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2024-07-13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共12篇)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篇1

摘要: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将产生于传统农业社会的文化运用于现代社会之中, 以推动和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文化的历史传承性、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共时存在性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理论依据, 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具有的积极作用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的现实依据。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理论依据,现实依据

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将产生于农业社会的文化运用于现代社会生活和实践, 以推动和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

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程。人类历史发展的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全球参与的过程, 和全球化的发展是相呼应的, 因而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但是由于社会历史的复杂性, 世界各国、各民族迈向现代社会的起点、所表现出的现代性和现代化的过程是不一样的。

传统文化现代化是文化转型和文化重建, 是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结合。传统文化现代化是以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为立足点,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是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有机结合, 是传统文化这种精神力量在现代社会的延续。

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深刻的社会基础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传统文化在向现代延展的过程自始至终地受到现代社会需要的制约, 是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选择了传统文化, 现代社会发展模式和道路决定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程度、途径和方式。

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主体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现代人有现代的思想和文化, 有着不同于前人的需要和生活, 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困惑。传统文化不可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 但现代人只有在不断发现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才能走向现代化。

传统文化现代化既是文化变革过程, 也是社会实践过程, 衡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尺度既有文化尺度, 也有实践尺度。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是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需要是衡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最高尺度。

二、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依据

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两者之间具有统一性, 这种统一性构成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根据。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不仅具有统一性, 而且也存在差别、对立。我们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差异、冲突面前, 既不能选择抛弃传统文化, 也不能选择照搬传统文化, 更不能选择放弃现代实践, 解决的办法只能是把传统文化加以现代化的改造, 使之和现代社会“和解”。

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不同时代的文化可以继承, 同一时代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文化也可以相互吸收和彼此借鉴。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民族能够脱离传统文化而获得生存和发展, 那些最现代化的国家、民族并不是没有传统或者是丢掉了传统, 而是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传统, 正确地处理了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文化的历史继承性表明, 现代化不能脱离传统文化, 而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文化根基和必要条件, 是现代化的必要环节。

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具有共时性存在的特性, 这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理论依据。文化是人的生存活动的产物和表现, 人的生存活动是一个历史的连续的过程, 离不开前人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传统文化存在于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 存在于人的当下的生存活动中。既然人的活动可以把传统和现代联系在一起, 可以形成一个时间链条, 穿越过去和现在的阻隔, 正是因为传统和现代的共时性存在, 人才有可能把传统文化现代化, 否则, 脱离现代的传统既无法使之现代化, 也无法将现代化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无法使现代化的传统和现代链接在一起, 两者之间永远存在着时间上的阻隔。

首先, 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消解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其蕴含的文化精神对于保证市场机制的平稳运行, 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 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政治伦理型的传统文化将人伦之道, 应用于处理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形成了“家国一体”和“家国同构”的观念, 这种观念对中华民族的影响至深至远, 对我国的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传统文化的“信”、“义”观念, 对于树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 处理竞争和互助的关系, 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当自强不息”的自立自强精神对于人们正确对待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失败也是具有激励和鼓舞作用。

其次, 在政治上, 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思想、“民本”意识、“统一”观念“以史为鉴”传统和“忧患”意识等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我们今天强调“以德治国”中的德, 主要是指社会主义道德, 但是也包含着传统美德;我们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反对分裂国家, 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呼唤“与时俱进”等都和传统文化的精神密切相关的, 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三、传统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重要的作用

第一, 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动力的价值。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思想资料。传统文化所阐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存在着值得我国今天借鉴和发扬的内容, 如儒家提出的“廉立、知耻、勤劳、节俭”等具体范畴, 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的、灿烂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 它的“自强不息”精神具有巨大的历史穿透力, 对于我们现代的中华民族来说, 是我们建设和发展文化的巨大内驱力, 激励和促使我们去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 传统文化对于维护中华民族在文化上的独立性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上的独立是一个民族独立性的重要表现。中华民族要使自己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要坚持自己的独立性, 在文化上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没有民族文化, 也就没有民族独立性。

第三, 优秀传统文化在净化文化环境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当代中国文化领域内,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 使文化融合大于文化净化, 在一定范围内, 封建文化糟粕和资本主义文化糟粕致使封建迷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腐败在社会大行其道, 对社会产生了一定消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成为建设新文化的前提, 是当务之急。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在同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相斗争而成熟和发展起来的, 可以用它来帮助净化封建腐朽文化的影响。

第四, 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素质, 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强调善行, 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 完善理想的道德人格, 培养优秀的思想品质和情操, 在历史上曾经锻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品格, 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仍具有巨大的现代价值, 对于克服现代经济条件下滋生的道德腐败、堕落, 医治现代社会中产生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道德病症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 是民族文化瑰宝。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 表现了中华民族对科学文化的刻苦追求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积淀了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 开拓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思维模式和审美境界, 是提高国人科学文化素质、理论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好教材。

第五, 在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上, 有东学西渐也有西学东渐。我们在吸取西方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 也向西方宣传介绍中国文化, 其中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会进一步增强。一些西方学者也把目光转向东方, 转向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 不管是出于消除资本主义现代化弊端的考虑, 还是出于对于中国文化复兴的忧虑和不安, 从中都可以看出西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估价和审视。

最后, 优秀传统文化中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也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借鉴。

参考文献

[1]杨翰卿, 李保林.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 1999 (1) .

[2]陈志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错位及其出路[J].学术月刊, 1989 (7) .

[3]邢琳.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特征与现代转换[J].许昌学院学报, 2008 (4) .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篇2

作业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现代化和民族精神获得新的生命形式,是中国文化面临的新的历史选择。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是我们当今学子需要学习和急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中国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毛泽东有两点重要思想:

1、“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2、“中国在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的兼收并蓄”。这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批判继承观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也是我们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中国的传统文化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大的文化体系一样,既有它积极、进步的一面,又有它消极、落后的一面。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给后人的文化发展积累了经验和教训,而后人总要对前人创造的成果进行重新审视,通过反复的筛选,作出明智的抉择。传统文化给今天以启示,又必须不断接受现实生活的选择。同时,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还要有创新。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毛泽东更倡导“推陈出新”,没有创新,传统文化就丧失了生命力,无法在现代社会立足。只有对同现代文明和时代精神相融合的传统文化不断进行创新,才有可能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另外,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文化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同时,又要注意吸取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来丰富本国文化,扬长避短,融合时代精神,使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而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主要有这几点:

一、对传统文化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综合创新。现代化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即需要在社会结构、制度、思想、观念乃至人的本身诸多方面由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而传统文化是与一定历史社会和历史阶段相联系的文化,必然带有旧制度。旧观念的种种特征,不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现代化就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对“国粹主义”和“文化本位主义”的批判问题。

继承的必由性与继承的原则:从文化一般性特征来说。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传递性,因此,对于有独特文化特质的一国文化不是一个能不能够继承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继承的问题。舍此则一国无根,所谓国民性则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一个对“全盘西化”的批判问题。但是,继承不能是全盘继承,而只能在批判的继承上继承,这是继承的第一个原则。

二、在批判继承基础上的综合创新。综合创新的方法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具体做法是:①接受某些新的(中外)文化素质。②拒斥某些新的(主要是西方文化和当代中国文化的糟粕部分)文化素质。③保留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如民族认同观念、爱国主义意识、价值观念的优秀成分、制度中的借鉴部分等等)。④扬弃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如专制政治和价值观念中的官本位、保守主义、平均主义、重农轻商意识、人情观念、地域观念、重人治轻法 治思想等等)。

三、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由文化的民族性和传递性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实际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认同问题。文化传统可以造就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因此,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实际上就是要克服文化优越感和自我中心的文化本位主义,通过对外开放,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过程来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新文化。这对长期以来以文化悠久,有文化优越感的中国文化尤有必要。当然。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的过程。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协调发展。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中国式的现代化包含民主、富强和文明三位一体的内容。社会现代化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造成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关系失调、人际关系冷漠、大量家庭崩溃、人们道德堕落、精神空虚、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只有儒家伦理才能治疗以上社会疾病。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还在于人的现代化。现代化过程中,人的现代化是一项头等重要的社会工程。提高人的素质,除了提高人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之外,还应重视道德理想、高尚人格和情操的培养。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篇3

庞朴先生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中指出,“传统文化应该是传统的文化的简称,落脚点在文化”。一切存在过的、或被继承或被取缔的文化都该纳入传统文化的范畴。传统文化根植于民族意识深处,成为一种先天的、与生俱来的文化,正如列宁所言,民族传统文化从孩子开始吃奶就开始了。巍巍中华五千年的灿烂历史,产生了不计其数的文化,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正是造成了他内容性质的两面性,既有精华,亦有糟粕。而这种区分,主要是以是否推进当今社会发展为主要判断依据。

