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群众文化(共12篇)
和谐的群众文化 篇1
在我国经济发展快速的如今, 不管是经济还是政治的建设都离不开文化建设。可以说,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与文化建设工作开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是需要有良好的政治格局与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共同配合。在民族文化建设当中最重要的就是群主文化建设, 所以要大力的倡导精神文化建设, 为构建和谐社会做铺垫。
一、构建和谐社会与群众文化建设的关系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 群众文化的建设是最关键的。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的关键因素, 可以说没有文化的国家是毫无生趣的。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 和谐社会的发展靠的就是和谐文化的构建, 是一个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工作。和谐文化当中包含篇信仰、风尚、观念等等各个方面的精神, 它是思想内涵的表达形式, 同时与包括了对社会的认知, 把构建文化与时代的进步当成是一回事[2]。从政治层面上看,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矛盾化解的基本体制, 思想层面上的和谐文化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与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对个体的层面上说和谐的文化可以改变人们的思想行为, 从社会的角度上看, 和谐的文化对和谐社会具有导向作用, 显示出人们高尚的情操以及正确的价值观。
二、群众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持
构建和谐的社会, 应当要有共同的理想与目标, 让全国的人们都能够向着一个目标一个梦想共同进退。构建群众文化, 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础, 要延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让文化建设与社会的发展相吻合。在构建和谐社会时应当要充分的利用群众文化的力量, 传播正能量, 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有趣活动, 让人们充分地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正确的认识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 可以让人民群众正确的看待政府政策, 可以积极地投入到和谐社会构建当中, 坚持以和为贵的理念。
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思想道德教育非常关键。群众文化当中全面地展示了思想文化道德精华, 所以在思想道德的层面上去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必然的。群众文化具有娱乐性、普遍性、教育性等等特点, 应当要利用群众活动中的这些特点来提高人们的素养、改变整体的精神面貌[3]。在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 人们可以体验到娱乐的乐趣, 摆脱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带来的精神压力, 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中, 应当要积极的发挥群众的力量, 把公平、公正、民主的思想全部发挥出来, 用道德与功德来衡量人的行为, 把中华传统美德积极发扬出来, 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
三、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只有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才能够构建和谐社会, 可以说经济落后的国家要想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难的。因此,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就是国家经济发展。群众文化建设是要建立在物质与政治两个基础上, 只要开展群众文化建设才可以转变人们的思维与思想观念。只有重视群众文化, 人们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才可以更好地促进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 因此对社会文化的需求就越来越高。要提高群众的文化建设积极性, 就应当要把群众文化的实用性发挥出来, 再利用群众文化来展示出更多的文化形式。群众文化的建设过程中, 人们不仅可以提高个人修养与素质, 还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份力[4]。
四、群众文化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氛围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出现了各种矛盾问题。我国的社会出现了利益关系复杂化现象, 对于社会当中的不和谐现象, 可以通过经济、法律的手段来解决, 利用群众文化的优势来进行调节、沟通。群众文化的开展, 能够让群众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让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利益冲突可以更好缓解, 消除人们之间的矛盾, 用相互理解与沟通的方式来营造和谐社会。可以经常开展农村慰问活动, 让社会当中的弱势群体能够得到精神上的安慰, 如此一来弱势群体能够把心中积累的情绪发泄出来, 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风气。建设和谐群众文化, 就应当从根本上去培养人们的精神文化。特别是在传统的节日上, 要多开展一些群众性的文化活动, 比如元宵节的舞龙、端午节的赛龙舟等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要建设和谐社会, 就应当积极的倡导群众文化建设, 把全民的综合素质都大大提升起来。因此, 在群众文化建设的同时, 要注意把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结合起来, 让群众文化建设可以切实的为低层人民群众带来精神鼓励, 这样才可以维护社会的安定, 人们才可以过上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贾小平.浅议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20 (2) :82-83.
[2]王中海.构建和谐社会赋予群众文化工作的新内涵[J].价值工程, 2010, 29 (4) :107-107.
[3]王玉琴.发展群众文化构建和谐社会[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14) :83.
[4]邓亚玲.浅谈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应用[J].群文天地, 2013 (10) :60-60.
和谐的群众文化 篇2
谢子元1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是主张和谐的文化,我们应该继承这一丰厚的遗产,并加以发扬光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该是具有共同理想、和谐理念、包容精神、开放眼界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只有在努力推进“硬文化”和“软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以及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关键词]社会主义
和谐
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是主张和谐的文化。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传统和谐文化资源,努力推进文化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因素
我们拥有丰富的和谐文化资源,关于和谐的思想主张,典籍所载,在在皆是,而且和谐观念深入人心,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表现。概而言之,这笔丰厚的和谐文化资源体现在三个主要方面:
一是和而不同、对立共存的辩证哲学。《国语·郑语》记载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孔子也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的思想。“和”是将性质不同甚至相反的事物安排在一起,即所谓“以他平他”,“同”是将无差别的事物凑合在一起,即所谓“以同裨同”。“和而不同”就是承认差异、矛盾,允许差异存在,并在差异中求得和谐统一,这样事物就能共生共长,不断发展,新事物也就能不断产生。我国传统文化不仅承认差异与对立的存在,而且还认为事物对立的结果应该是统一、应该促进统一。张载《正蒙·太和篇》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仇必和而解”如何实现?曾子有一个最恰当的比方:“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左传·昭公二十年》)就是要调和差异,使宽猛相济,刚柔相济,并且“执两用中”,把握好度,不过不及,这样才能达到“和”的境界。我们至今还把烹饪叫做“调和五味”,可见“和”的观念的深入。差异、矛盾可不可以调和,应不应该调和?“调和矛 1 谢子元,男,讲师,湖南省委党校2004级哲学专业硕士生。手机*** email:xieziyuan2005@126.com 通讯地址:长沙市八一路227号省文联,410001 盾”曾经一度被理解为和稀泥,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矛盾并不一定以一方克服另一方而最后解决,尤其是非对抗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很大程度上应该通过调和化解,来实现和谐。
二是和为贵、平和安详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和为贵”也很好地标明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取向。在人与宇宙、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道与人道一致,人对于自然应该“参赞化育”,“成物成己”,达到天、地、人和谐发展的境界。在人事关系上,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强调和衷共济,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怎样实现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呢?古人提出了一系列的修养标准,如忠、恕、孝、悌、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等等,要做到“入则孝,出则弟”,“为人谋”则忠,“与朋友交”则信,要推己以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古人还描画了理想的和谐社会图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人们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礼记·礼运》)。在人生态度上,古人认为“和气致祥”、“和气生财”,应该平和安详,达观乐天,心怀坦荡,俯仰无愧,“不忧不惧”(《论语·颜渊》)。“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还要“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以恕己之心恕人,“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这种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对我们民族影响至深,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三是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文化态度。厚德载物就是要以宽广的胸怀,以开放的眼界,兼容并包,吞吐万方。对待周边民族,我们的祖先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尚书·尧典》说:“百姓昭苏,协和万邦。”《论语·颜渊》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又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多次四夷臣服,远人来朝的局面,华夏与周边民族不断融合成为中华民族。在宋代还有大批犹太人进入中国,被赐赵、李、张、高等17姓,允其定居都城汴梁。这批犹太人完全汉化了。这种极强的民族融合力,得益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和谐文化,极好地体现了传统文化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 特点。汉朝以后,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对周边国家民族都采取过和亲政策,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是这种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对外域文化,我们历来旁搜博取,积极吐纳。汉民族从服饰、器物、物种、生活方式、词汇各方面广泛吸收了周边民族的成就。唐朝的国子监和太学,接纳二万多外国留学生,胡装、胡食、胡舞盛行街头,“洛阳家家学胡乐”,文化交流蔚为一时之盛。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郑和七下西洋,则是我国对外传播先进文化、结好外邦的典型事例。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特征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民族团结、形成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思想基础,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纽带。和谐社会应建立在和谐文化的基础和背景上。我们既要继承传统和谐文化,又要在新的实践中谱写新的和谐文化篇章,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根植于传统和谐文化,既包含传统文化的和谐因素,又具有新的特征:
首先,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具有共同理想的文化。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核,社会主义的一切文化建设都围绕着这一内核展开。和谐社会是自古以来人们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从《礼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墨子的“兼爱”、“非攻”到孟子的“王道”、“仁政”等政治主张,从“世外桃源”到“乌托邦”、“太阳城”等理想蓝图,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全世界和谐”的理论,到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设计,人类关于和谐社会的理想一步一步地由空想走向科学,由理想走向实践。今天,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和坚实物质基础上的伟大目标和宏伟事业。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全面小康的社会,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十三亿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共同愿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围绕这个共同理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精神和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鼓舞亿万人民进行艰苦 的奋斗。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具有和谐理念的文化。和谐理念是和谐文化的思想哲学基础。我们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和谐理念。一是要坚持“和为贵”的价值取向。要把追求家庭和睦、人民幸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际合作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努力营造一个互帮互助、共存共荣、和衷共济、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二是要发扬“和而不同”的辩证哲学。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承认和允许差异的存在,鼓励创造性活动,努力在对立中求统一,在矛盾中求和谐。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既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缩小收入差距,兼顾社会公平,努力建立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又要坚持效率优先,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并引导人们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利益分配和调整中,要防止走回头路,反对平均主义和“齐步走”的错误思想。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要允许不同利益主体以适当的途径表达愿望,合理疏导不满情绪,引导人们积极而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三是要建构和谐的心理结构。要对人们固有的二元对立的心理结构进行纠偏,引导人们走出“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等思想认识误区,确立“互惠互利”、“双赢”、“多赢”等新观念;引导人们克服“仇必仇到底”、“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单纯斗争哲学的影响,形成“仇必和以解”、竞争共存的和谐哲学;引导人们克服“端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等盲目恋旧、仇富的心理,建立包融异己因素、宽容新生事物的心理张力;引导人们纠正人与自然对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等单向思维,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良性互动的双向思维;引导人们克服“矫枉必须过正”、“一条道走到黑”等偏激人生态度,确立平和达观、积极向上而又善于自我调适的健全人生态度。
