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主义现代化(精选12篇)
科学主义现代化 篇1
一、中国人文精神含义与现状
(一) 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一词,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人文, 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著。
人文精神在中国的发展呈现一种新态势, 改革开放至今, 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精神体系。中国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及如今的社会主义阶段, 不同的历史时代造就了各异的人文精神,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人文精神的多元化和差异性。当今中国人文精神的构建也应该遵循历史和逻辑相一致原则, 根据我国当下所处的世情、国情和党情, 在后工业时代适应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机制运行, 形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 包含科技经济、民主政治、自由文化、生态社会的综合体。从中国新时期发展角度来说, 人文精神的内涵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韵味。中国化的人文精神内涵有三:一是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追求”, 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性, 关怀的中心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身心全面价值的体现。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实践正是体现了人文精神的核心———以人为本, 同时又兼顾科学理性。在科学协调的基础之上形成人与自然、社会、自身价值全面实现的统一格局。二是人文精神把人的文化生命和文化世界的肯定贯注于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中, 强调人的文化生命的弘扬和人的文化世界的开拓, 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厚的人文精神, 我们在现如今发展进程中更要学会扬弃, 将精华与灵魂熔铸成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决心, 用富含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旗帜指挥着向“中国梦”的道路前进。三是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 它包括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 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 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 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个体, 应当在社会整体性基础上对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有一个正确理性的剖析。在认清自身存在价值意义前提之下, 尊重自己、他人的生命与尊严, 推崇“三观”的指引作用, 用理性与人性合一的眼光去寻求自身全面发展, 以人文精神为引领带动我国社会道德体系的完善, 树立社会发展新风尚。
(二) 中国人文精神发展现状
中国的人文精神是伴随着历史发展一直延续至今, 在全球化的大潮流下, 我国的人文精神体系的构建也在加紧进行着。纵观中外各国的人文精神发展现状, 我国的社会人文精神构建存在着危机与风险, 需要我们追根溯源、理性剖析, 树立正确的社会人文精神体系。
中国虽然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明, 蕴含丰厚的文化资源, 但是从总体来看, 中国的人文精神缺乏系统、专门的理论体系。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机制对人性的压制, 传统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对人的自我认知的误导与摧残都影响了人对自身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没有相应完善的机制与法律规范, 加上人们的心态还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态, 致使产生了极重的个人利益主义, “一切向钱看”“金钱是万能的”等错误价值观的出现, 推崇实用主义的盛行。人文精神的缺失造成道德的缺失, 形成社会风气的堕落。自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道德、思想领域的混乱等各种社会弊端的出现, 严重影响了我国新时期进取的步伐, 不利于社会风气的端正。人文精神的缺失, 影响到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是一个14亿的人口大国, 人口在不断增长, 成为一个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一个人人文精神的缺失会导致一群人人文的丧失, 如果不加遏制和解决这种人文精神的弊端, 那么就会危及国家、社会的发展, 削弱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发展。由此可见, 我国人文精神的普及和构建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
人文精神与国民素质直接挂钩, 人文精神的高低, 反映并制约着国民文化素质的优劣。我们应该对我国社会人文精神缺失引起的现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人文精神反映的是人的主体性与价值尊严、生命的意义。当今社会发展存在的就业难、看病难和贵、医疗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资源与环境的破坏、男女比例失衡及性别歧视等问题无一不引发我们对人文精神构建的深思。
二、科学、人文主义现代化路径下的人文精神构建原则
(一) 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的现代化发展路径
科学主义是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而逐步盛行的一种哲学思潮。它主张用科学来解决世间一切的问题, 用科学理性的眼光去批判、改造传统理性, 运用实证方法来解决问题。科学主义提倡的科学和理性思维在人文精神的内涵中同样也有所体现, 这不仅是两者的相关性, 更是理性思想在西方和东方社会中的流转、发展。
科学主义的现代化路径就是探讨科学主义在当今如何走向现代化, 去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它提倡的科学和理性作为自身的合理因素, 可以在全球化的当代寻求很好的契合点。第一, 当今世界是以市场经济机制为主体的发展模式, 而由于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的缺陷会对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就要注重运用科学和理性来指导市场经济的发展, 强调理性地发展经济, 减少盲目性和自发性。第二, 科学主义作为一种思潮, 要注重应用于指导实践, 结合各国的具体国情, 不能生搬硬套或是直接的“拿来主义”, 要注重实事求是, 合理适度地发展应用科学技术, 正确处理科学理性与发展的关系。我们要始终坚持适度原则, 将科学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程度而不会危及人类的生存, 用科技和理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第三, 科学主义强调唯科学主义, 丧失终极人文关怀, 忽视价值理性, 夸大了理性, 科学的发展丧失了人的目的和价值。因此科学主义的现代化走向则更应该注重的是实现科学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将价值与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科学主义之中, 用人文文化对科学文化加以补充和调节, 实现两种文化的并协共进, 促进人文化的科学主义发展。
人文主义作为与科学主义相对立的一种西方思潮, 它更从内涵层面体现了与人文精神的密切性。人文主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以人为本, 注重人的主体性和价值、尊严。我们要以人文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以人为本, 注重个性。人文主义的发展更要注重如何避免“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而融入到现代化浪潮中。
人文主义在现时代进程中的发展新趋势, 让我们走出了焕然一新的现代化步伐。第一, 人文主义开始由强调个人、局部的利益转向群体的、社会的、长远的利益。人文主义在当今的新发展越来越接近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虽然个人仍然是人文主义的基础, 但当出现个体与群体、局部与整体、暂时与长远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人文主义更加注重的是后者, 从而在一定意义上体现出理性的选择和态度。第二, 人文主义将人文主义原则延伸到自然界, 由人要做自然界的主人, 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转变。现代化的人文主义主张为了人类的持久发展, 必须对自然界采取人道主义的态度, 注重自然生态领域的人文关怀。我们要建立新型和谐的生态发展观, 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三型一体新模式。除此之外, 人文主义同样应该注重从内容和形式上适应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和党情, 端正主体性的位置, 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结合, 才能逐步走向全球化和现代化。
(二) 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原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国人文精神的构建是一项旷日持久的任务, 中国人文精神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来说, 在不断发展构建过程中需要特定原则来规范、约束, 以便形成良好的中国特色人文精神体系。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现代化路径符合全球化时代特点的思想创新, 科学主义的科学和理性, 人文主义的人的主体性价值, 都为我们研究、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人文精神原则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和时代性依据。第一, 在人文视野中构建科学理性, 树立时代性的大人文精神, 培植科学精神, 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真正统一起来。中国的人文精神构建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 中国传统文化偏重人文而忽视科学文化, 这是曾经辉煌的中国落后于世界步伐的内因。构建作为现代化意义支撑的中国当代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基础, 科学理性是主要支架。我们对科学主义的认识也要随着当今时代变化从误解向应用发展, 用科学理性规范人文精神, 使得人文文化填充科学领域的空白, 实现两者的双向完美融合。
第二, 在整体性视野中构建个体性, 树立局部整体的观念, 关注个人利益的实现, 以人为本。个体性代表的是作为个人的利益和主体性, 而个体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盲点, 历史社会中只是存在对整体和社会利益的实现的推进, 忽视了最为重要和关键性的个体性价值的实现。而当代中国人文精神体系的构建正在一步步地实现着由“内圣外王”向人人全面自由的发展过程的转变,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只有更加关注个体性价值的实现, 才能在中国社会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应对各种挑战与风险。
第三, 实现高科技与真情感的平衡, 发展科技的同时关注人文精神和价值实现, 促进理性与情感的结合。科技是把双刃剑, 应用发展科技造福人类的同时, 针对社会中出现的各种人文价值缺失与伦理道德败坏情况, 比如说克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我们不得不反思其中利弊。我们要意识到科技开启了新人类文明的同时, 出现了情感认知机械化、人文文化的消弭殆尽。因此在当代中国人文精神构建中要合理应用科技, 实现理性与情感的结合, 实事求是, 坚持适度原则。
第四, 将人文精神构建关注点转向生态领域, 实现人文化的生态保护, 将人文原则从社会领域延伸至生态和自然界。十八大重新布局了中国现代化发展格局, 即加入了新的血液———生态, 实现“五位一体”的综合平衡发展。中国当代人文体系的构建, 更加需要我们将关注点从社会转移到生态自然界, 只有社会生活与生态自然实现和谐统一发展, 对自然界采取人道主义的态度, 注重自然生态领域的人文关怀, 方能实现人类的长久生存。
摘要:中国当代人文精神是对现今社会人文精神发展现状的真实反映。人文精神作为人类精神的外在表现, 其实质就是发展中人的自我认定和主体价值性。作为哲学思潮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两者在内涵上对人文精神的发展产生了指引作用, 其现代化发展路径更是在实质思想层面与中国当今人文精神的构建原则具有极强的关联性。自觉运用两种主义的现代化路径建构中国人文精神原则, 会促使中国社会发展进入理性阶段, 切实引导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人文精神,科学主义现代化,人文主义现代化,中国人文现状,构建原则
参考文献
[1]杨岚, 张维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2]杨岚, 陈晏清.社会哲学视野中的中国当代人文精神构建[J].学术研究, 2002 (2) :5-12.
