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能力(精选12篇)
数字能力 篇1
新媒体在发达国家文化、教育公共服务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 让整个社会看到了新媒体应用前景最广阔的方向。新媒体在文化教育上的应用, 已成为发达国家未来争夺的焦点, 在发达国家出台的战略计划中占据重要部分。目前教育资源和渠道、教育媒介新媒体化, 公众对此的认知程度很高, 关注热情持续高涨。这使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重回影像学习的理念, 在学术机构、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众多讨论中、在媒体的不断关注中成为一大社会潮流。再影像化学习 (Re-ImageLearning) , 数字媒体 (Digital M edia) , 在线学习 (OnlineLearning) , 数字能力 (DigitalLiteracy) 等成为社会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互动叙事、改变、数字才能、新媒体、未来、社会经验、有趣的教育、21世纪等成为必然相连的词汇。在纽约的一些小学里, 也开设了“新媒体学习策略”课程, 包括新媒体使用和学习等内容, 有关项目的研究也在不断地进行并发表了众多的研究结果, 如2005年加拿大媒体意识网所作的“网络世界的年轻加拿大人”项目;“数字青年研究计划”, 对数字媒体在青年中的影响和作用、数字青年的行为和学习、社会化和个性的在线塑形、数字媒体和青年之间的互动关系等进行了研究。在发展中国家, 如在中国, 新媒体则未被有效应用于青年生活、学习和教育中, 大量负面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社会对新媒体的影响和在教育中的使用认知程度低, 这些现象必然造成对未来公民在数字世界中竞争力低下, 数字新媒体能力发展不足, 将严重局限公民和国家的发展。
一、数字能力概念和公民数字扫盲运动
“数字能力”是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新媒体研究者和社会热议最热闹的核心词汇。从概念诞生以来, 经过了一系列研究和社会理解过程, 这一概念丰富和发展了起来, 目前关注焦点形成并达成了社会共识。
戴维·布肯汉姆在《数字媒体能力:英特网时代的媒体教育》探讨了过去20多年中的新媒体应用。早在1986年, 玛格丽特·梅克·斯班塞率先在英国研究开拓这个领域, 介绍描述了幼儿的媒体发挥能力。随后, 巴泽尔格特在1998年提出了“新”和“多重” (mu ltiple) 能力的概念。之后贝肯汉姆和泰勒, 柯柏和卡兰茨也分别在1993、1998和2000年进行了延展, 在电视能力、电影能力和信息能力等方面扩展讨论。所谓的新媒体能力的研究, 已经发展成为多维能力研究的概念。一方面指能力的社会多样性的当代形式, 同时又指新的传播媒体要求有新的文化形式和交际能力新形式的事实 (柯柏和卡兰茨, 2000) 。这种能力的“扩散”提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公众热门讨论“知识经济”、“情感素养”甚至“精神素养”, 有时其甚至成为技术的代名词。而在法语和德语中, 媒体能力直接地被翻译成了能力和技能。
文字的识字能力以前曾是文化的唯一通道, 但现在显然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影电视和新媒体的出现, 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状态, 大家都认识到了视觉和视听媒体的重要性。但是人是否除了文字之外还需要另一个“识字”能力, 视觉媒体是否需要一个类似于书面语言学习的这样一个文化学习过程呢? (马萨瑞斯, 1994年) 这却是有争议的。有学者认为应该继续限制在文字的界域里 (巴顿, 1994年;克雷斯, 1997年) , 另一些则认为需要视觉和视听觉媒体如电影和电视的学习。我们都有普通的鉴赏水平, 但当我们更紧密和特别地分析时却经常失败, 如在电影序列和句子间, 广义和狭义之间分析, 却很难进行 (布肯汉姆, 1989) 。所以, 数字能力概念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仅仅是谈论人们如何学习使用数字技术或方法, 还是真正需要一次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能力?这个问题被西方学者反复论证。
发展到詹姆斯·波特 (W.JamesPotter) 《媒体能力》中认为, 绝大多数人都会自以为已拥有相当的媒体能力, 如我们知道大量的电视节目的名字、杂志书籍歌曲和网页的名字, 我们知道如何阅读和写文章, 我们能很容易地跟上电影和电视节目的要点, 理解动画的意思, 甚至在电脑上玩游戏, 下载歌曲或上载视频到网页上, 知道怎样探索自己, 吸收信息和娱乐自己。在中国, 我们的大学老师一当提起新媒体的使用, 就会说:我们用了PPT……
这就是我们的数字媒体能力吗?波特承认这确实也是, 但这个概念更大的意义则是, 这些只是低层次的新媒体能力。更高层次的新媒体能力, 是不但把媒体作为娱乐, 更能让新媒体建构自己的生活, 进入自身的创造性活动中, 去发展我们的生活。他的定义是:“媒体能力就是我们创造性地利用大众媒体、对所遇到的媒体进行解释的观点的总集。”
至此, 教育者和公众对新媒体能力的理解, 已经日渐成熟, 而且发展出社会所需的“媒体能力”的概念, 且向更高层次的创造性媒体能力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 媒体能力正在形成一种文化能力和社会生产力。“信息素养 (信息文化) ”这个名词其实也早在1974年已经出现。当时, 美国图书馆学会 (ALA) 举办了“A LAPresidential Co m m it t ee o n Info rm at io n Lit eracy”的第一次会议。主席朱可维斯基 (Zu rkow ski) 在会议中第一次提出这个名词。到了21世纪, 信息素养 (信息文化) 这个名词在教育界渐渐取代旧有的“信息能力” (Information Competency) 或“信息技能” (Information Skills) , 原因是“信息素养 (信息文化) ”讲求较高层次方面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而不单单指能力或认知上的评估。所谓“素养”, 源自英语的“Literacy”, 即对于文字的读写能力。
美国阿芙德赫德 (Au fderheide) 1997年对“媒体能力”的较早定义是, 能否访问并在各种情景下理解和创造交流、访问和定位媒体内容, 利用现有技术和相关所需技能、用法包括调节能力 (或自我调节) 对内容进行访问。例如, 意识到潜在的风险和使用监管机制和制导系统, 了解或进行媒体解码或解释, 例如, 通过意识、能力和通用公约、设计特点和修辞手法, 涉及知识生产流程和模式的所有权和体制控制, 并拥有批判媒体的能力。例如, 无论是为了自我表达的目的或为了影响或与其他人交流, 利用媒体创造发明的能力, 生产和沟通自己的信息的能力。
把这个概念对应到信息科技, 就是指人们对信息的解读及制作能力。信息的样式林林总总, 包括一切印刷以外的文字及非文字的媒体, 例如视觉媒体、听觉媒体、电子媒体、流动媒体、网上媒体等。因此, 信息素养 (信息文化) 可以说是把日常教学上的文字修养推广至跨媒体的层次上。正由于互联网的出现, 使出版变得更容易, 市民大众要表达自己的声音更方便, 使我们日常可以接触得到的信息突然大幅增长。面对这高速及大量的信息, 应该如何处理, 确实是学习信息素养 (信息文化) 的重点。
21世纪的教育应该推动人类使用新工具的技能并理解“数字能力”这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生存能力。推动新媒体的数字素养和沟通技术的普及;教师在教室和社区的引导, 帮助数码时代的公民完成作为未来数字化公民的任务, 融入新媒体时代的社会;教育也推动公民学习数字世界中的生存技术:进行身份确定, 学习与日常生活必须的新媒体工具的使用;了解并使用社交网络, 形成未来虚拟社区社会关系, 获得通过虚拟社区进行社会交互活动的能力, 以网络工具使用来认识世界和环境。当代教育应形成人们对信息的解读及制作能力;培养指导生活的信息能力和现实增强型新媒体工具的使用;使人们学习在知识时代如何进行信息收集与分析, 并形成关于世界的观念。
二、数字能力在人自我发展延伸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电子媒体曾在儿童教育中扮演过重要角色, 如美国优质电视教育大型节目《芝麻街》, 在20世纪70年代, 研究者就对其教育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 该教育节目还由中国引进后播出。2011年10月有报纸报道, 该节目还推出了新的数学和科学的低幼节目。著名的知沟理论, 就是美国大学研究者在对改节目有关的效果进行研究之后, 提出的著名理论, 这一理论影响至今。观看节目的儿童在以后的学习中普遍更为容易和优秀, 说明了对媒体效果研究的意义。
今天, 教育引导新媒体用于人类自身的创造性发展, 研究者同样提出了:新媒体不但用于信息分析和收集, 形成观念并当成工具使用, 它在人的发展延伸上, 还具有更深刻的创造性的意义———
首先, 教育引导人们使用新媒体探索和发现自我和环境, 扩展观点;
其次, 人们使用新媒体表达自我意见和公民思想, 参与社会公民责任的构建。学习利用新媒体以形成虚拟公共空间的政治参与能力, 以奥巴马选举的网民参与为例, 2008年网民参与总统大选活动, 皮尤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46%的美国人使用网络、电子邮件、手机短信获得选举信息、分享观点和动员他人。其中35%的美国人观看网络政治视频, 这一数量是2004年大选的3倍。通过观看竞选主页、竞选博客、网络视频、邮件系统、搜索引擎, 并向自己支持的奥巴马从网上发送竞选支持经费, 最后将自己支持的奥巴马推上总统宝座。奥巴马90%的竞选经费都是网友100元以下的政治捐款, 可见网友的巨大支持所起的作用。奥巴马也积极参与网络互动活动, 在My Space网站上有41.5万个朋友, 在Facebook网站上吸引了100万网民。网民通过新媒体可以和他沟通并表达意见, 所以他被称为互联网总统。可以看出, 公民通过新媒体参与政治活动, 并在今天的政治舞台上发表意见的重要性。
再者, 教育指导新媒体建构新经济及其参与能力, 如电子商务和交易活动能力.
