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新论(通用12篇)
群众文化新论 篇1
学界对文化有多种解释。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史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它一切能力和习惯。”[1]这是早期关于文化最经典的解释。学界也流行文化的二分法或者三分法, 前者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后者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部分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即高级文化 (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 、大众文化 (习俗、仪式、衣食住行等) 、深层文化 (价值观、行为方式等) 。笔者根据俄罗斯文化双重性特征在整个文化体系中的不同表现, 将从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政治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剖析俄罗斯文化。
一、西向的精英文化
精英文化不单单指社会精英阶层创造的文化, 而是指较高层次的文化形式, 包括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
1.宗教
公元988年, 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定东正教为罗斯国教, 历史上称为“罗斯受洗”。信奉多神教的罗斯民族被弗拉基米尔强行施洗而成为基督教徒, 东正教在俄罗斯生根发芽, 从此俄罗斯文化深深地打上了西方的烙印, 甚至被称为“第三罗马帝国”。
随着宗教的传入, 拜占庭文化涌入俄罗斯。首先是宗教艺术, 包括拜占庭风格的教堂。“到11世纪, 仅基辅一地就有教堂数百座”[2], 被史学家亚当称为“东方的饰物, 君士坦丁堡的匹敌”;其次便是与宗教密切相关的雕塑和绘画。“早期的罗斯圣像画全部模仿拜占庭圣像画, 绘画技艺也都是由来自拜占庭的画师传授的”[2];再次是罗斯的文字。罗斯文字也与宗教息息相关。奉拜占庭皇帝和君士坦丁堡牧首之命在斯拉夫人中传教的两个希腊人, 由于传教的需要, 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罗斯文字。这对俄罗斯文学、教育、史学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拜占庭文化对古罗斯文化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 尤其是东正教, 其对俄罗斯文学、艺术等精英层面文化的影响深远厚重。正如张百春教授指出的:“正是东正教使俄罗斯人和俄罗斯民族意识到自己的使命, 它不但起到了凝聚这个民族的作用, 而且也使这个民族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在科学、文化、文学和哲学领域作出了令世人惊叹的成就。”[3]同时这也是俄罗斯文化西方归属的重要证据。
2.哲学
真正的俄罗斯民族文化在鞑靼人被逐出俄国之后一段时间的16世纪才开始兴起。在此后短短的四个世纪里, 俄罗斯人创造了辉煌的、令世界其他民族艳羡的宝贵文化。由于这些文化成果的大部分出自19世纪到20世纪初, 因此这个时期被誉为俄罗斯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和“白银时期”。该时期也是哲学和文学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
19世纪上半期, 俄罗斯人对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兴趣。“20~40年代, 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著作在贵族知识分子和平民知识分子中广泛流传, 在大学的小组中被研读。”[4]同时, 整个社会, 或者说在贵族与知识分子中间, 掀起了一场思考民族发展道路的思想运动, 产生了基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两个思想流派——西欧派和斯拉夫派。两个流派的思想直接来源于费尔巴哈、黑格尔以及以亚当·斯密、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西欧派认为俄罗斯应该走西欧式的发展道路, 而斯拉夫派则强调俄罗斯应该走俄罗斯自己的道路, 反对西欧式发展。没有产生支持东方发展道路的流派这一事实表明, 俄罗斯知识分子受西方思想的影响远大于受东方思想的影响。而白银时代的哲学家则更加成熟, 受西方影响更为深远, 诞生了俄国伟大的宗教哲学家别尔加耶夫、布尔加科夫等一批哲学家。
这一时期的俄罗斯哲学界几乎不受东方哲学思想的影响, 而深受西方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张建华教授认为:“俄罗斯知识分子作为一个较为独立的社会群体最终形成于19世纪30、40年代。”[3]在这样一个深受西方近代思潮影响的时代, 俄罗斯思想界毫无疑问地走上了一条西向的道路。
3.文学
俄罗斯文学史是一部辉煌的历史, 人才辈出, 群星璀璨。其中以19世纪最为辉煌, 实际上俄罗斯文学财富的大部分都是在这一时期创作出来的。分析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 可以大致看出俄罗斯文学的基本倾向。这一时期的文学,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占据主导地位。虽然不能排除当时拿破仑入侵导致的俄罗斯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以及俄罗斯自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但这一时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显然与同时期西欧浪漫主义文学的流行有着不言而喻的联系。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白银时代, 与欧洲文学新思潮的联系更加紧密, 产生了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先锋主义、形式主义、未来主义、阿克梅派等流派。
19世纪后的俄罗斯文学转入另一个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苏联文学的政治色彩和共产主义取向明显。然而, 这一时期在国际上影响更大的实际上并非苏联文学, 而是流亡西方的俄罗斯知识分子所创作的作品。在苏联解体之后, 这些人的作品被重新提起, 受到了更多的重视。目前, 俄罗斯文学还处于低谷时期。从俄罗斯文学发展史上看, 俄罗斯文学显然是在西方文学的影响中成长的, 带有明显的西方文学特色。
4.艺术
俄罗斯艺术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是舞蹈与音乐。俄罗斯舞蹈以芭蕾舞为代表。“谈起俄罗斯舞蹈, 人们马上就会想起芭蕾舞”[5], 芭蕾舞已经成为俄罗斯舞蹈的代表, 甚至是俄罗斯艺术的代表。而起源于意大利、盛行于法国的芭蕾舞是一种典型的西欧舞蹈形式, 因此, 俄罗斯的舞蹈艺术是西欧式的。伴随俄罗斯芭蕾舞的繁荣而兴起的俄罗斯音乐也具有西方音乐的特点, 以交响乐为主要形式。俄罗斯古典音乐奠基人米哈伊尔·格林卡, 著名的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等, 都是享誉全球的交响乐大师。
二、东方式的政治制度文化
1236年, 蒙古鞑靼人征服罗斯全境。从1240年到1480年, “金帐汗国”全面统治罗斯境内公国, 长达240年之久。俄罗斯人对这240年普遍抱负面评价, 认为“这场入侵给罗斯的经济和文化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4]。但是, 不管他们是否乐意, 蒙古鞑靼人的入侵在给他们带来灾难的同时, 对俄罗斯的政治制度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姚海认为:“蒙古征服罗斯最深远的影响是它改变了罗斯的发展方向。征服者在罗斯推行一套制度, 给罗斯的内部秩序和生活打上了深深的烙印。”[2]
鞑靼人在金帐汗国挑选公国作为其征收贡税的代理人, 以武力树立金帐汗国的绝对权威。这种绝对的专制权威, “使得莫斯科的王公们获得了关于专制权力的概念, 而这种概念在日后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形成过程中被实际地运用了”[2]。此外, 蒙古人在罗斯实行的户口登记和人头税、分摊赋税法、驿运制度等, 为俄罗斯王公此后建立俄罗斯国家制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赶走鞑靼人之后, 俄罗斯按照蒙古人留下的方式建立财政、军事和政治制度, 逐渐形成了农奴制和专制制度国家。俄罗斯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萌芽的, 而东方的蒙古人为其提供了种子。
专制主义政治制度文化始终笼罩着此后俄罗斯政治制度文化发展的进程。16世纪中期俄罗斯第一个沙皇伊凡四世的诞生, 标志封建俄罗斯中央集权的正式开始。它要求沙皇的绝对权威, 臣民、宗教, 都要誓死效忠沙皇, 依附于皇权。接替沙皇政权的苏联虽然号称民主, 但崇尚中央集权以及领导人专制权威的实质未变, 只不过相对于沙皇, 换了一种较为温和的方式而已。当今的俄罗斯政权虽然按西方政治传统建立了议会制, 但俄罗斯宪法却赋予总统巨大的权限。在叶利钦当政时期, 反对派声称:“新宪法是为叶利钦而写的, 带有叶利钦专权的浓厚印记”。[5]叶利钦之后, 强势的、带有集权色彩的普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俄罗斯政治制度文化仍然没有彻底洗清集权和专制的色彩。
三、东西交错的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包括价值观、行为方式、习俗、饮食起居等。由于习俗与饮食起居常常受到地理环境的直接影响, 因此俄罗斯人的习俗与饮食起居无所谓东方式的或是西方式的, 它本身就是俄罗斯式的, 在此没有讨论的必要。而更重要的、影响更为深远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则深受文化和历史的影响, 值得深入探讨。
1.价值观
首先, 强烈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爱国主义。这是哲学家H.O.洛基归纳的俄罗斯精神的第一条[6]。集体主义价值观与俄罗斯集权主义、专制主义的政治文化有关。俄语中有大量这样的谚语, 如“一人聪明就好, 两个人智慧更强”、“大家在一起, 死也不足惧”、“独夫不成兵”等。俄罗斯人崇尚集体英雄主义, 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体现。个人自由、个人尊严、个人价值在俄罗斯传统价值观中是不受重视的。这与东方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十分相似。
其次, 重精神, 轻物质。这一点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体现得十分明显。俄国作家十分推崇那种为了精神信仰而放弃和牺牲物质利益的人物形象, 如保尔柯察金、谢尔盖·拉多涅什基、梅西金公爵等。在实际生活中, 俄罗斯人不喜物质享乐。邵丽英基于实地经验认为, 俄罗斯人“与世俗的享乐保持距离”[7]。这一点与东正教教义密切相关, 却与西方享乐主义不同, 而与东方吃苦文化相近。
2.行为方式
俄罗斯人最显著的, 也是学界讨论最多的行为方式或者说民族性格, 是“好走极端”。对此俄罗斯人自己认识得比别人都清楚。别尔加耶夫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中写道:“他们不可能处在精神生活的中间、文化的中间, 他们的精神意向在于终极和极端。这是两个极——正极和负极, 表示同一个终极的意向。”这种行为方式在俄罗斯的政治改革中也可以看出来。他们可以一下子推翻封建政权建立工人阶级政权, 也可以在瞬间全面否定七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制度, 以资本主义国家的身份重新出现在世界舞台上。这种极端的行为方式既不是东方的, 也不是西方的。像是一个阴晴不定的孩子, 不知道该选择那一边。但是一旦选择了一个阵营, 就将完全抛弃另一边, 尽管不久前他还是那一边的“领头人”。这是一种还不成熟的行为方式, 是俄罗斯文化双重性带来的一种直接的负面效应。
参考文献
[1][英]泰勒.原始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
[2]姚海.俄罗斯文化之路[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3]文池.在北大听讲座第八辑:俄罗斯文化之旅[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2.
[4][俄]泽齐娜, 等.俄罗斯文化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5]陈艳.王宪举.俄罗斯[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1998.
[6]刘玲.俄罗斯——民族性格与文化特征[J].天府新论.2002, (6) .
[7]邵丽英.俄罗斯人[M].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3.