[3]吴玉敏.试析当代中国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建[J].攀登, 2007 (5) :89-92.
[4]贺萍, 高娜.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缺失探析[J].长白学刊, 2007 (2) :152-154.
[5]杨岚.中国当代人文精神建构的总体原则[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0 (4) :63-66.
科学主义现代化 篇2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要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反过来说,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上的先锋队——共产党,要想成功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一定要将这一原理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用新的实践、新的内容、新的语言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果形而上学地、僵化地、保守地、片面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不重视社会实践,不联系国家现状,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到严重的挫败。
因此,我们党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结合国家社会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最适合国情的指导思想,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形成了适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系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形成毛泽东思想。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进行了科学回答,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核心主题,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前推进,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战略思想。
这些指导思想理论体系都是针对当时中国发展的特点及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有重大意义。现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例,证明党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党内政治局面混乱,经济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了建国以来一些失误产生的原因。首先在思想路线上进行拨乱反正,强调全党应解放思想、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而实施的方法,就是改革开放。邓小平坚持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不可否认,某些方面也出现了不少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全面、不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薄
弱。许多地方出现这样的怪圈:生活水平提高了,身体素质下降了;经济指标上升了,环境污染严重了;经济建设发展了,生态资源破坏了,严峻的形势令人关注。为此,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民族主义与“经济现代化” 篇3
里娅·格林菲尔德在蔫方面是马克斯·韦伯方法论的信徒,像韦伯最负盛名的研究清教对资本主义经济的促进作用一样,她研究民族主义对现代国家经济增长的推动。在《民族主义:走向现代化的五条道路》一书里她开宗明义地说:民族主义提供了一种社会平等的形式——每个人至少在法律上成为平等一分子,这与构成传统社会的等级制度正相反,从而构成了经济发展的基础-其次,民族主义让其成员勇于为整体利益牺牲小我,于是国家一个个都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来,国力的提升也就指日可待。
既然拎出了这样一个主题,格林菲尔德的绝大部分论证就都围绕着如何突出民族主义的核心作用来进行。
英格兰是17世纪的先行者,是商人资本主义最早的发祥地,又是民族主义社会的最早样本,1688年以后,英格兰的民族主义让经济的重要性凸现出来,往日它则与政治和宗教捆绑在一起。但比英国更早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尼德兰,则未能踏上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因为那里的人虽然启蒙甚早,却不像孤悬海外的大不列颠那样“成为一个民族国家”,从而集中不起力量来推进经济。
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格林菲尔德这部书的长处和短处都存在于这个预设的前提之上:现代化(仅仅)意味着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她无法完全说服读者,一种“观念(民族主义)”真的可以改变经济行为。在德意志邦国四分五裂的时候,在俄罗斯公国哀鸿遍野的时候,在法兰西民族陷入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动荡不安的时候,民族主义的确帮助统治者把人民拧成了一股绳,共御外敌,重振国力,但这与以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还有一定距离。事实上,格林菲尔德自己也承认,资本主义精神和新经济意识不见得一定能产生进步的经济结构。说先有民族主义,后有经济增长,两者是“推动”和“被推动”的关系,看起来十分可疑。
科学主义现代化 篇4
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既强调了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 又指明了发展必须是科学的, 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继承了我们党关于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的重要指导思想, 同时又针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质量和效益的倾向, 提出我们所追求的发展, 应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是发展观念的创新, 是对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才能使人民从发展中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 真正体现出发展这个硬道理。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我们党提出了要让人民群众从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的方针, 在发展农业和轻纺工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 解决了困扰我们几十年的商品短缺问题, 吃穿用等基本消费品的供应满足了人民温饱的需要, 进而又初步实现了小康目标。目前, 人民的消费结构正在从吃穿用等生存需要向改善住、行条件和满足教育、文化、旅游等享受和发展需要升级。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 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是对我们党一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宗旨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
想的与时俱进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理论的坚持和发展, 反映了我们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丰富了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括: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1.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全面性
科学发展观从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上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全面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胡锦涛同志指出:“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没有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不断推进, 单纯追求经济发展, 不仅经济发展难以持续, 而且最终经济发展也难以搞上去。”全面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人民群众才能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科学发展观把全面发展的要求体现在总体布局上, 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 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
2.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协调性
科学发展观从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联系中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必须相协调, 才能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不协调就会出现畸形、制约其他方面的发展, 反过来影响建设的速度和质量。邓小平同志指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任务很多, 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 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不能顾此失彼。”要讲求效益, 稳步协调地发展。针对近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构性问题, 科学发展强调统筹兼顾, 协调发展。
3.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
科学发展观从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人与自然关系中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在向大自然获取自身财富的过程中, 必须以尊重自然的内在规律为基础, 不能过度地榨取自然, 甚至破坏自然, 合理地和有序地利用自然, 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才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未来。要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 切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建设生态文明, 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 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 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技术进步, 加强法制建设, 完善政策措施, 强化节约意识, 建立长效机制, 形成节约型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拉长资源利用链条, 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伦理价值观念, 注重环境保护, 减少废物排放, 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坚持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
1. 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更加注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 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治本之策, 必须把发展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根基。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 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决定性作用。
2. 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理念和价值目标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首要的也是核心的内容, 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强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社会建设的核心理念和根本价值目标。我国的改革和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 当然也包含着价值目标。因此, 以人为本, 与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反映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
坚持以人为本,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得到促进, 人民群众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够极大地调动起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有了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社会和谐就有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3.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主要内容的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为推进社会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 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
这是统筹兼顾方法的具体化, 实质是调节和协调发展中的各种关系, 使发展的各个方面相适应, 各个环节相协调。“五个统筹”既强调立足全局、统筹规划, 又突出了兼顾各方、各得其所, 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对于正确处理社会建设领域的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 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 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 部署社会建设和发展;必须真正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相互联系、协调发展中, 推进社会建设;必须协调和处理好社会建设与其他建设的矛盾, 既要考虑社会建设自身的需要, 又要考虑经济实力的承受度;必须用兼顾的方法亦即结合的方法, 处理好社会建设中各方面的矛盾, 特别是利益矛盾, 形成推动社会建设的强大合力。
4. 科学发展观规定了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统一, 对社会现代化建设具有统领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包含又好又快的要求, 是一条科学发展的路子, 同时也是一条和谐发展的路子。科学发展观以人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和价值目标。人是社会的人, 人是在社会中发展的, 人的全面发展既依赖自身素质提高和创造活力的充分发挥, 又依赖于社会环境的优化。因此, 必须正确处理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关系, 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自身的各种素质的关系, 这些关系的协调和谐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是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要求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 逐步推进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是对我国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 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 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下根据国情、世界发展趋势总结出的新的理论成果。它从发展的整体布局、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联系、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上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从而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 (邓小平文选) 第2卷.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教案 篇5
【内容标准】
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知道“文化大革命”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2.能够说出我国参与了“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并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了解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知道在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上,中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变化,人们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为此,我国正在逐步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以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维护社会的稳定。过程与方法
1.学习搜集处理有效信息的方法。
2.学会如何进行社会调查。
3.学会利用多种途径学习历史、展示历史的方法。
4.学会归纳历史实践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逐渐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将取得辉煌的成就。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体会、感受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完善,对维护人民的基本利益所起的作用。
3.感受中国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以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日益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
教学重点
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中取得的重大进展;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认识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学难点
认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互相推动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涉及的名词概念多,理论性比较强,初二学生难以理解。而这些概念又体现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因此尽量以学生身边的事例,以小见大来分析一些问题。这样,疑难概念就会迎刃而解。
四、教学过程 入境生趣
1.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在何时?标志是什么?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何时召开?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今天我们互动的话题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自学生疑、释疑
1.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2.近几年我国通过了哪些法律?