最后, 创造性使用新媒体工具, 让公民能参与社会文化的建构, 如在娱乐与亚文化中参与文化构建的能力, 青年网络文化群落就是最好的例证, 表现了已经掌握数字媒体的青少年, 在架构自己青少年文化上的强大创造力。
三、发达国家数字媒体教育培养工程
新媒体为专业研究方向的学科在大学在发达国家不断出现:如哈佛大学设计学院设立了数字媒体方向的硕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建筑设计学院设有传媒艺术与科学系;耶鲁大学艺术学院设立了数字媒体中心;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设立了数字媒体中心;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的数字媒体专业是比较前卫的数字艺术学科;英国伍斯特大学和胡弗汉顿大学, 在21世纪初就建立了先进的数字媒体教学中心, 吸引了3M、BBC等多家媒体公司和大学进行合作。纽卡斯尔大学、伦敦都会大学、朴茨茅斯大学等众多英国大学也开设了数字媒体的讲授式或研究类硕士课程, 如纽卡斯大学有国际多媒体新闻学, 萨克萨斯大学有数字纪录片文科硕士学位, 伦敦大学有媒体与通讯文学硕士, 朴次茅斯大学设数字媒体市场营销、数字传媒方向和多媒体应用等硕士, 并融入移动传媒、互动系统等媒体新方向和趋势。
加拿大则有数字媒体中心培养数字媒体硕士, 由UBC、SFU、埃米莉·卡尔艺术与设计大学以及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大学联合组建的新媒体中心, 招收数字媒体硕士, 为北美的新媒体大型产业提供创意高端人才。西蒙弗雷泽大学在传播学院和艺术与媒体系开设了新媒体介绍、新媒体方法和理论、新媒体技术、新媒体应用、数字媒体和青年参与文化、数字媒体传播技术等本科和硕士课程……也有新媒体应用于学习的有关研究项目———如传播学院为学习的游戏环境的有利性评估, 是一个英法双语的4年期的研究, 探索新技术、新媒体、认知知识和学习过程中能支持学习的潜在游戏、仿真和仿真游戏……
百视通大学创立, 开启新媒体行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志愿者在永联电脑“扫盲”班教村民上网
发达国家以IT技术和CG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媒体极大地推动了创意产业的发展。美国代表性的大学数字媒体教育分为几类形态:以计算机图形图像为基点的数字技术院系, 以创意艺术为目的的数字艺术院系, 以及以实用工具为需求的数字应用院系。
北美发达国家以新媒体为培养训练目标的项目, 不仅在大学中进行, 更多的是在数字社区和青少年社区中进行。如加拿大温哥华瑞奇蒙区的“梦想项目”, 就是以青少年的新媒体能力培养和培训为目标的。其艺术中心专设媒体部门, 包括照片画廊, 每月电影系列活动, 如在5月举行温哥华新亚洲电影节, “梦想项目”在社区艺术中心的青年电影展览计划, 设有青年电影制作和媒体实验室, 有成人可加入的电影制作实验室, 有跨学科对国际媒体艺术家进行协助和提供咨询的部门。
梦想项目 (DreamProject) 是由加拿大艺术委员会资助的活动,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经验中培训和发掘未来的专业电影人、动画和媒体艺术家的萌芽项目。影片由学生在2010年电影制作车间中启动, 在该区的公共场所展出。不同年龄的学生制作了不少精彩的影片, 在公共场所和You Tu be上展播, 非常丰富有趣多样化。笔者所看到的十来岁孩子制作的影片, 展现的创造力和特殊视角, 充满狂放不羁的野性和无拘无束。一般为时两周的集约工作坊, 都能帮助孩子们完成自己的梦想项目影片。从2008年起的项目进展和内容, 都有详细的档案和展示, 帮助青少年拥有未来表达和生存发展的最新工具。
在美国, 已经有多个更为复杂的数字化智能社区正在和大学新媒体研究实验室、公共图书馆一起, 共同营建。公共图书馆与各种网络的共建也是多种多样。
如芝加哥图书馆就为芝加哥地区的高中学生, 设计了一个免费的青少年空间, 以帮助他们扩展更多的学习机会。项目分享“数字能力”的共识, 与不同的动机和四个主要目标相关联。首先确保青少年在新媒体的景观中各种不同的沟通模式, 二是认识到在新媒体的人工创境中, 学生可以在多任务中最大能量地使用沟通的不同模式, 三是在消费和使用中对新媒体信息的意义有批判性的思考。人们相信, 青少年的新媒体能力, 应该在他们生命的早期, 在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教育当中就发展起来, 并环绕在社区, 学校和家庭周围。一些网络加入这个计划与项目, 如青年数字网络 (DigitalYou th Net w o rk) , 他们从新的传播模式、新媒体的方法、新媒体信息、核心价值观 (包括创造力, 协作, 适应性, 责任, 身份等) 开设网上课程, 设置新媒体导师 (熟练的媒体操作人和对流行文化了解深厚的媒体艺术家) , 设置新媒体的学习环境 (大量的在线工具和资源) 等, 通过作品, 学生有效参与。还分为校外的, 校内的和在线的不同项目, 靠研究和作品来确定新媒体能力的重点和核心。
该项目开始由麦克阿瑟基金会开设于芝加哥大学城市学院, 以研究新媒体如何影响青少年和主动学习的, 后得到德保大学等支持发展, 并向中小学延伸, 从2010年起延伸到芝加哥图书馆, 在u bu rn-Gres ham, Chicag o Law n, Eng lew o o d, Pils en, and H u m bo ldt Park建立五个智能社区, 为更多的青少年提供“随时随地”学习的机会, 为青少年培养了作为21世纪公民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 教育行业培养出来的新媒体人才, 汇聚在一些城市, 使该区域出现知识经济和创意工业相当繁盛的景象, 并引领新经济的发展壮大。如游戏工业, 影视动画工业等新的创意生产点:以多伦多、温哥华数字媒体中心为例, 50年前多伦多是一个极不显眼、经济落后的小城市, 但它迅速利用其大学教育、科研机构的实力和高效工作, 开始转型之路, 发展金融业、服务业、新媒体信息产业、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成为加拿大的技术心脏。现在, 多伦多的信息服务企业的密集度居加拿大之首, 是北美第三大信息服务业集群所在地, 为全球业务的开发商和制造商提供软件、硬件、新媒体、通信设备、半导体等多元服务。温哥华没有任何制造业, 却发展成当代信息和旅游大都市, 也与它众多的新媒体公司和新媒体教育实力有关。纽约则被称为“世界数字之都”, 具备了以“硅港”为代表的文化创意、软件开发和风险资金共栖的良好生态;以影视和文艺表演带出利润丰厚的衍生产品和旅游发展, 而数字内容产业对网络平台 (宽带) 、技术 (流媒体) 和相关硬件 (机顶盒、信息家电) 的拉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数字媒体教育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不但诞生了巨型信息城市, 甚至决定了一个大型城市的发展和生死, 直接形成了新兴的数字产业和知识经济, 发展起传统产业无法比拟的新兴数字产业和知识经济。在中国, 近5年来, 新媒体产业高速发展, 网络新媒体、数字新媒体、移动新媒体、户外新媒体、娱乐新媒体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国家“十二五计划”, 我国政府也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新媒体涉及到出版发行、版权贸易、影视制作、动漫游戏、文化传媒、广告会展等文化产业各个环节,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新媒体为新兴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开始形成。新媒体教育和人们的数字能力, 将促进新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发达国家“数字能力”的概念, 回溯了其概念内涵的不同层次, 用第一手数据说明了数字能力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取得的成果, 说明了数字能力在公民自我延伸及在社会生活中的核心竞争力, 以及在目前信息经济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并论述了数字能力培养在加快新媒体技术发展速度、扩展新媒体内容疆界、推动新媒体社会公共服务上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数字能力,数字教育,公民素质
参考文献
[1]W.James Potter.Media Literacy[M], edition 5, SAGE Publication, Inc.2011
[2]Buckingham, D.The media literacy of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J/OL].London:OFCOM, 2005
[3]David Buckingham.Digital Media Literacies:rethinking media education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 (Institute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London) [C].United Kingdom, Research in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Volume 2, Number 1, 2007
[4]何炜著.《发达国家数字战略及新媒体在文化教育上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 2012
数字能力 篇2
数字推理考察的是对数字的理解和对数字之间关系的洞察力。现总结规律如下:
1、混二级等差数列:一般不会考最简单的等差数列,而是考前后项的和、差、积、商成等差数列,在这里我称之为混二级等差数列。
例如:2,4,12,48,(240),又如:1,1,2,6,(24)。此数列的后项除以前项的商成等差数列。
2、三级等差数列:数列前后项的差算第一级,相邻差的差算第二级,相邻差的差的差算第三级,第三级的数列成等差,就算三级等差数列了。这类数列有点难度,光看是看不出来的。这样的数列一般给出的项也比较多,6个左右。例如:1,3,6,12,25,51,(98)。再加上点变化,那就更难了。
3、和数列的变式:和数列也叫斐波那契数列,就是数列的某项是前几项的和。基于这类数列的特征,所以给出的项一般在6个以上。例如:0,1,1,2,4,7,13,(24)。这个数列的第四项就是前3项的和。另一种变式就是这样的,例如:1,2,5,12,29,70,(169)。这个数列的第三项就是第二项的2倍+第一项。
4、幂数列:这类数列的特征比较明显:基于幂函数的特点,给出的项比较少,一般4个,数列项的大小变化幅度有突越。例如:0,3,26,255,(3124)。N的N次-1,就是这个数列的通项了。
5、质数数列:这类数列比较简单,就是给出的项都是质数,选项中只有一个质数满足条件。例如:2,3,7,11,17,(41)。
6、分项函数:这类函数特点也比较明显,一般给出的项比较多,需要2项一组,3项一组分开考虑,故取名分项函数。例如:2,3,5,4,5,9,6,9,15,3,17,(20)。也有变式的,例如:1,4,3,5,2,6,4,7,(3)。这个数列的第2、4、6、8项分别是其前后项的和。
7、奇偶数列:这类数列给出的数较多,需填两空,奇偶需分别对待。例如:1,3,3,5,7,9,13,15,(21),(23)。
8、多层组合数列:由简单的数列多层组合的复杂数列。3,4,6,12,36,(216)。这个数列前后项的积与第三项之间成等比关系。
9、自身运算数列:由第一项进行固定的函数运算,得出第二项,以此类推。例如:2,6,14,30,62,(126)。前一项*2+2=后一项。
行政能力测试数字推理题的十种类型
一、和差关系。又分为等差、移动求和或差两种。
(1)等差关系。这种题属于比较简单的,不经练习也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建议解这种题时,用口算。
12,20,30,42,()
127,112,97,82,()
3,4,7,12,(),28
(2)移动求和或差。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或差,这种题初次做稍有难度,做多了也就简单了。
1,2,3,5,(),13
A 9
B 1C 8
D7
选C。1+2=3,2+3=5,3+5=8,5+8=13
2,5,7,(),19,31,50
A 1
2B 1
3C 10
D11
选A
0,1,1,2,4,7,13,()
A 22 B 23 C 24 D 25
选C。注意此题为前三项之和等于下一项。一般考试中不会变态到要你求前四项之和,所以个人感觉这属于移动求和或差中最难的。
5,3,2,1,1,()
A-3 B-2
C 0
D2
选C。
二.乘除关系。又分为等比、移动求积或商两种
(1)等比。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一个常数或一个等差数列。
8,12,18,27,(40.5)后项与前项之比为1.5。
6,6,9,18,45,(135)后项与前项之比为等差数列,分别为1,1.5,2,2.5,3
(2)移动求积或商关系。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积或商。
2,5,10,50,(500)
100,50,2,25,(2/25)
3,4,6,12,36,(216)此题稍有难度,从第三项起,第项为前两项之积除以2
1,7,8,57,(457)
后项为前两项之积+1
三.平方关系
1,4,9,16,25,(36),49
66,83,102,123,(146)
8,9,10,11,12的平方后+2
四.立方关系
