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文化思潮

2024-09-11

后现代文化思潮(共12篇)

后现代文化思潮 篇1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 建筑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建筑以其独有的艺术形式, 表现了人类文化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水平, 以及对未来的理想、追求和向往。可以说, 建筑已成为人类改天换地、征服自然的一种物质手段, 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 世界似乎一下子变得更加色彩缤纷。各种建筑理念、建筑流派、建筑样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令人目不暇接。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 伴着建筑业突飞猛进的势头, 不论大中小城市, 到处涌现出充满着“西方气质”的一幢幢现代化办公楼、商业中心, 以及一片片住宅小区。这其中虽然不乏成功优秀之作, 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有目共睹的。

比如, 在某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老地段修建大型商业步行街, 由于甲方片面追求现代化而无视当地的地域历史文化, 割断了城市文脉, 像一块不协调的“补丁”缝在了一件完好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品上;据报道, 某工程施工现场, 在巨大的推土机下, 汉代古墓被毁;不论东西南北, 现代建筑样式千篇一律、大同小异, 让人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盲目追求西方建筑风貌, 到处欧风四起, 西班牙式、法国古典式建筑充斥着一片片的高级住宅小区, 这些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在21世纪的今天, 我们又应如何看待当代中国建筑中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思潮呢?

按一般的解释, 传统文化为世代相传、具有自身独特特点的社会因素, 如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现代既指现在这个时代, 也指这个时代应具有的一切因素。两者反映在建筑上, 应指过去与现在相应的技术及影响技术的思想领域。传统文化与现代表现在建筑中, 是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体, 应该说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现代, 没有现代也无所谓传统文化, 它们是通过互相衬托来得以体现的。关键问题在于, 在今天人们要求现代物质享受的同时, 如何满足他们内心深处对民族的地域的传统文化的精神需求;在保护传统文化建筑样式、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同时, 如何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能同时享受到现代化的优越生活条件, 这对矛盾统一体如何在我们的设计实践中得以完美的体现, 这确是当今中国建筑界要认真研究讨论的重要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 传统文化正面临着现代化的全方位挑战, 在人们热衷于建设“地球村”的同时, 传统文化正慢慢地从我们身边消失。在全球化浪潮的挟持下,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吁民族精神的回归。

在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中, 特别容易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传统文化建筑如何存留在现代环境中, 即与周围现代建筑的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的规定, 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应设有保护缓冲区, 以期减少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的碰撞。缓冲区一旦被确定, 区内现有的建筑也应该被严格保护, 并保持传统文化风貌。如果在缓冲区内兴建现代建筑, 其高度、体量、色调、风格也会受到严格控制。对于等级较低的保护建筑, 其缓冲带可用绿化带来代替, 这样同样可以减少碰撞, 且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古城镇整体的保护, 同样需要在周围现代化城市之间设置缓冲带。可利用现存的大片农田或水系, 使现代化城市与古城镇之间有一个过渡, 并充当城市之间的绿色肺叶。

我们经常会遇到在一个非常有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中的某一传统文化地段上兴建一个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建筑物或建筑群的问题,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但也是非常引人入胜、让建筑师为之兴奋的题目, 它完全不同于北京香山饭店那样具有理想化的环境。这时我们不应排斥现代化, 但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的同时, 更应注意地域、传统文化、民俗对建筑的影响与渗透。这如同《易经》中的太极图, 它包含着向心、互含、互否的特性。在现代化建筑中如何体现传统文化建筑的精髓, 在传统文化的精神享受中如何使人体验现代化带来的舒适, 将是建筑师要考虑的主要问题。现代建筑如何立足于传统文化环境之中, 我们有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 就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段来实现。如通过建筑形式上的神似与形似;建筑色彩、体量及材料上的协调;提取建筑符号;有时甚至也可采取完全对比的手法, 来达到某种特定的效果, 使现代建筑立足于传统文化环境之中。

对于传统建筑, 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 一般可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关于这些传统文化建筑的保护, 国家各级部门制定了大量的法规, 使我们的保护工作有据可循。但实际上, 广大建筑师真正面对的是现存大量的、还没有被赋予各级政府保护单位的却具有极高保护价值的传统建筑。例如, 我国目前在进行规模空前的现代化建设的同时, 必然会触及如何解决与传统民居的相互交融以及传统民居自身的保护与再生问题, 这些问题已引起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深刻思考。

对于这些大量存在的保护建筑, 我们更应考虑它们的可持续发展, 即如何赋予它们以新的生命。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 有的保护建筑可进行功能上的转换, 有的可进行内部设备更新, 改善使用者的生活环境等。在体现传统文化建筑的历史、人文等方面价值的同时, 更能体现它们存在的现实意义, 赋予传统文化建筑更强的生命力。特别对于目前存在的大量的传统民居, 一方面要保护其特有的历史、地域及人文风貌, 保护传统的建筑形式与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对其内部进行现代化设施更新, 改善生活环境, 提高传统建筑的生命力。

现代建筑单体设计中如何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首先应看现代建筑所处位置, 如果其处于新型城市或不那么具备历史文脉的地段, 现代建筑对传统文化要素的表达就不一定作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浦东是上海近几年开发的城市新区, 这里的建筑争奇斗艳, 尽显现代建筑风采。但如果能表现出中国建筑特有的气质, 则会使其具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如位于东方明珠旁的金茂大厦被许多人所称道, 不仅仅因为它具有优美、现代及超俗的气质, 还可以让人隐约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的神韵。

应该说中国古典建筑是很真实的, 它的建筑表皮和结构形式是完全统一的, 就连我们所称道的建筑装饰部件其实也具有某种实用价值, 这就非常不同于西方建筑。中国古典建筑有许多内涵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挖掘、体会, 并把其神韵通过某种手段表现出来, 而不是刻意追求, 应是一种自然流露, 让人有一种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感觉。我们强调不能一概地否认传统文化, 但也不能死抱传统文化停步不前, 应保护好传统文化的东西, 在此基础上思考怎样创造有自己特点的东西。不能盲目追求西方的东西, 而应该为我所用, 不要千篇一律。但是用什么手段来表达民族的精神, 却是值得每一位建筑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中国古代建筑反映了历代文化的内涵及其深厚的哲学思想, 而当代建筑通常是一种时代飞速发展的标志。如今, 历史的车轮已步入21世纪, 随着我国建设步伐的加快、综合实力的增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崛起、交通网络的逐步扩大完善, 各类大中小型城镇亦在规划建设之中。在这一发展新时期, 我们应该努力寻求一条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创作道路。首先, 应对建筑风格比较典型、完整的古建筑群设立特殊保护区域, 对其进行修复、加固和保护。其次, 在规划建设现代建筑体系时, 应充分了解当地的环境、气候、民族、风俗习惯、古建筑特点等情况, 从中寻找传统文化的内涵, 获得创作的灵感和题材, 建造出既是传统的、民族的, 又是现代的建筑物, 从而实现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和谐统一。

后现代文化思潮 篇2

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分析后工业社会第一个也是最简单的特点是使大多数劳动力不再从事农业或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如贸易金融运输保健娱乐研究教育和管理未来社会的发展将把更多的人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不去干那些束缚人的工作,而更多的是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工作对人来说不再是一种被迫,而是一种志愿,变工人农民为知识分子技术人员社会管理人员几个人操作机器即可以完成以前成百上千人的工作,解放出来的人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

甘哈曼在《第四次浪潮》一书中对后现代社会中休闲活动的情况作过预测,认为第四次浪潮中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多多少少是以我们目前所说的休闲活动为中心的如会唤起壮丽矜持华丽敬畏或社会性宗教性自然性以及与万物一体性感情的仪式和艺术性的活动;创造禁忌图腾制戒律严格的宗教传统与习惯;特别为自己而进行的读书著作绘画演出作曲工艺制作;观光游戏竞技仪式性行事展览会公演;美食主义者到处品尝佳肴,贵族形式主义者的生活样式,享乐主义者以家庭为中心的价值观,包括访问招待和聚会;狩猎钓鱼郊游露营泛舟;学习和利用趣味性技能;非经济性动机的园艺管理室内装潢手工艺品使用等;会话议论讨论政治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大部分的福利社会保障机能;其他的度假,如改变情绪扩大经验冒险兴奋娱乐,等等20世纪最后的10年发生的全球信息化进程,已不可逆转地将人类提升到一个新的社会文明阶段休闲经济将成为社会的主流经济形态

休闲产业即使在工业社会也占据着日益增大的份额,并逐步发展为支柱产业,而在未来的社会信息化过程中,休闲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即休闲经济产值在GNP中将占50%以上,并将提供最大规模的就业市场,从而进入“休闲经济时代”休闲经济的发展,正是休闲文明时代来临的重要标志

著名的未来学家格雷厄姆·莫里托在《全球经济将出现五大浪潮》一文中认为,到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而进入休闲时代在美国,休闲经济产值将占GNP的50%以上,休闲经济会给人们带来许多新的生活态度观点和活动人们将购买经验而不是物品而提供娱乐和冒险的行业将有望繁荣兴旺

美国最大的体育娱乐顾问机构创办人迈克尔·沃尔夫在《娱乐经济》一书中指出,人类即将进入娱乐经济时代为此,他提出了“娱乐因素”概念,认为“娱乐因素”将成为产品与服务竞争的关键,消费者不管购买什么,都在其中寻求“娱乐”的成分在这种“娱乐导向消费”的驱使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服务提供娱乐功能和娱乐因素,只要能让人感受到轻松有趣,跟休闲娱乐甚至文化艺术有关的人事物,都是娱乐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其他产业不断仿效娱乐业或大致采取相同的策略时,社会便进入了“娱乐经济时代”