3.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是怎样建立的?
4.举例说明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5.国家的就业制度和人民的就业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的主要表现?请学生谈谈学习这些内容后的感受。
7、主要介绍:APEC全称、简介、宗旨、中国加入的时间、主要活动和作用等。
思考:中国为什么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又为什么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呢?
8、什么是邓小平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来的?有什么意义?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讲解。点难拨疑
我国是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
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积极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增进对外交流,主动参与各种国际竞争与合作,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总结反思
请学学生设计本课的知识网络图小结本课内容。(要求体现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迁移创新
面对20 世纪世界科技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了迎接21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领导干部、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敏锐地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科技素养,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这种情况某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次讨论会来探讨科学技术革命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现在请你回答讨论会中的相关问题。
(1)20世纪中后期世界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机遇?(2分)
由于科技突飞猛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不断加强,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新的科技革命浪潮给我国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2)面对这一机遇,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3分)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八六三计划”等。加快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科技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3)科技发展的关键是人才,请你就解决人才问题提出几条建议。(4分)
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
(4)针对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感想。(3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中学生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教学探讨与反思
1、学生学会质疑,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图书馆科学管理与管理现代化 篇6
摘 要:图书馆现代化既包含了馆藏设施等硬件的现代化,同时又包含管理方面的科学化、现代化。一方面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是是促进图书馆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另一方面图书馆现代化又必然落实到科学管理过程中。本文结合省委党校图书馆工作实际,浅析实现图书馆科学管理与管理现代化的措施途径。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管理方式;精细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156-0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馆在馆藏设备、文献开发利用等方面都逐步实现了现代化,但也应当看到,图书馆在实现硬件升级的同时,在管理方面也要适时调整思路,建立起科学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的同步现代化,从而实现对图书馆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一、管理现代化是实现图书馆现代化的基础
图书馆日常行政管理及图书馆业务管理构成了图书馆管理体系的两大部分。行政管理侧重于制定图书馆整体的工作思路及计划,同时做好管理人员的调拨分配、及管理物资的使用调度[1]。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传统模式下的信息管理难以做到准确、全面、及时,给图书馆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立足于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注重对新问题的研究,主动求新求变,实现图书馆人力物力及财力的合理调配,实现图书馆的现代化。
业务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优先体现出图书馆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业务管理涉及到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文献资料的信息管理及利用,是确保图书馆职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条件。
二、科学管理是图书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图书馆作为科研文化机构,主要通过对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开发及使用,履行其教育功能和情报功能。图书馆的公益性及职能要求决定了图书馆的运转要紧紧围绕读者这一主体,将读者作为图书馆各项管理及工作的重心。而要做好读者服务,就要考虑到新时期读者的新需求,使图书馆走上现代化发展道理,与读者时刻保持信息同步。要实现图书馆现代化,客观上又需要采用科学管理的方式,依托现代化馆藏设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及各项管理措施,实现图书馆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使用。
三、以党校图书馆为例,探究图书馆科学管理与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党校图书馆是做好党员轮训工作的重要资料信息集散地,要充分发挥党校图书馆的重要作用,离不开科学管理方法的采用,而精细化管理就是较为有效的管理方式之一[2]。精细化管理就是通过对管理要点的掌控,实现关键环节的“精”管理,及考核、制度方面的“细”管理。
1、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实现制度建设与思想建设的结合
管理制度带有整体性、长期性及稳定性的特点,科学管理离不开制度的强力保障。图书馆各项管理的精细化及规范化,也是科学管理的主旨所在。党校图书馆的管理要以切合党校图书馆工作实际的规章制度为依据,明确管理内容,建立职责体系,健全考核机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出台标准明确的奖惩办法,调动员工积极性,规范员工的日常行为。在行政管理及业务管理流程中,始终将制度放在首位,促使党校图书馆制度建设的常态化。
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应注重思想建设的同步进行,通过思想教育,提升员工的思想素质,培养其岗位意识及服务意识。
2、以人为本,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
科学管理的目的就是实现各种管理因素的和谐化、稳定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就是一种激励过程。管理人员对被管理者的需求加以了解,可以通过引领和激发被管理者的心理及行为动机来达到管理效果的提高,这便是高效化的激励机制。在党校图书馆人员管理中,应着重采用多样的激励措施,如物质奖励、树立典型等方式,促进员工的岗位奉献意识及进取创新的精神。
此外,以人为本也包含着对图书馆的使用者,也即是读者的细化管理理念,图书馆的作用是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因此,图书馆的科学管理要立足于为读者解决各类新问题,始终将科学管理的着眼点放在读者群体方面,积极采纳读者的各种建议意见。如党校图书馆随着时代进步,收录的文献类型也渐趋多样,一方面是图书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不断满足读者各类文献需求的客观需要。
3、管理决策上实行民主化
图书馆的行政管理及业务管理要实现科学化、现代化,需要具备正确的决策,而决策又由实践而来。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各项实践活动的参与者,既参与了具体的管理工作,又为读者提供着各项服务,因而他们能够准确了解读者的动态需求,在改进图书馆的管理环节方面可以给出最具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为图书馆管理决策的做出提供充分的信息依据[3]。由此可见,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离不开民主化的决策管理,作为管理者而言,要拓宽与员工的交流渠道,收集员工意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促进管理决策水平的提升。
4、注重管理效率,及时消解矛盾
科学管理需要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形成和谐紧密的关系,注重管理的平稳性和持久性,这就需要上级与下级之间,要保持平等和尊重,关心员工需求,充分给予员工表达意见的空间,对员工意见认真对待,合理采纳。
另外,在员工与员工之间,因为彼此经历及看法不同,难免会产生摩擦和矛盾,这时就要及时消解矛盾,注重加强员工思想建设,使员工互相之间做到尊重理解,形成团结向上的良好馆风。
总之,图书馆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图书馆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在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的方式途径上,要坚持制度建设、以人为本与民主决策的三方统一,采用精细化管理,真正发挥出图书馆的职能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伟光.浅谈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8):294.
