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治理研究管理论文

2024-09-15|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上市公司治理研究管理论文(精选12篇)

上市公司治理研究管理论文 篇1

(一)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涵义

公司治理, 或叫公司治理结构, 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它的定义有很多, 但由于人们认识上的不一致和表达上的困难,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或解释。纵观前人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 对公司治理概念的理解至少包含以下五层含义: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 根源于现代公司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及由此导致的委托一代理问题;公司治理以公司法和公司章程 (合同关系) 为依据, 用简约的方式 (不完全合同) 规范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以实现公司交易成本的比较优势;公司治理结构是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物理层次”的组织架构, 及联结上述组织架构的责权利划分、制衡关系和配套机制 (决策、激励、约束机制等) 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公司治理的关键在于明确而合理地配置公司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 从而形成其有效的制衡关系;公司治理的本质是对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

公司管理的定义我们可以从“管理”的定义入手。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 在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首次指出“管理活动指的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 在1955年出版的《管理学》中说“管理是一门科学, 是一种手段, 还是一种艺术。”芮明杰则认为, 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其核心是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概况起来, 公司管理就是企业管理者为达到企业的既定目标进行的一系列资源整合活动。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公司治理是公司运作的一种制度构架, 是引领公司发展方向的一种基本安排。而公司管理是在这种基本的构架和安排下, 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和评价等功能的具体实施来实现公司的目标。

(二)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区别、联系

1. 公司治理与管理的区别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区别依赖于经济学上定义股东与管理者关系的企业理论模型:股东拥有企业但不参与经营管理, 股东通过选举董事会作为他们在公司决策中的代理人来监督经营者的行为。据此, 公司治理被看成与公司的内在性质、目的和整体形象有关, 与该实体的重要性、持久性和诚信责任等内容有关, 而公司管理则更多地与具体经营活动有关。

国外最早对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进行区别的是Robert.I.Tricker教授。他在其《公司治理》 (1984) 一书中, 明确提出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及其与公司管理的区别, 认为管理是运营企业, 而治理则是确保这种运营处于正确的轨道之上。肯尼斯·戴顿 (Kenneth N.Dayton) 则专门就此进行了分析, 认为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谁也离不开谁。在戴顿看来, 公司治理指的是董事会利用它来监督管理层的过程、结构和联系, 公司管理则是管理人员确定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采取的行动。我国学者吴淑琨、席酋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在国内首次把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结合起来研究, 并从目的、所涉及的主体, 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职能等十个方面对企业治理与企业管理进行了比较分析 (见表1) 。

2. 公司治理与管理的联系

企业的根本性质在于它是一种创造财富的有效机制, 治理和管理都是这种有效机制的组成部分, 两者的结合构成了企业系统。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其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 公司管理是公司治理的一种延伸。从公司治理 (corporate governance) 的字面来解释, 英文为“统治” (动词) 、“管理” (名词) 。据《英汉双解词典》、《韦氏新世界词典》等解释, “统治”有管治、影响、支配之意;“管理”有统治、支配、管理、管理方式之意。在现代汉语中, 据《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解释, “治理”有统治、管理、处理、修正之意。因此广义上的治理应包括管理的范畴。其实有学者在谈到公司治理与管理的区别时甚至认为, 在某种意义上中层以上的管理也就是治理 (李维安) 。

(2)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联结点在于战略管理。企业的战略决策过程一般可分为:提议、批准认可、实施和反馈、监督等阶段。这种战略决策方案的形成可能是由企业内部经营激发出来的, 也可能是由外部市场等其他相关的因素孕育的。但不管怎样, 一般都是由总经理提出具体战略决议, 经公司董事会审查批准认可 (有的甚至要报请政府或其他相关的利益相关者的批准与认同) , 最后再组织分解、实施, 在此过程中董事会或监事会要发挥监督和控制的作用。由此可见, 公司整个战略管理的全过程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各个层次得到了相互融合。Tricker (1984) 对于这一关系有过一个形象的图示分析 (见图1) 。

(3) 在企业体系中, 管理者是联系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关键。首先, 高层管理者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之一。在公司治理结构中, 高层管理者同其他利益相关者通过谈判达成了各种合同, 约定了各方的利益、责任和权利。与此同时, 高层管理者又是管理的主体, 是企业中实施公司管理的主要行为人。两者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机制都要落实到管理者的行为上来, 管理者跨越了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两个范畴, 是核心的沟通环节。

4. 从终极目的看, 公司治理和管理均是为了实现财富的有效创造, 只是各自扮演不同层次的角色。

公司治理模式主要考察的是构成公司的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责权利的划分, 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实现相互间的制衡, 它是企业财富创造的基础和保障公司管理则是在既定的治理模式下, 管理者为实现公司的目标而采取的行动, 这是财富创造的源泉和动力。

(三)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协调机制

公司治理和管理的协调机制指的是为了实现公司财富最大化的既定目标, 使公司保持良性运转的状态, 而采取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公司管理手段有机整合的一种互动方式。

1. 通过战略管理以及相应机制实现二者的有效整合

公司治理提供了一个企业运作的框架和基础, 而管理则是在这个既定的框架下负责具体的目标实施, 同时公司管理又会对公司治理起到调节作用。必须使二者合理分工、密切合作, 公司才能实现良性运转。因此, 有必要对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进行整合研究。

对公司治理和管理进行整合, 一是通过战略管理环节。主要解决科学地制定企业的战略的问题, 同时恰当处理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关系。公司的战略制定权限应该在公司治理系统和公司管理系统之间进行合理分配, 为了保证战略决策制定的科学性应适当给予经理层一定随机处置的权利, 同时因为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工作性质存在很大不同, 应在二者之间保持着一定的互动关系, 即董事会对经理层应适当放权。二是在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之间二者之间设置联系通道。如在公司治理系统中的董事会下设置审计委员会, 同时使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等机构处于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 这样既保持了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保持相对独立性, 又有利于充分利用公司管理系统的资源, 并且可以使公司治理系统迅速掌握公司管理系统的有效信息。

2. 在变化的环境中实现二者的动态协调

公司治理规定着整个企业的发展方向, 公司治理系统与经济环境的结合产生公司管理活动的具体模式, 并指挥公司管理保持良好运转;公司管理则是对企业具体的作业层次进行管理, 促使企业目标的实现, 并且为公司治理系统提供有效的信息和方法, 科学的管理是提高公司有效治理的前提, 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这种结合使二者得以实现良性互动。

由于各个公司面对的经济环境不同, 使得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模式具有多种形式, 这些不同的模式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均衡状态, 在公司治理系统、公司管理系统与整个企业面对的环境交互作用下, 可以形成适合某个具体企业的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稳定状态。企业面对的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同时企业的内部环境也是不稳定的, 所以应该政府法规以及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之间达成均衡状态, 并且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以保证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完美结合, 创造出最大化的公司财富。

参考文献

[1]吴淑琨.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系统化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 2001 (3) .

[2]杨惠敏.公司洽理、企业管理与会计信息系统[J].会计研究, 2000 (6) .

[3]李维安, 武立东.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规模起点、治理边界及子公司治理[J].南开管理评论, 1999 (4) .

上市公司治理研究管理论文 篇2

一、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

上市公司由众多的股东及分散的股权所决定,很难直接由股东进行公司的经营管理,因此产生了公司治理结构。在我国,上市公司采用“三会一总”的治理结构。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为由代表了公司的所有权由股东大会投票选举产生实行企业决策权的董事并组成董事会和实行企业监督检查权的监事组成监事会,两种委员会共同对股东大会负责。再由董事会共同决定任命企业以总经理为首的高层经理人执行企业的经营权,并接受监事会的监督。形成“四权”分离互相制约的治理结构。

(一)董事会

董事会作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机构,其中董事由股东大会按照公司章程及相关法律法规选举产生,一定程度上董事会代表了大多数股东的意志,代替全体股东管理公司。同时,我国董事会中还存在独立董事,即指不属于公司股东并且不在公司任职,且其自身工作与本公司没有业务往来的外部人员,参加到本公司的董事会为公司出谋划策。这种制度的出发点是引入外部人员参加企业内部的管理,也增强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同时独立董事处于独立的第三方,也可以起到维护各个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作用。

董事会的组织结构中又包括了协助董事管理公司及对外进行信息披露的董事会秘书处,以及下设的负责各个具体项目委员会:战略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

(二)监事会

监事会作为企业常设的监督审查机构,其中监事由股东大会选举或者公司职工选举产生。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并对董事会的决策以及经理层的运营进行审查。其中监事会内设审计部专门对企业进行时刻的监督审查。

(三)经理层

经理层作为由董事会任命对公司具体运营进行实际操控的群体,对企业的决策运行效果产生决定性的作用。经理层主要负责人为总裁(即CEO)可设多名副总裁即一名财务总监(即CFO)负责并领导各个部门,对企业运营进行时刻的调整。

(四)我国治理结构的分析

我国治理结构,是以内部治理为主的治理结构,强调上市公司内部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制衡。股东通过相互之间的博弈选出董事组成董事会代替自己管理公司,同时选出监事组成监事会充当监督者帮助股东监督整个公司运营。而经理层也通过董事会表达自己运营思路,同时广大职工也可以通过推举的职工代表成为监事参与董事会会议维护自身利益。因此董事会也成为各方利益相关者矛盾的集合点。

因此在董事会之下设立各种委员会,其中每一种委员会由专业、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参加,避免了盲目投票、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例如:战略委员会董事须包括董事长、一名相关专业的独立董事、总裁同时还需要监事会监事参加会议进行监督,将决策、执行、监督者汇聚一堂共同制定合理的方案。以此来提升董事会处理问题的效率,并且也加强了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可实施性。

同时,设立了董事会秘书处,协助董事避免发生各种遗漏,并且负责信息披露,加强外部监管。

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所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股权结构不合理

其一,国有企业中一股独大现象明显,造成内部人控制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在企业中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导致的。在国有企业中国有股分所占股份处于绝对地位,在名义上,国有股分的所有权是清晰的,可在现实中,很少存在一个具体对此负责的单位或个人。在实际运营中,由于官员不需要为自己做出的决策承担风险或从内部人即高级管理人员所获得的收益大于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时,官员往往不作为将权利下放给经理人造成主体缺位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委托人,形成委托-代理关系。导致公司管理权、决策权全部掌握在经理人手中,经理人可以利用手中权力左右董事会,使得股东很难对其经营、决策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尤其是当所有者即国家与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时,可能会造成全体股东及其它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损害,甚至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或会计信息失真等情况。

