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文化现象(精选8篇)
基层群众文化现象 篇1
基层群众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基础部分, 并且决定当代中国文化体系的面貌和走向, 是由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基层群众文化在时代的呼唤中脱颖而出, 走上前台, 成为中国两个文明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最核心的动力是“三个代表”的提出。“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在当代中国, 发展先进文化, 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由此开辟了有关文化价值和功能的新的阐释空间。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也趋于共识, 重视指数明显上升。文化部曾提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是实现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条件, 基层文化建设要着眼于不断发展的实际与时俱进。基层文化建设的目标, 就是实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层文化。先进性, 成为当代基层文化的闪亮的徽章。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 是思想上的一面旗帜;对国家来说,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中华民族来说, 是团结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 是绝大多数人的文化投资和根本利益的组成部分。
基层群众文化在提高群众文化层次和政治素质的作用不可忽视,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一个国家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 取决于民智的开发和人文的开发。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 基层文化工作者也就不可能在这两个战略的实施中“缺席”, 科教兴国文化工作责无旁贷。特别是县、乡两级的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和农村的文化大院, 实际是普及科学技术的主课堂、对成人进行后续教育的学校。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构建与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生活方式, 使经济发展植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上, 提高人的素质离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不可思议的。
农村文化工作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工作。近几年, 各级政府都不同程度的加大了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文化行政部门和基层文化单位坚持“二为”方针, 每年都组织专业人员编排思想进步、宣传科学、内容健康、寓教于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 下乡演出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文化下乡一是送戏下乡, 二是培养基层文化骨干, 三是在基层吸收艺术上的营养。这些年坚持下来, 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在“文化下乡”的进程中培养“乡下文化”, 不只是文化而是要“种文化”, 改变文化下乡单向传播的模式, 形成乡下文化的再造机制。文化单位每年都走出去, 下基层, 深入到厂矿、村镇辅导, 培训基层文艺骨干, 指导演出技巧, 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注入了活力。不仅拓宽了文化阵地, 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文化活动, 使基层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众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开阔了视野, 提高了文化层次和政治素质, 培养了他们关于改革开放、搞活农村经济的意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各地纷纷推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各种活动。不仅有力的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并且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近几年以宣传企业产品、塑企业形象的企业文化;以活跃校园生活, 开发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兴趣的校园文化;以宣传优生优育, 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文化;以丰富群众生活, 自娱自乐、健身强体的广场文化;以展示民族习俗、民族风情、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和地域特点相结合的旅游文化, 以及各种节日庆典文化已经开展的轰轰烈烈,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层群众文化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群众的文化需求空前提高亦非常迫切, 其需求面之广、量之大、质之高也是前所未有的。群众的文化需求成为当前群众文化最重要的动力, 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推动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风云, 基层文化在群众的积极参与下, 经历着选择、裂变、融通和创造。物质生活的改善, 不仅给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 也激发起他们新的文化欲望。另外, 工作节奏的加快需要文化娱乐调节身心, 人际关系的松散需要共同的文化娱乐以满足群体需求。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可以令居民感到快乐, 也能达到让陌生的人熟悉起来, 让劳累的人轻松起来, 让疏远的人亲近起来, 让困难的人得到关爱, 让奉献的人得到尊敬的目的。
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经过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 近几年来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 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总体还不相适应。文化不能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这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文化滞差”现象。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也不例外, 基层文化建设更是当今文化事业链带中的薄弱环节。在部分农村, 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文化生活还很贫乏。而且, 文化的真空地带是没有的, 健康的文化活动开展不起来, 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就会在这里徘徊。有的地方基层文化建设十分脆弱, 经不起不良文化的消解和颠覆;有的地方基层文化曾经崛起过、辉煌过, 但由于缺乏坚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后续支撑, 迅速衰落下去, 成为当地群众记忆中的“流星”。文化式微, 则经济不兴, 扼住当地社会的发展命脉。一桩桩惨痛的教训都说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不去占领阵地, 反动的、迷信的、腐朽的文化就会乘虚而入。前车之鉴, 后事之师。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步伐加快, 成绩显著, 各级党委、政府机关重视是关键。但有一些地方没把它放在应有的位置, 把群众文化工作当作可有可无的“软目标”或“缓事缓办”的任务;表面看中文化却只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和短期效应, 热闹几天给老百姓恶补几天文化大餐, 这种“做秀”给基层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有些基层文化单位由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 工作举步维艰, 时时陷入困境。一些地方的社会方面对基层文化的漠视也令人忧心。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投入甚至出现负增长;基层群众文化设施工作难立项, 乡镇文化站基础薄弱;文化专职人员调换频繁, 人才流失严重而且得不到补充, 出现严重断层;管理体制不理顺, 有的乡镇文化站形同虚设。目前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活动阵地短缺, 公共活动文化场所常被占用。文化活动缺乏经费保障, 影响活动的展开。社区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单一, 档次低下, 对群众吸引力不大。个别地方文化市场违规现象严重, 特别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 群众反应强烈, 严重阻碍了两个文明建设。直面这些尖锐而迫切的问题, 我们要补偏救弊, 起衰振弱。扛起时代文化中的这份沉重, 我们正处于一个昂扬进取的年代, 加之《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各种政策的出台, 有利于基层文化建设的大好局面正在形成, 坚冰已经打破, 航道已经开通, 风帆已经升起, 基层文化工作完全能够完成对时代、对人民的伟大承诺。