1,8,27,(81),125
3,10,29,(83),127
立方后+2
0,1,2,9,(730)
有难度,后项为前项的立方+1
五.分数数列。一般这种数列出难题较少,关键是把分子和分母看作两个不同的数列,有的还需进
行简单的通分,则可得出答案
1/
24/
39/
416/
525/6
(36/7)
分子为等比,分母为等差
2/3
1/2
2/5
1/3(1/4)
将1/2化为2/4,1/3化为2/6,可知
下一个为2/8 六.带根号的数列。这种题难度一般也不大,掌握根号的简单运算则可。限于计算机水平比较烂,打不出根号,无法列题。
七.质数数列
2,3,5,(7),11
4,6,10,14,22,(26)
质数数列除以2
20,22,25,30,37,(48)后项与前项相减得质数数列。
八.双重数列。又分为三种:
(1)每两项为一组,如
1,3,3,9,5,15,7,(21)第一与第二,第三与第四等每两项后项与前项之比为3
2,5,7,10,9,12,10,(13)每两项之差为3
1/7,14,1/21,42,1/36,72,1/52,()两项为一组,每组的后项等于前项倒数*2
(2)两个数列相隔,其中一个数列可能无任何规律,但只要把握有规律变化的数列就可得出结果。
22,39,25,38,31,37,40,36,(52)由两个数列,22,25,31,40,()和39,38,37,36组成,相互隔开,均为等差。
34,36,35,35,(36),34,37,(33)由两个数列相隔而成,一个递增,一个递减
(3)数列中的数字带小数,其中整数部分为一个数列,小数部分为另一个数列。
2.01, 4.03,8.04,16.07,(32.11)
整数部分为等比,小数部分为移动求和数列。双重数列难题也较少。能看出是双重数列,题目一般已经解出。特别是前两种,当数字的个数超过7个时,为双重数列的可能性相当大。九.组合数列。
此种数列最难。前面8种数列,单独出题几乎没有难题,也出不了难题,但8种数列关系两两组合,变态的甚至三种关系组合,就形成了比较难解的题目了。最常见的是和差关系与乘除关系组合、和差关系与平方立方关系组合。只有在熟悉前面所述8种关系的基础上,才能较好较快地解决这类题。
1,1,3,7,17,41()
A 89 B 99 C 109 D 119
选B。此为移动求和与乘除关系组合。第三项为第二项*2+第一项
65,35,17,3,()
A
1B
2C 0
D 4
选A。平方关系与和差关系组合,分别为8的平方+1,6的平方-1,4的平方+1,2的平方-1,下一个应为0的平方+1=1
4,6,10,18,34,()
A 50
B 6
4C 66
D 68
选C。各差关系与等比关系组合。依次相减,得2,4,8,16(),可推知下一个为32,32+34=66
6,15,35,77,()
A 106 B 117 C 136 D 163
选D。等差与等比组合。前项*2+3,5,7依次得后项,得出下一个应为77*2+9=163
2,8,24,64,()
A 160 B 512
C 124
D 164
选A。此题较复杂,幂数列与等差数列组合。2=1*2的1次方,8=2*2的平方,24=3*2的3次方,64=4*2的4次方,下一个则为5*2的5次方=160
0,6,24,60,120,()
A 186 B 210 C 220 D 226
选B。和差与立方关系组合。0=1的3次方-1,6=2的3次方-2,24=3的3次方-3,60=4的3次方-4,120=5的3次方-5。
1,4,8,14,24,42,()
A 76
B 66
C 64
D68
选A。两个等差与一个等比数列组合
依次相减,得3,4,6,10,18,()
再相减,得1,2,4,8,(),此为等比数列,下一个为16,倒推可知选A。十.其他数列。
2,6,12,20,()
A 40
B 32
C 30
D 28
选C。2=1*2,6=2*3,12=3*4,20=4*5,下一个为5*6=30
1,1,2,6,24,()
A 48 B 96 C 120 D 144
选C。后项=前项*递增数列。1=1*1,2=1*2,6=2*3,24=6*4,下一个为120=24*5
1,4,8,13,16,20,()
A20
B 2
5C 27
D28
选B。每三项为一重复,依次相减得3,4,5。下个重复也为3,4,5,推知得25。
27,16,5,(),1/7
A 16
B 1
C 0
D 2
选B。依次为3的3次方,4的2次方,5的1次方,6的0次方,7的-1次方。
这些数列部分也属于组合数列,但由于与前面所讲的和差,乘除,平方等关系不同,故在此列为其他数列。这种数列一般难题也较多。
2010年行政能力测试数字推理的规律及其解题过程
数字推理的主要是通过加、减、乘、除、平方、开方等方法来寻找数列中各个数字之间的规律,从而得出最后的答案。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根据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分为两大类:
一、相邻数之间通过加、减、乘、除、平方、开方等方式发生联系,产生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种规律:
1、相邻两个数加、减、乘、除等于第三数
2、相邻两个数加、减、乘、除后再加或者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三数
3、等差数列:数列中各个数字成等差数列
4、二级等差: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相减后的差值成等差数列
5、等比数列 :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的比值相等
6、二级等比: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相减后的差值成等比数列
7、前一个数的平方等于第二个数
8、前一个数的平方再加或者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二个数;
9、前一个数乘一个倍数加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二个数;
10、隔项数列:数列相隔两项呈现一定规律,11、全奇、全偶数列
12、排序数列
二、数列中每一个数字本身构成特点形成各个数字之间的规律。
1、数列中每一个数字都是n 的平方构成或者是n 的平方加减一个常数构成,或者是n的平方加减n构成2、每一个数字都是n的立方构成或者是n的立方加减一个常数构成,或者是n的立方加减n
3、数列中每一个数字都是n的倍数加减一个常数
以上是数字推理的一些基本规律,必须掌握。但掌握这些规律后,怎样运用这些规律以最快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呢?
这就需要在对各种题型认真练习的基础上,应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解题思路和技巧。
第一步,观察数列特点,看是否存是隔项数列,如果是,那么相隔各项按照数列的各种规律来解答
第二步,如果不是隔项数列,那么从数字的相邻关系入手,看数列中相邻数字在加减乘除后符合上述的哪种规律,然后得出答案。
第三步,如果上述办法行不通,那么寻找数列中每一个数字在构成上的特点,寻找规律。
当然,也可以先寻找数字构成的规律,在从数字相邻关系上规律。这里所介绍的是数字推理的一般规律,在对各种基本题型和规律掌握后,很多题是可以直接通过观察和心算得出答案
行政能力测试数学运算之速算巧算方法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真题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数学运算的难度并不是很高,大部分试题涉及的数学知识是小学、初中水平的,但因为题量大、时间紧,很多考生都在数学运算上面的得分并不令人满意。所以,要想突破数学运算,关键在于掌握解题技巧,寻找解题思路,只要找对了思路,大多数题目并不需要复杂的运算就能得出答案。所以在备考时,考生不能一味地盲目做题,而是要总结解题模型,掌握简便算法、总结规律并举一反三。
【例题1】若x,y,z是三个连续的负整数,并且z>y>z,则下列表达式是正奇数的是:
A.yz-x B.(x-y)(y-z)C.x-yz D.x(y+z)
【解析】
基本算法:本题可以采用假设代入法,设x,y,z分别为两种情况:-1,-2,-3或者-2,-3,-4,然后将其代人公式验证。验证可知,A的值虽然是正的,但奇偶不定;B的值是1;C的值是负的;D的值是正的,但奇偶不定。只有B项符合要求,所以,正确选项是B。
简便算法:只要真正看清了“x,y,z是三个连续的负整数,并且z>y>z”这个条件,很容易就可以知道:x-y=1;y-z=1。由此可知:(x-y)(y-z)=1。1是正奇数,所以,正确选项是B。
例题2】一种溶液,蒸发掉一定量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变为10%,再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变为12%,第三次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将变为多少?
A.14%
B.17%
C.16%
D.15%
【解析】
基本算法:根据题意,蒸发掉一定量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变为10%,则溶液中的溶解物与水的比例为:3/30=10%。再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变为12%,则溶液中的溶解物与水的比例为:3/25=12%。第三次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则溶液中的溶解物与水的比例为:3/20=15%。所以,正确选项是D。
估算法:本题可以采用“估算法”。从“第二次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变为12%”可知,随着水的不断蒸发,溶液的浓度也会逐渐增大。按照溶液浓度的递增速度,第三次蒸发掉同样多的水后,溶液的浓度应该略大于14%,因此估计约为15%,与D项的数据接近。所以,正确选项是D。
【例题3】铺设一条自来水管道,甲队单独铺设需要8天可以完成,而乙队每天可铺设50米。如果甲、乙两队同时铺设,4天可完成全长的2/3,问这条管道全长是多少米?
A.1000米 B.1100米 C.1200米 D.1300米
【解析】
基本算法:设管道全长为x,根据题意可知:甲、乙两队4天铺设2/3x;甲队每天铺设1/8x;则乙队4天可铺设2/3x-1/8x×4=50×4。解方程为:2/3x-1/2x=200;解得x=1 200。即管道全长是1200米。所以,正确选项是C。
简便算法:本题根据“整除法”可以快速求解。
根据题意:甲、乙两队同时铺设,4天可完成全长的2/3,根据“整除法”可以推知这条管道的全长一定能被3整除。四个选项所给的数据只有c项的1200米能被3整除,所以,正确选项是C。
【例题4】在自然数1至50中,将所有不能被3除尽的数相加,所得的和是:
A.865 B.866 C.867 D.868
【解析】
基本算法:求自然数l至50的和为:(1+50)×25=1 275。
l至50中能被3整除的数为一等差数列3,6,9,„,48,求这个等差数列的各项之和为:(3+48)×(16÷2)=408。因此,1至50中,所有不能被3除尽的数相加所得的和为:1275-408=867.所以,正确选项是C。
简便算法:本题可以根据数的整除特性快速求解。
在自然数1至50中,所有不能被3除尽的数相加,必然是3的倍数(因为1+2=3,4+5=9,„49+50=99,都是3的倍数)。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的867是3的倍数。所以,正确选项是C。
【例题5】某体育训练中心,教练员中男性占90%,运动员中男性占80%,在教练员和运动员中男性占82%,教练员与运动员的人数之比是:
A.2∶5 B.1∶3 C.1∶4 D.1∶5
【解析】
基本算法:设教练员人数为x,运动员人数为y,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0.9x+0.8y=0.82(x+y)算得x/y=0.02/0.08=1/4。即教练员人数与运动员人数的人数之比为1:4,所以,正确答案是C。
简便算法:用“十字相乘法”可以快速求得答案。
男教练:90% 2%(对角线上的大数减小数求得)
82%
男运动员:80% 8%(对角线上的大数减小数求得)
男教练:男运动员=2%∶8%=1∶4。所以,正确答案是C。
从以上例题我们可以看出,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当中数学运算往往有“估算法”、“整除法”、“十字相乘法”等快捷有效的速算、巧算方法。与基本算法相比,简便算法省略了复杂的运算过程,能够节省宝贵的考试时间,所以,考生要特别注意在数学运算练习中总结并掌握尽可能多的简便算法。
当然,基本算法是数学运算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了基本算法,才能更好地运用简便算法,因此,对两者都不能偏废。
行政能力测试数学运算部分题型总结
—、容斥原理
容斥原理是2004、2005年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个难点,很多考生都觉得无从下手,其实,容斥原理关键就两个公式:
1.两个集合的容斥关系公式:A+B=A∪B+A∩B
2.三个集合的容斥关系公式:A+B+C=A∪B∪C+A∩B+B∩C+C∩A-A∩B∩C
请看例题:
【例题1】
某大学某班学生总数是32人,在第一次考试中有26人及格,在第二次考试中有24人及格,若两次考试中,都没及格的有4人,那么两次考试都及格的人数是()
A.22B.18C.28D.26
【解析】设A=第一次考试中及格的人数(26人),B=第二次考试中及格的人数(24人),显然,A+B=26+24=50;A∪B=32-4=28,则根据A∩B=A+B-A∪B=50-28=22。答案为A。
【例题2】
电视台向100人调查前一天收看电视的情况,有62人看过2频道,34人看过8频道,11人两个频道都看过。问两个频道都没看过的有多少人?
