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科学主义思潮研究

2024-10-02

唯科学主义思潮研究(共8篇)

唯科学主义思潮研究 篇1

摘要: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对西方社会近现代哲学的继承和批判, 也是在反思西方社会的哲学和科技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在思想意识领域内, 它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并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当前, 积极研究后现代主义的精神实质, 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其双重效应, 有助于我们探寻思路,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精神结构模式。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基本特征,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它是一种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 涉及文学、艺术、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这一思潮至今仍处于一种纷繁复杂、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从总体上看, 其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 即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根基、传统等各个方面, 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

一、西方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 (post-modernism) 的研究

自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 国外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研究一直在进行。其中影响较大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 主要有法国的后结构主义学者佛朗索瓦·利奥塔、杰姆逊、哈桑、丹尼尔·贝尔、佛克马、福柯、德里达等诸位。

与中国传统哲学以天人合一为主导思想不同, 西方的传统哲学是以主客二分为主导的哲学。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首要特征是反对主客二分, 反对主体性。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就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基础上的。继黑格尔之后, 西方许多哲学家起而从根本上反对主客二分思想, 其中尼采断言主体不过是一种“虚幻”;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另一主要特征是反普遍性、反整体性。正如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利奥塔的呐喊:“让我们向同一整体开战;让我们成为那不可表现之物的证人;让我们持续开发各种差异并为维护差异性的声誉而努力。”表达了他反整体性、反普遍性的思想。此外, 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哲学还有很多重要特征, 诸如不确定性、内在性等等。

当代西方的心理学存在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取向的对立和冲突。其中后现代主义取向的核心是社会建构主义, 其主要特征为:以批判为先导, 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进行“解构”;把社会建构主义作为认识论基础, 以社会建构的观点解释知识、真理、意义和世界;以四个转变促进心理学实践的发展。

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迄今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众多流派也没有产生共同的理念。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众多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言说中看到他们都相约在“后现代主义”的旗帜下。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传统建筑的不足之处, 认为出色的建筑应该是矛盾的复杂的, 而不是纯净简单的, 丰盛胜于简洁, 杂乱而有活力胜于统一。王其钧在《后现代建筑语言》一书中从社会变迁、艺术运动、材料和技术的进步、古典建筑语言的引用及地区性差异等方面全方位剖析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萌芽、发展、消亡和转变的全过程。西方学者及建筑师这种否弃、超越、回归与重构的过程及特征, 勾勒出了当代西方建筑学的演变图景, 值得我们肯定和永远珍视。

值得一提的是, 俄罗斯的后现代文学正是在世界范围内后现代语境下发生的, 俄罗斯后现代作家借鉴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解构”[1]和“重构”[2]策略, 开始对俄国经典文学的创作模式和价值观进行解构, 并力求用新的话语系统去创造模拟现实的方法, 重构出一套独具俄罗斯特色的思维模式。可见, 在俄罗斯国土上发展起来的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 已不再是简单地借鉴和模仿西方后现代主义, 而是既借鉴又拒斥, 拒斥了俄罗斯民族和本土上水土不服的成分, 成为与西方后现代主义大为不同的变体, 显示出其带有俄罗斯民族特征的一种异样的后现代主文学。

可以看出, 西方后现代主义学者的创作特点纷繁多样, 各不相同, 其理论规范与法则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也没有一套系统连贯的观点, 只不过是众多观念的无序组合。然而, 从整体上看, 后现代主义仍具有一定的共性与总体特征:学者们有着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指导思想, 他们在创作实践中在思想内容上倾向于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 在表达形式上追求打破常规, 标新立异。

二、中国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研究

(一) 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研究

对后现代主义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 它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内涵体现。刘朝阳在《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中提到,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见解分歧或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和文化氛围, 它是对现代、现代性以及现代主义等与现代字眼相关的审视和反思, 它流行于西方社会并带有明显的反政府主义倾向。同时他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特征归纳为:一, 反基础主义;二, 反本质主义;三, 反表象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一书考证了后现代主义的前瞻后顾, 认为1934—1964年是后现代主义开始应用和歧义跌出的阶段;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 后现代主义有着一种反文化和反智性的气质, 表现出一种与现代主义作家的精英意识彻底决裂的精神;1972—1976年, 出现了存在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后现代主义概念日趋综合和更具有包容性。从以上发展轨迹可以看出, 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种特有的风格, 而是旨在超越现代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张国清在《现代性、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一文中根据后现代主义思潮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倾向和趋势并参考国外学者的态度, 指出后现代主义可以分为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和批判性的后现代主义、热情的后现代主义和“破坏性或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愤世嫉俗、悲观绝望”的后现代主义和“敢于幻想、放浪形骸”的后现代主义。他自身试图把后现代主义大致划分成温和的、积极的、肯定的后现代者和极端的、消极的、否定的后现代主义者。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 但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进行归纳的话, 有以下几点共同点:反对个人主义, 反对主体性, 强调内在关系;反对“同一性”、“整体性”, 主张多元论;批判理性主义, 崇尚非理性, 倡导创造性。

(二) 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影响研究

后现代主义思潮正在当代世界掀起新的影响, 对它的追问关系到其与现实社会的互动。学者蔡鹏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作用与影响》中谈到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的思想和文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其中有应吸取的积极意义。同时, 它的消极作用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他指出后现代主义更新了传统的思维方式, 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角度;它的批判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它提倡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相处;同时后现代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它主张怀疑主义和虚无化, 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悲观失望甚至盲目主张政治观上的多元论以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的“趋同论”;它还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黎琼锋在《后现代主义引发教育反思的思潮》一文中指出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教育产生的影响, 它使教育观念多样化, 进而催生了多元化的教育目的和多元性文化教育。在师生关系上, 它主张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的对话关系, 主张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演进及影响》从文化角度讨论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与挑战, 指出其对中国文化更广泛的影响不是在学术界, 更多的是在文学艺术界。当今很多人在自己的文学艺术作品中贯彻后现代主义的精神, 有些人甚至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体现后现代主义的实质都是这一提法的体现。

可以看出, 产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中国社会各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尤其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当前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研究后现代主义的实质, 寻找对策, 正确地引导广大青年。

三、后现代主义及其评价

(一) 后现代主义内涵的厘定

自后现代主义这一学术术语出现之后, 学者们便从未停止过对它的研究并对其内涵做出了多种多样的解说。法国哲学家利奥塔曾经第一个给出了后现代的定义, 他是这样说的:“用极简要的话说, 我将后现代定义为针对元叙事的怀疑态度。”至今为止, 多数学者经过全面、深入和科学的探究之后, 得出了关于后现代主义比较普遍和公认的解说, 但具体到详细的阐述和应用领域, 依然各不尽相同。“有人将其看做是另外一种‘现代主义’, 有人将其理解为‘一种风格’, 有人将其定义为一种‘革命的力量’, 还有人将其阐发为是一种‘折衷主义’, 一种‘中庸主义’, 还有人将其归因为晚期资本主义的一种‘文化逻辑’。”有人曾说后现代主义是对后现代时期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认识和分析, 也可以说是对后现代社会的各种哲学思潮、艺术观点、建筑风格、社会心态的汇集;美国作家菲得勒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否定、抛弃和超越, 是新的艺术范式对旧的艺术范式的一种取代;德国文学家曾这样描述后现代主义:“它摧毁了现代艺术的常规, 打破了其封闭的自满自足的美学形式, 主张思维方式、表现方法、艺术体裁和语言游戏的彻底多元化。”

尽管后现代主义在不同的语境中被赋予不同的解释, 但作为一种社会思潮, 我们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适度把握其内在特性。

(二)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我们倾向于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审视, 以还原后现代主义立场。

1.无政府主义

后现代主义思潮有着明显的无政府主义取向, 特别向往无政府的原始境况, 主张个体自由和人人平等, 推崇解除政治和经济上的独裁统治, 追求废除政府与所有相关的政府管理机构。无政府主义并非意味着伦理道德的沦丧、时局的混乱和虚无主义的泛滥, 它代表着另一种来自所有自由个体的自愿结合, 最终达到互帮互助、自治自理、无独裁的和谐社会。

其中, 巴枯宁是无政府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 他宣扬绝对的个人自由, 否认任何权威, 反对一切国家, 反对无产阶级专政;主张建立绝对自由的无政府状态的社会。他指出:“要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 建立一个全世界范围的自上而下的人类自由联盟。”

2.反理性主义

哈贝马斯曾经指出, 非理性主义的核心即为知识是社会建构的必然结果, 他认为以社会建构主义为核心的反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非理性主义则致力于批判和非难传统的理性观念, 致力于揭露理性背后的真相, 告诫人们要避免受到理性主义的束缚, 注重个体个性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从非理性主义的视角出发, 社会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灾难都是理性主义的泛滥导致的。

因此, 后现代主义注重提倡非理性主义, 强调个体的自我直觉和选择, 旨在构建一种充满非理性主义的社会主体。

3.反基础主义

美国学者理查德·罗蒂在提出“基础主义”[3]概念的同时又对传统哲学有着丰富的批判意识, 他在认识论领域则批判基础论, 主张通过教化的哲学对基础进行消解, 消解基础的客体则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真理、善和正义等。反基础主义者之所以主张这种消解, 是因为后工业社会带来了信息和知识的爆炸和膨胀, 面临如此大量的信息, 人们一时之间变得无所适从, 认为支撑人类社会的既有的一切绝对真理和终极本体等基础都已成为一种不确定。因此, 极力主张建立一种无基础主义的社会。

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也不失为一种反基础主义。他主张解构传统的哲学, 认为世界是不存在所谓的根源或源头的, 支持消解世界的本原和中心, 即基础。然而, 德里达的这种解构世界的本原和基础的行为走向了一种极端, 最终导致了虚无主义的产生。

4.反中心主义

传统哲学是一种主张主客二元论的文化体系, 高度弘扬人的主体性, 把人当做世界的主人, 万物的中心。而后现代主义者则恰恰反对传统哲学这种以人为宇宙万物的中心主宰的理论, 极力强调要消解这种人本中心主义, 主张消除主客体之分, 回复到自我与他人、人类与社会的雍容和谐的局面。

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提出了一种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后人学话语。他们着重批评了作为传统人本主义理论基石的启蒙精神:人本中心主义和理性支配理论。他们在推进物质生产力发展中的进程中首次开启了一种后现代和后马克思主义倾向。

5.反本质主义

西方哲学家认为本质高于现象, 认为认识的终极目的即揭示事物的本质,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这是荒谬的。在他们看来, 否定传统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他们否定本质、反对本质, 否认客观真理, 认为传统哲学关于揭示事物本质从而科学把握客观规律的理论是导致形而上学的根源, 正因如此, 才导致了哲学界的黑暗。正是后现代主义者试图否定事物本质、反对真理的动机, 导致人们追逐真理和客观规律的热情被消解的危机。

(三) 后现代主义思潮评介

在信息化时代的催生下,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生俱来与否定和消解挂钩, 它有着浓重的革命色彩, 同时标榜“摧毁”和“否定”, 实质上并未摆脱传统的束缚而开创出新的正确道路。后现代主义学者们反对现代化的认识论体系, 主张以随机性、差异性、非理性和多元性来建构新的认识体系。英国学者阿兰?罗德威曾经对其作出过这样的总结评说:“它是青春的, 同时又是颓废的;它才华横溢, 同时又是邪恶的;它专注于分析, 同时又具有浪漫色彩;它似曾相识, 又新颖入时。总之, 它是自相矛盾的。”

不可置否, 一方面, 后现代主义有其积极的功用, 它可以消解既有理论并摧毁现代文明套在人类身上的枷锁。“在生活中, 它反对男权主义, 反对种族歧视, 反对人类中心主义, 反对父权制度, 反对现代文明的负面毒瘤;在理论上, 它贬低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 企图消除人们对现代理论的依靠。”这无疑是积极的、进步的。

另一方面, 后现代主义思潮使中国传统失去了继承与发展的温床并首当其冲地威胁到中国的教育事业, 对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因此, 教育工作者不可等闲视之。广大青年是国之栋梁, 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中坚, 倘若任由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消极因子侵害其身而置若罔闻, 我们的民族品性和形象最终将被摧毁。因此, 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做到高度戒备, 因势利导, 科学利用并充分发扬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有利因素, 坚决遏制其消极影响, 使该社会思潮能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下, 沿着正确的轨道影响当代中国人。

总之, 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是现实且深远的, 是无法回避的, 必须正确地看待和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双重影响,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公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使主流文化价值观真正占领我国公民的思想阵地, 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张一兵.折断的理性翅膀[M].南京出版社, 1990.

