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对盈余管理

2024-07-28

上市公司对盈余管理(共12篇)

上市公司对盈余管理 篇1

近年来,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 证券机构和投资者的不断壮大, 分析师盈余预测在资本市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投资者和公司管理层之所以对证券分析师越来越关注, 是因为他们的预测可以增进资本市场的效率, 使资本市场定价率提高。1987~2001年, 学者Brown研究显示分析师盈余预测与公司的实际盈余不符, 公司的股价会出现变动, 管理层为了防止股价变动影响投资者的投资, 通常会采取措施引导证券分析师做出增加或降低其预测的结果, 从而缩小了分析师盈余预测与上市公司实际盈余之间的差距。Brown的研究表明, 一旦上市公司管理层释放出信号, 证券分析师会受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进行盈余预测, 证券分析师会根据释放的信号进行调整盈余预测结果, 使之二者之间差距缩小。反之, 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结果是否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会不会通过调整实际盈余使之符合证券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呢?本文以分析师盈余预测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研究分析师盈余预测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从而达到约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 使我国的资本市场更加完善。

1 理论基础

目前, 盈余预测是资本市场关注度最高的预测信息之一, 对于投资人和债权人来说, 它可以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盈余预测是上市公司管理层、投资机构、证券机构或者证券分析师对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及每股盈余的预测, 综合反映了预测期间的盈利状况。20世纪70年代, 国外学者开始研究分析师盈余预测, 主要从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精准度、分析师盈余预测与企业行为、分析师个人特点与盈余预测等方面进行研究, 形成了相关文献。

盈余管理一直是西方会计专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经过众多学者多年的研究并已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中国也有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秦荣生 (2001) 认为,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的自由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 实现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朱红军 (2002) 认为, 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当局, 为实现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 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 以调节公司盈余的行为。根据本文中对盈余管理的定义, 盈余管理是一个管理过程;管理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 该目的具有复杂性, 根据不同情况而定;主体为企业管理当局;管理对象为企业财务报告;管理属性为主动管理;采取手段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 因此为合法的管理行为。

综上所述, 国外关于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 文献比较丰富, 国内关于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研究较晚, 而且大多数学者主要研究的是分析师盈余预测精准度、分析师盈余预测与企业行为、分析师个人特点等方面。文献中, 很少有学者研究分析师盈余预测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是否上市公司管理层会根据分析师的盈余预测信息, 调整实际的盈余, 调整方向又会如何, 这方面的文献不多。本文从这个方面进行研究, 希望能有所发现, 从而能完善分析师盈余预测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理论。同时, 从实践方面, 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投资决策, 能够分析出分析师盈余预测和实际盈余的关系, 做出理智选择。

2 分析师盈余预测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

2.1 分析师盈余预测现状

目前, 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弱式有效市场, 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情况, 这样的环境导致专业的证券分析也无法完全熟悉企业的内部信息, 分析师的盈余预测无法完全与企业的实际盈余相符。大量的研究发现, 分析师队伍也和普通人一样, 存在着过于乐观、羊群效应和过度自信等现象。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的存在,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是否受到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通过对行为财务学理论的研究可以发现, 假设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结果影响不到上市公司, 企业管理层不改变现有的经营决策, 从长远看企业发展稳定, 但因为市场存在羊群效应, 企业短时间内股价会出现大幅度波动。当企业的实际盈余小于分析师的盈余预测时, 投资者会认为公司经营状况存在问题, 导致投资者大批卖出股票, 从而使公司股价大跌;当公司实际盈余高于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结果, 投资者会认为企业弄虚作假, 夸大利润, 造成股价跌落。

2002年, Fuller Jensen通过研究发现, 公司管理层会受到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压力进行危险的战略投资行为。在现代企业两权分离的背景下, 股价的大幅度波动, 会威胁到管理层的年末考核, 影响他们的名声、薪酬待遇, 甚至会受到股东的谴责。如果分析师盈余预测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有影响, 他们将改变公司现有的战略, 通过一些会计手段调整实际盈余。同时, 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理论, 管理层这样做的可能性最大, 因为这样可以使得公司利益实现最大化。

2.2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

从资本市场研究发现, 公司发展壮大的目标就是上市, 公司一旦上市就要利用其充分优势保持其上市资格。盈余管理有很多动机, 主要表现在:为了提高发行价格, 在上市前IPO过程中进行财务包装;上市后为了内部交易、股价操纵、维持配股资格等进行盈余管理, 具体见表1。

3 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建议

3.1 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

目前, 证监会为保证我国的证券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合理化, 出台了多项法律来进一步规范市场运行。但是, 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 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各项法律制度还存在缺漏, 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不严, 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方便条件。上市公司违规的盈余管理行为, 会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和投资者的选择, 从而影响资本市场的快速运行。

因此, 我国证券法规定衡量公司上市、配股和退市的指标是盈余管理水平, 为了及时查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只有一直更新和改进证券法规和制度, 并有效地监督和清查漏洞。我国应加快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提高公司机制的运行。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 完善法律法规制度迫在眉睫。

3.2 提高分析师盈余预测信息质量

证券分析师作为连接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中介, 善于分析和解读各种财务数据, 能够预测公司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风险, 因此在证券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公司、同行公司、其他分析师的报告都是分析师预测的信息来源, 分析师在进行具体分析之前必须收集这些信息。分析师的预测质量和分析师的信息来源的敏感度和重视程度直接相关。当证券分析师通过专业考试取得资格后, 应不断加强自身学习, 提高对信息的认识, 不能局限于上市公司的公开资料, 还要多和政府主管、上市公司或其他部门多沟通, 掌握最新资料。分析师要想做出正确和高价值的分析, 需要充分掌握资料, 提高对整个宏观经济运行和资本市场运行方向的掌控能力, 增强财务分析能力和预测能力, 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

3.3 鼓励投资者理性投资

本文研究发现, 分析师受到自身专业水平、市场羊群效应、利益相关者等因素的影响, 盈余预测结果和对股票评级总体上呈乐观倾向。投资者易受到分析师盈余预测和评级偏差的影响, 做出错误的选择。主要原因是证券市场上有很多投资者缺乏正确的金融投资理念, 没有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优势进行充分认识, 对此, 要多对投资者进行金融知识讲解, 了解金融市场风险, 鼓励投资者应充分地了解和利用分析师盈余预测和股票评级, 尤其是分析师对股票评级的正面或负面的推荐信息或分析师对关注较高的上市公司的推荐信息, 降低投资者对于分析师的盲目跟风。总之, 通过前面的分析, 投资者应要明确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在准确性上的优势和信息含量, 获取更好的投资收益, 而不是盲目追随, 导致市场波动巨大, 给管理者造成过大压力, 并以此为诱因进行盈余管理。

3.4 加大对上市公司的违规处罚和舆论监督力度

加大对上市公司违规的处罚力度, 可以缩减违规成本, 同时使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得到衡量, 进而进行合法的信息披露方式。相应的, 新闻媒体及社会舆论应发挥监督作用, 加大社会监管力度, 借助新闻媒体的传播功能, 鼓励其他的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披露信息进行监督, 从而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促进上市公司长久稳定的发展, 使新闻媒体和舆论监督发挥自身作用并快速发展, 使整个资本市场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荣生.财务会计新课题:盈余管理[J].当代财经, 2001 (2) .

[2]朱红军.大股东变更与高级管理人员更换:经营业绩的作用[J].会计研究, 2002 (9) .

[3]田丰, 周红.新闻纸行业在反倾销调查中的盈余管理[J].财经研究, 2000 (11) .

[4]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 2000 (9) .

[5]吴联生, 王亚平.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计模型与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 2007 (8) .

[6]许云鹏.政治动机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13.

[7]韦德洪, 文静.分析师盈余预测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会计之友, 2013.

[8]Jones.Earnings Management During Import Relief Investigation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1, 29 (2) .

[9]Steven F·Cahan.The Effect of Antitrust Investigations on Discretionary Accruals:A Refined Test of the Political-Cost Hypothesis[J].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2, 67 (1) .

上市公司对盈余管理 篇2

摘 要:本文从盈余管理的概念入手,通过阐述盈余管理的各种动因来提出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论文发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分析,治理对策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无论从什么角度进行定义分析,盈余管理要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盈余管理的动机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对其他经济利益集团有或好或坏的影响。

二、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一)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有企业将本身优质的资源剥离出去后进行包装上市,将原国有企业改造成母公司集团,最终导致上市公司与其他集团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系,从而发生关联交易。

(二)利用会计政策的变更进行盈余管理。为了能够更好地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出来,会计政策要求企业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对会计政策进行重新的选择和评估,一些上市公司正是利用了会计制度的灵活性与模糊性,通过变更会计政策来实现盈余管理的目的。

(三)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按照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于已经进行减值准备的资产要恢复原价,能够挽回资产减值造成的损失,无形之中又增加了企业的收益,因此很多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的准备和恢复来进行盈余管理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一种盈余管理的手段,在出现无法避免年度损失的时候加大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工作,再利用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来改变企业的会计盈余。

(四)利用收入的确认进行盈余管理。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以及会计惯例的规定,企业的收入要在赚取的过程结束后才能够确认并进行记录,但是很多上市公司为了增加会计盈余都在赚取过程完成之前就进行了确认和记录。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

(一)上市公司的组织结构存在缺陷,是产生盈余管理的根源。上市公司的产权需要借助公开发放股票的方式进行分散,导致拥有股权的投资者按照股权的份额来享受企业的经济收益并承担相应的风险,但是因为人员涉及广泛、事物冗杂琐碎,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问题。

首先股东大会中多数由大股东组成,股权的高度集中导致股东对经营约束力度的减弱,而并不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的股东作为控制上市公司管理事物的权力者,当会计信息影响大股东的利益调配的时候,他们会尽可能地减少对自身经济利益的损害而占有其他利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其次上市公司对内部人员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控,使经理人员在上市公司进行经营决策、人员聘任、利润分配、制定发展战略、管理制度的时候有着更大的发言权,导致在公布会计信息的时候过分强调个人的表现行为,缺少信息的公平。最后上市公司的监事会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的监督力度不够,虽然会聘任会计事务所的专业人才进行审计管理,但是真正的决策权还是在上市公司的主要管理者的手上,使会计事务所的人员无法用公正、公平、客观、独立的态度完成上市公司经营者和公司经济行为的约束、监督的作用。

(二)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是盈余管理的外部诱因。为了规范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转,我国颁布的相关的法律对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进行规范,例如《证券法》中对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的审查以及停牌等做了详细的规定。证券市场的监管政策的高标准、严要求导致企业为了能够以一个较高的发行价格上市便会进行盈余管理,因此证券市场监管政策落实力度不足成为上市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外部诱因。

(三)相关会计制度与准则不够完善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条

件。随着我国会计规范扩大了可处理的范围,留下很多空白的领域,而会计制度和准则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会计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判断,导致很多会计人员利用这些空白领域来创新业务,从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四)税法体系不够完善为盈余管理创造了机会。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够完善,有许多各种名目的优惠政策,上市公司为了能减少税费支出,便会采取盈余管理来构成减免税费的条件,例如为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会对相应的企业进行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同时在一些地方政府为上市公司进行财政贴补的情况比较常见,有许多事为了提升公司业绩或改变亏损的情况来实现上市的发展,这些都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

四、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上市公司的组织结构。要想加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就要完善上市公司的组织结构,改变盈余管理要牺牲企业的利益来实现某个人的个人利益的情况。首先要改变大股东一览独大的情况,拓宽小股东表达自己对公司的管理意见,完善董事机制对经营者的监督,避免建立具有保护性的董事机制,弱化“内部控制”的情况,减少实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其次要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员工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经理市场的建设,采用竞争淘汰的机制来督促经理人盈余管理的合理、合法性。最后要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真实性的监督力度,充分发挥债权人的监督作用。

(二)加大证券市场监管政策的落实力度。我国上市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的时候,应对证券市场具有特殊性的监管政策是主要的动机之一,当证监会将股票发行的份额改为核准制之后,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为了提高新股定价而进行的盈余管理。因此为加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要加大证券市场监管政策的落实力度,例如通过对各种性质不同的行业确定公司净资产利润率的下限的年限,公司的经营活动是否存在严重的违法违规的经济行为,注册会计师出具的相关意见以及审计报告等,不要将盈利和亏损当做衡量的唯一标准。

上市公司对盈余管理 篇3

一、前言

盈余管理是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表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务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成果(Paul M.Healy,James M.Wahlen,2000)。长期以来,盈余管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着,并对公司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利用资产重组;二是利用债务重组;三是利用关联交易;四是利用稳健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五是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六是利用时间差和政策变更;七是通过改变折旧政策;八是利用虚拟资产和股权投资;九是利用收益性支出资本化等。

