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异化

2024-09-15

现代主义异化(共12篇)

现代主义异化 篇1

摘要:现代大学德育在道德相对主义、欲望主义与工具理性主义的合力作用下背离了大学精神和教化本性, 持守价值中立、娱乐化和工具化的立场, 导致了自身的异化。其结果是, 以促进大学生德性成长为目标的大学德育却导致了学生人性的迷失和堕落, 这是对大学生的发展不负责, 也诱发了大学德育自身的生存危机。

关键词:大学德育,现代,异化,生存危机

一、大学德育的价值中立

道德相对主义往往成为现代人分析与探讨道德问题与生活问题的基本框架。道德相对主义可谓是体系庞大、观点众多、思想复杂, 然而就其最基本的思想则是主张道德、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的源泉是个人。个人是道德价值标准的创造者与评判者, 不存在凌驾于个体之上或游离于个体之外的道德标准。因此, 在道德相对主义的视野里, 任何非个人的、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的道德权威的存在均缺少合法性依据。道德价值的正当性和权威性的基础是个体的情感和观点, 如何理解道德价值, 根据何种道德信念来生活完全是个体自我选择的事情。于是, 个人成为道德价值的唯一合法权威和仲裁者。只要是个体自己做出的选择, 就是合理的、正确的。个人成为了新的“上帝”。循此逻辑, 道德相对主义自然很容易导致怎么都行的结果, 而怎么都行必定会导致道德的虚无, 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道德教育的根基与合法性。“‘干什么都行’、‘怎样做都容许’, 其结果必然是道德秩序的崩溃, 道德教育的消蚀。这类道德教育如果说它还确实存在的话, 也只能说是‘失去灵魂’的教育。”[1]

由此可见, 若信奉道德相对主义, 任其随意发展, 必定会带来道德的虚无和大学德育的无为和无力。然令人担忧的是, 现代大学德育不仅未能认识到道德相对主义极有可能导致大学德育的困境, 反而在很大程度上遵循道德相对主义的基本思想和观点, 甚至将其奉为圭臬。于是, 大学德育选择价值中立的教育立场, 即在价值问题上保持中立, 不涉足价值引导的内容, 承认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存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之间无所谓对错与高低之分。大学德育所要做的、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把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呈现出来, 让大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中进行自由选择, 教育者对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保持宽容与尊重, 即便不认同, 也不能发表意见, 更不要说对其加以批判或指责了。

坚持价值中立的大学德育虽强调了个体选择权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虽为大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条件, 但却非常不利于学生德性的成长。英国学者苏珊·曼德斯提出了“去道德化教育” (demoralizing education) 的概念和现象。所谓的“去道德化教育”, 是指在价值多元冲突且不可通约的社会中, 教育者认为各种道德议题与道德价值是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 对此问题的探讨往往会导致对个体选择自由的侵犯, 干涉个体对生活的选择与追求, 因此, 对此类问题采取漠视的态度, 不愿传递实质的道德价值, 让其归于私人领域, 避而不谈。然而由于道德教育漠视道德的实质性价值, 没有很好探究道德的价值, 使得学生除了强调个人偏好之外, 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和道德标准。此种教育的结果导致人们对自己的道德信念缺乏信心, 面对道德冲突充满无力感, 无力解决道德问题和道德困惑。而在布鲁姆看来, 如果大学德育不关注道德的实质性价值, 那么大学德育的教化价值则无从体现, “如果道德教育不能给青年人的想象展示道德秩序和惩恶扬善的景象, 不能提供伴随行为和解释行为的高尚演说, 不能展示道德选择剧中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行为, 不能揭示处于这样的选择之中人的利害关系感, 以及当世界破除传统忽然‘醒悟’时给人们带来的失望, 道德教育就不能存在”[2]。

在我们看来, 价值引导是大学德育的根本教化方式。借助于价值引导, 大学德育方可更好地抑制和疏导人作恶的倾向, 唤醒人向善的意识, 培植人向善的能力。而以价值中立为根本原则的大学德育放弃了对善恶正邪的问询与教化, 漠视价值引导的作用, 一味强调对个体价值偏好的认可与尊重, 而不引导大学生反思其道德立场的合理性与正当性, 不向学生传递具有普遍价值的基本观念, 不致力于培养学生优良的德性, 那么, 如此之大学德育怎能促进大学生爱善与从善, 实现大学生生活的丰盈与生命的提升?

二、大学德育的娱乐化

欲望是现代生活中的高频词和核心概念。舍勒强调现代现象中出现的最为深刻的变化就是由人的生存标尺的变化而导致人的实际生存状态的变化。现代人的理念是一场系统的冲动造反, 是欲求的本能反抗精神的控制, 结果是感性的冲动冲破了精神的整体情愫。法国哲学家柯耶夫强调西方现代性的理性主体和历史主体, 究其实质是欲望主体, 是欲望支配着人类生活和个体生活。20世纪法国哲学家拉康又提出了“欲望主体”, 而继他的理论之后, 德勒兹提出了一种激进的欲望哲学, 将欲望作为生产机器。在此意义上, 我们可以说现时代是一个欲望盛行和泛滥的时代。欲望的制造、追逐和满足成为现代人生活的根本任务, 生活展开的过程就是欲望生成和实现的过程。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则取决于欲望的满足。在欲望的支配下, 人们放弃了对美好生活的追寻, 更愿意将生命过程看作是一场游戏, 一个梦境, 并以审美的态度来关照生活。生活空间是一个充满了刺激和消遣的奇观, 这个奇观的娱乐价值压倒了所有其他的考虑。于是, 快乐的生活样式令人趋之若鹜, 并成为高尚道德的基础。“快乐是永远的家”, “生命的一切只为拥有它”就充分折射了现代人的价值追求。

在现代人尽情追逐欲望满足的现代社会, 以精神教化为本性的大学德育不再拷问与追寻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应培养学生哪些优良的德性, 转而迎合现代人的生活追求与价值旨趣, 顺应社会娱乐化的潮流, 踏上了“娱乐化”的道路。功利主义的观点可以说是这种“娱乐化”德育的理论依据。现代大学德育基本上是按照功利主义的观点来进行谋划的。功利主义根本的理论预设是强调人性上的趋乐避苦, 把对快乐的追求作为选择的最高标尺和最终依据。快乐是人的价值追求和生活目的。在这种价值取向的指导下, 尽管我们在组织和开展各种德育活动, 但却不是在进行“道德的”教育, 大学德育缺乏“道德的”意义和教育的精神,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尽管还在宣扬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但却不再引导大学生追问和探询什么是好的生活, 什么是值得追求的美德, 道德理想和生活价值问题因需要认真严肃思考和难以实现而被冷落和放逐。积极向善的道德被快乐的道德所代替。学校无疑变成了人们追求娱乐与快感的乐土, 而不是培育德性的道德空间。二是教育方式是“轻松”的和“欢快”的, 大学生喜欢什么, 教师就教什么, 不要、不能也不应批评和指责大学生, 教师和大学生“一团和气”, “其乐融融”。至于关涉是非善恶的道德问题和关涉生活意义的价值问题是需要认真对待、严肃思考的, 于是在师生追求轻松愉快的教育格调中, 它们被无情的放逐了。“现代教育教给人的惟一的东西就是为了活得快乐, 为了自我保存, 为了获得认可而拼搏, 全然忘记了教育任务最重要的部分是造就品格优秀、德性高尚的人, 所以, 现代生活与教育失去了人性养育的真正高度, 造就了普遍的无教养的状态。教育还存在着, 而教化已经终结。”[3]因此, 娱乐化或游戏化的大学德育所培育的只能是“欲望的囚徒”, “享乐的机器”与“精神的侏儒”。现实也正是如此, 当代大学生对于各种娱乐节目的追逐, 对娱乐明星的崇拜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然而问题在于, 道德的生活根本上不可能是娱乐的生活, 把道德演变为对快乐的追求, 培养会享乐的人不是大学德育的立场和追求。娱乐化的大学德育无力培养有善性、有善心、有善能的人, 不能实现人性的丰富与提升。“各种出于本性就是高贵的或令人钦佩的东西, 本质上乃是人类高贵性之整体的组成部分, 并与这一整体联系在一起;它们都指向秩序良好的灵魂, 那是人类现象中无可比拟的最令人敬佩之物。对人类优异性的钦佩这一现象, 除了凭借特别的假设外, 无法从享乐主义或者功利主义立场加以解释。”[4]

三、大学德育的工具化

在马克斯·韦伯看来, 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个是世界的去魅, 一个是理性化, 而这里所谓的理性不是价值理性, 而是工具理性。马克斯·韦伯指出科学构成了工具理性的基础。科学强调的是事实和逻辑, 只能保证手段的正确, 却无法反省与批判所追求的目的。科学对价值和意义问题是爱莫能助的。因此, 工具理性是无法解决生活意义问题的, 它能做的且只能做的是为了达成我们所设定的目标、所需要的手段以及导致的后果可能是什么, 至于目的是否合理, 是否有价值, 它是无力问津的。不仅如此, 在工具理性的视野里, 生活的价值和意义问题由于不具有工具性的意义, 因此被视为是无意义的问题。

在工具理性的驱动和型塑下, 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成为生活的最高目标, 甚至是唯一目标。人生活的过程可以简化为物的开发、物的占有、物的消费与物的再开发、再占有与再消费的不断循环过程。人生活的主题简化为对物的占有和利用, 物成为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标准。人存在的价值也取决于对物的占有程度。不仅如此, 工具理性的宰制还导致了价值的颠覆, 有用价值凌驾于生命价值之上, 外在的物质利益凌驾于内在的精神价值之上。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发生了颠倒, 本末倒置, 且其势有增无减, 这是工具理性扩张和僭越的自然结果。

工具理性在现代社会的支配地位及其作用方式对于大学德育的影响是深刻的, 它威胁和动摇了道德在教育和人的生活中的价值和地位。在工具理性的霸权与主宰下, 大学教育日益关注现实的世界、物质利益的生产和消费, 目标指向于学生就业技能的提高与改善。至于关注人的心灵、价值、信仰与生活意义的大学德育则日益走向大学教育的边缘, 导致大学德育的边缘化。更重要的是, 工具理性的宰制还导致了大学德育的异化, 打造了工具化的大学德育, 这是大学德育存在的深层危机。工具化的大学德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强调道德的工具性价值而无视道德的本体性价值, 即把道德看做是获取外在利益的工具和手段, 而不是把道德看做人性提升与完善的必需;第二, 把生命个体当成了物与工具, 而不是把学生当成“人”来看, 为了实用的目的而把每一个生命个体随意加以分解、肢解, 导致大学生生活的碎片化, 从而破坏了人的生命的完整性;第三, 用同一标准的模式来要求每个大学生, 结果抹杀了个体生命的丰富性与独特性, 导致了教育的同质化与均一化;第四, 强调道德规则的学习和遵循, 大学生要做的就是接受与内化既定的道德规则, 至于道德理想、道德信仰以及学生丰富的精神需要则被漠视了。工具化的大学德育只能培养信奉和追逐“拜物教”的大学生, 他们对于物质利益趋之若鹜, 而对于精神生活、价值追求、人生理想弃之如敝屣, 从而成为缺失精神、缺乏灵性、缺少爱心的实体性存在。在此意义上, 我们断论, 受工具理性宰制的现代大学德育不仅未能提升人和完善人, 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和谐发展, 反而成为规训人、禁锢人和异化人的重要力量, 这不啻是对大学德育的嘲讽。

大学德育的根本使命是引人向善, 实现人性的提升与超越, 其自然应为大学生的德性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促进每个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充盈和道德自我的完善。然而现代大学德育放弃了自由批判的本性和引人向善的宗旨, 表现出不应有的“媚俗”与“沉沦”, 其结果不仅未能唤醒和激发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促进大学生德性的成长, 反而导致大学生精神的荒芜, 灵魂的扭曲与人格的脆弱。而这损害和破坏的不仅仅是个体的福祉, 还必定涉及整个社会的福祉[5]。因此, 深陷生存困境和危机中的现代大学德育亟需一场深刻的自我启蒙, 时刻牢记教育的本质和信仰。“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 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 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 除此之外, 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如果整个教育本质毫无遮蔽地呈现出来, 这就是教育的本然内涵, 而教育自然是有其固定形式的。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 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 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6]如此, 大学德育才能让道德充满魅力, 让教育展现力量, 真正促进大学生道德人格提升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鲁洁.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J].教育研究, 2002, (1) :3-9.

[2]艾伦.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56.

[3]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227.

[4]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129.

[5]谢晓鸥.高校道德教育管理有效性弱化成因分析[J].江苏高教, 2006, (4) .

[6]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三联书店, 1991:44.