群众文化新论 篇2
1、教师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是有着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普通人,而教师的工作也是天底下所有平凡工作中的一种,也是一种养家糊口的谋生手段。但是,当今社会,给予老师的光环太多太多,仍然将老师比作“燃烧的蜡烛”、“无私奉献的辛勤园丁”,而作为老师的我们,因为有这些光环的存在,所以,一方面想让这些光环发光,另一方面又要面临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难免有些力不从心,心理压力很大,此外还要处理好与学生、同事、领导、家长的关系,虽然自己参加工作只有短短的三年,但是我慢慢发现自己当初选择上榆林学院、从而当老师的初衷似乎和实际不相符。我是一个想法很简单、不善于和人交流,人际交往的能力很差的人,原本认为老师很适合我,现在才发现其实不是这样的。就像专家说的一样——“过去的人际关系是围棋、象棋,是对立、敌视、你死我活;现今的人际关系是跳棋,是包容、求同存异,是怎样用他人作支撑架来发展自己的事业”。所以,我很同意专家的一句话——教师是一个很体面的工作,教师要有尊严的活着,不跪着教书,更不跪着做人。
2、“书是死的,人是活的”——创意教学。虽然平时在工作的过程中也时常提到要改变教法,但是好像效果不怎么明显,原因是学校的制度问题,还有就是自己的经验不足。专家举了大家熟知的龟兔赛
跑的故事,乌龟是傻瓜,靠投机取巧,对手的失误来取胜;兔子同样是傻瓜,比赛的时候为什么会睡觉?不能跑到终点再睡?裁判更是傻瓜,组织如此白痴的比赛,怎么不让小鸡和小鸭比游泳?但是咱们在给学生或自己的孩子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多数人都会表扬乌龟,向乌龟学习,包括我现在给我的小孩儿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也还是这样讲的,讲完以后问我儿子,乌龟和兔子谁跑的快啊?我儿子就会说“乌龟”。《愚公移山》上初中学过的一篇课文,当时老师讲要学习老愚公不怕困难,有毅力,坚强的优秀品质。到现在大多数老师也还都是这样讲的。
产品价值新论 篇3
《无形价值论》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认识这一问题的途径。该书作者在经过了若干必要的铺陈之后,确认了这一事实,那就是:
“一切有用劳动的凝结都形成价值”。(该书第37页,命题Ⅱ)
这就把形成价值的劳动,从物质生产领域扩大到一切有用劳动的领域,使形成价值劳动的范围扩大,不仅包括物质生产,也包括精神生产,同时还包括各种劳务。总之,它包括“一切有用劳动”。进而,作者又给出,
“直接生产精神产品的脑力劳动称为无形劳动,由无形劳动所形成的价值称为无形价值”。(该书第38页,定义Ⅱ)
这样,该书作者就正式的,与有形价值(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所形成的价值)等同地把无形价值引入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在这里,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地位也是等同的和并列的。
作者接着讨论无形价值的形成。作者非常简洁地规定无形劳动的基本内容就是想,“就是大脑的思维活动”。他举出阿基米德、牛顿、居里夫妇的科学活动来说明无形劳动由简单到复杂,并且逐渐伴有更多的辅助物质劳动。由此得出无形价值的数量被劳动时间、劳动强度与复杂程度所决定的结论,同时又指出精神产品的价值还包括物质消耗与辅助物质劳动,共三项。
按照逻辑的推理,物值产品的价值公式就应是C+U+jW。
关于科技进步的贡献,jW这一项就代表了,在jW很大,或者超过V的时候,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如果jW很小,那么,科学技术成了第二生产力。对于全自动生产的价值增殖问题,这个公式也能解释。在自动生产的情况下,活劳动V的投入为零,公式变成了C+jW。还有一个问题,是很多人都愿意到发达国家去工作;即使是干同样的工作,在美国也比在中国挣更多的钱。这究竟是为什么?照我看来,这是因为在发达国家有非常多的“转化无形价值的机器”,这个好处,是每一个居民或住户都能享受到的。不是因为美国老板的善心,或是对失业工人的救济,而是大致符合当地的一般标准。这是科学技术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无形价值论》,王书瑶著,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十一月版,4.80元。)
群众文化新论 篇4
一、溯源:“新闻散文化”提出“三部曲”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 我国著名记者穆青就明确提出要“尝试用散文笔法写新闻”。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必然性, 都是时代催生的结果。这同样适用于用散文笔法写新闻的提出。一方面, 当时的报纸不仅承担着报道重大政治事件和经济成就的工作, 更主要的是要很好地宣传政策, 交流经验, 指导工作等等。因此, 穆青同志指出, “一部分新闻、写作 (主要是非事件新闻) 已不适应传统的新闻‘五个W’的写作模式。如果我们完全用前面所说的那些新闻写作的理论来要求, 就会感到在很多方面往往不能适应。”非事件性新闻“不仅在内容上要比事件性新闻复杂一些, 而且更加需要讲究表现。”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新闻散文化的提出, 是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必然规律的。当然, 对于如何用散文的方式写新闻, 穆青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 一切都还是在探索当中。不过穆青当时所指的“散文化”, 仅仅指的是将新闻的写作结构, 即“倒金字塔式”结构“散文化”, 而对于新闻语言等散文化问题则一笔带过。
1982年初, 穆青同志再一次提及新闻散文化问题。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对新闻的理解与西方又有着显著的不同:“只要是能鼓舞群众, 能推动工作, 能产生极大震撼力量的新情况、新事物、新思想、新人物、新动向、新问题、新成绩都是新闻, 都应当也都可以用新闻的形式加以表现。”穆青同志在与新华社四川分社负责人的谈话中明确指出:“在新闻报道的改革上, 在新闻写作的创新上, 新闻理论的研究上, 缺乏突出的建树。”当时, 新华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报道面太窄, 业务性技术性太强等等。穆青认为, “我们的报道的形式和结构也可以增加自由活泼的散文形式, 改变那种沉重的死板的形式, 而代之以清新明快的写法。”一方面, 穆青同志已并不局限于对新闻写作结构的改革与创新, 同时他还注意到了新闻报道的语言文字, 表现形式也要改革创新, 也要是美的。另一方面, 他还注意到了西方新闻报道的形式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比如他们注重评论和细节, 报道的东西生动, 深刻。因此, 穆青同志号召大家要运用形象的表现方法, 一针见血地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用生动的事实加以表现。
1983年9月, 穆青同志提出“学会写视觉新闻”的观点, 这一观点可以看作是“散文笔法写新闻”的延伸与拓展。一方面, 在该年的三月份, 新华社召开国内工作会议, 指出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的目标。而在那一时期的新闻报道中, 概念化的东西太多, 不能给人, 尤其是外国人以深刻的印象。那么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的目标就很难达成。另一方面, 新的传播工具 (主要指电视) 快速发展, 其形象性和生动性是文字报道难以与其竞争的。另外, 视觉新闻实际上是我党新闻事业的一个好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 有许多形象生动的战区情景描写, 战斗情景描写。比如, 毛泽东同志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消息中写到“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 我军所遇之抵抗, 甚为微弱。此种情况……有很大关系”这里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的敌人形象。
二、争论:是美化还是异化
穆青“用散文笔法写新闻”的观点引起了新闻界人士的广泛讨论。他的这一观点刚刚提出就有学者表示:“对新闻来说, 要求其必须好看, 就如同要求上战场的战士必须涂脂抹粉打扮漂亮一样荒谬。”1987年春季的《新闻学刊》则发起了关于“新闻文学”是否可以借鉴文学的某些表现手法来写新闻报道的讨论。新华社国内部几位记者用自己清新优美的新闻作品表明自己的态度。如记者郭玲春的散文式新闻, 它突破了消息固有的套路, 成功地借鉴了散文的笔法。她的名篇《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开头这样写到“鲜花、翠柏丛中安放着中国共产党党员金山同志的遗像。千余名群众今天默默走进首都剧场, 悼念这位人民的艺术家”。这是典型的用散文笔法塑造的新闻报道。
一方面, 站在支持方的学者认为, 新闻散文化使新闻报道血肉丰满, 生动形象。“我们如果能在新闻中尽量用一点文学手法, 这消息、通讯就虽不似小说却胜似小说。读者在读真事、新事时竟同时得到了艺术。”他们认为, 同文学一样, 新闻写作主要以语言为它的符号系统, 因此也是一种语言艺术。因而也要重视语言的美。这种美能诱发传播对象的想象活动, 获得生动的表象补充, 从而产生整体的效果。新闻作品不仅仅停止在信息本身的客观内容上, 还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延伸。这里面包括引发出来的心理活动, 让他们有所感, 有所悟。因此, 要注重“展示, 表现”新闻, 尤其是特征性的细节。比如环境氛围、自然景物、活动场景等等, 这也是写出新闻深度的不可缺少的事实要素。即便是在短小的新闻当中, 也可以起到深化主题, 提高新闻可读性的作用。
另一方面, 这种写新闻的手法也遭受到人们的质疑。反对立场上的学者们认为, 新闻报道在陈述事实时, 语句应多用报告性的句子。曾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的梁衡在名为《消息不能散文化》的文章中指出, 提倡消息散文化, 就是新闻文学化, 这可能会在新闻写作上引起两点偏差:一是内容失实, 二是形式的夸大导致新闻功能的削弱。他举出了新闻与文学十二个方面的重大差别, 例如在本质上新闻是信息, 文学是艺术;在功能上, 新闻重传播, 文学重审美等等。除此之外, 他还认为, 新闻已经长期形成了自己固定的风格, 如果消息中出现形容词, 不仅难以保证客观公正, 也抹煞了新闻与文学的区别。
三、实践:“新闻散文化”发展中的春天
二十几年来, 尽管学术界对“新闻散文化”的观点一直争论不休,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 在操作层面上, 越来越多的记者开始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 散文化的新闻已经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新闻作品中各要素皆有散文化的运用。无论是新闻标题、导语、还是主体与结尾, 都可运用散文式的写法, 尤其是标题散文化, 可以起到吸引读者的眼球, 引起读者兴趣的作用。比如, 新华社关于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的消息以《号角, 在春天吹响》 (新华网) 为标题, 不但语言优美, 同时也暗含着信心和鼓励的信息。