再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具有包容精神的文化。这种包容精神具体说来,又包括宽容精神和融合精神两方面。宽容是对异质文化要素的容忍和认同,融合则是通过与异质文化交流、竞争、共存、共生,通过对自身的扬弃,对异质要素的批判吸收,形成更加优秀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主张“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鼓励各种思想文化流派的自由竞争,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对内,它坚持民族团结,主张汉民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它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努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宽容和鼓励新生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鼓励人们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对外,它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各层次各渠道的交往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倡导建立国际和谐社会。在一些存在争端而又暂时不能解决的国际领域,则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它承认和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主张各种文明和谐共存,反对用一种文明压制另一种文明。同时,在坚持民族性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又自觉地、积极地与世界各种优秀文化进行交流和吐纳,以充分地取长补短,融会出最先进的文化。
最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还是具有开放眼界的文化。任何高度发达的文化都是视野开阔、眼界高远的开放的文化,封闭自守必然导致文化的衰败没落。我国历史上的汉唐气象,与文化的高度开放与对外的积极交流密不可分。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和世界文化圈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该具有更高的开放眼界。我们要立足传统,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更要以吞吐八荒的胸襟气度,视通万里的眼界,积极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广泛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融汇百家,以成其大。通过鉴别,凡是健康的、有益的、无害的文化成果,都可以实行拿来主义,并与自身固有文化进行消化融合。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地向外传播先进文化,努力让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自己。
三、在追求文化和谐的过程中建设和谐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中总是内在地包含很多类别和层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要努力实现民族文化中的各个类别层次文化的和谐统一,使之凝结成为一个整体,又要努力使本民族的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共处,相互补充,这就是我们说的文化和谐。和谐文化只有在追求文化和谐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首先,要努力实现“硬文化”与“软文化”的和谐。硬文化即物质文化,主要是指物质财富。软文化既包括理论、观念、心理以及与 之相联系的科学、宗教、艺术、法律、道德等精神文化,也包括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生存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社会遗传方式等方式文化。硬文化是文化的物质外壳,是文化的表层结构,软文化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一般来说,表层结构较容易随着时代和文化冲突、文化交流改变,而深层结构则相对稳定,不容易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物质财富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应该说,我国的硬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软文化的发展则显得相对滞后,二者呈现出不协调的局面。单从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来看,90年前杨昌济先生说:“中国人如能相戒不打麻雀牌,则中国尚可救。”时至今天,我国老百姓还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搓麻将上,而且愈演愈烈,麻将牌的吸引力大有与央视春晚一争高低之势。又如,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市政建设发展很快,街道修得又宽又亮,交通、通讯、卫生设施也比较齐全,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改变人们闯红灯、横穿大街、随地吐痰、故意毁损公共设施等陋习。由此看来,人们的文化素质并没有与硬文化相应的提升,特别是社会的整体创新能力没有明显的提高。
诚如梅贻琦所说:“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虽然是说的高等教育,但对文化建设也很有启发。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硬文化,这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基础,同时,更要加大力度引导和发展软文化,努力使二者协调并进。要大力改革教育制度尤其是考试评估制度,改进教育方式和方法,鼓励和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增强感召力和说服力,使社会主义思想观念、道德原则深入人心。要加强民主、法治、竞争、公平、正义、诚信等观念的宣传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国家和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要持之以恒地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引导人们参与到先进文化活动中来,用健康的、文明的、高雅的、卫生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落后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
其次,要努力实现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和谐。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居于主导地位的主流文化。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文化是主流文化。今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全社会占主导和统治地位,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 化是从文化的参与者来划分的,同时也包含对文化的品位、导向的判断。应当说,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并没有天然的好坏之分的,只要是符合道德伦理、具有文学、美学或社会意义的、可以指导生活工作和有健康娱乐价值的,都是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但是二者又的确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和导向作用。大众文化一般是通俗文化,它参与性强,不需要特别的文化修养和专门训练,且能让参与者身心得到较强的刺激,因而它极易吸引文化层次较低且缺少良性兴趣爱好的参与者。但是某些大众文化活动如果往不良方向发展了就容易成为庸俗文化,对社会生活产生消极影响。相反,精英文化属于“阳春白雪”,它一般要求参与者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和良好的文化背景,对精英文化的全情投入,能使人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获得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心灵的愉悦,并使参与者产生再创造的欲望,推动参与者去追寻更多的高雅文化。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无疑应包括当代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在内,并且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和协调发展。我们既要旗帜鲜明地发展主流文化,增强主流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而且要积极地引导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发展,取长补短,互相涵化,带动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主流文化应该与时俱进,跟踪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及时抛弃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改变单调的、概念化的、说教式的弊病。既弘扬主旋律,又提倡多样化,既保持权威大气,又加强人文关怀和平民风格。从而使主流文化增强亲和力,真正成为时代的社会的主流。同时,还要打破精英文化对大众的封闭状态,提升大众文化的品位,使精神文化大众化,大众文化精英化。要实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沟通与互动,最重要的是在全社会营造优秀文化的氛围,鼓励知识分子大力进行文化“传道”的工作,强化群众对优秀文化的参与意识。政府既要大力为优秀文化的普及创造和提供平台、载体,又要发挥民间文化组织的作用,引导它们为普及优秀文化作出贡献。精英文化要针对广大受众的实际状况,做一些切实的工作,改变自己高视阔步、自我封闭的形象,比如,对交响乐听众也可以进行必要的欣赏指南,对展览的书画雕塑作品,也可提供一些必要的介绍说明。同时,要努力在不同文化圈中提倡宽容精神,鼓励大众大胆参与精英文化活动。
再次,要努力实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和谐。无疑,民族性是文化最根本的属性。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任何文化都是民族的文化,同时又是或多或少地吸收和涵化了其他民族文化因素的文化。中华民族文化自古以来就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同化力,是在不断地接受外来文化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更应以充分的文化自信力和高度的包容精神、开放眼界,加强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互动、交流与和谐共处。
这种和谐应该是坚持民族性的和谐。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固有的民族精神,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整理和发扬国粹;另一方面,要对外来文化加以严格的鉴别,进行积极的扬弃,将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中国化。任何时候,放弃文化的民族性,全盘西化,都意味着文化主权的丧失,意味着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的消亡。
这种和谐又是开放的、宽容的和谐。长期以来,我们在处理中西文化问题上纠缠于所谓体用之争,或主张中体西用,或主张西体中用。今天,这种争论可以休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该以更加开放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只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文化建设中我们既可以中西互体,也可以中西互用。从实践来看,我们立足于传统文化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又以从西方引进并经过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我们立足于独立自主地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社会事业,又大量学习借鉴西方发达的管理制度、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正是中西互体、中西互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和谐共处的成功范例。
文化的和谐 篇3
《焦点》:黄先生,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您能为我们读者介绍一下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吗?
黄秘书长: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注册的最具影响的世界性组织,已有100多年历史,其目标是加强世界上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各学科之间的交流,通过集合不同领域的知识,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和促进自然与人类之间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焦点》:那么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的会议是怎么举行的呢?
黄秘书长: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每5年举办一次世界大会,在两届世界大会之间举办的会议称为“中期会议”。
2010土耳其中期会议是继去年在我国召开的第16届大会后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为了加强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提升我国学界在世界重要学术会议上的国际话语权,经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与中期会议主办方商定,由我代表国家民委率领1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中期会议。
《焦点》:您能简单谈谈这次中期会议的基本情况吗?
黄秘书长:这次会议主题为“欧亚文明的交汇与多元文化的和谐”,来自25个国家的190多位学者参加了这次中期会议。
在2010年10月2日举行的开幕式上,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现任主席彼特J.M.纳斯教授、这届中期会议的主席土耳其AhiEvran大学人类学系的Erksin教授等分别致辞。
2010年10月5日晚上,举行了常务理事国会议。
《焦点》:我国有哪些学者参加这次会议?
黄秘书长:参会的中国学者有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吴大华教授、云南民族大学杨国才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张继焦研究员、湖南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所长罗康隆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与民族学院的良警宇教授及阿不都热西提教授、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社会问题研究中心葛海亭主任、《焦点》杂志胡大苏总编、香港大学学者潘杰博士等。
以上参会专家学者各自在人类学与民族学方面都有较深学术造诣,这些学者均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向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中期会议主办方推荐获得参会资格,并向这次国际会议提交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焦点》:能否谈一谈会议的情况?谢谢!
黄秘书长:会议期间,我国的参会学者与各国学者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我国学者主持的两个专题会议均有各国学者的积极参加,其学术水平得到与会学者的高度评价。
我们还与联合会官员进行了专场工作会谈,会谈中,我们详细汇报了去年在中国召开第16届大会后,中方对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承诺的执行情况。
另外,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的官员还积极建议我们要更多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让更多的中国学者登上世界学术舞台,宣示中国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成果,成为国际的知名学者。同时也让世界各国从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学术窗口更多、更真实地了解和理解中国,促进与各国民间和学界的交流与合作。
《焦点》:请问常务理事国会议取得7哪些成效’
黄秘书长:根据这次会议的安排,我们的部分学者参加了2010年10月5日晚上举行的常务理事国会议。会上,各国代表原则上通过了《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关于种族与种族主义的声明》,该声明强调了种族平等和种族和解。会议决定对该文稿进行修改后作为正式文件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焦点》:请问本次会议有什么新进展?下次会议在哪里举行?
黄秘书长:会议期间,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副主席GustavoLinsRibeiro教授在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代表团会谈交流时提出,参照国际外交领域的发展中国家的“金砖四国”会议模式,建议考虑组织“金砖四国”(中国、俄罗斯、巴西及印度)甚至“金砖五国”(加上南非)的人类学民族学界,以“民族和睦与和平发展”为题,轮流在上述四国或五国举办高级论坛。这将是我们几个大国代表发展中国家向国际社会发出人类学民族学声音的一种很好的做法。