现代主义异化 篇2

一、引言

《去十九号房间》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963年。在多数作家都聚焦于普通民众的艰难生活,描写下层阶级所受的压迫和不公平待遇的时候,莱辛在伦敦生活期间,以敏锐的感知,把视线投向生活相对富裕,本应感觉幸福的中产阶级家庭,描写了所谓的“富人们”的生活。当生活艰难的民众都在羡慕她们的幸福生活的时候,她们衣食无忧却存在精神层面的迷惘和失落。莱辛成功地捕捉到了都市生活中的边缘人群体,书写了这些边缘人的精神困惑,《去十九号房间》就是莱辛短篇小说中对边缘人生活状态描述的代表作。小说展示了女主人公苏珊(Susan Railings)的转变过程,从一开始冷静理智的妻子、母亲逐渐转变为一个在旁人看来怪异、精神失常的女性,并最终走向死亡。苏珊的自杀悲剧不仅折射出女性回归家庭之后的心理失衡,更反映出现代社会人的异化。

二、思想的转变,人性的异化

多丽丝・莱辛在接受采访时说:“让我最感兴趣的是我们的思想是如何变化的,我们感受现实的方式是如何变化的。”[1]在《去十九号房间》中,她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思想的逐渐转变。小说开始时苏珊和马修(Matthew Rawlings)由于理智结合在一起,他们的朋友们无一不羡慕他们,认为他们很相配。结婚之后,他们买了大房子,有了孩子,苏珊自愿为了孩子为了丈夫回归家庭,家里还有女仆帮忙料理家务,在外人看来苏珊无疑是幸福的家庭主妇形象,但在她幸福形象的背后是她“内心的失落和自我的不完整感”[2]。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劳动作为人自觉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表现自己的社会本质。苏珊结婚前在广告公司工作,婚后为了照顾孩子,在家中劳动,当孩子们都长大上学之后,她一方面不愿再回到社会中工作,另一方面想重新获得没有孩子牵绊的自由。她通过找一间无人能找到她的房间来逃离社会,她感觉独处的房间是她的安全处所,是她心灵的家,在这里她才能感觉到自由和安心。可她在这个房间里却什么也不做,“她坐在椅子上,只是简单地坐着,闭着眼睛”。[4]起初她只是通过短暂的独处,暂时脱离家庭琐事的烦扰,接着她雇佣了家庭女教师苏菲(Sophia)照顾孩子们,回答仆人帕克斯太太(Mrs.Parks)的问题,以便她能独处更长的时间,直到她发现苏菲和孩子们及帕克斯太太都愉快相处时,她意识到她的家已经不再需要她了,她的这种安排导致她进一步和家庭和社会脱离。苏珊没有了自觉有目的的劳动,她的生活开始变得没有意义,也无法表现自己的特殊的社会本质,没有目标,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使她最终选择以自杀结束这种没有追求的生活。

德裔美籍思想家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认为每个人的潜能都具有朝两个方向发展的倾向,一个是向上的发展,即存在与发展的潜能,他称之为第一潜能,如果条件适当,这一潜能就会开发,但如果条件与所需条件相反,则潜能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这就是第二潜能,即死亡与破坏的潜能。[5]苏珊与社会和家庭的脱离阻碍了她第一潜能的发展,当她发现她在这个世界中是一个多余的人,她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她开始朝人的第二潜能发展,走向死亡。小说中不仅苏珊一个人存在人性异化现象,丈夫马修是报社的副编辑,但平时看的报纸都不是他自己报社出版的,在苏珊向他诉说自己感到没有自由的时候,他很明确地表示他自己何曾有过自由,每天按时上班下班,“什么时候能对自己说,在接下来的六个小时里我可以什么都不用负责?”[6]这些都说明他并不热爱他的工作,不能从自己的工作中获得乐趣,工作只是他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做的事,劳动只是他获得金钱的手段,对他来说根本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逐渐异化为了赚钱的机器。

苏珊的仆人帕克斯太太需要主人让她侍候,时刻需要人指挥,没有主人在家她便无所适从,一个电话一个电话地请示汇报,“没有罗林太太的祝福,她做事情就不会高兴”[7]。与苏珊接触的旅馆商人弗瑞德(Fred)只要客人给钱,他可以什么都不过问,同样只要有人给钱,他就会把顾客的信息随意泄露,所以马修派来的侦探轻易就得到了十九号房间租住的信息,可见商人与顾客之间只是交易的利用关系,即便苏珊已经在这里租住了一年之久,他们之间也没有一点温情。可见苏珊周围的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化。

三、异化的拯救

弗洛姆发现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财富不再匮乏,但人们生活得并不幸福,孤独、不安等情绪笼罩着人们,人们同自己、同他人、同自然日渐分离,人被全面异化。弗洛姆提出要摆脱人们软弱无力和孤独状态的方法之一是“向‘积极的自由’方向发展,通过爱和工作使自己自发地与世界联系起来,借此表现自己的情感、感性和理性等方面的能力,在不放弃自我尊严和独立性的前提下实现自己、自然、他人三者之间的融合”[8]。

苏珊通过理性认识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通过理智确立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她和马修的婚姻就是她理智的选择,他们起初都有自己的工作、朋友。苏珊的广告公司很赏识她,在她辞去工作之后还经常邀请她回去工作。结婚时两人都有自己完美的公寓,两人觉得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搬去另一个人的公寓都不合适,有种人格屈从的感觉,于是搬进了另外一个新公寓。这时的苏珊是在“没有放弃自我尊严和独立性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他与社会、与他人关系的融合。在苏珊怀孕后,出于对孩子、对丈夫、对家的爱,她放弃了工作。“爱并不是一种强加于人身上的权利,也不是一种外加在他身上的责任。爱是一种人自身内涵的权利,人依靠它使自己与外界联系在一起,并从而使这个世界真正属于他”[9]。

人们通过爱使自己和外界相联系,由于苏珊回归家庭,她的世界缩小了,她的爱只与家庭相联系,“爱”是家庭稳固的基石,这需要夫妻双方的付出,如果她能在生活中得到更多丈夫的爱、关心和理解,就不会走向人性的异化。爱的缺失总会酿成家庭悲剧,马修的出轨使她伤心,使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无意义的。她开始感觉生活索然无味、简单重复,缺乏幸福感和安全感,在把最小的孩子也送去上学之后,她逐渐失去生活的重心,越来越感到空虚、焦虑。这时的她最需要的是周围人的关心和爱,但丈夫马修并没有真正帮助妻子分析原因,帮助她与她家庭之外的世界建立联系,找到缓解她焦虑的方法。他们之间缺乏真诚的沟通和交流。总之,只有通过爱的方式才能让苏珊回到生活的正常轨道上,并且通过培养她的工作能力,使她逐渐与社会建立联系,实现自己的价值,才能使她不再迷惘,体会到生活的意义。

四、结语

浅析技术异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篇3

【关键词】技术异化;价值判断;科学价值观

一、技术异化的内涵及外在表现

(1)技术异化的内涵

异化理论是在文艺复兴以来的近代西方哲学里逐渐形成起来的。异化的一般含义是指主体转化为否定自身的客体。黑格尔用“异化”明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对立,提出“人的异化”理论。费尔巴哈第一次把人的本质和异化联系起来,他认为宗教、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而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仅仅是宗教的异化,更根本的在于劳动异化。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异化作为社会现象是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马尔库塞的“技术异化”思想深受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受到黑格尔、海德格尔、卢卡奇等人思想的影响。马尔库塞认为,在西方发达工业社会,技术已经从人的解放力量转变成对人的控制力量。马尔库塞认为:“我们的社会的特点在于,它在绝对优势的效率和不断增长的生活标准这双重基础上,依靠技术,而不是依靠恐怖来征服离心的社会力量。”[1]在技术理性的同化与整合之下,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全面异化。这就是马尔库塞所谓的技术异化。

(2)技术异化的外在表现

技术异化的外在表现概括地说就是在技术的整合下,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一体化,在这种情形下,人变成单向度的人,社会变成单向度的社会。单向度的人是指人作为一种自由的存在者成为失去超越维度和批判维度的人。单向度的社会指的是不同社会阶级与阶层在生产与生活方式上的同化或一体化;政治、经济、文化只有与现有制度相一致、一体化的一个方面、一个向度。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的工业社会,技术的进步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是,由于它的制度和社会结构不能利用这些条件让人达到真正的自由,相反,社会愈富裕对人的制约就愈大。人在经济领域失去了自由,政治领域失去了选择,在思想文化领域失去了否定性与批判性,从而不得不依附于整个社会的统治。

二、现代社会中技术异化的原因

(1)人与自身目的的异化

对未知世界的渴望让人们不断的丰富和拓展着科学知识,技术被视为推动社会发展最有效、最快捷的工具。一项技术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一定的功能,科学技术带着明确的目的性被人类运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之中。人类发明新技术、运用高科技无非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身,希望通过机械化生产来提高社会生产力,通过信息化交往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通过宣传媒介方便人们获取信息等等。人类发展技术的目的是帮助自己摆脱对未知的恐惧,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为自己创造一个舒适和优越的生存环境,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然而,在某一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科技实践活动及其产物却完全背离人创造它的善的初衷,反过来成为支配和控制人的异已力量,对人们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2)人的价值理性的异化

针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进程所产生的社会问题,马克思指出,“一个毫无疑问的事实是:机器本身对于把工人从生活资料中“游离”出来是没有责任的。矛盾和对抗不是从机器本身产生的,而是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中产生的。”[2]在他看来,人的存在是人的理性和意义的发源,因为人的存在,世间万物才有了意义。同时,人是具有价值理性的存在,人类通过对自我意识的内在把握建立起一种合目的的价值观念,指导着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然而,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将手段视为目的,迷失了自身的价值理性,把工具本身当成人的理性。技术主体价值理性的异化使人们将个人的价值追求置于社会、自然以及他人的利益之上,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失当价值观使人类面临严重的思想危机和生存危机。可见,人的价值理性的缺失是技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异化的主体性根源,技术的高度发展使技术理性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这种力量具有建设性,更具有破坏性,它使人拥有了巨大的物质力量,但同时也不断失去了驾驭这种力量的能力。

三、技术异化现象对我国发展路径的启示-----以科学的价值理性指导技术的发展和运用

(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生产

人类发展技术的最大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自由全面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要恢复技术的人性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合理的价值理性来指导社会生产。在马尔库塞看来,扬弃技术异化就要改变现状,将价值理性放在技术理性的核心位置。“科学和技术的历史成就已经使得价值向技术任务的转化(价值的物质化)成为可能。结果,至关重要的是用技术的术语把价值重新定义为技术过程中的因素。”[3]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对价值理性做出重新认识与评判。

用“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性指导人类的生产实践。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类通过生产实践创造物质条件和精神文化,实现生命的延续。用可持续的发展观念来指导生产实践,意味着长远的人文精神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渗透。技术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人类的现代化发展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但人类在发展技术的同时,必须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以长远利益为目标,不能破坏生态平衡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为发展代价。

(2)以伦理价值观引导重大技术的研发方向

在价值要素中,马尔库塞很重视艺术的作用。他认为,真正的艺术作为人把握世界的一种特定方式或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比较集中表现出人的创造性本质。按照马尔库塞的思路,如果我们能够将价值与艺术整合到科学和技术之中,并作为科学技术的内在要素,实现技术理性、科学理性同价值理性、艺术理性的统一,我们就可以扬弃技术的异化。

用伦理价值观来引导科学技术的运用是当下技术主体接受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对青年科学家而言,必须从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研发成果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的价值理性引导和积极的伦理道德观渗透,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技术实践中赋予技术成果正面的伦理价值,从源头上消除技术异化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社会主义与异化的初探 篇4

一、社会主义的异化

1、社会主义异化现象同样存在

社会主义有没有异化呢?这个问题在1980年王若冰在其发表在《新闻文摘》上的文章《谈谈异化问题》里早给了肯定的答复。笔者读到不少认为社会主义没有异化,反对我国存在社会主义异化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论述这个观点,也有许多合理之处。但是笔者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存在异化,因为:

(1)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还或多或少存在旧的阶级社会留下的影响。例如,其他所有制经济成分和按劳动要素参与分配就是那种“旧的阶级社会留下的影响”,这些可能成为异化产生的源泉。

(2)在我国,市场经济和私有制依然存在,即个人生产和社会生产、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达不到完全一致,“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即形成异化。

(3)在我国,国家和阶级仍然且将长期存在。国家和阶级既是异化的产物,也是异化产生的源泉,这要这两者存在,异化就不可避免。

(4)社会生产方式落后,社会生产社会化不够,不是全面的社会化大生产。只有全面的社会化大生产,才能够消除私有制,阶级和社会分工的差异才会消除个人生产和社会生产、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而消除异化。

