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活动的特色(精选11篇)
群众文化活动的特色 篇1
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创造了艺术, 创造了美, 这是人们有目共睹的, 但谈到群众文化活动时认识上总是存在着差异。
群众文化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文化, 是群众广泛参与实践的文化, 是整个国民文化建设的基础。群众文化建设的目标正是使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实践中实现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促进社会和谐、文明和进步。群众文化涵盖了农村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 在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群众文化, 也可以说群众文化是专业文化的母体。作为搞群众文化的工作者, 必须认清群众文化活动的规律特色, 以肩负起我们的责任。
一、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特点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它来源于生活, 并且无
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它都将始终伴随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什么群众文化活动经久不衰, 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 让人们投入其中, 当然是人民群众需要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 也同样要满足文化需要。人们的文化需求涵盖若干方面, 层次高低也不尽一样, 然而群众文化活动正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最起码的文化需求。
群众文化活动有自己规律和特点, 这决定了人们对群众文化生活的情有独钟。
1.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广泛的参与性
群众文化活动不管是文化部门组织的还是群众自发的, 都具有广泛的参与性。首先在地域上不受限制, 不论是城市、农村、企业、军营、学校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群众的文化活动。
其次不受年龄、性别限制, 不管是白头翁、老大娘还是青少年, 以至儿童都广泛参与其中。还有不受文化程度和艺术修养方面的制约。那一类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活动方式。有些基础的可以去乐队, 去跳国标较为专业的活动。没有基础的同样也可以去跳舞, 去学表演节目。扭秧歌, 健身舞等更是都可以参与其中。在这里每个参与者都是受欢迎的。
2.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形式的多样性
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文化活动的多样性保持到最好的体现。你可以欣赏大合唱、独唱, 可以听到京剧、评剧、说唱、快板, 可以看到国标舞、街舞、健身舞, 还有各种乐器的表演, 至于大秧歌等古老民间活动更是随处可见。就是说除了专业性很强的东西外, 一切存在的文化活动形式活跃在其中, 每个人只要愿意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
3.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灵活性
群众文化活动以自娱自乐为主, 同时亦娱及人们, 在此同时也丰富了业余生活, 陶冶了情操。这样的活动在场地、时间、形式等方面受限较少, 灵活多变。在城里广场、公园、路边、小区都是活动场所, 在农村场院、中心户院中、大路旁等都可以活动, 有的农村也修建了活动广场。在时间上同样是随时安排, 早、晚及节假日或需要欢乐的时候及事情, 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群众文化活动。
4. 群众文化活动贴近人们的生活, 易为人们所接受
群众文化活动自然而大方, 无拘无束, 情真意切, 纯净、朴实、真诚不带丝毫做态。尽管与专业文艺理论的标准相差甚远, 然而那确实是人们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情流露。这种艺术形式的感染力所产生的心理共鸣, 本身就是具有真切的美感。真实而感人, 生动而具体。比之一些加工的艺术形式更富有生活气息, 更贴近生活, 更为群众所熟悉所喜欢。
二、群众文化活动追求美的精神享受
专业的艺术给人们带来美感, 带来精神享受, 群众文化活动也同样在追求美的精神享受。
美作为一种崇高的境界, 人人都在追求, 参与文化活动的人们无不抱着这样的追求。无论是年逾古稀的老人、精神抖擞的青年, 还是淘气的孩子, 在活动中无不神采奕奕。他们完全投入了对美好心灵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艺术高潮时, 他们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 完全沉醉到美感享受的幸福心态之中。
群众文化活动美学境界不同于艺术家们的艺术活动。艺术家们的艺术使命决定他们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造诣, 必须达到比较高的美学境界;而群众文化活动的美学价值在于美, 它所表现的随和、生动、真实、具体、自然、雅俗共赏的风格个性。虽然对象、形式、品味不同, 但二者的共同目标是一致的——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精神上的统一与完美是殊途同归的。对一般大众来说, 群众文化活动易被他们所接受, 因而更易唤起他们的美感。以表演艺术为例:专业文艺演出, 必须由导演事先安排, 把自己的体会传达给表演者。群众艺术文化活动则不然, 首先是自己表演, 审美感受原本在自己心中。按时髦话讲叫“原装”, 这种表演不加工, 尤其是民间、民俗表演, 既朴实又真实, 既展示了表演者的艺术才能, 又体现了群众文化活动表演的风格, 看过之后, 令人回味。更为可贵之处, 还在于这种表演惹得许许多多的专业团体, 艺术家们去体验、借鉴, 从中吸取营养。可见群众文化的美, 是纯朴的美、内在的美、真实的美、它所激起的美感是可以想象的。
这样的范例到处都有, 比如前两年的央视春晚就把唐山地区的社区老大娘舞蹈队的节目搬上了春晚, 令人们耳目一新。这个舞蹈队最小的成员60岁, 大的已80岁左右, 他们把唐山地区的古老的皮影动作技巧融入自己的舞蹈中, 表演出了自己的风格。令人们至今还记得他们的表演, 记得那么纯朴和真实的美。
三、群众文化活动同样在不断的追求提高
肯定群众文化的美学境界和美学价值, 并不是说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在“通俗”的层次上固步自封。随着人民群众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欣赏水平、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有权力对自己的文化活动提出更新的美学标准和更高的质量要求, 因此, 群众文化应该更好的向专业文化学习, 应该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 不断提高艺术质量和审美品位, 使活动水平和审美能力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全面提高全民表质。