其二,民营企上市公司一股独大,按照现行治理结构,第一股东可以以绝对的优势控制董事会以及监事会造成公司治理结构制衡效果大大降低,实际上将所有权、决策权、监督权、甚至是治理权合而为一,由此产生大量问题,如组织结构不合理权力过于集中;利益分配不均衡,只考虑大股东权益;独立董事成为“人形图章”流于形式;激励制度不完善;并造成了决策风险增加,人才流失等等问题。

(二)监事会制度不完善

在我国,《公司法》等法规主要是以保护所有者权益为主来构建公司治理结构,相对于监事会的地位其更重视董事会的作用将主要的委托―代理关系问题聚焦于董事会,一相当简单的规定对监事会的运作流程进行规范,使它在进行监督时很难以找到相应行之有效的操作依据。然而监事会不具备企业运营控制权和企业战略和运营方案决策权,即不具备权任免董事或经理人的权利,又无法参与和否决董事的决策以及经理人的具体执行。就是说,监事会只能对决策和运营效果的结果进行事后审计,并不参与行进过程之中的监督。这就使得监事会由于没有参与到整个决策过程中造成信息不足,不能真正达到监督的作用。

(三)缺乏有效的经理人制度及契约精神

首先,在我国上市公司多为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多为行政任命而民营企业在我国市场上还并不够繁荣。因此我国还较少存在职业经理人,由此不管是从经理人制度上还是从经理人任命程序上,都没有建立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对经理人进行绩效评价与进行奖惩的措施。即使一些企业存在一些激励制度,也没有形成一套试用全国范围的完善制度。使得经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少动力,没有压力的情形,一切经营活动全凭借经理人的自身素质,使其不能履行勤勉尽责、诚实信用的义务,在公司运营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甚至会损害相关利益者的权益。

其次,在我国从股东到董事再到经理人都普遍缺乏契约精神。当决策确定之后,倘若经理人对方案不满时,却不是大部分人都会执行契约,会存在很多经理人会阳奉阴违,不调集所有资源完成契约而是去满足自身诉求。并且当事件披露后,也不会对违反者实施行之有效的处罚,草草了事。因此,也导致了我国一些上市公司在执行力上存在问题。

(四)独立董事制度的不完善

首先,虽然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席位在公司董事会中需达到三分之一其中至少包括一名会计专业人士,然而独立董事作为一种社会兼职模式其本身还有其他别的主要工作,其能否正确合理行使权力,全依靠自身素养,并且作为外来人员独立董事并不能确切的得到企业的第一手经营资料,能否提出真正适用于本公司的建议也值得商榷。

其次,独立董事是由持股1%以上的股东提出候选人,并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同时独立董事的薪酬也是由董事会决定,因此其能否真正的独立也存在质疑。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我国在治理结构上还有待完善。

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一)逐步建立分类表决制度

我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12月7日颁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这部法规也为加强中小股东权利提供了有效方法及法律保障。分类表决制度的目的就是在股权分置情况下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时保护社会公众股股东的利益,其核心是保障股东即使所持有股份的种类不同但所应有的权利不受损害。使得流通股股东通过分类表决制度在密切关乎自身利益的分红、筹资等有可能损害自身利益的事项上在严格的执行 “一股一权”原则基础真正落实实现自身权力。即流通股的中小股东虽然不具有充足的股票份额在企业的股东大会上通过某项决议,然而他们可以利用分类表决制度,在密切关乎自身利益的事情上拥有有充分的话语权,对于损害自身利益的事项可以阻止大股东的强行表决通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未流通股股东即决定控股或相对股东的行为。然而此制度仅是在改革期间避免对中小股东造成重大损失而颁布的临时法案,在改革后在上市公司中并未实行。

(二)不断推进累积投票制度

我国2005 年的公司法中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监事,可以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决议,实行累积投票制。本法所称累积投票制,是指股东大会选举董事或者监事时,每一股份拥有与应选董事或者监事人数相同的表决权,股东又有的表决权可以集中使用。”。从此在法律上为推行累积投票制奠定了基础

累积投票制度通过累积计算的投票数,扩大了所有股东表决票的数量,间接增大了中小股东的话语权,有效地防止大股东利用优势的表决权对董事、监事选举时的控制力度,避免了大股东完全掌控公司。这种制度的核心价值体现增强了中小股东的相对权利,中小股东可以通过共同的利益形成联盟来获得一定的董事会、监事会席位,增强其在公司内部的话语权及人事控制力度。

然而该制度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这种制度,在我国法律仅规定控股股东比例为30%以上的上市公司,应当采取,这就导致并非所有的上市公司全部采取该种措施。同时当第一股东持股超过80%以上,再加上我国小股东参与股东大会积极性不高情况下,即使实行累积投票制度,第一大股东依然可以掌控董事会席位。也就是说累积投票制在相对控股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好的作用,而在绝对控股情况下作用不大。

四、关于我国治理结构整改的措施及建议

(一)对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的措施及建议

1、优化股权结构

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改革应首先从股权结构入手,通过降低国有股份持股比例,借鉴德、日运作模式引入银行、金融机构持股,使国有股、银行机构持股与社会公众中小股形成三足鼎立的模式。同时也应限制同行业企业以及某一上市公司上、下游相关公司交叉持股的比例,防止出现庞大的利益共同体,形成垄断。

2、建立独立董事协会

董事会作为上市公司决策机构,无疑成为各个利益相关者争夺关键,然而在股权结构合理的情况下,董事会的席位是可以达到平衡的。然而为了防止大股东,银行,与中小股东三者中两者长期联合压制第三者,因此健全独立董事制度也至关重要。

作者认为,应由证监会牵头成立独立董事协会,所有独立董事必须经协会考察,入会后方有资格成为独立董事,并建立相应的行业准则。所有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所提名的独立董事,必须经过协会培训、考核通过方可上岗。并且独立董事工资应由上市公司、协会、独董个人三方协议,按照协定好的标准由企业定期支付给协会,再由协会支付给独董工资,同时此项费用应计入上市公司的成本费用当中,与企业经营绩效不挂钩。但当独董违规时,协会有权对独立董事进行处罚。以此加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并进行行业规范,同时也强化了外部监管。

(二)对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措施及建议

但是由于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并不能强制要求大股东减持股份,因此作者认为应当主要通过加强中小股东权利和内部监管为主并完善经理人制度解决问题。

1、加强中小股东作用

股东大会,作为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大会选举产生代表自身意志的董事管理公司运行方向,和监事监控公司运行,当出现绝对或相对控股的股东时,其几乎可以垄断公司董事、监事。因此为制约大股东利用中小股东资金为自己牟利,应当加强中小股东力量使其达成利益同盟制衡大股东权利。

因此作者认为,我国应当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实行累积投票制度以及分类表决制度来加强小股东权利。同时,处于信息时代的今天,能否以网络形式建立全体中小股东大会,推选出中小股东代表全权代理中小股东参加股东大会行使权力。避免因为股东大会自负费用以及小股东股权过少缺乏参会积极性而放弃行使权力。

2、完善监事会制度

监事会作为监督审查机构其本身权利并不大,因此英、美等国家监事会职权由董事会兼任。然而监事会作为公司内部治理四权分立体现的一部分,而且由于我国外部监管的不完善却还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因此,能否仿照独立董事制度,在监事会增加独立监事,人数也占监事会人数的四分之一,独立监事由股东大会聘请无业务往来及利益相关的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及律师事务所的从业人员,对企业业务的合理合法性进行监督。同时也应要求监事会除了向股东大会负责,还应向证监会负责,以保证各方利益的均衡。

3、健全工资激励制度及社会契约制度

首先董事作为股东的一分子,若工资过高,无形中也减少了股东可分配的利润,间接损害了非董事股东的利益,然而董事作为企业的决策者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也应获得额外酬劳。同时高级经理人,作为企业的实际运营掌控者,也为公司的成长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工资过高过低都不现实。

因此作者认为,应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对于董事、高级经理人、甚至是监事的工资经由股东大会审核建立一种超额累进工资制度,以营业利润为基础,随着利润逐层增加,工资率也逐层增加。避免了企业经营不佳时董事和经理人依然获得高额工资,而当业绩优异确使付出与收入不符的情况。

同时,应当由政府出面建立经理人诚信体系,通过行政手段维护契约。具体可以建立经理人、董事的诚信档案,每年由各自上市公司监事会对自身所在企业的所有高级经理人、董事、独立董事进行与企业业务相关的契约执行程度进行考核。当发生严重的违约事件时应向全社会进行公示并记录入档案,来确保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对契约的遵守程度。

上市公司治理研究管理论文 篇3

【关键词】公司治理;盈余管理;约束作用;实证研究

作为企业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个企业的盈余管理能否得到有效的监督管理和约束一直是企业管理人员以及企业持股人员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鉴于盈余管理的重要作用,以及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企业的控股人员利益上存在的分歧性,这就要求公司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在设计具体的公司盈余管理方案的时候,结合公司治理的方案,实现对盈余管理的有效控制。在本文之中,笔者将结合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实证,谈一谈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

一、国内外对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的研究现状

根据国内外对于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的研究,对企业的具体盈余管理是建立在对整个企业所有相关人员共同利益的维护的基础之上的。但是,由于企业之中的实际管理人员和企业之中的控股人员之中在利益层面存在着分歧性,这些分歧的存在就很有可能会威胁到企业之中的实际管理人员和企业之中的控股人员的实际利益。这就诞生了盈余管理的概念,盈余是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的重要层面,是一个企业内部人员进行对自身利益追逐的有效利用对象。所谓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利用编制相关的盈余信息的便利,实现对企业的控股人员的蒙蔽,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但是,盈余管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优势可以被法律所允许的,这就要求采用相关的手段将盈余管理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采用相应的公司治理手段,来进行对盈余管理的监督,实现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

二、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实证研究

1.进行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实证研究的样本来源

进行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实证研究的样本来源主要是市场上进行公示的几种大型上市企业,这些上市企业拥有着足够的持股人,也拥有着相应比较完善的企业管理层结构。在进行具体的样本筛选的过程之中,要根据相应的原则进行样本的筛取工作:第一个方面,样本的选择要符合时间比较稳定的原则,因为进行研究的样本都要在一定的时间期限之内,进行对这个企业的持续调查,才能够真实有效的发现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第二个方面,当做样本的企业要具备完整的数据库信息系统,这样才能够获取到相应的数据材料,这样才能够获得足够的财务信息,掌握住足够的信息才能够拥有足够的理论基础,进行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的研究工作。当样本信息收集完全之后,就可以使用相关的软件来进行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的实证研究。