我们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指导下, 努力繁荣文艺, 在时代的高处迎接八面来风, 下大力气做好社会文化工作, 面向大众以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为重点, 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和基本活动方式的建设。每一个基层群众文化的工作者, 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不断地发展、创新, 为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尽职尽责。
基层群众文化现象 篇2
网络购物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以网络送礼为代表的新兴腐败现象也在互联网蔓延,亟待引起有关部门治理。
一、主要表现形式
“网购+快递”。与以往送礼者亲自上门送礼不同,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购+快递”的形式,让送礼变得更加隐蔽和方便。网店不仅可以把礼品和发票寄到不同的地址,还可以将发票内容开成“办公用品”、“会议费”等,为公款送礼提供便利。如某电商商城,只要买家自付运费,珠宝店铺售卖的价值不菲的金银制品等寄到指定的地址,并附上内容为“办公用品”的发票。
“短信+礼券”。与网购实物礼品并通过快递寄送相比,电子礼品卡和礼品券的出现,让送礼方式更加隐蔽。不少电商都推出了电子礼品卡或礼品券,只要输入卡号、密码,就可以完成支付。送礼者通过短信把卡号和密码发给收礼人,即完成了送礼过程。如一家自称“中国首家电子礼券综合平台”网站,支持销售的电子礼券支持提货、转赠、兑换等。礼券对应的商品既有普通的食品饮料,也有日用品等,还有高档箱包、手表等奢侈品,客服表示,在该网站购买礼品,发票内容既可以开“礼品”,也可以开成“服务费”或是“咨询费”等。
二、对策建议
“网购送礼”具有隐蔽性,要治理这一新兴网络腐败现象,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加大对发票管理力度。完善发票审查机制,对票据上所开的“办公用品”“会议费、资料费”等含糊其词的费用及时审查把关;大力推广电子发票,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每个交易过程中的商品名称、数量、单价等内容详细记录在信息系统和发票票面上,能够方便税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交叉比对,有效杜绝虚假发票蒙混过关的可能性。
二是加大对“小金库”治理力度。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对小金库的监督检查的力度,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提高财务支出的透明度,彻底清理一些单位的“小金库”、“账外账”。
基层政府“买税”现象浅析 篇3
一、“买税”现象的定义
1.概念分析。
“买税”俗称“拉税”、“挖收入”,是指某些地方政府(主要是乡镇政府)为了完成或超额完成自己本级政府的税收任务,将原本不属于本行政区的企业、或者个体私营业主的税源通过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如,税收返还、先征后退、给中介好处费等),划入本区,来增加本级政府的财政收入的行为。“买税”的行为一般是暗箱操作,“回扣”、行贿通常是“买”税者的敲门砖,其实质是税款大搬家,实施甲税乙征。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税收征收机关之间、税务机关与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和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
2.“买税”现象的形式分类。
概括起来有以下两个主要大类:第一类是打法律的擦边球,钻法律的空子。这类“买税”行为,没有明显的违法行为,而是利用法律制定的一些漏洞,利用法律中一些对自己有利的条款,进行“买税”行为。如一些地方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征收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提供的应税劳务发生在外县(市),应向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而末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据此,一些建筑业务输出较多的乡镇政府便组织人员四处活动,采取行政命令、经济奖励、大额分成等措施,促使建筑工程队不在其劳务地申报纳税,转而回到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申报纳税。第二类“买税”行为则是完全的违法行为。这些违法“买税”现象又可以分为几种具体的形式:(1)买税方先和卖税方联系协商好,然后通过卖税方的经管人员带到卖税方的纳税户,进行直接收税;(2)买卖税双方私下达成协议,与纳税户进行事前沟通,由卖税方指使其纳税户到异地的买税方去纳税;(3)是在买卖双方都能完成税收任务的前提下,在“外来税收”可得超收分成的诱惑下,利用现有的税收余地相互买卖税收,从中提取超收分成和收取双方的买卖“好处费”。
二、“买税”现象的原因分析
“买税”现象绝非个案,在某些中西部省份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同样在经济比较活跃的东部省份也时有出现。概括起来,“买税”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分税制是“买税”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
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实质是一种“财税分家”的分税管理体制,这种“财税分家”是世界各国实现权力制衡的一种必然制度安排,但是我国实施的这种财税分家体制是并不完善的。由于政府行政权力的条块切割和税务机关税收征管权力结构的集权式特点,使得税务机关的权责其实是不对称的。税务机关虽然被赋予了征税权,但只受到来自纵向的约束,而地方政府无法对它进行约束。[1]地方税务机构向地方政府要税源,他们只负责其辖区内的税源征收,不负责税源的开辟。而在各地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中,税收完成情况是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最终指标体系,所以如果地方的税收任务完不成,地方政府的领导将成为第一责任人,轻则接受“黄牌警告”、通报批评的处罚,重则就地撤职。于是首先是出现了地方政府向税务机关“买税”,以报销车旅费,给以“辛苦费”、“奖励”为条件来拉拢当地的税务机关,使之能够保证按时按量完成税收任务,或者将国税能够转成地税(基层政府地税的任务一般远大于国税任务)。
2.税收任务超出经济发展水平是“买税”现象的根本原因。
许多市长、县长在讲到自己政绩的时候爱说:“GDP人们不愿相信,可我的税收是实打实的呀!”所以许多地方官员为完成税收不得不铤而走险,走上了“买税”这条路。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所谓的“买税明星”。[2]这说明了税收任务与地方经济水平的发展差距太大,使得和任务比较起来,税源严重不足,即使各基层政府使出浑身解数也是完不成,逼迫许多基层政府领导走上了买税这条路。2003年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傅学俭、吴沅生、杨盛世在湖南部分乡镇的一次调研中,发现就是在一个完成税收任务的先进镇,在年底的时候也只能完成总数的70%,为了完成余下的30%税收任务,镇干部不得不自己拿出10万元“吃饭钱”,交给纳税人和税务干部,买了50万元税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3]
3.现行干部任免体制为“买税”提供助力。
当前我国干部的任用升迁权力主要掌握在其上级手里,普遍老百姓对官员们政治前途的影响非常之小。换句话说就是上级完全掌握了下级的“政治生命”。上级领导拥有足够的权威,给下级部署下达各种任务、指标;并且这些考核评比都直接与基层领导人的个人升迁和物质利益息息相关,下级如果想延续自己的“政治生命”,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任务,这种上下级之间人生依附关系在基层政府表现得更加明显。在这种体制下,每一级政府的领导都希望在自己任内能够出政绩,并且政绩出得越快越好。这与我国官员的政治生命比较短暂也有关,如果他们在任期内不能够快速做出一些显而易见的成绩出来,因为如果他们在一定的年龄之前没有达到一定的级别,在竞争激烈的仕途中,他们正常的升迁可能就会受阻,这一步受阻,可能会提前结束一个官员的政治生命。所以为了出政绩,为了延长自己的政治生命,他们会拼命迎合上级的需求。在我国政绩指标最硬性的指标就是财税的增长,税收完成的多少不仅能够证明领导的能力,还决定了有多少钱就能够做多少事,从而有更多的钱来做更多的形象工程,有足够的资源给上级放出更多的政绩信号。