据报道, 沈阳市大东区莱茵河畔社区有三个群众文化活动团体:民族舞蹈团、社区合唱团、社区踢踏舞队。社区踢踏舞队获得东三省体育舞蹈公开赛团体第一名, 社区合唱团登上了央视春晚舞台, 而今年社区民族舞蹈团受到了邀请, 来到了钓鱼台为国际友人演出。这样的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 应该说是已经提高了一定的水准。
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 有责任担起这付重担。应该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和美学境界、价值品位有清醒的认识, 把握群众文化活动的欣赏心理特点, 在艺术形式上要始终坚持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鲜活风格, 又要在保持群众文化活动真实、生动、形象、纯朴等优秀特点的前提下, 努力学习、研究, 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 进行因势利导和不断创新, 使群众文化活动的美学境界不断升华, 美学价值不断提高——当然, 要在群众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前提下。
群众文化活动的特色 篇2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4年2月25日
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刚一闭幕,陕西省商洛市人大常委会迅速行动,立即召开党组扩大会和人大机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专题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人大机关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关工作。为了把活动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市人大常委会结合人大机关工作实际,突出特色、严格程序,保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取得满意的效果。其特色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自身建设开展“六查”: 一查理想信念问题,二查形式主义问题,三查官僚主义问题,四查享乐主义问题,五查奢靡之风问题,六查机关建设问题。通过“六查”,对人大机关和党员干部存在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开展大排查、大扫除,有效地促进党员干部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中汲取智慧、凝聚力量,在服务大局、服务发展中磨炼品格、增长才干,推动机关干部履职意识有新提高、履职能力有新提升。
领导干部做到“六个带头”: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何铁虎在市人大机关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代表常委会党组庄严承诺,常委会党组成员将切实做到“六个带头”:带头参加学习,带头深入基层,带头查摆剖析“四风”问题,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抓好整改,带头完善贯彻群众路线制度、密切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常委会和机关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带头参与,当好表率,按照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积极参与各个环节,全面完成学习教育实践任务。
目标任务实现“四个要求”:教育实践活动以机关党员干部为重点,紧盯作风建设这个重点,通过教育、查摆、整顿、提高,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强化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进一步改进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增强机关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一是密切联系群众,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二是触及思想垢病,提振创新发展、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三是深入基层实际,锻造服务代表、服务群众的优良作风。四是强化制度约束,保持恪尽职守、清廉守纪的良好形象。
方法步骤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抓好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这是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要以“学以立德、知行合一”为主线,重点抓好学习宣传和思想教育,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代表和群众意见。二是抓好查摆问题、批评和自我批评环节。这是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要求,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认真查摆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党性分析和自我剖析,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触及问题实质,挖到思想深处,切实达到“洗洗澡、治治病”的效果。通过认真查找问题、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方式进行思想交锋,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三是抓好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这是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针对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制定落实整改方案,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让机关干部职工、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富平县民间群众特色 篇3
关键词:仁人志士;文化底蕴;休闲娱乐;风俗特色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1
1、仁人志士
