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2024-08-04

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共12篇)

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篇1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所谓盈余管理, 是指企业管理者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盈利预期的压力和自身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为了得到满意的财务会计结果, 在遵循公认会计原则的基础上, 借助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多计或少计收益、少计或多计费用成本, 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 以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 盈余管理是一种“合法”的利润操纵行为。但是, 盈余管理并不等同于利润操纵, 利润操纵是盈余管理的一种极端表现, 是滥用盈余管理手段的结果。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 企业对公司盈余进行管理的行为, 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改变, 因为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充分考虑了中国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 缩小了企业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进行盈余调节的空间范围, 规范了企业对盈余管理的滥用行为。

二、新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部分限制

(一) 限制存货计价方法调节盈余的行为。

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对盈余管理空间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存货的价格波动上。当存货价格处于上涨时期, 采用后进先出法, 将最高的价格材料入账, 使得当期的成本费用上升, 减少了当期的利润, 如果采用先进先出法, 将最低价格的材料入账, 使得当期的成本费用降低, 增加了当期的利润。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可乘之机, 很多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 利用这种方法进行利润调节。

新会计准则在会计政策中取消了发出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 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准则在存货成本计价方法上的变化, 使得企业利用变更存货计价方法来调节当期利润的手段不能再被使用, 部分消除了人为调节因素, 大大缩小了企业盈余管理空间, 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二) 限制利用资产减值损失调节盈余。

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和转回曾经是很多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之一, 许多企业利用这种手段来操控利润。企业在当年大额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使得当年的利润出现亏损。由于资产减值准备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第二年企业对以前年度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进行转回, 从而使第二年扭亏为盈, 避免出现“二连亏”的现象。

新会计准则中的资产减值损失明确规定企业资产的减值损失一经计提, 不得转回。这一规定减少了企业利用减值损失的计提和转回在各会计期间之间调节利润的可能, 这样就使资产减值的调节功能大大降低, 从而抑制了企业滥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的现象。另外, 对流动资产计提的准备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 新会计准则虽然允许计提和转回, 但对其计提和转回也做了严格限制。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使企业无法通过转回减值准备快速增加利润, 所以企业在计提时会更加慎重, 从而有效抑制了企业在资产减值上的盈余管理行为。

(三) 限制了利用企业合并调节盈余的行为。

关于企业合并, 旧会计准则规定主要是以股权比例作为衡量标准, 这会使企业在业绩不佳的年份, 通过收购业绩优良公司的股权或者是减持经营业绩不佳的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份额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因为我国企业目前的合并大多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合并对价形式上是按照双方确认的公允价值确认, 但是这并不一定是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完全出于自愿的交易行为, 合并对价当然也不一定是合并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 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允价值, 从而出现了许多企业通过合并重组一夜之间暴富的事例。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 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放弃使用公允价值, 以避免出现企业滥用盈余管理的行为。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双方自愿交易, 由双方认可的公允价值, 因此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并确认商誉的金额。这一规定符合我国的资本市场的现状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谨慎地使用了公允价值, 规范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 避免了利润操纵, 提高了企业利润的可信度。

(四) 完善了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信息披露的要求更加严格, 关联方交易披露准则中扩大了关联方的外延。按照新关联方的范围, 更多的企业被划入到企业的关联方范围中, 企业必须披露更多的关联方交易信息。同时, 新准则要求无论是否发生关联交易, 存在关联方关系的企业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母子公司的名称以及关联方企业的基本信息, 如公司业务性质、母公司对该企业或该企业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等信息。在披露内容等方面, 新准则明确要求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交易的金额、定价政策等, 使得关联交易信息披露更能反映实质内容, 这些会计报表列报要求使财务报告使用者能够较好地判断企业损益的构成、风险和报酬的主要来源, 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

三、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一)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增强了企业盈余管理的弹性。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 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是新会计准则的一大特点, 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但公允价值如何获得, 如何确保其可靠性, 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都比较侧重于公允价值的应用, 以体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我国新的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也给企业的盈余管理带来了空间。如按公允价值来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益。新准则规定, 符合商业性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可以以公允价值计价, 将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计入当期收益, 进入利润表。与原准则中非货币性交易收益只能计入资本公积相比, 新会计准则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将直接产生利润。如果公允价值能够在实际的经济业务中得到正确的运用, 将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是, 在实际中不能排除公允价值被滥用的可能性。公允价值与企业盈余关系密切, 其可验证性相对较差, 加上存在信息不对称, 审计部门和监管机构监管方法不太完善等情况, 所以企业的管理层有可能借助于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

(二) 利用无形资产准则进行盈余管理。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内容变动比较大:一是研发费用的处理;二是无形资产的摊销问题。无形资产的新准则为企业盈余管理扩大了空间。旧会计准则中规定将无形资产研发支出全部计入管理费用。新准则则将企业的无形资产研发划分成两个阶段, 研究阶段的支出在发生当期计入损益;进入开发程序后, 只要符合准则规定的相关条件就可以予以资本化。在会计实务中, 由于无形资产研发业务复杂、风险大, 很难明确划分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企业如何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 就决定了研发支出费用化和资本化的分界点, 为企业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便利。另外, 新会计准则中对无形资产的摊销不再仅局限于直线法, 并且摊销年限也不再固定。因此, 企业可能会通过调节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或方法来进行盈余管理, 通过增加摊销年限和加速摊销来提高企业的业绩, 或者以相反的手法来降低业绩, 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三) 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新准则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 由原来的仅限于“为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 扩大到“为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等的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由于企业借入的资金是混合使用的, 企业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到底占用了多少一般借款, 为达到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有多少被用于短期投资, 企业外部的人很难了解。这样就会诱使企业为了达到增加盈余的目的, 采用一定的手段使专门借款之外的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符合资本化的要求, 或者将已经完工的固定资产长期作为在建工程核算, 即延长了利息支出计入资本化的时间, 又减少了折旧的计提, 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 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四) 债务重组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新准则将债务重组产生的利得由计入“资本公积”科目转为“营业外收入”科目, 计入损益表, 增加企业的利润, 改变了过去“一刀切”的规定。同时, 债务重组利得的会计处理只需要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在计算每股收益指标时勿需扣除, 这样企业的控股股东可能会在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下, 或许出于维持公司业绩, 维护公司稳定发展的形象需要, 通过债务重组确认大量的重组收益, 这样为公司的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四、结束语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面对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企业应采取正确态度和方略。

第一, 不能将新的盈余管理行为完全归咎于新会计准则。因为盈余管理的存在有其深层的社会、政治、经济原因, 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不存在因果关系。会计准则只不过是盈余管理在特定时期和特定环境下加以利用的工具, 而不是唯一可利用的工具。会计准则并不影响盈余管理的存在, 影响的只是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

第二, 应正确理解新会计准则在某些方面约束企业盈余管理不力, 甚至还使盈余管理可利用空间有所扩大的情况。会计准则并非完全为防范盈余管理而设置, 新会计准则在追求会计准则的科学、合理性和广泛适用性以及增强制约盈余管理的针对性, 减少盈余管理可能性的两难选择中, 适当调整增加或减少了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内容, 从而在客观上引起盈余管理空间的此消彼长。

第三, 应对新会计准则的上述影响予以重视。应认真分析企业利用新会计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内容、方式、方法, 预估企业利用新会计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广度、深度和频度, 研究近期审计和证券监管的对策, 制定长远的治理规划。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 维护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促进经济的持续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王辉.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的变化[J].财会月刊, 2007.

[3]许礼刚.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

[4]刘英男, 王丽萍.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 2008.2.

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篇2

摘要:盈余管理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但不当盈余管理行为会影响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甚至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文章通过分析盈余管理常见的手段及其效应,提出对不当盈余管理进行规范。

关键词:盈余管理;公司治理;盈余管理效应;盈余管理规范

一、盈余管理效应分析

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

企业与关联方之间采用高于或低于正常交易价格进行交易以实现提高或减少企业收入的目的;有的母子公司通过托管经营手段,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委托给母公司或其他关联方经营,收取固定回报,这样上市公司回避了不良资产的亏损,反而因此获得一些利润;或者母公司或其他关联方将稳定、获利能力强的优质资产以低廉的价格由上市公司托管,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润等等。

利用巨额亏损进行盈余管理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则有着明显的中国特色,其主要动机是为了应对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政策,避免被特别处理、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在我国,公司上市相当不易,若被终止上市,对上市公司而言意味着一种稀缺资源的白白浪费,公司的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都将遭受损失。因而,通过实施盈余管理以尽可能避免亏损或连续3年亏损,成了上市公司管理者的现实选择。一些巨额亏损公司的真实亏损可能远低于其报告亏损。上市公司会尽力避免连续几年亏损,往往在首次报告亏损的将亏损做大,以便“轻装上阵”,有利于在以后扭亏为盈。而在权责发生制下,预计一些损失或多摊销一些费用往往被认为是谨慎性原则的结果,是现行会计准则所允许的,并不会引起注册会计师的注意,也不容易被外部信息使用者所洞悉。特别是当上市公司出现连续2年亏损后,公司为避免第3年继续发生亏损而导致被摘牌时,就会广泛采用“巨亏”的办法,以使公司当期的净资产收益率大幅度下跌,以后期间却出现反弹。

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

资产减值会计是目前我国亏损上市公司通过巨额冲销和收益最大化实施盈余管理的最大法宝。按照现行规定企业应对应收账款,投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8项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在上述资产实际价值低于账面价值时,相应的计提减值准备。其会计处理方法是将计提的减值准备计入当期的费用或损失,当已计提准备的资产价值回升时,相应地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并冲减当期的费用或损 失。而对资产实际价值的判断有很大的弹性,如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判断,对无市价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的判断,对无形资产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和市价的判断等。这就为企业管理者通过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冲回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盈余管理的正面效应

1、帮助企业度过暂时的财务危机。当企业处于经营困难。又急需投资资金时,往往采用利润前推措施,即将后期的利润提前确认,使企业当期利润得以提高,企业将容易筹集到资金。如果企业所筹资金运用得当,则可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恢复正常生产经营,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2、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对于生产经营状况不稳定的企业。实施利润平滑手段,可以向外界传递出一种生产经营稳定的信息,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稳定股价,也有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达到。

3、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采取利润逐年后移措施,使企业业绩表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有利于树立企业经营业绩稳步增长的良好企业形象,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企业若能抓住有利时机,调整生产经营管理,提高市场占有率,有利于企业的长远目标的实现。