三、“买税”现象的危害
1.造成干部队伍的腐败。
“买税”行为在许多地方成为基层干部腐败的新手段、新招式。“买税”行为的一个重要敲门砖就是“回扣”与“中介费”,这个回扣与中介费比例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税种会有所不同,但总体回扣在20%以上,少数高的达到80%。大量回扣、中介费的存在固然能够激起广大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和税务干部们的工作积极性,但是实质上是为他们侵吞国有资产,把原本属于国家的税款放进了自己的钱包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他们通过买税卖税,慷国家之慨,捞取小集体利益,损公肥私,这也成为近几年来基层干部“出事”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少基层干部最后买税买进了监狱。
2.破坏了国家税基和税收征管秩序。
“买税”行为带来的后果,如果单从某一个买税的基层政府来看,表面上看是顺利完成了财税任务,增加了财政收入,但是从更大范围上来看,随着大量的税款流入私人口袋,事实上导致了国家税收的流失,造成国家财政收入的损失。“买税”行为,不仅增加了国家征税成本,而且严重破坏了税基。“买税”行为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是违背了国家财税政策,违背了税收“无偿性”的基本原则,破坏了《税收征管法》和一些税收法规条例的完整性和严肃性,严重损害了税法以及税务机关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扰乱了正常的税收征管秩序,为不法分子偷税、逃税、漏税创造了有利条件。
3.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除掉地方保护主义,让不同地区的同类企业能够站在同一个起点上进行公平竞争,能够面临相同的竞争环境,但是买税行为的出现,导致退、返税的比例不同,致使不同地区的相同类型的企业会面临不同比例的税负,即使是相同地区的企业,由于买税行为的存在,导致“人情税”的泛滥,本来应该征2万元的税,可能税务机关只给开征1万元完事,因为不足的可以通过买税来解决。这样不仅损害了国家税基,造成腐败,也会进一步加剧企业的不公平竞争。
4.破坏基层执政能力。
基层政府和基层政府的干部是最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的,他们的言行直接会影响到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当基层政府本末倒置,奉行“养鸡生蛋不如买蛋交差”的行为和哲学,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地方经济、解决民生问题上,而是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买税”上,通过买税完成任务,并获得上级的嘉奖,这种机会主义行为进一步鼓励了基层政府强化这一行为,当达到一种培植税源还不如买税交差的行政风气时,会对于整个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进行致命性的削弱,并且会进一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形成恶性循环。
四、消除“买税”现象的对策研究
对于“买税”现象的危害,应该从我们的体制、我们的制度、我们所处的整个环境来寻找对策,所以要克服广大基层政府的“买税”惯性,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合理的税收编制计划。
由于我国当前地方政府的税收任务,都是由上级税收机关采用 “基数加增长”的方法制定后,按指令性计划逐级下达,分解到各地方税务部门的。然后一些地方政府(主要是县一级)为了能够增加政府可用财力,在这个任务指标的基础上再盲目增加税收任务数,尤其以地税为甚。这明显超出了各地经济的承受能力,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根除掉“买税”的现象和行为,必须制定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科学的税收任务编制计划。必须首先对各地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一次认真的普查,剔除历年上报的经济增长水分,为财税计划的准确编制提供依据;其次应根据地方实际经济发展速度和税源增长情况制定合理的税收任务增长比例,防止人为地设定一刀切的增长速度,防止 “富税区”和“贫税区”彼此之间的“调剂”税款,但可以对富税区制定更高的奖励标准,对贫税区制定比富税区高的增长比例,以保证效率。
2.改革“财税分家”中不完善的权利义务机制。
要改变“买税”现象,有必要把基层政府与基层税务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进行有机统一,这是克服“买税”现象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强化预算对基层政府和基层税务机关的约束作用,把政府预算作为政府财政工作的中心,让基层政府和税务机关作为执行预算的共同机构,把完成财政收支作为他们的共同职责,防止只给基层政府加压打板子的行为,使税务机关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防止“人情税”的泛滥;其次要加强地方政府与税务机关的互相制衡与约束,地方政府除了负责提供税源,还应负责监督税务机关的征管情况,税务机关除了按程序征税的同时,具有服务纳税人,提供征税信息,和政府一起留住税源的任务。
3.改革政府领导干部的任用考核机制。
要预防“买税”现象的产生,另外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要改革当前政府任用考核机制,我国干部人事制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干部的升迁、调任的权力完全掌握在上级领导手中,他们的前途命运完全由上级领导来决定,在这种制度下,造成了干部们的“只唯上,不唯下”,领导的命令、指标就是金科玉律,“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种军事化的干部人事制度在非常态下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当前和平建设时期,这种指令不尽科学,在下级又缺乏谈判能力的情况下,容易促使他们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以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因此当前干部的考核制度,我们要充分考虑当地老百姓的满意程度,以行政职能和行政法规履行情况为准,至少应该走上下结合的考核制度,并防止这种制度流于形式,真正使得干部能够花更多心思在谋发展问题上,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
摘要:“买税”对于广大基层政府,特别是我国中西部基层政府以及税务人员来说,已经成为行业里公开的秘密。“买税”现象腐蚀了干部,破坏了税收征管秩序,必须对其进行彻底整治。为此应建设合理的税收编制计划;完善财税权利义务机制;改革干部任用考核机制。
关键词:买税,财税分家,基层政府
参考文献
[1]陈纪瑜,赵合云.取消农业税后县乡基层财政体制亟待创新[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4).
[2]吴湘韩,王尧.我们全都成了税务干部[N].中国青年报,2003-04-17(5).
基层群众文化现象 篇4
《旅游法》自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至今已多年,零负团费、强制购物、虚假宣传等“出游陷阱”曾一度销声匿迹。然而,随着中秋、国庆等旅游旺季的到来,“低价团”、诱导消费、非法组团等乱象也变着花样重现市场,并逐步升温,管不住、理还乱,根结在哪儿?
一是导游薪酬机制不合理,开动脑筋与游客“博弈”。
导游处于产业链的末端,收入无保障,一些导游便通过更加隐蔽的方式带客购物拿提成,来提高自己的收入。对于大部分导游来说,带低价团也着实有不少委屈和无奈,很多导游没有底薪,只有一些导游服务费,在自身利益没有保障的前提下,就不得不在旅行社的低价策略中与游客正面博弈,于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旅游顽疾玩起了“躲猫猫”、“打擦边球”。2016年5月《法制晚报》刊登《黑导游高速上要加钱威胁甩客旅客不从遭殴打》一文报道,去年国庆期间,“黑导游”陈某以低价吸引游客参加八达岭一日游,在去往景点途中强迫游客补交参观费,遭拒后在高速上言语威胁、暴力殴打游客申先生。在法庭上,陈某认罪,但他也颇感委屈地为自己辩解,“我们这么干也是迫不得已,靠团费根本不挣钱。我们导游也没工资,多收费很正常。”最后,昌平法院一审以强迫交易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一年,罚金2000元。2017年3月《高端旅游周刊》刊载,“合理低价游问题频出,中国式导游被指一面打人一面挨打”这一行业怪圈的探讨中,导游薪酬制度改革一直被认为是破题的一大关键。二是低价旅游界定难,一些旅行社玩起了“变戏法”。
在市场上,各个旅行社的经营成本不一样,根据季节、时间、地点、住宿标准、餐标等各个旅行社所能拿到景点低价也不同,低价旅游很难界定。很多“低价团”,旅行社会跟游客签订补充协议,而猫腻就出在所谓的补充协议上,协议上说游客需要去当地某购物店购买东西,当然写的不是强制性的,但当游客到了之后,很多事情就由不得游客了。2018年8月25日,百度新闻“百家号”报道:今年4月,74岁的常州市民吕某报了998元9天游览港澳等8个城市的旅行团,旅行途中不幸身亡。记者粗略算了下,该团全程不计门票、食宿等费用,仅火车票、轮渡费已达1225元,但团费却只要998元/人,而且缴纳了团费就可以在9天内畅游香港、澳门、广州、深圳、桂林等8个城市。但实际行程中,购物行程安排远远超过了景点游览,且要求所有人必须下车,在两个店完成规定时间或金额的购物后才能重新回到车上,导致游客老吕体力不支最终身亡。日前,常州市旅游部门对相关旅行社及相关责任人开出罚单。三是旅游发展不完善,很多游客易受“低价团”诱惑。