在富平有一条平坦舒缓的土塬,名叫荆山,孕育了中华文明。古有人文始祖皇帝,铸九鼎,分九州,纠制中华,开始中华民族五千年先河;邑人王翦父子,率百万大军横扫六合,助秦始皇完成统一,结束春秋战乱。近有爱国将领,民族主义战士胡景翼,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发动陕西辛亥之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把一生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为改革的开放以及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都是我们富平儿女心中永远的英雄,是我们的骄傲。
2、文化底蕴
提及富平,就不能不说说一个地方了,那就是习仲勋陵园。习仲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他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了一生,习仲勋陵园的建立就是为了纪念与缅怀这位伟大领导人的一生,2002年被共青团陕西省委批准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富平县的红色旅游基地。陵园中习仲勋夫人书写了习仲勋语“天天战斗,天天快乐;奋斗一生,快乐一生”,激励莘莘学子学习红色精神与建立爱国主义意识,爱国爱党,好好学习,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每年军训我们都会来到这里,来拜访这位英雄,向英雄学习,把人民与国家的安定繁荣放在首位并为之而奋斗。
今年,习家大院,也就是习老的故居对外开放,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民来此参观习老生活过的地方,缅怀习老的一生。
另一个与习仲勋陵园相伴的地方也是值得一去,那就是陶艺村。文化产业园示范基地,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现代陶艺之都,这些是他的名片。这里有近万平米的休闲广场,奇石小径,小桥流水,阁楼水榭,荡椅吊床,原生态果园,英国馆,北欧馆,观光别墅群,与此同时,是最让我所向往的是它的陶艺文化。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当地美食,住别墅小楼,玩泥制陶,游原生态公园,赏购各色陶瓷,抛弃烦恼,忘掉不快,尽情享受自然与陶艺所带来的舒适。陶艺村承千年陶艺文化,发展陶艺旅游事业,以陶文化为媒介,通过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助推陶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陶艺村成为陶艺旅游第一村。这也是我为什么把陶艺村归为彰显文化底蕴的原因。
3、休闲娱乐
说道休闲娱乐,首选当然是刚建成的温泉湿地公园。公园包括台地,明月湖,湿地景观,休闲,林地,红色文化,运动公园等七个功能区及配套设施建设,是夏日夜晚游玩的首选地方。夏日夜晚人们聚于这里或除去白日的燥热,或释放一日的烦恼和劳累,或朋友欢聚,或亲人谈笑。城市霓虹闪烁,温泉其乐融融,二者交相辉映,形成夏日最美的画卷。如若湿地公园全面建成,将和位于北片的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陶艺文化旅游产业园,西片的老城保护开发,南片的莲湖公园融为一体,形成富平县北部文化旅游休闲新的靓点。
在富平县东北三十公里处是素有“渭北小华山”之称的金粟山森林公园,其山势巍峨险峻,气势磅礴,是国家aaa级风景区。金粟山有翠山,神泉,奇树,神庙。山以树出名,树以山而神奇,山以水而灵,又以神庙而神秘。炎炎夏日,坐在神泉——龙泉之边,享受着泉水的清凉,微风习习,群鸟鸣唱,感受山水的围绕,舒展身心,真是惬意万分。山上有一种奇树,他有着柳树的光洁,有着椿树的青灰,又分明有着榆树的叶子,笔直伟岸的挺立,偏偏的,周身生出许多突出的疤结,大大小小的,像金钱豹身上斑斑点点的图案,甚是神奇,因此称此树为“豹榆树”。金粟山最最最著名的当属他那众多的寺庙,庙寺殿宇依山而建,气势宏伟,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民间故事,每逢六月六庙会,就会有一拨又一拨虔诚的善男信女来此朝拜,或还愿,或祈福,成为金粟山最大的盛况。站在观景台上,向远处瞭望,群山巍峨,寺庙隐于山间,龙泉藏于山涧,使金粟山神秘而神圣。
4、风俗特色
富平是柿子之乡和琼锅糖之乡,柿子金黄香甜,琼锅糖爽口留香。每到秋季,人们会把柿子串起来高高挂起,金黄的柿子散发着芳香,让人忍不住想去靠近想去品尝,这已然成为这里的一大美景。柿子与琼锅糖已成为逢年过节以及招待亲朋好友的必备之品,现在他们远销各地,美誉胜收,使富平被更多人所熟知,使富平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到了富平请不要吝啬你的笑声,请大声欢笑,让你的快乐感染身边的人。富平以他独特的智慧,吸引着各地的朋友来此感受它独特的气息,让众人们感受富平人民的智慧和热情。
所有的这些都代表着我们美丽富平独特的文化和富平人民的智慧,我相信建设中的富平将会越来越好,一定会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定会吸引更多的人来此停下他们匆匆的脚步,寻求心中的美好。
参考文献:
自然环境与群众文化特色的形成 篇4
一、自然环境影响着群众文化特色的形成和鲜明化
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和自然产品多样性的影响, 使各地域人们的劳动分工、劳动内容、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经济状况都会产生很大差异, 也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性格和各自然区域内人们独特的心理定势。这对群众文化特色的形成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在活动形式、表现手法、蕴含内容、欣赏习惯等方面都会烙上本区域的印记而区别于其他区域。
普列汉诺夫说:“不同类型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在地理环境的影响后形成的。”一些草原文化、海岛文化、山区文化、水乡文化特色的形成, 往往是以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为先天条件的。如地处北温带的中国江浙地区, 河道纵横交错, 湖泊星罗棋布, 长江、钱塘江、太湖等水系对该地域影响很大, 地势低洼, 土地肥沃, 气候潮湿, 这些都为稻、桑、鱼的生长创造了条件, 被誉为“鱼米丝绸之乡”, 人们的生产劳动总是与水、丝、茶等发生联系, 饮食、服饰、起居、交通等就具有自己的风采, 群众文化也就处处体现出“水乡”特色, 其风格也显得优美、玲珑、含蓄、委婉。
妇女采茶织丝生活也就在优美可人的“采茶舞”、“吴歌”等民间歌舞中反映出来。民歌小调特别是情歌显示出一种特别的情意缠绵、委婉动人的艺术美。这大概与江南的绮丽风光, 以及在此环境中生活的人尤其女性温柔细腻的性格不无关系。而黄土高原就因气候和土地环境的影响, 劳动强度大, 人们的性格也就直放外露, 表现在群众文化风格上也就粗犷豪放, 充满力量, 如山西的铜鼓舞, 安塞的腰鼓等, 都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节奏明快, 鼓点急骤, 动作粗犷, 饱含力度。美国西部的群众文化也以粗犷豪放著称。