【解析】
设A=看过2频道的人(62),B=看过8频道的人(34),显然,A+B=62+34=96;
A∩B=两个频道都看过的人(11),则根据公式A∪B=A+B-A∩B=96-11=85,所以,两个频道都没看过的人数为100-85=15人。
二、作对或做错题问题
【例题】
某次考试由30到判断题,每作对一道题得4分,做错一题倒扣2分,小周共得96分,问他做错了多少道题?
A.12B.4C.2D.5
【解析】
方法一
假设某人在做题时前面24道题都做对了,这时他应该得到96分,后面还有6道题,如果让这最后6道题的得分为0,即可满足题意.这6道题的得分怎么才能为0分呢?根据规则,只要作对2道题,做错4道题即可,据此我们可知做错的题为4道,作对的题为26道.方法二
作对一道可得4分,如果每作对反而扣2分,这一正一负差距就变成了6分.30道题全做对可得120分,而现在只得到96分,意味着差距为24分,用24÷6=4即可得到做错的题,所以可知选择B.三、栽树问题
核心要点提示:①总路线长②间距(棵距)长③棵数。只要知道三个要素中的任意两个要素,就可以求出第三个。
【例题1】李大爷在马路边散步,路边均匀的栽着一行树,李大爷从第一棵数走到底15棵树共用了7分钟,李大爷又向前走了几棵树后就往回走,当他回到第5棵树是共用了30分钟。李大爷步行到第几棵数时就开始往回走?
A.第32棵B.第32棵C.第32棵D.第32棵
解析:李大爷从第一棵数走到第15棵树共用了7分钟,也即走14个棵距用了7分钟,所以走没个棵距用0.5分钟。当他回到第5棵树时,共用了30分钟,计共走了30÷0.5=60个棵距,所以答案为B。第一棵到第33棵共32个棵距,第33可回到第5棵共28个棵距,32+28=60个棵距。
【例题2】为了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全国各地都在加强环保,植树造林。某单位计划在通往两个比赛场馆的两条路的(不相交)两旁栽上树,现运回一批树苗,已知一条路的长度是另一条路长度的两倍还多6000米,若每隔4米栽一棵,则少2754棵;若每隔5米栽一棵,则多396棵,则共有树苗:()
A.8500棵B.12500棵C.12596棵D.13000棵
解析:设两条路共有树苗ⅹ棵,根据栽树原理,路的总长度是不变的,所以可根据路程相等列出方程:(ⅹ+2754-4)×4=(ⅹ-396-4)×5(因为2条路共栽4排,所以要减4)
解得ⅹ=13000,即选择D。
四、和、差、倍问题
核心要点提示:和、差、倍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或差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的值。(和+差)÷2=较大数;(和—差)÷2=较小数;较大数—差=较小数。
【例题】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解析:设乙班的图书本数为1份,则甲班和乙班图书本书的合相当于乙班图书本数的4倍。乙班160÷(3+1)=40(本),甲班40×3=120(本)。
公务员考试行政测试图形推理解题策略
在国家历年公务员考试中,考察图形推理能力的具体形式不外以下六种,即图形对比推理,图形类比推理,图形坐标推理,图形序列推理,图形平面组成推理和图形空间构成推理六种。
一、图形对比推理。
每道题包括两部分图形:第一部分图为题干,分成两套。第一套有三个依一定规律排列的小图形,第二套有两个小图形和一个问号。这两套图形存在差异,但在图形排列方面具有共同规律。第二部分为供选择的四个小图形。考生必须从第一部分图形排列方式中找出两套图形的共同排列规律,并根据此规律从第二部分图形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适合取代问号的一个图形。正确的答案不仅使题干中的两套图形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或最大的相似性,而且应使第二套的图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例1;
解析:第一套图形中三个图形的笔画分别是3,2,4,是等差数列2,3,4的变形。第二套图中前两个图形的笔画分别为5,3。可推知正确答案应为4画,即B。
例2:
解析:观察第一套图形可发现:第三个图形是第一和第二个图形的组合,且第二个图形覆盖了第一个图形。按此规律,正确答案应为D。
二、图形类比推理。
每道试题的左边四个图形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要求考生从右边给出的四个图形中找出与左边图形相匹配的最合理的一个。
例3:
解析:前四个笔画分别为2,3,4,5,依次递增,则第五个图为6画,因而A为正确选项。
例4:
解析:规律为每个图形从左到右线段数递减,且减少线的位置规律为横,横,竖,所以,第五个图应该减少一条竖线,答案为B
另外说明两点,第一,图形类比推理看似简单,其实其中对规律的观察隐藏有不同的顺序。第二,图形对比推理和图形类比推理之间的异同,相互的关联性,尤其是图形对比推理的特点,也有必要进行深入地讨论,这些内容我们会争取在后续的文章中为考生进行详细的指导。
三、图形序列推理。
给出四组图形构成一个序列,在四个选项中找到所给序列的延续。
例5:
解析:从每一竖列的规律来看,都为统一的图形,只是上下方向不同,而且规律是每次遇到黑点后的下一个图形与黑点处图形的方向相反,因此,答案为B。
四、图形坐标推理。
每道试题的题干为九个图形排成九宫格的形状,其中右下角最后一个图形处标问号,观察已有的处于相应位置上的八个图形的规律,从四个备选答案中做出选择。
例6:
解析: 第一行和第二行的三个小图形中均有一条竖线和两条对应的对角线,第
三行按此规律,可先排除C项。第一行和第二行正方形中较大圆所包含图形均
是不相同的,第三行依此规律,可排除A项。第三个规律:第一行和第二行,第一列和第二列独立的图形(无较大圆包围的小图形)也是不相同的,可以排除B
项。故答案为D。
另外,图形坐标推理问题对规律进行观察的方式和顺序是需要进行专门的说明,我们也争取在后续的文章中为考生做指导。
五、图形平面组成推理。
左边的图形由若干个元素组成,右边的备选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组成左边图形的元素组成的,需要考生选出这一个。注意,组成新的图形时,只能在同一平面上,方向,位置可能出现变化。
例7:
解析: A项和D项的半圆内或圆内均缺线条或无线条,与原图不相符合,应排
除;B项联系对角的线不应穿过圆,即小圆内多了线条,也应排除;只有C项符
合要求。故答案为C。
六、图形空间构成推理。
在右边的4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左边的纸板折叠而成。需要选出正确的一个。
试题要求从所给的平面几何图形选择一个合适该平面图形的空间图形。此种题型要求考生有较好的空间判断力。
例8:
解析:从左面的平面图形可知“上下底面”为阴影,“右侧面”也为阴影,因此折叠后的图形“上下底面”应该为阴影,由此规律可知正确答案为D。
需要强调指出,这种空间构成问题其实远不是如此简单,构成后的立体图形有可能在空间中做旋转,因而,所谓“上下底面”只是假设某种情况下的称呼而已。不过,即便是图形可以旋转也能采用统一的分析方法,这些我们也会争取在后续的文章中为考生做出指导。
了解了图形推理的众多题型,还不够,这仅仅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大量做习题。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各色各样,五花八门的公务员模拟试题,考生往往长时间在书店书架旁徘徊,却始终找不到一本权威而合适的模拟试题,或者做了大量的题却又摸索不到规律,既浪费金钱又浪费精力。结果却事倍功半。根据我们的经验,选书不在杂而在权威,做题不在多而在精,因此考生只需选取一本正版国家历年公务员真题,足矣。注意:要有详细参考答案,且答案分析要到位。认真对待每一道图形推理全真题,仔细研究,掌握其规律,达到“举一反三”,真正掌握每一类题的本质。这不光是图形推理的复习方式,对于公务员各类题型全面整体复习同样适用。
营销人员对数字能力信心不足 篇3
对广大营销人员的调查结果揭示了他们对数字能力极度缺乏信心。在那些自认为是数字营销专业人士的被调查者中,感觉自己对数字营销十分精通的还不到一半(48%)。大部分数字营销者从未接受过任何正式的数字营销培训:其中82%的人表示边工作边摸索。
营销人员对其公司营销方案的效果信心不足。只有4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公司的营销是有效的。尤其在数字营销的效果方面,只有9%的人对 “知道他们的数字营销是有效的”表示 非常赞同。然而,营销人员在衡量营销影响力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68%的受访者对营销支出的投资回报倍感压力。
“营销人员正面临一个两难境地: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他们对数字化带来的挑战感到力不从心,很难跟上行业变革的步伐。更糟的是,没有人提供给你一本全面的数字指导手册,”Adobe首席营销官Ann Lewnes说,“但是,营销者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不确定性也不能让他们慢下步伐。那些大胆推进数字营销力度和投资,理智迎接挑战,努力培养数字化团队的营销人员将在数字化大潮中获益。”
“营销人员是有压力的,有些时候,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但缺乏成功的信心。他们过于渴望提前知道什么才是创意与智慧的数字战略,并试图控制复杂程度,衡量实际的影响力。此外,当前的市场营销是不断变化的,”麦肯锡公司麦肯锡数字全球领导David Edelman说,“但是,你必须亲身实践并从中学习。挑战有了风险才有意义。拿出10%?20%的预算用于真正尝试一些新的事物吧。”
很大一部分(76%)的受访者强调行业快速变革带来的压力,他们认为营销在过去两年所发生的变化比之前50年还多。66%的营销人员认为公司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数字营销策略。
“企业领导认识到了数字营销的营收潜力。营销人员随机应变,迅速提高数字能力。挑战在于如何摆脱数字文盲,开始通过构建数字方案以及不断的衡量和优化,把其产品和服务与数字机遇结合起来,” Gartner营销领袖研究常务副总裁Yvonne Genovese表示,“意识到数字营销带来的正面效果,如客户的参与、维系和转变,将会快速推动数字营销的成熟和领先地位。”
当被问及营销人员面临的最大困难时,“争取客户”高居榜(82%),其次是“不确定营销活动是否有效果”(79%),以及“证明营销活动的有效性”(77%)和“获得营销投资回报”(75%)。
MEGAPORT 100 Gbps网络服务
日前,澳大利亚电信市场网络互联运营商Megaport采用Brocade MLXe核心路由器实施的网络平台,成为博科首次在该地区提供的100 Gbps网络服务。该解决方案基于博科100 GbE网络产品,提供基于大规模路由容量的经济的解决方案。Megaport坚信该解决方案足以扰动澳大利亚互联市场,满足因企业数据量激增而产生的需求。
Megaport首席执行官Bevan Slattery表示:“我们希望带来通信网络互联方式的革命。很长时间以来,这个行业主导厂商一直采用传统技术,通常受困于基于有限容量的限制性价格模式。Megaport的服务是基于大规模互联矩阵,它让运营商利用单个物理以太网接口即可无缝地与其它厂商连接。我们希望对网络运营商、内容托管和云服务提供商的运营成本带来积极的影响。”
自从2013年7月成立以来,随着客户采用突破性解决方案,Megaport目前扩展到悉尼的18个大型数据中心,已经连接了超过700Gbps带宽。鉴于预计需求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Megaport希望在整个亚太区率先推出100 Gbps网络互联服务。
Slattery表示:“我们认为,提供最高的端口速度至关重要,这就是高性能Brocade MLXe以太网平台成为我们服务基石的必然原因。客户应当能够获得10或100Gbps的连接速度,降低一个点需要多个交叉连接的需求。我们相信,更好的网络将鼓励企业机构利用我们经济的服务推出新产品。”
惠普MSA 2040助中小企业
数据的飞速增长伴随虚拟化应用对存储性能的苛刻需求,使IT基础设施的复杂性大大增加,许多中小企业无法适应,往往为了价格而牺牲性能。中小企业需要可扩展的存储解决方案,支持不可预测的工作负载和持续的数据增长,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需求。
全新惠普MSA 2040存储阵列价格低廉,却拥有同类产品中最佳的性能和灵活性,让中小企业顾虑不再。惠普MSA 2040存储是第一款提供12Gb SAS、10Gb iSCSI 主机连接并支持16Gb光纤通道的入门级存储阵列,这些新特性使中小企业拥有业界最快的主机互联和入门级阵列中最广泛的连接选择。惠普MSA的销量目前已突破40万台,继续领跑入门级存储区域网络(SAN)阵列市场。
惠普MSA 2040存储系统的全新架构优化了性能和未来灵活性。因此,客户能够升级到高性能互联技术,迅速提升现有网络基础设施的性能。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策略 篇4
一、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界定
知识服务能力是在图书馆知识服务业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作用力, 与能力要素的初始投入、服务过程的要素追加投入、具体服务项目实施过程密切相关, 知识服务能力存在于知识服务人员、服务机构、文化氛围、服务技术、服务资源等各种要素之中, 具有突出的路径依赖性, 是图书馆长期实践和学习积累的结果。由于路径依赖性的特点与作用, 以及能力对服务整体的依托, 知识服务能力表现为在知识服务活动中产生的作用力, 决定知识服务的效果, 知识服务效果即是知识服务机构自身服务能力合力的外在表现。
李鹏翔将知识服务能力定义为:针对用户具体的问题和需求, 组织将其拥有的智力、知识及各种物质资源进行整合, 通过对各种显性知识加工提炼和隐性知识开采挖掘, 并把它们转变成能够解决用户问题的新知识的能力。王曰芬将知识服务能力定义为:图书情报服务机构以知识服务战略规划为导向, 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 针对用户具体的问题和需求, 将其拥有的各种内部资源进行有机整合, 通过控制与协调知识服务流程的有效运作, 使内部资源转化为可外化的价值更高的知识产品或者服务, 为组织机构赢得核心优势的能力。周久凤认为知识服务能力是图书情报机构的核心能力, 馆员素质是知识服务能力的关键要素。
根据对能力内涵的分析, 以及上述学者对知识服务能力的界定, 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应是图书馆中的个体和群体在知识活动系统中开展知识服务所具备的条件和作用力, 是基础资源、知识环境因素和知识过程运作共同的作用结果。数字图书馆环境是指充分支持各类数字化信息对象、支持多种网络化知识组织与传播形态、支持知识的创造、交流、分析、组织和保存全过程的综合数字信息环境。数字图书馆使知识服务人员能够从“资源捆绑”中解放出来, 为知识服务人员提供日益强大的技术能力和发挥空间来开发知识服务, 另一方面, 为有效支持知识服务, 图书馆员还需实现对数字图书馆资源与技术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数字图书馆环境既有利于提升知识服务能力, 又对知识服务能力的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综上所述,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是指在数字化虚拟化环境下, 在数字知识环境所支持的知识过程中, 在开展知识服务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力, 由支持知识服务开展的多种能力要素共同作用而成, 是针对用户的需求和问题, 有机整合和运用数字图书馆的资源、知识、技能、智力, 通过组织和协调服务流程, 实现知识增值和知识创新, 为数字图书馆赢得核心优势的能力。具体来讲,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包括对数字知识环境进行探索、发现、分析、关联、重组、再造的能力, 运用数字图书馆系统、技术、工具把握知识需求、组织知识环境、定制知识工具、提供服务成果的能力, 对开放、集成、动态的数字化网络化环境的应对能力, 对情景化的知识关联、计算和交互的支持能力, 协助用户形成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知识的能力。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反映了一个数字图书馆的综合实力, 也是数字图书馆核心能力的重要体现。
二、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特点
(一) 目的性。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将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目标转化成具体的服务活动, 以实现知识提供与知识创新, 形成用户问题解决方案或知识产品, 支持用户的知识应用与知识创新, 从而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效益。目的性的性质强调知识服务能力付诸并体现在对用户问题的解答、对用户活动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用户是能力最直接的感受与体验者。