生产力越发展,生产发展方式越发达,人们改造自然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人们离自由王国也就越来越近。而当进入自由王国时,人们就能摆脱异化对他们的奴役和统治。但是在人们改造自然能力增加的同时,由于无法摆脱私有制的生产关系,无法建立全面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在生产中所产生的异己力量就越大,异化就越严重。这种日益严重的异化就会阻碍生产方式的发展,使我们无法尽快达到自由阶段。于是就产生了这样一组矛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巨大成就的获得并没有完全消除异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其异化现象。

2、社会主义的异化

(1)在经济结构方面。马克思通过对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考察认为,未来社会将实行生产资料国有制和计划经济运行体分配,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实行按需分配。但是,社会主义,也就是马克思所论述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没有像马克思预料的那样,而是在俄国、中国这样落后的、没有经过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建立起来。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关系的经济制度,因此,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不可行的,实行建立在单一的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也是不可行的 . 那种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挫伤劳动者积极性的经济模式必然会形成一种异己的力量,控制和束缚劳动者,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也会阻碍社会主义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政府不断地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的单一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进行改革,逐步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和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模式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尽管这种符合生产力发展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模式已经建立,但是某些具体体制和机制还需要不断的完善以减轻和消除不合理之处的异化。

(2)在政治结构方面。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人民民主专政”在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它是马克思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是,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符合生产力发展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同时也是政治结构中异化的主要原因。在党的领导体制方面,当权力过于集中而监督无力时就会产生权力异化即导致官僚腐败、权力滥用等现象;当领导机构臃肿且效率低下就会产生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在法治体制方面;依法治国是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们虽然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还不够成熟,还不够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依然存在,人民群众,包括某些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司法体制和司法职权配置还有诸多不合理之处,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仍然淡薄,社会法制氛围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这些都可能成为异化力量,影响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3)文化结构中方面。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我们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指导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并且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但在建国初期,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神圣化教条化,把苏联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神圣化、教条化,结果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到重大挫折。我们坚信我们的指导思想能给我们带来胜利,但是我们赋予它的力量太过强大,让它成为统治和奴役我们的强大精神异己力量,结果它反而阻碍我们走向胜利。同时也说明,这种情况不是那种精神异己力量的错,而是我们过于放大它的力量,甚至甘愿做它的奴隶。当然,现在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已经有了正确的态度,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我们不仅用它指导我们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对其还有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是一个工具,也是一种力量,如果我们没有用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它,它就会“……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它也会成为异己力量的来源而产生异化。

总之,就异化的本质讲,它是同社会主义社会本质是抵触的、冲突的,异化不仅是资本主义遗留产物,而且也是由现实中社会主义错综复杂的矛盾而重新产生的。由于国家和私有制仍然存在,社会主义制度还仍有异化的残余表现,彻底消除异化还需要有个过程。

二、在社会主义国家缓解和消除异化的对策

尽管我国没有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异化、缓解消除异化的说法,但是我国近几十年的政策都意在缓解和消除异化。

1、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它还是解决异化问题的根本办法,因为“异化”当然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而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生产力的发展会建立全面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必然会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其经济基础,这些会实现消除私有制和阶级、消除个人生产和社会生产、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而消除异化。

2、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改革不仅是改变那些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通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最终消除异化,而且,在政治领域通过变革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政治体制,在文化领域通过变革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文化体制,缓解异化对社会发展的束缚。如果说发展生产力是消除异化的根本办法,那社会主义改革就是缓解异化的主要办法。

3、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异化是一种“过犹不及”的现象,人所创造的产物成为了外在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在人与客观环境的矛盾中,如果人所创造的产物“过了”,超过了那个“度”,就会反过来对人们形成异化作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就是杜绝人创造的物质产物、政治产物、文化产物超过那个“度”而变成异己力量,产生异化。

现代主义异化 篇5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向我们昭示:商品拜物教和金钱拜物教是一种典型的物对人的.统治,这一统治成为西方现代文明过度发展给人类留下的负面后果。然而,我们也必须意识到,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问题意识,中国人的人文精神的重塑必须与现代化目标相匹配。

作 者:陶渝苏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哲学系,贵州 贵阳 550025 刊 名: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20(4) 分类号:A8 关键词:异化   物质需要   人文精神   价值理念  

现代主义异化 篇6

媒介化社会的到来

传媒是传播媒介的简称,指负载、传播信息符号的终结性的物质实体。它包括具有信息传播功能的物质,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也包括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传媒机构,如电视台、报社等。

随着互联网的问世和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的诞生,在媒介融合基础上形成了媒介化社会。在媒介化社会,从媒介到受众,角色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从传者本位转为受众本位。原来传播者单向灌输,受众被动接受。媒介化社会,使每个人不仅生活在媒体之中,而且随时有机会参与,成为媒体的主人,传者中心的时代已经过去,受者的主体地位合法化,促使媒介为争取受众而奔忙。二是媒介的指导思想由维护社会效益转向追逐商业利益。不仅西欧和美国如此,我国也不例外。三是受众由公众成为消费者。受众的数量和质量成为媒体是否成功的标准。角色的变化相应引发传媒功能、公信力等部分变异。

传媒异化的生存表现

马克思批判吸收了卢梭、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思想中的积极成果,建构了科学的、唯物的异化理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的思想,认为异化的实质在于人所创造的整个世界变成了异己的、与人对立的东西。

马克思作品中论及的异化(entfremdung,又译疏离),是指原本互属或和谐的两物彼此分离,甚至互相对立。在这里异化是指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背离“本真”和初衷,偏离了方向或走向了对立面的状况和情形。传媒在异化他者的同时也异化着自己,在现实中传媒异化表现为:

媒介的功能异化

谈到媒介的功能不能不提到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拉斯韦尔,他于1948年提出媒介有三大功能: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后来赖特增加了娱乐功能,使媒介的功能观更加完善。媒介的功能异化具体表现为:

第一,媒介舆论监测功能的异化。施拉姆把环境监测功能比喻为“社会雷达”,它主要体现在新闻报道和信息提供上,能准确地、客观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了解影响社会进程的机遇和威胁,作为决策和行动的依据。该功能是通过真实报道客观事实,来指导受众实现的。目前,我国拥有报纸2000多种,广播、电视台站3000多个,期刊9000多种,网民4亿多人,手机用户8.89亿,潜在的信息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众多,致使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被打破,信息海量发布,再加上民主建设推进下的言论自由开放,受众话语权诉求渐强,受众越来越多地依赖媒介帝国,随着受众对媒介的依赖性增强,这就要求传媒的监测能力及舆论引导力也相应加强。但现实是媒体对危及公共利益的行为报道缺位或不力,监测功能弱化。如某些地方发生突发事件尤其是不良事件时,当地领导怕事件曝光影响本地形象和自己的仕途,就会干预当地媒体的报道,媒体沉默不语,致使媒介监测功能异化。如三鹿奶粉事件,初期媒体集体失语,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极大损失。

第二,社会协调功能失调。社会协调功能是媒介的又一功能,即通过聚焦热点问题引导公众舆论,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控。媒介通过有目的的选择信息、观念进行传播和宣传,并掌握公众意见,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而现实是:媒介面对社会多种言论和因素,不能实现有效整合,不能及时有效发挥主流传媒作用引导口头或网络舆论,甚至有的媒介进行新闻炒作误导舆论,影响社会和谐。如媒介对重庆“史上最牛钉子户”事件的大肆炒作,将其炒成热点新闻,诱发不安定因素,从而背离了其社会协调功能。

第三,文化传递功能的弱化。媒介的文化传递功能是指传媒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社会教育的功能。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媒体为争夺受众,就要迎合大众口味,不得不降低艺术的品位,生产出诸如不健康的杂志、盗版书籍、荧屏上粗制滥造的节目和网络上的明星绯闻等精神垃圾。更有甚者,有的媒介热衷于炒作黄赌毒、暴力等,致使媒体传播的文化传承功能丧失。这将不利于受众尤其是青少年从媒介上获得健康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第四,娱乐功能的失调。提供娱乐也是媒介的一项重要社会功能,旨在创造大众文化、提高大众品位,使个人得到休息调整。媒介提供的娱乐与消遣不仅成为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而且对统治阶层来说,有助于将权力扩展到生活领域,通过各种节目使其意志和信念得到充分体现。“为了争取更大量的观众,许多国家自己的节目不得不走商业化道路或加强娱乐化色彩,就连电视新闻也出现了娱乐化倾向,这似乎是全球电视媒介共同的趋势,美国如此,其他国家也是如此。”①如有些节目把肉麻当有趣、以媚俗为时尚。主持人形象上头发五颜六色、衣着荒诞怪异,语言上打情骂俏、调侃、港台腔等。主持人应有的端庄、文雅、谦逊、稳重荡然无存。娱乐功能的失调会使受众沉迷在“媒介假日”,降低其审美情趣,消解其批判性思考,不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氛围。

此外,媒介还常常以低廉的代价占用或剥夺人们的自由时间。受众长时间沉溺于媒介环境,缺少与他人和社会的直接交流,逐渐导致自我封闭、视野狭窄、人际关系淡漠。正如美国传播学奠基人拉扎斯菲尔德所说,媒介是一种高尚的最有效的社会麻醉剂。施拉姆说媒介就像盗窃时间的扒手,或叫时间窃贼。

媒体公信力的异化

真实和讲真话是新闻单位追求的核心,从整体而言,记者的目标就是真实。但媒介和新闻工作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背弃了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违规违纪,目的错误,报道失实,传统媒介的新闻不再准确和真实,致使媒介的公信力出现了异化。

媒介公信力的异化主要表现为虚假新闻、煽情主义新闻、有偿新闻、虚假广告四个方面。②这些不仅降低了受众对媒介的信任,还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2007年3月某报发表的《广州香蕉染“蕉癌”濒临灭绝》,使南部地区的蕉农损失近8亿元。2008年9月的四川广元的蛆橘事件更是造成经济损失达100亿元。

媒介从业者的异化

媒介从业者的异化,表现在他们的职业道德、自律意识缺失,具体有两种情形:一是面对政府时。从业人员在处理和政府的关系时,总是很“自然”地淡化不利于政府的报道。二是面对客户时,包括大单订阅客户和广告客户。③媒介是由利润驱动的企业,虽然非盈利性的组织也在媒介中发出了重要的声音,但我国公众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城区大报、新闻性周刊以及广播和有线电视网等,而这些媒介大都是为盈利而经营。媒介组织和从业人员往往为了经济和政治利益背离新闻标准和新闻价值。如有偿新闻、有偿不闻、虚假广告等。

传媒的自我超越

新闻传媒是重要的社会资源,又是整合社会资源的重要工具之一。要发挥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实现自我超越。传媒实现自我超越的前提是要有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就是指对本民族文化和传媒文化有足够的自知之明,明白其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以及如何应对的清醒态度。在全球化和媒介化社会,媒体更应有文化的自觉,担负其应有的社会责任,融入世界并不失本色。文化自觉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取舍、选择和改造的自主能力,以便适应新的时代环境。

当前,我们需要通过深刻反思,寻求传统媒介文化和新媒体的结合点,将我们集体无意识的传统提升到自我清醒的层面,在观念上超出传统的局限,重新思考媒介角色和定位,媒介在媒介化社会中应处于一个枢纽地位,其作用应更侧重于引导、协调和监督,由党的“喉舌”转变为社会的“守望者”。

传媒要实现自身超越必须与传统文化相承接,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

一方面,传媒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并与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相联系。中华文化是当代传媒的重要文化资源。新闻传媒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同时,突出中国化、民族化的特色,发挥思想导向和文化传播的作用,以消解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干扰和影响。

另一方面,必须进行媒体整合,实现传媒与新媒体相融合,引进或培育法治文化,消除实现媒介融合的阻滞,用新技术、新方式传播文化精华,引导舆论为公众服务,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传媒自我超越重在制度建设

媒介异化带给公众众多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管理,实现管理的法律化、制度化,才能使我们有一个理想的媒介环境。

就媒介自身系统来讲,要成立规范媒体行为的管理组织机构,对媒体内容、从业者行为进行规范:一要由法律约束;二要符合人类的道德规范。在经济上不能破坏经济发展;在政治上不能危害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对违反规定的给予处罚。如英国为独立电台设立的独立电视委员会,负责对全英所有商业性广播媒体进行监督和管理,包括颁发营业执照,有权收回违规公司的营业执照资格,可以以年收入3%的比例向公司征收罚金,也有权要求公司改变或修正节目策划。④此外,实现传媒自我超越还需要提高民本意识,优化传播者的媒介素养,培养其新闻专业主义。虽然中西方并没有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统一界定,但大都认同新闻专业主义从本质上说的三方面理念:新闻传媒的社会功能、新闻从业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新闻从业者的行业准则。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本领、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精神的传媒专业人才是实现传媒自身超越的关键。人才是媒体发展的根本,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体传播则是人际交流的延伸。在我国,媒介、新闻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统称新闻传媒,因而传媒人才一直被称为“宣传人才”、“宣传干部”或喉舌干部。当然这是从媒介主体作为政治人的角度来讲的,其实媒体人除了具有政治人属性外,还有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属性。作为经济人他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作为道德人他要承担道德上的社会责任,对社会上的各种行为尤其是违法、不道德行为进行公正评论。要使传播秩序良性发展,媒介主体的多重属性必须取得平衡。这就需要媒介从业者不仅要有高超过硬的新闻技能,更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人文修养、道德修养和心理修养,这样才能有新闻专业主义的操守。

总之,媒介化社会的传媒应当与传统相承接,与现代相呼应,以法律为支撑,与制度相倚重,这样的传媒才有利于科学发展。

注释:

①高鑫、贾秀清:《经济?文化与现代电视传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页。

②江作苏等著:《媒介公信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206~230页。

③吴飞著:《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10页。

④Karen Sanders著,洪伟、高蕊、钟文倩译,《道德与新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9页。

[本文为2010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编号:E09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信息在现代媒体中的传播和异化 篇7

媒介载体早在机械复制时代, 就被加冕为王。麦克卢汉给出三个著名的概念:“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电子媒介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那么, 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 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 以PC或移动终端等设备为硬件依托的新媒体会带给我们什么呢?

