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盈余管理问题

2024-10-19

中小企业盈余管理问题(精选11篇)

中小企业盈余管理问题 篇1

一、会计盈余管理与会计作假的区别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及其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 一直受到学术界、实务界以及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作为我国经济主力军的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而又难于融资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专门针对中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对于会计盈余管理的好坏始终褒贬不一, 有学者认为盈余管理是“消极”的, 是一种欺诈行为, 或误导利益相关者对于公司业绩的评判, 或影响依赖于财务报告中会计数字而进行的合约的结果, 也有学者认为盈余管理是“积极”的, 与会计盈余欺诈是不一样的, 其有着存在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甚至是有益性。

笔者比较赞同盈余管理是“积极”的这一观点, 持类似观点的学者包括:Davidson等 (1987) 认为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准则范围内, 为了达到所希望的报告盈利水平, 所采取的谨慎步骤”;陆建桥 (1999) 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 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和 (或) 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做出的会计选择”;秦荣生 (2001) 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 选择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是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宁亚平 (2004) 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盈余操纵, 或通过重组经营活动或交易达到盈余操纵的目的, 但这些经营活动和交易的重组增加或至少不损害公司价值”。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允许的范围内, 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变更、重组经营活动或交易等, 以期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和 (或) 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尽管会计盈余管理会导致会计信息与未进行任何盈余管理时不同 (并非就是失真) , 但会计盈余管理与会计盈余作假有着本质的区别。会计盈余管理是在相关法律规定范围内, 而会计盈余作假则是超出了相关法规和准则允许的范围而进行的会计欺诈行为, 如违规进行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变更, 无中生有地虚构经营活动或交易 (隐瞒和删除交易或事项, 伪造、变造交易或事项及相关凭证记录) 。

二、会计盈余管理的有益性

一方面, 从个别公司来看, 公司在经营过程中, 难免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 如某物件市场供需不平衡价格大幅度升降、某些优惠政策的颁布、某准则条例的修改等, 而需要更换从前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 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 实现企业价值更大化, 减少违反债务条款、失足配股门槛等带来的风险, 即经营者能够利用会计自由选择权进行会计政策合理选择、会计估计的合理判断以及信息的恰当披露, 可以保护公司免受现实状况带来的不必要损失。另一方面, 从整个市场来看, 盈余管理并不会扭曲公司当期税前的账面价值 (宁亚平, 2005) , 并不会误导报表使用者, 反而可以使账面盈余更准确地表示公司的实际价值 (Black, 1993) 。

已有很多国内外学者通过各种研究, 将公司是利用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还是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动机是什么、盈余管理的幅度等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剖析, 对如何识别公司进行盈余管理进行了方法建议。所以我们认为, 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反而更容易引起报表使用者的警惕性, 报表使用者能够坦然、理性地面对公司盈余管理, 而且更青睐于盈余比较平滑的公司 (Barth等, 1999;Magrath等, 2002) , 也正如斯科特所认为的, 盈余管理可以作为一种向市场传递内部信息, 使股价更好地反映公司前景的机制。

三、中小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管理现状分析

1. 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相关研究表明, 中小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会计盈余管理行为, 尤其是在IPO过程中。图1为中小上市公司2004~2012年年度报表ROA分布图, 图2、图3、图4分别为中小上市公司2004~2013年1季度、半年度、3季度报表ROA分布图。其中:ROA为报告期净利润与期末资产总额之比;图中的条柱为报表中ROA的分布;横轴为ROA;纵轴为公司比例。

从四个图中, 我们可以发现, 在0处ROA的分布均具有明显的跳跃现象, 即样本比例在0的右边突然增多, 与在0的左边样本则突然减少形成鲜明对比。在我们看来, 此现象的产生就是盈余管理的结果。

2. 盈余管理公司呈现增长趋势。

从中小上市公司2004~2012年各年年度报表ROA分布图 (图5) , 我们可以看出, 从2004至2012年, 在0处ROA分布的跳跃现象越来越明显, 尤其是2010~2012年, 0右边附近的样本数急剧增多。一方面当然是因为近几年中小板上市公司数量的大幅度增加, 另一方面, 是由于盈余管理公司数量的急剧增加。从中小上市公司2004~2013年各年1季度、半年度、3季度报表ROA分布图 (图6~图8) , 同样可以得出此结论。

3. 盈余管理呈现季度差异。

图9为中小上市公司2004~2013年各季度报表ROA分布图, 从左往右的四个图依次为:1季度ROA分布图、半年度ROA分布图、3季度ROA分布图和年度ROA分布图。从图9可以看出, 在0处ROA分布的跳跃现象在各季度报表中表现得不一致, 1季度ROA分布图的跳跃现象最为明显, 半年度和3季度的次之, 年度报表ROA分布图的跳跃现象则较为缓和。即1季度报表反映的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最多, 而年度报表反映的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最少, 可能是由于年度报表需要审计的缘故。

四、思考与建议

1. 投资者是具有信息判断能力的。

从上文分析中, 我们可以知道, 中小上市公司1季度报表反映的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最多, 年度报表反映的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最少。而许晓芳和方略 (2012) 研究发现, 中小上市公司1季度报表的信息含量最少, 股价波动与其报告盈余偏离最大, 年度报表的信息含量最多, 股价波动与其报告盈余拟合度较好。

这说明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使用了年报中披露的盈余信息, 而很少使用1季度报表披露的信息, 他们能够意识到, 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年度报表由于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 相对更具有真实性和规范性, 而1季度报告存在更大的盈余管理程度。因此, 投资者具有一定的信息判断能力, 中小上市公司管理者在进行盈余管理时, 应当明确此点。

2. 会计盈余管理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一方面, 公司进行盈余管理, 不管是变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方法, 还是重组事项和交易等, 都需要在财务报告中披露, 思考如何进行盈余管理、如何进行披露将增加公司管理者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而且还会引起诸如证监会、媒体、相关利益群体等的关注, 从而可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契约成本 (如融资成本) 。

另一方面, 如果公司投资者较为保守, 比较排斥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那么, 或通过自己直观地发现公司存在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方法变更, 或通过一些专业分析师或学者研究发现公司存在其他隐蔽性的盈余管理行为, 则公司盈余管理幅度一旦超出了他们预期或接受范围, 他们就会立即放弃该公司, 甚至加入投资黑名单。

3. 尽可能保持公司盈余平滑性。

在进行盈余管理时, 需要注意保持盈余的平滑性, 不能一味地为了满足一时需要而大幅度向上向下进行盈余管理, 盈余波动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企业倒闭的可能性的大小 (Trueman等, 1988) 。Barth等 (1999) 以及Magrath等 (2002) 研究也表明, 盈余比较平滑的公司股票, 其价格较盈余波动大的公司股票价格更高。所以, 公司管理者应当尽可能地保持公司盈余的平滑性, 当然,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公司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以及公司的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Jones J..Earnings management during import relief investigation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1;2

[2].Dechow P.M., Sloan R.G., Sweeney A.P..Dete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Accounting Review, 1995

[3].Healy, P.M., Wahlen, J.M..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Accounting horizons, 1999;4

中小企业盈余管理问题 篇2

【摘 要】管理会计研究的核心是探究在企业管理中,盈余管理的使用在何种程度上是被允许的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成为会计舞弊。本文主要阐述盈余管理和会计舞弊的概念和界定、分析两者区别以及浅析盈余管理演变成会计舞弊对企业以及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盈余管理;会计舞弊;影响一、盈余管理与会计舞弊研究

现状

财务报告最重要的作用是及时有效地将财务信息传递给外界信息使用者。年度财务报告中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就是盈余数字,外部信息使用者做出有效的决定很大程度上依赖这个盈余数字。企业管理者有能力和动机来管理报告出来的盈余数字,以此来实现企业或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所以,管理会计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盈余管理被允许使用的程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成为欺诈。虽然已经有一些专家尝试创建框架来明确区分盈余管理和会计舞弊。但到目前为止,始终没有普遍的共识。这主要是因为盈余管理和会计舞弊在定义方面存在重叠。

二、盈余管理的概述

专家对盈余管理的定义不尽相同。Healy and Wahlen(1990)阐述,盈余管理是管理者通过对财务报告和交易结构的判断来修改财务报告的结果,以此误导的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经营情况的基本了解,或者以其他方式来影响契约结果。这个定义强调了盈余管理的机会主义,即误导信息使用者。然而这种观点很片面,如果管理者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是合理的,那么通过盈余管理反映出的会计信息则是可靠、有效的。D.Fields,Z.Lys,and Vincent指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超越了法律法规限制行使自由裁量权对会计数字进行修改,这样的自由裁量权可以帮助企业价值最大化。然而这种观点没有考虑到管理者的意图是无法观测到的。

上文阐述的两个盈余管理的定义有两个突出的共同点。第一,他们都强调盈余管理是指管理者采取的有目的的、深思熟虑的行为,目的是改变财务报告的盈利情况。因此,盈余管理不同于无意识犯的错误,如会计人员错误地输入不正确的数字。第二,盈余管理可以通过会计制度或公司的业务交易来实现。