还有的美国学者在预测未来经济时,提出了“体验经济”概念,认为人类社会继“服务经济”之后将进入“体验经济时代”“体验”一般被看成是服务的一部分,但实际上体验是一种商品,像服务货物一样是实实在在的产品与过去不同的是,商品服务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外在的,但体验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人心中,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每个人的体验不会完全一样,因为体验来自个人的心境与时间的互动创造体验一直是娱乐的核心,但如今的娱乐体验已在影视游乐园之外的产业中生根,新科技的发展,带起互动游戏动态模拟虚拟现实等新的体验,更进一步刺激电脑业的新发展

笔者认为,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潮是指在未来20年或更长的时间里,在全球将出现一个以满足人们休闲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时代,这种经济的产值和吸引的就业人数将会占国民生产的重要地位它以休闲经济娱乐经济体验经济等具体方式体现出来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之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旅游市场明显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进入90年代,一种全新的旅游消费模式正在形成世界旅游组织指出:随着人们旅游消费行为的改变,世界旅游业开始迈进新的时代(New Age of Tourism,NAT)在这个新的时代里,旅游业的各个环节都具有了新的特点旅游消费表现出以下特征:

旅游消费主体群的年龄结构发生了改变,中青年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加这种变化在20多年来——亦即未来学家托夫勒所指出的.第三次浪潮文明开始兴起以来,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在西方,推崇努力工作的新教伦理思想对人们的影响似乎日渐式微,享乐思潮渐隆过去,西方国家普遍主张少壮努力工作,暮年以丰厚的积蓄广游世界,因此老年人在旅游市场中所占份额较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青年步入旅游市场,在紧张工作之余外出度假,寻求身心的放松,丰富人生的经历大量的资料表明:在美国,二战以后生长起来的中青年人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他们普遍认为消遣性旅游度假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表现,因此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主体在欧洲的度假市场上,一个相对年轻而富有的主要由商界和高技术专业人员组成的消费者层正在崛起,晚婚晚育小型家庭使他们具有比前辈高得多的消费水平和不同的消费模式——喜欢外出度假,向往遥远的旅游地就是在日本——其国民素有“工作狂”“重节俭”之称的这样一个东方国度里,近年来,出境旅游人次数的年增长率超过了两位数,而持既要奋斗也要享乐价值观的所谓“新人类”是旅游市场增长最快最引人注目的客源层,许多国家或地区的旅游地都把日本的女青年作为重点促销目标我国的国内旅游市场也有类似的情况,从80年代中期以来,不少青年人主张工作享受两不误,虽然受收入水平低的限制,不得不选择乘坐火车硬座车厢携带大包方便面出游,甚至在异地投宿朋友亲戚之家(有人戏称这种旅游方式为“乞丐式”旅游),但旅游的热情甚为高涨,成为生长最为旺盛的客源层

在全球正在步入的旅游新时代,旅游需求具有进一步细分供给与分配灵活化的特征旅游市场细分不再只是理论上的一个词汇,类型众多的较小规模的专门市场如商务客人度假者老年人女青年蜜月旅行者双薪无子女家庭特殊兴趣爱好者等在分割取代原来的大众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其一定的特点和与众不同的需求,从而构成总体需求的多样性和每个小市场的特殊化比如:观光客和度假者的需求差别很大老年游客一般喜欢在交通不拥挤的非旺季参加有全陪的包价团外出旅游,偏好静态的旅游产品;中青年游客则一般喜欢快速出游,选择小包价或完全自助的形式,偏好动态的旅游产品日本的“办公室小姐”喜欢结伴到欧美国家的城市观光,将要毕业的大专院校学生则多选择欧美等地的农牧场完成毕业旅行

当代旅游需求还具有另一个鲜明特征,那就是渴望参与的意识越来越强烈旅游者更希望自己是表演者运动员(即使是场外的),而非一般的旁观者在高度工业化的今天,几乎没有谁能生产出一件完整的产品,产品的生产都不能归功于任何个人,每个人的贡献即便不是无法辨认,至少也是十分困难的但是,能够看着自己的作品并发现它是一件完整的作品,在大多数人的心理上似乎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人们利用自己的闲暇来寻求这种满足——由自己单独完成某一件事,并自豪地宣称“这是我做的”,抑或带着个人表演的希望来参加活动分享成功的喜悦

尽管现代旅游者的需求趋于多样化,但文化旅游动机正得到明显强化,出于求知的欲望,希望学习和探索异国他乡的文化历史艺术风俗语言宗教的旅游者日趋增多,文化旅游成为一种颇受青睐生机盎然的旅游形式第一,构成旅游市场主体的中青年旅游者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求知欲望强,乐于了解异文化和接受新思想,把旅游和学习合二为一,从中开阔思路,拓宽视野,获得高层次的精神享受;第二,新技术革命推动了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化,第三次浪潮文明的曙光已染遍了半个天空,人们的社会行为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开始自觉地关注文化,学会了强调文化特点,推崇民族的多样性,意识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乃至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关系;第三,冷战结束之后,世界经济出现一体化倾向,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人民之间的交流和联系越来越为密切,这进一步刺激了文化旅游动机的强化,而新技术成果在交通通讯等行业的应用又为跨大区文化旅游动机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在由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变的时期,人类的自然价值观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得到真正的重视,许多人希望返璞归真,逃离都市的喧嚣,走向清静优美开阔洁净的大自然,由对自然的把握而赋予自然以生命,同时也扩大自己的生命,使主体与客体在融合中同时得到升华于是,追求淳朴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旅游动机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强化,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海洋旅游探险旅游方兴未艾,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一种潮流据载,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旅游者普遍偏重自然风光,乡村旅游流量增长迅速西班牙旅游部的一次抽样调查结果表明,52%的旅游者愿意到恬静的环境中度假我国国内的一些大城市也出现了类似的旅游流向

综上所述,后现代主义思潮已成为现代旅游消费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中旅游企业的对策

适应后现代主义思潮中休闲经济娱乐经济体验经济等形式的需要,结合旅游者消费行为的上述变化,旅游企业必须在需求多样细分参与意识加强供给充分信息技术发达等因素基础上,发展自助式自选式组合式等全新旅行方式

首先,大力发展自助旅游,适应散客潮的涌起在远程旅游市场上,包价团仍是一种主要的方式但是,在近中程旅游市场上,自助旅游者即所谓散客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据统计: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散客在世界国际旅游市场所占的比重就约为70%;到90年代,这个比例又有所升高自助旅游合乎人的自发消费倾向,因而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日益扩大的前景应完全按照他们自己的兴趣制定日程和路线,甚至自行预订机票和客房

其次,普及自选式旅游方式在旅游发达国家,人们随着旅游经验的日趋丰富,很少再像过去那样不加选择随团出游游客不再是被动适应的角色,他们可以向旅行代理商提出关于目的地和旅行路线的具体要求,然后由旅行代理商去组织落实在价格构成上,放弃传统的全包价形式,代之以其他灵活的包价方法,如只含机票和饭店的包价自选旅游方式在我国一些城市也已出现,应加强其普及程度

再次,推广组合式旅游也即所谓的“异地成团”方式组合式旅游是一种介于团体旅游和散客旅游之间的更加灵活更加尊重客人意志的旅行方式,客人通过旅行商预订之后,三三两两地从不同的地方出发,前往同一目的地,抵达后就地成团,由当地旅行社接待组合式旅游有长线也有短线,可以有领队也可以没有领队,其随机性强,游客有更多的自由选择和活动的机会,因而颇受旅游者尤其是青年人和家庭式旅游者的欢迎著名旅游胜地夏威夷开展组合式旅游较早,经营手段非常灵活,即使一个游客也能成行香港的组合旅游路线有80条之多日本交通公社开展组合式旅游业务已有10多年历史,并且成绩显著进入90年代,组合式旅游始在旅华市场兴起,并立即受到国内旅游界人士的关注国内旅游企业不仅要开展异地组团业务,而且应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力争达到即便一条路线只有一个游客也照常营业的高度灵活性。

参考文献:

[1]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 。

[2]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3][美]迈克尔·R·所罗门。消费者行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4]罗钢,王中慎。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5]褚明德。旅游服务心理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6]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7][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 。

[8]崔进。旅游文化纵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

[9]沈祖祥。旅游心理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

[10]刘纯。旅游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

[11]孙喜林,荣晓华。旅游心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12][英]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13]李天元。旅游市场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

后现代主义思潮 篇3

一、教师的自我对话——反思

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How to think)一书中论述了反思性教学的思想。他将教师的反思性行为与常规行为进行了对照,从而深刻地表明了反思性实践的本质。

他认为,教师的常规行为的根本决定因素在于传统权威和冲动。而教师的反思性行为始于他在教学过程当中所体验到的困难或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这种不安全和不确定感促使教师在行动中或行动后分析自身的经验。这种反思是一种面对问题和反映问题的主人翁方式。反思行为是一种比逻辑的、理性的问题解决更为复杂的过程,需要理性和情趣的共同参与。

