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的现代化(共12篇)
群众文化的现代化 篇1
一、维吾尔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发展趋势
维吾尔传统文化是维吾尔族群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并经世代传承的文明成果, 是维吾尔人民群众千百年来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形成的传统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内的所有文化事项, 是其自身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它内涵丰富、范围广泛、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趋势,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 这是世界现代史和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民族医药失去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据随机调查 (哈密维吾尔族30人) 显示:
1.认为本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近些年的变化。
2.了解民族民间文化。
3.人们对待生活方式的态度。
4.认为本民族文化消失的。
调查结果表明, 有80%的维吾尔群众认为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发生变化很少, 至少70%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 73%怀念以前的生活方式, 有至少73%认为本民族的文化在逐渐消失。这反映出传统文化对维吾尔民族仍旧具有深刻影响, 但现代化已经对传统文化发生作用, 反映了传统与现代、本民族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的情况, 但也反映出不同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不够。大多数的维吾尔群众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认同和关注。但同时, 人们也已经意识到有些传统文化正在他们的身边慢慢消失, 但绝大部分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消失的文化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维吾尔群众虽然保持着传统服饰, 但在款式、面料和制作方式上已发生了变化, 融进了现代工艺技术和时尚因素;他们虽保持着自己的饮食习惯, 但也开始吸收其他民族的饮食方式, 注重营养、卫生和多样性;虽然保持了传统民居的方式, 但从建筑材料、样式到内部装饰都已具有现代气息;虽然保持着维吾尔族传统节庆活动, 但在活动中也开始大量地掺杂着现代娱乐形式和商品交易的内容;维吾尔传统音乐中引入了西洋乐器和流行音乐, 许多艺术形式得到了改造, 填充了新的社会内容,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新的变化等。
二、维吾尔传统文化的转型与文化整合
市场经济条件下, 少数民族不得不面对现代化的问题。传统模式如何向现代模式转换, 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布莱克认为, 早期的现代化理论过多的强调西方的影响和作用, 尽管这种作用是应该重视的, 但明显的缺陷是忽视了对各类正在现代化的社会内部文化传统的研究。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过程中, 必须要注意文化的转型和文化的整合。
(一) 传统与现代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传统文化是建设现代化的基础, 是现代化成功的保障, 而现代化又是未来的传统文化。传统——现代——传统——现代, 循环往复, 生生不息。纵观历史, 没有传统作为依托, 现代化难以成功。传统文化的现实性是建设现代民族文化的现实基础。传统文化如果不加以创新和变革, 也就没有生命力, 也就无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并将逐步失去功能。但是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过程中, 必须要注意文化的转型和文化的整合。根据系统论观点,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一个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存在和运行的。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 文化系统必须在与变化了的环境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中进行文化整合。文化整合, 就是基于对社会发展利益的认识, 将各具特点、相互独立或彼此冲突的价值观及基于价值观基础上的行为规范等文化因素进行有序化、层次化和结构化的整理, 使之形成一种相互关联、彼此作用、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结构, 服务于社会的发展目标。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条件下, 社会的巨变对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渗透力, 将打破其文化系统的稳定性, 原有的文化系统必然要在接纳新因素的条件下重新进行整合。面对现代生活的急剧变迁, 维吾尔传统文化要么适应现代生活, 要么走向衰微。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过程中, 必须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好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问题。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部分, 因为它能促进各民族文化的整合和融合, 这是民族友好交往的基础;批判其中的消极部分, 因其会延缓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批判地继承其中的中性部分, 因为它虽缺乏一定的积极奋进因素, 但对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并不产生阻碍作用。二是解决好吸收和兼容其他文化的问题。对其他文化的吸收和兼容, 必须看它是否与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相吻合, 必须对它进行解释、改造, 以使它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既有互补互济的一面, 也有相互排斥、相互冲击的一面。在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 维吾尔族必须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 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去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必须要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扬弃。淘汰那些不利于社会前进、经济发展和人们身心健康的落后习俗和文化, 摒弃与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相悖的传统文化的内容, 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 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精髓, 不断创立和吸收新的文化因素, 把坚持发扬维吾尔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建立一种以传统文化为基本的现代文化。自觉改造传统文化中的封闭性和对外来文化的排斥性;发扬传统文化中对外来文化的自我吸收、融化、整合的兼容性, 积极吸取世界各民族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 积极与世界交流, 保持传统文化的进步性。
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 是人的观念和行为的现代化, 而现代化的观念与行为不是先天而来的, 必须由人们自身在新的环境中去感受, 从而逐步完成从传统观念到现代观念的转变。因此, 维吾尔族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大力加强宣传工作, 发展现代教育事业, 普遍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从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上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 要把传统文化放在现代经济文化政治背景中进行清理, 弘扬文化精粹, 剔除落后的因素。维吾尔族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必然是富有民族特色的维吾尔族的现代化。
摘要:本文从随机调查中试图发现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在向现代化转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力图从民族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视角, 探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指出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
关键词:维吾尔,传统文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阿不都热衣木-艾比布拉.维吾尔社会历史调查[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5
[2].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7
[3].刘志霄主编.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论丛[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8
[4].马炜, 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5].热依拉-达吾提.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保存、传承、发展与新疆社会经济发展.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2003
[6].张文勋等著.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7].何峰, 阿巴拜克.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与整合[J].新疆艺术, 2000, 2
[8].李竟成.走向21世纪:新疆文化转型的思考.新疆艺术[J].1998, 4
[9].姚维.新疆维吾尔民族文化心态走向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2
群众文化的现代化 篇2
在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楚”既是民族概念、国家概念,也是地域概念,还可引申至文化领域。楚文化的主要构成可概括为六大支柱:青铜冶铸、丝织刺绣、木竹漆器、美术音乐、老庄哲学及屈骚文学等。楚文化有800多年的历史,留给了我们辉煌灿烂的物质文化遗产、数不胜数的文学典故和瑰丽的精神文化,影响不可谓不深远。楚文化是在荆楚大地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吸取了周边文化之长,同时又保留了自己独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特征。其中包括以下四种非常明显的精神特质。
一是荜路蓝缕即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探寻楚人先辈艰苦创业的历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夏商更替之际,战火连年,楚人先祖辗转迁徙到了荆楚地区。到西周末年,楚人还是一个弱小的部落。熊绎成为部落首领后,率部族居江上楚蛮之地,“荜路蓝缕,以启山林”。正是这种荜路蓝缕的精神成为楚国强盛的立国之本,也成为中华民族史上艰苦创业的典范。周初,周成王盟会诸侯,熊绎出使受到冷遇。熊绎回来后告之群臣,立志发奋图强,发展生产,扩大疆土。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从熊绎到熊渠,疆域不断扩展,国力不断增强,由一个方圆不足百里的小国发展成泱泱大国。春秋时期,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楚国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当时楚国都城是“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曰朝衣鲜而暮衣敝”。正是凭着艰苦创业的精神,楚国才能在强国如林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创造了先秦发展史上的奇迹。
二是追新逐奇即锐意进取、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楚人的创新精神有很多记载:楚君熊通自行称王,首创县制。楚国灭了权国,便设县治之。秦国设县,在楚国之后。早于商鞅变法的吴起变法,是楚国历史上的一次悲壮的革新运动,也是一次大胆的改革运动。楚人在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文学创作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以文学而言,庄周的散文奇诡莫测,变化无穷,气势浩荡,意象峥嵘。屈原是楚辞的宗师,后人对屈原作品的评价是“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它道出了楚辞惊世骇俗的奇异之美。楚人大胆革新,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楚文化。
三是兼收并蓄即融汇南北、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在先秦的诸民族中,楚人的民族偏见最少,主张民族融合,强调兼收并蓄,能够融合其他民族、国家包括来自南洋、西方的文化。在这方面突出的事例不少,比如称作“蜻蜓眼”的玻璃珠源于地中海东部,其风格似乎凝聚了地中海绚丽的蓝天白云、青山白石、碧波白帆和绿窗白墙。这种玻璃珠和淡绿色的玻璃一起,由南亚传入楚地,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实例,这条中西文化交流的“玻璃之路”比丝绸之路大约早4个世纪。在初创时期,楚王没有与周王室的血缘姻亲关系可依,没有辽阔的疆域可恃,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以致用,以独立强盛为目标,因而楚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务实性。
四是崇武爱国即崇尚武装、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楚人尚武,荆州博物馆有一种叫“连发弩”的文物,李白诗中有“连弩射海鱼”的诗句。连弩可以连发十箭,可见楚人很早就在研究发明武器了。在丰富的楚文化中,有很多例子反映了楚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如申包胥为了求得秦国发兵救楚,在秦国朝廷中哭了7天7夜,终于感动了秦王;楚将屈瑕战败,感到对不起家乡父老,以死谢罪,开了楚国将帅以身殉职的先河;楚武王、楚文王、楚庄王、楚共王等都身先士卒,亲临战阵之中,体现了非常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有代表性的是屈原,屈原有这样的诗句:“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是爱国主义诗人,其精神千秋万代
为世人景仰,成为民族脊梁的象征。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篇3
关键词:文化;传统文化;现代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141-02
文化是人类与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长久相处交融形成的具有实践性、精神性的多层次复杂的表现形式。由于时间、地理、种族的不同,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亦不尽相同。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质,它是一个民族长期发展的产物与基石,融入了民族的血液、精神之中,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支柱与标志。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经过千锤百炼沉淀下来,对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黑格尔曾在《历史哲学》中指出:“世界历史自身本质上是民族精神或国家精神的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在晚年反复强调,人类社会的进步并非只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还要受到思想文化因素的制约。如果人们丧失了本民族文化传统,那这个民族也将随之消亡。中国传统文化是延续几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且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近代以来,由于中国的闭关锁国,中国文化渐渐与西方拉开距离。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可或缺,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备要件。