继承下来的传统文化精华,在一个时期内有力的支持和促进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富强。16世纪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传统文化也一度漂洋过海受到世界各国的推崇与学习。但是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依托,逐渐进入闭关自守的中国,传统文化也随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维新运动预示着古老中国真正意义上涌进了世界现代文明社会的洪流。中国知识分子在探索中国现代化之初,对传统文化作出了强烈的批判,甚至要在中国实行全面西化,完全割裂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然而传统文化是一种更替积累的客观存在,谁都不能摆脱传统文化之网。更进一步的说,文化没有优劣,现代化发展与传统文化也不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我们要探讨的,应该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与共通之处,以及传统文化中有哪些部分应当为我所用,来促进现代化的发展。

二、文化和传统文化

(一)文化

“文化”一词由来已久,无论是古代中国还是古代西方都对其起源有着详细的解释,这个词汇也是文化学及其重要的一个概念,其现代涵义复杂广泛,研究者也是汗牛充栋、百家争鸣,很难给予一个准确而令人信服的定义和分类。1979年新版的《辞海》中解释为:“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人类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指的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80年代以后,学术界的种种研究大体上也不出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较为侧重精神方面。那么文化究竟有哪些特质呢?上海学者韦定广先生曾作出过这样的总结:文化的内在特质有四点,一是生成中的自然性,即其与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外在因素有着重要的联系。二是作用中的集体无意识,理论的提出是瑞典心理学家荣格。三是继承中的积淀性,文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存和发展。四是交流中的融合性,各种文化本身都是互相渗透、转化和吸收的。这些内在特质的分析阐明了文化的产生、发展和作用,为我们了解其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必要的研究角度。

(二)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也就是传统的文化、过去的文化,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个民族在实践过程中产生和积累的各种文明成果。传统文化是个内容丰富的集合,只要是一个民族存在过的就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里需要指出是,传统是相对于近、现代而言的,是已经作古的前人所留下来的东西。这里面有文字记载的,也有口头传承或形成习俗的;有原始文化也有古代文化,内容广泛,无所不包,但前提是得以传承,否则就失去研究的基础。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高度的稳定性。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一存留的国家,自秦帝国建立大一统的格局之后,两千年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连续性,与其他国家或文明不同的是,中国长久以来的文化结构一直随着王朝的更替不断修复与演变,在总体上是不断的继承,只是略微调整。正如罗荣渠先生所言:“中国的社会变迁是一种渐进式的微变模式,缺少断裂性的突变”。朝代的更替,并没有带来文化的断裂或改变,而是始终围绕儒家文化为核心的进一步演化。新的王朝的建立和鼎盛,必然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繁荣期。如历史上开国的封建王朝往往都以百废待兴、高速发展为开始,重建和调整已有的制度和社会秩序。产生了诸如西周“成康之治”、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明代“永宣之治”、清代“康乾盛世”等多次举世瞩目的盛世。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皇权的支撑作用,其中儒家文化以较为温和保守的特点,得到历任统治者的高度推崇,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内容,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和世界许多国家。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完整,内涵丰富。文化的沉淀性和融合性决定了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和丰富。以主流的儒家文化试举,孔子提出儒家学说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认真梳理总结前人的文化遗产后提出的具体思想体系学说。在其之后,又经过董仲舒、朱熹等人的补充和丰富,形成经久流长的经世致用之学,也成为现今世界华人的共同心理基础。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各种学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不仅仅是儒家,还有侧重法律建设的法家,崇尚自然、有无神论和辩证法倾向的道家,还有涉及政治、逻辑学的墨家等学说。各种学派彼此独立,各自发展。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就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按照时间节点细分为雏形期、定型及强化期和转型期三个时期,侧面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体系构建的完整性。

三、传统文化中促进现代化发展的积极因素

100多年前,德国著名社会学者马克思·韦伯在对现代资本主义兴起的文化社会学研究中提出东亚的传统文化是阻碍东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而今东亚地区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反驳了韦伯的观点。诚然,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其与现代化发展格格不入的地方,但是也应当看到许多可以促进现代化发展的积极因素。“传统文化中也可能包括现代性的因素。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例,儒家重道德,这与传统社会是相适应的;墨家尚功利,这与转型时期的社会是相适应的;法家重法权,这与工业社会的要求是相一致的;道家重自然,这与后工业社会的价值要求相适应。”

关于此类积极因素应当说举不胜举。就个人发展而言,强调自强不息。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激励着人们克服困难,锐意进取,形成一种较好的处世观。就人与国家而言,强调忠诚报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在现代社会可以增强国家的归属感和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就人与社会而言,强调和谐共处。如亲缘主义、尊长爱幼、仁者爱人等,在现代社会是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群体协调的,加强社会的道德约束,填补法治社会的不足,净化社会风气,提高国民素养。儒家朴素的义利观有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让人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要考虑是否符合“义”是否违反商业道德,提高市场竞争的良性循环,。要将获得的财富返还到社会去,在今天看来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与社会主义的宗旨是一样的。就人与自然而言,强调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仁民而爱物”等,在现代社会有助于提高公民保护环境的意识,走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

四、传统文化的归宿——适应发展的新文化

19世纪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华夏的大门,由此带来的先进的西方文化开始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来进行中西文化论战,争辩的结果无非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否具有适应现代化的因素,和能否从西方文化中汲取有利于中国进行现代化的条件。从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论到维新派的“西体中源”论,再到五四时期主张文化全盘西化的“西体西用”论,由于这三种不同的文化选择背离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规律,脱离了中国的国情,所以遭受了沉重的失败。因此我们要在发扬传统文化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符合中国国情,为中国人民所认同,有利于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新文化。

(一)对传统文化的合理扬弃

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应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合理地扬弃。一定的文化形成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但由于文化具有滞后性,因而当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传统文化并没有消失,反而是跨阶段地影响与制约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综合,用历史和科学的观点来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切实把握和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现代化的基本精神理念,进行有选择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发展和创新。例如,社会主义本来是西方的思潮,在中国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用中国人所能接受的方式来建设社会主义。从前我们也曾生搬硬套地学习西方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由于脱离中国的实际,所以成效不大,推广不开。

(二)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

文化本来就是多元化的统一,就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而言,也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应该具有积极健康的心态,要有勇气实行“拿来主义”,努力发掘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精华,让一切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东西为我所用。当文化多元化趋势成为潮流,文化的交流势必也日益广泛。如果用封闭传统文化的方法来保护传统文化,则更容易限制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窒息传统文化的生命。要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生机,就必须使它形成一种开放的状态,迎接各种外来文化的挑战,在中西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中得到全新的发展和进步。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广泛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是传统文化适应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从中国现在的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来考察,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成功是基于传统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式,汇总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而我们应该研究和学习国外的经验,吸收人类一切的优秀文化成果。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存在着许多相通之处。现代化的实现基于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必须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中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方面,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

在中国现代化的征途上,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完善、发展传统文化,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而传统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则会再现生机,使中国逐步走好现代化之路。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篇4

维吾尔传统文化是维吾尔族群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并经世代传承的文明成果, 是维吾尔人民群众千百年来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形成的传统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内的所有文化事项, 是其自身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它内涵丰富、范围广泛、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趋势,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 这是世界现代史和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民族医药失去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据随机调查 (哈密维吾尔族30人) 显示:

1.认为本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近些年的变化。

2.了解民族民间文化。

3.人们对待生活方式的态度。

4.认为本民族文化消失的。

调查结果表明, 有80%的维吾尔群众认为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发生变化很少, 至少70%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 73%怀念以前的生活方式, 有至少73%认为本民族的文化在逐渐消失。这反映出传统文化对维吾尔民族仍旧具有深刻影响, 但现代化已经对传统文化发生作用, 反映了传统与现代、本民族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的情况, 但也反映出不同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不够。大多数的维吾尔群众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认同和关注。但同时, 人们也已经意识到有些传统文化正在他们的身边慢慢消失, 但绝大部分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消失的文化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维吾尔群众虽然保持着传统服饰, 但在款式、面料和制作方式上已发生了变化, 融进了现代工艺技术和时尚因素;他们虽保持着自己的饮食习惯, 但也开始吸收其他民族的饮食方式, 注重营养、卫生和多样性;虽然保持了传统民居的方式, 但从建筑材料、样式到内部装饰都已具有现代气息;虽然保持着维吾尔族传统节庆活动, 但在活动中也开始大量地掺杂着现代娱乐形式和商品交易的内容;维吾尔传统音乐中引入了西洋乐器和流行音乐, 许多艺术形式得到了改造, 填充了新的社会内容,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新的变化等。

二、维吾尔传统文化的转型与文化整合

市场经济条件下, 少数民族不得不面对现代化的问题。传统模式如何向现代模式转换, 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布莱克认为, 早期的现代化理论过多的强调西方的影响和作用, 尽管这种作用是应该重视的, 但明显的缺陷是忽视了对各类正在现代化的社会内部文化传统的研究。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过程中, 必须要注意文化的转型和文化的整合。