为了约束上市公司的的盈余管理,规范上市公司市场,从上世纪90年代初,财政部便提出了建立中国会计准则体系这一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从1993年7月1日开始,我国施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其配套的行业会计制度,从1997年至2001年财政部又陆续发布具体会计准则16项,2005年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又有了新进展,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制定完成,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这是我国会计准则历程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二、上市公司利用会计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

(一)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为公司盈余管理创造了空间

会计准则在制定时,通常会考虑到经济环境的变化,所以会留有一定的可选择空间,给予公司会计人员一定的自主性。会计人员可根据本公司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会计政策,这就给盈余管理留下了可乘之机,增加了人为因素。

(二)会计准则的发展滞后为公司盈余管理制造了机会

一般来说,会计准则的发展总是滞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因为社会经济是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变化的,新交易、新业务层出不穷,由此就导致了经济生活中新经济行为“无法可依”的现象出现。上市公司为了提高自身效用,便开始在会计准则的空白领域进行“大胆创新”,选择迎合自己公司发展目标的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

(三)会计准则中的缺陷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

在现行会计准则中,有些原则本身带有缺陷。如重要性原则,它允许企业对不重要的项目进行例外处理或灵活处理,但对于确定哪些项目是重要的,哪些项目是不重要的,现行会计理论并未做出具体规定。又如稳健性原则,它使得企业收益平均化和秘密准备金的操作更容易。此外在一些会计业务的核算中又存在着不确定性,如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等,只能凭会计人员的经验判断做出估计,这些可能成为盈余管理的支撑点。

三、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

(一)新会计准则缩小了企业盈余管理空间

1.资产减值准备不再成为公司调节利润的法宝

在新会计准则出台之前,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是上市公司调节利润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原因在于旧的会计准则允许企业转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这导致很多上市公司,尤其是那些在前一年已经出现亏损的公司,为了避免三年亏损被ST、PT,往往在当年大力计提减值准备,使劲大亏一笔,而在第二年予以转回,调增利润,以实现“盈利”,其实质上,公司的经营业绩并未发生变化。这种手段在管理层收购时备受青睐。科龙电器就是个很好的例子,2001年亏损15亿元,而2002年净盈利1亿元,创造了一个神话,而转回的资产减值准备则是该公司扭亏为盈的主要利润来源。如今,对于玩惯这种伎俩的上市公司来说,好景不再,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减值准备》第17条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条规定让上市公司通过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划上了句号。同时,根据新的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对应收账款在一定条件下作为金融资产管理,并要求必须有“客观证据”证明发生减值才能计提减值准备,上市公司再也不能对减值准备“想提就提”了。

2.新会计准则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化减小了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可能

一方面,新会计准则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做了新的规定,要求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跳过公允价值的使用,以避免利润调控。在我国,“公允价值”一直是会计计量中的“软肋”,其干扰因素大,准确性差,而在目前,我国企业的合并大部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依据旧的会计准则,合并对价形式上由合并双方确认公允价值计价,尽管公允价值要经过中介机构评估确认,但由于我国目前的中介机构监督机制不健全,很难得出真正的公允价值,上市公司可以轻易通过合并重组获得收益。新会计准则的施行,堵住了这个漏洞,这是我国从市场实际出发,谨慎使用公允价值的一次正确选择。

另一方面,新准则对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要求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圍。这一规定,使得上市公司必须承担其所控制的所有公司的债务,包括所有者权益为负的公司的债务,隐藏子公司亏损的行为将被禁止,这促使上市公司的合并报表更加透明、公正,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判断。

3.存货计价方法的新规定削减了上市公司存货成本计价时的人为因素影响

在会计准则中,允许的存货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等,上市公司往往利用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来调节利润。新的会计准则对存货的计价作为严格的规定,要求公司存货的发出只许采用先进先出法,最准确地反映了存货的历史成本,削减了存货成本计价中的人为调节因素,使得上市公司通过存货计价方式的变更调节利润的方法很难行得通。

(二)新会计准则为盈余管理开“新路”

1.新会计准则为上市公司通过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空间

新准则改变以往将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被豁免或缩减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转而将其计入营业外收入,作为当期收益。这项规定,将为上市公司通过债务重组调节利润打开方便之门,使那些无力偿还债务的上市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豁免或部分减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到当期利润中,使得公司的账面业绩发生变化,而且,愈是那些亏损较重、负债较多的公司,其调节利润的空间就愈大。对于一些已连续两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其为了防止被摘帽,极易与债权人串通联手,通过债权人债务豁免,确认债务重组收益,调增利润。

2.非货币性交易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增加了公司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如果非货币性交换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应以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一是交换具有商业性质;二是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对于第一个条件,那些想以此为契机进行盈余管理、调节利润的上市公司,必会想方设法让关联方的非货币交换具有商业实质,而对商业实质的划定界限模糊,更难监管,第一条件的成立就有很大可能。对于第二条件,由于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使得公允价值的真实与否成为关键。在我国,“公允价值”的成熟操作环境尚未完全形成,资产评估机构评出的“公允价格”往往并不公允,这使得上市公司为了盈余管理的需要,有可能买通评估机构,得出有利于自己的价格。

3.新会计准则中对借款费用的新规定有利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新准则中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购建或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可使用状态或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及投资性房地产等。很显然,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扩大了,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也由专门借款扩至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上市公司有可能利用此规定,将一些存货的利息支出及专项借款之外的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计入资产范围,进而扩大费用资本化,调高公司利润。

4.无形资产的新规定可能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新的着眼点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予以费用化,与原准则相同,但在进入开发阶段后,开发过程中的费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进行资本化。尽管新准则对公司的研究与开发阶段的定义作了区分,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无形资产研发业务复杂,风险大,这二者很难界定,上市公司可能通过一定调整,划出研发支出费用化与资本化的分界点,以进行盈余管理。

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摊销不再局限于直线法,摊销年限也不再固定,上市公司有可能通过改变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或摊销方法来进行盈余管理。

5.新增的《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辟出新径

《投资性房地产》新准则在保留现行成本模式的情况下又引入了公允价值,公司可以将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利用此规定,上市公司可能通过从关联企业低价购入土地使用权等房地性资产,然后利用价值重估增值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增加利润。在以往,房地产只有在卖出后才能确认收益,而在新准则下,只需进行价值重估便可确认收益了,这给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开辟了新路子。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新的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权威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它作为进一步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的配套法规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有着很大的约束作用,对于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市场,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有着重要意义。当然,新会计准则还有许多有待成熟与改善的地方,这一方面要求不断引入西方先进理念,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另一方面更要充分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出适宜我国市场环境的会计准则体系。

上市公司对盈余管理的研究 篇4

一、盈余管理概念

所谓盈余管理, 是指企业在准则内对会计信息进行控制或者操作的行为。盈余管理是否合法合理却未得到学术界的一致意见。盈余管理的手段非常常见, 总的来说分为两种, 一种是真实性盈余管理, 另一种是应计盈余管理。

所谓真实性盈余管理就是利用真实的活动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 主要通过研发支出, 生产销售以及长期资产出售等等来进行。常见的真实性盈余管理手段有很多种, 本文举例讲以下几种。第一, 通过酌量性费用的调节来操纵盈余。酌量性费用由经理或者相关高管控制, 通过对酌量性费用的控制可以有效地控制费用从而达到掌握利润的目的。第二, 销售操纵。通过将降低价格来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 从而能够完成本期的利润目标, 但是随着市场信息的流通, 价格还是会恢复到其合理的位置, 因此, 对于长远来说, 销售操纵是有害的。第三, 出售资产。为了达到本期的利润水平, 将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等等长期资产出售从而达到一定的预期。第四, 生产操纵。通过本期多生产产品, 从而减少单位成本, 以期达到本期的营业利润。第五, 股利政策的选择, 为了使企业利益最大化或者为了使投资者达到预期, 很多企业会通过股利政策的选择来进行相关的盈余操纵。

所谓应计盈余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对会计政策或者估计的选择来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总的来说, 应计盈余管理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 通过资产减值进行盈余操纵。通过资产减值的计提或者冲回能够起到平滑利润的作用。例如在利润比较高的时候可以通过多计提减值来达到平滑利润的作用, 在利润比较低的时候, 可以通过利润的冲回而达到相应的利润目标。第二, 固定资产相关政策的变更。固定资产相关政策的变更也是利润平滑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对不同政策的选择从而达到不同的利润效果。这是上市公司经常使用的一种盈余管理手段。第三, 公允价值评估。通过对我国现在市场上不完善的公允价值评估体系从而实现一定的利润目标。第四, 扩大资本化支出, 通过拖延竣工结算, 可以扩大资本化的范围。第五, 通过研发支付调节利润。根据划分研究与开发不同的时间节点以调整企业的资本与费用。

二、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

盈余管理被广泛学者研究, 国内外学者都非常热衷于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第一, 对盈余管理概念的研究, scot (t1997) 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企业行为, 因为企业在准则内自愿对会计信息进行操作。Shippe (r1989) 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者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私利从而对信息进行处理的一种行为, 是一种信息操纵行为。Healy (1999) 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 认为公司的管理者通过对信息的操纵而误导投资者, 是一种完全自利行为。第二, 盈余管理目的研究。不同的学者研究的盈余管理方法不同, 因此, 所产生的结论也不同。蒋义宏 (1998) 认为企业进行盈余控制是为了避免公司被退市, 从而实现利润的平滑, 达到一定的业绩目标。刘峰 (2001) 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本身就排斥真实的会计信息, 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 大部分企业或多或少会采取相应的盈余管理。赵春光 (2006) 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企业通过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能够平滑利润, 上市公司也不至于被摘帽。第三, 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 大部分的盈余管理研究者如胡蓉 (2014) 认为企业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重大, 因此要加强公司的治理结构。也有一些研究者, 如刘英男 (2008) 认为公司的会计准则对公司的盈余管理影响重大。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法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方法有很多。本文主要列举了以下几种。第一, 资产重组。资产重组的盈余管理方法主要有股份转让, 资产置换, 对外出售资产等等。股份转让就是通过高价转让股份从而实现自身的大清洗。资产置换, 通过公允价值的评估而实现资产增值从而提高利润水平。对外出售资产通过关联企业将不良资产卖出去换取优质资产。第二, 关联交易。通过关联交易从而实现相关的销售目标实现其利润目标, 通过对关联方的低买高卖而实现本期的利润是一种典型的关联方购销手段。第三, 准备金的使用。计提各种准备金, 可以达到有效平滑利润的作用, 冲回各种准备金可以提高利润水平从而达到一定的利润目的。第四, 利用虚拟资产科目。长期待摊费用是资产不是费用, 因此很多公司将费用作为一项长期待摊费用, 从而减少本期的费用, 达到一定的利润目标。例如有很多上市公司将大额广告费宣传费列为长期待摊费用, 通过每一年的计提来摊销一次性巨额费用, 以达到当期利润目标。第五, 会计政策变更。会计政策的变更是一种常见的盈余管理方法。常见的会计变更就是固定资产的会计政策变更, 比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摊销。有的企业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 随意更改会计政策或者选用对自己目标有利的会计政策。

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控制措施

第一, 加强公司的治理结构。胡蓉 (2011) 发现公司的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很大。并且通过实证检验发现董事会、监事会人数, 流通股比例以及大股东持股比例等等都影响着公司的治理结构。文中提出应该相应削减董事会监事会人数, 但是应当加强董事会与监事会的沟通, 同时减少董事会和监事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行为, 进一步地, 需要加强流通股的比例, 减少国有股比例, 从而实现股权的结构优化作用, 同时保护中小股东的地位。通过其研究, 我们会发现, 公司的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有着很大的影响, 良好的公司治理会减少盈余管理现象, 从而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有效。

第二, 加强外部审计的监督作用。除了要加强企业内部监督, 包括监事会的监督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外, 还要进一步地加强外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外部审计监督有助于投资者进行保护, 毕竟内部监督存在一定的水分。外部审计监督可以多从盈余管理方法上入手, 有可疑的盈余操纵行为一定要更加审慎地审计, 以便查找出相关的蛛丝马迹。审计的监督有助于对上市公司的警醒,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盈余操纵行为。因此, 需要加强外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综上所述, 盈余管理是企业在准则内对会计信息进行控制或者操作的行为。盈余管理分为真实性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多如牛毛, 不仅有深度, 还有广度。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方法多种多样, 总的来说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揭示了盈余管理的手段, 以期提醒相关投资者注意辨别。

摘要:近些年来, 随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提高, 盈余管理被广泛研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更是常见。盈余管理一直被讨论与研究, 不管是对于国内研究者还是国外研究者。本文首先阐述了盈余管理的概念, 其次阐述了中外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 接着结合盈余管理的方法分析了目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案例。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胡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股市的经验数据[J].时代经贸, 2011 (7) .

[2]胡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以煤炭采选业为例[J].学术论坛, 2014 (6) .