前者实际上是基于会计的盈余管理。企业管理者在会计监管允许的范围内使用会计估计,如估计固定的资产预期寿命、净残值和资产减值损失;合理选择会计方法,如存货计价方法,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后者被称为真正的盈余管理,因为这种方法管理了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收入以及费用,通过操纵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的收益,以此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三、会计舞弊的概述

会计舞弊是指当事人有意地扭曲财务报表的内容来获取非法的利益。我国对会计舞弊的定义:为了获取非法利益,企业管理层、员工或者企业外部人员利用不正当手段篡改财务报表信息的行为。会计舞弊的目的可以是为了个人不正当利益,比如故意挪用企业资产,也可以是为了企业的利益,比如逃税漏税。尽管不同国家对会计舞弊的定义不尽相同,但会计舞弊都被认定是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行为。Wells()指出,会计舞弊案件中常见的四个特征是:虚假的陈述、欺骗的意图、受害人对虚假陈述的信赖以及后续的损失。

四、盈余管理与会计舞弊的鉴别

为了修改企业的财务报告结果,企业既可以在会计准则允许范围内进行决策判断,也可以运用欺诈的手段来实现。在会计允许范围内的决策判断通常被称之为盈余管理,这种观点基于会计准则以及法律法规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可接受性,并与会计舞弊进行明确的区分。然而在判断盈余管理是否向会计舞弊转移是很不容易的。原因有:

(1)盈余管理和会计舞弊在某些情况下有着相同的要素。比如他们有着相同的`目的,都是管理层为了公司或者个人私利而误导或者欺骗财务信息的使用者,都存在造成资产损失或者损害股东权益的可能性。(2)盈余管理通常情况下伴随着会计舞弊的发生。Healy(1985)表示,当企业通过增加应计收入来虚增利润时,未来必定要转回多计的收入。因此,当企业在以前年度发生虚增应计收入的情况时,企业一定会通过转回之前多计的利润或者通过会计舞弊来冲减多计的收入。Lee,Ingram,and Howard指出,企业以前年度存在通过盈余管理导致盈余增加的情况时,会导致企业不能够再有效使用盈余管理。因此,虚增应计收入以及以后年度的利润转回会导致盈余管理灵活性的降低,企业管理者不得不通过会计舞弊手段来实现本应由盈余管理而实现的目标。(3)很多的会计准则、政策中没有明确规定准则运用的限制条件,即在哪些情况的运用是违反了会计准则规定的,比如对固定资产净残值的估计。如果对净残值的估计很极端,那么会计估计的使用是违反规定的;如果估计的数值是合理的,会计估计的运用则被认为是有效的、合法的。但是会计准则并没有明确哪些是极端,哪些是合理。

五、盈余管理演变为会计舞弊的影响

正因为盈余管理和会计舞弊的定义、特点以及动机都有相似之处,很多企业管理者借以盈余管理的手段来实施会计舞弊。盈余管理演变为会计舞弊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盈余管理是企业在会计准则、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决策判断,对财务报表的不利影响很有限。如果盈余管理转变了会计舞弊,那么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将受到不可估量的影响。这将使得企业投资者以及债权人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甚至导致严重的损失。(2)阻碍企业的发展。相比于盈余管理,企业通过会计舞弊更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但实际上这种所谓的利益是无法长久的。从长期来看,会计舞弊损害企业的形象,导致信任危机,最终企业的经济效益、资本以及信贷都将受到沉重的影响。(3)无法实施有效的资源配置。盈余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这表现为:企业的激励机制使得管理者为实现股东的目标而谋求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管理者也为了获取私人利益而谋求在职期间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管理者会运用盈余管理手段来达到目的。但是,如果企业管理者过度的追求利益的实现,使得盈余管理演变为会计舞弊,这将影响到财务报表信息的有效性和相关性,导致会计信息失效,降低效率,最终影响资源配置的优化。

六、结论

盈余管理和会计舞弊有很多共同的特点和动机,比如都是为个人或者企业获取私利达到利益最大化。因此在判断企业对财务报表的修改属于盈余管理还是会计舞弊是很难的。虽然先前的研究并没有提供一个达成共识的框架来区分盈余管理和会计舞弊。区分会计舞弊和盈余管理主要依靠判断管理者的意图以及是否在会计准则的允许范围之内。但是管理者的意图是很难观测的,除非主动承认他们故意欺骗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事实上,对照会计法律法规更容易区分盈余管理和会计舞弊。企业管理者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运用需要自己的判断和估计,比如递延税款、坏账以及存货计价方法。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会计准则并没有明确规定限制条件,这可能会导致会计舞弊的发生。一旦盈余管理演变成为了会计舞弊,将会对企业的发展、社会资源的配置以及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参考文献:

[1]Healy,P.M.,&Wahlen,J.M.(1999):A Review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 AccountingHorizons:13(4):365.

[2]Lee,T.A.,Ingram,R.W.,&Howard,T.P.(1999):TheDifference between Earnings and Operating CashFlow as an Indicator of Financial Reporting Fraud.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6(4):749-786.

[3]Healy,P.M.(1985):The Effect of Bonus Schemeson Accounting Decisions, Journal of Accountingand Economics,7:85-107.

企业盈余管理研究 篇3

章驰航(1985— ),男,福建省龙岩市人,会计学本科,毕业于重庆工学院2004级会计学专业,现为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审计处员工。

摘 要:盈余管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它关系到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本文先概述了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现状,然后从企业性质入手分析了國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差异,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盈余管理; 影响;企业性质; 动机

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界开始了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国外对盈余管理分别进行了充分的规范和实证研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涌现出大批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

会计盈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权责发生制下确认但还没有真实现金流的应计盈余;另一方面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已经实现现金流入的真实盈余。在会计研究中,盈余管理行为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利润操纵,它主要是指企业管理层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针对不同的会计盈余,企业管理层所采取的盈余管理方式也不同。对于应计盈余的调节,管理层往往会通过提前确认收入、推迟费用的确认时点来进行盈余管理;对于真实盈余管理的调节,则采取关联交易、资产重组、获取补贴等真实交易。

二、盈余管理的影响

盈余管理本身是一个中性词,没有好坏之分,对于企业和利益相关者来说,它是一把双刃剑,能产生两面作用。

就其积极作用来说,采取适当的盈余管理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债务成本,保护企业和经营者自身的利益。从有效资本市场角度来说,企业可以通过盈余管理这种内部信息传递手段,充分披露公司财务信息,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增加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就其消极作用来说,在当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激发了企业间的竞争,盈余管理行为干扰了市场的资本配置。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整等因素,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而采取盈余管理行为,操纵企业盈余。违背了财务管理的中立性原则,使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有所偏重、有所依靠,不能真实地反映公司财务健康状况,严重影响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从长远来看,滥用的盈余管理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导致投资者不能正确判断企业的收益质量,企业市场价值会因此而下降。

三、盈余管理的动机

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薪酬激励动机、筹资动机、政治成本动机和节税动机。然而,在我国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享受着不同的国民待遇,其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也有着不同的偏向。

(一)薪酬激励动机

薪酬激励假说告诉我们,企业管理层为了达到激励标准,通常会选择调高企业收益的会计政策和处理方法。但是,报告会计利润并不会管理层的唯一选择,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当管理层意识到当期经营成果已经超过或远不能达到奖酬标准时,他们就会通过提前确认成本费用推迟确认收益来平滑利润,以保障下期获得奖励。已有研究表明,总体而言,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与薪酬激励显著正相关,但是就不同性质的企业而言,非国有企业的相关性更强。

(二)融资动机

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企业必然需要进行外部融资。企业的债权人主要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股东则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各利益相关者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存在着利益冲突,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管理者完全可能将债权人和股东的权益转移以增加自身的收益。为确保自身利益不受到损害,债权人会订立相应的债务契约约束管理者行为,股东或潜在投资者则可能因为企业不乐观的盈余状况而减少投资。管理层为了避免处于融资难的尴尬境地,选择一些有利的会计政策。就不同性质的企业而言,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子”享受着天然的优良资源,在政府投资或控制下,融资相对简单,而非国有企业却会受到各种限制。因此,非国有企业更可能因融资需要而进行盈余管理行为。

(三)政治成本动机

政治活动是一种为转移财富而展开的竞争活动,它使得企业的部分财富被转移给经营者、股东以外的第三方,因该活动而带来的负担和损失就是政治成本,它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

作为契约团体中的一员,政府本身就是一个利益集团,无偿、强制地分享着社会活动成果。政治家和官员的自利性决定他们会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开展政治活动,他们可能会通过制定一些管制性的规章制度,来获取某些社会资源的控制权,而已有的会计数据则经常成为支撑政府施行政策或颁布新政策的证据。而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来说,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投资者和坚强后盾而非第三人,其利益分享具有有偿性和市场调节性,国有企业承担的政治成本可能相对较小,基于政治成本动机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较少。

(四)节税动机

企业所得税是调节国家与企业间利益分配,企业会在权衡税收规避成本和税收规避收益后决定是否进行避税行为。税收规避会给企业带来节税收益也给使管理者因节税而获得相应的奖励。