1.1 从“仪式感”到“碎片化”

由于传播形式和载体功能的限制, 传统媒体传递信息的过程往往充满仪式感, 无论是阅读纸媒还是听广播、看电视, 都需具备特殊的时间、地点和情绪。而具备便携性和广泛互联性等特点的现代媒体超越了这一切, 民众可以随时随地的发布和接收信息, 信息传递时的仪式感被随机、随意性所取代。

在只有口语没有文字的早期部落时代, 人们通过口耳相传交流信息, 此时的口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魔力, 人们对信息也表现得极为尊重和信任。

当印刷术被普及时, 信息传播的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 “传播廉价化”使瓦解了严格的阶级区分, 带来了“社会规模传播”, 并最终使文化流向大众。随之而来的, 是思想的创新和新兴资产阶级的进步。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我们拥有了比机械复制时代更为迅猛的传播速度、更加丰富的传播形式、更多元化的传播内容。这时, 信息在传播中的仪式感已消失殆尽, 走下神坛变成了可供全民创作及享用的资源, 并最终导致个人化社会的形成。当然, 伴随着稀缺性与神秘感消失的, 还有我们对待信息的信心和耐心。

1.2 从“媒介为王”到“媒介是人的延伸”

麦克卢汉曾以传播方式的更替将人类文明重新划分为三个阶段:口耳传播时代、文字印刷传播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在他看来, 媒介形式远比媒介内容重要得多, 媒介形式的更新直接促进了人类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的革新。

麦克卢汉曾将人们沉浸在报纸所提供的信息流中这一行为比喻成泡浴缸, 他的本意是强调媒介的渗透性和劝服效果, “大众媒介使人避免了度日如年、百无聊赖、无所事事之类的感觉”。但从今天的文化生态来看, 这种效果正好相反, 现代媒体带给我们的, 正是这种“百无聊赖、无所事事之类的感觉”。网络媒介所带来的信息膨胀更是名副其实的泡泡浴。一旦我们对其的需求超出简单的娱乐, 需要寻找一些真正有用的信息时, 就会发现媒介要么已不具备信息甄别的功能, 要么本身正在制造垃圾信息, 漫无头绪和茫然失措的资讯焦虑症就此开始席卷我们。

康德在谈到启蒙的困境时曾说过:“处于不成熟状态是那么安逸。如果有一部书能替我有理解, 有一位牧师能替我有良心, 有一位医生能替我规定食谱, 等等;那么我自己就不用那么操心了。只要能对我合算, 我就无需去思想;自有别人会替我去思考这类伤脑筋的事情。”网络技术的兴起打破了也从另一种角度增强了这一切, 每一个人凭借便利的网络技术, 都可以轻松地接受到各种渠道的信息资源, 同时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信息发布源。

在“联想智能电视”的电台广告中, 开篇就问到:“全家人已经多久没有在一起?”随后解释说:“爸爸和工作在一起, *分钟;妹妹和玩具在一起, *分钟;妈妈和微博在一起, *分钟;我和掌上游戏在一起, *分钟。我们都在家, 却没和家人在一起。”这个广告无疑道出了很多现代家庭的共同特点, 现代媒体不仅让人的感官系统被分裂, 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共享状态也从此破裂。我们对远方的人和事更了解, 却又对身边的人更疏远。

但在另一方面, 电子技术的兴起将人类的眼界和心境无限延伸, 互联网技术打破了旧的时空概念, “整个世界似乎紧缩成了地球村”。麦克卢汉曾断言新的电子媒介是自然的, 它使人类重新获得感官功能的整体性, “使人们重新体验部落化社会中村庄式的接触交流”。如果说文字印刷改变了人类的视觉方式, 广播和电话改变人类的听觉方式, 那么电子技术则改变了人本身。

苹果公司风头劲得无人能及, 公司的已故前CEO乔布斯相信最简单的设计可以实现最棒的用户体验。他的iphone和ipad都只有一个键, 而在这两个产品的包装中, 甚至没有纸质的使用说明书。对此, 苹果公司的解释是, 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点击, 在尝试中发现设备中蕴藏的各类功能。苹果公司的理论听起来有些荒谬, 但支撑他们采取如此放任态度的, 正是其“以人文本”的功能设计, 各项功能的实现一般就在用户第一感觉认为的那个地方, “即使是曾祖母也可以拿来即用”。如今, 这种单键设计已经成为新潮流。

2 信息

2.1 真实性VS刺激性——哪个是现代信息的灵魂

作为资讯类的信息, 第一要义就是真实, 但为了得到噱头, 吸引大众眼球, 许多新闻尤其是标题无所不用其极, 只强调片面的真实性, 以激发受众的好奇心。

按照本雅明的论点, 艺术品经过加工就会产生“灵韵”的偏离, 新闻报道在所见者、传达者与所闻者之间亦存在着一层层的耗损, 即使创作者自觉的本着严谨公正的态度, 也无法保证每一道加工程实现绝对客观。更何况刻意的以偏代全, 哗众取宠。

信息的存在形态、审美接受、审美标准等价值正在发生深刻的转换。头条新闻在民众心中的地位越来越低, 人们的记忆力越来越差, 接受能力越来越强, 由此引发更大规模的刺激性爆炸新闻。难怪某知名作家在看过报纸后会发出感慨:“无消息就好消息。”

2.2 效益VS隐私——鱼和熊掌如何兼得

社交媒体正成为现代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其初衷只是增进人们彼此间的了解、丰富人们的交流形式并使之趣味化和满足人们展示自己的愿望, 但随着社交媒体普及范围的极速扩大、难以置信的功能优化速度和程度, 让人们停留在上面的时间越来越长, 即“粘性”增大。但由于其信息中涉及大量的用户隐私, 以至于当大量涉及消费者行为、习惯甚至明确的消费喜好等营销数据, 全部集中在一起, 并可以随时提取出来分析、有针对性的应用时, 营销专家们会对社交媒体的这一特性喜爱的发狂。

一位业界知名的营销专家被问道如何达到高转化的传播效果时说:“信息都在那里, 只要你去找。”他们通过分析人们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公司性质、职位信息、网络活跃度以及关注的网页内容, 来决定在营销信息传递的时间、地点、情景, 以最大限度的配合接收者的情绪, 从而激发消费欲望。如此营销手段, 虽不能说百发百中, 但基本弹无虚发。好的一面是, 人们看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广告, 因为这些广告可谓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坏的一面是, 人们陷入了一个自己为自己划定的圈套, 被动的接受自己“喜欢”的信息。

隐私的泄露也不只是媒体管理者单方面的责任, 一个巴掌拍不响, 现代人喜欢在社交网络上曝光自己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 寻找共鸣;也习惯通过这种方式关注亲朋好友、社会名流、机构团体。人们的生活状态就像在进行着各式各样传播实践似的, 展示和被展示着。面对美丽风景, “在场”不如“被看见”重要;珍馐当前, 也要忍住欲滴垂涎, 调好光影, 逐一拍摄后, 方能举箸。这种展示欲望的满足程度几乎与真实生活是否精彩丰富等同。当你展示的内容有足够的受众时, 你甚至可以成为草根明星, 一个拥有10万粉丝的微博博主, 又何尝不是一个小型的独立媒体呢?

信息变成了素材, 发送者和接受者都可以由此建构他们自己的世界图谱。不久前的一则新闻曝光了美国一对女骗子, 利用人们在社交网络“Facebook”上曝光的信息, 猜测人们身边发生的私密事件, 并以此为资本谎称会算命, 骗取钱财。

现代媒体的建构层级是从下到上的, 去中心化的。在人们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文化交融愈发流畅便捷的时候, 每个人的独立性却在降低, 隐私亦受到严重的挑战。当信息传播性的强烈愿望和商业实践结合在一起时, 隐私与由其衍生的各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之间的博弈便成为现代媒体传播信息的新命题。

2.3 广告——“产品说明”还是“洗脑程序”

上一节中说道, 现代营销往往通过参与用户隐私, 做出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行为。这一节, 想特别讨论一下广告。百度百科对广告的解释是“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 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 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可见, 每则广告都由两个重要部分组成:讯息和传递讯息的媒介。

作为一种产品信息、服务信息和商家舆论的综合体, 广告在现代社会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麦克卢汉认为效果良好的广告达到目的的手段, 一是干扰读者的注意力, 使之看不到广告所预设的前提的重要性, 二是悄悄地与其他层次的体验融合在一起, 将别人的美好感受, 巧妙地嫁接成消费者的感受。在这个意义上, 广告是玩世不恭、蛊惑人心和阿谀奉承的最高形式。麦氏曾批评商业广告:“和洗脑的程序没有什么区别”。麦克卢汉这些对当代媒体文化的批判, 也正好从侧面反映出以广告为代表的现代传媒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不管这是一种福音, 还是一种灾难, 至少到目前为止, 没有人能够改变, 也无人能拒绝。人创造文明的同时, 也被文明摆布和左右着。而文明对人的左右, 其重要工具就是传媒。

3 接收者/发送者

3.1 信息发布者和信息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随着技术的进步、文化的融合, 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呈现出无限开放的趋势。旧有的不适合人性发展的文化规范与生存格局被不断打破, 新的文化生存空间被不断创造出来, 人的生活及生存状态不断发生新的变异、融合、转型与发展。网络新媒介利用互动参与使得内容阅读者同时成为内容提供者。“如此一来, 作者与读者的基本差异越来越小, 只剩下功能上的不同, 而且会随情况而变。无论何时, 读者随时可变成作者。”

现代传媒创造出了与以前时代迥然相异的言说方式, 并向所有人开放, 信息制造的门槛降低了, 由于媒介渠道的扩展, 原先对从业者的专业的训练, 伦理道德等约束全部消失。许多主流媒体新闻的选材, 由于受意识形态的知道, 往往不及有普通读者舆论直接引出的题目, 媒体成了公共财富。一个喜爱A媒体的读者, 可能正在自己的博客上创造者B媒体, 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甚至在极为专业化的劳动中, 读者不得不必须成为作者, 以从事相关信息的传播工作, 全民记者时代俨然已经到来。

麦克卢汉:“基督教关于神秘肉体的概念——所有人都是基督身体的一部分——这, 从技术上说, 在电子条件下已经成为现实。”这里的肉体正是信息, 随着媒介边界和传播规则的逐渐消解, 人人都有可能参与、享受、消费信息;另一方面传播的过程和形式极度分化, 出现多元化、分层化格局, 呈现出极其丰富多彩的面貌。“一对一”的人际传播模式向“一对多”的大众传播模式转化的过程正在不断逆转成“多对多”的全民传播时代。信息传播的多元发展带来了理性的活跃和思想的解放, 但也出现了平面化、瞬间性、碎片化、复制化的特征。

3.2 现代媒体重构了人们的审美感知

3.2.1 视觉化

当前人们身处被视觉形象包围的世界, 打开一份报纸, 头版最显著、最大面积的位置是图片, 打开网站亦是如此, 以语言播报为主导的电视新闻也涌现了专门的“看图识天下”、“读图时间”等模块。文字艺术和语言艺术更加间接和抽象, 与直观、整体的视觉艺术相比, 难免在一瞬间扑面而来的效果略逊一筹。以电影为代表的视频影像作为图片的升级版, 令人们感到震惊又欣喜。流动的影视画面, 让人很难停下进行思索, 不然就跟不上银幕的进度了。而在转瞬即逝的图像面前, 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瞬间感悟带来了全新的感官享受。

3.2.2 同质化

新的传播手段构建了开放的多元的社会文化, 人们通过打破孤立隔绝的社会文化状态和封闭体系, 共享彼此的文化元素。信息在交融中不断扩大外围, 而其中核心的元素却未有增加, 便出现了同质化的问题。人们接触越多的信息, 越会有‘事物皆同的感觉’。这种复制传播看似使大众感受到了文化的融合, 实际上却使受众对文化产品的选择范围不断缩小。

同质化的另一方面变现为对同一内容表现形式的不同探索, 一部电影的内同时一部小说, 一部小说的内容是一则新闻, 形式的效果与内容相当, 而读者却不在乎这一点。“一种媒介成为另一种媒介的内容, 如此而来, 它的效果或就会强大持久。”但媒介的融合与复制起点在哪, 又将去往何处?