其次, 运用散文化的新闻体裁更为广泛。目前, 新闻的散文化并不局限于消息、通讯的写作当中, 同时也用于新闻评论的写作。新闻评论的散文化抛弃了刻板的进行论证和说理, 而是在说理中融入作者浓浓的感情, 以情动人。散文的抒情色彩, 给新闻评论的冷色调增添了暖色, 散文寓情于理的特色, 也使读者更愿意接受。此外如民生新闻、现场短新闻、特写新闻这些较为活跃的新闻体裁, 往往需要展示某一个场景或场面, 某个人物的某个动作以表达新闻创作者的意图, 所以散文化描写成份更多。
再次, 新的传播工具促进了散文化的发展。博客是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文明的综合产物。人们往往喜欢借助博客在网络上抒发情感, 发表意见和见解等等。因此, 博客便成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工具和载体。博客新闻的写作者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新闻理念和守则的学习, 他们的专业素养自然而然地会高低不等, 参差不齐。另外, 他们的写作内容一般是记录自己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 所以造成他们写作的体裁多以散文为主。
四、思考:“新闻散文化”凸显的思想内核
破旧立新, 取长补短。冲破思想的牢笼, 彻底解放思想。当时, 穆青同志面对几十年不变的“新华体”, 意识到刻板守旧的新闻报道, 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而国外的新闻报道, 正朝着散文式的方向发展, 他们注意抓细节, 抽象的东西会用生动活泼的细节表现出来。因此穆青认识到我们的新闻要改革, 要借鉴西方的写作方式, 改变那种沉重的死板的形式, 而代之以清新明快的写法。
勇于探索, 敢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穆青同志也身体力行, 运用散文笔法写了大量的新闻报道, 他的新闻作品是纪实的美文, 文笔“繁华落尽”, 质朴动人。比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维也纳的旋律》、《水上威尼斯》等等。
以人为本, 勿忘人民。穆青同志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首位。“新闻作品写得美一些, 为的是更容易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和喜爱, 所以我早在1963年就提倡‘用散文笔法写新闻’。”他认为, 新闻不但要真实客观还应该尽可能的采取一种感性的表达方式, 要以审美的直觉捕捉事物可感的状貌和变化, 使新闻作品给人以美的愉悦和享受。在二十年前穆青就能大胆提出把“散文化”作为新闻改革的手段之一, 这是难能可贵的。它不仅体现了穆青对美的尊重, 更体现了他对人民的尊重。当前, 仍然有大部分的读者希望在了解事实的同时, 能有一种美来取代新闻报道的枯燥乏味, 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历史告诉我们, 正是人们的需要, 才产生新闻, 正是人们的需要, 新闻才得以发展。因此, 无论采取何种形式, 只要是人民群众的需要, 是读者的需要, 我们从事新闻行业的人都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也是新闻从业人员的职责。
辩证思考, 一分为二。穆青同志强调辩证地看待问题。一方面, 他并没有一味地强调用“散文笔法写新闻”, 要掌握一个“度”。新闻报道是事实的报道,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真实客观是新闻报道的前提。他强调视觉新闻完全不抹杀新闻的特点, 相反, 它会更好地表现和加强新闻的特点。另一方面, 在形象的塑造上, 他也指出, 写形象并不等于语言的装饰, 更不是文字上的形容词的堆砌和雕琢。这个观点对于我们当下如何看待新闻散文化的问题是具有指导意义的。新闻报道用散文的手法, 如何用, 怎么用, 把握一个火候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新闻的美感来源于真实, 美是在真的基础之上的。脱离客观真实, 就不是新闻, 那就更谈不上新闻的美了。另一方面, 新闻报道的美与文学作品的美不可混为一谈。散文的形式只是作为新闻报道的辅助手段, 而非主导。不然的话, 读者看起来, 既不像新闻, 又不像散文, 或者既像新闻, 又像散文, 这种能把读者弄糊涂的“四不像”报道是应该杜绝的。■
参考文献
[1]许燕.《30年中国新闻文体变迁 (二) 》,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2]、[3]、[4]穆青等编.《穆青论新闻》, 新华出版社, 2003年版
战略管理新论 篇5
1998年,布朗和艾森哈特在《边缘竞争》一书中提出了边缘竞争战略理论。该理论基本思想是:企业应通过不断的管理变革以构建企业的竞争优势,并根据一系列不相关的竞争力来彻底地调整和改造企业优势,以保持企业在无序和有序之间的微妙平衡。边缘竞争战略理论将战略目标的制定与实现紧密联系起来,并不断地寻找新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方法。战略生态理论
1996年,美国学者穆尔在《竞争的衰亡》一书中提出了战略生态理论。穆尔将“商业生态系统”定义为“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这种经济联合体生产出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成员。商业生态系统不遵从传统的行业界限,它既可以在常规的行业界限内部不断发展,也可以跨越常规的行业分界线。整合的企业竞争分析理论
1996年著名美籍华裔学者陈明哲教授发表的《竞争者分析与企业竞争:趋向理论的整合》一文,综合了竞争对手分析和企业间竞争这两个核心问题、综合了基于产业与基于资源的企业战略理论的竞争思想、并给出了两个综合性指标,提出了以预测企业间进攻与反击行动为目的的竞争分析框架。战略转折点理论
战略转折点理论的提出者是布格尔曼和葛洛夫。该理论认为:在竞争环境的变化日益加剧的产业中,环境变化的不可预测性会使企业的战略意图和战略行动之间产生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常常会引起组织中出现战略矛盾,这种矛盾将阻碍产业或企业的转型,是组织面临的“战略转折点”(SIP)的标志。因此,企业新战略的制定依赖于高层领导者从这种战略矛盾中获得有效的信息。该理论提出了以战略矛盾、战略转折点、战略认知为基础的分析框架,明确了高层管理者在其中的作用及适应性学习型组织在转型式战略变革的重要性。动态能力理论
1997年,提斯、皮萨罗和肖恩在《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一文中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动态能力”是指企业整合、建立和重新配置内部和外部能力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其中:“动态”是指为与环境变化相一致而更新自身能力的能力;“能力”是指企业战略管理在为满足环境变化的要求而整合、重构内外组织技巧、资源与功能性能力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动态企业能力理论框架中包含三个关键性要素:过程、地位和路径,动态能力战略框架的构建正是基于这三个关键要素。平衡计分卡
建立一套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是企业战略管理得以有效执行的根本保障。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商学院的卡普兰教授和美国复兴全球公司总裁诺顿设计出了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一种基于企业战略管理的业绩评价新方法,从财务、顾客、企业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全面评价企业绩效,适应了企业发展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平衡计分卡将业绩评价与企业战略联系起来,有助于管理者始终关注整个业务活动的发展过程,并确保企业的实际经营业绩与公司的长期战略保持一致。竞争动力学方法
竞争动力学方法是在竞争力模式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资源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内、外部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以解决在动态的竞争环境条件下企业应如何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收益和维持竞争优势的问题。竞争动力学方法的研究重点包括:
(1)不同条件下的竞争结果的分析和对比;
(2)影响企业竞争或对竞争进行反应的能力要素;
(3)处于竞争状态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作用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发生的可能性。战略成本管理
在成本管理中导入企业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便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SCM)。美国会计学者库伯和斯拉莫得将SCM定义为:企业运用一系列成本管理方法来同时达到降低成本和加强战略位置之目的。获得成本优势、从竞争中取胜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理念。战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在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通过对企业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持久的竞争优势。蓝海战略与红海战略
2005年由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W.钱.金教授和勒妮.莫博涅教授所着的《蓝海战略》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蓝海战略理论,该理论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为全球的企业界寻求新的战略手段提供了一种新的战略管理范式。当今市场由两种海洋所组成:红色海洋和蓝色海洋,简称红海和蓝海,红海代表当前存在的所有产业,即已知的市场空间;蓝海则代表当今还不存在的产业,即未知的市场空间。
红海战略以竞争为基础,是一种“血腥”的你死我活的战略,属于传统竞争战略理论,是零和博弈,企业和消费者的价值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其特点包括:竞争于当前市场空间;击败竞争者;挖掘现有需求;在价值与成本之间取其一;根据差异化或低成本的战略选择,把企业运营整合为一个体系。
蓝海战略以价值创新为基础,使得市场博弈成为一个非零和博弈,给企业带来了高回报的可能性。价值创新对“价值”和“创新”同等重视。蓝海战略特点包括:开启无人竞争的市场空间;超越竞争;创造和获取新需求;打破价值与成本之间的权衡取舍;同时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把企业运营整合为一个体系。企业集群战略理论
汪海ABW新论 篇6