一、文化、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化的概念界定
自古至今,对于文化的定义多达上百种,但是并没有一种解释被普遍认可。从广义及狭义两方面来界定文化是普遍认可的做法。广义的文化包含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指人类在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构建的社会价值系统总和。狭义的文化仅限于精神文化层次,是指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活动。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积累和沉淀,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是联系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919年之前的几千年中,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情况下形成、积累、传承下来的,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中国古代文化,包括儒家、法家、道教、佛教等多家思想。广义的则包括历史中形成的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各种事物。从狭义角度讲,包括历史中形成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意识形态等精神成果。文化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的现代化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包括意识形态现代化、思想观念现代化、制度文化现代化、文化信息化等。如果文化没有实现现代化,那么在实质上就没有实现现代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政治基础密不可分。中国地域广阔,东西共跨5个时区,南北跨越热带、亚热带、温带多个气候带。由于各个地区、民族生产生活条件的差异,从而形成丰富多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社会以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为主,中国传统文化是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农业文明。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我国存在着彼此密切联系的不同的文化形态,使传统文化更加多姿多彩的。同时,政治制度也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影响,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宗法专制制度塑造出的“家国同构”、“忠君”、“孝悌”思想已经浸入中华民族的骨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纵向上可以划分为史前、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夏金元以及明清文化。每个文化时期都有其鲜明的历史特征和文化气息。到了晚清,中国传统文化遭遇了西方文化的挑战,中国在列强的侵略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此时,国人才慢慢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有许多不适应处,于是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在近代掀起了“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五四运动”等,并提出“中体西用”、“西体中用”等主张,希望将中国建设成一个近代民主国家。20世纪初,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中共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为中国救亡图存指明了前进方向,从此中华文化从由衰微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兼容并蓄,面向世界,立足本民族,继承传统,迈向未来,建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困境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越来越多,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陷入一定的困境。
(一)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不足。中国古代社会以自然经济为主,从而形成重农抑商、听天由命、不求进取的心态。“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小农生产思想阻碍中国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阻碍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在长期封建主义思想影响下形成的等级、特权和宗法思想,与现代社会是矛盾的,是不相容的,是阻碍文化发展的消极、落后思想,应坚决地批判和摒弃。
(二)文化变革道路的曲折。在近代,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有些人开始盲目地向西方学习,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全盘西化。同时,保守人士固步自封,全面否定西方文化,盲目地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两个极端思想的斗争也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变革。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全面,没有一分为二地看待传统文化,从而没有形成正确的、符合时代潮流的选择。
(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面临的挑战。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的盲目性、自发性、利己性等缺点,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很大冲击。同时西方文化中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也会对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产生不利影响。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却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出现各种违背道德、法律以至犯罪的行为,比如商业诈骗、走私漏税、贩假造假以及非法融资等违背社会良知、法律的行为,对社会产生很坏的影响,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四、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要根据我国文化的实际,应选好发展路径,这样才能使我国文化健康、持续的发展。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其实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实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我国文化发展规律、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同时马克思主义正确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为人类发展和改造世界提供理论指导。
(二)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传统文化包括优秀的文化和消极、落后的文化,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文化中契合时代发展主题的、能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正能量的部分,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对传统文化中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消极腐化的、传播封建迷信思想的部分,我们应该对其改造或者剔除。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可归纳为:天人和谐、道法自然、以民为本、忧患意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实守信、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等。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科学严谨地区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去伪求真,去粗取精,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要以发展的眼光审视文化,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引领文化的发展、变革与创新。文化的发展具有传承性,如果对之前的文化全面否定或摒弃,那现在的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在继承中发展和弘扬传统文化。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文化创新。创新是文化保持生命力和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没有一种文化是脱离于传统文化的,现代文化需要从传统中吸取营养,在继承中发展;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照搬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新鲜血液,需要具有创新性。文化创新的一个必然要求是要体现时代精神,文化创新需要紧握时代的脉搏,体现时代主题。当今中国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的浪潮之中,复兴中华的中国梦正成为时代的主题。在文化领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既要兼容并蓄,吸收外来的、世界的、未来的优秀文化元素,又要继承发扬,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同时应大力发展先进文化,要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发展积极向上、健康、体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在文化建设中鼓励不断开拓、创新精神,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争论,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让文化创新蔚然成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实现文化创新的一种过程。我们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大胆吸收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在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新文化,为人类文化发展做出本民族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云鹏.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40.
〔2〕吴天智.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中的和谐观念及其当代转换[D].南开大学,2009.
〔3〕张永贞.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生态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1.
〔4〕刘冬梅.文化多样性研究[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6.
〔5〕朱汉民.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群众文化的现代化 篇4
一、西方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
(一)西方体育文化的形态特征
西方体育文化从外在形态来说,存在着重视外在形体塑造,重视身体力与美的表现,注重体育运动竞争性的特点。在这方面古今奥林匹克竞赛都是典型代表。古希腊奥运会创造出了竞技体育的理想范式。现代奥运会是现代竞技体育的最高形式,来自全世界的运动员在“更快、更高、更强”的理想激励下,用竞争身体力量、技巧、速度、耐力方式来超越自我。
(二)西方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念
西方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念建立在西方文明的基础上,自古希腊开始,社会上繁荣的商业活动和民主政治形成了西方人追求自由、独立、平等和竞争的精神。商品经济要求人人平等地展开竞争,民主政治追求自由与平等,二者结合形成了西方文明中公平竞争的传统。公平竞争的社会精神是竞技运动得以开展的文化基础,这种精神在工业革命后的现代社会更是得到了广泛传播,促进了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现代竞技运动在全世界广泛开展。
二、东方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
(一)形态方面的内倾性的弱竞争性
东方传统体育文化,如中国的武术、养生术,印度的瑜伽,日本与韩国的传统武道等,或者受到中国的儒家与道家思想影响,或者受到印度传统的宗教文化影响。与自古希腊奥运会以来的西方体育文化的强竞争性相比,其竞争性要弱得多。中国体育文化的和谐观强调的是儒家的“君子不争”的谦让观念,并认为竞争会破坏这种和谐;而印度古代的瑜伽是一种宗教修行方式,力图通过瑜伽修炼达到个人与宇宙的结合,也不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对抗。
(二)价值观念上注重道德伦理与内在精神体验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受到儒家注重道德伦理观念以及道家注重内心精神体验的影响,这一点在中国古代武术、养生术中都有体现。而印度的瑜伽则受到印度的传统宗教文化的影响。这些体育活动在追求健身价值同时强调个人内心的精神体验与道德自省,与西方体育文化追求公平竞争、奋斗进取的特点完全不同。
三、东西方体育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存在互补性
现代化是现代世界的发展潮流,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东方体育文化有着走向现代社会的问题,即使是具备很强现代因素的西方体育文化,也存在着种种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问题,必须从东方体育文化中吸取营养。
(一)西方体育文化的现代性因素对东方体育文化的启示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特有的体育价值、文化形式,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集中体现了西方体育文化的长处与优势。奥运文化的竞争性、观赏性,奥运竞技对人体潜能的空前挖掘,都体现出西方体育文化中民主、自由、平等、竞争、尊重科学的长处,参与奥运,对东方体育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现代化的过程。在参与现代奥运过程中,许多东方体育项目都通过借鉴现代奥运的优点而获得新的生机,如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和中国的武术都在申请成为奥运项目的过程中积极吸收了西方体育的科学性、规范性、观赏性与公平性的精华,推动了自身现代化的进程。
(二)东方体育文化对西方体育文化的积极意义
西方体育文化虽然更具现代性因素,但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其自身身也出现一些不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问题。如,现代奥运过于强调竞争与对抗带来的文化冲突、兴奋剂问题、单纯关注运动成绩问题等,因而也需要借鉴东方文化的长处。
所以,东方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着互补性。在现代化的视野下,东西方体育文化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方面自身都存在不足,都有自身的现代化问题。但同时也都有自身的优势,吸收对方的长处与优势来克服自身的不足就成为促进双方发展的共同选择,而这一过程不仅是双方自身发展的过程,也是双方共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完成自身现代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杜鸿,祝捷.当代东西方文化融合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6(2):49-53.