(一) 传统与现代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传统文化是建设现代化的基础, 是现代化成功的保障, 而现代化又是未来的传统文化。传统——现代——传统——现代, 循环往复, 生生不息。纵观历史, 没有传统作为依托, 现代化难以成功。传统文化的现实性是建设现代民族文化的现实基础。传统文化如果不加以创新和变革, 也就没有生命力, 也就无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并将逐步失去功能。但是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过程中, 必须要注意文化的转型和文化的整合。根据系统论观点,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一个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存在和运行的。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 文化系统必须在与变化了的环境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中进行文化整合。文化整合, 就是基于对社会发展利益的认识, 将各具特点、相互独立或彼此冲突的价值观及基于价值观基础上的行为规范等文化因素进行有序化、层次化和结构化的整理, 使之形成一种相互关联、彼此作用、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结构, 服务于社会的发展目标。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条件下, 社会的巨变对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渗透力, 将打破其文化系统的稳定性, 原有的文化系统必然要在接纳新因素的条件下重新进行整合。面对现代生活的急剧变迁, 维吾尔传统文化要么适应现代生活, 要么走向衰微。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过程中, 必须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好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问题。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部分, 因为它能促进各民族文化的整合和融合, 这是民族友好交往的基础;批判其中的消极部分, 因其会延缓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批判地继承其中的中性部分, 因为它虽缺乏一定的积极奋进因素, 但对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并不产生阻碍作用。二是解决好吸收和兼容其他文化的问题。对其他文化的吸收和兼容, 必须看它是否与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相吻合, 必须对它进行解释、改造, 以使它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既有互补互济的一面, 也有相互排斥、相互冲击的一面。在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 维吾尔族必须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 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去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必须要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扬弃。淘汰那些不利于社会前进、经济发展和人们身心健康的落后习俗和文化, 摒弃与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相悖的传统文化的内容,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 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精髓, 不断创立和吸收新的文化因素, 把坚持发扬维吾尔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建立一种以传统文化为基本的现代文化。自觉改造传统文化中的封闭性和对外来文化的排斥性;发扬传统文化中对外来文化的自我吸收、融化、整合的兼容性, 积极吸取世界各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 积极与世界交流, 保持传统文化的进步性。

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 是人的观念和行为的现代化, 而现代化的观念与行为不是先天而来的, 必须由人们自身在新的环境中去感受, 从而逐步完成从传统观念到现代观念的转变。因此, 维吾尔族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大力加强宣传工作, 发展现代教育事业, 普遍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从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上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 要把传统文化放在现代经济文化政治背景中进行清理, 弘扬文化精粹, 剔除落后的因素。维吾尔族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必然是富有民族特色的维吾尔族的现代化。

摘要:本文从随机调查中试图发现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在向现代化转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力图从民族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视角, 探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指出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

关键词:维吾尔,传统文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阿不都热衣木-艾比布拉.维吾尔社会历史调查[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5

[2].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7

[3].刘志霄主编.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论丛[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8

[4].马炜, 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5].热依拉-达吾提.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保存、传承、发展与新疆社会经济发展.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2003

[6].张文勋等著.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7].何峰, 阿巴拜克.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与整合[J].新疆艺术, 2000, 2

[8].李竟成.走向21世纪:新疆文化转型的思考.新疆艺术[J].1998, 4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 篇5

......摘..要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文化积淀的国家。因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中存在的同

质性的不变因素, 所以中国现代化每前进一步都要经过激烈的冲击和震荡, 都要付出重大的代价。中国文化

与现代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现代化的选择, 现代化也面临着传统文化的选择。在西

方文化的冲击下, 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推进现代化, 我们应从二者的关系来思考。中国传统文化怎样调整才能

适应现代化的生活, 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 G0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5149(2010)04-0114-03....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文化积淀的国家, 中 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的同质性是不利于变化的因素, 所以 中国现代化每前进一步都要经过激烈的冲击和震荡, 都要付 出重大的代价。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现代化的选择, 现代化 也面临着传统文化的选择。中国文化与现代化之间有着密 切的联系。!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课题。论者不免有见仁 者见仁, 智者见智。在一般人的观念中, 中国文化和现代化 生活似乎是截然不同而且互相对立的实体。前者是中国几 千年积累下来的旧文化传统;后者则是最近百年才出现的一 套的生活方式, 而且源于西方。所以这两者的冲突上便被理 解为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突与挑战。自1919 年.五四运动# 以来,...1 所有关于文化问题的争论都是围绕着 这一主题而进行的。

一、中国传统文化之分析

中国文化是自成系统的, 在历史长河中虽有内忧外患、战乱分裂、新陈代谢, 但其文化主体却能世代相继, 传承不 辍, 从而累积为东方文化的轴心与人类文明的核心, 给世界 文化以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应当从以下几方 面来分析:

第一, 中国文化的同质性与异质性。中国文化传统包括

许多不同的质素。!先秦以来的儒、法、道、墨以及二晋隋唐 的佛, 乃至明清以来的西方部分思想都构成中国思想行为的 源头活水, 它们在中国政治、文学、艺术宗教等各方面发生性 质不等的影响。这些文化的质素彼此可以容忍相当程度的 矛盾而至于.道并行而不悖# , 但亦各有其一定的.极限# , 唯 各家思想皆非严格的逻辑思维系统, 因此涵摄性大于排斥 性。此于儒家尤然。...2 因此可以讲, 中国文化具有多样性与 异质性。这一点性质使中国文化在变迁以及现代化过程中 具有较大幅度的适应力。

第二, 中国文化传统的时间性与空间性。中国文化具有 纵向的历史发展的时间性和横向的社会空间性。就时间而 言, 中国文化绝非是一静态的事物, 它是绵延不绝地成长的。即使就儒家思想而言, 先秦儒家、西汉儒家、宋明的新儒家、清代儒家及今日的新儒家, 都各有其精神面貌, 各有其时代 品格。再就空间而言, 中国自秦汉已降, 即为广土众民的大 国, 其面积如整个欧洲。而欧洲, 则出现许多国家, 许多社 会, 许多文化模式, 中国则统一为一种社会, 一种文化。这与 中国具有统一中央的权威系统即强力的文字传承有关。相 对于其他思想来说, 儒家从社会的空间观点看, 是最具广泛 性和覆盖性的。

第三, 中国文化传统的形式性与非形式性。!论中国文

化传统, 应该区别形式性与非形式性。所谓形式性指文化理 念经过抽理过程而由文字符号系统地表现出来, 而非形式性 文化则指由民间习而行之, 多半系非意识地存在, 且常无文 字符号系统地表现, 民间风俗即属此。形式性文化类似人类 学者所说的大传统, 而非形式性则类似小传统。...2 中国有通 % 114 %

....收稿日期 2010-04-05

..基金项目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2009B162。

..作者简介 王正(1963-)男, 内蒙古赤峰人, 长春师范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李宁(1982-), 女, 吉林长春人, 长春师范学

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9 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过哲人、文士、官吏型结构的大传统, 这在较高文化阶层人士 中存在, 即过去的士绅阶层;而中国的民间则有其程度不同 品格的传统, 这在乡村农民与其他文化较低阶层人士中存 在。在中国, 大传统与小传统虽然不像有些社会那样严峻地 划分, 并且中国事实上, 大传统与小传统之间是颇为相通的。第四, 中国文化传统的主导性、从属性与抗制性。在中 国悠久的历史与广阔的社会中, 哪些是占主导地位, 哪些是 占从属地位, 又有哪些处于抗制性的地位。中国文化由许多 次传统构成, 而且这些传统不必互相契合。如儒家在汉代独 受推崇, 即取得主导地位, 而其他法、道则退于从属地位。又 如在中国虽然主导的儒家思想贬抑商人的地位, 但同时由于 不能没有商人所提供的功能,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必须容忍肯 定商人的思想、价值。文化素质的主导性、从属性即抗制性 是会因时空的变化而异其地位的。

第五, 中国文化传统的规范性与实际性。!文化的规范

性是指一个文化所欲其成员达到的一种信仰、行为之境地而 言的。实际性则是指一个文化所欲之价值规范真正变成了 人们信守遵行的准则。...2 研究中国文化之规范性是研究其 质的问题, 即研究其本身之规范性陈述(如儒家之经典)是否 合理。研究中国文化的实际性是研究量的问题, 这是社会学 者、人类学者最感兴趣的。所以, 研究中国文化传统应当同 时了解其规范性和实际性。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 中国传统文化自汉董生罢黜百

家, 独推儒家之后, 儒家成为中国主导性文化, 儒家之经典成 为中国主要的形式性与规范性文化。两千多年来, 儒家思想 与政治权力相契合, 使儒家的文化在中国历史中占据极其重 要的地位。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