会上,西澳大利亚大学乔治教授代表主办方对明年中期会议的筹备情况进行了说明。下次会议将于2011年7月5-8日在澳大利亚的佩斯举行。
《焦点》: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祝参会的中国学者们工作顺利!
金秋10月,我们焦点杂志的总编参加了在土耳其举行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2010中期会议。在欧亚之交的土耳其,感受到古希腊的诗篇,古罗马的长剑、奥斯曼的铁蹄虽然曾在此交汇。然而璀璨一时的文明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无论是帝王责宵,还是英雄美女,在历史长河中都犹如昙花一现,留下的只有后人无尽的幽思与感慨。而今天的人类学民族学正可以拨开历史的迷雾,还原真实的文明,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我们人类自身。
索菲亚大教堂
索菲亚大教堂位于伊斯坦布尔,以其巨大的圆顶和恢宏的气势闻名于世。其卓越的建筑艺术被誉为拜占庭式建筑的典范及“改变了建筑史”,被誉为世界中古七大奇迹。现存的教堂是受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之命而于532至537年间建造,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和最令人向往的大教堂之一。奥斯曼土耳其人在1453年征服君士坦丁堡后将其改为了清真寺。1935年。清真寺被士耳其共和国改成博物馆。
如今我们看到的就是改成博物馆后的索菲亚大教堂,这座历经千年而不朽的大教堂见证了东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衰荣辱,也向世人展示了东西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带来的激烈碰撞。
1990年索菲亚大教堂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阿斯潘多斯古剧场
安塔利亚的阿斯潘多斯(ASPENDOS)古剧场,建于公园2世纪下半叶,是个希腊、罗马混合式的建筑。虽然古剧场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和现代剧场比起来,它的音响效果丝毫不逊色,据说帕瓦罗蒂在此举办演唱会时,没有使用任何扩音设备,剧场最后一排的观众依然可以沉醉于他天籁般的歌声中。安塔利亚省歌剧院每年都要在此举办夏季旅游音乐节,我们来得稍晚了一点,没有赶上,算是此行的小小遗憾。
和谐的群众文化 篇4
1 战略选择:社会和谐迈向文化和谐
当前,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和谐基础主要建构在经济和谐上的, 即都着重于从物质层面解决农村问题, 在各地的新农村实践中也体现出这一点, 认为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收入增加了, 再以送电影等形式搞搞文化形式建设, 农民思想就稳定了, 农村社会就和谐了。当然, 抓农村经济建设是搞好农村社会和谐的主线, 是正确的选择。但就是这一点会经常忽略文化建设, 或仅仅停留在面子上的文化下乡上。根据世界发达国家农村发展演进的经验, 农村真正实现社会和谐, 恰恰是在农民普遍具有甚至超越城市市民的文化因子之后, 正如把农村社会和谐比作一驾马车, 要有两个驱动轮, 一为经济和谐, 二为文化和谐, 只有两种和谐相得益彰, 实现农村农民的物质享受与精神文化享受的协调统一, 社会和谐才会流光溢彩。
实现新农村文化和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一个严峻的事实是, 在一些农村不仅是自身原生态的文化不能固守, 而且成为城市文化的文化殖民对象, 有一种被同化的危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 输入乡村的城市文化很少有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基本上是物质文化, 严重侵蚀着农民脆弱的物质文化心理, 助长农村不健康的摆阔气、讲排场的消费, 并逐渐占据不应有的意识主导地位, 乡土艺术的凋零、文化形式的被摧毁、远离农村生活的本真状态的娱乐形式成为农村文化生活的常态, 农村普遍出现了一种无意识的精神上的不安、文化上的焦虑。因此,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注重和谐文化建设, 努力挖掘传统文化因子, 有机衔接现代文化因子, 实现新农村传统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儒家思想、物质文化与制度精神文化、国外风尚与地方特色民俗的内在统一, 改变当前农村“麻将、牌九、扑克, 沉浸其中;农事、家事、村事, 九霄云外”的应景式文化娱乐方式, 让农村“好山好水真有趣”, 不再是“真吵真闹好无聊”。
实现新农村文化和谐是提高农民幸福生活指数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 财富增加会导致福利或幸福增加, 但实际上, 在一些农村存在“幸福悖论”现象, 即更多的财富并没有带来更大的幸福, 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了, 而同期平均幸福指数却没有变化甚至是下降的。关键在于过去农村发展政策主要关注的是农民物质条件的改善, 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事业投资、农民增收、农民就业、产品下乡等财富、收入、消费的改善与提高, 却忽略了对农村农民产生特别影响的激励与创造、健康、政治参与、社会渴望、自由、利他主义的丧失、不平等、社会资本的减少和地位外部性等因素。而文化和谐可以有效增进农民之间的情感, 激发农民的潜力与创造力, 强化农民的主人公意识, 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生活, 更强的不平等承受能力, 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真正把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实现新农村文化和谐是培育农民市民文化、形成市民社会的社会化过程必经阶段。今后很长的一个时期, 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地区的城镇化仍将是国家农村工作的一个最重要部分, 实现农民在一定空间、一定地域的农村人口、生产、生活要素的集聚, 把农村转化为农村社区。但其中关键在于实现身份的真正转变, 即农民变市民, 这不单单是称呼的一字之变或简单的“洗脚上岸”, 在于农民生活、生产、消费、工作、娱乐、思维方式的全面市民化。这将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 一方面农民在城镇化后原有的生存发展方式不再适用, 另一方面却难于一下子接受城市市民所具备的生产生活方式, 迟滞其市民社会化进程, 这使得很多农村生活富裕了, 却更无聊了;城市化了, 却更虚无了, 基本靠修谱、打麻将、打扑克、看电视、看影碟打发日子, 更富有市民消费色彩的体育锻炼、种花盆栽、看报刊和休闲书籍、上网、看学习类书籍、上图书馆、绘画书法、去影院看电影、去公园或动物园等文化消费结构层次高的活动, 在城镇化后的农村社区难得一见。
实现新农村文化和谐是推动农村社区经济与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和重要标识。当前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程度的因素主要有:生产工作与收入状况、家庭与生活状况、惠农政策的执行状况、子女上学及教育情况、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水平、农村环境、卫生及社会治安状况、金融支持, 这也是造成城乡差距的外显因素。而暗含在农村的不稳定因素更是诱发农村不稳的主要原因, 包括农村地区两极分化、宗族势力抬头、经济思维全面金钱化、邻里关系陌路化、亲情关系利益化、乡村政治朋党化、经济能人“皇权”化, 经济上的差距与不平等加剧了农村经济与社会的不和谐。而文化和谐最主要功能在于净化、重塑人的心灵, 回归自然的平和, 以高尚的、先进的、大众化文化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金钱观与人生观。
2 路径依赖:塑造农村文化软实力
要实现农村的文化和谐, 让文化真正成为联系乡民之间的感情纽带与文明的“粉红丝带”, 关键一点在于塑造农村的文化软实力。
那么什么是农村文化软实力呢?借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关于“软实力”的观点, 可以认为农村的文化软实力应该是植根于农村传统文化习俗、民族风情、地理风貌、气候特征、乡村建筑、行为表征、宗教道德以及思维模式基础上的自有文化与植入文化有机融合后所展现出的经济、教化、审美、政治价值的综合, 是农村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发展环境、发展模式的外向性影响力与感召力, 如笔者所见, 在一些秩序井然、生活安逸、环境良好、人际和谐的农村, 对外乡的女孩就很有吸引力, 总是千方百计要嫁入这个村, 哪怕男方长相差一点也能将就, 而父母也多欣慰, 觉得女儿找了个好去处。
由于农村文化软实力的塑造, 一部分源于自身文化精华的提炼与发扬光大, 而另一部分在于能紧跟时代吸纳外来优先文化特别是各种先进的制度文化、信仰文化、经济文化、休闲文化、生态文化以及政治文化, 而不是使人堕落糜烂、腐蚀农村人的心灵的金钱或物质文化。那么, 外来先进文化的输入就显得犹为重要, 并且要占领农村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保证农村文化的和谐与安全。
一是植入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农村文化和谐的文化底气和精神基石, 但在许多农村, 由于信息不对称、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生活地域及部分农村官员的歪曲宣传, 造成了农民对农村各项发展政策、制度、法律理解偏差, 这也是在被侵权后要不知晓、要不不知道该怎样维权, 而仅想起采取上访方法讨回公道的主要原因。应该说农村当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没有实现制度文化与农村的对接, 这就要把“执政为民”、“信息公开”、“执法透明”、“人民享有知情权”的要求成为治理与发展农村的共同理念, 让农民能正确理解、把握和运用国家有关农村发展及保障农民个人权益的各项政策、制度、法律, 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二是植入生态文化。农村生态文化包括生活性生态文化和生产性生态文化两个部分, 其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提倡的村容整洁即是生活性生态文化的一个主要方面。追求生活性生态文化, 就要不断创新现代农村生活健康新概念, 依托沼气池和无公害厕所建设, 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并致力于道路平坦宽阔、民居排列整齐、错落有致、绿树成荫、洁净幽雅的人居环境建设, 把农村发展成生态型新农村。发展生产性生态文化要以服务农民、农村、农业发展为目的, 以循环经济、庭院经济和农业旅游观光经济为支撑, 致力于发展纯生态、绿色、环保的现代农业和培育具有环保思维的现代农民, 不单纯追求农业产业化和低效的规模化, 而是在保持农村原有良好生态资源前提下, 构建起科学的生态产业链条, 推动了农村能源、农业环保和农民致富的成功对接。
三是植入信仰文化。当前在农村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 封建迷信重新抬头, 黄赌毒沉渣泛起, 一些农民结婚拜天地、丧葬看风水, 有病跳大神, 出门择吉日, 缺失信仰, 迷失自我, 以前好不容易在农村培植起来的社会主义信念、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日渐式微。笔者最近回老家一趟发现, 修谱之风非常盛行, 几乎每一个自然村都在修谱和建祠堂, 有的还建庙宇, 而且互相攀比, 少则五六万, 动辄十来万, 不仅浪费土地资源、浪费社会财力, 搞摊派加重农民负担, 而且方便了求仙、算命、看相、占卜等迷信活动的开展。因此, 培育农民树立起健康向上的信仰文化是当务之急, 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农村信仰文化建设, 加大农村文化公共产品的投资力度, 不断充实农村文化建设内容, 使农村文化更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农民, 积极挖掘农村优秀文化因子, 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如广场文化、村落文化、节会文化、喜庆文化等, 使农村群众文化有“位子”、文化活动有“场子”、开展活动有“票子”、创作演出有“方子”。
四是植入经济文化。在一些农村, 只要是发大财、挣大钱的思想、理论, 对农民都具有无比的吸引力, 而不管好坏。在此, 政府不能简单地说教, 而是要扎扎实实把富农政策执行下去, 科学引导农民发财致富, 让农民分享改革开放的物质成果, 在实践中让农民体会、吸收先进的经济文化, 并转化为正确健康的创富行动。同时利用各种宣传媒介、电影电视、报刊杂志、文化长廊等, 向农民灌输正确的经济价值观, 有效杜绝因物质纠纷或利益追逐而产生的离婚、同居、重婚、卖淫、嫖娼、赌博等事情的发生, 让亲情、爱情、友情重新走进农民的家, 进入农民的心。
五是植入政治文化。一般来说, 经济上的权益要靠政治上的话语权作保障, 农民政治话语权的缺失恰恰造成了农民屡屡被利益分配边缘化和各项经济权益被侵害后的司法救济困难。并且, 在现有农村基层组织构架中, 农民的主动的、有作为的参与显得非常重要, 它可以有效推动村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合理化, 更多地、更好地回应普通村民的需求与愿望, 还能有效避免少数家族、干部甚至黑恶势力把持村政, 沦为变相的“保甲村”、“独立王国”。这一切都取决于农村政治文化的建设以及农民个体政治意识的觉醒与积极的政治行为。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 及时对农村植入先进的、民主的、科学的政治文化是正当时, 具体做法是:在充分尊重农民自主权的基础上理顺“两委”关系, 探索建立村支书、村主任“一肩挑”管理模式和相应的监督体制包括村干部述职制度和村民民主评议制度, 避免冲突和职能不清的弊端;建立有严格追惩制度的村务议事制度, 规范决策内容、程序与规则, 对于“一言堂”、“屁股指挥脑袋”决策后造成的后果, 要有当事者独自承担;推行阳光财务, 财政是发展农村的生命线, 也是村民最看重的, 农民宁愿不要选举权, 也可以不参与决策, 但对村财政怎么使用那是相当积极的, 这要建立定期向两委和村民代表大会汇报的民主理财小组, 实行科学民主理财, 发挥财政应有的职能;发挥村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示范作用, 引导村民经济参与村务管理;按照城乡人口实际数, 采用直选方式选举县乡两级人大代表, 扩充农民代表数量, 同时发挥农民自主组织包括农会和村民经济组织的组织优势, 并有效降低农民司法救济的成本和疏通农民上访渠道, 增强农民的“话语权”。
六是植入休闲文化。休闲作为人的一种精神生产活动, 从保持人的全面发展角度考虑, 人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后, 把休闲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 是多元化精神追求下的必然选择。“人唯独在休闲时才有幸福可言, 恰当地利用闲暇是一生做自由人的基础”。当前农民精神消费贫乏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休闲文化建设的滞后, 在此, 可以从软硬环境入手, 一方面着力把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立起来, 包括图书馆、电影院、运动场、活动中心和广播站等, 由农民轮值或专人管理;另一方面, 以电视电影为切入点, 电视作为最彻底融入农民文化生活的精神产品, 对于宣传和引导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方式将发挥难以估计的作用, 因此, 要发挥电视的凝聚、示范、塑造、陶冶与传播功能, 培育农民高尚的审美情趣, 增进感情友谊, 磨练意志品质, 提升精神境界, 唤起生命活力, 从而转变农民的精神生活方式, 丝竹之音以养耳, 青山绿水以一乐目, 观书绎理以静心, 操琴习字以养脑, 逍遥杖履以健足。其最终意义可以全面挖掘和提升乡土文化, 形成农村文化产业, 使经济、文化比翼齐飞。
文化, 是农村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没有文化的跨越, 农村就有沦为文化沙漠的危险, 农民就找不到自身的精神家园, 而没有精神、文化、寄托和信仰的农村, 将是一滩死水, 任何救困良方都无所适从, 无法取得长治效果。因此农村社会在和谐的基础上, 积极迈向文化和谐将是各级政府、政策制定者和农民个体的一个最主要考量。
参考文献
[1]王占魁, 制度文化:和谐社会的文化底气和精神基石[J], 党政干部论坛, 2007年第4期.
[2]张维贤、李旭东, 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民有“四盼”[J], 党的建设, 2008年第3期.
[3]晏小平, 休闲文化: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J], 党政干部论坛, 2007年第7期.
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 篇5
李光
摘 要:
“和谐”思想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内涵,“和谐” 的涵义是协调、温和、和缓、谦和、讲和、媾和、和平、和气,和衷共济,互助合作等。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部分,身处中国这个华夏文明的核心,我们的企业文化必定带有浓重的中国特色,中国人是中国企业的核心,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大部分员工认同的是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就是其中一种。在21世纪这个时代,竞争已经深入到了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但是竞争就具有一定的破坏,因此,企业文化就应该是修补这些破坏的粘合剂,我们不能回避竞争,同时也不能放弃和谐。没有和谐的文化束缚,竞争将是无法驾驭的野马。
目录
一、和谐的“员工关系”................2“认同感”员工关系管理的起点.........2
激励约束机制是员工关系管理的根本。..........2
“尊重”是员工关系管理的核心部分。.........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敬业”是员工必需的基本素质。.......3顾客满意...............3
“顾客满意”的途径,..........3(一)(二)(三)(四)(五)
二、(一)(二)和谐的“客户关系”................31.真诚服务顾客................3
2.创造顾客“心跳”的感觉.............43.创建良好顾客关系............4
三、长远发展,文化为本................4企业文化是自然形成的..........4
诚信是文化的根本。............5(一)(二)
(三)平等与尊重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5近些年来,“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经常被提出来,人本管理的实质就是“和谐”二字。企业内部员工关系和谐、干群关系和谐,企业外部客户关系和谐、供应链关系和谐。和谐自然互相尊重,有了尊重就有了“以人为本”,家和才能万事兴!