2.进行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实证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案

进行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实证研究,要从公司的盈余管理的组成结构和具体的组成结构,具体的研究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具体的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工作:第一个方面,要从这个企业的董事会成员的数目开始探究,看看这个董事会的成员是否符合研究需要;第二个方面,由于进行探究的时候主要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企业的控股人员之间的分歧性进行研究,所以要先查明这个公司的控股人员是否就是这个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除此之外,这个企业的董事会对企业的作用效力,这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的具体权限都是要进行研究的对象。

3.进行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实证研究的结果分析

通过对具体统计的样本信息的分析处理(包括线性回归处理等数学处理手段),可以发现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具体约束作用:第一个作用是,如果企业的董事会的规模足够大,那么公司的治理就会更加彻底,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也就会越大;第二个作用是,如果一个企业的控股人和经营管理人是同一个人,并不会对盈余管理产生很明显的约束作用,因为企业的运行工作毕竟是一个管理层来完成的;第三个作用是,如果只是简单的控股人,并不会对企业的盈余管理产生明显的约束作用。

三、结语

盈余管理作为一个企业财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个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之一,只有对企业对盈余管理有着足够的约束作用,才能够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在本文之中笔者根据企业之间经营管理者和企业的控股人员之间的分歧性,并选取了一些企业的实例,进行了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的实证研究,以求找寻出解决企业盈余管理的有效方法。以上是本人的粗浅之见,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和文字组织能力有限,文中如有不当之处,还望相关的工作人员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杜江.企业成长与盈利能力: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2]杨旭东,莫小鹏.新配股政策出台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象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13.(8)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研究 篇4

(一)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 又叫公司治理结构, 有关公司治理国内国外学术界的定义有很多, 但人们的认识上和表达上是不一致的, 到今天为止没有统一的定义。我们从前人学者的观点可以总结, 公司治理的定义可以理解以下含义:公司治理的本质是安排公司控制权和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文化、法律和制度性;公司治理以公司法和公司章程为依据, 用一定的方式规范公司各种利益的关系, 以实现比较优势的公司交易成本;公司治理的问题, 实质就是分离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 以及公司委托代理的问题;公司治理就是合理地明确配置公司的董事会、股东、经理人员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和利益及责任;公司治理其结构是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经理层的组成框架, 及划分其框架的责权利关系和机制的有机结合的整体。

(二) 公司管理

理解公司管理, 可以先从“管理”的定义来认识它。在1916年法约尔首次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指出:“管理活动指的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1955年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的《管理学》中说:“管理是一门科学, 是一种手段, 还是一种艺术。”芮明杰对管理的概念是:“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其核心是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总之, 公司管理的概念概况起来, 就是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达到其预定的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组织资源的整合活动。

二、公司治理与管理控制的区别与联系

(一) 公司治理与管理的区别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主要区别有两个方面:即公司的外部监控机制和内部监控机制。外部监控机制是指外部力量对公司管理者的监督, 如国家法律、资本市场、中小股东、经理市场、社会舆论和产品市场等。内部监控机制就是由大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组成的对公司管理者的内部监督控制机制。其作用有两点:一是内部监控机制要对公司管理者制定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二是内部监控机制对内部控制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和审计评价系统有责任的利用, 并且公司管理者保证向公司利益相关者所提供可靠真实的信息。

公司管理控制的构成, 按照马赛鲁的正式控制系统的构成:即框架结构、战略、控制措施和程序、激励、沟通与协作、管理风格、基本价值观。依据马赛鲁的正式控制系统, 可将公司管理分为以下组成部分:一是公司组织结构与组织管理系统;二是公司管理者的战略目标与决策规划系统;三是会计审计系统;四是公司文化与价值观系统;五是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其中内部控制系统是激励和约束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的规范制度。

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除了上述的之外, 为了确保公司正常运行, 需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 即是公司变量 (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供应商、顾客、竞争对手) 因素, 它构成公司治理的外部监控机制的内容, 既是影响公司治理系统和公司管理控制系统的重要因素。二是公司通过设置常设委员会, 召开正式会议, 鼓励等方法使公司信息畅通并共同分享网络。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问题和定义是有所不同的, 有一定的区别。柯克兰和瓦提克研究的结论:“公司治理与公司内部管理之间的潜在冲突是构成公司治理问题的内容之一, 因此公司治理的目标就包括协调公司的治理和公司的内部管理。”公司治理从狭义上讲有别于公司管理, 公司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公司内部经营管理。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就是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从经济学上的委托代理理论而言:“股东拥有公司所有权但不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 而是通过选举其代理人董事会来托管其财产、参与重大决策和监督经营者的行为等。”

(二)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联系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是紧密相连, 密不可分的。从理论上来讲,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是间接还是直接的参与公司运行作用,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都将影响公司的经营管理产生, 在一般的情况下, 公司经营管理的目的是公司治理间接通过公司管理来达到, 并且在这种间接的管理下, 提高公司的管理效果和效率。我们从实践上可以看出, 公司管理系统中的控制主体是公司治理机构的董事会, 如, 很多公司的的首席执行官是董事长, 董事会成员是公司的高层经理, 这种公司管理关系就是治理与管理之间的交叉关系, 既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整合。也说明了公司治理与管理控制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三、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协调机制

为了保证公司良性运转, 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使财富最大化。需要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协调机制, 需要公司治理机制和公司管理手段的有机整合。

(一)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二者整合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二者通过相应机制的战略管理来实现其有效整合, 提供了一个公司运作治理的基础框架, 公司管理对公司治理起到他的调节作用, 并且负责在这个框架下实施具体公司的战略目标。通过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密切分工合作, 就能实现公司的良性运转, 使财富最大化。所以, 一个公司使其正常运转就必须研究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整合。一个公司有好的管理机制就是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有效整合的结果。公司的治理与管理的有效整合:一是通过治理环节, 科学地制定公司的战略目标的问题, 同时也是处理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关系的问题。制定公司的管理权限关系, 应该在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之间分配的合理, 才能保证科学的制定决策。处置随机事物的权利应适当给予经理层, 同时董事会和经理层二者之间应保持一定的互动关系:即董事会应对经理层应适当放权;二是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二者之间设置联系通道。例如在公司董事会下应设置审计委员会, 公司在内部审计和控制机构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 充分利用公司管理的资源, 保持了内部控制和审计的相对独立性, 并使公司治理能迅速掌握公司管理的有效信息。

(二)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二者动态协调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在变化的环境中实现其二者的运作协调, 公司治理掌控着整个公司的发展方向, 公司管理的具体模式由公司治理根据经济变化环境而产生, 公司治理起到指挥公司管理的良好运转;公司管理是对公司具体实施层次进行的管理, 使公司实现其目标, 并且把有效的方法和信息提供给公司治理。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结合互动, 才能提高公司科学的管理。每个公司由于面对的经济环境不同, 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有多种不同种模式形式, 在公司治理系统和公司管理系统这些模式的作用下形成多种不同的状态。因此, 应该由政府法规的作用下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根据市场机制达成均衡状态, 并且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 保证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二者协调运作, 完美地结合, 公司才能创造出最大的财富。

参考文献

[1]邓健, 彭胜志.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6, (06) .

[2]严晖.公司治理、公司管理与内部控制——对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ERM) 的分析[J].财会通讯 (学术版) , 2005, (04) .

[3]吕凌云.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研究[J].大众科技, 2009, (10) .

[4]韵江, 高良谋.公司治理、组织能力和社会责任——基于整合与协同演化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1) .

上市公司治理研究管理论文 篇5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研究

作者:张 鑫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第06期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显得日益重要。文章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论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必要性。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资本结构;激励机制

[作者简介]张鑫,湖南大学会计学院2005级会计学研究生,湖南 长沙,410079

[中图分类号]F830.9

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7)06—0069—000

2在我国,公司治理引进的时间不算长,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比较有限,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的解释也没有一致的观点。笔者比较赞同我国经济学家吴敬琏的观点:“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通过这一结构,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奖惩以及解雇权;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组成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经营企业。”

股份公司最早诞生于西方国家。我国借鉴这一企业组织形式是因为其内部管理结构的优越性,股份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都是比较完善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相互制约,是公司内部各经济主体及其权利处于分离和整合状态中,保持有效的联系,达到各方利益的均衡、规范和高效运行。然而最近几年,我国一些知名公司纷纷暴露出高级管理人员滥用权力的问题,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为什么这种从西方借鉴来的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在中国不灵了呢?究其原因是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众多问题。

一、股权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股权结构中,以国家股和法人股等非流通股为主,尤以国家股比重最大,股权结构不合理。持有流通股的广大股东承担着由公司的经营业绩好坏引起股价波动的市场风险,却很难作为股东行使到参与公司治理的权利,而持有国家股、法人股的股东独揽公司大权却不必承担股票市场的风险。这显然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

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不仅仅取决于股权集中或分散的程度,即持股比例的数量,而且更取决于股东的特性,即持股比例的质量。从股东的身份来看,股东有明确的和非明确的之分,其中,身份明确的股东有个人股东和法人股东两种。这三种不同特性的股东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而言,个人股东是自然人,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和对经营者行为进行监督的动力,但是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和股东人数的增多,个人股东对公司的关心程度和治理能力便将大为减弱,或是采取“搭便车”的行为来减少其治理成本,或是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来制约经营者的行为。法人股东与个人股东不同,对公司的治理能力较强,对公司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稳定作用,但是如果法人持股比例过大,使股票过于稳定,也会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率。股东身份不明确,即“所有者缺位”,就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无论采取何种方式的治理均是无效的。

二、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一般是指企业长期资金来源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它同公司治理结构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形成要以有效的资本结构为前提。这是因为股东和债权人在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上均有所差异,即当企业有偿债能力时,股东就是企业的所有者,拥有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而债权人则是合同收益的要求者;反之,当企业偿债能力不足时,这两种权力便转移到债权人的手中。相比之下,后一种情况比前一种情况对经营者更加残酷,因为经营者在债权人控制下比在股东控制下更容易丢掉饭碗。当然,债务的这种激励与约束作用要以破产机制的有效运作为主要前提,因为债权人对企业的控制通常是通过受法律保护的破产程序来进行的。

