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究

2024-09-2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究(共11篇)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究 篇1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产生的社会背景,中国化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今天差不多一百多年了,它在发展历程中,曲折坎坷,曾经取得过辉煌成就,也遭受过挫折失败。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是人类的思想创举,在它的中国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也跟着发扬光大,前后历时几十年,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及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第一个阶段。在新中国社会建设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知识和中国社会实际国情相结合,进行了一系列民主法治的研究探索并实践执行,同时也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理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坚实基础。中国当时也制定出台了不少法律条例来巩固革命成果,其中以建国初期的宪法大法最为著名。这一阶段对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问题有所涉及,有一定的政治空间局限性,所以很大程度上,法律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统治工具。另外也为今后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探索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社会经验,奠定了后期的理论积累与实践基础。

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们社会生活的进步,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研究。随着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打开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局面,中国由此进入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在总结中国法制建设经验实践的基础上,邓小平针对时局提出了社会主义法制理论,即坚持法治民主和法制建设。明确指出要完善社会各项立法,制定出完备的法律法规条例,确保广大群众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也纠正了一些错误的法律思想,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力求打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第三个发展阶段,就是后来社会发展,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三个代表”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实践中,改法制为法治,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了尊重与保障人权的根本准则,并记入中国宪法。到了这个阶段,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经过改革开放和建设实践,已经适应时代社会法治的需要,充分展示马思主义法律思想强大的内涵及生命力。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表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律是社会的上层建筑,来源于社会经济并服务于社会经济

法律从属于社会形态,不是绝对的独立,而是相对的独立。从表面上来看,赋予法律的决定力量来源于它所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简要概括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另外也在社会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内容。具有双重性质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一方面包括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容,另一方面又奠定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基础。

(二)从广义方面来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原则、服务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共五个方面

1.依法治国是我国法制社会的基本方针,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核心,也是我国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方式方法管理国家各项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等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正常进行,实现民主的法制化社会化。通过法律对公民权利的行使,对社会进行监督与限制,保障人民权利不受侵害。

社会主义法治,是指以依法办事为核心,以社会民主为前提,以权利制约为关键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秩序状态和社会活动方式。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有关依法治国的理论理念,是各项立法依据的主导思想,是中国独特的法律文化和历史传统文化的演变。法治理念是法律制定的来源,有什么样的法治思想一定有什么样的法律制度。依法治国的理念还包含着人民民主,树立法律权威,法制完整,权利制约等内容。

2.社会主义法治强调以人为本,并将其作为价值根基和精神实质,指导法律制度的价值选择

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并倡导人的人身自由和全面发展,这从根本上展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的不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要求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建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结合,另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所包含的五个方面,也已经把保障人权作为内在的衡量尺度。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以民为本,维护人民的利益。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本质要求是执法为民,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这需要我们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保障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制定各项立法。

3.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目标是公平正义,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倡的“公平正义”,就是利用法治来平衡处理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帖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及人民与其他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关系,从而实现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成员能够遵守法律的规定,公平行使自身权利,履行应担的社会义务,并享受权利承担责任的同时受到法律保护。从这个方面来说,执法为民和公平正义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素:社会法治理念实质内容是执法为民,法治理念的价值体现是公平正义,执法为民是对公平正义的实质约束,公平正义是对执法为民的社会实践保证。公平正义的具体内容可以理解为公平对待每一个人,反对特权主义、霸权主义,禁止民族歧视不平等待遇等等。另外,及时高效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正义,做到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消耗提高效率等。公平正义同样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4.服务大局就是要把握整体局势,紧紧围绕大局,保障社会主义全面的建设,这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法律本身就是人民意志的反映体现,因此依法办事就是按照人民的意志办事,就是服务社会大众,服务整体大局。服务大局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责任,另外,它也是针对中国社会法治正处于转型期,同时面临复杂情况而对社会法治建设特别强调的要求。坚持各决策战略都要以大局为重,具体行为要落实到各单位部门,从全局出发,紧跟社会潮流各方面建设的整体发展方向。

5.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从几个方面来做到:坚持党的思想领导,坚持党的政治领导,还有组织领导。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我们的最根本指导,中国法治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领导旗帜,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立足中国独特的经济制度社会发展现状,积极吸收古今中外的各种法律优秀成果,完善中国自己独特的司法体系,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选择顺应社会历史发展,促进了社会事业的进步发展。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内在精神和灵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关系到依法治国根本方略的落实,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盛衰,关系到人民利益和公民权利的切实保障。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行依法治国,才能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才能保证民主的法制化,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社会事务,人民真正当家做主。

同时,在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过程中,我们始终要站在中国社会实际国情基础上,针对我国法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选择针对性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做指导,结合具体问题分析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才能发展有效的科学解决方法。而且我们还必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毕竟是产生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状的思考,未来社会的规划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是与西方社会生活有关联。因此,我们不能全部照搬抄袭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要探讨适应中国社会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

摘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新进展,是法学范畴内的分析。解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产生的社会法治理念的背景;另外也解读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试着分析中西方文化相互结合发展而形成的独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法治,法制,依法治国

参考文献

[1]罗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切实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J].求是,2006(12):3-101.

[2]张福森.社会主义法制理论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1-421.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1471.

[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72-1071.

[5]张恒山.略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J].法学家,2006(5):24-28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究 篇2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指将环境保护的重点放在事前防止环境污染和自然破坏之上,同时也要积极治理和恢复现有的环境污染和自然破坏,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安全和人类的健康及其财产安全

2.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落后,在(产业结构)方面的表现是:产业结构的失调依然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发展缺乏后劲,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

3.法治理念的(表征和指称功能)功能,表现在社会对法律的客观需要不可能直接表现为法律制度,必须通过法治理念的表征和指称功能的转化。P7 4.(法律位阶)是指每一部规范性法律文本在法律体系中的纵向等级。P136

5.(柏拉图)则把理念作为其哲学的核心内容,他认为,理念是永恒不变而又为现实世界之根源的独立存在的非物质实体,是存在于彼岸世界的每类事物及其特征的原型、渊源。

6.(理念)一词,《辞海》中对其解释为:理式、观念。可以理解为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有时也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P1

7.8.(马克思)认为,政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守夜人”。P111 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坚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坚持明确责任归责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的原则)。P173—175

9.粗放型发展模式的显著的特点就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

10.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强调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报告提出要建设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要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P165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法治方式具有工具性)。P159

12.(拓展法律服务领域)要引导广大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参与公益性法律服务,引导律师积极参与信访、调解、群体性案(事)件处置和社区工作等公益法律服务。P157

13.(社会活力)的激发则靠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发挥社会自我调节的积极作用。P151

14.社会治理创新是(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必然要求、党在治国理政理念升华后对社会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P150—152

15.建立健全文化法律制度的思路是(培养法治思维是基础、完善法律体系是重点、强化法律实施是关键)。P140—141

16.文化立法多集中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市场管理)方面,其他领域的立法少,同时立法质量不高。P137

17.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实施一系列与文化有关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P135 18.(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1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是(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P123—126

20.(基层民主)主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城乡社区、基层政权、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各种基层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P121

2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它是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P119

22.民主,这个古老而崭新的政治制度,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城邦。P118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要明确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同一性的经济体制)。P108

24.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其自身具有一些缺陷,不属于市场缺陷的是(契约化)。

25.如何有效实现法治化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需要做到(把以转变职能为中心有效配置和行使经济管理权相结合、进一步拓宽市场准入、完善国有企业法律制定)。P114—116

26.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决定》中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P104

27.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点难点主要体现在(强调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确保实现司法的独立性、推进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P94—97

28.要完善审级制度,(一审)重在解决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再审)重在解决依法纠错、维护裁判权威。P92

29.司法体制改革的首要内容是要(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符合宪法精神与宪法法治思维,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P91