从劳动密集的前工业社会, 到资本密集的工业社会吗, 再到知识密集 (信息密集) 的后工业社会, 我们在媒介的帮助下, 始终保持着对信息的良好掌控能力。但在这一切之后, 我们应如何面对这个陡然失序的新世界呢?A·T·利柏林《新闻界》“一个人如果不知道他往何处去, 即使可以仰仗手中的枪, 他也是不自由的。”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 人们对待资讯的态度也伴随信息传递方式的多元化而改变。与原始社会充满人情且多为单向度的口耳相传相比, 现代媒体的传播方式更具全民性。舆论导向的单一主观正在向百家争鸣演变。本雅明曾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复制技术的进步, 使得艺术品的“灵韵”消失。其实艺术品作为人类传递的信息中最为璀璨的那部分, 与信息具有本质上的同源关系, 两者都是由人创造出来的, 创造的过程即改变了其本原, 两者都有接收者/欣赏者。本文探讨了, 媒介在现代媒体传播中地位, 造成信息失真和异化的可能原因, 以及愈发便捷的全民信息传播方式对现代生活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传播,现代媒体,传播,异化

参考文献

[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M].商务印书馆, 2001.

[2][德]本雅明著.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浙江摄影出版社, 1993.

[3][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4][英]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著.后现代交锋丛书《麦克卢汉与虚拟实在》[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澳]格雷姆.特纳著.普通人与媒介——民众化转向[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现代主义异化 篇8

一、“尊师重道”的内涵

“尊师重道”,“尊”即尊重、尊敬。尊师,对知识、道德、科学的尊重,决定着教育者应处的主导地位,更决定着学习者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尊重。“道”指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真理、传授知识所遵循的教育的规律和影响学生的做人道义。重道,要求处在传授知识的权威地位的教育者,应当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高尚的品德和行为,以严格的要求与严谨治学的态度向被教育者传授科学知识与真理,而且要求学生尊敬老师、谦虚好学、以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自己[1]。

二、“尊师重道”下的教师地位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师”,总是受人尊敬,被人爱戴的。这里的“师”多与“吏”息息相关,比如秦朝的李斯和战国末的韩非明确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官府设“学室”,由官吏对学生进行“师”的活动;汉朝的太学中的教师虽官职不高,但都具有官吏身份;从唐朝以来的科举考试更是体现“师”与“吏”的密切关系,自古就有“学而优则仕”,这说明“吏师”的地位极高,孟子就曾引《尚书·泰誓》中“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的教条,把君师并称;荀子更是将师与天地君亲并列,使“师”在社会中享有崇高的权威[2]。这里的尊师,尊的是“吏”。这里所说的“尊师重道”的“师”主要是对那些传授知识,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师,是与“吏师”相对立的“民师”。

教师是一个充满道德人格的魅力的职业,在传统文化中教师在社会上一直受到人们莫大的尊敬。孔夫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颜回就曾说:“子在,回何敢死!”(《论语·先进》)同样有人们为了感恩老师的教育之恩,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奉为自我高尚的道德修养,老师是人们敬仰的“为人师表”。

在我国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尊师重道”曾作为一个重要的儒家教育伦理推动元素。在传统的师生之伦关系中,教师地位的特殊是以知识代表位居的,要求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而在强调教师对学生管教的合法性上,古语素有“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严师为难”等。但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尊师重道”文化在教育改革的洪流中经受着各种挑战。

三、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某种异化

“异化”一词源自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他在《1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中运用异化概念对资本主义的劳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他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劳动异化理论。“一方面,工人同劳动产品这个异己的、统治着他的对象的关系。另一方面,在劳动过程中劳动同生产行为的关系。从而,推出人与人相异化”[3]。今天,运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反思现代教育问题时就会发现,教育当中师生关系的某种异化现象已影响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形成的一种相互关系,包括师生间的地位、作用和相互之间的态度等。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异化主要是指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师生间的地位、作用和相互间的态度发生转变,失去应有的本质,向着异己的方向发展,脱离其应有的内涵而出现扭曲的现象[4]。现阶段师生关系的某种异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师生关系表现为利益关系。

所谓“利益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之前无私奉献的关系变为一种以经济利益的索取为目的的世俗关系[5]。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经济阶段,教育具有产业化、商品化倾向。“尊师重道”受到某种冷遇。最常见的现象是,在以升学为目的的教育观影响下,某些教师在物质和精神上承受巨大的压力的同时,选择为学生提供有偿服务。如在校外的辅导机构任职以赚取额外收入,学生成为教师的“衣食父母”。某些教师把重难点留在课外辅导班上去讲,课堂上偏轻避重,使学生不得不上辅导班。另外,一些家长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影响,向教师送礼,希望孩子在学校得到特殊照顾。极少部分教师则根据家长送礼的程度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以前那种“高山仰止,景行景止”的师生关系变得日益复杂。

(二)师生关系表现为不平等的教与学关系。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却将原本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变成了对象式的教育,采用的教育方式是简单的知识的灌输手段。单纯的知识传授是师生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教师以传授知识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学生以学习知识作为主要目的。一些教师只在乎学生掌握多少考试内容,一些学生只在乎考试的重难点,与此无关的知识点根本就没有兴趣,导致教育方式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培养出一些知识丰富但道德不高的人,过去宣传的“尊师重道”在功利主义面前,遭到曲解。人们没有看到“尊师重道”的意义是尊师为了重教,尊师是为了提倡重视教育,而仅仅看到了过去那种僵化的“师为上,学为下,师为主,学为从,师为尊,学为卑”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师生之间地位应当是平等的。混杂着教师对升学率、名誉、地位等各种现实追求的教与学生一味追求分数的学,使得平等的师生共同教学相长关系受到影响。也许这就是“钱学森之问”出现的根源。

(三)师生关系表现为师生情的淡化。

和谐、自然、良好互动理应是我们期望看到的师生关系。在针对传统教育弊端的教育改革中,为了突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价值,增强学生的个性,传统的“尊师重道”关系受到冲击。一方面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另一方面良好的师生受到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下降,希望摆脱教师的管理。随着网络的普及,聊天工具的发展,一些学生受到日益多元化的文化的多重思想影响,师生之间的代沟日益加深,师生间的情感共鸣日渐稀薄。同样,随着社会关系的复杂化,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关心和教育只是为了满足家长需要和自己的工作责任。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某些学校的学生不易体会到真正的师长之爱和温暖,造成师生之间缺乏真诚、良好互动交流,师生间情感的淡化更加剧师生关系的紧张。如何走出这种缺乏信任与爱的师生关系?

四、构建共同进步、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跟社会大背景紧密相关,在改善那些不良风气时,既要从宏观环境出发,又要致力于学校内部师生关系的培养与改善。师生关系是一个涉及从应然到实然的问题,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和谐、自然、融洽的良好互动关系。基于现代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应弘扬传统文化当中“尊师重道”的合理部分,构造新型师生关系。

(一)加强教师道德文化建设,师生共同进步。

教师受人尊敬,主要是因为其本身的职业魅力和人格魅力,然而教师的自尊是基础。教师应该独善其身,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不被金钱所诱惑、不随波逐流,丢失作为教师的尊严,失去教师的“道”。古语云:“道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人要有师之大气、有理想、有追求,做学生思想的引路人。教书育人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教师承担着遵守道德操守的责任,教师的言行要“自尊”,这是“尊师重道”最基本的内在要求。教师应该秉承严谨的治学态度,绝不弄虚作假,师生关系的建立是为了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授学生的同时,让学生受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熏陶,用渊博的知识引导学生;教师受学生健康活泼、渴求知识、各具特色的个性影响,共同留住“思想的青春”。因此,要弘扬我国古代优良的教育文化中“尊师重道”的合理部分,突出教师主体的道德榜样作用,提高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师生之间应民主平等。

“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鼓励师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应是超越性的、外在的,而应是成为共有的、对话性的,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能进行平等对话,进行思想交流,师生关系应更多地体现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师生平等对话关系的构建应该将教师和学生视为合作共进的整体,将每一位学生视为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6]。通过平等沟通,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原教育的本质。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师生能围绕各自的问题,从不同的立场给出思考,共同探讨达成共识,形成民主平等的对话。教师不是高高在上,可望不可即的知识填灌者,而是“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对话氛围。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杜绝高分低能的片面发展的“人才”教育,把尊重学生主体性和全面发展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体现于教育的方方面面。

(三)理解尊师重道合理内涵,师生之间应互尊互爱。

“尊师重道”并不是像大家理解的那种宣扬教师的权威地位,遏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教师是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固有“师者,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自己渊博的知识、言行教导学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发自内心地热爱学习,达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崇高境界。此外,教师还应当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将师长之爱无私地播撒给每一位学生。师生之间应该真诚交往,而非通过冰冷的网络。教师应尊重每位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感。学生能把教师当成可爱可敬、互相探讨的朋友,教师把学生从被塑造的角色中释放出来,共建互尊互爱、共同学习的关系,如哈佛大学的校训所言:“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重要与真理为友。”因此,确立“尊师重道”的教育理念,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改善师生之间的淡漠关系,不仅有助于缓解当前某种学生不尊重教师的现状,更有利于学校持续培养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人才。

新时期师生关系的改善,任重而道远,除了师生共同努力以外,更要认真落实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合理部分,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共建和谐、明主、平等、共进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何中华.简论“尊师重道”危机及成因[J].新课程研究,2008(115):25-27.

[2]谭德礼.“师道尊严”的现代理论意蕴[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4(7):124-128.

[3]吕悠,左唯.从劳动异化论中国当代教育存在的异化现象[J].学理论,2012(29):49.

[4]王珍.从劳动异化论师生关系的异化现象[J].理论观察,2014(6):132-134.

[5]王珍.从劳动异化论师生关系的异化现象[J].理论观察,2014(6):132-134.

现代主义异化 篇9

1 信息异化的内涵、外延及在现代信息检索中的表现。

信息异化中包括两个关键词:信息及异化。本文中所指的信息是指一切经过人类利用语言、文字、符号、图像等形式加工过的自然信息, 既包括有形的纸质信息等, 也包括无形的电子信息。异化, 指主体在一定发展阶段分裂出其对立面, 变成外在的异己力量。黑格尔曾对此做出过深刻的阐述:“在历史里面, 人类行动除掉产生它们的目的, 在取得的那种结果———除掉他们直接知道欲望的那种结果以外, 通常又产生一种附加的结果。他们满足了他们自己的利益, 但是, 还有潜伏在这些行动中的某些东西, 虽然它们没有呈现在他们的意识中, 而且也并不包括在他们的企图中, 却也一起完成了。” (1) 在马克思看来, 所谓异化, 是指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对象同劳动者相对立。“劳动所产生的对象, 即劳动的产品, 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 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 同劳动相对立。” (2) 在信息创造传播和使用的过程中, 人是主体, 是发信号者;信息是客体, 是被创造物。所谓信息异化就是指在主体对客体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导致了信息生产和信息消费之间的矛盾, 使主体丧失了控制信息的能力和原有的内涵, 并为信息所奴役、支配。

信息异化的表现很多, 在现代信息检索中的表现也尤为突出。作为现代信息检索的使用者、操作主体—人, 对现代检索手段产生了盲目的依赖, 面对大量信息时无法自主地对信息进行掌握和支配, 有些人甚至患上了检索强迫症, 心理上奉行信息至上主义, 对信息盲目崇拜, 面对信息时惊慌失措, 生怕自己处于信息竞争的弱势, 担心自己信息量太少, 总是拼命下载资料、收集信息, 离开现代信息检索就会产生信息恐慌, 这些都是被信息奴役的表现。