在现代管理制度中,理性的管理者会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开展各种管理行为。当然,在不同股权性质和结构下的控股股东以及管理者的行为动机并不相同。国有企业中,产权主体不明确、信息不对称、政府企业不分、“内部人控制”和其他问题显得更为严重,管理者不仅希望获得好的经济收益还会尽力维护自身的名誉,获得好的仕途升迁,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他们会受到更多非常因素的影响,往往追求的是账面利润最大化。非国有企业产权明确,利益关系清晰,公司治理机制相对健全,因而其在决策时可能更多的是倾向于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选择能节约税收成本带来的实实在在现金流的策略。因而,非国有企业更可能因节税动机而进行盈余管理行为。

四、政策建议

(一)完善会计准则体系

根据盈余管理的定义,我们可知,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是选择有利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因此,会计准则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我们应该加强对非经常性项目会计准则的建设,限制上市公司通过非经常性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综合考虑公司虚报利润、隐瞒利润和偷税漏税等行为,改变会计准则制定的立足点。加强准则制定机构与证监会等信息使用机构的合作,提高会计准则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审计工作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提高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往往从时空上下功夫,注重选择合适的盈余管理区位和时点,更有公司改变了以往“单领域”方式,采取多种组合,使得盈余管理更趋多样化和复杂化。为此,我们应该完善审计准则,并要求审计人员应在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三)建立完善公平的资本市场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尚不完善,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为了获得足够的资本,企业不得不进行盈余管理以迎合银行和证券市场的规定。为此,我们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建立多层次、多产品的资本市场,完善资本市场的相关规定,加强证券市场的监管和兼并市场的管理,以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作者单位: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审计处)

参考文献:

[1] 王昌锐,倪娟.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J].安徽大学学报,2012(1):141-150.

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篇4

1.1 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回顾

1996年Dechow引入很多变量对违规公司进行研究, 认为盈余操纵的一个重要动机是为了以低成本吸引外部融资, 他们还检验了在承认盈余操纵的消息公布后股票价格的变动, 发现平均下降9%。1998年J·Demski的研究表明代理人可以通过盈余管理来传达其拥有的高超管理技能, 而实际上这些代理人可能并不具有会计报告盈利中所代表的管理技能。1998年Arya·A, Glover·J, S·Sunder等人的研究发现盈余管理限制了委托人解雇代理人的倾向, 还可以减少委托人对于代理人正常工作的干预。

1.2 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回顾

2000年, 林舒和魏明海在《中国A股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的盈利管理研究》中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A股发行公司的报告收益在IPO前年和前一年处于最高水平, 在IPO当年显著下降。2001年, 刘峰在文章《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中对会计信息失真, 特别是违法造假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了分析, 认为现有的制度安排本身排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2002年, 陆宇建在《上市公司基于配股权的盈余管理行为实证分析》中认为, 我国上市公司为了获得配股权而通过盈余管理将ROE维持在略高于6%的区间与略高于10%的区间。

2 盈余管理含义及其特征

2.1 盈余管理含义

戴维森 (S·Division) 在其所著的《会计:商业语言》中也对盈余管理进行了定义:在公认会计原则限制的范围内, 为了把报告盈利调整到满意水平而采取有计划行动步骤的过程。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普 (Katherine Schipper) 在其发表的“Commentary on Earnings”一文中对盈余管理做出如下定义:盈余管理是指为了获取某些个人利益 (而非仅仅为了中立地处理经营活动) 而对对外财务报告过程进行有目的的干预。这是一种“披露管理” (Disclosure Management) 的概念, 认为盈余管理不仅包括对损益表中盈余数字的控制, 还包括对资产负债表以及财务报告中其他辅助信息的控制。

国内许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给出了盈余管理的定义。孙铮、王跃堂认为, 盈余管理是企业利用会计管制的弹性操纵会计数据的合法行为。秦荣生认为, 盈余管理是借助于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变更来实现的, 其目的是得到一种令企业管理当局满意的财务会计结果, 而会计盈余是决定财务成果是否满意的重要参数。

2.2 盈余管理特征

盈余管理不同于利润操纵, 后者属于欺诈行为, 是贬义的概念, 而前者是在会计准则或制度允许范围内进行的, 是合规合法的行为, 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本文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定位开展对盈余管理的分析的。

(1) 盈余管理是一种长期行为, 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 (最长也就是企业的整个生命期) 来看, 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余, 而只会改变企业实际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也就是说, 盈余管理影响的是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报表中披露的盈余, 而不是企业实际的盈余。

(2) 盈余管理必然会同时涉及经济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问题。盈余管理关注的方向是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在不同的国家由于证券市场的发达和完善程度差异较大, 盈余管理的“经济收益观”与“信息观”的地位和重要性也有所不同。

(3) 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一股独大”的现象还很普遍, 因此, 在我国盈余管理具有双重主体, 即直接责任人企业管理当局、间接责任人公司控股股东。

(4) 盈余管理的方法包括会计方法和非会计方法。会计方法主要有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应用、会计估计的变更、会计方法应用时点的选择、交易或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等, 非会计方法主要包括公司的投融资决策、资本的国际化经营和股利分配等方面。

(5) 盈余管理的目的是寻求企业自身效用或市场价值的最大化。会计盈余作为衡量企业财务成果是否令人满意的重要参数, 是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盈余管理的对象。企业借助盈余管理的各种政策, 来实现自身效用或市场价值的最大化, 进而获得未来生存、获利和发展的潜力。

3 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3.1 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1) 进行国有股减持。

国有股减持的途径有:一是国有股流通, 即直接让一部分国有股上市流通;二是国有股转让, 包括拍卖转让、协议转让等;三是注销部分国有股。国有股减持对改变我国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无疑是个良好的开端。

(2) 完善报酬契约。

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收入普遍偏低且与业绩不挂钩, 使得经理人与股东利益相背离, 降低了经理人的积极性, 盈余管理也表现出短期性特点。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年薪制和股票期权等手段来激励经理人努力工作, 激励机制的核心是使经理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挂钩, 使经理也成为企业剩余索取权的享有者, 消除激励经理的利益障碍。股票期权可以将管理当局的报酬和未来的股价挂钩, 不但可以使股东与经理人员的目标最大程度地一致, 而且还可以留住人才, 体现人力资本的产权价值。

(3) 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是指以法人形式进行证券投资的机构, 如养老基金、保险基金、信托投资公司等。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壮大, 可以缓解股权过于集中和流通股过于分散的现象。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 并保持它的独立性, 不仅有利于上市公司的稳健运作和股权结构的改变, 而且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3.2 完善审计监督制度

(1) 改革注册会计师的聘任制度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石和灵魂。

要使注册会计师真正做到经济、工作和精神独立, 关键一点就是要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 应由上市公司设立的审计委员会负责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更换, 以减少甚至杜绝公司管理当局对注册会计师施加压力, 增加事务所的独立性。

(2) 建立完善的审计执业规范体系。

独立审计准则体系作为规范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为的权威性标准和衡量注册会计师业务质量的尺度, 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注册会计师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 已经有的独立审计准则不能完全满足执业需要, 这就要求对已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

(3) 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

首先, 应加强政府监管, 加大注册会计师审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有关部门应对注册会计师执业情况进行抽检, 并公布抽检结果, 不仅要加大经济处罚力度, 建立相关的民事赔偿制度, 对违规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罚应由目前的行政处罚为主过渡到行政处罚与经济处罚并重;其次, 加强行业协会的自律和监管, 完善质量监督体系, 提高行业自律监管的权威性;最后, 加强社会监督, 动员社会各界力量, 对执业质量进行监督, 完善行业举报制度。

3.3 加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建设

(1) 加快制订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 尽量避免会计处理中的“无法可依”现象。对一些诸如并购、衍生金融工具等会计处理问题, 应尽快制定会计准则进行规范, 填补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空白, 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对于在执行制度和准则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 要及时通过修订有关制度和准则加以解决。

(2) 修订完善企业会计准则, 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 有关政策选择方面的规范应更加明确具体, 对主观性判断的会计原则和政策的运用应规定相应的约束条件, 如明确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和冲回时间、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原则, 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的模糊性语言。

(3) 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建设, 尽快制定会计信息披露规则, 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披露方式、披露时间、格式范例等给予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 其中尤其应注意制定关于关联方交易、大额减值准备、会计选择对公司利润影响程度的相关信息披露制度。

(4) 增强会计准则制定的科学性。准则制定机构的人员组成应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群体, 可以引入会计实务界和银行界人士, 对于准则中的某些定义和解释尽量做出详细的解释, 避免造成多种理解。

3.4 改进证券市场监管的相关制度安排

国内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 表明盈余管理是我国上市公司对证券监管部门监管的反措施, 其发生在上市公司IPO、配股、亏损时, 与证券监管制度不完善息息相关。改进并完善证券市场监管的相关制度安排, 可以减少盈余管理的外在诱因。

(1) 改进股票发行与退市制度。

股票发行、退市制度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诱因, 证券市场曾改革过几次规则, 但是, 目前的股票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仍存在问题。

(2)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规范会计行为的重要制度安排。在我国, 建立一个充分、透明、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是非常迫切的。在披露信息的内容上, 我国的信息披露是定期披露 (如年报、半年报、季报) 与流动披露相结合。定期披露一向是信息披露的重点, 对于该类信息, 应该力求披露信息的有效性, 既要保证披露信息迅速、及时、对于该类信息, 简明易懂, 又要尽量扩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范围。

在信息披露方式上, 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发展, 传统的财务信息报告的形式发生了改变, 这给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证券市场的效率都带来了影响,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滞后性, 缺乏灵活性, 为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留下了充裕的时间。

(3) 根据需要及时调整监管政策。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 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不能指望通过某一方面的改进来达到治理的目的, 而需要社会各相关部门联合起来进行系统的研究治理.以保证我国证券市场和国民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又庄.关于资本市场与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J].露问题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2]朱红军.试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及类型[J].上海会计, 2006 (12) :13-15.