郑州亚细亚当年的“半军事化管理”曾被极力推崇,事实上这是亚细亚失败的一个重大原因。
李光MBA0701班
1在复杂的企业运营中照搬军队管理模式,其实质是对企业管理特点、内涵缺乏了解。“亚细亚”的“半军事化管理”在维持表面的稳定的同时,也制造出了员工普遍的压抑和不满情绪,表现在工作中,就是营业柜台内出现了众多的“木桩子”、“冷美人”。
和谐的企业文化核心问题是:和谐的“员工关系”和“客户关系”。
一、和谐的“员工关系”
只有快乐的员工,才能创造快乐的客户。快乐的客户才会为企业带来滚滚不断的利润。员工就是企业的内部客户,必须先服务好他们,让他们有良好正面的情绪,让他们一想到工作就觉得开心、快乐、喜悦,愿意并且能够在企业的平台上不断自我成长,在工作中获得超越工作本身的价值与意义,他们才能把这种使命感与情感传递到市场上去。客户在接触到这种情绪与情感时,他们才会相信企业的广告、宣言或承诺中所讲的都是真话。
我认为要达到和谐的员工关系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同感”员工关系管理的起点
“上下一心,其利断金”,这个道理再明白不过了。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是通过企业“共同愿景”的实现来达成的。员工关系管理的起点就必须让员工认同企业的愿景。
(二)激励约束机制是员工关系管理的根本。
企业有多种利益相关者,但其创立和存在的核心目标在于追求经济价值,而不是为了单纯满足员工个体利益需求。因此,企业组织的目标和其所处的竞争状况,并建立企业与员工同生存、共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是处理员工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如何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包括晋升机制等,合理利用利益关系就成了员工关系管理的根本。
(三)“尊重”是员工关系管理的核心部分。
尊重和理解员工,尊重其人格和劳动,这样才能使其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现代企业管理者绝大部分都已领会到尊重员工的重要性。在尊重平等方面现代企业表现出色的为数不少。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拥有近四十万员工,公司不是把员工当作“雇员”看待,而是当作“合伙人”和“同事”。萨姆·沃尔顿提出“关心自己的同事,他们就会关心你”,培养职工“爱公司如爱家”的精神,将公司的利润分给员工而非领导者一人独占。
善待每一位员工,尊重人性,提升员工的心灵。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和信任员工,切忌猜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帮助员工发展自我,给每一位员工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给他们充分发挥和成长的平台,努力帮助员工设计好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帮助员工解决思想上的负担和家庭的困扰,尽可能的了解和解决员工的物质和精神要求,使员工安心和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相比企业的发展,这些成本还是微不足道的。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管理者在制定各项任务的时候,以及在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因站在平等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能说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却要求员工处处做到。这就是要求管理者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优秀的企业管理者是用“待人如待己”的黄金法则去对待员工的,要怀着“己
李光MBA0701班
2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去人性化管理企业,要知道员工才是企业真正宝贵的财富,没有了好的员工,在好的企业也会垮台。在要求员工忠诚服务公司的同时,自己有没有反省过,如何去做一个最佳的雇主呢?有没有真正的去关心过员工,去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人与人之间的任何交往都是双向互动的,当企业从员工身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利益时,相应地,员工应该得到更多的机会和待遇。因此,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真正建立起一种超越了雇佣、相互依存、相互信任、相互忠诚的合作伙伴关系,“上下同欲,士可为之死、为之生”。它将带给企业的是发展,带给员工的是成功;它将有助于双方更好地走向未来、赢得明天;它将凝聚出一股冲天士气支撑企业大厦。人心所向,发展何忧?
(五)“敬业”是员工必需的基本素质。
敬业是建立在员工价值实现上的,每一个员工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都有一个定位,只有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得到很好的统一,员工才能够敬业。企业的核心目标是追求经济价值,而员工也需要为温饱而奔波。建立企业与员工同生存,共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是处理员工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包括晋升机制等,合理利用利益关系确实是企业能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则是员工关系管理的根本
所以企业在员工的敬业精神上不能一味的强调奉献,更重要的是做好员工职业生涯的培训,一方面使得员工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则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其次就是奖励机制,和晋升机制,不仅要建立完善和可行的机制,更重要的是:要让每一个员工清楚的知道,并且能够切实的履行机制。
二、和谐的“客户关系”
和谐的客户关系来源于客户价值的创造,企业的核心目标应该是通过交换为顾客创造价值,通过顾客价值的实现进而实现企业自身价值。
顾客价值是企业为顾客(广义的顾客,包括渠道所有成员如经销商、制造商、相关社会资源、人力资源、消费者、供应商、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的价值。创造和谐的客户关系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顾客满意
“顾客满意”不仅仅是顾客对物质商品质量的满意,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愉悦。优雅的环境、良好的服务态度、方便个交通、快速的支付方式、完善的售后服务都是“顾客满意”的重要内容。
对企业来说,“顾客满意”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供应商、员工、与企业在其他相关方面的合作方等等;我们现在常说“只有员工的微笑,才有顾客的微笑”,能否让“外部顾客”满意,首先取决于“内部顾客”是否满意;不考虑内部顾客的满意程度而大谈特谈让“外部顾客满意”,当然它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因此,企业不仅不能忽略他们的“满意度”,至少应将其与外部顾客、员工放在一个同等的位置!
“顾客满意”的基石则是“产品满意”也就是顾客的实际需求的满足,顾客的实际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而一味的追求花言巧语的让顾客开心,就成了“空中楼阁”,就算顾客能够理解,也只是一种无奈的怜悯。
(二)“顾客满意”的途径,1.真诚服务顾客
李光MBA0701班
3(1)、永远微笑、经常沟通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通行证。微笑可以带来和谐、消除敌意,真诚的微笑是良好客户关系的基石。了解顾客的处境与需求,通过满足顾客的合理需求来引导顾客的行为,想方设法地收集顾客完整的个人资料。做到“知己知彼”永远是“百战不殆”。
(2)、永远放弃争吵,不失时机地赞美顾客,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与进步。
(3)、真诚地关心、帮助顾客。人人都渴望得到关心,顾客也是人;
(4)、将顾客当成朋友。真诚的对待客户、帮助顾客,就会获得顾客的认同。
(5)、尊重顾客,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要求,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
2.创造顾客“心跳”的感觉
营销大师科特勒教授曾经说:“除了满足顾客以外,企业还要取悦他们。”在市场环境、顾客需求骤变的前提下,以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为中心,通过细致入微的体贴关怀,“投其所好”,向顾客奉献爱心送去温暖,努力创造顾客“心跳”的感觉,使其心悦诚服乃至“激情燃烧”。这样可以打动消费者“执币观望的心”,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达到顾客的超级满意乃至感动,从而实现顾客利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双赢”,3.创建良好顾客关系
小天鹅集团曾总结过一个流传很广的环比公式
1:25:8:1,即全心全意地正确对待用户的挑剔,服务好一个老顾客,可以影响25个潜在顾客,会诱导其中8个人产生购买欲望。因此,“口碑=1:100潜在客户”,换言之,顾客通过自己的购买经历与感受,以及同事、朋友之间的意见与评价传播,使顾客认同对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标准,并起到以一传百、广而告之的宣传效果。
三、长远发展,文化为本
“企业文化”究竟是什么?喊几句口号,发几篇文章,搞个娱乐活动就可以建立“企业文化”了? 不是,绝对不是!
所谓企业文化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认同与实践,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员工一贯的通过历史的积淀和传承的行为习惯和行事风格。企业文化不同于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它是企业内部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
文化是企业经营的过程表现,而不是跨越过程,对结果虚妄描述。
与务实的企业文化相比,口号、刊物、娱乐等显得太过轻薄。
(一)企业文化是自然形成的企业文化是自然形成的,不是被动建立起来的。
实际上企业文化非常简单,它和“文化”的产生是一致的,“文化”是一个地区千百年来一贯的生活、处事、和行为的习惯,是一种无法模仿的东西。是需要时间的积淀的。企业是一种社会组织,同样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只是多了利益的因素,这就使得很多企业想建立它,学习它,可是殊不知文化恰恰是无法模仿的。企业文化,原本是企业在长期的创业和市场竞争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群体精神财富。对于这种精神财富,固然需要人们去挖掘、总结、提升,但绝对不是为文化而文
李光MBA0701班
4化。以驰名中外的同仁堂为例,这家百年中华老字号流传至今的警言依然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这两句话 是1706年同仁堂第二代乐凤鸣提出的,那个时代真真意义的企业还没有出现,可是当一代代的同仁堂的员工将这两句话传承到今天,人们不得不承认这正是同仁堂“企业文化”的精髓。
所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员工共同认同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是企业所有人多年来一贯的为人处事的方式。一个简简单单的道德准则只要所有的员工认同它,并愿意执行它 就能够形成一个好的企业文化。
(二)诚信是文化的根本。
做人要诚信,做企业更要诚信。“人无信而不立”。在中国,最受人们推崇的儒家文化就是强调诚信。古今中外,大凡成功的企业家无不是诚信当头。近代红顶商人胡雪岩以其诚信,感动了商界,成就了“胡庆余堂”百年老店。诚信是企业最好的形象大使,诚信更是企业文化核心中的核心。
要想形成好的“企业文化”需要企业所有员工持之以恒的认同感和执行力。靠什么得到它呢? 靠诚信!靠企业领导者的真诚和信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个企业领导者,用自己的真诚吸引人,用自己的爱心感动人。时时刻刻一身作则,就会得到员工的认同和自发的执行力。
一个员工个个都诚信的企业人文氛围,岂不就是很好的“企业文化”。
(三)平等与尊重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
对于企业文化而言,人人平等应该作为其基本精神之一,应倡导企业内部员工平等相待。企业的创立者并非绝对神圣,他可以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地位,而不应高高在上。企业的各级领导者也只是分工不同的普通一员,是与团队的其他人员一道去共同实现大家所认可的工作目标。在企业里互助观应取代领导观。除平等相待外,企业应尊重每位员工在企业的发展权利,在企业文化里要突出每位员工无论资历深浅、能力大小,只要自己不断努力,都有可能成为领导的观念。每位领导都是帮助员工成功的兄长和朋友,每位员工都希望成为领导以帮助更多的员工成功,这样的企业没有理由不发展壮大。海尔提出了著名的“赛马场”策略,使海尔的每位员工都有公平感、成就感,也使海尔的诸多才俊脱颖而出,他们为海尔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任何企业文化的建设,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经过企业对管理者、员工的行为长期规范,逐步得到丰富、升华和完善才能够得到的。
企业文化是复杂的,一个系统的企业文化可能需要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同时他又是简单的,一个领导者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领导作风;一个上下认同、不懈努力的行为准则,都可能形成强大凝聚力,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
民主和谐的管理文化 篇6
一、倡导绿色心态,营造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
如今的学校管理已经发生了两次质的飞跃,第一次是从人治到法治,第二次是从法治到文治。在当下的学校管理中,我们要让教师明白什么是职业底线,要引导教师关注个人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非常清楚“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两大原则,将这样的原则迁移到管理中,就是“有管无类”和“因材施管”。我们尊重班子内每一个成员和校内每一名教师的经历、学历、家庭状况及个人特点,尽可能地去发现他们的长处,激励他们在工作中扬长避短、发挥最大工作效能。比如:针对教师个人的实际及成长成才需要,我们倡导“绿色”心态,主动为每一名教师制订适合的培养标准:要求人人发展,但不一定是一样的发展;要求人人提高,但不一定是同步提高;要求人人合格,但不一定是合乎相同的规格。我们还非常清楚现代管理中民主参与的重要性,每当遭遇管理危机时,我们都会问计于师生,充分发挥和谐民主的管理效能,突破各种复杂因素的困扰。比如:义务教育学校从2009年起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教师除工资之外不再有任何津贴补贴,包括学生在校午托的值班费。对此,教师们的情绪极不平静。是停办还是续办?这是一个难题。为此,我们问计于师,听取了多数教师的意见,坚持办了下来。不能发值班费,我们就提供好一点的工作餐,并终于等到了有关部门下文可以发放值班费的那一天。正是诸如此类人文、民主的管理方式,为我校营造出了一个“教师之家”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了教师们对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校级领导统筹管理
首先,按照条块分割的原则强化管理,明确校级领导的业务分工及具体职能目标,要求各司其职。我校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目前是一校两址,观澜溪谷校区实行的是副校长负责制。我校校级领导的具体分工如下:校长负责学校全面工作;书记负责党建与思想宣传、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含师德教育)、教师评优评先与职称评审晋级、人事、工资等工作,同时指导青、工、少、妇工作;德育副校长负责德育队伍建设、德育的一日常规管理、节庆活动(开学典礼、艺术节、运动会、毕业典礼、建队日、科技节、读书月活动等)、社团活动、科技活动与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对外交往与学校媒体宣传、家校联系等;教学副校长负责科研室建设和课题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岗位安排、教研组建设、师资培训、名师培养)、课堂教学改革与赛课、课程改革(重点抓好教学质量把关、校本课程建设)、教务常规管理等;后勤副校长负责校园管理、校产管理、食堂管理、资金管理、基建管理、综治管理、计生管理等。在明确分工的同时,我们还明确了每一位班子成员的职能目标:要求对自己所分管的工作既要思路清晰,又要务求实效,做到对每一个月、每一个学期、每一个年度的工作方向、目标、任务、步骤、措施和效果都了如指掌。