论现代化的妈祖音乐文化 篇5
传说中,妈祖是海上女神,也享有天上圣母等封号[1]。由于妈祖生前慈悲为怀,造福人类广施恩泽,因此受到无数黎民百姓的拥护与爱戴。就现代妈祖歌舞音乐来看,音乐内容丰富多元化,且拥有十分鲜明的音乐文化色彩。人们通过歌颂妈祖的歌曲音乐、歌颂妈祖的影视音乐等方式,记载着妈祖的丰功伟绩,歌颂着妈祖的高尚品德,也传承着对妈祖的仰慕之情[2]。由于大多数音乐学者的研究层面不够全面,仅站在某一层面对妈祖进行切入与剖析,系统整理的情况不多,因此,现代妈祖歌舞音乐的研究内容,还有许多有价值的内容等待发掘。所以,在笔者看来,研究人员的研究层面,应从纵向的角度,对研究课题进行整合与探究,深入挖掘出妈祖音乐的深刻内容与价值。
1、现代化的妈祖音乐研究现状
据相关资料显示,最早出现妈祖舞蹈的研究概述,要追溯到1996年,《中华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里有关棕轿舞的叙述内容。当年,这一本著作在中国舞蹈家协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等机构的组织下,经过对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周密、严谨的普查、整合与编撰工作,最终得以问世[3]。这本著作详细的记录了动作、音乐、服饰、道具等舞蹈艺术的内容,还对舞蹈艺术的发源地、传承情况、历史演变等相关传说,当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有着详细的记录。该著作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后来学者们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北京舞蹈学院的罗雄岩教授,于他的出版作品《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发表论文《论中国民间武大的文化类型》里,对妈祖舞蹈进行了一定的概述。他以文化性民间舞蹈的角度,对妈祖舞蹈进行了分析。最终,通过地域生态划分法,将妈祖舞蹈划分到中国海洋文化性民间舞蹈的类别中。罗雄岩教授认为,妈祖舞蹈将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升华成人海合一的文化精神,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表现与传达海洋的色彩内涵。
笔者对有关妈祖舞蹈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查阅,经过整合对现代妈祖歌舞音乐的研究内容与形式进行了总结,具体以下内容:
1、对妈祖音乐剧(歌剧、舞剧)展开评论;
2、对妈祖歌曲的由来与文化背景进行论述;
3、妈祖歌舞音乐本身展开探究。笔者通过研究最终发现了三篇涉及到妈祖歌舞音乐的研究作品,分别是:(1)王耀华的《福建文化丛书》[4]。作者对在莆田、仙游一带流传的妈祖音乐舞蹈表演《皂隶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舞蹈的表演形式与文化内容进行了深究;(2)黄明珠的《浅论湄洲岛妈祖舞耍刀轿摆棕轿的文化特征》。该部作品中,笔者通过对妈祖舞蹈的探究,向世人阐述了耍刀轿摆棕轿民俗舞蹈的特色与内涵;(3)陈育燕的《湄洲岛妈祖仪式之摆棕轿舞蹈探究》。作者通过对表演中,使用的道具、动作、服饰的研究与分析,得出了舞蹈中传递的民俗观念[5]。因此,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在所有关于妈祖音乐的研究里,大多数音乐学者的研究层面不够全面。仅站在某一层面对妈祖进行切入与剖析,系统整理的情况不多,由此看来,现代妈祖歌舞音乐的研究内容,还有许多值得挖掘与探讨的东西。这甚至是一笔巨大的宝藏,等待着人们去发现。
2、现代化的妈祖音乐研究的价值
由于大多数音乐学者的研究层面不够全面,仅站在某一层面对妈祖进行切入与剖析,系统整理的情况不多,因此,现代妈祖歌舞音乐的研究内容,还有许多有价值的内容等待发掘[6]。所以,在笔者看来,研究人员的研究层面,应从纵向的角度,对研究课题进行整合与探究,深入挖掘出妈祖音乐的深刻内容与价值。妈祖文化的研究,对本学科音乐学与音乐文献学的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对整合当代妈祖歌舞音乐资料也有着极高的意义与价值。后人可以通过这些研究成果,使妈祖歌舞音乐得到传承,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妈祖的多元化的音乐内容和形式[7]。人们可以对之加以利用,通过对现代妈祖歌舞音乐的研究,发挥出妈祖歌舞音乐最大价值,进一步深化妈祖音乐文化的影响。
3、现代化的妈祖音乐研究路径
在笔者看来,对现代妈祖歌舞音乐的研究路径,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对现代妈祖歌舞音乐的类型进行研究。研究学者可结合现有的相关文献资料,经过具体的走访调查,对妈祖舞蹈音乐的发源地、内容、表现形式等,进行分类。如妈祖音乐剧(歌剧、舞剧)、妈祖歌曲音乐、妈祖影视歌曲等内容,可根据各类形势的特点,进行划分,方便后期研究。
2、研究现代妈祖歌舞音乐文献的记录方式。根据现有的对现代妈祖歌舞音乐文献的记录进行分析,按照不同类型的记录方式分文别类[8]。对不同类别的记录方法进行研究,找出各类记录方式里,妈祖歌舞音乐的差异之处,分析不同记录方式的音乐特点。
3、充分认识到现代妈祖歌舞音乐的价值。提高对妈祖歌舞音乐的重视,对妈祖歌舞音乐的存在意义有深刻的认识。考察妈祖歌舞音乐的背景,分析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领域里,不同时代背景中,妈祖歌舞音乐存在的价值,代表的意义。通过分类、整合、对比与统计的方法,对妈祖歌舞音乐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最终实现对妈祖歌舞音乐深刻内涵的认识、发掘与利用。后人可以通过这些研究成果,使妈祖歌舞音乐得到传承,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妈祖的多元化的音乐内容和形式。人们可以对之加以利用,通过对现代妈祖歌舞音乐的研究,发挥出妈祖歌舞音乐最大价值,进一步深化妈祖音乐文化的影响。
4、结束语
市场经济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篇6
摘 要: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以向西方学习为历史起点的,而西方现代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现代性,因此,现代性是中国文化现代化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现代性的核心理念是理性精神和主体性精神,中国要实现文化的现代化首先要确立理性精神和主体性精神,传统的自然经济是不可能促成理性精神的生成,只有市场经济的建立才能促成理性精神的确立,市场经济的确立对于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市场经济;文化;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092-02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是以向西方学习为历史起点的,虽然不能等同于西化,但中西文化客观上存在的势差决定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必然与向西方学习相伴随。由于向西方学习成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基本理路,而现代性则为西方现代文化的核心内容,故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价值目标就体现为对现代性的追求。对何谓“现代性”的问题有多种不同的理解,但现代性最基本的内容应归结为理性精神和主体性精神。中世纪,在神学统治的天下,人不仅自觉地变成了神的奴仆,而且在自然面前也是十分渺小。文艺复兴特别是启蒙运动之后,人们发现,人并不是被动无能的,正是由于人作为万物之灵具有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理性能力,人完全能够成为世界的主人。由此,人类开始了在理性的主导下认识进而征服世界的历程。正是理性精神使得人类在一定意义上堪称取代了万能之神的地位:“面对这种理性的统一性,神与人的区别就变成无关紧要的事情了……管理万物的精神与创造万物的神相似,都是自然界的主宰,与神相像的人具有支配定在的主权,是主人,具有指挥权”[1]。由此,理性精神的突显成为现代社会区别于前现代社会的基本标志。理性精神的确立意味着主体性精神的觉醒。同样,西方民主政治的兴起也是以公民具有对于自身作为独立政治主体的理性自觉为前提的。如果社会成员对自身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义务与自由没有清醒的认识,也不可能建立民主政治。正是理性精神和主体性精神的突显构成了现代性的核心内容,因此,中国要实现文化的现代化就必须确立理性精神和主体性精神。
当下,中国处于极为重要的文化历史变迁时期。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升级,它的影响早已不再囿于经济领域,而是扩展到人类的政治文化生活领域,形成了所谓的“政治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的整体轮廓。从中国现实来看,我国正处于由农业文明的文化模式向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转换时期。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使中国的现代化开始取得实质性的深化,它的确立必然引起整个社会运行机制的理性化和民主化进程,同时也必然促进社会的最深层的文化变迁。
我国从提出市场经济概念到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计划经济体制自建立起,就暴露出固有的缺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高层领导到理论界都在思考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对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市场经济初次提出,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从总体上突破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框架,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确定了市场取向的改革目标。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形势发生了变化,反对市场经济的声音很强,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行讲话彻底澄清了这种思想混乱的状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扫除了障碍。党的十四大明确宣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对于长期处于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中国而言,意味着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这一转变也意味着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历史性转变。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一直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中,以农业为主,个人是作为家庭的一个成员而存在,人们的生活更多地依靠着传统、习惯、经验以及血缘关系和天然的情感,这种生存状况与自由、自觉、开放、充满创造性的现代生存方式相比,具有极大的封闭性、保守性、消极性。中国社会传统的自然经济模式,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及文化观念严重地束缚着中国人的理性精神和主体性精神的发展。
中国传统的价值规范体系,来自于古代原始氏族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比较完整了,以后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发展中,又不断地得到补充和完善,成为一个十分严密、庞大的价值系统。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儒家的文化一直处于主流地位,同样儒家所倡导的价值观奠基于孔孟荀,在汉代经过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就成为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核心,深深地影响着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国传统价值观最高的原则是道德原则,把道德原则看成是高于一切,高于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在这一原则下,中国传统价值观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重群体,轻个体,个体是群体的一分子,个人的力量消融在虚幻的群体之中,被虚幻的群体力量所驱动,扮演着某种被规定好了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主体的个性也随之泯灭,缺乏独立性,缺乏独立的人格。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和主体性精神处于缺失的状态。
市场经济的引入是转变中国人的生存方式,生成人的独立、自由个性的根本途径。市场经济是人们按照价值规律所进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经济行为,是配置资源的一种手段,在市场经济的交换方式中,人们能以“物的交换”为媒介进行人的交换,把人的能力,人的创造性对象化到物中去。物和物在交换中的通约关系打破了人与人之间交换的各种社会条件限制,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人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马克思精辟概括了个人活动发展的三阶段理论。他写道:“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2]
第一个阶段,以自然经济为主,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宗法血缘关系和封建等级关系紧紧束缚着个人的活动和个人的发展,这时几乎没有个人独立自主的活动。每个人成为一定的狭隘人群的附属物。16世纪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代替了封建社会,才使得个人摆脱了宗法的、封建的种种羁绊。第二阶段,也就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虽然被异化了,但是和第一阶段相比,也是人的个性从被泯灭到个性觉醒的一次质的飞跃。第三阶段,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物质极大地丰富,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人摆脱了异化的状态,实现了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的社会,要等若干年才能实现。当代在全球范围内,我们人类大多数国家则处于第二阶段。对中国而言,我们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转型期,中国社会长期处于自然经济阶段,人们的个性处于受压抑的状态,中国社会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相比较,缺少类似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阶段,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主旨就是确立理性精神,解放人性,把人性从神性中解放出来,实现的人的个性独立、自由、平等,社会公平、正义等,中国虽然也经历了五四运动,但是五四运动并没有实现它的预期目标,没有实现人的个性解放,人格独立,社会的公平、正义等,反而是丢失了传统的道德价值。五四运动之所以失败,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是没有触及当时的经济制度,经济制度作为基础决定着文化的发展,经济制度不改变,文化则难以实现改变。
改革开放后,我们确立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引入彻底改变社会运行的机理,我国的市场经济虽然还很不规范,有很多弊端和漏洞,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但是市场经济是促成中国人理性和主体性精神的一个根本途径。独立的个人并不是自然给予的原初的存在,而是在历史中生成的,独立个人只有在市场经济中才能生成。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方面,现代市场经济的建构正在从根本上触动和改变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结构。我国出现了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的新特点,形成了多元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从而导致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并进而形成了多元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并存,多元思想文化交互激荡的局面,并在一定层面上显现了原有的主导性文化模式的失范问题。另一方面,作为现代工业文明立根基础的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主体经济”,社会活动主体开始超越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活动方式,通过接受新生活方式的理性精神和人本精神而正在开始又自在自发走向自由自觉。在新的经济体制、新的生存样法、新的文化精神的冲击下,普通民众的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在根基上开始松动,大众层面的文化精神和话语由于主导性文化模式的失范开始在消费文化、通俗文化的导引下相对独立地、自律地、多元地流动。总之,市场经济的引入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准备了前提。