30.(司法体制)是指以司法为职能目的而形成的组织体系与制度体系,或者说是司法机构组织体系和司法制度的统称。P89

31.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要“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P89

32.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构建科学牢固的社会法治体系)。P85

33.增强和树立全民法治观念要从(提高社会治理法治水平、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弘扬法治文化,建立全民守法组织管理体系)方面着手。P81—82

34.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坚持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P74

35.(提高行政立法的质量)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前提和基础。政府依法行政,必须有法可依,只有制定出良好的行政法律法规,才能为公平执法创造优良的法律环境。P72 36.(诚信政府)必须坚持信赖保护原则,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如果缺乏诚实信用,难以要求广泛的社会主体守信用、讲诚信。P70

37.所谓(有限政府),是指政府的职权及其行使均应受到法律的限制,政府应该卸载其不应有的职能,将市场作为公平配置社会资源的首选,政府的行政手段仅作为解决市场失灵的必要补充,且政府职权的行使应当受到严格控制。P68

38.(比例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相对人利益的保护,如为实现行政目标可能对相对人权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时,应将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内。P66

39.(合理行政)要求是基于行政裁量权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行政职能强化,行政自由裁量权不断扩张,仅要求行政行为合乎法律规定可能会导致实质不合理的情形,为了防止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有必要对行政机关的裁量予以限制。P66

40.法治政府必须符合(合法行政)基本要求,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时,必须遵守合法性原则,这是依法行政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最基本要求。P65

41.随着十五大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开始向(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方位规范、制约行政权运行过程)转变,我国开始进入依法行政的全面推行阶段。P62 42.依法行政的起步阶段主要有三个表现,其中,在行政行为法方面,制定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P61

43.(政府法制建设停滞时期)包括

1957—1978年的20年间,1957年发动的“反右”运动,开始批判“法律至上”,实际上否定了政府法制。P60

44.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中,条件保障不包括(制度保障)。P58—59 45.严格高效执法,需要做到(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P55

46.严格高效执法,需要做到(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P54

47.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科学立法)是基础。P54 48.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P53 49.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P52

50.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进一步指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P43

51.截止到2014年3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已达(242)部。P42 52.我国的法治建设与社会实践之间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P41 以上100分。

1.政府的(社会职能)指政府主要从事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公共义务教育、公共疾病防治、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等,它是政府职能的保障。

2.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必要性体现在(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是生态发展的客观需要、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是实现生态和谐的重要手段、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P171—173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我国多种重要资源短缺)。P165 关于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属于法律方法的下位概念)。P162 5.(法治思维)就是把合法性判断作为思考问题的前提,其主要表现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中,法律及其基本原则对人思想的影响。P158 6.建设覆盖城乡居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要以实现(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为主要目标。P156 7.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社会治理强调多主体的协调和互动)。P149 关于法治文化与法律文化,说法正确的是(法治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法律文化)。P145 9.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国务院依法制定实施了()。P135 10.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实施一系列与文化有关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P135 11.(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1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是(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P123—126 13.(基层民主)主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城乡社区、基层政权、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各种基层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P121 1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它是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P119 15.政府职能是政府在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中所承担的职责以及应当具备一定的功能。(经济职能)主要是政府提供市场秩序包括规划、引导、制定规则、纠正失灵等,以及政府对市场秩序的监管。

16.“三个依法”是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三大途径,包括(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P38 17.党的执政主张凡是要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必须由国家权力机关经过(法定程序),使之成为法律法规或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再由各级各类国家机关依法实行。P35 18.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必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不断推进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进程。P35 19.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P35 20.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不是(少数人的,宗派的)。P34 21.(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的民主权利和根本利益。P34 22.(以人为本)是执法为民的根本出发点,(保障人权)是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文明执法)是执法为民的客观需要。P27 23.(依法治国)的理念包含着人民民主、法制完备、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权力制约等内容。P26 24.反映法治发展普遍规律的法治理念不包括(坚持党的领导的理念)。P21--25 25.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说法不正确的是(是对资本主义法治理念的辩证肯定)。P15 26.在西方,(古希腊)法治思想是西方法治传统的最重要渊源和逻辑起点。P14 2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为政治体制改革和实行法治奠定了重要基础,有法可依、有法必伏、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司法公正原则,司法公开原则,依法行政原则等现代法治原则,先后在国家立法中得到确立。

28.法治理念的(引导功能)功能,体现在法治理念不仅为法治发展指明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而且为人类实现这些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设计具体方案、方式和方法。P6 29.关于法治理念说法不正确的是(法治理念是关于法治的感性认识)。P3--5 30.(苏格拉底)首先将理念扩展为关于普遍性、同一性概念的一般理论。P1 31.(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P26 32.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包括(以上都是)。P165--169 33.(生态文明)是一种高级形态的文明,它要求人们在追求经济、社会的进步的同时,更要追求生态的进步,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理念。P164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法治思维是理性思维、建设性思维)。P158 35.(健全法律服务网络)要做到加快解决欠发达地区律师资源不足问题,推进律师资源合理分布、均衡发展。P156 36.(经济活力)的激发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力。P151 37.关于社会治理,说法正确的是(社会治理的本质特征在于发挥不同社会主体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P149 38.(文化立法滞后)体现在文化发展的同时文化立法却未能跟进,导致文化法律体系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特别是在网络安全、网络信息保护、新媒体、自媒体等领域。P138 39.推进公民司法参与制度化,需要做到(以上都是)。P133 40.我国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发展方向是(以上都是).P130--132 41.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有(以上都是)。P118-119 4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P119 43.所谓(民主政治),就是凭借公共权力,和平地管理冲突、建立秩序,并实现平等、自由、人民主权等价值理念的方式和过程。P118 44.市场的(统一性)意味着市场整体的完整和不可分割;(开放性)则既包含国内各地区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开放水平的全方位开放程度。P106 45.市场经济不是(不受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P105--106 46.司法体制改革包括(以上都是)基本原则。P98--101 47.所谓(严格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权运作中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健全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的法律制度。P92 48.(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明确司法机关的职能归属与关系界定,科学地构建司法权的合理设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91 49.(司法体制改革)是指国家司法机关(组织体系)和国家司法制度(法律制度),在宪法规定的司法体制基本框架内,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司法体系和司法制度。P90 50.(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P90 51.建设法治社会的关键在于(增强全民法治观念)。P83 52.(法治)是一种治国理念,其要求权力只能在法律之下运行,与之相对的是“人治”,即强调个人权力在法律之上。P76 53.(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要科学、合理地界定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的行政决策权,完善内部决策规则;完善行政决策的程序;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P73 54.(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问题,法治政府必须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既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法治政府履行职能必须依法进行,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符合法律规范和法律精神。P71 55.(责任政府)是指具有责任能力的政府在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就自己的行为向人民负责;政府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P69 56.(诚实守信)要求政府在行政管理中遵守信赖保护原则,对自己做出的行为和承诺,不得随意变更、不得反复无常。P68 57.行政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和比例原则)。P66 58.理解合法行政,需要注意,这里的“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P65 59.法治政府的(本质要求)是:一切行政活动只能在法律的规范和制约下进行,以保证行政权力的行使符合法律所体现的意志和利益,防止行政权的扩张和滥用,实现和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P65 60.依法行政的发展阶段是以

