失的提取比例, 推迟提长期投资的减值准备, 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 在改变费用确认时间等都会推迟本期费用发生时间, 从而使企业当期表面财务状况有所好转, 企业就会有机会获得银行资金支持。同时如果企业所筹资金能运用得当, 则可以帮助企业渡过经营难关, 更有利于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还有些方法由于法律法规总是滞后于实务的发展, 这些方法在理论界尚未给予理论定义的行为, 但这些方法实质上已经是操纵盈余管理的范畴, 是法律法规暂时都没有涉及的领域, 而且这些盈余管理行为往往具有很强的行业特性。

2. 盈余管理的困惑

在对企业的盈余管理中可以看出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管理都处于一个比较好的状况时, 企业使用盈余管理的动机比较小。而企业使用盈余管理甚至演变成操纵的原因大都是因为企业在管理经营和财务状况上遇到一定困难, 利用监管的漏洞, 通过盈余管理甚至操纵暂时渡过难关, 这对公司的会计信息的质量以及公司的品牌价值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但目前一方面盈余管理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有极大的利益激励, 而且大部分国有上市公司背后有一个国有控股公司, 为各种滥用盈余管理手段, 如滥用资产减值准备、利用关联方交易调节当期损益等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盈余管理现象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十分普遍, 其中既有合理的盈余管理行为, 也有违法的利润操纵, 企业进行操纵盈余原因可能是财务困难被迫所为, 也有管理层受利益的驱动, 还有可能是由于管理层的水平有限, 对盈余管理和操纵的界限不清楚等原因。总体来说, 企业在进行盈余管理行为, 由于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的界限比较模糊, 两者很容易混淆, 从而使得盈余管理在发展的道路上饱受非议, 褒贬不一。如何规范盈余管理, 把盈余管理限制在一个合法发展的方向就成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四、规范企业盈余管理的对策

1. 加强学习, 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

(1) 从主观上抵制不合理的盈余管理。一个企业成长难免会碰到困境, 但这不能成为企业进行利润操控的理由。纵观所有的成功企业, 他们都经历过很困难的时期, 都是在坚持以改善生产经营办法渡过难关的, 绝不是靠不合法的手段蒙骗利益相关者。因为他们清楚一个企业的形象、品牌价值才是企业的核心。利用利润操纵等造假手段纵然可以暂时使企业达到某个利润指标, 但是, 一旦被曝光轻则导致企业形象受损, 信用等级下降;重则直接导致企业倒闭。如上市公司银广厦就是因为大量的会计造假和操纵利润而最终导致企业停牌退市的。

企业主观上治理不合理盈余管理的水平, 是反映企业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要提高治理企业盈余管理水平, 就需要全方位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 包括管理者和全体员工, 使企业上下一条心, 凡事都从长远目标来看, 切不可贪图一时的利益而放弃了企业的核心价值。

(2) 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现行的体制决定现行的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能和监管不到位。有的企业实际上总经理已经可以随意操控会计信息系统, 为操纵盈余提供了机会。因此, 要防止盈余管理的泛滥, 就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 一定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 在进一步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的职责的基础上, 使其能够真正地各负其责, 协调运转, 相互制衡, 重点是如何让这些机构都真正发挥其作用。

另一方面竞争上岗的原则, 挑选企业管理人员, 优胜劣汰。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激励机制, 使经理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挂钩, 改薪金制度为期股制, 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管理层因短期目标操纵盈余, 使股东目标成为管理者目标, 消除激励经理的利益障碍。

2. 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1) 完善会计准则。要根据我国的市场环境特点, 参照国际惯例, 进一步修订完善企业会计准则, 谨慎地赋予企业会计计量和确认方法的选择权, 完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 精简会计准则中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和方法, 以缩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范围。我国2006年最新颁布的会计准则有很多针对现在盈余管理的改变, 如以前企业滥用资产减值准备来操控盈亏的现象, 将会得到有效控制。因为新的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这就意味着想通过以前的大幅计提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的公司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将无法转回。因此基本杜绝了通过计提减值准备来调节某一个或某几个会计期间的会计利润。

实践证明, 由于对会计准则的理解不准及配套法规没能及时出台也是不当盈余管理存在的原因之一, 包括2006年新的会计准则中, 仍然还有待完善的地方, 例如非货币性资产采取“公允价值法”入账代替“市场与成本孰低法”, 改革后评估师的作用空前提高, 但相应的规范评估市场法律法规没有跟上, 也急需相关部门制定出详细的操作细则和实施条例, 否则盈余管理就很难控制在我们期望的范围内。

(2) 全方位综合衡量企业的财务状况。按照规定, 我国上市公司必须连续3年赢利, 而且发行前一年末, 净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不低于30%, 无形资产在净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不高于20%, 才能申请上市。公司为了能上市, 想方设法在报表里完成相关指标, 而忽视了其他经营管理的改善。因此, 监管机构有必要对上述指标加以补充和完善, 不能单纯简单地以3年, 30%, 20%等相对僵硬数据为指标作为公司能够申请上市的标准, 必须辅以其他数据和指标, 建立一个多方位参考体系, 用以综合衡量和测定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以杜绝企业管理者进行不当的盈余管理现象。