反思的行为主要反映在整个教学领域的事件,包括课堂管理、教学手段、学生、学校的组织以及社会准则和伦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其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第一,行动研究法。它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由教师或专家研究成员共同合作,一边研究,一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它是实践性与参与性相结合、合作性与渗透性相结合、持续性与及时反馈性相结合以及可变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典型。第二,个案研究法。教学个案是对教学实践的描述。它以讲故事的方式展示教师与学生的行动、思维、感受。个案不仅仅是故事,在特定的个案中还包含抽象的理论和原则。个案研究有助于教师从多角度来看问题。第三,反思日记法。这种方法是指教师以写日记的方式来促进其反思性能力的发展。日记的内容通常包括教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所思、所感、所知、所做并对为什么要做某事进行反思,从中得出结论。第四,微格教学法。它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于西方的一种教师教育方法。现在作为一种反思的教学方法,它是把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录像,然后重放录像,教师和有关人员边看边评议,分析问题,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其特点有正确全面,反馈及时,镜像效应。第五,交流讨论法。它是指教师们聚集在一起,针对课堂上发生的问题,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得出最佳方案为大家所用,达到共同的目的。

通过反思性行为,有助于教师改进教育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助于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因为反思、总结的过程就是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有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通过反思性实践,可促使教师经验量的增加和经验质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经验的准备性。教师的反思,其实是教师的教学伦理和教学实践之间的对话,因此,反思是沟通教师“所倡导的理论”与“所采用的理论”之间的桥梁,是促使“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互动共生的手段。它有利于教师智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改善教师角色形象,提升教师专业地位,扩大专业自主权;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共同发展。

二、教师与同事的对话——合作

同事是教师发展中的重要潜在资源,同时成为教师发展的现实资源的重要途径就是教师同事间的合作。教师合作主要是指教师们为了改善学校教育实践,以平等的方式,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从而形成一种批判互动关系。

观念是任何革新的先导。要推动教师合作,就要冲破传统的教师孤立发展的观念,树立教师合作观念;改革教师管理制度,为教师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建构合作的教师文化。教师合作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开展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将教师的个体创造置于群体之中,变静止封闭为互动交流,变内耗为相助,通过集思广益、扬长避短、信息共享达到共同提高、发展整体效益的目的,成为一条事半功倍地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的良好途径。其次,从事合作教研。合作教研是指教师们围绕一定的课题研究任务而进行的课题攻关活动。教育科研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需要调动多种人员、运用集体智慧来共同解决问题,因此,合作成为教育科研的客观需要。再次,结合课例进行“同事互助指导”。同事之间的相互观摩课堂教学和评课也是教师提升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许多实证研究表明,校内教师之间的互相听课和指导不仅能帮助教师把在职前教育阶段学到的教学理论和技能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还能引发互相切磋和教学研究。因而受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大力推崇。第四,把年级组和教研组建设成为教师学习性组织。年级组和教研组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成员,而且这些成员具有共同的文化和历史传承、相似的知识背景以及共同的生活理念和实践经验。这种经验构成了团体的知识库。它从多个纬度促进教师合作,从纵向看,这两种组织有利于教师合作保持时间上的延续性;从横向看,这两种组织有开展各种跨年级组、跨教研组、跨学校甚至是跨学区的交流活动的便利条件,使教师合作在更大的范围内展开;从深度上看,由于年级组和教研组是学校中比较稳定的、扁平化的教师组织,经过不断的积累和逐步的完善,教师合作会日益趋向理想的境界,从而使年级组和教研组最终成为成熟的教师学习型组织。最后,赋权教师自主建设属于自己的“教师学习团体”。教师学习团体是指由教师自发组织,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根本宗旨,积极探寻各种自主学习形式,注意成员之间的社会确认与经验资源共享,实现携手并进的各种教师学习型组织。它践履了终身学习、学习型组织、合作学习等先进的理念,是教师合作的有效方式。

教师合作有助于教师发展意愿的激发与强化。它鼓励一定程度的差异的存在,强调多元化、开放化的批判性互动,使得教师认识到学习和发展的必要性。教师合作有助于教师个体反思能力的提高。它不仅能使教师从同事那里得到情感支持和专业方面的帮助,还能减少教师独立思考的偏差,有利于教师个体的反思走向深化。教师合作有助于教师集体发展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教学相长

学生不仅是教师发展的受益者,也是教师发展的一面镜子,一种重要资源。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束缚下,教师通常把学生看成管教的对象,因而不重视也不愿意向学生学习,这使教师失去了从学生眼中认识自己,发展自我的机会。随着教育思潮的影响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被看成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活动,主体之间只有平等共事、相互学习,才能实现双赢。

通过学生,教师可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成功和不足,并由此获得成长的动力和机会,推动自我发展。要实现这种教学相长的科学发展观目的,须通过各种努力,达到三种理想的境界。首先,在观念上,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并自觉地把教学相长视为教师发展的理想追求。正确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做到关爱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和拥有生命意识,真正树立起人本的学生观。新型的教学观要求教师走出传统的教学观念的藩篱,正确认识现代教学观念的本质特征,即师生双向互动,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强调“乐”学和“会”学;倡导一般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爱好、兴趣、特长);既注重外在学习动机,又注重内在学习动机;重视知识技能、智力和心理素质的整体发展;既注重经验性教学,又追求科研性教学。教师还须从后现代教学观(现代教学目的观、课程观、过程观、师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反思批评与建构)中批判地吸取有益的教学思想。其次,在教学实践上,要以服务于学生的资助学习为主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思维能力;注重良好教学环境的营造和心理情感的培养,打破旧的教学模型,实现单项输导向多项交流转变;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努力转变教学方式,大力推行探究性教学。再次,在技术上,能娴熟地运用各种方式推动师生互动、交流、对话,实现教师与学生有效的沟通。主要在这几方面进行:教师主动参与平等对话,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围绕文本对话,努力使文本再生;正确运用对话的形式,瞄准对话的终极目的;将课堂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使师生对话在和谐、自然的氛围中进行。

后现代文化思潮 篇4

近现代以来,西方文化开始向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的发出很多的挑战,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否能够继续延续其绵延不绝的生命,是思想界的一场战争,进行战争的两方思想分别是文化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坚持着肯定的态度,人文中国一定能够重塑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且能够继续绵延其五千年的历史,这是一种能够身体力行的社会思潮。当人们谈论起保守主义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比较落后和守旧的思想,为什么大部分人都对于保守主义持这样的态度呢,这也是有一定的社会依据的,但是这种思想并不是完全的正确的,可以说这种思想并不很全面,保守主义除了这种守旧的思想之外,还拥有一些积极的意义,这些积极的意义体现在保守主义往往对于社会变迁的时候经常会持有保持其原有状态的一种倾向性,保守主义之所以会持有这样的思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一种力求稳健的观念,本文中谈论的中国近现代的保守主义也存在着两种不同形态和性质的保守主义,其中的一种是我们所不赞同的封建文化的保守主义,我们之所以对这种保守主义持否定的态度主要是因为它不仅是主张在文化和形态上保守一切的传统,而且这种保守主义拒绝一切外来的文化加入,除了拒绝外来文化,更多的还坚持在政治上保留封建制度,除了这种保守主义之外,还存在着在一定意义上能够获得我们赞同的文化保守主义,这种文化主义的持有者,他们虽然也对传统的文化怀有强烈的依恋感,也非常的希望能够延续历史,也倾向能够以传统文化为主体的近现代文化进行道路的建设,但是却始终的秉持着理性,不盲目的维护传统社会体制。他们秉承着理性的思维去实现推翻封建专制的理想,并且积极地投身于建设现代的民主制度,这种保守主义他们本身虽然也非常的热爱和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却能够做到不一味的偏祖,他们所具有的文化观的内涵都是背离封建的近代文化的建设意向。

除了本文以上所介绍的两种近现代的保守主义中,有对其持肯定态度的人,也有对其持否定态度的人,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出现了另外一种倾向,这种倾向主要是对于所有对封建文化有所保留的思想和人物都看做是近现代的保守主义并且对其进行批判,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对保守主义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理解的偏差所造成的,如果我们想要避免这个理解上的偏差的话,就要对于近代文化现象进行一个更为细致的分析,我们需要对这两种不同的性质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区分。

二、 近现代史上保守主义的中国哲学观

近现代史上的保守和激进是中国哲学观主要探讨的问题之一,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中比较有代表性意见的是对于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这两种主义都持批评的态度,之所以这种态度会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态度主要是因为我们主张一种对于近现代的建设更加合理的途径,这是我们多年之后才意识到的一种冷静判断。如果从近现代的历史上看的话,不得不认为,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和争论是历史上所不可以避免的,而且这种争论的存在其实是合理的。而现代化的潮流也在不断的推进,而在现代化的潮流和文化不断的进步的同时,会将旧的体制进行不但的淘汰。陈寅惜曾近说过,当一种文化衰落的时候,必将会有人为这种文化而感到痛苦。更主要的是,当进行文化交替的时候,保守派和激进派之间的争吵又会使中间人对于这种争论产生更多的思考,在现代工业资本的社会的发展中,每时每刻都在暴露着危机,并且这种危机都很难得化解,所以这种争论就更加的严重,其实这就是文化保守主义在社会的发展中长期的存在的原因之一。而近现代的文化的建设当中,有人主张以西方文化的发展为主,这种主张虽然存在着很多的片面性,但是这种思想在当时却和我国的社会体制改革开放相结合,正因为如此我们肯定了这种主张,而保守主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是被冷落的,这种背景是在被侵略的时候被迫救亡和启蒙的两个重要的历史使命的催迫,在这种背景之下,富国强民成为主要的社会目标,在那个时代任何的文化思潮、流派主张与运动,都是以富国强民为主旋律的。所以在当时保守主义所主张的内容被理所当然的否定,这也是和中国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的,而且还由于大家都对保守主义有一定的偏见,保守主义虽然是呈现保守的想法和主张,但是这并不代表它在历史上对文化的进步都是起到一个阻碍的作用,在这里指的人注意的事情是,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都是爱国主义者。他们的主张虽然都存在着一些片面性,但是却都透露着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于民族命运的深切的关注。所以应将这种激进与保守间思想互动所形成的合力从幼稚走向成熟。