中小企业盈余管理问题 篇5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大股东;税务成本

公司盈余管理中主要存在着会计操纵和经营操纵两种手段,会计操纵是指违反会计准则中有关收入和费用确认要求的行为,其表现形式主要有:通过延期记录当年咨询费,将当年的办公用品费记录到下一年,为了满足配股目标,冲回已计提存货减值准备的存货,跨年度进行盈余管理,调低费用而调高当年利润;或者提前支付展览费、咨询费等,跨年度进行盈余管理。调高费用,从而达到调低当年利润的目标。经营操纵是指没有违反会计准则,只是管理层通过安排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将收入或费用从一个会计期间提前或递延到另一个会计期间。诸如提前费用开支业务(如装修大楼)。跨年度进行盈余管理,以调低当年利润:递延费用开支业务(如广告费),跨年度进行盈余管理,以调高当年利润。再如放松年末的付款条件,要求员工12月份多加班,不当的处置多余资产,跨年度进行盈余管理,从而提高当年的收入和利润。或者递延费用开支业务(如广告费)在同一会计年度内不同月份间进行盈余管理,从而调高当月利润等。由于不同盈余管理行为的所得税成本的差异,上市公司也在选择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尤其是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严重影响着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这就要求政府监管部门对多样化的盈余管理行为不断加强制度化建设,采取有效手段加以引导和规范。

一、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与政府监管政策的博弈

决定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的主要因素并非来自于市场的约束,而是政府监管等制度因素。随着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的不断增加,在如何建立我国证券市场退市机制的问题上,证券监管部门受到了两个因素的困扰,其一,我国目前股票投资者中,投资理念不够成熟的中小散户居多,若依法退市的亏损公司过多,就会导致这些投资者手中的股票分文不值,也会极大的挫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其二,过多亏损上市公司的退市,必将对其企业职工及其所在地的经济乃至社会稳定性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的证券监管部门对应该摘牌的上市公司采取了灵活处理的方式,实行了所谓的ST和PT制度,只要T族公司亏损现象消失,满足净利润为正即可“摘掉帽子”,基于保壳的紧迫性,部分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在经常性损益项目上靠公司自身的经营能力难以实现扭亏时,就在非经常性项目上做文章。诸如通过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关联交易、非货币性交易、出售资产获取权、投资收益、进行完全的资产置换等手段提高非经常性损益,而达到摘帽或顺利恢复上市的目的,这些公司的报表利润固然增加了,但公司的主营业务和持续发展能力并未提升。鉴此,沪深股市颁布了修订的《股票交易规则》,对于因亏损而被实施特殊处理的上市公司撤销特殊处理的要求进行了修订,再增加了同时还要满足“主营业务正常运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正值”的两个必要条件,借以遏制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操纵非经常性项目获得巨额一次性利润的做法,试图引导其关注主业,真正提高公司的业绩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据国内有关研究表明,监管政策的不断改变,并未有效降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上市公司通过改变盈余管理方式如主要通过对经常性项目的盈余管理来粉饰利润等实现了利润操纵之目的。

二、盈余管理的税务成本

自我国资本市场诞生以来,盈余管理问题就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很少涉及盈余管理的税务成本问题。所谓税务成本,是指所得税成本即:上市公司由于盈余管理增加利润而增加支付的所得税。在我国,无论公司的经营范围及所有权性质如何,都需要进行纳税申报,按规定交纳所得税,这就体现了所得税信息获取的普遍性;在财务报告中单独披露所得税信息,也就表明便于研究者获取和分析。

在我国,当上市公司面临上市、配股增发和退市的压力时,往往具有强烈的动机操纵盈余。这就产生了盈余管理过程中的税务成本。一般来说,公司调高盈余,会在当期多支付所得税。调低盈余,则节约了当期的所得税。据国外针对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公司管理层的期末清货或购货行为的研究表明,在采用存货计价后进先出法的公司中,公司管理层往往通过在期末清理存货来增加报告收益,并支付增加的所得税成本;也可以通过在期末增加购货来降低报告收益和应税收益,这也是我国新会计准则禁止发出存货计价时采用后进先出法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专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税务成本的实证研究发现,具有亏损、扭亏、配股动机的上市公司的所得税税赋显著低于其他公司:一般来说,投资收益的增加会增加上市公司的所得税税赋,但剔除公司收到的现金形式的股息、红利等投资收益和相应的减值后,无显著影响;当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尤其是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进行盈余管理时,无须承担所得税成本;资产重组与上市公司的所得税税赋负相关,这可能与我国近年来鼓励支持上市公司进行优化重组的宏观政策导向有关。由此可见,不同盈余管理行为的所得税成本是不同的。这也表明上市公司会基于盈余管理成本的差异而选择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

三、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

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决定了上市公司的主要代理问题是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大股东往往会利用自己的控制权通过各种形式来侵害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如通过关联方交易以较低的价格将资产或产品销售给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持有较多现金流权的其它附属公司;向经理人员支付较高的薪酬,为控股股东及其其他子公司提供担保等等,将控股股东的这种行为称之为“利益输送”行为。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程来看,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资金的占用,已成为大股东实现利益输送的主要手段之一。

当中小股东意识到自己投入的资金被大股东占用,并进而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时,会导致该股票的价格下跌,大股东就又以隐瞒上市公司真实的经营业绩来帮助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据周中胜的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实证研究表明:大股东资金侵占越严重的上市公司、操控性应计数的绝对值越大;同时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越低。这就从会计盈余质量的角度验证了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经济后果,大股东利益输送,不仅影响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其会降低会计盈余的质量,从而加剧了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也违背了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和促进全社会经济发展的初衷。

四、结束语

综合以上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种种现象可知:必须重视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和盈余品质,监管者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应该从提高应计质量入手,要求企业及时披露全部(尤其是不利)信息。要保持企业核心盈余的持续能力,就要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生产、销售收入和盈利的可持续发展,上市公司在注重短期盈余增长的同时,更要注重改变盈利模式,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效率提高型、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以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同时国家应该合理建立监督机制,以完善市场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使企业的各种资源充分而且可持续的利用下去,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可持续竞争能力。

浅谈企业盈余管理 篇6

一、盈余管理产生的动因

显而易见, 企业产生盈余管理的最终动因是通过盈余管理获得私人利益。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希望获得更多的分红、认股权和晋升机会, 由于企业管理当局与利益相关者 (包括股东、债权人、职工、客户等) 之间利益的不一致, 两者追求的目标是有差异的, 行为的动机或激励手段也不统一。再加上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代理契约的不完全与利益主体的利己性, 使得企业管理当局有动机也有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进行盈余管理。

另外, 还存在税收动因。目前, 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 税收优惠政策颇多, 企业管理者就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避税的目的;管理人员希望在更换期间“表现”自己的管理才能, 夸大自己的管理业绩以及粉饰损益表、资产负债表来对付诸如银行业、保险业的管制和监控或者寻求政府的帮助和保护等动因。

二、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

1、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 (最长也就是企业的整个生命期) 来看, 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利, 但会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换句话说, 盈余管理影响的是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中的报告盈利, 而不是企业的实际盈利。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都是典型的盈余管理手段。

2、盈余管理必然会同时涉及经济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问题。这里所说的经济收益与上段提到的企业实际盈利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别。尽管人们并不知道企业究竟有多大的经济收益, 但盈余管理最终还是离不开经济收益这一基准。更何况在盈余管理研究中, 人们已开始寻找某些指标如现金流量等, 并试图在某种意义和程度上来反映经济收益。应当注意到, 无论是盈余管理在企业的实践还是盈余管理的理论研究都非常关心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盈余管理所瞄准的方向正是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关于盈余管理的“经济收益观”与“信息观”的地位和重要性, 在不同的国家由于证券市场的发达和完善程度差异较大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发达证券市场环境下的盈余管理, 人们考虑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就会多一些, 其“信息观”的重要地位也更加明显些;相反, 欠发达证券市场环境下的盈余管理, 人们则容易拘泥于会计报告收益与经济收益或其他法规决定的收益之间的偏差, 其“经济收益观”的地位相应地更为突出。

3、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从现有的研究文献不难发现, 在盈余管理的每一幕“戏剧”中唱主角的无非是公司的经理、部门经理和董事会。无论是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 还是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 最终的决定权都在他们手中。当然, 会计人员也在其中, 但应看作是配角。在这里, 可以明确企业管理当局对盈余管理应当承担的责任。