1989年(《行政诉讼法》)的制定和实施为标志的,它确立我国的“民告官”诉讼制度,促使我国依法行政从过去侧重依法管理行政相对人转入以行政权力为事后监督和公民权利救济为重心的发展阶段。P61 61.(依法行政时期)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P61 62.(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包括法治正常运转所不可或缺的各种保障条件,如队伍保障、经费保障、技术保障等。P58 63.严格高效执法,需要做到(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P54 64.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合理的激励评价制度)是动力。P55 65.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列为“(五位一体)”战略总体布局,凸显其在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P165 66.关于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社会功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增加社会矛盾与冲突)。P160--161 67.(加强法律服务信息化建设)要积极推进司法行政工作与智慧城市建设迅速、深度的融合,依托本地区公共服务网络,尽快建成公共法律服务网络,逐步完成连接省、市、县、乡四级地方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信息通道。P157 68.治理(是一个过程)。P150 69.(文化立法法律位阶整体较低)体现在文化立法方面的法律少,法规和规章多。P136 70.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71.在我国,发展中国的民主在宏观上是(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的三位一体;微观上是(协商民主、自治民主、选举民主)的三位一体。P41 2015年 公需科目 专业技术人员 继续教育 试题及答案(12)2015年 公务员培训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 《十八届四中全会解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自学课程《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学习读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辅导)》

考试参考 100分

20.(2分)()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执政为民

B公平正义

C依法治国

D党的领导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 2分

正确答案

C

21.(2分)如何有效实现法治化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需要做到()。

A以上都是

B把以转变职能为中心有效配置和行使经济管理权相结合 C进一步拓宽币场准入

D完善国有企业法律制定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 2分

正确答案 A

22.(2分)我国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发展方向是()。

A以上都是

B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C推动协商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

D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 2分

正确答案

A

23.(2分)司法体制改革的首要内容是要(),符合宪法精神与宪法法治思维,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A 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

B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C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D 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 2分

正确答案

D

24.(2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经t有()。

A 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上都是

C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要以人民民主为宗旨

D 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 2分

正确答案

B

25.(2分)严格高效执法,需要做到(),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 效率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

A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B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C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D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 2分

正确答案 C

26.(2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 多党合作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社会主义币场经济体制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 2分

正确答案 C

27.(2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必须强化对立法、执法、司法各个环节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使权力运行在阳光下,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A 构建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规范体系

B 构建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C 构建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D构建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 2分

正确答案 C

28.(2分)()是指国家司法机关(组织体系)和国家司法制度〔去律制旬,在宪法规定的司法体制基本框架内,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司法体系和司法制度。

A 体制改革

B司法体制改革

C 经济改革

D 政治体制改革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 2分

正确答案 B

29.(2分)()首先将理念扩展为关于普遍性、同一性概念的一般理论。

A 毕达哥拉斯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 亚里士多德

你的答案:A B C D得分 2分

正确答案 C

30、(执政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人为本、保障人权、文明执法等内容

31、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宪 法)确立的基本原则

3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3、(公共法律服务)是由司法行政机关统筹提供的,旨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所必需的法律服务

34、(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

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育浅议 篇3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育



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理论,立足中国法治建设实际,在新的伟大历史时期作出的重要科学论断。

一、提高认识,把握高等学校法制教育的主旨和核心

近年来,高校政治理论课进行了较大改革。其中,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两门课合二为一,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法律知识部分较比以前的法律基础课在内容上有较大精简,在学时上也有较大所缩减。对此,部分学生和教师产生了一些想法。认为法律基础内容的精简和学时的压缩意味国家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减弱了。我认为,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恰恰相反,这说明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高等学校大学生法制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即高等学校的法制教育应当重在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旨在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二、端正态度,领会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党的“十五大”确定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奋斗目标。但由于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法治建设之路必将漫长而曲折。迄今为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虽已建立,但公民的法治意识仍比较薄弱,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形时有发生。当今大学生,不久就会走上工作岗位,担当起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也必将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生力军。因此,他们的法治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我党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法治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高等院校应当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理念教育,帮助他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民主法治既是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原则和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促进社会有序运行,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为此,高等院校需要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三、把握重点,明确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目标。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依法治国居于核心位置。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保证政府及其公务人员依法行政,才能保证执法为民;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实现法治服务于大局的重要使命;只有依法治国,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实现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

为此,在大学生法制教育中,首先应当大力加强对大学生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教育。教育广大青年学生不仅要自觉学法、守法,而且要依法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民主活动以及社会活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宏伟事业中去,自觉依法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自觉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执法为民: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执法为民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我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反映了我们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权力本质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政法工作的核心要求。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要求执法机关在执法工作中必须以保护人民利益为根本宗旨,以公正实施法律为首要标准,做到保护人民利益与维护法律权威的有机统一、促进社会和谐与惩治违法犯罪的有机统一、贯彻群众路线与保障专门机关执法的有机统一。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法治理念,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运用好手中的权力,维护好人民的利益。

(三)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

现代“法治”来自英语的rule of law,本身有公平正义之意。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了公平正义既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更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利益与正义、自由与秩序、公平与效率、生存与发展、和谐与安全等,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所需要的价值,而社会主义法治就是将这些价值进行有效排列组合时的制度安排。在社会所需的多种价值中,处于基础与引领地位的始终是公平与正义。

为此,高等院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公平正义意识和品质的培养,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讲公道,弘扬正义,敢于与社会歪风邪气和邪恶势力作斗争。

(四)服务大局: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服务大局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性质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社会主义的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也是实现全体人民普遍意志和根本利益的工具。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的普遍意志和根本利益的核心内容,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正是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是根据全体人民的普遍意志和根本利益提炼出来的,是从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出发制定和部署的。我国法的本质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水乳交融。为大局服务,是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体现,是法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法治的历史使命。 

(五)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既是我国基本政治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体现了讲法治和讲政治的有机统一,是指导我国法治建设的根本指针。党的领导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之一,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此,当代大学生应当在学校的教育引导下,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2]张千帆.法治理念的不足与超越[J].学习与探索,2006,(6).

[3]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EB/OL].http://law.ddvip.com ,2006-12-04.

[4]中央政法委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 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究 篇4

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它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依法治国是我党的基本治国方略

依法治国, 是我们党总结执政经验教训作出的必然选择, 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式的重大变革。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 就是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文化事务, 管理社会事务, 保障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依法治国与以人治国、依政策治国的最大区别就在于, 靠法制来治理国家, 由于法律具有稳定性, 法律所确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就会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靠政策、靠个人意志甚至靠运动来治理国家, 政令就会朝令夕改, 就会因个人的看法、注意力甚至兴趣的改变而经常处于变动之中, 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性也就会失去了保障。因此, 只有实行依法治国, 才能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 坚定不移地走法治的道路。

2.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执法为民,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是我们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 说到底, 就是要求法律工作者始终带着一切为了人民的根本立场去工作。一切为了人民, 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弃的根本立场。要始终带着甘当公仆的深厚感情去立法、司法和执法。

3.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公平正义, 既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没有公正, 就不是法治;没有公正, 就谈不上和谐。法律工作者要着眼于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通过正确地执行法律来维护法律的公正, 通过正确地调节利益关系来实现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公正, 进而更好地发挥司法公正对实现社会公正和社会和谐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4.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服务大局,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 就是要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保障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只有这样, 法律工作才能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中找准定位, 有所作为。相反, 如果背离了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法律工作就会迷失方向, 难以取得大的进展。

5.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要自觉地把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 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严格执法统一起来, 把加强和改进党对法律工作的领导与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统一起来, 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 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二、提高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认识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也是各项科学理论得以实施的前提,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对深入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

1.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民主法治, 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当前, 面对民众民主诉求、法制观念不断增强, 更要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比如, 在处理群众信访问题上, 必须善于通过法律途径, 严格依法办事, 从根本上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在解决就业保障、分配差距等社会公平问题上, 必须逐步建立保障公平的机制和规则, 着力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和发展机会;在强化社会治安治理上, 同样要运用法律手段, 构建长效机制。

2.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法治建设, 既反映物质文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又影响着物质文明的发展进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需要广泛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也需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和谐社会是法制社会, 加强法制建设, 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 有利于更好地运用法律手段, 履行政府职能,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3.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

我们党依法执政, 就是要把党的执政活动纳入法治轨道, 依法掌权, 依法用权, 并依法接受监督。一方面, 要保障党对全局工作的领导, 这是依法执政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 要进一步改进党的领导方式, 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