21世纪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全球化的浪潮席卷整个民族国家,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由单方面的军事、经济竞争变为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式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这一激烈竞争,不仅包括军事实力、经济实力、政治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也包括文化软实力方面的竞争。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并日渐成为核心竞争力。如何实现文化的现代化便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焦点。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是在文化全球化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双重境遇下展开的,因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搞好市场经济对于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M].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7.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及其依据 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理论依据,现实依据
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将产生于农业社会的文化运用于现代社会生活和实践, 以推动和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
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程。人类历史发展的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全球参与的过程, 和全球化的发展是相呼应的, 因而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但是由于社会历史的复杂性, 世界各国、各民族迈向现代社会的起点、所表现出的现代性和现代化的过程是不一样的。
传统文化现代化是文化转型和文化重建, 是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结合。传统文化现代化是以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为立足点,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是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有机结合, 是传统文化这种精神力量在现代社会的延续。
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深刻的社会基础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传统文化在向现代延展的过程自始至终地受到现代社会需要的制约, 是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选择了传统文化, 现代社会发展模式和道路决定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程度、途径和方式。
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主体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现代人有现代的思想和文化, 有着不同于前人的需要和生活, 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困惑。传统文化不可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 但现代人只有在不断发现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才能走向现代化。
传统文化现代化既是文化变革过程, 也是社会实践过程, 衡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尺度既有文化尺度, 也有实践尺度。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是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需要是衡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最高尺度。
二、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依据
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两者之间具有统一性, 这种统一性构成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根据。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不仅具有统一性, 而且也存在差别、对立。我们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差异、冲突面前, 既不能选择抛弃传统文化, 也不能选择照搬传统文化, 更不能选择放弃现代实践, 解决的办法只能是把传统文化加以现代化的改造, 使之和现代社会“和解”。
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不同时代的文化可以继承, 同一时代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文化也可以相互吸收和彼此借鉴。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民族能够脱离传统文化而获得生存和发展, 那些最现代化的国家、民族并不是没有传统或者是丢掉了传统, 而是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传统, 正确地处理了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文化的历史继承性表明, 现代化不能脱离传统文化, 而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文化根基和必要条件, 是现代化的必要环节。
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具有共时性存在的特性, 这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理论依据。文化是人的生存活动的产物和表现, 人的生存活动是一个历史的连续的过程, 离不开前人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传统文化存在于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 存在于人的当下的生存活动中。既然人的活动可以把传统和现代联系在一起, 可以形成一个时间链条, 穿越过去和现在的阻隔, 正是因为传统和现代的共时性存在, 人才有可能把传统文化现代化, 否则, 脱离现代的传统既无法使之现代化, 也无法将现代化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无法使现代化的传统和现代链接在一起, 两者之间永远存在着时间上的阻隔。
首先, 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消解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其蕴含的文化精神对于保证市场机制的平稳运行, 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 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政治伦理型的传统文化将人伦之道, 应用于处理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形成了“家国一体”和“家国同构”的观念, 这种观念对中华民族的影响至深至远, 对我国的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传统文化的“信”、“义”观念, 对于树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 处理竞争和互助的关系, 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当自强不息”的自立自强精神对于人们正确对待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失败也是具有激励和鼓舞作用。
其次, 在政治上, 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思想、“民本”意识、“统一”观念“以史为鉴”传统和“忧患”意识等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我们今天强调“以德治国”中的德, 主要是指社会主义道德, 但是也包含着传统美德;我们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反对分裂国家, 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呼唤“与时俱进”等都和传统文化的精神密切相关的, 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三、传统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重要的作用
第一, 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动力的价值。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思想资料。传统文化所阐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存在着值得我国今天借鉴和发扬的内容, 如儒家提出的“廉立、知耻、勤劳、节俭”等具体范畴, 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的、灿烂辉煌的优秀传统文化, 它的“自强不息”精神具有巨大的历史穿透力, 对于我们现代的中华民族来说, 是我们建设和发展文化的巨大内驱力, 激励和促使我们去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 传统文化对于维护中华民族在文化上的独立性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上的独立是一个民族独立性的重要表现。中华民族要使自己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要坚持自己的独立性, 在文化上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没有民族文化, 也就没有民族独立性。
第三, 优秀传统文化在净化文化环境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当代中国文化领域内,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 使文化融合大于文化净化, 在一定范围内, 封建文化糟粕和资本主义文化糟粕致使封建迷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腐败在社会大行其道, 对社会产生了一定消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成为建设新文化的前提, 是当务之急。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在同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相斗争而成熟和发展起来的, 可以用它来帮助净化封建腐朽文化的影响。
第四, 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素质, 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强调善行, 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 完善理想的道德人格, 培养优秀的思想品质和情操, 在历史上曾经锻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品格, 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仍具有巨大的现代价值, 对于克服现代经济条件下滋生的道德腐败、堕落, 医治现代社会中产生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道德病症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 是民族文化瑰宝。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 表现了中华民族对科学文化的刻苦追求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积淀了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 开拓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思维模式和审美境界, 是提高国人科学文化素质、理论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好教材。
第五, 在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上, 有东学西渐也有西学东渐。我们在吸取西方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 也向西方宣传介绍中国文化, 其中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会进一步增强。一些西方学者也把目光转向东方, 转向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 不管是出于消除资本主义现代化弊端的考虑, 还是出于对于中国文化复兴的忧虑和不安, 从中都可以看出西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估价和审视。
最后, 优秀传统文化中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也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借鉴。
参考文献
[1]杨翰卿, 李保林.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 1999 (1) .
[2]陈志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错位及其出路[J].学术月刊, 1989 (7) .
现代化转型下的乡村文化 篇8
1 社会主要财富的变迁对乡村的影响
在现代化转型的背景下, 要从乡村最核心的问题去认识乡村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探讨乡村文化的发展。 最重要的要理解乡村, 并不能单纯从名称或者传统的思路去定位当下的乡村。 乡村在特定的历史发展轨迹中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 有些完全脱离农业生产, 有些村庄出现“空壳化”, 只有重新审视乡村特定时期的深刻内涵才能更好地把握乡村文化的规律。 乡村应是区别于城市的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农业文明占主导的劳动者聚居地, 不应包括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但是名义上仍称之为乡村的区域, 这种地区所反映出的只是工业文明影响下的城镇文化。
乡村文化只是传统农耕文明或者农耕文化 (还包括农耕文明下的乡镇文化等) 的一个方面和层次, 农耕文化形成的核心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村庄文化之所以形成的核心问题。 “在小农经济之下, 家庭生产几乎是农民家庭收入的唯一来源, 是其生产和消费生活, 是维持其运转存续的基础。 ”家庭生产几乎围绕着土地及其衍生的产业进行和开展的。 乡村文化与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农村的核心社会资源有着天然的关系, 或者说土地是农村文化的根, 土地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由于它是乡村社会主要财富的象征和满足了农民基本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 不可替代性地社会主要财富———土地是农耕文明产生与发展最核心的问题, 也是乡村文明所产生的重要条件和因素。
所有的乡村活动或者说农民的日常生活都是围绕着土地展开的, 正是能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土地、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就能自给自足等特点赋予了农民更多自然的实用理性, 使农民的日常生活过于单一和简单, 也使乡村文化围绕着土地透露出对土地的崇敬、对自然神秘力量推崇的特点。 “乡村文化是乡村共同体内的一个“精神家园”, 它的最大特质是自然、淳朴的文化品格, 它所蕴含的静谧是历代人们的精神原点。 ”从低层次的角度来说, 乡村文化建立在乡土之上, 表现为农民安土重迁对乡村难以割舍的恋乡情节;从高层次来讲, 乡村文化构建起来对自然崇拜的和谐文化观念。 乡村文化并不能简单地与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相比较就定义为 “落后、腐朽、消极”等文化形态, 只是强把城市工业文明的标准强加到乡村文明而忽略了乡村文明的独特性。 乡村文化只是按照数千年形成的方法、思想体系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化和独特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在尚未受到工业文明严重冲击的乡村或者传统农业社会, 土地的不流动性以及乡村自给自足的生活赋予了乡村文化的稳定性, 同时在传统的体制或者社会习俗的影响下农民无法脱离农业生产从事非农行业。 土地能够给予或者满足人的大部分物质需求使乡村具有相对封闭性, 这种封闭性也会反映在乡村文化上那就是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乡村文明几千年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但是一旦资本等非农财富逐渐取代土地成为新的社会财富象征, 也就表明土地逐渐丧失了社会主要财富的象征。 城市等财富聚集地发挥着自身的充分吸引力, 一方面既使村庄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和资本要素流向能够创造更多财富、带来更多利益的城市或城镇, 另一方面也促使村庄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为了利润进行重组和嬗变。 村庄的人民在各种外力的综合因素下遵循人自私的本性者为了获取更多地社会资源开始远离村庄这个围绕土地自然形成的聚居地, 将更多的生产要素和资本要素转移到利润更高的区域, 自然而然地追求资本聚居地和资本所形成的组织———城市或者工业。 另一方面, 乡村从地缘上来说如果离城市较近, 就会审视反思乡村如何融入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之中去, 更多地时候采取摒弃原有的以在农耕文化指导下的农业生产活动, 开展非农业的经济生产活动, 致使乡村原有的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活动逐渐被工业化的经济生产活动所代替, 在此过程中也就自然而然地改造了传统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也就逐渐完成了嬗变。