又如蒙古草原的舞蹈常常反映出马背生活, 其风格热烈奔放, 常给人以辽阔飘逸的感觉。而山区的民间舞蹈风格凝重遒劲, 稳健刚强, 动作、节奏让人觉得与登山活动有关, 大概由于这里的人们与大山的联系密切, 歌舞也常常反映出山民生活劳动的景象。又如广州的“花市”, 夏威夷岛的“花环节”、“扶桑花节”、“兰花节”等富有特色的群众文化节俗, 都是在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产生的。夏威夷的圣诞老人不是坐雪橇或直升飞机, 而是驾乘独木舟出没在蔚蓝的海面上。这对于寒冷地区的人们来说, 穿夏衣甚至下水游泳来欢度圣诞节, 是很难想象的。
阿拉伯人“斋月宵会”的形成, 也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阿拉伯人的祖先主要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阿拉伯半岛, 这里气候炎热干燥, 大部分土地覆盖着沙漠, 随着季节的变化也出现一些绿洲, 古代内地的阿拉伯人以牧业为生, 沿海以捕鱼打捞珍珠为业。为了生存, 喜欢过集体生活, 以抵御大自然的袭击, 或共同对付敌人。夜间他们就围地而坐, 观赏夜景, 谈天说地, 唱歌跳舞, 成了穆斯林们最欢快的时光, 这种宵夜也就成了阿拉伯人不可缺少的文化生活内容。这说明自然环境对群众文化特色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产生。
而自然环境又有区域性, 各大地域的自然环境又由各种大同小异的小地域环境组成, 各小地域自然环境也不尽相同, 如同一高原地区, 里面也有山区、平原或者水乡, 其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又有差异。所以, 群众文化的形式、内容和风格异彩纷呈, 特色文化活动也就五彩缤纷。同时, 自然环境通过人类意识、物质生产及技术系统的中介作用, 使不同的自然区域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质, 给各民族、各国度的文化类型奠定了物质基础, 也给各自然区域的群众文化带来了鲜明的特色。
如中国江南地区的群众文化拥有“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特征, 尼罗河流域的群众文化就带有“埃及文化”的印记, 意大利群众文化就脱不了“爱琴文化”的胎记。总之, 融合于各自然区域中的群众文化, 无不打上自然与社会人文相联系的印记而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独特个性。正是这种个性, 使各自然区域内的群众文化风格、韵味、色彩别具一格, 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更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域群众文化特色的鲜明化。
二、群众文化特色的形成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自然环境的改变
各地域群众文化特色的鲜明化, 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吸引更多群众的参与, 促使人文与自然的复合, 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自然环境。比如, 一些奇、险、怪、峻的山、水、洞等自然景观, 为地域群众文化特色的形成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成为人们旅游活动的理想之乡。
群众文化活动的特色 篇5
社区紧紧围绕街道党工委 2013年工作安排的各项工作 任务,结合社区实际工作,以创建特色服务社区、争当服务 群众标兵为目标, 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 全力推 动社区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 绕桥东区政府的工作重点, 紧密结合社区工作实际, 着力提 升社区特色工作的创新力、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 团结带领 广大群众共同努力建设和谐幸福社区。
二、目标任务
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以社区居民为主体, 以践行科学 发展为主题,进一步丰富争创内容,创新争创形式,建立党 员志愿者帮扶队伍,完善社区楼院长网络化管理组织体系、加强社区文化阵地建设, 使服务民生的机制和方法得到不断 完善, 努力塑造品牌特色社区, 全面提升社区整体工作水平。
三、工作措施
一是建立党员志愿者一加一帮扶队伍, 全面推进 “双争”
活动开展。深入开展“三诺一争” ,以“党员承诺、认真践 诺、民主评诺和争星”为主要内容,积极组织辖区党员志愿 者对社区低收入家庭和困难家庭的入户走访, 掌握其家庭的 生活情况,建立党员志愿者与低收入家庭、单亲、失业、流 动儿童、残疾、重点人口一对一的帮扶队伍,根据帮扶主体 的条件,实行政策帮扶、业务对口帮扶、设立扶贫帮困基金 等形式, 从根本上切实帮助帮扶对象解决困难, 建立帮扶档 案。
二是充分发挥楼院长作用, 加强社区居民自治工作。一 是发挥楼院长政策宣传员作用。通过楼院长在各楼院内设立 政策宣传点、宣传资料发放点和举办小型座谈会等形式, 及 时将党和国家有关政策宣传到楼院、居民家中,架起“沟通 桥” ,激发了群众参与和谐社区创建的热情。二是发挥楼院 长调解员作用。无论左邻右舍还
是楼上楼下发生矛盾, 社区 楼院长积极主动介入, 第一时间发现矛盾隐患, 能当场解决 的就地化解, 不能当场调解解决的, 及时上报社区并协助解 决,使社区内的各类矛盾纠纷得到“早发现、早报告、早稳 控、早解决” ,确保社区的和谐稳定。三是发挥楼院长信息 员作用。社区每月召开一次民情征集会, 倾听群众意见或建
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集中梳理、解决、表扬。四是发 挥楼院长督查员作用。要求每位楼院长积极参加社区每星期 二召开的楼院长会议, 按照要求上情下达, 认真对社区工作 进行督查、评议,推动社区工作的开展。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将建设特色服务社区作为工 作重点, 纳入全年的社区建设工作目标, 指定专人对整体创 建工作负全责,社区工作人员全员参加,各负其责,形成齐 抓共管, 团结协调的良好势头。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社区领 导干部不仅要做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更要做创建的自觉参与 者和模范实践者。
2、坚持宗旨,创新发展。在创特色、出精品过程中, 要牢记服务宗旨,深化为民服务,增设服务项目,丰富社区 建设内涵, 满足各方面居民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 提高居民 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满意率,让居民群众得到最大实惠, 生活更加美好。
3、理顺关系,狠抓落实。要正确处理特色工作与全面 建设、打造精品与整体推进的关系, 建立以特色服务社区为 品牌、以精品社区为亮点、以全面过硬为基础、以整体推进
群众文化活动的魅力 篇6
首先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多样。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使得我们的群众文化活动多姿多彩。各种各样雅俗共赏的群众文化活动不同程度迎合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人们的精神需求。具体表现形式不仅有气势恢宏、人气旺盛的大型文艺演出,还有书法、绘画、摄影展览、家庭才艺展示及民间文艺演出、街头技艺表演等。另外,多样性还表现在群众自发的开展活动与有组织的活动并存;规模上,大、中、小型活动均有等方面。