4.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不断增强, 迫切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增强广大群众依法办事的意识。要把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实现依法治理, 放到发展的大局中去研究和推进, 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 充分发挥法治的促进、保障、引导和规范作用。

三、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途径

1.以传统教育方式为基本方式

(1)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 通过讲授者深入细致的讲解, 可以使受教育者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通过面对面的讲授, 还可以使受教育者及时提出疑问, 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这项科学理论。

(2) 加强受教育者的交流讨论。

通过组织受教育者进行学习心得的交流和不同观点的讨论、辩论,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促进大家的思考, 从而为理论创新打好基础。

(3)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受教育者形象、直观地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坚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信仰, 还可以促使大家发现问题, 促使解决方式、方法的产生。

2.充分利用网络教育的优势

(1) 网络可以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形式多样化。

信息网络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教育形式、教育手段更加灵活多样, 互动性更高。教育工作可以通过电子公告牌、“聊天室”、发送电子邮件、建“博客”以及制作网上主页等形式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内容传输给受教育者, 使之受到教育。

(2) 网络可以使教育内容更加快捷送达给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有选择地, 随时随地尽情浏览, 了解国内外、院内外的各方面信息和教育成果。

(3) 网络可以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范围更加广阔。

网络是开放的、自由的, 它不再有地域上的界限, 交互式远程教育为教育工作提供了广泛的传播途径, 使原来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立体式教育空间, 不同单位乃至不同国家的人们可通过网络共享教育资源。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新世纪社会与法制建设的科学指导思想, 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 对于进一步促进法律知识学习, 增强法律意识, 树立法制观念, 不断提高依法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也能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篇5

自从开学以来我校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刻学习教育和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政策号召,我校采用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大家不断交流,每个人都积极要求进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从各方面进行自省、自律、自查,克服不足,努力整改。在培养人才方面,已经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列入了法学专业的必修课和非法学专业的选修课。在科研学术方面,学校一直强调面向基层和地方,前不久,我校还向省教育厅报了一个重大科研项目,题目叫《法治陕西》。在服务社会方面,学校还成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领导小组,组织了一批高素质的法学教师成立宣讲团,积极主动地给省各高校、各地市各阶层的干部群众进行宣讲。这不仅对建设“法治陕西”有重要意义,还将对我校建设法治校园产生积极影响,对于我个人而言,通过学习,感觉获益匪浅。

在进行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活动之前,我及其身边同学对其内涵认识浅淡,更谈不上用其来指导我们学习中以及以后的工作实践。而现在我们已逐渐深刻认识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坚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治陕西 ”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我省的具体实践。建设法治社会,必须不断推进依法治省,把依法治国的理念体现在各个方面、贯穿于各个环节、落实到各项工作,使陕西的法治走在全国的前列。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法治上的体现。要确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于人民的理念,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立法、执法、司法的各个环节上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做到为人民执法、靠人民执法,保证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落到实处。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贯穿于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之中,坚持权利与义务的对称,保证广大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即在建设法治社会的实践中,要把公平正义作为制定法律和进行制度安排的重要依据,从源头上防止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出现与扩大,并在执法、司法活动中坚持合理合法、及时高效、程序公正的原则,建立保障公平正义的防线;把公平正义作为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遵纪守法成为公民的自觉行为,使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我国是法制统一的国家,建设法治社会要在国家统一的法制框架下进行推进,保证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严格实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立法、执法、司法工作,不断强化服务大局的各项措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要从讲政治的角度来想大局、谋大局、服务大局,正确处理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法治建设绝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从理念上更好的强化党的意识、执政意识、政权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把党依法执政的过程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现依法治国的过程,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过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把加强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贯穿于法治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究 篇6

关键词:社会管理;法治;融入;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逐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良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初具雏形,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逐步融入国际社会。与此同时,种种社会问题伴随而来:经济发展中缺乏科学发展理念,发展质量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低;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民主政治建设中深层次矛盾难以解决;社会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尖锐,官员贪污腐败等等。这些给社会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社会管理中融入法治理念,用法律的强制性保障社会管理的有序进行,是推进社会管理实现科学化、法治化的必然要求。

一、法治能够清晰界定社会管理各主体职责

伴随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加剧了社会分化,社会变得日益多样,政府面临更加复杂的治理环境。这种背景下,执政党和政府的管理主体地位受到冲击,必须依靠社会组织和广大民众来共同管理社会事务,社会才能达到稳定和谐的运行状态。为及时回应挑战,社会管理主体必须实现多元化。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了社会管理的总体格局,这就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新要求。从国家包办到国家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取得了明显进步。同时,各管理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不同,这在社会管理格局的表述中也有所体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管理起领导作用,是整个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指向标;政府负责,是国家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必然要求,要求政府切实担负起应尽的职责,从而推动社会管理向前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社会组织能够有效配合政府行为,是连接政府和人民的纽带;公众是社会管理的对象,更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广大公众的参与能够从根本上减轻政府的负担。这种格局下,社会管理各主体各司其职,管理活动规范有序。但实际情况却是党委依法执政能力不足,在解决问题时权力至上、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公信力下降、社会组织得不到认可,管理活动得不到广泛支持、公众参与规范化程度不够。法治保障纳入社会管理体制,恰恰能够解决上面一系列问题,提高共产党治国理政、依法执政水平,明确界定政府的权利范围,促进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形成,方便社会组织的管理活动,同时赋予和保障公众应有的权利。法律给予各主体不同的职责,并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社会主体各居其位、各得其所,享有其应有的权利,也履行其应尽的义务,有效地避免了越权和失职现象的发生,大大提升了社会管理规范化水平。

二、法治能够保障社会在规范化、制度化框架内运行

规矩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前提与基础,我们总是在规与矩所形成的的范围内活动。世间万物,小到日常琐碎,大到国家大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社会有序的运行同样离不开规矩。规矩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障。法律法规是规矩,制度规范是规矩,伦理、习惯、道德都是规矩。正是由于规矩的约束和制约,社会才如此井然有序。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一方面,原有的单一的利益格局被新的多元化利益格局所取代,另一方面,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后开始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利益分化引起的利益矛盾和诉求多元化引发的冲突更加频繁,表现形式更为多样,为避免矛盾引发的社会混乱,必须采取必要的手段加以规范。伦理、习惯、道德在保持社会稳定上发挥的作用需要建立在人们拥有较高素质的基础上,事实的情况是人们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而素质水平却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这样一来,依靠伦理、道德的力量来保障社会的规范运行具有较大的难度。此时,社会急需能够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的方式和途径,法治应运而生。作为衡量社会是否有序运行的最重要标尺,法治能够有效规制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借助法治的力量,人们的行为得以规范,通过稳定、明确的法律规范,社会得以有序、健康发展。

三、法治能够保证社会管理更具权威性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治体现出国家的权威,这种权威来自于立法机关的权威性,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们拥有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的权利,它们所制定的宪法、法律、法规都是它们权威性的延伸,也是它们权威性的体现。法治的权威性得到了国家强制力的保证,任何组织和个人一旦触犯法律,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有国家强制力做后盾,法治的权威得以彰显。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全球化深入推进的今天,中国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许多社会矛盾。在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时,如果选择法治之外的手段,不仅不能有效地解决矛盾和争端,更易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引发新的矛盾和争议,问题只能越来越多,社会管理停滞不前。借助法治的力量处理社会矛盾和冲突,回避了个别领导干部依权力办事的现象,提出的举措和建议也更具说服力,避免和减少了争议,社会管理的效果更加权威。

四、法治能够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法治能够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统筹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需要,是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需要,更是我们党密切党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的需要。在社会管理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否得到切实维护,是判断社会管理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倘若我们取得的成就建立在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础上,那么成就再多再显著,社会管理都是失败的。为此,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确保社会的安定有序,是社会管理工作的重心和关键。事实和经验一再表明,法治是保护公民权利的最有效途径。当公民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法治为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有效的救济途径。