(3) 加大相关披露力度。企业利益相关者可以要求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大会计政策选择披露的力度, 对如何披露, 具体选择会计政策对当期损益有什么影响, 如改变折旧方法、改变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等的影响, 要用数据的形式表示出来, 而且这些都应该写进相应的法律法规中。

3. 增强盈余管理的监控

(1) 切实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严格控制和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 这是加强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重要途径。在2003年177家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中, 有26家由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变为标准保留意见, 只有4家由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变成标准无保留意见, 其他的都没发生变化。其中有15%的公司上市公司成功升级了审计意见。这种通过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而达到理想审计意见的现象是个值得警惕的信号。就监管层来说, 要加强这方面的控制, 一方面必须规定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更换, 只能由上市公司设立的审计委员会操作;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于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的披露。要在附注中详细披露更换的理由, 同时对公司以前更换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记录加以披露。证监会对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次数加以严格的限定。就会计师事务与上市公司之间在会计准则应用、会计信息揭示、审计范围、审计收费等重要事项存在的意见分歧进行揭示;如果在更换事务所后审计意见明显好转的, 要对较以前年度公司财务报表中哪些方面使审计意见提升的要披露。

(2) 完善相关实施细则。在我国许多法律法规中, 包括《注册会计法》在内, 很多细则都是相当抽象化的, 如不对其加以详细规范, 就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企业进行盈余操纵时找到借口, 不利于盈余管理的监管。所以, 一方面要进一步继续完善相关法律, 另一方面还应着重规范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条例, 切实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操作性。

(3) 加强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理论和职业道德的学习。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企业建立以先进的会计概念为核心的框架体系, 这就对企业内部会计人员职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 提高的重点是要会计人员清楚在复杂的会计环境下, 能清楚地辨别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纵的界限;要加强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的学习, 其目的是让会计工作人员在向企业决策层和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时确保正确无误、真实可靠。

4. 发挥市场作用约束盈余管理行为

监控盈余管理的核心, 在于保持监管措施的不断完善的同时, 有效保持企业经营的自主, 如果不能保持经营的自主, 僵化的监管举措反过来还会拖垮企业, 会付出更大的成本。因为盈余管理的监管不可能仅靠不断完善制定法律法规来解决, 要从根本上控制好盈余管理的发展方向只能通过建立一种制度, 让广大的投资者和财务信息使用者了解盈余管理的内涵, 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管理者变成市场的力量, 才是盈余管理监管的治本方向。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尽管由于种种原因, 盈余管理在我国的发展之路饱受非议, 褒贬不一, 只要能把公司内部管理者、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监管的力量结合起来, 以法律法规为基础前提, 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加以综合治理, 盈余管理就一定能发挥出它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学军, 肖华, 曲晓辉.盈余管理研究回顾及其对会计准则建设的启示[J].会计研究, 2000 (11) .

[2]贾剑锋, 李淑花, 阚亚利.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的差异[J].财计月刊, 2001 (4) .

[3]张鸣, 刘华.对盈余管理的理性思考[J].上海会计, 2000 (8) .

企业盈余 篇7

(一) 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投资逐渐成为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企业社会责任也开始从边缘走向主流。与此同时企业声誉在风险投资行业的价值也日益凸显。企业社会责任正迅速成为一项全球性期望, 要求企业从战略上予以回应, 将其确立为企业开展工作所应遵循的核心。

根据Jensen等的观点, 在委托代理关系下, 管理者具有操控利润或盈余管理的激励。盈余管理造成了会计信息质量下降、降低了企业声誉。Prior等研究指出, 管理者实施的所谓社会责任行为是为了一种社会形象, 往往成为其操纵利润的伪装。本文系统梳理了企业社会责任和盈余管理对企业声誉的影响, 并进一步挖掘在企业声誉方面,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对盈余管理的屏蔽作用。

(二) 创新点

1.在已有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中,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的研究较少。本文就两者与企业声誉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 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2.本文在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对盈余管理屏蔽作用的基础之上, 将企业实施社会责任提升至战略层面, 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3.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实施可以屏蔽盈余管理对企业声誉的负面影响, 有利于引导公司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

二、文献综述

20世纪70~80年代开始, C SR逐步得到重视, B urke and Logsdon (1996) 提出C SR能给企业带来战略性的效益。C SR战略的研究在21世纪进入新时期。Jiang Q i-jun (2007) 研究发现, 在国内的企业在C SR的战略选择上, 更看中对企业声誉的影响。实证方面, Ioannis Ioannou and G eorge Serafeim (2014) 发现,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对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有积极价值;相反, 盈余管理对企业声誉有削弱作用。