[2]弗·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3]王治河.扑朔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

[4]迈克·费瑟斯通著, 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 2000.

[5]哈贝马斯著, 郭官义, 李黎译, .理论与实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6]石剑文, 周国文.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当代社会的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 2004 (11) :53-55.

[7]张世英.“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1:43-48.

[8]屈菲.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演进及影响[J].北方论丛, 2007, 03:127-130.

唯科学主义思潮研究 篇2

薛健飞1浦玉忠2

(1、2.常州大学 校长办公室,江苏 常州,213164)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社会思潮秉承以人为本、交往实践的理论原则,力图构建集内容、对象、阵地、方式、保障为一体的“跟进式”引领模式,即跟内容、进高势,作和而不同式引领;跟对象、进内心,作润物无声式引领;跟阵地、进高点,作分门别类式引领;跟方式、进耳目,作春风化雨式引领;跟保障、进制度,作有效有益式引领。其主要目的是确保“跟进式”引领的内容源于大众,对象围绕大众,阵地接近大众,方式亲近大众,本质服务大众,努力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开辟一条新路。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社会思潮

社会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某一阶段、阶层、社会群体或个人以某种思想理论为支撑,以人们的社会心理为基础,以达到其理想追求、政治愿望、利益要求、情绪兴趣为目的,经过广泛传播并具较大范围规模和重大影响的思想潮流。[1]社会思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和显示器,一经某一阶层社会心理的认同,就会产生强大的思想引领、心理调适、价值导向、共识凝聚等效应,对社会群体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最终对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形成强大的能动作用。我国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征程中,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开展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思想,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也产生了深刻的调整和变化,再加上国际环境的风云变幻,新自由主义、新儒学、实用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观等各种社会思想潮来潮往、居心叵测,1.薛健飞(1981—),男,江苏常州人,讲师,常州大学党委办公室秘书科副科长,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浦玉忠(1962—),男,江苏大丰人,教授,常州大学校长,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传统伦理文化与道德研究。

企图或消解、或曲解、或肢解马克思主义,他们凭借其群体性、阶级性、现实性等鲜明个性,干预改革开放、左右社会大众的思想走向,尤其对青少年的精神、思想、意识层面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切不可等闲视之。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以应对全球思想文化交融交锋的新态势和国内思想意识多元多变的新特点。因此,如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如何对各种社会思想通过多样化凝聚,达成普泛化共识,最终实现战略性引领。这些都已成为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面前无法回避的难题。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跟进式”引领理念,并力图构建集内容、对象、阵地、方式、保障为一体的“跟进式”引领模式,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开辟一条新路。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社会思潮的科学内涵

“跟进式”引领是一种参照经济领域商业活动理论和组织行为学“跟进”的方式和相关原理,为社会大众的科学获知、精神成长、信仰培育、三观养成提供人本服务的引领教育模式。所谓“跟进式”引领,就是紧紧围绕引领目标,以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引导社会公众“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为主线,遵循个人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规律,跟内容、进高势,作和而不同式引领;跟对象、进内心,作润物无声式引领;跟阵地、进高点,作分门别类式引领;跟方式、进耳目,作春风化雨式引领;跟保障、进制度,作有效有益式引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方法揭示各种社会思潮的来源与发展、特点与性质、观点与实质、危害与趋势,做到正本清源、批判整合、凝聚共识;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人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及价值准则,真正使社会公众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顺应社会新形势,不断引导和满足他们不断变化发展的思想、需要和兴趣,不断创新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各主体间互动共进,为个人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主体际平等交往和人文关怀教育,使社会公众成为自我渴望、家庭期望、社会需要和国家希望的“有用之才”,从而使引领过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社会思潮的特征表现为时效性、前瞻性、主动性、针对性、全面性、互动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其主要目的是确保“跟进式”引领的内容源于大众,对象围绕大众,阵地接近大众,方式亲近大众,本质服务大众。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社会思潮的指导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种社会思潮交往、交锋、交融过程中,首先必须要解决的是正确的对话策略问题。张岱年先生指出,“一个独立的民族文化,与另一个不同类型的文化相遇,其前途有三种可能:一是孤芳自赏,拒绝交流,其结果是自我封闭,必将陷入衰亡。二是接受同化,放弃自己原有的,专以模仿外邦文化为事,其结果是丧失民族的独立性,将沦为强国的附庸。三是主动吸取外来文化的成果,取精用宏,使民族文化更加壮大。中国文化与近代西方文化相遇,应取第三种态度。”[3]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社会思潮的指导原则具有极大地启示意义。

(一)以人为本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4]马克思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人的感性生存活动本身”确立为人之为人的存在论基础,推动了人本思想从空想走向了科学。以人为本是一个价值论命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社会思潮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普遍的方法论意义。第一,依靠人是“跟进式”引领的根本前提。要凸显社会公众的实践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跟进式”引领要打破传统的“灌输模式”,要突出社会公众在引领过程中的实践主体地位,要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的价值认同,不断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个阶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要凸显社会公众的价值主体地位。马克思认为,人的个性本质是人的需要。需要的不同,每个人的理想、目标和任务也会不同,从而导致人的个性本质的独特性和丰富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跟进式”引领就是针对新形势下社会公众思想、需求、个性发展等方面的不同,不断完善引领的方针政策,改进方式方法,不断满足社会公众的合理需要。第二,提高人是“跟进式”引领的根本途径。人是目的和工具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跟进式”引领离开人的工具性而片面强调其目的性,引领社会思潮就失去了实现的路径和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跟进式”引领离开人的目的性而片面强调其工具性,引领社会

思潮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跟进式”引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社会公众的独立人格、需求、能力和创造性,不断促进社会公众和谐、自由与全面发展。不断优化“跟进式”引领的内容、对象、阵地、方式及保障,帮助社会公众认清社会思潮的实质及危害性,不断推进社会公众的思想、心理、道德、信仰、法纪等各方面素质的和谐有序发展。第三,尊重人是“跟进式”引领的根本要求。马克思认为,“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于众人之上的东西。”[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跟进式”引领要尊重社会公众的主体性,要将他们置于“跟进式”引领全程的主体地位,构建交互式、对话式模式。同时,尊重社会公众的权益主体地位,树立“服务人”的管理理念,形成“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育人体制,全面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困难。第四,为了人是“跟进式”引领的根本目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原则,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跟进式”引领以人的合理需求的满足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促进社会公众个性的充分发展。但这种发展不是随心所欲、恣意妄为的发展,不是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发展,也不是脱离集体、背离社会的抽象发展,在“跟进式”引领过程中要引导社会公众将个性发展与国家、社会、集体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投身国家和集体事业的过程中,实现个性本质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交往实践

何为交往实践,马克思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相互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6]马克思认为,交往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它包括物质交往、精神交往和语言交往三个层面,物质交往是后两种交往的基础。交往实践使国家之间的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频繁,从而使得科学技术和文化传统得以一代一代的保存和发展,人类历史步入了世界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社会思潮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在多元化、复杂化的国际国内形式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种社会思潮的交融交锋必将呈现出长期性、艰巨性的发展态势。在此过程中,我们对各种思潮不能“仰视”、不能“忽视”,而应采取“平视”的态度,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角度来看,善于包容、兼容并蓄,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生成、发展和壮大的必然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直接体现。”[7]第一,注重交往实践的 4

主体多极性。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中的主体包括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民族与国家等方面内容。主体通过中介对另一主体发生作用,同时又通过中介接受另一主体的反作用,从而造成多元化和差异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跟进式”引领始终坚守“符合交往理性的话语平等和民主”,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各种社会思潮在文化交流中的主体地位,不打压、不歧视,善于批判、借鉴和整合各种有益的内核,既秉承交往实践过程中的唯物特性,又契合了后现代主义交往实践观中主张的多元主体际交往实践的特征。第二,注重交往实践的主导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社会思潮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一元主导、多元并存,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包容性、辐射性,充分发挥其“高势位”的主导优势,任继愈先生指出,“不同的文化相接触以后,先进的一方必然影响落后的一方,落后的一方必然受先进的一方的影响。先进的一方是施者,落后的一方是受者,这种现象好像水之趋下,不可逆转,故称之为‘文化势差’。”[8]这是引领社会思潮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永恒不变的生命线。同时,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世界、引领思潮、改造世界的科学性。“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重新加以探讨,加以批判,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9]正是这种敢于实践、勇于实践及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性使得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在历经革命战争、文革**、改革开放等重大事件的洗礼、锤炼、检验后,仍能迸发出时代性、进步性和指导性意义。第三,注重交往实践的生成性。马克思认为,“同类而不同品种的动物的特性的天生差别比人的秉赋和活动的差别显著得多。但是因为动物不能从事交换,所以同类而不同品种的动物所具有的不同特性,不能给任何动物个体带来任何好处。动物不能把同类的不同特性汇集起来;它们不能为同类利益和活动方式作出任何贡献。人则不同,各种各样的才能和活动方式可以互相利用。”[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种社会思潮通过交流、交融,双向建构了具有独特个性的多极主体形态。同时又通过批判、吸收,双重整合了各种有益的思想,推动了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社会思潮的实践体系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进行“跟进式”引领。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指导原则,即“要正确处理思想理论领域的问题。注意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不要把学术探讨中出现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也不要把政治倾向性问题当作一般学术问题。学术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没有禁区,理论宣传和教学要有纪律。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问题上,要旗帜鲜明。”[11]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必须分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区别,而关键就是看