摘要:在近现代的历史上,有关保守主义的思想潮流有很多的中国哲学作品都在研究,而且在近几年中已经有很多篇的文章对这个问题加以论述了,但是在这些研究近现代文化的保守主义的思想潮流的中对于其内涵和性质还有思潮流派的界定上面仍然具有很大的歧义。本文将对于近现代文化的保守主义的这一思潮在中国哲学观的角度进行一些分析。

现代西方政治思潮 答案 篇5

2、自由:自由行动是指个人在社会层面上自愿的不受强制的行动,也就是个人不受威胁或者其他形式的强制,出于自愿选择而做出的行动。

3、权利:权利是一个政治、法律术语,通常是个人宣称对其对象所拥有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置的地位或能力。

4、平等:自由主义中的平等原则指人与人关系上的同等对待,不允许在身份、资格认定和性别等方面的歧视。西方社会文艺复兴以来的最大进步便是对人的平等权利的认同和追求从中世纪的等级制身份社会向市民社会的转变一个重要标志便是平等的发展。

5、政治思潮:政治思潮是一种观念形态,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共同政治倾向和较为广泛影响的重大政治思想潮流。它具有理论导向的作用,它对某一时代的普遍政治观念或政治学说的发展方向具有直接地带动作用。它作为一种社会层面的宏观的动态的思想倾向,蕴含着某种价值取向的和方法论的意义。

6、正义:正义就是让每个人得其所应得。它意味着同等地对待同类对象,区别对待不同的对象。这一规则本身并不包含一切人平等的前提,而只是一种形式的规则。在成立之初,并不与社会平等相关,只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才逐渐在其基本含义中加进了结果平等,也就是社会正义的内容。

7、法治:法治其全称是法律的统治。在实行法治的国家,其最高权威不是某些随心所欲发号施令的个人或集团,而是按照人民的意愿建立起来,由独立的司法机构执行,并以分权方式维护的整套法律制度及其运作方式,可以把法治国看作是按法律原则建立起的国家。

8、民主:民主就是指多数人的统治,或叫人民的统治,即最终的政治决定权不依赖于个别人或少数人,而是人民全体的多数,分为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

9、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是经验主义者以人的感觉所表现出来的快乐作为基本出发点,而精神的安宁则是在此之上的更高的衡量指标。

10、社会契约论:这一理论假定人们是在原初的状态下,通过相互订立契约而确立基本政治和制定法律规则。从霍布斯、洛克,卢梭的理论中,他们都把社会政治体制看作是原初人们协议的产物。

11、现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特征有哪些:

1、研究主题和基本价值观不断深化。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基本概念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有了前所未有的含义。这些政治学的基本概念早在17、18世纪已被人们作为一种革命的思想武器,为推翻封建秩序而奋斗,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变迁,这些研究主题不断更新和深化。另外,一些西方学者,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对建立在理性与科学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结构进行了反思与批判。

2、思潮流派纷呈。各种意识形态指导下的具体主张呈现多样化态势。在二战后,世界两级对抗的格局中,除少数国家少数政党长期追随美苏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党开始认识到有必要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政治思潮开始呈现出相互融合和趋中的走势。

3、政治思潮流派和学科间不断渗透与交融。这体现在多种层次上。一是西方各国政坛上的各党派之间政纲和政策的相互碰撞。二是政治问题地区化与国际化。三是政治学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临近学科的相互影响,出现了政治心理学、决策论、政治沟通等学科门类。

4、在政治学研究方法上的不断探求。政治思潮产生之初是以各种价值观为研究中心,二战后以美国为基地,兴起一般政治科学化的学术活动,即行为主义革命。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一些传统的政治思想命题再度引起关注,于是在政治研究领域出现了“再意识形态化”的主张,力图走出纯科学方法研究困境。行为主义在受到批评的情况下,逐渐过渡到“后行为主义”,不再拒绝价值讨论。

12、保守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比较:

1、在方法论上,新自由主义带有较多的理性主义特征,保守自由主义则带有较多的经验主义色彩,新自由主义大多继承了理性主义的传统,他们对积极自由的强调,对国家干预的提倡,背后都隐藏着某种理性主义的根据,相信人有理性能力支配自己和控制社会,而保守自由主义者继承了英国自由主义的经验主义传统,他们强调理性的限度,重视知识经验和历史传统

2、在(政治)价值取向上,新自由主义一般强调积极自由,保守自由主义则强调消极自由。从新自由主义的奠基人格林开始,积极自由就是新自由主义自由观的重要特征,强调自由的积极性质就是要回答如何保障人的发展,并为人的发展提供社会物质条件的问题,从而得出福利国家的结论,而这正是保守自由主义所竭力反对的,保守自由主义者批评积极自由观会导致强制、最终破坏自由,认为真正的自由应该是消极自由,即摆脱他人干涉的自由。

3、在经济主张上,新自由主义一般主张加强政府干预,保守自由主义则捍卫自由市场秩序。二战以后日益发展的国家干预就是在增进社会公平和促进个人自由等旗号下进行的。保守自由主义则对国家干预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批判,对私有制和自由市场进行了辩护。经济上揭示政府干预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政治上则集中批判政府干预所导致的政府超载和行政效率低下。

4、在政治主张上,新自由主义一般主张扩大民主参与,保守自由主义更强调民主的间接性质,自普选权在西方国家逐渐实施后,尤其二战后,自由主义内部关于民主问题出现了扩大的趋势。新自由主义者认为主张扩大民主参与以解决民主权利的形式平等和人民对政府决策的实际影响力之间的鸿沟,保守自由主义者则抱怨民主的过分发展,主张实行间接民主,把政治交给那些选举出来的精英去操心。

13、自由主义如何认识自由和平等的关系:

1、自由主义对平等的态度是极为复杂的。一方面,自由主义自始至终强调权利的平等和形式的平等;另一方面,许多自由主义者不接受实质平等的主张。自由主义对于个人平等的强调体现了自由主义的现代性的特征,就其本质而言,自由主义认为不论出身、性别、年龄和工作,人人都应该享有同等的尊严。而自由主义对平等的认同代表了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根本分歧。自由主义比保守主义更多地强调平等,但不像保守主义那样强调自由。

2、自格林的新自由主义理论开始关注平等问题以来,自由主义的主流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即一定程度的社会正义(结果平等)是必要的,特别是在经济高度发展,财富相当丰富的西方,如果对社会中不幸者不予关注,这违背自由主义原则。但是,最近二三十年来,自由主义认为社会正义(结果平等)应该限制在最低限度。

14、保守主义的基本主张:

1、有机社会和历史传统。认为社会不是一种机械的东西,而是各个部分可以互换的有机体。在保守主义在求助于传统的时候,并不是盲目地赞成从过去传下来的每一种观念。选择的依据是认为一种有益的传统是过去传下来的,但又必须符合现状,因为有益的传统把人们与过去连结起来。

2、成见的重要性。保守主义认为理性主义的几何学的推理方式在人类事务中的应用极为有限,人们需要的是与理性主义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这种方式来自情感,情绪和经验,这就是伯克所提倡的成见。它是存在于传统中的权威和智慧在个人精神中的集中体现。保守主义指责理性主义者为所有的社会进行谋划,而不是让制度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自生自发。理性主义的错误在于忽视亲和,看重间接知识的抽象性和一般性。

3、权威与精英政治。保守主义批判启蒙思想家的另一个焦点是反对人民主权,崇尚权威和精英政治。保守主义在强调权威的重要性的时候,是从权威与自由的关系开始的,自由是在权威之下的自由,离开权威的自由根本不可能存在。

4、自由与平等的对立。保守主义认为平等是对自由的否定,因此保守主义反对自由主义的财富和收入再分配政策,主张通过开放的社会制度解决人际差距问题,批评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再分配模式的平等观,认为这实际上是给予某些人特权,以这种观念制定的制度是一种平均主义。

5、财产和生命。保守主义坚持私有财产的重要性,并主张财产权利比生命权利更重要,生命只是一种原始的东西,是我们珍视为文明的生物基础,而对人类比对兽类更有价值都与财产相联系。保守主义因此竭力反对以国家利益为名的侵犯财产权利,由此坚持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的干预。

15、直接民主适用于古代社会,间接民主适用于现代社会,说明间接民主优于直接民主。{观点错误}

1、民主的实质不是依靠少数人,而是社会相当多数来决定政治问题。政府的同意建立在大多数被统治者自愿的表达基础上有所选择、竞争和比较,才是真正的民主。所以没有必要在两种民主形式之间划出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

2、无论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有何种缺陷,毕竟是多数人参与公共政治的一种方式,是多数人决定自身命运的一种制度,最理想的民主政体是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混合政体。

3、民主的形式分为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直接民主的典型是古代希腊的城邦。由于其规模并不大,一般限于一个城市在其自由民之中实行直接民主制是可行的、而间接民主是适合现代人的民主制度。是在一般政治事务上,由公民选出的代表来行使民主权利.但由于存在着公开而无限制的观点表达,和候选人间的,公开辩论和激烈竞争,普遍公民的选票对于政治仍然具有直接地影响力。

16、如何理解新自由主义的积极国家观是对古典自由国家观的否定:

1、古典自由主义的国家观是消极国家观,根据这种观点,国家被看成被动的东西,它的职能就是“警察”职能、“守夜人”职能,也即它是保护个人自由,而不是促进个人自由的。同时,它把国家看作是对个人自由的主要威胁,所以要尽量限制国家的权利,主张实行自由放任主义,强调最少管理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然而,这种放任主义的国家观在实践中的结果是自由成了少数人的特权,垄断组织成了社会的主宰,穷人和弱者成为弱肉强食的对象。

2、在新自由主义者看来,这不符合他们的理想。

后现代文化思潮 篇6

关于后现代思潮的概念,学术界一般认为,后现代艺术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包括后现代艺术、哲学、宗教、文学、社会学等在内的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潮,它与现代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西方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成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兴起的直接导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骇人听闻的暴行以及原子弹首次爆炸给人们以极大的震动,使人们开始对昔日严格遵从的社会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彻底的质疑。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进一步的激化,同时,把“全体居民变得被动、冷漠,最终分裂成原子”, “传统的忠诚、相互关系的纽带、社团的联系都松弛了,甚至分解了”。

这样一个“矛盾激化” 社会的出现与西方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密不可分。高科技的发展还必然带来大规模的商业复制,如果说现代主义之前是为贵族服务的时代,那么后现代主义就是比古典主义的高贵有所降格,为工人阶级服务的。

二、后现代思潮下艺术的特点

首先,后现代主义热衷于开发语言的符号和代码功能,沉醉于探索新的语言艺术,并创建自己的语言体系。他们的意图不是表现世界,也不是抒发内心的情感、解释内心世界的隐私,而是要用语言来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从而改变文学艺术作品反映生活、描绘现实的基本功能,并摧毁和否定现代文明套在人们身上的枷锁。其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否定性,侧重于对旧事物的摧毁,对一切现代文明的批判。

其次,后现代可选择东西的范围是丰富多样的,从大众生活、消费、生产、机器复制,从原来传统文化中提取的后现代艺术需要的“合成物”。一切经典的、不可侵犯的都可以拿来为之所用,后现代这种非纵向性,横向铺开,用广泛、普通、廉价、大众的消解原先自律性的现代精英文化,转变了现代主义作茧自缚的逃避主义,摧毁了现代主义的精神避难所。同时它深入社会的所有文化,对社会主流的商业文化也形成从其内部的策反的强有力的力量。

再次,在艺术的外部特征上,开发出一个多维的空间。后现代的艺术家不需要对作品有阐释的权责,因为即使是创作艺术品的艺术家也不是权威的定义者,他的宗旨是创作和引导,创作时不拘规范和教条,也无需追求原创性,复制与挪用成为自然现象。它要求观者主动介入与艺术家形成互动,将权威性交于读者而自动引退。后现代艺术有利于激起观众的自觉性与自发性,它抛弃精神上的追随和控制。

三、后现代思潮在当代中国舞蹈中的体现

1.动作性

注重每个人细小的动作变化所引起的整体变化,而要想和谐地流动起来,就需要灵敏的感知能力,否则将会成为另一个人的绊脚石。在这个舞蹈里面,舞者们从开始到结束始终用黑色的弹力布裹着,在缺少面目表情的空间里以跪着的动作姿态当变化,时而围成一圈,时而同向流动。没有太多的动作变化,没有任何技巧和修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舞蹈讲究编织美的旋律,舞蹈语言的组合,所以动作美是编舞的基本要素。那么在作品《天与地》中,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动作只不过是在一度空间的滚动,没有起伏,没有流动,更谈不上动作的节奏、动态、动力、动律、空间、方向等的变化。

2.表现性

在吴巍编导的舞蹈作品《理论》中,三个演员中一个男演员在台旁吹奏乐器,另一个女演员只穿着裤头上身缠着保鲜膜在做着简单的动作,还有一个女演员一直在舞台的后半场活动,貌似过客。舞者毫无表情的时而缠绕在吹奏者身上与其慢速旋转,时而爬行,时而倒立,时而毫无节奏的滚动。像是对生命的挣扎,显得那么缺乏力度,也看不到他们表现的舞蹈内容或内核,即表现的灵魂,让人猜想不到他们所表现的“理论”,与我们昔日作品的美大相径庭。我们所欣赏的舞蹈应是表演者利用肢体在有限的空间中运动,用变化流动的身体形态赋予舞蹈作品以内容,具有极强的舞蹈表现力,并在观众的感官中得以形成。这是一种情感的刺激、美的享受。而后现代带给我们的创作理念往往有悖于我们传统带有审美理想的创新,通过对一些当代中国后现代的舞蹈作品的赏析,我们便可以发现似乎缺少了对真善美的追求,而是走向了反常的 “新”,令人惊悚的“新”,即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人本、个性、自由、创新。

后现代文化思潮 篇7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大学生,影响

一、后现代主义的界说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期以后在西方广为流行的一种文化思潮,它最早出现在建筑学中。后来这个概念被广泛地运用到文学、哲学、社会学等领域。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界说,学术界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至今都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事实上,认识和理解的角度不同,对后现代主义的界说也就不同。综观学者们对后现代主义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从时间角度理解:有学者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后现代性仅仅是现代性的一部分。

2、从思维角度理解:部分学者认为,后现代主义就是反现代主义或者超现代主义,它不具有时代意义,只要思维方式上符合后现代的标准,哪怕产生时间较早也可当作是后现代主义。

3、从社会角度理解:一些学者认为,后现代主义的本质是一个四分五裂的社会重新归于统一,但相反的意见是,社会实际在日益分化,多元化和非一体化,才是后现代主义的真正特征。

事实上,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在这个名称下甚至集合着彼此矛盾的态度和理论。但是学术界如今大多把“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事实接受下来,并且普遍地把后现代主义当作是一种包括后现代艺术、社会学、哲学等在内的文化思潮。经过笔者资料的分析来看,笔者比较赞成以下界定:“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在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因而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化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一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的‘矫枉’。”

二、后现代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过程中,对社会各个方面和领域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将重点探讨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

1、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后现代主义因其反传统、反权威等反叛性的特点,极易为广大青年大学生所接受,并能迅速传播开来。一方面,后现代主义的广泛传播对广大青年大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具体表现在:

(1)有助于大学生更理性地看待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后现代主义者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重新审视人类所生活的自然界,主张限制发展的“稳态经济”模式 ,提倡持续发展,这种对现实的批判 ,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意识、生态意识的发展,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的道理 , 时刻意识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 , 存在自然界的。同时,它还提倡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和谐相处,承认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重视东西方交流的互补性、开放性、平等性 , 强调事务的共生关系和相互依存关系 , 这对于改变西方极端个人主义的观念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有助于大学生个性培养。后现代主义否定确定性,对僵化的思想进行抨击,对保守给予嘲讽,解放以往陈腐的头脑,代之以活跃的,开放的思维,极力反抗与消解权威主义,使当代青年呈现开放、自由、大胆、多样性的思维模式,增强了他们的开放意识与宽容性归纳意识。后现代主义反对整体性、同一性,倡导非中心主义,反对本体,为当代大学生注重自我发展,彰显个性提供了精神支持,使大学生更加关注个体的独立性。

2、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大学生还具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具体表现在:

(1)造成了大学生政治信念缺乏、政治观模糊。后现代主义以消解一切传统、权威、经典,中心和信仰为己任。这种对权威的怀疑和挑战意识,有助于青年学生直面社会,克服僵化封闭的思维方式,但也对思想意识尚未完全定型的青年的政治观念带来多重影响。很多大学生对过去的政治信仰和一元化指导思想持怀疑态度,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趋同论),社会主义能否战胜资本主义的(怀疑论)等,在青年大学生中间具有一定的市场。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好的社会现象,部分大学生看不透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就质疑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盲目的认为中国亦可实施西方的政治制度。在大学生中存在这样错误的政治观点,无论从大学生自身成长来说,还是国家长久繁荣发展来说都是可怕的,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2)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后现代主义强烈的渗透着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和价值论上的多元主义,这些都触动着大学生最敏感的神经,他们怀着天生的反抗与怀疑,体验着后现代主义批判的没有绝对的道德、没有绝对的权威、没有最高的信念和终极目标的现代社会—既然传统无法保证他们精神上的健康明朗 , 他们干脆对主流文化中一切绝对不可侵犯的传统制约采取全面的拒绝。这都使得大学生无所适从,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后现代主义的虚无境界,对一切都持无所谓的态度,不追求、不思索,消极麻木。它不考虑历史,只重现实,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这种思潮反映在青年学生的行为上就是把放纵与享乐始终放在第一位,导致了自我的消解 , 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放松自己 ,,重新确立自我的位置 , 追求自我在“流浪”中的所谓价值实现。这一切都走向了我们所倡导的主流思想的反面 ,这是极其有害的。

(3)消解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责任限制了人们自由的行为活动,完全没有必要用责任来束缚自我。后现代主义者视责任为一种能力,渺小的自我在社会中对自身行为引起什么结果,是无法掌控的,按照如此的逻辑,无论是个体的选择还是个体的行为,都与个体行为结果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这就为人们逃避责任提供了很好的理由。这种消解责任的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使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他人责任感和自我责任感日益淡薄弱化。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中会出现“利己主义”的倾向。这种思想只考虑自己,完全不顾他人,没有了对祖国、父母、他人的责任意识。大学生的责任感的消失伴随着公德心也逐渐丧失,部分大学生认为社会生活中条条框框的道德规范束缚了他们自我个性的张扬以及他们的自由选择,薄弱的责任意识让他们将公共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视而不见。

参考文献

[1]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7.

[2]高蕾,陆岩.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影响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6):14.