低价团的“操作”已然成为众所周知的秘密,但依然有人自愿入坑,只因低价旅游团迎合了许多人贪图便宜的心理,有需求就有市场,旅行社正是抓住了游客贪图小便宜的心理,所以“低价团”反而在“夹缝中”涨势迅猛。近两年,包括《消费主张》在内的许多媒体都报道过,云南一些旅游线路不合理低价游盛行,旅行社和导游强制诱导游客购物,然后再收取购物商店高额回扣的现象。2017年4月15日,云南省出台了22条措施,严整旅游乱象。但2018年5月11日,《央视财经》刊登《旅游低价团藏玄机央视记者卧底暗访揭内幕》一文,央视记者报名参加了报价仅为999元/人的“北京直飞云南腾冲瑞丽双飞5日跟团游”(当时北京直飞云南芒市的机票价格约2000元),商家称只有2个购物项目,同时还有温泉等赠送项目,但记者体验后发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2017年10月,南通市公安局就消费者旅游消费习惯、消费观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参与调查的人群中,14.3%的人群喜欢抢购“低价团”,59.6%的人群认为需要问清楚细节再决定参不参加“低价团”,仅有26.1%的人群果断拒绝“低价团”。基层群众文化现象 篇5
目前, 半刚性沥青路面是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结构的主要形式之一, 水泥稳定碎石作为主要的半刚性基层材料以其板体性好、承载能力高、水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之而来也出现了诸多病害的发生, 其中施工中的混合料离析现象即为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应重视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离析现象产生的工程病害, 并有针对性的研究技术改进措施, 从而在施工中有效控制混合料离析现象, 达到预防工程病害的目的。
2 离析现象及危害
2.1 离析现象。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在施工中经常会发生骨料离析现象, 其主要发生在成型结构层的局部, 表现为粗集料多、细集料少、空隙率大、抗渗性弱、整体性差, 早期破坏严重。施工中的离析现象主要表现为三种:第一是呈现出粗集料集中细集料少的块状离析, 可以称之为“窝”状离析;第二是呈现条、带状粗、细料不均匀的离析, 称之为“带”状离析;第三是表现为内部离析, 粗细料不均匀然而表面尚好, 钻芯取样才可以看到下部几乎无法成型, 称之为竖向离析。
2.2 离析危害。
(1) 设计中将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按照一定级配和骨架配合形式组合而成均匀板体材料, 因此, 混合料结构中任何部位粗、细集料的配合比例以及搭配形式都是固定的, 离析使得粗、细集料没有形成设计中的搭配, 从而降低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局部强度, 使得承载能力降低。 (2) 形成离析之处, 粗集料集中, 细集料少, 空隙率很大, 碾压过程中结构容易产生破碎, 因此, 该处不容易形成良好的板体结构, 整体性差, 承载能力低。 (3) 在结构层产生离析之处, 材料碾压成型之后空隙率过大, 水容易从此处入渗至下层, 造成下层水损坏, 反之, 下部承载能力丧失, 加快上部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的破坏, 道路整体结构层使用寿命缩短。 (4) 由于产生了离析, 粗细不均之处受到碾压后表现出来的压缩系数差异较大, 粗粒集中地方压缩系数小, 细粒集中地方压缩系数大, 因此, 表现出碾压后基层表面凸、凹不均匀, 表面平整度很差, 因此, 上部铺筑结构层的厚度受到很大的影响, 厚度变化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破坏。
3 施工控制措施
3.1 集料级配选择。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有粗、细集料搭配而成, 主要组成形式可以划分为骨架密实型、骨架空隙型以及悬浮密实型三类, 其中骨架密实型有点最为突出, 所以应用最广。因此就需要根据骨架密实型组成特点合理选取粗、细集料, 首先, 对于粗集料来说为了更好的形成骨架结构, 最好还是使用连续接配的粗集料, 这样以来可以保证较小的空隙率, 抗渗能力强。其次, 对于细集料来说, 为了避免填充骨架空隙时将骨架撑开而形成了悬浮结构, 细集料最大粒径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 最大粒径应小于4.75mm, 另外, 细集料也应符合级配要求, 从而达到有效的和水泥混合后形成更为密实的结构, 试验表明, 能够形成良好骨架密实型结构产生较强的抗离析作用的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级配如表1。
3.2 用水量和水泥用量。
除了合理选择和控制集料质量及其级配之外, 水泥稳定碎石防止离析现象还应该控制好混合料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成型的各个阶段, 都是有水和水泥混合后形成的水泥浆将集料包裹和粘结起来的。离析就是细集料从粗集料组团中脱离出来, 主要原因就是细集料不能很好的粘附在粗集料表面, 在拌合、运输、摊铺、压实各个阶段不能和粗集料共同行动, 因此需要控制好用水量和水泥量, 使得水泥浆具有适宜的粘度, 将细集料有效的粘附在粗集料表面, 粘度不能过大或过小, 过大则和易性差, 过小则粘度不够。因此, 水泥稳定碎石中用水量的确定应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确定, 第一就是最佳含水量标准, 这是从压实标准进行控制的;第二还应考虑抗离析病害, 在最佳含水量基础上适当进行调整, 达到适宜的粘度, 从而使得混合料既能够满足强度标准有可以满足抗离析病害要求。
3.3 混合料的拌和及装车。
在混合料拌和的过程中, 拌和时间对于混合料离析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 对拌和时间的控制是有效防止离析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 混合料的拌和时间过长, 水分挥发损失过大, 造成水泥浆粘度不够, 粗集料下沉产生离析;反之拌和时间过短则粗细集料不能充分的混合均匀, 也容易形成离析, 因此, 拌和时间应该通过试验确定并在实际操作中严格进行控制。拌和完毕后的混合料通过皮带输送机送入卸料仓, 这个过程中也容易产生离析现象, 主要是皮带输送机的倾斜角度问题, 倾斜角度过大容易使得粗集料滑落或滚动导致离析产生, 因此, 应合理控制皮带输送倾斜角度, 尽可能使用较小的倾斜角度。
混合料拌和好之后从临时储料仓向自卸汽车装料的过程中, 卸料方式、储料仓的出料出料口径、自卸汽车距出料口高度以及储料仓的容积等诸多因素也是影响混合料离析的控制点。如采用重力卸料法装运混合料时, 为了减少离析现象发生, 应在出料口处设置导向板, 使得混合料在导向板的作用下翻转下滑落入设定的中心位置。出料口径应适宜, 不可过大, 在满足卸料能力的基础上尽量使用小口径的出料口, 使得混合料能够集中卸出, 不至于过分分散, 从而起到减少离析现象的目的。为了防止由于储料仓过小混合料泄出后形成锥形仓底导致离析产生, 储料仓最小容积应控制在大于自卸车装料体积。另外在装车的过程中, 不应始终对车斗内一个点进行卸料, 这样容易造成大集料滚落到边缘造成离析, 应该根据自卸车车厢长度设置两处或者三处卸料点, 通过自卸汽车前后移动的方法使得混合料堆充分搭叠, 从而有效避免离析产生。
3.4 混合料的运输与摊铺。
运输过程中应尽量控制车辆的颠簸, 减小混合料的离析发生。而在混合料摊铺的过程中, 影响离析的主要因素是摊铺机是否能够连续、稳定的摊铺。因此, 为了减小离析发生, 摊铺的各项工作应充分的协调, 从拌合设备的拌料能力、运输能力到摊铺机的运行速度都应该互相协调, 为避免摊铺机闲置等料, 混合料应控制充足供应。摊铺机的受料斗内应始终能够保证充足数量的混合料, 摊铺室内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高度应始终保持在螺旋分料器叶片高度的2/3处, 同时在摊铺过程中动态调整螺旋分料器的转速, 使其在整个摊铺过程中处于连续稳定的工作状态, 从而避免混合料离析现象发生。
4 结论
离析现象导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产生严重的工程病害, 因此,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问题严重性, 在此基础上, 从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对离析现象针对性的进行控制, 从而有效缓解甚至避免离析现象发生, 减少工程病害, 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和承载能力。
摘要:为了有效控制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离析现象, 本文在分析了离线现象及其危害的基础上, 从集料级配选择、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拌和及装车、运输与摊铺等施工中主要工艺环节探讨了控制混合料离析现象发生的主要技术措施, 从而达到避免工程病害发生的目的, 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离析,施工控制
参考文献
[1]常珍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离析成因[J].交通世界, 2008 (10) :72-73.