上市公司对盈余管理 篇5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及其消极影响的分析,对如何有效防范盈余管理进行了对策研究。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策

一、什么是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比较全面的概括是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为达到筹资、避税等目的,使自身利益最大化,上市公司主要通过以下手段进行盈余管理:一是收益平滑。即公司为塑造良好的形象,管理人员往往倾向于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来平滑收益给人以公司收益稳定增长、风险不大的感觉;二是收益最大化。这种策略通常被用于管理人员为实现报酬和债务契约为目的的盈余管理;三是收益最小化。这种策略一般被用于节税或延缓纳税目的,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扩大当期成本费用列支以减少当期收益;四是巨额冲销。这是公司在遭受压力或更换领导时常采用的策略。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消极影响

(一)造成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根本质量特征,其中可靠性是基础,离开了可靠性,会计便失去了生命力。盈余信息是重要的会计信息,其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用户评价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和企业价值有重大意义。盈余管理使报表上的盈利信息成为数字游戏,使其披露的会计信息往往缺乏充分性和全面性、甚至缺乏客观真实性,从而使整个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二)对资源配置产生不利影响。上市公司对外提供会计信息具有许多潜在的经济后果,如影响个体间财富分配、消费和生产企业间的资源配置等。管理当局通过盈余管理向投资者和债权人传递不真实的盈余信息,将误导其决策,使决策者产生“不利选择”行为,使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损害了整个社会的效率。

(三)降低了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上市公司管理当局通过“内部人控制”的便利条件对会计信息按照其管理目标的需要进行“加工、改造”,使其披露的会计信息往往缺乏充分性和全面性,甚至缺乏客观真实性,从而使整个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大打折扣,对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也失去了有效性。

四、防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由于盈余管理是一种合法行为,由此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作假、利润操纵相比,具有更加隐蔽的特点,是现有法规所鞭苍不到的。为遏制上述消极影响,构筑起综合的、多层面性的防范体系和治理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修订和完善企业会计准则。盈余管理的存在与现行的会计所采用的原则和方法分不开。权责发生制的固有缺陷、会计选择的灵活性和滞后性是形虚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快出台新的、超前性的具体会计准则,尽量避免会计处理中“无法可依”的现象,特别是目前问题较多的企业并购、合并会计报表等准则;补充和修订已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和制度,对一些主观判断性较强的会计准则和会计估计方法的运用应规定相应的约束条件。

(二)加强上市公司相关制度的管理。对上市公司相关制度的管理具体体现在:首先,改革现行的新股发行、配股、中止交易制度。新股发行应以发行股数和募集资金总额为双重控制标准,这样有利于控制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规模,避免和削弱上市公司和证券承销商为提高发行价而对历史数据过度包装的利益驱动。建立综合的配股评价标准。上市公司配股必须在当年实施分红的基础上,不仅考虑净资产收益,还应以资产负债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占利润总额比率、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率等项指标为评价标准,同时还要考评公司以上指标体系是否高于市场均值和行业内的先进性、配股资金的投资项目审查等因素进行配股资格的`认定。其次,建立上市公司中报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季报审阅制度。由审计年报的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的上市公司中报或季报实行仅次于详细审计年报的审阅制度,并尽快用法规形式将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予以明确,以保证上市公司中报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季报及其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最后,特别是要加强上市公司相关信息的披露。对上市公司信息的披露应“从多不从少”,并且对披露方式、内容、方法、时间、格式等做出明确规定,以尽量减少会计信息的不对称。’

(三)规范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很多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有股在上市公司中占较大的比重,太股东可以有效地控制公司。股东大会形同虚设,中小股东无力对公司施加影响,治理结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要健全公司的治理结构,首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对国有股减持,改变失衡局面。其次要完善独立董事制,创造条件,使独立董事尽职尽责,履行好为上市公司把关的职责。为使独立董事能真正独立于上市公司开展工作,建议其酬金一律由上市公司提交给类似独立董事管委会这样的机构统一发放,各省市可成立与此相应的分会机构负责独董的监督、管理工作。第三,要健全有数的激励机制,使管理者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利益挂钩,使腔东目标成为管理者目标,消除管理者的利益障碍。

(四)加大法律监管力度。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较为宽松,市场监管缺乏连续性,这助长了机会主义行为。为此,须完善证券市场监管,减少盈余管理的政策因素;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有效监督和法律约束。一方面,证券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尤其是对亏损上市公司或处于亏损边缘的上市公司,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强制上市公司披露会计选择对利润的影响程度,对严重违反有关法规操作损益的行为。应予以严肃查处,以确保整个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和执业水平,加强对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审计。这样,既合理有效地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又可使上市公司法律责任意识增强,减少利润操纵动机,同时也使注册会,计师执业更为谨慎,有利于维护证券市场的公平和公正。

参考文献:

[1]蒋银花。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其防范建议【J]。现代情报,,8:12 5―127

[2]段绪梅,浅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和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7,25: 219―221

[3]梦艳琼,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4:12 7―129

上市公司对盈余管理 篇6

关键词:会计准则资产减值盈余管理

1.资产减值的计提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1.1资产减值的计提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资产减值的具体运用,一方面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有利于提高资产的质量以及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给企业管理者提供了盈余管理的机会,从而导致虚假财务信息的产生,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1.2盈余管理推动了资产减值准则的发展和完善

资产减值准则伴随着企业盈余管理的不断抑制和创新而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资产减值准则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这种互动关系。资产减值准则正是在这种互动关系中经历着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企业的盈余管理方式也在这种互动关系中经历着不断的创新。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资产减值的计提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可以描述为资产减值的计提天生不是盈余管理的动因,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天生会成为管理当局用来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资产减值准则主观上制约着盈余管理,但盈余管理客观上成为了反资产减值准则牵制的对手,两者在博弈中不断演进和发展。

2.资产减值准则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2.1资产减值准则对公司盈余管理的抑制

2.1.1准则对于资产减值损失转回作出禁止性规定压缩了盈余管理空间

资产减值准则中涉及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等其他资产均明确规定不得转回。对以前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如还有未转回的不合理资产减值,只能作为重大会计差错进行调整。对于已确认的减值损失可以转回的资产,其计量属性都具有很强的客观性或只能在严格的公允价值的计量前提下进行相应调整。因此,公司通过资产减值的账务处理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大大减小。

2.1.2资产减值迹象判断明确约束了计提资产减值的随意性

现行资产减值准则不仅要求“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同时还明确了“如不存在减值迹象,不应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如果资产不存在减值迹象,既不必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也不必确认减值损失。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表明了资产减值的前提,明确了资产减值的认定标准,约束了企业在计提资产减值上的随意性,有助于会计人员进行全面地判断和把握。

2.1.3资产减值准则限制了公司利用减少计提基数、变更计提比例操纵盈余

资产减值准则对长期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做出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并给出了较为明确的减值迹象判断标准和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此外,准则对某些流动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也进行了严格限制,如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并给出了明确的判断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这些规定限制了公司利用减少计提基数、滥用计提比例操纵盈余。

2.2资产减值准则的不完善给公司留下盈余管理空间

2.2.1资产减值准则不允许转回的资产减值大都集中在长期资产

禁止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规定主要针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言,对存货、应收账款等短期资产的减值损失是允许转回的。正是由于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与不能转回并存,公司就极有可能通过在不能转回的项目中不计提或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在可以转回的项目中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手法,实现对利润的调整。

2.2.2资产减值的判断标准难以把握

准则所列举的若干迹象来要求企业根据这些迹象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做出职业判断,这是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考验。从这些迹象的本身看,有的过于笼统,比如判断资产减值的第一个条件是市价的跌幅明显高于预计的下跌,“明显高于”的界限很模糊,这需要根据企业外部经营环境、法律、市场、技术的变化来判断,且资料不易取得。另外,准则中的七个判断标准中采用“大幅度下跌”、“重大变化”等语言表达比较模糊,增加了判断的难度。准则中对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标准采用列举法也值得商榷,因为准则不可能罗列所有的判断标准,对于准则没有罗列的某些事项,就可能进行人为操纵。

2.2.3资产减值准则对资产组的划分缺乏具体的明确标准

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但对于多产品,多生产线或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来说,资产组为数众多,在确认资产组时困难较大,同时还难免会涉及如何将总部资产和商誉所创造的现金流量到相关资产组的问题。公司很可能利用资产组划分标准的模糊性来操纵资产减值准备,诱发盈余管理行为。

2.2.4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和会计估计的存在形成了盈余管理空间

在资产减值准备这个问题上,会计政策的可选性和会计估计的存在,形成了利润调节空间。比如: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可以由企业自行确定,可以分别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赊销百分比法和帐龄分析法三种不同的方法,而且提取比例也由企业自行确定。这样做本来是使企业更加稳健地确认收益和计量资产,但有时这种机动性会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提供契机,企业就可以根据“需要”而去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方法。

3.控制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对策

3.1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

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应谨慎赋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减少模糊性语言和概念,减少可供选择的会计方法,尽量使会计规范具有可操作性,以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范围。将计提减值的比例按照不同的情况设定一个相对具体的规定,降低其随意性,从而提高在实务操作中的准确性。提高资产组确认标准的透明度,限制资产组的应用范围。对不同行业的资产组划分采取不同的方法,提高同行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实现对该准则的补充与完善。尽可能的统一减值准备转回的标准,有必要改变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的做法,转回后可考虑将其计入“资本公积”账户,而不是冲减损失。予企

3.2加强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教育

会计人员在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还应加强非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提升知识结构层次,不断丰富实践经验,培养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成为适应环境的复合型人才。另外,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也不容忽视,以逐步缓解目前我国资产减值准备被滥用的状况。企业财务人员的薪酬和激励不应与会计信息的结果相联系,而应与会计信息质量紧密联结。

3.3健全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和经营者考核机制

目前很多企业普遍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经理控制着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信息的披露,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操纵财务报告的编制。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抑制盈余管理。现行企业业绩考核过分注重利润指标,管理当局为了实现这一指标往往在年底进行盈余管理。因此,应当建立一套科学的公司业绩评价系统。建议把对资产减值会计的执行情况纳入考核体系内,适当降低利润等指标所占的比例,提高反映社会责任等指标的比例,从而减少恶意的盈余管理。

4.结论

资产减值准则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提出是为了挤掉资产中的“水份”。但它的不完善也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和手段。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应认真分析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方法和途径,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李双君,魏旭.有关资产减值的盈余管理实证分析—基于会计新准则颁布前后[J].中国经贸,2010,(2):128-129.

[2]石义霞.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问题研究[J].财政监督,2009,(04):11-14.

[3]徐辉.浅议资产减值的计量及存在的问题[J].改革探索,2008,(10):34.

[4]张川.新会计准则下公司盈余管理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06):87-89.

[5]蔡志忠.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2010,(01):50-52.□

上市公司对盈余管理 篇7

一、案例-ST梅雁为避免退市而进行的盈余管理

广东梅雁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广东梅雁企业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1993年1月, 公开发行的股票于1994年9月12日,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 证券代码为“600868”。公司上市后, 依托证券市场不断扩大经营资本, 优化产业结构。公司从1996年起逐步将产业结构朝水电行业调整, 先后在广东梅州及广西柳州等两个地区投资建造了10个水电站, 其中为减轻公司的债务负担对外转让了2个水电站, 目前公司拥有8个水电站, 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3 1万千瓦。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发展, 目前公司的总资产为52亿元, 拥有19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 业务涉及水电能源、铜箔、水泥生产销售等。

梅雁在2006、2007年度巨额亏损, 分析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 梅雁:财务费用巨大:2007年、2006年和2005年财务费用分别达到3.3亿、3.2亿和1.1亿。公司债务负担较重、利率提高使得财务费用增加。 (2) 战线不断拉长, 但战绩却节节败退, 被巨额的银行贷款拖得难以喘息导致公司经营不善。总的说来是历史上多次投资失败以及内部控制不严、费用过高是重要原因。

按照我国《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 (修订) 》规定, 连续3年亏损的公司自年报披露之日起暂停上市, 并规定若不能在半年之内盈利, 则终止上市。2008年5月5日, 因连续两年亏损, 公司股票被贴上了“*ST”标签。这意味着如果2008年度不能实现盈利, 公司股票将被暂停上市, 如果2009年公司不能盈利, 公司股票将终止上市。2008年上半年公司的经营业绩不佳, 确实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 2008年8月12日ST梅雁将其持有的柳州红花水电有限责任公司96.47%的股权过户给中广核能, 转让价为12.3亿元, 9月11日收到中广核能支付的红花水电股权转让款合计9.64亿元, 红花水电站是梅雁水电最大水电项目, 也是柳江流域最大水电项目, 2007年的营业收入占到公司电力收入的三分之一强, 属于公司产业链中的优质资产部分, 按照有关规定, 公司已将上述股权转让实现的投资收益约8.7亿元进行了确认。该投资收益对ST梅雁2008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让ST梅雁避免了被摘牌退市的风险。