[2] 弭芃芃.党校图书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3,(9):229.
科学主义现代化 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统一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既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伟大梦想, 也是近代以来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奋斗目标。一代代先行者通过艰辛的探索、比较和尝试, 最终选择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从而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正是贯穿于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历史进程之中, 立足于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基点之上。
一、理论渊源的内在统一
人类文明的演进发展始终是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 这是历史前进的必然。毛泽东曾指出:“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正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才孕育出先进的思想理论, 并使之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的、理论化的科学思想体系。这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的思想理论又会在人类社会文明变革中起到先导性、全局性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实践之中所形成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先进理论, 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与发展的学说。
“从根本上说,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近代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同时, 马克思主义又是世界现代化理论的奠基者。”[2]马克思在对西方工业化模式和现代化发展道路进行系统考察后认为, 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发展, 但这是建立在压榨广大人民群众和殖民扩张基础上的剥削式发展。即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方式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 建立起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和发展模式, 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最终达到所有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即“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 因此, 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共产主义是最近将来的必然的形式和有效的原则。”[3]马克思所提出的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关于人类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当时像中国这样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人民解放、民族振兴指明了方向。
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中国, 深受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与压迫, 如何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解放的重要问题摆在全体中国人面前。在先后进行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继失败后, 历史实践再一次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 逐渐被先进中国人及其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成为推动社会革命与实践发展的重要理论。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历史进程。正是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先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确立了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 开创了崭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发展模式, 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既是当时社会的历史需要, 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起点。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导下,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并反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果本身的不断充实。两者有着共同的社会思想基础和思想理论渊源。
二、实践历程的内在统一
中国社会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被迫融入到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 开启了曲折的现代化历程, 属于典型的“后发外源型现代化”国家。从“天朝上国”到“东亚病夫”,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索新的振兴之路, 先后开始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力图建立“君主立宪”的戊戌变法和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的辛亥革命等社会现代化变革实践。然而, “中国最初的现代化探索虽然经历了从经济制度到政治制度再到文化制度的依次演进, 但在方向和目标上毫无疑问是师法西方的, 模仿的是一条西方资本主义式的现代化道路。”[4]这些探索并未真正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贫穷落后的发展现状, 更无法真正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历史实践又一次证明, “中国搞现代化, 只能靠社会主义, 不能靠资本主义。”[5]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促使先进的中国人“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 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6]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就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总体来看,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 都是紧紧围绕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变成独立自主、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 将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两大进程, 正是在这一历史实践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决不是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 也不纯粹是为自己的统治寻找合法性的依据。更主要的是,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的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 确切地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和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一系列过程的产物和结果。”[7]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 形成了指引中国各项事业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发展作了方向上的指引和理论上的指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 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毛泽东早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就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 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 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7]我国在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后,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探索时期,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先后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论“十大关系”、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等重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理论。虽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 仍有一些失误和不足, 但始终是围绕如何把我国这样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而进行的积极探索, 其形成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也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提供了借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发展形势下,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领导集体开展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这既是对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继承, 又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新的开创。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 就是搞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 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8]中国社会由此开始了从“阶级斗争为纲”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巨大转变, 通过逐步推进对外开放和体制机制改革,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五位一体”发展模式, 逐渐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程中, 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并先后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有了更深刻的思想理论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 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 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科学发展。提出要在完善基本制度和现代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城乡一体化建设、构建开放性经济新体制等方面持续深入。强调“到2020年, 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9], “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10]十八大以来的一系列探索, 进一步回答了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到新境界。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 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发展过程, 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过程, 这两大进程内在统一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
三、历史主题的内在统一
习近平曾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 我们称之为‘中国梦’, 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1]从近代中国历史变革的进程来说, 就是使中国社会如何由贫穷落后、封闭僵化的封建半封建社会走向现代民主、富强和谐的新社会;促使中华民族从生死存亡边缘转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探索中国向何处去、走什么样的道路、建立什么样的制度、实现什么样发展的历史过程。因而, 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就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历史主题的应有之义。正是基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与转型的历史背景, 先进的中国人在五四运动后逐渐开始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追求, 就是要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其内核就是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12]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 始终紧紧围绕如何实现中国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目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 就是实现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 两者内在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之中。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境界。近代以来, 中国人民先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奠定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础。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导下, 中国人民夺取了反帝反封建的伟大胜利, 建立了新中国, 实现了全国解放, 进入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建设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探索, 积极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开创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历史局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两大历史进程都始终是贯穿于实现人民解放、生活幸福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实践过程中, 也是从社会主义逐步到共产主义社会, 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过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发展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两者共同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活动, 为实现最广人民的根本利益、达到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奋斗, 并始终贯穿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历史实践进程中。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第2版) , 1991年:第1031页.
[2]俞思念.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实践[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1 (01) :第1页.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第3版) , 2000年:第93页.
[4]杨菲荣, 江传月等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年:第39页.
[5]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年:第229页.
[6]毛泽东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第1471页.
[7]周前程.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核心[J].理论研究, 2013 (01) :第28页.
[8]毛泽东选集 (第3卷) [M].第2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第1081页.
[9]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第2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年:第162, 163页.
[1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年:第7页.
[11]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 2013年3月24日.