(二) 价值性。
知识资源与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一样, 都是图书馆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在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过程中, 知识既作为知识生产的原材料又作为产品, 知识不仅由知识服务人员掌握并转化应用, 而且还要外化形成用户能够接收、理解和运用的知识产品。知识服务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知识的吸收与转化, 尤为重要的是知识产品的产出价值要高于初始投入, 这即是知识服务能力发挥效果的反映。知识服务能力发挥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价值不断提升的知识化过程。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越强, 其创造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越大。
(三) 复杂性。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渗透于知识服务流程的各个环节, 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基础也是知识服务能力的重要反映。能力包括个体、群体、组织等不同层面, 无论是组织能力还是群体、个体能力, 都具有构成多样化, 关系复杂化的特点。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中, 各类资源集成、能力融合的效率体现了知识服务能力的强弱。资源的多样化, 服务的动态性决定了知识服务能力构成的复杂性。
(四) 渗透性。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是在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相结合和共同作用的基础上实现的, 这些资源融合后形成的作用力在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中具有广泛的扩散性和渗透性。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是各种资源融合价值的体现, 并随着扩散效应和渗透效应渗透到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过程的各个环节。
三、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策略
(一)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培育。
1. 知识基础资源建设。
知识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基础保障, 是数字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基础与源泉。服务是数字图书馆的目标, 知识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维持其服务竞争力的前提。数字图书馆要以维持资源的持久生命力, 实现知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知识资源建设的目标, 着力从以下方面开展知识资源建设:一是制定知识资源共建共享规划。数字图书馆知识资源建设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首先以机构、学科、领域等具有共同知识特征的单体数字图书馆为基础实现局部的知识资源共建共享, 以为日后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全面共享奠定基础。数字图书馆知识资源建设首先要制定整体的规划, 根据各成员的资源建设特点分配资源建设任务, 定期进行评估论证, 以保障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中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建设特色知识资源。特色知识资源是维持数字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要求, 是数字图书馆的生命, 是数字图书馆竞争力的来源, 也是树立、提高数字图书馆自身影响力的需要, 是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重要保障。由于特色知识资源的建设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因此数字图书馆特色知识资源建设的定位应以原有资源的结构特征为基础, 根据目标用户的特点、需求确定知识资源建设的重点领域, 确定本馆的特色资源以及特色资源的发展优势和方向, 有计划地进行特色资源的整序与开发, 保证特色知识资源全面、完整、连续地采集与整理, 形成具有较高共享价值的特色资源与完整的特色知识资源体系, 这同时也是实现深层知识共享的前提。
2. 知识技术建设。
技术建设强调通过对信息技术、知识技术等的应用与管理, 为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建设提供完善、先进的技术、系统、工具上的支持。技术建设策略主要包括技术规划、服务系统建设技术、网络建设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的应用与管理。知识技术建设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首先要制订知识服务支撑技术发展战略, 结合数字图书馆建设、服务现状以及经费状况, 统筹规划技术应用, 制定技术选择与应用的原则和计划, 进行项目立项、考证预算和评估, 保证技术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对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支持力度。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 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以促进知识服务产品的创新和服务功能、方式的创新。二是有步骤地推进技术的应用与组合。技术是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实现的重要推动力量。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实现必须建立在智能化信息技术和知识技术的基础之上。面对用户多层次的知识需求, 数字图书馆需要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多种技术应用于知识服务过程中, 以提升知识获取、知识组织、知识开发与服务提供能力与水平, 不断完善服务功能, 拓展服务领域, 提供多种形式、多项功能的个性化、专业化、集成化、动态化的知识服务。应用先进的网络设备和网络管理技术, 构建高效的、资源丰富的、服务模式先进的、反应迅速、支持交互的, 基于计算、动态关联、并可嵌入用户知识活动过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系统。另外, 信息安全技术是保障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顺利进行的关键技术, 也是网络环境下保护数字化作品的有利手段, 数字图书馆应采用全面、有效的安全技术和防护措施来保障信息、知识资源的网络安全。由于技术的更新迅速, 以及用户新需求的不断涌现, 数字图书馆常常要引入新设备、新工具、新方法来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
(二)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拓展。
1. 拓展服务方式。
目前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主要是通过网络、计算机、数字图书馆主页来提供和开展知识服务, 用户需要登录数字图书馆网站才能享受到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未来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应是无处不在的, 融入用户学习、工作、研究以及生活中的嵌入式服务, 提供适应用户知识需求的保障性服务环境, 利用各种实时通讯工具建立密切互动的服务关系。对于数字图书馆而言, 嵌入式知识服务是指在用户的虚拟空间中提供的针对性知识服务, 包括设计嵌入式知识服务工具条于用户最常用的网站;在具体的学习平台上加入相关链接, 嵌入分层次、分级别的课程知识资料、定题服务、信息素质教育;为科研机构建设机构知识库, 在科学研究中嵌入灵活的知识服务系统;打造图书馆互动知识社区, 嵌入开放性网站融入用户日常的应用系统中;构建手机数字图书馆, 手机在我国的普及率已经非常高, 数字图书馆通过web3.0技术的支持, 可以在没有电脑和网络的情况下, 突破时空限制, 及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资源。
2. 拓宽服务范围。
目前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中, 研究者主要致力于为学习、科学研究提供知识服务, 而实际上知识需求是存在于各类用户中的普遍的、广泛的需求, 既包括学习、科研过程中的专业的、特定的知识服务, 还包括在生活与工作中的普通的知识服务。因此, 数字图书馆应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泛在的知识服务环境, 拓宽知识服务范围, 将知识服务从高校、科研机构向政府、公益性组织、盈利性组织等更广泛领域延伸。利用web3.0和语义网技术实现知识的广泛兼容与共享, 集合众多资源、服务、应用于一体, 实现知识的云状分布, 扩大知识服务的受众范围, 鼓励用户参与人机互动, 为更广泛的用户营造智能、高效、友好、自由、广泛存在的虚拟知识环境。服务范围的拓宽将产生更大的服务共享效益, 有力地推动知识服务能力的拓展。
3. 扩展服务职能。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用户的知识需求将可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的知识服务系统得到极大的满足, 交流与互动的知识技术也会使得数字图书馆与用户, 以及用户之间的交流空前紧密, 用户将借助于智能化知识服务系统实现自助式服务。由此数字图书馆的服务重点将从对知识的获取与分析转变为在不确定的用户和不确定的知识之间建立起确定的关系, 即数字图书馆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与引导职能, 帮助用户提高利用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与发现知识的能力, 引导用户自助获取与利用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与服务, 使知识服务人员能够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复杂的分析与决策服务中去。服务职能的扩展是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发展的必然结果, 有助于促进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的拓展。
参考文献
[1] .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0.5
[2] .靳红.程宏.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 2004.8
[3] .陈高潮.图书馆的知识服务[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2.3
数字能力 篇5
简历里只要运用数字展示你的主要能力
数字能够让东西看起来更为具体,平常我们做简历工作介绍也会使用一些数字,像季度或年度销售额、销售利润或所做项目的合同金额等等,对于这类成就方面的东西大家都知道运用数字做描述。但简历工作当中还有一些东西也是可以用数字体现的`,将帮我们将能力展现地更为显著一些。 体现出较快的工作速度,工作速度快可以让企业更乐意接受你,因为做事快可以做更多的事情,重要的是能够保证及时把工作做完。也就是说办事麻利的人很受企业的欢迎,这种速度可不是工作成绩能展示出来的,那么我们怎么将速度这个优势体现出来? 以做手机电池为例,以每天工作八小时为标准,那么你平均每天可以销售多少块电池?卖东西卖得快也可体现速度优势的。当然还可以通过做事快来反应这一点,如你是个快递员那么每天可以跑多少公里?每天可以送多少份快递? 体现办事能力很强,遇到一个很难攻下来的业主单位,你先说明你们公司还有其它公司已经花费了多少时间对待该业主单位,但是尚未有公司将其拿下来。而你又花了多少时间将其拿下来,通过所花费的时间做个对比不是令你的办事能力很好地展示出来? 还有一种体现办事能力强的对比方法,就是和别人完成同样的事情,别人通常花费多少时间而你花费多少时间。所以说,一个求职者做事速度快且又会办事情,则将成为公司重点关注的对象,不过在简历里只要运用数字展示你的主要能力即可,不必用数字展示过多的能力。
数字能力 篇6
关键词:计算思维;数字媒体课程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5-0000-02
近年来,对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讨在各大高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数字媒体课程教学普及的背景之下,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和主要课程目标,同时其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环节。
1数字媒体课程教学的现状
数字媒体课程教学在众多高校中,已经被列为一门必修的公共课程,不同的学校中要求不同,课程内容也存在差异。但基本要求不外乎是掌握扎实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程序设计基础、信息系统、嵌入式系统以及网络通信基础知识;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媒体创作设计的能力。这些课程的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具备使用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受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字媒体课程教学改革意见影响,进一步体现了数字媒体课程教学在高等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应该以对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日益发展,对学生计算机技能要求也不断的提高。但基于数字媒体课程教学中却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在教学中,学生缺乏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学内容以技能性的知识为主,教师在教学中也困惑于理论知识、艺术创作及计算机操作技能三方面内容不能很好的兼顾,影响了教学效果。
2在数字媒体课程教学中数字媒体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高校教育中,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与综合素质。在基础课程教学中,数字媒体课程教学也越来越重要,主要是因为这一课程顺应了时代发展特征,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及现代通信方式发展对多媒体的需求,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创新和改革。
数字媒体课程教学不仅仅要训练和传授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操作技能,掌握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数字媒体作品制作技术、数字媒体作品存储技术、数字媒体传播技术及数字媒体作品展现技术,还要充分表现计算机学科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事件创新能力。