2 信息异化出现的社会历史根源

信息异化的出现是社会进步发展中一种附加的历史必然结果。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但是信息爆炸是指依靠现代科学技术, 作为客体的信息迅猛发展。然而, 作为主体的人的认知能力却不可能在一夕之间也同时跳跃性发展, 所以, 作为客体的信息爆炸性增长和主体人的认知能力的有限就形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也就是说知识匮乏已经成了信息爆炸的伴生现象。另一方面, 信息的快速生产超出了人类处理和利用的极限。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各类报纸2160余种 (年总发行量达260亿份) , 但是新闻界人士认为, 中国报业在发展中存在着内容重复, 信息量小, 质量不高的大问题” (3) 没有资料的积累, 而偏执于新信息的传递, 社会将只能是无记忆的重复运动, 最终为信息泡沫所淹没。

此外, 人的信息异化是社会压力与个人自我发展压力的结果。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竞争是以实力为基础的, 而实力需要积累。个人本身就有发展的需要, 这样在社会压力和个人发展需求的双重作用下, 人们十分关注个人知识、技能、素养的提高, 总是想获得更多信息。这就促使一些人养成了信息癖, 仅仅成为信息的收集者、整理者, 成为垃圾桶。他们整日在网上利用现代信息检索工具搜集各种信息资料, 生怕遗漏了什么重要信息, 他们进行过量过快的阅读, 过量过快的信息收集, 而没有进行思考。于是, 发起信息的人反过来成为信息的奴隶, 被信息支配, 丧失了主体性。

3 图书馆该如何帮助读者对抗信息异化

第一, 要正确认知和妥善处理“人与信息”、“网络虚拟与社会现实”的关系问题, 保持与增强人的主体性, 并有效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要提高人的修养及加强人的道德观, 提高人文素质。人们要利用信息来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和言论, 更需要做好信息文化工作。如增强自我意识, 拓展人类的文化视野, 突破国界文化的时空界限, 改变文化的传统模式。利用信息丰富人品个性, 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使人们的道德观加强, 人文修养提高。

第二, 由于过量过快的阅读信息, 过多过杂的选择信息, 有些人甚至简单的利用信息, 对信息的思考减少, 只是做了简单的劳动或无用功。针对此种现象, 图书馆的现代信息检索中心应及时根据人们的需要整理信息, 调整、更新、优化信息把有用的信息归类、添加、移动、重组和整合, 把无用的信息删掉, 要促进信息的国内国际交流, 营造一个活泼、个性、开放、宽容的信息环境。

第三, 通过现代信息检索课程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由于主体价值观的丧失是信息异化的根源, 因此人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提倡人文精神, 引导读者遵循人与自然相协调发展的原则, 培养个体责任意识, 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信息的侵扰和诱惑, 分辨信息的真伪与优劣, 通过对信息的正确利用, 为个体的发展创造机会。

参考文献

①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三联书店, 1956:66.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49.

现代主义异化 篇10

关键词:异化,社会主义,私有制,社会分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理论界就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进行了激烈讨论。国内学者对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是否存在异化现象缺少统一定论。不少学者把异化问题上升到方法论高度理解, 将异化视为不断产生、不断克服的永恒的过程;也有些学者认为, 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独有的现象,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存在异化现象;另有一些学者则认为, 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中出现了全面普遍的异化。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否还存在异化现象?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具体的分析。

一、异化、异化劳动的概念及形式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 异化现象就已经出现, 将其提到理论高度进行研究却是近代以来的事情。从词源上考察, “异化”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文, 具有“让与、让渡、转让、疏远、差异”等含义, 后来英语alie⁃na-tion被翻译成“生疏的、疏远的”, 而德语“Entfremdung” (异化) 一词, 在马克思的语境中则具有了“夺取、盗窃”的含义;后来中文翻译成“异化”, 包含对立化、主体客体化的思想。在马克思看来, 异化同阶级一同产生, 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社会现象。因此, “异化”作为一个抽象概念, 历史地发展着。

马克思克服以往异化研究的片面性, 提出异化劳动概念, 用来表述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重要概念。劳动是人的类本质, 应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然而,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工人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 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工人的劳动被异化成为控制工人、与工人敌对的、异己的力量, 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异化。在《手稿》中,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理论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阐释。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生产的对象及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 同劳动相对立, 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 所能占有的对象就越少, 工人创造的产品越多, 就越贫困, 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

第二, 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 也就是说, 不属于它的本质;因此, 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 而是否定自己, 不是感到幸福, 而是感到不幸, 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 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工人们只有在劳动之外才能感到自在和舒畅, 对于他们来说, 这种劳动不是发自内心自愿的, 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

第三, 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人的类本质, 无论是自然界, 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都变成了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 变成了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

第四, 人同人相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 他也同他人相对立。”

二、异化劳动产生的原因与条件

从国民经济的事实出发, 马克思用异化劳动的概念概括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自己的劳动产品以及劳动本身的关系。我们探讨异化劳动产生的条件与原因, 必须结合马克思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以及社会分工的变化等因素。

第一, 私有制的存在。私有制是异化产生的主要根源。随着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替, 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不断发展, 造成生产资料与劳动产品有所剩余, 必然导致私有财产的累积与私有制的形成,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以及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生。工人阶级受资本家的雇佣, 领取微薄的薪水, 为资本家生产大量的劳动产品, 创造巨额财富。然而, 他们生产的劳动产品被资本家所利用, 并拥有了更强大的控制劳动者本身的异己力量。

第二, 旧有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马克思指出, “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 而是自然形成的, 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 这种力量压迫着人, 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1]在自然形成的社会中, 当社会分工出现后, 任何人都有自己确定的特殊活动范围, 这个范围对于他本身而言具有强制性。社会分工的固定化是导致异化的最终根源。

总而言之, 从根本上来说, 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导致异化现象的出现, 异化劳动的加剧。唯物史观告诉我们,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家利用资本和工人生产的大量劳动产品, 是维持基本生存的劳动者所无法购买与消耗的, 从而导致工人阶级的相对贫困和生产力的相对过剩, 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矛盾的体现。当生产力还不够发达时, 社会大众就无法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从而也就难以突破固有的社会分工。私有制依旧存在, 雇佣劳动仍然在社会生产中发挥作用, 异化劳动的现象就依然无法消除。

三、我国现阶段异化存在的可能性分析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现阶段是否存在异化现象值得深究。从理论上讲, 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可能也不应当出现异化现象的, 国家和政府能实现公平正义, 每一个人也能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然而无法否认的是, 异化现象在我国还是普遍存在着的, 这究竟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笔者认为,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存在异化现象, 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 生产力水平低下。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从根本上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我国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从理论上来说不存在异化, 但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 物质财富还不够丰富, 还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然而, 商品经济是无法跳跃的一个阶段, 而市场经济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最高形态。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就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矛盾, 因此, 异化现象对我们来说也就不可避免了。

第二,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具有重要地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也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添了活力。但非公有制经济本身就是以营取利益为目的进行的雇佣劳动, 扩大再生产, 以便实现资本的增值。雇佣劳动关系的存在, 必然无法避免异化现象的出现。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进行改革开放, 必须纳入世界经济体系, 加强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 进行各种贸易往来,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必然会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有着紧密联系。在资本主义国家范围内, 异化现象普遍出现, 那么处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中国当然也是无法杜绝的。

第三, 旧有分工的存在。在自然形成的社会之中, 社会分工自发形成, “当分工一出现之后, 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 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 他不能超过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 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 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 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5]在目前的我国社会, 旧有的社会分工仍然存在, 每个人都有固定的职业和生活范围, 甚至终生从事同一种职业, 精神压力大, 很难发展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与技能, 生活越来越窄化, 被束缚于工作与强大的社会洪流之中, 逐渐发生异化。

第四, 封建思想残余。百年历史中, 中国从闭关锁国到与世界的经济融为一体, 从封建专制到人民民主专政, 逐渐摆脱落后贫困走向民主富强。然而, 人们在思想上仍然存留有封建社会才具有的小农意识, 默认特权甚至享受特权, 甚至趋炎附势, 使社会充斥裙带关系与贪污腐败。

第五, 主体性的丧失。随着黑暗漫长的中世纪神学时代的结束, 人们已经逐渐将目光从上帝身上转移, 费尔巴哈揭示宗教的本质就是人自身。在19世纪, 尼采便宣告:“上帝死了”, 意味着人类作为主体对于客体的精神依赖与依附关系已经结束;在20世纪, 福柯又宣称:“人死了”, 意味着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已经丧失主体性。在《单向度的人》中, 马尔库塞认为:“政治上, 人们在充分享受社会物质生活的同时, 却丧失了应有的革命性和批判性, 他们放弃了原有的暴力反抗立场, 采取温和的合作态度, 进入政治上的单面状态;经济上, 人作为主体存在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在逐步丧失, 人沦为知识、技术、资本的奴隶;文化上, 社会文化以华丽的外观、流俗的内容去迎合大众, 却日渐丧失其否定性和批判性功能, 文化不仅没有净化主体的灵魂, 反而有些不健康的文化正在日益毒化主体的心灵。”在21世纪,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物质条件极大提高, 却有越来越多的人迷失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之中, 无法真正获得自由。

四、我国现阶段产生异化现象的主要表现

现阶段, 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仍充斥着异化现象。目前, 我国产生的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

第一, 劳动异化。对大多数人而言, 劳动仅仅作为谋生的手段而非目的, 他们只是为了维持基本生存不得不进行劳动生产。在古代社会, 手工作坊大量存在, 每个劳动者必须熟悉全部工序, 所有想要当师傅的都必须全盘掌握本行手艺。正因为如此, 每个劳动者对本行业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 使其产生兴趣, 并逐渐升华为一种艺术感。为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力水平发展, 机器设备不断升级, 手工作坊逐渐被工厂手工业代替, 随后发展成为现在所熟知的现代化大工业生产。这种利用机器生产的最广泛的分工, 使工人们承担的只是生产线上的一个环节, 做一些细小零碎的单一劳动, 使人成为劳动的机器。

第二, 权力异化。在中国, 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政府应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因为国家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然而, 绝对的权力会导致绝对的腐败。当权利没有受到监督, 官员就会滥用权力为个人牟取暴利。改革开放以来, 各种社会矛盾凸显, 政府官员便将权利渗透进还不完善健全的市场经济之中。

第三, 科技异化。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 科学技术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生活。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虽然能极其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 但也给我们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境与潜在的威胁, 比如核武器、克隆技术等。科技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之中, 却使我们成为单向度的人。

第四, 消费异化。消费异化实质就是人沦为一种工具, 既能够赚钱也能够花钱, 主要存在过度消费、虚假消费和意义消费。消费不仅是为了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更主要的是为了满足炫耀等其他目的。在物质世界里, 人们的欲望被最大限度地刺激, 甚至创造出虚假的欲望, 使人大肆购买根本不需要的物品。商品不仅是劳动产品, 更成为一种符号, 人们消费的不是它的功用, 而是它所代表的意义。

第五, 货币异化。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21世纪, 人们以为拥有金钱就等于拥有了一切, 也就是拜金主义。货币作为符号, 能够与所有商品实现等价交换, 致使人们崇拜物质财富, 沦为金钱的奴隶。人们以为金钱能够代表社会地位, 拥有无上权利和自由, 因此“一切向钱看”。在他们的社会活动中, 为获取物质利益不择手段, 根本无视道德伦理与职业操守。

五、正确看待我国社会的异化现象及研究异化的必要性

异化是一个历史范畴, 既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 又会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消失。我们应正确看待我国社会的异化现象,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必然存在异化现象。然而, 我国社会所出现的异化只局限于某些领域, 并非社会的全面异化。并且, 当生产力高度发达时, 人类社会的异化现象也必然会消除, 每个人都能够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在全面深入分析异化背后的根源之后, 笔者认为, 对于基于我国国情的异化问题深入研究有其必要性。研究异化问题, 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面临的劳动异化、权力异化、科技异化以及消费异化等问题;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正视社会转型时期所存在的隐患;更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的全面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51, 53-54, 57-58, 165.