科学主义现代化 篇8
有学者说,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上, 有永远的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 是毛泽东在一九三八年第一次提出的。近年, 关于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一直是热点和焦点。在这一方面, 专家学者出版的专门性著作和文章称得上汗牛充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及篇章包括《毛泽东的超越———毛泽东哲学与中西哲学融合》, 郑德荣的《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唐振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毛泽东思想萌芽论析》, 冯蕙《六届六中全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吴毅的《毛泽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者》等等。在这些丰硕的成果中, 理论焦点与热点主要集中在:
第一, 毛泽东思想的来源。
学术界分为四种看法, 即一源说, 二源说, 三源说和四源说。一源说主要论点是, 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唯一理论来源。二源说认为, 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传统文化批判和吸收, 二者相结合是毛泽东思想的源泉, 毛泽东思想具有双重文化性格, 二者相辅相成, 不可偏废。三源说的论点认为, 毛泽东思想具有三个方面来源:一是马克思主义, 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所形成的关于中国实际的经验和理论;三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优秀思想内容和民族思维特点的批判和继承。四源说的主要论点的在三源说的基础上, 明确了西方文化思潮对毛泽东思想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 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者和杰出代表是学者们的普遍观点。在新民主主义阶段形成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有一种观点认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提出来的概念 (在这以前有人提过, 但不是很完整) , 而毛泽东思想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典型, 例如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都是首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内容。 (1)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提出来的, 映射出中国共产党尤为毛泽东在认识、掌握、、和运用马列主义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 在实行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上的高度自觉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对的主要是教条主义。 (2)
第三, 毛泽东思想对中国哲学的批判、继承和贡献。
乌恩溥先生认为, 毛泽东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和批判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其一, 对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继承和提高。其二, 对古代辩证法的继承和提高。其三, 对古代认识论的继承和提高。毕剑橫先生认为毛泽东对古代哲学的批判继承表现在:第一, 继承中国古代实事求是的求是作风, 提炼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精华;第二, 总结中国古代关于知行学风的论论争, 改造为以实践观点为基础的认识论;第三, 改造中国古代“一分为二”的两点论, 为以矛盾规律为核心的辩证法。
徐素华先生认为, 历史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应用最早涉及的学术领域, 李大钊的三部著名史学讲义被史学界看做是应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历史学研究的起点。在三四十年代, 郭沫若, 吕振羽, 范文澜, 侯外庐, 翦伯赞等等一批史学新军创建了马克思主义新史学。三十年代章太炎的高徒, 在北方致力于国学研究的吴承仕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到国学研究的教学实践中去, 被后人称之为应用唯物史观, 辩证法研究中国经学、文字学的创始人。
总之, 学术界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大多缺乏系统性, 其学术成果多半集中在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关系研究。
摘要:学术界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研究大多缺乏系统性, 其学术成果多半集中在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关系研究, 成果重复多, 缺乏那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内在逻辑性辩证研究。其热点和焦点集中在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历程研究。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唐振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毛泽东思想萌芽论析》, 《学术界》1999年第2期
办公室现代化科学管理浅谈 篇9
办公室关系到管理系统的协调运转。任何管理系统都是一个复杂的联系网络。在这个网络中, 办公室处于中枢的地位, 它不仅是领导的综合办事机构、信息参谋部门, 而且是沟通、联系和协调领导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机关与基层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全局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各方面的沟通和联系是否顺畅, 取决于办公室这个“枢纽”作用的发挥程度。因此, 科学管理办公室, 将会更好地发挥办公室的枢纽作用, 理顺各方面的关系, 沟通领导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系, 促进整个管理系统的协调运转。
办公室影响着组织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办公室承担着公文处理、会议管理、信息处理、印章管理、信访工作、机要保密工作、公关接待工作以及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等大量的日常性工作。这些工作林林总总, 繁杂琐碎, 如管理不善, 极易造成混乱, 导致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而科学管理办公室, 能够分清轻重缓急, 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先后有序地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较好地消除马拉松会议、文牍主义等弊端;能够协助领导者迅速找出行政执行过程中的种种障碍, 避免部门与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从而大大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一、办公室现代化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随着现代公司经营管理模式的演变, 办公室的职责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目前来看, 可主要概括到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自动化三个方面。
(一) 制度化。办公室管理的制度化, 是指办公室的管理有一套健全而又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将办公室的办事规程、行为准则以条文的形式确定下来, 把办公室人员的行为纳入管理规范之中,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做到凡事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 确保公司决策与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为公司近期目标实现和长远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制度化工作应着重抓好如下几项制度:一是会议制度。会议是传达指示、研究问题、形成决策、部署工作、总结经验的一种重要形式和管理手段。研究会议管理规律、提高会议效率已成为当今一门新兴的专门学问, 是科学管理办公室的重要内容。搞好会议管理必须着重解决如下两个问题:1.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如果无论大小事情都要通过开会决定, 会议将会泛滥成灾, 领导者的许多精力和时间也将消磨在茫茫“会海”之中。因此, 建立严格的会议审批制度, 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一律不要开;能小会解决问题的就不要开大会;能短会解决问题的就不要开长会。2.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 充分做好会前准备, 并严控会议时间, 做到议而有决, 决而有行, 防止拖泥带水、会议结论模糊不清。二是公文处理制度。公文的处理是一项政策性强且细致复杂的工作, 如没有一定的章法很容易出差错或造成公文旅行、公文积压, 导致效率低下。为此, 必须建立健全公文制度, 通过现代化公文管理软件和工具, 提高办文质量, 加速公文运转。1.规范公文种类, 通过办公OA等现代化途径发布公文分类。2.统一公文格式和固定行文关系, 通过办公OA系统设置, 统一规范各类公文的行文要求和行文关系;3.准确、及时、安全、保密地完成各道公文处理程序, 保证和提高公文运转的效率。三是接待制度。迎来送往是办公室日常管理的基本内容。其工作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机关或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因此, 办公室必须重视接待工作, 建立健全各项接待制度, 对接待的礼仪、规格、费用标准等作出明确合理的规定, 形成相对固定的接待标准图, 并加以流程化管理, 以便按章接待。四是安全管理制度。印章管理和保密工作关系到机关和企业的安全和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 必须制定严格的印章管理制度、文件保密制度等有关的安全保密制度, 并指定专人负责和定期检查。
(二) 程序化。程序化的管理可使各项管理活动按照一定的秩序有准备、有步骤、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进行, 促进和实现办公室管理的正常化。它主要包括公文处理程序、会议安排程序、接待工作程序、印章使用程序等。
实现办公室管理程序化的关键在于程序的优化。为此, 制订程序时必须注意程序的可行性、有序性、系统性和简捷性。可行性即程序必须具体明确, 必须以实际上能做到为前提。系统性即程序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系统, 它必须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和主客观条件, 尽量预见到可能发生的情况, 力求全面周到, 统筹兼顾, 不能顾此失彼。有序性即程序的各环节、各步骤之间必须按一定的次序前后衔接, 不可颠倒、重复或错乱。简捷性即程序必须尽量简化, 确定关键路线, 去除可有可无的程序, 减少重复。
(三) 信息化。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 信息化办公应运而生。办公自动化为办公室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公文的处理以及其他管理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大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 促使办公室管理由传统的、经验的管理转向现代的、科学的管理。这是办公室管理的重大变革。因此, 办公室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办公自动化在实现办公室管理科学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努力创造条件, 积极地促进办公室自动化的进程。如可以在办公OA里综合建立系统, 覆盖公文、公告、制度、日程等模块, 大幅提高公文处理效能, 建成效率高、反应快的办公决策服务系统。
二、办公室现代化科学管理的基本要求
