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艺术思潮

2024-09-17

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共12篇)

现代主义艺术思潮 篇1

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出现, 对人类精神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无论我们怎样去看待, 它都已经影响了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它对人类自我的突现, 对哲学理论的深层挖掘都不觉的反映在中国现、当代舞蹈当中。

一、从形成与发展的角度了解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充满个性、自我、自由、战争的时代, 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文明, 它体现了人类认识的深化和对张扬自我个性的追求。即便我们的肉体在科学技术达到了一个高峰时找到了归宿, 但何处才是我们精神的家园?

第一, 关于现代主义的背景。一方面, 西方社会的现代科技从十九世纪开始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能量守恒定律, 生物进化论, 以及放射性元素的重大发现使人们开始清晰的认识世界。加上生物细胞学的产生, 考古学的发现, 改变了人类对于“神”的信仰。“上帝造世”一说因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的不堪一击。也使人们清晰的认识世界, 但内心却感到无所适从。为了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 人们努力的寻找新的信仰。另一方面,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工业革命, 也带来了规模化, 标准化的大发展。资本的积累与集中以及生产的系统化、统一化形成了垄断资本主义, 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同时资本与生产的剥离也使人类的危机感增加。

十九世纪对于人类而言, 不仅是科技改革的时代, 也是战争革命的时代。为了取得世界的霸权, 帝国主义掀起了全世界的血腥战争。战火不仅毁灭了生命, 更是毁灭了西方基督教所宣讲的“博爱”、“正义”、“平等”原则。他们在寻求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来诉说自己对于世界的切肤体验, 并想用自己的力量去推翻统治阶级;他们对自由充满渴望, 为了给自己和那个时代的人们慰藉, 他们试图用各自的主张去展现他们心中的世界。在这样的苦闷中, 现代主义艺术家用各种非理性的形式, 来表现他们希望用自己的形式给空虚的灵魂找到信仰, 并宣泄自己对世界的不满。

第二, 哲学理论基础。从哲学角度来看, 西方现代哲学是现代主义的主要思想根源。西方的现代哲学为西方现代艺术深刻的影响, 不仅影响了二十世纪初艺术家的世界观, 人生观, 使艺术家的创作产生变化。而且使许多的哲学家直接参与到了西方现代艺术中来, 他们为了宣传了西方现代哲学, 亲自创作了文学艺术作品, 以此来扩大了西方现代哲学的受众面。

我们把一个历史时期里不同流派的艺术观点统称为现代主义艺术。现代主义包括诸多流派, 例如象征主义, 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等等。这些流派的艺术深受哲学思潮的影响, 例如尼采的超人哲学,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伯格森的直觉主义等。它们之所以能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 正是因为这些现代哲学家的反对传统非理性主义束缚了实现自我的思想。同时现代哲学在具体的创作方面也影响了现代主义艺术, 许多现代主义的艺术家在创作中不拘于按空间时间进行表达, 而是按照人物过去, 现在, 未来相互交错的内心的变化, 相互交融。

第三, 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反传统是现代主义艺术家们最大的特点。现实主义强调真实、具体的描绘现实生活, 而现代主义则是集中表现自我。但是现代主义并不是排斥模仿, 而是不局限于模仿客观, 是对客观现实的再创造来引发人们的思考。其次现代主义艺术家强调从人的内心世界出发, 通过象征、暗示来表现艺术家对于生活的情感。最后现代主义艺术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主体, 自由的表达自我的作用。在艺术中, 通过对客观外部形态的扭曲、变形、夸张来描述自我, 突出自由, 在夸张的外表下引发人们的思考。

二、现代主义影响下的中国舞蹈

1、现代主义与中国乐舞思想的碰撞

在西方的现代主义艺术家看来只有非理性的形式和直觉, 意志, 情感的主观世界, 才能找到生命的本质与灵魂的归宿, 科技和理性能使人们满足物质的需求, 认识客观世界, 这只能触及事物的表面。由此看来, 现代主义似乎在中国舞蹈中找不到一席之地。

第一, 从思维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舞蹈讲究的是“身心合一”, “形神兼备”。“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体现, 讲究由外在的形象体现内在的情感。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感性与理性的和谐, 这使中国舞蹈思维也很难超越“合一”这个定势。所以, 西方现代主义很难让中国乐舞思想变得突出自我, 悲观主义。

第二,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哲学大多数关注的是人生之道, 人性之道。多用感悟的形式, 使人们慢慢体味。我们对待生命, 人性的态度并不是像他们那样靠的是逻辑的分析与抽象的思辨, 而是靠感悟去体会, 在体会中再次感悟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比如我们的哲学思想注定了中国舞蹈对于圆的热衷, 无论是古典舞的云手, 民族民间舞蹈的围圆舞蹈还是在舞蹈创作构图上的圆。这种舞蹈动律圆的体现就代表了中国舞蹈与太极意识、儒道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三,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二十世纪初, 西方现代主义产生时, 还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从客观上并不具备接受现代主义思潮的条件。作为战争的受害者, 我们没感受到工业革命带来的物质满足, 我们需要的是如何面对生存的问题, 而不是要呐喊去追求精神的解放。因此深受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西方现代舞在充满阶级斗争的年代, 并没有过多的影响到中国。

2、现代主义影响下的中国当代舞蹈

改革开放带来经济交流的同时, 更多的则是来自于文化交流。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现代舞蹈也影响到了我们。虽然中国的文学、绘画早在二三十年代都已经接触到了现代主义艺术。但在舞蹈艺术中, 只有少数的舞蹈先驱们有意识的涉及到西方的现代舞蹈, 并将中国革命和政治斗争与西方现代舞蹈有机的结合, 创作出了一些优秀的中国现代舞蹈。

第一, 现代主义影响下的中国舞蹈编导。舞蹈作品的核心人物是舞蹈编导, 其艺术作品中都会不自觉的展现自身的思想、世界观、艺术倾向。因此, 舞蹈编导的前沿性与感知能力应是最灵敏的。他们会通过舞蹈作品传达自己广博的知识与触及到的感受, 从而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

第二, 现代主义影响下的中国当代舞蹈教育。舞蹈教育是一项要遵循科学、系统原则的严谨工作。需要严格的考评从课程的设置, 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实施方案, 包括教育后的评价。虽然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是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 但对舞蹈教育带来巨大影响的是现代主义积极的理念。特别是它强调表现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以自然的舞蹈动作自由的表现生活情感和生活理念, 使中国当代的舞蹈教育将对技术深入挖掘的误区, 改为以倡导表现情感为主要目标。

第三, 现代主义影响下的中国舞蹈语言。西方现代舞对中国舞蹈的影响之大、范围之广可以说是任何一个舞种都不可比拟的。虽然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 而它张扬自由, 自我的个性, 及其使身体更加合乎自然与松弛, 符合人体的运动结构的科学理论, 对深受现代主义思潮的舞蹈语言带来很大的影响, 尤其在动作的创新方面, 使我们的舞蹈语言更加的丰富。

三、结语

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一部分, 我们没有理由排斥和抗拒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对我们的影响。它对舞蹈对自我的突现, 深层哲理的挖掘都不自觉的反映在中国当代舞蹈当中。西方的现代舞作为它的代表更是影响了中国的当代舞蹈。一方面, 我们如何去理解西方现代舞当中所包涵的思想。另一方面, 我们又如何保证我们本民族的美学观点能够面对现代主义这么大的冲击。使当代舞蹈在我们失去本质的同时作到查漏补缺。

摘要: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对人类的精神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而对于中国当代舞蹈艺术的影响, 本文通过现代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角度进行了分析, 并描绘了现代主义对中国当代舞蹈的影响过程。

关键词: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中国当代舞蹈,影响

现代主义艺术思潮 篇2

毕加索的和平鸽及油画《朝鲜的屠杀》、《战争》、《和平》等作品的反对

侵略战争、歌颂和平的内容,在他的创作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还涌现了一批新的绘画流派,如发端于美国、波及全欧的抽象表

现主义、在奥地利形成的幻想现实主义、萌发于英国的波普艺术、产生于法

国的塔希主义、偶发艺术、观念艺术、奥普艺术、人体艺术思潮、地景艺术、新表现主义等等。总之,现代主义绘画出现了新的发展,后现代主义绘画更是高潮迭起,传统的现实主义绘画也仍有一席之地,出现了多元的新局面。

超现实主义绘画

超现实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达达主义内部分化出来的一个艺术流

派,它吸收了达达主义反传统的自动性创作的观念,但扬弃了达达主义那否定一切的偏颇之处,在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影响下,强调偶然的结合,无意识的发现,梦境的真实再现,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揉合,以达到一种绝对的超现实的情境,其手法是写实、象征和抽象等,20世纪30年代后,超现实主义在经过一段冷寂的时期后,50年代又在欧洲再度兴旺起来。这时的代表人物,在法国有福特里埃、杜桑等。杜桑是达达主义的鼓吹者,曾作《带胡须的蒙娜丽莎》,以表示对众人崇拜的名画的蔑视而闻名,这时也成了超现实主义的积极支持者。在意大利有卡腊和基里科。在德国有厄尔莱等人,他们都创作了较好的作品。超现实主义绘画在立体主义、抽象主义等强调优先考虑造型而忽视绘画内容之风盛行的时候,刻意揭示作品内涵以及复兴奇特的异国情调风格等方面,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超现实主义有两个支系,一支是绝对超现实主义,以不受意识控制的无意识行动为主,其作品虽有某种程度的形象化,但却接近抽象派的特征,创作强调偶然机遇或自动行动。代表有西班牙的米罗,他的绘画除具有幻想的幽默外,那空想的世界相当生动。他笔下的植物、动物,甚至无生命的物体,都充满一种勃勃生机,似乎比在生活周围的真实对象更加真实。其它艺术家还有马宋、马塔等人。另一个支系是叫做超级现实主义。这派表现的大多是可以认识的场面或物体,注重细致地描绘事物的细部。但从整体而言,却又脱开物体的自然结构,以幻想的方式以描绘对象变形,并结合成梦境中的东西,以创造不受理性控制的潜意识的形象。代表人物有西班牙的达利和比利时的马格里特、德沃尔等人。达利的作品往往表现凶残的梦幻或奇特的宁静气氛,爱用双重的或隐藏的形象。马格里特的绘画世界,充满了日常琐事的各种幻境,善于夸大突如其来的精神感觉,创造幻觉想象。

抽象主义绘画

抽象主义绘画在欧洲十分盛行。抽象主义或称抽象艺术,并不是一个有宣言、纲领的社团,而是一种反对模拟自然形态,主张抽象表现的艺术思潮和流派。它的特征是不描绘具体物象,而通过线条、色彩、块面、形体、构图等手段来表现各种情绪,激起观众的想象,启迪人们的思维。抽象艺术有两类:一是将自然的外形加以简化、变形,形成极为简单的、概括的形象。

一是不以自然的外形为基础的几何构成。最早的抽象主义绘画是康定斯基在1910年创作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抽象艺术的代表除康定斯基外,还有荷兰的蒙德里安。像康定斯基等重视感情表现的抽象艺术叫抒情抽象或热抽象;而蒙德里安等表现理念的抽象艺术叫理念抽象或冷抽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抽象主义在欧洲不仅盛行,而且还有发展。1952年,法国美术评论家塔皮耶首先用“塔希主义”一词概括的那些作品就是抽象艺术的新样式。塔希就是斑污、斑点的意思。而塔希主义就是用偶然的彩色斑点和色块所形成的绘画。法国的阿特兰、布仁、马蒂卮、阿勒、迪比费等人,就是塔希主义抽象画派的画家。这时抽象艺术的成绩突出的艺术家英国的戴维、尼科尔森,霍克尼的《强调安静的画》、《蛇》等作品,也是抽象主义的作品。60年代后,他转向写实风格。1948年,英法美首先在西柏林举办了抽象画展,德国中青年艺术家积极开展了非传统艺术的探索,打破了法西斯上台后形成的德国艺术与欧美艺术阻隔的墙壁,使德国艺术与欧美艺术接轨,其中特别活跃的沃尔斯、哈通、温特尔等就是较为出色的抽象艺术的画家。当代欧洲的抽象绘画,应该特别提到的是华裔法国画家赵无极(1921—),1951年他在瑞士看到克利的作品,唤起以中国古代象形文字演变为符号作为艺术构思的意念,又吸取中国画不求形似的传统,使其50年代后期的创作获得新的突破,形成了他别具一格的抒情抽象的风格。