现代主义异化 篇11

[关键词]科技;工具理性;价值理性

[中图分类号]B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4)01-0085-03

西方近现代思想家对科技异化的批判成果表明,科技不能沦落为工具理性,必须用价值理性弥补工具理性的缺陷。由于对科技异化的实践根基缺乏深刻把握,许多西方思想家陷入唯心主义误区。只有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才能洞察科技异化的实践根源,把科技从资本主义制度下解放出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科技异化的西方批判成果

韦伯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进过程,把理性分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他指出,西方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是以“工具一目的理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证明了工具理性的威力。但是,工具理性无节制追求利润的取向消解了崇高的价值理性,其结果是人类价值和意义的丧失。

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将理性划分为主观理性和客观理性。主观理性对应于韦伯的工具理性,客观理性对应于韦伯的价值理性。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指出,随着野蛮力量的统治让位于一种更巧妙更精致的统治即借助技术手段,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命令被内化为一种社会及个人的心理,主观理性(工具理性)作为意识形态已经控制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腐蚀着客观理性(价值理性)。“不仅形而上学,而且还有它所批评的科学,皆为意识形态的东西。”“在通往现代科学的道路上,人们放弃了任何对意义的探求。他们用公式替代概念,用规则和概率替代原因和动机。”“工业化把人的灵魂物化了。自然而然地,经济机构,甚至在全盘计划之前的经济机构,为商品设定了决定着人类行为的价值。”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整合韦伯与霍克海默等人的观点,把理性分为批判理性与技术理性。批判理性类似于韦伯的价值理性和霍克海默的客观理性,目标是人的自由解放;技术理性类似于韦伯的工具理性和霍克海默的主观理性,目标是功能和操作。马尔库塞认为,技术理性在现代社会已经取代批判理性成为政治意识形态。为了说明技术理性的意识形态功能,马尔库塞提出了“真实需求”和“虚假需求”两个概念:“真实需求”是指未被支配的人的自主需求;“虚假需求”是指由资本利益强加给个人的需求。技术理性的扩张不仅形成了隐秘的统治权力,也导致人和自然关系的异化,“商业化了的自然界、污染了的自然界、军事化了的自然界,不仅在生态学意义上,而且在实存本身的意义上,切断了人的生命氛围。”人类既没有了古典理性中的整体和谐,也失去了近代启蒙理性中的人性关爱。

启蒙运动以来对科技异化的批判和反思,其实质是批判征服性、扩张性的工具理性,即通过指出片面的科技即应用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阻碍作用,阐释价值理性对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科技作为“真”,本应推动“善”,提升“美”,使人性逐渐实现真善美的统一。然而,资本主义时代科技的片面运用即工具理性的扩张,既导致了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加剧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对立。

二、扬弃科技异化必须坚持唯物史观

近现代西方对科技异化的批判,尽管具有再启蒙的文化意义,但是陷入了思辨唯心主义的误区。霍克海默认为,同科学相比,哲学“力图解决那些科学没有涉及或者科学无意识涉及的难题”,具有科学所不具备的批判功能。只有形而上学才能给人的现实生活世界赋予价值和意义,“形而上学赋予他的实存以意义,说明他在这个社会中的命运只是暂时现象。形而上学断定,通过人的内心决定,通过形而上的人格自由,现象世界才有价值。形而上学涉及的是本来的、真正的实存。”马尔库塞同样认为,哲学发挥批判功能的工具是哲学理性:“理性,是哲学思维的根本范畴,是哲学与人类命运联系的唯—方式。……哲学以理性的名义,领悟到本真的存在观念……与这种观念相伴随的是这样一种信念:现存的一切并非自然而然地是或已经是合理的,相反,现存的一切必须被带到理性面前。”

其实,“本来的、真正的实存”不是形而上学,而是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对此,马克思指出:“思维自以为直接就是和自身不同的另一个东西,即感性的现实,从而认为自己的活动也是感性的现实的活动,所以这种思想上的扬弃,在现实中没有触动自己的对象,却以为实际上克服了自己的对象。”“如果把工业看成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因此,自然科学将失去它的抽象物质的方向或者不如说是唯心主义的方向,并且将成为人的科学的基础,正像它现在已经一尽管以异化的形式一成了真正人的生活的基础一样;说生活还有别的什么基础,科学还有别的什么基础——这根本就是谎言”。

这就是说,作为科技应用的物质生产实践,是解读现代历史的基础。只有立足于物质生产劳动的外化、异化、异化扬弃,而不是立足抽象思维的外化、异化、异化扬弃,科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及扬弃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说明。马克思认为,科技的使用,并形成一种强制性、压迫性的统一社会规范,是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对剩余价值的贪得无厌,促使资本家在经济竞争中不断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导致了机器排斥活劳动的普遍现象,技术不断进步的新机器把经济弱势的各个阶级陆续排挤到现代文明的边缘。活劳动的减少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本来有利于全社会成员缩短工作日,共享现代科技进步的成果。然而,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却阻碍了科技进步成果的全社会共享,科技进步仅仅服从和服务于资本增值的狭隘冲动,科技的资本性取代了科技的人本性,工具理性遮蔽了人性的光辉。endprint

尽管洞察科技异化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马克思仍肯定资本主义相对封建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相信凭借科技积累起来的现代生产力终将突破资本外壳,成为人类共同财富,促进价值理性的增长,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英国通过蒸汽机使社会革命化了,夺得了世界市场,越来越把所有那些从历史上看已经衰落的阶级从政权中排挤出去,从而为工业资本家和工业工人之间的大决战打下了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中华文明蕴涵着丰富的价值理性,和合、中庸、大同等人文价值追求始终贯穿中华文化的历史变迁,主导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孕育出了灿烂、辉煌、厚重的中华文化。然而,以重农轻商、重义轻利、重德轻智、重礼轻法为标志的中国传统政治取向,使中国丰富的价值理性长期停留在理想、观念层面。由于缺乏市场经济的必要发展,缺少科学理念推动的思想启蒙,缺少保障个体权利的法治设计,价值理性丰富的古代中国陷入封建专制主义的泥潭,产生不了内生现代化的社会条件,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

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深入阐释了导致中国近代危机的总根源在于政治专制、社会封闭、思想保守。他写道:“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历史好像是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能把他们从世代相传的愚昧状态中唤醒似的。……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在马克思看来,封闭的自然经济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温床,是产生人身依附关系,即“人的依赖性”的社会土壤;只有打破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人的依赖性”,才能推动现代分工发展、市场交往扩大、科技前进步伐,才能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1853年7月,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辩证评价了英国资本主义统治印度的后果,指出印度的唯一前途是发展以科技为标志的现代生产力。“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从那些在英国人监督下在加尔各答勉强受到一些很不充分的教育的印度当地人中间,正在崛起一个具有管理国家的必要知识并且熟悉欧洲科学的新的阶级。蒸汽机使印度能够同欧洲经常地、迅速地交往,把印度的主要港口同整个东南海洋上的港口联系起来,使印度摆脱了孤立状态,而孤立状态是它过去处于停滞状态的主要原因。在不远的将来,铁路加上轮船,将使英国和印度之间的距离以时间计算缩短为八天,而这个一度是神话中的国度就将同西方世界实际地联结在一起。”“由铁路系统产生的现代工业,必然会瓦解印度种姓制度所凭借的传统的分工,而种姓制度则是印度进步和强盛的基本障碍。”

从马克思的以上论述不难看出,科学与民主是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愚昧与专制是互相强化、彼此守护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义无反顾地追求科学与民主,并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中国凭借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红利在短时期内奠定了工业化初步基础,实现了“两弹一星”的民族自强梦想,为帝国主义包围、威胁下的新中国独立自主地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奠定了扎实根基。社会主义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核心立场,既全面引进、消化、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又自觉防范科技异化倾向,以避免科技被既得利益集团操纵成工具理性。

在科技与人本、效率与公平的日益良性互动中,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愈加坚定,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让古老中国的丰富价值理性,凭借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逐步得以实现。这体现在对内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对外合作共赢、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我们既充分吸收西方现代科技成果,又要用和平发展之“中国道路”改变世界霸权主导下的西方思维模式;既肯定西方现代性的历史进步意义,又要用和而不同之“中国精神”诠释一种更全面、更人道、更和谐的人类现代性;既借鉴西方理性精神,又凝聚以社会利益为导向的“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1]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2]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北京:三联书店,1989:131

[4]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M].上海:三联书店。1989:175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现代主义异化 篇12

一技术异化与现代性终结

海德格尔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诊断,是从重新审视技术入手的。他认为现代性的禁锢和死亡是技术异化的结果,是技术作架促逼。现代科学技术只是作为存在者存在着,已经失去了技术的创造、创作的本来意蕴,成为促逼自然满足自身要求的手段,而且可以任意蛮横无理地提要求。任何存在物都是作为其他存在物的价值而存在,是泯灭了此在的存在物。就像“病人”这一本应获得同情和怜悯的群体在医院眼里却变成了能创收甚至可以发财致富的“病人资源”一样,近代科学技术筑成了现代社会的“座架”———以“逼索性”的方式。在此座驾中,人、物等皆被抽象为某种价值,被选择性地“简洁”和压缩为某一个方面,成为失去自身丰富性、全面性的单向度存在,成为“单面人”、“单面物”。就整个世界而言,万物与人都被更宏大的“座架”所框定而失去自由。整个世界被支配和摆弄,人之人性与物之物性一样,在技术座架“格式塔”中异化为可计算和可算计的市场价值。由此,人自身的“存在”已荡然无存,剩下的仅仅是一个“存在物”,成为一个远离自己而作为价值物存在的他者,成为存在者,现代性造就了人自身的死亡。在一个“构架化”的世界中,一切物与人都已经失去了其丰富的意义,而成为一个异化的世界,一个被技术控制和操纵的世界,一个人们再也看不到存在本来意义的无家可归的世界。

技术对现代性的泯灭,使现代性走向反叛,同样是鲍德里亚的理论视野。鲍德里亚对现代电子网络技术的思考,透视了由此带来的可怕后果,现代性的理想和追求与现代性的技术是背道而驰的,现代性的终结是必然的结果。鲍德里亚把历史如何终结归为三类: 其一,历史在宇宙膨胀带来的超时空中终结。这来源于一个物理学宇宙膨胀假说,随着宇宙的无限膨胀,历史处在一种超时空中,在这种超时空中,一切意义都将消失; 其二,熵的增加说。鲍德里亚认为社会和自然界一样熵在增加,随着熵的增加,社会处在一种绝对无序和混乱的状态,在社会/大众陷入绝对的被动状态中,历史也就必然在内爆中化为一种惯性或凝滞状态而归于终结; 其三,技术说。社会在技术的增长中作为实体而消亡,鲍德里亚认为技术越完善,实体越被技术所取代而远离其本真。正如立体声响装置越完善音乐越会消失一样,技术水平越高,社会就越远离历史的本真而愈加陷入超真实,我们就越进入了一个与现在社会性质迥异的超验领域。

鲍德里亚认为仿真和内爆都是鲍德里亚用来阐释不同事物、领域界限的消失的,不同的是仿真倾向于从纵向角度分析,而内爆则倾向于从横向角度分析。在仿真的超真实和内爆的超领域中,一切都消失了: 他者消亡、现代性毁灭、历史终结。站在鲍德里亚的立场上,他所坚持的历史终结应该是第二类,即社会在熵的不断增加中内爆、坍塌和消亡。同时也渗透着第三类的因素———技术因素,即随着技术的增长,真实世界将被超真实世界代替,社会处在超真实的仿真领域。在鲍德里亚看来,这两类在本质上相通,都经过如下四步走向终结:

一是他者消亡。鲍德里亚认为,“相异性”是事物存在的条件,就像“无女人的世界”人种要消亡一样,失去了“相异性”的世界,社会、历史也要灭亡,消灭任何“相异性”的努力———正如我们消灭女性是在消灭自己一样———都是在消亡社会、消亡历史本身。然而,随着媒介( 从冷媒介到热媒介,从单一媒介到全媒介等) 和技术的跃升,模拟、仿真和内爆的蔓延,事物的“相异性”正在被蚕食和消解,每个领域都正在加速失去自身的特性,整个社会正在走向“同性化”和“同质化”。“被剥夺他者( 即同化)比被剥夺自己要更严重得多。丧失他者要劣于异化”[1]110。如今,社会正处在向无他者转化的过程中,我们正成为无客体的主体: “这个无客体的主体、无他者的主体的示例,在所有失去影子的、变成对自己而言透明的东西中、甚至在已失去活力的实体中: 在无卡路里的糖中、在无钠的盐中、在无盐的生活中、在无原因的结果中、在无敌人的战争中、在无对象的激情中、在无记忆的年代中、在无奴隶的主人身上、在无 我们这些 主人的奴 隶身上可 找出。”[1]111他者的消失使我们“不再有对手,不再有敌对环境———不再有任何环境,不再有外在”[1]110。就像我们消灭了动物的天敌而动物却仍然逃脱不了死亡———自己消灭自己一样,消灭了他者,我们人也要灭亡———我们自己消灭自己。因为,消灭他者是消灭我们自己的最有效手段,“把某人毁了的最佳策略是消灭所有威胁他的东西,并使他丧失其所有防卫能力,这就是我们正应用在我们自己身上的最佳策略。”[1]没有他者,技术的发展也使我们逃脱不了死亡,“死亡是自然界的大猎食者,人们不惜任何代价试图使之永生、试图救活———我们运用所有换来生命的技术正在做的事———的物种都是注定要消失的。”[1]110