其次,针对一校两址,强化统筹管理。表现在统一安排两校区的资金、人员和活动,做到“五个同一”:“同一本编制”,用于均衡配置学校干部和教职工;“同一作息时间表和学科课程表”,用于保证学生在同样的在校时间内接受同样的课程教育;“同一行政会和周工作安排表”,用于每周四上午两个校区的管理干部集中一起开行政会,共同研究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并安排日常工作,保证制度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得到高质量的实施;“同一经费配置”,用于统筹安排两校教师的校本培训、外出学习以及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同一评价内容和要求”,用于确保两个校区每一次考试都用同一份卷子,在同一时间举行,在同一时段出结果。
三、严格制度管理,以规范的制度确保各项工作优质、高效
管理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目前,我校已经集成《南宁市民主路小学管理规章制度》小册子,内容涵盖行政管理、教职工管理、学生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安全管理、校园管理、财务及资产管理七大领域各方面的具体规章,还与时俱进地形成了《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奖励性绩效考核和工资分配方案》《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岗位设置、聘任方案》等适应办学需要的新规章。此外还明确了从校长到门卫再到学生干部等20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我们通过建立、规范和健全学校的管理制度及用人机制,逐步摆脱人治,让师生遵照制度行事,人际关系变得更理性、和谐,工作进展更优质、高效。例如学校社团开展什么样的社团活动、什么时候开展活动、聘请哪些领域专家帮助培养学生什么特长等具体工作,便是由德育处按照有关规章具体负责策划、组织,其他部门给予全力配合;每年的招生、关注“后十名学生”、教学常规管理等工作,则由教导处按照有关规章牵头组织,其他部门全力配合;等等。
四、追求管理创新,让学校发展与时俱进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教育部明确提出“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新思路以后,我校申报立项了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A类课题“以内涵发展的思路构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新举措的探究与实践”,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围绕“四个工程”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大胆的实践:一是学校精神构建工程,即以构建我校精神文化为第一抓手,从我校办学的历史中汲取精神养分,创建“恒本教育”的精神文化体系,再用该理念指导我校管理、教学、德育等一整套治校要件的建立和选择,形成以学校精神文化引领学校各方面健康发展的整体工作思路;二是现代管理构建工程,即运用思想引领、服务基层、民主管理等手段,在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管理、班主任工作、后勤管理、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少先队工作等各方面鼓励教师自主创新,以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全程健康、全局和谐、全员幸福;三是研训育师构建工程,即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教师自觉融入学校研修型教学组织,参与研修型教师创建活动,给教师专业成长搭平台,促进教师不断超越自我,享受职业生涯的成长幸福;四是质量措施创新工程,即以提高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构建灵动智慧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自控力、加强学科课外拓展延伸等为研究内容,向有效教学要质量。“四个工程”的实践研究,给我校带来了一系列根本性的改变,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在围绕“四个工程”进行实践探索的时候,我校的常规管理工作同样力主创新,且亮点频出,如主动打造“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月运会暨绳舞满校园活动、“‘洒扫应对’我能行”活动、对外教育教学交流活动、一对一检查必背古诗文活动、“5—0.5”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四合一”探索(师带徒活动、专题教研活动、课题研究活动和项目试验活动)等。我们对常规管理工作的要求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按照我的理解,内涵发展是指通过内部的深入改革来优化结构、激发活力、提高质量、增强实力,进而提升竞争力,实现实质性、跨越式发展,因此,学校的内涵发展便是以追求教育质量为终极目标,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优秀的教师队伍作保障,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底蕴,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优化学校管理的诸要素,以保持学校旺盛的生命力。
民主和谐的管理文化是我校在实践恒本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行为的选择、管理制度的安排、管理组织结构的设计的总和,它们使师生明白“什么是应该做的和被鼓励的”,并为我校的办学理念外化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起到了规范和保障作用。民主和谐的管理文化同时也为我校赢得了200多项荣誉,如全国心理健康教育标兵单位、全国红旗大队、全国优秀家长示范学校、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绿色学校、南宁市科研先进单位等。仅2011—2013年,我校就获得市级以上荣誉15项,吸引了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教育同行前来我校参观学习。我校也被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和广西教育学院确定为广西小学校长、教师培训研修基地,每个时段都有来自区内不同市县的校长、教师前来我校跟岗培训。
和谐的群众文化 篇7
一、和谐文化概述
1. 和谐文化的含义。
和谐文化的基本含义是: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和谐”为思想核心的价值取向,是以思想观念、社会风尚、理想信仰、行为规范、制度体制等方面融为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
2.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挥其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作用,是塑造当代中国精神形象的需要。
二、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和谐文化的作用分析
所谓和谐校园,是指理念的和谐、发展战略的和谐以及资源配置、管理机制、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和谐;是高校中各个发展元素在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和谐状态,是一种有序、均衡、促进的良好势态。要实现高校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和谐目标,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规范和支撑。和谐文化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1. 和谐文化对高校的健康发展有明显的主导性作用。
和谐文化使得高校学生及教师等人物之间的关系趋于和谐,它可以有效地主导人们的思想,引导高校以更有效的形式向良好的方面发展。文化的作用极其重大,其对高校的发展具有影响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影响层次深等优势。“和”、“合”是和谐文化的中心思想,它可以影响人们于“无形”,对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促使人们抛弃现实的局限性,重新形成新的、适应自然和社会发展的思维和观念,指引着高校前进的方向。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社会的进步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推动,文化是实现人类智慧的基本条件。提倡以“和谐”为核心的文化是社会发展前进的保证,它得以使得社会舆论和环境氛围趋于协调,建立良好的社会共识和高尚的道德风范,使得人们可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谐文化的推行,可以使高校乃至全社会形成共同的、崇高的理想,建立坚强的精神支柱,激励人们的精神内涵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文化体系,可以提升人们的思想素质,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和谐的文化氛围可以激励人们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奋斗,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建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奠定和谐校园的精神基础,推动高校向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2. 和谐文化有助于高校管理者构建和谐、健康的发展战略、管理机制。
文化塑造着社会的灵魂,影响和指导人类的生产方式和发展创造。和谐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社会的各方面,在每一方面,都建立新的社会价值体系与行为方式,并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高校的发展也需要和谐文化作为规范体系,保证管理者在制度、法律、道德的前提下,建立和谐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机制。和谐校园建设强有力的保证是和谐文化,离开了和谐文化的指导,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就会出现偏离,难以持中求稳。
3. 和谐文化使得高校师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人的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受自身文化的影响,所以和谐文化有利于高校师生适应学校的新制度、新规范,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和谐不仅可以影响高校师生的心理状态,还可以还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并引导高校师生无意识地适应新的学校制度和社会规范。和谐文化所倡导的“和合”思想是一种健康向上、科学和谐的价值观,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它引导人们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每时每刻都能做到“中节”、“中矩”,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高校是一个浓缩的社会,如果高校的广大师生在理念认识上存在大量分歧,分析和处理事情时存在不同的方式,就会影响和谐校园的建设。
4. 和谐文化引导人与人之间和谐合作、共同发展,有利于校园内形成和谐奋进的人际关系。
和谐文化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它对社会生活发挥着评判功能、凝聚功能、教化功能和定向功能,给和谐以肯定、赞扬、褒奖和倡导,鼓励一切和谐事物的发展,促进各种和谐因素的增长。和谐文化可以提高人的积极性、能动性,促进人的自我发展,塑造健康和谐的人格,从而进一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们形成一种能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生活模式。和谐文化的“和合”思想有利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使得高校中并不复杂的人际关系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在高校人际关系中,管理者和教职工、教职工与教职工、教职工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和谐的环境下,向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学校内新制度、新规范的实施和推广,更是高校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的保障。和谐文化对高校中人才的培养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学校学习环境无疑会塑造出符合社会发展和需求的高等人才。
三、和谐校园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重要性探讨。
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部分,它使得学校这个整系统的各个环节处于一种健康向上的状态,促使其协调发展,它将学校的教学观念、校园文化、价格观念融为一体,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最基本条件。只有构建起和谐的高校校园,整个社会的和谐才有保障,和谐的校园文化是社会向和谐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的职责是传播文化、传授先进知识,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所以校园文化的和谐是整个社会走向和谐的有力支持,是整个社会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和谐校园文化的实现方式。
笔者以为,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需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在以上三种文化中,物质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表层;制度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层;精神文化则为其核心。所以,校园文化的和谐化需从精神文化着手实现,并做好三个文化的相互结合,共同建设。在具体执行时,可从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开始,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自豪感,使得学校师生更注意校园卫生,为学校而自豪;除了良好的校园环境外,学校还应注重管理机制的创新。在管理机制创新方面,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中,学校要注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强调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规划、分工明确;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坚持制度的系统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统一,规范办事程序。另外,学校还应注意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丰富而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学生和教职工得到美的享受,高雅的文化和艺术熏陶可以引导和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及校园文化品位。要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就要坚持对师生进行荣辱观教育,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创建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充分体现各自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高校作为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大型的多功能组织,担负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任。和谐文化对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和谐文化指导下的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将增强高校创新活力,保证学校安定有序,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向信.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杨河.高校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大有可为[N].人民日报, 2007-04-30.
[3]王梦周.和谐·和谐社会·和谐文化[J].焦作大学学报, 2006, (1) .
[4]杜宇新.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J].理论前沿, 2006, (22) .