五、法治能够约束过激行为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阶层急剧分化,阶层利益结构失调,使得杜会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相继出现。当这些社会群体作为利益主体以集团出现,与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过于悬殊并趋于对立时,个体利益矛盾便会转化为群际利益矛盾,并且以群体、集团之间的摩擦和冲突的形式出现,很容易诱发社会的波动。另外,随着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因企业破产、倒闭、兼并、重组等因素引发的企业职工闹事事件就是由于利益结构失调产生的群际利益冲突。特别应引起注意的是,从利益冲突转向政治冲突,从局部冲突向社会冲突,使得弱势群众成员对企业组织、基层政权乃至国家政策产生怀疑,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缓和社会矛盾、避免因利益结构失调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究 篇7

上述概念既是从国家和党的全局出发, 也是将价值基础从国家治理的层面进行了尝试性的加入。而对于上述法治理念的特征, 创新点, 以及与传统的法治特点的联系, 以及传承的关系, 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的。包括如何将其发展并且形成科学合理、有长久时效性的理论体系, 都需要我们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进行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的组成内容和基本特征是学术界争论最为激烈的两个基本理论内容, 本文也针对于此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组成内容的几点看法

对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从广义上可以认为是包含了理想、信念和观念的概念范畴, 是对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内在要求, 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客观描述, 同时也决定了法治进程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也是对于整个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系统的工作指导方针以及行为原则。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要求的五大方面,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绝对不是孤立存在的, 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 互相依托, 互相制约, 这也是党的领导的体现, 是真正达到人民当家作主状态的途径之一, 同时也是上述因素能够和依法治国形成合理的统一的要求。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依法治国对其他四个方面进行了必要的约束和要求,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党的领导则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 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该由人民对于我党依法治理国家与我党的相同的看法, 也是在此过程中共同形成的信念、期盼、理解或看法。从其组成内容来看, 社会主义法治其核心思想就是“法治”, 而对其强调的就是此法治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所约束的法治, 也反映出了其政治属性。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 “社会主义”的内容体现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该要求也是与宪法形成一致性。

( 二) “法治”与“法制”的含义要给与区别开来, 对于法治与人治的矛盾要给与正确而合理有效的纠正, 虽然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但是要对于法治的目标也就是如何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将诸如发展民主、保障人权、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些目标进行合理化的推进, 并在推进过程中给与明确的表述,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法律学术界和政府角度的理解还是有着一定距离的, 还需要在不断探讨中逐渐达成共识。

( 三) 由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或是范畴, 其涉及到整个上层建筑的全部, 如果要得到完整、准确的概念, 唯一的途径就是进行大范围的, 自由度较高的讨论,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得到相对完整、准确的概念, 而绝不是几个人就能确定。理念是意识范畴的结果, 应该是公众对于问题的客观看法, 没有人能够将自己的思想代替别人的思想, 所以无论是谁, 她的学问如何高, 见解多么独到, 他的思想和见解都不能代替公众的或是社会的共识或理念。对于领导者或不同的任何人, 都有权利来按照自己的观点概括和评价不同的个人或团体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内容的思想观念, 并且在所得到的结论里寻求相同思想的交汇点或交集点, 并用语言和文字对其进行表述和描述, 不论是谁也许能够对某一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 但是不能面面俱到的对自己的观点和表述给与确认其正确性和合理性, 更无法确定其观点具有准确而集中反映社会及相关问题的价值。因此, 为了达到上述共识, 无论是谁完成自己的观点陈述后, 都要坦诚的倾听其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而且要形成开诚布公的氛围, 鼓励大家发言, 激发大家进行探讨, 对于探讨的结果再共同商定, 修订, 如此重复, 多次改正, 才能最终得到基本的共识, 而且, 要用可变的眼光来看待即以存在的基本共识, 用发展的态度来对待共识。任何人看待任何事物的观点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 环境的变化发生改变。所以对于不同人看待事物的问题上, 我们要以客观的立场来对待, 要用学术民主的态度来对待现有的问题, 这样才能得到成熟的理论成就。

二、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特征的几点看法

社会主义法治应该是也必须是所在区域内全部公民的共同意志的完整体现。这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特征和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在对资产阶级法治进行批判时, 直接表述了其明确的对法治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说: “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产物, 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的阶级的意志, 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

从上述观点可知, 马克思主义站在共产党人的角度来看待法律, 将其作为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资产阶级法治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和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法律化、制度化, 作为资产阶级统治工具, 其必须能够真实的反映资产阶级意志, 并且为了占少数的剥削者或是统治阶级来统治其他阶级或是多数人而服务。因此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 要求社会主义法治一定要做到现有状态的变革, 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 因此社会主义先导者的追求就是能够推动无产阶级的法律, 更加完善, 并以此来代替资产阶级的法律, 这是最根本的要求也是必然要求。

从实质上讲, 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法治体现社会主义所有制, 反映无产阶级的意志、利益。能够将人民民主与专政进行统一, 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特征。同时这也要求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观的区别性。社会主义民主与专政互相促进不可缺失, 如果把民主和专政割裂开来, 甚至对立对待, 一定会损害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基本制度。

三、结语

中国共产党执政至今, 能够稳固的完成治国治党的关键就是在逐步建立了适合于社会主义国情的, 能够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环境, 对于很多政策的制定都是重点考虑国家的发展, 民族的强大, 人民的富足。中国的法治进程较慢, 应该多吸取别国的先进法治经验。新中国走过了经济改革、社会制度的调整, 法治建设的完善, 无一例外的都为国家的新法治理念做出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法治建设的角度得以深化的体现。为了能够科学合理的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就要将法治理念的构成进行必要的调整, 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明晰化, 并进一步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的原则性区别给与明晰, 进而突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先进性和重要历史价值。

摘要:近年来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为重要的理论成果, 就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其实用价值更大于其理论价值, 同时这也逐渐转换为我国法治理念的构成要素和价值基础。其基本特征也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步凸显了人民的利益, 将以人为本作为立法的基础, 将权利与义务更加合理的统一, 将中国国情有机的融入其中等多个方面。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角度来看也是从党与人民的关系, 以及党的服务意识等方面来构成。本文针对上述两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特征,内容组成

参考文献

[1]求是杂志政治编辑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06.1.

[2]郑杰, 金品轩.以十八大精神为指针全面加强公安法制建设[J].法制与经济, 2013 (3) .

[3]袁达松.走向包容性的法治国家建设[J].中国法学, 2013 (4) .

[4]李龙.良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29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究 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教育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是党和国家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认真分析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正确认识和处理高校法律知识教育与法治理念教育的关系, 着力解决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积极探索高校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新途径, 真正把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落到实处, 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1 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梳理

“ 法治理念是对法治的性质、功能、目标方向、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等重大问题的系统化认识和反映, 它根植于一国法治实践之中, 反映法治现实, 对法治实践起着指导和推动作用。 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 法治理念是法治发展的内在动力。没有法治理念, 法治建设就缺乏理论基础和主导价值观, 难以把握正确的方向、遵循科学的道路, 难以向广度深度推进, 法治的终极目的也就无法实现。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 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的实践经验、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 科学回答了“ 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 为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也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契机。

自1986 年国家教委决定在高校开设“ 法律基础”课至今, 高校法治教育已经历了20 多年的发展和实践, 相关的理论研究也逐步开展起来, 以往的研究多是围绕高校法制教育问题而展开, 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已经提出的背景下, 高校如何加强和改进法治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研究还亟待深入。从理论上讲, 高校的法治教育既包括法律知识教育, 也包括法治意识的培养、法治观念的确立和法治精神的培育。然而, 从目前我国高校法治教育的实际情况看, 很大程度上还局限于法律知识的教育和教学, 法律素质、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法治精神的培育还存在着相当薄弱的环节。 部分高校的法治教育实践突出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 在法律知识教育与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教育关系的认识上存在着重法律知识、轻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教育的倾向;二是, 在法治教育的主渠道与其他途径关系的认识上存在着重课堂教学、忽视实践环节的倾向;三是, 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设计上存在着重“ 思想道德”内容、轻“ 法律基础”内容的倾向。 近年来发生的震惊全国的大学生恶性刑事案件———马加爵案、付成励案、郭力维案、药家鑫案等, 不仅促使我们必须对高校的法治教育进行深刻反思, 也对高校如何加强和改进法治教育特别是法治理念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认真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 既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法治理念教育教学的需要, 也是全面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