4、盈余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在研究盈余管理时, 我们必须同时具有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等属于盈余管理的空间因素;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则可看作是盈余管理的时间因素。需要加以说明的是, 盈余管理最终的对象还是会计数据本身。人们所说的盈余管理, 最终也就是在会计数据上做文章。

5、盈余管理的目的既明确又非常复杂。所谓明确是指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 这点是可以充分加以肯定的。盈余管理是与公众利益、中立性原则相矛盾的。我们也应注意到, 盈余管理的目的又非常复杂。

三、盈余管理利弊分析

从客观上看, 企业的盈余管理并非一无是处, 在某些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首先, 从订立契约的角度看, 根据契约理论,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结合,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尽量降低契约成本。如果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存在盈余管理, 不仅会降低契约成本, 而且还可以使企业管理当局对预期或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 从而较好地克服合同的不完备性和固定性, 保护企业及经营者自身的利益。其次, 从资本市场角度看, 由于企业管理当局掌握了大量的内部信息, 而这些内部信息往往相当复杂并具有专业性, 企业管理当局若要以报告的形式把它们传递给投资者, 是相当困难并且代价高昂的, 而盈余管理则能够通过“利润平稳化”手段传递企业原本无法传递的内部信息, 从而有助于减少因资本市场激烈波动对投资者决策行为的影响。

虽然盈余管理具有上述有限的作用, 但从根本上来说, 盈余管理的弊端是十分明显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是降低了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企业管理当局通过“内部人控制”的便利条件对会计信息按照其管理目标的需要进行“加工、改造”, 使其披露的会计信息往往缺乏充分性和全面性, 甚至缺乏客观真实性, 从而使整个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对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也失去了有效性。其次, 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盈余管理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经营者甚至企业的利益, 但是也存在较大风险, 一旦投资者和债权人发现企业进行了对他们不利的盈利管理, 就会对企业管理当局的道德和履行责任与义务的能力失去信任, 导致资本市场和借贷市场失灵, 不仅使企业管理当局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 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 给企业以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再次, 盈余管理会损害投资者、债权人与国家的利益。由于盈余管理主要来自于企业管理当局的经济利益驱动, 而企业管理当局的经济利益与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的利益又存在不一致性, 因而在许多情况下, 盈余管理的存在会促使企业管理当局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而损害投资者、债权人和国家的经济利益。

四、为减少我国企业盈余管理需要采取的对策

盈余管理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 它的存在与市场效率、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制度设置以及企业的外部监督密切相关。要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资金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的有效性。20世纪六十年代学者法玛提出有效市场理论, 并将有效市场划分为弱式、半强式和强式市场, 该理论不仅是我们进行相关研究的前提或假设, 还为我们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减少盈余管理提供了思路。企业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最大受害者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 如果所有的外部利益相关者都是理性的, 并且具备了辨析财务报告及其附注的能力和知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取信于外部相关利益者, 企业管理当局就会减少盈余管理。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质是对相关权利、责任和收益的安排。国外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管理当局之所以能够进行盈余管理, 与公司治理结构有关, 而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以及设立外部董事的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要比其他公司轻得多。另外,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 管理当局报酬的安排对盈余管理会产生较大影响。管理当局进行的盈余管理其实是短期行为的一种表现, 因此, 企业在进行报酬安排时可以运用一些长期酬劳计划。

3、完善会计准则与方法。目前, 大多数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给管理当局提供了太多的判断空间。对此, 准则和制度的制定者可以通过更清楚地设定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估计方法的运用条件加以修缮。同时, 在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 增加会计信息披露的数量, 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

4、加强外部监督, 主要是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和外部审计监督。一方面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应从企业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可靠性以及披露的信息含量上加强管理与监督, 并对违规的公司进行严惩;另一方面要在加强对外部审计机构审计责任的管理和监督的基础上, 通过审计准则的安排, 由外部审计机构提供被审计企业盈余管理的评价报告, 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

浅析集团企业盈余管理 篇7

集团企业盈余管理分为广义盈余管理和狭义盈余管理两类。狭义盈余管理是指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 企业通过对外报告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 以及利用信息披露, 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狭义盈余管理多以跨期会计盈余的形式体现, 影响不同的会计期间, 从企业运营来看, 狭义盈余管理是会计复式记账、责权发生制的产物, 是对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综合运用。通常狭义盈余管理与现金净流入不直接相关, 但其成果可以体现为某一会计期间的盈余目标, 通过信息披露带动企业股价上升, 从而间接带动企业价值上升, 为企业再融资或投资带来收益。广义盈余管理是指通过资源整合、资本运作、资产重组甚至分拆整合等手段实现资源效率提升和优势资源创造力的提升, 从而产生1+1>2的管理绩效与财务成果。广义盈余管理是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的财务分战略, 是从财务管理角度对资源匹配、资源物化过程管控、资源绩效考核以及风险控制产生管理效益的评价, 是管理效益货币化计量或财务价值化的具体体现。

二、狭义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

(一) 资金集中管控是集团企业实现狭义盈余管理的有效平台

通过资金集中管控, 能够较好地调剂集团内部存款及贷款余额, 降低融资成本, 提升资金效益并进一步降低由资金链带来的财务风险。目前企业集团多采用财务公司或结算中心模式集中管控资金, 资金来源多限于所属企业所持有的货币资金。通过资金集中管控, 除了增收、节支提高效益外, 还能有效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 降低资金成本, 提升经济增加值 (EVA) 考核指标。

(二) 通过集团集中管控实现债权、债务的融通及结算

比如对内应收款项, 如果合同成立, 在双方确认且已经挂账处理的情况下, 债权方可以此额度向集团公司申请同等额度免息贷款, 而相应利息则从债务方资金盈余中扣除。以此方法融通资金能够较好地解决基层单位资金流动性问题, 提升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

(三) 国家级重大研发课题收入的确认

如果财政资金由于流程和进度的原因, 滞后于项目进度, 会对项目进度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项目盈余。对此类项目, 集团可以根据项目进度情况和任务情况, 采用预拨资金或从集团筹集先行垫支部分资金方式拨付基层单位, 以推动项目进展并实现项目收入。

(四) 科技型集团企业的盈余管理

作为科技型集团企业, 拥有众多专利技术与非专利技术, 如果将无形资产与投资策略相结合, 一定会产生较好的盈余价值。如果与企业战略相结合, 再辅以资产重组, 则会很快变现并流入企业。

(五) 军、民品资产的分离与公允价值利用对盈余管理产生的影响

资产对收入的直接影响可以通过资产重组投资增值方式实现, 非同一控制下资产投资重组, 必然按公允价值计量, 而融合制造技术与工艺技术的资产重组, 会给企业带来较大资产增值。资产对支出影响也可通过公允价值变动及折旧政策的选择、改造和改良等活动核定, 进而创造盈余价值。

三、广义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

(一) 供应链管理的整合将能大力提升综合效益, 降低采购成本, 并增强综合竞争力

作为以研发为主的集团企业, 物资采购成本与物资库存冗余成本是影响企业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在采购成本方面, 由于分散采购不具有议价能力, 加大了采购成本、存储成本和备料成本。与供应商议价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之一。在对外整合供应链的同时, 应加大系统内采购及物资集中采购力度,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 加大产业重组与产业布局, 提升资产利用率

技改投入在科技型集团企业投入中占比较大, 而此部分投入资产能产生1:4的投入产出比, 因此, 应和产业化结合。军民研发分线和军民生产分线是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必经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 如何减少重复建设、提升资产利用效率、创造更大的企业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从财务价值链管理角度来看, 财务管理提升必须向此类业务转化, 或与资产管理部门协作, 以实现投入产出的考核目标。

(三) 加大对具有产业化前景项目的投入, 以获取项目生命期的“金牛区”

产业化道路是融入国民经济、迈向国际舞台的唯一选择。产业化项目需要技术和投入, 更需要把握时机持续评价跟进, 以尽快占领市场先机, 争取较好的盈余效应。

(四) 纵向联合与产业聚集效应, 增强优势资源匹配, 产生倍增效应

根据集团产业化策略和发展规划, 财务管理应在资金筹集、资产重组、资本运作、股权结构以及公司治理等方面提出管理建议和管理策略, 以适应集团化发展模式转化对管理的需求, 谋求聚集盈余效益。

(五) 将财务管理实时融入项目评价机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篇8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1. 权责发生制的固有缺陷是形成盈余管理的主要因素。

应计制会计或权责发生制试图将经济实体发生的交易与其他事项和情况, 按照其产生的财务结果在不同期间加以记录, 而不是在经济实体实际收入或付出现金时予以确认。因此, 为了反映经济实体在某一期间的业绩, 而不是仅仅记录现金的收入和支出, 应计制会计采用了预提、待摊、递延以及分配等方法程序, 将各期间收入与费用、收益与损失配比。在当今和未来较长时间中, 权责发生制原则在会计中的地位仍是不可动摇的, 再加上要分辨何种判断为盈余管理, 何种判断不是盈余管理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 要彻底消除盈余管理是不可能的。