和谐的群众文化 篇8
一、文化共生的内涵
“共生”一词的概念源于生物学,共生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处于相互依赖的关系之中,彼此互惠互利。我国古老的中医学说早已载录了“五行学说”、“相生相克”的“共生理论”。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共生”的概念被引入到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意为不同的事物之间相互借鉴、协同发展、繁荣共存的紧密互利关系(2)。
文化共生指的是处于不同民族、地域和时期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之间的一种文化发展形态,即在彼此尊重中谋求共生发展,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实现兼容并包,旨在达成多样性文化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多元文化之间的共生共荣是文化共生的核心理念,即具有各自不同背景的文化,通过彼此的尊重和平等的交流,为文化繁荣发展开辟生长的空间和条件,在彼此协调和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加强交流,实现文化共生共荣的目标。
二、文化共生与和谐文化的辩证统一关系
孔子有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它的意思是在与周围人相处时,要想保持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应该是拒绝苟同,在相互争论辩解中达成共识。在古代,“和而不同”的理念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协调不同的思想见解,处理多样性文化之间的发展关系等,为文化发展提供价值引导。“和而不同”的理念为“和谐”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孟子》中载录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都体现了古代贤能之士对于“和谐”思想的体悟。和谐是理想社会的衡量标准,是人们热切追求的价值标杆。
“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3)重视不同文化之间互动和交流,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在差异化的比较中共谋发展,秉持兼容并包的开放精神,接纳与包容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消除疑虑、摒弃隔阂,构建一个丰富多彩的和谐世界。这体现了由多元文化共生到和谐文化,再到和谐社会的逻辑脉络。
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文化的发展亦是如此,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共生与和谐。文化共生与和谐文化分别属于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高级阶段是多元文化共生发展的最佳态势,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标尺。
1. 和谐文化以良性的文化共生为基础
和谐文化的实现要经历一个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即一个从文化共生发展到和谐文化的过程。根据文化共生的性质,可将其大致分为非良性共生和良性共生,不同的文化发展态势影响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其中,非良性共生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文化改造、文化同化以及文化帝国主义等。这种非良性共生的形态在文化共生的运行机制中占据主导地位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将受到威胁,文化多样性将逐渐减少,迫使文化走上一条单一化的道路,偏离了和谐文化的轨道,抑制和谐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良性的文化共生,基于兼容并蓄、共生共荣的多元文化互动关系。在一定时期内,当良性的文化共生占据主导地位时,文化的本质特性得以体现,开放的文化系统之间得以实现互动交流,彼此尊重文化发展的路径和空间,在相互学习中实现优势互补、在差异中寻求共存之路,促进文化的繁荣共生。因而,良性的文化共生为和谐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和实现的路径,是构建和谐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2. 文化共生与和谐文化相互依存
文化共生与和谐文化是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展现出不同的文化层次和文化形态。文化共生,特别是良性的文化共生以和谐文化的内在价值作为发展的导向,而和谐文化深深根植于文化共生的土壤之中,以多元文化为前提和基础,同时又是衡量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的价值尺度。文化共生体现了和谐文化的本质要求,二者相互渗透,密不可分。没有文化共生做铺垫,和谐文化也就无从谈起,没有和谐文化的引领和规范,文化共生就缺失了前进的指引。文化共生是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和基础阶段,文化共生强调的是多样性文化之间彼此交流、协同发展,和谐文化是在此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和文化形态。
3. 和谐文化是文化共生的终极发展目标
和谐文化呈现出文化发展水平的最理想状态,而文化共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和路径。同时,和谐文化为多元文化的协同互补、长期共生提供了可能性。和谐文化的本质特性内在的规范了多元文化之间的互动模式和交往秩序,为多元文化之间彼此尊重、相互交流、优势互补提供有序的文化氛围,使得多元文化得以实现互动交流、共生共荣的良性发展。文化共生是和谐文化的基础阶段,强调的是多元文化之间彼此交流、协同发展,和谐文化是在此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文化发展形态,所以和谐文化是文化共生的终极价值取向。
三、中国与东盟和谐文化发展的历史基础与现实需要
中国与东盟文化的多元共生与和谐发展无疑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回顾历史,中国与东盟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亲密的地缘关系,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频繁的历史交往。同时,中国与东盟和谐文化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现实需要,基于一定的共同利益,解决双方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逐步消除和谐文化建设道路上的瓶颈和阻碍,对双方构建和谐文化,推进区域和谐有着迫切的现实需要。
1. 中国与东盟和谐文化发展的历史基础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又名南洋,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中国西南部的许多河流和山川纵贯南北,一直绵延至中南半岛。而中南半岛北部同中国山水相连,地势北高南低,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河流和山川呈现出一脉相承、同根同源的地理景观。如湄公河上游位于中国境内的河段被称为澜沧江,它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主要流经的国家有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被誉为“东方多瑙河”。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形成亲密的地缘关系,为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传播提供了地理位置上的便利。
独特的地理位置对东南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构筑了独具特色的东南亚文化。从文化的构成角度来看,东南亚文化并不是自发形成的单一型文化,而是在中华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等多样性文化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复合型文化,处于中国文化圈和印度文化圈的双重辐射、交错重叠的地方,是“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地,是亚洲和澳洲民族文化交流和连接的大走廊。在文化互动与融合的历史过程中,东南亚逐步形成与其他国家文化共生与包容的特点。此外,东南亚文化还有一个普遍特征,即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特性和文化差异。正是东南亚这种“多样中的统一”,使得东南亚文化与中华文明在开放的文化交流体系下,实现共生与包容性发展。
中国这个高文化中心对东南亚文化的影响是多领域、多层次的。儒家文化所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拼搏精神,对东南亚人民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新加坡是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大的东南亚国家之一,大部分民众都接受过儒家文化的熏陶。越南是中国汉字最主要的传入国,汉字文化的传播带来的是文学、艺术、科技等中国文化的流入。中国的风俗礼仪、传统医学也逐渐进入东南亚社会,艺术文学也颇受认可和欢迎。
华人移居东南亚始于南宋时期,是中国与东南亚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宋元时期,处于海上贸易的繁荣时期,在航海沿途许多华人留住在了东南亚。从明朝中期到鸦片战争前期,大约三百年间,福建和广州生活窘迫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了谋求生计、躲避战事而迁居至东南亚。人数众多的华人已成为东南亚国家多元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华人背井离乡、远居海外,他们承载着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传播中华文明,如饮食、文学、习俗等,从而使中国文化深入到东南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渊源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多元文化共生发展中重要的人文基础与合作发展的桥梁,为中国与东盟和谐文化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
2. 中国与东盟和谐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是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虽然不同的民族文化传递和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风格,但是形式各异的多元文化之间通过交流和学习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体现民族文化的个性的同时,又彰显出中华文化多样性共生的潜力。历史证明,中华民族文化在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走兼容并蓄、和谐共生之路,就能不断焕发出民族文化的勃勃生机,实现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相反,当各民族文化之间不能实现共生发展之时,不同的文化之间就会产生摩擦和冲突,为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埋下隐患,进而阻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东南亚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文化受到了儒家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和佛教文化等的影响,这种“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使得中国与东盟文化发展日益显示出巨大的共生潜力。中国和东盟的合作日益密切,但是不可否认,中国与东盟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威胁论”的消极影响给地区关系发展蒙上了不信任和疑虑的阴影。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逐渐强大,综合国力日渐强盛,国际形象不断提升,“中国威胁论”受到西方媒体的大肆渲染。他们企图用这种歪曲事实的言论使东盟国家陷入焦虑、不安之中,从而恶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4)。近年来,中国通过实际行动展现给世人亲切友好的大国形象和平等互利的发展理念,使东盟国家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中国机遇论”上扬,“中国威胁论”下降。但是,“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一时半刻还不会消除。东盟国家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中国时心有疑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随着中国的经济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威胁论”一次次沉渣泛起,宣传强大的中国称霸东盟的所谓野心,诋毁中国的和平友好形象。这使得东盟国家对中国的疑虑和恐惧一直难以释怀,严重影响了中国与东盟各领域的合作与交往。
第二,文化本位偏见仍然存在。中国与东盟国家不同的国际身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导致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存在某些误读和曲解。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考量,文化本位偏见打上了历史影响的烙印,没有被削弱,反而被曲解和放大。这种历史的包袱积压在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中,削弱了文化间的相互包容度。
第三,南海争端问题一直是影响中国-东盟合作的最大政治问题,但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据史料记载,南沙群岛最早发现于汉武帝时代。在明清时代,中国政府将南沙群岛的管辖权划归广东琼州府(今海南省)。周边各国垂涎于南海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非法霸占岛礁,开采资源。一些西方国家别有用心的涉足南海争端,一方面,加强对南海的控制,从中谋取经济利益和战略利益;另一方面,试图削弱中国在南海的权益,遏制中国崛起。尽管南海争端问题涉及的国家只有中国和少数东盟成员国,如菲律宾、越南等,但从全局来讲,仍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与合作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也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共生与包容发展产生了消极的阻碍作用。
最后,随着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交流与合作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包含多样化的途径、更广阔的领域、多姿多彩的内容等。但同时也隐藏着一些问题,如多样性文化的差异在交流与合作中诱发误解和摩擦,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失衡,意识形态的差异、政治壁垒的阻碍等,都有可能对地区和谐文化发展起到消极作用。
由此可见,为了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建设中国-东盟的和谐文化有着迫切的现实需要。
四、从文化共生的视角构建中国-东盟和谐文化
1. 在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协同发展中发挥主导文化的引导作用
主导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国家内部占主流地位的意识形态及其价值体系,它是多元文化中的特殊要素,在文化发展中占据核心地位,引领文化发展的方向,代表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在主导文化描绘的蓝图下,“倡导和谐理念,培养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体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5),从而实现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之间存在一种张力关系,没有主导文化发挥主导作用,国家和民族的稳定性和统一性将受到威胁,伴随而来的是社会的动荡和混乱。没有多元文化发挥创造性的作用,就不可能实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社会生活随之变的单一、枯燥,社会进步受到阻碍。只有实现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的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创造二者共生共荣的局面,才能为和谐文化的构建创造有利条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主导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规导作用;另一方面,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之间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要形成共生的形态。
在注重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要坚持主体文化主导,客体文化相辅的格局。“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6)。”在选择与东盟地区构建和谐文化的路径时,要充分发挥本国文化的主导作用,尊重东盟国家文化的多样性和生存空间。在同他国交往的过程中,尊重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兼容并包的基础上相互借鉴各自文化中有益的层面,既不能不加筛选的照单全收,也不能不加判定的全盘否定,而是要甄选出外来文化的精华部分,为我所用,坚持本国文化主导地位的良性的文化互动。文化自觉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始终坚持本体文化的主导地位,如果没有把握好这个主导地位,就会在外来文化的丛林中失去自身文化的价值引导,被外来文化牵着鼻子走(7)。民族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文化积淀,是民族历史的印记。但在与东盟国家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敞开胸怀,接受东盟国家文化的精粹,将其融于本国文化之中,丰富和发展本国文化,而不是不加区分的一味排斥。
2. 树立共生的文化理念,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与东盟国家民族众多、文化多样、习俗各异,难免产生民族文化之间的摩擦和碰撞,树立共生的文化理念在地区和谐文化发展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尊重差异、兼容并包、优势互补、共生共荣的理念,要求我们摒弃本体思维模式,自觉树立共生的文化理念,尊重差异化的文化形态和民族特质,包容不同国家的文化发展理念,尊重有别于本国的多样性文化的发展路径和生存空间,认可和接纳多样性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独特贡献,促成多元文化百花齐放、繁荣共生的局面。
树立共生的文化理念内涵了尊重少数民族独特文化及其多样性的意蕴。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出的多姿多彩的内容集中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关于保护和发展文化的多样性,东盟各国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一些东盟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从法律的角度予以保护。东盟国家的宗教多样性生动地展现了其文化的多样性,在这些国家,社会的稳定与宗教的发展密不可分,尊重并保护宗教文化的发展,是构建和谐文化的题中之意。
3. 发挥外交活动、经济合作、华人群体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构建和谐文化,必须加强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把文化‘走出去’工作与外交、贸易、援外、科技、旅游、体育等工作结合起来(8)。”积极协调各方面的资源,为对外文化传播和发展提供平台。丰富有效的外交活动有助于提高中国文化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不仅可以展示本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发挥文化的优势,还可以增进互信,实现多元文化之间的传播、沟通、交流和协调共生。“中国-东盟博览会”向世界展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系列产品,如陶瓷、书法、饮食、时装等,通过具体的文化载体传达中国文化的神韵,增加文化认可度和认同感。
中国与东盟文化合作日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还得益于健康的经济发展和频繁的贸易往来。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和谐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经济动力。其中,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在推动文化交流、文化输出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文化创意产业创造性的改变原有的文化形态,在内容上丰富了传统文化固有的模式,在形式上推陈出新,立足民族文化资源,提升文化魅力和软实力。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国与国之间人员的往来,劳动力的流动,这些人力资源在交流沟通的同时,也促进了地区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我国,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非常重视通过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来带动文化共生发展。
在东南亚地区,有数以千万计的华侨华人,他们继承和弘扬祖籍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接纳和珍视在住国的异元文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践行着包容、自强、和谐的文化大局观,开拓多元文化的生存空间,发掘文化共生的可能性。他们默默无言的架起了沟通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文化桥梁,以传播者的身份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带出去,以推介者的身份将东南亚文化引进来,以推动者的身份促进本国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的和谐共生。近些年来,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无论是政府机构组织的还是民间自发形成的文化交流,华人华侨都不遗余力的积极参与,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积极促成中国与东盟的文化经贸合作。华侨华人已经成为架设在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交流合作的桥梁,在促进文化交流、继承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摘要:文化共生与和谐文化是文化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二者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中国与东盟的历史渊源和共同利益,使得双方的和谐文化发展既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又有迫切的现实需要。以文化共生的视角构建中国-东盟和谐文化,要充分发挥外交活动、经济合作、华人群体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共生,和谐文化,中国-东盟
注释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3.