[2]田军, 朱晔.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中离析的防治[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10 (3) :8-9.
基层群众文化现象 篇6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1]。村干部是中国各级组织中最基层的干部,是直接面向群众、面对基层工作的“村官”。村级干部手中掌握着一些直接涉及群众利益的权力,行使着村基层组织的一些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权、决定权和支配权。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建立了90多万个村民委员会,在保证农村基层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基建项目急剧扩张,农村拥有的资源日渐丰富,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方面涌现出了不少问题。
(一)贿选问题
所谓贿选是指村民自治选举产生村委会主任以及村党支部书记时,个别人为了被村民选举而对选民进行贿赂的行为。既然是民主选举就应该包括村民推荐、原村委会推荐、党支部推荐、或者自荐,候选人通过村民的选举而竞争。按照一般规律,是得票多者当选。但是某些人不是为了本村和本村村民的利益要求,而是为了一己私利或其宗族帮派利益而竞选的。这些人不惜花钱拉拢选民,贿赂选民,甚至动用暴力威胁等手段来获取选票。甚至个别地方政府干涉村民的民主选举,使得村民民主自治成为一种形式,结果给村官贪污腐败留下了空间,于是农民与村官和政府之间形成了矛盾。“贿选”行为是对法律和民主的践踏,村民在“受贿”背景下,根本不能按照自身的意愿选出满意的当家人,村民民主自治更是无从谈起。而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通过贿选当上的村干部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潜在破坏力。
(二)腐败问题
近年来出现的村官腐败现象,已经成为农村建设中一个非常不和谐的音符。在一些地方,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日益凸显,主要有:贪占、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土地补偿款和救灾救济、扶贫优扶等资金和物资;在工程建设发包、企业和集体山林土地承包时收受贿赂;有的公款私存或转借他人以获取利息,或借给亲友使用;在集体资产处置上,如企业改制、资产转让等过程中非法占有集体资产;财务管理方面混乱不堪、吃喝挥霍、随意开支等。不仅作案手段复杂多样,而且出现了村干部集体作案,抱团腐败的情况。由于这些案件发生在群众的身边,直接侵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使得国家和集体财产遭受了损失,因此引起了广大村民的不满,致使重复上访、集体上访、甚至越级上访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三)家长制问题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教育和服务的基层群众性组织,并不是基层政权性质的组织,这种定义就使得村官具备了一种特殊性。村官不是国家公务人员,在农村大多数属于家长制,个人可以决定重大问题,权利不受约束,其他党员和群众必须唯命是从,留给村民民主的空间极小。例如,尽管法律法规对农村村务公开的问题有明确的规定,各地统计的村务公开率也很高,但是村干部在村务公开中掌握着信息披露的权力,自己认为可公开的就公开,认为不便公开的则不公开,或是无关紧要的公开,紧要的不公开,随意性较大。即便村干部不公开村务和账目,村民也常常毫无办法。这就使得一些农村财务管理混乱、财务制度形同虚设,再加上一些县、乡对农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制度不够完善,村财务就成了一笔糊涂账。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党内生活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对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团结有极大的危害性。
(四)包庇问题
在面对村干部腐败问题上,有的乡镇领导认为基层工作难度比较大,村干部出点问题是在所难免的,查案子会伤及感情,影响到工作的积极性,能捂则捂;有的则把查案和稳定性对立起来,对负面信息总是以维护安定团结、注意影响等为借口竭力掩盖;还有的不愿查案,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更有甚者指使或默许村干部的违规违纪、犯罪行为,为其提供保护伞,从中捞取好处,一旦上面追究下来就往村干部身上推,让其成为替罪羊。这种行为严重败坏了党在农村的形象,降低了群众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信任,不仅使农民对民主的意义产生怀疑,更使得国家的政策不能有效的贯彻执行。
二、农村基层腐败现象形成的原因
村干部的腐败行为发生在群众身边,不仅直接伤害群众的感情,而且大大降低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成为破坏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村干部政治和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目前,中国村干部的选拔任用体制基本上都实行当地村民自治,绝大部分村干部都是从土生土长的农民中选任出来的,他们的文化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封建思想残余严重,民主法制意识较为薄弱,廉政勤政思想明显不足,“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甚至不知道农村决策管理的一些基本常识和规矩,自行其是,盲目蛮干。在任期上较长的个别村干部成了“油条”,他们不是深入钻研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是想着怎么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钻国家法律的空子。
(二)立法不够完善
由于中国目前没有一套完整的村民自治法规,造成现在的很多法律法规都是笼统的,不细化,不适合农村基层的现状。而且,对于村干部而言,他们不属于国家公务员系列,有公事是干部,没公事就成农民,国家有关的公务员管理法律法规对他们没有约束力。村官在管理村庄内部事务中产生的违纪违法行为,司法机关往往很难介入,立法不明、制度不全,于是监督村官就陷入了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尴尬境地。
(三)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健全
在广大农村,少数村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专制主义行为,“一言堂”现象相当严重,村民的知情权、监督权没有保障。少数村官作风霸道,恃强凌弱,自视为“土皇帝”,称霸一方,对村民的合理要求百般刁难,利用手中权势,对不听话的村民进行打击报复,村民慑于村干部的权势,不敢对其进行监督,很多时候敢怒不敢言。这种现象严重挫伤了老百姓监督的积极性。此外,一些地方的村级财务管理颇为混乱,有的村会计、出纳不分设,让一人兼任;有的村会计、村主任和村支书有一定的亲缘关系,钱账不分,白条坐收坐支,缺乏制约;有的财务人员唯村支书和村主任的命令是从……这些都为村干部的腐败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村干部相互勾结、共同作案的情形也屡见不鲜。这就导致了不仅村民自下而上的监督疲软无力,村委会成员之间也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关系。这些村级自治组织的“监督空白”,极容易引起村干部的作风腐败等问题。
(四)村民自治意识薄弱,法律观念淡薄
首先,在广大农村,熟人社会、乡土社会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人情观念、面子观念占据着统治地位。在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生产方式下,因为人们相对固定在一定的土地上,很多村民面对村干部滥用权力、贪污腐败的情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觉得大家世世代代同住在一个村里,没有必要干得罪人的事情。即使有一个两个敢于出头的村民,也会被这种主流思想排斥,很难得到其他村民的支持。其次,大多数村民的自治意识比较薄弱,法律观念相对淡薄,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不懂法,更不要说有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权益的想法。再次,在监督方面,村民担心得罪干部之后会遭到他们的打击报复,对自己没有好处,干脆对于村委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得过且过”。
三、消除农村基层腐败现象的对策措施
列宁在谈到社会主义与民主的关系时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行充分的民主,就不可能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并且引导人类走向国家的消亡。”[2]在农村基层干部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对于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以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是非常不利的,我们要尽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稳定快速的发展。
(一)加强对村干部的选拔和教育