汪海在40多年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总结创造出了根植现实、合璧中西,张扬个性,弘扬精神,贯穿创新,融市场、管理、社会、人生哲学于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发展理论体系——“ABW”论。
在北大、清华、青科大等高等学府的演讲中,在美国微软讲台、APEC论坛、达沃斯论坛、博鳌论坛上,汪海对ABW理论的阐述,闪耀着中国式管理的智慧之光,也赢得了民族的尊严,理论界的关注,同行的敬佩……
根植于中国,让思想和管理与时代同行的ABW理论,或许给我们新时代的管理者以诸多启迪……
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任何理论的形成也有其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同样,汪海的ABW管理理论是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在经济过冷过热的起伏波动中,在市场经济体制机制调整变革中,在历史、社会、市场、行业、企业发展变迁的大背景下,提出的科学的、符合市场和时代发展的、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新理论。
回顾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确立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逐步)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不承认市场经济,到承认市场经济,在体制机制上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虽然计划经济的旧体制、旧模式被打破了,但相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我们的市场理论已经明显落后于市场发展,导致了理论严重落后于实践,在巨大的落差面前我们应该反思,需要我们探讨总结出一套符合历史发展的、适应时代变革的市场经济理论观点,来指导现时代市场经济的改革实践。
纵观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不仅给中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腾飞和发展,也让人们从计划经济走向了“金钱至上”的市场,社会出现了三种现象:一种是“唯金钱论”,一切向“钱”看,认为“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一种是“唯经济论”,形式主义的政治,引起人们的强烈反感,社会上出现了只讲经济不问政治的思潮,形成了政治和经济的“两张皮”;一种是“唯西方论”,改革开放之初,刚刚从计划经济桎梏中解脱出来,从闭关锁国到打开国门,很多人陷入极端的崇洋媚外之中,认为外国的东西一切都好,甚至连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就连企业管理都是外国的好。在这股思潮影响下,MBA进入中国并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MBA”热,几乎每所大学都办MBA班,大家都争着读EMBA,把MBA变成了“镀金”,当成了“招牌”,作为了炫耀的资本,成为了提拔升官的条件,没有人深入研究中国管理,而是直接把MBA拿过来,当成我们管理学院的课程。试想,MBA进入中国近20年,究竟有多少人学了MBA以后,指导企业发展壮大的?又有哪位中国企业家是读MBA以后取得成功的?MBA里面既没有中国特色、也没有中国国情、更没有中国文化,读再多的MBA也解决不了中国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中国是历史文化最久远的国家,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改革开放初期学习国外的模式可以理解,但是,改革开放30多年过去了,我们为什么还在沿用西方的管理理论?为什么还要按照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来指导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出现经济危机的西方国家不正是MBA的发源地吗?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总结出一套适应市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理论体系。
分析国际市场竞争的形势: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迫切想通过敞开国门尽快融入全球经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有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和个别高官就经济而经济,主张中国做“世界的加工厂”就行了,不要再提“民族工业”了。面对社会上的崇洋媚外,面对经济繁荣背后民族精神的缺失,面对有些官员、理论家、经济学家似乎丢弃了《政治经济学》这个共产党人的传家宝,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用市场换技术,用资源换外汇,用优惠政策换政绩,用廉价劳动力换投资,用土地换GDP,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些在改革开放初期可以理解,但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经济基础,不能再这样持续下去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西方发达国家靠金融业、房地产业这些“虚拟经济”带动了经济发展,但也因此造成了经济危机。中国是13亿人的大国、13亿人的大市场,经济发展离不开基础工业,发展金融业、房地产业固然重要,但国家真正GDP的增长必须靠发展基础工业。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达国家为了遏制中国的快速发展而设置了“技术壁垒、反倾销制裁和打压、跨国集团对资源的控制和侵略、品牌剥削”的“四座大山”,加剧了国际市场的贸易争端和摩擦。因此,我们的“虚拟经济”不能再“虚拟”下去,到了该解决“实体经济”发展问题的时候了。当前,我们受到冲击最早、最大的莫过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门槛低的制造加工业,而与国外企业最大的差距与其说是在技术上,不如说是在管理上。中国要想在世界上具有话语权,必须在经济崛起的同时实现强大的思想崛起。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不能再没有自己的理论和自己的管理,不能一切按照国外的理论和方法走下去,必须创造出中国人自己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才能指导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下去。
中国第一代优秀企业家,双星集团总裁汪海最早认识到:中国发展市场经济需要政治经济相结合,需要一种全新的理论来引导和解决人们思维观念的问题,人心浮躁的问题,双星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创名牌是市场经济中最大的政治”、“用好钱就是最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总结了自己的管理方法——“双星九九管理法”和自己的企业文化理念——人称“汪海语录”,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正是中国市场经济管理理论的雏形;当大家都沉浸在发展“虚拟经济”的热潮中,汪海却一直坚守于“实体经济”,带领双星人在国有3000家制鞋企业纷纷垮台倒闭的背景下,实现了“一支独秀”,最早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最早获得“专业运动鞋”、“旅游鞋”、“皮鞋”、“轮胎”四个“中国名牌”,成为橡胶行业唯一同时拥有四个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并从给人做鞋成功转型到给汽车做“鞋”,产业
链延伸到机械、热电等23个产业,创造了“小吃大(做鞋的兼并做轮胎的)、快吃慢(发展快的兼并发展慢的)、国有吃国有”(国企双星收购国企东风轮胎)的新奇迹,生产出世界第一条彩色轮胎,世界第一台四模硫化机,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产权的“V”法造型线,中国第一台不锈钢带抛丸清理机,中国最大的树脂混砂机,鞋业和轮胎同时实现了胶料“由冷到热”的工艺革命,并实现了工艺零距离,创造了制鞋业世界上用人最少、效率最高的流水线;研发出神六、神七航天鞋和顶尖靓丽的时尚个性化鞋,在全球高端市场上扬中国名牌之威……
所有这些正是对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企业中的具体实践。
汪海结合近40年探索的诸多管理理论和创造民族品牌的实践经验,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实事求是”的标准和原则,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行善积德”的精髓思想作基石,“继承传统优秀的,吸收外来先进的,创造自己特色的”,不断总结提炼市场经济的思维观念、市场经济的企业文化、市场经济的管理理论,创造出市场经济的ABW理论。
在全球经济高度融合的新形势下,中国经济要强盛,基础产业要发展,需要弘扬民族精神,需要发展民族经济,更需要一大批民族企业家,而汪海的ABW理论正是中国“实体经济”成功的管理理论。
ABW理论的含义
继承中国传统象形文化,以民族文化智慧和独特的民族精神为内涵,形成了汪海的ABW中国式管理理论。
A就是老大,英语26个字母A是第一个,我们中国人也说它是老大、第一、塔尖。寓意中国的企业家和企业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更全面,敢为天下先,勇于争一流。
B由两部分组成,拆开就是1和3,就是13亿人的大国、13亿人的大市场。“1”像顶梁柱,寓意我们企业家要有顶天立地的精神,要有市场经济的“三性”观(个性、人性、党性),“3”形似人俯身弯腰,寓意企业家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才能把企业搞好。
W形似雄鹰展翅,W也是汪海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寓意企业家带领他的团队搏击长空,永不满足,敢于挑战。
ABW理论的基础
“八个字”:实事求是、行善积德。
“一句话”: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行善积德”是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三大文化核心的汇成。
双星认真践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立足实际,走出了一条具有双星特色的社会主义国有制造加工业成功之路。
ABW理论的主线
市场经济的新“三民主义”:民族精神、民族品牌、民族企业家。
市场经济需要振奋民族精神,创造民族品牌,培育民族企业家队伍,以此发展民族工业,振兴民族经济。
ABW理论的核心
ABW理论的核心就是人。
不管是什么样的管理,都需要人,我们的管理核心要解决人的问题。“管人是高科技的高科技”、“人管人累死人,文化管人管灵魂”、“打一场商战中的人民战争”。
ABW理论的精髓
继承传统优秀的,吸收外来先进的,创造自己特色的。
继承传统优秀的:继承民族文化优秀思想所倡导的“行善积德”。
吸收外来先进的:借鉴国内外一切有益于企业发展的管理经验。