其次是群众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人们在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中,不仅能学到知识、提高技艺、开阔眼界、陶冶情操,还能满足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实用性需求。群众文化活动融教育和娱乐于一身的特性,为其增添了无限魅力。
同时,群众文化活动有特色少约束,多开放自由。群众文化活动作为人们在工作之外的自由选择,没有考勤约束、任务压力,参与者可以各取所需、自愿参加、任意组合。在五花八门的活动中,大家能够通过表演节目、创作作品,展示自己的学识、风度、气质等。群众文化活动缓解了人们因工作紧张、处理繁杂的人事关系等问题引起的诸多烦恼,有效的提升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当然,群众文化活动的覆盖领域也很广泛。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其范围之大,还在于它所涉及的区域之广。作为人类社会的活动,包括经济、政治、教育、宗教、军事、科学研究等等,而种种社会活动,几乎都与群众文化活动相关联;或者说群众文化活动所包含的内容,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群众文化活动的这种广泛性,促成了它的内容与形象的丰富及多样性,也决定了它的运作方式的社会化,充分展示了其无处不在的魅力。
最后,群众文化活动空间具有开放性。众所周知,自从大量公共活动空间实行了免费开放政策以来,剧场、排练场、公园、体育场馆及广场等等很多变成了群众文化活动的乐土。不管是“高、精、尖”的沙龙形式,还是广场上亲民的大众文艺,都成了与群众“不隔语,不隔音,不隔舞台,不隔心”的群众艺术。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活动的创作者、表演者、参加都是以群众为主体的。它是群众自我表现、自我娱乐的一种文化活动形式。从逢年过节的欢歌劲舞到日常生活中的自娱自乐,群众文化活动早已成为群众社会生活中的不可或缺一部分。如今,随处可见在广场上、公园里、文化馆中放歌起舞的人们,正是普通百姓幸福生活的具体体现。
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当今,物质上的保障、精神上的支持为我们搞好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作为地方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诚恳的态度,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学习探索。针对群众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现实,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引导群众感受文化的魅力。一方面,做好平时小规模、分散型的群众文化活动的疏导、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在重大节假日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群众文化活动安全有序的进行,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其中,充分感受群众文化活动的魅力所在。
(作者单位:重庆市奉节县文化馆)
群众文化活动的特色 篇7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传承民间地方特色文化活动是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功能。安吉因地制宜, 走出了一条“保护—利用—发挥社会效益—惠民—公众参与”的发展道路。民间群众文化活动与当地的生活和生产习俗相伴而生, 与当地的民间信仰息息相关。不少民间地方文化活动, 经过千百年流传, 依然散发着独特的文艺魅力, 由于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有效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可是, 由于商品经济的急功近利, 几乎产生于农耕文明的所有节日和民俗活动都被弱化, 一些节日和民俗活动的红火和热闹只是成为商家进行促销的简单手段, 传统节俗深蕴的文化意义渐去渐远。社会民俗活动、传统节日甚至遗弃。对民俗文物、民间工艺则重视不够, 进行展示的更不多见。因此, 现代年轻人无法直观地了解我们的地方群众文化。可喜的是近年来, 安吉县在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利用中, 积极发挥地方文化群众作用, 助推了进新农村美丽乡村的建设。安吉县从四方面作了新的探索, 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安吉地方群众文化与产业完美的结合演绎新农村建设新一轮春天。作为吴昌硕大师故里的鄣吴镇, 素有“扇子之乡”的美誉, 制扇工艺源远流长, 随着扇子从实用型向收藏型转变, 扇面艺术这一独特的中国画艺术表现形式已经成为鄣吴制扇业“华丽转身”的核心。为推动扇面艺术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鄣吴镇以鄣吴·昌硕文化节为契机, 向全国10多个省市的当代书画名家征集扇面作品进行展览, 搭建交流、继承和发展扇面艺术的平台。文化活动的开展, 更是成为鄣吴镇深厚文化的一大看点。
书画艺术与制扇工艺成功结合是鄣吴打造地方文化力作,
鄣吴镇把“昌硕”品牌推向了日本。‘昌硕’商标申请国际注册, 是制扇业“华丽转身”的象征, 更是鄣吴镇打造民俗文化的号角。一把小扇子究竟能做成多大的产业?占地400多平方米的鄣吴镇扇子民俗文化展览中心将日常制扇工艺向参观者立体开放, 吸引游客体验制扇过程的乐趣。在鄣吴村林立的制扇坊中间, 游客在欣赏的同时还可以动手制作, 体验“当”制扇艺人的乐趣。“扇子文化展览中心的建立, 融美丽乡村创建和景点创建于一体。文化游正成为鄣吴美丽乡村旅游的主打产品。
二是群众文化活动节是打造美丽乡村的新推手。“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留下的节日, 近年来, 安吉县郎村民族村充分利用民俗节日活动, 喜迎八方来宾。据悉, 在“三月三”独特的节日气氛中热情的畲族姑娘请嘉宾在欣赏节目时, 品尝地道的畲族酿造的米酒——酸甜适度, 回味绵长。欢乐的舞蹈跳起来, 美妙的歌声唱起来, 丰富多彩的畲族风情表演让人目不暇接……畲家小吃传统小吃乐游人, 过年酿的山哈酒、过节打的甜糍粑、清明制的青团子……畲家人如过节般纷纷拿出了自己的绝活。三月三节日在畲村河边激流中演绎了一场放竹排古老的节目。沿着弯曲的河道“飞流直下下, 苕源溪两岸早已站满了围观的村民、游人, 畲家竹竹排如一支利剑穿流而过, 成百上千的岸上游人紧
追不舍, 跟着竹排沿溪而下……古老的放竹排节目让所有的来客大开眼界。民俗风情节活动的举办, 进一步继承、弘扬和发展了畲族民族文化, 展示了畲村生产生活独特魅力风情。如今的畲村已经成为安吉县休闲旅游的一颗璀璨明珠。