我国尽管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降低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的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整体上看,目前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仍然偏高。据有关资料表明,大约为60%,而且这种高负债又是和低效益相联系的;筹资具有“发行股票(或主权资本)—举债一自有资金”这一顺序性。形成这两个特点的原因主要有:(1)目前国有企业效益普遍低下,靠自有资金来筹资几乎是不可能的;(2)我国金融体制的限制,企业难以采取发行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再加之银行自身已处于高不良债权的风险区,对企业贷款十分谨慎;(3)目前国有企业负债大都处在高风险区,如果再通过此渠道筹资,便会使资本结构更加恶化;(4)经营者不愿承担债务违约和企业破产的风险;(5)股东监督和要求偏弱。这些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表明,在我国由于破产机制难以运行,负债对经营者没有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而公司在保持自身合理的资本结构上显得无能为力。

三、董事会结构不合理

调查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董事会完全由执行董事组成的占22.1%,董事会中执行董事在一半以上的占78.2%。董事会中内部董事占绝大多数,董事会结构不合理导致权力失衡。我国多数上市公司中国家股占控股地位,自然代表国家的董事在董事会中占优势,而代表法人股、社会公众股的董事虽然人数众多却处于票数上的劣势,这就使得董事会的投票决策机制形同虚设,出现了公司治理上的“无效区”。董事会通过聘任符合自己利益的公司经理阶层,达到

层层控制公司的目的。目前我国多数国有企业的董事、经理还是由控股股东委派而来,其代表股东行使的权利过大,甚至出现了不少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有调查表明,在我国的530多家上市公司中,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一人兼任的公司有253家,占样本总数的47.7%。总经理取代了董事会的部分职权,将董事会架空,自己管理自己,自己评价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内部控制人”,使得公司治理中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全丧失效力。这样的公司治理结构不仅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也损害了大股东自身的利益。

四、缺乏对经营者有效的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

经营者对公司的生存与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经营者,便有什么样的企业。因此,建立良好的经营者激励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其积极性是非常必要的。有专家认为,一个人要是没有受到激励,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一30%;如果受到充分而正确的激励,则能发挥其能力的80%90%。这对企业经营者也不例外。企业能否经营得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素质、事业心和努力程度,而且企业家还要承担很大的经营风险,如果对他们没有合理的激励机制,就难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承担风险的意愿,很难经营好。而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核心,是对经营者的报酬激励,因为经营者首先是一个“人”。所以,对经营者的报酬激励也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上市公司对高级管理者激励严重不足,大多数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国有投资主体不确定,加上目前政企和政资尚未完全分开,使政府对企业存在行政上的“超强控制”和产权上的“超弱控制”。部分管理人员利用政府产权上的“超弱控制”形成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损坏股东利益,同时又利用政府在行政上的“超强控制”推卸经营上的责任,转嫁经营风险。

五、监事会的监督不到位

监事会与董事会并立,独立地行使对董事会、总经理、高级职员及整个公司管理的监督。但是事实上好像监事会并未行使好自己的权力,二十几年来上市公司接二连三发生的高管腐败案件,很少是由监事会揭发而暴露的。由其原因在于,尽管法律在形式上规定了监事和董事的地位相同,但实际上权力相差悬殊。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监事一般都是由原国有企业副职人员担任,大多由董事长提名,其福利和待遇主要掌握在董事长手中,所以监事会为什么没起到监督的作用了。

综上所述,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因素,完善目前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上市公司治理研究综述 篇6

关键词:公司治理;会计信息质量;业绩评价

上市公司作为企业的代表和主力军,其公司治理水平不仅决定着自身的命运,也影响着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因此,对上市公司治理问题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治理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笔者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将其分为三个部分:公司治理影响因素研究、公司治理后果研究和公司治理绩效评价研究,并选取代表性较强的文献和观点进行评述。

一、公司治理影响因素研究评述

股权结构作为上市公司治理体系的产权基础,对上市公司的治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erle和Means(1932)指出,当经理人员只拥有很少股权且股东很分散不能按价值最大化原则行事时,公司资源可能被调度来最大化经理人员的利益而不是股东的利益。Demsetz(1983)、Fama和Jensen(1983)则发现了经理人员大量持股的成本抵消效应。石劲磊(2003)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构成两个角度论证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进而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的关系, 提出建立一个股权相对集中又有一定制衡、国家股逐渐退出、对非公共产品领域上市公司控制的新型股权结构的股权改革思路。

国内外学者对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持两种对立观点。一种是积极监督假说,即机构投资者通过“用手投票”的主动方式监督公司管理层。Shleifer & Vishny(1997)认为大投资者有动机和能力监督公司管理层改善公司治理。这一假说得到许多经验证据的支持(Smith,1996;Carleton et.al,1998)。高雷、张杰(2008)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上市公司的治理,其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说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另一种是被动投票假说,即机构投资者通过“用脚投票”被动地应对公司的治理问题而不是采取积极措施改善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对管理层的监督是有成本的,如信息搜寻成本、潜在流动性成本(Noe,2002)和“搭便车”问题(Admatietal1,1994)。机构投资在参与公司治理时 会在收益和成本之间进行衡量。如果监督成本较大,机构投资者只会被动的参与公司治理,该假说也得到了一些经验文献的支持(Grinstein& Michaely,2005)。

公司治理问题的社会化要求其不仅局限于公司内部的监督与控制,还要接受社会的监督。借助于媒体传播的新闻舆论是公司治理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学者对媒体的公司治理角色普遍抱乐观态度。Dyck& Zingales(2004)报告说媒体能有效降低控制权的私人收益。Miller(2006)的研究表明媒体在揭示会计丑闻的过程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Dyck,et al(2008)进一步发现媒体曝光能够促使企业改正侵害外部投资者权益的行为。李培功、沈艺峰(2010)研究了媒体在完善公司治理、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分析表明随着媒体负面报道的增加,上市公司改正违规行为的概率也随之提高;媒体的性质、报道方式以及报道手法等也会对企业改正违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媒体在我国的公司治理作用主要是通过引起行政机构的介入实现的。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媒体监督在中国只具有发现功能,并不能对上市公司的行为产生实质影响(贺建刚等,2008) 。

还有学者研究独立董事(于东志、王化成2003)、高管薪酬(詹姆斯莫里斯2006)、股利政策、监事会、外部审计、政府行为等因素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二、公司治理后果研究评述

对上市公司治理所带来的结果,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尤其在上市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投资者保护的影响以及上市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公司治理溢价等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公司治理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有显著影响。Beasley(1996)发现,非舞弊公司董事会中外部董事的比重显著高于财务报告舞弊的公司。但是审计委员会并不会显著影响财务报表舞弊的可能性。他们还发现,随着外部董事在公司所有权及外部董事任期的提高,外部董事在其他公司拥有的董事身份数量的下降,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也下降。并且董事会规模越大,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也提高,这与Jensen(1993)的观点一致。其他学者还研究了公司治理中审计委员会的构成和独立性、经理薪酬、董事会、股权结构等因素对财务舞弊、自愿信息披露以及信息披露及时性等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ohnson and Ryan2003,Jensen1986,王跃堂2003)。

上市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之间关系(即公司治理溢价问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问题。Klapper和Lover(2002) 研究发现公司治理与公司市场价值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白重恩等(2005)归纳出一系列变量来描述公司治理在我国的具体实践,基于这些变量编制了一个可反映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综合指标并通过实证研究证实治理水平高的企业其市场价值也高。郝臣(2011)在界定公司治理溢价的基础上,基于Fama一French 三因子定价模型检验出中国股票市场存在公司治理溢价并从公司治理价值相关性的视角解释了治理溢价的存在原因,最终得出公司治理溢价的存在有利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资本市场的效率的结论。

三、 公司治理绩效评价研究评述

对公司治理评价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随着全球对上市公司治理关注和重视的不断加强,此项研究不断推向新的发展。国际上许多著名机构都建立起自己的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由独立的第三方开展公司治理评价已经成为发达市场经济中的惯例。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评价系统是1998 年标准普尔(Standard and Poors) 创立的公司治理服务系统;1999 年欧洲戴米诺推出了自己的公司治理评价系统;2000年亚洲里昂证券推出了公司治理评价系统;2001年之后,非商业性机构的公司治理评价研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迅速发展,如世界银行公司治理评价系统、日本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等。我国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在《中国公司治理准则》和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于2003年推出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指数和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报告,之后连续发布年度《公司治理评价报告》和上市公司治理100佳企业名单,有效推动了我国公司治理评价研究的发展。

四、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公司治理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围绕上市公司治理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相比于国外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研究相对滞后,因此国内学者应加强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学习和借鉴;更重要的是由于各国在制度、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及独立开展研究时务必注意结合我国实际。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国内学者在以下方面应加强研究:(1)更深入的开展公司治理评价研究,努力寻求更合适的公司治理股价指数。(2)公司治理风险研究。(3)对公司治理溢价形成机理的研究。(4)上市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研究。(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培功,沈艺峰. 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0(4).

[2]于忠泊,田高良,齐保垒,张皓.媒体关注的公司治理机制—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考察[J].管理世界,2011(9).