是否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否站在工人阶级、社会公众和党性的立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想问题、办事情。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社会思潮只有在明确上述理论基础上,才能全面开展平等对话、吸收借鉴,最终实现“在多样化思潮中确立主导地位,在多样化观念中寻求最大共识;以主导扩大共识,以共识巩固主导。”[12]

(一)跟内容、进高势,作和而不同式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社会思潮必须与时俱进地丰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及社会制度的内涵,不断增强其理论吸引力及向心力,形成牢固的“文化高势位”,并针对不同特质的社会思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孕育出和而不同的文化态势。第一,增强包容性,整合有益性。恩格斯认为现代社会“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不断增强其理论的包容性,批判性地吸收各种社会思潮的合理因子。实用主义思潮蕴含有反对形式主义、讲求务实进取的实干精神;新儒学思潮包含有传承经典、发扬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新自由主义思潮反映了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新保守主义思潮主张精简机构、提高效率;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对话、合作的态度,注重生态、追求和平;后现代主义思潮注重自我反省、尊重文化差异、关注自我意识及自身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主动吸收借鉴这些有益的因素,充实自身的理论内涵。第二,增强批判性,认清腐蚀性。批判借鉴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内在秉性。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断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14]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发展历史就是不断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批判、斗争、吸收、整合、引领的过程。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帮助社会公众厘清各种思潮的本质及危害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不断迸发出蓬勃的凝聚力及聚合力。实用主义思潮具有滋长功利主义、动摇信仰追求等危害;新儒学思潮包含过度追求宋明心性之学的唯心主义及历史倒退主义思想;新自由主义思潮强调经济的非调控化,主张市场万能;主张私有化,反对公有制;主张经济完全自由化,反对发展中国家改变现有的不合理国际经济规则和秩序的要求;主张福利个人化,反对福利国家、福利政策等。[15]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歪曲历史、消解主流意识形态。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给予坚决抵制与批判的。第三,增强实践性,摒弃虚假性。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时刻注重实践性,要关注社会公众的民生需求,解答他们思想中存在的各种疑惑,化解社会矛盾。因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的实践过程中要全面揭示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的虚假性、欺骗性,注重对他们的分析预测、疏通引导、回应反馈及化解整合,(二)跟对象、进内心,作润物无声式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人群要创新引领的理念及方式,使他们能自觉辨别、自愿认同、自发接受。第一,针对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他们的党性修养及政治辨别力,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及奢靡之风,不断提高其抵御诱惑、抗击压力的能力。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能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看待、处理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的学习实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城镇化建设与民生保障、内涵发展与特色发展等一系列重大事项,努力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能坚定立场,永葆党性。第二,针对青年。如今,少数西方国家依然掌握着互联网的核心技术,英文信息占据着主要地位。境外敌对势力将互联网当作向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工具。互联网正成为各种政治主张的“策源地”、参政议政的“新场所”、组织活动的“大本营”、推动“颜色革命”的“训练营”。[17]大量的封建迷信、赌博游戏、凶杀暴力等腐朽思想通过网络乘机涌入,而青少年尚处于成长发育期,思想单纯、情绪不稳、缺乏阅历,只能凭借各种传媒、舆论及身边现象作出简单的判断,容易为表面现象迷惑。因此针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创新方式方法,通过网络、视频、微博等新媒体,帮助广大青年树立牢固的信仰追求,坚守道德标准。同时要加大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民基本道德纲要的宣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合法的网络观念和道德,文明使用网络语言,理性看待问题,不盲从,不媚俗。第三,针对民众。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过程中始终要将民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急事、大事放在首位,不回避、不遮掩,主动帮助解决。始终将民众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的最终目标。“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来说首先反映的是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政治主张,是反映劳动人民和全国各族人的根本利益和政治主张,是反映社会进步的政治主张。”[19]

(三)跟阵地、进高点,作分门别类式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要注重在各种宣传教育阵地上占据主动、发出心声,使得“跟进式”引领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立体式格局。第一,家庭教育阵地。要加大传统美德的教育力度,努力营造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家庭氛围。此外,家长要主动学习绿色网络知识,积极引导孩子上网,帮助他们树立科学、文明的网络素养,培养孩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重视孩子道德价值观的形成、鉴别能力的提高以及道德判断力与自制力的培养,以增强他们的网络道德的选择力和免疫力。[20]加强子女的网络诚信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诚实、守信的品格。第二,学校教育阵地。要积极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作用,科学利用网络资源,在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上下工夫。学校要加大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定期开展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其中,以期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引领网络文化。同时,可以深挖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开辟红色导学的校本路径,不断丰富学校主流网络版块的内容。第三,舆论教育阵地。要注重在网络等新媒体中占据主动,政府必须正视网络出现的各类事件,不隐瞒、不回避,“速报事实,慎报原因”,合理利用“黄金四小时”和“首应效应”,提升政府的权威性,挤压非理性情感的传播空间。同时,政府要组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熟练、网络技术娴熟的网络安全队伍。定期对网络出现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行跟踪、分析,发掘其共性、摸清其规律,并及时会同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有力打击,全面保障网络虚拟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四)跟方式、进耳目,作春风化雨式引领

人际传播是社会思潮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要创新传播方式,真正做到喜闻乐见、鲜活生动。第一,意见领袖讲真事。要充分发挥网络、民间及权威部门中“意见领袖”在分析引领社会思潮过程中的作用,科学辨别本质内涵,正确疏导负面影响。“意见领袖”尤其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能够呼风唤雨,很容易产生群体效应。[21]通过他们深入挖掘网络事件,可以帮助网民理性思考,使事态朝向可控的方向发展。第二,通俗易懂讲乐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过程中要语言通俗、紧接地气,用百姓话讲百姓事,用百姓语谈百姓情,避免用传统的“高、大、全” 宣传方式,“过高的道德标准,使绝大多数人都沦为他的‘不道德’,所有追求道德的人,得到的只是耻笑;他们的真正符合道德的高尚努力,只被用来证明他的‘不道德’。在这种‘道德高压’下,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永远只说道德的话,但永远不做道德的事情。好话说尽,坏事做绝,并且心安理得。过高的‘道德’不仅没有推广道德,反而推广了不道德。”[22]第三,紧贴热点讲实事。要针对热点事件,开展全员大讨论,可以通过学术讲座、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对各种热点思潮、事件进行理论剖析,最终形成全方位的宣传引领模式。针对当 8

前的网络孤独症、上网综合症等时代病症,可以邀请心理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及建立心理健康网站,及时解决公众在网络中产生的迷茫与困惑。

(五)跟保障、进制度,作有效有益式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社会思潮过程中要注重将理性权威与政治权威紧密结合,真正使“跟进式”引领的理论、原则、方式及实践路径上升为具有可操作性及推广价值的具体方案,全力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及引领实效。政策、社会舆论及思想教育对社会思潮的约束是“软性”的,它很难保障社会公众协调一致地摒弃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法律约束则是“硬性”的,法律可以使一些最基本的社会价值取向明晰化、规范化、权威化,为人们提供具体的行为模式,而且着眼于对每个人的行为及后果的约束。目前,社会思潮中的不良影响未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公平正义的主流价值观未能完全实现,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转型时期法规不全,执法不力。为了充分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的顺利实现,我们首先应当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加强立法工作,保证有法可依。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注重自主、竞争、平等、公正、诚信等观念,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这些要求应在法律中得到体现,从而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的主导权。譬如,为了弘扬正气,鼓励和保护见义勇为的行为,可考虑从法律上明确对这种行为的认定和奖励;为了防止国家公职人员侵吞国家财产,应制定相应的财产申报制度;对各种违法的行为要坚决依法惩处等等。总之,我们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社会思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定和颁布一些新的法律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从而全面增强“跟进式”引领机制的有效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四、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社会思潮秉承以人为本、交往实践的理论原则,讲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内涵;讲求因材施教,不断贴近引领对象;讲求全面渗透,不断占据舆论主动;讲求方式多样,不断做到耳目一新;讲求有法可依,不断保障引领实效。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模式必将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产生积极有效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建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总体性研究 [J].河南社会科学,2010(3).[2] 薛健飞、浦玉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跟进式”培育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4(1).[3] 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7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3页.[4] [德]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4页.[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6一105.[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7页. [7]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N].光明日报.2008-03-04.[8] 任继愈.任继愈谈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82页.[9]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至285页.[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7页.

唯科学主义思潮研究 篇3

整个20世纪,伴随着一系列科学上的革命性进展,因其而产生的科学哲学也经历着从初期到兴盛再到转型的过程。在刚刚步入21世纪之初,面对科学哲学未来走向的发问,一批科学哲学家以及科学家被召集起来共同完成了这部迄今门类规划最为全面的科学哲学丛书———《爱思唯尔科学哲学手册》。它以宏大的视角来展现步入新世纪的科学哲学研究面貌,通过对一般科学哲学以及各具体科学哲学研究的梳理与阐释,试图为未来科学哲学开启一幅远景。正如这套科学哲学手册的三位英文版主编道·加比(Dov Gabbay)、保罗·撒加德(Paul Thagard)、约翰·伍兹(John Woods)所共同认为的,在已知的任何时期,科学在其前沿的运行总是遭遇到有关知识与实在的本质的哲学议题。科学论战会引发诸如理论与实验的关系,解释的本质以及科学接近于真实的程度的问题。在具体科学中,关于存在是什么以及如何知晓它的问题会引发特殊的关注,例如,物理学中的时空本质问题、心理学中的意识本质问题。因此,科学哲学是对世界进行科学调查的必要部分,并且总的来说,科学哲学正日益成为哲学的核心。尽管仍有哲学家认为关于知识与实在的理论可以通过纯粹的沉思而发展出来,但大多数的哲学研究表明,重视相关科学发现才是必要和有价值的。例如,心灵哲学已经很明显与经验心理学绑定在一起,而政治理论经常与经济学产生交叉。这些科学哲学研究为哲学反思与科学探索架起了一座宝贵的桥梁。科学哲学本身也越来越不再局限于关注一般的科学本质与科学合法性议题,而是格外关注在具体科学哲学内部所引发的特有议题。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该丛书的英文版主编们规划了目前最为齐全的科学哲学子学科群,并且力图确立一种偏向于具体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模式。这一举动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具体科学哲学已经成为未来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方面,而造成这种趋向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当代科学自身的发展以及研究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哲学研究也有必要顺应这种变化来对自身的研究目标和方式进行重新定位和调整,以便保持连接哲学与科学之间这座桥梁的通畅;另一方面,科学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关系已经愈发紧密,存在着普遍的交叉,而产生的影响又多体现在科学中的子学科甚至一些研究前沿与人文、社会领域的交互上,这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将科学作为一个简单的整体,而是应该在各个具体科学领域中来探讨科学之于人文、社会领域的交叉与影响。基于这些判断,可以认为,未来科学哲学研究必将伴随着各个领域上的科学发现而不断走向前沿和深化,并在一些传统议题上走向新的理解与探讨,将科学哲学引向新的发展阶段。