2 人口流动性对乡村文化的影响
乡村的人口流动局面复杂, 一部分短期流动如农民工离土不离乡, 而另一部分既离土又离乡。 就目前以山东潍坊大多数乡村来看, 大多数农民既离土又离乡。 农民一旦“离土”拥有城镇户口就会造成传统乡村文化的继承和延续的主体缺失, 是城镇化发展必然带来的结果之一。 城镇的优越性吸引着大量农民或者农民的后代为了追求更好的社会资源选择背井离乡, 从而造成了乡村生活中大部分青壮年选择离开农村获得城市户籍身份以后接受城镇化思维模式以城市人的身份生活。 以山东某地远离城市的乡村为例, 本村90 后男性结婚离开农村生活的有20 家, 仅剩2 户选择居住在农村, 其他常住人口均为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家庭。 农村人口的锐减反映了城乡二元化结构下乡村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严重滞后或者不完善以及相关的社会配套设施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城市相对已经建立起了关于人从出生到死亡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 致使有能力接触到高速发展城镇的农民开始思索后代的发展和人生的发展, 进而实现人口的主动迁移。 从农村主动到城镇迁移的往往是精英阶层, 伴随着生产资料、社会资本等优质资源的主动转移, 实际上造成乡村可持续发展力量或可再生经济资源严重缺乏。 农村进而出现了空巢化、空壳化等问题, 归根到底还是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总量虽然大, 但人均分配严重不均衡, 没有率先富起来的地区人民群众可享受的改革福利比较少。
乡村文化的主体毫无疑问是广大农民群众, 从农民群众与农村文化的关系来看农民群众是农村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受益者。 人口的单向流动性衍生出农村文化的不稳定性或变动性, 乡村人口的流失导致部分乡村的生存危机越来越严重。 部分乡村在城镇化和工业文明的影响下逐渐开始“消失”, 所谓的消失是指村庄以农业生产的功能逐渐消亡或者乡村逐渐“空壳化”, 一部分临近经济发达或者具有非农业产业资源的农村的非农业生产功能取代农业功能成为主导产业, 另一部分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因为没有发展的潜力空间或者丧失吸引力所以人口在空间上实现转移。 主动或者被动流失的人口一般以后会脱离农村, 从户籍、居住地、职业等方方面面都脱离乡村而带有明显城镇的痕迹, 或者说城镇化思路在其行为模式到思维观念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其子孙后代也就与原来的农村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
村庄逐渐散失人口繁衍、代际传承的职能, 房屋因为没有常住人口居住荒废, 村庄也就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壳。 流失的农村人口或“消失的乡村”对一贯以稳定和和谐为显著特点的农耕文化造成冲击, 没有一定数量的农民继续居住在农村很难形成农村文化, 尤其是农村现在普遍面临着“空壳化”的现状。 当然对于农村文化造成冲击最有力的因素就是对物欲的无限制无规则的追求以至于冲击到原有乡村文化所塑造的道德和伦理关系。 各种因素使农村文化形成新的道德和伦理关系尚未成熟, 旧的道德和伦理关系就逐渐被抛弃的格局。 这种格局或者文化所表现的特点, 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情况, 其农村发展程度不一样, 其所形成的文化特点不一样, 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就全国范围来看, 全国的人口流动往往会带来乡村文化的主体缺失。
3 乡村文化的展望
农村固有的农耕文化开始受到挑战和质疑, 是因为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挑战是全面、 彻底的, 从乡村所依赖的各种器物到思想观念方方面面都在受到城市文明模式和现代化模式的影响。 从人类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来看, 人类社会必定要首先经历物的丰富以解放人类的体力劳动, 在人的体力劳动获得解放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充分解放人的精神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农村的发展也必定要经历物质的极大丰富这一发展阶段, 现代化的到来为乡村完成历史阶段提供了机遇, 也为农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可能。 但是文化的发展进程无疑是缓慢而又复杂的。 农村短期内无法受到成熟的工业文明的影响, 也无法全盘接受现代化和工业文明的影响, 其呈现的状态必然是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相互吸收。 就长远来看农村文化的总体趋势是好的, 具体表现为科学技术开始普及, 农民普遍安装数字电视、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乡村的娱乐文化设施也逐渐健全起来, 广场舞等群众集体娱乐活动也在乡村日渐风靡起来。 乡村出现的新状况反映出乡村文化呈现出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相结合的状态, 农民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 越来越流露出工业文明的痕迹。
但是乡村文化更多的时候是受到了挑战和危机, 在新形势下需要重塑、整合和调整。 其危机既来自于内部, 又来自于外部。 内部是因为由于所形成和构建的文化是自发的未形成完整、系统的体系, 没有语言描述或者记载的很难被获得外界的认可, 但是几千年农业文明保持了一贯性与稳定性, 就是形成了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朴素简单明了的农业文化。 这种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础就是封闭的、社会发展缓慢的农业环境, 当外界力量一旦打破封闭、发展缓慢的区域社会环境, 新的因素也就注定为农村增加了不安定因素, 也为农村文化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 工业文明初步影响某个区域农村的时候, 多以非系统的、不成熟的尤其是经济方面吸引或者改变农村, 也决定了农民思想的复杂性。 既无法割舍与土地那种天然不可分割的联系, 同时又为追求更多社会资源而从事非农业的生产活动。随着时代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农业活动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使得农民的后代从一开始就全身心投入教育等非农业生产, 也就会对围绕土地所产生的恋土或者恋乡情感逐渐淡化。 农业经济的脆弱性在工业化的冲击下暴露无遗, 维系农村生存和发展的情感也就没有在青壮年人口中延续, 农村文化也就成为以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为主体的留守人员文化, 更加导致乡村文化的变动性和不稳定性。
乡村文化现存的困惑和难题都是由于土地及其相关的衍生财富无法维系农民基本生活、发展需要和资本等社会主要财富集中在城市。 虽然乡村面临的原因并不是只由社会财富的分配造成的, 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文化的问题或者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现阶段下, 首先就是建立起与城市相当的社会财富体系或者至少能够满足农民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求的一系列相关体系, 这种体系既要满足农民的基本生存线, 又要给农民提供与城市无差别的社会服务以使农民获得无差别的发展权。 其核心就是要解决农民日常生活中密切相关的农产品价格, 制定农产品价格应该真正能够让农民获得相关收益, 使农民能够从物价中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 有了坚实或者稳定的物质保障, 农民才能够有时间或者能力去丰富精神世界或者接触精神层面的文化娱乐活动。 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现实中取得一系列成就, 如通过大量修水泥路或者沥青路、更换老化线路、修自来水等基础服务满足农民的需求, 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三农问题依旧举步维艰。 这才是要解决文化问题或者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 就应该让人民真正丰衣足食, 获得满足感以后进而成功支持或者认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
当前不容否认农村还存在封建迷信的活动, 应该看到中国农业文明遗留的农村习俗在农村依旧有存在的空间。 农民在文化上自觉做出选择, 是由于封建迷信文化在农民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慰藉心灵和救人治病等重要的角色。 如果想革新乡村落后腐朽的文化, 替代慰藉心灵、救人治病的文化载体, 现代医疗或心理治疗能够使农民根据实用理性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的固有的认知结构和价值观, 从而从内心逐渐摒弃封建迷信意识。 当然农民形成的独特文化是几千年来建立在对土地及大自然的敬畏基础之上的、在农民日常生活劳作中形成的对世界的看法综合。 彻底废除或摒弃从现实来看是根本不可能, 只是使封建迷信活动所构建起来的落后文化思想观念发生改变, 将一些代表先进文化的元素或者事物融入或者推广到农村的日常生活中, 触及思想并加以改造是一系列系统的工程才能做到的。 熟悉农民的基层建设者和领导者在特定的环境加以创新先进文化、 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展现形式贯穿农民的生活始终, 农民自然而然会受到先进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先明.从《东方杂志》看近代乡村社会变迁—近代中国乡村史研究的视角及其他[J].史学月刊, 2014 (12) .
[2]白宏钟.家庭与农村工业—以河北省为中心的考察[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2.
群众文化的现代化 篇9
政治文化与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是指国家政权系统,按照其既定的秩序和目标对社会进行自觉的、有计划的控制和引导的活动与过程,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其本质在于通过制度创新整合原有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促进国家的稳步发展。国家治理体系是指包括现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在内的一整套的体制与制度的总和。而国家治理能力则是指国家运用制度体系管理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社会稳定、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能力。
政治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的。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强制作用”。①治文化的这一界定,突出强调了它对现有政治体系、政治结构、政治过程的影响能力,特别是对政治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攻坚期,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要真正实现国家的稳定发展,就必须从各个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其核心就是政治体制改革。而政治文化对政治改革有着重要影响和制约作用。政治文化与国家治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然带来政治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而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必然也会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层面整体上的权力运作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治理”不同于“管理”,它强调的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共同治理,是与培育公民社会相一致的,是以善治为目的的。公民政治文化的现代化的培育,包括政治价值、政治理念、政治思想等不可避免地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1.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构建与国家的治理理念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为指导的
在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化首先是培育社会主义的公民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的。这与西方的政治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也是现代化中国进行国家治理的理念基础。国家治理层面的各种改革都是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保护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扩大人民群众的有序政治参与,加强人民对政治的监督为基础的。这恰恰与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公民政治文化不谋而合。
2.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推动政治文化的现代化的发展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一定要与时俱进,一方面要改革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完善、建立新的更能适应新形势的体制机制,使得国家治理更能体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从整体上提高国家管理的效能。这必然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各面。在这样一个以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同时进行的国家治理变革中,经济的发展、公共权力运作行为、制度规范模式、文化整合战略等必然会推进公民意识、政治价值观、政治参与等的现代化过程,推动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发展。
3.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同时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与动力支持
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是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政治认知、政治感情、政治态度等开始发生转变,促进公民政治认同向现代化、理性化的转型。理性化的政治意识、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价值对国家政治结构、制度、行为、过程有着积极的影响,这样不但有助于消除政治文化的分歧,还会增强公民之间的政治信任,更能以开放、合作、宽容的态度参与国家事务,服从国家治理的整体战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国家治理视角下,推进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思考
1.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观的深度来推进政治的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变革