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研究 篇7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获取某些私人利益, 有目的地干预财务报告的披露 (Schipper, 1989) , 盈余管理普遍存在于上市公司中, 随着安然、世通等重大财务舞弊事件的发生, 上市公司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目前有关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包括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再融资中的盈余管理、MBO前的盈余管理等等。公司治理从广义上来说是通过建立一套制度用以协调并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 (主要指股东) 为防止经营者对其利益的背离而对经营者实行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 以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公司治理问题表现为在高级管理阶层、股东、董事会和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 (Cochran, Syeven) 。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者为获取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而实施的一种机会主义行为, 与公司治理机制有效与否存在密切关系。因此, 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目前, 很多学者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特征、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以及管理层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但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张兆国、刘晓霞、邢道勇 (2009) 也对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他们认为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管理者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并不存在显著关系。张利、韩静、吴芃 (2011) 研究了公司治理结构方面, 董事会规模较大、已流通股占总股份的比例较高能有效地抑制高层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朱星文、廖义刚、谢盛纹 (2010) 以2003到200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高管变更、股权特征与正向盈余管理和负向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他们发现在负向盈余管理样本中, 高管发生变更的公司调减利润的盈余管理幅度更大, 但是在正向盈余管理的样本中, 高级管理层变更当年, 采取调整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公司, 其盈余管理行为与未发生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的公司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杨锦地、杨学清、孙莉 (2008) 研究了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他们认为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有助于降低盈余水平, 这与张兆国 (2009) 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李琴、李文耀 (2009) 对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进行了文献综述, 他们总结国外研究得到的结论比较一致, 独立董事比例越高, 盈余管理水平越低, 这可能说明国外公司较完善的治理结构在抑制盈余管理方面发挥了作用。但是我国学者得出的结论却并不一致, 由此可见,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到底如何影响盈余管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三、研究假设

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董事会对盈余管理的制衡因董事会结构不同而有所差别。杨锦地等 (2009) 认为规模大的董事会在盈余管理上相对于小规模董事会具有一定优势, 规模大的董事会更能够防范盈余管理。但是根据组织行为学的观点, 董事会规模过大会带来董事会成员之间沟通和协调的困难, 决策效率下降。而张利等 (2011) 认为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之间呈“U”型关系。Lipton and Lorsch (1992) 认为, 虽然董事会监督能力随董事会规模增大而提高, 但是由此带来的协调与组织过程效率损失将超过数量增加带来的收益。Klein (2002) 研究发现, 董事会规模和操纵性的应计存在负相关关系。基于此, 本文提出假设:

H1:董事会的规模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

股票流通性的增强助于公司治理的改善。刘立国、杜莹 (2003) 认为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比例越低, 公司发生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可能性越高。梁杰等 (2004) 发现流通股比例与财务报告舞弊显著负相关, 增加流通股的比例有利于抑制会计舞弊。因此, 本文提出假设:

H2:公司流通股比例越高, 盈余管理程度相对更小。

目前现有研究大多认为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会降低董事会治理效率, 此外, 证监会也建议将总经理与董事长的两职分离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措施。杨锦地等 (2008) 认为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由此本文提出:

H3: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 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管理层持股会使得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加深, 一旦公司治理结构难以保证会计盈余信息能够真实的反映公司业绩, 管理层便会通过盈余管理来追求最大利益 (张兆国等, 2009) 。此外, Yeo etal (2002) 、Bedard etal (2004) 也认为管理者持股比例越高, 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由此,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管理者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

董事会召开会议是董事会加强对公司治理的一种途径, 一般来说, 董事会召开的会议越多, 董事会对公司事务的磋商也越频繁, 这也有助于加强公司治理。Vafeas (1999年) 认为公司业绩随着会随着董事会议次数的提高而增加, 这主要是由于会议越频繁董事会越有时间磋商公司治理等问题, 进而会降低盈余质量。因此, 本文提出:

H5:董事会年度内开会次数的对数和盈余管理负相关。

四、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择与来源

本文选取了2008到2011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删除了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 并且对部分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剔除。最终得到的样本共计7549个, 所有样本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 研究采用SAS统计软件。

(二) 盈余管理计量

本文采用了修正的JONES (Dechow etal., 1995) , 分年度分行业对同期数据进行回归, 模型计量盈余管理具体模型如下:

式中, TAt=NTt-CFOt, NTt为第t期净利润, CFOt为t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At-1为t-1期期末总资产, ΔREVt为t期和t-1期主营业务收入的差额, PPEt为t期期末固定资产原值, ΔRECt t期和t-1期应收账款的差额。

其次, 根据公式 (1) 计算出的回归系数, 计算样本公司的非操作性应计利润;

最后计算出操控性应计数DAt, 考虑到盈余管理的方向问题, 本文采用操控性应计数DAt的绝对值作为盈余管理的衡量指标。

(三) 检验模型与变量定义

为验证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我们建立以下模型:

考虑到盈余管理受公司绩效、财务杠杆的影响, 本文控制了总资产净利率roa、资产负债率lev。

五、回归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本文对相关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 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此外, 本文对相关系数进行了分析 (由于篇幅限制未列出) , 结果表明流通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管理者持股比例以及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绝对值水平在1%显著性水平上显著相关。

(二)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采用检验模型4, 本文对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结果显示, 董事会规模越大, 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越高;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越高, 其盈余管理程度越低;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有助于降低盈余管理;此外, 高管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最后董事会进行的会议越多, 盈余管理程度相对更低;模型 (4) 中各个解释变量与DA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相关, 多元回归结果支持了本文假设。模型中调整的R2为0.2292, 表明其对应变量DA绝对值的解释能力较强。

六、结论

本文研究了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之间的影响, 分别考察了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流通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董事会会议次数以及高管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越高、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董事会进行的会议越多, 盈余管理水平相对更低;董事会规模、高管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

摘要:本文采用2008到2011年的样本数据, 研究了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之间的影响, 分别考察了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流通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董事会会议次数以及高管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越高、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董事会进行的会议越多, 盈余管理水平相对更低;董事会规模、高管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

关键词:公司治理,盈余管理

参考文献

[1]Beasley M S.“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oard of director composition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6.

[2]Bedard J., S.M.Chtourou, L.Courteau.The effect of audit committee expertise, independence, and activity on aggressive earnings management[J].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Theory, 2004.

[3]Dechow P., R.S loan, A.Sweeney.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earnings manipulation:an analysis o f firm s subject to enforcement action by the SEC[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6.

[4]杜莹, 刘立国,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管理世界, 2002.

[5]李琴, 李文耀.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财会通讯, 2009.

[6]杨锦地, 杨学清, 孙莉.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研究, 财会通讯, 2008.

[7]张利, 韩静, 吴芃.高管变更.公司内部治理与盈余管理, 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

[8]张兆国, 刘晓霞, 邢道勇.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中国软件学, 2009.

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综述 篇8

会计盈余影响着利益相关者的决策, 利益相关者各方都想通过盈余管理, 得到符合自己期望的会计盈余, 诱使其他各方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 即盈余管理是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的产物。而公司治理可以说是一套程序、惯例、政策、法律及机构, 它影响着如何带领、管理及控制公司, 也可以说是用来协调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机制, 因此, 公司治理有效性必然会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自从Fama和Jensen (1983) 的研究发现, 独立董事比例越大, 越有利于企业更多的进行有效的自愿披露开始, 国内外学者便开始关注公司治理结构对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以及盈余信息质量究竟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国外的研究发现, 不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将导致更多的盈余操纵, 更低的信息披露质量 (Ganech, Wright, 1996) 。大量的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研究表明:将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一个介入变量来分析各个因素对于企业盈余管理 (包括盈余信息质量) 的影响是主流, 其主要是把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分成股权结构特征、董事会特征 (包括独立董事) 以及管理层特征等几个方面, 具体的变量设计以及假设建立均存在不同之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较为普遍, 严重影响盈余信息的质量。

二、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文献综述

(一) 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对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大多基于委托代理理论, 研究主要集中于董事会规模、内部董事和独立董事比例、审计委员会等方面。 (1) 国外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从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等方面来分析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间的关系。Beasley (1995) 研究发现, 独立董事在公司董事会所占的比例对盈余管理发生率具有显著的影响, 独立董事越多, 盈余管理的发生率越低。他认为, 董事会的构成情况对盈余管理的发生率中起重要作用。Dechow等 (1996) 发现, 如果在董事会中, 内部董事的比例越高, 或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同一人, 该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大。Demsetz等 (1985) 发现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风险正相关, 而当公司管理者所持有的股权愈少愈有动机从事对公司非有价值的行为。Kooyul Jung Soo和Young Kwon (2002) 研究了韩国的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指出在大股东就是经理人的特殊股权结构下, 盈余信息的真实性随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增强, 同时, 存在大股东对小股东的掠夺效应。关于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的研究说明, 不同类型的股东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不同的, 股权结构的不同是造成盈余管理程度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外从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等方面对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研究均说明了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是有影响的, 而且微观方面的影响大致相同。 (2) 审计委员会的设置也是研究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问题的一个角度。De Fond等 (1991) 认为内部未设置审计委员会, 为管理层提供了一个易于操纵利润的环境与机会, 故更可能发生盈余管理的行为。Dechow等 (1996) 对美国的上市公司进行了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研究发现:容易受到证券交易委员会查处的公司, 其治理结构往往非常薄弱, 他们很少设立审计委员会, 而往往只设立一个内部控制委员会, 而且由创建公司的总经理兼任。Peasnell (2000) 用非正常应计营运资金计量盈余管理, 对英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和独立董事比例及审计委员会作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论表明独立董事的比例与为了避免盈余管理下降而进行的提高非正常应计利润的程度成反比, 这种关系对经营权和控制权分离越大的公司越明显。他的研究虽然没有得出审计委员会的存在与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但其研究表明, 当审计委员会存在时, 独立董事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抑制盈余管理。Xie et al (2003) 研究发现保证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可以提供积极的监管并降低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 并且审计委员会中拥有财务专业背景成员所占比例与盈余管理的程度显著负相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公司治理结构比较薄弱, 则较可能给管理者提供一个易于操纵盈余的环境与机会, 从中可以看出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从事盈余管理的影响。 (3) 国外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还有国家层面上的对比研究。从国家层面上, La Porta等 (1998) 指出, 由于保护投资者的法律在国家间有显著的不同, 因此各国的盈余管理行为会有所差异。Ball等 (2000) 反过来研究了公司治理对会计收益特性的影响, 普通法国家 (如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是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公司治理机制, 由于对经济损失 (收益稳健) 更敏感, 会计收益表现出更强的及时性, 会计信息质量较高;成文法国家 (如日本、法国和德国) 相对于普通法国家来说, 管理者在决定何时将经济收益和损失纳入会计收益有更大的选择, 公司减少会计收益波动的动机更盛行, 会计信息质量较差。Leuz C等 (2003) 发现投资者保护程度高的企业, 其内部人管理会计盈余的动机少, 从而盈余管理行为也少。不同国家的对比研究说明各国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均有差异, 由于各国的环境差异, 公司治理自然存在差异, 进而说明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应该是不同的。虽然以上学者对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有较多较为统一的结论, 但国外也有学者研究观点及结论不同。Park and Shi (2004) 用Jones模型和Dechow模型对加拿大的公司盈余管理进行计量, 分析了董事会组成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结论是:独立董事的比例与盈余管理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所选取的样本本身的差异, 也可能是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之外的其他因素影响的差异。