创造自己特色的:在继承传统优秀、吸收外来先进的基础上,提出了“干好产品质量就是最大的行善积德”、“今天不创新、明天就落后,明天不创新、后天就淘汰”、“企业什么都可以改革,唯有质量第一不能改革”等文化理念,创造出一套独具双星特色的管理理论。
ABW理论的特色
政治经济一体化。
政治和经济从来就是不可分割的,越是市场经济越要讲政治,“创名牌是市场经济中最大的政治”,“创名牌是最好的爱国主义”,“用好钱就是最好的思想政治工作”。
ABW理论的原则
跟着市场走,围着市场转,随着市场变。
“市场是企业的最高领导”,“市场是检验企业一切工作的标准”,“市场无止境、管理无句号”。
ABW理论的方法
坚持文化的领先、全员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制度的改革、奖罚机制等五个方面相结合,采取了文化管、承包管、严管理、细管理、用钱管、诚信管、用情管、竞赛管,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创造了“自己管、自己干、自己减、自己降”的家庭消费式管理。
ABW理论的目的
挑战市场、决战市场、打赢市场。
企业吃的是市场饭,端的是市场碗,只有在变化无常、起伏不定的市场中挑战市场、决战市场,才能打赢市场。
五大战略: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差异化战略、“双鞋联动”战略。
十八个战术:(1)文化是灵魂;(2)理论是指南;(3)战略是龙头;(4)机制是动力;(5)领导是榜样;(6)创新是活力;(7)制度是天条;(8)质量是生命;(9)成本是关键;(10)细节是艺术;(11)竞赛是杠杆;(12)环境是基础;(13)亲情是纽带;(14)钱管是保证;(15)名管是升华;(16)考核是措施;(17)市场是标准;(18)企业家是核心。
“越是民族的、越是自己的、越是最好的”。汪海在一个企业干了近40年的厂长书记,经历了市场经济的各种变化和起伏,在最早创出“双星九九管理法”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并运用ABW管理理论,创造、发展、壮大了民族品牌,为中国人争了光,为中华民族争了气,也为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严师新论 篇7
21世纪的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这一古训呢?我认为, “严师”之“严”在两个方面, 一是严于律己;二是严格要求学生。
严师首先应该严于律己。为师要为人师表, 树立道德典范, 起到表率作用。当今一些老师把自己的学识和名望当作交换利益的筹码。也有一些老师, 徒有虚名, 误人子弟。他们不仅危害学生, 也危害社会。为师对知识要有敬畏之心, 严谨治学, 谦虚好学, 不断求知, 与时俱进。为师还要爱护学生, 古人云“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虽然有封建伦理思想及不平等观念, 但为师者往往把学生当成子女, 倍加爱护, 是严中有爱, “徒儿”能从中感受到“师父”严中的温暖, 而不是仇恨, 从而能接受这样或那样的“严”。
严师还要严格要求学生。严师对学生的健康、健全人格的养成要严格。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还有很多单亲子女、留守儿童等, 他们的性格、人格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 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学生, 努力纠正其不良性格, 培养健康的言行心性, 塑造健全的人格, 为学生日后长远发展打好基础。严师应该要求学生严肃认真地对待校纪校规、社会公德法规等。无论小学生, 还是大学生, 都应该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的品格, 步入社会后才能做一个守法明理的合格公民。严师还应该严肃认真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训练、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严师对待学生的知识性错误也应该严肃认真地、耐心细致地予以纠正, 不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听之任之, 否则学生就会积习难改, 贻害终身。严师的严既是一种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更是一种职业的道德和责任。
卡门形象新论 篇8
1845年梅里美创作了《卡门》。从此文学艺术领域有了这么一个艺术经典, 各种艺术门类, 诸如歌剧、舞剧、电影、话剧, 一遍又一遍地竞相演绎《卡门》, 无论用何种方式, 无论多少次都不会过时。作品的主人公卡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磨砺, 不仅没有垂垂老去反而越来越光彩夺目, 越来越为世人所钟爱。究其原因, 是因为作品塑造的这个人物身上拥有着特殊的品质, 是因为卡门是一个未被“人类文明”玷污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真正意义的人。
一.卡门是梅里美心中理想的“人”的化身
从孩提时代起梅里美的血液中就流淌着男子汉气概, 他崇尚自然、狂放、野性与坚强。然而作为一个法国人, 梅里美又清醒地认识到同胞身上的劣根性。梅里美认为“法国民族性格的主导特点之一, 就是经常注意别人的意见 (‘人家会怎么说’) , 这样就摧毁了一切独创精神, 使人变得索然寡味, 并形成社会虚伪的最好‘基础’”[1]。作为一个上流社会的文化精英, 他“既是法兰西学院的院士和上议院的议员”, 又是“皇室信任的宠臣”, 却在内心深处深深地鄙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身居高位, 让梅里美更加看清了法国虚荣背后的羸弱。而当时法国文坛已将暴露个人隐私和无病呻吟发展到了极至。天性傲慢的梅里美不屑于此, 并以己所能, 通过创作来深深地刺激文坛麻木不仁的状态, 试图扭转那股不健康的萎糜之气, 让法国人冷静而客观地面对现实, 走出泥潭。
西班牙人豪放不羁的硬朗民风、忠贞不阿的坚定信念以及甘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忠胆义气等, 如同酣畅的烈酒一样燃烧了梅里美的创作灵感, 让梅里美受到了精神上极大的鼓舞。西班牙成了梅里美的创作中涉及最多的国家。[2]
梅里美认为吉普赛人是个流浪民族, 他们没有法律, 没有祖国, 拒不服从文明社会的道德。梅里美历来钟爱那种“最不重视人类生活, 有最强烈的热情, 有最狂放和最坚决的性格, 而且有最粗莽的原始偏见”的人物[3]。于是就有了卡门。卡门是梅里美精心打造的承载了作家许多理想的一个人物形象。这也符合梅里美一贯的创作风格:从道德角度揭露社会, 否定资本主义文明。在接近自然甚至许多方面还带着原始感情的人们中间挑选他的主人公, 这些人都还不曾被资产阶级“文明”社会中的虚伪道德所腐蚀。[4]
二.卡门的艺术形象是属于价值观与道德秩序碰撞的边缘人物
可以说, 还没有一个艺术形象能像卡门一样征服所有读者的心。
首先, 从外形上看, 卡门一反传统女性娇羞妩媚, 温顺可人模样, 向读者展示的是一种野性的美丽:她身上是每一个缺点都附带一个优点, 皮肤很匀净, 但颜色和古铜差不多, 眼睛斜视, 可是长得挺好挺大, 带着又妖冶又凶悍的表情, 是一种别具一格的犷悍的美。她决不“笑不露齿, 行不露足”, 整个作品贯穿着她肆无忌惮的开怀的笑声;她率性而为, 穿极短的裙子, 露出“七穿八洞”的腿袜, 嘴里叼着金合欢花, 扭来扭去地走路, “活象哥尔多巴养马场里的小母马。”[5]
其次, 是她从事的行业。她从事的行业是所有行业中最具冒险性、风险性、挑战性的行业。如同男人历来要征服天空征服海洋一样, 梅里美让他的女主人远离闺阁, 翻山越岭, 出没于崇山峻岭之中, 折射出磅礴的雄性色彩。在这个领域里, 她比作品里所有的男性都表现得更为阳刚, 更为出色。难怪走私集团的所有成员都认为, “这姑娘简直就是我们这帮人的救星。”[6]
再次, 她刚烈果敢, 杀伐决断。她毫不犹豫地在污辱了自己的人的脸上划下血淋淋的十字;她狡猾地从荷枪实弹的军士手下溜之大吉。她把英国军官玩弄于股掌之上。她偷窃、杀人、走私、诈骗, 我行我素, 独来独往, 把文明社会不容侵犯的道德秩序搅得一塌糊涂。[7]
在卡门的世界里, 她就是中心, 就是支配者。她评价自己:“我身上披着羊毛, 可不是绵羊。”[8]她在她的领域内支配一切, 她计划安排并实施走私集团的每次活动, 是这个走私集团的真正首脑。集团陷入困境时, 大家都焦急地等待她的消息。头目被抓入狱, 她设法营救出来;打通各种关卡通道, 她亲自斡旋。在英国军官豪华的住宅里, 她当着英国军官的面, 用土语告诉唐何塞:“我正在做埃及买卖, 手法再高明不过了。这所屋子是我的, 那龙虾我牵着他的鼻子走。我要把他带到有去无回的地方。”[9]
梅里美笔下的卡门, 根本没有传统的贞操观念。首先, 在“爱”的问题上, 她奉行自己的价值观, 率性坦诚, 爱谁是谁, 她不会让曾经的爱束缚自己, 更没有从一而终的意识。作为加西亚的妻子, 她爱上了唐何塞, 她只觉得内心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情感在驱使着她走向唐何塞。她说:“不管怎样, 我不爱你是不行了, 因为你离开我, 我就像丢了魂似的。”[10]在和唐何塞产生矛盾之后, 她又爱上了西班牙斗牛士, 因而诱发了跟唐何塞之间的冲突。其次, 文明社会认为, 性是“贞操”的最后底线, 但对卡门来说那不过是生存的一种工具。为了报答唐何塞不抓之恩, 卡门用“性”作为礼物作为回报;为了走私集团的利益, 卡门用“性”打开通道, 做达官贵人的情人。卡门很奇怪何塞怀疑她的爱, 这点在卡门看来简直比任何道理都明显, 因为自己从来没有向他要过钱!
当唐何塞要求放弃强盗生活, 到美洲过正常人的、幸福安宁的家庭生活时, 她坚决拒绝, 并因此开始鄙视对方。她说:“我要的是自由, 爱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在唐何塞以死亡相威胁时, 卡门居然说跟着你走向死亡, 我愿意, 但是我不愿意跟你一起生活, “卡门永远是自由的!”她脱下唐何塞送给她的定情戒指把它扔进了草丛, 跺着脚说:“不, 不, 不!”在失去自由与死亡之间, 卡门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死亡, “不自由, 毋宁死”。卡门根本就没有文明社会的道德观念, 不知道德为何物, 只忠于自由, 自由是最高的道德。[11]
三.卡门是每个人无意识深处的本我
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 每一个人或多或少地会被社会同化, 往往失去本性, 发生各种各样的畸变, 唯独卡门是一个例外。卡门聪慧、美丽、勇敢、坚强、义气、狡黠、风骚、凶悍、欺骗、嗜血, 既多情又无情, 视自由重于生命。卡门遵从上天赋予她的本性, 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听从本性的召唤, 与自然界中的动物一样简单, 一样纯粹, 她的所作所为就象羚羊寻找丰美的草场、狮子追逐合意的猎物, 她有她自己的为人准则, 那就是自由, 为了自由, 她可以抛弃所有的一切, 乃至生命。正是这些特质使得卡门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也正是这些特质征服了不分国籍不分时代的读者。也就是人们即使认为她“恶”还照样喜欢她的原因。
卡门身上拥有人们心中普遍向往却无法实现或不敢实践的特质。她是隐藏在我们任何一个血肉之躯内心深处的原始冲动或生命原始活力。用弗洛伊德的话说, 她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无意识深处的本我。[12]
许多评论家都将卡门视为“恶之花”、“罪之源”, 其感情可谓爱恨交织:一方面爱其娇美狂放独立不羁我行我素, 另一方面又恨她无视道德贞操杀人越货践踏法律。有些评论家为卡门“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倾倒, 认为卡门是“自由的精灵”, 同时对卡门的种种不合法行为深感惋惜。笔者认为恰恰是卡门身上所具备的那一切特质的结合体, 打动了所有人。