国内学者对C SR的研究起步较晚, 周延风等 (2007) 研究发现,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可以显著提高消费者对企业声誉的评价。朱薇 (2014) 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越好与企业声誉正相关关系越显著。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邓学衷等 (2011) 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目前, 企业社会责任对盈余管理的屏蔽效应的研究罕见,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C SR对EM引起的企业声誉方面的负面影响的抵御作用, 使现有的研究结论有一个新的理论视野。

三、研究设计

(一) 假设的提出

Fom brun等 (2000) 、R oychow dhury (2006) 指出, 任意性的会计方法会对公司价值带来负面影响。Zahra等 (2005) 发现盈余管理终将会导致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支持率的损失, 损害企业信誉, 降低企业声誉。本文预计盈余管理和声誉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即:

H 1:企业实施盈余管理使其企业声誉降低。

企业社会责任直接影响着企业声誉, 它已经被学者们增加到衡量企业声誉的标准中, 并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指导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管理。同时, 当企业声誉和荣誉受到威胁时, 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创造一种机会重建企业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 (Stew art Lew is, 2003)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具有很高的重要性, 对建立企业或是品牌的长期声誉有很大的贡献 (D u et al, 2007) 。据此基础提出H 2:

H 2:积极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能够提高企业声誉。

结合已有文献, 本文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一方面, 管理者为了分散投资者及利益相关者的注意力, 减少利益相关者的损失, 会努力承社会责任, 但其盈余操纵行为仍会在财务报表有关项目中显露出。而利益相关者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捍卫自身的权益, 规范约束管理层的操控行为。

另一方面,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为了提高企业声誉, 获得股东以及外部投资者的信任, 从可持续经营的观点出发, 企业为了自身长远发展的利益考虑, 会提高盈余质量, 尽可能增加财务报告的透明度。综合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 3:实施积极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可以屏蔽盈余管理对企业声誉的负面影响。

(二) 数据来源及筛选

研究公司选自沪深上市公司。其中C SR的数据来源于2009~2011年润灵环球企业社会责任评级报告、其他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经初步整理, 进行了如下数据筛选:

1. 从样本数据中, 去掉删除ST、金融保险类样本公司;

2. 在1.中删除企业社会责任得分三年不连续的样本公司;

3. 在2.中进一步筛选去除数据信息不完整的样本公司。

四、实证研究

(一) 模型的提出

根据假设1和2, 本文以R Eit为因变量, EM或C SR为自变量, 其他为控制变量, 运用时间固定效应模型, ε为误差项, 得到模型 (1) :

为了验证假设3, 加入EM和交互项C SR*EM, 得到模型 (2) :

(二) 变量设计

本文以企业声誉作为因变量, 盈余管理与C SR分别作为解释变量;此外, 考虑到公司规模与营运状况, 本文还引入了其他的控制变量。最后结合时间固定效应来控制一些其他难以衡量和观测的属性。

五、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 盈余管理对企业声誉的影响

本文使用Logit模型, 以年份作为控制变量。表2的第一列展示了R Eit对C SR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二者之间的回归系数为负值, 呈负相关。

结果显示, 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对企业声誉有着负面作用, 从理论上可以支持假设1。然而, 通过观察发现, EM系数的p值是0.8, 显著性差, 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证明盈余管理对于企业声誉具有显著的减弱作用, 但已有研究已经证明其负面影响, 所以本文认为应该更多的重视系数是负值所表征的EM与R E负相关性。

(二)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声誉的影响

表2的第二列为检验假设2的回归结果。C SR的系数为正值, 说明C SR与企业声誉存在正相关关系, 证明了企业实施社会责任对企业声誉有积极影响, 支持假设2。表格内列示的p值虽然未达到理想的显著性, 但十分接近10%的显著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回归结果的显著性较好。从企业战略角度出发, 该结果也表明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可以作为提升企业声誉的重要战略。

(三) 企业社会责任对盈余管理的屏蔽作用

表2第三列报告了R Eit与C SR和EM之间相关关系。可以看出, C SR的系数为 (0.4231) , 盈余管理的系数为 (-0.3598) , 显示企业实施社会责任会提高企业声誉, 而盈余管理却对企业声誉有着负面作用。此外, C SR系数的绝对值大于EM系数的绝对值, 且交互项C SR*EM的系数显著为正, 进一步说明了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屏蔽盈余管理对企业声誉造成的负面影响, 支持了假设3。

在战略层面上, 上述结果也表明企业可以把实施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抵御盈余管理引起的负面影响, 提高企业声誉的竞争策略。

六、结论与总结

虽然本文研究结果的显著性有待提高, 但仍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盈余管理对企业声誉存在负面影响, 而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有助于提升企业声誉, 并且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能够屏蔽盈余管理对企业声誉的负面影响。

目前, 我国的企业虽在实施社会责任方面有一定进展, 但从总体上看, 仍处于起步阶段, 而学术界尚未多元化研究企业社会责任, 对国内企业发展的指导意义有限。本文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盈余管理与企业声誉的关系主要是为了引起企业对社会责任问题的重视。

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用二值变量衡量企业声誉, 由于排行榜中部分上榜公司不在国内上市或未上市, 造成R E=1的样本公司较少, 引起一定的误差。希望在今后研究中得以改进, 找到更加严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周延风, 肖文建, 罗文恩.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消费者关于公司声誉评价的影响[J].现代管理科学, 2007.