二、我国监管制度对上市公司近三年来每股利润分布的影响

我国《证券法》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主要是以每股利润为指标的, 亏损上市公司为了避免被ST, 导致终止上市的处罚, 有动机会采用盈余管理的手段对财务报告进行调整, 从而使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 (Earnings per Share, 简称EPS) 在EPS等于零附近的分布呈现出突变的特征。笔者选取了2007、2008、2009年度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提供的资料对主板上市公司的每股盈余进行分析, 以发现盈余管理的分布特征。

通过表2可以看出, 当EPS>=0.05区间, 也就是实现盈利的上市公司E P S的分布比较正常, 分布也比较均匀, 而E P S<0.05区间的上市公司分布异常, 尤其是EPS在O.00~0.05 (微利组) 之间和小于-0.30 (巨亏组) 之间的上市公司数量比较密集, 而EPS在-O.30~0之间的上市公司数量极少。通过以上现象说明, 受ST相关监管制度的影响, 上市公司很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EPS<-0.30的巨亏上市公司宁愿进行利润“大洗澡”, 当年可以多确认应计的损失, 从而避免以后年度出现亏损, 被证券监管部门处以特殊处理。EPS在0~0.05的微利上市公司则采取提高当期的利润, 尽量提前确认收人, 推迟结转成本等方法, 从而避免亏损的做法。仅从上市公司E P S的总体分布情况分析来看, EPS>0.05的盈利上市公司的分布较为均衡。而亏损上市公司数量则出现较为明显的异常现象, 从而更加确定微利组和巨亏组的上市公司较盈利上市公司更值得关注和研究。

三、我国上市公司三大核心监管制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一) IP0制度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IPO就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的首字母, 是股票首次公开发行的意思。首次公开招股是指一家私人企业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发展阶段, 带有浓厚的计划色彩, 公司的上市需要证券监管部门审核, 上市公司相对来说属于稀缺商品, 上市资格已成为某种特殊资格的象征, 拥有其可以获得超额收益, 主要表现在:可以充分利用证券市场的筹资优势, 开辟低成本的筹资渠道;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资产变现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公司的知名度, 树立良好的形象, 具有广告效应;可以用较少的资本支配和控制较大的社会成本, 具有资本放大效应。

因此, 每个公司对于获取上市资格都表现了极大的热情。我国股票发行上市实行的是审核制, 即由主承销商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推荐优质的企业上市, 由拟发行股票的公司按《股票上市发行核准程序》等规定进行申报, 发行核准委员会按规定进行审查, 符合条件的由证监会核准发行。但我们应该看到, 审核制仍需要证券监管机构对发行上市的合规性条件进行实质的审查, 并有权否定发行上市的申请。

在某种意义上说, 一个公司能否上市的关键取决于其是否符合《证券法》中对股票发行上市的规定, 该规定除了对公司股本总额等要求之外, 对拟上市公司的业绩也提出了要求, 比如:开业时间3年以上, 最近3年连续盈利。“近3年连续盈利”是公司能否公开发行股票的初赛入围标准。对于那些达不到法定要求又希望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而言, 盈余管理是其采用合法手段来达到法定要求的最佳渠道。因此, 获取股票上市发行资格成为盈余管理的一个首要动机。

(二) 配股制度对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从再融资的有关制度规定可以看出, 净资产收益率不仅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 而且是证券管理部门制定和监督执行再融资制度政策的主要依据, 因此它也已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首选对象, 最能反映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特征。配股制度对财务指标的要求是“近三年ROE平均6%以上, 且ROE的计算原则为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前后孰低原则”, 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配股融资行为的限制直接诱发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为了达到“配股资格线”, 上市公司在配股前三个会计年度存在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

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 由于企业融资渠道相对狭窄, 上市融资又受到政府的额度管制, 上市公司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 扩大规模, 自然会想尽办法达到证监会的配股要求, 甚至不惜采用操纵利润的方式。虽然证监会不断变动配股的条件, 但始终还是以净资产收益率 (R O E) 作为唯一的标准。由于会计本身具有弹性, 这种弹性的存在为企业提供了盈余管理的机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为达到配股而在配股前的年份做出调增收益的操控性应计会计处理。

(三) 退市制度对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2001年11月30日证监会颁布证监发[2001]147号文件《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 (修订) 》规定连续3年亏损的公司自年报披露之日起暂停上市, 并规定若不能在半年之内盈利, 则终止上市。该项政策的出台, 势必增加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需求。

1、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前一年的盈余管理行为。

由于上市公司在被特别处理前一年可能基本确定无法避免被特别处理, 为了在未来提高收益可能在亏损当期进一步做大亏损, 以便下一年更易实现扭亏为盈。因此可以推测上市公司会在被特别处理前一年出现调减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

2、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以后年度的盈余管理行为。

上市公司在被特别处理后, 为了消除各方面的不利影响会试图尽快改善业绩, 因此上市公司在被特别处理以后年度可能会做出调增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

3、上市公司在面临被暂停或终止上市的威胁时的盈余管理行为。

上市公司在被特别处理之后如果继续亏损, 将面临被暂停上市甚至终止上市, 所以上市公司迫切需要在宽限期里扭亏为盈。由于S T公司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经营业绩的改善, 所以ST公司可能会在被特别处理后至暂停上市前的限期内做出调增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

摘要:盈余管理问题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重大, 目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尤其是证券市场发展的一大隐患。而我国证券市场上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 其根本动因在于达到有关监管要求、获取上市融资的资格以进行融资活动。从这一点来说, 相关的监管制度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诱因之一。本文结合ST梅雁的盈余管理行为分析了监管制度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上市公司,监管制度,盈余管理,ST梅雁

参考文献

[1]、王翠婷, 浅议真实盈余管理动机及手段[J]青年科学, 2009 (9)

[2]、丛丽莉朱朝晖, 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 (12)

上市公司对盈余管理 篇8

盈余管理会扭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扰乱资本市场的发展秩序,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债权人和利益相关者的关注。提高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性是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本文将研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对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促进内部控制的贯彻实施, 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1 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薄弱的内部控制给管理层调节盈余质量提供了机会, 内部控制不完善是引发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

管理层之所以能进行盈余管理, 其根本原因是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信息不对称。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冲突、委托代理契约的不完全性以及信息不对称使得管理人员有动机也有能力采取盈余管理行为。盈余管理的存在降低了财务报表信息的质量, 严重危害了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内部控制作为一项确保实现董事会对管理者的有效监督与董事会对股东受托责任的履行的一项制度安排, 能够平衡和制约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缓解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冲突, 弥补契约的不完全性、减少信息不对称, 压缩代理人实施盈余管理的空间, 从而有效的抑制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设计健全、执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 从而减少管理者的会计选择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

为了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以及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防止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手段来进行财务舞弊, 美国国会于2002年颁布了《萨班斯法案》, 并于2004年出台了COSO新内控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 提高了对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管理的要求。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及其信息披露, 我国也由财政部、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审计署五部委联合成立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在2008年6月和2010年4月相继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这一系列法律法规、标准的颁布和实施, 有效地推进了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研究, 也大大加快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步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萨班斯法案》颁布之前, 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处于自愿披露阶段, 内部控制研究多集中于内部控制理论研究, 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较少, 法案颁布之后, 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作出强制性规定, 学者开始致力于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Bryan, Lilien (2005) 发现《萨班斯法案》404条款颁布以后, 披露了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的公司盈利能力超过了其所在行业的平均水平, 盈余管理程度较低。Doyle, Ge and Mcvay (2006) 的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盈余质量高, 且与披露公司层面缺陷的公司相比, 披露账户层面缺陷的公司盈余质量相对较高。Hogan and Wilkins (2008) 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上市公司其非正常应计利润与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公司存在着明显的差异。Epps and Guthrie (2010) 发现无论是正向操纵还是负向操纵, 存在重大缺陷的公司更有机会操控企业的盈余。

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 关于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还处在初步阶段。得出的结论有两种:一种认为内部控制抑制了盈余管理行为。陈丽蓉, 周曙光 (2009) 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越详细的企业盈余质量越高, 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盈余质量较低。张军和王军只 (2009) 发现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会计盈余质量, 减少盈余管理行为。方红星, 金玉娜 (2011) 研究也发现高质量内控不仅能够抑制会计选择盈余管理行为也能够减少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第二种观点是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不相关。于忠泊和田高良 (2009) 指出内控评价报告的披露与审核并未有效的抑制企业盈余管理的行为。米莉, 张雅婷 (2010) 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大多数流于形式, 对盈余管理无法起到抑制作用。李斌, 王奇杰 (2010) 发现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不相关。

由此可以看出, 国外学者关于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已经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结论, 但国内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 因此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本文试图以内部控制的目标为切入点, 通过实证分析来揭露企业内部控制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以期为内部控制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提供经验证据, 促进我国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 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本文选择2010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 并按照以下原则踢除样本:由于我国金融保险类的公司与非金融类公司差异较大, 剔除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本文在收集数据时需要连续三年的财务数据, 剔除2009、2010年新上市的公司;剔除资料、数据不全或异样的样本, 最后得到1434家公司。所需的财务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 内部控制相关数据是通过翻阅年报手工整理所得。

2.2 内部控制质量的衡量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一章第三条中指出“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规合法、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找略”。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能为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 合理的内部控制能有效地预防和应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风险, 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 因此, 内部控制企业的目标的实现程度能够有效的衡量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COSO报告指出资产安全目标可以划入到其他类别的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从战略目标、财务报告目标、经营目标、合规性目标四个方面构建内部控制指数 (IC) 来评价企业内部控制质量, 模型如下:

内部控制指数=战略目标+经营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合规性目标

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施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 因此本文选择企业价值来代替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 对于企业价值的计量, 西方和国内实证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是Tobin'Q值。

总资产周转率反映出企业每一单位数额的资产能够创造出的销售收入, 企业的总资产周转速度快意味着销售能力强, 经营效率高。

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出具的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此公司的财务报告是否真实和可靠, 因此, 本文用财务报告意见类型来代替财务报告目标。当公司被出具无保留的标准意见时取值1, 否则为0。

合规性是检验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不存在违规违法的行为, 受到处罚说明内部控制没有及时的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 因此没有受到处罚的取1, 否则取0。

2.3 盈余管理的计量

根据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 将盈余管理分为会计选择盈余管理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两种。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即基于应计项目操控的盈余管理, 是企业灵活地运用了法规准则所赋予的权利对会计数据实施调整, 企业管理层主要是通过会计估计变更与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来管理企业的账面盈余。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是指通过实际经营活动和交易来操控盈余的行为, 管理者一般通过费用操控、销售操控以及生产操控三种方式来进行盈余管理。

2.3.1 会计选择盈余管理的计量

结合中国企业的特点, 考虑到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在企业总资所占的比例也很大, 上市公司利用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和其它待摊费用调节当期盈余的现象也较普遍, 因此本文借鉴陆建桥 (1999) 修正的Jones模型来计量盈余管理, 模型如下:

其中, TAi, t表示i公司第t期的总应计利润, 等于营业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差;ΔREVi, t表示公司第t期主营业务收入与第t-1期主营业务收入的差额, ΔRECi, t表示第t期的净应收款项与第t-1期净应收款项的差额;PPEi, t表示第t期期末总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净值;IAi, t表示第t期期末无形资产净值与长期待摊费用余额之和;Ai, t-1为公司t-1期期末总资产。操控性应计利润DAi, t即公司实际的应计利润与正常的应计利润之间的差。

2.3.2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计量

公司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方式主要分为销售操纵、过度生产以及降低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等可操控性费用三种。费用操控是指削减研发、广告和日常费用开支, 以增加账面盈余;销售操控是为了调节账面盈余, 加大价格折扣或采取放宽信用条件以扩大销售量;生产操控是指利用规模效应, 通过大量生产产品降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 提高收益。在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进行衡量的模型中, Roychowdury、Coben提出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模型、生产成本模型和酌量性费用模型最具有代表性且被广泛运用, 因此, 本文借鉴了此模型。其模型分别如下: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模型。Roychowdury、Dechow提出正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当期销售收入与销售收入变化额的线性函数, 并建立了期望经营现金流量估计模型, 模型如下:

上述模型中, CFOi, t为i公司第t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Ai, t-1为i公司第t-1期期末的资产总额, SALESi, t为i公司第t期的营业收入, ΔSALESi, t表示第t期与第t-1期营业收入的差额。

然后将其带入以下模型中, 计算出公司的正常水平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ACFOi, t为正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其他指标与模型公式中的指标含义相同。

最后将计算出的ACFOi, t带入模型公式中, 得出公司的操控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DCFOi, t

生产成本模型。生产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与存货变化量之和, Roychowdury通过构建期望主营业务成本与存货模型计算出企业的期望生产成本, 模型如下:

其中, RODi, t代表i公司第t期的生产成本, 等于主营业务成本与存货化量之和, ΔSALESi, t-1表示i公司第t-1期与第t-2期营业收入的差额。估计出正常的生产成本ARODi, t (计算方法与上个模型相同) 后, 用实际的生产成本RODi, t减去正常的生产成本ARODi, t即可得到公司的操控性生产成本DRODi, t。

酌量性费用模型。酌量性费用主要包括广告费用、研发支出等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Dechow根据公司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与销售收入存在的线性关系, 建立了计算出公司期望酌量性费用的模型, 如下:

其中, DDISEXPi, t代表i公司第t期的酌量性费用, 等于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之和。公司的操控性酌量性费用DDISEXPi, t的计算方法与DRODi, t相同。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总额模型。根据以上所述, 公司利用销售操控、酌量性费用操控来进行盈余管理时, 公司的实际经营现金流量低于期望值, 反之, 公司利用生产成本方式来操控盈余时, 公司的实际生产成本高于期望值。鉴于公司经常采取多种方式同时影响其经营现金流量、生产成本与酌量性费用, 应此, 需要综合考虑三种因素, 计算出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总额, 模型如下:

2.4 研究假设

H1:内部控制质量好的企业会计选择盈余管理程度低。

内部控制作为一项确保实现董事会对管理者的有效监督与董事会对股东受托责任的履行的一项制度安排, 能够平衡和制约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规范会计政策的选择和管制非经常性交易, 弥补契约的不完备, 缓解信息的不对称, 减少了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

H2:内部控制越高, 企业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的生产销售、投资、筹资等各环节, 一方面通过风险评估及时的发现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 减少经营风险, 提升企业业绩, 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好, 企业的管理者就没有通过虚构交易等方式调节盈余的需求, 其次, 企业的治理层对管理层的行为进行监督, 使管理层没有操控销售、操控生产成本、操控酌量性费用的机会。

2.5 研究模型

为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构建模型如下:

其中, YUGLi, t为盈余管理, |DA|, DCRD, DCFO, DROD, DDISEXP分别为会计选择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操控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操控性生产成本、操控性酌量费用。ICi, t为内部控制指数, SIZE、DC、DSHGM、JSHGM、ZCFZL、SW、KS、JYHD、MGSY、HYLB分别指公司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资产负债率、四委设立个数、前两年是否亏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每股收益、行业类别等控制变量。

3 实证分析

3.1 内部控制对会计选择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

3.1.1 描述性统计

不同的行业的操控性应计利润之间存在差异, 本文分行业进行多元线性回归, 得到的a1、a2、a3、a4的值如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 a2的符号由收入增加额与应收账款净额增加额的大小确定, 随着收入的增加, 企业总应计利润额相应增加, 但是若企业销售收入中存在大量的赊销, 应收账款净额增长速度快于销售收入, 此时a2的符号为负。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以及批发和零售贸易业a2的符号为负, 说明这几类行业销售中赊销现象多于其他行业。随着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的增加, 折旧费用也相应增加, 总应计利润相应减少, 因此a3、a4的符号多为负, 回归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将估计得到的a1、a2、a3、a4值带入修正的Jones模型中, 运用EXCEL计算出上市公司各行业的不可操控性应计利润, 再计算出各行业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 即会计选择盈余管理的程度。

在研究内部控制对企业会计选择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时, 选取操控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 (|DA|) 作为被解释变量, 内部控制指数作为解释变量, 企业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资产负债率、每股收益、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等作为控制变量。

通过对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可知, 操控性应计利润绝对值的平均值约为0.09228, 说明2010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存在着较严重的会计选择盈余管理行为, 盈余管理的幅度占年初总资产的9%。DA的平均值为0.05539, 中位数为0.04339代表着上市公司主要采取调高企业盈余的手段来获得经济利益。内部控制指数的均值为5.27568, 中位数为4.76233, 这表明我国超过一半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偏低, 内部控制质量普遍较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最大值高达86.2%, 均值为33.5%, 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现象, 公司股权集中度高。资产负债率的均值为55.619%, 这一比率较为适中, 说明上市公司经营稳健且充分利用了外部资金。关于公司治理方面, 企业董事会人数均值为9人, 监事会人数为3人, 大部分企业在董事会下设立了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战略委员会与提名委员会。

3.1.2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对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水平进行相关性统计, 得出解释变量内部控制指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与会计选择盈余管理 (|DA|) 负相关;控制变量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行业类别、公司前两年是否亏损与会计选择盈余管理显著相关。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在低于0.5, 这说明本文所涉及的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控制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现象, 可以纳入回归模型中。

3.1.3 多元回归分析

运用SPSS统计软件, 将样本数据带入回归模型, 得到回归结果。模型的拟合优度为12.7%, 调整后为12.0%, 说明模型中各变量对会计选择盈余管理的解释力不是很高, 根据计量经济学理论, 当样本量很大时, 拟合优度可以较低, 除此之外, 调整后的R方值会受模型中独立变量数目的影响, 由于本文控制变量较多, 这也会对回归的拟合优度造成一定的影响。F值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 说明模型的总体显著性通过显著性检验, 代表模型的多元回归分析总体上是有效的。

通过表2显示:内部控制指数 (IC) 回归的系数为负, 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 与假设1相符, 说明内部控制质量好的上市公司会计选择盈余管理程度较低, 内部控制能抑制上市公司通过会计选择手段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DC) 在1%的水平上与操控性应计利润绝对值显著正相关, 说明股权集中度越高, 第一大股东越有条件和能力对应计利润进行操控。公司规模 (SIZE) 与|DA|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 与预期符号不相符, 说明规模大的公司会计核算健全, 生成的财务信息质量较高, 且规模大的企业更关注声誉与影响力, 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会受到一定的约束。董事会规模 (DSHGM) 在5%的水平上于|DA|显著负相关, 说明董事会规模越大, 越有利于对经理层的行为进行监督, 上市公司会计选择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前两年是否亏损 (KS) 与|DA|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说明前两年中出现亏损情况的上司公司为了避免被迫下市, 更容易选择盈余管理的手段来扭亏为盈。每股收益 (MGSY) 与|DA|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每股收益是企业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 每股收益越大代表着高的净利润, 即企业的应计利润越大, 则盈余由操控性应计利润决定的部分越多, 盈余管理程度越大。 (JYHD) 在1%的水平上与|DA|负相关, 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大, 企业总的应计利润越小, 可操控性应计利润越小, 盈余管理程度越小。行业类别 (HYLB) 也与|DA|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表明相比其他行业的上司公司而言, 综合类的上市公司会计选择盈余管理的现象更普遍。四委设立个数、资产负债率、监事会规模与|DA|的相关性结果不显著, 说明四委设立个数、资产负债率、监事会规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效果不显著。

3.2 内部控制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分析

3.2.1 描述性统计

要研究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否抑制企业通过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首先得计算出企业操控性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生产成本和酌量性费用。在此基础上选取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操控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操控性生产成本、操控性酌量费用 (DCRD, DCFO, DROD, DDISEXP) , 得出内部控制指数与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情况。平均数普遍小于中位数, 可以看出企业普遍存在着通过操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操控生产成本、操控酌量性费用来调节企业盈余的行为。

3.2.2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内部控制指数、企业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资产负债率、每股收益、行业类别等各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从中可以得出内部控制在5%的水平上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负相关 (-0.215**) , DC、SIZE、ZCFZL、JYHD、MGSY、HYLB等控制变量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也显著相关。各变量的相关系数都小于0.5, 说明各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可以纳入回归模型中。

3.2.3 多元回归分析

运用SPSS统计软件, 将样本数据代入回归模型, 得到的回归结果如下:

内部控制指数 (IC) 在1%的水平上与操控性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显著正相关, 与操控性生产成本、综合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 与假设2相符, 表明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盈余质量。

内部控制指数与操控性酌量费用的回归系数不显著, 其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内部控制对管理层利用操控酌量性费用的手段进行盈余管理, 降低企业实际酌量性费用与期望值之间的差异, 另一方面, 有效的内部控制促进管理效率, 降低公司酌量性费用, 进而增加了实际酌量性费用与期望值的差异, 因此, 由于无法区分且同时存在的相反的作用, 有效的内部控制对操控性酌量费用的效果不显著。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DC) 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 说明当公司多数股权集中于一位股东手中时, 小股东对第一股东的制衡力就会减弱, 这也预示着第一股东更有能力和机会通过构造真实经营活动操控盈余。资产负债率 (ZCFZL) 的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说明负债较多的公司由于承担着偿还债务的压力, 更容易产生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行为。前两年是否亏损 (KS) 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说明由于真实盈余管理更具有隐蔽性, 前两年中出现亏损情况的上司公司为了避免被迫下市, 会采取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来调节账面盈余。每股收益 (MGSY)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JYHD) 的系数显著为负, 说明每股收益高、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高的公司经营效率高、资金充足, 真实盈余情况好, 不需要调节账面盈余。行业类别 (HYLB) 在1%的水平上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在显著正相关, 说明综合类上市公司更容易通过增加产量、降低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销售折扣等方式调节企业当期盈余。四委设立个数 (SW) 在5%的水平上与综合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 与预期符号相反, 原因可能是董事会下属的四委形同虚设, 不仅没有对管理层的行为起到监督作用, 而且可能存在着互相串通的行为, 对其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掩护。

4 结论

内部控制与会计选择盈余管理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都显著负相关, 说明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减少会计选择盈余管理, 也能抑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这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如何评价及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方面着手, 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减少盈余管理对经营业绩的负作用。企业应明确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培养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政府应促进内部控制的贯彻实施, 健全外部监督机制, 加强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

摘要:文中以2010年1434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通过对内部控制指数与盈余管理进行回归分析, 研究内部控制指数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是影响盈余管理程度的重要因素, 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不仅能够减少上市公司的会计选择盈余管理, 也能抑制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因此有必要对内部控制进行量化评价, 以提高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

关键词:内部控制,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参考文献

[1]Bryan.S., and S.Lilien.Characteristics of Firms withMaterial Weaknesses inIntemal Control:An Assessment ofSection 404 of Sarbanes Oxley[R].Working paper, SSRN, 005.http//:www.Ssm.corn

[2]Doyle, J., W.Ge, S.McVay.Determinants of weaknesses in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J].Journal of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7, 44.

[3]Doyle, J., W.Ge, S.McVay.Accruals Quality and Internal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J].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7, 82, (5) :1141-1170.

[4]方红星, 金玉娜.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 2011, (8) .

上市公司对盈余管理 篇9

根据财务会计理论,理想情况下的未来现金流量是确定和已知的,再加上固定的无风险报酬率,我们可以通过折现从既相关又可靠的资产负债表中直接获取所有数据,而利润表则不包含任何信息。然而,在会计操纵的现实环境下,上市公司无法正确计算资产与负债的现值来反映公司面临的不确定性,编制一份完全建立在现值基础上的财务报表十分困难。因此理论上既真实又准确的净收益概念在现实会计环境中根本不存在。一方面,真实净收益的不存在使得盈余管理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并未对企业会计政策和程序的选择进行严格限制,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采用会计政策,这使得盈余管理充满可行性。鉴于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准则中的可选择余地进行盈余管理。

目前,会计理论界将盈余管理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类。应计盈余管理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目标,会计人员在每个会计年度采取包括会计估值和会计政策等会计手段,譬如通过计提坏账准备、重新估计资产价值等方法对会计盈余进行管理。通常认为应计盈余管理不会影响整个期间的总盈余,只会调整分配各期会计盈余来实现预期目标。真实盈余管理是指通过真实活动,例如操控商品销售、生产成本和酌量费用支出等实际生产经营活动来达到操纵盈余的目标。虽然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可能因为高昂的代价直接影响上市公司长远的经济利益,但因其较强的隐蔽性,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对其加以利用。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壮大,越来越多的中小股民参与到投资领域,很多中小股民拥有市场上的流通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活动与这些中小股东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正确认识盈余管理并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对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和为中小股民理性决策提供依据意义重大。

二、上市公司常用的盈余管理方式

(一)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我国会计准则允许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变更会计政策及进行合理的会计估计,比如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直线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存货的计价方法也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等。不同核算方法的使用会对会计利润产生一定影响,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来操纵会计盈余,以达到预期目标。

(二)应计项目的管理。

财务报告中的应计项目通常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等。为了实现预期盈利,会计人员可能会提前或推迟确认资产和负债。另外,对于已发生的费用或损失,上市公司很有可能将其视为应付账款挂在账面上;对于已经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上市公司会选择暂时不提或少提坏账准备,等到必须报告亏损时一次性大量冲销应收账款,也就是俗称的“洗大澡”。