波普艺术及与之有联系的其它艺术

波普是英语单词的缩写,意指流行艺术、通俗艺术。1952年,萌发于英国,后遍及欧美。现代主义艺术避开都市文明的压力,反对机械化、非人性的消费文化。而波普艺术家则认为公众创造的都市文明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商业文明的冲击,艺术家不仅要重视它,而且应该成为通俗文化的歌手。1956年,汉密尔顿在“这是明天”的展览会上,陈列了握着“POP”

字母的网球拍运动员的拼集作品《是什么使得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往常,如此丰富多彩?》,被认为是波普艺术的第一件作品。1961年,举办的《当代青年艺展》,更表现了波普艺术强大的冲击力。英国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还有保罗齐、蒂尔森、霍克尼、史密斯、琼斯等。法国的波普艺术家代表应推雷塞。波普艺术虽以英、美两国为主,但旁支迭出,影响极广。一般认为:偶发艺术和集合艺术就是波普艺术的两个支系。波普艺术强调艺术与生活结

合,因此便对人们周围的事物以及大众文化寄予关注。集合艺术就是把机械文明和大家消费的废弃物,收集起来,重新组合,并赋予它一种新的含义的艺术。集合艺术家的作品,常常把现成品,如易拉罐、塑料瓶、机器的废旧物等结合起来,制成平面或立体形式的、可看、可模的艺术品。将这些在室内、室外环境中布置出来,产生精神上的感受,便又是环境艺术了。将艺术和大自然结合,直接借助大自然的景观而不借助造型艺术的传统媒介,或者把大自然稍加施工或润饰,旨在使人注意大自然,使人从中获得异于平常的审美体验,便是“大地艺术”了。在欧洲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阿尔曼、谢乍,德国的史维塔斯、尔麦斯特,西班牙的塞尔拉诺、齐吉达,意大利的卡塞拉等人。他们的作品有的是绘画,有的是雕塑,但许多时候却很难按传统的方式划分类别了。

偶发艺术出现于60年代,它是以表现偶发性事件或不期而致的机遇为手段,重视人的行为过程,揭示人的本能反应的艺术,是拼贴艺术和环境艺术的继续和发展。拼贴艺术和环境艺术还借助物质材料,偶发艺术却强调活动的机遇性,艺术活动在于即兴发挥,往往变成无情节的表演,而艺术家的身体也可作表演材料,使其艺术和生活融为一体,所以也称“表演艺术”。如法国的画家马修带上盔甲进行绘画表演,并给在画布上演出起名“中世纪的战斗”。法国另一位画家克莱因,他从二楼的窗口爬出,伸展双臂,平衡身躯,冒着死伤的危险,跳向空中,就是用自己身体创作的“绘画”作品。1970年,法国还出现了“零社”的艺术组织,到处演出他们的艺术。

观念艺术是60年代从偶发艺术及环境艺术中逐渐演化出来的艺术。它排除传统艺术的造型性,认为真正的艺术品并非艺术家创造的那种物质形态的作品,而是概念或观念的组合。因为观众从物质形态作品上所获得的信息量,不会比从概念及事件的意义中获得的信息多,这样,观念艺术家便以图表、文字说明、录相以至自己的身体为媒介,以表现观念的形成、发展及变异过程,使观众通过这些而在自己头脑里形成、完成艺术品的塑造。代表人物有法国的阿尔芒,荷兰的布朗,意大利的曼佐尼,英国的阿纳特、伯金、克拉克、希利亚德等人。最早的观念艺术以语言为媒介,后从达达主义艺术家杜桑用小便池制作的《泉》中得到启发,表现手法便日趋丰富了。如1960年阿尔芒在巴黎办个人画展,展品是两卡车垃圾;布朗展览的作品是份文字说明,上写“阿姆斯特丹所有鞋店都举行我的作品展览”。

人体艺术是以艺术家本人的身体或别人的身体作为媒介进行创作的艺

术。它是由波普艺术的分支偶发艺术发展而来的。这种艺术不叙述事件,也不表现艺术家的感情,只是那没有个性的身躯活动的现场记录而已。观众通过观看表演过程,去体会艺术家的作品。1961年,法国艺术家克莱因让两个女模特,浑身涂满油彩,在画布上互相拖拽滚打以制作绘画作品,这是欧洲人体艺术的序幕。此后,人体艺术在欧洲便风行起来,而且越到后来就越离奇,引起人们的非议。

波普艺术及与之相联系的集合艺术、偶发艺术、环境艺术、大地艺术、表演艺术、观念艺术、人体艺术都属后现代主义范畴,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时很难界定,因为它们本身便是互相掺杂的,只是由于出现的时间略有不同,或是侧重点有点差异,便往往出现不同的名称。这些艺术,目前还在发展。

新表现主义等艺术

这是20世纪80年代从欧洲兴起的一个艺术流派。1980年,它首先在德国出现,并在欧、美艺术界引起较大的震动。新表现主义是在过去表现主义的基础上,吸收了后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的一些手法,如色场绘画的色场层次组织、最少数派艺术的直接表现法及波普艺术的形象等,运用绘画语言传达强烈感情的艺术。其特点是追求自由表现,自由联想,表现强烈的率直、天真的情绪。实际上,它是对缺乏个性,缺乏感情的某些后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的弱点的反拨,是现实主义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代表人物有德国的巴泽利茨,他的作品联想自由,想象奔放,色彩鲜明,甚至塑造人头朝下的人物形象,以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彭克的作品以自由幻想的形式,表现强烈的内心活动见长,整个画面具有稚拙的情趣。波尔克运用波普手法,使绘画与雕塑融为一体,伊门多夫的作品,在整体上给人的感受是虚幻的,但在细部又注意写实。新表现主义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都能反映艺术家的个性。写实主义绘画

欧洲有着写实主义的传统,19世纪30至70年代,以法国为中心掀起过强大的现实主义绘画思潮,代表人物就是法国的库尔贝。20世纪以来,尽管现代派绘画日渐成为主潮,但现实主义仍绵延不绝,放出自己的异彩。在英国,代表现实主义或社会现实主义的有布拉特比,史密斯等人。霍克尼起先热衷于抽象主义,60年代后,他也转向写实手法。他常常把光源和光线作为描绘对象,真实而生动地刻划人物和道具。法国的富热隆是社会现实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远在1936年起,他便不断有表现工农、市民生活和斗争的作品问世,如油画《1943年的巴黎街头》,揭露纳粹占领期间的悲惨生活。

50年代,他在诺尔省煤矿居住一段时间,创作了组画12幅的《矿乡》,以深沉严峻的笔触,表现出恶劣环境下工人的痛苦,拼搏和期待。他继承了库尔贝等写实主义画家的传统手法,也吸收了现代派的一些技巧,使其作品具有独特风格。直到70、80年代,他仍有大量作品展示在观众的面前,如《地铁——工作——睡觉》(1978)等。著名画家热莱原是抽象主义的巨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创作了写实的作品。德国在战后初期,曾出现过描绘战争灾难、痛恨法西斯罪恶的现实作品,但很快转向现代派的绘画。60年代后,现实主义又掀起了复兴的热潮,代表人物有施特克尔、伊门多夫、基费尔等人。格罗斯在战后的作品中,相当的一部分是以漫画的形式,揭露专制政权、腐败道德及战争的残暴、恐怖的内容。迪克斯作品中的现实内容也是明显的。

当代欧洲的现实主义画家中,成就突出的还有意大利的古图索(1912—1987),他在1943—1945年间,就发表素描和速写集,揭露法西斯纳粹占领期间的罪行。1946年与卡西纳里、科尔波拉等11位艺术家签署宣言,共同发起新艺术阵线,表明其坚持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态度。他的作品总是围绕人们关心的现实问题取材,表达一种深刻的思想。如《占领西西里荒地》、《讨论会》(1960)、《陶里亚蒂的葬礼》等。

西欧的绘画流派很庞杂,除上述列举的外,还有抽象表现主义、新达达主义,新抽象派等等,可以说,当代西方有什么绘画流派,欧洲便有什么流派,很难一一介绍。不过,上述所举的内容,也足以概括欧洲当代绘画的基本面貌了。

(2)东欧的绘画

前苏联绘画有着深厚的传统,在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现代

绘画兴起于西欧时,苏俄出现过构成主义的绘画。抽象派绘画的创始人康定斯基就是俄国画家。但是十月革命后,苏联批判了形式主义、构成主义等绘画流派,规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从此,在漫长的岁月里,现实主义绘画便成为苏联绘画的主流,其它绘画流派,特别是现代主义绘画几乎在苏联绝迹了。

在当代,前苏联绘画主要是现实主义的绘画,以60年代为界,可分为两个时期,前后时期的绘画有不完全相同的特点。

1941年,德国法西斯对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苏联进入全民性的卫国战争时期,艺术家也毫不例外地投身保卫祖国的斗争,创作了大量的宣传画。

内容大多是反对战争、保卫祖国、歌颂英雄、宣传团结对敌等,充满了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顽强的战斗力。战后一段时期,这种主题的宣传画仍占有显著的地位。其代表人物是伊万诺夫、普罗科夫等。

伊万诺夫创作了100多幅宣传画,普罗科夫的《争取和平》(1950)等作品,曾风靡一时。此外,反映苏联人民高昂的革命热情的油画,特别是军事题材的油画,其成就也很突出。代表人物有莫伊谢延科、克里沃诺戈夫、涅普林采夫等等。历史画、风俗画,以谢罗夫的《农民代表访问列宁》(1950)、普拉斯托夫的《割草季节》(1945)、女画家亚布隆斯卡娅的《粮食》(1949)

等作品就有代表性。

1960年以后,前苏联绘画仍以现实主义为主,但在风格、样式方面出现了新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出现了严格现实主义绘画流派和严肃风格绘画。严格现实主义绘画流派主张从日常生活中取材,表现普通群众的生活习俗、精神风貌。代表人物为科尔热夫、特卡乔夫兄弟等人。严肃风格绘画的代表人物有波普科夫等。在5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经济的繁荣及民主空气的淡化,苏联画坛上出现了一种曲意美化,粉饰太平,甚至阿谀谄媚的不良风气,其作品华丽、浮泛、空洞。这时,“60年代一代人”的画家涌现画坛,力矫时弊。因此,他们提倡的严格现实主义、严格风格都是针对上述不良风气而发的,具有一种明显的战斗性。

70年代,一批艺术家从欧洲文艺复兴和俄罗斯民间艺术中汲取经验,塑造现实和理想结合的形象,形成了新古典主义的绘画热潮。如亚布隆斯卡娅的《傍晚,古老的佛罗伦萨》(1973)、《亚麻》(1977),就带有理想化和浪漫色彩,这正是她对古典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并从中汲取养料,追求古典式尝试的结晶。