[2]邓学衷, 刘秀梅, 李辛欣.企业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对深圳A股的实证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霍彬, 周燕华.企业社会责任、公司声誉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14.

[4]Burke, L.and Logsdon, J.M.How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pays off?Long-range planning[J].1996, 29 (4) .

企业盈余管理的调查与分析 篇8

一、财务报告的编制目的和意义

财务报告是反映一定时期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书面文件。是会计核算的结果和最后环节。其编制目的, 就是为报表使用者更好的了解企业状况, 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投资、决策依据信息。

企业会计的日常核算经过了原始凭证加工成记账凭证, 又按业务性质、类别登记入账簿, 再从账簿数据汇总得出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已能连续、系统地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概况。作为比较分散的主管部门、投资人、债权人、企业职工也不可能因要了解企业经营或财务状况而去翻阅凭证或账簿资料。因此, 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 作为集中概括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形式, 仍是使用人了解企业的主要依据。

二、财务报告的数据使用分析

企业报表使用人主要是投资者和债权人两类。他们对企业财务披露信息的侧重内容及指标要求各有偏重。

首先, 就投资者而言, 投资者通过阅读财务报告, 要得知投资的风险与报酬。他们侧重关注企业的资产资本结构, 盈利能力和利润分配政策等。

其次, 对债权人而言, 债权人通过阅读财务报告, 主要了解企业的负债比例, 信贷资金使用情况及偿债能力。

中小企业普遍具有资产规模小、盈利能力弱、综合竞争力较低等特点, 我在一次参与上级开展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时, 抽选部分贷款企业对其申请贷款时提供的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时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了核查比对, 发现存在贷款企业财务报表信息失真的情况。

三、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形式

企业盈余管理, 主要是企业针对使用目的, 有意进行财务报告收入、利润、权益数据的粉饰, 下面就企业财务报告粉饰的主要形式说明如下:

一是直接把负债中长期挂账的“应付款”转入“所有者权益”项目, 如“其他应付款”转入“资本公积”, 以降低资产负债率;因为应付债务长期挂账不需给付的处理, 一是需要充分不能 (需) 给付证据;二是账务处理会增加收入和利润, 有应交税费产生, 直接形成交税的现金流出;所以, 在任领导一般不会去主张账务处理。只是在给银行提供报表时直接调整报表项目。

二是把流动资产中存货 (实物与账面差) 损失直接记入“其他应收款”以提高存货周转率;一些企业存货多年不予盘点, 或盘点后不予账务处理, 在给银行提供贷款报表时, 直接进行报表间项目调整, 把存货盘亏损失, 不分是合理损耗, 还是非正常损失, 直接从“存货”项调记入“其他应收款”。既不影响企业流动资产, 还能提高存货周转率和流动、速动比率。

三是虚拟贸易量和收入, 直接在上报报表中同时做大业务收入和成本, 虽然利润不予调增, 但虚拟了企业的经营规模和能力, 可以达到提高存货周转率和资产周转率的目的。

四是往来累积挂账, 形成虚挂资产, 这样既不影响经营现金流, 又对报表数据静态分析很是有利, 还能提高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一些企业经营多年, 账面呆死往来较多, 应收债权不能收回的, 如果做坏账处理:一是需要提供充分不能收回证据 (债务人破产、死亡证明) ;二是处理坏账需要有领导审批, 会有利益输送的疑点, 形成审批领导责任问题;三是坏账损失影响经营期利润, 直接影响在职领导业绩考核。综合分析, 在任领导为避免麻烦, 一般不会去同意账务处理。

五是将报表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两方同时增加, 如虚列“固定资产”和“资本公积”。

企业认为, 资产账面是历史成本计量, 所反映价值偏低, 对一些老企业来讲, 土地等无形资产账面一般没有反映, 所以, 报表反映资产估值偏低。但如要按市价入账必须借助企业整合重组, 履行评估等相关手续后才能调整账务。所以, 一些企业需要粉饰报表时, 干脆自己估值, 直接做一套同时调增资产和权益后的调整报表。

四、企业盈余管理的存在原因分析

首先, 企业利用信息使用人信息不对称的现状, 根据使用目的不同, 编制不同内容的报表, 提供给不同使用人, 以实现自身利益或达到短期目标。其次, 个别报表使用人为满足自己需求或为实现共同利益, 不但不去深刨细究报表内容, 甚至进行怂恿、指使、教唆、共同谋划, 要求更改为适合自身需要的报表。第三, 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生存, 往往违背职业道德, 按照企业要求去出具审计报告。第四, 是监管方工作也不尽职尽责, 甚至是见惯不怪, 不去追查与纠正。例如:财政、税务、统计等部门各自制定有考核任务指标, 有的涉及前后期比较, 所以, 前期录入的基数一旦发现有错也不能、不要求更正。