4、维护合同的有效性,减少订约成本。从有效契约论 的角度说,企业是由一系列契约组成的,而签订契约是要花费订约成本的,而且由于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所订契约总是具有不完全性和刚性。有效契约论认为,企业管理人员通过盈余管理行为可以灵活面对契约的不完全性和刚性,降低契约成本,提高企业价值。如通过盈余管理使财务报告中的数字处于债务契约中限制性条款的范围之内,就可以避免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重新谈判成本。管理者有一定的盈余管理能力,对于维护有效合同也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盈余管理必须以管理者不进行过度的机会主义行为、不刻意损害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为条件。

5、盈余管理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由于管理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如所有者、供应商、债权人存在信息不对称,即管理者掌握着企业的真正内部信息,盈余管理也可以看作是管理者内部信息传递给其他利益相关人的一种工具。通过盈余管理可以向其他利益相关人传递企业经营稳定的信息,保证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和资金的供给少受干扰,使经营更加平稳,而且企业遇到突发事件时,盈余管理也给管理者一个缓冲空间,以保护自身和企业的利益,并且维护其他利益相关人的利益。因而,盈余管理也是财务管理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6、盈余管理对国家税收也会产生的影响如果企业采用利润前推管理,即将后期的利润往前推,如改加速折旧为直 线折旧,减少坏账损失的提取比例,推迟计提长期投资的减值准备等,便会使企业当期的利润得以提高,从而增加企业上缴所得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盈余管理的负面效应

1、对资源配置产生不利影响。过度盈余管理使报表上的盈利信息成为数字游戏,而管理当局通过这种盈余管理向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传递不真实的盈余信息,将误导其决策,使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产生“不利选择”行为,影响个体间财富分配、累计风险水平、消费和生产、企业间的资源配置,从而使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的配置,损害了整个社会的效率。盈余管理使投资者无法区分普通股之问的差异,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很不利的。

2、降低盈余信息的质量。现代会计的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会计信息要对使用者的决策有用,必须具备两个主要的质量特征,即相关性和可靠性。盈余管理违背于会计信息的中立性,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不当的盈余管理使报表上的盈利信息成为数字游戏,从而使会计信息成为无用信息,严重损害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3、过度盈余管理违背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会计信息最基本的原则是客观性原则,即真实性原则,而会计的基本职责则是客观真实的反映和监督所发生的经济信息,因此会计 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应为诚信原则。但是这种过度的盈余管理,人为包装和整理,使会计信息失真,严重违背这一原则。

4、对企业的长远利益产生不利影响。尽管盈余管理短期可能给企业带来一些好处如收益年平稳化给人以收益稳定增长的印象,从而有利于公司度过暂时的经营困难,吸引投资者。但对本企业的长远利益将产生不利影响。盈余管理将破坏投资者对收益质量的感觉,导致他们对公司的不信任,市场价值下降,不仅使公司的经营目标难以实现,而且会影响公司的声誉,对公司今后发展极为不利。盈余管理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盈余管理运用不当,或者没有把握一个“度”,不仅不会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而且会使企业的经营困境进一步加剧,从而对管理者本人和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害。因为从一个足够长的时间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者减少企业实际的盈余数量,但会改变企业的实际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与分布。因此,管理者在实施盈余管理时,如果不追求长期目标,只顾短期利益,不采取切实措施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提高经营业绩,最终将导致企业收益下滑,损害投资者利益,而且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及市场形象造成损害。因此,必须对盈余管理进行规范与引导。

二、盈余管理的规范与治理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第一,完善报酬契约,为了防止代理人以损害公司长期利益和整体利益为代价追求短期利益和局部利益。西方发达国家解决这种利益不一致的办法一般是通过将长期绩效补偿与短期工薪支付分开的方法。以激励经理人致力于提高企业真实绩效。这一做法现在已被我国的一些企业所采用。第二,由于我国经理人市场的缺乏,企业经理的任命和考核由政府负责,经理人利益与企业利益脱钩,导致其盈余管理行为往往会以企业利益为代价来谋求个人利益,危害极大。通过建立经理人市场,充分发挥声誉机制的作用,则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第三,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并赋予独立董事一些特殊权利,负责对一些重大事项发表意见。独立董事除了要向股东大会负责外,同时还对证券监督机构负责。从而能够有效地发挥董事会的监督作用,加强对经理人的监督。第四,建立管理参与制。管理参与制是使处于服从地位的雇员或其代表有机会参与决定公司发展目标的决策。

完善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工作

现有会计准则允许过多的选择,有关规定不甚具体明确,缺乏可操作性,这就给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对防止管理当局操纵盈余具有重要意义。准则的制定者应更清楚地设计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估计 方法的运用条件,建立一套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同时,要花大力气做好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的宣传指导工作,既要重视技术指导,又要重视会计准则经济功能、经济影响与经济实质方面的指导,完善会计准则制定与实施之间的配合协调机制,以增强会计准则执行的经济价值及其硬约束力。

加强外部监督

在加强对外部审计机构审计责任的管理和监督的基础上,通过审计准则的安排,由外部审计机构提供被审计企业盈余管理的评价报告,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减少企业过度的盈余管理。发现问题应进行严厉的处理,加大惩罚力度。同时,监管机构还应加强正确引导,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树立起公允、合法、一贯地进行会计盈余报告的正确理念。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增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建立注册会计师赔偿机制。对违规注册会计师的惩罚,应由目前的行政处罚为主,逐步过渡到行政处罚与经济处罚并重。充分利用经济杠杆迫使注册会计师强化风险意识,提高执业水平。

改革现行有关于上市、配股、停牌等规定

改革现行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完善企业考核与评价体系。改革现行管理者单一业绩考核制度以及公司上市、配股、停牌等单一指标约束,借鉴会计重要性原则,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考核与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应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可操作性,克服原有单一指标的不足,以便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审查和评估。

加强对会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地方官员的教育

提高其素质,使其充分认识到不当盈余管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从思想上减少盈余操纵的驱动意识。盈余管理的实施不能作为企业的权宜之计,而应该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在正确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后予以合理使用,否则不仅不能带来正面效应,反而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及市场形象造成损失。

参考文献:

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篇3

关键词:关联交易;盈余管理

一、盈余管理的内涵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盈余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者在会计准则的允许的情况下,通过选择效用最大的会计政策或者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控制或调整等方式,实现特定目的的行为。

基于盈余管理的规定,我们不难看出,盈余管理是一个可以双面理解的问题。合规和违规的盈余管理的区别就在于是否逾越利润会计准则规定的“度”。对违规的盈余管理,可以理解为是企业内部控制者通过选择有利的会计政策、调整不利的企业财务报告数据和伪造交易事项等手段,达到表现自身优良的经营业绩,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投资者或改变会计报表数据结果的目的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目的

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一方面,为了给企业引入更多的投资者,管理者常采用利润平滑的盈余管理,以显示企业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稳健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现代企业中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二者分离的情况,所以,管理者在企业中并非有绝对的控制权。作为公司经营者的管理人员的薪资报酬是与公司业绩、利润相联系的。因此,管理者往往在一定范围内选择有利于提高利润的会计政策,为自身获得更多的利益。

二、关联方交易的内涵

(一)关联方的概念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中规定,关联方是由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所构成的。上市公司常见的关联方有两种:一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即上市公司的母公司;二是同一控股股东控股的其他公司,即上市公司的兄弟公司。

(二)关联方交易的概念

关联方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关联交易是母、子公司与在本公司直接或间接占用权益、相互存在利害关系的关联方之间所进行的交易。

(三)关联方交易的作用

关联方交易利弊分明。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关联方之间进行交易时进行良好的资金、商品、信息流通,充分利用了内部的资源,其交易成本明显降低,提高流动资金周转率、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可通过与相关行业的企业并购等形式扩大规模,形成产业链条,促使公司向国际化、优势化发展。

虽然关联方交易是双面问题,虽有促使企业发展的一面,但仍存在缺陷和漏洞。从表面看,关联交易各方在法人地位上是平等、相互独立的。但在事实上,由于关联交易企业都存在利益上控制与影响关系和利己动机,因此一方可以控制着交易的价格和条件。当关联交易双方缺乏相互了解或在交易过程中行为决策受到控制,关联方交易就可能在失去公平、平等的市场中进行。关联方之间为了相互谋利、调节利润、逃税避税,往往操纵关联方交易在非公允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的公平竞争被破坏,企业利用这一“工具”最终实现调控盈余的目的。

三、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对企业的影响

(一)对内部控制者的影响

企业的管理者及股东是内部控制的主要人员。如内部控制者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过程中进行违规操纵,利用手中权力进行了侵占外部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就会达到其操纵股价等目的。经理层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一方面可能是为了使财务状况呈现健康的信号,另一方面是经理层的机会主义,通过避免披露财务困境或破产增加自己的财富和牢固自己的位置,长此以往,容易造成管理者的短视行为,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二)对外部投资者的影响

外部投资者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的助推器。当企业内部控制者暗地进行了违规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外部投资者可能对企业经营状况做出误判。如果被投资者察觉到此行为,会对企业丧失信心,肯定会减少或撤出资金,严重的甚至可能会退出资本市场。

(三)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过度的盈余管理对资本市场则是有害无益,影响巨大的。过度的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会造成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大大降低,造成资本市场资源的浪费。当资本市场里充斥着企业虚假的信息,会造成投资者对整个资本市场丧失信心,造成大量资金撤出。失去投资者支持,后果就是企业体系会瓦解,资本市场会动荡,甚至会诱使资本市场崩溃。

四、遏制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操纵盈余的措施

(一)细化关联方交易的披露制度

会计准则中应进一步对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的要求进行相关修订,可以将关联信息的披露单独提前,这样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透明度和信息可信度。对于一些核心问题的披露应要求企业规范披露,进一步完善准则。使得投资者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获得利于决策的充分信息。

(二)完善公司内控制度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的手段操纵盈余频繁,其实是企业不注重长远发展的短浅行为。如果要改变这一现象不能仅仅依靠法律的规范,也需要消除企业自身利润操纵的动机,使企业做到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合理界定;事前审核制度、审慎制度和回避制度;分级授权审批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更改清理。

(三)加强监管部门监管

在遏制利润操纵方面,法律法规与监管机构是有利的武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首先,从法律的角度对关联方交易的信息披露、交易双方公正平等等方面制定具约束力的要求规范。其次,建立政府、行业、社会和企业四位一体的监管框架,综合治理,共同控制。