现代化对中国文化的挑战始于清末的西方文化& & & 即 西方文化的科技与民主。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回 应却是极大的困难, 这种困难有源于感情层次的, 有源于认 知层次的, 当然也有源于中国文化本身原因的。就感情层次 而言, 西方文化的到来, 以帝国主义的形态出现, 并打败了中 国的政治权力;而中国以儒家为!主调体系.的文化又与政治 权力极有关系, 因此中国文化被!打败.之感, 而不发生通常 的文化交流、濡化的现象。就认知层次而言, 清末的!中学为 体, 西学为用.及五四时期的!全盘西化.口号, 都表示一种对 西方文化的挑战的策略。但这种挑战在认知层面上显然是 不足的。就中国文化本身而言, 中国文化以儒家为!主调体 系.文化, 其所支持的阶层性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 都无法 不受西方文化中民主化与个人化的要求而发生变动。而工 业化、都市化的趋势则更有力地削弱儒家价值系统。中国文 化在退缩解体的趋向, 西方文化更有力地在渗透到中国社会 各个层面。西方文化通过科技为基础的工业化体系已冲毁 了中国!主调体系.的儒家文化, 并没能完全取代儒家文化所 享有的地位。研究中国文化的汉学家们认为儒家文化已走 进博物馆、残留在学校的时候, 社会学家反而能告诉我们儒 家文化仍然有力地活在社会中。!我们虽然相信中国文化传 统将在现代化(包括世俗化、都市化, 特别是工业化)过程中 会进一步地削弱, 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 中国文化有一些.次 传统# 将会继续生存, 并极有可能获得更丰富的发展。一个 客观的事实是, 在当代价值的衡量标准已日渐由权力、声威、身份转向财富。社群行为的伦理已日渐由特殊主义(重亲疏 尊卑之秩序)转向普遍主义(对事不对人).。..2 而最深刻的变

化则是儒家特性的家的组织的解体。家庭与家族的结构已 日渐松弛甚至瓦解。家庭的主轴由父子转为夫妻, 而维系家 之凝固性的孝之规范与祖先祭祀, 则已式微或日渐淡薄。中 国传统文化在工业化的影响下, 传统的家的结构与功能发生 了巨大的质变。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能。不 过, 我们从历史的角度的观点去看, 中国文化的具体的传统!图形.已消失或模糊了。当然, 使这传统图形变化的基本力 量还是工业化, 但工业化却不是唯一的力量, 其他如都市化, 西方及现代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的作用。因此, 如何保留中 国传统文化的自主性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复兴中国传 统文化, 实际上, 必然是中国现代化的一部分。

中国人在尚未正式触及西方思想之前, 早已在政治、经

济、社会各种生活层面上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这种 文化上的挑战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遭遇。陈演恪先生 曾说过!窃疑中国自今日以后, 即使能忠实输入北美或东欧 之思想, 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之学, 在吾国思想史上既 不能居最高之地位, 且亦终归于歇绝者。其真能于思想上自 成系统, 有所创获者, 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 一方 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相成之态度, 乃道教之 精神, 新儒家之旧途径, 而两千年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 史之所昭示者也。...3 陈演恪先生所推测的大方向自然不错,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 西方思想绝不能简单地与佛教相提并 论, 佛教的基本立场是出世的, 因此与中国思想的主流格格 不入。西方思想则千门万户, 其中颇不乏精微的入世理论, 足以与中国的旧说互相印证。尤其重要的是, 西方文化一开 始就震撼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百余年来, 不但中国的社会结 构、经济形态、政治制度都发生了基本的改变, 而且思想和语 言也早已非复旧观。就是说, 中国的思想传统一直在迅速地 转化之中, 远不像六朝、唐、宋时代那样容易保持!本民族之 地位.了。但中国的思想必是自成体系的。在现代化的世界 中, 中西思想的融合也许不像佛教中国化那样要等八百至一 千年的长时期才能完成。但是这个巨大的工程恐怕不是短 时间就能告一段落。从中国整个文化史的观点看, 中国传统 的文化现代化, 仍需要积极进取的精神, 才能完成中国文化 的重建。..1

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与西方根本不同。这就决定了它无 法照抄西方的模式。事实上, 中国属于内在超逾的文化类 型, 其道统从来没有经过组织化与形式化。由于中国的价值 与现实世界是非即非离的, 很多人对这两个世界是不易分辨 的。因此,!五四.以来反传统的人误以为现代化必须以全面 抛弃中国文化传统为前提。他们似乎没有考虑到如何转化 和运用传统的精神资源以促进现代化的问题。中国现代化 % 115 % 的过程因此受到严重的思想挫折。!我们可以说中国文化比 较内倾的性格, 和西方方式的外在文化的对照。内倾文化自 有其内在力量, 内在力量主义表现在儒家的.求诸己#、.尽其 在我# , 和道家的.自足# 等精神。中国文化之所以延续数千 年而不断也是这种内在韧力所赐。...1.大学(中说,!知止而 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 得.。这断话大致能说明内倾文化的特性所在。从整体上 看, 中国内在价值限制了中国人对科学的追求, 而西方的外 在超越表现了强大的外在力量。西方文化的外倾精神有助 于系统科学的发展, 儒家的思想精神是内倾而不是外倾;超 越的外在观依然没有建立起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比较 实际的、贴切与人生的, 有内在系统而无外在系统。抽象化、理论化的思考方式并不是中国的特色, 也不受重视。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建

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都可以归结到一个问题, 即在西方 文化的冲击下中国文化怎样调整才能适应现代化的生活。因此现今中国文化重建决不仅仅是旧传统的!复兴.问题。!近代中国虽屡经战乱, 但并没有遭到中古欧洲被.蛮人# 也 不可能的。许多人所深为慨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其实 仍是西方文化冲击下的蜕变历程。...1 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 回顾, 这个历程诚然不免充满着非理性的盲动。但这恐怕只 能归咎于无可避免的历史命运。因为中西文化的接触并不 是事先计划好了的, 而且在中国一方面, 思想上是完全没有 任何心理准备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我们只好接受这个历 程是既成的事实, 而毋须过分地惋惜。文化重建决不意味着 我们要回到过去的历史状态。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时间、环 境和条件都已发生了变化。我们所期待的文化重建一定要 要包涵着新内容, 那么西方的价值与观念势必在其中要扮演 重要的角色。事实上, 由于近百余年来, 各种西方价值与观 念的不断地在侵蚀着中国, 中国文化已不能保持它本来面目 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怎样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已使文化 变迁朝着最合理的方面发展。

中国思想史上早已有儒、释、道的三大系统, 而每一系统 之内又复有宗派之别。西方文化来源是多源的, 所以情形更 是复杂万分。宗教、哲学、科学、文学、艺术从来便各有独自 的领域, 也各具不同的传统。!中西文化的内部已经是如此 复杂, 则如何斟酌尽善以消纳西方思想与中国文化系统之中 是一种不可想象的巨大工程。...1 中国传统文化不只是建立 新的和谐!家庭伦理., 也必在创造新的和谐的!社会伦理.。

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信.等德性具有普遍取向性, 这 些德性与工业化的社会结构并不具有冲突性, 在中国现代化 的过程中更应该发扬光大。至于其他传统的观念思想与传 统的物质性文化, 则更日渐为西方与现代化的思想物质所取 代。当然, 我们所说的文化上的变迁还有很多仍然保留, 如 人情、面子、国画、书法等等.......我们每天都在感受到中 国文化传统与西方的、现代的质素融洽地或生硬地交凑在一 起。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推进现代化, 我们应从二者的关系来 思考。传统文化的哪些价值必须保留, 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过 程中守住哪些传统文化的基线, 都是需要审慎对待的。经济 发展一旦达到某一程度, 则将取其极高的自主性, 形成本身 的依经济的理性原则而运作的规律。这是经济发展在某种 意义上将出现!反叛性.即产生一些我们并不希望出现的现 象。中国现代化社会的内涵必须是!中国的.与!现代的.。这应该是从社会发展的变迁的本质上说, 也是从我们所希望 的目标上说(不希望完全失去中国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篇6

《汉字英雄》戳痛了一个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的问题——键盘时代提笔忘字,对传统文化危机的新一轮反思由此生发;在官方,中宣部领导多次批示学习“汉字”节目的文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去年岁末下文要求全国广电系统学习包括《汉字英雄》在内的文化节目经验,积极开办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创文化节目;在行业内部,《汉字英雄》再次点燃了电视从业者对文化类节目的信心,“扎堆”不再是音乐、舞蹈等节目的“专利”。

作为电视播出平台和制作方之一,河南卫视“名利双收”。在竞争激烈的2013年暑期,“后进”的河南卫视收获了骄人的收视率,《汉字英雄》多次进入同时段综艺节目前三。但在河南卫视副总监郭昕晖看来,收视只是阶段性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河南卫视坚定不移走‘文化卫视’路线始自《汉字英雄》,而且频道的品牌价值借此节目被大众认可。”