2张永缜.共生:一个作为事实和价值相统一的哲学理念[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0-64.
3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09/16/content_3496858.htm,2005-09-16.
4蒋玉莲.影响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23.
5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
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7.
7张冉.文化自觉论[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48
和谐的群众文化 篇9
1、体育文化的具体含义
由于时代的发展,随着社会形态的不断完善,体育文化成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由于其丰富而广泛的内涵,体育文化也没有世界公认的准确定义。
体育文化也有着广义和狭义的区分。
广义而言,体育文化是指为丰富人类生活,满足人的需求的身体活动而进行的组织加工、秩序化,基于以人的身体为媒介,获得社会认可、具有独立的价值的文化。 我国著哲学家张岱年先生曾这样说过:“ 文化是既作为人类在人本身的自然及外部自然的基础上,在社会活动中创造并保存的内容之总和而存在,又作力一种活生生的创造活动而演化。 ”列如,体育行为、规范、准则以及体育观念、意识、 思维等。
狭义的体育文化是将自然活动变为文化活动,其将产生于生活的体育作为有价值的活动并加以肯定,并赋予一定的知识文化内涵。 其涵盖的主要有文化娱乐、宗教、艺术等有关的体育活动及作品。 包括,体育大众传播、体育建筑、体育雕塑、体育舞蹈、武术、体操等。
2、体育文化的特征
体育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民族性、 差异性、继承性、社会性、时代性。
体育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世界各国之间的不同,甚至是中国本国内的大多体育都是有着差异的,列如蒙古族的体育运动主要是骑马摔跤等这与汉族的体育有着很多的不同,这也决定了体育文化的差异性。 而社会性则体现中国的整体思想,体育文化是因人而产生的,所以离不开社会,也就决定了它的社会性。
体育文化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习惯上,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体育观。 继承性也可以成为传统性,这时在人类发展与演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列如古人有修身养性,多与自然接触的概念,经过几十代人的继承, 中国的太极气功等现在已经成为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的了。
体育文化通过动作技能、运动器具、身体姿势、物质以及存在形式等相关连的思维、意识、人知等的精神反射,显现了以其根据人类自身的特殊需求,在日常生活以及体育生活中创造出来,机具特色的存在方式。 反映了一个时代、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特征,不断规范人类的日常生活以及人们对世界的人知。 而对于中国这一古老而神秘的国家,在长期的体育发展中,将“ 统一”、“ 中和”、“ 中庸”等观念融入体育文化,为其内涵润色了不少。
体育反应的是人,所以是和人结合在一起的,还和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有着深厚的关系。 体育文化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有着自己独立的内涵和表现方式。 反应着人的观念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价值观社会观。
所以说体育文化有着深厚的内涵,探究其意义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校园体育文化在高校中开展的情况
1、全国体育文化发展总括
通过问卷走访等途径调查可知,目前中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是令人担忧的,其中的主要存在问题是在于我国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面,一方面由于众多高校大学生以及老师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不重视。 而另一方面是我国高校校园对于体育设施,体育教师综合素质、体育场地、体育器材提供之间的矛盾突出。 由于现代很多高校没有具体系统的体育文化教育管理, 以至于在教育过程中出现杂乱,混淆等问题。
2、各地区高校体育文化开展情况
通过互联网和实地考察等方面对各大高校进行调查统计数据如表1。
根据数据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及其的不平衡,只有在东部沿海一带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地方,人们地体育文化的认识重视才有一定的高度,而对于偏远地区的人来说,体育文化的重视是很微弱的,所以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发展经济是重要的前提。
三、影响体育文化在高校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因素
1、学校体育设施情况
体育文化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不仅是当今时代教育改革的主题,更是当今国家社会需要培养的目标人才。 然而,说起体育文化,那么体育设施的建设当然是其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
物质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要想推动一个事物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显然,薛晓东体育设施就是体育文化的物质基础。 一个学校对于本校的体育场地建设,校园体育雕像,体育运动中心,体育器材等都是体育设施的一部分。 我们通过了解学校的体育设施情况,可以初步推论出这个学校的体育文化的发展程度。
体育现代化的标志就是体育社会化和科学化。 而要达到体育现代化的要求,都必须要有充足的场地以及相应的体育设施作为保证。
我国首都体育学院一直以其领先的体育文化走在各大体育高校的前列中,而推动它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它们学校高配备的体育设施:首都体育学院园内建有大学生体育馆、田径综合馆、首创游泳综合馆、篮球馆、排球馆、 网球馆、武术馆、体操馆、足球场、塑胶田径场、北校区体育馆等大型体育设施,以保证学生们能更加顺利的开展各项体育运动,推动体育文化的发展。 所以说,体育设施对于体育文化在校园和谐文化中的建设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2、体育制度
制度有利于一项事物的正常发展。 校园体育制度也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属于校园和谐文化的有几组层部分,通常,它以一固定的形式存在于学生们的体育生活中,作为一种规定固定下来。
体育制度的建立对于学生,老师,学校都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对学生来说,通过以体育制度的形式让学生们自觉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可以更多地了解体育文化。 而对于老师,可以以体育制度的方式更加准确的约束和引导学生的体育运动。 体育制度也极大地推动了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发展,使得学校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德育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宁夏,陕南等各地高校也通过在其校园中设立了适当的体育制度来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同时,他们这样的行为也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因此,建立体育制度是发展体育文化的当务之急。
从表2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各大高校学生中绝大多数对于体育文化都还只停留在一个略了解的程度。 可能这也是我国体育文化发展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学生乃是体育文化的主体,要想发展体育文化,主体当然不能少。 所以说,学生们必须加强对体育文化的了解程度,要让学生们产生对于体育文化的兴趣,热情,最后积极自主的参与到体育文化建设中来。 当学生们对于体育文化的了解程度高了, 这个高校的体育文化就自然而然的发展起来, 对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总而言之,学生对于体育文化的了解程度也是影响体育文化对于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体育文化对高校和谐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1、提高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
我们都知道,高效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核心思想的一种校园文化,它不仅包括了良好的学校精神,优良的的学校校风,积极的价值取向,其中还包括了一向重要的:良好的身体素质。 这样就意味着,要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就需要一良好的身体素质,那么,对于发展体育文化自然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对体育文化的深入了解,学生们能够提高对体育文化的认识程度,最后乐于参加各项体育活动,这样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发展, 也推动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有了一个强壮的身体。
近年来,许多高校都表示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呈下降趋势,这表明学生对于体育这方面关注度还不够。 于是各大高校通过举办一系列的体育形式的活动,来提供学生的身体素质,宣传体育文化。 列入高校的越野拉练活动,爬山活动,各种球赛来丰富体育文化。 当然,最后也都取得了显著地成果, 学生们表示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虽然累是累, 但是明显的感觉到了自身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并表示希望学校以后能搞更多这样的体育活动,而他们对于体育文化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提高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使得高校学生的压力在逐年呈上升趋势。 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合格的高校学生所不能缺少的重要因素。 当然,要想构建和谐高校文化,就要求高校学生有强大的心理素质。
对于体育文化的发展,国家之所以那么重视,是因为发展体育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 要想建设和谐文化,必定需要全面发展, 而在全面发展的路途上又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路程, 当面临困难之时,就需要学生们的强大的心理素质发挥作用了。
通过体育文化的宣传,让学生们参与体育活动,在学生们参与体育活动中,一定会感动劳累,吃苦。 比如说长跑比赛,仰卧起坐之类的体育活动对于学生们来说或多或少是耗费体力活,学生们可以通过在这些体育运动中养成吃苦耐劳,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而且,通过体育运动也可以宣泄自己的情绪,让自身的心情得到缓解,从而得到心情舒畅的效果。 所以说,体育文化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心理素质,推动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发展。
和谐班级文化的智慧追寻 篇10
一、加强班主任人格修养和学识涵养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 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 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班主任人格的影响具有导向、凝聚、使学生亲师等多种功能, 良好的教师人格品质一旦得到学生的认同, 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需要, 从而由认同到模仿乃至内化;富有人格魅力的班主任如同一种粘合剂, 能将每个学生紧紧地吸引在他的周围;富有魅力的班主任能以独特的教育风格, 走进学生心灵, 打造和谐的班级文化。
和谐的班级文化创设需要班主任具有“精”“博”的学识。所谓“精”就是要“知得深”, 对专业知识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谓“博”就是要“知得广”, 能触类旁通, 具有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 (如教育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 。班主任有了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业务能力, 学生被你的知识才华所吸引, 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 其智力也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从而促使和谐班级文化的形成。
和谐的班级文化创设的基础是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信任。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 学校是人们心灵相互接触的场所”“教育的奥秘就是教师热爱学生”。你热爱学生, 学生反过来也会尊敬你, 热爱你。有时, 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爱, 是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的精神雨露。爱生, 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以民主、诚挚、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 哪怕是学生有过失的时候, 同样相信学生有改正过失重新开始的能力。作为沟通的主导者, 班主任不光要看到学生的现在, 更要关注学生的将来, 从而利用现在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和谐的班级文化创设还有赖于班主任的管理艺术。班主任的管理能力、领导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个性发展以及师生关系的和谐度。瑞士教育家斐斯泰洛齐在《我的试验报告》里写道:“人只有通过艺术, 才能成为人。”在这里所说的艺术, 也就是教育的艺术、教学的艺术。教育需要将教育对象吸引在教育者的周围, 这就需要教育者运用教育艺术, 增强个人的威望和影响力。班主任的人格修养和学识涵养是和谐班级文化创设的保证条件。
二、凝练班级文化思想, 关注内涵发展
所谓班级文化, 通常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班级文化体现着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 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 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 具有凝聚、约束、鼓舞、同化的作用, 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班级文化不仅是一种思想, 也是一门隐性课程, 一个有文化的班级必然有自己的思想, 这种思想融合了人生哲学、教育理念、班级经营规则以及师生共同追求等各种文化的要素。和谐的班级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 它将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
和谐的班级文化创设需要班主任倾听孩子的声音。任何学生都有通过教育获得积极发展的需要, 在班级文化创设中班主任应把学生摆在主体的位置, 班级文化思想与目标应来源于学生, 让学生做主, 充分体现学生自主的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征集, 让学生自发地加入到建设班级文化的行列, 使班级文化的创设与学生的发展构成积极的互动。
和谐的班级文化创设需要酝酿具有文化底蕴和特色的班级文化。实践表明, 在同一校园文化中, 不同的班级间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 不但体现了不同班级间的个性特征, 更反映了各班级间发展水平的差异。教育管理学认为, 人是认识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创造潜能, 正是这些不同铸就了千差万别的个性。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发现学生的潜能, 发展学生的个性, 让个性由依附走向独立, 由封闭走向开放, 由内敛走向凸显。正如肖川博士在《教育的力量》一书中所言:“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 成为他自己, 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