(一) 企业方面

部分贷款企业向银行提供失真的财务报表, 主要表现为虚增财务会计报表的资产、所有者权益、业务收入及净利润等, 反映出企业经营收入高、净利润丰厚的假象。目的就是为了生存发展, 获取银行贷款。

(二) 银行方面

首先, 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系统对贷款企业的财务指标 (如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等) 有严格的控制, 对不能满足指标要求的企业, 即使有发展前景也不予发放贷款。其次, 商业银行进行贷前调查时, 一般会将贷款企业的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打分、授信评级。因此, 贷款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或审计报告只是银行授信评级的参考依据而非主要依据。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不是银行贷前调查关注的重点。第三, 商业银行出于防范风险和自我保护的需要, 一般不向经营业绩不佳、担保力不强、资信状况差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在这种情况下, 银行为了占领中小企业市场, 存在指导贷款企业编制虚假财务报表的现象。

(三) 会计师事务所方面

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在未履行必要审计程序的情况下, 按照企业的要求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些会计师事务所大多为小型会计师事务所, 注册会计师普遍年龄偏大, 职业素质较低, 市场竞争力不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他们为了生存, 往往会违背职业道德, 按照企业的需求去出具审计报告, 而不考虑财务报表本身的真实性、准确性。

(四) 政府监管部门方面

一是地方财政部门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是否遵守《会计法》的监管缺位, 致使上述报表数据不一致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违反《会计法》出具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发生后, 未能进行监督纠正。二是地方财政部门作为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主体, 对会计师事务所按照企业的需求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行为也同样监管缺位。三是财政、税务、审计等政府相关部门信息不对称, 对中小企业出具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的情况未向监管主体通报沟通。四是政府监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工作不尽职。

五、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应对措施分析

针对以上所述企业盈余管理的现实, 我们如何杜绝一个企业出现不同报表以应对不同使用部门的这种低级造假问题。

首先,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 企业资信档案的统一与共享是避免盈余管理的基础。

企业信息要和个人身份证信息一样进行全国统一共享管理, 一个企业只能备案建立一套共享的财务报告信息。比如, 企业工商年检的年度报告信息与纳税申报信息以及经济统计信息和对上级上报经济指标完成信息要共享并达到一致。一旦有不一致情形系统马上反馈并不能通过保存, 这将有效抑制小企业的多套报表存在。

其次, 强化立法与监管, 严厉打击盈余管理的企业与当事人, 仍将有效维护经济数据真实可靠的有力保障。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企民企融合成为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重头戏。中央给民营企业进一步放开的重大措施之一, 是鼓励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经济:指由不同性质的资本联合、融合或参股而形成的经济成分。它以社会中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为前提, 通过各类性质的产权在市场中以多种方式自主流动和重组形式, 并适应竞争的需要不断变化资本结构。

公私混合, 1950年代也有过。不过那时是民营企业不得不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也就是接纳公有资本的进入来形成公私合营。那时的公私合营具体是否有资金投入, 投入的比例和经营管理的发言权是否对称, 好像都是一本糊涂账。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有制改革, 通过现在的打老虎打腐败来观察, 可以透彻看到, 实际上颇有一些案例是国有企业掌门人内外勾结, 低价评估国有资产, 经营上故意搞砸业绩, 并且在会计报表方面造假, 把优质国有资产装扮成垃圾货而低价卖给自己的代理人, 最后成功地化公为私。这是国有资产被侵吞的案例。现如今, 企业要搞混合所有制, 迫切需要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可靠、统一完整, 以便于使用人分析决策。这是推行经济科学发展、合理混合的数字依据。

总之,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形成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运营的高效益;有利于推动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而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 资信档案工作的改革, 以及企业自主多元发展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的需求, 财务信息指标内容将越来越趋于真实、统一与完善。

摘要:文章对中小企业为达到银行贷款融资从而粉饰财务报告数据进行分析, 揭示了企业根据使用目的不同而进行财务报告的盈余数据管理方法, 并从企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政府监管部门不同角度分析其成因, 说明对国家经济数据统计形成的影响。提出国家要统一建立企业资信平台, 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完善统一档案管理。

ST企业的盈余管理研究 篇9

一、ST企业的困境

ST (Listed Company under Special Treatment) 制度是我国资本市场所特有的制度,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挂牌的上市企业, 当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时, 就会被证券交易所实施特别处理。企业在被依法实施特别处理后, 将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 并且其股票的投资价值也会受到影响。因此, 企业的管理层会选择采用盈余管理, 从而摆脱特别处理。

处于特别处理阶段的企业, 采取盈余管理的措施, 比如ST公司利用非经常性应计利润,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坏账损失的计提, 不恰当地确认收入和费用, 规划合并报表范围, 利用政府补贴, 长期资产预期寿命及残值问题以及利用债务重组或关联交易等措施。这些盈余管理的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困境, 或者让企业成功实现“摘帽”。