80年代,前苏联社会进一步开放,西方现代派绘画如潮水般涌入,苏联艺术家也大批出国访问、交流,现代派的艺术便在苏联画坛上日益增加,打破了长期以来现实主义绘画一统江山的局面。前苏联绘画长期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具有主题鲜明、内容深刻的特点,同时样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如油画、水粉画、版画、镶嵌画、政治宣传画、肖象画、风景画、漫画、插图画等等,各个画种都有举世瞩目的名家和名作。莫伊谢延科的油画很出名,作品有《胜利》(1972)、《歌》(1980);基布里克、什马里诺夫、普罗科夫等都是著名版画家,他们的作品《啊,这就是美国》(1949)、《国际新闻》(1968)等,就闻名于世界。杰伊涅卡的镶嵌画也很出色,克里姆林宫会议大厅的画就是他的代表作。萨里扬以热衷为知识分子作肖象画而出名。梅利尼科夫艺术兴趣广泛,他除了以肖象画擅长外,其历史画、风俗画、风景画、大壁画都很有特色,主要作品有《在和平的田野上》(1950),《告别》(1975)等等,苏联许多画家都是插图画的高手,如法沃尔斯基、格拉西莫夫、基布里克,什马里诺夫在50年代,为高尔基的《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及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等所作的插图,曾轰动画坛,被认为是杰作。

波兰、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家的当代绘画也是以现实主义为主

当代艺术思潮与艺术家王小松 篇3

关键词:当代艺术思潮;艺术家;王小松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37-01

当代艺术家王小松开始学习艺术的1980年代,正值中国艺术界思想活跃的时代,面向世界开放的社会环境使来自西方的艺术思潮与各种样式潮水般地涌入中国。因而他的思想一开始就遭遇到强烈的东西方文化的矛盾与激荡,从观念的层面形成自己对于当代艺术的感知方式。王小松反映的正是当代文化背后所存在的隐藏着谎言的世界,人们通过画面上的破洞窥视到画面下层中令人困惑的场景,那些作品不仅反映着当代人生存的现状,通过象征性的视觉感受投射出动荡的时代国人的精神困境。

而艺术家风格的产生,不仅受生活时代和其持有的功底以及具有的直觉力所限制,也与其生活中的创作经历相关联。早期在中央工艺美院王小松就已做出与性器有关的大胆作品;留德期间在那里从事艺术,有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艺术的当代发展,学习西方现代主义尝试进行动物卡通的创作;回国在苏州河封闭航道以完成大型环境行为艺术,从当代的主流艺术形态来看会产生一种分裂感;后毛泽东系列的作品暗示了中国正处在一个重大变革与文化分裂的时代;在数年之内创作了一批与众不同的抽象材料作品,《失控的蚂蚁》通过三维绘画的方式暗示着这个疯狂世界的最后疯狂挣扎;新近完成的录像短片《零点》是一个实验范例。借用影像媒介创作微妙的批判中国当今政治现状;王小松又运用内核重装创造《乱码》,他不是想把已经成型的某种标志个性化,而是在探讨作品中呈现更多可能性。这一点是超现实主义及行动绘画的特点,早在西方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在后抽象主义,极简主义和观念主义绘画中所出现的简约的想法,引导艺术以一种无意识的姿态,自创的标志以及独立的自我意识的色彩对接。并且王小松认为“当代性”要成为艺术价值判断的标准,其前提是形式之新,其目标是真实性之深。

王小松的抽象绘画是现实主义的抽象绘画。他不在国际交流中放弃中国经验,更不在文化风潮中放弃个体自觉及其创造力。王小松不仅是一个造型艺术家,也是一位建筑设计师,精通中国传统的书法家,通晓西方艺术史和当代艺术思潮的学者,另外他娶了一位身为音乐家的日本夫人,这些都促成了他艺术经验的“复合”特征。他的这种“跨界”与“融通”正是这个时代的整体学术特征,冲破各个学科原有的疆界将会给新的“学域”带来意想不到的丰富与新的可能。提出了时代认同感的问题,助于了解社会及政治寻找平衡。

现当代艺术渗透了“政治”的中国当代的经验,不乏删节、简化艺术家的感受与智慧的情况。中国艺术家的痛苦在于明知游戏无聊,还不得不玩,以至多半所谓“中国当代艺术”,由于其幼稚的社会情绪、偏执的疯狂、单薄的思想,无法真正被当作“艺术”来对待。反而作为一种可怜的、过时的“意识形态”副产品,与商品经济挂钩取代了艺术的崇高性。艺术家们通过不懈努力,在商品 经济 的大潮中,挣脱了 政治 “无形之手”的掌控,却又无可奈何地落入了一只更难以逾越的商业功利主义的“无形之手”之中。对于这样消费文化和大众文化造成后现代精神的平面化,王小松是心知肚明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应该保持自尊和独立的品质,真实地对待自己的艺术创作。艺术理论家和批评家也应该注意建立自己的价值标准,促进艺术市场的健全发展,促进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的交流、和平等对话。

王小松以艺术的方式阐明一切,这种方式的阐明是处于日常政治活动之外的。也就是说,这种方式阐明了最基本的普遍的问题,以及随后而来的威胁,其作用会由现在直至为未来,因而是无时限的。他的艺术并不仅仅旨在评判中国的现实,同时也在揭示一个普遍性的世界人类现象。

后记:

写这篇文章的灵感源于一次在上海红坊艺术区奥赛画廊看展的经历。其实一直认为当代的综合艺术,是我这样深浅的学生所不懂的。但看到王小松的巨幅作品时,我竟然有种比看古典油画鲁本斯更甚的感动。因为大多数艺术家的研究都集中在对某一个艺术门类的考察,很少涉及到艺术的方方面面,因为各种艺术门类的特点很突出,风格各异,几乎无法统合。但是通过对思潮脉络的把握,打通各种艺术门类,通过共同的思潮研究分析在共时态影响下的艺术现象,找到艺术的创新表现和发展规律。思潮却是在同时影响着它们。这样做或许会因知识的盲区而出现对艺术现象的误读,不过通过思潮来统合各种艺术门类不失为一种好的视角。因此,首先要解决的是对各类艺术现象和艺术思潮的鉴别,然后是将各类艺术放到同一个大背景下,对现当代艺术思潮逐步考察。有了大文化的视野,就有了对各门类艺术粗略的认识。脉络清楚后,艺术思潮的表现和影响就能够被我们所理解,从而对接下来的个人创作产生无法言说的正面影响。学海无涯,试有愿望,书山就不显得那么高,学习的生涯就不显得多么艰难。一切都在过程中了。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学网 http://www.literature.org.cn

[2]视觉中国 http://shijue.me/home

[3]中文期刊数据库---失控的蚂蚁

[4]2011威尼斯双年展---与艺术家的对话

[5]《当代艺术思潮论》 马知遥 张德明 著

[6]《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 佐亚·科库尔(Zoya Kocur)著

[7]《为什么是当代艺术》 浦捷 著

[8]《 空层 》---王小松的艺术世界 刘巨德 著

[9]《艺术当代》 2014年6期

[10]《艺术财经》2014年4期

现代主义艺术思潮 篇4

1851年在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内开展的大型博览会拉开了现代建筑的序幕。现代主义园林强调人的需要、自然环境条件及两者结合的重要性, 倡导遵循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追随功能”原则, 即设计内容决定设计形式的功能主义的设计理论, 为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打下了理论基础。现代主义的园林风格初步展现的标志性事件是1925年法国在巴黎举办的“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具有真正创新意识的园林形式在展会上出现, 通过完整的吸收立体主义的构图思想, 设计师在园林概念上实现了革新, 展示了现代设计思想。英国的景观设计也是刻意保持与他人的距离, 有自己独特的设计观念和形式追求。继法国1925年举行的“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过后, 将抽象的现代艺术与历史上规则式或自然式园林相结合建造现代园林的理念, 已被人们接受。这一时期的园林设计以庭院为主, 受到现代艺术与现代建筑风格转变的影响, 园林作品多与建筑结合在一起, 与建筑共同组成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景观作品。设计思维的创新将园林的功能与形式结合在一起, 并为今后的现代主义园林的发展做了铺垫。

1 二战后的欧洲城市景观艺术设计

二战后, 一切都急需建设, 生活空间, 几乎处处充满了艺术设计的需求, 它能够引发空间环境向精神性升华, 它已经成为建筑、环境、艺术与人的互动环节的接点。艺术化及人性化, 将有助于提升社会公共环境品质, 使现代景观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在改善人类空间环境的过程中显示出魅力。建筑是象征性艺术, 它是时代的缩影, 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 也是我们生活展现的舞台。在建筑领域, 现代主义的发展主要是围绕新材料的使用, 改变建筑结构, 强调形式追随功能等目标展开。这点也影响了景观艺术设计的发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欧洲艺术的转变中, 日本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欧洲各国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发展, 城市急需重新建设和规划, 由此带来了许多大型的项目, 而忽略了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 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全盛时期, 文化领域则出现了动荡和转机。诸如城市广场、城市公共空间、建筑小庭院等拥有各自城市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设计依据和固有特征, 一方面设计师在骨子里极其尊崇自己的文化传统, 另一方面他们在外表上极其反叛传统。全球经济技术的进步, 使景观设计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也使各个国家和地区更注重自己独有的地域文化特征。欧洲的近现代城市景观的发展也是循序渐进的, 在这个过程中, 受到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的时期, 西方社会和经济状况的稳定和繁荣使现代景观蓬勃发展。从60年代末开始, 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危机和动荡促使景观设计进入了反思和转变的时期, 设计的思想更加广阔, 手法更加多样, 现代景观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1.1 英国

英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国内留下了许多漂亮的古典建筑, 但在城市功能日益复杂化, 现代化氛围日益浓郁的过程中, 面临许多城市改造的项目, 这其中也出现了如何处理现代城市功能与古典城市风貌的问题。例如在英国维多利亚广场, 综合了各方面的因素, 合理利用地形, 运用现代设计语言在古典建筑的氛围下, 塑造了具有现代审美风格的广场空间。

1.2 德国

德国是现代主义产生的国家, 在世界现代设计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德国的设计理论也影响到世界设计理论的行成。战后德国举办的园林展刺激了城市绿地空间的发展, 帮助恢复、重建德国的城市与园林, 恢复城市面貌。

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园林展的举办主要移除战争轰炸后的瓦砾残骸, 修复被毁坏的城市公园和城市空间, 医治战争带来的心灵创伤, 重建家园。60年代末、70年代初, 最主要的改变是观赏不再是公园的唯一功能, 人们更看重个人空间和生活需求, 消遣和娱乐功能被认为是重要的。至70年代末, 保护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状况的思想被引入了景观设计, 城市生态状况被景观设计重视起来。20世纪末期, 随着信息工业时代的到来, 德国传统制造业衰落, 在城市中留下了上个世纪兴盛的大量工业废弃地, 带来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结合老工业区的改造, 设计师在以不推翻本地的原有历史的前提下, 开始尝试运用新的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和手法。通过一系列对工业废气地的景观改造实践, 德国设计师以新的审美观和生态技术将历史呈现出来, 完成了一批对欧洲乃至世界景观设计都有重大影响的作品, 如德国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中的一系列项目、德国萨尔布吕肯市港口岛公园、德国海尔布隆市砖瓦厂公园、德国Lausitze地区露天矿区生态恢复。

2 现代欧洲的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主要倾向

生态设计思想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条可行性思路, 在全球范围内行成主流趋势。以生态设计思想为宗旨的设计创新想法和做法层出不穷, 如极简主义设计思想、大地艺术设计作品, 每一个主题都有代表性的作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 在文化领域出现了很多震荡和转变, 建筑界宣称后现代主义时代代替现代主义已经到来。后现代主义主张艺术多元化, 反对完全统一的世界观, 在景观设计中, 主要受后现代思潮表现的有解构主义思想。同时, 与科学的紧密结合也使许多强调构成形态和特殊视觉效果的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成为可能。

欧洲现代文化艺术思潮影响下的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是一个很大的题目, 现代景观设计很少受到单一艺术思潮的影响。现代艺术的探索和现代主义运动的发源在欧洲大陆, 二战后美国和欧洲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作品层出不穷。由于影响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因素较多, 笔者在梳理的过程中认真细致抓住重点, 找到影响力最突出的。对每一次争议以推动城市景观艺术设计发展的结果为阐述重点, 在对现代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研究中, 总结了几个主要发展倾向。

参考文献

[1]杰弗瑞·杰里柯 (英) .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6.12.