三是创建成一个“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特色精品群。安吉县在全省率先创建地域文化展示馆。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韵地域文化新格局。从2009年开始, 安吉出台以“中国美丽乡村---地域民俗文化展示馆”建设为主题, 在全县分批开展了建设工作。一是建设强政策, 为创文化特色提供支撑。充分彰显地域文化魅力。“中国美丽乡村---地域文化展示馆”建设以《中国 (安吉) 生态博物馆总体规划》为蓝本, 结合《“中国美丽乡村”精品观光带实施方案》和各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充分挖掘安吉地域特色文化, 展示地域特色文化精品。全县“中国美丽乡村---地域文化民俗展示馆”建设主要分为四大类、十六个方面展示。超前规划。各乡镇、行政村把“中国美丽乡村---地域文化展示馆”建设纳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 做到一步到位, 分步实施, 注重特色, 形成亮点。地域文化展示馆原则要求在200平方米以上。二是建设强策划, 先点后面。“中国美丽乡村---地域文化展示馆”建设坚持以精品为主, 避免村与村之间展示内容重复。各乡镇在实施初期先建设1-2个村, 进行示范带动和经验总结, 建一个, 成一个, 带一片。原则要求紧密围绕每年县委、县政府指定的“中国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任务, 重点扶持建设。三是建设强投入, 弘扬繁荣地方文化, 丰富美丽乡村内涵。“中国美丽乡村---地域文化展示馆”建设以村集体投入为主, 县、乡镇两级财政根据项目评估验收结果适当奖励补助。各乡镇积极引导建设村拓宽融资渠道, 提倡鼓励社会化投入。充分开发和利用村内文保点、古民居、老会堂等建筑, 保持历史原汁原味。日前, 18个地域文化展示馆已于近日相继落成, 充分挖掘安吉地域特色文化, 对安吉自然生态、历史文明、民俗文化、人地和谐四类文化重新“梳妆”, 使其“出落”成一个“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精品群。这是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亮点, 也是安吉记忆、弘扬、传承和普及安吉丰厚文化“家底”的一个缩影。
四是繁荣地方群众文化建设强“可持续”发展。当地群众文化发展文化贵在“细水长流”。安吉从自身实际出发, 尊重自然美, 充分彰显依山傍水的生态环境特色, 融乡村特色于自然生态中;注重个性美, 因地制宜, 因村而异, 彰显一村一文化、一村一美景。在新农村建设中率先走出了特色与传统共舞, 古朴与经典同现文化新路。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题群众文化地域馆, 成年人喜欢、青少年喜欢、外来游客也喜欢.
打造中医特色造福毛坝群众 篇8
创建引领,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2012年10月2日, 原利川市卫生局组织的全市创“十县百镇千村中医药示范服务单位”工作现场交流会在毛坝卫生院举行。毛坝中心卫生院多措并举, 大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中医药诊疗服务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日趋明显。2011年选择中医药服务的门诊患者为5955人次, 到2014年达到15000人次;住院病人从2011年的139人次上升到2014年的534人次;中医业务收入由2011年的54.7万元发展到2014年的200余万元。
按创建标准, 毛坝镇中心卫生院为善泥、喻家、四溪等12家村卫生室配备了中医专业人员, 同时配备了针灸、磁热治疗仪、中药柜等基础诊疗设备, 按要求配备150余味质量优良的中药饮片和50余种中成药供临床应用。2014年5月还结合现代化的中药先进技术, 将中药单味提取物颗粒纳入临床应用, 免去传统中药难以煎煮的麻烦。此外, 该院在原有多功能牵引治疗床、普通磁疗仪、煎药机等基础上新购置了智能数码多功能治疗仪、双头磁热理疗仪、多功能艾灸治疗仪、小针刀手术设备、经络通治疗仪、冰箱、中药柜等设备及中药药剂加工储藏设备, 配备300余味中药饮片和100余种中成药供临床应用。
弘扬传统, 打造中医诊疗专区
走进国医堂, 映入眼帘的是对联、传统名医画像、药圣雕像、诗词国画, 弥漫着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该院结合毛坝诗词楹联文化, 打造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建筑风格、装饰古朴、典雅庄重的中医诊疗服务环境。
笔者在国医堂见到正在治疗的病人谢某, 交谈中得知他3年前因高血压致脑血管意外, 获救后却留下了手不能握、脚不能行、语不成序的严重后遗症, 经过中医科运用中医疗法、针灸、药浴等两年多时间精心治疗, 目前他已经能生活自理。“没想到我能恢复到今天这样, 这里的中医非常有特色, 针灸、推拿、拔火罐都有效, 这儿的百姓都愿意来这里看中医!”他对笔者说。
2012年初, 该院以原来的中医门诊和康复理疗室为基础组建了中医科, 配备中医师5人, 中药人员3人, 护士2人, 打造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断治疗科室, 收集中医处方并进行传承利用。同时严格操作规程, 规范中医医疗文书, 编制中医诊疗规范和治疗流程, 为临床诊疗提供技术支持。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该院由50多年前的一两名职工、一组药柜、零散的中医药服务发展到现在具有中医诊疗专区, 能开展小针刀手术、中药熏洗、中药雾化、正骨、牵引、康复、拔罐、穴位敷贴、针灸等特色鲜明的诊疗服务。
彰显特色, 提升中医服务水平
毛坝镇村民莫碧桃, 60岁, 因腰部反复疼痛3年余, 住院前十天加重, 经市医院CT检查显示L4—L5、L5—S1椎间盘突出, 住院实施小针刀手术3次, 配合手法治疗, 不久便康复出院。村民姚敦学, 52岁, 因肩颈部疼痛3年余, 住院前5天加重, 经本院CR检查为颈椎病, 住院期间实施小针刀手术2次, 配合手法等治疗, 不多日也康复出院。
小针刀传统手法是该院中医科特色诊疗项目, 该院中医科与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合作, 在恩施州乡镇卫生院率先开展的这项服务, 效佳价谦, 倍受当地群众的欢迎与肯定。2012年, 该院聘请湖北中医药大学针刀学专家张天民教授来院主持小针刀临床手术8台, 并对中医科医务人员进行临床教学, 使卫生院的小针刀诊疗术明显提高, 成为该院的特色。
近年来, 毛坝镇卫生院先后派出人员到湖北中医药大学进行中医全科医师培训, 医务科、中医科联合组织全乡医务人员开展了中医适宜技术、中成药临床运用指南、中药临床使用等相关业务培训十余次。
群众文化活动的特色 篇9
一、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我们党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历史过程, 其根本原因就是能够始终坚持走, 群众路线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毛泽东曾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 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 ”毛泽东同志在为党的中央所写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 科学地阐释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实施过程, 强调了一切从群众中来, 一切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人民代表大会明确地把群众路线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党章, 并强调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 要坚定不移地坚持。