ST企业由于连续亏损, 被特别处理。从2004年-2012年上交所和深交所和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来看, ST企业主要存在高风险、高负债的资本结构;资金周转缓慢, 营运能力偏低;现金周转率低, 资金管理不善;存货占固定资产比重过高, 平均高于非ST企业78个百分点, 存存货周转率低, 货积压。其次ST企业盈利能力总体偏低;ST企业的增长发展潜力普遍不足, 所以导致企业出现连续亏损。

二、启示与建议

为了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ST企业为了实现摆脱特别处理和被退市的困境, 应当保证其采取的盈余管理措施合理合法的, 保障其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从而稳定股市的发展。但ST企业应当立足于长期战略规划, 针对自身的困境, 采取有利的措施, 而不是一味地采取盈余管理。

1. 完善成本信息管理

ST企业应当加强成本信息管理, 保证企业成本信息的真实和可靠。加强成本控制, 使企业总体成本的降低, 可以增强其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成本控制需要企业从自身出发, 结合市场实际情况, 适时采用生产系统管理, 做到“零库存和零成本”, 并对企业的内部特征与外部环境综合分析, 特别是竞争者的成本管理模式, 从而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成本管理制度。

2. 提高盈利能力, 加快资金的周转

对于ST企业, 由于资产负债率高, 并且利润低。产品的销售业绩也不理想。那么企业应当首先针对自身的投资情况, 分析坏账的比重, 完善企业的赊销管理, 从而加快企业的资金周转。而针对于企业的产品销售, 应当采用新技术, 促进产品升级和设备的更新换代, 从而开拓市场。以前挤压的滞销库存, 应结合市场实际情况, 采取综合的营销战略, 加快销售, 减少积压, 节约成本。

3. 调整融资结构, 加快发展

由于ST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 资本结构不合理, 使得财务费用高居不下。面对企业的连续亏损, ST企业应当调整其融资结构, 提高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并根据国家的政策, 合理采用融资资源。

4. 健全ST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

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是企业的内部监管制度, 如果ST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不完善, 会造成企业的管理混乱,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则会造成ST企业更倾向于采取盈余管理措施, 而不改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完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可以: (1) 设立独立董事制度; (2) 加强和完善审计监督; (3) 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等措施。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国证监会出台了ST制度, ST企业和*ST企业为避免被暂停和终止上市, 进而采取盈余管理。盈余管理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的“摘帽”问题, 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的问题。本文从ST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原因出发, 探讨企业为避免被暂停上市或退市, 应当采取内部根本治理措施, 以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ST公司,盈余管理,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1]秦晓兵.浅谈企业盈余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

[2]张鸣, 张艳, 程涛.企业财务预警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的盈余管理 篇10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企业 盈余管理

0 引言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能够遏制部分盈余管理手段的使用效果,但准则不是万能的,这就需要企业、政府及监管者、中介机构及其他利益团体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从而有效的制止企业盈余管理行为。

1 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限制

1.1 存货存货计价方法对盈余管理的限制 新会计准则在会计政策中取消了发出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新的存货准则实施后,企业利用变更存货计价方法来调节当期利润的手段无法继续使用。使得企业的存货流转得以真实地反映,所有企业的当期存货费用,都以客观的历史成本反映,加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消除了人为调节因素,很好的限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

1.2 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限制 旧准则规定,企业所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并允许在以后年度调回。通过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可将企业全部利润在不同会计期间进行重新分配,为企业利润操纵提供了机会。新会计准则从两个方面遏制了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力度。首先,它对减值作了详细规定,计提减值准备,要求证据真实,这使得企业不能在计提时随意想提多少就提多少。

1.3 合并报表对盈余管理的限制 关于企业合并,旧准则规定主要是以股权比例作为衡量标准,这会使上市公司在业绩不佳的年份,通过收购业绩优良公司的股权或者是减持经营业绩不佳的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份额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上的控制,而不再是股权比例,凡是母公司所能控制的子公司都要纳入合并报表的范围,扩大了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包括小规模公司、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以及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杜绝了企业利用缩小持股比例,分离若干子公司的方法,将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从合并范围中剔除,从而粉饰企业集团整体业绩的做法。

1.4 关联交易对盈余管理的限制 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新会计准则对关联方的定义做出了明确的扩展,凡对企业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三种类型的公司都构成关联方,并且明确指出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方企业都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母子公司的关系,规定批露的关系层次要具体到包括母公司、最终控制方、对外公开提供财务报表的最低中间控股公司。

2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的方式

2.1 利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调节利润 新的《债务重组》准则规定:由于债权人让步,债务人获得的利益将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利润表,并且引入公允价值,以实物抵债的,将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在此规定下,在企业无力偿还债务或出现亏损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债务重组,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部分豁免,企业都将会获得利润,财务状况可能会因此而得到改善,可能会显著提升公司每股收益的水平,以维持公司业绩,维护公司稳定发展形象;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债务重组来人为实现利润,从而避免退市风险。