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指导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上的反映,在维系国家的稳定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其关键就在于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观的深度来推动中国政治的发展,从而带来国家治理体系的变革和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来解决现存的复杂的深层次的矛盾,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整合力。另一方面,通过主流价值观对政治个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积极引导,为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2.鼓励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构建公民社会与政府之间的良好互动
治理是基于多数的共识之上的。国家“治理”区别于“管理”的最重要的是治理主体的变化。国家治理的主体除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之外,非政府组织等也可以成为治理的主体。政治文化的现代化的发展就是要培育公民社会,提高公民和媒体的权利和权力,鼓励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构建公民社会与政府之间的良好互动。
3.关注社会问题,实现国家治理内容的变革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比如社会公正、住房问题、就业问题、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这些问题引发了很多不稳定因素,而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问题,影响着公民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评价等,公民的政治文化从关注经济发展问题转向关注生态文明和社会公平公正问题,有助于国家的治理能力的提高,实现国家治理内容的变革。
4.培育包容性的政治文化,增强文化自觉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化,重在积极建设。现代化的新型政治文化的建构,必须立足于中国现实,借鉴人类历史上的一切文明成果。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是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型中,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发生的,一方面要对传统政治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超越其时代局限性和落后性,但同时也要继承发扬其精髓和理性的一面。另一方面,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西方的自由、民主等一些普适性的价值也被我们所接受,但绝不是简单的拿来,而是一种中西方文明的融合。所以现代化的政治文化的特征是包容的、开放的。
但同时,我们要明确,我国现代化的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为基本内容,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为基础,以政治文化社会化和推进公民政治参与为根本途径,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多元政治文化的冲击下,我们一定要增强文化自觉,牢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根基,才能真正提升国家治理软实力。
摘要:政治文化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状况,影响着政治系统的合法性,对一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国家治理是国家控制和引导政治和社会活动的运作行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治文化现代化与国家治理之间存在着良好的互动关系。国家治理视角下,应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关注社会问题,培育包客性的政治文化四个方面来推进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化。
关键词:国家治理,政治文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李元书:《政治发展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第239页。
[2]俞可平:《民主与陀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272页。
[3]杨光斌:《政治参与》,载俞可平编:《中国治理变迁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77-82页。
[4]杜维明:《现当代儒学的转化与创新》,《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第79-88页。
[5]李传柱:《改革开放与中国公民政治文化的新发展》,《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6期,第34-37页。
中国武术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困境 篇10
1.1 武术技击的隐退与健身价值的确立
武术源于古代“人与兽、人与人”之间的搏斗,与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密不可分。上古时代,“人民少而禽兽众”(《韩非子·五蠹》),人类运用自己的智慧在与禽兽的搏杀中获得了优势地位,适应了物竞天择的自然演化规律,并由此建立了一个属于人的社会。到了奴隶社会,由于长期的生产力低下和阶级关系的对立,人类之间的斗争此起彼伏。进入封建社会,中国历次朝代的更迭没有改变社会阶级关系,阶级矛盾的解决最终还得借助武力。“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成了促进武术发展的沃土。概而言之,与古代军事战争紧密结合的传统武术多侧重于实用技击。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现代体育的冲击,武术的技击功能日渐隐退。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武术的健身价值得到不断开发,使之不断适应社会进步的需求。尽管武术的健身价值古已有之,但在“冷兵器”时代,武术的健身价值从属其军事格斗价值。明代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拳经捷要》中写道:“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末技,然活动手足,惯勤肢体,此为初学入门之艺也”。可以反映出历代武术家们虽然很反对各式的“花法”武术,但是对武术的健身价值非常肯定。清代的武禹襄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对太极拳的健身价值的评价是“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自近代以来,武术的健身价值取代了军事格斗价值,练武的主要目的在于健身,提高格斗技能则被置于从属的地位。民国时期,一些文武兼备或文武兼好的有识之士为了追求“强国强种”梦想,力图摆脱“东亚病夫”的历史屈辱,他们仿照西方的身体运动和身体锻炼方法,将习练武术作为强健国人体质的重要方法。新中国成立以后,武术被纳入体育范畴,成为“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实践方式。武术的本质属性是一种具有攻防意蕴的人体运动,同时,武术又成为以人体运动为载体,蕴含了内在的相关文化,辐射现代的功能与价值取向的一个巨大系统[1]。武术健身价值的确立契合了当代社会的需求。武术健身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为武术在当代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1.2 武术被纳入学校教育的范畴
百年前的中国武术还秉承着“师徒制”的家庭教育模式;自二十世纪初,中国武术从乡野民间走进了学校,开始了向近代学校体育教育模式的转变。1909年,著名武术家霍元甲在上海成立“精武体操学校”,传授武术。1911年,马良参照西方兵操和徒手体操教练法,将一些传统武术动作编组成按口令进行教练,并编定《中华新武术》。这对其后的中央国术馆和学校武术教育都有着积极的影响。1917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学校校长会议表决通过,“以中华新武术列为全国各中学校正式体操”。武术进入学校体育领域后,西方体育方法和理论也进入了武术理论和技术体系,一些武术家也运用运动人体科学的原理和研究方法对武术的锻炼效果进行研究。1923年4月,在上海举办的“中华全国武术运动大会”期间,大会的组织者对技艺高超、年逾八旬的查拳名家何玉山先生进行了身高、体重、呼吸差、握力、听力、视力等机能进行测量,“证明武术不特可练习自卫技能,关于人身之健康,以与欧美体育较,诚过之而无不及”。1927年徐致一著《太极拳浅说》,以生理学、心理学力学原理对太极拳的教法、练法和理论进行研究,开启了近代武术科学研究的先河,促进了武术对于西方体育学科的借鉴。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被正式纳入学校教育作为体育的内容来开展。1954年全国各地体院(系)把武术列为正式课程。1956年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就有关于武术的内容。1988年在修订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时,将武术改为“民族传统体育”,除了教授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组合动作和套路外,又增加了五禽戏和八段锦[2]。2000年12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将民族传统体育改为武术,列为必修教学内容。在2004年印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师实施纲要》中指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3]”。在国家的重视、支持下武术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1.3 武术竞技模式的引进与发展
武术现代化过程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竞技武术的形成与发展。竞技武术始于以评分方式进行的武术套路表演比赛。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央国术馆的国术考试以及民国时期的历届全运会中都有武术比赛。新中国成立之初,武术(套路)就被正式确定为运动竞赛项目,并参照体操竞赛规则制定了相应的竞赛规则。在这一规则的导向下,竞技武术套路仿照体操比赛规定动作规格,划分动作难度。其后多次修改规则,并把“高、难、美、新”确定为竞技武术发展方针,以力争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为发展目标。
在引入西方竞技运动的比赛制度和比赛方式之后,尤其是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下,竞技武术成为当代武术发展的主流形态。有从事竞技武术运动训练与比赛的专业运动队,学校武术教育的教学内容都以竞技武术为主,地方武术馆校也都开展竞技武术。显然,以进入西方体育项目汇聚成的运动会及展现体育现代化成果的奥运会为目标,并以其竞赛项目为模式改造出的竞技武术,是现代武术发展的显著标志。
2 武术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困境
2.1 文化模仿背后的个性缺失
当代武术正处在一种文化上的二难困境,一方面是近代以来向西方体育化的转变;另一方面,武术还肩负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武术体育化选择的诱因和刺激因素主要源自外部世界的生存挑战和西方体育文化的示范效应。“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和中国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历史转型,加剧了武术的生存危机感。武术的体育化选择则是通过以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体育文化秩序、价值标准、权力实践作为标准的文化模仿。武术向西方体育化的这种转变,或者说是过度的模仿,几乎丢掉了自己的文化具体性与个性。
我们知道文化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变化的。文化人类学家认为,导致文化变迁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是因一个社会内部自身的发展变化而出现,通常是源自发明和发现;二是由两个不同社会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涵化,通常是通过移植和传播,即通过外部力量[4]。近代西方体育的进入并迅速发展,打破了“原生型”武术的自然演化过程,使得两种原本不是同一文化土壤生成的文化系统发生了接触,进而产生文化的冲突、融合和异化。20世纪20-30年代的“土洋体育之争”正是中西体育文化冲突的正面交锋。由于西方体育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和进步性,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性,竞技性、娱乐性等显著特性,使国人认识到武术的落后并开始认真地向西方学习,进而导致了对西方体育文化的移植和过度模仿。
从现代武术的历史发生学角度来看,对西方体育文化模仿之初就透露着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现代武术的体育化契合了国家救亡图存之“用”与学校教育之“用”。竞技武术、学校武术、群众武术都是在一种对西方体育文化的移植、模仿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在具有强烈异质性的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在其强大的强制性和控制性的文化诱因下,中国武术在“模仿”进程中割裂了自身的文化根基,以此为代价促成了竞技武术在社会独立存在并继续发展的一种契机。从传播学的层面上来看,竞技武术作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所特意打造的运动项目,它借助体育范式组织身体语言,可以让世界迅速了解了中国武术。但是,中国武术借助体育范式,把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实用技击意义的传统武术简化成一些可以拆解拼凑的肢体符号。即使竞技武术的一枝独秀也无法改变国内学校武术发展滞后,竞技武术曲高和寡,社会武术发展不佳以及武术产业发展的萎靡不振,民办武术学校发展遇到诸多困境的现状。
通过对西方体育文化的过度模仿,中国武术迅速丧失着对自身文化结构调整的内在自主性和主动性。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异化,中国武术已基本形成在传统文化思想指导下的传统武术体系和在西方竞技体育影响下的现代竞技武术体系[5]。中国武术的竞技化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基于西方体育的价值取向来改造中国武术,消解了武术的文化内涵,是一种削足适履式的文化适应。而承载中国传统文化性格的传统武术在“他者”的语境中渐渐失语,造成了传统武术在竞技武术的挤压下日趋边缘化,发展前景堪忧。竞技武术对民族性与文化性的漠视,大大地伤害了我们对武术的民族感情,也导致了学生“喜欢武术,而不喜欢武术课”的尴尬局面。这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呼吁武术回归传统以摆脱对西方体育文化过度模仿的窘境。
2.2 全球化语境下武术文化的认同危机
自近代以来,西方体育裹挟着自然科学的巨大威力对中国武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而进一步加深。客观而言,全球化语境下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都面临诸多困惑与焦虑,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由全球化挑战所带来的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中国文化的身份认同危机乃中国学人三千年面临的最大挑战,晚清以降,有时代感的中国学人无不以自己的学力担当起“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的历史使命[6]。传统文化的身份模糊是全球化时代的产物,实际上,所有传统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都不可还原地呈现混杂状态,这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也毫无例外地影响到中国武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转型,武术的文化发展突然断裂。武术在与西方体育的碰撞中,渐渐地迷失了自我,在奥林匹克文化面前失去了文化上的自信。
在全球化语境下,“传统与现代”、“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国际化与本土化”、“民族化与西化”等问题日渐凸显。全球化时代的一个基本悖论在于,一方面全球化似乎消解了所有特殊的文化认同,但另一方面这种消解本身恰恰又导致普遍的认同危机与文化焦虑,从而酝酿着文明冲突的危险。武术不仅面临着自我的传统与现代的问题,同时还面临着自我与奥林匹克这一东方与西方问题。更为复杂的是,这两个问题往往内在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国武术在全球化条件下追求现代化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7]。目前,学者们就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既有肯定的意见,也有批评的声音,这些都是关乎武术在全球化时代发展的思考。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之间的偏重与纠葛,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是否兼容等问题都折射出武术文化的认同危机。武术的继承与发展不必拘泥于“传统”与“现代”的狭小视角,即使是进入奥运会,那也只是武术实践层面的当代形式和舞台。对于中国武术及来说,由传统武术向竞技武术的转变、促进武术与奥林匹克接轨,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在武术的现代进程中不由得被西方体育所同化。武术的现代化并不是追求与西方体育的同质化的过程。文化的同质化自然引起不同价值观念、历史沉淀的文化的反弹,会加剧全球性的各种身份认同与归属的危机。要走出中国武术这种危机的境遇就必须找出中国武术文化认同的基础。这就不可回避地要求返回武术的原始性和本然性寻求答案。要完成这一使命,就不能不重新构建中国武术的文化价值,以便从中发现有助于武术现代化发展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资源。