我们不能要求羚羊不再吃草、狮子不再捕猎, 同样我们也不能要求卡门一方面豪放不羁特立独行, 另一方面又中规中矩谦和温顺, 否则, 羚羊不成其为羚羊, 狮子不成其为狮子, 卡门也不成其为卡门。
参考文献
[1][英]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五分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291
[2]唐蕾:《特立独行于文化之端——浅析梅里美的创作风格》.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3, 5.65
[3][11]缑广飞:《嘉尔曼——自由的象征》.赤峰学院学报, 2007, 2.97
[4]赵雪莹:《苍白的是道德动人的是野性——梅里美和他的〈嘉尔曼〉》.开封大学学报, 1997, 2.44
[5][6][8][9][10]梅里美:《卡门》[M].李玉民等译.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3.41.108.101.110.103.
[7]徐丹玲:《男权主流社会的反抗者——再论卡门》.毕节学院学报, 2007, 5.56
劳动新论 篇9
(一)劳动的一般阐释
劳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有的活动,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做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的生命力(体力、智力)的耗费。
“需要”,包含满足劳动者自身需要与满足他人的需要。在经济学上,只有劳动产品是为满足他人需要的劳动(为了交易的劳动),才可能成为商品,才有价值。本文讨论的劳动即商品生产劳动,或创造价值的劳动。不进入交换过程、不实现价值的劳动,不属本文讨论范畴。
劳动的传统分类,有按照行业分(按照具体劳动的外观形式,按劳动分工来划分),分为工业劳动、农业劳动、商业服务业劳动等;也有按照劳动复杂程度分: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按生命力消耗形式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按劳动的存在形态分为物化劳动与活劳动。
(二)三组劳动新概念
笔者以活劳动的形态为研究重点,提出三组新的劳动概念(从三个新的角度对活劳动进行区分)。
1. 外化劳动与内化劳动
外化劳动:劳动作用对象非劳动者本人,劳动成果是物质产品、文化产品或服务的增长。这种劳动形式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
内化劳动:劳动作用对象是劳动者自己,劳动成果是劳动者自身的劳动能力的提升。劳动形式有:学习、培训、实习、考察、交流、会议及必需的思考等。公司组织的学习进修活动,之所以得支付学习者薪水,乃是因为这种学习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对公司未来的价值增值有帮助。
外化劳动也会产生内化劳动的效果,正如后文将要进一步阐释的。总体来说,劳动力不因劳动的支出而递减,相反,因劳动的支出而递增。故此外化劳动客观上也跟内化劳动一样,具有提升劳动者的劳动力的功效。区别在于,外化劳动的目的及主要结果是提供物质产品或服务,劳动者劳动力的提升是一个副产品(外部性);而内化劳动的目的及主要成果是劳动者劳动力的提升,提供物质产品或服务则是副产品(比如实习生的实习劳动)。外化劳动是正在形成并实现价值的劳动,内化劳动是有待形成并实现价值的劳动。外化劳动、内化劳动的划分,与物化劳动、活劳动的划分,是不同的。外化劳动、内化劳动都是处在“物化”过程中的活劳动,外化劳动物化在产品、服务中;内化劳动“物化”在劳动者自身。
2. 场外劳动与场内劳动
从劳动发生空间时间分:
有发生在工厂、农田、办公室,即生产或服务场所内,也多半发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所谓“上班时间”)的劳动,我称之为“场内劳动”。这种劳动一般以“显性”、固定化、程式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为人们所熟知。
有发生在工厂、农田、办公室之外,即生产或服务场所之外,也是多半发生在规定的时间之外(所谓“业余时间”、“八小时之外”)的劳动,我称为“场外劳动”,这类劳动多以“隐性”、随机、偶然性、非程式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不容易被人认知。
尽管场内劳动多属于受雇者的劳动(当然也可能包括雇主的某些劳动),而场外劳动则非雇主、投资者之雇佣。当然,场内劳动者(所谓“上班一族”、雇员)由于受到场内劳动的束缚,相对来说,从事场外劳动的机会相对要少些。
3. 订制劳动与自主劳动
有的劳动是已经设计好、有相对固定的范式(甚至标准化的)、也往往有时空限定的劳动,我称之为“订制劳动”。而有的劳动是未经设计、没有固定范式、也没有时空限定的劳动,这种劳动我称之为“自主劳动”。
有些订制劳动是由所谓“自然”来设计、制作,实际上是由人的长期经验积累传承的结果,并无“专利人”,比如大部分农业劳动,和一些手工业的劳动。越来越多的劳动(方式)则是由特定的人设计的,是有“专利人”的。所谓新工艺,新的劳动组织方式,就是典型的劳动设计。很多订制劳动往往不是专门地、单独地设计出来的,而是与劳动工具、机器设备的发明创造伴随而生的。某种新的劳动工具、机器设备的出现,往往就是一种新的订制劳动被设计出来的时候。由于一种新的劳动工具、机器设备的专利产生,是跟相伴而生的新的订制劳动紧密相连的,没有新的劳动工具、新机器设备,新的订制劳动是无法复制、模仿的,故此一般没有必要为此新的订制劳动单立一项专利。订制劳动一般都需要通过一定的学习才能掌握。越是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劳动,越具有“设计”的色彩,越需要上岗前的学习培训。
随着技术的发展、生产方式的进步,订制劳动与自主劳动的外延边界也在发生变化。不少以前属于自主劳动的,成为了订制劳动。由于分工的细化,行业的扩展,很多过去由投资者(雇主)自发、盲目实施的活动,比如资本运作、投资决策、监督管理等的劳动,纳入了职业化范畴,成为新的订制劳动。技术进步也使得订制劳动越来越“软性化”、复杂化,越来越需要劳动者的能动性(自主性),乃至创新性,其“机械式”、简单性色彩有所淡化,比如电脑程序员的工作,产品研发工作,销售服务,资金的管理运作,以及其他管理工作,等等。但是,即便如此,这种劳动,还是属于“订制劳动”的范畴,因为它依然是经过雇主事先派定、安排的,必须合乎雇主的目标设定,故此仍处在雇主的自主劳动的规范、限定之下的。
正如知识的边界不会因为人获取的知识越来越多而缩减,反而会不断扩展一样,也正如机器人的诞生是解放了人的劳动、丰富了人的劳动而不是取代了人的劳动一样,自主劳动的边界不会因为订制劳动边界的增大而缩小,而是会进一步扩展,其能效也会提升。
一般来说,“自主劳动”是“订制劳动”之母。自主劳动的一个主要功能是“生产”订制劳动,订制劳动则是执行、体现自主劳动的成果。自主劳动属于价值含量较高的复杂劳动,而订制劳动多属价值含量较低的简单劳动。自主劳动的“风险性”也大大高于订制劳动,订制劳动在实施、付出前一般都有已约定、可预期的回报(工资),而自主劳动则往往是经历了大量尝试甚至失败之后,并在经受市场检验、认可之后,才能获取报偿。故此自主劳动得到比较高的回报似乎是比较合理的。
内化劳动、场外劳动多属自主劳动,外化劳动、场内劳动多属订制劳动,前者一般规范着后者。
这里引用一段法国伟大作家雨果说的一段话,以之对劳动的复杂性、多样性做一个小小脚注:“凝神静思,不等于无所事事。这里面有有形的工作,也有无形的劳作。沉思静默,就是劳动;冥思玄想,就是行动;胳膊交叉,在于活动;手掌合拢,也是工作,举目望天,也是一种事业。”(1)
二、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
劳动是创造并实现价值的活动,故此,劳动过程就是价值形成与实现过程,二者可视为是等同的。价值的创造在自主劳动(场外劳动)阶段时,处在尚未对象化(物化)的观念(潜在、隐性)形态上,当进入到生产过程(场内劳动)之后,劳动(价值)进入物化(对象化)阶段,再之后,进入价值实现阶段(销售)。服务行业的生产过程(场内劳动过程),往往就是服务销售过程,即价值实现过程。
“生产过程”,是指从投资到价值实现的过程。大致有下面几个环节:生产场所的确定,人员聘定,采购,产品的生产,销售。很显然,这个过程跟场内劳动的过程是重叠的。与此生产过程相关的场外劳动过程,却未涵盖在内,包括大量的学习、思考,生产过程前期的资本运作、资源(包括土地)配置、市场调研、社会关系建立(包括专利合同订立,与保险、律师、会计师等市场中介机构的合同订立等),以及生产过程之后的利润分配,再生产的筹备或者产能的末期处置等。专利费、品牌费、利息、地租的支付这一事实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劳动过程实际上是大大超越了生产过程的边界的。
某一产品的劳动过程(或价值形成、实现过程)则是指从该产品的设计、试验、研制开发到企业创立、资源配置,再到该产品的生产销售与分配的整个过程。劳动过程或价值形成实现过程大于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生产过程(场内劳动过程),场外劳动(自主劳动)得到物化与价值形成并实现。
三、劳动与劳动力
劳动是劳动力的耗费形式,劳动力是劳动的隐性、潜在、贮藏状态,是劳动的一种可能性状态。劳动力在“量”上大于劳动力的耗费———劳动,人不可能消耗他所没有的,也不能支出超过他所有的,正如你不能取仓库里所没有的。
劳动力包含体力与智力。体力与智力各自耗费的方式、规律是不同的。体力有一个自然的边界,一个人工作8小时之后需要休息,需要用物质来维护、修复他的体力,一旦过度耗费,就更难恢复。而智力(包括知识、经验、熟练程度、创新能力等)的积累、耗费,尽管需要有体力做基础,但它是不需要物质性的东西来做营养,来修复、维护,而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思考、实践(劳动)来培育、增进。智力这种劳动力,有鲜明的用进废退的特点,随着劳动力的使用、耗费,劳动力持有者(人)的知识、经验、能力(其劳动力、创造价值的能力)随之增长。
智力需要一个物质———大脑———依托,包括大脑器官在内的人体所有器官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故此大脑器官衰退引起的智力的减退似乎也是不可避免。不过这与其说是智力(精神性的东西)本身的减退,毋宁说是身体器官功能(物质性的东西)的减退。人的思考能力、精神产品往往是在年长、甚至在晚年时期是最好的。而当一个人物质性的存在消亡了,其精神性的存在则因其堪可传世的精神产品而获得长存。
现今劳动力市场,青壮年优于中老年,体力的优势似乎强于智力的优势,那是因为受到了生产技术的制约所导致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现今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曾经耗费、使用时间越长的,越有经验的,越能够获得高酬职位。这又印证了智力的优势。随着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生产将越来越倚重智力,而非体力。劳动力市场上,体力的优势越来越将让位于智力的优势。
劳动力(人)的本质力量不是体力,不是物质性力量,而是智力,是精神性的力量。故此,尽管体力有逐步衰减之势,但总体来看,无论从单个个人的历程,还是从整体人类的历史来看,劳动力都有不断增长的趋势的。劳动力就是这么一个用进废退的奇特“商品”,越用越有,越耗费,越加增。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这个劳动力的耗费必须是适度的。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掠夺式耗费,对劳动力是一个损害。
四、劳动的价格(报酬)