在数字媒体课程教学中,对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课题与任务。此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近几年,计算思维的培养在国际与国内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计算思维能力在新世纪也将成为人们所具备的基本能力。所谓的计算思维能力,指的是利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帮助人们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更好的理解人类行为,这一概念囊括了与数字媒体相关的思维活动。因此,计算思维具有抽象化与自动化的特点。
此外,计算思维是一种本质,这种思维方式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其具有最基础、最普遍及最适用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计算思维的培养,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拥有计算思维能力,以便更好的在将来的学习、工作中应用。
因此,在高等院校中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为目标的培养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计算思维从能力与意识两方面进一步拓展和培养。
3如何培养计算思维能力
在高等院校的数字媒体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媒体的设计与创作的能力,从而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这在当前数字媒体教学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针对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主要可以通过课程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课程实践的主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数字媒体课程教学组织过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系统性
在数字媒体课程教学中,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关键就是这一课程的基础。在教学中如何正确的理解计算思维的本质,以及如何在课程中将计算思维的方法引入,如何及时有效的完成课程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就是教学组织与学校的教师队伍。
为了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学习与交流,从提高自身认识开始,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尝试。
(1)在教学中布置专题、组织研讨并定期进行交流。
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着新的理解与认识,能够以不同的方法向学生进行传授,并能够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自然的引入,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为了能够让老师能够适应这种教学观念的改变,需要通过布置专题、组织研讨以及定期進行交流的方法,来较大程度的提高学校教师对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重视。
数字媒体课程教学中,可以对课程中具有计算思维代表性的知识点进行布置,随后组织相关的任课老师进行讨论,从而有效的把握重点。这种改变授课方法的教学方式,对培养计算思维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2)培养计算思维能力要与专业背景相结合
在数字媒体课程教学中,要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都要加以利用,由数字媒体课程的任课教师与不同院系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结合,组成教学团队,让学生在与实例相结合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计算机辅助在实际专业领域的应用,才能加深对其所涉及思维方法的理解。
这种与专业背景相结合的方式为专业教学带来了显著的利益,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对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认知与理解。
3.2教学内容的制定具有极强的启发性与探索性
在高校数字媒体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都为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经典、生动的案例。教学内容在制定和设计中要从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其次,在课堂中要将老师和学生的互动环节设计好,给学生预留充分的提问时间;此外,要求老师具备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的能力。
3.3实验内容的设计具有极大的趣味性和综合性
在数字媒体课程教学中,特别是对实验内容设计时,要充分体现实验案例的趣味性与综合性,才能使得学生通过实训操作进一步提升感性认识及上机操作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新鲜感与趣味性,能够让学生在了解相关知识时贴近生活,贴近专业需求,为学生创造丰富的思维创新空间,对抽象问题以及求解思路和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
除以上特性之外,在数字媒体课程教学中,教学资源建设开放性及共享性,课程考核标准的基础性与实用性,对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4结论
高校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思维能力已成为信息类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受到各界的普遍关注。本篇论文通过对数字媒体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提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基于数字媒体课程教学中所涉及到的人类科学思维方式,以计算思维最受国内外各界的重视和关注,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也进一步凸显。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促进了他们对数字媒体的利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国良,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1.
[2]马进宝.数字媒体技术及其相关应用[J].海峡科学,2010,2.
[3]郝振华.数字媒体设计课程教学定位的探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3.
[4]牟琴,谭良.计算思维的研究及其进展[J].计算机科学,2011.
[5]周以真.计算思维[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07.
[作者简介]赵一瑾(1976.9-),女,云南昆明,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和高职职业教育理论研究。
试析数字化后勤指挥的能力问题 篇7
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 使战争形态、作战样式、作战手段以及战场空间等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在面临新型战争形式的时代下, 根据新型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来改革和制定相应的后勤指挥措施和方法, 用科学的方法完成后勤保障任务, 也是现代化部队作战能力的重要体现方面。
二、应用关键
数字化战场上的指挥控制系统涵盖了战场的各个领域, 其中涉及到作战需求、指挥流程、使用人员、设施设备、通信规程等诸要素。在数字化后勤建设过程中, 建立起集信息传输、数据处理和指挥控制为一体的后勤信息中心十分关键, 在数字化后勤中心建设过程中, 一些关键要素将对这一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1. 电子通信网络建设以及设备的选择、更新与维护。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建设, 必然要求构建出适应运用高技术手段的通信网络和平台, 准确的预测后勤装备保障的任务和需求, 建立起整个战场范围内的自动化补给系统, 同时有效的传达信息, 实现保障指挥的灵活性与高效性。为了达到这些目的, 先进的技术、精干的后勤装备保障、技术和设备及时的更新与维护这些要素缺一不可。
2. 专业人才的培养。
信息化战场上, 后勤指挥艺术的关键是实时精准掌控, 调配战场的“人员流”、“装备流”和“物资流”。信息素养、指挥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是构成现代后勤指挥军官能力素质的三大支柱。而精准、精确、精细的保障要求后勤指挥军官必须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 摒弃模糊粗放, 学会从战略全局上科学筹措、输送、调度后勤资源, 强调及时与效益。军队后勤指挥横跨军地两大领域, 联通平战两大界面, 是感知时代科技进步最敏感的地带, 是应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最前沿最彻底的领。努力造就一支通晓现代后勤理论、能够组织领导现代后勤建设、驾驭信息化战争后勤保障的指挥军官队伍尤为重要。
3. 与其他要素的协同配合。
指挥能力是后勤保障的灵魂。信息化战争, 作战资源数字化, 作战空间广域化, 作战需求复杂, 指挥控制实时, 作战行动一体, 战场环境日趋透明, 新变化对后勤保障提出了严峻挑战。对于现代战争而言, 实现后勤指挥信息化, 可以提高后勤指挥效能和反应能力, 及时、全面的掌握各种情报信息, 对各种复杂情况进行周密而深刻的分析, 做出迅速而客观的判断, 对各种方案经行准确精密的计算模拟推演和评估, 选择出最佳方案, 使后勤计划的制定、科学、快速、准确而符合实际, 提高后勤活动的协调性缩短保障时间, 节省后勤资源的消耗, 进而提高后勤指挥的定量分析水平和指挥决策的科学性。
三、现存主要问题
1. 对信息化认识不足。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军队武器装备的改善, 使信息化战争中单兵日平均物资消耗量节节上升, 后勤在单位时间内需运送的作战物资成倍增加, 战场上后勤“补给流”不断增压的趋势愈发凸显。
2. 数据采集不及时, 资源不能共享。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已经有效的解决了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标准问题和成本问题, 使得信息更广泛的成为控制、决策的依据和基础。但是, 受供应部门和需求部门的地域性差异的影响, 目前我军对物资采购和消耗的信息不能及时准确的掌握, 再加上人员素质问题, 在军事物流活动中不能实现资源共享, 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汇总和分析物流数据, 从而造成盲目采购、存储和消耗, 延长物资流通时间, 降低了军事物流系统的效率。
3. 技术更新。
军事后勤调动数字化离不开高端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这些高新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卫星通讯技术、自动装卸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等等。目前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应用此等技术尚存在问题。尤其是高端技术的开发, 要保证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实用性, 仍然需要投放人力、财力、物力进行数字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数字出版产业复合型人才能力浅析 篇8
数字出版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行业的从业人员, 尤其是当前数字出版人才缺乏, 而现有行业人员又亟待专业的培训, 数字出版的复合型人才就更尤为重要。数字出版的复合型人才主要是指具备多元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并熟悉数字出版中各个环节, 能够胜任数字出版过程中的多种工作任务。数字出版产业的人才培训越来越受到重视, 并且很多高校相继开设数字出版专业, 提供专业系统的学习培训体系。以上海地区为例, 目前,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多所院校均已开设数字出版专业方向, 开设了电子出版、数字传媒、多媒体出版等数字出版教育课程, 同时, 也开设出版相关硕士专业学位点, 为数字出版产业培养大量的专业从业人员。此外, 数字出版的复合型人才能力要求较高, 需要有系统的界定。
一、数字内容生产上
相比于传统出版, 数字出版的受众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受众所处的新媒体环境中, 受众的阅读习惯在发生变化, 人们倾向于通过数字渠道重塑媒体的传播形态。因此, 数字出版平台在内容生产方式和服务方式上, 都需要以受众需求和受众互动为依据, 调整平台的内容生产。
数字出版的产品形态丰富多样, 除了常见到的各种各样的电子书和数字报刊, 还包括网络游戏、动漫和移动终端为主体的数字出版物, 充足的产品表现形式便捷的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提升受众的阅读体验[1]。而落实到数字内容的生产上, 数字出版的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传统出版的选题策划、编辑加工等能力, 更需要掌握数字出版不同媒介的特点和内容呈现方式, 并根据呈现的内容促进数字平台和社交平台等更紧密的融合。
二、数字技术上
技术作为数字出版的工具, 为数字出版的内容生产和内容实现提供支撑服务。数字出版的内容形式多样, 产品涉及面广, 数字出版的复合型人才在及时加工、研发、生产过程中, 需要精通计算机技术和新媒体技术, 只有掌握相应额专业技术, 才能对自身的数字产品和数据库的运营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数字内容平台拓展外延之时, 才能更好的实现平台对接。数字出版的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技术, 更重要的是需要把数字技术合理的融合数字内容, 在数字内容的呈现方式上, 给受众提供人性化的数字内容和服务。如兰登企鹅集团总裁约翰·麦金森强调在数字化的过程中需要在技术做出更多的改变, 强调技术融合内容, 不仅需要考虑数字内容的长度, 还要考虑电子资源的价格和销售方式等。
三、业务操作上
数字出版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发展高度, 早在“十一五”期间, 数字出版就被广泛扶持, 倡导众多传统出版企业转型发展。目前, 数字出版产业不断深化发展, 对现阶段从业人员的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数字出版的复合型人才在业务操作上, 在熟练掌握企业的数字产品的基础上, 需要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 此外, 数字出版的复合型人才还需要具备较高的行业敏感性, 时刻关注市场发展行情, 全面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 能够把握行业的发展政策, 洞察市场先机, 抓住行业的发展机遇, 促进企业数字转型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云龙.提高人才使用效能与数字出版人才培养[J].出版发行研究, 2013 (02) .