后现代文化思潮 篇8

第二次范式变换中对多元价值、公众权力、差异性的尊重均可以从法国后现代哲学家的思想中找到根源。限于篇幅,仅以如下几位思想家为例作为其中的代表:利奥塔、德勒兹和福柯。

利奥塔首先对启蒙运动以来占统治地位的观念——科学理性和科学崇拜提出了怀疑。他通过对现代社会的知识和科学状况的考察,即对知识和科学如何获得正当性和合法性的问题、什么是知识和谁决定什么是知识的问题的探讨,对科学崇拜进行了揭示。他将知识分为“叙事知识”和“科学知识”。他所说的叙事知识是指传统知识和习惯知识,这种知识被叙事行为本身赋予正当性,亦即这种正当性是自明的。而科学知识是指示性的知识,它要获得权威性和正当性必须依靠叙事。现代主义之初,在法国启蒙运动思想下,科学代替宗教获得其崇高的地位。所以,科学是依靠与法国启蒙运动有关的启蒙叙事即元叙事或宏大叙事获得其合法性,而这种元叙事现在被置疑,用伊格尔顿的话说:“后现代主义标志着这样的‘元叙事’的死亡,元叙事隐秘的恐怖主义的功能是要为一种‘普遍的’人类历史的幻觉奠定基础并提供合法性。我们现在正处于从现代性的噩梦以及它的操控理性和对总体性的崇拜中苏醒过来,进入后现代松散的多元论的过程之中,……科学和哲学必须抛弃自己宏大的形而上学主张,更加谦恭地把自己看成只不过是一套叙事”[2]。

而德勒兹差异学说给人们以重要启发,他区别了两种相互对立的思维方式:“横向性”思维和“纵向性”思维。他把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看作是纵向性思维。他认为,形而上学要建立自明的体系,就必须找到自明的第一原则,并演绎出其他事物,从而确立了一个等级和秩序的世界,并区别了等级和现象的分离,坚持二元分离的表象论,遵循统一性的原则,排除差异或区别。它的代表者是柏拉图及其各种变形的哲学,包括康德哲学在内。德勒兹认为,要克服传统形而上学,摆脱统一性,最好的办法是承认“差异”。他认为这是一种横向思维,尼采是其代表。这种思维方式反对主客二分,反对统一性和同一性,主张重复和差异,导致边界和障碍的相互渗透,是一种典型的非本质主义、非表象论、多元论,是后现代哲学和思维的方式[3]。

福柯着重研究了权力理论。西方传统的权力理论是一种宏观的政治理念,强调扎根于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中心化的权力,强调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围绕着统治权的斗争。这种二元论、物质论的观点在福柯看来是过于简单化、过于武断的。福柯认为权力是一种关系,具有多元性、分散性和生产性等特点,它在无数的点上被运用,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并且从来都不是某种可以获得、抓住或分享的东西,根本不存在可供争夺的权力中心,任何主体也不能占有它,权力纯粹是一种结构性活动。权力的实施并不来自上面,在权力关系的底部并不存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那个充当一般模型的二元的和无所不包的对立。权力在无数地方得到实施,在不平等关系和运动的相互作用中实施。权力为每个人所实施,每个人都发挥了相对自主的作用[4]。在这里,福柯提倡一种微观的多面向、多元化的反抗,只有通过这样一种多面向地和多元地攻击地方化的压制实践,对于资本主义的任何全球性挑战,才可能在没有以新的形式重复资本主义的所有多重压迫的情况下被发动起来[2]。

以上几人的思想,反映在城市设计领域中,乃是多元价值观、尊重差异、尊重历史文脉以及公众参与原则等得以确立。柯林·罗、文丘里和简·雅各布斯成为城市规划和设计思想领域的先行者。以“功能城市”“光辉城市”“田园城市”等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理论及在这些理论影响下形成的城市空间遭到了批判。

我们知道柯林·罗提出了“拼贴城市”的策略,而罗伯特·文丘里那段名言:“建筑师再也不能被正统现代主义的清教徒式的道德说教所吓服了。我喜欢基本要素的混杂,而不要‘纯净’;折衷,而不要干净;宁要歪扭变形的,而不要‘直截了当’的;宁要暧昧不定,而不要条理分明、刚愎、无人性、枯燥和所谓的‘有趣’;我宁愿要世代相传的东西,也不要‘经过设计’的……”[5]。可以和福柯的一段话交相辉映:“通过增殖、并置和分离来发展行动思想和欲望”“偏爱那些积极的和多样性的东西,偏爱差异胜过于统一性,偏爱流动胜于单一,偏爱灵活的安排胜于各种系统。要相信丰饶多产的不是定居下来,而是四处游牧”[2]。

简·雅各布斯从多元价值观出发,赞赏功能混合、差异共存的社区,相信社区居民的自我调节、自我管理的能力。她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经典的现代主义的规划方式进行了批判,认为现代主义的城市消除了差异性,造成了阶层的隔离,使城市单调乏味,失去活力。她批评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创立了一套强大的、摧毁城市的思想:“他认为处理城市功能的方法应是分离或分类全部的简单的用途,并以相对的自我封闭的方式来安排这些用途……。他认为好的规划是一系列静态的行为;在任何情况下,规划都必须要预见到日后需要的一切,……他同时把规划行为看成是一种本质上的家长式行为,……特别是,他一笔勾销了大都市复杂的、互相关联的、多方位的文化生活。……因为他本来就不是要规划这样的生活[6]

大卫·哈维在《后现代的状况》一书中这样总结:“激进的规划者们(从简·雅各布斯那里得到灵感)的主流对1960年的现代主义都市规划无情的罪孽发起了一场猛烈的攻击。把都市发展看成是差别极大的空间与各种混合物的一种`拼贴',而不是追求以不同活动的功能分区制为基础的宏大规划,为此而找到`多元论的'与`有机论的'战略,这就是当今的规范。`拼贴城市'现在成了主题,而`都市复兴'则已取代了受人诋毁的`都市更新'。”[2]由此可见,后现代思潮在城市设计领域的影响之大,而作为后现代思潮重地的法国哲学界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尼格尔.泰勒.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M].李白玉,陈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52.

[2]大卫.哈维.后现代的状况[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5,41,63,65.

[3]王子铭.现代美学基本范式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5:242.

[4]莫伟民.主体的命运——福柯哲学思想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96:268.

[5]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M].周卜颐,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16.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与演进 篇9

一、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产生是基于特定历史环境、政治制度、人文思想和外来文化四大因素基础上的, 并且是多因素交叉汇合的结果。

因素一:历史时空的更迭。任何文学思潮的兴起并非时代耦合, 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虽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被公认始于1917年, 但其思想的萌芽要追溯到1906年清政府设立西洋学堂。这一举措标志统治中国一千余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 无数知识分子思想被解放出来。在推翻封建帝制的同时, 统治中国五千年的封建思想文化也走向没落。旧思想消失, 必然带来新思想的确立。这样一个历史时空更迭的重要时刻, 文学思潮的涌现是时代玉成的产物。

因素二:政治制度的影响。自古至今,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1]。文学思潮的涌现离不开政治制度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得以应运而生, 是基于中国当时相对宽松的政治制度。探究五四新文化运动至解放战争胜利这段时间我国的政治制度, 是在新旧制度剧烈冲突的基础上建立的。尽管社会动荡不堪, 政治制度也在矛盾变化中破旧立新、立而再破, 但对于文学思潮的变化却给予了相对宽松的环境。

由于当时很多知识分子走上了政治舞台, 如陈独秀、李大钊、林长民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进入中国政坛, 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涌现起到了推动作用。另外, 中国当时正经历政治制度的破旧立新, 五千年封建制度刚刚被瓦解, 封建制度残余尚存, 而新民主主义制度初立, 整个社会正处于新旧政治制度的矛盾冲突时期, 而“揭开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序幕的五四运动, 同时也是新民主主义制度建立的奠基”[2], 文学思潮与政治制度立场一致, 必然得到政府的支持。

因素三:人文思想的积淀。文学思潮的涌现离不开文学作品的积累和人文思想的积淀。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发生与演进的各个时期都产生了大量的时代作品, 它们“深入描写、真实记录了特殊年代人们的心理感受与灵魂扭曲等隐秘的内心世界”[3], 这些作品铸就了特殊时代的人文思想, 为现代文学思潮的萌芽与发展奠定了丰厚的土壤。

因素四:外来文化的冲击。文学思潮的涌现既基于社会变革这样的内因变化, 又基于外来文学思潮的外因发生变化, 内因与外因的相互影响下, 促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可见, 外来文化的冲击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产生与演进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是外来文化的直接涌入。另一方面是海外留学生带回的进步文学思想。

二、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演进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经历了由兴起、到拓展、到丰收、再到转折四个重要时期。这段时期从1917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正是我国社会遭遇剧烈动荡、经历剧烈变革的特殊历史时期, 也是我国文学思想饱受外来文化冲击、不断求新蜕变的时期, 为当代文学思潮的产生孕育了土壤。

(一) 准备期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可谓“破旧而立”。早在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 外国列强用先进科技与文化敲开了闭关锁国的清政府大门, 随之而来的不仅是船坚炮利的战火, 还有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现代文明。随着大量西方文学作品及文学思想的涌入, 在社会制度更迭的重要历史时期, 以人文精神为主的西方现代文学观念与以儒学为主体的我国传统文学观念产生了激烈的碰撞, 戊戌变法成为倡导新文化运动的里程碑。中国传统文学观念被西方现代文学观念惊醒, 也就此埋下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萌芽。