人付出劳动取得收益,就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顺理成章。收入的多寡取决于付出劳动的质的优劣及量的多少。不同的人付出的劳动的质量及其获取的收入是千差万别的。雇员付出的劳动属于“订制劳动”,或场内劳动,因此获得雇主支付的合约工资。而雇主获得收入(利润),乃是因为他付出了“自主劳动”或“场外劳动”。
这里提到的观点与传统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不同。理由是:劳动力假如能被出售,那出售后就该易主,就不属于劳动者,而应该属于雇主。而事实是,劳动力与人是不可分割的,是不可以被出售的,它始终与其拥有者(雇员)同在,从未被出售过。其次,假如劳动力被出售了,就意味着劳动者失去、至少是部分失去了劳动力,这与雇员在劳动过程中往往提高、增强了他的劳动力这一事实相矛盾。一个出售者出售了某物之后,其物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这在逻辑上是不通的。
雇主仅仅靠拥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与雇员合作是不够的,甚至是不可能的。雇主必须懂得如何去运用、经营他所拥有的生产资料(或财产,资本)。所谓劳资合作,更可视为是劳动的合作——自主劳动与订制劳动(场内劳动与场外劳动)的合作。雇员凭付出的订制劳动获得的报酬(价格)是工资,雇主凭付出的自主劳动获得的报酬(价格)是利润。
传统意义下的劳动市场,仅仅是指受雇者的市场,也即订制劳动的市场。而自主劳动的市场,传统上称其为资本市场或投资市场。传统的劳动市场是雇员与雇主(投资者)之间博弈场所,也是雇员之间的竞争场所,而投资市场(自主劳动市场),则是投资人之间以及投资人与市场之间博弈、互动的场所。订制劳动的付出者往往在劳动之前就确定了其劳动报酬的多少,比较有保障;自主劳动的付出者要到订制劳动得偿之后才能够获取报酬,这个报酬事先也难以准确预知,故此更具风险性。
五、劳动(价值)的计量:“不可能的任务”与“无形的手”
(一)“同质劳动”
任何一个事物的计量,必须有个基本前提,那就是被计量、衡量的事物是同质的,一如数学上所谓“同类项”。对劳动的计量也是如此。一个工人的劳动与一个农民的劳动、一个经理的劳动与一个生产线工人的劳动、一个教授的劳动与一个普通职员的劳动,等等,比如说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等,这些劳动,显然不可等同看待并简单加以计算。
要对劳动进行计量,就必须抽象掉劳动的个别性差异,将之通约、简化为同质(等质)的“人类一般劳动”,我把这同质的人类一般劳动,称为“同质劳动”。“同质劳动”就是创造某一等量价值的劳动(生命力的标准消耗),或者说是创造等量价值的劳动的标准单位。
(二)“不可能的任务”
但是在实践操作上,如何确定、量化这个“同质劳动”,或如何得到一个可操作、可计量的“创造等量价值的劳动的标准单位”呢?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如何换算?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之间存在怎样的倍乘关系?自主劳动与订制劳动之间如何量化比较?场外劳动与场内劳动,内化劳动与外化劳动如何通约?而人的劳动往往是一种复合性、综合性的劳动,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参杂,也有自主劳动与订制劳动两重成分,还有内化劳动与外化劳动的融合。劳动的内涵太深邃,外延太广阔,形式太丰富。要从如此复杂的现象中,找出、计算出一个“同质劳动的标准计量单位”,哪怕是某一个历史阶段的“同质劳动标准单位”,都根本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impossible task”)。同质劳动,只能是一个理论上的抽象,而非一个可量化,可操作的概念。
(三)“劳动时间”的谬误
李嘉图(以及后来的马克思)用“必要劳动(时间)”对同质劳动进行表述,尤其是马克思明确指出在未来的公有制计划经济社会,货币、价格、市场将消亡,人们凭劳动券领取所需,似乎表明劳动是可以被人为地量化、计算的,人们可以根据各人提供的劳动量获得自己的分配量。但由于问题的实质———如何找到“同质劳动”,如何得到劳动的标准计量单位,或者如何确定“必要劳动时间”———丝毫没有解决,尽管“劳动”后面加了一个貌似可计量的概念———“时间”,也是徒然。因为同时间里耗费的个别劳动千差万别,“同一时间”这一概念的引入,丝毫统一、化简不了,更掩盖、抹杀不了在这同一时间里耗费个别劳动以及个别劳动创造价值的巨大差异。假如硬要实施这个“时间”计量方法,那么只能是霸王硬上弓,无视“同一时间”里的劳动的类别差异与个体差异,无视(或人为杜撰出)它们之间的换算通约率,“逮住秃子当和尚”,主观地、人为地、硬性地规定、捏造出一个“标准劳动(时间)”单位。实际操作往往变成:谁在生产线、田间、办公室呆的时间(场内劳动,或订制劳动时间)越长,谁的“劳动时间”就越长,谁就创造了更多价值。而将那些非于生产场所发生的场外劳动或自主劳动一概排斥在计量范围之外,不算为劳动,也不算为创造价值;而付出场外劳动或自主劳动的人若从生产经营过程获取利益,毋庸置疑就被认为是巧取豪夺,就是“剥削”了。这种度量劳动,从而决定收入的做法,可能还隐含着这么一种前提观念(或做法),即同质的标准劳动单位,得由领导、上级认定(所谓精英决定法,这种做法容易操作,但错谬也大),或者多数决定法(所谓的民主决定法,这种办法比所谓领导、精英决定法强些,但难以操作,因为不仅需要工厂内部投票,还需要全民投票,也需要就任何一种劳动方式的“价值含量”进行投票,这是做不到的)。这实际上是一种用“时间”来偷换“同质”概念的做法,是不合乎逻辑与事实的,是有违前述劳动、价值本义的,是错谬的。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学界曾经尝试去寻找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结果失败了。
(四)“不可能的任务”由“无形的手”完成
对劳动(价值)的计量,这个“impossible task”,人无能为力,但“成事在天”,有一只“无形的手”(即市场机制)来自发自动地帮我们完成。
“无形的手”是如何计量差异万千的个体劳动(个别价值)呢?是如何把这些差异万千的个别劳动进行同质化从而进行比较、计量呢?这个问题等于:各种商品、各种生产要素价格是如何生成的。
我们都知道,那是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市场机制,包括私有制(财产分立的制度———哈耶克)、交易、价格、货币等,以及平等、自愿、守约等基本共同的原则。有了这些非人为的“天然”机制(哈耶克称“自生秩序”),所有商品、服务的价格,包括人的劳动的价格,都“自动”生成。人根本不必为我的劳动、你的劳动谁更值钱,我的产品你的产品能卖个啥价钱,去费那个神,操那个心。商品、服务的价格,由该商品、服务的市场决定;雇工劳动(订制劳动)的价格,由劳动力市场决定;投资者、经营者自主劳动的回报(资本的价格,利润),由投资市场决定;谁也逃不脱市场价格、“无形的手”的控制、约束、预定。
整个市场的价格,是由超乎人的理性、作为之上的“无形的手”来形成、确定的,并反过来指导、规范市场中人的行为。市场价格,这个公认、公正且便捷省事的对劳动、价值的衡量、计量方法,是外在强加性的,是主导性、支配性的。正如在政治民意领域,人可以控制个别投票的意向,但是控制、决定不了整体选举的方向与结果一样,人可以控制、决定个别的交易价码,但是无法操纵、决定整个市场的价格。
市场机制这一“自生秩序”不是人可以设计出来的,而是人类社会“自发”形成的。对之,人只能接受、认识,最多加以利用,而不可以按照人自己的所谓理性设计去颠覆、消灭,或彻底改造、全盘更换。假如人觉得人自己设计的秩序(社会建构主义,哈耶克)要比这一“自生秩序”更好,而要去人为设计、实施一个自以为更加合理公正的量度劳动与价值的方法(比如“劳动时间”法),以替代市场制度(自生秩序),从而要取缔私有制,消灭市场制度,事实已经证明,必将遭到“无形的手”(所谓“自然法则”,或自生秩序)的严厉惩罚。
摘要:劳动的内涵深奥、复杂,外延很宽泛。笔者首创出三组概念:外化劳动与内化劳动、场内劳动与场外劳动、订制劳动与自主劳动。对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与生产过程、劳动与劳动力,以及工资与利润的性质做了新的阐释,并就劳动(价值)计量问题发表了独特看法。
关键词:劳动,价值,外化劳动,内化劳动,场内劳动,场外劳动,订制劳动,自主劳动,劳动计量,同质劳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3]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周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4]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致命的自负[M].冯克利,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三分角新论 篇10
静求无门死, 动寻死转生, 跳出此山去, 坐图真道来.
三分角真滑头, 缘木求鱼偏偏有, 直来不通曲中求, 顺溜溜.
二、辩 论
《访中学后》三分角是外国人提出, 另一外国人结论, 并得众多人的认可, 但还是有人怀疑, 此问题与国际、人种、身份无关, 假如说有人作出, 那是要事实作证的, 假如是真, 云亦不可久遮太阳, 世界人多, 世界后人更多, 这是全人类向无知领域的一种探求.
三、思 路
初不知难, 误入, 知时, 已有看法, 二分数易, 三分数永不尽, 二分角易, 三分角同三分数, 然根号2、根号3不易算, 但作图不难, 这就是计算与作图不同.同一角它对应的弧半径相差3倍, 则弧也相差3倍, 找到小弧与三倍弧的等长点, 3倍弧就被三分, 进而对应角被三分.
小圆弧以弧段中点为轴对称向上伸展成大圆弧两端点的走线不但能找到三分点, 也能找到任何分点, 这是一定的, 也是绝对的, 但需是圆弧走线才能用尺规作出.证明方法是计算或作图法.
(以无数半径不等的圆弧弧段中点为公共点, 同向开口成对称轴, 所得的等长弧段端点的聚合线能分任角任份.) 这也是奔三分角而定制的专一点的集合线.
四、作 法
1.作半径为1的圆, 让圆在坐标点与横轴相切, 与纵轴成轴对称, 纵轴与圆的另一交点A.
2.作半径比为undefined为半径的各圆弧以A点为公用点, 同向开口成轴对称.
undefined为例, 在横轴上以坐标点向两边截半径的一半长, 再以此截点作垂线与该圆下一个交点所得之长, 与半径1圆周长相等.
注 7个弧的等长点都是通过30度和45度直角三角形找出, 与坐标点8点共圆, 这一规律可找任意角的任意份, 但并不与外国人所说不能分相矛盾, 我是受不知庐山真面目的启示, 换作不同的角度, 逆向思维, 同高作比, 以静待动, 动中求静, 假定等法而作.
人们通常把计算作理论, 把作图为实际, 理论作精华实际是糟粕似的, 一味的追求理性的知识, 我不知郑人买履是什么意思, 只知道很多试验不是以计算完成的.
其实人这个动物从实际中发现一些现象规律, 归纳记录, 这便是理论.世界是复杂多变的, 有几万、几亿年出现一次的现象, 就不在人们记录之列, 不就与你的理论不符了吗?
我非是反对理论, 而是双项兼顾、理论指导、客观事实说话, 而非人的意识定事, 权威定事, 权威很大程度是对的, 难道不会万一亿一的错吗?这便是相对和绝对论, 一个乞丐无意拾到一块金子, 你怎么就能说:不可能, 乞丐怎么会有金子呢?
看事物要理性, 而非绝对的理论化, 这不该是没身份的人说的, 但有别于猿的一个特点, 身上没长长的毛, 西游记中佛祖辨真伪是认定有别, 六耳毛猴那假悟空被点中要害, 纵身逃走, 若指不出它的真实来它能服气吗?
其实简单就是复杂, 复杂就是简单, 简单是一粒麦子, 复杂是一堆麦子.
一条直线用另一条交叉任一处就形成角, 否则无角、周角、平角, 说什么都成什么的世界了, 说肉是肉, 把猪也说成是肉, 心中有点别扭, 有一种看法, 角应有收夹之义.此两种方法是奔三分角而定制的专一点的集合线, 只是证它非圆弧即不能尺规作图, 但且莫曲线近似的含混, 再者, 数一类几何别类, 以数理论图理合适吗?
以公用下底的无数个, 上底两腰三者相等的梯形, 上顶角 (点) 的集合线, 定能分三分角.
注 一个弧由三条相等的弦充满该弧, 就能把它分为三等份, 再连接弧两端, 就形成梯形, 把大小不一的所有弧弦长统一, 即梯形的下底统一, 那么上顶角点连线即是三分点线.