办公室管理的科学化有多方面的要求。就最基本的要求看, 主要是办公室自身的队伍建设和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一) 合理配置办公室内部机构。合理配置办公室内部机构是实现办公室管理科学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如前所述, 办公室处于行政管理的中枢地位, 它不仅是综合办事机构, 而且是领导的参谋部, 具有办事、咨询、信息、服务等基本职能, 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如果办公室内部机构不健全, 人员配备不齐全、不合理或者素质低下, 势必影响办公室管理功能的发挥。因此, 为了实现办公室管理的科学化, 首先必须合理地设置办公室的内部机构和配备工作人员, 使办公室有一支较高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较好的文字写作能力、公关协调能力的精干队伍, 以确保办公室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 增强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职业感。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养成良好的职业礼仪和行为规范, 克己奉公、不卑不亢。为人处事做到方圆相济, 时刻以大局为重。
(三) 要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 使办公室人员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办公室的工作头绪多、内容杂、联系广、综合性强, 这必然要求办公室人员具有较宽的知识面, 能够掌握办公室管理的专业知识和办公自动化技术, 努力做学识渊博、视野开阔的“通才”。同时, 办公室人员要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干练的办事能力等, 以适应办公室管理科学化的需要。因此, 对办公室人员而言, 业务素质的提升是持续性的, 需要不断地通过内部锻炼、外部培训等方式提升办公管理综合能力, 从而提升整个办公室系统的服务支持能力。
(四) 领导的支持和指导。因为办公室及其人员是在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开展工作的, 其管理的好坏对领导的工作和形象影响极大。因此, 领导必须首先在思想上对办公室管理的科学化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 对办公室的地位作用有充分的认识, 既发挥办公室处理事务、搞好服务的作用, 也重视其参与政务的参谋助手作用, 并为其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其次, 对于办公室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自动化建设及办公室队伍的建设给予具体的支持和领导, 切实加强对办公室人员的教育和培养。特别是对于秘书人员, 领导对他们既要严格要求, 又要大胆放手, 并给予具体的帮助、指导, 使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结语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现代办公的便利, 办公室管理应紧跟时代步伐, 秉承现代化科学管理理念, 在办公管理具体工作中充分使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工具, 从而将办公室传统意义上“重、苦、杂、难”的各类工作系统地规范化并“简化”, 更好地做好办公室各项基本工作的同时为现代组织提供更优的办公室服务。
摘要:办公室是一个单位、一个系统、一个机构的关键部门, 是沟通上下、协调左右、联络内外, 保证各项管理工作正常运转的枢纽。在全球全行业现代化管理的当下, 办公室管理是否科学以及科学化程度如何, 直接关系到所在企业的形象和管理效能的高低。
科学主义现代化 篇10
一、人文与科学的内涵
1.人文的内涵
在汉语中,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的贲卦, 即“刚柔交错, 天文也;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天文指的是自然天道, 即大自然的运行规律;人文与之相对, 指的是社会人伦, 即现实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社会秩序等, 有教化之意。近代用humanity来翻译“人文”一词, 是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 主张重视对人的关怀, 强调维护人的尊严, 主张以人为本, 反对以神为本。《辞海》中解释人文, 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是关于人的文化, 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人文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和核心部分, 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 集中体现的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强调给人性以满足和尊重, 是对善和美的追求。
人文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两个方面。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基本知识, 如文学、语言学、哲学、艺术、宗教、道德等, 反映的是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整个人类的关系的认识。人文精神是人们在认识上述各关系的过程中所把握的思想方法和思想倾向, 体现着人在精神层面上的操守和气质。人文精神主张以人为本, 重视人的价值, 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 关怀人的现实生活。它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自我肯定和自我追求, 表现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以及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和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提出“人本位”思想, 主张人是社会的中心, 是衡量社会的标准, 打破了长期笼罩在人们心头的“神本位”及其变种“君本位”, 这是人类社会精神思想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是人类价值观的一次伟大改变。人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淀, 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所在。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丰富, 人文主义思想必定会越来越深入人心。
2.科学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无近代意义上的科学一词, 科学即science最早传入中国时被翻译为“格致学”, 即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现代汉语词典》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现在我们所说的科学多指近代自然科学, 它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是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真理性知识体系。
科学活动是一个求真的过程, 目的是探寻事物的内在本质。近代意义上的科学虽然起步较晚, 但人类的科学活动却一直伴随着人类成长的脚步。从木器到石器再到铁器, 无不有着科学的印记。近代科学起源于16 世纪的哥白尼日心说, 以此为起点, 引发了一场科学革命, 人们对科学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是由科学性质所决定的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中的基本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 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从具体表现上来看, 科学精神是科学工作者在具体科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意志和品质, 具有实事求是、求真求实、理性、创新等特点。科学强调实证研究, 即科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结果都是可观察、可检验的客观事实, 科学的任务就是通过不断的研究, 使人们的认识无限地去接近这个客观的世界。
3.人文与科学的关系
人文是关于人类存在的知识体系, 它讲述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人文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一个具有完整人性的人。人文也是一个价值观体系, 它回答的是“应该怎样”“能怎样”的问题。人文教导人们要体察人间冷暖、关爱生灵。
科学要做的是对客观事物的持续深入的认识, 揭示客观存在的人类未知或知错的世界, 它是一个实证研究的过程, 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不带有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科学要得到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真实”。这种对“真实”的不懈追求, 对自然规律的理性认知是科学事业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
人文与科学并非完全孤立的两个知识体系, 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文与科学共同孕育于哲学的母体当中。古希腊哲学家对当时的世界进行了严肃的、批判性的探求, 这种探求即是现代科学精神的古老灵魂。科学是对客观事物的认知, 归根到底仍是人的一般认识过程。科学的主体是人, 任何科学都需要由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人来承载与传承。这种主体的一体性是人文与科学不可绝对孤立对立的基础。人文与科学都是对人类世界的认识、创造, 不同的是人文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感性认识、创造, 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创造, 但这种认识、创造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这是人文与科学的统一性之所在。
二、人文与科学的相互影响
基于人文与科学之间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 二者在独自的发展过程中都要受到来自对方的各种影响。这种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也是人文与科学健康发展所必不可少的。
1.人文研究促进科学进步
人文研究的进步、人文精神的活跃、思想观念的突破, 可极大地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文主义所提倡的“人本位”思想, 促进整个社会的思想解放, 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封建神学对人的精神束缚, 为科学的发展营造了活跃的社会学术气氛与精神氛围。这一点从中外人文与科学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得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欧洲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 “思想文化观念的解放引发了欧洲的科技繁荣, 科学精神代替了宗教的崇拜, 最终导致了近现代科学产生于欧洲”。唐宋时代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鼎盛时期, 艺术文化发展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了划时代的成就, 著名的“四大发明”即是证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 是思想解放的三十年, 同样也是文化复苏、科学进步, 社会迅速发展的三十年。
从宏观层面看, 整个社会的人文环境是科学精神产生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要条件;对于一个科技工作者来说, 良好的人文素养也是其取得重大学术成就不可或缺的因素。可以说, 但凡在科学领域取得伟大成就的科学家无不拥有深厚的人文情怀。两获诺贝尔奖的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不仅在学术上有极高的成就, 同时在生活中也是一个意志坚强、乐观开朗、淡泊名利、甘于为人类事业献身的人。
2. 科学进步是人文各学科发展的重要依托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文各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现实依据。科学的知识体系为人们提供了认识自然的图景, 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些根本性的观念一旦发生改变, 必然改变人的世界观, 从而改变整个人文知识体系。“人本位”甫经提出时也并非立即得到社会所有人的响应。普通大众仍不能突破“神本位”的观念束缚, 这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局限性是相应的, 但科学一旦被大众所掌握必将撼动传统文化的基础。随着哥白尼日心说、牛顿力学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一系列自然科学的发展, 人们对客观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能更清晰客观地看待人类生活的世界, 从而实现了世界观及价值观的转变。工业革命后, 人类社会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 解决了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使得人类有机会更多地思考人存在的价值。科学严谨、理性、勇于探索的研究过程以及批判、怀疑精神也在促进着人文学科自身的变革。总之, 科学以其特有的方式支持着人类文化的进步。