保守主义思潮 篇5

保守主义是西方社会的右翼政治思潮,也是西方社会的主流政治思潮之一,历久而不衰,在当代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保守主义来源于法文conservateur,是波旁王朝复辟时保王派的创造。保守主义的内涵

究竟什么是保守主义?顾名思义:“保”就是保持现状与稳定,“守”就是守住传统和秩序。进一步说,保守主义认为信仰高于理性,传统高于科学,等级高于平等,集体价值高于个人主义,神的法则或自然法高于世俗法;保守主义还认为现行的社会形态,尤其是对权力、财富和地位的分配,都是“存在即合理”因而是值得保存的。因此保守主义反对变革,尤其是激烈的变革,当然最反对革命。事实上,历史上保守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就是由革命或激进变革所引发的反动,例如伯克的理论核心便是针对法国革命及其思想渊源启蒙运动的批判;而保守主义的另一位主要思想家哈耶克的主张也离不开对罗斯福“新政”及其指导思想凯恩斯主义的抨击。

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演变

保守主义思潮虽然始终存在,但却并非一直占上风,只是掀起过几次浪潮。

(一)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近代保守主义形成近代意义上的政治保守主义出现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即18世纪末。其特点是反对革命,反对革命中涌现的民主潮流,反对激进主义和理性主义,斗争的焦点是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

保守主义的鼻祖为英国思想家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著有《法国大革命反思录》(1791)、《诉诸我党老前辈》(1791),都猛烈攻击法国大革命。伯克不仅不反对自由主义,而且标榜自己追求自由。他认为英国治理国家的经验是“保留了合乎自然的方法”。经验教导人们,除了世袭王位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方法能够“使我们的自由得以经常地延续下去,并作为我们世袭的权利而保持神圣性。”

他说:“我也并不排斥变动,但即使当我改变的话,那也是为了有所保存。”保守主义并不拒绝变革,更不反对变革,而是主张渐进的变革。

他否定启蒙学者的理论,认为其最大错误就是把人的理性抬到不恰当的高度,而忽视了人的非理性的一面。

他认为革命中涌现的民主潮流必然流于暴民政治,出现无政府状态,造成政治退化。在他看来,合乎自然的国家不是平民政治,而是贵族政治。把许多天赋不等的人集合为一体,必定要以智能较高的人为领袖。

(二)19世纪中期:保守主义浪漫化

19世纪初,由于拿破仑的失败,波旁王朝复辟,欧洲大陆革命潮流下落。一方面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确立,另一方面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弊端的暴露,以及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出路似乎就在于削减平民与政党对政治的影响,加强行政权力。这就使得保守主义一度占据优势。其集中表现是历史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主义,特点是反对民主政治,拥护君主制度,主张集权与国家主义。

这一时期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法国贵族波纳德(1754—1840),他认为,社会是同类的聚合,是三个元素(权利、权利的执行者和服从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民主政治中,虽然大众可以议论国家事务,但最终作出决定的仍是一个特定的掌权人物。君主政治和民主政治的区别只在于,前者决定意志的是一个固定的人,后者却不固定。所以君主制比民主制稳定。稳定是秩序的必要前提,而秩序是人类自我保存的前提。君主制是合乎自然的制度。他强调,贵族是一种义务,一种职责,是行使最高权力的工具。平等违背自然规律,与秩序的基本原则不相符合。保守主义者反对平等,认为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根据人的能力分配任务的等级制度才是“真正的平等”,秩序观念、淘汰观念、等级观念应该成为现代生活的基础。

另外一位代表人物是被称为“傲慢的政治专制主义的先知”的黑格尔(1779—1831)。他认为,人民当前面对的是一个无秩序的混乱的时代,需要维护秩序与安全,需要确立国家的至高权威。个人只有在国家生活中才能保持为自由和有理性的主体。所以,感恩戴德地服从国家权威是个人基本的义务。国家的统治是绝对的。国家除自身的利益之外不顾及任何东西。他被批评为“热衷于国家集权”,“把个人仅仅当成国家的一个小卒”。

(三)20世纪30—50年代:传统保守主义抬头

这一时期保守主义的突出特点在于反对集权主义、社会主义。美国学者奥斯里维针对社会主义前苏联的情况强调,早期的主要威胁来自自由主义的狂想,它摧毁一切道德权威的社会政治秩序。20世纪,威胁不再是自由主义者过分的个人自由,而来自过度的国家权力。

30—40年代反社会主义的精神领袖当推哈耶克。他在《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中认为,计划经济是通向奴役的道路。主要论点是:(1)经济上的计划化会导致政治上的独裁,其结果是经济得不到发展,政治上却失去了自由。(2)计划经济对私有权的否定,必然导致政治上的极端主义和对个人的奴役。私有制是实现自由的基础。因为在私有制下生产资料是由许多独立的个人掌握的,所以没有人能控制他人,即使一无所有,穷人也可以有选择雇主的自由。公有制的生产资料实际是由一个人或一小撮人控制。前者是“富人得势的世界”,后者是“只有得了势的人才能富的世界”。(3)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认为这必然导致计划经济。

反共的代表人物还有美国著名的政治评论家李普曼,20世纪反共产主义的现代保守主义中,影响最大者为德国的沃格林。

(四)20世纪70—80年代:新保守主义崛起

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传统保守主义发展为新保守主义,一度占据主导地位,对西方的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到80年代主宰西方政治舞台。新保守主义以美国为中心。

60年代末,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弊端,物价持续上涨,挫伤劳动者、投资者积极性,降低企业竞争力;国家干预针对扩展导致行政机构膨胀,政府财政危机,官僚主义滋长;此外,个人主义的国度发展导致社会物欲横流,道德贬值,价值相对主义流行,引起精神危机,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保守主义实行供给学派的理论和政策,认为解决赤字的最好的办法式借债,而不是增税,因为通过政府借债,可把资源从利用效率最低的地方转移出来。他们的主张是:鼓励自由市场竞争,缩小政府干预,削减个人所得税,与凯恩斯主义决裂,实行小政府、小税收、小开支政策,鼓励投资,刺激供给,建立军事优势,反对共产主义。

(五)20世纪90年代:当代新保守主义咄咄逼人

当代新保守主义被看作是一种“特别的鹰派”。他们把美国的利益、价值观和“世界使命”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布什主义代表共和党保守势力,突出地表现在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方面,其战略目标是谋求“单极霸权”,追求“绝对安全”,取得绝对优势,遵循“美国利益至上”、“以实力求和平”原则,以更加强硬和保守的态度追求美国的国家利益,奉行“共和党色彩的国际主义”路线。布什提出要让美国“成为国际社会的自由先锋和正义力量”。

保守主义的气质与理念

保守主义是种经验主义思潮,没有系统、严密的理论体系,其理论主张色彩斑斓,但也有基本一致的理论内容。

(一)秩序第一说

保守主义讲秩序第一,不是否定自由,只是拿自由跟秩序比,强调秩序的优先性。自由主义也重视秩序,可出发点和落脚点却在个人自由。

1、与自由相平衡的秩序

保守主义的所谓“自由”,是有序的自由。它排除自我放纵,强调个人判断力的道德感、责任心,是内在的“良知的统治”,人要对其自由意志、自由行动承担后果。在保守主义看来,自由与秩序不属于同意层次,秩序属更高层次,自由是在秩序内部展开。

2、秩序是自由的秩序和道德秩序

保守主义追求的是自由的秩序,而不是扼杀自由的秩序。在保守主义看来,没有统一目标的秩序才是自由的秩序,若把统一的公共目标强加给个人,就谈不上个人自由,就会扼杀个人的任何创造精神。保守主义所谓的秩序即“道德秩序”,它来自自然法,来自上帝,超越了人的主观意志的范围。秩序、正义、自由是漫长而痛苦的社会经验的产物,是多少世纪以来不断尝试、反思和实践的结果,是自发建构并自我维持的,不是人为设计的。

(二)权威主义观

保守主义主张权威主义,人为维护秩序有赖于权威,民主也有赖于权威的保障,把权威推上绝对的地位。

1、热衷于权力,把权威绝对化

哈耶克:“保守主义者,只有在确信有某种更高的智慧在关注和监督着变革进程的时候,只有在知道有某个权力机构在负责使变革‘有秩序地’展开的时候,才会感到安全和满意。”

保守主义认为,需要权威的统治是人的天性。李普曼的看法是:“对于集群而居的人们来说,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受统治更为必要的东西了。如有可能,则自治;如果幸运,则受到良好的统治;但无论如何,总要受统治。”

2、政治权威与社会权威

关于权威问题,保守主义者有不同的主张。有的强调,他所谓的权威不是政治权威,而是社会权威,主张限制政治权威,推崇社会权威。社会权威不是来自政府的压制,而是来自民间自主享受的自治。社会权威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为构建的。服从权威就等于服从客观真理和道德秩序。

更多的保守主义者讲的是政治权威。

(三)精英民主论

保守主义认为现代民主仍然是精英民主,政治精英仍然是历史、权利和政治舞台的主角。提倡精英民主,反对大众民主,但并不是反民主。

保守主义者认为,“大众民主”不存在,大众在政治生活中是被动的,无法清除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不能理智地独立作出决定,易受强烈的情感冲动支配,易受外部势力左右,听从政客和团体的摆布,因而只能在不同的精英意志中进行选择。所以民主不是什么人民的统治,而是为人民所接受的“政治家的统治”。因此,民主政治的意思只能是:人民有接受或拒绝将要来通知他们的人的机会。

柯克认为,社会要由精英来统治与维持。他们是天然的统治者,拥有很大影响力量。只有依靠他们才能保存社会组织中最美好、最稳定的东西,反抗大众革命和革新倾向。

(四)反对平等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

保守主义并不是一般地否定个人自由,而只是否定平等的自由,反对平等主义;也并不完全反对国家干预,而是反对国家干预一切的国家干预主义。

1、反对平等主义

保守主义认为,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人的体力、智力、品质都存在差异。不平等是天然秩序。社会政治体内必然存在等级差别,社会只能由素质优秀的贤人来领导。一个良好的社会应建立在这种差异的基础上,各人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人们结成社会,需要有等级差别、贫富差别。社会的目标是公正,而不是平等。根据人的能力分配任务的等级制度才是“真正平等的”,秩序观念、淘汰观念、等级观念应当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基础。

2、反对国家干预主义

保守主义认为,结果平等的社会工程必然导致权力的集中和国家的干预,从而违背有限政府原则,对个人的自由和权力的平等导致威胁。

(五)崇尚传统与渐进

保守主义崇尚传统,尊重经验,强调谨慎,拒绝冒险。

1、因袭传统,贬抑理性

保守主义认为,国家作为民族的载体,在时代相袭的过程中形成了值得人们尊敬的传统,这就是文明。文明传统式人类智慧的积淀和财富的积累,是进步和发展的唯一保证,不应轻易毁弃或砸烂。社会的传统或规则体现了具有永久价值的智慧和深意。

崇尚传统就要否定理性主义。在保守主义看来,唯一的智慧是实践理性,它来自经验、传统和习俗。因此,既要珍惜传统中积聚起来的理性,又要正视人的理性的局限性,承认人世间永远达不到的至善的理性境界。

2、强调审慎、稳健、克制

保守主义者对于传统和经验是依赖的,对人的认知能力是怀疑的。他们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意识到自己的认识能力和知识范围的局限性。人的知识不仅有限,而且会出错,因此审慎是必要的。而克制是政治家的美德,是成年人的“政治本能”,是政治上成熟的表现,体现了一种责任感,是成功之本。