2. 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和滞后性是形成。

盈余管理的另一因素。基于“会计是一项主观见于客观的活动”的认识, 无论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 还是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都给予了会计人员较多的选择空间。再加上新经济业务的不断涌现, 使得其中部分交易和经济事项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并未在相关准则中作出相应的规定。因此, 企业管理当局可以利用会计准则制订的滞后性对会计事项作出对自身有利的估计或判断。

3. 会计信息市场上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严重不足。

由于中国特有的制度安排, 国家所有者不必依仗企业管理当局的会计信息进行投资, 他们可以凭借政治权力进行了解甚至干预。个人投资者根本就不关心什么会计信息, 只关心题材, 他们是在进行投机而不是投资, 对ST板块的轮番炒作就是例证。一般散户以公司业绩为选股依据的仅占31.7% (蒋义宏、李东平, 2001) 。况且他们大多对会计报告没有较深的理解, 甚至根本看不懂会计报告。会计信息供给的垄断性、需求动力的缺乏性、加上产权的不明晰性, 管理当局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进行盈余管理就不可避免了。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

1. 加强内部控制,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资本市场上“一股独大”的国有股权“所有者缺位”是上市公司治理不力最主要的原因。通过国有股减持的同时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 形成有监督能力的股东, 参与公司的决策并对企业管理层实施有效监督以控制其盈余管理行为。为了加强对董事会的监督和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 形成对经理层和大股东的制衡机制, 加强内部控制,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具有财务专长的外部独立董事, 同时设立具有相当独立性的审计委员会, 授权由审计委员会负责外部审计师选聘工作以保持外部审计的独立性。

2. 建立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新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规定受到广泛关注和质疑。公允价值运用面的拓展客观上增大了企业管理层有意识地借助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但是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成为盈余管理操控的工具, 问题并不在于公允价值计量本身, 而是如何尽量以合理的渠道和方式取得公允价值信息, 以保证相关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避免主观因素对企业财务信息产生影响。

3.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中国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报表主要以反映历史成本信息为主, 对现行价值信息和前瞻性信息反映不够。现行财务报表的信息含量主要以财务信息为主, 信息使用者缺乏对企业的全面了解。信息披露违规处罚力度严重不足, 行政处罚缺乏效率。因此, 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势在必行。

4. 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提高对信息识别和判断分析能力。

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多且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信息使用者仅仅依靠企业公布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信息使用者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 提高对信息的分析能力和对风险的防范意识, 充分挖掘更深层次的信息, 进而避免被表面信息误导。

5. 强化中介机构的监督职能。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一环, 但在目前的交易模式下, 会计师事务所好比是上市公司的控制人雇佣的私家侦探, 而这个侦探的主要任务是发现雇主的违法行为。改变审计服务的交易模式是当务之急, 应该将审计意见的使用者和购买者统一起来。比如可要求上市公司每年按其资产或利润的一定比例缴付一定的资金设专门账户管理, 用于支付会计帅事务所的审计佣金或独立董事的薪酬;改变现行的审计委托模式等等。同时强化中介机构的质量监督功能, 建立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机制, 注册会计师因串通舞弊或重大过失而未能发现重大会计造假, 致使投资者和债权人蒙受损失的, 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并加大处罚力。

6. 监管机构应端正监管角色。

中国证监会一方面审批的权力太大, 如把在其他国家需用律帅事务所、会计事务所、投资银行的信誉才能承担的风险全部接受下来;另一方面监督的权力太小, 如香港证监会可以发传票, 可以进银行查账, 而在内地却不可以。因此, 证监会要正确履行监管职责, 就应该缩小审批权力, 扩大监督权力。证监会将审批权下放给证券交易所, 为加大查处市场违法、违规的力度与公安部联手成立稽查管理机构, 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我国公司盈余管理相关问题探析 篇9

一、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应该是企业管理部门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 利用会计准则留出的选择和未规范的空白地带来进行的。盈余管理的好坏, 关键在于其行为是否损害了相关各方的利益, 是否严重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是否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最重要的是是否违反了国家现行的法律和会计制度。因此, 有必要加强对盈余管理的研究, 对其予以合理规范, 达到去弊存利的目的。

(一) 股票的发行与上市

《公司法》对企业股票发行与上市有严格的规定, 如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 才能申请上市。为达到目的, 企业便采用盈余管理的办法, 进行财务包装, 合法合规地“骗”得上市资格。同时, 盈余粉饰的报表还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股票定价。

(二) 维持公司上市资格

由于企业上市能给投资者带来极大的利益, 不少公司通过股权转让, 资产置换等资产重组行为向上市公司注入资金, 以此“借壳上市”。因此, 当上市公司一旦出现经营不力, 产生亏损时, 其他企业就会想方设法维持其上市资格, 以取得更大的利益。因此, 对ST、PT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甚至利润操纵, 就成为常见的手段。

(三) 合理避税

“合理避税”之所以成为可能, 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 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另外一方面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对企业的管理者而言, 税法的规定为其开展盈余管理提供了弹性空间。管理者通过选用适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从而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四) 规避债务契约约束

企业进行投资及日常经营所需的大量资金, 除了投资者投入以及自身积累以外, 主要依赖于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 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意识不断增强, 金融机构在向企业贷款的同时, 一般会与企业签订协议, 其中包括各种要求遵循的条款。因此, 企业注意到本年度的一些财务指标有偏离债务条款的趋势或已经偏离时, 也会有很强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

二、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一) 利用关联交易实施盈余管理

关联交易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当上市公司在经营中遇到困难时, 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 主要通过关联购销、费用转移、租赁经营等方式, 人为抬高上市公司业务和效益, 开展和市价有很大差别的购销活动, 低息或高息发生资金往来, 调节财务费用, 以收取、支付管理费和分摊共同费用的方式调节利润。如果上市公司将销售商品的关联交易非关联化, 则暂行规定便对其不会产生任何约束力, 而只是增加了利用关联交易进行不当盈余管理的难度。如关联方把产品低价销售给独立的第三方, 第三方再原价销售给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再以合理价格在市场上销售获得利润。

(二) 利用会计准则的模糊性实施盈余管理

1. 利用资产重组管理盈余

资产重组的目的是为了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调整产业方向通过产权和股权置换, 完成企业的战略转移。但在实务中, 一些企业趁机利用资产重组来达到盈余管理目的。如由非上市公司用优质资产置换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由非上市公司的国有企业将盈利高的分支企业以低廉价格出售给上市公司;由上市公司将闲置资产剥离, 并高价出售。

2. 利用资产评估管理盈余

按照相关法规的规定, 当资产产权变动或国家规定的特定情况出现时, 需要通过资产评估重新确认价值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因此, 财务状况恶劣的企业为取得信贷资金可能通过资产评估将现有资产大幅度升值, 从而增加资本公积, 改善净资产情况, 达到粉饰财务状况的目的。

3. 利用合并报表管理盈余

一些上市公司出于盈余管理的目的, 往往会改变合并报表范围, 常见的主要方式有:将原来列在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 通过整体出售或者减持股份的方式, 排除在当年度合并报表范围外;将原来不属于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 采用增加股权投资比例或新收购的方式纳入当年度合并报表范围。

(三) 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变更, 实施盈余管理

由于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还不够详细具体, 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又具有总括性和灵活性, 这就为企业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择和变更来管理盈余提供了可操作空间。如通过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和变更实施盈余管理就比较容易达到目的;如改变存货的计价方法。在会计上, 存货计价的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等。不同的计价方法, 结转当期销售成本的数额会有所不同, 期末存货的大小, 与销货成本的高低成反比, 从而影响企业当期应纳税利润数额的确定。

三、目前我国公司在盈余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 是产生盈余管理的制度根源

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是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不当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 股权结构不合理使得上市公司往往会利用与母公司的关系或与控股股东的这种股权结构关系, 用关联交易来进行盈余管理;其次,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构成不合理, 缺乏对经理的监控, 这就使得经营决策、利润分配、聘任或解聘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等方面不公平, 导致公司经理操纵利润、侵害公司外部中小投资者的合法利益;第三, 监事会在法律上只被赋予了有限的监督权力, 缺乏制约董事行为的可行手段。

(二) 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 是公司盈余管理的外在诱因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因有关管理部门执法不严, 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一方面, 中国证监会没有监管好企业借助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上市, 使得这类会计信息引发资本市场危机;另一方面, 中国证监会没有完全贯彻国家的主要政策。

(三) 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缺陷为公司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

会计准则等会计法规本身具有不完善性, 如各项会计政策以及相关法规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协调, 会计准则与制度在制定过程中本身可能存在不合理因素, 导致企业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尽管新会计制度对盈余管理有一定遏制作用, 但其局限性和缺陷也是很值得关注的。如准则中的无形资产将企业研发划分成两个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在发生当期计入损益;进入开发阶段后, 只要符合准则规定的相关条件就可以予以资本化。实际操作中很难明确划分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 研发支出费用化和资本化的分界点为盈余管理提供了便利。

(四) 公司财务监督缺位是盈余管理难以控制的重要原因

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企业上缴利税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因此, 当有些企业特别是地方知名或支柱企业实际效益欠佳时, 一些地方政府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默认企业进行盈余管理, 对内部或外界的监督审查亦采取地方保护主义的措施。还有一些中介机构未能进行有效披露, 财务中介机构独立性差, 风险意识薄弱, 与公司存在利益关系, 为了维持与上市公司的良好关系和眼前利益, 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