(四)规范关联方交易的定价政策

判定关联方交易是否合法合规、公平与否,关键在于其定价政策是否正规。定价政策的规范需要引入中介评估机构。评估机构可以确立一个相对公允的交易价格,避免上市公司利用价格操纵利润,也可以帮助投资者把握公司真实经营业绩,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德良,《浅析盈余管理的性质及其影响》,《中国总会计师》2010年05期

[2] 沈烈《企业盈余管理的误区及管理》《财会月刊》2008年05期

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篇4

(一)新准则的基本理念上的变化是着眼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新准则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的利润表观带来的种种弊端。随着盈余作用的淡化,资产负债表观确立及相关理念的进一步完善,必将导致盈余管理失去其滋生的土壤。

(二)新《资产减值》准则减少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新准则规定,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这样就使得资产减值的调节功能大大降低,从而反制公司滥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

(三)新《存货》准则杜绝了上市公司通过变更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

新准则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由此限制了上市公司利用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进行盈余管理。上市公司不能在存货价格上涨或下跌时任意选择改变计价方法,调节利润,大大缩小了滥用盈余管理的空间。

(四)新会计准则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化减小了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可能

新准则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这一变革使得一些企业无法通过降低或提高经营状况不同的子公司的投资比例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另外,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规定从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和市场经济发育的实际出发,谨慎地使用公允价值,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放弃使用公允价值;有利于规范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和提高企业利润的可信度。

(五)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过程进行了适当限制

相对于国际会计准则而言,我国公允价值使用的前提、范围及具体方法上更加谨慎,这既是对我国过去曾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出现问题的总结和改进,也是基于我国国情,确保公允价值不被滥用的现实选择。

(六)完善了会计披露的要求,增强了企业经常性和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透明度

新准则对损益披露的要求随处可见,除“财务报告列报”准则外,各具体准则几乎都有要求。

二、新会计准则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一)《固定资产》准则分析

新《固定资产》准则要求企业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方法及预计净残值至少每年复核一次,当使用寿命预计数及预计净残值与原先估计有差异时,就应当调整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与净残值。并且,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折旧方法、预计净残值的改变都采用未来适用法,不用追溯调整。因此,上市公司只要找到证据证明其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与原估计有差异,就可以调整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与净残值,从而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二)《无形资产》准则分析

该准则对企业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区别对待;研究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应予以费用化;研究达到一定的阶段而进入开发程序后发生的费用,如果符合相关条件,允许资本化。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无形资产研发业务复杂,将很难明确划分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而且新会计准则还规定,根据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是否能够确定分别采有不同的摊销方法。由此企业可能会通过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来进行盈余管理。

(三)《借款费用》准则分析

《新准则》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也扩大了可以资本化的借款范围。这两项规定可能导致企业为了达到增加盈余的目的,扩大利息资本化范围。可以采用一定的手段使专项借款之外的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符合计入资产的要求,或者将已完工的固定资产长期作为在建工程核算,既延长了利息支出计入资产的时间,又减少了折旧的计提。

(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分析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企业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将可能产生利润。如果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可计入当期损益,将会影响企业的当期利润。《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但上市公司要想操纵利润,会将关联交易非关联化。此外,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对商业实质的判断也存在一定的会计弹性。

(五)《债务重组》准则分析

债务重组准则规定:由于债权人让步,债务人获得的利益将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利润表,而原来是计入资本公积;同时引入公允价值,以实物抵债,将以公允价值计量。该准则对于部分无力清偿债务的上市公司而言,一旦债务被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势必会大幅增加利润,从而提高每股收益。

(六)金融工具准则分析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只对金融资产进行了划分,因此,上市公司在划分金融资产的种类时随意性较大。由于这4类金融资产其后续计量方法存在差异,如果上市公司对金融资产的分类进行不正当的划分,则会直接导致当期利润的变化,再加上金融工具及套期工具以公允价值计量为基础,这很有可能导致金融工具准则成为金融类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论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篇5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从经验和科学管理进入了文化管理时代,企业文化日益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还成为了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在市场大潮中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字: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发展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一个企业的所有动力及凝聚力不是来自资源和技术而是企业文化。

二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的内涵分为环境、制度、行为、理念等几大文化内部轨迹随深层次的虚化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而理念文化的作用则是至关重要的企业文化软性的支配性与重要性也在此。可以说企业文化的内涵面广泛,一般指企业在曾长期生产经营的过程当中所形成的一些不成文的全体人员都愿意共同来遵守以及奉行的价值观念。这些观念逐渐成为了信条和基本行为准则这条准则,在企业中形成了一种非常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乐观的氛围。他们加强了职工工作的源动力也提高了企业自己的经济效益,让职工之间树立了市场经济能相适应的道德风范,并且提高了员工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企业文化的优秀态势能缔造出比较优秀的企业管理企业管理的优秀程度也如一面镜子映射了企业文化的优秀。我们在管理和文化之间架构的时候更应该认识到他们之间性关系。理性的管理是不能过多涉及人性的不过客观的管理是绝对不能缺少人性的。将人性管理如何更为合理体现并通过管理这个载体来渗透入企业内部使企业能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够巩固自己的优势并保持较为优秀的形象和发展永久活力最后变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无穷动力。

(一)、积极方面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根据环境的变化,本身的资源和实力选择适合的经营领域和产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差异化在竞争中取胜,而管理是指对企业战略的管理,包括制定与实施两个部分,它是企业对全局性的发展方向做出决策,并通过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保证发展方向得到有力贯彻的一系列管理工作。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从事商品或服务生产与经营中所共同拥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如今企业文化不仅已渗透到市场营销、管理活动、企业生产活动等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还对企业战略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就好像人的行为与精神的关系。人先有了精神才有在精神支撑下的行为,人的行为叉影响着人的精神。

1.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基石

适合的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战略管理的制定、实施、控制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哲学、企业道德和企业风尚,因此,成功的企业文化能为企业战略的制定提供成功的动力,是企业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也是维持企业战略优势的重要条件。保持“企业文化一战略管理”能力路径的通畅可以使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得到持续提高,最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

2.文化为企业提供成功的动力

企业管理实施与发展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创新。要形成企业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念以及道德标准就必须具备优秀的企业文化,并且这种文化能够突显企业的特色。如果一个企业文化特色具有鲜明性,那么它的特殊性就表现为全体员工的价值观念,这使得企业可以形成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企业战略以及为战略发展提供最原始的动力,并为其成功奠定了基础。

3.企业文化可提高企业适应能力

好的企业文化会促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当面对变化的发展经济环境时他们将自己的生存系于企业的命运从而会积极为企业献计献策。这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基础。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4.企业文化可促进企业可持续成长

经济全球化的膨胀让企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形势.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必须建立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让自己在竞争中保持良好的持续发展。因为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它的核心价值观是否能被员工普遍接受并深入人心同时在人事变更时不被淘汰只有这样才能使核心价值观在适应技术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前期下得以继承和延续。企业才能在经济环境中持续发展下去。

5.企业文化可更好的凝聚人心

企业其实是社会之间的特定结合体在维护与维系企业与社会这两个结合体的时候我们发现有两个方面内容一个是企业的组织能力和相应的内部的制度.这个部分是利用外在的形式维持的.二是我们可以把企业文化成看为内在方式进行沟通人际之间的关系维持人们之间的一个结合。企业文化使得企业员工与企业的管理者有了统一的奋斗目标.共同的认知有相通的价值观以及一样的精神支柱这种认知能够把企业的员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种文化实际上是一条纽带带有了文化符号的纽带。因此企业发展就会如同巨大的磁石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兼具一种感召力这种感召力会让企业的员工团结起来形成一个强而有力的集体。企业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凝聚力会促进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团结协作让员工们可以同心协力企业能够在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大潮中具备强而有力的竞争实力。

6.企业文化具有约束的功能

企业的凝聚性与企业所具备的约束性在一定的关系里是相辅相成的,有约约束也就意味着有凝聚基础。企业文化具各的能力可以把企业员工的思想、行为指向成去实现企业的祟高目标,那么,也就意味着也会出现一些相对的约束在目标的思想与企业的行动方面。就是什么可以做,什么是边界。要求企业的员工在追求统一目标行为的时候,需要接受相对的思想,以及言行约束。我们在建设企业文化之时重要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外在约束、让企业员工形成自我约束的机制。还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的文化并更包含了很多牺牲精神,以及奉献精神。

7.企业文化能够提高企业的创造力

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将企业文化与创新精神相结合,提升企业创新埋念,使员工明白企业的发展动力就是创新。使创新思想深入人心,在创新的埋念中员工会不山自主的进行创新,他们会积极学习加强自身科学文化修养,进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观念创新。把创新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以企业文化创新为载体推动制度创新,真正为企业健康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制度创新是企业文化创新的主要现实特征。

(二)消极方面

(1)消极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变革的障碍。消极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变革和发展不仅起不到推动作用,还会阻碍企业变革的正常运行,从而使企业滞留不前。

(2)消极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多样化发展的障碍。企业多样化发展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消极的企业文化会阻碍这种多样化发展,使企业越来越单一。

(3)消极的企业文化会阻碍企业的兼并和并购。消极的企业文化不能使企业扩大发展规模,反而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并且使企业的兼并和并购不能顺利进行。

总之,企业管理者应在充分理解企业文化定义的基础上,对自己的管理方式进行深入剖析,把握住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积极作用,以期给自己的企业带来更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4]蔡红.加强企业战略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J]中国商贸,2011,(27).

[5]崔立为,杨增雄.组织文化对企业竞合战略影响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1,(35).

[6]王尧 .浅谈人力资源战略中的企业文化要素[J]现代经济信息,2011,(22).