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第八次人民代表大会上修改党章的报告时, 指出了群众路线是党章的根本问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全部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多次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传家宝, 要坚定不移地与人民群众走在一起, 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 尊重群众的创新精神, 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发挥群众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决定命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提出了全面实施深化改革的伟大战略目标和任务, 保证了我国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实践证明,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才能使我国的发展沿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轨道前进, 从而让老百姓放心, 使全国人民群众更加受益。
二、目前党的群众路线存在的问题
1.群众主体多元化
随着社会结构发生的重大变革, 劳动阶层进行了重新分组, 群众主体的多元化, 必然促使利与需的多元化, 不同的阶层站在各自的角度, 必然会对社会管理提出对自己更有利的建议, 甚至可能是相互矛盾的利益诉求, 面对不同层次人提出的不同诉求, 实施社会管理时, 就不可能做到使不同层次的人都受益, 是坚持科学判断群众的合理诉求, 还是进行政治妥协就成了艰难的选择。
2.干部群众之间的矛盾复杂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 城乡利益格局调整触及深层次问题, 面对严峻的新形势, 部分干部群众意识淡薄, 工作方法过于简单, 触及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加剧了社会的对立, 激化了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潜在的社会问题互相交织, 给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矛盾和隐患, 为实施党的群众路线带来了困难。
3.群众工作潜在问题多样化。
首先是思想上认识偏差。 对于在新形势下如何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认识上有偏差, 不能统一思想, 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仅仅把群众当做社会管理的工具, 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做一种口号。 其次, 现行的体制机制的制约, 现行的社会体制高度集中, 行政绩效不完备, 导致政府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了经济发展上, 忽略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其次, 工作方法过于简单, 目前, 我国社会管理过程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法过于滞后, 与平等互助的群众关系相差甚远, 行为不顾及人民群众的感受, 效果自然不显著。
三、新形势下如何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1.加强认识, 明确任务。
要明确党的一切工作方针和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 明确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地位,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把对上级领导负责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统一起来。
2.认真调研, 改革创新。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 认真贯彻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针, 认真调研, 深入群众, 深入基层, 真实掌握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面对新形势, 全新认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 运用科学的方法, 扎实解决新问题, 排除新矛盾。
3.提高能力, 创新手段。
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实现形式就是群众监督, 在实施党的群众路线过程中, 要认真贯彻群众监督机制, 实现无缝链接, 全面覆盖。 接受群众监督, 要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重视网络舆情, 创新群众路线的实现形式, 赋予广大人民群众更大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和评价权, 真正实现群众的有序参与, 客观评价, 监督有力, 更突出民意的反馈机制。
4.注重落实, 加强保障。
健全群众路线的各项配套制度, 从机制制度上保证群众路线的贯彻实施, 拓宽人民群众利益反馈的渠道, 提高新形势下群众路线的工作能力, 加强和完善民主决策制度, 进一步发扬民主, 广泛听取, 群众意见, 依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真正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总之, 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党之本, 在新时期的历史形势下, 为了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 我们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为引领, 坚定无产阶级的立场, 贯彻落实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做好新时期各项工作, 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参考文献
[1]郭治荣.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J].发展, 2013 (12) :74-76.
[2]庞尊丽, 王有福.群众路线是立党执政之本[J].甘肃理论学刊, 2002 (4) .
[3]于晨.群众观点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立党之本[J].创造, 2012 (2) :38-39.