为了实现最初的意图,丛书邀请了众多熟谙各门具体科学的分卷编者,他们从通晓科学的哲学家们以及(少部分)通晓哲学的科学家们那里征求来的宝贵稿件令人欣喜。这16卷系列丛书为当代科学哲学研究门类提供了一种目前最为完善和齐全的纵览。这套丛书由世界上最大的医学与其他科学文献出版机构之一的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集团推出,具体目录如下:

《一般科学哲学:焦点主题》(2007年7月出版)

《物理学哲学》(2006年10月出版)

《生物学哲学》(2007年2月出版)

《数学哲学》(2009年6月出版)

《逻辑哲学》(2006年10月出版)

《信息哲学》(2008年12月出版)

《技术与工程科学哲学》(2009年8月出版)

《心理学与认知科学哲学》(2006年10月出版)

《人类学与社会科学哲学》(2006年10月出版)

《复杂系统哲学》(2011年5月出版)

《统计学哲学》(2011年5月出版)

《经济学哲学》(2012年4月出版)

《医学哲学》(2011年7月出版)

《化学哲学》(2011年11月出版)

《语言学哲学》(2012年1月出版

《生态学哲学》(2011年4月出版)

这些分卷广泛考察了基础以及应用科学中业已提出的哲学议题。目前,与这套丛书类似的其他著名丛书有:

———《剑桥指南系列丛书》(The Series of Cambridge Companion),这套丛书十分宏大,不过主要是从整个哲学体系的角度来分卷探讨不同的人物哲学思想、哲学领域或命题,其中自然包含了科学哲学,但依然主要是以某种思想或领域的形式来进行撰写(比如,《逻辑经验主义》《生物学哲学》)。整体提纲偏重于哲学的历史性脉络,而内容同样是采取收录相关专家供稿的方式。

———《牛津哲学手册》(The Oxford Handbooks in philosophy)与上一部相似,在这套丛书中,科学哲学同样是作为整个哲学体系下的一个分支或衍生命题,甚至其学科定位在丛书规划中没有专门的体现。

———《劳特利奇指南系列丛书》(The Series of Routledge companion)也是同样的风格,与前面介绍的丛书的最大共同点在于,直接将科学哲学纳入到哲学框架之下,注重科学哲学研究中的主要议题,而没有专门突出其学科性质。

———《哲学与科学》(Philosophy and Science)系列丛书由欧酷曼(Acumen)出版社出版,亚历山大·伯德(Alexander Bird)作为总主编,丛书主要偏向于有关科学知识的理论与方法论中的核心论题(比如,《科学方法的理论》《经验主义》《模型与理论》),重在梳理有关这些论题的最新探讨,介绍一些新出现的子学科领域。该丛书同时也期望尽力覆盖到近年来从科学理论以及一般哲学层面涌现出的重大基础性议题(比如,《生物学哲学》《精神病学与科学哲学》)。总之,虽然专门针对科学哲学,但该套丛书的内容规划范围有限,依然偏重于一些传统领域和问题。

———《波士顿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研究》(Boston Studies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这部由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的丛书则属于十分浩大与深入的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研究系列。这套丛书当属目前科学哲学界最为浩瀚夺目的系列成果,面向各个领域的具体论题,而不是偏重于学科领域来划分,这也成就了该书的专业性质以及宏大论题规划,目前已滚动出版数十年,出版300余册,依照分属不同学科、层面以及角度的论题来进行收录,几乎涵盖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各个时期的科学哲学研究内容。

———《西安大略科学哲学丛书》(The Western Ontario Series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则表现为类似杂志的期卷形式,每一卷都会设定一个具体的主题,而其中收录的文章都是围绕这一主题的研究,因而某种程度上每一卷更像是一部专题文集,它们共同表现出科学哲学丛书的特点。目前该丛书已经更新至78卷。

———《匹兹堡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系列丛书》(Pittsburgh Series in Philosophy and History of Science)由科学哲学研究重镇———匹兹堡科学哲学中心完成。该丛书目前只出版了五部,虽然内容规划性并不强,主题也较为松散(包括《精神分析基础》《演绎主义的局限》《科学的界限》《科学与价值》《推理、解释以及其他的挫折》),彼此之间不存在内容上的联系,但学术水平以及思想深度毋庸置疑。

目前国内已出版的较为知名的类似丛书有: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哲学文库》系列,该文库目前已经收录了50余部著作,其中主要是中心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体现了该中心在科学技术哲学研究领域的研究实力。丛书内容规划全面,采取滚动收录的方式,突出前沿性,通过持续出版,保持着与国际该领域研究的同步,很受国内相关研究领域人士的重视。另一部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哲学基本著作》丛书,这套丛书偏向于经典导读以及基础性介绍,主要收录了一些科学哲学领域代表性人物的经典译著(例如,卡尔纳普的《科学哲学导论》、亨普尔的《自然科学的哲学》,等等),以及一些国内科学哲学领域的学者所著的科学哲学基础性读物。

通过以上同类丛书的比较,可以发现爱思唯尔出版的这部《科学哲学手册》最大特点在于其所规划的严密学科体系,并且面向基础性的学科导论,与具体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紧密(甚至邀请许多具体科学领域的学者撰写一些重要科学人物的传记以及某些学科或命题的发展简史),科学色彩浓厚,所涉及的哲学论题十分前沿,不仅受到许多哲学学者的关注,也受到了来自于各相关领域科学家们的好评。在内容上兼顾了基础性及前沿性,是一部特点鲜明、不可多得的科学哲学丛书。下面我们对首批出版的9部译著做一简要的概览:

———《一般科学哲学:焦点主题》由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理论哲学系教授西奥·A.F.库珀斯主编,是爱思唯尔科学哲学手册中具有纲领性意义的一卷。本书精心挑选了一般科学哲学研究领域中若干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度阐释,提纲挈领地勾勒出一幅当代科学哲学研究的全景画卷。本分册包含十个系统论述:第一章“定律、理论和研究纲领”,对经验科学的这三大主要单元进行了综合研究;第二章“对解释的以往和当代观点”,全面描述了历史上若干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包括亚里士多德、笛卡尔、莱布尼茨、牛顿、休谟、康德到穆勒对“解释”的理解,以此为基础对最重要和有争议的当代解释模型提供了一种系统性考察;第三章“理论评价”考察了一致性、真、先天和后天的可能性、信息内容、经验内容、解释力和预言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简单性、精确性、近似为真和似真性等理论评价的核心标准,并进一步讨论了如何从比较的以及量的方面来阐释理论确证;第四章“自然科学中实验的功能”,以物理学与生物学为例,提出了一种实验的认识论,即在实验结果中提供合理信念的一套战略;第五章“社会科学中实验的功能”,以经济学为案例,集中在社会科学中实验的发展上,尤其考虑了莱因哈德·泽尔腾的贡献;第六章“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立场”,指出在科学史中本体论课题具有最高的重要性,认识论难题主要涉及归纳推理,最具基础性的是阐释理论与证据之间的关系,方法论问题中最关键的是科学方法的单一性或确定性问题;第七章“还原、整合与科学的统一”,考察了替代统一的支持整合的论证以及基于机械论的支持还原的论证,提供了热物理学、分子与发育生物学、考古学以及语言学中关于推定的还原与整合的案例研究;第八章“逻辑的、历史的与计算的方法”,指出对机器学习的研究为诸如归纳和溯因提供了新的洞见,推进了新的阐释,同时也使得科学发现的问题被提到了一个更加形式化的层面;第九章“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探讨了划界问题的标准,提出了描述性与规范性科学指标的综合名单;第十章“科学哲学的历史”,创造性地重建了一种自20世纪初以来科学哲学从中欧到盎格鲁-撒克逊世界的长期转换、变形和互动发展。全书各章节主题各异,但都从不同方面揭示和印证了“阐释”这一在科学哲学中极为重要,却由于其隐含性而长期被忽视的科学哲学方法。在这一意义上,“阐释”也是贯穿整套科学哲学手册的一条重要逻辑线索。

———《物理学哲学》在整套丛书中拥有最长的篇幅。物理学哲学是科学哲学研究中的一个传统领域,同时,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又是所有哲学中最古老的分支。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与物理学相关的哲学探讨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相对来说,物理学哲学依然是一个新兴学科,正如其编者巴特菲尔德所说,物理学哲学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并成为一个强大而且充满生机的哲学分支,还只是过去近半个世纪的事。

现代物理学的三大支柱———统计物理、量子理论与相对论,对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影响甚大,它们不只为哲学理论提供了具体的研究案例,更促使科学哲学家们转向了对实在论与工具主义、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等问题的争论。自20世纪60年以来,物理学自身内部的一些基本问题,也引起了科学家和哲学家们的关注,并且越来越成为物理学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物理学哲学》的两位编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取了14篇论题相对集中的代表性文章结集成册,来为我们展现近代物理学的这些基本问题。

《物理学哲学》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对当代物理学五个主题中基本问题的探讨,即热物理学、量子理论、相对论、量子场论和量子引力,它们一共占据了前十二章内容。对热物理学基本内容的介绍主要由尤菲克和埃姆什给出,他们分别从经典与量子两方面阐述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中基本概念的演变。关于量子理论的内容主要有三章,分别是:迪克森对非相对论量子力学形式体系及其中涉及的基本问题的回顾,兰兹曼从数学物理学的视角对量子与经典理论间关系的探讨,以及巴布对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中一些核心思想和结果的阐释。与相对论有关的论题由马拉蒙特、贝罗特和埃利斯完成,其中马拉蒙特讨论了三个特定论题:狭义相对论中同时性的定义、牛顿引力的几何化以及因果结构如何决定时空几何的问题;贝洛特主要对发生在经典广义相对论中的“时间难题”做了一个详细的陈述;埃利斯通过回顾相对论宇宙学理论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包括人择原理和多宇宙的存在可能性等九个哲学主题。在量子场论方面,特霍夫特从粒子物理学的视角对量子场论进行了权威的纵览,霍尔沃森和缪格则借助代数量子场论工具,讨论了粒子和定域化的本质、非定域性、量的赋值和单个时空点上量子场的可定义性问题。在量子引力方面,主要有两篇文章,其中罗韦利的论文介绍了该学科的历史,当下两种主要理论(弦理论和圈量子引力)以及量子宇宙学的现状;埃利斯在其撰写的章节提出关于“终极”物理理论观念等基本问题,可以看作是对罗韦利一文的自然补充。最后的两章则分别讨论了经典物理学和当代物理学中普遍存在的两个基本问题,即决定论与对称性。对这两个问题的探讨也为彼此相互分割的各物理学分支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密切的联系。各章与各类物理学哲学期刊中的论文相比,在研究方法上,更偏重于对问题的历史性回顾,而非逻辑性论证;在探讨的问题方面,则尽量回避了偏向形而上学的问题,而集中对物理学哲学中的具体问题进行阐释。