3.人文与科学相容互补
人文强调人的价值, 其精髓是求善求美, 科学的本质是求真求实, 二者从更本质上看“都是人的一种根本的价值观或生活态度。”人文与科学是感性与理性、情商与智商的统一, 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科学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 科学成果也终将为人类社会发展所用。人文为科学发展和应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科学为人文精神的弘扬提供了物质基础, 缺乏人文关怀的科学难以保证其自身发展方向的正确性, 缺乏科学的人文关怀也只能是禁锢人类思想的毒瘤。人文与科学的协调统一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 厚此薄彼只会使人类社会陷入无法解决的困境。工业社会带来的环境污染、自然破坏等已经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危险, 但人类生存又离不开科学, 不然就只能回到茹毛饮血、食不果腹的原始社会了。“科学是因人的存在才得以存在和发展的, 离开人的存在, 科学就变得毫无意义。”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造福还是造恶, 全凭掌握、使用科学的人的价值观念, 所谓成佛成魔只在一念之间。科学解决的是人的生存问题, 而人文解决的是人的存在问题, 只有人文与科学交融发展的社会才是完整的人类社会。人文与科学的统一融合在于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的社会实践观。主导这个社会的是活生生的人, 不是虚无缥缈的神, 也不是生冷僵硬的科学工具, 人是人文与科学统一融合的桥梁。
三、结论
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运动及近代科学的诞生开始, 人文与科学分道扬镳, 关于人文与科学的争论就不绝于人类的历史, 二者也一直有着难以化解的冲突, 厚此薄彼的现象屡见不鲜。但同时必须认识到, 正是由于这种分化, 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才能够以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发展起来, 人类社会是得益于这种分化的。而现代社会的问题是, 人文与科学的分化太过严重, 二者伴随着人类发展的脚步渐行渐远。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始终找不到有效的方法解决, 所谓物极必反正是此。人文与科学的有机融合是时代进步的趋势, 也是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分化了几个世纪之后, 人文与科学再度趋于融合, 彰显了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自然回归。研究人文与科学分化、融合的脉络对于认识、解决中国当代社会问题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文明史, 在封建时期所取得的文明成果是其他国家和民族都无法媲及的, 但近代科学却未能诞生于中国, 个中缘由是值得后人思考的。究其原因, 是科学未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分离出来所造成的。宋明之后, 中国社会奉行程朱理学, 讲究三纲五常, 重人伦轻天理。这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社会稳定, 但同时也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社会风气陈旧迂腐, 文人只识八股, 不晓科学之道, 致使中国社会没落于西方的现代科技文明之后。
近代中国引入科学思想后又犯了知其表不知其里, 流于表面, 不能深入到本质的毛病。也许是近代中华民族受到深重灾难、欺辱的缘故, 中国社会迫切希望通过引入现代科技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然而, 缺乏现代科学人文精神的封建传统文化又怎会有科学发展的沃土呢?洋务运动第一次尝试学习西方技术, 可惜“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 使当时的中国只引入科学的皮而没有科学的髓, 整个社会既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 又没有科学精神作依托, 失败是必然的。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 “德先生”和“赛先生”日渐深入人心, 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人文与科学的论战, 但论战仍只局限于判断孰轻孰重的层次上, 未能认识到人文与科学都是现代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
当下中国正在进行现代化, 迫切需要科学的工具理性。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还要像西方社会那样, 先要人文与科学分化, 在充分发展后再谈融合。既不能因为对现代科技的现实需要而只重科学的工具理性, 不要人文关怀, 也不能因工具理性太盛, 人文精神缺失就否定工具理性, 和谐发展道路是人文与科学双管齐下的交融发展。今日之中国不仅要坚持树立人文与科学的双重精神, 而且更要在科学中发展人文, 人文中激励科学, 使人文科学化、科学人文化, 唯有如此方能取得社会的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新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J].法治与社会, 2011 (2) :220-221.
[2]赵一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 2010 (9) :292-293.
[3]郭昊龙.科学、人文及其融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03) .
[4]刘泽雨.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动[J].社会科学, 2003 (2) :85-89.
[5]王彩云.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与科学的关系[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01 (3) :52-55.
[6]吕乃基.科学对文化的冲击与诱导效应[J].自然辩证研究, 1994 (5) :20-24.
[7]鲁锐.科学与人文的在思考——从科玄论战谈起[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1 (2) :126-128.
[8]冯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研究综述[J].学术月刊, 2001 (11) :107-109.
[9]吕乃基.文化对科学的制约与引导.[J]江苏社会科学, 1995 (3) :66-70.
科学主义现代化 篇1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现代化;启示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030—02
一、现代化的先决条件:民族独立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大民族,只要还没有民族独立,历史地看,就甚至不能比较严肃地讨论任何内政问题。”“排除民族压迫是一切健康和自由的发展的基本条件”。一个民族“只有当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重新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时候,它的内部发展过程才会重新开始。”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国家发展条件的这些论述揭示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前提,这就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首先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求得民族独立。
中国古代在与西方文明的对比中一直处于科技、人文的领先地位,没有关注西方的科技文明,直到宋明时期才开始落后于西方。经历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西方先是科技上超过中国,后来开始在人文理性方面又遥遥领先。西方主要国家在近代化浪潮推动下,相继走上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超过中国。落后就要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下割地赔款,备受屈辱。中国社会面临危机的猛烈冲击,激起国人自强自立的民族感情,先进的中国人把睁眼看世界和追赶西方列强的意识提到了历史使命中。现代化理想承载着中国的命运,寄托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在逐渐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面对着两大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另—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近代中国的历史证明,在旧制度下是无法完成中国人民期盼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大业,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推翻旧制度的人民革命,才扫清现代化的障碍,打开通往现代化大门的必由之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仅为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所必需,同时又是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第一步——不扫除中国社会前进的羁绊,就无法提出现代化切实可行的任务,更不可能到达现代化建设的前沿。
中国作为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内部没有民主制度的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其先决条件是必须实现民族独立、政治统一、国家解放和人民民主。以毛泽东为核心领袖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多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了腐朽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政治统一、国家解放和人民民主。
二、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工业化和城市化
在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始终注意到,经济因素在社会变迁中的基础作用。马克思主义注重发展生产力,在人民掌握着自己国家的命运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努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无疑是全社会的共同意志,特别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完成社会革命的决定性转变之后,尽快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推进新型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思想。实践证明,没有工业文明的物器技能层面的实践活动,企图预先在人们心目中树立工业文明的主导精神,对于勤劳务实的中国大众来说几乎是难以实现的空中楼阁。
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认为大工业是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工业化“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机器大工业不仅使封建主义社会土崩瓦解,而且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并使之成为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正是大工业生产促进人类社会实现一次巨大飞跃,“自从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旧的工场手工业变成大工业以后,在资产阶级领导下造成的生产力,就以前所未闻的速度和前所未闻的规模发展起来了。”凭借大工业生产,“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马克思早就预言到“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工业化的方向必然使人们远离农村走向城市,摆脱农村生活的狭隘愚昧,转向城市生活的现代性和异质性。众所周知,现代化进程不是单纯的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而是一个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国民素质的全面现代化,而这些变化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城市生活的实践。