董事会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述评 篇6

关键词:公司治理;盈余管理;董事会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119-02

近年来,盈余管理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其研究成果丰硕。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司盈余信息的可靠性,误导了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财务决策,并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声誉,也制约了上市公司进一步融资的能力,导致了资本市场的萎缩,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董事会作为联系股东和管理层的纽带,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对公司的运作负有最终的责任。可见,董事会的治理效率对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一、董事会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国内外研究成果

目前对于董事会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成果丰硕。从国内外学者对此研究文献来看,衡量董事会有效性的特征主要有:董事会构成、董事会规模、CEO的双重性、董事会会议强度、审计委员会等,并从这些董事会特征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一)董事会构成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在委托代理视角下,董事会的监督角色能否扮演好取决于它的独立性(Beasley,1996;Dechew et al,1996)。由于独立董事不直接受控股股东和管理层的控制,因而有利于董事会对于公司事务做出独立的判断。所以,独立董事人数在董事会所占的比例与职责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

目前国外的研究结论比较一致,认为独立董事的比例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董事会的独立性是董事会发挥其有效监督机制的必要条件。根据Fama和Jensen说法,独立董事很在乎专家声誉,可以使董事会更有效地对管理层进行监督。Davidson,Goodwin-Stewart & Kent(2005)的澳大利亚公司的经验研究支持了独立董事在抑制盈余管理行为中的有效作用。

然而国内的研究结论不太统一。刘立国、杜莹(2003)认为,提高独立董事的比例可以减少财务舞弊的可能性,提供的盈余信息透明度较高。史敏娜(2004)认为,聘请有会计背景的独立董事则有助于发现财务报告中的欺诈行为,可以减少盈余管理的行为。也有学者(蔡宁、梁丽珍,2003;张俊生、曾亚敏,2004)发现,独立董事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不显著。

(二)董事会规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董事会的规模会影响公司治理的效率,进而影响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然而,什么样规模的董事会的监督职能的发挥是有效的,国内外的学者们得出了不太统一的结论。

在国外的研究中,相关研究的结论不一致。一部分学者(Chin, Firth,& Rui,2006)发现,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另有学者(Xie, Wallace & Dadalt,2003;Beasley,1996)发现了二者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甚至有学者(Bradvury at al,2006)发现二者之间没有相关关系。Jensen,(1993)则认为,当董事会规模大到产生协调和交流问题的时候,就会降低其监督管理层的效率。

从国内的研究文献看,学者们得出的结论也不一致。王立彦、刘军霞(2003)以及蔡吉甫(2007)发现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负相关。刘立国、杜莹(2003)则认为,董事会规模与财务舞弊关系不显著。

(三)CEO的双重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在代理理论看来,人是具有偷懒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机的,所以需要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CEO与董事长的两职合一意味着总经理将会对自己进行监督,所以当CEO同时是董事长时,董事会的监督职能就会减弱。

从国外的研究看,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部分学者(Dechow Soan 和 Sweeney,1996;Jensen,1993)研究发现,两职合一时,董事会不能有效发挥其监督职能。然而,也有部分学者(Bugshan, 2005; Cornett, Marcus,Saunders & Tehranian,2006;Davidson et al.,2005)关于CEO双重性与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关系的经验研究结论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不显著。

从国内对于治理问题的大量规范研究文献看,学者们认为董事会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是阻碍公司绩效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证监会也把总经理与董事长两职分离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是,两职合一是否会增加盈余管理的发生还没有得出实证检验的一致结论。

(四)董事会会议强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董事会会议强度涉及到董事会会议次数和董事会会议效率两个方面,两个方面对盈余管理都会有影响,但是国内外对此的研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而且对于董事会会议强度对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国外方面。

国外方面,一部分学者Xie等(2001)发现,董事会会议次数越多,盈余管理程度就会越轻。与此相反,Jensen(1993)认为,董事会经常是在遇到问题时,被迫增加开会的次数,董事们实际上没有太多时间来讨论管理层的表现。董事会会议往往只是走走形式,不是确实需要的。

Vafeas(1999)的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会议是被动性,高频率的董事会会议可能是公司业绩下滑的一种表现而已。国内方面,张逸杰、王燕(2005)却发现董事会的会议频率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轻。

(五)审计委员会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审计委员会是通过保证公司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提供保护的。因此,独立的审计委员会能潜在地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国外方面。

在国外,这一领域的研究结论是不太一致的。Forker(1992)指出具有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更有利于控制盈余管理,其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会更好。

Dechow(1996)和Beasley(1996)从反面证明,不设立审计委员会仅设置内部控制委员会的公司更倾向进行财务欺诈。

Klein(2002)也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越高,越有利于盈余管理控制。然而,部分学者(Yang & Krishnan, 2005; Garcia-Osma & Gill de Alborno, 2007)却发现二者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二、评价与展望

虽然关于董事会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结论还没有完全统一,但由以上的文献综述可以得出,董事会有效性确实对于抑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提高公司的盈余信息质量有重要作用。然而,相关的研究也存在着不足,如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得出的结论缺乏普遍性。并且大部分是研究董事会的某个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董事会是一个整体,研究其作为一个整体是如何影响盈余管理的也是我们应努力的方向。

李常青(2004)通过课题“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有效性研究”的研究,发现我国公司的董事会存在以下特征:董事会规模略微偏大;董事会构成逐步合理化;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尚未完全分离;董事会会议流于形式;董事会成员持股过少等。

由此可见,虽然《公司法》中对董事会的职能做了明确规定,但在实践中,我国公司董事会的效率整体上不高,存在着“弱董事会”的现象。

因此,我国公司应借鉴国外的公司董事会的成功运作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通过多种途径来加强当前在我国的公司治理中董事会这一薄弱环节。针对我国现阶段董事会特征,如适当缩小董事会规模、通过立法强制实行两权分离、提高董事会会议的效率、提高董事会成员持股的比例等,都可以提高董事会的有效性。

同时,注意改善薪酬计划的制定,使之在长期中刺激管理层努力工作。最后非常重要的也是不易的工作就是完善我国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外部治理机制的薄弱,使得内部治理结构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从而董事会的职能也难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张逸杰,王艳.董事会规模、独立性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上海交通大学.2005.

[2]刘立国,杜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3.

[3]史敏娜.董事会与盈余管理问题探讨[J].当代经济.2008,1.

[4]李常青.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及改进建议[J].商业时代.2004,24.

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篇7

(一) 现行会计准则增强了会计处理的谨慎性

1. 资产减值准备准则的变换

所谓资产减值, 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金额。现行会计准则规定, 计提的资产准备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进行盈余管理是我国一些上市公司惯用的做法, 因为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必然增加企业的当期费用而减少当期利润, 转回时则正好相反。通过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可以使企业的全部利润在不同会计期间进行重新分配, 从而为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计提和冲回在各个会计期间之间调减利润创造可能性。这种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在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后, 将被限制。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减值准备的项目仍可以冲回, 但由于企业的大部分粉饰和冲回的行为被严重限制而无法增加利润, 所以在计提时会更加谨慎。

2. 公允价值的重新运用

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 我国使用公允价值的前提、范围以及具体的方法更加谨慎。这一方面是对我国过去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出现问题的总结和改进, 另一方面也是基于我国自身国情下确保公允价值不被滥用的现实选择。如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 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只有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用公允价值进行核算, 而且一旦采用公允价值进行核算后, 不能再转为成本法核算。这都是对使用公允价值的限制。

(二) 现行会计准则增强了会计处理的准确性

1. 存货计价方法的变化

极好地限制上市公司利用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调整盈余。现行准则取消了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后进先出法, 规定企业只能使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成本。通常在一个企业中, 后期的存货销售价格较低, 如果以后期的价格为准采用后进先出法计量, 将会出现总体成本较低, 从而导致利润偏高、资产虚增、所有者权益虚增的情况;反之, 如果以前期较高的价格计量, 则得出的结论正好相反。这就给公司管理者以可乘之机, 进行利润操纵。而取消后进先出法, 会使存货流转真实的表现, 客观反映历史成本, 消除人为调节, 更好地进行经营业绩分析比较, 得到更准确和真实的存货成本计量。

2. 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化

(1) 企业合并的变化。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将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类。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 而不是公允价值计量, 这就可以避免部分企业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滥用公允价值和合并日进行操纵利润和所有者权益。我们国家目前企业的合并大部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合并形式采用按双方确认的公允价值确认时, 尽管公允价值是需要经过中介机构评估确认的, 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企业操纵的因素过多从而干扰了公允价值的实现。因此, 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通过合并重组一夜之间实现扭亏为盈。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标准, 这种状况得以改善。

(2) 合并报表范围的扩大。现行准则对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重视实质性控制, 遵循了实质重于形式, 有效控制了上市公司利用编制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动调节盈余。准则规定母公司需将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 包括小规模公司、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以及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而不以股权比例作为唯一衡量标准。这有效地抑制了某些上市公司利用提高经营状况好的子公司股份或降低经营业绩不尽人意的子公司股份而提高企业集团整体业绩的行为。同时, 现行准则还规定合并报表的种类, 不仅包括原有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分配表、合并利润表, 还包括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和附注三部分。这更加直接的反映了公司的构成和经营成果, 从而更好地提高会计报表的准确性。

(三) 现行会计准则增加了会计处理的透明度

1. 关联方外延的变化

关联方交易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之一, 也是证券监管部门、投资者、审计师的关注焦点。现行准则对关联方的定义做出拓展, 对企业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三类公司都构成关联方。现行准则规定, 无论是否发生交易, 均应披露与母公司子公司相关的信息。如母公司不是最终控制方, 还应披露最终控制方的名称;如母公司与最终控制方不提供财务报表, 须披露母公司之上与之最接近的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母公司名称。对于账目, 现行准则取消了关联方交易金额或比例自选其一的规定, 而是必须披露金额, 重大交易同时披露金额与比例;未结算项目须披露信息与金额。此外, 现行准则规定, 只有证据确凿的关联方交易才能被披露为公平交易。现行准则更加重视实质, 内容较之前更具体、严格, 这有利于压缩上市公司关联方的盈余管理空间。

2. 会计披露的加强与完善

现行会计准则的另一大特点是, 对披露的要求几乎处处可见。例如, 长期股权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借款合同等。对相关信息的披露要求的加强和完善, 必然会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提高信息透明度, 从而对管理当局利用信息优势进行盈余管理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二、现行会计准则为盈余管理提供机会

(一) 资本化为盈余管理提供机会

1. 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扩大

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的扩大为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原准则资本化范围仅为固定资产, 现行准则增加了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的可销售状态的存货或者投资性房地产等。现行准则的借款范围也有所扩大, 从原来的专门借款变为专门借款与一般借款。企业可以在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和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利息支出上调节当期盈余, 例如, 当企业想提高业绩, 则可以采用一定的手段使专项借款之外的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符合计入资产的要求, 扩大借款利息资本化范围。

2. 无形资产准则的调整

无形资产的现行准则为企业盈余管理扩大了空间。原会计准则将无形资产的研发支出全部计入管理费用。现行会计准则将研发支出分为两个部分:研究阶段的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准则规定可予以资本化。在实际操纵中, 很难明确的划分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企业如何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 就决定了整个研发费用在费用化和资本化中的分配, 为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可乘之机。另外, 现行无形资产准则对无形资产的摊销不再只局限于直线法, 而且摊销年限也不再固定, 以及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也不予摊销。企业就可以通过减少摊销年限和加速摊销来提高公司的利润, 或者以相反的方法来降低利润, 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二) 公允价值的运用为盈余管理提供机会