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高校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总体目标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培养、正确的法治理念的确立以及法治精神的培育, 其根本任务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而对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来说, 法律意识的培养、正确的法治理念的确立以及法治精神的培育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法律知识更为重要。“ 因为一个缺乏理性的法治观念的人, 不仅不会认真地对待和遵守法律, 还有可能以邪恶的方式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识。 ”因此, 正确认识和处理法律知识教育与法治理念教育的关系就成为当下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关键。

2 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途径

按照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教育部联合下发的《 关于认真学习〈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 的通知》 要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要纳入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思想道德及法学教育的教材, 明确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 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根据这一部署, 做好新形势下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工作, 要努力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式方法的创新, 不断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2.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建设

从目前我国高校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的实际情况来看, 高等学校中的政法院校 ( 系)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主要平台是各门具体法律的专业课程设置, 政法院校以外的高等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主要渠道仍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大力发挥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应大力加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有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特别是树立科学的法治理念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改变部分高校目前尚存在着的重法律知识传授、轻法治理念培育, 重法律工具主义、轻法律价值实现等偏向, 充分发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2 面向高校大学生开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通识课和部分法学专业课程

目前, 高校法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中, 有一部分属于大学生都应深入了解的课程, 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也完全有能力接受, 例如《 民法》 、《 合同法》 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与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并且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事务, 树立诚实守信、依法生活、依法处世的观念;《 行政法》 能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政府部门的工作, 树立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等理念;《 刑法》 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责任意识, 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民事诉讼法》 和《 行政诉讼法》 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程序, 了解解决矛盾和纠纷的基本途径,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考虑以“ 法与社会”“、 法与人”为主要内容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通识法律教育选修课, 这些课程都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3 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加强社会实践教学

课堂教学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主渠道。如果不积极探索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 切实改进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是难以保证的。 目前, 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角色扮演教学等方法已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加强和改进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要进一步探索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 特别是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让学生亲自参与法制宣传、法庭旁听、个案调查走访等社会实践活动, 深入我国的法律实践, 从切身体验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 培养大学生以自律为基础的守法意识, 形成发自内心地对宪法和法律的信仰和崇敬, 把法律内化为行为准则。

2.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努力营造法治校园的氛围

高校历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已经形成一套具有操作性的经验和一种认同。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 大力整合资源, 大胆创新, 优化选题, 围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 如组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竞赛, 主题演讲、主题征文、公益讲座等活动, 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运用多种形式努力营造法治文化氛围, 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奠定基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究 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检察工作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刻内涵

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 是指导一国法律制度设计和司法、执法、守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主导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 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 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反映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现代法治理念。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检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是检察政治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

我国正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市场经济还不是很完善, 在改革发展中产生的一系列观点、观念和国外腐朽思想的不断渗透, 必然会在一定时期内产生消极影响,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检察权是否能够得到正确运用, 是否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能保证检察政治工作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的、消极的、落后的思想和行为, 正确引导广大检察干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检察政治工作全局,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界四中全会精神,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对广大检察干警进行持续深入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教育干警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始终不渝地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永恒的价值追求, 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大局观念, 坚决摒弃传统陈旧的执法观念和习惯做法, 牢固树立与依法治国和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努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是贯彻落实检察工作主题,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和作用的必然要求。

检察机关肩负着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使命,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 检察政治工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大,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 是指导检察政治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求检察政治工作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理念, 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真正做到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正确处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牢牢把握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 树立“党的第一要务就是检察政治工作第一要务”的观念和“检察政治工作服务业务工作”的观念, 平等保护一切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 牢牢把握“强化法律监督, 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 坚持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以公平促和谐, 以稳定促和谐。因此检察政治工作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 才能有效地发挥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 努力完成新世纪阶段的历史使命。

(三)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是切实解决检察政治队伍中的突出问题, 提高整体素质的客观需要。

虽然检察机关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 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作出积极的贡献, 但也还存在执法不公正、作风不文明等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如何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广大检察干警中入脑入心, 让他们的深刻理解、共同感受、真切内化这些法律理念的基础上, 引导和自律执法办案行为, 应当成为检察机关队伍建设共同面临、必须正视和认真对待的一项重要而极有现实意义的任务。检察政治工作要教育和引导广大检察干警彻底摒弃那些过时的、错误的、不符合法治进步要求的思想和观念, 牢固树立公开、公平、公正、人权、文明、廉洁的执法理念, 并自觉以之指导检察执法实践, 从根本上改变检察机关的执法状况, 提升执法形象。

三、如何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和加强检察思想政治工作

(一)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重视党建工作。

检察机关特别是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丰富内涵和精髓, 切实将其落实到党建工作中, 落实到从严治检中, 落实到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中。要紧密结合新形势新变化队伍中的新问题,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不断改进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方法, 严格党内生活, 严肃党的纪律, 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 加强纪律作风建设, 从教育管理监督等各环节落实从严治党、从严治检的要求, 坚决执行高检“九条卡死”硬规、廉洁从检十项纪律, 通过深化检务公开和加强内部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考核制度、谈话制度和诫勉制度, 严格党内民生生活, 切实把上、下、内、外全方位的监督形势有机融合于一体, 解决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严打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 树立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的良好形象和执法公信力。

(二)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促进公正、文明执法。

检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结合检察业务一道去做, 要保证和促进法律监督活动依法、公正、文明开展, 检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更应当体现在公平、公正、文明执法上, 这样才能别具检察特色。一是坚持有效的学习制度。有计划、有组织、有督促、有检查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同时也要坚持业务学习制度, 适时组织各种类型的业务学习活动, 深化对法理、检察业务知识的研究探讨, 正确把握运用。二是多管齐下, 全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增强干警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同时要加强政治教育和以公正执法为前提的职业道德教育, 紧紧围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 促进廉洁执法”的主题实践活动,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 切实增强检察干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 自觉端正执法思想, 维护和树立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职业形象, 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 更好地为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服务。三是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 要重视与干警的思想交流, 了解干警思想动态, 掌握干警的具体要求, 使干警自觉主动接受教育。同时也要根据不同时期业务工作的不同的要求, 针对业务中的重点、难点, 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 使政治思想工作体现在时时、事事、处处。要把解决干警思想问题和解决干警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做到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三)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办案中, 延伸到八小时以外。

必须充分调动检察干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将办案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活, 确保检察职责的依法履行。在办案的同时部署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对办案人员的教育和监督管理, 注意防范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适时进行案后回访, 奖优惩劣。八小时以外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不容忽视。要以八小时以外的延伸教育为根本, 加强对检察干警的社交圈、娱乐圈和生活圈的关注;对检察人员实行动态管理, 根据检察干警思想状况、工作作风、纪律、业务行为和表现, 随时进行灵活考察, 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引导检察人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有益身心健康活动, 激励他们在八小时以外学习政治、经济、法律、电脑等活动。