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因此,农村基层干部必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并不断强化遵纪守法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首先,加强对村委会选举过程中的组织和监督,严查舞弊贿选,避免“家族村官”、“贿选村官”等现象的出现。同时应加强对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个体商户、返乡务工人员等新生代村干部的培养和选拔,从而改变目前村干部年龄渐趋老龄化、学历偏低等难以适应新形势的现状。其次,充分利用党员培训、村干部大会等有利时机加强对村干部的勤政廉洁教育,提高村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政策水平,并通过各种技能培训等活动提高村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二)完善村务管理和决策机制,推进民主管理
凡涉及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事项,都要依法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杜绝由少数人“拍脑袋”决策的现象,努力提高村务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同时进一步完善财务、政务、党务公开制度,做到阳光运作、公开透明,尤其是抓好收支两条线,严格财务制度,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低保、五保资金物资发放等群众关心的问题作为公开的重点,及时公开“三资”(资金、资产、资源)处置情况,将知情权、监督权和发言权充分赋予广大人民群众,从而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
(三)强化对村干部的监督机制
民主监督是自治的重要保障,村民要成为村干部的“全天候”监督者,就需要建立和完善村务监督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的舆论监督作用。建立村民监督小组,具体负责村务监督工作。其成员由村民会议选举产生并对村民会议负责,在组织上与村支部和村委是并列的关系,而非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且应是非两委成员及其直系亲属的村民代表,从而割断了组织间由血缘关系带来的利益关联,保证了监督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有效性。此外,还需建立相应的追究制度和考核制度,将各村执行民主决策的情况列入镇党委对各村村务的考核内容,把其结果作为对村干部奖惩的主要依据。
(四)加大信访和案件查处力度
信访是指人民群众通过写信、访问等形式,向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机关及其负责人反映个人或集体意愿的社会政治交往活动[3]。人民群众来访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既是广大农民反映社情民意、表达自身诉求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上级了解农村情况、关注社会动态的窗口。一方面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另一方面要以查处为突破口,特别是针对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坚决严肃惩处。以达到取信于民,服务于民,并教育干部的目的。乡镇党委、纪委通过群众信访和主动下访,及时了解发现村干部的违纪违规行为,对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采取及早提醒或通过日常廉政谈话等方法及时给予制止,并加大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集中力量从严、从快、从重打击影响大、危害大、罪行特别严重的村官腐败分子。通过查办案件的强大威慑力,深度打击腐败分子,达到既取信于民,又充分发挥案件查办工作的警示和威慑作用。同时,关注、重视群众举报检举工作,切实维护好基层群众的利益。
(五)培育农村现代法治文化
首先,应完善村委选举的相关法律,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监督、处罚机制。严肃处理各种选举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行为,对于以贿选手段当选村干部的,取消其当选资格,追究其法律责任。其次,在立法层面应当突出重点,针对侵占农村集体财产、侵犯农村村民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进一步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方式,来确立一些相关的法律监督制度。再次,通过在农村地区培育现代法治文化,增强村民民主观念、法律意识、监督意识和参政议政的主动性,让村民在发现村干部有违纪违法行为时,能及时举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13亿人口中,有9亿在农村,农民占人口总数的绝大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农村基层组织既是共和国的基石又是财富。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广大农村的群众基础,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积极完善村级监督模式,构建科学有效的村务管理机制,完善村民自治体制,对于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阚宝光,陈朝军.村民委员会选举与村民自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23.
[2]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68.
基层群众文化现象 篇7
一、制度执行力弱化现象的几种表现
(一)有章不循,违规操作
一些单位将制度规定当作一种“摆设”,只是开会传达,在具体执行上主要是写在纸上,讲在口里,落实在行动上明显乏力。有的“故意违章”,不主动接受必要的内部监督,随意指使下属人员配合其干违章的事情。工作中出现临时顶岗时,不安排交接和授权,不修改密码,明知故犯使用原人员密码在“替身操作”。个别业务负责人甚至擅自把个人密码交给自认为信得过的人员进行授权,名副其实地实行“不在位授权”。有的“心存侥幸,得过且过”,图省事,把规范的业务操作简单化,为人情,把不合规的业务粉饰化。
(二)思想麻痹,放松警惕
以信任代替制度,缺乏良好的工作心态。在工作时间,有的临柜人员因事暂时离开柜台,没有按规定办理系统签退,使业务计算机仍处于原有的操作状态。他们认为离开时间短,不会有什么问题,甚至公开说:“难道旁边一同上班的同事都信不过吗?”由于业务发展,需要授权的业务增多,加上其他原因,有的业务负责人产生了授权倦怠,精神麻木,没有对每一笔应授权业务认真审核,而是随便看一眼就授权。有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同事之间的提醒与帮助。有的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央行会计岗位的高风险性,没有树立按章操作的基本理念。有的业务主管在工作忙时,由经办人员自行处理某些问题,给别有用心、“精通”业务的人员及道德风险防范意识差,思想意志不坚定的人以可乘之机,使资金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三)随意变通,刻意规避
有的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了本单位或个人利益,对上级制定的一些界限明确、措施强硬的制度规定借口特殊情况要特殊处理,想方设法“灵活变通”进行规避。另外,在某些制度的执行上一旦出了问题,有的以集体研究决定或规定不清楚为由搪塞。有的对不断出现新业务,学习领会不够,或者业务素质低理解不了,在难以全面把握的情况下,为了自己方便,在操作中随意“简化”、“变通”对新制度的执行,给业务安全埋下隐患。
(四)敷衍应付,作风漂浮
有的落实制度不是真抓实做,而是敷衍塞责,习惯于把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讲在会上;有的当“甩手掌柜”,对负责的工作不闻不问,不具备应有的风险内控意识,使得机构的内控流于形式。有的干部职工,工作标准不高,重担在肩没有压力,安排和布置的任务,经常不按时完成,有的甚至如石沉大海,一拖了事。制度刚刚出台时,各方面都很重视,制度执行得比较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思想上逐渐松懈下来,制度的执行力也逐渐减弱。
(五)缺乏监督,追究不力
有的领导干部在执行制度中,对关系疏远的严肃处理,对关系亲近的则睁只眼闭只眼,甚至对严重违犯了制度的人和事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拿原则做交易,将严肃的制度庸俗化。有的对违反者的处罚规定不明确,惩戒力度小,追究不严格、不强硬,违反制度的成本太低,使违反规定者无视制度,逃脱责任,制度的威信大打折扣,制度的生命力受到质疑。
(六)制度缺陷,难以执行
一些制度在整体设计和组织实施上,规定得过于宽泛、笼统、简单,不明确、不具体,难以定性量化,甚至存在漏洞、盲区、死角和制度之间的相互矛盾,可操作性和执行性不强,给制度执行造成障碍。
二、产生制度执行力弱化现象的思想根源
一是执行意识缺乏。有的单位把制度建设的重心放在建章立制上,对于如何有效的执行制度不够重视,似乎制度建好了就大功告成,使之束之高阁。有的制度出台后没有及时进行宣传和组织学习教育,广大干部职工不熟悉、不了解,制度的普及率、知晓率较低,对制度的执行主体缺少监督和约束。即便进行宣传和组织学习教育,一些干部职工,因忙于事务,无暇参加,或不甚关注,对制度规定一知半解,以致制度的执行大打折扣。有的把制度建设用来装潢门面,写在文件上,贴在墙上,念在嘴上,或汇编成册,应付上级检查考核,而不去认真贯彻执行。有的认为制度只是上级单位和领导提出的要求,不像法律强硬不可冒犯,在执行制度时,随意性很大。有的搞“弹性”操作,出问题时执行得紧,平时执行得松;有的搞“变通”,变个“法子”执行。执行意识不强,是导致制度执行不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二是责任意识弱化。有的员工缺乏责任心,只凭自己的主观意识工作,对有利于自己的制度就执行,反之就不执行。有的不愿意学习,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缺乏,使得对制度理解不到位,不能按照制度规定的原则和主要精神去执行,未充分认识到每一项制度规定所规避的风险点,造成自己违规仍茫然不知,导致操作风险的发生。有的对检查出来的问题重视程度不够,既不及时迅速整改,又不分析查找产生问题的根源,结果是老问题未解决新问题又产生,不能及时规避某些业务风险点,造成工作的被动和落后。