(二) 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对盈余管理研究已不再局限于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及经济后果。对于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研究已很丰富, 但还无法通过公司治理的完善达到抑制盈余管理的目的。以下从规范与实证两方面进行评述。 (1) 规范研究方面。规范研究方面, 主要是针对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是否存在关系, 及两者如何影响进行研究。陈汉文等 (1999) 是国内最早研究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研究主流。林钟高等 (2002) 研究了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揭示了盈余管理的动机和可能性。刘高峡 (2004) 讨论上市公司董事会及其下属的审计委员会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许敏等 (2005) 从“经济人”假设的角度, 指出盈余管理的不可避免性和治理的必要性, 并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视角, 阐述了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提出了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汪晓林 (2006) 对我国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他从理论层面得出公司治理不完善是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缺陷为管理当局操纵盈余提供的机会, 有效治理盈余管理的关键在于完善公司治理。夏云峰等 (2006) 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并提出从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治理盈余管理的对策。李丰敏 (2007) 指出外部治理机制是公司盈余管理的外在诱因, 内部治理机制是公司盈余管理的内在诱因,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从根源入手治理盈余管理。李海涛 (2008) 研究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的关联机制, 进而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认为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具有重要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体现在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方面。谢继蕴 (2009) 对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制约因素现状进行研究, 认为公司治理是制约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国内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机制进行理论研究, 其研究的结果较一致, 均表明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 应通过对公司治理的有效治理来控制盈余管理。但对于如何进行公司治理、如何抑制盈余管理并没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更没有找到解决两者关系问题的关键所在来最终通过公司治理来抑制盈余管理的行为。另外, 国内已有学者提出了盈余管理信息影响公司治理结构。杨临棋 (2007) 认为公司治理结构与其盈余管理行为密切相关, 一方面公司治理结构是盈余管理行为发生的内部激励, 决定了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发生的规模及程度;另一方面, 公司盈余管理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并最终影响到公司的治理结构。笔者认为这个方向的研究很有意义, 众多的研究已表明盈余管理行为的约束要通过公司治理的完善, 但是, 盈余管理信息影响了企业对外的信息, 自然会影响企业提供信息的部门结构等, 最终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很容易影响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及外部治理机制。 (2) 实证研究方面。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 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有无影响的研究。赵景文 (2006) 针对治理质量很高和很低的两种极端公司比较了其盈余的信息含量, 得到的结论是:公司治理质量显著影响到了盈余质量。曹廷求, 钱先航 (2008) 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情况与盈余管理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表明公司治理的完善会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体制水平, 这种降低主要是由于董事会、监事会、信息披露以及利益相关者等公司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高雷, 张杰 (2008) 采用最小二乘法和二阶段回归方法, 对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是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没有显著影响, 公司治理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关系。王生年, 白俊 (2009) 从股权结构、管理层激励、董事会特征和监事会有效性四个方面对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进行实证研究, 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不合理的股权结构是导致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 我国公司治理中的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监事会特征等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但是, 在研究盈余管理程度的过程中, 也出现了非公司治理的角度, 即认为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不是公司治理, 而是其他的问题。如孙亮, 刘春 (2008) 实证研究发现, 民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国有上市公司, 同时表明盈余管理程度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来自经营绩效的激励作用, 而非公司治理的制约作用。这给我国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 研究盈余管理问题不能仅局限于公司治理问题。企业性质、企业绩效、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等都应成为研究盈余管理问题的新视角。第二, 国内实证研究主要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管理层持股比例等公司治理结构内容进行。史丛莉 (2006) 通过2004年年报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研究, 她认为:独立董事作用有限, 独立董事对盈余管理行为能够起到抑制作用, 但是效果并不显著;高级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的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 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兼任对盈余管理有较显著的影响, 两职分离可以防止公司权利过于集中, 控制公司内部的个人行为, 维护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 使其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监事会的作用与盈余管理行为基本无关;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较大, 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较高, 且大多数为国家法人股, 从分析结果来看, 股权集中有利于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的内容及结论较丰富, 研究的样本的欠缺代表性, 自然结果也就受影响。黄新建、吴江 (2007) 以我国ST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通过对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认为, 流通股与盈余管理无相关关系, 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正相关, 独立董事与盈余管理负相关。蔡吉甫 (2007) 研究表明, 扩大董事会规模可以提高其监督效率、减少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但董事会的监督效率在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之间呈现出显著差异。对于管理层调减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 董事会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而对于管理层调增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 董事会的监督效率较高。葛文雷和姜萍 (2007) 研究发现, 国有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张兆国等 (2009) 实证分析了公司治理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 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管理者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及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均与盈余管理程度不相关。我国学者对盈余管理实证方面的研究, 主要是利用国外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同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相关样本数据进行研究。显然, 国内研究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所取样本的不一样, 研究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到底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有怎样的关系, 是否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在影响着两者关系的研究等,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使得我们不得不更深入研究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 以及如何减少盈余管理。第三, 国内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等方面有关行业竞争性差异研究的启示。陈晓、江东 (2000) 以相对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为被解释变量, 以股权构成为解释变量, 对来自电子电器、商业和公用事业三个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他认为这三个行业的竞争性不一样, 得出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行业竞争性。刘凤委等 (2007) 在对政府干预、行业竞争与薪酬契约进行研究时, 选择了我国沪、深股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 研究认为我国转轨经济环境下的政府干预和竞争环境将导致高激励强度的薪酬合约并非是最优选择, 即我国的公司治理相关政策不能盲目, 必须考虑到行业竞争性差异。随着行业竞争性差异被引入公司股权结构、经营绩效等的研究, 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的行业差异研究应有一定意义。我国各行业发展不平衡, 行业竞争性差异较大, 与不同行业的竞争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相类似, 我国不同地区行政分权和市场化进程也存在较大差异, 对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应该考虑这些因素。

三、我国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的思考

(一) 正确看待国外的研究情况

通过以上文献梳理可以发现, 国外学者更早、更全面地对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并得出了一系列成熟的理论成果, 但是, 应该清楚这些研究都是建立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之上的。国外的法律制度环境、公司治理模式、会计准则等方面都与我国明显不同, 必然使得国外学者的研究不能达到解释和预测我国现有情况下的公司治理和盈余管理的问题, 因此我国的公司治理情况是不能照搬国外的, 更不可能通过这样来完善国内公司治理以期达到抑制盈余管理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 国外学者研究证实了国家法律环境等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盈余管理和公司治理情况的不同。因此, 国外研究成果无法对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盈余管理的问题做出全面的、正确的解释, 对于我国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研究一定要在我国资本市场和相关法律环境下, 并尽量抓住我国的特殊性 (如行业、地区差异, 股权分制改革影响等) 来研究才是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二) 正视我国现有研究情况

我国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已从定性的理论研究过度到定量研究, 从最初的概念、方法、手段等过度到公司治理变量特征对盈余管理关系的影响的计量模型研究, 甚至还有学者针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特有的问题、现象进行研究。我国企业不同行业发展规模不同、受国家政策影响不同, 加上不同行业在地域、地方支持力度等均不同, 有理由相信, 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会因行业竞争性差异不同而不同。因此, 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基于行业竞争性差异的研究有一定意义。但是, 现有的国内文献很少对行业特征和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前人已经研究了股权结构、薪酬契约等的行业竞争性差异, 而股权结构、薪酬契约等都是可能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 因此基于行业竞争性差异的盈余管理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三) 善于抓住机遇进行研究

可从以下方面进行:第一, 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实施, “全流通”的逐步实现也从根本上改善了公司的产权结构, 这为研究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提供了新的平台。针对股权分制改革前后的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意义不小, 不仅可以比较股权分制改革前后的盈余管理情况, 还可能针对股权分制改革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等。第二, 随着我国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 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开始实施, 对于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是否有变化应该是研究的新热点, 可对准则实施前后进行对比研究, 以反映新准则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公司治理在新准则实前后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否一样等。第三, 针对我国特殊的背景对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进行细化研究可能会有收获。可以对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竞争程度的企业、不同地域的企业等进行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 以了解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是否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竞争性的企业和不同地域的企业之间有明显差异, 最终是否针对不一样的企业提出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或机制等。

摘要: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给投资者造成了负面的效应。国内外学者对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拟对国内外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评价, 以期寻求适合我国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的新视角。

关键词:公司治理,盈余管理,综述

参考文献

[1]高雷、张杰:《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 《会计研究》2008年第9期。

[2]史丛莉:《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8期。

[3]孙亮、刘春:《什么决定了盈余管理程度的差异:公司治理还是经营绩效?》, 《中国会计评论》2008年第3期。

[4]张兆国等:《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1期。

[5]曹廷求、钱先航:《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山东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6]陈汉文、林志毅、严晖:《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由“琼民源”引发的思考》, 《会计研究》1999年第5期。

[7]La Porta R Lopez De Silanes F, Shleifer A, etal Law and Fina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8.

[8]Ball R, Kothari S P, Robin A.The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Factors on Properties of Accounting Earn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0.

[9]Leuz C, Nanda D, W ysocki P D.Earnings Management and Investor Protection: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3.

[10]Dechow P M, Sloan R, Sweeny A.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Earnings Manipulation:an Analysis of Firms Subject to Enforcement Actions By the SEC,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6.

上市公司治理研究管理论文 篇9

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大公司也意识到风险管理对企业健康经营的重要性, 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根据某国际知名事务所最近开展的针对世界上1400个大中型公司风险管理状况的调查:8%的CEO称本公司已经建成风险管理系统;35%的CEO称本公司已部分建成风险管理体系;只有10%的CEO表示尚未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计划。2006年, 我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由此揭开了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实践的序幕。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促使理论界再次意识到风险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企业的实质就是风险的载体

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后金融危机时代, 企业经营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无疑会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具体来看, 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外部环境风险主要有企业所在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等正式的制度环境, 企业注册地社会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因素, 企业所在行业的技术进步情况等;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内部风险主要有公司管理层的战略目标设定风险、企业筹资活动带来的财务风险、企业销售面临的市场风险、企业有效组织供产销活动的运营风险等。

外部风险因素通过渗透进企业的采购系统、生产系统、销售系统、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等具体业务流程, 涉及到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回收以及分配等环节。而企业的财务系统是个高度开放的子系统, 外部风险的影响最终都会映射到财务系统, 从而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影响。如资源的匮乏会导致采购成本的增加, 行业的生命周期无疑会企业产品销量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技术革新会迫使企业加快折旧计提, 市场信用风险也会引发企业呆账坏账的方式。

企业成长的过程就是组织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根据自适应成长理论, 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是以一种稳定有序的方式进行的, 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 这种稳定有序的交换方式会被破坏, 系统就处于不适应环境的状态。此时组织必须变革调整自身以重新适应环境。即企业组织自身具有一定的惰性,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有个过程, 企业的成长就是组织不断调整自身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过程。总之, 企业实质就是风险的载体, 风险源自企业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企业自身不能快速适应这种变化的组织惰性。