3、主张社会的渐进进化

保守主义强调社会发展的连续性,认为社会是以过去为根基的有机体,是以自然的方式发生变化的,是历史缓慢演变的自发产物。要承认现存秩序,容忍目前的小恶,而不要去恶务尽,甚至把旧秩序的一切都当做恶,加以扫除。保守主义拒绝任何终极目的和对重大社会问题的整体性解决办法。它认为不可能建立一个一切从零开始的全新社会,只能持续不断地渐进。而且,进化本质上时无法预

料的,未来的进化是不能控制的,不存在什么“进化规律”。

对保守主义的诘难

对保守主义的诘难可以区分为对保守主义的一般原则的诘难,对保守主义不同流派的诘难,甚至是对与保守主义无关的保守派的诘难。

保守主义的“罪状”举不胜举,它是受到抨击最多的主义之一,但保守主义的长盛不衰表明,它也是最经得起挑剔的主义。

1、保守主义缺乏系统的学说,自相矛盾,缺乏原则,理论不系统,说理“不科学”;

2、保守主义缺乏远见,无纲领、对理论有偏见;

3、保守主义的人性论贬低人的能力,为自私自利辩护,放纵贪婪,主张强存弱汰,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倾向;

4、保守主义重视物权,轻视人权,把财产权看得比生命权还重要;

5、保守主义有威权主义、精英主义和贵族政治倾向,对自由、民主疑虑重重,一些保守主义者国家主义思想太浓;

6、保守主义主张维持现行的制度,对穷人的困苦漠不关心,有阶级偏见,导致两极分化;

7、保守主义反对进步,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不愿意承认、尝试新事物,难免流于守旧、顽固乃至反动;

8、保守主义重视经济自由、轻视政治自由和其他社会自由;

9、在当代,保守主义不合时宜,只不过是小业主、小农的意识形态,已过时落伍;

10、由于保守主义的缺陷,保守党按照《论自由》的作者密尔的说法是“愚笨党”,因为它缺乏远见,缺乏智慧,只重实际,只重常识。

以上的指责虽然有些地方有以偏概全、张冠李戴、歪曲误解之嫌,但并非全是无中生有。但意识形态在一些看法上的差异属于见仁见智,而不存在观点科学与否的问题。

参考文献:

浅谈人本主义思潮 篇6

关键词人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 思潮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从本质上说是资产阶级的哲学思潮,它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精神折射,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人本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自此,大概是经历了三个发展历程:一是古代朴素的人本思想,包括古希腊、古罗马人本思想;二是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三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

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是存在主义,其中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找到了真正的、完全的人本主义。他声称关注个人的存在,主张“人就是自由”、“在人的世界、人的主体性世界之外并无其他世界。”人本主义哲学在当代之所以兴起,是与人们对工业文明,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生态,以及工业化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人的异化、人的崇高地位与神圣性、人的自由以及人类的安全受到的威胁分不开。因此,当代人本主义在反对科学主义的过程中,对人的非理性因素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他们认为人并非单纯的理性存在物,人也具有丰富的非理性的意志、情感、欲望,这些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现实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批判意义。

以上是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一个大致的发展历程,从我们的角度来说,西方 人本主义思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以说是十分复杂,其中既有一些积极影响,又有很多负面作用。如前所说,它是资产阶级的哲学思潮,它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精神折射,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中也确有一些能够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严重问题,其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分析和揭示相当深刻,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进一步思考的线索。

另外,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都是马克思主义教育,骨子里似乎已经深深的打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烙印,在接触其他思想时,会本能地觉得这些是资本主义的东西,不适合中国国情,所以,学是学了,但是没有认真去思考,也没有去借鉴西方一些思想中的精华。我们必须看到,要想回避、封锁或消极抵制西方思潮是不可能的,正确的态度只能是认清它在我国流行的客观必然性,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它,有效地抵制错误理论及其影响,吸收有益的内容,增强理论的时代气息,在多元文化价值的并存与冲突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况且我们正处在新世纪的开端,面临着全球化带来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的冲击,而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农业文化传统,大众的现代文化精神启蒙几乎没有进行,因此借鉴西方人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成败得失,倡导人的主体创造性,形成奋发进取和追求公平、正义的精神氛围成为当务之急。

客观地讲,西方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有本质区别的。马克思所理解的“人”是“属于一定社会形式的”,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因而是具体的、现实的人。从人的所谓永恒本性出发来理解人、论证人的解放,他们都是把实践排除在自己的人学体系之外,把历史排除在他们的视域之外,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它的自然属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避免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中相对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倾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悲观绝望情绪。

再次,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哲学发展的社会阶级基础,

超越了近代和现代西方的人本主义哲学家因阶级偏见而无法摆脱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最后,马克思人学的人文关怀,人的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人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其实,我国现在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并不能完全同西方人本主义划上等号,应该说,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一个延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体现。但是,就现阶段而言,西方人本主义仍有借鉴的意义:

一是把西方人本主义的合理因素和内核肯定下来。西方人本主义者反对和嘲笑脱离实际、脱离自然的经院哲学,要求运用和发扬人本身所固有的理性力量去认识自然,它在一定程度上与面向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唯物主义是一致的。更为重要的是,西方人本主义关注人的自由的获得、人的价值的实现和人的尊严的保护,它以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保障所有人的平等、自由与人权,提高所有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为己任。

二是借鉴西方人本主义发展进程中见物不见人,狂热追求财富, 自己异化了自己,却又借重思辩寻找人的回归的经验教训。

三是结合社会发展和现实情况走出自己特色的道路,直接建构小康社会人本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全面发展。

我们了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就是为了更好地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借鉴其他思潮中适合中国发展的部分,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王雪.从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J].跨世纪,2006,7,(07).

现代主义艺术思潮 篇7

“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理论在受到60年代学科结构主义运动的影响下产生, 并在七八十年代广泛应用于美国的艺术教学之中, 对美国当代的艺术教育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学生了解艺术与评价艺术的能力, 包含了解各种艺术理论和知识, 以及对艺术创作和对艺术的反应能力;该理论将艺术视为是普通教育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也是未来成为艺术工作者的学习的基础;教学的内容基本来自美学、艺术批评、艺术史、艺术创作四门基础学科, 学习的内容取自古今中外广泛的视觉艺术领域, 包括民间艺术、应用艺术与美术;各年级的课程都是有顺序性的编排组织, 有明确的教学内容而艺术作品是组织课程与融合四门学科内容的中心。” (1) “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理论的产生与其教育思想均体现出了20世纪兴起于法国的结构主义思潮对该理论的影响。

二、西方结构主义思潮对美国教育学领域产生的影响

“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的产生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背景, 其中结构主义哲学思潮对美国教育学领域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总起来说, “结构主义并不是一种系统的哲学理论, 而是由一批社会科学家所采取的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他首先出现于语言学领域, 并继而被应用于人类学、精神分析学、文化学、心理学、文学批评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各种不同领域的研究。” (2)

具体来说, 结构主义最先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的一种语言学的研究原则, 他所奠定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结构主义思潮提供了一定的方法模式, 被视为结构主义的先驱。其它领域的学者受到索绪尔的启发纷纷将这种方法应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 比较突出的有:拉康对精神分析学的结构主

(1) GilbertA.Clark, MichaelD.Day, and W.Dwaine Greer, 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Becoming Students of Art, Smith, RalphA., ed., Readings in 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 Virginia: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2000.P29)

(2) 常健.李国山.欧美哲学通史 (现代哲学卷) [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义分析, 福科对知识型的分析, 巴特对符号学的结构主义研究, 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的结构主义分析, 以及皮亚杰的结构主义发生认识论研究等。

二十世纪兴起于法国的结构主义思潮将其思想传播到了美国, 虽然在美国的传播有着一定的过程, 但其结构主义的思想以及其方法论对美国的各领域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包括教育领域。对“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理论有重大影响的要属皮亚杰的结构主义的教育思想, 他的儿童认知理论对结构主义在教育领域的渗透起了重大的作用, 而其追随者布鲁纳将结构主义的教育思想推向顶峰。布鲁纳 (J.S.Bruner) 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皮亚杰认知结构理论的基础上, 对知识结构、学科结构进行了悉心的研究, 认为知识乃是人们赋予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结构而构造起来的模式, 任何一个知识领域内总存在着基本学科的主要内容, 并制约着这门学科的探索活动。在结构主义思想的指导下, 美国从50年代末至60年代掀起了全国性的规模浩大的教材、教法改革运动。在这场运动中, 涌现出了一大批热心于结构主义课程改革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 出现了大量研究学科知识结构、学生认知结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书籍和文章, 较有影响的有布鲁纳的《教育的过程》 (The Process of Eduction) 、《论认知》 (Toward a Theroy of Instruction) 等。

三、西方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在艺术教育中的渗透

布鲁纳的学科思想在两年之内开始对艺术教育界产生影响, 由一批艺术教育领域的学者将布鲁纳的观点应用到了艺术教育领域之中, 如1962年, 曼努埃尔·巴肯在康涅狄克州西部艺术教育协会举办的一次双年会上发表讲话上引用了布鲁纳的教育观点, 并且给予阐释“布鲁纳并没有否定任何一门科目的学习都可以获得意义。他所说的一切都是在强调教育的中心任务是让我们了解和认识我们适合教授的任何一门科目的基本结构, 当他的理论被应用于艺术教学时, 这就意味着存在一个关于艺术学科的教学科目, 而且这一科目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1) 后来, 受布鲁纳教育思想的影响, 艾斯纳进一步归纳了艺术的本质特征, 强调了艺术教育的独特价值, 并在巴肯的艺术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合艺术创作、艺术批评、艺术史与美学的课程观念。自此, “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理论形成。

四、西方结构主义思潮对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的影响

综上所述, 兴起于法国的结构主义思潮的方法论影响并渗透到了美国的艺术教育之中, 对美国当代的艺术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 自“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艺术作为普通教育中的一门学科得以确立。而在以前, 艺术是不被纳入学校的普通教育之中的, 也不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授, 而是针对几个有

特长的学生进行辅导。随着该理论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基础艺术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艺术课程的地位终于在普通教育中得以确立。

其次, 艺术教学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课程计划, 学生获得了系统的艺术知识的学习。传统的艺术教学以艺术活动为主, 也没有教学大纲、课程计划等的指导。在“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实施后, 各年级的艺术教学均面向学生进行正规的艺术教学, 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

第三、学习内容来自四门基础艺术学科, 既丰富了学生的艺术理论知识, 又提高了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用四门基础的艺术学科来提供给学生基础的艺术理论知识、技能以及理解力和判断分析能力, 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艺术知识、增强了想象力并丰富了学生的审美经验。

结论

总之, 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结构主义哲学思潮作为一种方法论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 其中也包括教育学。结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就是结构主义哲学思潮下的产物, 是其方法论在教育学领域中应用的结果。而“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理论则是结构主义教育学思想在艺术教育领域中的体现, 是结构主义思潮的更深层次的扩展。虽然二者在具体的教学理念和实践中会有所差距, 但都具有结构主义的特征。因此, 兴起于法国的结构主义思潮对美国的教育以及艺术教育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自此, 艺术学科作为普通教育中的一门课程在中小学校得以确立, 学生们的审美和鉴赏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摘要:结构主义作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广为盛行的一种方法论被广泛应用到多门学科领域并形成一种思潮。而“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美国重要的艺术教育思想, 本文将通过“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思想的产生为个案来阐述结构主义思潮通过对教育学的影响以至渗透到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的过程以及对美国艺术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