现代物理学哲学与物理学自身之间并没有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而且,物理学哲学领域的一些非常突出的成果甚至都是物理学家做出的。这一点从各章作者的身份就可以看出,因为在他们之中除了专门从事物理学哲学研究的学者之外,还有几位是理论物理学家,即埃利斯、埃姆什、哈维、兰兹曼、罗韦利、缪格和特霍夫特,其中特霍夫特还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从另一方面看,完成其他各章的科学哲学家们,包括贝洛特、布拉丁、巴伯、巴特菲尔德、卡斯特拉尼、迪克森、厄尔曼、霍尔沃森、马拉蒙特和尤菲克,都接受过完整的哲学训练,也掌握了充足的物理学知识。因此每一章都非常专业且完整地介绍了它们所涉及的论题,明确展示了现代物理学哲学研究偏重物理学前沿问题的特点。

———《生物学哲学》由多伦多大学的莫汉·马修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克里斯托弗·斯蒂芬斯两位加拿大学者共同主编。生物学哲学作为近几十年迅速崛起的科学哲学子学科,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相当令人瞩目的成果。它形成于逻辑经验主义晚期不断走向衰落的历史背景之下,将生物学及其理论作为一种另类科学形式展开全方位的讨论,覆盖了从科学到社会人文领域的广阔论题,使人们看到了一种充满活力并多姿多彩的科学哲学研究。

本书较之其他的同类著作,最大的特点在于将研究的重点聚焦在进化理论上。特别是在第一部分,收录了达尔文、费希尔、赖特、霍尔丹、木村资生这五位历史上极为重要的进化理论家的传记,充分体现了这本书的主编强调进化理论的意图,同时也隐晦地表明一种态度,即自达尔文以来的进化理论研究很大程度上是一项充满哲学思辨性的议题,特别是关于物种起源与进化的理论化本身需要哲学的参与。第二部分直接将进化作为该部分的标题,在其中探讨自然选择、中性论、选择层级、可演化性、发育论、进化规范性、进化伦理学议题,从本质、机制、层次以及社会性议题等方面全方位阐述有关进化所引发的哲学问题,特别是在理论层面上的问题。这一部分充分体现了哲学分析方法在进化理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地位。第三部分则聚焦遗传,这一议题在某种程度上依然是进化论题的补充,而在讨论内容上则更加偏向于生物学研究的方法论。例如,遗传分析、群体遗传的理论构建问题、生物学中的还原论问题、遗传代码的定义与分析等。这一部分主要还是继承了生物学哲学中的一些传统议题,只不过是在现代生物学语境下对它们提出了一些新的解读。第四部分探讨分类学问题,就生物学命名体系所面临的概念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而其中的哲学问题主要还是围绕传统分类学理论与当前进化理论观念之间的概念冲突与结构分析,充分体现了分析哲学方法在生物学中的应用。最后一个部分专门设为特殊话题,包括生物学理论的形式化议题、生物学功能概念的分析、生物学路径下的心灵问题研究、先天性的概念分析以及对于人工生命问题的哲学探讨。应该说,这一部分既囊括了像功能分析这样的传统哲学话题,也涵盖了人工生命这样的新兴话题,它们分别代表了生物学哲学研究开枝散叶的不同方向,很有可能发展为极具潜力的交叉研究。

从本书的章节作者上看,这部书不但请来了迈克尔·鲁斯、萨赫托·萨卡尔、拉斐尔·福尔克等老一代科学哲学家作为撰稿人,同时也邀请来了亚历山大·罗森伯格、金·斯特林等如日中天的一线学者,甚至包括詹姆斯·F.克罗这样的遗传学家。可见这本书的主编们用心良苦,尽力为读者阐述当下的生物学哲学研究究竟是什么人在做,怎么做,有哪些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将生物学哲学研究的面貌展现出来,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

———《数学哲学》的写作立脚点在于,提供一种尽可能全面并具有一定深度的数学哲学研究回顾与前瞻。当前,数学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为数学的本质及其数学实践提供一种令人满意的连贯的、普遍的和整体的哲学说明。由此数学哲学的核心论域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数学的本体论;数学的本质是什么?即,数学的研究对象是个别的作为个体的数学对象还是数学结构?数、函数、集合、群等这样的数学实体存在吗?它们是物质实体、心理实体抑或是柏拉图世界中的抽象实体?它们的存在独立于我们的物质世界以及我们人类的大脑吗?由此延伸出一系列有关数学实体的认识论问题和数学真理问题。对这类问题的探讨引发了各种数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立场及争论。典型的有:数学柏拉图主义、数学对象柏拉图主义、结构主义、虚构主义、不可或缺性论证、数学的自然主义实在论、新逻辑主义或新弗雷格主义,等等。第二,数学知识的本质及其确定性;数学知识的本质是先验的还是经验的?数学知识确实有一个确定的基础吗?对这类问题的回答引发了数学知识的先验论和经验主义解释,继而激发了康德对数学知识所做的著名的先验综合说明,寻求数学基础的努力则造就了20世纪前半叶的三大基础主义学派:逻辑主义、直觉主义和形式主义。第三,数学实践中的哲学问题;这又包括两方面:(1)与一般科学哲学问题相类似的一般的数学哲学问题:数学说明的本质是什么?数学中有哪些推理?数学与实在世界的关系是什么?选择新的数学公理依赖的根据是什么?等等。(2)具体数学分支领域中的哲学问题,比如集合论、概率论、可计算性理论、范畴论等引发的哲学问题。

本书从历史的脉络围绕数学哲学探讨的主题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内容较丰富且较全面的数学哲学图景:传统理论(柏拉图主义、亚里士多德主义、经验主义、康德主义);三大基础主义学派(逻辑主义、形式主义、构造主义);当代的观点(虚构主义、全面柏拉图主义、不可或缺性论证、结构主义、演绎主义、约定主义、自然主义实在论、模态主义解释等);具体数学分支领域中哲学问题的前沿研究(集合论、可计算性理论、概率论、弗协调性)。由于篇幅所限,本书尽管没有面面俱到地涵盖数学哲学的所有发展和观点,然而它仍不失为一本兼具前沿视域宽广和信息量丰厚之作。本书既可以为专业研究人员提供研究资料,又可以为想了解数学哲学发展的所有人提供一种源自历史视角的全面概览。

———《逻辑哲学》主编戴尔·杰凯特,是当今最著名的逻辑学家之一。他的学术研究涉及逻辑、内涵性、形而上学、认识论、心灵哲学及哲学史等领域。在他主编的《逻辑哲学》中,收录了当代最著名的逻辑学家、数学家和集合论学家在逻辑哲学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这些成果运用示范性的专业技术,在广度和深度上囊括了数理逻辑和哲学逻辑中的广泛主题。本书共收录29篇论文,这些论文代表了当代逻辑和逻辑哲学的研究现状。本书的目的之一是为学生和专业研究人员了解逻辑哲学的主要发展提供基本背景;二是收集了逻辑及其哲学中的新视角、新挑战和新进展,可作为当前逻辑实践的典范和逻辑未来发展的风向标。本书每章都具有特定主题选择和问题及方法说明,较为全面且深入地呈现了逻辑哲学这一领域的丰富性,既鼓励读者去探索数理逻辑最新发展的技术进步,同时保持了哲学对逻辑本质的敏锐关注。这些论文包括目前形式符号逻辑某些最重要的子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围绕逻辑的新理论发现和应用的哲学本质及其影响,涉及形而上学基本概念、知识论、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以及价值观,特别是美学规范的基础,反映了以逻辑系统构造和评价这些概念的基本方式。在我们看来,这些论文均是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对具体问题进行详尽阐释,旨在呈现研究的现状和成果,同时保留了问题的讨论空间。因此,通过学习和参考这些论文,读者不仅可以直接了解当前的论题、各作者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及逻辑技巧,而且能够直接进入对开放问题的深入探讨。

———《信息哲学》分卷的设立体现了丛书主编们的前沿视野。信息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其研究对象为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以及哲学等学科交叉后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了信息的概念本质与基本性质,例如其动态分析、使用方式以及相关科学等。同时,也包括对信息理论的细化与应用以及对各种哲学问题所使用的算式方法。信息哲学源自人工智能哲学、信息逻辑、控制论、社会学、伦理学以及语言与信息研究。近来这一领域逐渐以“信息哲学”的形式为人们所知。

本书虽然内容纷繁浩杂,但是编纂主线明晰,由哲学入手,与信息结合,从整体思想到具体学科,因而从中不难看出学科间的相互交织与促进。第一章至第五章为信息与哲学的基本关系介绍,弗雷德·德雷斯克作为将信息论引入哲学研究的先驱,对信息概念在认识论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与其他为人们所热议的论题相结合等问题进行了讨论。随后,彼得·阿德里安斯从计算学的角度,对物理学宇宙的可知性进行了重点介绍。值得一提的是,阿德里安斯本人原先从事的是古典哲学研究,后来成为研究机器学习的专家。这足以说明信息科学与哲学之间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第六至八章为技术性讨论,对相关手段、方法予以了介绍。弗莱明·托普索和彼得·哈瑞莫斯这两位数学家对香农信息论及其与数学的结合应用进行了阐释。然后,彼得·格伦瓦尔德和保罗·威塔涅对算法复杂性理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同时也对该理论与概率以及香农信息论的关联进行了讨论。而逻辑学家约翰·范·本瑟姆和马瑞卡门·马丁内斯通过对认知逻辑以及情境论研究传统的介绍,研究讨论了信息在逻辑中所起的作用。第九至十三章讨论了若干基于“信息学”的重要论题。其涉及范围变得更为广泛,包括凯文·凯利围绕奥卡姆剃刀原理撰写了学习、简化以及信念修正等方面的相关内容。逻辑学家亚历山德鲁·巴尔塔格、汉斯·范·迪特玛施以及劳伦斯·莫斯描述了“动态算法逻辑”中知识与信息更新问题。汉斯·罗特则对信念修正结构及其相应体系结构进行了讨论。而致力于研究“信息动态”的重要学者阿布拉姆斯基使用基于博弈论的交互处理模型,对计算过程中的信息流进行了讨论,并将其与量子信息流联系起来。经济学家伯纳德·瓦里泽也讨论了博弈中的信息和理性代理人本身等问题。第十四至十九章列举了许多科学与人文学科中的信息案例。逻辑学家、哲学家、计算机专家迈克·邓恩对信息在计算机研究中的各种运用做了调查研究。著名物理学家拜斯和法默则把物理中的信息与香农信息论和柯尔莫哥洛夫复杂性联系在了一起。基思·德夫林和杜斯卡·罗森伯格以情境论作为工具,建立起用于语言交际的深度处理模型。约翰·麦卡锡作为人工智能理论创始人之一,在其撰写章节中研究了信息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同时也给哲学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还有两章讨论了生命科学的相关内容。马格丽特·博登讨论了信息在认知心理学中的作用,并对近期的一些神经学观点有所涉及。约翰·柯利尔则对当前信息以及编码技术在生物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批判性研究,并产生了广泛反响。本书所讨论的论题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并且多为前沿性研究,因此不少章节都以开放的方式结尾,这也充分表明信息哲学研究的多样性以及巨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技术与工程科学哲学》分卷的设立显现出丛书的别出心裁。技术哲学是长期以来不被科学哲学家认可的一个领域,甚至存在论者声称技术哲学是不存在的。由荷兰技术哲学家安东尼·梅杰斯主编的《技术与工程科学哲学》手册就是针对这一传统科学哲学观点而提出的挑战,不仅论证了“技术与工程科学哲学”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而且拓展和深化了传统技术哲学研究领域,极大地推进了技术哲学从批判传统向经验实践的转向,强化了技术哲学的工程传统。