二、公司治理内含着风险管理的理念

1. 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

在风险管理备受关注的大背景下, 公司治理机制、内部控制水平对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也正在逐渐明朗。公司治理的内部制衡理念是风险管理的内生决定因素。公司治理结构强调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之间的权利制衡, 因为权利制衡可以防范董事会的决策风险、防范管理层的执行风险, 提升董事会、监事会的监督能力。权利制衡也能促使企业建立健全包括内部控制在内的各项管理制度, 提高企业整体的风险管理水平。相关研究表明公司治理水平越高的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越强, 因为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构成了有效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制度环境。

2. 公司治理的外部鉴证机制为企业风险管理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引入外部审计的目的是借助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 对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提供合理保证。外部审计人员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指导下, 首要环节就是对企业经营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以及内部经营风险进行评估, 以此评估财务报表可能发生重大错报的领域。在这个环节, 对于发现的可能导致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环节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中存在的重大缺陷, 注册会计师是有义务和管理层进行沟通并提供合理化建议的。可见外部审计对优化企业内控制度设计, 从而防范企业具体业务层面的风险起到了一定的监督约束作用。

三、风险管理对公司绩效的提升作用分析

1. 引导和制约作用。

企业是风险的载体, 所有企业都是在有风险的环境下经营。其中, 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是企业经营中无法预期, 也无力改变的客观存在。对此, 企业能够做的就是尽快调整自身快速适应。风险管理能够使企业管理层在充满风险的环境中更加有效地经营。一方面, 风险管理促使管理层将风险偏好和企业的战略结合在一起。管理者在制定企业的战略方案时, 首先要考虑企业的风险偏好, 然后制定与企业战略目标相对应的经营方案。另一方面, 企业风险管理使企业的管理者将企业成长、风险和收益联系起来。风险管理以是否符合公司利益及既定的目标为标准, 通过监督评价使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有序进行, 利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具有风险管理职能的方式、程序和措施, 进行管理活动的调整和修正, 实现引导和制约的双重目的。

2. 反馈与提升作用。

风险管理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 而且与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一起运转, 而不是一种静止的、流于形式的系统。企业中职能部门的设立、人事制度的设立、管理层的价值观和经营风格、最高管理当局的战略眼光、员工的职业操守, 都一起构成了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在内部环境的基础上, 随着企业自身各项业务循环, 通过相应的管理机制, 监督业务执行的效果并及时进行反馈。并以监督和反馈作为信息沟通的方式, 为经营管理提供咨询, 提升企业的风险反应与决策能力。

风险管理提供了确认和选择不同的风险反应方案的标准, 并提供了进行相关决策的方法和技术, 充分利用公司治理机制和风险管理的方法、技术, 必然能对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作出及时的反馈并提升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例如企业为了降低破产成本, 便会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法及手段努力的去降低企业风险从而使企业破产的可能性降低, 最终使企业的间接破产成本大幅下降。当企业的经营成本随着企业破产风险的下降而不断减少时, 企业自身的净现金流入便会相应增加, 企业的整体价值就会得到很大提升。因此, 企业可以借助于风险管理, 通过对企业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和控制, 增强企业自身抗风险的能力, 从而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减少间接的破产成本, 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

3. 预防与完善作用。

风险管理的作用首先在于防患于未然。按照控制论的理论, 风险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事先既定目标并对执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造成的偏差进行调节, 并控制具体影响因素的发生。基于上述原理事先对产生差错的可能性及原因进行分析, 据以设计出种种防范措施。

风险管理可以向管理层提供最重要的风险信息和风险管理建议, 通过具体的风险管理和调节措施对企业进行绩效管理, 帮助经济主体实现其经营和利润目标、防止资源的浪费, 最终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因此, 风险管理具有预防和完善的功能。

四、公司绩效的提升要求完善公司治理、改进风险管理水平

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利, 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这个条件如果缺失的话, 企业必然会被市场所抛弃, 最终失败或破产。而企业利润最大的威胁来自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 因此进行风险管理是保证公司利润稳定和持续增长的必然途径。

此外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 企业要进行风险管理就需要耗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花费巨大的风险管理成本, 这就必然要求风险管理能够为企业带来相应的效益, 而且这些效益要远大于所耗费的成本, 才能保证企业业绩更加稳定、持续的增长。即企业业绩提升要求公司不断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而风险管理离不开完善的公司治理提供的制度保障及组织保障。

1. 完善公司治理, 发挥董事会治理核心的职能。

公司治理的主体是股东及其利益相关者, 公司治理的客体是经营者与董事会, 而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李维安, 2005) 。COSO相继发布了《有效的企业风险监督:董事会的角色》要求加强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层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 提高管理层的风险管理能力和董事会的风险监督能力。公司治理机制通过对风险的识别管控最终作用于企业具体的业务流程层面, 促进公司绩效的提升。

根据COSO最近的一份调研报告, 只有12%的企业认为董事会对企业风险监控是富有效率的, 41%的企业基本赞同董事会对企业风险的监控职能, 而其余近40%的被调查则完全否定了董事会的风险监控职能。可见在企业经营的具体实践环节, 董事会的风险监控核心职责并没有完全发挥。鉴于这种现状, 笔者认为董事会可以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首先, 强化董事会的风险意识。国际经合组织OECD指出, “金融危机对我们的最大震动是风险管理的失败, 其中最重要的是董事会没有意识到公司面临的风险。”

其次, 设置风险管理的专职部门, 畅通风险信息在企业内部的传输路径。董事会下可设风险管理委员会, 通过聘用专家型、独立型风险委员, 定期召开风险应对会议, 完善董事会对重大风险信息的沟通机制。同时要求企业管理层以定期报告的形式向董事会或者其下属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进行报告。重大风险信息沟通渠道不畅, 会直接影响到董事会对风险管理信息标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降低对风险预警的敏感度。而对重大风险的评估及判断标准与判断机制是董事会进行风险管控的基础, 也是董事会进行科学决策的基础。

2. 提升公司管理层驾驭风险管理手段的能力。

提高董事会下属的管理层对风险控制职责的履行能力, 上市公司高管自身的素质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高管素质与上市公司风险管理水平正相关, 高管的素质越高就越有可能更有效地使用风险管理工具, 降低上市公司的整体风险, 提升企业价值。

在提升高管素质方面, 培养管理层的风险意识至关重要。努力使风险意识印刻在脑子里, 融化在血液中, 落实到行动上。可以说风险意识是管理层的核心素质, 相关研究也支持了这一论点。张慧 (2005) 研究表明高管的素质会影响公司的管理效率;陈晓红 (2006) 认为公司高管的素质与公司的成长性正相关。此外, 套期保值、风险识别、风险量化评估、风险控制等风险管理手段和方法都需要操作人员经过专门的培训和实践, 对管理人员素质的依赖程度很高。

摘要:风险是企业经营活动无法避免的客观存在, 企业实质就是风险的载体。文章探讨了公司治理机制对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作用, 以及有效风险管理活动对公司绩效的传导作用。

关键词: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绩效提升,传导机制

参考文献

[1].袁琳, 张宏亮.董事会治理与财务公司风险管理.会计研究, 2011 (5)

[2].程新生.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互动关系研究[J].会计研究, 2004 (1)

[3].蔡晓亮.治理结构、风险管理意识与经营稳定性.经济问题, 2012 (3)

上市公司治理研究管理论文 篇10

随着会计信息误导投资者是越来越严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盈余管理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学者也对此重点研究。Warfield等研究股权结构方面发现:管理者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负相关。Beasley通过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成正相关。张兆国等认为投资者法律保护水平、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成倒U型关系。雷光勇,刘惠龙通过研究股东的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发现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成正比。

通过对上面文献的综述,发现如今大多数学者只是研究治理结构中单一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往往会有片面性和偶然性。本文运用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选取管理层特征,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以及股权构成特征公司治理结构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

二、模型的建立

目前学者们把非随意性应计作为盈余管理的量度。Jones模型是被公认的用来衡量它最准确的方法。但是后来在实际的应用中会发现,Jones模型里面没有考虑到赊销方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所以为了更加准确的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将运用截面修正后的Jones模型。模型如下:

其中TAi,t为i公司在t年度总的应计利润,Asseti,t-1为i公司在t-1年度总资产,ΔSalei,t为在t年度收入变动,FAi,t为第t年度固定资产,εi,t为随机误差,ΔARi,t为i公司在第t年度应收账款与在第t-1年度应收账款之差。当把当年度的值代入上式,就可以得到三个系数的估计值分别表示为将三个系数估计值代入下面公式:

可以得到非控制性应计利润NDAi,t,然后再把非控制性应计利润代入下面公式:

可以得到控制性应计利润NDAi,t,由于盈余管理有调增利润和调减利润两种情况,因此采用控制性应计利润DAi,t的绝对值来度量盈余管理比较合适。

三、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盈余管理,从会计学角度来看,目前广泛应用应计利润来衡量盈余管理,本文用应计利润的绝对值来衡量盈余管理。

(2)解释变量。本文中的解释变量是指影响盈余管理的变量,本文选取的解释变量包括:董事会的特征,监事会的特征,管理层的特征和公司股权构成特征,为了更加准确的分析盈余管理的变动,本文把四个大的方面又分为如下变量:

(3)控制变量。公司的盈余管理还要受到除解释变量之外的额外变量的控制,为了能够得到更加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还引入了三个控制变量是:公司规模,资产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如表2所示:

四、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

运用SPASS软件对解释变量做回归分析,以操控性应计利润为因变量,以解释变量为自变量做回归分析,首先对方差做回归分析,得到F=4.172。显著性水平为0.001远小于5%,所以回归系数有意义,回归系数描述表如表4所述:

注:*为10%水平下显著,**为5%水平下显著。

通过表3,可以发现流通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公司规模,资产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都通过5%的置信水平,而监事会规模和管理层持股比例通过10%的置信水平。每一个公司治理结构的解释变量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分析如下:

(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但是相关性不是很强,因为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说明控制性股东的所有权集中会导致利润的信息质量降低,所有权越集中,利润的信息质量越小。

(2)流通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因为当流通股比例比较大的时候,就会导致管理者持股太多,很容易操控一个公司的战略抉择,而公司内部管理者实施盈余管理控制的可能就会很小,

(3)董事会会议频率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因为一般来说董事会越频繁,说明董事越有责任心,董事之间的交流就会越多,就会花更多的精力来履行职责,而且董事会次数越多,就会制定出更加缜密的战略抉择,从而避免盈余管理的产生。

(4)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是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是特别强,因为独立董事所占比重越大,公司财务就会越透明,报表信息质量就越高,独立董事在财务报告质量控制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5)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因为审计委员一般由独立董事组成,他们能加强对内的控制和对财务信息质量的控制,而且能够降低公司没有披露的信息。

(6)监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因为监事会能够更好的监督公司没有被披露的财务信息,当监事会规模越大,说明公司的财务信息越健全越真实,进而盈余管理程度就会越小。

(7)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因为当管理层持股越大,管理层对公司内部的控制权就越大,导致公司的信息质量下降

(8)CEO与董事长两职合一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因为如果两职分离,就会多一层的监督,这样更有利于控制盈余管理的发生,两职合一就会导致权力集中,不利于财务信息的披露。

(9)公司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因为公司规模越大,相对就会越难管理与监督,信息的不完整性就会增加,进而就会导致盈余管理程度的增加。

摘要:由于盈余管理是企业通过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者调整,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本文通过对2009年到2011年沪深股市的820家企业的研究,考虑到管理层特征,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以及股权构成特征等因素,用操作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作为盈余管理的量度,并通过一种更加合理的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来分析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关键词:应计利润,治理结构,修正的Jones模型,盈余管理

参考文献

[1].Warfield T D,Wild J,Kenneth L W.Managerial ownership,accounting,choices,and in fonnativeness of earning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5(20).