现代主义艺术思潮 篇8

关键词:五四,浪漫主义,文学革命

浪漫主义是产生于启蒙运动之后, 人文主义的价值观被重新确立以后的事。它产生于启蒙主义却又超越启蒙主义的。它扬弃了启蒙主义过多的理性精神而追求“自主”、“自由”, 而认为世界是一个可以任主观情思驰骋的无限广阔的空间, 没有了有限时空对人的束缚, 有的只是主观情愫引导的人的全身心的解放。说浪漫主义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是完全符合我们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理解的。产生于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拥有着一个与西方启蒙运动时相似的文化背景。在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过程中, “人”的发现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浪漫主义者们首先看到的是人的个性张扬、情思丰富, 个人的自由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肯定。

一、狂飙由晚清起, 启蒙由浪漫起

浪漫主义思潮在中国的第一个高潮是在“五四”, 但是我们从一个线性的脉络观察“五四”时期浪漫主义的源头就可以看到这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和理论倡导与晚清有着莫大的联系和渊源关系。浪漫主义标榜民主、自由、平等, 它肯定人的欲望推崇人的力量, 这些在晚清时期就已经得到阐释。浪漫主义是以其呼唤个性自由、情感和思想解放的这些启蒙特质在中国得到了极大地倡导。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实际上在晚清便已萌芽, 晚清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维新变法失败, 梁启超等改良派政治上的失意使得他们把目光转向文化领域, 他们开始在思想领域进行启蒙, 相继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国民性的努力。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加入到队伍当中。文艺思潮包括浪漫主义的纷繁涌入使得在欧洲几个世纪的变革在中国显得是那么迅速。但现代中国此时的主题依然是启蒙, 所以浪漫主义在中国也必然要受到影响而带上了启蒙的气质。此时的浪漫主义是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与中国传统的主情创作相契合, 再加上同时代的有识之士对于“人”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这样浪漫主义就因这三者而共鸣相生了。浪漫主义提倡人性, 追求个性解放, 它在中国的产生预示着一个大的变革即将诞生。

这一阶段我们不可以忽略的一个人是鲁迅。在他早期的《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还有《破恶声论》等文言论文中鲁迅都关注到了作为人的个体的重要性。鲁迅在《文化偏至论》里大声疾呼“张大个人之人格, 又人生之第一义也。”在这里鲁迅强调要关注人的精神生活, 拓展人的内心世界, 他认为人的生活意义、人格尊严是最重要的。他号召我们追求人的精神层面的价值, 追求人的诗意生存, 这些价值观初步表现了鲁迅身上的浪漫主义文学特质。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的文艺思想表现的更为透彻。“这篇文章可以看做一篇浪漫主义宣言。鲁迅在这里宣布了他的新的选择, 要做一个作家, 做一个‘精神界之战士’, 希望参加那些叛逆诗人的光辉行列。”1鲁迅在这里第一次向中国民众介绍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 具有首创的价值。在文章中, 鲁迅介绍并推崇了拜伦、雪莱、普希金、莱蒙托夫、裴多菲等几位诗人, 他们“无不刚健不挠, 抱诚守真;不取媚于群, 以随顺旧俗;发为雄声, 以起其国人之新生, 而大其国于天下。”2欧洲的浪漫主义者能如此, 中国将要产生的浪漫主义者也当如此, 呼唤“摩罗诗人”, 便是呼唤“摩罗式”的国民,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鲁迅以“摩罗诗派”为导向, 进行了思想启蒙、破旧立新的努力。

如果说鲁迅是浪漫主义在现代中国萌芽的理论倡导者, 那么有着“情僧”雅号之称的苏曼殊则是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代表。苏曼殊是最早把拜伦、雪莱等作家的作品引入中国的人, 在鲁迅当时的理论创作还没有引起一种潮流的时候, 苏曼殊的翻译就已经很风行了。“五四浪漫派作家对拜伦的认识和接受, 不是从鲁迅那里, 而是从苏曼殊的翻译开始的”。3不止翻译, 他的创作也有其独特性, 他仿佛是“五四”的一个先知先觉者, 充斥着他作品中的孤苦飘零、感伤怀旧情调正契合了“五四”时期浪漫青年梦醒了无处可走的苦闷心境。正如李欧梵所说:“透过风格和技巧, 不但将‘传统古老的中国传统, 以西方清新而振奋的浪漫主义, 幻化成一个全新的组合’, 同时包含着这一过渡时期的一种普遍的情绪, 也就是倦怠、骚乱和迷惑。”4以其小说《断鸿零雁记》为例, 小说以第一人称诉说了三郎的悲惨遭遇和爱情纠葛, 用诗性语言表达了礼教与个性的冲突。作者还有意把抒情和叙述相交融, 更加突出了小说主人公浓郁的悲剧体验。第一人称主观抒情的运用, 独白式语言的选择, 多种体例的交错运用都是现代浪漫主义小说的表现手法, 在“五四”更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这一时期, 无论是鲁迅对浪漫主义的倡导, 还是苏曼殊等人的创作实绩, 都为“五四”浪漫主义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启蒙特质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浪漫主义倡导的个性解放、自由平等都为20世纪的中国带来了新鲜的空气, 也为接下来的更大的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没有晚清, 何来‘五四’”, 观察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 对于“五四”时期浪漫派的主张和其产生不同气质的缘由都有着追本溯源的作用。

二、感伤与“自恋”:两种浪漫主义创作潮流

“五四”时期, 一方面知识分子逢乱世, 面对着民族的危难和传统的败落, 每个人的心里都很容易产生激愤的情绪, 而这正是浪漫主义得以生存的温床。另一方面, “五四”的思想大解放一方面造就了部分知识分子的奋斗激情, 他们斗志昂扬, 对自己对祖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甚至于到了“自恋”的状态。这种倾向的典型代表便是郭沫若。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弱小的中国往往承载不了知识青年们的梦想。弱小的祖国, 现实的环境, 封建礼教、传统的压迫使得被启蒙的知识青年们到了梦醒后无路可走的境地, 这着实可悲可叹, 这一倾向又构成了感伤型浪漫主义, 而相应的代表则是郁达夫。

郁达夫, 无疑是感伤型的代表, 他笔下对的人物基本上都是有着严重忧郁症的“零余者”, 这些人具有自由、个性和人道主义意识, 他们的思想是解放了的, 但当他们面对现实却又是那样的格格不入。他们没有其他路可走, 只能成为社会的漂泊者, 即“多余人”。郁达夫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着一种一以贯之的感伤气质——孤独、内省、敏感、自卑、愤世嫉俗。这种感伤气质一方面显示了浪漫主义在现代中国的流行, 一方面也以其感伤元素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相比之下, 郭沫若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过度自信的世界, 他的创作真正地体现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他的诗有两样新东西, 都是我们传统里没有的:泛神论, 与20世纪的动的和反动的精神。”5郭沫若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 “‘泛神便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 ‘我即是神, 一切自然都是我的表现’”6他以其世界性的眼光推崇“绝端的自主”, “绝端的自由”, 向往自然和神奇之物带来的惊叹。抛却一切形式, 摒弃一切束缚, 对于希望和未来郭沫若把他的自信全都倾泻了出来。“他在这本诗集 (《女神》) 里唱出一个生命奋进的宇宙观, 热情奔放的人生观, 而归结到一个乌托邦主义的信念:旧的污浊的世界就要毁灭, 在这段毁灭的灰烬上, 一个新的光辉而温暖的世界就要涌现。”7新的世界对于郭沫若的吸引和他的奋发激情让他几近于“自恋”的状态。浪漫主义的狂飙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

三、救亡压倒启蒙:浪漫主义末路来临

“五四”时期纷繁涌入的文艺思潮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大多添加了启蒙特质, 由于各种思潮之间的交叉糅合和与西方同名思潮的差异性使得中国这些思潮的定义和区分都有很大难度。所以有学者指出现代中国并没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说法, 这些都不过是启蒙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表现而已8, 王富仁也有类似观点, 他认为应该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9来综合概括“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转型时期的中国, 启蒙才是社会的主题, 鲁迅之所以推崇浪漫主义只不过是因为浪漫主义的思想大解放和其对人性对人生的看法有益于中国的思想启蒙。与其说鲁迅是在呼唤“摩罗诗人”, 还不如说他是在呼唤中国的思想解放了的国民。同样, “五四”时期浪漫派的两大主角, 郭沫若和郁达夫, 也都能从他们的浪漫书写中找到启蒙的论据。这也可以从我们多年的研究现状中管窥一二, 几十年来文学史家观察现代中国的浪漫主义并不是作为浪漫主义的这个事实本身, “而是浪漫主义者们使用何种独特的方式去表现和折射现实 (包括物质的现实性与精神的现实性) 。”10我们从另一个事实也可以证明这个论点, 那就是当“五四”退朝后, 救亡压倒启蒙, 伴随启蒙的退潮, 救亡运动取代了思想启蒙而成为社会主潮, 浪漫主义便失去了最后一个阵地, 浪漫主义作家们也大多开始了向左转。

浪漫主义在现代中国风雨兼程, 从鲁迅呼唤“摩罗诗人”, 苏曼殊进行了初步的浪漫创作起, 浪漫主义在中国一步步风行, 到“五四”时期达到了顶峰, 但是现代中国最迫切的任务终究是救亡而非启蒙, 这对于浪漫主义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尽管如此, 我们不能忽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现代中国的地位以及它对文学革命的特殊贡献。浪漫主义及时反映了转型时期国民的思想情感;其探索历程也为文学审美上的多种可能性谱写了很有分量的一笔。当救亡与启蒙都不再成为时代主流的时候, 当我们在新时期探索人的价值, 人的个性的时候, 当我们回望那段浪漫岁月的时候, 我们会记住现代文学工作者们为新文学的发展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生根发芽所做的一切。

参考文献

[1]李欧梵著, 尹慧珉译.《铁屋中的呐喊》,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李欧梵著.《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新星出版社2005年。

[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修订本) ,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

[4]杨联芬著.《中国现代小说导论》,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年.

[5]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 (第一卷) 》,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6]朱寿桐著.《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7]朱寿桐著.《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史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

现代主义艺术思潮 篇9

关键词:艺术运动,构成主义,理性主义,功能主义

一、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世界各国, 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工业技术发展迅速, 新的工具和设备不断地发展, 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 工业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机械、设备等没有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此时, 设计界面临两大问题, 一是如何解决众多的工业生产、城市规划、传达媒介的设计问题, 二是针对以往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强调为社会权贵服务的中心, 如何形成新的设计理念和原则, 以至使设计能够第一次为人民大众服务。针对这两个问题, 世界各国的设计先驱们都努力地探索, 为解决第一个问题, 即工业化的产品和现代平面设计的媒介问题, 出现了现代设计体系, 为解决第二个问题形成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它们二者的结合, 形成了现代设计的总体。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建筑, 是影响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设计活动。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美国发展迅速, 最后影响到了世界各国。

二、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

现代主义是西方文学艺术中出现的各种突破传统审美经验的文艺思潮, 它在19世纪后期登上舞台, 在20世纪初形成主流。现代主义震撼了西方整个精神文化的传统价值体系, 也影响了整个世纪以来全人类的审美经验。总的来说, 我们可以大致把体现在设计和建筑上的现代主义的内容分为民主主义、精英主义、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

现代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高潮, 在德国、荷兰、苏联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发展的如火如荼。包豪斯是那一时期最著名的设计学校, 他们致力于从事最新观念和最先进的设计, 它的第一任校长是格罗佩斯, 他把学校建筑和师生日用设备设计成完全现代主义的风格。强调一种单一的现代运动的设计方法, 即利用现代材料和工业生产技术, 以原色红、黄、蓝和圆形为基础形成的纯几何形式。现代设计后来也称为国际风格, 这是他们的这一新方向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而获得的美称。

现代主义设计的最终目标, 就是要实现产品中技术与艺术的分离与重建。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强调以机械批量生产、功能性发挥和服务大众为基本特征, 它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发展壮大的, 具有浓厚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根源。总的来说, 现代主义设计是以几何形为设计元素, 在设计时很少附加装饰, 在布局上多采用不对称的手法, 主要表现时代的精神。主张设计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思想迅速在欧洲发展壮大起来, 以至传遍世界各地。