1. 非货币性交易的计量

现行会计准则的金融工具、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 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如果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又为企业的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企业的控股股东很可能会在企业出现亏损的时候或者出于维持公司业绩或配股的目的, 通过与其他企业以优质资产换恶劣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来改变上市公司的当期损益, 从而达到提升公司利润的目的。

2. 债务重组处理方法的变革

债务重组以现金或非现金或债转股等方式偿还债务, 其原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 计入当期损益, 而不再作为资本公积计入所有者权益, 而且增加的利润之中附注中披露, 不需每股收益指标中扣除;对于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 一旦获得部分或者全部豁免, 其重组收益直接反映在利润表上;以非现金资产抵债时, 确认债务重组利的同时确认转让非现金资产损益。而且对于实物抵债的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 但公允价值是否能够做到真正公允仍值得怀疑。

(三) 会计规范不清晰为盈余管理提供机会

1. 预计负债的新规定

现行准则规定, 预计负债应当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企业在确定最佳估计数时, 应当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有确凿证据表明该账面价值不能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时, 应当按照当前最佳估计数对该账面价值进行调整。该准则中的需要确定的“最佳估计数”没有具体标准, 需要具体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等因素。因此, 在计量过程中涉及到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风险大小的估计来判断, 为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提供可能。若企业想隐藏当期利润, 则可多估计预计负债;反之少估计一些预计负债。

2. 固定资产准则的变更

现行会计准则固定资产部分规定, 企业应于每年底终了时, 对固定资产的寿命、折旧方法和预计净残值进行复核。有差异的, 应当调整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折旧方法和预计净残值, 并将这些变更都归为会计估计变更, 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后期计量, 不再进行追溯调整。这就使得企业能够通过改变企业折旧方法, 预计净残值等调整利润。企业固定资产往往较大, 只要是证据表明某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与之前计算的有差异, 则可以通过会计估计来变更, 从而改变各个会计期间的折旧费用分配, 并对企业业绩调整。

三、如何加强完善我国会计政策, 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一) 权衡会计准则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大质量特征, 客观来讲, 两者都很重要, 大多数情况下, 两者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而会计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更决定了会计准则的指定方向。从国际发展的趋势来看, 相关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 可靠性更应被放到首要的位置, 这是由于受到多次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影响。这也将有效地限制盈余管理行为, 减少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 从而降低会计诈骗风险。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会计选择就是盈余管理, 会计选择过多, 会计信息失真的机率越大。会计选择越少, 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 从而降低会计准则的综合效用, 因此, 我国应该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适当减少对会计政策的任意选择。

(二) 修改和完善现有的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准则各利益方相互制约后的产物, 本身具有不完全性、可选择性和可变更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新问题会不断涌现, 需要会计准则及时进行补充修订和不断完善。对于已颁布的会计准则, 要根据我国市场的环境特点并借鉴国际经验及时修订, 减少不明确和含糊不清的规定, 找出漏洞并进行进一步的审查核实。对于执行效果比较好的会计政策也应该重视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修改, 而对于一些主观能动性强的政策还应该给出相应的制约条件。同时, 随着经济业务的发展和新问题的出现, 以及适应会计国际协调和交流的需要, 使准则具有适度的前瞻性, 应给予会计应用的选择空间。

(三) 加快制定和出台新的具体的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和会计实践之间存在着一种时滞, 即会计准则等政策规定常落后于会计实践和经济创新行为。随着我国经济业务的发展和会计问题的复杂化, 应该随之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政策避免无法可依的情况。除此之外, 我国还应考虑国际化的需要, 使准则更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 及时避免公司管理者利用会计政策的灵活性进行盈余管理, 做出对自身有力的判断。总的来说, 现行会计准则较原准则有很大的完善, 但是问题依然不可避免。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2]戴桂荣.浅析新会计准则体系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J].会计之友 (下) , 2006, (8) .

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篇8

(一) 税收筹划概念

税收筹划又被称作合理避税, 1935年参与税务局长诉温斯特大公案的英国上议院议员汤姆林爵士是这样表述税收筹划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安排自己的事业, 倘若依据法律而做出某些安排能够少缴纳税收, 那么就不能够强迫其多缴纳税收。这个观点在当时得到了法律界的认同。经过逐渐发展, 税收筹划的定义逐渐规范化, 即:在当前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企业通过事先筹划与安排经营、投资与理财活动等, 从而尽可能获取节税的经济利益。由此可以看到, 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的前提是要符合国家法律以及相关税收法规且税收筹划必须发生在企业投资理财与生产经营活动之前。

(二) 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

首先, 合法原则。一是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必须符合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各项政策精神前提;二是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经济法规以及财务方面的相关条款开展税收筹划;三是企业应当对我国税法的各种动态予以全面掌握后, 才能开展税收筹划活动;四是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的时候, 必须及时对税收筹划的相关方案进行修改与完善, 使之满足税法的变化。其次, 经济原则。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的时候首先要企业的效益应当是重点考虑内容。一是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的时候要尽可能避免对个别税种减少的过度重视, 而是要考虑在整体上减少税收负担率;二是企业在对相应的纳税方案进行评估的时候, 应当使用资金时间价值的有关理论作为标准, 要对不同的纳税方案开展比较, 相同纳税方案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税收负担开展比较, 当然在具体比较过程中, 企业只有将其变为现值, 才可以进行一定的比较。再次, 财务决策原则。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活动的时候, 在一定程度上要将税收筹划融入进企业财务决策中, 服务于财务决策。最后, 风险防范原则。由于税收筹划是在税法规定的边缘开展, 这就意味着税收筹划存在着极大的经营风险。企业如果忽略了税收筹划存在的风险, 那么税收筹划很可能会产生相反的作用。

(三) 税收筹划的重要性

首先, 企业通过税收筹划, 能够对企业投资、财政分配以及融资等过程涉及到的税收予以解决, 使得企业能够最优化地合理配置拥有的财务资源。其次, 通过税收筹划, 能够保证企业监管的有效性, 让企业金融目标得到更准确、更快的确立。最后, 倘若可以使用企业利润分配方案+投资计划+融资计划的合理性开展税收筹划, 不但能够合理地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增加企业的税后收益, 还能够有利于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二、税收筹划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一) 企业正向盈余管理时税收筹划对其产生的影响

企业的正向盈余管理常常是通过延迟确认费或加速确认收入等应计利润管理方式, 或通过放宽信用政策以及价格折扣等方式以增加操纵费用和销售费用支出等真实交易方式, 或通过利用会计政策变更等措施调增会计盈余。当企业运用上述手段来开展盈余管理的时候, 常常面临着盈余管理成本与盈余管理收益之间的权衡。当企业处于正向盈余管理的时候, 这就意味着企业需要支付更高地所得税成本, 即企业可以利用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开展税收筹划, 使会计盈余上涨的同时税收成本不增加。根据有关调查, 许多上市企业的确存在利用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开展税收筹划来减少盈余管理产生的所得税成本的行为。

依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在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时候, 企业可以选择如下集中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工作量法以及年限平均法等等几种。从税收筹划的角度而言, 许多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加速折旧法来降低税收负担率, 然而这却会相应地使得会计盈余减少。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上, 从税收筹划的角度而言,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应该基于最有效最充分地利用成本费用其抵税效应, 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免费使用”的资金。因此企业可以选择前期成本比较大的计价方法, 当物价水平上升时, 选择加权平均法更为合适;当物价水平降低时, 选择先进先出法;然而企业采取这两种方法都会对会计盈余造成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 税收筹划对企业正向盈余管理造成了抑制作用, 所以可以这样说, 当企业开展正向盈余管理的时候, 税收筹划与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呈负相关。

(二) 企业负向盈余管理时税收筹划对其产生的影响

据有关研究发现, 企业为了获取更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常常会采取降低利润的盈余管理措施, 还有的企业为了平滑利润也会采取降低盈余的管理措施。尤其是当企业本期收益远远高于预期的时候, 为了确保利润持续稳定增长, 这些企业往往会采取提前确认损失或费用和延迟确认收入等管理方式来将本期盈余予以降低。由于我国是采取间接计算法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因此当企业采取负向盈余管理时, 伴随本期利润总额的减少, 税收负担率也会自动降低。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其目的就是为了延迟纳税从而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 因此, 从税收筹划角度而言, 企业管理层会产生提前确认费用和推迟确认收益的动机, 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来降低本期应缴纳的所得税。为此, 如果企业目的是为了降低本期盈余的时候, 盈余管理和税收筹划对于会计政策的选择是相一致的, 因此企业通过税收筹划能够达到进一步降低盈余的目的。由此可见, 当企业开展负向盈余管理的时候, 税收筹划与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呈正相关。

三、企业控制税收筹划风险可行策略

(一) 企业应当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

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现行税收方面的法律法规针对具体的税收事项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再加上在一定范围内税务机关也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以及税务执法人员参差不齐的素质等方面的影响, 会使得税收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 这就可能给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带来风险。因此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的时候, 不仅需要正确理解现行的税收政策, 还应当加强与税务机关之间的沟通交流, 争取在业务上获取税务机关的认可与指导, 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

(二) 企业应当树立税收筹划风险意识

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国家政策变化、利率、汇率变动、产品市价波动等客观环境因素的变化必然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 再加上如果企业对当前税收法律法规的不合理运用, 就会使得税收筹划的结果偏离企业预期目标, 从而给企业造成损失。因此各个企业应当加强对税收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学习, 并尽力熟悉并准确把握相关规定, 在充分掌握自身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的相关信息基础上, 将两者结合起来予以细细研究, 只有如此, 企业才能够预测并制定出多种税收筹划方案, 并通过比较各种不同的税收筹划方案从而优化选择既遵循税收法律规法规, 又符合企业自身利益的税收筹划方案。

(三) 全面提升税收筹划人员素质

企业税收筹划人员自身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税收筹划方案的可靠性, 决定了税收筹划是否成功。因此企业必须对税收筹划人员加强法律、税收、会计、财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 使其真正对上述培训内容了解透彻以及充分掌握, 只有如此才能够满足税收筹划的要求, 从而提升税收筹划工作的工作质量, 同时也减少了税收筹划的风险。如有必要, 企业还可以考虑向外聘请专业的税收筹划专家为针对企业自身情况制定税收筹划方案。

四、结论

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背景下, 税收筹划已经成为了企业财务战略体系的重要构成之一, 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先简单阐述了税收筹划的相关概念, 然后具体分析了税收筹划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最后提出了企业控制税收筹划风险的应对策略, 希望能借此提供相应参考, 使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够有效处理好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并控制好税收筹划风险, 最终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摘要:税收筹划最初是起源自19世纪的意大利, 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自20世纪中期以来, 为了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 各个纳税人逐渐加大了对税收筹划的关注与重视。伴随资本市场的发展, 税收筹划逐渐被认可为纳税人的权利, 并且成为企业发展战略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 税收筹划与企业盈余管理两者对企业财务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此, 本文试图探究税收筹划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税收筹划存在的风险, 希望能借此提供相应参考, 使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够有效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更好地规避税收筹划存在的风险。

关键词:税收筹划,盈余管理,发展战略,风险

参考文献

[1]宋银银.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 (02) .