三是表率意识不强。基层央行领导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关键和动力,但有的领导干部缺乏控制意识,对制度重视程度不够,不能自觉执行制度或者采取口头号召等简单方法抓制度落实,导致一些职工对制度、规章掌握不够,在日常工作中形成以习惯代替制度,以信任代替管理,以情面代替纪律,使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从而导致制度在执行中缺乏效力,发生违规违章现象。
四是合规意识淡薄。有的“规范经营规范管理”意识不够,在执行有关制度时,不能严格按照程序和要求,对待熟人往往认为通融一下不会有什么风险。有的在经办业务时随意简化程序,在会计管理中简单走程序、应付了事。有的员工自由随意换班,不当面办理交接手续,操作密码随意告诉他人代为操作,执行制度的随意性大。这种以盲目的信任代替制度,以习惯代替制度的互控意识严重淡薄的现象,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有的存在侥幸心理,往往认为同事熟人之间通融一下或许不会有什么风险;或该同志表现较好,对其业务的复核检查可以忽略。合规意识差,基础管理薄弱,是导致违规违章现象突出的重要原因。
五是人治思想浓厚。有的基层行领导因受几千年封建文化余毒太深,形成了“人治大于法治”的思维定势,热衷于以个人的意志制定制度、以个人的权力推行制度,以个人的好恶维护制度,造成与上级制定的有关制度相抵触,形成一种无形阻力,直接影响制度的贯彻落实。个别基层行领导错误地认为遵守制度束缚改革创新,限制个人作用的发挥,削弱了手中的权力,以致形成不执行制度习以为常、违犯制度心安理得等不良习气,导致实用、管用和好用的制度被异化成了一张白纸。加之有的干部职工受“人治”思想的影响,执行制度时不是想到制度怎么规定,而是领导怎么要求,只对领导个人负责,以致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落实。
六是好人主义严重。制度执行不力,很大程度上也在于违规处理不及时,责任追究不到位,处罚不强硬。有的“好人主义”思想严重,执行制度时原则性不强,遇到得罪人的情况,就有意回避,因人而异使用不同的制度标准。有的领导干部对违反制度的行为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过分迁就照顾,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有的单位对违反者的处罚过软、过宽,对一些思想不重视、执行不严格、甚至违反制度的行为,没有从严查处,致使员工思想麻痹,认为制度执行不执行一个样,即使被发现也不过如此。造成部分干部怀有侥幸心理,屡屡触犯制度。同时,责任追究有的因人而异,搞区别对待,对违反制度行为处罚亲疏有别、松严随意,起不到应有的惩戒和警示效果。
三、解决制度执行力弱化的对策
一是加强教育引导,夯实思想基础。制定制度的目的在于执行。离开了执行,再好的制度也没有意义。执行制度意识强,就会自觉遵守制度,制度执行力就大。相反,如果缺乏执行制度的意识,那么,再多再好的制度最终也是摆设。缺乏执行制度的意识,制度就发挥不出应有效用。因此,解决制度执行力问题,从思想上说,关键是要树立执行制度意识。为此,需要通过加强教育引导,广泛宣传制度,深入学习制度,使员工了解制度、崇尚制度,增强执行制度意识,把执行制度转换为行为准则,树立严格执行制度和自觉维护制度为荣的制度观念,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升制度的执行力。
二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执行能力。提高基层央行制度执行主体的能力,需要全面培养和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让员工了解制度,掌握制度,是提高员工执行制度能力的前提。要以贴近基层业务实际为出发点,以规范性、实用性、有效性为准则进行培训,通过组织辅导、培训、测试、知识竞赛等方式,交流讨论、解疑释难,促进员工对制度内容的消化理解,领会掌握,做到对全行性制度确保人人了解、自觉遵守,对本部门制度确保人人熟知、规范执行,对本岗位制度,确保人人精通、严格操作。避免员工在执行制度时,由于自身认知或能力不足出现断章取义、不合规范的现象发生。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形成执行氛围。营造人人遵守制度、人人执行制度的文化氛围,能够促进全体干部职工将制度要求转化为自律行为,将外在的制度约束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行动,在行内形成全体干部职工恪守职业规范,对制度执行有统一的认同感。要用先进文化、先进思想来武装员工头脑,使其具备与执行相应的价值观、意识、态度。要引导、倡导员工以开放的思维和心态,接受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使总分行的各项改革发展措施得到全员的理解和认同,制度立行、规范管理深入人心。要强化执行纪律教育,使员工对上级行部署的决策与任务,贯彻服从不讲条件、不找借口,落实完成追求圆满、力求出色,殚精竭虑,忠诚履职。要加强对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的培养,吸引和凝聚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上下协同一致,形成强大的执行合力,呈现风正、人和、业兴的良好局面。
四是加强激励措施,提升执行效能。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做到奖惩分明,是调动员工队伍积极性,全面提升基层央行制度执行力的重要手段。如果执行不力却没有得到相应惩戒,便容易使他人产生效仿或侥幸的心理,久之就会导致整体执行力的降低。为此要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给那些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制度、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人以相应的回报,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工作意愿和态度。要建立“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有章不循的要加大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明确量化违规责任追究标准,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对违反工作制度的,无论何种原因、何种程度、是否造成损失或后果,都视情节对有关责任人和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实行责任追究,确保执行制度的严肃性,提高全员制度执行力。
基层群众文化现象 篇8
1 临床资料
从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区基层医院的住院和门诊处方中抽查6300张, 其中应用抗生素的处方3250张, 占到使用率的51.6%, 出现不合理用药占到28%, 不合理用药的30%患者接受了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
2 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常见现象分析
2.1 无指征滥用抗生素
如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 不明原因发热。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无效。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有90%是由病毒引起的, 因此, 除了明确是细菌引起或继发细菌感染外, 都不应该使用抗生素。而在临床上医生除对症治疗外, 往往凭主观经验合用1-2种抗生素。发热原因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而感染性发热也是病因种种, 有细菌、病毒、真菌等等致病菌所致。所以对发热原因不明的病人, 不应该使用抗生素, 否则反而使临床表现越来越不典型, 难于确诊, 延误治疗。而不少医生往往是边用抗生素边检查, 随意性很大。
2.2 无病原学检查用药
对于病原菌未明确的感染, 确需采取经验用药以争取时机, 及时治疗, 但对中、重度的细菌感染, 则应根据细菌培养选择相应的敏感抗菌药。在临床应用中, 有的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依据血象改变、体温异常及其他感染体征来决定用药情况, 病原学检查的送检率和药敏实验平均不超过2%。不少医生使用抗生素仍以经验为主, 往往是经验治疗失败后才做细菌培养, 从而延误病情。
2.3 无原则的预防用药
常见用于正常分娩、无菌手术、病毒感染、并发症的预防等。这些无原则的预防用药不仅未能使继发细菌感染减少, 反而所得感染多为耐药所引起而不易控制。有报道, 应用抗生素的麻疹患儿或昏迷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较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患者为高, 认为是抗生素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所致。[1]有的外科医生为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 把抗生素作为保险措施使用, 不管伤口属于无菌或有菌, 一概首选广谱抗生素用药, 其结果使患者一旦发生感染, 抗药性就增加。