三、现代主义设计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格罗佩斯, 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他通过60年的努力, 从德国的包豪斯到美国的哈佛大学, 把设计教育, 特别是建筑设计教育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基础牢固的奠立起来, 影响全世界。现代主义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 1925年, 格罗佩斯设计了一座包豪斯校舍, 形体空间的布局合理, 按照功能分区, 根据不同的功能来选择不同的结构形式。在造型上采用非对称的设计手法, 多个没有任何装饰的立方体, 错落有致、别具特色。包豪斯德绍校舍的设计被认为是成功实现功能要求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经典之作。

米斯·凡·德·罗, 现代主义设计代表人物之一, 他主张建筑设计应立足“少即是多”的功能主义美学思想, 他一生的主要精力都用于从事现代建筑设计并创造出不少经典的家具杰作。他通过一生的实践, 奠立了明确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通过教学影响了好几代的现代设计家, 从而改变了世界建筑的面貌。米斯反对设计中对传统风格的抄袭, 反对复古, 主张新的、现代的风格, 强调与时代密切联系。

勒·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与俄国的构成主义者不同, 他希望利用现代设计来避免社会革命, 利用设计来创造美好社会的理想主义、乌托邦主义思想, 是现代主义中非常典型的一个。他宣扬机械美, 认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 现代化的几何精神。1929年柯布西耶设计的萨伏伊别墅, 其建筑结构承重墙完全被钢筋水泥所取代, 而且将建筑腾空于地面之上, 打破对现代建筑的常规设计。柯布西耶的设计社会思想和他的设计方法, 特别是现代材料的采用, 功能主义的考虑, 讲究经济效益的考虑, 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带来很重要的影响, 他的许多思想, 虽然充满了自身的矛盾, 但是对于现代主义设计的意识形态起到了奠基作用。勒·柯布西耶一生著作40余部, 倡导过“野性主义”“塑性主义”等。

四、现代主义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影响

1. 红蓝椅的设计

1919年荷兰风格派的代表人物里特维尔德设计的“红蓝椅”。这把椅子全部为木构, 13根木条互相垂直, 形成椅子的空间结构。通过使用单独的色彩来强化结构, 使其完全的不加掩饰。红色的靠背和蓝色的靠垫, 把手和椅腿仍保持黑色, 这把椅子以最简单的造型语言和色彩, 表达了深刻的设计观念。

2. 流水别墅

现代主义设计师运用几何形的设计元素, 创造了工业时代的新风貌。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 强调设计应尊重自然, 打破传统的古建筑中人与自然间的障碍, 使比例、体量、地形、尺度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正如赖特所说:“只有一条途径真正达到简洁, 与建筑相一致发展起来的结构, 对我们来说就是全部。”

五、结论

在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建立、传播和设计实践等方面, 包豪斯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确立了理性主义设计原则, 为现代设计指明了正确方向。可以说现代主义设计是工业革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设计运动。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设计现代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0.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现代主义艺术思潮 篇10

在1919年一次教育部学术讲演讲会上,当时任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校长,并且曾经有日本留学经验的画家郑锦曾以西洋绘画的派别为题,简述了当时西欧画坛的流派划分,比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未来主义、印象派、立体派等流派,这大概是中国美术家对于西方现代艺术的最早的,也是比较系统的了解。

到了1929年,上海举办了首届全国美术展览会。该次展览以主张学习西方写实绘画的画家徐悲鸿、李毅士和以推崇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诗人徐志摩,就如何看待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以及中国美术是否应当接受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影响等问题展开激烈的论争。通过这次论争,西方绘画不同风格流派逐渐形成确立,从而推动了中国美术的现代性发展。

一、决澜社与现代主义

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入侵进一步加剧,西方现代主义文艺大潮的影响进一步使得中国的现代艺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在上海、广州等一些深受西方现代文化影响的都市、口岸,人们思想活跃,对外来艺术样式的接受度良好,甚至以西方绘画的艺术形式为时尚,于是这些城市形成了向西方学习现代艺术的风气,并渐渐诞生了一些有一定规模的艺术团体。可以说,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现代艺术的发展。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现代美术研究团体要属1932年成立的“决澜社”。除了决澜社以外,当时真正形成现代主义美术流派并不很多。

《决澜社宣言》把决澜社的艺术观点和精神基本表现出来。它坚决反对对客观事物一味、单纯的模仿论,提倡形式主义、表现主义的美学思想。《决澜社宣言》称:“我们承认绘画决不是自然的模仿,也不是死板形骸的反复,我们要用生命来赤裸裸的表现我们泼辣的精神。我们以为艺术决不是广告主的奴隶,也不是文学的说明,我们要自由地、综合地构成纯造型和色彩的世界。我们厌恶一切旧的形式,旧的色彩,厌恶一切平凡低级的技巧,我们要用新的技法来表现新时代的精神。”决澜社认为,艺术是纯粹的、独立的,坚决反对把艺术当成仅仅是宗教和文学的附属说明。

20世纪初的西方现代主义以各种新鲜的观念、新奇的表现手法去表现新的世界。决澜社在尝试以西方现代主义精神掀起一场中国绘画的“革命”。

决澜社的第一次画展于1932年10月中旬在上海举行,并且引起了文化艺术界的重视,尤其对于一些力求变革的青年艺术家来说,他们对该次展览更是兴奋。虽然后来决澜社只举办了四次画展就销声匿迹了。决澜社之所以没能坚持更长的时间,除了自身原因,更重要的还是深刻的社会原因,当时中国面临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虽然决澜社也认同艺术创作需符合时代精神,要创造出适应时代发展的艺术,但他们的纯形式的艺术主张和他们对时代精神的理解本身与当时的时代发展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纯形式、纯表现的艺术探索和时代要求并不相符。

决澜社的艺术追求虽有不足,但其历史功绩,我们应当给予肯定。不管怎样,决澜社的美术家们对形式风格、表现手法的探索,成为了中国油画艺术的现代性发展的转机。

二、现代主义美术思潮在其他方面的表现

继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我国知识分子在文艺上的观点、主张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当时的美术思潮,除了现代主义思潮,还有为艺术而艺术、个人主义等思潮。

在1933年1月出版的《艺术》月刊中,李宝泉发表的长文《为艺术而艺术》,充分阐述了他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他认为,中国艺术的发展出路只有一条,就得“为艺术而艺术”,将艺术的宣传等社会作用几乎完全否定,只强调艺术本身。这是中国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一种典型的唯美主义倾向。李宝泉的观点可以说是一种“艺术至上主义”。

除了“为艺术而艺术”的美术思潮,艺术创作中的“个人主义”思潮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期间尤为盛行。“个人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是华林。华林极力的鼓吹英雄主义和天才论,就是基于尼采的哲学思想和文艺观而发展得来。

华林反对将艺术看成是只是对自然的单纯模仿,他认为艺术既是“美之创造”,其中的重要因素是“天才”,而天才不可或缺的要素是“个性”与“内心”。华林极力主张自由为上,要充分发挥画家的个性,不受社会一切强制与束缚,反对艺术中的强制,表现自由人格对于障碍艺术自由发展者,则要以"战"的勇力驱除之。这种个人主义和新英雄主义思潮虽泛滥一时,但与当时的社会革命、阶级斗争的时代太不相容了,甚至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的违背,最终无法形成持久而广泛的艺术运动。

三、结论

总的来说,不管是决澜社的现代主义,还是其他标榜"现代"的现代派作品大多仍是停留在注重形式、讲究和谐层面而缺少对文化必要的冲击力,这也是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艺术昙花一现的另一个原因。

此外,中国现代艺术特点的形成,其中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抗日战争的爆发。八年抗战不但阻截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而且使中国艺术的现实主义萌芽倾向彻底演化为新古典主义——艺术为现实服务,政治任务的至高无上将一切文化问题艺术问题都简单化了。美术救国思潮贯穿了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现代艺术,这股思潮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与中国人民反抗外敌、追求民族独立的解放运动紧密结合起来。

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被外来因素所阻断,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前提只有在实现民族解放后,在这一个民族独立、政治斗争需要高于一切的敏感时期,个人的感受与文化的反思在历史的洪流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俗话说,倾巢之下焉有完卵,艺术家们再不食人间烟火也无法对现实的苦难视而不见,中国艺术家们对艺术现代性的深层探索也只能留待以后了。

摘要:20世纪民国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各个方面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国的美术发展也深深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当时的中国美术,既带有着传统的东方色彩,又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得到了新的发展,掀起了新的美术思潮。

关键词:现代艺术,决澜社,美术思潮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与唯意志主义哲学思潮 篇11

关键词:尼采;意志;强力意志;超人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42-02

唯意志主义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几乎产生于同一时期,然而二者走的却是不同的道路,不仅具有可比性,而且更具借鉴性。之所以选择尼采,是因为他的强力意志及超人哲学更能给人以力量——自强不息的力量。叔本华与尼采开创了西方哲史非理性主义的人本主义思潮,对西方及整个人类哲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尼采强力意志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黑格尔哲学语境中的理性是某种必然性的、合乎规律性的东西,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其中不乏真理。唯意志主义哲学之所以成为一种思潮,尼采的强力意志之所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必有其合理的一面,而且随着时代的不同,其合理性的程度和范围也将不同。

(一)社会根源

尼采(Friedrich Nietszche 1844—1900)德国哲学家。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资产阶级由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走向了垄断阶段。这是其思想产生的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也是主要根源。此时,资产阶级迫切地需要权力的高度集中,从而能够积极对外扩张,迅速发展势力。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一些资本主义强国便开始了对外扩张,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蔓延,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陆续走上了这条道路,德国就是其中成功的一例,并后来居上,迅速超过了英法等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打破德国当时封建割据的现状,迫切地需要一位强有力的“超人”——能够统治整个国家、并征服他国。因此,尼采的哲学就顺势而生了。

(二)思想根源

任何一种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我们总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尼采因袭叔本华的基本思想,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的本原是意志,但他把意志看作是强力意志而不是生命意志[1]348。这主要是由于二者所处的年代不同,一位处于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一位处于垄断阶段,后者的思想更强大、更具生命力。但二者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意志,却开了西方哲学之先河,使非理性主义的人本主义从此凸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近代哲学的最高峰是经验论与唯理论的极端化怀疑论与独断论之争,最后在黑格尔绝对精神的统治下告终。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东西,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使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步入了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主义就是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基础之上的,它更多地沿袭了自然科学的成就及其研究方法,最直接的是继承了法国的唯物主义。而唯意志主义则看到了另一面——自然科学认识方法的局限及唯物主义的弊端——战争及物质的发展使人们失去了个人尊严及价值,生存成了突出问题[1]337。因而形成了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根本分歧——主要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不同,一个注重其带来的巨大生产力,认为这是人类的伟大胜利,为人的全面发展基石了解释的物质基础;另一个则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弊端,认为它造成了人与物的异化。唯意志主义哲学就在这种分歧中选择了人本主义这条道路。

(三)个人原因

尼采出生于传教士家庭,从小受贵族教育,大学毕业后,主要在大学教书,是一个典型的书斋式人物,他目空一切、自命清高,就像他的“超人”一样铁石心肠、鄙视和憎恨一切下等人。此外,他晚年得了精神病,这也与他诗化的语言有一定的关联,当然不是绝对的,诗化的语言所有的人都爱,因为是一种美的享受,但它的逻辑性不严密或跨越性太大。我们可以欣赏某一句或某一段,但很难从整体上系统地把握。这一切都造就了这样一个“文艺性的哲学家”(罗素语),也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让更多的人或多或少有所了解。