本书除“总导言”之外,共有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技术、工程与科学”,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并且辅之以同样有差别的社会性与规范性问题的描述;指出20世纪以来科学和技术间的区别逐渐模糊,而工程科学也转化成为一门技术性科学。第二部分“人工物的本体论与认识论”,提出人工物是心智依赖存在的主张;论证了工程中功能性的部分-整体关系不能被标准的部分论所理解;探讨了在技术与工程中极具重要性的隐性知识的问题;讨论了应用于工程设计中的工具主义的可替代方式规范论。第三部分“工程设计哲学”,讨论了如何创造设计实践类型论和如何将客户需要转变成技术说明;阐明工程设计在本质上不同于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可以被解释成一个要将功能结构转译成物质结构的过程。第四部分“工程科学中的模型化问题”,认为工程中模型化的终极目的是实现可靠的人工物或技术流程;认为基于模型的推理与形式演绎推理有着巨大的差异,因为前者还取决于内容,并非单纯的形式推理;认为与科学解释相比,技术解释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第五部分“技术与工程中的规范和价值”,阐述了技术与工程是价值负荷观点的几种论证策略;认为规范性既内在于作为一种实践的工程中,也内在于技术人工物和技术系统中;规范标准不仅体现在技术守则和技术标准中,而且也体现在工程道德守则的基本准则中。价值冲突实际上是设计过程中的核心,认为技术评价越来越被发现其本身就是一项赋有价值的事业。第六部分“工程学科中的哲学问题”,认为目前致力于技术哲学中具体工程学科的研究比例,远低于致力于科学哲学中具体科学学科的研究比例。本书对技术与工程科学哲学领域相关问题的分析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引用文献资料丰富,为更好地了解西方技术与工程科学哲学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内容,开阔了视野,弥补了国内该领域资料的欠缺,这对于促进我国技术与工程哲学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心理学与认知科学哲学》的编者保罗·萨伽德教授是一位哲学家和认知科学家,现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系教授。该书的题目很有特色,将认知与心理学较好地糅合在一起。心理学是一种关于思想的研究,认知科学是一种关于心灵、智力,并且包括哲学、人工智能、神经科学、语言学以及人类学的跨学科研究。在这些研究中,许多涉及方法和核心概念的论题也随之而产生。本书共包括当前领军的科学哲学家撰写的16篇论文,这些论文阐明了心灵研究中理论与解释的本质,所讨论的论题包括表征、机制、还原、知觉、意识、语言、情绪、神经科学以及进化心理学等,涉及心理学与认知科学哲学的广泛领域,这些文章都与科学研究紧密相关。

当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密切结合,以至于哲学家们讨论的所有话题都只有通过科学的论证才能得到更多的认同。而心理学哲学和认知科学哲学更是集中体现了这个特征。本书向我们很好地展现了当代哲学家们是如何利用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对传统哲学中提出的身心问题、意识问题和当代哲学中提出的知觉问题、认知问题等都给出了哲学上的论述。纵观全书,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体现了三个明显特征:第一,通过对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哲学研究,突出这种哲学的科学主义倾向。本书特别强调要把科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研究与传统的扶手椅上的概念研究区分开来,要把心理学哲学和认知科学哲学与当下活跃的心灵哲学研究区别开来。这两个区别清楚地表明了本书讨论的问题的确与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研究有了很大差别。如果说心理学哲学和认知科学哲学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那么,心灵哲学研究则更接近于传统哲学研究的范畴。第二,在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上明确采用了自然主义的策略,强调哲学研究的普遍性和规范性必须结合科学研究的描述性。从科学的观点讨论哲学问题,这原本是科学哲学的研究方法,但自然主义则更重视哲学对科学的不可还原性。这就凸显了哲学研究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第三,通过对科学活动的解释,强调了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为我们的认识活动提供了机械论的策略。无论这样的解释是认识论的还是形而上学的,心理学哲学和认知科学哲学似乎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论与实验结果的关系,由此可以产生关于科学本质的实在论观点。虽然参与本书写作的作者都是职业哲学家,但他们的确都在科学研究领域独领风骚,从他们的论述中,我们更加感觉到机械论的实在论的确是当代心理学哲学和认知科学的主流倾向。

———《人类学与社会学哲学》是一部综合的、覆盖多问题的论文集,它收录了当代社会科学哲学领域内众多知名学者的研究成果,深入地探查了这两门社会科学中的哲学问题。本书共收录了23篇学术论文,可以认为每篇论文都包含着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精妙的阐述。按照研究主题的不同,该书将这些文章划分成五个部分,它们是社会学与量化,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人类学、文化与解释,理性与规范性以及批判方法。

第一部分主要关注了社会科学中的量化、测量以及因果模型等问题,它以定量化、模型化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传统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通过方程和公式的运用以及模型的建构,独辟蹊径地为我们展现出当代社会科学的定量化的另类研究路径;第二部分主要关注了社会科学中的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既阐述了社会的层次问题,又包含了对整体主义和附随性的研究,当然对理性的选择以及社会科学的进化性解释和功能性解释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而对社会科学本身的解释机制做出了很好的说明;第三部分主要关注了人类学中的若干议题,如常人方法学、民族志,这些独特的研究方法深化了当代人类学研究。除此之外,该部分还重点突出了解释的方法研究,如诠释学研究、现象学研究,这些研究方法本身就是当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内容,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第四部分各章的共同特征在于对理性和规范性的强调,当然它们的出发点和切入视角也各不相同,如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非理性问题、实践理论、语言翻译、自然主义,相对来说前两篇更加关注理性,而后三篇则更突出了规范性本身。第五部分的四篇论文都基于一种批判的认识态度和方法,其观察视角分别聚焦于性别、种族、阶级等特殊群体上,表征为女性主义的批判观、族群批判观、社会建构的批判观,所有这些批判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对当代社会科学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剖析。

从讨论的内容来看,该书主要关注生成于人类学和社会学内部实践的哲学问题,既包括了社会科学哲学的中的传统问题,也包括这些学科中的具体问题。很显然,两位编撰者既关注到目前正处于争论的问题构成及其过往历史,也为这些议题的未来探讨搭建了良好的讨论平台。

整套《爱思唯尔科学哲学手册》始终在强调科学与哲学的紧密联系,其中涉及的案例大都聚焦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最前沿,丛书的宗旨便是为这些前沿问题提供一种最新、最深入的哲学分析,从而在整体上描绘当前科学哲学的研究面貌及其未来走向。因此,学科专业性与问题前沿性便是本丛书的基本特点,它在为读者带来一场思想盛宴的同时,也给翻译造成了相当大的难度。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作为这套丛书翻译工作的独家承担者,在时间短、工作量大的情况下,为翻译好这套丛书,启用了中心几乎全部的人力资源,将翻译工程列为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工作的第一要务。鉴于丛书涉及学科面十分广泛,问题艰深、前沿,容量巨大,需要许多熟悉这些领域的研究人员协力完成,因此,在整个翻译期间,中心的大部分专职研究人员以及部分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全程投入到这项艰巨的任务当中,形成老中青搭配的全方位人员架构,其中青年研究人员无疑占到了多数,通过在工作上取长补短,力求将这套巨著准确、流畅地呈现出来。

丛书的中译本工作自2010年1月正式启动以来,历时五年多完成。丛书书目和主要译者分别为:《一般科学哲学:焦点主题》(郭贵春)、《信息哲学》(殷杰)、《技术与工程科学哲学》(张培富)、《心理学与认知科学哲学》(王姝彦)、《生物学哲学》(赵斌)、《人类学与社会学哲学》(尤洋)、《物理学哲学》(程瑞、赵丹、王凯宁、李继堂)、《数学哲学》(康仕慧)、《逻辑哲学》(刘杰、郭建萍)。

唯科学主义思潮研究 篇4

任何一种社会结构形式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社会也有本身的反映社会意识本质的、决定社会意识性质和方向的核心价值体系。任何价值观念都深刻体现在他本身的社会实践当中。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随着所有制结构、社会阶层、社会组织、以及人们社会活动和生活方式的日益多样化, 人们的思想活动和价值取向也不可避免地日趋多元。在社会层面虽然可以有多个层次多元并存的价值体系, 但作为指导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理想信念, 必须是共同的、一元的。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多民族的大国。当前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 为了保证社会的健康稳定和协调发展, 更要从指导思想的高度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价值体系中处于最基础、最核心、最重要的地位, 支配和引导着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都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所以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能够有效维护整个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正常发展。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也是一种价值追求, 这就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保证各项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因此, 我们必须积极倡导和实践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具体实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引导人们树立爱国情怀, 知荣明耻, 不断创新, 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党领导下的各项建设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以主导价值共识指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以核心价值体系奠定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人是社会的人, 人要在社会中生活, 就必须遵循各种社会规范。和谐社会必须要有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而且, 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利益冲突和矛盾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对各种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的和谐。这不仅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层面的建设, 也需要形成相应的共同主导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 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 一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同时也强调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 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 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 能够引导人们超越差异, 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 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促进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稳定。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 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目前, 我国经济领域、社会阶层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导致了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大的调整与差异, 造成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面对新的挑战, 必须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因此,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积极借鉴一切人类文明成果, 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证。当然,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及其价值观念, 同时还要尊重差异, 兼容并包, 最大限度地形成全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 形成全民族普遍认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共同的理想信念是一定社会主体共同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 是社会主体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和巨大动力。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在现阶段, 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应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 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是对这个共同理想的最新最完整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逐渐实现了中国人民长期追求的崇高理想。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 民族和国家, 如果没有共同理想, 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当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 必然要求有共同理想与之相匹配, 为这个伟大事业的成功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当前社会阶层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下, 更加需要找寻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认同, 把国家、民族与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从而引导和激励全社会向共同的目标前进。

目前, 我国在总体上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在各项工作中始终贯穿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不断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 形成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大限度的共识, 形成全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当今国际形势表明,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文化等软实力的竞争上。其中, 核心价值是这个竞争的最主要部分,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可以更好地树立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 对世界文明和进步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何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吴开胜

[2]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南京政治学院教授顾智明

[3]全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副部长杨春长

唯科学主义思潮研究 篇5

一、保守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区别和联系

(一) 保守主义

一般说到保守主义时, 指得都是英美保守主义而非欧陆保守主义。英美保守主义实质上是古典自由主义, 是“保守”自由的“主义”, 这一点非常重要, 不能将此处的“保守”单纯理解为守旧、食古不化等字面概念。