2.3 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互相抵牾,学术资源与民间智慧难以沟通
近半个世纪来,由国家武术行政管理部门极力推广的竞技武术,在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的保障下,获得了当代武术的主流发展地位。而传统武术的发展一度停滞,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濒临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危险。竞技武术是在具体组织的领导下进行的精英文化,常常表现为政府行为。相比之下,传统武术还停留在民间,表现为广大群众自愿参加的自为行为。从它们之间的现实关系来看,作为精英文化的竞技武术不能带动作为大众文化的传统武术的发展,传统武术中很多精华的内容也不符合竞技武术的发展需求。竞技武术与其诞生的母体传统武术背道而驰,造成了当代武术两极化发展的失衡。传统武术是中国武术的文化资源宝库,随着传统武术传人故去,“人去艺绝”的现象十分严重。竞技武术是嫁接西方体育的产物,其套路竞赛规则仿照体操规则修改而成,“高、难、美、新”的发展方针严格地把竞技武术套路圈定为追求“难美性”的艺术项目。竞技武术脱胎于传统武术,但从继承传统的立场出发,竞技武术的确背离了传统武术。传统武术的倡导者,在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约束下,对传统武术规范、体系情有独钟。现代武术的倡导者,受现代文化价值观念影响,用西方竞技体育模式阐释现代武术发展的价值和意义[8]。竞技武术追求的是一种可量化的结果,具有非常强的功利性目的,它把从事竞技比赛的武术运动员当成获得比赛胜利的工具,忽视了其主体性价值需求。通过大强度、大训练量的训练比赛,以牺牲武术运动员身体健康为代价去获取胜利。运动员练习获得的“高、难、美、新”动作与技击无关,造成了他们不懂技击,并对武术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知之甚少。传统武术注重实用技击,技击动作简单、花法甚少,朴实、实用价值高。学者们以科学的眼光对传统武术的科学性提出质疑,对传统武术的“文化性”与“民族性”的认可却存有“形而上”的意蕴。固守传统武术的民间武术家以能不能“打”作为鉴别武术的标杆,他们不承认竞技武术属于武术,并且不断地对其发难。可见,学术资源与民间智慧之间构筑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学术研究与民间智慧之间缺乏汇聚的渠道和交流的平台。这就难以为武术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提供良好的空间,难以促进武术同时兼顾传统与现代两种发展需求,使之既能保留传统武术的品质和形态特征,又增加了现代体育的内涵。
3 当代武术发展的文化愿景及其构建
3.1 把握文化自觉,走向自信
要完成中国武术的现代化转型,促进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协调发展,首先要加强武术的文化自觉,在继承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兼顾时代要求,使武术得以复兴。“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对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9]。武术的现代化发展要兼顾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方面的取向,应该从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中去看待和适应未来,加强武术现代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适应需求,推进发展。在中国传统农业文明中产生的武术兼有优越性和劣根性,武术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能让我们产生“文化自负”,面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思想,我们也不能产生“文化自卑”,我们要对武术文化有自知之明,理性地看待传统武术与现代化社会的落差,充分认识自己的传统与历史,这是武术延续发展的根和种子。今天,我们不但要努力挖掘“体育的武术”的多元价值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服务,而且还要树立“文化的武术”的自信,不断致力于它与世界文化的交融。
3.2 坚持文化继承与创新并重
在武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中国武术对外来文化要科学认识而不能盲目认同,要理性尊重而不能一味尊崇,不能因为文化模仿而迷失自我,要坚持文化自信,保证文化安全,在认识的基础上继承,在认同的基础上吸纳,在继承和吸纳的过程中创新,建构平等的对话权利。
武术文化发展的实践要素是继承与创新。创新是武术现代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前进动力,而武术文化创新的蓝本和灵感都来自既有文化的启发。文化的传承就是要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传统型,创新就是要把握文化的时代性。忽略文化的民族性无疑将会失去武术的文化身份,忽视武术文化的传统性,将其视为过时的价值和历史陈余,而生搬硬套其他文化发展模式进行创新是没有根基的。武术的继承应立足于传统武术与传统文化资源,通过筛选发挥中国武术文化的独特品格;武术的创新既要有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原创精神,实现“古为今用”,也要具备动态的、长远的发展眼光,积极主动吸取其他先进文化,实现“洋为中用”。武术的现代化建设应该在继承传统武术精华的基础上对武术进行综合创新。
3.3 提升整合能力,增强文化转型的自主性
武术正面临着全球化的大背景,与西方体育文化的碰撞和冲突已经成为武术文化所要面对的一种常态。如何处理西方体育文化与武术发展理念的关系理应被纳入武术发展的思考空间。美国人类学家L·W·贝利认为,既承认外来文化思想冲击的客观存在,同时又能兼顾自身文化特质和属性的整合代表着文化适应中最合理的选择。
在文化全球化格局中,武术既要吸收西方体育文化的价值标准、行为秩序和文化准则,又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积极反思自己,确立自己的位置,理性认识自身存在的意义,经过自主的适应和提升,在社会转型和时代变迁的环境中增强自身文化转型的能力。
摘要:文章在回顾武术现代化发展变迁的基础上,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了武术现代化与西方体育的关系。研究认为,武术现代化实质上是一种与武术生存相关的文化选择与适应过程;中国武术对西方体育文化的过度模仿加剧了其自身的文化认同危机,进而导致了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相互抵牾,学术资源与民间智慧难以沟通。指出当代武术的发展需要强化文化自觉意识,通过文化自信、文化整合、文化创造,在传统与未来的结合和拓展之中,增强武术现代转型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武术,文化困境,文化模仿,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1]马剑,邱丕相.对武术实存的评价与反思:兼议武术的发展[J].体育科学,2007(5):94.
[2]林伯源.中国武术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213.
[3]王岗,邱丕相等.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学科意识[J].体育学刊,2009(1):1-9.
[4]王岗,邱丕相等.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国学意识[J].体育学刊,2009(9):1-9.
[5]倪依克,邱丕相.社会学视阈下传承武术文化的教育研究[J].体育科学,2007(11):16.
[6]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姜熙.体育全球化中中华武术的生存危机和发展抉择[J].体育学刊,2009(10):84-88.
[8]倪依克,邱丕相.社会学视域下传承武术文化的教育研究[J].体育科学,2007(11):16.
我国历史文化对现代化发展的影响 篇11
关键词:历史文化;现代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G112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特征,体现在婚姻、家族、国家政权乃至贸易、衣食、文字、文学、经学、宗教、道德、民俗、节庆等等方面[1]。站在发展的角度上看,这些文化的产生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狭隘消极的一面。
一、我国历史文化的特点
一类文化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经济背景、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所孕育出的文化也各不相同。而我国的内陆河域文明则直接导致了,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家族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于是奠定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体系。后期道学的发展,儒学的完善,佛学的传入,思想文化丰富多彩,儒家思想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个人角度看。
注重强调个人的品德修养,崇尚高尚的道德品质,强调“内圣外王”认为人只有在内在的道德修养上不断的提高,才能在其他事业上取得成功,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中庸的处世之道,提出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二)从社会角度看
在社会关系上,中国历史文化强调人不可以独立存在,总结了人与人之间的五种关系并做出了相对应的道德规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五伦”“八德”。这种文化把个人和他人、个人和团体、人和自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强调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的历史文化是开放的,包容的,它接纳并完善了佛学,使之在中国大放异彩,真正的兴盛起来。
二、对现代化发展的几点理解
“所谓‘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嬗变是指中世纪以来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历史性跃迁过程”是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深刻变革的过程[2]。由此不难看出现代化包含了经济、政治结构的现代化,包含了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而人的社会心理意识形态,又深受历史文化的影响。现代化归根结底细分是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历史变化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会有着不同的特点,我们应将其看做一个慢慢变化逐渐进步的过程,它随这生产力的进步而改变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着。
三、中国历史文化对现代化发展的影响
中国历史文化对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是双向的,既有对现代化发展的促进,又有对现代化发展的阻碍。我们要以科学辩证的眼光,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历史文化不可能直接导向现代化,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同时,历史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不断提醒我们经济的现代化是文化现代化的基础,而文化现代化是经济现代化的助力。二者是辩证统一,互相依存的。
(一)历史文化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儒家的理性主义是对世界的合理地适应,基督教的理性主义则是合理地宰制世界[3]”。以儒家学说为支柱的中国传统文化给中华人民树立了最早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它包含了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理性的成熟的,富有积极意义和强大生命力的。
首先表现在文化的开放性和实践性。中国的儒家文化可以流传到今天是与它的开放性分不开的。中国儒家文化经过数次完善,包容外来文化并予以应用,丰富了文化的内涵,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儒家文化重实践强调个人对社会的担当与责任,注重实践的过程而看轻实践的结果。这对于现代化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其次文化中蕴含的道德观、人伦观、和社会观在一些方面可以促进现代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片面的追逐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道德底线一退再退,社会面临道德淪丧的大问题。而传统文化中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正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可以成为现代人在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可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社会秩序和社会礼仪。从而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第三文化中的变化发展精神。《周易》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可以说这是中国最早的通过变革来谋求发展的文献依靠。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对现代化发展具有许多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我们不应该全盘否定而是应该客观的辩证的对待问题。
(二)历史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对中国现代化发展一定的阻碍作用
由于片面的强调思想道德教育,而轻视应用技术的教育,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禁锢;而片面的强调“重义轻利”又使生产实践活动脱离了实际,没有经济的支撑使之不能顺利发展,造成了中国近代史上国力的衰退;另外传统的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经济下所衍生出的小农思想尤其具有局限性具有狭隘的思维定式,对政治、经济的变革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结论:综上所述,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在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历史文化或消极或积极的影响,而在今后的现代化发展中,传统文化也将继续发挥着它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做的则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大力弘扬文化中具有积极作用的部分,使传统文化在推进社会现代化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英杰,中国历史文化[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2]罗荣渠,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的初步探索[J],中国社会科学,1988,(01)
群众文化的现代化 篇12
关键词:视觉文化,视觉转向,后现代性,现代性
正如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20多年前就指出的, “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 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 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1]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发生了继“语言学转向”后的再一次转向——“视觉转向”, 这在全球范围内已经逐步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可以说,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社会的来临, 视觉文化如火如荼席卷而来。
而在视觉文化形成之前, 后现代的广泛论争就已经展开。这是由于随着科技和历史的不断发展, 现代性在发展轨迹和方向上带有的局限性在两次世界大战后暴露出“理性过度膨胀”、“社会畸形发展”等弊端。这成为西方社会自我反思的主题之一, 而这产生的后现代思潮在七八十年代的声势最为浩大。
对于视觉文化与后现代性, 有学者认为“语言学的转向奠定了以语言逻各斯为中心的现代性景观”, 而“视觉转向则呈现出了一幅纷繁多变, 影响狂欢的后现代景观”[2], 更有学者断言“后现代主义就是视觉文化”[3]那么, 视觉文化究竟和后现代性有着怎样的关系?