(四)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究 篇10

一、法治理念更新是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动力

党和国家提出了要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并明确了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法治保障”要求。那么, 社会管理创新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推进, 首要方面是理念的更新, 另一个是方式方法上的转变。当前社会管理的方式存在一个显著的矛盾性发展, 即管理设备与技术越来越先进, 然而管理手段却依然像过去那样粗放与粗暴, 暴力执法经常被人们所诟病。究其原因是, 虽然社会管理设备的性能是提高了, 但我们在社会管理理念上却没有与时俱进, 作相应的调整与转变。如, 我们早就提出了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 但是有些管理者和执法者缺乏严格依法办事的精神, 把法律当作管理老百姓的工具, 某法律对自己的管理工作有利则要依法执行, 如果对己不利则放置一边。他们仍然没有从最为根本的观念上进行转变, 对社会管理法治理念存在诸多误区。中央已提出要用法治思维武装领导干部和管理者的头脑, 要用法治方法化解社会矛盾, 但由于法治理念未及时更新, 尚未来得及对社会管理法治的支撑要素做出相应的调整。而社会管理法治理念的及时更新, 则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动力与引导, 促成社会管理创新内外部动力的一种及时回应, 这种回应反过来又会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稳步推进。

二、法治理念更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先导

前已述及, 我国现阶段社会管理创新需要理念的更新及社会管理方法与方式的转变。理念的更新是首要的, 这是因为理念更新是行动创新的先导, 人们的思想和眼光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一个没有法治思维的领导干部, 很难想象他在解决所遭遇的社会管理问题时会想到用法律解决问题;人们具有不同的法治理念, 就会对社会管理中的问题与做法有不同的认识, 就会形成不同的法治实践效果。在目前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推进的进程中, 我们必须树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法治理念, 以全新的思维与眼光来体察社会, 认识自己, 以避免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发生重大偏差, 把社会管理创新引向歧途。

实现民主和善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 为此, 我们必须要严格依法办事, 依照法律和制度管理社会;而这需要一种全新的社会管理法治理念的指引。哈耶克指出, “法治的意思就是指政府在一切行动中都受到事前规定并宣布的规则的约束”。 (1) 换句话说, 政府必须要法律的框架内活动, 其社会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必须由法律授予, 在社会管理过程既不能越权、也不能滥用权力、更不能怠行职责;要形成“权为民所授”、“权为民所用”, 以及权力的行使由人民进行监督的意识与氛围。如果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还固守原来的理念, 如“权大于法”、“把法律作为管理和控制社会的国家”、“不严格依法办事”等, 将会把社会管理创新引向歧途, 无法达到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

三、法治理念更新是规范和保障社会管理权力的需要

社会管理政策的决定者和执行者均具有一定的权力, 因而存在着社会管理权力侵害相对人权利的可能性, 这已被现实中大量实例所证明。因此需要对社会管理权力进行必要的规制, 其实规制也是一种保障。为达到规范和保障社会管理权力的目的, 需要进行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社会管理人员进行法治理念教育, 用正确的法治理念能够武装其头脑, 使社会管理者树立依法行使权力和注重保障相对人权利等正确的社会管理的法治观, 远离与排斥超越职责范围行使权力、滥用权力、侵害相对人权益的行为。二是将正确的法治理念具化于具体的社会管理制度和机制中, 使社会管理的各项制度与决策能够体现现代法治观的要求, 能真正保障公民权利。对社会管理相对人而言, 具备正确的法治理念也非常重要。社会管理创新必须要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 这当然要求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活动时依法而为和自我克制, 也需要相对人对法治理念的接受与理解, 才能在权益被侵害时具有依法维权的意识, 能采用合法方式维权, 这样才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

四、市民社会的良性成长需要全新的法治理念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 政府是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 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在内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均由政府统一安排和管理。但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 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均发生了深刻变化, 经济发展是日新月异, 社会结构日益多元, 人们的诉求更加多样, 利益格局日趋复杂。传统的“全能型政府”、由政府大包大揽的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 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和创新是呼之欲出。于是, 国家权力逐渐从一些领域退出, 逐步构建起职能范围适度、组织规模适中的政府, 在管理中是提供引导、指导与服务。

五、政府职能转变及法治政府的建立需要更新法治理念

我国传统的治理模式是以行政机关为主体, 采用强制命令等行政手段进行社会管理。一方面政府大包大揽, 包打天下, 另一方面政府应负责的公共职能却长期履行不到位;一方面政府承担一些不该管也管不好的社会事务, 另一方面应该由政府履行的一些社会管理职能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这说明倚重行政手段的传统社会管理模式是弊端丛生。经济市场化、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市民社会的生成与发展等社会结构的变化促使政府要转变职能, 要求变革传统的“一元化”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 打破政府发号施令、群众被动接受的单向管理方式;我们要顺应社会结构发生的新变化重新为政府定位, 形成多元多维、社会协同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形成公民人人参与管理, 服从管理, 并从中受益的格局。这需要全新的法治理念, 建立法治政府, 政府需依法治理, 不能越权、不能滥权、更不能怠行职责。公民需要依法参与管理活动, 依法享有权利履行义务, 最终, 在社会管理中充分体现民主, 使社会管理成为政府与公民之间双向的互动的活动, 政府与公民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综上所述, 若要克服过去社会管理在存在的法治理念误区, 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 法治理念的更新对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作用:法治理念更新是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动力, 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先导, 也是规范和保障社会管理权力的需要, 更是市民社会的良性成长以及政府职能转变和法治政府的建立等的需要。

摘要:文章从目前社会管理中存在的法治理念误区出发, 论述了正确的法治理念对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作用:法治理念更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动力, 法治理念更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先导, 法治理念更新是限制和保障社会管理权力的需要, 市民社会的良性成长需要全新的法治理念以及政府职能转变及法治政府的建立都需要法治理念的更新。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法治理念更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美]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2]何勤华, 任超.法治的追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4][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5]季卫东.法治图构[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2.

[6]姜明安.这几种法治观念绝不可取[N].北京日报, 2011-10-3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究 篇11

一、依法治国理念的缘起与发展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一书中指出:“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 不应该是人来统治的, 而应该由法律来统治。”《韩非子·有度》指出:“国无常强, 无常弱。奉法者强, 则国强;奉法者弱, 则国弱。”建国后, 从改革开放初期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 一直强调行政机关要“依法办事”, 要遵守规范。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依法行政”概念;1997年,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1999年, “依法治国”写入宪法;2006年, 中央提出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全面推行依法行政”。2007年, 党的十七大将“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作为衡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是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抉择,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 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政策, 取得了巨大成就。

法治思维就是从法律的视角, 按照法律的规范、法律的精神、原则与目的做出决定, 处理和解决问题, 而法治方式是法治思维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其主要特征是公平、自由与竞争, 要努力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 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随着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原来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经济要逐渐发生变化, 要转变为由市场来主导和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因此政府职能要实现两个转变, 第一要从行政干预过多的全能政府向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有限政府转变, 第二是要从与民争利的发展型政府向公共利益服务性政府转变。重新回归政府的本质特征, 实现从重经济到重保障、从重管理到重服务、从重权力到重责任、从重领导到重协商, 真正建立一个有限、责任、法治和透明政府。

二、县级政府的职能与权责

1. 传统县域政府的职能、权责

古语曰:“郡县治, 天下安”。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状态和延续了20多年之久的市管县体制。一方面市管县体制扩大了市的行政势力范围, 市县之间资源争夺冲突加剧, 致使行政成本高, 行政效能低;另一方面, 市级政府利用科层制的层级优势, 截留县级资源,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政策执行力的提高。政府执行力要求“政令畅通和政令统一”, 但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 县级政府在执行公共政策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政策执行无力、执行不力、执行费力和执行过力等情况。“国权不下县, 县下惟宗族”的历史传统也导致县级政府在历史上并没有形成对乡镇政府的有效领导, 乡村社会权力真空一直存在的事实也使县级政府实际执行中落实到位有难度。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农业大县, 工业小县, 财政穷县”, 县级财政基本上是“吃财政饭”。中国传统社会具有自我主义、公私群己的相对性、人治社会与长老统治的特点, 维持秩序时所使用的力量, 不是法律, 而是人际关系的历史传统, 整个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制度安排和权力运作, 都是以这样的一种社会关系模式为基础。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中国乡村结构时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 “以己为中心, 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 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 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 一圈圈推出去, 愈推愈远, 也愈推愈薄”。此外, 以熟人为核心的人文社会环境和市民社会发育的不完全, 这些因素都造成了以情代法、人情行政, 公共政策执行出现偏差就在所难免。 (1)