如果用的政治概念来具体解读保守主义的观点,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首先, 对于民主 :保守主义认同民主, 但仅限于宪政的代议制民主, 对于缺乏自由的大众民主 (多数暴政) 则十分警惕 ;

其次, 对于自由 :保守主义的定义就是保守自由, 当自由和民主起冲突时, 保守主义坚决认为自由高于民主, 但, 由于“自由主义”这个词实际上已经被左派 (英辉格党、美民主党) 偷走了, 所以右派自称保守主义。但保守主义强调的自由并非放纵的无权威的自由, 而是希望在自由和权威中找到平衡 ;

再次, 对于宪政 :保守主义是从人性平等论出发论证的, 即人性有善有恶, 对民众持性善假定, 因此要求对私人自由及财产、权利的尊重, 对执政者则持"无赖假定", 因此必须实行宪政对执政者进行限政, 最好是最小的、管最少的政府 ;

最后, 对于法治 :保守主义由于本身也强调秩序, 并且由于“保守”两个字可能带来的歧义, 所以常常被误解为威权乃至专制主义, 而实际上, 保守主义强调发现法律而非制造法律, 强调的是法律背后的自然法则和高级法并以此维持秩序, 这和威权主义通过暴政或强力机关维持秩序有着本质的区别, 简单地说, 保守主义通过防恶而非扬善来维持法治, 是一种“守株待兔”的法治观。

(二) 新保守主义

新保守主义最显著特征就是反对国家干预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对新自由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和政策, 以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进行猛烈批评, 认为政府负担过重, 主张政府不要过分干预社会经济生活, 让市场经济自由运行。事实上, 他们只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重新阐述古典了自由主义的一些原则。他们崇拜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 认为人们只要服从这种非人力的市场经济规则, 就可以获得最大的好处。

二、俄罗斯新保守主义思潮出现的当前社会背景

(一) 国际方面。

随着1970年代以来新保守主义浪潮的兴起, 由里根领导的美国共和党上台, 由撒切尔夫人领导的保守党在英国掌权, 以科尔为首的基督教民主党在德国执政。这一系列的政权变更都表明, 近年来, 世界各地受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趋势继续加强。

(二) 国内方面。

俄罗斯的新保守主义的出现首先就是对激进自由主义的一种纠正。在1993年以前, 激进自由主义 ( 又称极端自由主义 ) 制约着新俄罗斯社会发展模式的选择。盖达尔放弃社会主义模式, 宣称移植资本主义, 将俄罗斯与资本主义合并。在联邦制和民族问题上, 叶利钦曾公开声明 :“地方可以拿下多少主权, 就可以带多少”; 在经济生活中, 激进的改革者主张“完全自由市场”。但在现实生活中, 一系列的问题对改革者提出了挑战 :“休克疗法”不仅没让俄罗斯经济出现转机, 反而造成俄罗斯的物价飞涨, 家庭收入减少, 贫富差距增大, 造成了经济危机。而由于滥用民主, 司法机关几乎瘫痪, 权利的转换并不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西方社会的民主和法治, 相反造成社会越来越失控。在1992年底, 面对政府权力危机, 叶利钦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 提出应加强总统权力, 试图进行“强权政治”。1993年的十月事件, 标志着政治分歧和权力危机的升级, 同时也宣告俄罗斯人民身心自由和民主思想彻底破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是西方自由主义者的转折点, 盖达尔和他的政党在杜马选举时遭到惨痛失败。切尔诺梅尔金作为总理, 组织和建立了“我们的家——俄罗斯”。该党认为, “西方”自由主义理想在俄罗斯的实现是没有生命力的, 开始纠正过去错误的“一边倒”政策, 强调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由此开始, 新保守主义已经对俄罗斯的政治生活产生影响。

三、新保守主义在俄罗斯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影响

(一) 新保守主义原则体现在三大政党主张中

新保守主义原则在俄罗斯现有的、有较大影响力的三个主要政党 :“统一俄罗斯”、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右翼力量联盟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统一俄罗斯”是在普京的支持下, 于2001年年底由“团结 - 祖国”联盟各方重组而成的。该党在2003年年底的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中获得了34.55% 的选票, 是目前普京在政治和立法上第一支持后盾。该党领袖格雷兹洛夫于2003年3月举行的党代表大会上, 明确提出政党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民主的公民社会和强有力的法制国家, 反对任何革命思想改变当前制度, 维护俄罗斯的民主改革政策的连续性。致力于解决现实的问题, 反对任何改革激进主义。“统一俄罗斯”在改革过程中代表旧的是俄罗斯官僚和大企业以及垄断部门的利益, 保守主义的一些说法符合他们的利益。

左翼是由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主要领导的, 他们更加强调俄罗斯发展的独特性和传统价值观念。俄罗斯共同纲领指出, 俄罗斯的未来只能建立在其创造性继承传统和历史的基础上。俄罗斯是一个特殊的人类文明, 它的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是 : 共同性 ;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个人、社会和国家紧密地相互联系 ;以追求真理、善良为最高理想 ;所有公民不分种族、信仰和其他差异都是平等的, 拥有相同的价值。以上概念经常出现久加诺夫和其他左翼思想家的演讲中。

而因为右翼力量联盟代表了俄罗斯私有化改革过程中获益的“新兴阶级”, 从而更充分地采用西方新型保守主义的思想, 即“自由、资产、安全”三位一体。它提倡在国内整顿秩序, 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安纳托利·丘拜斯是该党的主要领导人, 他强调承认一个强大的国家拥有一个强大的政治策略的必要性。这些说法主要都是保守主义的原则, 和右翼自由主义传统中的思想很少有联系。

(二) 普京的治国方略中体现了新保守主义原则

普京上台后, 有些人认为他是“西方派”, 有些人称之为“反对西方派”;有些人认为他是一个保守当人, 也有些人认为他是民主党人。普京在整体上追求的是保守主义原则。“彻底拒绝革命”这是普京的多次重申的想法。普京在政治上推崇保守主义, 在经济上实行宽松的保守主义, 外交方面关注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采取实用主义的政策。普京上台后推行的一系列措施都能证明这一点 :一方面, 打击寡头势力 ; 另一方面补发养老金、削减军队、颁布土地法令等。

结语:

与自1970年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出现新保守主义不同的是, 俄罗斯的新保守主义更加强调国家权力在改革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更强调社会秩序国家权力的稳定, 是对苏联解体的原因一种理性的反思。

摘要:在90年代中期, 俄罗斯就有新保守主义出现的趋势。新保守主义在俄罗斯政治生活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具有保守主义的所有共性。新保守主义思潮的出现, 具有深刻的社会和历史背景, 反映了俄罗斯复杂的社会心理。

关键词:俄罗斯,影响,新保守主义

参考文献

[1]陈树林.俄罗斯新保守主义文化思潮及其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 2013 (11)

[2]叶欣.冷战期间美国保守主义文化思潮及其影响分析[D].外交学院, 2009

唯科学主义思潮研究 篇6

随着西方多种不同的社会思潮的涌入,中国内部原有的思潮与西方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碰撞与交融,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也由此进入到国人的视线之中。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全球一体化的全面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繁杂化的特点,各种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社会思潮应运而生。而作为新时期的主要力量的大学生群体,既具有思维活跃、创新性强、个人观点明确等优势。同时,对各类新鲜事物的观察角度往往比较独特,接触的各种理论观点和社会思潮繁多、庞杂。再加之,大学生所处学习环境———校园是社会思潮的发源、发展、成熟的主要阵地。因此,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更容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较大的影响。为避免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过度受到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影响,甚至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出现混乱,由此衍生的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也变得尤为紧要。

后物质主义作为一种基本的价值导向,在1977年英格利哈特对绿色生态运动和绿色思想的研究中被提出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物质主义传入中国,开始对中国的价值观念产生影响。后物质主义思潮从20世纪70年代提出至今,具有一定的持久性。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运动,其实质是以后物质主义为主要导向的思想理念。这一社会思潮,成为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反映消极的社会生活现象,还有可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冲击。进步的社会思潮,会引导社会不断的进步,增强思想的凝聚力,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消极的社会思潮将会阻碍社会的进步,扰乱思想,对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二、后物质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

第一,后物质主义思潮使当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错综复杂的价值观念不断涌入,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面临着巨大冲击,也让大学生在进行价值取舍时有了更多的选择,而这些庞杂多样的选择却造成了大学生的迷茫。多样性价值标准更是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评价,造成大学生现有价值选择的迷茫。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根基面临分裂,使其价值观日益呈现多样化趋势。

第二,后物质主义思潮作用下,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日显淡薄。后物质主义强调消解责任,它认为责任和个人能力是相互联系的,个人行为所引起的后果是不可控的,要求为个人行为负责是不合理的。后物质主义提倡的另一个重要思想“去中心化”,认为随着社会解构,社会分裂为一个个私人,中心也随之终结。后物质主义的消解责任和去中心化思想,使部分大学生信奉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放弃道德原则,弱化了传统道德的约束力,甚至引发道德方面的失范行为。

第三,后物质主义思潮作为一种价值导向,使得大学生开始漠视行为规范。后物质主义以怀疑和否定为主要的思维特点,否定权威及规则,质疑一切合法的基础,提倡追求无序、悖论和非一致性,崇尚完全的放纵、自由、宽容,提倡从广阔的视野中和多样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以往。后物质主义的这种“怀疑”“否定”“破权威”的思想导致大学生无组织性、无规律性,漠视行为规范、漠视校规校纪,这使得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意识日益下降,坚韧、毅力和抗挫折能力缺乏,心理素质水平较低。同时也削弱了大学生的意志力,瓦解了大学生的凝聚力。

三、相关对策

首先,对当代的各种社会思潮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期达到了解更多的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的目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客观并且辩证地去研究现阶段在我国出现的社会思潮,加强理论学习,认清西方社会思潮的本质,警惕西方错误社会思潮的侵入。

其次,既应该肯定后物质主义思潮的合理成分,又应该抵制其中产生的消极因素。后物质主义思潮作为一种新时期发展传播迅速的社会意识形态,有着其必然的优势,其主流的价值取向是积极向上的;而作为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中的一种,后物质主义崇尚个人主义,过分强调“自我”。对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和教育当代大学生形成合理的价值观。

再次,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引导作用。现阶段,在我国出现的各种社会思潮都对大学生产生着或大或小的影响。而对各社会思潮不全面的了解及对其本质的辨识不清,使得大学生对这些社会思潮极易产生盲目追崇的心理。大学生作为社会价值观的受影响的最主要的一批人,根据大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特征,具体分析后物质主义思潮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紧紧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后物质主义作为一种具有一定舆论导向作用的社会价值观,能在校园文化及生活方式中产生一定的影响。为避免大学生受后物质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引导校园文化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使主流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发展。如今,网络成为了大学生了解信息,获取知识的必不可少的通道之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应积极主动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现代信息传播渠道不断使大学生接受积极健康的主流思想文化。”在信息化发展趋势下,种新的传播技术,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人们更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提高合理高效运用网络传媒的能力。紧紧把握舆论主导权,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正面力量。