在数字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9
一、克服单一思维, 培养多向性思维
在教学基本概念时, 我们总是设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理解。例如:“梨子的重量是苹果的1/2”这句话, 要引导学生多向理解: (1) 梨子的重量为“1/2, ”则苹果的重量为“1”。 (2) 苹果的重量是梨子的2倍, 即梨子为“1”, 苹果为“2”。 (3) 苹果和梨子的重量为“3/2”。以上是多向性理解了, 只要题目告知苹果、梨子或苹果和梨子的总量其中的一个重量, 就可以求出其他两项重量。在初步形成概念之后, 我们还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运用概念,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之后, 要求学生说说怎样可以得到分数1/4。有的学生说:“我画了一个圆, 把圆平均分成4份, 它的1份就是这个圆的1/4。”有的学生说:“我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 它的一份就是这条线段的1/4。”还有的学生说:“把一堆糖果分成同样的4份, 其中的1份, 就是这堆糖果的1/4”。
二、加强思维灵活性训练
我们鼓励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 灵活运用知识, 发现多种解法, 直至提出有创见的解法。例如:六年级共有学生120人, 其中,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 男、女生各有多少人?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有以下几种: (1) 把女生看作单位“1”, 120人对应分率是 (1+2/3) 。 (2) 把男生看单位“1”, 则120人对应的分率是 (1+3/2) 。 (3) 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男生占总人数2/5, 让学生讲讲每个算式的思路, 然后引导比较, 鼓励学生一题多解, 从而寻求最佳的解题方案。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又沟通了知识间的关系, 训练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三、防止思维惰性, 鼓励独立思考
我们在教学中, 经常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注意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的学生解题时不肯动脑筋, 喜欢模仿例题的方法, 于是我们就设计一些例题不能模仿例题的方法解决, 而是必须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寻求解题途径的问题, 如北师大版第五册中有如下这样的题。
1. 用24根小棒摆出不同的长方形, 有几种摆法?
学生解题时, 思路开阔了, 想出了多种摆法之后, 教师问:“怎么样才能使各种摆法既不重复, 又不遗漏呢?”这样又把学生的思路引到有顺序的思考上来, 结果如下表。
2. 两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相比, 那么下面三句话中哪一句是对的?
(1) 它们的面积相等。 (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3)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1/2。解题时, 学生先凭直觉猜想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然后引导他们分析、验证。这种训练对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都是很有好处的, 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温泉,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进入新世纪的素质教育, 必然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唤起学生的主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品质,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并形成创新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指引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进行探索,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 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 分析圆柱的多个组成部分, 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 围住圆柱的侧面, 再展开, 这样学生就能在自己的操作中观察、思考、分析, 而得出长方形宽与圆柱的关系。有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猜想是一种飞跃性的创造思维, 引导学生猜想, 多给学生一些思维的机会, 多一些活动空间, 多一些猜想的表现, 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非常有益的。例如:为了让学生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让学生动手操作, 先让学生分别拿出9根、10根、11根和12根小棒, 每4根小棒摆一个□, 可以摆几个□?还剩下几根?再让学生列式:9÷4=2…1, 10÷4=2…2, 11÷4=2…3, 12÷4=3。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在除数是4的除法算式中, 余数有几种可能?除数与余数的大小有何关系?从中你能猜想出什么结论?再引导学生进一步猜想:当除数是5时, 余数有几种可能?除数是6、7呢?这样学生根据动手操作感知, 形成“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这一概念, 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因此, 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大胆创新、科学实践, 在实践中探索, 在实践中完善, 使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使我们的学生人人都能创新。
数字能力 篇10
关键词:数字档案资源,公共服务,评价指标
对“国家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机制研究”的任务之一就是:整个调研的起点是放在国家层面上,是为完成国家数字档案资源在公共服务能力方面的顶层设计而进行的调研活动,调查的方向是目前我国数字档案资源在公共服务能力方面最新、最先进的前沿应用情况。 以下对“公共服务供给力”“公共服务保障力”和“公共服务满意度”三大方面中的一些重要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给予解释。
1公共服务供给力
“公共服务供给力”包括两个方面。
1.1 信息的提供
提供方式主要包含下面两种:1政务部门主导档案(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应用的实现,提供利用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2档案部门主导档案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应用的实现(数字化扫描件), 提供利用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
1.2 信息的质量
目前,我国政府各级部门生成的信息资源,其主要使用目的不是供信息资源服务,而只是满足其自身工作需求的;各部门只关心其关注的那些信息, 保证这部分信息的质量水平,其他与自身工作无关的信息,质量并不能保障,因此信息的质量具有“局部性”。
对数字方式生成的电子文件档案而言,制定数字连续性计划确保其数字生成、数字保存和数字方式提供利用,建立风险控制制度、规范和措施,确保其可取、可信和可持续再用,对提高信息的质量水平意义重大。 目前大多数档案部门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将OA系统数字生成的电子文件纸质打印移交保存,然后再电子扫描进入数字档案馆系统提供利用。
2公共服务保障力
“公共服务保障力”包括五个方面。
2.1 档案公共服务管理机构的效率:
提高档案公共服务管理机构的效率,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而档案标准的制定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应重视国家标准的顶层设计、互操作性和开放性,以利于不同机构协同工作;2在档案管理标准制定时,应明确各机构的职能及其应承担的责任和角色定位,否则,基层档案工作者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将会不清晰;3标准实施的具体细节及相关解释应详尽,便于新建立的档案标准的推广及执行。
2.2 工作人员的素质
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有: 1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2文字能力;3实际动手能力;4计算机能力,高级档案管理人员应知晓部门所使用的档案系统及系统中的档案信息资源的类别及管理特点;5信息素质,由于目前很多机构都采用无纸化办公模式,所以信息素质尤其重要;6在职培训,客观上要求档案专业人员须接受长期的在职培训, 而建立在职培训中心,从体制上保证各级档案专业人员素质的提高。
2.3 数字档案资源的开放性
目前,国家对档案信息开放所制订的政策、内容较宽泛,难以操作,同时由于牵扯到保密责任,基层档案工作者对此不容易掌握, 实际部门迫切需要制定开放利用和利用免责的依据。西方有些国家制订了相关的免责制度, 但这是否适合中国国情,还值得学者们进一步研究。
2.4 档案公共管理机构对公众询问的响应:
现在应采用协同工作的模式,将各种档案信息资源统一到一个公共服务平台上。 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实现:1根据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的档案信息标准,按要求将档案信息录入统一公共服务平台;2政府建立“政府协同办公移动平台”,并将档案部门纳入此平台中,档案部门根据授权直接从中选择适当的档案信息资源加以处理并发布在公共服务平台上来服务于公众。
2.5 数字档案资源的整合
在公共档案馆中有档案实体整合的方式。 档案实体整合即物理整合,一般做法是:将专业档案数量大或与民生联系非常紧密的部门采用进驻的方式纳入档案局的管理体系中。 对进驻的机构,档案局负责档案中心空间资源的调配,负责分配档案窗口,而档案实体机构负责派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及对外提供服务,档案局只对其拥有监管职责。 采用这种整合手段,所需政府财政上的支持是巨大的,可在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实施。
3公共服务满意度
“ 公共服务满意度” 包括档案的公平性、 用户在线使用档案公共服务应用系统能力的提升、 用户对数字档案资源的信任、数字档案资源的安全和保密性、数字档案资源对环境的影响五个方面。
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一般存在两种基本模式,即公众主观评价和客观测量,公众主观评价注重于对服务满意度等软指标的评价上。 虽然目前公民满意度调查已经广泛应用于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中, 但在反映公共服务绩效时存在诸多先天缺陷:具有政治利益诉求性、政绩宣传性、政府价值表达性等工具性价值,没有客观数据证明公民满意度与公共服务绩效存在显著相关,所以,不能盲目根据公众主观评价结果来评判实际的服务质量。
数字能力 篇11
讲故事是一种功能强大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对用普通方式表达难以被接受的观点。本文描述了我们与学校教育工作者一起创造数字故事的经验,尤其关注了在课堂实践中对自闭症儿童采用数字故事的教育策略。数字故事以短片或幻灯片的方式传达主要观点。数字故事不仅能有助于学校和教师个人构建并分享自己的真实叙述,打造科技创意明显的教学和学习案例,而且,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数字故事显然更有吸引力。本文研究认为,数字故事具有可用性、实用性、有效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对于增强自闭症儿童的学习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力和作用。
(Digital stories as a method for evidence-based practice and knowledge co-creation in technology-enhanced learning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 Method in Education.Volume 38, Issue 3, 2015)