二是技术基础上的仿真和内爆。鲍德里亚认为当今的社会处在拟像第三和第四秩序上,是事物的编码或者纯符号统治的时代,是仿真的时代。超真实代替了真实,消灭了真实与非真实的界限,真实的事物、世界、人……消失了。同时,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信息的创造、复制和传播都在提速,使事物外爆( 事物超越自身的外延向相邻领域延展、浸入) 的同时也在加速内爆( 事物打破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向内部坍塌) 。通过内爆任何事物之间、领域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事物的个性消亡,事物走向趋同。仿真和内爆使世界趋同,使事物消失,使社会走向一个“无女性世界”的“同性”时代。

三是辩证法消失。在一个消灭了“相异性”的“同性化”、“同质化”的社会里,一切事物自然都失去了其对立面,矛盾和对立也就不存在了,那么辩证法也就消失了。辩证法消亡意味着事物由两极同化为一极,造成了短路,意义和事物之间也失去了回路。没有辩证法的规约,任何事物都处在不确定之中,一切都成为可能,“所有的阐释成为可能,甚至矛盾的阐释也可以成立,一切都是对的……”[2]没有辩证法的规约,事物处在极不稳定的状态,在这种状态,同性物最终也将停滞,“无客体的主体的和无他者的相同物的非稳定作用———同一物的最终停滞和转移。”[1]110

四是现代性的终结。在鲍德里亚看来,现代性的追求走向了它理想的反面,在他者消亡、辩证法终结、一切确定性逐渐消失的场域中,现代性的崇高追求———民主、幸福、进步和社会主义等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先锋的、政治的、性的和艺术的都不再拥有预期的能力,今后,不管批判是以欲望的名义、革命的名义还是以形态解放的名义,任何激进批判的可能性都不复存在。革命运动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性的光辉历程并没有带来我们所期待的所有价值观的转变。相反,带来的却是价值的消散和变革,这种消散和变革的结果使我们陷入整体混乱: 任何确定性的原则———有关性的、美学的或政治的———都变得不可理解”;[3]10在社会领域,无产阶级没能实现它的理想,“无产阶级自身在马克思创立一个半世纪以来没有成功地否定其自身,没有成功地以阶级的身份否定自身并铲除阶级社会的本质。……革命理论仍然视强烈的乌托邦希望为神圣,这种乌托邦是通过国家的消亡和政治领域的自我批判来实现的。这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未实现。”[3]11

在艺术领域,“艺术也没有实现现代的乌托邦美学,也没有超越自身而成为生活的理想形式。……日常生活的普遍艺术化消融着艺术,……作为一种平庸的超美学,其处在意象的超循环之中,事实上,艺术甚至在资本进入政治领域之前就走了超美学的道路。1929年经济大危机因资本进入大众化的超政治领域而使其成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政治事件。对于艺术来说,那是达达派和杜尚派艺术产生的关键时刻,在那时,艺术放弃了自身的规则而进入意象的平庸化的超艺术阶段”[3]11; 在性领域,“寄托着希望的性乌托邦也未能实现。性乌托邦包括作为个体活动的性行为的自我否定与作为整体生活的性行为的自我实现。性解放的坚定支持者们仍怀抱欲望的梦想,这个欲望的梦想是我们中每一位———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有欲望被满足的梦想,这个性的梦想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 不同性别间有着共同的欲望。事实上,性解放仅仅成功地促进了性自由,这种自由是作为性符号无差别的循环的自由。尽管我们确实存在向超性事态转变之中,但这种转变与性所引起的生活变革毫无关系,而与性混乱和性杂乱密切相关。这种性混乱和性杂乱为性走向中性( 从所有的意义上看) 打开了方便之门。”[3]12总之,在任何一个领域,现代性都未能实现自身的理想。不仅如此,一切理想都在社会的内爆中,在他者的消亡中化为零,现代性终结了。

他者的消亡、仿真和内爆的实现、辩证法的消灭、现代性的终结……历史终结了。鲍德里亚看到了坎内蒂历史终结的图景: “这是一种令人痛苦的想法: 超过了某一确定的时刻,历史就不再是真实的了。不知不觉中,突然之间全人类已将真实抛在身后。从那个时刻起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不再是真实的,然而我们却没能意识到这一情况。眼下,我们的任务和职责就是要找出这一点,否则,只要我们还不能了解这一点,我们就注定要继续目前的毁灭进程。”[4]171他竭力地找出毁灭历史的“这一点”,但是他却束手无策。在他的逻辑里,任何稳定的结构、因果关系都已不存在,不再具有任何某种确定的形式可供我们去实现描述历史的发展轨迹,一切都是不确定的,都是让人迷茫的偶然机缘———鲍德里亚在他的逻辑里走向了它的必然归宿———虚无主义。在他看来,一切都变成无意义的重复,我们面对着一个没有任何未来的社会,“我们剩下所能做的事情,就是使我们自己去适应给我们留下的这点时间……摆在我们面前的20世纪剩下的最后一段时间犹如一片空荡荡的海滩。”[4]173

二技术的解蔽与现代性的救赎

现代性在技术的异化中展现出了死亡图景,展现出现代社会对人的泯灭。如何逃出这种泯灭以拯救现代性呢?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性的根基和现代社会的法则是现代主体形而上学,因而,批判现代性,就要从批判其主体形而上学之“逻各斯”入手,“对于现代之本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两大进程———亦即世界成为图像和人成为主体———的相互交叉,同时也照亮了初看起来近乎荒谬的现代历史的基本进程。这也就是说,对世界作为被征服的世界的支配越是广泛和深入,客体之显现越是客观,则主体也就越主观地、亦即越迫切地突现出来,世界观和世界学说也就越无保留地变成一种关于人的学说,变成人类学。毫不奇怪,唯有在世界成为图像之际才出现了人道主义。”[5]903他强调人成为主体、世界成为图像和哲学成为人类学是构成现代思想的本质,也构成现代性的核心概念,这是主体形而上学的演绎。主体形而上学通过对“什么是真实的存在”追问,即通过对存在者存在根据的追问来阐释存在者之存在的本体论路径,这种方式是“论证性表象的思维方式”。[6]通过这种思维方式,主体性形而上学在阐释存在者存在之根据的同时,并进而立足于此根据建立起符合论范式的真理框架。主体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即真理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主体形而上学看来没有认识论的本体论是没有意义的。在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上,主体形而上学坚持“主体客体”的思维方式和真理方式,把任何事物都变成了他者而非本己的存在物。致使在追求存在者时却远离了存在本身,回到存在本身就成了海德格尔拯救现代性、走出技术控制的必由之路。

在海德格尔看来,人被技术异化的根源就在于人追逐存在者,遗忘了存在,而这种源头就是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如此一来,克服形而上学就成了克服技术异化的根本出路。人要改变这种异化的命运,也即现代人能否走出“理性”所掘之“技术之墓”,能否对技术世界保持一种自由关系,或者能否在传统形而上学丧失对技术进行本质思考的能力之后,把人从沉沦于存在者的境界中解放出来? 这一切关键是要学会“沉思”。“在我们的语言中,踏上一条由事实本身出发而选择的征途就叫作沉思。这意味着比单纯意识到某物更多的东西。如果我们只是有意识,那么我们还没有沉思。它是对可问之物的泰然处之。”[5]908这种“沉思”不仅是指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反思去唤醒沉睡的思想,以摆脱其对人思想的束缚。更是指人类对技术应该保持冷静、泰然处之的态度。让技术回到为人服务、让人回到自己此在中去。回到此在本身是摆脱技术异化的根本。

此在的澄明在死亡中得以彰显和升华。在海德格尔的视域中,“死亡作为此在的终结乃是此在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确知的、而作为其本身则不确定的、不可逾越的可能性。死,作为此在的一个终结存在,存在在这一存在者向其终结的存在之中。”[7]死亡把此在带到其最本己可能性面前,此在以此得以展开一个本己的世界。此在在死亡的畏、良知和决心中澄明。此在的沉沦迷惑甚至掩盖了死亡的本真状态,只有在不得不面对死亡的畏惧时,此在才被抛入问题中而惶恐不安,也才能直面本己的能在和本真的死亡。在死亡的畏惧中,良知使此在倾听本己的呼声,此在在这种呼声和呼唤中得以苏醒、觉醒,本真的存在得以远离沉沦,在决心的决断中,此在自行承担起本己的死亡,此在在死亡的解蔽中获得自由,世界由此打开。因为死亡,此在彰显了存在,存在得以澄明,至此,此在获得了它最本真的存在样态,此在在死亡中得以澄明。通过此在的澄明,海德格尔实现了现代性的重构。

面对技术异化和控制造就的现代性终结场景,鲍德里亚同样企图寻求一种摆脱技术异化重建现代性的进路。鲍德里亚认为,控制社会的秩序主要有四种: “仿造品”秩序、“生产”的秩序、“仿真”的秩序和“碎片化”的秩序。而现代技术统治之下社会是第三四种秩序通统治下的超真实、内爆的社会,每种事物都失去了自身的界限而成为他物,处在被技术控制的精细之网中,处在符号政治经济学的交换体系控制中,摆脱这种技术控制的交换体系,以死亡反对死亡成为鲍德里亚的理论建构走向,象征交换成为这一走向的激进策略。

象征交换与传统政治经济学的交换方式根本对立,正是这种对立,象征交换才能担负起摆脱传统交换法则控制的功能。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交换法则是建立在积累基础上的,而象征交换则是一种非积累性的交换方式; 传统政治经济学的交换是不可逆的,象征交换则是循环的和可逆的; 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法则是一种个体的交换,象征交换则是一种集体性的交换,是群体内部人与人的一种交流方式。“象征交换不是概念,不是体制或范畴,也不是‘结构’,而是一种交换行为和一种社会关系,它终结真实,它消解真实,同时也就消解了真实与想象的对立。”[8]象征交换终结了这种分离代码,终结了分离的词项、真实和非真实、人和自然、生命与死亡、灵魂和肉体的相互对立的现代经济学的交换思维方式。这种分离的终结中就是现代性拯救的进路。

三结论

从技术入手,是海德格尔和鲍德里亚诊断和批判现代性的共同进路,对技术本质的揭示,特别是对技术形而上学体系的揭示和批判,牵引着二者理论建构的方向。

支配技术宰制的是主体形而上学的主客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把人与世界建构为两个世界,建构为外在关系,这是技术的异化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根源,探求现代性的出口,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分离的溶解起来。

如何溶解分离的词项,让人回归世界,把人与世界的外在关系合并为一? 二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回到过去。海德格尔通过对一种“源始”能在,即此在的追问中希望能回到事物的本真状态,鲍德里亚则直接回到了原始社会的象征交换。他认为完美的文化模式是我们的祖先,即原始人类创造的象征结构,这一结构不仅能融合生死,也能根本解决人类的所有生存问题。而我们当今的文化模式,不管是以永恒为目标的生命构建,还是以权力为核心的制度架构,都陷入了创造和欲望永恒增长的危险之中。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象征交换的退场和对死亡的排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把他们称之为回归前现代的后现代主义者。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他们在相似的道路上走向了不同的境遇,前者批判虚无主义,崇尚本真的存在和生活,崇尚回到事物本身而“诗意地栖居”,后者则走向了虚无主义。

没有技术,就没有现代性的展开,也就没有现代社会,技术对于现代性和现代社会是个伟大的革命性的杠杆力量。技术对人的宰制和奴役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制度的宰制,是人对人的宰制,“机器本身对于把工人从生活资料中‘游离’出来是没有责任的。……矛盾和对抗不是从机器本身产生的,而是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中产生的。”[9]海德格尔和鲍德里亚都没能看待这一点,而把现代性的问题归咎于技术本身,立足这个逻辑轨道的现代性拯救难免走向悲观的荒野,从制度批判出发,才是重构现代性的科学入口,这就进入了马克思的现代性视野。

摘要:面对现代性的症候,海德格尔和鲍德里亚都从技术入手进行诊断,认为技术对人的宰制是现代性问题的根源;现代性救赎的根本之路是“回到过去”:海德格尔崇尚回到过去“诗意地栖居”,鲍德里亚推崇回归原始的“象征交换”以彻底解决现代性困境;对人宰制的是制度而不是技术本身,现代性的问题根源在于制度而不是技术,二者都远离了这一点,在现代性的建构上难免陷入迷途。

关键词:海德格尔,鲍德里亚,技术异化,现代性

参考文献

[1]博德里亚尔.完美的罪行[J].王为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Jean.Baudrillard.Selected Writings[J].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175.

[3]Jean.Baudrillard.The Transparency of EVIL:Essay on Extreme Phenomena[J].London:Verso Press,1990.

[4]凯尔纳,贝斯特.后现代理论[M].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5]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6.

[6]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M].陈小文,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8.

[7]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297.

[8]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M].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206.

上一篇:上市公司治理研究管理论文下一篇: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