四、解决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策略及建议

(一)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构造规范盈余管理的内部约束机制

1.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在企业内部要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之间的有效制衡机制。要健全董事会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形成牵制和监督机制;建立审计委员会, 负责对公司财务活动进行监督, 负责注册会计师的聘任和交流。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对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有充分的认识, 对于操纵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要严格惩处。

2. 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相关法规

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不可能完全避免, 但是会计准则等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可以压缩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第一, 减少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漏洞, 尽量减少无法可依的现象, 对于选择空间大的会计政策应规定更为详尽的限制条件。第二, 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是提高信息公开性、透明性的保障, 也是约束信息提供者的重要力量。

(二) 提高上市公司外部监管的力度

1. 完善公司表外信息批露

规范盈余管理主要的方法有利用关联方交易和改变原来的会计政策等, 在单独分析关联交易时, 要判断企业间的法律实质关系, 如有些公司控制某个公司进行交易, 但该公司在法律形式或所持股份上均未达到标准, 在合并报表中也就没有反映, 此时需要关注附注信息, 查阅数额较大的尤其是资产负债表日后确认的交易, 分析与该方的交易是否在企业利润中占了较大比重。如果比重较大, 则企业很可能就是利用关联方进行了盈余管理。

2. 完善会计准则体系, 强化对公司的约束

目前公布的准则与当初的计划相差甚远, 在制定准则时需要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考虑到准则的可操作性。要正确处理国际协调和本国国情的关系, 确保准则既有现实性, 又具有一定的国际性和前瞻性。在一些具体准则上要注意避免前后可能出现的矛盾表述, 尽量减少可能导致信息严重失真的政策选择。

3. 加强外部监督

一方面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应从企业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可靠性以及披露的信息含量上加强管理与监督, 并对违规的企业进行严惩, 将那些重组过程中预提债务、进行巨额冲销的企业, 列入重点核查范围。另一方面要在加强外部审计机构审计责任的管理和监督的基础上, 通过审计准则的安排, 由外部审计机构提供被审企业盈余管理的评价报告, 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

4. 完善股票发行制度

当前股票发行制度正处于由核准制向进一步市场化方向改革时期, 其中仍存在导致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诱因。例如, 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近三年连续盈利的一些单变量硬性规定等。因此, 应继续推进股票发行制度的市场化与科学化, 在满足信息充分披露要求的前提下, 均可以公开发行股票, 并将配股条件变为多个因素控制。

我国对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将经历一个较长过程, 对盈余管理需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随着我国监管部门监管经验的不断丰富和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 企业盈余管理将得到有效的治理。

参考文献

[1]任宁宁.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J].财务管理, 2008, (1

[2]顾兆峰.论盈余管理[J].财经研究, 2001, (3) .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 篇10

一、公允价值的计量使用方面

在坚持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前提下, 新会计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 并不同程度地运用于17 个具体会计准则中, 比如在企业合并、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股份支付、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准则中均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 并且给予公司更大的自主权, 根据对公司经济预期的改变来调整会计政策。这意味着我国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被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所取代。因而, 企业会计核算结果将更为真实地反映公司资产负债状况和经营成果。

但是, 由于我国还没有比较准确的计量标准, 没有像国外一样完善的评估机构, 而且公允价值究竟应该是多少, 不同的评估方式、不同的评估机构, 得出的评估结论也不尽相同。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成为盈余管理操控的工具, 问题并不在于公允价值计量本身, 而在于公司内部的结构以及决策体系是否完整。所以, 如果企业没有建立相互制约、协调一致的内部管理机构, 不能保证公允价值计量的确认和变更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决议的话, 公允价值的操作将使一些公司达到某种盈余管理的目的成为可能。同时, 公允价值的运用, 使不同资产差异巨大。在投资性房地产方面, 由于公允价值适用条件非常严格, 大部分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并未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大部分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 采用谨慎的态度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其中相当一部分继续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然而, 由于近几年房地产升值的速度较快, 一旦企业将计量模式由历史成本改为公允价值, 其早期购入的投资性房产,必将大大提高其净资产和当期净利润。

二、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问题仍无法完全避免

在新会计准则下, 对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三项的计提转回是被明确禁止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两项中的股权性投资并采用成本法计价的计提转回也是不允许的。这有效地防止了上市公司利用减值准备一次亏够, 再重新转回的利润操纵手段。但新准则对于存货、应收账款和金融工具等减值准备仍可以继续计提并转回。存货、应收账款和金融工具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 上市公司可能利用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的计提、转回来调节年度利润, 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转回将成为更多公司用来操纵利润的重点。应收账款、存货、长期资产的折旧或摊销可能将成为资产减值准备中盈余管理最主要的方式。

三、利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调节利润

新准则关于债务重组损益及非货币性资产置换损益均计入当期损益, 容易导致企业非经常性损益增加。虽然这些非经常性损益不会直接改变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 但优质资产的注入的确会提高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甚至还有可能令上市公司的成长出现拐点。由于关联方交易在原会计准则体系下就已经是企业盈余管理的重点内容, 关联方间的购销、租赁、股权、转让及置换、资产转让及收购 以及担保抵押、资金占用等都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形式,所以虽然新准则要求企业严格按照新准则的要求披露关联方关系、关联交易的价格、关联交易形成的差额等, 大大缩小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同时要求有关关联方交易的具体细节都要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以此来减少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但是新准则尚未对关联交易非关联化问题作出具体规定。上市公司通过分解交易, 将关联方关系转为非关联关系以及操纵关联关系成立时间等非关联化形式, 可以在新准则规定的范围内避开监管来进行适度的盈余管理, 这也将成为企业运用关联交易进行适度盈余管理的新突破点。同时, 新准则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企业合并中均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使得关联交易更加有利可图。

四、利用无形资产开发费用资本化调节利润

《企业会计准则第6 号——无形资产》规定: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其中研究阶段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开发阶段支出如符合条件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由于国内公司的研发活动多半集中于材料、装置和产品的开发, 即属于开发阶段的支出, 因此新准则实施后将提升该类公司赢利能力, 鼓励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在实践中, 研究和开发费用之间存在模糊地带, 很有可能成为公司平滑业绩的工具。虽然准则中对于支出的费用化和资本化都有明确的规定, 但在实务应用中,上市公司可以利用虚假或不实资料将支出在费用化和资本化之间作调核:当企业需提高业绩时, 提高资本化支出;当须降低业绩时, 只需增加费用化支出。

五、利用固定资产折旧年终复核平滑利润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要求企业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方法及预计净残值至少每年复核一次, 当使用寿命预计数及预计净残值与原先估计有差异时, 就应当调整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与净残值。虽然新准则仍然要求企业只有在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时, 才能调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但是,由于固定资产的金额都比较大, 而且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和预计净残值的变更都统一采用未来适用法, 不再追溯调整, 公司只要找到证据证明其使用寿命与原估计数有差异, 只须通过对折旧年限的调整, 就可以对业绩进行一定程度的操控,从而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企业盈余管理之我见 篇11

一、盈余管理的含义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通过选择会计政策寻求对自己有利的财务结果。也有的认为, 盈余管理是当管理者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建经济交易时, 运用判断改变财务报告, 从而误导一个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根本经济收益的理解, 或者影响根据报告中会计数据形成的契约结果, 盈余管理就产生了。我觉得盈余管理必须严格控制在会计准则或制度的范围内进行, 不能超越会计准则及制度的规定, 否则就变成了利润操纵。对于哪些判断是允许, 中立的, 哪些属于赢利管理, 哪些又属于赢利操纵, 法律法规并未给出明确的范围, 并且盈余管理完全要消除也是不现实的。它的存在与市场效率、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制度设置及企业的外部监督密切相关。再加之盈余管理本身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所以我认为我们未来要做的是严格控制盈余管理, 使其在合法前提下发展, 这样才能对企业起积极作用。坚决不允许过度的盈余管理, 更不允许出现违法的盈余操纵行为, 否则就会使企业的会计信息违背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 危害极大。

二、操纵盈余现象产生的原因

1. 管理者利益驱动的需要

一方面由于一般管理者的工作成果很难被其他综合指标量化。所以, 目前我国企业一般以会计信息的净收益为管理层收入的参考标准。于是管理者为了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收入, 而采用盈余管理提高净利润。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新旧交替时, 新任的管理者都会采取盈余管理而获得更多的自身利益。

2. 企业税收筹划的需要

目前, 企业利用税法制度给企业优惠政策的机会, 通过盈余操纵, 达到少纳税目的。例如, 不同纳税所得, 执行不同的优惠税率 (见表1)

通过表1列示, 我们可以看出, 企业应纳所得税额3万元和10万元是一个临界点。如果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在3.5万元, 企业管理者会采用盈余管理的手段把应纳税所得额控制在3万元以内, 从而享受18%的优惠税率, 达到其税收筹划的目的。