小组合作学习新论 篇11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增强小组学习后劲
首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融于情境。如采用多媒体课件或录音、录像、师生共同表演等方式,让学生进入文本情境,为合作打下基础。其次,示之以明确的学习目标, 目标清晰,便于操作。第三,讨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挑战性。问题简单,学生一看便知,学生就不会去认真思考,所以给学生提供的“苹果”必须让学生“跳起来”,才能摘到,如果伸手就得,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二、学习方式要根据内容而定
1. 互助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在接受型学习中运用较多。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于自己完成的情况并不了解,所以需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帮助完成。由于基础知识是以接受为主,所以互助式的小组学习正好发挥其长处,使双基训练更加扎实。这种学习方式是小组学习中的低级阶段,是由个体学习向群体合作学习转化的重要方面,尤其适合中低年级。如检查预习课文情况,互查学习目标完成情况等,同时在互查中互相取长补短,也得到了提高。
2. 研究探讨型学习。语文学习不仅为了学习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还要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这就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完成。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所受的教育是不同的,他们面对相同的文本材料,所反映的世界观也是不同的,教者就要让他们在小组学习中对不同的观点、看法进行碰撞融合,以达成共识。如采用问题分析、情景再现、社会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对已有的材料,进行加工整理,重新整合,形成新的观点看法,在小组学习中进行补充交流。这种学习方式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高级阶段,但使用这种学习方式应慎重,切忌过分拔高学生,或蜻蜓点水华而不实,要让学生真正在探究中得到益处。
教学中,教者常常偏重探究性而轻视互助检查性学习,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学习的文本材料理解不深刻,缺少感悟的基础条件。当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就变成了无源之水,这样的合作学习就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课桌一般都是拼到一块的,学生围成U字形或二字形,这样虽然便于学生讨论交流。但小组内部成员由于在集体交流时要侧身面对教师,这样长期下去,就会造成学生眼睛的斜视和脊椎骨的变形,对学生的身体发育将产生不良影响,这应该引起我们教者的高度重视,并应切实地加以解决。
另外,由于采用小组学习,学生主动性得到进一步发挥,这样成绩好的学生、活泼外向的学生将得到更好的发展,而那些内向的、成绩差的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可能会更少,这势必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教者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应把目光多投向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给他们有表现的机会,这样才不会造成学生的两极分化,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 崇尚求真务实的精神。小组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避免华而不实的工作作风,从创设情境到合作学习的开展,直至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去完成;那种“满堂跑”、“一片赞扬声”是要不得的,所以,首先要精心准备。教学设计要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要认真准备教学所用的学习材料。其次,要有明确分工,小组内每一个成员都要互相协作,共同、有序地完成任务。第三,学习目标要清晰,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活动时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并且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充分体现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
3. 慎用奖励方式,淡化功利倾向。有的教师在进行小组学习时,对表现好的学生或小组,用奖励小红花或赠物品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偶尔用一两次也无可厚非,若长期使用,则会造成学生的功利倾向,模糊了学习的目的,同时也会造成学生得到奖励时心花怒放、没有得到奖励时唉声叹气的现象,这样不利于学习活动的开展和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应慎用奖励方式,淡化学生的功利倾向,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作为教者应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上下功夫,而那种靠奖励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做法是肤浅的,不值得提倡。
水危机新论 篇12
对“稀缺性”的新理解
西方经济学界普遍认为, 稀缺规律是一切经济问题由以产生的根源, 是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任务和目标就是致力于如何在资源稀缺性约束下, 对资源进行合理有效配置、利用, 通过相应的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等经济活动, 最大限度满足人类的欲望和需要。自然资源稀缺性这种资源观念几乎成为当前整个经济学界的普遍信念。而有些人本经济学家, 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界的资源观提出了质疑。笔者认为, 当前一切社会经济问题产生的总根源是人力资源稀缺, 而非自然资源稀缺。地球是个开放的系统, 潜在自然资源是无限的, 呈现在人类面前的自然界是一个无限可发展的资源环境。 (陈惠雄《对“稀缺性”的重新诠释》, 《浙江学刊》, 1999年第3期)
人力资源稀缺理论
人力资源, 是指人类认识自我并掌握、发展自我, 认识自然并利用、改善自然, 认识社会并完善、发展社会的能力。人力资源最显著的特征是其稀缺性, 而人力资源稀缺恰恰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最根本的资源稀缺。人类需要不能获得满足的最主要原因或者叫引起稀缺性矛盾的主要方面, 并不在于自然资源方面, 而在于人力资源稀缺。人类改善与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不足, 认识、利用、改造、维护自然的能力不足, 以及人类认识、发展社会的能力不足, 才是造成经济稀缺性、进而产生其他一系列经济与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人力资源稀缺与人类生存发展需要 (冲动) 无限之间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经济问题的总根源。
人力资源侧重于人、自然、社会这三个方面, 而人力资源稀缺其实就是在于人、自然、社会三个方面的稀缺。第一个方面是指人类认识自我并掌握、发展自我的能力稀缺;第二个方面是指人类认识自然、改善自然的能力有限, 存在稀缺性;第三个方面是指人类认识社会并完善、发展社会的能力不足, 是稀缺的。当前所有水资源问题的发生根源可从这三个方面得以阐释和说明。
当前水危机状况
1.全球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危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资源问题。1972年, 联合国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就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 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的“世界资源研究所”也发出了同样的警告:“地球上可供生活、农业和工业之用的水资源正在走向极限。”
自20世纪中叶以来, 世界人口急剧增长, 城市化扩展迅速, 农业灌溉快速发展, 工业生产突飞猛进, 能源消耗日益增加, 这一切导致了全球水资源危机, 包括湖泊干涸、河道断流、湿地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植被退化、土地荒漠化等。目前, 全球13的人口严重缺水, 其水资源占有率低于联合国指出的保持健康需水的标准, 即每人每年不低于1700m3。据预测, 到2025年, 全球缺水人口将增至35亿。
2.我国水资源状况
进入21世纪,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生活质量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进一步减少, 而用水量却进一步增加, 再加上水污染严重, 降雨时空分布严重不均, 地区分布差异性极大, 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缺水已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首要制约因素。
当前, 我国的水资源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大;水污染严重;水工业基础设施薄弱, 供水能力不足;水旱灾害严重;区域争水、部门争水, 流域水资源动态失衡严重;重兴利轻防灾, 重开发轻保护;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导致生态恶化;水资源的可持续空间受到严重冲击;法制不健全等等。
人力资源稀缺理论对当前水资源问题的分析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 资源稀缺性与欲望无限性的矛盾是西方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对稀缺性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西方经济学的观点认为, 因当前水资源的数量有限, 导致人类需水量不足、水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出现。然而, 在最近研究中, 人们发现, 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源观和观察资源稀缺的立场存在着问题。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源观, 解释当前水资源问题有行不通的地方。世界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自然资源绝对存在状况的稀缺问题。人类需要永远都无法得到充分满足的根源, 恰恰在于人类自身有限能力与无限欲望之间的矛盾, 即人力资源的稀缺性矛盾。水资源作为自然资源中极为重要的一种资源, 当前水资源问题也是可用人力资源稀缺性来解释。
1.人类认识、掌握及发展自我的能力不足
当前, 世界人口已达72亿, 人口剧增导致世界淡水用量每年都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 造成人均占水量日趋减少。当前, 全球有70%以上的陆地淡水不足, 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 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障。其实, 当前水资源不足、水污染等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口数量过多。由于人数过多, 相对于人类的需水量, 水资源是相对短缺的。如果人口数量控制在水资源数量约束范围内, 水资源不足问题也就可得到控制和解决。水污染是由于人类大量的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被肆意排放, 排放量超出水的自然净化能力, 导致水体的污染。人口越多, 排放量也就随之越多。
由于人类控制人口增长与控制需水能力的有限, 因此导致人口数量急剧增长, 以及对水的过多需求, 这两者的对立直接使得水资源越来越欠缺。当前, 人类节水意识淡薄、用水利益冲突导致的非理性状态、社会责任感弱等是人类对自身认识不足的体现, 自我控制能力差, 没有很好地约束和发展自我。水资源使用效率低、水污染严重、流域与区域之间用水冲突等现象的发生, 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人类的自我认知、掌握与发展能力不足所导致。人类要努力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不断学习, 达到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境界。
2.人类认识、改善自然的能力有限
水旱灾害频发、工程型缺水、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等水资源问题是人类对自然认识和改造能力不足的体现。世界各地水旱灾害频发, 地震、海啸、极端气候等不确定因素, 打乱了水的运转系统;并且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低效, 甚至有时会造成一些生态危害等问题。一些水资源丰富但地势崎岖的地区不利于水利工程的建设, 导致工程型缺水, 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湖泊干涸、土地沙漠化等生态危机很大程度是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律认识不清, 随意使用水资源, 没有有效开发与使用。用经济学的话表述是, 没有使水资源配置最优化和利用效率最大化。
相对人类而言, 大自然是神秘的。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认识和揭示大自然发展规律的历史。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 人类对水资源的认识水平和开发利用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但是达到人与水资源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地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人类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3.人类认识、完善及发展社会的能力稀缺
水资源开发技术能力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法律制度保障不健全、水资源管理不当等问题, 是人类对社会认知能力和发展社会能力不足的表现。人类的社会需要无限, 而社会能力有限, 这是人力资源稀缺性理论在社会层面的体现, 这一对矛盾也是导致水资源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水危机事件的发生, 在很大程度上是管理、技术、制度、法律等社会层面的能力不足所引起的。2014年4月10日兰州发生的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社会影响很大, 给民众造成极大恐慌。究其原因, 系兰州石化管道泄漏所致。由此可看出, 监管不力、设施老化、规划不合理、职责不到位等社会层面的原因, 导致此次事件发生。
水资源的社会需要多样化、层次化, 促使人类必须改进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有效合理地管理水资源。海水淡化和污水净化等技术有利于增加淡水资源的供给量, 意义重大。人类经济社会迅速发展, 城镇化、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人类的规划发展做的很不够。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技术设备更新换代慢、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落后等是当前水资源开发的技术瓶颈, 法律、规章制度不健全是制度瓶颈, 监督、管理水平低下是管理瓶颈。突破这些“瓶颈”, 一定要提升人类自身的社会能力。合理规划人类的社会需水量, 完善制度, 提升技术, 加强监督、管理等, 从社会层面治理当前水资源问题。
水危机的治理之策
产生水资源问题的根源在于人力资源稀缺性, 而如何解决人力资源稀缺问题, 是治理当前水危机的根本之道。
水资源的利用在于满足人类的用水需求, 以人本化、幸福为导向, 开发、使用、管理水资源, 才是生态文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当前治理水资源问题, 同样需要以幸福、人本为导向, 从人力资源稀缺的三个方面具体展开。
1.提高人类自身认知、掌握及发展的能力
第一,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当前全球72亿人口早已超出地球的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水资源生态赤字和生态足迹不断增大, 水危机形势日益严峻。世界人口数量的激增并由此引致的经济发展将使水资源 (通常为淡水资源) 的需求量也快速上升。人们的生活污水量与生产废水量同时也极大地增加, 由此加大水污染严重程度, 水环境管理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对缓解当前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 加强水资源相关的科学教育和宣传工作, 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科知识的广泛性、人类精力的有限性使得真正了解水科学的人数量还很少, 由此加强水科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了解当前水资源情况, 意识到水危机的严峻形势, 人类才有危机感, 进而才会有意识采取措施保护水资源。除了科学教育外, 相关的道德教育和宣传工作也同样重要, 在社会上形成节水、护水的良好风气, 以污染水、浪费水为耻, 提高每个人的责任感和道义感, 最终真正成为一个合乎理性、自由全面发展、“天人合一”的人。
2.提升人类认识、改善自然的能力
第一, 积极探索水资源的发展规律, 完善水科学的发展。当前, 水科学发展迅速, 学科体系也很完善, 比如, 对水资源管理、水环境管理、水价、水的排污权等等方面都有较为深刻的研究。人类对水的研究取得很大的进步, 但是, 真理知识具有相对性, 水还有很多神秘之处有待人类继续研究。人类要不断利用发达技术和先进的科学知识, 探索水科学的神秘顶峰, 解开水的层层面纱。只有对水资源有深刻、正确的认识, 才能科学、合理地使用与管理水资源。
第二, 合理运用水资源发展规律来使用、管理水资源以及治理水危机。在充分了解水资源发展规律的前提下, 遵循和利用其规律来开发利用、管理及治理水资源。根据水资源的用途和地区、流域差异等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水资源, 统筹管理好水资源。具体分析水危机的情况, 针对不同的水资源问题来系统地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治理。比如对于区域或流域间水量分配不均的情况, 可以修建一些水利工程调配水资源。同时也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和过程管理, 对水系统及水循环的影响研究进行论证, 对后果进行定量模拟分析等一系列工作。通过对水危机的治理, 以达到人类改善水生态、水系统的目的。
3.提高人类的社会能力
第一, 加强对水危机的社会层面理论研究, 提高社会认识。要加大对有关水资源的制度、技术、管理、规划等的研究, 从理论上做好治理水危机的准备。水资源问题很多是由人类的社会因素造成的, 管理的缺失、制度的欠缺、技术的落后等都可能是水危机发生的主导原因。学术界和理论界应开创出一系列有效的新方法, 并对此进行科学研究和论证, 为水危机的治理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撑。
第二, 运用理论研究成果治理水危机, 提高人类发展社会的能力。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修建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水利工程, 确保水利设施的更新换代, 研发和推广水循环利用、海水淡化技术等, 突破水事业发展的“瓶颈”。目前, 水资源的管理还有很多困难, 区域和流域之间协调统筹问题依旧存在, 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等的冲突也难以管理和协调。集成水资源管理、幸福水资源管理等模式, 都是对传统水资源管理的突破, 是管理上的进步。建立和完善水资源保护政策法规体系, 健全法制、依法治水, 为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基本依据和保障。此外, 相关水资源管理部门和环境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 预防水污染和用水冲突等水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