二、尼采强力意志哲学的主要内容

(一)重估一切价值

这里的价值,指的是当时一切传统的价值。西方哲学中完全打破传统、重估价值的人是尼采,他首次抛开以往那些对哲学史加以概括的陈旧框架,而创造性地从古希腊哲学中挖掘出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这一对范畴来描述西方哲学的进展 [2],从此以后,非理性主义便逐渐凸显,并开始与理性主义分庭抗礼。这主要是由于当时落后的思想文化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德国,必须寻找一种新的世界观、价值观。

尼采的哲学之所以彻底,就是因为他彻底推翻了上帝。他并不像经院哲学那样从本体论上直接证明上帝的不存在,而是更具一种实用价值,本人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尼采的强力意志更是一种实用主义,因为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创造超人。为了这个目的,把超人从上帝中解脱出来,就必须宣布上帝死了,也必须把上帝存在的基础基督教进行彻底地批判,而对基督教的批判,更突显了其实用价值。他认为,基督教是一种弱者的宗教——事实也是这样的,如果我们从基督教的产生来看,的确是为了普度众生,让每一个人都能与耶稣同在,而最主要的就是弱者,就是普通民众。他指出,基督教的道德是一种奴隶道德,如善恶概念都是从保护弱者的角度来看的,它造成了人的顺从和谦卑的劣根性,使人堕落和颓废,压抑了人的生命力和强力意志 [1]348。上帝死了,不仅指基督教中的上帝死了,也指整个形而上学的上帝死了[3],即整个西方哲学的主流理性主义死了。

如果从现代意义上看,其重估一切价值这种彻底的精神也被后人继承得很好,后现代主义应该可以从这里找到某种源头。不同的只是重估的价值不同,但其精神实质应该是一致的。

(二)强力意志本原论

强力意志本原论超人如何产生?如果外在的环境相同,人与人的不同就主要是自身的原因了。他直接继承叔本华的思想“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的本原始意志。不同的是,他的意志是强力意志而不是生命意志,他不仅要求人的存在,并极力寻找超人的存在。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磁针总是指向南方;树木渴望阳光,野兽要捕取猎物等。意志在无机物到有机物直至人表现为不同的级别[4]233。但存在并不是世界的本原,它没有任何生命的活力,这种意志是低级的,应该将其发展,发现更伟大的、更高级别、更深层次的东西——强力意志。如果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种适者就是超人的代表——因此,他的哲学是一种社会学中的进化论。从生命意志发展到强力意志,更是找到了世界的本原。这一点对于有机界比较好理解,对于无机界,他推断,分解与化合、引力与斥力等都是强力意志的表现。

强力意志的本原论决定了尼采的认识论,这一点继承了叔本华的思想,既然世界的本原是意志,那么“世界是我的表象”。我之外的事物都具有意志,因而构成了其事物本身,但对我们而言只是表象,我们并不能认识,我们只能认识自己的意志,并由此而推断其他的事物,所谓的世界不过是我们眼中的世界而已。“每个自己就是世界,就是小宇宙,并看到这世界的两方面都完整无遗地皆备于整个世界的,大宇宙的本质。所以世界和人自己一样,彻头彻尾都是意志,彻头彻尾都是表象,此外再没有剩下什么东西了。” [1]342唯意志主义之所以伟大,之所以开创了西方现代哲学史的开端也在于此。此刻,世界除了意志,别无他物,这是一种极其彻底的非理性的人本主义,甚至不掺杂任何一丝理性主义的成分。毫无疑问,这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非理性的人本主义已经登上历史的舞台,放射其巨大的光芒了。这种彻底的感觉或沉浸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之中,或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之中,或贝克莱的“存在即被感知”之中,或康德的先验论之中,或黑格尔的绝对理性之中。但与此不同,他们仍是理性主义的,是可以根据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等的思维活动,而在这里,我们不需要任何东西,只需我们作为独立的有生命的人——这似乎接近生物性的人,但又具有主观能动性,是生物性的思维与社会性的思维的一种过渡。或许它在理性思维之前就已发挥作用,只是因为难以准确描述,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被压抑了吧。只有到科学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我们才足以理解。

强力意志与生命意志相比更能催人奋进。伽达默尔曾评论道, 20 世纪初的整整一代思想家和艺术家都在尼采的著作中找到了那些激发了他们富于创造性的作品的观念和意象。弗洛伊德、雅斯贝尔斯、萨特、海德格尔、福柯等都是深受尼采影响的哲学家[3]。

(三)超人哲学

这是其整个哲学的目的与精华。所谓超人,就是具有强力意志的人,他们是少数出类拔萃者,是天生的统治者和天才的艺术家 [1]394。“哲学家不是生来就是为了相互爱戴的,鹰从不结伴飞行,山鹑与椋鸟才这样。在高空翱翔,张牙舞爪,这才是外大天才的一生。”[5]30这里的超人有些人发挥很极端,如希特勒就是典型的例子,法西斯发动的世界大战是本世纪人类的一次最大灾难,而尼采哲学直接成为这场灾难的思想根源[6] 。为此,尼采的哲学曾受到不公正的评价,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其思想的巨大力量。他的影响并没有停止,如我们熟知的鲁迅、郭沫若等大家就吸收了其中有利的成分。在现代,他又激励了一代代的年轻人。

尼采的超人哲学在现代仍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因为它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它使最底层的人奋发图强,争取任何向上的机会,以待出人头地;使普通人稳中求进,寻找上升的出口,以便鹤立鸡群;使上层的人更具野心、强者更强、超越自我、统治众生。

在物质条件愈加丰富的今天,我们不能仅仅满足生存的需要——生命意志,而要强力意志——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

但我们也应该注意,不能过分夸大这种能力,走向极端。虽然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在不断地提高,但对于每一代人或每一个人来说,生存,尤其是物质条件,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仍然是主要的,即使对某些人来说不是生活的中心,也必须在满足基本的条件之后才可以在强力意志方面加以发展。超人哲学在某种程度上对每个人来说都有其必要性,但并不是在任何阶段都适用,我们应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任厚奎,欧阳荣庆,等.西方哲学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

[2]邓晓芒.西方哲学史中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J].现代哲学,2011,(3).

[3]宋勇,周锋.浅论尼采的“超人哲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5).

[4]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尼采.权力意志[M].贺骥,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

[6]姚定一.理性的陨落——论尼采的《权力意志》[J].四川师范大学报,1992,(3).

现代主义艺术思潮 篇12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产生于19世纪后期, 成熟于19世纪20年代, 在五六十年代风行全世界。所谓现代主义建筑, 就是指二十世纪中叶, 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思想形式的束缚, 大胆地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的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 又称作现代派建筑。现代主义建筑意味着建筑技术史上的一场大变革。也是由工业革命而引发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大变革。随着工业化的进程, 房屋建造量急剧增长, 建筑类型不断增多。19世纪工业的大发展和城市的扩张需要建造大批工厂、仓库、住宅、铁路、办公场所、商业服务场所等。在建造史上长期占有突出地位的帝王宫殿、神庙、祭坛、陵墓退居次要地位, 而生产性和实用性为主的建筑地位日趋加重。这对新型建筑提出了新的功能要求。工业发展给建筑业带来新型建筑材料。以往几千年世界各地区建筑所用的主要材料不外乎土、木、石、砂、砖、瓦等天然或手工制造的材料。19世纪后期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材、水泥的应用使房屋建筑出现了飞跃的发展。结构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使人们越来越深入地掌握房屋结构的内在规律, 从而能够改进原有的结构形式, 有目的的创造优良的新型结构, 建立了为实际工程所需要的计算理论和方法, 形成系统的结构科学。这样就可以在建筑工程开始之前预算出结构的受力状态, 作出合理、经济而坚固的房屋结构设计。

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1919年4月在德国图林根州魏玛市筹建公立建筑学校, 简称“包豪斯” (Bauhaus) 。包豪斯是由魏玛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而成, 是一所专门研究建筑设计和工业日用品设计的学校, 由格罗皮乌斯担任校长。包豪斯教师阵容整齐, 人才辈出。1925年, 包豪斯由于在学术见解上同当地名流发生分歧, 迁至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德绍市。1928年4月1日格罗皮乌斯辞去领导人职务, 经他的推荐由瑞士建筑师汉讷斯梅耶任院长, 1930年到1933年由密斯凡德罗接手领导包豪斯出任院长。包豪斯于1932年迁柏林, 但1933年后不久包豪斯停办。教师大多流往国外, 包豪斯的教师继续发挥他们的影响力与设计理念。尤其在建筑领域与产品—平面沟通设计, 快速地建立包豪斯的方法与理论。包豪斯的学术观点和教育观点随之传播四方, 一度为欧美许多大学所采纳, 包豪斯风格规格化的意向到今日还是深具影响。

包豪斯提倡客观地对待现实世界, 在创作中强调以认识活动为主, 并且猛烈批判复古主义。它主张新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全面认识生活, 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并具有表现这个时代的能力为原则。它认为现代建筑犹如现代生活, 包罗万象, 应该把各种不同的技艺吸收进来, 成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包豪斯提出三个基本观点:一是技术与艺术的新统一;二是设计的目的是人而非产品本身;三是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包豪斯的风格是:“把艺术和手工艺的重点用在各种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上”。其产品适用而少装饰, 适用批量生产。它强调建筑师、艺术家、画家必须面向工艺;为此, 学校教育必须把车间操作同设计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学生只有通过手眼并用, 劳作训练和智力训练并进, 才能获得高超的设计才干。

学校的教学计划分三个阶段:

(1) 预科教学 (六个月) 。在实习工厂中了解和掌握不同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形式特征;同时还上一些设计原理和表现方法的基础课。

(2) 技术教学 (三年) 。学生以学徒身份学习设计, 试制新的工业日用品, 改进旧产品使之符合机器大生产的要求。期满及格者可获得“匠师”证书。

(3) 结构教学。有培养前途的学生, 可留校接受房屋结构和设计理论的训练, 结业后授予“建筑师”称号。

在教学方法上包豪斯认为指导如何着手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必须避免把自己的手法强加给学生, 而要让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办法, 同时强调设计中的集体协作。

包豪斯在十多年中设计和试制了不少宜于机器生产的家具、灯具、陶器、纺织品、金属餐具、厨房器皿等工业日用品, 大多达到“式样美观、高效能与经济的统一”的要求。在建筑方面, 师生协作设计了多处讲求功能、采用新技术和形式简洁的建筑。如德绍的包豪斯校舍、格罗皮乌斯住宅和学校教师住宅等。他们还试建了预制板材的装配式住宅;研究了住宅区布局中的日照以及建筑工业化、构件标准化和家具通用化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等问题。包豪斯的设计和研究工作对建筑的现代化影响很大。

现代主义可以说是一种对传统轨迹的跨越, 转而尝试用一种基于现代的观念和技术, 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包豪斯作为一种设计体系、现代主义思潮中建筑类思想的典范代表风靡了整个世界, 在现代工业设计领域中, 它的思想和美学趣味可以说整整影响一代人。虽然后现代主义的崛起对包豪斯的设计思想来说是一种冲击、一种进步, 但包豪斯的某些思想、观念对现代工业设计和技术美学仍然有启迪作用, 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设计道路的方向的选择是有帮助、有借鉴的。它的原则和概念对一切工业设计都是有影响作用的。

摘要:现代主义是历史上的一场大变革, 它应西方经济、文化发展和人们精神需要而生, 风靡世界影响深远。包豪斯作为现代主义流派的典范, 它的工业化、标准化和通用化和它的学术观点、教育观点随包豪斯的变迁传播四方。

关键词:现代主义,包豪斯,建筑工业化

参考文献

[1]朱乐耕.现代设计的里程碑——包豪斯的格罗皮鸟斯时期与迈尔时期[J].装饰, 1997 (4) :28.

[2]萨兴联.包豪斯课程设置初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及设计版) , 2000 (1) :83-87.

[3]李砚祖, 乌尔姆.包豪斯的继承与批判[J].装饰, 2003 (6) :6-7.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下一篇:班级环境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