2.4 不合理的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疗效, 降低毒性, 延缓或避免抗药性的产生。临床上没有明确指征不宜联合用药。不合理的联用不仅不能增加疗效, 反而会降低疗效, 增加不良反应和产生耐药性的机会。从抽查结果显示, 医院联合应用抗生素的比例占47%。常见的不合理联合应用抗生素主要是对它们的药理作用了解不深入造成的。如速效抑菌剂与繁殖期杀菌剂联合应用无增强作用, 青霉素与氨苄青霉素联用, 两者都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静止期杀菌剂联合应用, 如庆大霉素与丁胺卡那霉素联用, 两者都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作用环节相同, 而且耳毒性、肾毒性增加。
2.5 不规范用药
有些医生不了解所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给药途径、排泄速度等问题, 结果造成抗生素药效降低, 拮抗作用增强, 毒性增大。常见的不规范用药为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用药时间间隔掌握不严格。如青霉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每日静脉给药一次。每日用药次数和给要的时间间隔是根据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而定的, 以确保药物浓度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有效浓度。特别是大多数青霉素药物半衰期很短, 约1h, 给药后血浓度迅速下降, 血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达到有效水平仅维持数小时。[2]结果体内致病菌每天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不受药物影响可以继续繁殖, 而且本药对繁殖出的新一代细菌作用不大, 只有在对正在繁殖中的细菌才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因此, 为保证疗效, 必须足量、分次给药, 使感染部位的药物浓度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有效浓度。
2.6 忽视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抗生素种类多, 适用范围和用量都较大, 原来没有对抗生素使用统一原则, 容易引起不必要的不良反应。数据统计显示, 抗生素不良反应的个案占ADR报告总数的35%, 其中头孢类占32%, 青霉素类占25%, 大环内酯类占13%, 克林霉素类占6%。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包括绿脓杆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但它们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毒性反应, 如第八对脑神经损害和肾损害, 特别是儿童应用过程中, 应密切观察, 慎重使用。喹诺酮类对幼童、未成年人的软骨发育有损害。洛美沙星和氧氟沙星用于3岁以下儿童或哺乳妇女也是不合理用药。临床上观察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皮疹反应ADR构成比64%, 过敏性休克占16%, 消化系统占14%, 静脉炎发生率占6%。
2.7 不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用药
应用抗生素要根据致病菌的种类与感染的部位, 同时还应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 不同人群主要脏器的生理与病理状况不同, 抗菌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途径也不同。老年人避免应用毒性明显的药物, 剂量比成年人为低, 可按肾功能减退程度调整。小儿应用抗菌药需按体重计算, 新生儿需按日龄调整, 常用青霉素类, 应避免肌注。孕妇应慎用林可霉素, 避免应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呋喃类、喹诺酮类、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等。
2.8 盲目使用高价新药
个别医生对新型高价抗生素的作用不甚明了, 片面追求抗生素的高档化, 错误的认为包装精美、价格昂贵的新型药物疗效好, 甚至个人也有经济利益, 而盲目大量的使用新型高价抗生素, 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甚至引起细菌变异, 给患者带来危害。
3 分析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产生原因[3]
3.1 国家缺乏抗生素控制政策, 没有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及抗生素治疗指南。
3.2 合理用药工作在基层医院还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 对这些工作重视程度还不够, 没有列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进行系统抓, 没有认识到抓合理用药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缺乏有力的监督措施。
3.3 由于基层医院条件相对落后, 缺乏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 对于一些疾病的病因难于作出明确诊断。同时又因未能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等, 所以凭经验对抗生素盲目使用, 盲目联用。
3.4 基层医院的医生药学知识和治疗经验有一定的局限性, 经验用药和习惯性用药较普遍。对一些新药的药理、药效学特性了解不深, 因此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此外, 基层医院未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缺少训练有素的临床药理药师与医生沟通, 协助医生解决一些治疗上的难题。
3.5 基层医院的医生专业理论水平不高, 对滥用抗生素的后果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3.6 社会上缺乏有效的宣传教育, 导致患者经常主动要求医生给予多种、大量、新一代品种的抗生素, 一些医生无原则的迁就病人的不合理要求, 听从病人点药, 任意开大处方, 滥用昂贵抗生素, 从而加速致病菌耐药性的发展。
3.7 个别医生职业道德素质差, 受经济利益驱使, 不坚持抗生素用药原则, 而是以药品回扣的多少为原则, 导致选用抗生素起点过高等滥用现象发生。
4 控制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管理对策
4.1 基层医院应建立健全抗感染药物用药质量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应制定相关制度, 严格把关,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管理。将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抗生素纳入临床医疗质量管理内容, 建立科学的用药观念。
4.2 做好合理性用药的宣传工作。基层医院管理部门应制定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宣传教育制度, 定期举办讲座, 印发宣传资料, 不断强化和提高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意识。
4.3 管理部门定期对本院临床应用抗生素情况进行病历和处方抽查, 实行医疗质量考评, 建立奖惩制度, 以规范临床医生的用药行为。
4.4 加强临床医生队伍的培训与学习, 提高业务水平, 不断更新知识。严格执行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药物配伍禁忌;尽可能做必要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有针对性地选择用药;掌握与控制预防性用药和联合用药。使用过程中, 注意检测其耐药性的变化, 密切观察菌群失调的先兆。
4.5 药房工作人员应努力增加工作责任心, 不断加强业务学习, 对各科室不合理用药提出意见, 与临床医生一起共同把好合理用药关。
4.6 创造条件, 尽可能建立并充分发挥临床检验和细菌室的作用, 以便指导使用抗生素。
4.7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建立健全医院医德医风监督、教育、管理制度, 严格遵守医德规范, 端正服务方向, 使医务人员树立一切为患者, 全心全意为患者的服务理念, 自觉抵御药品市场上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 真正做到合理选用抗生素。
4.8 严格把控新品种的引进。基层医院管理部门及各临床科室对药品营销人员推销的抗生素新药应进行充分论证, 避免同类或同代抗菌药物引进品种过多, 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4.9 在社区居民中开展多种途径的健康教育, 内容和形式要多样化, 如举办专题讲座、设点咨询、展板展览、科普培训、发放一些通俗易懂的小册子等形式, 同时需要多部门参与。[4]
通过健康教育和社区干预, 可以有效提高社区人群防止抗生素滥用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赵香兰.临床合理用药专题讲座[R].广州:中山大学, 1992.
[2]张永信.青霉素药物一日剂量是否可一次给药[J].中级医刊, 1993, 28 (6) :58.
[3]朱书志, 陈盛新.对合理用药的理论思考[J].解放军药学学报, 1999;15 (1) :45.
【基层群众文化现象】推荐阅读:
基层群众舞蹈07-02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05-23
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06-19
基层群众体育11-05
基层群众工作论文08-28
抓好乡镇基层群众文化07-18
基层群众文化人才队伍07-19
地域基层群众文化现状05-11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07-08
服务基层联系群众不够06-26