群众文化活动的特色 篇10
群众文化,让人民群众自已唱主角。这对社会也提出了各种客观要求:
首先要求社会提供一个面向全体老百姓的服务供给的平台。不管在什么样的在历史时期,不管哪个国家,哪种民族,不管哪种阶层的人都有着他们各自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的历史的长流中,由于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统治机构只注重自己阶层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社会的服务机构也只为他们自己阶层提供文化服务供给。老百姓只有充当配角,只有看的份儿,没有参与的份儿。只有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过去被偏视的、被遗忘的、被做为配角的这个大多数人的群体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才会日益被重视起来。1932年5月中共江西省委的《关于四个月的工作报告》:“……对于最紧急的群众文化政治工作,还未引起注意……”。只有被“注意”起来,社会的有关部门、相关机构才会想法设法为群众文化搭建各样的服务供给平台。
兴建文化基础设施就是搭建这个平台的一个直接的表现。一个城镇的文化基础设施是展示其城镇文化品们的底蕴的重要标志。一个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就最基层的文化阵地,“基层文化阵地,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去占领,封建迷信、落后消极甚至反动的东西就会去占领”。可见,不管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群众文化想要占有一席之地,必需要先建设起属于自己的设施。有人说:街头巷尾、田间工厂,也是群众开展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生活的好去处,可是这些简陋的环境卫生毕竟还是会受到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只有有了坚固的基础建设,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的开展才会得到最有力的保障。
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群众性文化活动,是提供服务供给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活动内容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活动范围可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阶层。可以利用重要节日、重大庆典活动等有利时机开展文娱演出、文艺宣传、联欢晚会、灯艺比赛……等活动,也可以利用地方特色,开展具有乡土气息和民间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良好的、高尚的、能振奋人精神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能给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
社会的有关部门、相关机构只有不断的“注意”,不断的重视,面向广大老百姓的这种文化需求,并付之实践,才能做到更好的服务供给。
群众文化,让人民群众自己唱主角,还要求社会尊重老百姓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当然,这里所说兴趣和意愿应该是符合历史进化潮流的。群众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彰显自我,表达自我声音的重要载体。社会充分充许和尊重各种“自我”的存在,不要以强迫的手段扭曲人性的真实发展,只有老百姓的人性不被扭曲,社会才能得以健康发展。只有与广大人民群众站在同一立场上,统治阶层才不会把本阶层的意志加强与人民群众。“在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吸呼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
劳动人民充分体会到了社会的尊重,才能更好的凭借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凭借自己的创新能力的革新能力推动着群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群众文化,让人民群众自己唱主角,再要求社会在满足广大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科技水平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文化的实践能力的占有水平。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豪无意义,不是对象,”“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用,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要想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科技水平的审美水平,首先要求社会在群众文化教育建设上投入的力度不要断加强,要增加群众文化事业经费, 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其次要求社会教育深入到群众文化领域。开展群众文化教育专业和注重群众文化人才的培养。
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篇11
论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形态呈现了新的走向,人们的文化活动已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参与。自我表演、自我娱乐、自我欣赏、自我教育,已经成为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主旋律,我们应认清当前形势,组织开展好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群众文化生活;要素分析;组织开展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三饱一倒的生活状况,追求高质量生活成为社会主流,群众文化活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题。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文化工作面临的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一项需要长期抓实抓好的工作。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是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的新态势,我们必须认清当前的的新格局、新态势,开展组织好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1群众文化的基本定位
1.1基本定位。社会经济结向以市场济为核心的转变,必然回到东文化形态的变化。因为经济、文化相辅相成,其产生的社会影响是大众文化、娱乐文化国办的概念逐步从人们的观念上消除,群众文化的社会地位和功能日渐模糊。一些地方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为适应人们的文化观念的转变,更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生存,竟简单的向大众文化和娱乐文化看齐,群众文化逐渐丧失了社会地位和功能,群众文化陷人一种尴尬境地。在我们国家,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群众文化因为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功能,根本不可能被大众文化和娱乐文化所替代。
1.2群众文化简述。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它是人们用以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它的产生、发展贯穿于人类劳动生产全过程,它的存在使使群众参与成为现实。正是因为群众主动参与,群众在活动中才能实现自我教育,获得情操的陶冶和审美享受,并在健康的审美享受中建立和升华高尚的审美趣味,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境界。这是群众文化特有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它同时符合群众文化的娱乐审美、宣传教育、文化传承、生活实用等一系类功能。
1.3基本特点。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是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具体表现形式为三个方面。从地点上说,既有分散在社会各方和千家万户进行的,又有集中在广场、公园、文体场馆等公共集聚场所展开的;从项目上说,既有各人依照各自兴趣爱好分散选择参加的不同项目的活动,又有不同兴趣爱好的人在同一时间、场所集中统一选择参加的同一项目的活动;从参与人数上说,既有以群体形式进行的集中活动,又有以个体形式出现的分散活动。
2群众文化要素分析
群众文化的生命和重要载体就是活动,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品位,真正体现社会文化社会化,群众文化群众化。因而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是推进群众文化深入开展的关键。无论是各级政府、企业、机关和一些民间组织,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主办方,都会有其明确的动机和目的,没有目的文化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内容是由主办方的意图显示、所需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群众的认同程度等三个方面决定的。形式的确定,主要来源于动机和目的与内容决定的,新的活动形式的产生是策划者通过长期社会实践,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3扎实推进群众文化
在明晰了群众文化的基本定位和特点后,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组织开展好群众文化生活。
3.1强化辅导,优化服务,推进分散活动展。当前的群众基本文化需要,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个性凸显以替代成为活动主题,过去以馆、站组织开展活动为主,转变为群众依靠自身设施开展活动为主。针对此种状况,群众文化单位要改变原有工作模式,实现角色转变。首先要加强信息工作。要注重调研,及时总结交流群众文化活动经验和研究成果,掌握活动发展动态,适时有效地对分散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引导分散活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其次要加强典型示范。发挥示范作用,实行合理的目标导向,带动分散活动上台阶、上水平。再次要加强培训。要有针对性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向其传授文化活动知识和技能,大力培养各种人才,进一步拓展分散活动层面。四要加强配套服务。依据自身条件,为其提供业务咨询,编写印发活动材料,提供所需的各种器材工具等等。
3.2依托阵地活动,替身示范辐射。阵地活动是群众文化生活管理部门的主阵地,更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窗口,并对群众文化活动起到较强的示范辐射作用。当前大多数馆站的阵地活动陈旧单一、枯燥乏味,根本没有示范带头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潮中群众文化单位要明晰自身职责,不是要求其追求内部扩张,尽可能接纳更多的活动者,关键是要想方设法提高阵地活动的质量档次,增强馆、站办阵地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因此,应将熔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档次较高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社会扩散程度的项目纳入日程,并随着项目不断革新、设备不断更新带动活动形式的不断更新。使馆站办阵地活动具有较强的示范性,目标趋势导向性,发展进程先进性,流动形态超前性等特点。要逐步把群众文化活动的最新科技、最新设施、最新内容、最新形式、最新节目、最新动态传送给群众,发挥其领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