和谐的班级文化需要师生协同凝练出思想。班主任和学生所要追求的同一种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 是班级文化的内涵和灵魂, 也是班级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从文化层面上说, 内涵发展体现在班级文化创设中主体意识的增强。就是使班级成员各尽其能并使班级充满活力, 使一切积极的班级力量共生共进, 形成一种推动班级发展的和谐文化合力。在构建和谐班级文化过程中, 我们的一切努力归根到底都是希望通过创建和谐班级来美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 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 促进学生物质与精神的和谐成长以及学生个性与群体的和谐。唯有在此基础上, 我们才可能创建一个充满温馨、和谐、人性化、积极向上、学习氛围浓厚的和谐班级文化。
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导者, 班主任需要提高思想的高度, 开阔观察的角度, 研究学生和教育方法去“致广大”;研究班级文化创设中最细致微小的现象和问题以达到“尽精微”, 在爱护、尊重学生的基础上, 智慧地走近学生心灵, 深入到精细详尽之处, 追寻一种和谐的班级文化。
三、关注班级文化细节
和谐班级文化创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必须从小处做起, 从细节着手。细节能体现理念、体现文化、体现尊重、体现精神、体现魅力。作为班级文化创设的主导者, 班主任需要努力去达到最广最大的地步, 用心去研求最精最细的道理, 不断美化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品质, 最终使学生成为一个身心健全、道德高尚的人。
国外的课堂, 我们看到学生坐姿自由松散, 师生关系融洽, 其实他们在某些细节上却有很严格的规定。例如, 德国学生的课堂, 学生要发言一定要先举手;美国的教室里学生可以有各种坐姿, 但是有严格的规则“不准打搅别人”———学生没有提意见老师不管, 学生若提出受到了别人的影响, 老师必须得管。在相对自由的地方有更严格的细节规范着学生的行为, 使他们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也造就了高素质的群体。
在师生、生生的良性互动中, 教师要敏锐发现、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细节, 抓住教育时机, 深入挖掘, 寓教育于无痕。珍视教育细节, 教师要永远对受教育者充满真切关注和终极关怀, 要让细节回归“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 从而有效地触动学生的心灵, 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充盈班级文化。这样, 我们就能在细节处见精神、显功夫, 就能在打造细节的同时成就人生, 成就完美。要让班级教育管理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需要我们从关注细节开始。
利用班级文化培养学生个性是让学生体验文化、感悟人生、提高素质的一个完整过程, 学生对班级文化起初的体验、感受, 能够激发他们良好的情绪, 产生积极的情感。同时通过体验与感悟, 促使学生明辨是非曲直, 认识什么是假丑恶, 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从而对学生今后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班主任要充分挖掘教育资源, 创设多种适合学生特点的班级文化, 同时运用激励原理, 吸引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班级文化之中。
合资企业的文化和谐 篇11
中美上海施贵宝有限公司1985年开业,到现在正好20年,主要产品是西药。公司成立之初,由于中外文化方面的差异,企业中不和谐的现象经常发生。我是在公司开业两年时进入公司的,当时有两件事给我印象非常深。有个大学教师来公司应聘,他的外文和专业知识都很出色,外方老板非常喜欢。那时从社会上招聘困难很多,档案关系转不进来。中方老板很犯难,认为关系转不来这个人就不能进;而外方老板说,管它关系不关系,人先进来再说,关系可以慢慢来嘛。这就是在用人观念上的一个很大的冲撞。第二件事,过去,国有药厂对于清洁卫生的要求可能是个“大扫除”的概念。外方老板来了以后说,清洁卫生是药厂每天都必须做的事情,怎么能几天才打扫一次呢?这也反映了中外双方在观念上有很大的差异。诸如此类的观念冲撞还有很多,我们用了大约一年的时间做观念更新、理念磨合的工作。我们公司走过的路,恰恰说明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成功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我们公司企业文化的作用非常突出,尤其对于创建企业的和谐氛围起着不可或缺的润滑剂的作用。它主要渗透在三个方面:一个是领导层面的战略导向,第二是管理层面的执行力度,第三是员工层面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只有在共同认可的企业文化背景下,才得以形成双赢的战略、和谐的环境以及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我们公司经过磨合阶段、深化改进阶段,公司的文化已经比较清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公司的企业宗旨是“以生产高品质的药品,延长人类寿命,提高生活质量”。这个宗旨的行业特点非常突出,企业目标也非常明确。外方在全球有100多家公司,都是这个宗旨,到中国也不可能变。这些年,我们公司还坚持执行一个主题文化。主题文化就是三句话:客户导向,诚信正直,互助合作。我们的行为准则有七条:第一,战略型的领导;第二,建立一致性;第三,直接沟通;第四,互助合作;第五,追求绩效;第六,激发活力;第七,人员发展。
合资企业建设企业文化,有三个注意点很重要。一是注意发挥中外双方两个积极性;二是注意把中国特色与国外精华两者结合起来;三是注意中外文化融会贯通的两厢情愿。合资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有两个层面的经验可以借鉴:一是在理论、理念层面的现代意识,鲜明的企业属性,企业文化体系的系统性和前瞻性;二是在操作层面非常重视沟通,注重培训,强调考核,并且用心构筑富有个性的沟通平台和传播载体。
和谐的群众文化 篇12
一、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和谐发展的意义
生态文化是基于人和生态协调的有机整体, 构成了自然, 社会和经济的复杂结构。在生态系统中, 三者是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的关系, 其本质要求三者和谐并持续发展。图书馆文化是推动图书馆发展的内在力量, 是图书馆发展的运行体制的具体表现, 其目的就是要保持图书馆建设持续和谐的发展, 而树立生态理念图书馆思想指的是在图书馆服务中, 交互存在的文化群体, 为文化的创造, 传播和创新提供条件。作为系统性工程, 图书馆服务和建设需要以可持续观念为指引, 构筑生态文化和图书馆文化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和谐统一。其次, 作为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的图书馆, 主要职能是满足读者对于知识, 文化和信息的追求, 起到信息传播, 存储, 教育等作用, 读者依靠图书馆获得知识和信息, 图书馆和读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靠共存的关系。基于此, 对读者的文化获取进行引导, 控制, 在读者中建立和谐, 健康的获取知识的意识, 是图书馆的主要职责。所以, 我们要基于生态平衡和和谐发展的理念, 构建人和自然在精神和物质高度和谐的环境, 实现生态文化和图书馆文化的交融, 对于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生态文化图书馆的内涵与特征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低碳节能时期, 注重生态环保的意识逐步提高, 各国都发展绿色经济, 尤其是对待教育和人文发展的绿色化改进, 生态图书馆就是改革的方向, 生态文化图书馆实质上是生态学与图书馆运行的结合, 这是一种新的产物, 它所发挥的作用在于可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将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和谐发展。生态文化图书馆的特征就是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 主动利用身边资源和自然优势, 追求自然之美、健康、无污染、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生态图书馆无论从空间设计, 还是外部环境上都是为了增强节能减排的能力, 提高读者的绿色化感受, 增强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 让图书馆与人与环境合为一体, 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和谐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对地域性的生态文化了解不透彻。
针对地域性生态文化的特色不一, 导致不同生态文化的差异性, 图书馆在建设, 开立, 运行, 管理度需要提高针对地方独特生态文化的适应性。图书馆的建设如果没有注意环境变化的因素, 会导致后期与生态环境发展不相符合, 带来隐患问题, 所以, 这就要求我们在融合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时, 要清晰地了解地域性的生态文化特征, 仔细辨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要善于利用生态模型和图书馆模拟建筑软件模拟季节变化和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我国目前欠缺的就是只开展了生态文化图书馆的前期建立, 而却忽视了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的和谐并存需要考虑的前提条件, 没有规划好如何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划分和整理。我国南北方地形差异大, 气候变化都存在差异, 所以对于建立生态图书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有很多。
2. 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的发展不均衡。
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在发展上需要取长补短, 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力量, 将图书馆文化的精髓发展到位, 帮助图书馆健康成长。但是我国目前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衔接存在问题, 两者之间互相融合确实存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障碍, 需要一段磨合期才能解决问题。图书馆进行生态改造前要在前期生态文化探索阶段做好基础工作, 充分了解该环境内部的生态性优势和不足, 在建设生态图书馆中期要考虑到不足和不全面性的补救措施, 要提出改革措施, 并做好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防范生态图书馆的后期隐患问题产生。由此可见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两者相结合发展, 建设之中存在很多不明确性, 不能盲目下手, 开展工作。
3. 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的管理问题。
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是在近30年内开始组合和发展的,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生态学的类型表现的是对生态环境利用的程度,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程度, 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持程度。生态学是一门复杂性的学科, 它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 (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 相互关系的科学, 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这门学科针对于图书馆管理人员来讲还有一定的隔膜和差距, 他们对理解如何将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有效融合在一起存在思维和行为上的障碍, 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打不开自我思维, 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 因为生态文化的学习和掌握需要一个过程, 对生态学专业知识的掌握过少会对图书馆文化管理造成一定的障碍, 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对图书馆内部的管理人员加大生态学, 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和谐发展的培训与开发非常重要。
四、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和谐发展的途径分析
1. 构建与生态文化发展和谐统一的信息观。
生态文化认为, 人类的整个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 具有代谢性和富有弹性的特征, 通过整体的方式, 生态系统进行调节和发展, 不断实现内部机制和环境的相互协调, 从而保持着相对平衡, 而平衡的实质是动态的, 其最终目的是人类社会的前进。基于生态文化的图书馆文化具有相当大的认识价值, 为图书馆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优秀的发展途径, 解决了传统信息发展的弊端。这种基于生态文化的信息观特征是多种有相互关系的要素组成的, 不是孤立存在的, 呈网状的, 网络中包含了观察者和学习者, 他们不在网络之外, 知者和被知者相互交织, 使得客观性具有了主观意义。
2. 营造和谐的图书馆文化气氛。
生态体现了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其目的是解决环境, 资源和发展的问题, 即通过优化生态环境, 充分利用资源, 实现生态功能的最大化。实际上, 基于变化氛围的图书馆文化, 实现了社会文化以及图书馆文化的双向交流。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也是当代经济知识发展的需要, 其目的就是能够实现这和谐文化中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营造自然和人类共同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一个成功的图书馆不但实现了物质化也实现了精神化, 只有在贯穿了某种思想之后, 图书馆才能蓬勃发展, 同时这种思想是图书馆积极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种思想被称为图书馆精神, 其实质是一个图书馆文化的支柱和灵魂, 因为图书馆精神对于馆员有着激励凝聚作用, 因此, 它关系到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所以, 未来图书馆发展的趋势必然是要求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物质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的支持。
3. 图书馆需要建立和谐良好发展的生态学术氛围。
在人类文化的发展中, 图书馆起着传播, 保持、积累知识的作用。对于现代文化的发展, 图书馆的作用更是越来越重要。同时, 学术是图书馆的落脚点, 传播知识, 批判和发展同时探索新知是图书馆的首要任务。图书馆具有学术性体现在, 首先, 图书馆为人类进行科研提供各种文献资料, 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其次, 事实上, 对于图书馆工作本身讲, 其自身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最后, 图书馆系统是整个科学研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进行各种学术活动是图书馆的工作的实质内容。学术生态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教育生态学与社会生态学发展之上的。图书馆学术生态系统是“学术———环境———人”这样的体系, 通过和外界时刻进行包括能量, 信息和物质在内的交换, 建立自组织耗散结构体系。知识分子是图书馆学术生态的主体, 通过研究复杂的学问, 探索新的科学技术, 知识分子进行学术活动的创新。因此, 为了增强图书馆的学术声誉,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书馆必须建立良好的学术生态体系。
基于人和自然全面发展的观念, 立足于生态学的观点, 实现人和自然的共同发展。因此, 基于生态平衡原则和价值观的图书馆文化, 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更加深入的知识保证和智力支持。实际上, 图书馆的发展由传统文化向着生态文化方向发展。对于图书馆文化的研究更应该重视人, 信息和环境的和谐平衡, 从而实现现代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对加强读者的生态意识, 让生态意识渗透到读者心中, 实现图书馆文化和生态文化的统一和交融。
参考文献
[1]赵李坚.图书馆人本管理与文化建设[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7 (27) .
[2]韦文辉.论生态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的交融[J].图书与情报, 2003 (5) .
[3]张锦周.关于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 2005 (6) .
【和谐的群众文化】推荐阅读:
“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促进发展、促进和谐”主题活动09-13
扎扎实实帮群众密切党群促和谐09-10
法律服务构和谐 尽职尽责为群众06-19
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05-15
和谐文化的扩散特征06-24
建设和谐的网络文化07-22
和谐企业文化的魅力08-10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10-12
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