三、现代化的发展动力: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创造出比以往几千年创造的生产力总和还要多的生产力,就在于它拥有了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不仅如此,他还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变革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而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只是在现在才开始被认识清楚。”
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原创理论既看重生产资料的历史地位,同样也是看重科学技术的作用,因为生产资料只不过是物化的知识形态。正如恩格斯所认为的,关于思维至上性的历史把握“最可贵的结果就是使得我们对我们现在的认识极不信任,因为很可能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四、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使世界变为整体、现代化要经历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想,对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中正确处理同其他国家的关系、把握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阶段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走向一个有机互动的整体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最终趋势。即“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
了。”
以此为指导,党的领导集体应对知识经济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挑战,坚持推进多层次、全方位、多领域的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主动参与国际竞争。江泽民指出,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为了更好的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党中央又决定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主动与世界接轨,积极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意味着我们要更加深入、更全面地参与国际竞争……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可以看出,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关于现代化发展趋势学说的具体运用。
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不能照搬马克思主义的书本和教条,而必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路。世界范围的现代化经历了第一次的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及其深刻变化。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经历的是第二次的转变,即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中国是一个国情复杂的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正经历着两次文明的转变同时进行的状态。所以,我国制定的现代化目标是既要全面完成以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建设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现代化,也要达到2050年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以知识化、信息化和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现代化水平。为此,党的十六大以来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发展建立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在社会建制上着重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使我国社会的发展在全面统筹中实现协调、公平,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更加注重公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着力于自主创新能力,制订出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规划,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立体主义绘画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 篇12
艺术与建筑之间向来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曾经有人这样来形容建筑与音乐的关系:“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1]。这样的评价充分说明了建筑与艺术有如双生子般的特质。在中世纪建筑与绘画有着紧密甚至互为载体的关系。作为中世纪绘画的代表,彩色的拜占庭镶嵌画一般来说都是以建筑物的特殊表皮而出现的。宏伟的教堂、透露天光的彩色玻璃镶嵌、生动而富有神秘感的人物造型与宁静的神态共同为建筑与绘画艺术生成了一个时代不可复制的艺术景观。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三杰”中的米开朗基罗与达·芬奇更是兼具画家与建筑师的双重身份。绘制于教堂与宫殿的天顶画、壁画和美感与动态十足的各种雕塑,赋予建筑更加完整的瑰丽与华美。如,米开朗基罗绘制于西斯庭教堂天顶的《创世纪》与建筑本身共同营造着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与建筑的神话与不朽。在此之后,壮观华丽的巴洛克与精致优雅的洛可可也在建筑与绘画两个领域中散发着相似的气质与风格。
在这里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我想着重谈谈现代主义绘画中的立体主义与现代主义建筑之间的某些共同的特征。现代主义绘画兴起于1 9世纪末法国工业革命的顶峰时期。快速的工业发展和城市的迅速膨胀给人们的生活、工作、意识形态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段时期对生活在当时的人们来说起着非常大的促动作用。艺术家们不惮于用最热情洋溢的画笔与语言来讴歌与赞赏这场史无前例的巨大变革,甚至有些流派达到了狂热的程度,诸如未来主义等。这是继文艺复兴后西方艺术史上的又一次高潮,流派纷呈、成就惊人。同时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人口的剧增,对居住数量的要求使得柯布西耶提出“居住机器”这样与时具进却惊人的话语,建筑与艺术革命摆在当时人们的面前。
作为对文艺复兴或者古典主义的一种反弹,尤其是照相机的出现,艺术家不再满足于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描绘,而是更加关注对内心世界真情实感的抽象体验。在继承并发展了塞尚的形式主义美学理念后,立体主义打破了西方传统的建立在文艺复兴时期所形成的有立体感的静态观察,焦点透视的绘画空间,而采用动态观察、散点透视的方法来达成视点自由的联系结构。形成了多透视点的全景同存突破,不通过对象的客观描绘而实现了对对象本质的揭示,从而实现了艺术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在此多说一句,关于现代主义艺术理念的核心内容,是追求作者主观体验的表达,不以形似而求意胜的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也是为什么毕加索和马蒂斯听说中国人想跟他们学画面感到万分惊讶的原因。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产生于1 9世纪后期,成熟于20世纪20年代,在50~60年代风行全世界。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担任包豪斯校长。在他的主持下,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欧洲最激进的艺术和建筑中心之一,推动了建筑革新运动。德国建筑师密斯·范德罗也在20年代初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阐述新观点,用示意图展示未来建筑的风貌。“少即是多”的建筑理念影响了几十年间的建筑界及艺术界。20年代中期,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罗等人设计和建造了一些具有新风格的建筑。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校舍、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密斯·范德罗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等。从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罗等人的言论和实际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提倡的“现代主义建筑”是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
建筑与艺术观念在这场划时代的变革中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毋庸置疑绘画中的明暗、形状、体积、空间、光线和质感等等对于建筑来说也是重要的基本要素。Hitchcock著于1948年的《从绘画到建筑》就现代绘画等造型艺术对建筑的发展起到的重大作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与论述。而与现代西方建筑具有最亲密血缘关系的艺术莫过于立体主义绘画了。立体主义绘画与现代建筑无论是在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上都有着较较类似的共同点。这在现代建筑大师柯布西耶身上有着完美的体现,作为立体主义画家和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很好地跨越了建筑与绘画的分界线。在萨沃伊别墅建成后毕加索曾经参观该建筑,这位立体主义的大师笑着对科布西耶说:“现在你就是建筑界里的毕加索了”。这种建筑师与艺术家的亲密交往使得他们在建筑与艺术理念上获得了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并且在他们的作品中得以实现。在近十几年建筑师与艺术家的合作频率大大加强,比如建筑界的结构主义大师盖里与雕塑家的关系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在形式感和内涵上立体主义与现代建筑都有着区别于以往的高度形式感,几何形体与简约的风格是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特征。在赛尚提出世间万物都可以用几何形体来概括后,这一思想影响了绘画艺术家的同时在建筑领域也大放异彩。当艺术家和建筑师摆脱了对于细枝末节的追求,对华丽、繁琐的描述性手段的厌弃,剩下的就成了他们最能表现其心灵实质的东西。简约,质朴、独特的流动视角成就着艺术家与建筑师对客观世界的最新体验。立体主义对绘画的最大贡献在于就是实现了二维艺术的空间革命,摆脱了焦点透视的束缚,对客观物象高度几何抽象,采取分割,拼贴、重组等多种手法形成鲜明的具有张力的画面,如毕加索的《静物》系列。立体主义所崇尚的艺术理念体现在现代主义建筑上则更具有理性精神和现实性。作为艺术家和建筑师的柯布西耶认为,“理性是人类永恒的天性,没有它就不成其为人类。对于一个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来说,它可以调整和修正变幻莫测的感觉步伐;正是在它的指导之下允许艺术家戴着脚镣跳舞。”[2]在此思想引领之下使得现代主义建筑洋溢着一种精致的浪漫情怀,而最终在外化形式中显露出建筑师的理性精神甚至有那么一点克制的冷漠,犹如密斯的范斯沃斯住宅。此建筑有着明确的几何形体外形,通体透明的玻璃幕墙和白色的钢框架共同营造了一座漂浮在树林深处的水晶宫:而建筑师种种看似冷酷的抉择倒也恰恰暴露了其内心感性的一面。立体主义与现代主义建筑理念的相同之处使得这两朵奇葩在20世纪的艺术花园中靠得异常接近。
综上所述,建筑与艺术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一名建筑师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及品位以提高其作品的艺术高度。今天,我国的建筑市场和艺术市场都有着难得一见的红火场景,但尴尬的是优秀的作品和杰出的人才却似乎与之不太协调。艺术与建筑其根本都是心灵的产物,正所谓万物唯心造。20世纪建筑与艺术的辉煌也正是艺术家不断追求纯净心灵的产物。可遗憾的是生活在物质丰富的21世纪的人类共同面对的是日益干涸的道德文化的心灵沙漠。试问缺乏真,善、美的心灵如何能创造出真正的优秀作品呢?没有文化内涵的作品必将是苍白无力的。为了创造真正有价值的作品,真正有意义的人生,我们更应该关注心灵的精神层面,关注作品中人文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长久之道,从而才不愧于如此宝贵的天赋人生。
参考文献
[1]王宏建.美术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16页
【科学主义现代化】推荐阅读:
后现代女性主义科学观07-12
备战2012高考历史高考预测 专题04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0-13
近代科学主义11-06
科学实证主义05-30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12-02
社会主义现代化05-31
科学哲学主义比较研究05-22
科学社会主义目录08-16
唯科学主义思潮研究10-0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