三、操纵盈余管理的手段

1. 操纵盈余管理的基本手段

(1) 对未来经济事项所作出的判断。管理者需要作判断的, 主要是财务报告中存在的未来经济事项, 例如长期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残值, 还有诸如企业联合、租合约及权益性投资等交易, 养老金与退休金, 递延税款以及坏账损失等都可以在一个相对合法的范围内进行调控, 从而达到最终影响当期盈余的目的。例如对于生产经营状况不稳定的企业, 可以通过对经济事项的不同判断来调控当期的利润, 使得利润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这样就达到了向外界传递出一种生产经营稳定的信息, 从而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 稳定股价, 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2) 对会计计量和确认方法的选择。日常业务处理中, 管理者必须在合法的会计方法中选择其中的一种对同一类经济业务进行处理。如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中的直线法折旧和加速折旧方法;发出存货计价中的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研发费、广告费及固定资产大修或改良等费用发生时间的确认。这些方法和确认的不同选择, 必然影响企业的盈余。如果企业面临经营困难, 财务状况不佳而得不到新的银行资金支持而且急需资金的时候, 通常会采取会计政策变更, 如改加速折旧为直线折旧, 减少坏账损失的提取比例, 推迟提长期投资的减值准备, 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 在改变费用确认时间等都会推迟本期费用发生时间, 从而使企业当期表面财务状况有所好转, 企业就会有机会获得银行资金支持。同时如果企业所筹资金能运用得当, 则可以帮助企业渡过经营难关, 更有利于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还有些方法由于法律法规总是滞后于实务的发展, 这些方法在理论界尚未给予理论定义的行为, 但这些方法实质上已经是操纵盈余管理的范畴, 是法律法规暂时都没有涉及的领域, 而且这些盈余管理行为往往具有很强的行业特性。

2. 盈余管理的困惑

在对企业的盈余管理中可以看出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管理都处于一个比较好的状况时, 企业使用盈余管理的动机比较小。而企业使用盈余管理甚至演变成操纵的原因大都是因为企业在管理经营和财务状况上遇到一定困难, 利用监管的漏洞, 通过盈余管理甚至操纵暂时渡过难关, 这对公司的会计信息的质量以及公司的品牌价值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但目前一方面盈余管理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有极大的利益激励, 而且大部分国有上市公司背后有一个国有控股公司, 为各种滥用盈余管理手段, 如滥用资产减值准备、利用关联方交易调节当期损益等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盈余管理现象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十分普遍, 其中既有合理的盈余管理行为, 也有违法的利润操纵, 企业进行操纵盈余原因可能是财务困难被迫所为, 也有管理层受利益的驱动, 还有可能是由于管理层的水平有限, 对盈余管理和操纵的界限不清楚等原因。总体来说, 企业在进行盈余管理行为, 由于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的界限比较模糊, 两者很容易混淆, 从而使得盈余管理在发展的道路上饱受非议, 褒贬不一。如何规范盈余管理, 把盈余管理限制在一个合法发展的方向就成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四、规范企业盈余管理的对策

1. 加强学习, 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

(1) 从主观上抵制不合理的盈余管理。一个企业成长难免会碰到困境, 但这不能成为企业进行利润操控的理由。纵观所有的成功企业, 他们都经历过很困难的时期, 都是在坚持以改善生产经营办法渡过难关的, 绝不是靠不合法的手段蒙骗利益相关者。因为他们清楚一个企业的形象、品牌价值才是企业的核心。利用利润操纵等造假手段纵然可以暂时使企业达到某个利润指标, 但是, 一旦被曝光轻则导致企业形象受损, 信用等级下降;重则直接导致企业倒闭。如上市公司银广厦就是因为大量的会计造假和操纵利润而最终导致企业停牌退市的。

企业主观上治理不合理盈余管理的水平, 是反映企业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要提高治理企业盈余管理水平, 就需要全方位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 包括管理者和全体员工, 使企业上下一条心, 凡事都从长远目标来看, 切不可贪图一时的利益而放弃了企业的核心价值。

(2) 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现行的体制决定现行的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能和监管不到位。有的企业实际上总经理已经可以随意操控会计信息系统, 为操纵盈余提供了机会。因此, 要防止盈余管理的泛滥, 就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 一定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 在进一步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的职责的基础上, 使其能够真正地各负其责, 协调运转, 相互制衡, 重点是如何让这些机构都真正发挥其作用。

另一方面竞争上岗的原则, 挑选企业管理人员, 优胜劣汰。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激励机制, 使经理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挂钩, 改薪金制度为期股制, 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管理层因短期目标操纵盈余, 使股东目标成为管理者目标, 消除激励经理的利益障碍。

2. 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1) 完善会计准则。要根据我国的市场环境特点, 参照国际惯例, 进一步修订完善企业会计准则, 谨慎地赋予企业会计计量和确认方法的选择权, 完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 精简会计准则中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和方法, 以缩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范围。我国2006年最新颁布的会计准则有很多针对现在盈余管理的改变, 如以前企业滥用资产减值准备来操控盈亏的现象, 将会得到有效控制。因为新的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这就意味着想通过以前的大幅计提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的公司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将无法转回。因此基本杜绝了通过计提减值准备来调节某一个或某几个会计期间的会计利润。

实践证明, 由于对会计准则的理解不准及配套法规没能及时出台也是不当盈余管理存在的原因之一, 包括2006年新的会计准则中, 仍然还有待完善的地方, 例如非货币性资产采取“公允价值法”入账代替“市场与成本孰低法”, 改革后评估师的作用空前提高, 但相应的规范评估市场法律法规没有跟上, 也急需相关部门制定出详细的操作细则和实施条例, 否则盈余管理就很难控制在我们期望的范围内。

(2) 全方位综合衡量企业的财务状况。按照规定, 我国上市公司必须连续3年赢利, 而且发行前一年末, 净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不低于30%, 无形资产在净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不高于20%, 才能申请上市。公司为了能上市, 想方设法在报表里完成相关指标, 而忽视了其他经营管理的改善。因此, 监管机构有必要对上述指标加以补充和完善, 不能单纯简单地以3年, 30%, 20%等相对僵硬数据为指标作为公司能够申请上市的标准, 必须辅以其他数据和指标, 建立一个多方位参考体系, 用以综合衡量和测定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以杜绝企业管理者进行不当的盈余管理现象。

(3) 加大相关披露力度。企业利益相关者可以要求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大会计政策选择披露的力度, 对如何披露, 具体选择会计政策对当期损益有什么影响, 如改变折旧方法、改变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等的影响, 要用数据的形式表示出来, 而且这些都应该写进相应的法律法规中。

3. 增强盈余管理的监控

(1) 切实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严格控制和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 这是加强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重要途径。在2003年177家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中, 有26家由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变为标准保留意见, 只有4家由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变成标准无保留意见, 其他的都没发生变化。其中有15%的公司上市公司成功升级了审计意见。这种通过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而达到理想审计意见的现象是个值得警惕的信号。就监管层来说, 要加强这方面的控制, 一方面必须规定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更换, 只能由上市公司设立的审计委员会操作;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于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的披露。要在附注中详细披露更换的理由, 同时对公司以前更换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记录加以披露。证监会对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次数加以严格的限定。就会计师事务与上市公司之间在会计准则应用、会计信息揭示、审计范围、审计收费等重要事项存在的意见分歧进行揭示;如果在更换事务所后审计意见明显好转的, 要对较以前年度公司财务报表中哪些方面使审计意见提升的要披露。

(2) 完善相关实施细则。在我国许多法律法规中, 包括《注册会计法》在内, 很多细则都是相当抽象化的, 如不对其加以详细规范, 就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企业进行盈余操纵时找到借口, 不利于盈余管理的监管。所以, 一方面要进一步继续完善相关法律, 另一方面还应着重规范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条例, 切实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操作性。

(3) 加强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理论和职业道德的学习。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企业建立以先进的会计概念为核心的框架体系, 这就对企业内部会计人员职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提高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 提高的重点是要会计人员清楚在复杂的会计环境下, 能清楚地辨别盈余管理和盈余操纵的界限;要加强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的学习, 其目的是让会计工作人员在向企业决策层和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时确保正确无误、真实可靠。

4. 发挥市场作用约束盈余管理行为

监控盈余管理的核心, 在于保持监管措施的不断完善的同时, 有效保持企业经营的自主, 如果不能保持经营的自主, 僵化的监管举措反过来还会拖垮企业, 会付出更大的成本。因为盈余管理的监管不可能仅靠不断完善制定法律法规来解决, 要从根本上控制好盈余管理的发展方向只能通过建立一种制度, 让广大的投资者和财务信息使用者了解盈余管理的内涵, 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管理者变成市场的力量, 才是盈余管理监管的治本方向。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尽管由于种种原因, 盈余管理在我国的发展之路饱受非议, 褒贬不一, 只要能把公司内部管理者、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监管的力量结合起来, 以法律法规为基础前提, 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加以综合治理, 盈余管理就一定能发挥出它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学军, 肖华, 曲晓辉.盈余管理研究回顾及其对会计准则建设的启示[J].会计研究, 2000 (11) .

[2]贾剑锋, 李淑花, 阚亚利.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的差异[J].财计月刊, 2001 (4) .

[3]张鸣, 刘华.对盈余管理的理性思考[J].上海会计, 2000 (8) .

上一篇:车间厂房下一篇:膝关节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