与传统的制播分离或者制播一体不同,《汉字英雄》的制作方出现了视频网站的名字。作为网络播出平台和制作方之一,爱奇艺与河南电视台以“共同投资、共同研发、共同制作、共同营销、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方式开创了网台联动新格局。爱奇艺首席内容官、《汉字英雄》第一季总制片人、主持人马东表示:“《汉字英雄》的制作标准代表了目前视频网站自制节目的最高水平。”

郭昕晖则认为河南卫视与爱奇艺的“开放与合作”促就这档节目不同于其他节目的基因,“之所以开创出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其实与制作团队的‘杂交优势’有关系,大家的思路不一样,更容易碰撞出火花。”

《汉字英雄》第一季以“寻找键盘里失落的汉字”为价值主张,采用马东独创的“汉字十三宫”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多轮淘汰,通过趣味性和知识性的节目环节选拔优秀选手。在节目中,马东担任主持人,于丹、张颐武、高晓松作为节目嘉宾(“汉字先生”),主持人和三位“汉字先生”亦师亦友,还能从选手中找到自己的“一字之师”,以类真人秀方式塑造的“字典姐”“猫女”“全能小辩手”等“汉字英雄”形象深入人心。

在此之前,国内尚无人想到用演播室真人秀或类达人秀的方式呈现一档文化节目。《汉字英雄》的创新之处在于,它使长久以来高高在上的“文化”有了符合时代特征的亲民化表达,就像某互联网媒体人士所说:“能够将汉字用来做一档综艺节目,这样的创意本身也是与时俱进的表现。”

2013年8月31日晚,随着“字典姐”陈怡羲的夺冠,《汉字英雄》第一季落幕。同名手机APP总下载量高达146.8万次,高分玩家直接参与决赛的环节设置,更成功开创多屏时代电视、网络、移动端全新联动模式。

今年1月份开播的第二季在节目理念和形式上进行了再创新。《汉字英雄》第二季以“用好汉字才是真英雄”为口号,将“考察”重点由第一季的“会不会写”升级为“会不会用”。因为专注于“用”,第二季的大多数题目变成了开放式的,比如“用一个字表现面部表情或者手的动作、或者食物的口感,甚至让两个选手相互形容对方”。趣味升级的同时更加激活了现场,三位“汉字先生”不得不经常为选手的一个答案翻字典甚至“打嘴仗”。马东表示:“严格来说这个节目并不需要一个汉字的权威,我们需要的是让大家共同讨论对汉字应用的一些兴趣,而非提供答案。”

对于“汉字先生”也吃不准的答案,第二季设置了观众投票环节。观众投票有不科学的成分,但节目组有自己的理念。郭昕晖认为,任何汉字在传承延续使用的过程中都会有演化、演进,这个演进可能学术上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是大家都明白它是什么意思,如果观众认为这个答案说得通、可以交流,你只能认可。“语言学不像数学,它的范畴有时候就是有过渡或者模糊的边界,你得认可它,让大家有争论不是坏事。电视节目不一定扮演权威,让大家有些思考也是好的。”赛制方面,第二季更注重选手的养成。10场初赛每场推出一个选手进入复赛,接下来的五场复赛和一场总决赛全都是在这10人中展开。马东表示:“希望6场复赛让大家能更加聚焦、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些选手的水平。”针对第一季观众强烈呼吁的笔顺问题,《汉字英雄》第二季通过广告植入的方式进行了弥补。当选手的笔顺写错时,主持人会提示大家通过步步高家教机查看笔顺是否正确,节目会把正确的笔顺演示一遍。第二季APP也增添了趣味性与便利性,创新增设了场景设置与人物设置,融合古代传统科举制度,用户要以书生、秀才、举人等角色扮演的形式,通过乡试、会试、殿试等关卡。“文化类节目虽然是国家所倡导的,但是也要符合传播规律。现在看诚意出品的文化类节目不是特别多,而且从题材、样式来看,创新度还不是太高。我们会尽量能走多远走多远。”郭昕晖表示。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篇7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具有两面性

1. 中庸思想

从根源看, 所谓“中庸”之道, 亦即君子之道, 是由孔子提倡、孔子的弟子子思阐发的关于提高人的基本道德水平、精神修养境界, 以达到顺乎自然、天人合一境界的一系列理论。它要求人们在现有的各种外在条件作用下, 得到最适宜的、最恰当的、无过、无不及的表达与价值实现。这就是《中庸》里“致中和”、“合内外之道”的思想理念。而且, 这样一种适中的做人处事之道被采用的原因, 是因为它合于内心之“中”和外在之“道”的标准, 并不是因为它处于两极的正中间。虽然通常情况下处于两极之间的选择相对来讲是比较客观、正确的, 但是绝对不能说凡是处于两极中间的选择都是正确的选择, 做人处事正确与否并不是由其中间性决定。

若使中庸之道取其恰当的中间性质, 那么对于我国现代政治文化会有积极促进的影响。对于公民个体自身, 将受到有益的影响;在经济领域, 中庸思想中“执中知权”的思想对处理贫富差距过大这方面的问题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治国方略上, 中庸思想提倡“德刑并用”会使社会更加公平正义。若是中庸之道取其损益的中间性质, 那么对于我国现代政治文化会有消极的作用。在中庸的文化氛围中, 人们易形成随大流的心态, 不思进取使民族的活力下降;加之我国社会主义法制还不健全, 中庸思想也可能对依法治国起阻碍作用, 使人之思想甚嚣尘上;由于过于保守的原因, 中庸思想蔓延演变为缺乏竞争意识, 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 法治观念

法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实际需要, 不尚空谈。面对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乱, 是法家导致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的建立;封建制度经法家之手, 在2000多年前就确立了郡县制, 后来历代王朝大体上承袭了秦代的制度, 而秦制又是出自法家之手。后世许许多多的进步思想家、政治家, 都不同程度地继承了法家的变革精神。但是, 法家为了统一全国上下的思想, 加强中央集权, 而实行的限制文化教育的某些措施, 对后世产生了不良影响。

法家思想和我们当前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民主, 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有根本区别的, 其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法家极力主张君主集权, 而且是绝对的威权。君主集权制度在我国虽然已不复存在, 但是, 过分集权的现象仍有发生, 这对公平、公正, 人心所向有着巨大的影响。集权过度, 仅仅强调法律价值的绝对性, 忽视德治, 这会极大地影响人心向背, 不利于社会和谐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而法家思想主张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立法权要掌握在君主的手里, 臣下只能服从, 通过一系列的强制性的威权统和封建权力等级制度, 形成了不同层级的权力核心, 构建起了极端专制的封建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这样崇尚法的制置, 造成地方性的权利独裁, 使法治转变为吏治, 不仅没有我国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文关怀理念, 更会加深民众对领导阶层的对立。

3. 权利本位倾向

在我国现代社会政治文化氛围中, 民众对于官职的追求近乎狂热, 不仅出于对社会地位的向往, 更有对世代家族的考虑。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 有不少人投机逢迎。一方面, 假借官宦权威谋取私利;另一方面, 处心积虑利用职务之便攫取利益。这些行为不仅仅损害民众利用, 更有损国家的发展。

要使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得到合理运用, 必须使民众改变对官本位的过分向往, 政府采取相应措施, 平衡各阶层社会地位, 重点突出对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有益行业的社会地位, 积极引导公民对权利的向往, 努力形成尊重正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 使民众有一个合理竞争的平台。并依靠法治观念来约束行政部门, 特别是行政官员, 灌输给官员权责一致的理念, 论功行赏、论过刑罚, 真正做到赏罚分明。完善依法行政制度, 权力主体在行使其权力时, 必须依法履行相应的职务责任, 用法律规范行政行为, 从体制层面给予民众信任, 获得支持, 稳固执政基础。坚持并不断完善“德才兼备”为标准的选人用人机制, 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 这将使我国现代的政治文化、政治体制的运行状态有明显的改观。

4. 宗法制度

宗法色彩浓厚和专制制度高度发达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主要特征,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倡导“天赋王权”, 且皇权至高无上, 国家的一切权力均为皇帝所私有, 立法、司法、行政、军事等权力为皇帝独揽, 皇帝随时享有对官员和民众生杀予夺的权力。在这种以人治和威权为基础的专制制度下, 法律处于皇权的从属地位, 体现的是封建专制君主的意志, 不反映社会的基本诉求。为了保障这种制度的贯彻执行, 封建统治者构建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宗法思想, 并建立起了庞大的宗法制度体系。传统的宗法思想使三纲五常等腐朽的伦理说教, 束缚住了人们的思想, 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 强大的宗法制度增进了民族融合, 在不断的战争与文化交融中, 它促使边远地区的文化发展, 历经千年的淬炼, 宗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中华民族凝聚力, 注重道德修养, 重视人际温情, 使中国成为礼仪之邦。但综合看宗法思想与制度, 其弊远远大于利, 它对现代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还很大很广, 短期内还很难完全剔除。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方向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主要形成于封建社会, 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自然有许多应该进行抛弃的糟粕部分。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毕竟是我国历代民众对政治活动学习总结得出的文化习惯, 能够在我国社会发展史上不间断地延续几千年, 必然也有它合理的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 我们应该吸收这些合理的成分, 古为今用, 对适用于我国建设的优秀文化遗产进行现代化改造。