(三)利用关联交易。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采取关联交易的方式来调节会计盈余。有的上市公司选择和关联方进行不合理、不真实的商品购销活动,比如关联方高价向上市公司购买商品,通过购销活动中貌似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来暂时实现各上市公司的高额收入和转移利润的目标,等到来年再通过退货等方式冲销记录。还有的上市公司利用我国证券市场上关于托管经营的法律尚不完善,将不良资产暂时转移给母公司或其他关联企业,委托他们经营,使得自身本已亏损的报表呈现出较小亏损甚至是盈利的假象。

(四)利用债务重组交易。

我国会计准则中规定债务重组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非货币性交换中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以公允价值属性进行确认,而且允许债务人把债务重组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当上市公司面临亏损需要维持稳定发展的形象时,大型公司往往选择通过债务重组来获得巨额的重组收益,比如在尚未成熟的市场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利用劣质资产换取优质资产来增加资产价值。债务重组交易使得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更加隐蔽和自然。

三、盈余管理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

(一)适度的盈余管理能够传递有效信息。

对于盈余管理,有些学者认为可以作为一种减少委托者与代理人之间沟通障碍的工具,将复杂的内部信息通过盈余管理的“修饰”有效地传达给投资者。当上市公司准备采取新的经营战略或者是某些公司特征、市场环境将发生大的改变时,公司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会计政策或是调整某些会计项目来向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传递关于未来经营的某些信息。对于中小股东来说,这些有效的内部信息至关重要,它们可以缓解中小股东在信息上的劣势,使他们对上市公司做出理性的预期。然而,财务会计理论虽然证明上市公司有可能出于契约或财务报告的目标进行负责任的盈余管理,从而向市场投资者传递有效的内部信息,但是我国会计实务界普遍认为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过分运用盈余管理,这会带来恶果。

(二)利用再融资侵害中小股东利益。

当面临融资需求时,除了利用留存收益之外,上市公司更常用的两种渠道便是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无论采取哪一种融资方式,上市公司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盈利水平作为融资保障。然而,一个需要筹集大量资金的上市公司通常已经入不敷出。为了能够达到潜在债权人的预期获利能力或者为了满足股权再融资资格的获取条件,上市公司往往会选择操纵盈余获取融资。

对于债务再融资而言,由于上市公司以虚假方式调整会计利润,经过盈余管理之后的盈利等相关指标掩盖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不足、尚未有良好投资项目的财务窘境,很容易导致中小股东作出错误决策。

鉴于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发达,通常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成本要低于债务再融资成本。较低的融资成本促使那些经营业绩并不佳的上市公司不惜利用盈余管理获得配股资格来筹集大量股权资本。一方面,由于中小股东没有精力和能力对上市公司的会计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他们很容易被虚假的公开财务报告所欺骗,进行错误的投资。另一方面,在大股东和管理当局控制下的盈余管理,实际配股价通常远高于均衡股价,即便如此中小股东仍会出于除权价格低于原股价的诱惑选择继续投资上市公司,而大股东虽然放弃或少量参与配股,但是却可以通过关联交易等方式将圈得的现金转移到自己名下。盈余管理使得本不满足要求的上市公司能够在资本市场上以较高的配股价大规模圈钱,盈余管理程度越深,配股价越高,大股东收益越多,越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三)信息不对称下的“隧道效应”。

由于“一股一票”和积累投票等规则,我国很大一部分上市公司由少数大股东控制,而拥有投票权的中小股东因股权比例极少无法参与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和投融资方面的决策,他们只能根据上市公司公开的财务报告信息来推测公司的经营状况并用脚投票。然而,绝大多数中小股东由于专业能力和精力时间等方面的限制,无法像专业的分析师一样对上市公司的背景信息和会计公告等资料进行详细地分析和预测。

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委托代理问题更加严重。在大股东和管理层的控制下,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很可能背离中小股东利益,甚至会在中小股东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运用盈余管理掠夺公司资源。“隧道效应”作为一种大股东较为隐蔽地掠夺公司资源的方式,是指大股东利用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以非公开的方式偷偷地将资产和利润转移出公司。为了避免被中小股东发现盈利水平的下降,上市公司往往会使用盈余管理来掩盖公司被逐渐掏空的真实状况。例如,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们可能会做出过度募集资金和向关联企业借出资金等不理性决策,而中小股东由于无法有效识别盈余管理,浑然不知自身利益已被侵害。

四、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对策建议

现如今,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采取的是投机性盈余管理,会对中小股东利益造成损害,也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不利于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考虑到盈余管理的存在与市场效率、公司治理结构和外部监督密不可分,为了尽量避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伤害,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高质量地披露会计信息。

会计人员应接受市场的有效性,努力对财务报告的披露加以改进。很多文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一方面,增强财务报告的透明度,需要会计人员对低持续性项目和重要的可操控性应计加以清晰地报告,比如详细地描述收入确认政策、坏账计提政策等,这样就可以限制管理者和大股东为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操纵会计盈余。一旦出现严重违反会计准则的过度盈余管理行为,管理者和大股东需要为其自利行为承担全部后果。强有力的惩罚也会抑制部分盈余管理行为。另一方面,通过高质量地披露财务报告,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就可以根据财务报告进行评估,减少对上市公司行为偏见的敏感性,从而作出理性决策。

(二)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加强内部监督。

严格规定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比如要求独立董事必须与上市公司董事无关联关系,要求独立董事有过硬的专业能力。除了提高独立董事占董事的比例之外,还应增加拥有财务背景的独立董事人数。通过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努力将独立董事的职能重点放在对上市公司财务的全面监督、对其他董事和高层管理人员的业务监督三大方面。独立董事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独立性,不仅可以代表中小股东利益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时时监督,还可以参与上市公司的重大决策。有效的内部监督,将大大减少大股东和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来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机会,促进上市公司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加强审计监控,改善外部监督环境。

很多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一个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它的审计单位是否是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呈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是否被国际“四大”审计已被纳入研究盈余管理重要的控制变量体系。可见,通过加强外部监督,可以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首先,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应增强对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监管力度,比如对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及时性等信息质量进行检查,一旦发现上市公司存在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行为,应严查到底,严惩违规人员,并利用报纸、网站等媒体平台进行通报。其次,如果高管具有审计背景或者与会计师事务所相关,就很可能导致上市公司从应计盈余管理转向隐蔽性更强的真实盈余管理,使得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下降、审计风险上升。在“校友效应”的影响下,公司管理者甚至会与事务所合谋,损害审计质量,不利于审计独立性。因此,为了加强审计监控,应该坚决执行“冷却期”政策,从法律法规上严格要求上市公司详细披露其高管是否具有审计背景等重要信息。针对具有审计背景的高管所在的上市公司,外部审计机构更应该保持职业审慎态度,关注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保证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

(四)增强中小股东维权意识。

当面对类似“獐子岛”事件时,上市公司突然宣布的巨亏让股民叫苦不迭。中小股东人数众多,但每人所占份额极少,虽然大众普遍质疑上市公司是否在采取“洗大澡”等盈余管理模式,却很难就个人损失向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行为要求索赔。除此之外,如果注册会计师被收买,出具了不真实的审计意见,导致中小股东投资失败,他们也很难向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索赔。

因此,我国应该建立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赋予信息使用者向审计师和上市公司提起诉讼的权力,允许并提倡有相同遭遇的中小股东进行集体诉讼,为中小股东提供法律援助。

参考文献

[1]威廉姆·R·斯科特.财务会计理论(第6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蔡宁.风险投资“逐名”动机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15,(5).

[3]蔡春,谢柳芳,马可哪呐.高管审计背景、盈余管理与异常审计收费[J].会计研究,2015,(3).

[4]杨晓英.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及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0,(14).

[5]王克敏,刘博.公司控制权转移与盈余管理研究[J].管理世界,2014,(7).

[6]蔡吉甫.大股东控制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隧道效应研究[J].当代财经,2008,(11).

[7]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审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8]胥朝阳,刘睿智.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能抑制盈余管理吗[J].会计研究,2014,(7).

[9]张嘉兴,傅绍正.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审计与盈余管理[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2).

[10]徐颖,林艳.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基于应计项目与真实活动操控[J].商业会计,2014,(13).

上市公司对盈余管理 篇10

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明确了上市公司的“暂停上市”及“退市制度”, 这些规定将上市公司的生死存亡与公司ROE指标紧密地捆绑在一起, 进一步催化了处于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在停牌、退市的边缘“力挽狂澜”的决心, 各上市公司会尽一切可能将关键年度的ROE调整到“恰好”满足生命线的要求。本文拟考察新准则的实施对中国资本市场上盈余管理现象的影响。

一、基于频率分布法的实证检验

为检验上市公司是否为避免亏损和盈余下降而进行的盈余管理, 通常使用一种非常实用的盈余管理计量方法, 叫频率分布法, 这种方法仅仅通过检查盈余的分布就可以鉴别出哪些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特别适合检验整体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普遍程度 (Burgstahler和Dichev, 1997;Degeorge, Patel和Zeckhauser, 1999) 。已有的研究发现, 如果在特定的盈余水平周围 (如ROE=0, 或ROE=6%或ROE=10%) , 出现了比预期更少或更多的观察值, 这表明在这些特定的盈余水平附近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

(一) 盈余管理存在性的检验

1.函数构建。

该检验方法的前提是假设不存在盈余管理时, 企业盈余分布的函数是光滑的;当在某一阀值处存在盈余管理现象时, 盈余分布不再光滑, 在阀值点的分布密度函数会出现异常点。因此, 判断阀值处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转变为判断阀值处盈余分布是否光滑。由于盈余分布的统计所得到的不是一个连续函数, 而是一系列表示分布函数的离散点, 不能通过直接求导的方法来检验分布函数的连续性, 可以构造一个分布密度函数的近似表达方法, 并假设该指标在各个分布区间的分界点处是同分布的, 这就可以通过t检验方法来检验该指标在阀值点是否异常, 并以此判断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该种方法最早由Degeorge等人 (1999) 构建, 此后被多位学者借鉴, 本文也采用这种方法, 以2007年为分界点, 考察2007年和2008年ROE=0的阀值附近的上市公司家数, 与2005、2006年的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可以大致看出盈余管理的趋势。

x为所要考察的指标, 选择上市公司的年度ROE, 在x值的考察区内将x分为若干个等间隔的区间, 设分界点为x0 , x1, x2 ……xn, xn+1……等。统计落在各个区间[x0, x1], [x1, x2]……, [xn , xn+1], ……上的上市公司家数, 分别用P (x1) , P (x2) , ……, P (xn) ……表示, 如图1所示。

xn点的分布密度, 即分布函数在xn点的导数, 可以近似地用直线AB的斜率来表示。设△p (xn) =p (xn+1) -p (xn) , 直线AB的斜率为△p (xn) /△x, △x为等间隔的区间的长度, 则△p (xn) /△x可以用来表示xn 点的分布密度。当不存在盈余管理时, x分布函数在每一个点都是光滑的, 则它的分布密度函数是近似同分布的, 可以构建一个t统计量如下:

ωn ={△p (xn) -mean[△p (xn) ]}/s.d.[△p (xn) ]

其中mean[△p (xn) ]为所有样本区间上△p (xi) 的均值, s.d.[△p (xn) ]为△p (xn) 的标准差, i=1, 2, ……, n, n+1, ……。如果在阀值点的t检验为显著, 这表明在该点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

为了考察2007年正式实施的新准则的影响, 本文选择2006-2008年度的ROE作为样本数据, 考察[-50%, 50%]区间, 区间长度为5%, 阀值点为ROE=0, 上市公司四年ROE分布的直方图及阀值点的ω值如图2-图5所示。

注:每个柱状体间距为5%, ROE位于[-50%, 50%]区间上的上市公司总数为942, [0, 5%]区间的上市公司数量为406, [5%, 10%]区间上的上市公司数量为306, 二者合计712, 占全部样本数的75.58%。

注:每个柱状体间距为5%, ROE位于[-50%, 50%]区间上的上市公司总数为904, ROE位于[0, 5%]区间的上市公司数量为406, [5%, 10%]区间上的上市公司数量为284, 二者合计690, 占全部样本数的76.32%。

注:每个柱状体间距为5%, ROE位于[-50%, 50%]区间上的上市公司总数为812, ROE位于[0, 5%]区间的上市公司数量为292, [5%, 10%]区间上的上市公司数量为269, 二者合计561, 占全部样本数的69.08%。

注:每个柱状体间距为5%, ROE位于[-50%, 50%]区间上的上市公司总数为856, ROE位于[0, 5%]区间的上市公司数量为357, [5%, 10%]区间上的上市公司数量为262, 二者合计619, 占全部样本数的72.31%。

2.存在性研究结论。

由图1-图4的柱状图及表1的分析统计表可以看出四年中每年ROE∈[0, 5%]区间峰值高耸, 这说明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大都集中在勉强过生命线的区域, 而处于[-5%, 0]区间的上市公司却寥若晨星, 充分印证了盈余管理现象在2005-2008年间普遍存在。虽然新准则实施的当年2007年, 盈余管理现象略有下降①, 但2008年落入上述两个区间的上市公司家数又出现回升。所以, 新准则的实施并未能改变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大趋势, 在综合因素“此消彼长”的共同作用下②, 新准则既没有扩大也没有遏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