数字能力 篇12
关键词:数字出版,编辑能力,要求
所谓数字出版, 主要指的是依靠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存储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 再整合并且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而逐渐发展而来的新兴出版产业。在数字出版的过程当中, 将出版信息以一种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化形式存储到磁盘或者光盘之类的介质当中, 强调的是生产模式、出版内容以及操作流程等多个环节的数字化。尽管数字出版在我国的起步相对较晚, 但发展很快, 现今已经形成网络图书、网络期刊等多种新兴产业。近些年来, 数字出版的发展也促进了传统出版的改革, 在这一改革过程中, 也就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数字时代的到来。
一、数字出版的特征分析
数字出版时代的出现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数字出版是一种建立在多种高新技术基础之上的人类文化的数字化传承, 它是一种融入并且超越了传统出版内容、形式发展而来的新兴出版产业。数字出版强调的是出版内容的数字化、传播载体的数字化、阅读消费的数字化、学习形态的数字化。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的转变, 不是简单的技术变革, 同时也孕育着深刻的文化变迁以及出版观念的更新, 在这一系列变迁与更新的过程中, 也给传统的编辑思维以及编辑方式带来了挑战, 因而, 编辑必须要做到紧跟时代的步伐、紧跟时代潮流以适应数字出版时代的新要求。
首先, 从数字出版的数字化技术以及网络形态来看, 具有记录数字化、呈现数字化、储存数字化、检索数字化、交易数字化、传播数字化、运营网络化的特征。不管是互联网还是手机网络, 都为数字出版提供了互动、在线搜索等一系列功能, 能够满足大规模的定制以及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同传统出版进行比较, 数字出版还具有高增长、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特点, 数字出版是依靠互联网、计算机、各种电子阅读器的出版方式, 使得出版业务更加丰富, 以满足读者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需求。
其次, 数字出版还具有明显的高技术性特点。其高技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它是一种依赖于数字化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版形式, 相对传统出版来讲, 其出版流程更加简洁。 (2) 出版内容增值的技术化。出版内容是出版业的基础, 但是出版内容必须依靠技术来实现其传播与增值, 凡是具有一定规模、产业链模式的数字出版活动, 一般都需要由技术提供商来主导。 (3) 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的转换, 是纸质载体到电子载体的转换, 它实现了传播媒介物质载体在技术进步上的飞跃。
二、数字出版时代编辑能力的不足分析
(一) 编辑人员编辑理念陈旧
当前, 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业的必然发展趋势。但是通过调查发现, 由于传统出版经过了一段很长的发展时间, 其出版环节几乎已经成为固定模式, 虽然这一传统出版的固定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数字出版的要求, 但由于编辑们已经习惯了这一传统出版模式, 对于数字出版所提出的新要求, 他们往往是以一种被动的态度来对待。任何一种新型事物的出现, 最初总会受到质疑以及排斥, 有关数字出版的重要性、出版运作模式、出版制作方式、选题确立方式等多个方面, 出版社编辑要想在短时间内理解以及接受都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由于数字化出版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因而, 编辑人员必须做到与时俱进, 更新自身的编辑理念, 以更好地实现数字化出版, 提高出版质量, 提高出版社的整体效益。
(二) 编辑年龄与知识结构不合理
数字出版时代对出版社编辑自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的是融合性、复合型的综合型人才, 应该要具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以及技术, 并且需具备出版领域的相应能力。假如没有既懂技术又熟悉出版的编辑人才的支撑, 必然影响到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可分为两大方面:年龄结构问题以及人才培养与管理问题。首先从年龄结构问题来看, 当前, 许多出版机构都存在着编辑队伍老龄化以及年轻化的双重问题。年龄较大的编辑人员编辑经验丰富, 但是由于知识结构老化, 对于新鲜事物的接收能力较弱, 对于新技术的掌握能力也较差;年轻编辑思维活跃, 并且具有创新意识, 对于新鲜事物的接收能力较强且具有较强的学习欲望, 但却存在着经验不足、基本功不扎实的问题。而既有丰富编辑经验又乐于学习新鲜技术的中间年龄人才较少。其次是人才培养与管理问题。通过调查发现, 当前, 许多出版社的编辑人员都是从其他行业换轨来的, 他们通常都对出版编辑理论知识以及出版行业知识等各方面缺乏了解, 对于数字出版业务也同样是处在一个学习以及了解的阶段, 因而, 就现阶段而言, 能够较好地掌握数字化技术的编辑人才十分缺乏。与此同时, 当前出版社管理模式当中, 激励奖惩制度还不够完善, 这就难以激发编辑人员的竞争意识以及责任感, 也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从而影响了出版发行物的质量。
三、数字出版时代对编辑能力的要求分析
(一) 编辑需具备跨媒体技术的综合编辑能力
数字出版技术是多种现代科学技术共同作用的综合体, 同传统出版有所不同, 具有储存、检索、传播、合作、分享等多个特点;能够实现网络运营, 具有即时互动、在线搜索等多项功能;可以满足大规模的定制以及个性化服务的需求。由此可见,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字出版编辑, 必须不断学习, 成为一个掌握多项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编辑必须掌握相关软件的正确使用方法, 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编辑工作效率, 这也是数字出版时代对编辑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作者稿件的形式也开始逐渐由手写的纸质书稿变为电子稿件, 排版工具也在不断改进。对比发现, 传统编辑校审一本四十万字的书稿, 大概需要花费一个星期, 但是有效地运用黑马校对等辅助编校工具之后, 只需花费两天时间就能够较快较好地校审一本四十万字的书稿。与此同时, 软件校审还能够有效避免一些由于人为疏忽而产生的错误, 以提高校审质量。
随着数字出版的不断发展, 数字出版很有可能实现无纸化出版, 在整个出版过程当中, 完全不涉及纸样。但是, 编辑的工作从审校工作当中解放出来并不意味着降低了对编辑的素质要求, 反而对编辑的版面设计, 对编辑媒体编辑工具的使用等多个方面提出了综合性的要求。在组织并且出版电子图书的过程当中, 编辑还应该站在读者的角度, 主动去了解读者对于电子图书的阅读习惯, 以大部分读者的习惯为标准来设计版面, 让读者能够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编辑在媒体技术的综合编辑能力上,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要从单一载体扩展到多种载体之上, 即要做到将传统的纸质出版物, 如图书、期刊等单一方面的载体, 扩展到互联网、手机等载体之上, 以形成一个复合型出版模式。在这一扩展的过程中, 需要对纸质出版物进行再加工, 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字载体的表现形式。
第二, 选题内容自身的扩展形式。选题内容自身的拓展形式指的就是将一个选题点扩展到多个选题点的形式, 通过多种方式来对单一的选题进行深入挖掘, 以形成多种内容的出版形态。
第三, 多个方面内容之间的整合。首先便是把单一领域当中的多方面内容进行加工整合, 再重新进行策划;然后再依照不同载体读者的不同需求, 对内容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最后将多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度整合, 通过不同的载体形式来进行有效表现。
(二) 编辑需具备适应数字出版策略的能力
当前的出版行业是一个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共同生存的时代, 因而, 编辑在策略能力方面不可只局限于传统出版上, 应该要有较好的整合能力。数字出版, 它不仅是简单地将传统的纸质出版物转化为电子出版物的形式, 而是应该对纸质出版物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 要将其出版内容进行深入加工, 整合成有效的数字内容, 再以数字载体的方式进行广泛传播。
现如今, 随着数字出版的不断发展, 也促使各类辅助编辑软件的开发, 辅助编辑软件的使用, 为编辑的审校工作提供了便利, 使得编辑有了更多的精力来关注书稿内容, 对提高书稿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出版有价值的“内容”才是出版物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 还应该适当地对传统的编辑工作流程进行改革, 将编辑的工作重点由内容的选择加工转变到对选题的策略与开发上去, 不管选择哪种媒介进行传播, 其传播内容都是关键。
此外, 在传统出版物的策划上, 编辑人员也应该综合考虑其多媒体多元化的开发利用, 要做到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相互结合, 相辅相成。编辑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策略能力, 一方面要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相结合;另一方面也需要注重与互联网运营商、手机运营商等数字媒体终端相互合作, 以此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 编辑需具备处理好电子出版物著作权属关系的能力
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作者享受的著作权, 在数字出版的过程当中, 编辑必须同作者进行有效沟通, 要妥善处理相关作品的网络传播权等一系列法律关系。通过调查发现, 许多图书出版公司都没有数字出版权, 但是却几乎都会在本公司的网站上传播图书内容, 因此被靠侵权的也不在少数。因此, 编辑在与作者进行沟通、签订出版合同的时候, 可以让作者让渡信息网络传播权, 编辑在沟通的过程中应该给作者分析其中带来的预期利益与现实利益, 例如, 通过网络传播可以增大图书的宣传力度, 从而提高纸质图书的销售量并且对于提高作者的知名度也有着积极作用。
(四) 编辑需具备主动参与营销策划的能力
随着数字出版的不断发展, 出版社的经营形式也必将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数字出版时代, 传统的图书发行、营销业务都在不断地改革, 数字发行正在逐渐地取代传统发行方式, 这就使得市场人员逐渐减少了。这一被弱化了的人才市场营销行为, 必须在数字出版流程中的其他环节中得以加强, 因而便需要编辑具有主动参与营销策划的能力, 编辑应该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 从最初的选题策划开始便应该对图书的营销有立体、多维度的思考, 要在塑造精品内容的前提下将图书的销售也放在重要位置。
在数字出版的时代背景之下, 编辑更应该多方面的充实自己, 要加强自身在信息网络技术、营销、经济等方面的学习, 积极关注网络与科技动态、关注读者的阅读兴趣,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选题的捕捉与确定上做到游刃有余, 从而策划并编辑出能够吸引读者并且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的出版物。
参考文献
[1]夏兰兰, 王莹.浅谈传统编辑生存在数字出版时代[J].经济, 2012 (6) :88-89.
[2]付丽萍.传统出版编辑在数字出版时代的转型[J].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2 (5) :54-55.
[3]丛日娟.浅议数字出版时代对编辑能力的要求[J].才智, 2012 (29) :305.
[4]罗香, 赵龙祥.数字出版冲击下我国传统出版的生存与发展[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6) :87-89.
[5]曹丽华.数字出版时代编辑人员素养探讨[J].管理工程师, 2011 (4) :16-17.
【数字能力】推荐阅读:
数字应用能力培训05-12
数字技术数字电影06-30
数字数字音频工作站11-12
数字硬盘与数字电视论文12-03
数字化教育与教育数字化08-29
数字门禁07-16
数字电路07-16
数字流域07-19
数字语音07-21
短信.数字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