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三民主义等新思潮不仅影响了社会文化、思想观念, 更影响了文学思潮。随着封建帝制被推翻, 文言文、八股文、科学制度也成为历史尘埃, 随之而来的是白话文、外国名著翻译作品、中文名著的英译本、现代小说等文学形式涌现大江南北。尽管这一时期, 人们的价值观正在重塑, 社会文化在混乱中呈现出无序的、多样的状态, 但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已迫不及待地走上历史舞台。

(二) 革命期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革命期, 是指1917年到1927年这十年, 正是中国社会从封建帝制走向新民主主义的重要时期。标志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兴起的核心人物是陈独秀与胡适, 他们于1917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分别发表了著名的《文学革命论》和《文学改良刍议》两篇文章, 且正式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 也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新青年》杂志强调“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它的创办为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兴起奠定了重要基础。随后鲁迅先生于《新青年》杂志发表了著名的小说作品《狂人日记》,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首篇白话文小说的开山之作。

随后爆发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1919年) , 这场文化革命迅速席卷了中国大地, 广大群众、市民、工商界人士等中下阶层的人们参与其中。而这些人正是中国现代文学观念传播与发展的广泛基础, 是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演进的基石。

(三) 成熟期

自1927年至1936年这十年间, 是中国现代文学思潮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中, 仍然没有间断文学革命。在文化思想的动荡中, 各大文学流派逐渐成熟起来, 不仅创办杂志, 还在极力倡导自由主义。这一时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由新民主主义转向了社会主义。如太阳社于1928年创办《太阳》月刊, 杂志主创人员均为共产党员。胡适和徐志摩等作家又创办了《新月》杂志, 公开表明了维护独立的思想态度。

这一时期的文坛处于矛盾争论中, 文学界分为针锋相对的两大阵营, 一方是新月社, 另一方是进步文学阵营。两大阵营的文学争论成为当时文坛一道风景。

而这一时期具有标志性的历史事件是, 1930年3月鲁迅、田汉、郁达夫等五十余位作家在上海创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又相继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 主要对马克思主义著作进行翻译和研究宣传。而巴金、沈从文、老舍、茅盾等一大批红色作家也成长于这一时期。

(四) 转折期

1937年至1949年这12年时间, 是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转折期。这段时期中国社会爆发了激烈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文学思潮在战争的影响下涌现, 也为战争的发展和最终胜利提供了精神支持。文学思潮由社会主义转向了爱国主义。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多具有宏大的主题, 将战争与生命联系起来, 作品更具反思精神与批判精神。

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是以不同政治区域为根据地划分的, 中国出现了“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和“沦陷区文学”三大文学区域并立的格局。国统区文学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民族存亡的忧怨, 将社会的黑暗尽皆揭示出来, 作品往往以批判性视角提出反思;解放区文学充满了光明色彩, 对人物情感较少描写、甚至直接摒弃, 作品中往往运用大量篇幅或通篇描写农民、士兵和干部, 或为民歌、或为叙事诗、或为新诗、或为小说, 体裁多样, 如《兄妹开荒》《小二黑结婚》和《白毛女》等作品;而沦陷区文学则呈现出人类处于困境中的觉醒与奋斗, 展现坚毅的民族斗志的作品较多, 具有深厚的影响力。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特有的历史现象。它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在新旧社会制度的交替更迭中, 在人文思想涌动、社会处于动荡起伏的状态下, 在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中产生的。它经历了辛亥革命前期破旧而立的准备期、思想涌动的革命期、硕果累累的成熟期和走向没落的转折期。在起、承、转、折的四步曲中, 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为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产生与演进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先国.从“想象”论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读《文学政治学的创构——百年来文学与政治关系论争研究》[J].南方文坛, 2015 (01) :51-54.

[2]黄爱军.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3) :110-116.

浅析包豪斯对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 篇10

包豪斯注重发挥结构本身的形式美,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搭配效果,发展了灵巧多样的非对称构图手法,对20世纪初设计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世纪末,经过许多人的积极探索,一种旨在符合工业化社会建筑需要与条件的建筑理论渐渐形成了,这就是所谓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潮[1]。1925年~1926年间,瓦乐特·格罗皮乌斯设计了狄索的包豪斯学校建筑群。这个建筑群是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以实用功能作为设计的出发点,采用灵活的不规则构图方式,加上强烈的对比手法,从而造成了生动活泼的建筑形象。

“包豪斯”的成就实际上是现代设计思潮的集大合成。它总结和发扬了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以来各种设计改革运动的精髓,继承了德意志制造联盟的传统。包豪斯对于现代设计的贡献是巨大的,特别是它的设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教学方式成了世界许多学校艺术教育的基础,它培养出的杰出建筑师与设计师把现代建筑与设计推向了新的高度。

1 包豪斯思想对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

以包豪斯为基地,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建筑,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

从长远的思想影响来看,包豪斯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观念基础,建立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欧洲体系原则,把以观念为中心的设计体系、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体系比较完整地奠定起来,从而与以美国为中心的仅仅重视改变外型、强调商业效益的所谓“改形设计”对立,形成了现代设计当中两个非常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体系。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现代建筑”是一个具有强烈时间阶段特指含义的概念,指现代的所有建筑活动,特别是指建筑脱离了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建筑影响以来的整个建筑发展阶段,时间大约是从19世纪中叶到目前的整个阶段。而“现代主义建筑”则是一种建筑风格的特指术语,是指20世纪初期在德国、前苏联、荷兰等国家,由一小批具有民主思想、左倾趋向的知识分子精英所探索和奠立的建筑方式和建筑思维方式,具体体现在建筑应该具有其明确的服务物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现代建筑的民主主义色彩。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先是在以实用为主的建筑类型如工厂厂房、中小学校校舍、医院建筑、图书馆建筑以及大量建造的住宅建筑中得到推行;到了50年代,在纪念性和国家性的建筑中也得到实现,如联合国总部大厦和巴西议会大厦。现代主义思潮到了20世纪中叶,在世界建筑潮流中占据主导地位。

20世纪20年代中期,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罗等设计和建造了一些具有新风格的建筑。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校舍,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和他的日内瓦国际联盟大厦设计方案,密斯·范德罗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等。从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罗等的言论和实际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提倡的“现代主义建筑”是要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在这三位建筑师的影响下,在20年代后期,欧洲一些年轻的建筑师,如芬兰建筑师阿尔托也设计出一些优秀的新型建筑。与学院派建筑师不同,格罗皮乌斯等对大量建造的普通居民需要的住房相当关心,有的人还对此做了科学研究。1927年,在密斯·范德罗主持下,在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了住宅展览会,对于住宅建筑研究工作和新建筑风格的形成都产生很大影响。1928年,来自12个国家的42名革新派建筑师代表在瑞士集会,成立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现代主义建筑”一名也四处传播。另外,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也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

在20世纪20年代~30年代,持有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建筑师设计出来的建筑作品,有一些相近的形式特征,如平屋顶,不对称的布局,光洁的白墙面,简单的檐部处理,大小不一的玻璃窗,很少用或完全不用装饰线脚等等。这样的建筑形象一时间在许多国家出现,于是有人给它起了一个名称叫“国际式”建筑,当然,这样的称呼是就其某些表面形式而言的。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从西欧向世界其他地区迅速传播,包豪斯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思想因此也对世界各国的建筑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 包豪斯设计理念对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

虽然包豪斯在世界上仅存在了15年,但是它简洁实用的设计理念已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为这种理念来源于对科学进步与民众需要的尊重,并能充分体现20世纪人类日新月异的生活面貌。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以下3个基本观点:

1)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2)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3)设计必须以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3]。

包豪斯的存在时间虽然短暂,但其理念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的影响却非常深远。不论其结果是好还是坏,它的确促使艺术教育领域发生了一场革命,我们至今依然能够感觉到它的影响。从具体的影响来说,它奠定了现代建筑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目前世界上各个设计教育单位,乃至艺术教育院校通行的基础课,就是包豪斯首创的。现在,每一名就读艺术院校的学生,为自己在学校里有那些“基础课程”要学,都得感激包豪斯的贡献。这个基础课结构,把对平面和立体结构的研究、材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三方面独立起来,使视觉教育第一次比较牢固地奠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仅仅是基于艺术家个人的、非科学化的、不可靠感觉的基础上。包豪斯对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功能化探索和现代建筑设计面貌的教育,也依然成为建筑环境设计中一个主要的和重要的根源。

现代化建筑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思想与精神的一次解放。正像格罗佩斯在国立建筑艺术学校成立的那一天所说的:“让我们建造一幢将建筑、雕刻和绘画融为一体的、新的未来殿堂,并用千百万艺术工作者的双手将它矗立在高高的云端下,变成一种新信念的标志。”现代主义是中国未来建筑设计可以实践的一个风格,它非常注重功能性,同时也比较注重经济的建筑成本,这个是对中国建筑设计非常实用的一个设计风格。但我所说的是不要添加太多东西的纯粹现代主义,不会过时,也没有地域限制的。

在进行室内创作时如何体现现代风格,格罗佩斯有一句名言:“从房屋的使用功能、新材料和结构方式中,发展新的建筑形式。”在进行室内设计活动之前。建筑设计师就已经给建筑以一种风格空间,我们要做的只是延伸其某种品质,进而去为完成其品质表达的方式,可从新材料及其使用者的功能要求入手。如果我们是形式服从功能,反对套用历史风格,否定传统风格,废弃建筑的附加装饰,那么美是在其空间的容量与体量的组合构图中比例权衡与表现。现代风格由于把功能置于首位,故又称功能主义风格,又因为很快风靡世界各地,因此又称为国际风格[4]。