1. 儒学在中国民族交融中的作用———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在民族的相互接近、相互交融中, 起决定作用的自然是生产方式、制度和文化, 落后的向先进的靠拢、学习, 但落后的也有自己的特长为先进者所吸取。以儒家思想无主导的传统政治文化, 一直表现出大汉族主义的传统。“攘夷”是儒家的一贯思想, 自先秦儒家乃至明清时期, “攘夷”的思想一直笼罩在古代高级知识分子的情怀中, 其中多数是反对民族压迫的, 例如, 谭嗣同在《仁学》中说道:“辽、金、元、清, 其土则秽壤也, 其人则膻种也, 其心则禽兽也……攫取中原子女玉帛。”但是, 儒家思想的精髓部分, 却是“大一统”思想, 自从董仲舒提出后, 我国古代封建大王朝在兼并统一战争中, 不断涌现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经典案例。

我国现代政治文化是以例行千年的儒家文化为基础的, 在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形式下, 尊重民族信仰、保护民族文化, 鼓励并大力支持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卫生事业, 大幅改善个民族人民生活水平, 各民族地位平等, 充分享有人权, 这是历朝历代都没有完全实现的。在奉行流行千年的大一统思想中, 我国政府不断为统一台海地区而努力, “一国两制”政策的出台, “一国两区”策略的回应, 这不仅是对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改造与发展, 而且无不显示出我国民族的感召力与融合力。

2. 对智慧结晶的扬弃———批判的继承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制度起于秦汉时期, 其体制完善、思想丰富,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到唐宋时期, 经济富庶, 外来番邦朝见, 感叹中国之大;明清时期, 有盛转衰, 传统政治文化的思想凝固, 陈旧保守不知进取, 思想意识缺少灵活性。如今,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良好的政治文化氛围才能确保我国社会形态平稳过渡, 所以, 合理用法与中庸之道相结合, 摒弃功利主义思想, 做到任人唯贤, 把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贯穿始终, 继承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民主性、创新性内容, 保留优秀的思维方式, 针对传统的思想糟粕大胆地剔除, 勇于扬弃, 勇于创新, 这样才能有利于我国政治文化的发展, 有利于我国民族精神的传承, 有利于我国建设世界强国的夙愿。

3.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相结合

虽然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经过千年锻造, 并联系国情加以改造, 但这些变化并不意味着中国政治文化已经实现了现代化, 发展到了符合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政治文化的全新状态。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大的量的积累,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还会产生作用。为此, 我们应该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认真地甄别, 结合我国当前国情实际重塑我国的传统政治文化, 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之路, 从而服务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之需,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发挥超时代的精神力量。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篇8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党建以来,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便始终坚持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由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互动融合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融合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路走来,马克思主义的形态始终坚持着政治立场,尽管其定位与文化方面相去甚远,但从理论与实践上来看并不能否认其在中华民族精神核心领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坚实基础正是由此奠基。然而时代发展至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逐渐被赋予了文化色彩,成为了一种顺势而动的必然结果,正是这种集政治与文化于一体的身份的统一成就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代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之所以源远流长熠熠生辉,同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理性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计划经济的转型开始,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便被提上日程,相比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特点更鲜明地表现出了一种基于民主原则的自由、平等和公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互动融合实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现实需要。从宏观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质上就是对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具有特定的科学性和普适性。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本质上属于一种文化的交融,对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着积极的助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过渡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现代化建设的目的亦在于为了进一步凸显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特色,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也由此而体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积极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以中国共产党的崛起和领导作为标志的启程,受到当时社会时局等因素的影响,中华民族精神领域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依据步入了转型阶段。其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于对中华民族精神弘扬的指导方面。

四、结语

中国社会发展至今已经全面过渡到了新的阶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我国的伟大事业之一。对此,要坚持走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道路。同时,中华民族五千年沉淀的传统文化精髓历久弥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由此也就有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价值。

摘要: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我国社会进入了攻坚克难的重要转型时期。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在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根基,而和谐社会的建设核心又需要紧紧依靠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深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发展成为了促进我国社会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大势所趋。只有坚持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才能在两者融合的过程当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更鲜明的中国风韵与性格,并促使我国传统文化在良好传承的同时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辉。基于此,简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之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互动融合

参考文献

[1]胡志远,张辰琛.现代性语境下的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理论导刊,2013(7):63-66.

[2]曹燕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双进程[J].法制与社会,2014(23):158-159.

[3]梁金枝.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15(5):62-65.

[4]杨谦.异质文化互动中的“视域融合”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J].西南大学学报,2015(6):18-23.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篇9

一、内在精神上的相通性

( 一) 实践方面

传统文化对于“纸上得来”与“躬行”的关系是非常明确的。无论是哪一种思想观念, 都强调“行动”和“实践”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在传统文化中, “行”的地位要远远高于“说”。而马克思的根本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注重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从辩证统一关系中可以看出实践的指导作用以及实践在人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中占据根本性地位。它着重强调“改造世界”的实践目的高于“认识世界”的理论诉求。因此, 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认识上基本保持一致, 这也是为什么两者可以在实践方面进行相通相容的原因。

( 二) 人本方面

中国传统化文化自古以来注重“民生”和“仁爱”思想。无论是儒家思想中的“和”和“爱”、商周时期的“民惟邦本”思想精髓、王夫子的“君以民为基”思想, 无不彰显着民生的重要性和人民群众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力量。对于马克思主义而言, 它主张“社会本位”。所谓“社会本位”是指人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对于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体现不容小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人学”是马克思主义宣扬的核心理论和价值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 “人的发展虽然受社会环境和国家政策的限制, 但是无论是在君王国家还是民主国家, 人所起的建树作用不仅仅表现在政治方面, 还表现在思想方面”。大多数思想学者或者政治家认为人只是实现统治的手段, 但是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仅仅是帮助国家实现政治统一的手段, 也是实现政治统一的目的所在。简而言之, 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人学本质的探讨方面存在不一致性, 但是二者都重视人民群众对于实现国家政治统一的重要性。就这表明两者之间对于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看法具有相通性。

二、融合的必然性分析

( 一) 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体系主要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基础之上, 根据实践表明, 这个理论体系是科学的, 能够为科学家们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们社会发展手段带来科学依据。但是这只是一种理论基础, 并不能完全作为一个民族实现政治统一和找寻发展出路的唯一手段和理论基础。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而言, 它必须依托于具体的民族性东西才能够得到实现, 涵盖了历史的民族形态才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 二) 社会发展需要

在工业化时代, 欧洲大部分国家已经开始走向工业文明时代, 但是中国还止步于传统的以手工为主的农业时代。欧洲工业文明思潮在世界的传播促使中国人们开始将眼光放远于世界各国, 并萌发了对现代工业文明思潮的追求, 借助欧洲成功经验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其中, “十月革命”的发生, 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被传入中中国, 不仅让人民群众的思想得到广泛解放, 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融合, 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思想发展体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思想和体系的形成与产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为实现新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两者之间的互动融合

( 一) 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 无论是在推动中国政治统一方面还是在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方面, 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因此在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时, 要秉持公正、公开的原则, 不能盲目排斥, 也不能盲目照搬, 而是挑选推进中国发展进步的发展模式。对于精华部分,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加以保留。对于糟粕部分, 可以借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加以改造, 并根据中国社会发展实况和时代发展特点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优势互补。将摧毁人们精神意志的传统思想借助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改造成积极性的东西, 让人们在具体的改造过程中自觉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思想成果和民族文化, 以便做到“古为今用”。

( 二) 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

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时, 要借助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辩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 并以实事求是的观点分析传统文化的利弊。无论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 还是传统文化的糟粕部分, 以科学辩证统一思想观点分析其中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 要抓住事物发展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时代性,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时代发展特色的有效衔接。与此同时, 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的过程中, 要根据时间和空间的变迁, 对不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要求的指导思想进行改正,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为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体系创设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进一步实现中国和谐有序发展与不断富强增添一份力量。

四、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融合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要借助马克思主义改造和提升中国传统文化, 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推动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融合中共同推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陈荣荣, 古世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J].学理论, 2013, 16:33-34.

[2]林少红.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于社会政治理想视角[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 06:72-76.