[2]王盘安.纳税筹划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J].商, 2014 (16) .

[3]续冬梅.浅谈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建议[J].会计师, 2015 (01) .

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篇9

关键词:公允价值,损益,盈余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公允价值计量一直是学术界、会计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对其内涵的表述有多种说法,总体来说,公允价值的内涵可用“三公”来概括,既“公平、公正、公认”。公允价值是交易双方自愿进行交易的价格,隐含着一系列假定(比如完全市场假设)。因此,从本质上说,公允价值是市场对真实价值的“点估计”,是兼具相关性与可靠性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

公允价值计量在国际上早已跨过了“该不该用”的争论阶段,进入了“如何有效应用”的阶段。美国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较为充分,早在1953 年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APB第43 号研究公告中就有体现。20 世纪70 年代到90 年代,FASB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宽,使用力度逐步加大,在此期间,诸多学者对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做了实证研究。例如,巴思(Barth,1994)调查了银行投资证券的公允价值估计及以该估计为基础的证券利得和损失的价值相关性。同期,学者们还就公允价值信息是否可增加金融资本监管效率问题进行了探讨。巴思、兰兹曼和瓦伦(1995)在《公允价值会计:对银行盈余波动性、监管成本及合同现金流价值的影响》一文的研究中发现,公允价值盈余比历史成本盈余波动大。公允价值会计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方面的研究也较多。步入新世纪,美国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程度没有削弱,而是加强。

中国应用公允价值可谓一波三折,总体上分为三个阶段:1998 年公允价值的首次启用阶段,2001 年会计准则修订与公允价值的全面回避阶段,2006 年公允价值的再次引入与全面推广阶段。再次引入公允价值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求,此次引入,并没有完全照搬国际会计准则,而是更充分地考虑了中国的国情,并做了审慎的改进。新准则颁布后,学术界和会计界对公允价值应用的研究问题又掀起一波狂潮。葛家澍(2007)对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进行了研究,卢士月(2008)对公允价值应用下的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杨冬梅(2009)以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企业损益的影响为主题进行了研究,笔者拟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对企业损益和盈余管理影响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公允价值的应用对企业损益的影响

中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具体运用情况较多。从企业会计准则第1 号到第33 号,其中列明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有十八个方面,大致包括有: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物资产、资产减值、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债务重组、收入、政府补助、企业合并、租赁、金融工具、石油天然气开采、合并财务报表、非货币性交易。

目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已逐步应用到多个方面,尤其是对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等方面应用较充分。

(一)公允价值应用于金融工具对企业损益的影响

公允价值应用于金融工具对企业损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其次,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出售时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再者,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按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转出“资本公积”,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总之,企业在持有金融工具时,以资产负债表当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标准调整其账面价值,调整的结果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在处置后再确认“投资收益”,并同时结转资产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由此可见,公允价值应用于金融工具对企业损益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二)公允价值应用于投资性房地产对企业损益的影响

企业有确凿证据表明其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不计提折旧或摊销,企业以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其账面价值,将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也是利润的构成部分。由于现行会计准则准许企业自由选择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方式,可能会导致部分企业出于不同的目的,而采取一些有利于自己的做法。在房地产市场火爆,价格持续上涨时,企业将用于出租的建筑物或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由成本模式计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这将大幅度提高公司净资产和当期净利润,而且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下,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摊销,不需计提折旧和摊销减少的成本支出也会增加企业的当期利润,由此而产生的利好影响十分明显;反过来,在房地产价格处于持续下跌(低迷)的情况下,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会采用成本计量模式,从而规避公允价值的变动对其当期损益的影响。由此可见,企业出于不同目的的考虑,对于计量模式的选择可能不一样,但是无论选择哪种计量模式,对企业当期损益的影响都是比较重大的。

(三)公允价值应用于债务重组对企业损益的影响

新准则规定,企业在债务重组中用以清偿债务的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则高于其账面价值部分以及取得债务重组豁免部分作为利得,计入当期损益。这样一来,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可能通过债务重组的途径,获得债务重组收益,增加当期损益,提升每股收益水平。这对ST类公司影响尤为明显,一些上市公司为了维持公司业绩,很可能会在公司出现亏损的情况下,以债务重组作为手段来提升公司的利润。可见,公允价值应用于债务重组对企业损益的影响非常显著。

三、公允价值的应用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公司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往往在对外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有意地选择有利于公司的会计政策和方法,改变盈余信息的披露。公允价值作为一种广泛采用的计量方法,它的使用需要依靠活跃的交易市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和素养要求很高,稍有差池,就有可能被管理当局利用,成为盈余管理的手段。

(一)公允价值应用于金融工具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将公允价值应用到金融工具中,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损益直接列入利润表。企业在投资股票等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企业还可以对二级市场进行投资以及交叉持股,从而通过影响公允价值变动进而影响净利润,这就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手段,在市场形势较好或较差的时候大量持有金融资产就能起到增加或减少报告期利润的作用。

金融工具准则除在财务报告中引入更多风险信息而导致报表项目波动性加大,进而影响利润之外,其执行过程中还有两个环节的操作可能影响财务报告:一是金融工具的分类;二是公允价值的计量。金融工具的分类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为管理层操纵利润留下了空间。同时公允价值的确认本身存在一些不完善和主观性,这些都为企业操纵盈余留下隐患。

(二)公允价值应用于投资性房地产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中国投资性房地产的界定标准还不完善,有的上市公司可能会将一些非投资性房地产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来核算以达成自己的目的。公允价值的确定本身具有人为主观的因素,房地产的活跃市场很难找到,这也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上市公司如果将早期低价购入的房地产变成投资性房地产,在初始转换时就会大大提高当期净资产和当期净利润。

这些都为企业操纵盈余留下了隐患。再加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这直接减少了成本费用,增加了利润。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计入了当期损益。甚至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别有用心地从关联企业手中低价购入土地使用权等,然后转换成投资性房地产,利用价值重估增值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增加利润。

(三)公允价值应用于债务重组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在原准则中,将债务人支付的资产与重组债务的差额部分计入资本公积。新准则规定,债务人清偿债务的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债务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这些规定有可能诱使一些债务负担沉重的上市公司以债务重组为手段来减免债务,获取利润,通过报表的反映提升盈余水平。除了支付对价与债务的差额可以计入当期损益,有的债务人还可能通过资产评估等方式,高估某些资产的公允价值,最终达到增加当期损益的目的。由此可见,在出现亏损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公司业绩,一些上市公司很可能会以债务重组作为手段来提升公司的利润。

公允价值本身并不是造成盈余管理的原因,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经济环境,特别是由于中国价格市场的不规范,公允价值可能成为相关利益主体进行利润操纵的工具。

四、结论

公允价值是出自于公平交易市场的确认,是兼具相关性与可靠性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但是,由于公允价值在确定时主要通过相同项目的市场报价、以类似项目价格为计量基础、估价技术确定等途径来获得,而这几种途径都存在主观成分或假设条件,再加上中国缺乏健全、成熟、有效的市场经济环境,会计准则体系还不健全,执行与监管机制有待完善,管理层及相关从业人员素质水平低等主客观原因的存在,公允价值计量一旦被人为地利用,将导致难以体现其公允性、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难以保证、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操作难度大以及公允价值的计量具有顺周期效应等问题,最终导致的后果是公允价值计量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效果不理想,更多地成为了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事实上,对公允价值提出质疑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允价值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估计、假设和判断而影响其可靠性。公允价值正如一把“双刃剑”,其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原则提出了调整,但是,作为一种计量工具,它自身是无过的,关键在于如何应用它,我们不能就此而否定它。

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篇10

盈余管理自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是会计领域的重要研究话题,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盈余管理动机、盈余管理影响因素及后果几个方面进行探究。上市公司的经理层出于私人利益和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等动机,利用盈余管理粉饰经营业绩(刘星、徐腾,2003,龙翠芳,2012)。盈余管理可能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影响市场的资本配置。我国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行业,近年,与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相比,房地产投资占比已经临近20%,占GDP的百分比近10%。房地产行业在推进区域经济以及推动相联动产业发展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加上房地产行业自身具备资本密集的行业特点,所以其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本配置有重大的影响。

债务融资是上市公司融通资金主要渠道之一,而债务结构中不同的负债规模、期限和来源对盈余管理存在差异性影响(薄澜,2013)。房地产行业由于在土地储备及开发建设中均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为此房地产企业主要依靠银行借款和预售制度来获得资金来源,为此房地产行业普遍存在负债率较高的特地。另外,由于房地产行业的财务处理十分复杂,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选择、成本费用和收入的分摊标准不明晰,再加上采用预售制度使得选择销售收入的确认时点灵活性较大,均为房地产行业的盈余管理提供较大空间。债务契约假说提出,负债水平越高管理层越有动机实行盈余操纵;而债务治理假说又认为,负债水平越高,债权人监督对管理层进行监督的动机越强,可以降低盈余管理水平。那么,到底在高负债的房地产行业,不同的债务结构来源会与盈余管理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是本文重点关注的问题。

此前盈余管理研究在考虑债务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时,主要从债务期限角度考虑,杨行与胡伟津(2014)发现长短期债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存在差异。陈骏,雷强(2010)从债权人的角度出发,发现银行能有效监督企业盈余管理行径。但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提供商业信用的上下游企业或个体债权人由于对企业的监管能力和监督成本不同,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约束存在差异。因此本文根据张潇予(2015)对房地产行业债务结构研究,将主要的债务划分为三类——商业信用、短期银行借款和长期借款债务,从两个维度——债权人和债务期限,开展实证研究分析该三类债务是更能约束还是诱发经营者的盈余管理行为,为债务融资与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进行补充。