2.2 利用固定资产准则进行盈余管理 《固定资产》准则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企业只需要调整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就可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2.3 利用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调节利润 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研究开发费用的费用化进行了修订,将企业无形资产支出划分成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开发阶段的支出在满足一定条件时确认为无形资产。新准则允许开发支出予以资本化,这将增加开发企业的利润,但操作的关键是正确划分两个阶段。虽然新准则对公司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定义进行了明确区分,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无形资产研发业务复杂,很难准确划分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企业可以借此调节盈余。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判定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有限或无限来确定无形资产是否需要摊销,通过调节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或摊销方法,从而调整管理费用的金额,最终达到人为调节利润的目的。

2.4 利用借款费用准则进行盈余管理 按照新《借款费用》准则的规定,为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被占用的一般借款的利息金额应予资本化。根据这一规定,企业可在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和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上做文章,可以采用一定的手段使专项借款之外的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符合资本化的要求,或者将已完工的固定资产长期作为在建工程核算,这样既延长了利息支出计入资产价值的时间,又减少了折旧的计提,从而可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3 对规范盈余管理的一些建议

从以上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空间,限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但同时却又在其他一些方面给企业的盈余管理留下了余地,甚至扩大了操作空间。新会计准则下如何规范企业的盈余管理便愈显重要。

3.1 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企业会计准则要根据我国的市场环境特点,并参照国际惯例,进一步修订完善企业会计准则,谨慎地赋予企业会计选择权,并完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完善会计准则中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以缩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范围。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问题还会不断涌现,如一些重要的表外信息等,需要会计准则及时进行补充修订和不断完善。

3.2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特点之一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两权分离必然导致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通过各方面的相互牵制和监督,从源头和制度上防范会计风险,既能保障所有者的经济利益安全完整,又能使经营者的受托责任顺利履行,并最终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

3.3 重视在职会计人员的岗位培训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准则已经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是在会计实务界,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却远远落后于会计准则改革的步伐。通过对在职会计人员的职业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理论和业务能力,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

3.4 继续强化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机制 注册会计师行业应立足于维护公众利益,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自律体制,丰富和强化自律手段,建立行业失信联防机制,积极推进司法介入,严厉打击行业内的违规和弄虚作假行为,把好信息披露质量的最后一道关。

3.5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强有力的监管机制和激励机制 我国证券市场很多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有股在上市公司中占较大比重。在股权高度集中的条件下,大股东可以有效地控制公司,股东大会形同虚设,中小股东无力对公司施加影响,治理结构问题尤为突出。要健全公司的治理结构,首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对国有股减持,改变股权结构严重失衡的局面;其次要健全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制衡作用;再次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使管理者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挂钩,使股东目标成为管理者目标,消除激励管理者的利益障碍。

参考文献:

[1]沈烈,张西萍.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7.(2):52-58.

企业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篇11

一个健全的盈余质量评价体系, 有利于提高信息使用者对会计盈余信息的综合评判, 合理利用财务信息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盈余质量, 进行相关决策。一个完整的盈余质量评价体系包括评价主体、客体、目的、标准、方法、指标、报告等要素, 而其中评价指标是整个评价体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

一、现行企业盈余质量评价指标的不足

1、没有专门的企业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对企业盈余质量的评价被包含在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中, 从财务报表的盈余数据对盈余质量进行分析, 用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反映企业盈余。相关部门尚未制定一套公认的评价企业盈余质量的指标体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企业盈余与传统的企业业绩分别作为对企业两个不同方面的评价功能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 有限的几个包含在业绩评价中的指标的盈余评价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2、以“应计制”为基础, 忽视现金流量信息。

由于受传统收益确定模式等因素影响, 会计盈余并不能提供对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最有价值的信息。现行的会计盈余是基于权责发生制衡量企业最终经营成果的产物, 它是以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基础, 即有收入时就记录, 有费用发生时也记录, 不论在报告期内是否同步发生现金的流入或流出。市场经济条件下, 竞争异常激烈, 企业要想站稳脚跟, 不仅要想方设法把自身的产品销售出去, 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回笼货款, 以便以后的经营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现金流量信息更能体现公司的综合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 更能透视出公司的盈余质量。

3、主要针对企业的历史盈余, 对企业的未来盈余能力关注不够。

盈余具有持续的成长性是盈余质量良好企业的一个关键特征, 当期账面盈余数额较高并不能说明企业具有良好的盈余质量, 高质量的盈余水平不但当期盈余表现良好, 而且盈余在未来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现行的评价指标只反映己经实现的历史收益, 排斥或忽视其它未实现的价值。如果企业当前的盈余水平很高, 但缺乏持续性, 仍然是盈余质量不高的表现。