(二) 盈余管理普遍性的检验

1.假设前提。

盈余管理普遍性的检验, 需要三个假设前提条件:其一, 从大数概率来看, 样本足够多时, 盈余分布应该满足对称性。Burgstahler等人 (1997) 开创性地运用这一方法时, 假设企业会计盈余的分布函数服从正态分布, 进而用正态分布的对称性来估计盈余管理的普遍程度。其实, 如果放松对正态分布的假设, 只要求企业的盈余管理服从对称分布, 该方法依然适用。本文即假设上市公司的盈余分布在阀值附近呈现对称性。其二, 当研究阀值为ROE=0处的盈余管理行为时, 假设其他阀值处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 或者虽然存在, 但可以忽略。其三, 阀值点 (ROE=0) 处的盈余管理行为不影响中心点右侧的分布。在满足以上三点假设的基础上, 以下原理成立:如果不存在盈余管理, 盈余在阀值两端对称分布, 则中心点两侧的分布可以相互复制;但存在盈余管理时, 对比有阀值点一侧与没有阀值点一侧的分布差异程度就可以大致估计出阀值点的盈余管理程度。

2.函数构建。

首先对样本公司的盈余数据进行排序, 设处于中位位置的公司每股盈余为ROEM, 序数为RM, 每股盈余位于区间[0, ROEM]上的序数最小值为RL, 位于区间[ROEM, 2ROEM]上的序数最大值为Rb, 那么在阀值处有盈余管理行为的公司数NEM近似地等于:

接着选择2005-2008年度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统计结果如表2:

3.盈余管理普遍性的结论。

从表2可以看出2005-2008年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的上市公司数, 分别为104、148、172和144家, 分别占当年公司总数的8.48%、12.03%、13.67%和11.36%。以2007年为分界线, 样本的分布比重并无规律可言, 各年比率差别不大, 可见新准则的实施对盈余管理无实质上影响。

二、基于应计利润法的实证检验

(一) 样本假设和样本选择

1.样本假设。

新准则相对于盈余管理是一把令人喜忧参半的双刃剑, 一方面新准则取消了某些盈余管理借助的途径和手段;另一方面, 又扩大了某些盈余管理可资利用的空间和范围, 可以说是此“消”彼“长”, 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从整体状况来看, 新准则的实施不会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起到纵容和扩大的态势,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不会因为新准则的出台而失控。

2.样本选择。

为了分析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将实施新准则前的分析数据 (2006年度) 和实施新准则后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样本选自2006年、2007年、2008年三年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公司, 不包含2006年以后上市的公司。

3.计量模型的选择。

应计利润法下的盈余管理计量模型, 目前最常用、也被证明最有效的模型是修正的Jones模型。

DAccit/TAit-1=TAccit/TAit-1-[α1 (1/TAit-1) +α2 (ΔREVit-ΔRECit) /TAit-1) +α3 (PPEit/TAit) ]

其中DAccit——估计期的操作性应计利润, 也就是衡量盈余管理程度的替代变量。TAccit——估计期的总应计利润。本文采用现金流量表法计算估计的总应计利润TAccit。公式为:TAccit=NPccit-CFOit , 其中NPccit表示公司it期的净利润, CFOit为公司it期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额。ΔREVit——第t年销货收入变动, 数值上等于公司it年的营业收入减去t-1年的营业收入;ΔRECit——第t年应收账款的变动, 数值上等于公司it期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减去t-1期期末应收账款余额。PPEit——公司it年固定资产;TAit-1——公司it-1年总资产。

4.回归分析。

(1) 模型的拟合优度。从表3可以看出三年的模型拟合优度都比较好, 解释能力较强。 (2) 运用操纵性应计利润模型进行分年度的T样本检验, 检验结果如表4。得出各年的回归系数后, 带入模型求出估计期操作性应计利润, 然后进行2006/2007、2006/2008的T配对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双尾检验的相伴概率P很大, 两年配对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说明新准则实施后的07、08年, 盈余管理现象与准则实施前的年份相比, 并无明显变化。

(二) 研究结论

1.新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总体影响程度并不显著, 从整体而言既没有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也没有扩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空间的直接证据。

2.新准则使盈余管理的可借用空间有消有长, “消”与“长”本身有互抵作用, 若“长”大于“消”, “长”出的空间会因受到盈余管理适度性、波动性、还原性和盈余管理手段的选择性的制约和调整而被闲置甚至浪费;若“消”大于“长”, 只要特定时期和特定诱因的盈余管理有需要, 盈余管理的代偿性会寻求会计的或非会计的手段, 弥补新准则缩小的空间。

3.新准则的出台并实施, 更多影响的是个别盈余管理手段的使用程度和盈余总额的构成, 而对全社会盈余管理的总体冲击并不大, 不会达到失控的状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David Burgstahler D., Ilia Dichev:Earningsmanagement to avoid earnings decreases and los-s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7 (24) :99-126.

[3]Degeorge Petel and Zeckhauser.Earnings Man-agement to Exceed Thresholds[J].Journal ofBusiness, 1999 (72) :1-33.

[4]Jennifer.J.Jones.Earnings management DuringImport Relief Investigation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1, 29 (2) :193-228.

[5]沈烈.会计准则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上市公司对盈余管理 篇11

一、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规范

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进行了有意识的反制,与旧会计准则及以往会计制度规定资产应建立减值准备相比,新会计准则降低了利用资产值准备主调节盈余的可能性;同时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过程也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基于我国国情,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我国公允价值使用的前提及范围较为谨慎;此外新会计准则在有反制盈余管理措施中有意识的消除了以往会计准则中的盲区,进一步完善了会计披露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增强了企业损益信息的透明度。

新会计准则客观上增加了盈余管理的空间,如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扩大和公允价值运用范围的拓展等。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由原来仅限于“为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扩大到“为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等的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公允价值运用范围的拓展方面,新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的确认与计量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二、我国上市公司当前公司治理结构现状

当前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有股权结构复杂、债务约束机制、外部审计监督不严格,法律环境不健全等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极为复杂,当前我国存在两个相互分离的A股和B股证券市场,而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的股票存在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人为分割,非流通股在上市公司的股份比重中却占了“半壁江山”, 由于其限制性其不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这就导致上市公司股票的低流通性。我国资本市发展时间短暂,企业债券市场并不发达,上市公司的主要债权人是银行。虽然国有商业银行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银行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政府及其他因素的牵制,贷款的发放不能独立。由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改革时间较短,外部审计监督不够严格,注册会计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因此,外部独立审计往往不能客观,公正的发表审计意见。此外,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在经济环境变化的客观情况下,也使得会计准则体系面临严重挑战。

三、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对公司治理结构完善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公司股东通过构建对经理人的激励和监督机制,着重解决二者之间委托代理问题而形成的,以比较完善的市场运作机制和内部控制机制为基础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主要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入手,从主观能动到客观环境的改观。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环境可以从完善公司内部与外部两方面进行。首先要建立报酬和业绩相对称的激励机制。在激励相容的报酬契约中,经营者的业绩衡量不仅应采用会计数据,同时还需采用股价和其他非财务数据衡量,减少会计数据的依赖,增强业绩指标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其次建立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链接互动机制,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是企业防止机会主义盈余管理,保障财务报告质量的外部和内部机制,两个机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相互独立将难以保障财务报告质量。完善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结构要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并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要修订和完善现行的一些制度与办法,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大力整顿注册会计师市场,组建一批规模大、素质好、社会信誉高、执业质量一流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

从外部环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企业应当参照国际惯例,进一步修订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以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问题会不断涌现,如一些重要的表外信息、无形资产以及一些重要的非经济信息的披露等,需要会计准则及时进行补充修订和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应以原则为基础,但以原则为基础的准则不再提供详细的规则,增加了职业判断的能力,特别是某些特殊的和前所未有的经济事项,完全倚重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技术性规则应是会计准则必不可少的补充,有利于把经常性的、重大的经济领域的具体问题限定在严格的范围下,帮助会计职业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理解。因此,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制定逻辑应采取以概念框架为依从,会计目标为导向,原则为基础,规则作为必要补充的思路。

上市公司对盈余管理 篇12

盈余管理是一种合法的利润管理手段, 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 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对财务报表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和调整, 希望通过该管理使企业的盈利能够趋于预定的管理目标, 以达到满足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要求, 合理避税, 使自己的管理业绩和管理才能得到认可。而会计造假则是以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为媒介, 通过采取不合法的手段, 对披露的利润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得到期望的报告利润, 借此实现或达到行为主体的预定目标 (林长泉等, 2000) 。盈余管理与会计造假的区别在于会计选择的合法性。尽管两者都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客观性, 但使用的手段在性质上有着根本的区别。基于回避风险的考虑, 内部控制人更多地采用会计准则选择权限内的盈余管理而不是公然造假 (王虹等, 2009) 。因此, 对盈余管理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已成为现代会计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此外, 21世纪初美国安然、世通等公司的假账事件的发生, 引起了理论及实务界对盈余管理现象的更大关注。近几年来, 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会计造假、会计信息违规披露现象非常严重, 从“琼民源”、“红光实业”到“黎明股份”、“银广夏”, 都使投资者权益受到极大损害, 这大大降低了公司盈余信息质量, 不仅扭曲了股票市场的价格信号, 而且会造成影响中央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和贯彻落实。如何从完善公司治理特征着手来控制盈余管理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文献

国外学者们主要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审计委员会特征等方面着手, 分析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或财务报表舞弊的关系。Beasley (1996) 的研究发现, 进行过财务报表舞弊的公司的外部董事比例显著低于非舞弊公司, 董事会中包括外部董事有助于降低财务报表舞弊的可能性;La Porta等 (1998) 的研究发现, 股权集中度与财务报告质量负相关;Biao X ie等 (2001) 的研究发现, 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行动及其成员的财务知识是阻止经理盈余管理倾向的重要因素。

(二) 国内文献

国内对公司治理特征与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讨论股权结构、董事会组成、独立董事的作用等方面。刘国立、杜莹 (2003) 对公司的股权结构与财务报告舞弊的关系进行研究, 发现上市公司的法人股比例越高, 流通股比例越低, 公司越有可能发生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傅蕴英 (2004) 的研究发现, 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操控性应计利润负相关;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正相关;审计委员会的成立和盈余管理之间并无相关性;董事会年度内开会次数和盈余管理负相关;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管理层持股比例、董事会成员中持股人数比例与盈余管理之间均不存在相关性;外部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与盈余管理正相关。张国华 (2006) 的研究发现, 盈余管理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U形关系;与国家股比例正相关;与H股、B股所占股份比例、前5大股东的股权集中度、独立董事所占比例、董事持股比例呈现负相关的关系;盈余管理程度与董事会成员持股人数的比例正相关;盈余管理程度与持有股份的高级管理人员的人数负相关;上市公司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时, 盈余管理程度较低。张逸杰等 (2006) 的研究发现, 独立董事的比例和盈余管理的程度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 董事会独立性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盈余管理;董事会活动强度、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不显著。蔡吉甫 (2007) 的研究发现, 独立董事、管理层持股和大股东治理与公司盈余管理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并得出我国公司治理机制在控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上并不是很有效的结论。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设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相当多, 本文将其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公司经理基于公司发展情况、财务状况、各种利益驱动和权衡的最优信息披露策略来达到盈余管理目的;二是制度规则、公司治理机制等对经理的最优信息披露策略的执行的影响和约束。有学者研究发现, 这两大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制衡, 最终决定了公司的信息披露策略选择 (张程睿, 2008) 。因此, 本文总结了以往关于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之后, 主要从公司治理特征来分析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因素, 揭示现有信息披露中侵害投资者现象的背后原因, 为优化公司信息披露的投资者保护功能提供了基本思路。

(1) 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关系。董事会规模被认为是影响公司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索。D echow等 (1995) 研究发现, 有盈余管理行为的公司董事会成员平均人数高于未发生盈余管理行为的公司。刘立国、杜莹 (2003) 的研究发现, 虽然董事会规模与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呈正向相关, 但并不显著;王立彦、刘军霞 (2003) 研究发现, 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因此假设:

假设1: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

刘立国 (2003) 的研究发现, 我国监事会制度在抑制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上根本没有发挥作用, 发生财务舞弊的公司往往有一个更大规模的监事会。但薛祖云和黄彤 (2004) 的研究发现, 我国监事会在监督盈余管理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如果公司中的监事会规模较小可能会影响到对盈余管理的有效监控。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 随着公司监事会规模的扩大, 监事成员服务全体股东的意识会得到加强的。因此假设:

假设2:监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负相关

Fam a and Jense (1983) 的研究发现, 董事会中有较多的外部董事能使董事会更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和限制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 促使公司更多地自愿披露信息。Chen and Jaggi (2000) 的研究表明, 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正相关, 即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所占比例较高的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比较全面, 且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较小。K lein (2002) 的研究发现, 较高的独立董事比例能够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因此假设:

假设3:独立董事人数占董事会总人数的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

董事长与总经理职务的分离反映了公司董事会独立性的要求。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导致监督约束机制缺失了一个环节, 容易导致公司发生盈余管理。D echow等 (1995) 的研究发现, 两职合一的公司发生盈余管理的机率较高。H o and W ang (2001) 的研究发现, 由于两职合一会威胁到内部监控质量和信息披露质量, 因此两职合一与公司信息披露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崔学刚 (2004) 的研究发现, 两职合一会降低公司自愿信息披露水平, 从而降低公司透明度。因此假设:

假设4:两职合一的公司, 其盈余管理程度高

董事会会议是董事会执行力的重要表现, 会议次数可以被看作是董事会活跃程度的一个变量, 一般认为, 经常召集会议的董事会更具责任心, 能够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履行职责。董事会会议召开的越多, 越有利于加强董事们之间地沟通和联系, 而太少的时间实在无法让董事们之间充分的交流意见。因此更高频率的董事会活动是监督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A nderson等 (2004) 的研究发现, 开会频率较高的董事会可能向市场传递财务报告质量更为可靠的“信号”, 可以帮助公司取得更低的债务融资成本。

假设5:年度内董事会召开的会议次数与盈余管理负相关

Forker (1992) 的研究发现, 审计委员会能加强内部控制和对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监督, 也会降低公司不披露信息所得到的好处。Collier (1999) 的研究发现, 由于审计委员会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 它能降低公司不披露信息的数量, 因此审计委员会的职能之一是保证财务会计和控制系统的质量。夏文贤等 (2006) 的研究发现, 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与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相比, 其盈余管理水平较低, 审计委员会能够缓解管理层与外部审计师的冲突, 完善公司内部控制。

假设6: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

(2) 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导致了代理问题的出现, 由于代理人与委托人的利益目标不一致, 导致了代理人 (经理人) 并不总是按照委托人 (股东) 的利益进行经营活动。为了解决两者的利益不一致, 给予管理层股票期权激励, 管理者持股的出现会促使管理者利益与股东利益趋于一致, 有利于减轻代理成本, 这样能有效地防止经营者的短期行为, 减少了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提高公司的盈余信息质量。张国华 (2006) 的研究发现, 盈余管理程度与持有股份的高级管理人员的人数负相关。

假设7: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正相关

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较为突出, 加上治理机制的不完善及“搭便车”等现象, 使得上市公司往往由内部人控制, 增加了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蔡宁等 (2003) 研究发现, 股权集中度与财务舞弊行为显著正相关, 即股权集中度越高时, 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越差。

假设8: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大小正相关

由于公司流通股股东可通过参加股东大会投票选举和更换董事会成员来对公司管理层实施监控, 在无法直接“用手投票”的前提下, 他们可“用脚投票”, 拒绝购买或抛售上市公司的股票, 这种行为对内部人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同时, 比较高的流通股比例使得公司被接管的可能性增大, 从而对公司在位的经营者威胁较大, 因为接管通常会导致管理层更替。流通股股东加大对管理层和大股东的监督, 能有效减少管理者操纵会计信息。

假设9:流通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大小负相关

在公司中由于其他大股东与第一大股东目标函数和控制权不同的, 其他大股东 (第二至第五大股东) 可能主要扮演监督和制衡的角色 (唐跃军, 2007) 。Shleiferand V inshny (1986) 的研究表明, 公司其他大股东 (以第二大股东为代表) 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是保护外部投资者利益的一种重要机制。多个大股东的存在可以起到互相监督、制衡的作用。La Porta等 (1998) 的实证研究发现, 股权集中度与财务报告质量负相关。股权的适度集中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利益趋同效应, 使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 有利于公司治理效率的提升。但是, 股权的过度集中将产生利益侵占效应, 即控股股东和外部小股东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 在缺乏外部控制威胁时, 控股股东可能以其他股东的利益为代价来追求自身利益。因此假设:

假设10:股权制衡度与盈余管理大小负相关

(二)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研究样本的选取原则及数据来源是: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2005年12月31日以前上市且目前仍挂牌交易的所有上市公司中选取。为了避免人为控制研究环境的影响, 增强研究结论的普适性, 剔除了相关数据不全和属于金融保险行业的上市公司, 最终获得626个有效研究样本。所选研究样本为2008年4月30日以前公布年报。数据处理全部采用EX CEL2003、EV IEW S 3.1计量分析软件进行。

(三) 盈余管理的测度

由于盈余质量是衡量披露内容真实可靠的重要因素, 信息披露质量可靠性可用非预期盈余 (discretionary accruals, 简写D A) 的估值来衡量。以经资产规模调整的操纵性应计利润 (D A) 作为公司盈余管理的代理变量, |D A|是D A的绝对值, |D A|越大, 表明盈余管理程度越高, 考虑到我国上市公司的上市时间不长, 采用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非操纵性应计利润, 进而计算出操纵性应计利润。本文采用由Jones模型衍生出来的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来计量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中参数是用截面数据估计, 而不是用时间序列数据估计。在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中, 非操控性应计利润用事件期 (即假设的盈余管理发生期) 数据估计, 其模型如下:N D At= (1/At-1) +[ (ΔR EVt-ΔR ECt) /At-1]+ (PPEt/At-1) (1)

式中, N D At是经过第t-1期期末总资产调整后的第t期的非操控性应计利润, ΔR EVt是第t期收入和第t-1期收入的差额, ΔR ECt是第t期的净应收款项和第t-1期的净应收款项的差额, PPEt是第t期期末总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价值, At-1是第t-1期期末总资产。α1、α2、α3是不同行业、不同年份的特征参数, 这些特征参数α1、α2、α3的估计值根据以下模型, 并运用经过行业分组的不同年份数据进行回归取得:

式中, β1、β2、β3是α1、α2、α3的O LS估计值;TAt是第t期的总应计利润;ε为剩余项, 代表各公司总应计利润中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部分 (Subram anyam, 1996;D e Fond&Park, 1997) , 其他变量含义和方程 (1) 相同。

在上述应计利润模型中, 总应计利润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资产负债表法;另一种是现金流量表法。本章对总应计利润的计算采用现金流量表法, 计算公式如下:TAt=EBX It-CFOt (4)

式中, TAt为第t年总应计利润;EBX It为第t年非经常性项目税前利润;CFOt为第t年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四) 变量选取

根据研究假设, 设计了 (表1) 所示的关于公司治理特征的变量。由于本文仅考虑盈余管理程度与公司治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而不考虑盈余管理的方向, 故将代表盈余管理的操控性应计利润取绝对值, 以便于研究, 用|D A|表示。以|D A|作为因变量, 上述反映公司治理特征的各假设变量为自变量,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不同的公司特征会对其盈余管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除以上解释变量外, 在模型中加入了一些表示公司特征控制变量:第一, A SSET表示样本公司规模, 其值等于2006年、2007年末样本公司总资产价值, 取A SSET的自然对数Ln A SSET作为公司规模的代理变量, Ln A SSET来控制公司规模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 一般而言, 规模越大的公司越容易被公众所了解, 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第二, R O E净资产收益率, 该指标用以衡量公司的盈利能力, 其值等于净利润/净资产, R O E用来控制公司盈利能力对于信息披露评级的影响;第三, G rowth表示公司的未来成长机会, 其值用 (期末资产—期初资产) /期初资产来表示;第四, D ebt资产负债率, 表示公司的资本结构, 用总负债/总资产表示, D ebt用来控制公司的财务风险, 一般认为, 财务风险较大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延迟披露年报;第五, O PIN IO N表示审计意见类型, 哑变量, 如果为非标准审计报告, 取值为1;否则, 取值为0;第六, FSN A表示实际控制人性质, 哑变量, 若为国有性质取1, 否则取0。

(五) 模型建立

根据理论分析, 本文假设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受到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CEO与董事长两职分离情况、董事会会议次数、审计委员会设立情况、管理层持股比重等公司治理特征因素以及公司规模、净资产收益率、财务杠杆等公司财务状况因素的影响。因此, 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样本公司治理特征的描述性统计见 (表2) 。

(二) 回归分析

利用EV IEW S 3.1软件对样本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进行了最小二乘 (O LS) 回归, 对模型回归分析结果如 (表3) 。对回归方程的显著性进行分析, 由于F=8.940, (p=0.000) , 因此, 回归方程在显著性水平为0.01的假设上通过了检验。从 (表3) 中得知, 在1%的显著水平下, 净资产收益率、公司成长性通过检验;在5%的显著水平下, 审计委员会设立情况 (D U M W) 、流通股股比例 (CSP) 、股权制衡度 (SR) 、资产规模 (A SSET) 通过了检验;在10%的显著水平下, 监事会规模 (JSIZE) 也通过了检验;其他指标没有通过检验, 相关关系不显著。第一, 模型中有关董事会结构变量中的监事会规模的系数至少在10%的水平上统计显著, 监事会规模的参数符号与预期方向一致, 与薛祖云等 (2004) 的研究结论一致。说明我国企业中的监事会制度在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控制与监督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然而审计委员会设立情况至少在5%的水平上统计显著, 与本文的预测不相符, 原因可能是审计委员会毕竟是公司内部治理的机构, 设立审计委员会是应付监管部门要求, 同时其易受到大股东的影响和控制, 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财务报告等作用。第二, 有关股权特征变量中仅有流通比例、股权制衡度的系数至少在5%的水平上统计显著, 股权制衡度的参数符号与预期方向一致。流通股比例的参数符号与本文的预测不相符, 可能原因是我国上市公司依然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 即使是股权结构趋于合理、社会流通股所占比例较大的上市公司, 股东的权益没有得到切实的保证, 由于中小股东的权利不能得到保证, 外部监督和约束的作用也难以得到发挥, 内部经理人的盈余管理行为相当严重。第三, 其余变量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不明显, 包括:盈余管理程度与董事会规模负相关, 但不显著, 原因可能为大规模董事会在为企业提供多角度的决策咨询, 帮助企业获得必要的资源方面的作用明显, 使董事会不容易受到CEO控制, 董事会规模越大能够监督高级管理人员机会主义行为的能力越强。盈余管理程度与董事会会议次数弱正相关, 说明董事会会议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负向作用。盈余管理程度与两职分离情况弱负相关, 原因可能是两职分离在一定程度上将促使管理当局更好地遵循法律法规和各种会计准则, 管理当局操纵盈余的活动也有所减少, 提高了会计盈余的质量, 但是其所起的作用并不明显。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是负相关, 但不显著, 这说明独立董事所占比重越大, 公司财务就会越透明, 信息质量就越高, 意味着独立董事在财务报告质量控制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弱正相关, 说明控制性股东的所有权集中会导致利润的信息质量降低, 所有权越集中, 利润的信息质量越小。管理层持股与盈余管理负相关, 但不显著, 可能原因是上市公司中董事、高级管理层以及监事会成员持股比例普遍很低, 虽然近几年来有部分上市公司试点实行股票期权制, 但仍然没有普及化, 对管理层的激励还不够。

注:“***”、“**”、“*”分别表示回归系数在此1%、5%和10%的置信水平显著

五、结论

要减少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 提高公司盈余信息质量应从控制信息源头开始, 从决定信息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入手。针对目前公司治理中各因素对公司盈余信息质量的制约状况, 可从以下方面考虑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适当降低第一大股东的股权集中度, 加强其他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股权制衡作用;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适当增加独立董事比例, 落实和增强独立董事的责任感和监督权利, 以加大对上市公司内部管理层的监督作用, 完善对上市公司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适当加大实施对管理者的股票激励机制, 以增强管理者与外部股东利益的一致性, 缓解代理冲突, 降低代理成本, 继续鼓励和发展机构投资者;壮大机构投资者力量, 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力量。

摘要:本文选取2006年和2007年度沪深股市的62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分析了公司治理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监事会规模的增加、股权制衡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会计盈余信息的质量, 对盈余管理有约束作用;然而审计委员会设立情况、流通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 对盈余管理没有约束作用。

关键词:公司治理,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会计研究》1999年第9期。

[2]章永奎、刘峰:《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相关性实证研究》, 《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2年第3期。

[3]刘立国、杜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会计研究》2003年第2期。

[4]张逸杰等:《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和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 《管理评论》2006年第3期。

[5]傅蕴英:《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 《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6]王颖、王平心、吴清华:《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第12期。

[7]吴联生、薄仙慧、王亚平:《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程度: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比较》, 《会计研究》2007年第2期

[8]Ensen M. AFA presidential address: The modern industrial revolution exit and the failure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93.

上一篇:固定污染源下一篇:头孢哌酮他唑巴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