二、理论分析和假设提出

商业信用是在进行经济交易过程中由于延迟付款或者预先收款而使交易双方构成的一种借贷关系。房地产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主要来源为上游施工单位的工程项目款和下游购房者的定金预收款及购房按揭贷款。上游施工企业的应付款项主要由长期合作关系形成,对房地产企业的会计信息参考依赖不强。且预收账款随着工程进度将逐渐结转为营业收入,因此商业信用融资的盈余管理动机较弱。尽管房地产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因其投资数额大且开发周期长的特点会促使购房者和施工单位自发监督企业,如:若因长期拖欠施工款影响项目进度会传递负面信号。但该类债务其债权人分散、无法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受制于自身监督能力和监督成本的限制,监督能力低,监督成本大,不能或不能及时识别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因而商业信用融资与房地产行业的盈余管理关系不确定。因此提出假设H1:

H1a:短期商业信用资产比与盈余管理存在负相关关系。

H1b:短期商业信用资产比与盈余管理存在正相关关系。

银行作为专业的贷款机构,对企业的监督更有动机和能力。在辨别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前提下,银行会通过提升资本成本定价来保证自身利益。但若银行不能及时辨别盈余管理行为,反而会“鼓励”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汪洋(2012)研究认为存在银行在贷款决策中对企业盈余管理辨别能力较弱或存在不辨别盈余管理的现象。在银行难以辨别或不辨别盈余管理的条件下,一方面,企业通过调节盈余反映较好的财务信息,相对更容易得到银行贷款。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对银行借款依赖性大,往往更需要进行盈余管理获取更多的贷款。陆正飞、祝继高、孙便霞(2008)认为银行对贷款企业的审核监督大多依赖性会计信息,特别是对利润总额的关注会增强企业由于申请贷款而实行盈余管理的动机。由于我国银行经营效率较低,即使房地产行业在资本结构中债务融资占比很大,却依然没有起到有效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加之银行对房地产业务流程不熟谙,存在介入障碍,因此我国银行与贷款企业间的关系是一种被动的监督关系,尚不能对房地产企业日常运作以及各类行为进行跟踪审核和监督。

但银行借款由于长短期限之别,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也有差异。短期银行借款由于期限短,未来的不确定风险相对较小,银行更关注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而对会计信息特别是盈利信息的需求相对降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更容易得到监控。于长期借款而言,银行所面临的不确定风险增大。银行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进行信贷决策前须掌握充分的财务信息,以保证贷款企业将来有充裕的现金流了偿到期借款。届时,银行会提高对会计信息特别是盈利信息的依赖度。因此短期银行借款债务治理作用强而盈余动机弱。而长期借款相比于短期银行除了期限长给企业提供时间进行盈余管理外,长期借款的金额更大、获取难度更大,因此银行会有更严格的限制条款,使得企业更有动机调节盈余粉饰业绩避免违反债务契约条款。因此提出假设H2和假设H3:

H2:短期借款资产比与盈余管理存在负相关关系。

H3:长期借款资产比与盈余管理存在正相关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0-2014年沪深两市A股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剔除财务数据缺失的公司样本,最终共有118家连续5年的公司样本数据。为了消除极端值对回归分析的影响,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按1%分位数采用winsorize的方法处理。本文研究所使用的财务数据以及相关指标全部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

(二)变量定义和模型构建

1.应计盈余管理程度估计

本文采取总体应计利润法。总体应计利润法中的TA应计项目为NI公司报告的净收益与CFO经营活动净现金流的差额,即TA=NI-CFO。同时,TA应计利润又由DA操纵性应计利润及NDA非操纵性应计利润两者构成。应计利润的弹性较大,企业常利用DA操纵性应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然后选取企业盈余管理研究中最为广泛应用的盈余管理计量模型——修正的Jones模型。但由于房地产企业的预售行业特性,其收入多以预收账款而非应收账款存在,因此关于房地产行业的盈余管理研究,需对修正的Jones模型进行调整改进,将营业收入变化额减去应收账款的变化额替换成加上预收账款变化额。其改进的计算模型如下:

其中α1、α2、α3分别是、、的OLS估计值;

(见表1)

2.多元回归模型

盈余管理存在方向性,但本文仅考察盈余管理程度,所以选择被解释变量为|DA|,DA的绝对值。张潇予(2015)对我国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债务期限结构研究,发现从债务构成来看,房地产企业短期负债的资金来源以商业信用和短期借款为主,商业信用以预收账款为主,而长期负债几乎由长期借款构成。因此本文将房地产行业的债务结构来源分为三类:商业信用债务,银行短期借款,长期借款。解释变量为商业信用资产比CD、银行短期借款资产比BSD和长期借款资产比BLD。控制变量包括公司规模,盈利能力,企业成长性,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构建分析债务融资对盈余管理的关系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见表2)

四、实证检验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表3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房地产行业对银行借款的依赖程度较高,近85%的房地产上市公司通过银行贷款筹集资本,其中平均长期银行借款和短期借款占资产比分别是14.4%和12.1%,两项债务资产比最高都超过了40%,分别为46.5%和41.6%。除了高度依赖银行贷款外,商业信用债务也是高负债率的房地产行业主要的债务来源之一,平均商业信用资产比为21.3%,最小值为0.7%,最高的商业信用债务甚至超过了其资产的一半为57.5%。三种主要的债务类型中,占比最大的为商业信用债务,其次长期借款,最小是短期借款。表明我国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更偏向于商业信用债务融资。在高负债率的行业特点下,房地产行业的操作性应计利润,即盈余管理程度平均为0.120,最小值为0.001,最大值为0.882。

(二)相关性检验

表4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显示,盈余管理程度与商业信用资产比具有负相关关系,但并不具有显著性。盈余管理程度与短期借款负相关,与长期借款正相关,并在1%水平上显著。银行借款由于期限不同对盈余管理程度影响不同。长期借款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大,而短期借款占比越大,盈余管理程度却受到抑制,符合假设3和假设2。企业成长性、盈利能力在1%的水平下和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企业规模、公司净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与盈余管理程度在1%和5%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1)

(三)多元线性回归结果与分析

表5为模型多元回归结果。商业信用资产比与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的系数为0.066,在10%的水平下显著正向相关,即表明房地产企业商业信用负债率越大,房地产企业有更大的空间进行盈余管理,因此其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越大,该结果支持假设H1b。银行长期借款资产比的系数为0.129,与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在5%的水平下显著正相关,符合假设3。表明房地产行业中银行长期借款会诱发盈余管理动机,盈余管理动机强于债务治理作用,银行长期借款率越高,盈余管理动机越强烈。短期借款与操纵性应计利润呈负向关系,系数为-0.056,与假设2一致,但不具有显著性。银行借款不管长期借款,抑或是短期借款,在统计上对房地产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都不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表明银行借款对房地产企业的债务治理效应弱于企业盈余管理动机,银行借款在一定程度上“鼓励”房地产企业进行盈余管理修饰其业绩。企业成长性、盈利能力与操纵性应计利润在1%的水平下显著正相关,企业规模、公司净经营活动现金流与操纵性应计利润绝对值在1%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其相关性与相关性检验一致,和预期假设相符。

注:*、**、***分别表示在10%、5%、1%的水平上显著。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将三种债务融资结构变量同时放入模型进行回归。结果显示,商业信用和长期借款的比例都与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在5%的水平显著正相关,银行短期借款与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与主回归结果一致,并且显著性有所增强,进一步支持了我们的假设。

五、研究结论及启示

本文以我国房地产A股上市公司2010年至2014年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房地产企业的债务结构及债务来源对盈余管理存在差异影响。(1)短期商业信用资产比与盈余管理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由于债权人分散,受限于监督能力和监督成本,商业信用比率增大,盈余管理幅度也越大。(2)长期借款资产比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这是由于房地产行业中长期借款盈余动机强于债务治理效应,由于长期借款期限较长,债权人难以长期追踪降低债务治理效果,因此长期借款资产比越大房地产企业盈余管理程度也越大。而短期借款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向关系,但不具有显著性的结果,期限较短的短期借款,债权人能及时监督,且由于盈余管理动机小,债权人应能更好发挥债务治理效果,但房地产企业属于高利润行业,银企关系较其他行业更暧昧。短期借款对盈余管理的债务治理是复杂的,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但就本文实证分析所得,房地产企业短期借款未能对盈余管理形成有效的债务治理效应。

参考文献

[1]Healy P M,Wahlen J M.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J].Accounting Horizons,1999,13(4):365-383.

[2]雷强.银行监督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25(6):91-98.

[3]Grossman,S.J and Hart,O.D.Corporate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managerial incentives,in John Mc Call,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Cambridge:NBER Books,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with number mcca,82:107-137.

[4]Jensen M C.Agency Cost of Free Cash Flow,Corporate Finance,and Takeover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2):323-29.

[5]廖义刚,杨小燕,黄洁.债务治理、高质量审计与公司价值?——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4):29-31.

[6]赵玉珍.中国上市公司债务治理绩效的实证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

[7]黄珺,黄妮.过度投资、债务结构与治理效应——来自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2(9):67-72.

[8]张玲,刘启亮.治理环境、控制人性质与债务契约假说[J].金融研究,2009(2):102-115.

[9]李增福,曾庆意,魏下海.债务契约、控制人性质与盈余管理[J].经济评论,2011(6):88-96.

[10]万红波,阮铭华,王蓓蓓.负债融资、债务契约与盈余信息质量关系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5):53-60.

[11]徐向艺,赵青,孙娟.中国上市公司债权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6(6).