二、企业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影响盈余质量的因素很多, 评价指标的构建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本文希望基于合理实用的原则, 在现行的主要反映企业历史盈余相关指标基础上, 引入衡量盈余的变现能力和未来盈余预测的指标。

1、企业历史获利能力指标。

获利能力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 它是企业的重要经营目标, 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该类指标是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 反映企业的历史盈余。

(1) 资产报酬率

资产报酬率=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

(2) 股东权益报酬率

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总额

(3) 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收入净额

(4)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净额

(5) 成本费用净利率

成本费用净利率=净利润÷成本费用总额

2、盈余的变现能力指标。

市场经济条件下, 竞争异常激烈, 企业要想站稳脚跟, 不仅要想方设法把自身的产品销售出去, 更重要的是要及时收回销货款, 以便以后的经营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基于现金流量分析企业盈余质量能弥补权责发生制下确定盈余的不足, 既具较强的稳健性, 又比净利润等指标更能体现企业的综合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 了解公司的净利润由多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作为保障, 更能透视出企业的盈余质量。

经营活动是公司的主要业务活动, 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是公司现金流量的主体。从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来看, 经营活动是确定企业净利润的主要事项, 它可以说明企业在不动用企业外部筹得资金的情况下, 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里是否足以偿还负债、支付股利和对外投资。因此, 引入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分析, 对于评价企业盈余质量是十分有必要的。

(1) 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市场经济条件下, 商业信用被广泛应用,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评价其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企业在一年内应收账款的周转次数, 可用来分析企业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及其管理效率。一定期间内, 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 周转次数越多, 表明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越快。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效率越高, 资产流动性越强, 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同时, 较高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可有效地减少收款费用和坏账损失, 从而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收益能力。反之, 较低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则表明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效率较低, 企业需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催收工作。

(2) 营业利润现金比率

营业利润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营业利润

该指标反映经营活动所创造盈余的现金保障水平。企业在业务稳定发展阶段, 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应当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所对应的利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在一般情况下, 比率越大, 企业盈余质量就越高。如果比率小于1, 说明本期营业利润存在尚未实现现金的收入, 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企业盈利, 也可能发生现金短缺而使企业面临财务危机。

(3) 股东权益现金比率

股东权益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股东权益平均总额

该指标反映企业股东获取现金性投资报酬的能力。比率越大, 说明股东获取投资报酬的现金性保障越大, 如现金股利的分配。相反比率越小, 说明股东获取投资报酬的现金性保障越差。

3、未来盈余预测指标

对未来盈余的关注是相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这涉及到企业盈余的持续性和发展。未来盈余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盈余结构与盈余发展趋势。因为主营业务是企业的基本业务, 它的变动性相对其他业务较小, 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总是力求保持主营业务的稳定性, 其结果也会使盈余水平相对稳定。主营业务带来的盈余最具持久性, 它是企业最稳定、长期的盈余来源。所以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在企业盈余中所占比重, 可以反映出企业盈余结构稳定性的强弱, 进而对企业盈余的成长性产生影响。

(1) 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率

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率=营业利润÷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中营业利润属于持续性盈余, 营业外收支则属于一次性盈余, 不具有持续性。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越大, 企业盈余持久保持的可能性越大, 盈余质量越高。

(2) 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率

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率=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

该指标实质是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 是衡量盈余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主要活动所创造的利润, 它是企业净盈余的源泉。因此企业要能持续发展, 只有扎根主业, 锻造核心盈利能力, 不断提高主营业务利润的比重, 才能增加企业的价值。

(3) 销售增长率

销售增长率=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 /上期主营业务收入

销售增长率是体现企业成长性的一个最重要的指示器, 销售增长率的高低可大体反映企业所处的成长阶段。一般而言, 处于初创和成长期的企业销售增长率较高, 处于成熟期的企业销售增长率较低, 而处于衰退期的企业销售增长率为负值。显然, 销售增长率越高, 表明企业未来盈利增长的空间越大, 盈余质量越好。

(4) 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

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 (本期主营业务利润-上期主营业务利润) /上期主营业务利润

该指标体现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的历史增长态势。从中短期来看, 企业的未来很可能是过去的延续, 除非外部环境出现有利于该企业的重大变化, 或该企业拟进行根本性的业务、资产、制度、管理重组, 如果缺乏这方面的佐证信息, 我们只能合理推断在未来一段时期内, 其主营业务利润仍将延续历史的增长态势。

盈余质量的评价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综合分析以上评价指标的基础上, 还应该结合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行业发展等情况进行一系列的定性分析, 才能得出适当的判断。

摘要:基于盈余质量的内涵, 应从企业历史盈余能力、盈余的变现能力及未来盈余能力等三方面评价其盈余质量。与此相应, 企业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也应根据这三个方面来构建。

关键词: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变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化成, 佟登.控股股东与盈余质量--基于盈余反应系数的考察, 《会计研究》, 2007.2

[2]、李娟, 吴国栋.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电子财会》, 2007.2

上一篇:文化语境意义下一篇:全面小康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