检察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 篇10

检察文化作为我国先进司法文化之一, 是以检察权以基点、以检察制度为载体、以法律监督为手段、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以培育现代检察理念为宗旨、以培育高素质人才为基础、以创新机关管理体制为形式, 在履行检察职能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

现代检察文化要体现时代性, 突出地域性, 富于创新性

要深入地认识到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检察制度是一个文化整合的过程, 辩证分析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影响, 还要学习和研究西方先进检察制度的文化内涵, 使之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相互渗透和融合, 最终完成对传统检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要认识到检察文化的现实性和地域性, 检察文化建设要体现时代性, 把检察文化的内涵与时代精神的精华融合起来, 在建设过程中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拘一格地创新发展检察文化, 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同时检察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没有固定的模式, 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检察文化建设的过程, 是全体检察官形成共享价值观并内化为行为实践的过程, 也是检察院文化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过程, 要在检察实践中积极探索、持之以恒地不断建设和创新, 与时俱进,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适应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客观需要。

检察文化现代化战略愿景的宏观架构

一是检察制度的现代化。在坚持党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下, 克服检察文化建设泛行政化、过度地方化的倾向, 防止把检察文化建设成纯粹的机关文化或者组织文化。

二是检察法律规范的现代化。以《宪法》、《检察院组织法》、《检察官法》、检察解释等为基础, 检察机关与立法机关精诚同心, 制定出一个门类齐全、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后照应、相互联贯、和谐一致的严密检察法律规范体系。

三是检察组织机构的现代化。实现检察机关内部组织机构的精细化、专门化, 工作程序的规范化、制度化, 履行检察职能的有效化。

四是检察官的现代化。坚持通过公务员考试和司法考试为统一进口, 注重教育培训, 实现检察官的职业化、专业化和高素质化。

五是检察法律观的现代化。抵制西方单向的“个人本位”的法律观, 肃清传统单向的“国家本位”的法律观, 树立双向的“国、民本位”的法律观, 依法平等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六是检察价值观的现代化。树立公正优先, 兼顾效率的价值观, 在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二者之间寻求平衡, 坚持“无罪推定”的原则, 确立证据是认定事实唯一手段的观念。强化法律监督, 保障基本人权, 实现控权与维权的有机统一。

文化建院、文化育检是检察文化实现现代化转型的基本路径

检察文化创建要借鉴路径依赖理论, 创建主体要了解检察文化的过去从何而来, 知道检察文化面临的现实制约、传统影响以及文化惯性, 洞察其未来的现代化发展方向, 从而遵循检察文化现代化的固有规律顺序而循序渐进。

一是现代检察理念的培育。现代检察理念是检察文化的灵魂, 检察机关要精心提炼出最适合检察院发展, 最体现司法理念, 最有特色的检察院精神, 加以确立和塑造, 同时要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宣传倡导, 形成共识, 贯彻落实。

二是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高尚的检察职业道德, 是公正执法的必要条件。坚持从源头抓起, 从细微处防起, 加强对干警8小时内外的遵纪守法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用行之有效的政治教育活动, 教育干警, 常修检察道德之身, 常正执法公正之心, 常诚为民服务之意。

三是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在培育检察官整体价值观的同时, 必须健全、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以规章的形式将发展目标、集体道德、行为及其对物质文化的要求 (也包括检察文化事业的制度化) 加以定型化、具体化, 并以一定的强制和道德控制保证其实施, 规范成习惯, 习惯成文化。

四是强化业务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以业务工作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检察文化服从和服务检察业务。强化目标管理机制, 完善业务流程、办案质量考评体系, 进一步完善主诉、主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 实行安全文明办案责任制。同时, 要坚持文明执法, 依法办案, 实现检察工作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经济效果和文化效果的四个统一。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篇11

关键词:文化结构;民族传统体育;舞龙舞狮运动;现代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7-0889-03

On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of Lion Dance and Dragon Dance as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n View of Culture Structure

LIU Jing1, YU Han-qiao2

(1. Shangha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cuation, Shanghai 200438, China; 2. Administration Center of Social Sports, General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Sport of China, Beijing 100763, China)

Abstract:Adopting culture structure theory and based on all previous competitions of dragon dance and lion dance, the study analyzes the relation and cause of modern evolution of dragon dance and lion dance as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have been made. The culture value is developing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union of many members. Organization system has been changing towards standardization, while technology becomes the amalgamation of athletics and performance. In view of the whole traditional culture development, this thesis analyzes antinomy and living space of dragon dance and lion dance in modern revolution and developing.

Key words: culture structur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dragon dance and lion dance;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本研究将结合历届舞龙舞狮比赛的实际,从文化形态结构的视角,探讨舞龙舞狮运动从传统到现代演化的关系及内在原因,从而为这项凝聚着华夏民族精神的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健康发展,也为民族传统体育其他项目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 文化价值层面的多元化发展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即客体以自己的属性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从文化形态结构的角度,文化价值层是文化结构的内层,是最稳定、最保守的层面,是文化的核心、灵魂,是不同类型文化的标志。

龙、狮自产生之时起便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是权威、力量和吉祥的象征。它的产生,反映了原始先民对外界超自然力的一种崇拜和对祥和生活的祈愿。据史料记载,龙是图腾崇拜的反映,而狮的形象也并非最初记载中的西域贡狮,它是在佛教传入后,被美化和神化的狮子,可以说它们都是在自然属性的动物基础上经历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精神产物,体现着中国古代人民的思想观念、宗教崇拜。随着社会政治、宗教、价值观念的发展,龙、狮的精神内涵和艺术形象也在逐渐发展变化。现在所谓的龙腾虎跃的舞龙舞狮运动从发生学的角度言,他们只是龙、狮历程中的一个后发现象,一个带有延伸意义的现象。

传统的舞龙舞狮活动在形成的漫长时间里,取决于不同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心理价值追求,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和心理价值追求使龙狮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原始先民通过对它的崇拜和信仰,并以神化的形式来创造、表现它,在充满激烈的情感体验与神秘互渗的原始表现等意识活动中,达到天、地、人之间的感应,实现心灵的平静和内在的自由和超越。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在经过近现代中西文化碰撞、冲突和融合的文化洗礼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地变化,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和地位也在这次洗礼后得到了重新认识和确立。现代舞龙舞狮运动是在传统舞龙舞狮活动的基础上,国家贯彻民族体育方针,大力弘扬民族体育文化的大潮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以1994年5月原国家体委将舞龙列入体育竞技项目和1995年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在北京成立为标志,现代的舞龙舞狮运动开始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特别是近十年,经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部门的挖掘、整理和创新,已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内容丰富、技巧高超的颇具民族特色,具有较强观赏价值的体育竞技运动项目。

2 组织制度层面的规范化转变

传统的舞龙舞狮活动基本不是独立开展的,而是附属于节日、民俗事象或宗教祭祀等仪式中,呈现出自发的、小型的、不定期的、不定型的组织形态特征。汉代以后,舞龙舞狮活动融入规模较大的百戏之中;唐代舞龙开始渗入到宫廷重大祭祀性活动中;宋代的“瓦肆”(京城和其他一些大城市娱乐活动集中的场所)和节日期间的民间舞队也是龙狮活动活跃的场所;明清时期的民间行香走会和年节社火中,以城乡、村镇为单位的舞龙舞狮娱乐活动极为普及。从中可以看出,传统的舞龙舞狮活动在发展演变中逐渐上升为有组织、规模较大、时间地点相对固定的集体性活动。但是,无论从组织规模、活动场所还是组织形式上,它都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并且往往以宗族、村寨或街里为单位组织表演或竞技,体现了以宗亲观念为主的小农经济思想,所以它还是被限定在民俗活动的范畴。

现代的舞龙舞狮运动已被明确地界定在体育运动的范畴。它既是一种体育竞赛项目,又是一种体育文化形式。随着中国龙狮运动协会的成立,中国的舞龙舞狮运动结束了长期以来自发松散、各自为政、派系争斗的“群龙无首”局面,预示着此项目开始冲破地域界限,朝着有组织的方向发展。首先,抓住了以竞赛为规范化发展的契机,因为“竞赛是运动项目发展的杠杆,运用好这个杠杆,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运动项目的发展”。历届舞龙舞狮比赛的现实说明,从传统形式中整理和挖掘出来的舞龙舞狮运动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下,其组织规模、组织形式、竞赛管理正日趋规范和科学。主要表现在:1)短短的十年,相继出台了符合国际体育惯例,又遵循龙狮运动发展规律的《国际舞龙、舞狮竞赛规则》及裁判法(中英文版),《舞龙、舞狮增设项目竞赛规则》和一系列协会章程和下属各委员会及赛事活动的管理性文件,使龙狮运动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了组织的严密性和竞赛的合理性。2)组织的规模正在扩大,龙狮协会的会员组织到目前已遍布26个国家达31个组织,国内,广东、江苏、上海等地相继成立龙狮协会组织,各地的龙狮团体也纷纷加入到当地的龙狮协会和分会,正逐步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组织网络,为龙狮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3)组织形式和组织层次多样化。4)将组织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龙狮运动在产生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为龙狮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和经济保障。龙狮比赛与节日文化、与旅游文化的结合,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5)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正在完善。近年来主要表现在对裁判员、教练员培养与管理上。