[2].张兆国,刘晓霞,刑道勇.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中国软科学,2009(1).

[3].雷光勇、刘慧龙.大股东控制、融资规模与盈余操纵程度.管理世界,2006(1).

[4].刘立国,杜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3(2).

国有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研究 篇11

关键词:国有上市公司;产权结构;公司治理

一、国有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现状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也称为公司治理结构或企业治理结构,这一概念源于西方经济学,是通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概念,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在规范的公司治理中,股东大会、董事会、执行机构和监事会共同组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四部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衡,能使公司法人合理高效地运转起来,是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

过程中引进和借鉴了法人治理结构的概念,对企业的所有者、支配者、管理者和监督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进行了规范,基本建立起企业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制衡的企业领导制度。但是由于制度的缺陷和条件的缺乏,我国《公司法》所确立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并未能在绝大多数国有企业中真正确立,立法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十分突出。

二、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

首先,管理机构设置简单,责权不分明。企业内部的每一个阶层以及职能都会具有控制职能,其中主要包括,领导层对企业绩效进行分析、相关部门的经理人员审核该部门的业绩报告,同时检查本部门内部的各种业务活动和管理人员对其得到信息的处理分析过程。企业发展的第一目标是不断寻求利益最大化,而目前的问题是,企业领导人往往只对眼前的利益较为看重,为了节省开支,往往不设置内部控制结构,或者是其内部机构的设置比较简单。人员配置缺乏针对性,有时还会出现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因此,岗位设置上存在一定的牵制性。还有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一定的较为完善的内部机构,但是却未形成较好的执行氛围,企业高层管理者出现了执行力不强、高层管理者违规操作,甚至超出设计范围之外的活动。这也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威胁。

其次,股权结构不合理。股东作为公司的出资方,通过投资而获得公司一部分股票,依靠获得股票来行使作为一个股东的权利。对公司来说,股权结构的合理性和治理效率成正比的关系,股权结构能够影响公司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公司股权结构一般是依照持股数量分为三种类型,即股权高度中、股权高度分散、股权相对集中。

再次,形式上有待完善,委托人不明确。当前,对国有上市公司来说,董事会能够发挥的作用非常小。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者,往往将经营权交给经理层,后者作为政府的代理人,行使实际的经营权。即便人力资本在法权上明确归属于个人,其产权强度也会遭到损害。从法律上说,国有上市公司的所有权属于政府,这一点是较明确的,但是在实际中,却缺少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对主体进行安排,导致国家所有权这个概念变得更加抽象。目前,许多国有上市公司采用的主要模式,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营者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但是在具体运营过程中,则缺少较好的公司治理要素。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大部分为地方政占据着主导地位,关于公司的主要决策都会受到地方政府的影响,董事会并不能很好地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导致股东利益受损。

第四,董事会及下属委员会的组织体系不完善。目前,绝大部分国有上市公司都建立了董事会制度,但是董事会对下属委员会并未建立起科学的组织体系。这主要表现在董事会没有定期评估董事会的运作情况,也没有及时评估董事的履职情况。对董事会来说,各个部门的负责人组成了其下属委员会,但并未正规授权,也缺乏独立性。很多时候,下属委员会未坚持召开例会,仅仅是某些时候修订了相关政策,这样就无法发挥下属委员会的主要功能。

最后,对管理层缺乏有效的考核监督和激励。政府对国有上市公司的经济目标具有双重性,主要是因为其在这个过程中肩负着所有者和社会经济调控者的双重角色。由于产权缺乏人格化,也没有形成选才标准,因此,在选择管理者时,依靠类似干部考核制度,这种制度有着很强的行政化特点。与此同时,国有上市公司员工的薪酬制度与公务员较为类似,收入标准都是提前制定好的,与其业绩管理水平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不明显,这样就较难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同时,国有上市公司还未建立对管理层的股票期权制度、员工持股制度等。所以,在激励制度上,容易造成管理层只注重短期利益、缺乏长远的眼光,导致公司存在缺乏长远规划等问题。

三、完善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议

首先,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公司产权多元化。投资主体成分要多元化,积极培养各种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其次,投资主体持股比例要恰当,以避免股权过分集中所形成的一股独大,或股权过分分散所形成的股东决策不力,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同时,对决策的控制也是相对持股,从而形成多元利益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其次,积极培育和建立经理人市场,实现经营层的市场化。完善经理层选聘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由政府建立人才库,培育建立发达的经理层培育市场;实行差额推荐,按公司招聘流程差额选举,为经理人的选择注入竞争机制;最后,由董事会聘任产生,以便更好的监督制约经理层的管理经营活动。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经理层的激励机制,主要任务就是建立经理层的绩效评价体系,对经理层进行客观的绩效评价。报酬要和绩效挂钩,经营层的收入水平应与公司盈利情况挂钩,采取货币性与非货币性双重激励措施。同时,绩效考核指标要具有公平性、客观性、时效性。完善经理层的约束机制,可从内部与外部环境着手。一方面,加强董事会及监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督约束,完善公司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使经理层在授权范围内主动完成目标。

最后,建立有效的监督机构。一方面,完善内部监事会制度。首先增加独立监事,减少他们与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系。其次,加强对监事的问责,监事会若因过失而造成企业利益受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另一方面,利用外部监督机制。完善市场环境,促使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正确对待所拥有的权利与义务;重视银行债务约束作用,促使银行主动对经营者的行为进行监督约束;强化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促使投资者与债权人对公司董事会的行为进行监督约束。

作者简介:

杨甜娜,女,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讲师。

上市公司治理研究管理论文 篇12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对于盈余管理的含义,国内外会计理论界存在着广泛的争议,其中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美国会计学家Scott (2000)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当局“在公认会计准则(G A A 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公司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而Schipper (1998)则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Healy和Wahlen (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会计手段或安排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会计数据为基础的合约的结果。第一种定义将盈余管理的手段限定于会计政策的选择,有些狭隘;第二种难以分清单纯利用会计手段改变盈余的披露管理和通过真实交易改变实际盈余的真实盈余管理;因此笔者较赞同第三种说法。笔者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不违反公认会计准则的约束范围内,运用会计手段或真实交易,蓄意对财务报告盈余及其辅助信息进行加工把盈余调整到满意水平并实现自身利益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其手段包括披露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界定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为协调公司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而建立的一套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在现代企业制度下,随着委托—代理关系的建立,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因而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在于解决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即构建股东对经理人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外部治理结构是指股东通过竞争性市场手段对经理人实施的间接约束,其中最基本的约束是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市场。而内部治理结构主要是指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之间权、责、利的制度安排和制衡关系。

三、盈余管理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

无论是公司外部治理结构还是内部治理结构都与盈余管理存在着密切的联系。(1)从公司外部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来看,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市场是公司外部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的存在使得盈余管理成为经营层披露内部信息的工具,公司会通过对盈余数字的管理或控制以平滑利润,吸引潜在投资者,以维持其市场地位。而经理人市场的存在使经理人员的管理活动有了市场价值,理性的经理人都希望自己有个较高的市场价值,经理人为提高业绩,进而提升其市场价值,也会利用盈余管理,使企业所报告的净收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目前的竞争态势。(2)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来看,董事会和监事会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是能够代表利益相关者充分了解企业内部信息及监督激励经营者的权力机构,有研究表明: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程度呈U型关系,董事会会议次数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监事会的规模和开会次数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当经营者发生机会主义行为时,董事会与监事会的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能够起到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

虽然影响盈余管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是一个重要方面,而公司治理中存在的大股东控制,内部人控制、外部治理结构不健全、公司经理人员报酬机制存在不足等问题是导致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问题,要有效治理盈余管理行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优化股权结构,完善股东大会。

适宜的股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司治理效率的好坏,股权结构得到改善,股东大会得以完善后,大股东的各种特权会得到有效的制约,进而他们的盈余管理行为就能得到限制和防范。

2、强化独立董事制度。

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对改善公司治理具有积极的意义,只有保持董事会在决策、监管过程中的独立地位,保证其不会受制于大股东和内部人,才能有效防范盈余管理行为。

3、强化监事会的监督作用。

强化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关键也是保证监事会有足够的独立性,不受制于任何人,可以对公司财务以及公司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合法性进行监督,这样监事会才能对盈余管理行为加以制止。

4、培育和建立一个高效而诚信的经理人市场。

通过培育良好的经理人市场,使经理人的名誉和价值在市场上有个明确的反映,以及加强对经理人的诚信教育,减少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可以减少企业因经理人的内部信息带来的损失。

可见,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与否对盈余管理的控制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只有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不断加以完善,才能有效的抑制盈余管理。

摘要:近年来我国一些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严重失真, 盈余管理现象十分普遍。本文从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界定入手, 通过对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两者关系的研究, 进而从公司治理结构角度提出抑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盈余管理,公司治理,治理结构

参考文献

[1]、曹勇.从公司监管角度谈盈余管理[J].财经政治资讯, 2007 (3) .

[2]、李丰敏.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2) .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非重症病房下一篇:现代主义异化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