四、结语

目前,我国并未完全进入到后物质主义价值观阶段,仅仅处于发展较为早期的阶段。但大学生们作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一个群体,极易受到某些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因此,对后物质主义思潮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在时代发展的很长一段道路上仍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摘要:后物质主义作为一种基本的价值导向,在1977年英格利哈特对绿色生态运动和绿色思想的研究中被提出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物质主义传入中国,开始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影响。应对后物质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要对当代的各种社会思潮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既要肯定合理成分,也要抵制其中的消极因素,关键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思想。

唯科学主义思潮研究 篇7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其主要特征

(一)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

后现代主义是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反映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 审视和批判现代主义的一种文化思潮。20世纪60年代初, 后现代主义思潮以文学方面的反传统、反权威、反理智的论调出现。60年代中期, 这一反理性和权威的论调也蔓延到美国, 并在美国逐渐发展成了通俗化的倾向, 70年代末, 利奥塔发表了一篇《后现代状况》, 他明确表明了这一后现代主义的状况实际上是对认识论以及本体论的挑战, 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认识危机。80年代后期, 后现代主义并没有消减其影响力, 反而更受人们的普遍关注。20世纪初,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 消费型经济占主导, 商品化倾向突出。小说、电影、戏剧等创作变得庸俗化, 没有内容, 没有情节, 没有人物, 主张文学创作中的“无政府主义”与消费的享乐主义。

(二)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要特征

1. 摒弃理性, 崇尚非理性

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 正是由于理性的存在, 社会上才会存在这么多的灾难。自古希腊哲学家开创“理性”这一主流文化以来, 理性主义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凡事要在理性的基础上, 在反复思量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和决定, 但这一做法无疑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禁锢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后现代主义者力求摈弃理性, 宣扬非理性之上, 批判否定理性主义, 主张在解构理性的基础上纠正理性主义存在的缺点, 从而确立人们心中的非理性观念。

2. 批判整体性同一性, 重视差异性

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告诉我们,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而后现代主义者却否认联系的存在, 整体性的存在。现代主义所主张的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也荡然无存。他们认为世界上不存在恒定不变的事物, 肯定真理的绝对性, 但否定真理的相对性, 这无疑消解了人们对真理的追求。此外后现代主义者还提出了多元化的主张, 他们认为差异性的存在是合理的, 没有必要把一些相互矛盾的东西加以统一, 只要是合理的就可以存在。

3. 反对权威, 强调个性与平等

这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个鲜明的特征, 是“反传统”、“反权威”、“反精英文化”的反映。后现代主义者深刻反思现存社会不合理的地方, 主张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世界, 敢于向传统挑战, 敢于抛弃精英文化, 转而推崇大众通俗文化。他们认为在文化领域, 每个人, 每个民族, 每个国家都是平等的, 都可以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主流文化, 都享有选择自己文化的权利。而西方社会在世界进行的文化渗透和文化殖民策略违背了每个人平等选择文化的权利, 是后现代主义者所极力反对的。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

(一) 积极影响

1. 自我意识加强

后现代主义思潮有着“反权威”、“反传统”的特点, 主张人的个性平等与自由, 这思想反映到我国青年大学生身上就表现为自我意识的加强。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在面对现实社会时, 能够有自己的主见和看法, 敢于揭露现实社会的弊病, 敢于批判与现实不合理的制度, 在批判中增强自我意识, 在行动中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这对于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的中国来说, 意义非常重大, 如果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对于家庭乃至国家的责任和义务, 那么将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力量。

2. 创新与批判意识加强

后现代主义不论是所倡导的反本质主义、反理性主义, 还是反权威、反整体性, 都体现着强烈的批判意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统教育和影响了一代代社会青年, 但受传统价值文化的影响, 思维相对保守。在这个信息化的世界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创新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法宝。作为国家未来建设主力军的大学生, 创新与批判性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而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和强化了大学生的创新与批判意识。

3. 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化

青年大学生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大多停留在书本上以及教师的讲课中, 这不免导致大学生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不足。而后现代主义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批判性的理论, 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与否定的基础上的。后现代主义者关注社会现实, 关注所处的时代, 深刻反思自己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逐渐显露出来的种种弊端。可以说,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让大学生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 认清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与丑陋面目, 由此, 大学生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认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深化。

(二) 消极影响

1. 理想信念缺失, 价值观念失衡

后现代主义者用一种彻底的批判精神来看待世界, 反对以本质和现象来界定事物, 反对人本主义, 主张解构主体性, 这全面颠覆了我们传统的价值观。而且后现代主义还企图摧毁和否定一切崇高的理想信念, 包括我国青年大学生应有的共产主义信仰。而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建构的关键期, 后现代主义的这种文化颠覆和文化解构无疑会迷惑大学生, 导致大学生一味追求物质享受, 出现功利性、实用性、自我中心的倾向。这样长久下去会逐渐消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导致理想信念缺失, 价值观念失衡。

2. 立场不坚定, 政治意识淡化

大学生的辨别能力相对较弱, 特别是在接触西方各类文化时, 逐渐偏离了主流的价值文化。后现代主义“反传统”与彻底的批判精神迎合了很多青年大学生的心态, 但却助长了大学生随意玩弄、调侃、讥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 对传统文化不加区分的一律批判否定。不仅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而且在政治意识上出现“无意识”的倾向, 要不是对西方文化全盘吸收, 要不就是摒弃信念, 崇尚非主流文化。

3. 重物质享受, 责任感缺失

后现代主义反精英主义, 主张通俗化、大众化、商品化, 认为责任是枷锁, 人没有必要也没有义务去履行责任, 这一主张使部分大学生出现功利性的倾向, 把极端个人主义和实用利己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哲学, 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顾道德准则和规范, 可以不顾国家对公民的约束和要求。陶醉在享乐中, 沉浸在虚无中, 过分注重物质享受, 重名牌, 忙攀比, 却缺乏应有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 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未来建设的担忧和责任荡然无存。

三、应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大学生消极影响的对策

(一) 加强马列主义宣传教育, 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 部分大学生出现政治立场不坚定, 理想信念缺失的情况。为此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正确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来看待和解决问题, 还要适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坚定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辩证地看待后现代主义思潮, 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这一思潮的合理成分。

(二)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部分大学生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重个性张扬, 但却导致了心理失衡, 心理不适感更加突出与明显。为此要通过心理调适、行为引导、情感教育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等方法, 启迪大学生关注现实性的问题, 思考社会的深层次问题, 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上的困惑。此外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和大学生进行交流, 从而发现问题, 对症下药。

(三) 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 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青年大学生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出现的享乐主义, 重物质享受, 轻精神培养是大学生逃避社会现实的表现。激烈的竞争环境使部分大学生感到前途渺茫, 觉得学习无用, 倒不如及时行乐。理想与现实的脱节与差距导致的失落感促使大学生更加放纵自己。对此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 帮助大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具体运用到社会现实中, 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 同时也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社会中的一些新问题, 消除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C·詹克斯.什么是后现代主义[M]李大夏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

[2]弗莱德里克·阿·卡尔.现代与现代主义[M]陈永国, 傅景川译.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5.

唯科学主义思潮研究 篇8

新自由主义思潮是社会思潮的一种, 它是在继承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的基础上, 以反对和抵制凯恩斯主义为主要特征, 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理论思潮和政策主张, 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反映。

1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 随着高新科技革命兴起, 生产力巨大发展, 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发展。为适应这种需要, 新自由主义开始由理论、学术而政治化、国家意识形态化、范式化, 成为美英国际垄断资本推行全球一体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全球泛滥, 给我国当代大学生带来了诸多不良的影响, 甚至是十分严重的后果, 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第一, 新自由主义思潮动摇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现在很多大学生经常说自己很忧郁苦闷, 为学习而学习, 感觉生活空虚无聊, 处于虚无迷惘状态, 失去了人生追求目标, 沉湎于网络游戏。这就是缺乏理想和信仰的表现。人生若没有一个明确的理想信仰, 就好比大海行舟, 没有灯塔, 没有航向。

新自由主义的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的“三化”主张以及更少的政府支出, 更少的税收, 更少的财政赤字, 更少的货币扩张, 更少的政府干预的“五个更少”观点影响了一部分大学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认识, 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完全照搬西方模式, 这样我国就能很快赶上发达国家, 目前突显的国计民生问题就能很快得以解决。

第二, 新自由主义思潮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导致了在高校中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唯功利化的流行。它大力宣扬“三化”主张, 使得部分大学生缺乏集体意识而更多考虑自身利益, 关心自我的存在, 对一切与己无关的事都漠不关心, 人际关系变得紧张、冷漠, 同学之间缺少温情与友爱。同时部分老师也对学生的自由主义行为听之任之, 对部分大学生的错误行为不愿管、不敢管, 助长了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与行为在高校中的流行。

受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 部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上也唯功利化和实用化。学习上偏向实用知识的学习, 热衷于那些毕业后能够对自己带来更多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专业, 而那些陶冶情操, 修身养性, 培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部分人文学科却遭受冷落。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大学生的入党行为和动机表现出越来越功利化的趋向, 以为自己今后的工作和发展提供方便等功利性目的去追求入党, 而不是出于对共产主义信仰和为人民服务的利他主义动机。

第三,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 大学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受到了严重冲击, 消费观念扭曲, 追求名牌, 攀比现象严重。在大学校园里, 许多学生热衷于追求名牌、追赶时尚, 男生为了装出男子气概, 随波逐流, 抽烟喝酒甚至赌博, 女生则美容、护肤、时尚穿衣皆不误;一些大学生把消费当作快乐的体验、身份的象征, 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大学生, 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 不择手段, 甚至不惜作出犯罪行为, 结果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部分大学生学习生活懒散, 贪图安逸,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一些大学生身上荡然无存。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新自由主义思潮不良影响的对策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在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中处于主导地位, 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民族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今后一个很长时期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循的思想和价值观。

为了有效抵制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腐蚀, 应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更加有效的通过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拥有高尚的品德、高雅的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 在当下的大学教育中, 需充分认识到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展开针对性教育, 让广大学生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导向, 塑造新时期大学生远大的人生理想, 将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的富强, 民族的复兴联系在一起。以“八荣八耻”为指导,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分清荣辱, 明善恶美丑, 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结合, 引领校园风气, 为全面建设和谐校园服务。

摘要:本文阐述了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仰、价值观、消费观念等方面造成的不良影响, 并就如何消解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阵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以帮助更好的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大学生

参考文献

[1]王凯文.当代不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与高校德育工作对策浅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7, 20 (2) .

[2]魏红霞.当代社会思潮的新特点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 25 (4) .

[3]王新爱, 贾建梅.高校须正视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综合版) , 2009, 9 (2) .

[4]王静.基于思想动态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思考[J].科教文汇, 2008 (10) .

上一篇:健康班级的创建下一篇:可编程片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