2. 省直管县体制下的县级政府职责

市管县的体制, 不但增加了行政层级, 影响行政管理效率的高效运转, 而且使市县之间争利严重。从2002年开始, 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先后进行了“强县扩权”的改革, 给重点县下放了一些地级市拥有的经济管理权限, 在经济管理方面形成了近似“省管县”的格局。2005年6月6日,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改革县乡财政的管理方式, 具备条件的地方, 可以推进‘省直管县’的改革试点。”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突破县域管理的权限, 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职能转变使政府微观经济管理职能转变为宏观调控职能。半小时或一小时交通圈, 城际铁路, 动车和高速公路以及科技信息的发展, 使省与县的空间距离缩短, 扁平化的层级组织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省直管县”体制主要包括人事管理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 省直接管理县财政, 能加强省级财政的统筹能力, 减少市级财政对县财政的截留, 提高基层的公共服务能力。

三、县级公务员执行力阻滞因素分析

美国公共行政学者艾利森指出:“在达到政府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 而其余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在我国, “执行力”这个概念最早是在行政法学领域里运用, 作为政府行政管理意义上的政府执行力, 主要体现为政府职能部门贯彻政策、计划、命令的能力, 执行力、公信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 执行力不足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1. 体制制度的局限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指出, 只有在制度的有效设计和功能充分发挥的条件下, 制度的收益才能较好的实现, 当权力潜规则侵蚀制度的权威和有效性时, 无论如何有效设计制度, 其收益都要大打折扣。目前我们所进行的深入改革, 就是希望通过制度功能的充分运行, 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民众福利增加的目的, 最大程度上实现“制度收益”, 抵消沉没“制度成本”的影响。但一部分公共权力代理人, 利用权力寻租, 通过侵犯公共利益或第三方利益直接攫取公共资源, 破坏社会资源和财富的公正、公平分配, 使制度“异化”, 使社会公众的信仰迷失, 对正式制度, 正式规则的信任感降低, 在日常的社会管理事务中, 就更易寻求“熟人社会”的规则, 自身积极主动地按照潜规则办事, 久而久之, 就会恶化社会风气, 破坏社会主体的良性预期, 增加重新构建制度来规范社会主体的难度, 增加实现社会治理和善治的成本, 危害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目标, 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要提高司法公信力, 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切实推进司法独立, 加强对政府的监督, 防止行政干预司法, 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干预司法办案的, 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造成严重后果的, 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晋升通道的不完善

经过20多年的建设, 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已初具雏形, 但其职业生涯发展空间、晋升通道还不完善。根据统计资料, 截止2013年, 我国公务员总数约为717.1万人, 县级以下工作的政府公务员比例约为70%, 他们直接履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直接体现着政府的形象与工作效能。自20世纪80年代李普斯基开创“街头官僚理论”以降, 在现代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向度中, 作为与公民面对面直接接触的群体, 基层政府的一线工作人员成为政策执行和变通决策的代表受到公众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基层公务员也即街头官僚的自由裁量权、控制约束机制以及行动逻辑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现代性产生稳定性, 现代化带来不稳定性。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不断增强的社会冲突势能和降低社会摩擦系数, 那就会出现矛盾对立的加剧和社会的不稳定状态。县级公务员群体以行政执法类为主, 专业技术类较少, 近期的司法体制改革也明确了司法领域的分类管理原则, 尤其是2014年12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 职务是权力的象征, 也是责任的承担, 职级是现实利益的体现, 同时也要求其用能力、业绩以及资历来获取应得的利益。这就统筹考虑了公务员职业发展的不同价值追求, 弱化了职务对待遇的影响, 强化了职级对待遇的分量, “为基层公务员打造了职务晋升与职级晋升两条上升通道, 打破了机构规格对基层公务员的“压职压级”困境。” (2)

四、依法治国理念下的公务员执行力提升路径

卢梭曾经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 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 也不是刻在铜表上, 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3) 基层公务员对内承接着各种权力和法律规范的意志, 政治家制定的各种政策依赖于他们认真的贯彻执行才能化为有效的行动。这就导致了街头官僚在最直接的交换行动层垄断了对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供给, 以血缘、地缘、经济水平、政治地位和知识文化水平几个要素作为特征的差序格局仍然会越来越固化和僵化。

1. 全面履行职能, 确保权责一致

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改革的深入推进, 公民的资源获取途径与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对政府的需求也逐渐多样化, 这就要求政府的工作人员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 不断更新执政理念, 修正自身的行为思想, 学习本领域的专业知识, 不断创新服务型政府执政的方式, 用法治理念做指导, 用创新型文化做保障, 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工作使命感, 强化积极履行职责的内驱力, 真正履行好人民赋予的权力, 切实从公民利益角度出发, 积极预防化解矛盾, 解决各种问题。贯彻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以公平正义价值观作为执行价值观, 兼顾公平效率与平等, 要用科学理性使行政行为高效化, 排除非理性、非科学因素干扰, 节约行政资源, 同时, 还要兼具人文关怀, 以自身对政策的理解把握和专业知识学习, 以提高执行中的沟通、协调、组织能力, 以自身高尚的道德修养对服务对象充满真情与耐心, 避免产生畏难、懈怠情绪。

2. 完善监督制约, 创新考评机制

“权力导致腐败, 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4) 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需要规范行使, 服务型政府构建需要职责明确, 唯有用制度监督、规范、约束、制衡权力, 才能保证权力不被滥用, 保障权力发挥其应有的力量。我国政治体制受封建专制主义影响很深, 传统的政治文化也缺乏民主基因、法治经验与法治环境。树立法治思维理念, 弘扬法治精神, 建立法治信仰, 是实现公平正义法治中国的根本要求。要让遵纪守法成为一种自觉, 让依法办事成为一种习惯, 让恪守法律规则成为一种自然, 这样才能使法治具有更多传播的正能量。健全完善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 避免出现“上级监督太远, 同级监督太软, 下级监督太难”的局面, 对于严重违纪的公务人员, 要敢于运用“断崖式降级”措施, 避免带病提拔或平级调动和复出, 起到良好的威慑效应。大力推行政府自我革命, 制定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 从法规上界定好政府权力与市场、社会、公众的边界, 清晰产权, 让政府掌握的公共权力呈现在阳光的照耀之下,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 全面推进和完善行政服务中心、政务超市、市民之家等便利惠民的行政方式, 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结语

法治是一种系统的规则治理的价值接续和技术安排, 法治理念和法治中国, 是法治中国、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在国内法治文化和法治建设的有机统一, 其建设场域是中国的, 是植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民族精神以及政治经济条件, 其目的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服务于中国的权力规范。为有效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一定要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保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 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 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行政执法要有据, 行政裁量要公正, 执法环节要文明。这不仅体现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也体现了现代文明政府的治理能力。

摘要:法治思维就是从法律的视角, 按照法律的规范、法律的精神、原则与目的做出决定, 处理和解决问题。“郡县治, 天下安”。传统县域管理体制与现代“省直管县”治理方式的碰撞与融合, 对提升县级政府公务员执行力有了新的要求。通过分析影响执行力的阻滞因素, 提出了准确领会把握中央精神, 厘清职能, 完善监督制约, 创新考评机制等具体措施。

关键词:法治理念,县级政府,公务员,执行力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2]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告政策分析标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韩志明.街头官僚的空间阐释—基于工作界面的比较分析[J].武汉大学报, 2010, (07) .

[4]周其仁.改革的逻辑[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3.

上一篇:种公羊的饲养管理技术下一篇:CATV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