3 技术物质层面的竞技表演化融合

传统的龙狮活动将民间艺术、舞蹈以及舞台戏曲的成分融入其中,同时受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和不同的审美习惯影响,使其具有极为丰富的表现形式和风格迥异的艺术特征,技术上表现出较强的表演性、娱乐性、游戏性和随意性特征。现代龙狮运动按照体育运动的规律,首先对技术的形式、特征、内容、分类进行了研究和规范,明确了舞龙舞狮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套路,其运动特点是通过人体的多种姿态和动作展现龙狮的形、神、意、韵,在有观赏价值的同时,具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作用。从1995年《中国舞龙竞赛规则》、2001年《国际舞龙舞狮竞赛规则、裁判法》、2002年《国际舞龙舞狮竞赛规则、裁判法》(中英版)到2003年《舞龙、舞狮增设项目竞赛规则》看,龙狮动作的技术内容在不断丰富,动作的难度等级也在不断提高,2001年的规则在1995年规则的基础上,将舞龙动作创新和动作难度的分值从编排分中独立出来,将动作规格中的常见错误又作了明确分类和扣分规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舞龙运动在民间表演性传承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了体育竞技的色彩,同时也为技术动作的创新发展开拓了一个广阔的空间。2003年的规则在沿用2002年规则的同时,又增加了抽签舞龙、竞赛舞龙和障碍舞龙的内容,突破了舞龙比赛只有套路的表现形式,并对参赛队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提出了要求,指出了此项目体能发展的重要性和方向。纵观历届的舞龙舞狮比赛,我们发现,龙狮比赛赛场由最初只有地方业余队参与的状况,已发展到当今来自专业俱乐部、武校、高等院校等多支队伍同场竞技的局面,参赛的运动员出现了年青化的趋势;参赛队伍在8~9 min之间完成的动作数量也出现不断增多的趋势;动作编排的难度就上海队、湖南队而言第五届农运会较第四届农运会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近几年,除了在龙狮的动作形方面有了竞技性地规范和提高外,龙狮运动独特的审美艺术特征也在逐步被发掘,为了达到对龙狮神、意、韵的把握,以体现龙狮的灵性和蓬勃向上的精神,使这项民族传统体育具有较强的表演性和观赏价值,各参赛队在服装、器材、音乐方面都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其中将现代音乐的伴奏形式融入到现代的舞龙运动中,就是在当今审美观念的引导下,对龙狮美学特征的一种重塑。

技术发展固然重要,但是制约舞龙舞狮运动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器材近年来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对南狮桩阵的改革,不仅有利于比赛的顺利开展和资源的节约,更有利于参赛队技术的改进和提高,还可以增加比赛或表演的观赏价值。

4 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生存空间

从历史的角度讲,现代化就是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我们可以将其理解成为一种生存、存在方式。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也就是一种现代体育的生存、存在方式。

步入20世纪以来,近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及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变迁。然而,传统文化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由于有坚实的基础,它能够提供更广阔的文化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它在系统内强大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行为规范,反过来又能抑制创新和变革。

舞龙舞狮运动是特定社会和农业文明的产物,具有强烈的泛道德性以及中庸和平、乡土情谊等特质;由于农事的“天人合一”推延到人事、社会,要求人与自然合一,才能保全性命、维系健康,表现在传统体育项目的技术动作上要求“形不破体,力不尖出”,追求动作的“圆、曲”美,这在传统的舞龙舞狮动作中具有明显的体现;再加之中国传统的政治型伦理文化和儒家思想,它强调了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体系和以“礼”为中心的教化体系,使传统舞龙舞狮活动重娱乐、重表演、重集体、重礼仪仪式、多活动方式,而少了许多本应该属于体育的竞争意识。“竞争”本是以西方体育文化为主体的现代体育的灵魂,西方的竞技体育塑造了资本主义所需要的竞争、平等、拼搏,追求成功、冒险、挑战,依靠努力和奋斗赢得胜利、超越现状等人格特点。具有追求形体美,追求快速,强调直观性,强调竞争的文化取向。因此,传统体育舞龙舞狮运动在与西方体育文化遭际到一起,必然会发生冲突,现阶段对传统舞龙舞狮文化的改造要防止一种以西方体育的标准来衡量和判断其内容、方式和功能,而应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借鉴现代体育的优秀成果。在技术方法层面运用现代体育科学理论与方法进行理性判断与创造,在制度层面借鉴现代体育成功的组织制度迅速发展壮大自己,而在价值层面借鉴现代体育奋发与竞争的精神价值将是舞龙舞狮运动实现现代化转型的核心与关键[4]

中国正在由农业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向以工业为基本特征的社会转型,在这种转型期,由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信息的开放和涌入,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失落。这就对民族传统体育舞龙舞狮运动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走出近代以来失落的文化环境背景,摆脱现代浮躁的文化心理的影响,在经验与科学、民族与世界、理论与实践、民俗与竞技、健身与产业、自我与组织相结合的观念下寻找自身的发展空间,不断凸显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将是舞龙舞狮等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中切实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5 结 语

“文化的多样性才是文化得以进步和发展的动力;世界文化的格局必然是多元的,这和世界政治经济的多极化相适应。”[5]虽然民族传统体育舞龙舞狮运动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赖于存在的社会基础,但其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和注重人的群体意义和社会人格的生态和人文价值观,都将对奥林匹克竞技文化做出生动的补充,并显示其独特和永恒的魅力。当然新时期在对其文化价值进行创造性诠释的同时,还需要吸收西方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使其适应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当今舞龙舞狮运动进入社区、学校,作为竞技体育、健身体育和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逐渐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育文化生活方式,这些都是龙狮运动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要对舞龙舞狮运动进行全面深入地改造创新,寻找其现代化发展的不同模式,诸如民俗模式、竞技模式、健身模式、市场化模式等等,并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将是现阶段舞龙舞狮运动发展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方克立,主编.走向21世纪的中国文化[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478.

[2] 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J].体育科学,2004,24(11):54-61.

[3] 李英等.舞龙运动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23(2):6-10.

[4] 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与现代化中的民族传统体育[J].体育科学,2004,24(1):65-67.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篇12

关键词:现代企业,文化,关系

1 企业文化的特点

1.1 企业文化具有特定的功能

企业文化是种自觉理性文化, 具有特定的功能:1.能为企业经营活动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决策方向, 对企业经营具有指导功能。2.持续推动企业知识更新、技术革新和保持创新能力,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核心动力, 对企业发展具有推动功能。3.深刻影响员工的思想、信念、目标、追求和价值观念, 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认同感、使命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从而发挥出巨大的整体优势, 对企业员工具有凝聚功能。4.有一整套条文的规章制度, 又有约定俗成的厂规、厂纪、厂风、厂貌, 运用“刚柔两手”既改善企业管理。

1.2 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的整体、动态成长性思想, 利于形成企业监督、激励、创新的系统成长机制, 从而整体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1.3 企业文化能为企业提供正确的战略观

企业文化战略观强调, 企业不仅要竞争当前, 更要着眼于竞争未来, 要求企业要勇于创新、讲求合作、追求敏捷, 提升现有竞争力, 培育新的竞争力, 不断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选择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传统、现在的关系, 进行系统的立体建设。

2.1 正确处理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具有文化的传承性, 它是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企业文化如不体现传统的优秀精神, 便没有民族的特点, 也就没有了根基。现在企业建设中, 必须把握好继承与发展、否定与扬弃的关系, 既立足于创新, 又不割裂传统, 使民族文化不断得到改造、扬弃、发掘和发扬, 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2.2 应确立起现代企业的新文化理念

2.2.1 从”物本“到”人本”管理转变。

物本管理的特点是重物轻人, 把人当做物来看待, 对人主要实行金钱等物质激励。人本管理的特点是人的地位、作用、价值被肯定, 认为人不单是创造财富的工具, 还应是企业的主体、最大的资本、资产、资源和财富。

2.2.2 由经验理性想向科学理性转变。

尊重客观规律, 尊重科学, 尊重企业经营环境, 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出发点。经验理性主义者往往不以实践为基础, 习惯于以主观的意向推断市场的动向。

2.2.3 有统一主义向多元主义转变。

现代企业需要有统一的价值观、统一的意志、统一的行动, 才能使员工为同一目标而奋斗。但是, 把统一强调到极端, 就变成均质主义, 同构主义, 就会使员工的思维方式变得单一、呆板、惰性, 丧失自主性和独立性。

2.3 我国企业文化的系统立体建设

企业目标的改造, 目的是确定现代企业的社会使命、经济使命和文化使命相结合的目标观。企业目标是企业为何生存的根本问题。

企业哲学的改造, 目标是培育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哲学, 从民族哲学思维的深厚积淀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尊重科学、关爱员工应成为现代企业哲学的根本理念。

企业价值观的改造, 目标是培育现代企业具有生存、发展、意义价值相结合的价值观系统。企业价值观作为全体员工的一种共同信念, 为员工提供了批判是非的标准, 是调节人们行为及人际关系的导向体系, 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本方向和行动指南。

上一篇:整体语言教学综述下一篇:学生自主性写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