管理层持股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 篇11

【关键词】管理层持股;盈余持续性;线性一阶自回归

一、引言

盈余持续性是会计盈余信息的重要特征,也是衡量盈余质量高低的关键指标,对盈余持续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管理层持股被视为降低代理成本的有效途径,在国内外公司普遍应用。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股权激励来防止管理层利益侵占。截至2014年底,有70%以上的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持有公司股份。然而,国内外关于管理层持股对盈余质量影响的文献并没有统一的结论,且很少有文献研究管理层持股与盈余持续性的关系,因此本文对该问题展开了研究。

二、文献回顾分析与研究假设

管理层持股对盈余质量影响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部分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能改善盈余质量,如Warfield et al. (1995)、梁杰等(2004)、宋建波和田悦(2013)。另有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会降低盈余质量,如Gabrielsen et al. (2002)、陈千里(2008)、于卫国(2011)。还有学者认为管理层持股和盈余质量是非线性关系,如Yeo et al.(2002)。另有部分学者认为管理层持股与盈余质量不相关,如Erickson et al. (2006)、杜兴强和温日光(2007)、周泽将(2008)、韩菁和朱和平(2012)。

管理层持有一定比例的公司股份可以降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形成的代理成本,使得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趋同,从而减少管理层的短期行为,使管理层以公司的长期利益为目标,对公司的盈余持续性有正向的影响。而过高的管理层持股使得管理层权力过大,外部对管理层的监督约束作用较弱,从而使得管理层可以更大范围追求个人利益,不利于企业盈余持续性。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普遍很低(见描述性统计结果),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有助于提升企业盈余持续性。据此,提出假设:

H:管理层持股对盈余持续性有正向影响。

三、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为避开准则变动对本文结论的影响,本文选择的样本为2007-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在数据处理时,本文剔除了以下数据:(1)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2)上市不足一年的公司;(3)年初总资产相较上年末总资产增长率超过10%的公司;(4)数据缺失公司;(5)极端值。

本文的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和WIND资讯数据库,数据处理使用了SAS软件。

2.研究模型与变量定义

本文采用线性一阶自回归模型来研究管理层持股比例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模型设定如下:

四、实证结果

1.描述性统计

为了消除异常值对结果的影响,本文对变量ROAt+1、ROAt、MHOLDt、SIZE、SHRCR1均进行了去除头尾1%的处理。表2列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从表2可见,ROAt+1均值为0.0369,最小值为-0.4384,最大值为0.32,其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甚远,说明不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差别较大。管理层持股均值为0.0763,中位數为0.0001,说明大多数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很低。控制变量中,国有企业占了48.14%,四大审计的上市公司占了5.15%,公司规模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不同公司差异较大。

2.回归结果

本文的回归结果为表3中的结果(1),实证结果与前述假设一致。表3中列示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当期总资产收益率的交乘项系数为正,并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管理层持股比例对企业盈余持续性有正向的影响。控制变量方面,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与未来盈余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显著性水平为1%;企业为国有性质与未来盈余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在1%水平下显著;审计机构对未来盈余的影响不显著。

3.稳健性检验

表3中的结果(2)-(5)为稳健性检验结果。其中,结果(2)为将ROA以营业利润与期初期末平均总资产比值代替;结果(3)-结果(5)分别为将年初总资产相较上年末总资产增长率超过5%、15%、20%的公司归类为并购公司予以剔除。上述稳健性检验的结果与原回归结果基本一致。

五、结论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管理层持股能显著提高企业盈余持续性。本文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管理层持股和盈余持续性的相关理论研究,同时也能为管理层持股的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Warfield T D, Wild J J, Wild K L. Managerial ownership, accounting choices, and informativeness of earning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5, 20(1): 61-91.

[2]梁杰,王璇,李进中.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舞弊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4,7(6):47-51.

[3]宋建波,田悦.管理层持股的利益趋同效应研究——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的检验[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12):99-109.

[4]Gabrielsen G, Gramlich J D, Plenborg T. Managerial ownership, information content of earnings, and discretionary accruals in a non–US setting[J].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 2002, 29(7‐8): 967-988.

[5]陈千里.股权激励,盈余操纵与国有股减持[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1):149-155.

[6]于卫国.股权激励的盈余管理效应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1):71-72.

[7]Yeo G H H, Tan P, Ho K W, et al. Corporat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the informativeness of earnings[J].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 2002, 29(7-8): 1023-1046.

[8]Erickson M, Hanlon M, Maydew E L. Is there a link between executive equity incentives and accounting fraud?[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6: 113-143.

[9]杜興强,温日光.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一项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07,1:122-133.

[10]周泽将.控股股东,管理层持股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实证研究——盈余价值相关性的视角[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027.

[11]韩菁,朱和平.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的实证研究——以江浙民营上市公司为例[J].会计之友,2012(26):72-75.

作者简介:

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篇12

资产减值从定义上讲, 就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资产减值的实质就是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 并将账面金额大于价值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或费用, 从而使资产的计量接近真实价值, 这样不仅能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决策, 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 避免了因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利润的变化。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例如:资产的市价当期大幅度下跌, 其下跌幅度大于正常额;有证据表明资产实体已经损坏;企业内部报告表明, 资产的经济效益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实现的营业利润等远低于预期金额等, 应正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各种准备金, 使财务数据科学、健康能正确的动态反应企业真实资产状况。

短期资产减值对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降低企业坏账风险。企业应定期对内部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检查, 预计各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 对于可能产生坏账的金额计提坏账准备, 如果发生坏账时即可冲销坏账准备和应收款金额, 使企业的现金流健康, 并且可以起到防范坏账风险, 有助企业决策者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决策。

2. 如实反映企业存货价值。市场经济瞬息万变, 在正确的时刻控制企业存货的总量是一个重要的管理课题, 如果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历史成本, 则必须在当期确认存货跌价损失,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 然后根据以后存货价值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应合理的保持企业存货总量避免存货减值对企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以最优成本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这也是资产减值对企业存货管理的重要作用之一。

3. 如实反映企业短期投资价值。企业进行短期投资, 也应按照投资成本与市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会计计量, 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 如市价低于投资成本则可冲减跌价准备, 这对优化企业资金使用, 管理层决策现有短期投资良好发展, 选择优质短期投资都有积极的意义。

4. 根据国家规定, 一切短期资产减值或跌价准备金可以转回, 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讲有利于企业降低会计风险, 合理增加企业资产、利润等因素, 使财务操作更加灵活以应对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 同时完善企业资产管理构成。

二、盈余管理对企业的影响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调整或控制对外报告企业盈余信息的行为。盈余管理行为并不是会计造假, 是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进行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合理规避, 这种合理规避一般会产生以下几种情况:①使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露, 按照预期的更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②如操作不当会对企业利润数据报表的质量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会计报表或披露信息不能反映企业利润的真实状况;③使外界获得企业的信息产生偏差, 从而不能正确了解企业真实状况, 做出正确判断;④使企业获得了合理避税等合理操作因素, 能在政策允许范围内, 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合理调整, 降低损失。

盈余管理只是改变了企业实际收益在各个会计期间的分布, 而并没影响企业的实际收益, 长期来看不会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但在某个会计期间内会对利润数据的出具产生影响, 盈余管理对利润质量主要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

1. 积极作用

(1) 能帮助企业渡过突发性财务困境。如果企业因经营困难想继续融资时, 可以将利润前推从而达到融资、配股的标准要求, 达到融资标准;企业还可以改变折旧计算方式、降低坏账损失提取比例等手段提前确认利润, 获得投资等, 如公司要上市, 也经常用此种方法调整利润数额以达到上市标准。

(2) 合理避税。适当的盈余管理有利于企业合法、有效而合理避税, 这样既减轻了企业纳税负担, 又顺应税法所提倡的政策导向, 同时使企业经济数据更加完善、科学能反映真实的运营状况。

(3) 帮助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经过科学合理的盈余管理后, 企业可披露相对良好的经营数据, 而良好企业经营数据额披露, 能增强外界投资的信心和股东信心, 从而吸引更多资金, 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2. 消极作用

(1) 不合理的盈余管理会造成会计报表信息不可靠。在不合理的盈余管理操作下, 会计报表信息不能反映出企业真实发生情况, 不当的企业盈余管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利润质量, 财务信息不对称对股东、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而言是种极大损害, 会计信息的失真影响它应有的指引和决策作用, 而对企业经济状况的误判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 并且企业一旦适应数据调整的好处而监管趋于缺乏容易导致违法乱纪情况的发生, 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2) 盈余管理不利于资源配置。会计信息的失真, 不利于预算管理等工作的进行, 使企业的长远规划迷失正确方向, 也不利于预算运行期间的数据调整, 使决策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状况的需要, 而预算数据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则更大程度上对企业有了错误的引导, 使资源配置向不利企业健康的方向倾斜。同时违规的盈余管理对企业日常工作也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不合理的项目盈余数据会引导企业日常工作紊乱, 虚荣的利好消息会影响企业健康发展。

(3) 盈余管理增大了企业发展的风险性。从表面看盈余管理能给企业书面资料带来一些好处, 但如果长期处于这种虚拟的美好中势必使企业迷失发展方向, 往往很多企业不再通过主营业务发展改变企业经济困境而过多的迷信求助于盈余管理的调节, 如不对这种现象加以管控, 势必造成企业短暂的虚假繁荣, 从而严重影响股东和债权人的权益。

综合来看, 企业盈余管理是一把双刃剑, 合理的应用对企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而如果使用不当势必伤到自身, 所以完善企业盈余管理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 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尽可能的明确规定会计方法和程序的选择范围和使用标准,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新形势、新问题必定会不断涌现, 比如非财务、非会计信息的披露, 这些都需要及时修订和完善会计准则, 使会计准则成为财务行为的标准和指导意见, 并注意维护其刚性及权威性。

4. 重视审计的作用。应该强化企业审计制度, 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运作和外部审计的客观公正, 切实做到经济独立、工作独立等方面, 建立公正、廉明、科学的审计体系, 严格、科学的审计体系能以财务制度为准绳深入发现相关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 促进财务管理健康运行而不是流于形式, 审计监督是企业盈余管理数据的重要修正手段, 只有严格审计程序才能最大限度的使盈余管理趋于理性, 科学合理的数据出具才能指导企业健康发展。

5. 改革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和管理层任免制度, 这样能从根本上遏制不当盈余管理的授权, 使企业决策者能够清醒的做出相关决策及明确自身责任, 使盈余管理优点最大化, 缺点最小化。

总的来讲, 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资产不能多计, 负债不能少计”来看, 资产减值是一个预估值, 目的主要是为了如实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规范企业现金流, 规避风险。但是资产减值这一会计科目还会对企业利润产生很大的影响, 最广泛的案例就是上市公司会用资产减值来调节企业的利润, 以此来躲避如连续三年亏损被停牌的命运合理的盈余管理能使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 而不当的盈余管理必然将企业拖入违规的陷阱。

盈余管理也能调节企业的利润构成, 但是其两面性在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很难做出正确抉择, 这就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入手规范操作, 使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真正的为企业发展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宋喜娇.企业要加强现金流量的科学管理.当代经济, 2005

[2]蔡昌.提升现金流管理.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3]余绪缨.企业理财学.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3

[4]胡玉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学科建设若干理论问题探讨.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2;2

[5]李正安.企业现金流量表编制中存在问题的探索.商业会计, 2005;7

上一篇:规范策略下一篇:解释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