3 结语

总的来说包豪斯是现代主义建筑的源头,发展了现代的设计风格,为现代设计指出正确方向。21世纪20年代初,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力依凭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既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环境,又改变了人们内心的思想观念,包豪斯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统一”,提倡创造精神,为设计与建筑问题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语言,值得我们每一个从事设计的人去学习和体会。

摘要:指出了包豪斯是现代主义建筑的源头,发展了现代的设计风格,为现代设计指出正确方向,从两大方面分析了包豪斯对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变化,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李亮之.世界工业设计史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雅克德比奇.西方艺术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4]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后现代文化思潮 篇11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青年;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214-01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内涵解读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含义及产生背景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中叶兴盛于西方世界的一中文化思潮,他最早出现在建筑学中,后来这个概念被广泛运用到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等领域中。它是完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对这些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结构的一场文化运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扩张、文化工业的兴起,是文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大众消费品,这加速了后现代主义的传播。

(二)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

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个完全独创性的思潮,是与多种社会思潮和流派交融的结果。后现代主义吸取了社会批判理论、法国结构主义、法国存在主义等相关流派的观点,整合出自己的文化思潮特征:(1)反对理性和传统。否定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以理性为根本原则的文化运动主旋律,反对惊险的以来形成的文化传统。(2)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和主体性。后现代主义的代表性观点—自我和主题理论。后现代主义作品消解历史,使得历史—自我的生成关系自动断裂,从而消解了自我的历史性与时间性,自我只是存在于现时的瞬间存在。后现代主义甚至直接消解自我,造成自我的破碎和零散化,自我不是一个 具有人格、感情和感觉的“自我”而存在,而是一堆散乱的、毫无秩序的木块而已。后现代主义“既没有个体的主体,也没有集体的主体,人只是历史的产物。”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的影响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的积极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资本主义的结论和批评,也有助于青年加上对资本主义本质的了解,对列宁“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观点的理解和支持,作为一种思想趋势,其反传统、反权威等思想在世界大范围发展传播,作为多元化思潮的一分支,后现代主义思潮涵盖了政治、经济、哲学、社会、文化、艺术、宗教、伦理、道德、生态、未来趋势等多方面内容,知识范围广博,使得青年学生开阔了眼界,促使他们具有更加理性的现实思考,也唤醒了青年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对于青年的个性彰显提供精神支持,有助于青年的个性培养。所以,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的积极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的消极影响

后现代主义倡导个性解放、绝对自由等等观点,高扬精神自由,容易误导青年走向绝对虚无,形成性格叛逆。后现代主义强烈的渗透着怀疑主义、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等,导致青年的人生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偏离。盲目地追随着后现代主义,以至于他们对什么事都抱有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他们放弃了自己以前所要追求的崇高理想。不追求、不思索、麻木不仁,这在他们的学习工作中有充分的体现,现在好多大学生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六十分万岁”,这也是后现代主义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反传统、反理性、反主体性,也导致了极端个人主义、自我中心主义、享乐主义的产生。如在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自私自利,首先考虑的就是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实惠; 出了什么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来推卸自己的责任,丝毫没有责任意识。所以后现代主义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可忽视。

三、应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消极作用的对策

(一)正确看待后现代主义思潮,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

青年因为其马克思主义根底薄弱,涉世未深,学识尚浅,当他们面临复杂的社会思潮理论观点时,往往应接不暇、不知所措,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分析和消化时就接收下来。这样就造成部分青年学生对自身和社会历史都缺乏一个辩证的认识,因此对当代社会思潮常常从好奇心出发,抱着强烈的求新意识。这种新奇感最初有很大的盲目性,表现为接受快、崇拜多,分析批判不够。所以需要我们用正确的哲学观点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以不变应万变”。用辩证的、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后现代主义,吸取其精华部分,坚决抵制腐朽的、错误的思想文化。

(二)重视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

辩证法常说,内因是事物的决定性因素,外因对内因的发展也起重要作用。所以在培养和引导青年正确的思想的时候,也要注意外因的作用,忠实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

(1)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构建校园文化高雅氛围

大部分青年都生活在学校环境之中,所以,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构建校园文化高雅氛围是应对后现代主义对青年消极影响的有效对策之一。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学生的影响,就要注重努力营造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的主导性功能。通过这些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我教育。

(2)关注家庭教育的渗透,创建社会和谐氛围

应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我们也要关注家庭教育的渗透作用。家庭教育对于青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家庭成员的亲身示范、情感交流和家庭氛围,具有学校教育所没有的功能和特点,这就是教育的渗透性。家庭是一个人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年能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教育和启迪,对后现代主义的思潮的观点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进而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后现代文化思潮 篇12

关键词:艺术运动,构成主义,理性主义,功能主义

一、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世界各国, 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工业技术发展迅速, 新的工具和设备不断地发展, 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 工业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机械、设备等没有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此时, 设计界面临两大问题, 一是如何解决众多的工业生产、城市规划、传达媒介的设计问题, 二是针对以往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强调为社会权贵服务的中心, 如何形成新的设计理念和原则, 以至使设计能够第一次为人民大众服务。针对这两个问题, 世界各国的设计先驱们都努力地探索, 为解决第一个问题, 即工业化的产品和现代平面设计的媒介问题, 出现了现代设计体系, 为解决第二个问题形成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它们二者的结合, 形成了现代设计的总体。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建筑, 是影响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设计活动。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美国发展迅速, 最后影响到了世界各国。

二、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

现代主义是西方文学艺术中出现的各种突破传统审美经验的文艺思潮, 它在19世纪后期登上舞台, 在20世纪初形成主流。现代主义震撼了西方整个精神文化的传统价值体系, 也影响了整个世纪以来全人类的审美经验。总的来说, 我们可以大致把体现在设计和建筑上的现代主义的内容分为民主主义、精英主义、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

现代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高潮, 在德国、荷兰、苏联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发展的如火如荼。包豪斯是那一时期最著名的设计学校, 他们致力于从事最新观念和最先进的设计, 它的第一任校长是格罗佩斯, 他把学校建筑和师生日用设备设计成完全现代主义的风格。强调一种单一的现代运动的设计方法, 即利用现代材料和工业生产技术, 以原色红、黄、蓝和圆形为基础形成的纯几何形式。现代设计后来也称为国际风格, 这是他们的这一新方向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而获得的美称。

现代主义设计的最终目标, 就是要实现产品中技术与艺术的分离与重建。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强调以机械批量生产、功能性发挥和服务大众为基本特征, 它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发展壮大的, 具有浓厚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根源。总的来说, 现代主义设计是以几何形为设计元素, 在设计时很少附加装饰, 在布局上多采用不对称的手法, 主要表现时代的精神。主张设计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思想迅速在欧洲发展壮大起来, 以至传遍世界各地。

三、现代主义设计代表人物及其影响

格罗佩斯, 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他通过60年的努力, 从德国的包豪斯到美国的哈佛大学, 把设计教育, 特别是建筑设计教育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基础牢固的奠立起来, 影响全世界。现代主义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 1925年, 格罗佩斯设计了一座包豪斯校舍, 形体空间的布局合理, 按照功能分区, 根据不同的功能来选择不同的结构形式。在造型上采用非对称的设计手法, 多个没有任何装饰的立方体, 错落有致、别具特色。包豪斯德绍校舍的设计被认为是成功实现功能要求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经典之作。

米斯·凡·德·罗, 现代主义设计代表人物之一, 他主张建筑设计应立足“少即是多”的功能主义美学思想, 他一生的主要精力都用于从事现代建筑设计并创造出不少经典的家具杰作。他通过一生的实践, 奠立了明确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通过教学影响了好几代的现代设计家, 从而改变了世界建筑的面貌。米斯反对设计中对传统风格的抄袭, 反对复古, 主张新的、现代的风格, 强调与时代密切联系。

勒·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与俄国的构成主义者不同, 他希望利用现代设计来避免社会革命, 利用设计来创造美好社会的理想主义、乌托邦主义思想, 是现代主义中非常典型的一个。他宣扬机械美, 认为住宅是居住的机器, 现代化的几何精神。1929年柯布西耶设计的萨伏伊别墅, 其建筑结构承重墙完全被钢筋水泥所取代, 而且将建筑腾空于地面之上, 打破对现代建筑的常规设计。柯布西耶的设计社会思想和他的设计方法, 特别是现代材料的采用, 功能主义的考虑, 讲究经济效益的考虑, 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带来很重要的影响, 他的许多思想, 虽然充满了自身的矛盾, 但是对于现代主义设计的意识形态起到了奠基作用。勒·柯布西耶一生著作40余部, 倡导过“野性主义”“塑性主义”等。

四、现代主义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影响

1. 红蓝椅的设计

1919年荷兰风格派的代表人物里特维尔德设计的“红蓝椅”。这把椅子全部为木构, 13根木条互相垂直, 形成椅子的空间结构。通过使用单独的色彩来强化结构, 使其完全的不加掩饰。红色的靠背和蓝色的靠垫, 把手和椅腿仍保持黑色, 这把椅子以最简单的造型语言和色彩, 表达了深刻的设计观念。

2. 流水别墅

现代主义设计师运用几何形的设计元素, 创造了工业时代的新风貌。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 强调设计应尊重自然, 打破传统的古建筑中人与自然间的障碍, 使比例、体量、地形、尺度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正如赖特所说:“只有一条途径真正达到简洁, 与建筑相一致发展起来的结构, 对我们来说就是全部。”

五、结论

在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建立、传播和设计实践等方面, 包豪斯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确立了理性主义设计原则, 为现代设计指明了正确方向。可以说现代主义设计是工业革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设计运动。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设计现代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0.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上一篇:尺寸控制下一篇:急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