一、视觉文化与后现代性的基本涵义
1、什么是视觉文化?
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正在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态势。绘画、设计、建筑、动漫、游戏、广告、电影、电视、摄影等等正在相互影响交融, 并以报刊、电视、电影、互联网为传播的载体, 用各种各样的视觉符号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这种态势催生了“视觉文化”的出现, 即是以视觉形象为主要表现符号的文化形态。
2、什么是后现代性?
要弄清楚什么是后现代性就要从现代性谈起。“现代性同启蒙运动的兴起相联系, 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相伴随。它推崇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 推崇知识和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文艺复兴以后, 现代性逐渐成为西方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潮流的主轴。”在20世纪中期对现代性的反思中逐步形成了后现代性思潮。“所谓后现代性, 是指以反思、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问题为出发点, 倡导异于现代性的新的生产方式、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的文化思潮, 其主要特征是反本质主义、反理性主义、反基础主义、反中心主义。”[4]
那么, 视觉文化和后现代性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视觉文化究竟有没有后现代性呢?
二、审美形态和意识形态变化的视觉转向——视觉文化后现代表征的基础
当前的文化呈现出的“视觉转向”不仅仅是文化形态的变化而且是文化深层次结构的变化, 这种变化往往能够从审美形态和意识形态上有所反映, 而这种变化正是其后现代性的基础。
1、视觉转向导致的文化审美形态上的变化。
由“语言学转向”向“视觉转向”的变化从本质上来说是媒介的变化, 这一媒介的转换直接导致的就是审美形态的变化。
原先, 人们使用的是用“语言”来把握世界。这要求人们通过阅读来将书本中抽象的符号结合人生的阅历和经验转化为头脑中的冥想出的“形象”, 在这种还原和想象的基础上来体会和感受文本的意义。这里强调了阅读者的主体性和文本的客体性。这种审美的过程直接表现为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距离感。这要求, 必须通过思考的方式才能够达到主客体的一种交流和交融。这种理性的思考就是现代性的一种表征。
与此相对的是“视觉转向”后, “形象”即作为媒介也作为审美的客体, 其与主体之间的距离感顿时被消解了。在这一层意义上, 主体和客体的界限已经不能明确的划分。现代社会, 视觉形象的快速生产和复制是以满足受众的视觉需要为前提和目的的, 但受众始终处于被视觉形象充斥着的社会中, 也仅仅陶醉于此种“众多画面跌连闪现的屏幕图像所造成的紧张和感官刺激”[5], 通过思考才能减少的主客体之间的距离感被应接不暇的视觉形象的“主动”冲击所替代, 所以审美的形态从客观上被颠覆, 也就是现代性被颠覆了。
2、视觉转向导致的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变化
从根本上来讲, 原先的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形态中“语言”是最为基本的符号, 社会权力的大小轻重也是根据“话语”权的掌握而有所区分的。人以掌握“语言”的程度的高低区分了人对于世界把握的程度, 把握程度高的的精英阶层就对整个世界有了控制和划分的权利。精英的意识意识形态也就成了世界的主流意识形态。
而“视觉转向”后, “语言”形成“话语”的必要过程就发生了变化, 对于视觉形象的理解和对语言的把握程度无关, 故而原来的“精英”就丧失了“话语”的优势。所以原有的少数“精英”的主流文化就演变成为了大多数人的主流文化, 也就是原有的描述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已经被消解和颠覆。
三、视觉文化的后现代性表征——视觉文化是如何与现代性相背离的
后现代性本身就是由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驳中得来, 探讨视觉文化的后现代性表征也就是对视觉文化是如何与现代性相背离的这一问题的阐释。视觉转向导致的文化审美形态上的变化直接造成了“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 而正是“摄影以及照相的底片在这类当代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6] (也就是媒介的变化) 促使了这种结果的产生。视觉转向导致的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变化导致的主客体的变化, 使得“情感的消逝, 主体的疏离和异化已经由主体的分裂和瓦解所取代”[6]这种局面的出现。所以说, 审美形态和意识形态变化的视觉转向, 也就是视觉文化的逐步形成使得视觉文化的后现代表征得以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视觉形象促使对主体性的消解
主体性对于现代性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现代性最早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 其核心是人的主体性。主体意味着主客二分, 如前文所述, 在“语言”的时期, 主体通过思考的方式来关照客体, 反映客体。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 后现代社会的影响力逐步扩张, 主体越来越失去了自主性, 也就是主体性逐步消解了。
视觉文化中, 正如居伊·德波在《景象社会》所说, “人的主动的创造性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7]这种转化可能是由于受众在消费社会中终日被包围在“视觉形象”的世界里, 其接受行为成为一种被动的习惯性的无意识的行为, 其个体的主体性被忽略掉了。
2、视觉形象促使对理性的反抗和对感性的崇尚
在以“语言”为主, 以视觉形象为辅的“语言学转向”时代, 有一种形而上的假设, 假设人的认识又是通过语言来进行, 即认为语言可以反映对象, 表述或表达对象, 人们也可以通过认识者对世界本质、规律的语言表达去认识、了解世界和事物。而这种认识的基础就是有认识的“原则”的存在, 这种存在也就是对于理性的崇尚, 也就是“逻各斯”的一种表现形式。
而“视觉转向”的到来所形成的视觉文化的社会, 由于其思维的过程就没有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对于视觉形象是感性的认识) , 加之“景象的表征是他不断扩大自身、复制自身”, 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有了对理性的反抗和对感性的崇尚, 而这是后现代性对“元叙述”和“宏大叙事”本质上的反对, 也就是后现代性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3、视觉形象否认整体性、同一性, 促使对差异性和不确定性的寻找——符号表征体系的瓦解
鲍德里亚的后现代理论中, 符号与其所表示的世界没有任何可证实的接触, 全部当代生活已被摧毁, 以彻底被复制, 这些拟像力图比现实更加真实, 鲍德里亚将其称为超真实[8]。
视觉形象的碎片化和不断复制导致了世界不一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否认同类事物之间具有某种同一性, 代之以碎片、相对性, 使得事物的意义是相对的, 联系也是偶然的。视觉形象的大量存在和复制让人们在选择困难的同时也更愿意选择具有差异性的视觉形象, 这时的符号系统与别的符号系统可能没有一丝的联系, 完全是不同的表征系统。而后现代性正是靠这种随意播撒所获得的零乱性和不确定性来对抗中心和本原的。
四、视觉文化中无法摒弃的现代性
道格拉斯·凯尔纳主张“既利用后现代的批判理论, 又要结合其他的批判理论分析图像与意义, 表层与深层”[9], 以反对詹姆斯的视觉文化“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也就是说, 不能够只看到视觉文化社会中的后现代性的表征, 也要能够正视视觉文化社会中的现代性的特点, 这是无法摒弃的。这尤其是体现在视觉文化产品中隐含的现代性表征中。
1、视觉文化产品所无法离开的“语言”——隐藏的“逻各斯”
视觉文化不单单包含的是“视觉形象”, 它是一种以视觉符号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文化形态。在现在的文化产品中, 没有脱离于文字而单独存在的视觉形象。 (即使只是一种无字绘画作品, 在作者创作的前期也有作品的脚本在做着的脑海里, 这种脚本是基于作者已有的经验。) 这就意味在任何一个视觉文化产品的背后都隐藏这一个强大的“逻各斯”, 这是现代性的重要表征。
2, 视觉文化产品中无可避免的现代性元素
广告、电影作为最为常见的视觉文化产品, 即使其再抽象, 再无厘头, 其蕴含的意义中也具有现代性的普世元素。例如在后现代电影的代表,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大话西游》中, 受众可能关注的是后现代的风格和创作手法, 但其表现的爱情的浪漫主义和悲剧色彩又是典型的现代主义的表征。所以, 任何视觉文化作品都不能单纯地从一个方面来解读, 在这个层面上, 非常同意道格拉斯·凯尔纳的主张。
因此, 正如米尔佐夫在《什么是视觉文化》一文中说:“视觉文化研究的是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如何强调视觉表现经验, 而并非短视的强调视觉而排除其他一切感觉。视觉文化不依赖于图像, 而是依赖对存在的图像化或视觉化这一现代趋势。”[10]研究视觉文化, 特别是研究视觉文化与后现代性的关系这一问题中也无法摒弃现代性。
参考文献
[1]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 1992:156
[2]刘成付.视觉文化传播: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J].现代传播, 2005 (1) :27
[3]李慎之.全球化时代中国人的使命[J].东方, 1994 (5) :41
[4]夏兴有.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人民日报[N].2009.11.13, 第007版:理论
[5]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北京:译林出版社, 2004:8
[6]詹姆逊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157-247
[7]居伊·德波.景象社会[J].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58
[8]王一川.西方文论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294
[9]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介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与政治[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